旅游业行业发展情况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业行业发展情况(精选8篇)

旅游业行业发展情况 篇1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六区建设”,锐意进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现发展旅游景点15处,旅游产品5个,农家乐45家,年创收入1000余万元。在建旅游项目2家,全部投资金额将达4000万元。具体做法是:

一、以红色人文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为品牌,做了四个关键工作。

一是加快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2011年前,旅游业存在发展随意、小打小闹等问题。2011年,为了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科学发展,新任乡党委班子认为必须制定一个具体的、长远、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全乡旅游发展规划,来引领、统领旅游产业发展。经过乡党委班子考察、学习,县领导的指导,专家支招,正积极制定旅游发展的规划,必将极大地促进了杜皮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是加大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在规划的框架内,以黄冈革命烈士陵园为中心加快黄冈革命烈士陵园的“3A”景区申报创建工作,加大张家山抗日五大队纪念碑、猫儿山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龙王山红军洞、孙家冲村张家垸第一届黄冈县委旧址、汪家畈村李家山第一届县政府旧址等景点的建设。突出龙王山林场、钟岗林场的优势,发挥道观河水库、横河水库、牛车河水库的特色,全面覆盖周边山林、水库及农户的农家乐休闲体系,逐步形成龙王山避暑、水库垂钓、林场狩猎、田园

采摘、陵园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模式。

三是加强“农家乐”建设。结合当前回归自然,走近农家生活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实际,我乡着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带动农家乐集中连片发展,努力把农家乐旅游培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利用媒体推介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加强全乡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对农家乐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广大农户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引导和鼓励有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的群众发展农家乐旅游。加大乡、村交通基础建设,完善水、电配套建设,加大荒山造林的力度,让建设农家乐的资源环境进一步优化。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环境,按照保护乡村原有风貌和生态环境理念,全乡建七种特色的农家乐项目:以水库为依托的休闲垂钓农家乐;以农业产业化为特色的田园风光农家乐;以陵园景区为主的红色旅游农家乐;以运动休闲为主的拓展旅游农家乐;以龙王山景区为主的避暑休闲农家乐;以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为内容的农事体验农家乐;以狩猎为主的特殊爱好农家乐。每村发展1-2户,再带动连片开发。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品质,成立农家乐旅游合作社,加强经营户的管理,组织一批经营户外出培训学习,提高素质,争创一批星级农家乐旅游示范户。

四是加速旅游产品的开发。着重打造一批能代表杜皮形象、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游客吃、住、玩、购物一条龙。在现有的基础上,绿茶、红衣花生、山野菜在规模上、包装上有所提升,蚕丝被、工艺筷扩大了市场,提高了知名度。同时结合实际和市场的需求正在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二、加速三个重点部位开发,重点发展。

有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人文资源,境内分布着大小林场20多个,水库10余座,自然植被覆盖率较好。各种革命遗迹、旧址10多处,因此我们重点做了三个开发即:一个陵园二个林场三座水库,充分发挥了其基础好、带动作用明显等优势。

一是重点开发好陵园:以黄冈县革命烈士陵园为中心,不断扩大园区规模、完善园区景点建设,加快国家“3A”级景区申报重建工作。为进一步扩大陵园的影响力,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人文资源,提升景点档次,弘扬名人精神,健全各项配套设施:修建“黄冈名人纪念园”,逐步完成餐厅、会议厅、活动厅的新建,另计划在缅怀区增建碑林和一座占地50亩的人民公墓。对红军招待所旧址注入资金维修,同时计划修建红军革命博物馆,切实让游客体验当年红军生活。同时以陵园为依托,加大集镇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集镇功能,提升集镇的服务水平,形成一个以陵园为中心,集餐饮、住宿、交通为一体的游客集散地。

二是充分开发了三个林场:即钟岗林场、龙王山林场、毛家脑林场。钟岗林场位于我乡於杨岗村境内,与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风景区毗邻,自然植被覆盖率极高,林场有一大部分深入道

观河水库中央,风光秀丽。计划以高档别墅、野生狩猎为特色,目前已经引进武汉老板投资兴建农家休闲别墅群,要进一步加快开发步伐,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

龙王山林场的开发建设现已经初具规模和档次,目前已经完成餐厅、会议厅、别墅等主体建设,以避暑、会务为特色。今年已完成马鞍山至龙王山3.7公里公路(8米宽)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规模和档次,进一步提高影响力。

毛家脑林场发展农家乐等休闲娱乐业。

三是切实开发了三个水库:即道观河水库、横河水库、牛车河水库

道观河水库,以佛教文化、水上娱乐为特色,加强了与新洲道观河风景区的联系,整体规划、整体宣传、整体开发。

横河水库,以农家乐、垂钓休闲为特色。进一步扩大了垂钓台位建设、进一步加大周边农户发展的积极性,做到规范、有序发展。

牛车河水库,以生态山水整体开发、循环利用为特色。水库与林场同步建设,发展循环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采摘,加大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开发。东岳村今年已与武汉老板签约共同开发集休闲、垂钓、避暑为一体的“东岳度假村”。首期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13户农民拆迁准备工作,建好移民宅基地5400平方米,移民小区正在建设当中。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关心下,旅游事业近两年得到一些发展,但离领导的要求,人民群众的企盼还存在距离,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

1、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杜皮旅游业的发展。一是游客难以到达景点,二是严重阻碍了杜皮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减缓了发展。建议加大对杜皮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

2、旅游业经营者融资难,小打小闹,很难做大做强。建议加大扶持力度。

3、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建议组织旅游业从业人员培训学习,提高服务水平。

旅游业行业发展情况 篇2

滨海旅游如名所示是以依托滨海元素, 利用海洋、沙滩、阳光等形成休闲场所, 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而进行的游览、娱乐、体育和疗养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辽宁省的地理位置所展现的特殊性, 创造了不同感受的滨海旅游, 四季分明。它是我国最北部的沿海省份, 濒临黄海与渤海, 海岸线曲折漫长。海岸类型多样。如今, 辽宁已经形成辽东、辽南、辽西3个海洋旅游中心, 及以大连为龙头、以丹东和葫芦岛为两翼的6个滨海旅游带。

1 辽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1.1 内容丰富, 类型齐全的旅游资源

辽宁沿海六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特色各异, 形成互补。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7个, 国家4A级旅游区23个, 在全省旅游市场中占很大比重。因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因而在这片净土之上举办了目前唯一一个海上世园会。其自然景观也颇为丰富, 有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营口白沙湾、兴城菊花岛等;人文景观尤为突出的便是著名的绥中九门口水上长城。

在2013年, 辽宁锦州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林园艺博览会, 将不朽化为了神奇。运用人工填海造地将一片废弃的盐碱滩涂建造成了世界级的园林盛会。

九门口水上长城, 起于明长城也是万里长城中唯一一段坐落于水中的长城, 由此而得名。因其独特性而名扬于海内外。

1.2 气候温和湿润, 海岸风光独特

辽宁省滨海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8.3℃~10.3℃之间。四季阳光充足, 特别是夏、秋两季气候宜人, 适宜开展旅游活动。海域辽阔, 滩涂宽广, 岸线类型相对齐全, 许多岸段水质优良、沙细滩平, 适宜建设各类海滨浴场。近岸岛和礁好似一条蜿蜒的玉带, 构成靓丽的海上旅游景观。尤其是地质珍迹不仅典型、规模宏伟, 而且形态各异。因而以特有的神韵、玲珑秀逸的天然风光, 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1.3 区位优势明显

辽宁位于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 形成了海陆空三管齐下的经济发展路径条件。沿海经济带区位优势明显是东北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又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 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邻江相望, 也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1.4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

发达的经济是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辽宁滨海地区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其经济一直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同时滨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发达, 铁路、公路四通八达, 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滨海地区港口密集, 目前已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特别是2009年10月, 全长1 443 km的辽宁滨海公路贯通, 连接了辽宁沿海的6个省辖市, 为辽宁进一步拓展滨海旅游领域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1.5 历史悠久, 文物古迹众多

优良的地理条件让辽宁这片热土早在亿万年前就有了生命的迹象。在辽宁朝阳发现的中华古果化石和中华龙鸟化石震惊世界, 赋予了第一朵花开和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的诗意。除此之外, 还发现古、近代遗迹共计1.1万处, 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4处。营口金牛山猿人化石、建平牛河粱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被列为全国重大考古发现。此外, 九门口长城、兴城古城、妙峰寺双塔、丹东大孤山的古建筑群, 以及辽宁东部和南部滨海地区近现代战争遗址等, 也有很高的观赏和教育价值。

2 辽宁滨海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滨海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一些城市缺乏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认识和有效措施, 使具备良好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已开发项目的资源利用不充分、总体水平不高。

2.2 滨海地区各市旅游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

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五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同大连相比, 有着巨大的差距。大连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 旅游业发展迅速, 成效显著, 已开发多项旅游项目, 旅游收入居辽宁省首位, 成为辽宁沿海地区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如营口、锦州的旅游业则相对滞后, 在区域旅游收入中所占份额较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现象, 制约了区域旅游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各市旅游业的合作发展。

2.3 滨海旅游产品缺乏创新, 特色不突出

从现有的辽宁滨海旅游产品结构来看, 传统的海滨观光旅游仍占有主导地位, 海滨风貌、人文景观及古建筑欣赏构成了海滨旅游产品的主体。产品单一、创新不足、特色不突出、旅游精品少, 导致产品吸引力不强, 进而产业的竞争力也不强。同时, 海滨旅游接待设施设计缺乏创意, 许多旅游景点出现盲目的开发, 模仿抄袭现象比较严重, 海滨旅游的开发并没有真正体现北方海的与众不同之处。南方的海, 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海南三亚, 但若提起北方的海, 多数人也许首先想到的是北戴河, 说明辽宁海滨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一直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和特色。

2.4 缺乏整体形象宣传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沿海六市都拥有一批滨海旅游产品, 但这些旅游资源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整体旅游产品, 也没有在国内外游客心中树立一个独特的旅游品牌。例如大连的金石滩、盘锦的红海滩、绥中的九门口水上长城、丹东的鸭绿江断桥等在国内外游客的心目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 是游客比较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但是, 它们多以单独的个体形象浮现在游客的脑海里, 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并不像华东五市等旅游产品那样, 是一个整体的旅游形象。

目前, 辽宁滨海旅游产业还没有形成整体品牌形象, 不能为国内外游客所知晓, 特别是缺乏在国家主要媒体上的宣传推介, 而网络媒体的宣传仍还停留在简单的旅游景点介绍时期, 缺乏功能性和互动性。现在辽宁滨海公路沿线六城市的旅游业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 在土地资源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总体规划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法规文件, 对可能出现的资源争夺、重复建设等问题缺乏必要的研究和管理。

3 辽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政府政策的引导

政府政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可漠视, 政府应加大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市旅游业财政的投入力度, 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尽可能简化旅游行政审批手续, 对旅游开发单位或部门减免税费, 对重点旅游项目和旅游新产品的开发, 在一定时期内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政府应对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与规划给予科学的指导, 鼓励景区景点创品牌, 鼓励宾馆、饭店星级化、品牌化经营。

3.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重点建设与滨海旅游业配套的交通、环境卫生、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建成后的滨海路应根据公路的等级、所属行政区域等进行严格维护和管理, 确保旅游交通的畅通。滨海大道与所联系景点之间的道路交通及景区内部的游线都要保持可达性, 并体现生态环保和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协调。尝试开通水上巴士, 培育水上旅游线路, 完善滨海路与重点城市路线的连接, 形成纵横交错的对外交通网络。景区内的休闲娱乐设施、购物、餐饮等相关设施也要根据景区的类型进行合理配置, 满足旅游者在景区内的各种旅游消费需求。设立辽宁滨海旅游咨询和投诉服务中心, 规范旅游行业的竞争秩序。

3.3 加强各段海滨风景带的规划和保护

辽宁省海滨风景带城市较多, 以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兴城为依托, 开发条件较好。辽宁应依据区内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特点以及旅游业开发的情况制定总体规划, 确定开发目标、层次和内容, 使各段海滨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体现出各段海滨的特色。如大力发展大连沙滩浴场旅游、盘锦红海滩观赏旅游、葫芦岛休闲疗养旅游、丹东鸭绿江特色项目旅游等。对已开发利用的海滨要进行微观规划和深层次开发, 对未开发的海滨, 应注意取长补短、突出特色、避免重复建设。规划和保护也是旅游开发中的重大问题, 应给予高度重视。因此, 辽宁省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 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 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进而推进辽宁省生态旅游的发展。

3.4 取消次要的滨海旅游景区门票制度

辽宁省在开发滨海旅游景观带的过程中, 尽量取消次要的滨海景区门票制度, 开放海滨,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休闲度假消费。景区的门票收入只占旅游接待收入中较小的一部分, 主要还是食宿和购物消遣, 因此可以通过取消和降低滨海旅游景区的门票来吸引旅游者, 通过开发新颖的沙滩和海上旅游项目, 提高旅游者消费, 增加旅游收入。

3.5 加大对外旅游宣传力度, 提高辽宁滨海旅游知名度

根据中国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显示, 每增加1美元的宣传投入, 就可增加旅游收入123美元。许多国家在旅游业宣传上不惜投入巨资, 以求把市场做大。辽宁沿海旅游应进行统一的宣传活动, 对宣传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与控制。提倡滨海旅游城市之间的联合, 共同开发设计旅游产品, 共同提炼宣传口号, 避免恶性竞争, 塑造区域整体形象。宣传手段要多样化, 借助电视、电影和各种广告等进行集中宣传, 利用国内、外有影响的报刊、画册开辟专栏、专页进行宣传。可以采取在各地开展旅游交易会和旅游节庆活动等促销方式, 不断拓展市场, 加强社会公众对辽宁滨海旅游的了解和认同。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滨海旅游是我国发展具有较强优势的旅游方式。辽宁省加快滨海旅游业发展对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就辽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滨海旅游业,发展优势,问题

参考文献

[1]肖瑜.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1) .

[2]宋丽娜.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探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9 (12) .

旅游业行业发展情况 篇3

长三角城市以中国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环境为背景,以独具江南特色、兼具现代都市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良好的旅游服务和方便的旅游交通为基础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发展潜力最大的旅游经济圈。长三角城市旅游业建设和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品质高

长三角城市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积淀,又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为江南锦绣之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湖光水色、城市风光、古典园林、吴越文化遗迹为特色;旅游资源同时也得天独厚,上海的大都市旅游令人神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闻名中外。1998年国家旅游局完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综合性评估,该评估是着眼于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评估或旅游地开发价值评估,全国共有54个城市入选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城市中有9个(上海、杭州、南京、宁波、无锡、扬州、苏州、绍兴、镇江)入围,评估总分数大于7000分。有五个城市(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1982年进入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三个城市(上海、镇江、宁波)1986年入围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现已有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32个,占全国AAAA级旅游区(点)的14%。

1.2旅游人次多,经济效果显著

长三角城市依托较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市场环境及特殊的人缘、地缘优势,迅速发展了旅游业。2002年长三角城市接待旅游总人次24970.97万人,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次的28.44%。其中共接待国际旅游者6574847人次,占全国的48.92%;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4585.58万人次,占全国的28%。旅游总收入2634.42亿元,占全国的47.29%,旅游创汇401267.5万美元,占全国的19.68%。2002年长三角城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平均比例为11.04%,除南通市外,其它各市的比例均高于全国的比例(全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为5.44%)。

1.3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较高

长三角城市中旅行社、星级宾馆数量多、规模大(见旅行社、星级宾馆情况一览表)。目前15个城市中共有百余所旅游院校,其中高等院校几十所,并拥有英、日、法、德、西班牙等十几个语种和粤、闽方言的翻译导游队伍;接待国际、国内游客的旅游客运、出租汽车近100000辆、游船5000余艘。有国家级、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近300余家。其中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建有旅游集散中心。“九五”以来,各市旅游交通能力逐步增强,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近4000多公里。最近各城市均在围绕打造长三角“三小时都市圈”的目标,进行公路网一体化的规划,铁路的复线改造、火车提速、旅游专列的开行、航运的内河改造、港口建设、船舶更新等都大大改善了游客的旅行环境。15个城市中有9个城市拥有机场,其中上海、杭州各有两个机场,为国际旅游线路的开发和国内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4旅游合作已取得成效,区域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初创时期互为独立的市场开发和以满足简单的观光需求为目的的初级阶段,逐步进入到以区域资源整合、联合开发市场、品牌运作和以满足观光与休闲需求为特征的高级阶段发展。长三角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服务设施完善,交通方便快捷,旅游业发展水平在中国处于领先水平,是我国旅游业最先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型的区域之一,也是最有条件率先实现转型的区域之一。

2003年2月,江浙沪两省一市在南京联合举办了隆重的“江浙沪旅游年”活动开幕式,联手推出了几个大型旅游节庆活动。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包括长三角城市的旅游营销思路已从过去“画地为牢”转向加快构建旅游联合营销机制转变。

目前,上海、杭州、苏州三地旅游集散中心在网络共用、客源互送上正在紧锣密鼓地协商之中。2003年5月1日起,上海、杭州两地的公共交通“一卡通”工程正式启动,并于年内将延伸至温州、嘉兴、绍兴等地。杭金衢、金丽温、乍嘉苏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区际重大基础设施的动工兴建,使原处“长三角”边湾转角地区一些城市的区位条件大大改善,旅游业的发展潜能空前释放。

2003年7月杭州携手“长三角”其他14个旅游城市及黄山市,在杭州首次举办了“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16个城市的旅游部门负责人围绕“长三角”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合作等专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共同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宣言》创造性地提出,各城市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互补、互动、互利、互赢为原则,共同打造“中国首个跨省市无障碍旅游区”。具体措施为:逐步取消区域内国内旅游地限制;取消外地旅游车入城、入景区等限制;同时允许其他城市的旅行社按有关法规在当地开办分支机构,逐步取消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从而真正实现市场共享。

2.长三角城市旅游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

2.1从发展规模上看

2.1.1长三角城市发展规模三个层次明显,其中上海市旅游业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地位突出。

从旅游总收入规模上看,上海是旅游总收入超一千亿城市,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旅游总收入超过一百亿,扬州、常州、镇江、泰州、南通、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的旅游总收入在二十至一百亿之间。从接待旅游总人数规模上看,上海接待旅游总人数超九千万人,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绍兴接待旅游总人数在一千万至三千万之间,其它城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在三百至九百万之间。

2002年上海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180.35亿元,超过长三角其它14个城市旅游总收入的总和。接待旅游总人次9033.43万人,占全国旅游接待总数的9.26%,占长三角15个城市旅游总人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相当于其它14个城市旅游总人数的57%,这充分说明上海市的旅游业在十五个城市中规模庞大。

2.1.2 各城市的旅游结构不同,国际、国内旅游发育程度各异,旅游创汇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十五个城市的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比的平均比例为0.203∶1(全国的比例为0.11∶1),上海、南京、无锡、苏州、镇江、杭州、嘉兴七个城市的比例远远超过平均比例,其中杭州位居第一名,比例高达0.40∶1,这些城市的游客构成中国际游客所占比例相对其它长三角城市大,国际旅游市场发育好。扬州、南通两个城市的比例与平均比例相近。常州、泰州、宁波、湖州、绍兴、舟山六个城市的比例远远低于平均比例,其中湖州最低,比例只有0.02∶1,这些城市的游客构成中国内游客所占比例相对其它长三角城市大,国内旅游市场发育好。

十五个城市的旅游外汇/国内旅游收入比的平均比例为0.108∶1(全国的比例为0.436∶1),上海、南京、苏州、南通、杭州、舟山六个城市的比例远远超过平均比例,其中南通居第一名,比例高达0.194∶1,说明这些城市旅游外汇收益较好,同等条件下入境游客优先选择这些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无锡、扬州、常州、镇江、嘉兴五个城市的比例与平均比例相近。泰州、宁波、湖州、绍兴四个城市的比例远远低于平均比例,其中湖州最低,比例为0.03∶1,说明这些城市相对其它长三角城市旅游外汇收益差,应提高入境旅游的吸引力,在旅游商品和游客停留时间上下功夫。

2.1.3 各城市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各异,对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拉动不等。

十五个城市中,旅游总收入与GDP的平均比例为0.11∶1(全国的比例为0.054∶1),其中上海、南京、杭州、舟山的比例远远超过平均比例,上海居第一位,比例接近平均比例将近两倍;无锡、苏州、扬州、镇江、宁波、湖州的比例与平均比例接近;常州、泰州、南通、嘉兴、绍兴的比例低于平均比例,其中南通最低,仅为0.0395∶1。

十五个城市中,旅游总收入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比例为0.275∶1(全国的比例为0.16∶1),其中上海、南京、杭州、湖州、舟山的比例超过平均比例,上海居第一位,达到0.428∶1;苏州、扬州、镇江、宁波、嘉兴、绍兴的比例接近平均比例;无锡、常州、泰州、南通的比例远远低于平均比例,其中南通最低,只有0.11∶1。

2.2长三角城市旅游发展速度的比较

2.2.1 接待旅游人数增长率与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变化

数据显示,湖州、嘉兴、南京三个城市00-02年接待旅游总人数年平均增长率位居三甲,其中湖州的高达45.74%,相当于十五个城市平均增长率的2.5倍;而上海、杭州、无锡三个传统旅游城市00-02年旅游总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处于后三名,其中上海最低,平均增长率仅有5.64%,比十五个城市平均增长率的三分之一还要少,还不到第一名湖州的八分之一。

数据还显示,湖州、嘉兴、南京三个城市00-02年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率排在居冠、亚、季三位,其中湖州的高达51.01%,相当于十五个城市平均增长率的2.5倍;而镇江、上海、宁波三个城市00-02年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率排在后三名,其中镇江最小,增长率相当于第一名湖州的约五分之一。

同时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中大部分城市00-02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率远远高于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率,大部分城市00-02年国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远远高于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少数城市00-02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率和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率相近,少数城市00-02年国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和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相近;而南京是个特例,00-02年国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率分别低于00-02年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率。

2.2.2 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接待国际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各自占十五个城市市场份额比较

上海由于其它城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在十五个城市中的市场份额1999年到2002年逐年下降。泰州2000年到2002年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均逐年下降。杭州虽然接待旅游总人数的市场份额在逐年下降,但旅游总收入的市场份额却在逐年上升,充分说明杭州旅游业的经济效益逐年在上升。而南通2000年到2002年虽然接待旅游总人数的市场份额在逐年上升,但旅游总收入的市场份额却在逐年下降,充分说明南通旅游业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接待旅游总人数的市场份额、旅游总收入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均逐年上升的城市有南京、苏州、常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接待旅游总人数的市场份额、旅游总收入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或增减不大的城市有无锡、扬州、镇江、宁波。

3.长三角城市旅游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3.1 上海、杭州、宁波三市旅游资源丰富,近三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变慢,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在十五个城市中的市场份额下降。应注意维持稳定的发展,努力提高游客重游率。

3.2 南京、舟山两市旅游资源基础好,旅游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且增长势头强,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在十五个城市中的市场份额处上升趋势,但舟山市需注意效益问题。

3.3 无锡、苏州两市旅游资源丰富、品质高,但两市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在十五个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其发展空间还很大。

3.4 扬州、镇江、南通三市旅游资源基础好,其中扬州、镇江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的区位条件极佳。但三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近三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率相对较差,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在十五个城市中的市场份额波动下降,说明旅游业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发展空间大,应注意开发。

3.5 泰州市旅游资源基础相对差,近三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也较慢,如果对旅游业的关注程度不够,市场份额会持续下降。

3.6 绍兴市占有浙江六市中六个4A级景区景点中的1个,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极好,但从现状上看,发展不够充分,所以发展空间很大,近几年旅游业增长势头很强,应注意保持。

鲁桥镇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4

鲁桥镇东临白马河,西倚南阳湖,古运河穿镇而过,是孔子得意门生仲子的故里,古运河古镇,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出生地,也是全国驰名的“乌鳢之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5.2万人,人均纯收入1.3万余元,2013年被济宁市命名为市级文明镇,2012年被为山东省命名为生态文明镇,是非常典型的滨湖生态镇。

近年来,围绕山东省政府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鲁桥镇把旅游开发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以建设旅游强乡镇为目标,整合全镇旅游资源,倾全力打造仲子文化大道、运河湿地、现代渔业园、以仲庙为中心的文汇园,加强旅游管理,以优质的服务、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吸引游客。

一、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一)仲子文化园及仲子文化大道。仲庙、仲子书院、百年古街、运河古闸凸显文化古韵。仲庙座落于鲁桥镇仲浅村,京杭运河西岸,占地20亩,座西向东,前后五进院落。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弘扬仲子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鲁桥镇投资 200多万元建设仲子文化大道,精心设计制作了一批极具仲子文化特色、通俗易懂、格调高雅、图案精美、文字规范的墙景美化作品,推动了社会的正能量传递,集中展示了该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特色、新面貌。进一步挖掘历史资源,鲁桥古街位于鲁桥镇五村、六村、七村村中,长约360米,宽约50米,占地约18000平方,西侧紧邻古运河,街两侧有14 处清代店铺风格的建筑,一座古桥梁和一通碑刻。现古街急需保护。

(二)运河湿地。主要包括仲浅、九孔桥湿地、千亩荷花园三处景观,据微山县志记载鲁桥到清代已形成八景:“杰阁跨河、砚墨古池、长桥卧波、奎楼焕彩、沙河春泛、仲子古祠、东山浮翠、西湖绕堤。” 运河湿地位置优越,位于鲁桥镇的西部,南接独山湖风景区和伏羲庙,北连济宁太白湖生态度假区,东有孔子、孟子旅游区和邹城峄山风景区,西是南阳湖旅游区和鲁桥万亩红荷园、芦苇荡、杞柳林。游客可在此泛舟湖上,徜徉于优美的湿地,尽享大美微山湖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休闲渔业园。鲁桥镇总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176平方公里,湖区资源相当丰富,乌鳢、螃蟹、四大家鱼等名优水产品养殖与果树、花卉农作物种植形成了相得益彰的生态种养基地。近年来,镇大力发展现代渔业、设施观光渔业,大打“鱼文化”品牌,以湖鲜品尝、渔村生 活体验、湖区观光垂钓、红荷园赏荷、杞柳种植、编织等多种形式提供多类型产品,丰富了游览内容,增强了旅游吸引力,增加了居民收入,现代渔业园也被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

(四)乡村旅游。传统捕鱼表演,鱼鹰捕鱼,人工罩鱼、大网拉鱼,杞柳、芦苇编织手工艺品。每年都举办捕鱼节、仲子祭祀等活动。围绕仲子文化园、运河湿地、现代渔业园、仲子书院、古运河等景点,形成了三条旅游线路。通过线路串联,积极与县内及周边旅行社签订协议,延长游客滞留时间。

二、实施政府主导强化管理服务

为加快推进鲁桥镇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镇政府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设立了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业管理办公室,配备了3名专职旅游管理人员。编制了《鲁桥独山旅游小镇综合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鲁桥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管理。

(一)强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0万元建设了鲁桥白马河旅游码头,主要为连接南阳古镇景区,并服务自身发展。为提升经营户的服务水平,改善接待条件,各旅游集散场所也都配有公厕,积极开展旅游厕所改厕工程,建设了垃圾处 理中转站、化粪池等。

(二)强抓旅游行业管理。加强对旅游、餐饮、娱乐企业的食品安全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监管。镇上定期组织工商、旅游、卫生、安监、药监、村镇办等部门到旅游景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部门督促及时整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管理,垃圾做到村集镇运,没有卫生死角,清理及时;加强景区安全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制定了旅游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做到安全设施齐备且状态良好,无安全隐患,近两年内未发生过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旅游业行业发展情况 篇5

吉林省旅游局

省政府:

现将全省旅游业“十一五”发展情况和2010年工作总结、“十二五”规划思路和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和201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主要成效。一是旅游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预计:“十一五”期末,全省接待境内外旅游者6491.94万人次,是“十五”末期的2.25倍,年均递增17.59%;实现旅游总收入725.93亿元,是“十五”末期的3.17倍,年均递增25.93%,相当于全省GDP的8.8%,比“十五”末期提高了2.4个百分点(2009年达580.69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500亿元目标,实现“三年翻一番”);旅游外汇收入2.94亿元,是“十五”末期的2.57倍;国内旅游收入705.13亿元,是“十五”末期的3.22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居民出游率达到2.36人次。旅游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3.16%,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二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开发建设,全省已建成旅游景区324处,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4处,旅游经济开发区7个,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9处,滑雪场近30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目前,全省旅游企业达9415家,比“十五”末期增长了8倍。其中,A级景区115家,比“十五”增加71.6%;旅行社550家,比“十五”增加74.6%;星级饭店288家,比“十五”增加50%;导游员达一万余人,是“十五”末期的2倍多;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9万人,比“十五”末期增加1.5倍,间接就业70余万人。三是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我省以大交通为标志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长白山机场建成通航,长珲高速公路、长白山(北坡至西坡)环山公路竣工通车,通化机场开工建设,长吉城际高铁、营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00公里,连接公路干线与各重点景区公路基本建成。“十一五”以来,全省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旅游大项目352个,总投资58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330亿元。双阳御龙温泉、东福神农庄园、吉林乌喇风情园等一批旅游大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30亿元的抚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于2009年正式开工,这是我国迄今最大旅游投资项目,也是我省旅游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的引领性项目。这些大项目成为我省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四是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按照“四季有节庆、月月有亮点”的思路,各地策划精彩纷呈的各类大型节庆活动达36个,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成为国际品牌,长白山国际旅游节、长春消夏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等节庆形成规模和品牌。在延吉举办的2008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盛况空前,时任省政府主要领导对省旅游局给予表扬。创新营销手段,开展“吉林八景”评选,大规模宣传推介旅游资源和产品,省内以及国内外迅速聚焦吉林旅游,我省旅游宣传推广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五是对外开放迈出更大步伐。积极参与东亚区域旅游论坛(EATOF)和大图们江动议旅游委员会(GTI)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组织参与“中韩交流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等活动,与朝鲜、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等国开展高层互访会晤,务实推进了国际旅游交流合作,我省主要客源市场已遍布全国各地和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二)2010年工作完成情况。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行业克服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旅游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冲击,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恢复和重振旅游,全省旅游业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科学谋划提升规划新定位。今年是组织编制旅游规划最多的一年。精心编制《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确保全省旅游业能够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发展。以实施长吉图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快编制《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规划》,突出打造长吉图特色旅游产业带。完成了《吉林省数字旅游建设指南》和《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为加强我省旅游产业建设数字化管理和优化全省冰雪旅游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启动了《华北及东北区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聘请一流资质单位,高标准编制《向海景区规划》,体现了全新的理念和创意,得到了国务院专家的一致好评。指导北大湖、雪山湖、望天鹅等旅游景区及各地旅游规划编制。这些规划极大地提升我省旅游业发展层次,为科学指导产业发展和项目招商奠定了基础。

第二,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以来,全省新、续建项目206个,其中,亿元以上103个,5—10亿元以上44个,100亿元以上2项,总投资616亿元,呈现出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建设速度快的特点。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图们江文化公园等一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区)、长白山雪山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加快推进;长白山卡森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总投资124亿元)已开工建设。今年6月,省旅游局召开全省旅游大项目建设现场会,组织各地观摩和交流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成功运作经验,开阔和启发了思路。集中研究部署项目建设和旅游投资,各地纷纷谋划好项目、运作大项目、推进落地项目,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的热潮。抓住东博会有利契机,吸引旅游项目投资270亿元,占博览会整体签约额的1/8左右。其中,卡森国际控股公司、新和成控股公司和香港恒丰集团投资210亿元。积极推进旅游商品开发,组织参加“2010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我省荣获优秀组织奖,有2件获铜奖、13件获优秀作品奖。

第三,旅游宣传推广实现新突破。今年的市场促销规模之大、层次之高、手段之新、成效之实,是历年之最。赴重要客源地促销。集中整合优势冰雪资源,精心创意,集中推介,陈伟根副省长亲自带队,在北京开展“吉林省旅游周”系列推广活动,突出“冬季到吉林去滑雪”、“到吉林过大年”主题,着力推广我冬季旅游七大特色品牌以及冰雪过大年游、原始重现游、冰点活力四射游等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冬季旅游线路,免费派送两万张吉林省景区门票,产生了爆炸性的轰动效应,使吉林冬季旅游在京刮起了“白色旋风”,极大提升了冰雪旅游品牌形象。瞄准周边市场,组织各市州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赴辽宁开展秋冬旅游推介,推动两地市场互动,以秋冬旅游产品带动区域旅游的市场活跃。12月份还将赴沪、深等地宣传推广吉林旅游。今年7月,随省政府经贸交流团赴台,举办“缤纷四季、精彩吉林”旅游交流联谊会,省政府与台湾旅游业界高层进行合作洽谈,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项目对接和市场宣传推广专题培训。省旅游局及各地与台湾旅游业界签署9项旅游交流合作协议,双方2年内将互送客源10万人次。利用世博会平台,举办吉林旅游摄影展,组织“吉林—上海世博互动游”启动仪式,朝鲜族歌舞表演引起关注和轰动,开启了国内外游人全面了解吉林的窗口。东博会期间,采取张贴168幅吉林旅游宣传画、悬挂137个旅游风光灯箱、设臵20个旅游咨询台、循环播放旅游宣传片等,展示吉林旅游形象。组建大学生旅游志愿者队伍,在省内高校选拔200名大学生旅游志愿者参与东博会宣传营销,让吉林旅游与参展商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以“吉林,22℃的夏天”为主题,整合夏季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从7月初开始,在央视一套、新闻频道等收视率较高栏目投放广告宣传片,展示吉林原生态山水间的清新凉爽及消夏避暑胜地的目的地形象。在北京机场T3航站楼、上海浦东机场,向国内乃至国际游客展示吉林旅游。多措并举重振灾后旅游市场,省旅游局及时召开市州旅游局长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灾后重建的措施,组织各大媒体、网站及时报道吉林旅游恢复情况,调动省内200家旅行社联系国内各省1000家旅行社开展市场对接。省局领导班子率有关市州赴京、晋、冀、苏、川、藏等省市宣传推介,全省旅游市场迅速恢复。

第四,成功组织接待全国旅游局长研讨班。今年7月底,国家旅游局第一次把组织接待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交给吉林省旅游局承办。省旅游局把筹办这次会议当作一次展示形象、锻炼队伍的好机会,动员全体干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昂的工作热情投入组织工作;华天大酒店积极配合,实行全程管家式接待;长春文化旅行社克服困难,提供高水准专业化服务,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会后,国家旅游局首次给我局发来感谢信,对会议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会议期间,伟根副省长与邵琪伟等国家旅游局领导进行了工作会商,提出了希望支持的九项建议。邵琪伟局长明确表示:将帮助吉林旅游规划定位,研究吉林旅游和周边国家以及对港澳台的合作,重点打造吉林旅游品牌,推进吉林与其他区域旅游合作,帮助策划大型节庆活动。此后,国家旅游局专门给省旅游局发来了《关于对吉林省发展旅游业有关事项的复函》,进一步明确了支持的内容和重点,并正式派出专家调研组帮助我省研究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正在形成研究报告。

第五,旅游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局省旅游合作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年初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会商事项,重点在提升编制旅游规划、推进北大湖全国冬季休闲旅游度假示范区建设、加强国家东北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共同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取得成果。加强京吉两地区域合作,9月底,省政府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省旅游局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签署《旅游教育合作协议》,实施与北京旅游院校合作,支持吉林省编制旅游规划,帮助推介我省10条精品线路,双方培训1000名旅游从业人员。10月底,吉京两地旅游企业及网络公司签署六项旅游合作协议,依托省政府驻京办,组建吉林省旅游(北京)推广中心,进一步扩大吉林旅游在北京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空间。航线开通取得实效。积极争取国家民航总局的支持,与南航吉林分公司和机场集团密切协作,扎实推进航线工作。长白山航线已增至3条,长春龙嘉机场与国内省会城市通航25条,国际航线16条,达到历史最高峰。长春—台北航线实现常态化,长春—台中航线实现旅游包机首航,为深度开发台湾旅游市场拓宽了渠道。

第六,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省旅游局会同省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吉林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在土地、税收、价格、金融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配合省人大对《吉林省旅游条例》进行修订,新条例在“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强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发展边境旅游、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实现突破创新,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的法制环境。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省旅游局会同省综治委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开展“旅游质量提升年”检查,对全省23家星级饭店和40家A级景区进行复核,取消15家星级饭店,8家星级饭店限期整改,3家A级以上景区予以警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资源有效整合不足。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不够,特别是缺乏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和整合,系列化、综合性、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不多,知名度相对较低。二是发展方式粗放。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市场主体不壮大,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基础设施滞后。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一些重点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不强。四是服务水平不高。缺少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旅游从业队伍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规划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将使旅游市场发展动力强劲。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大众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吉林省旅游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旅游业壮大计划,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全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功能显著增强,在现代服务业中地位日益突出;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旅游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旅游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措施进一步强化,为我省旅游业“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以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龙头,带动工业、农业、文化等各类产业快速发展,加强东北及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以集约经营和质量效益型增长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建设优秀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旅游业培育成我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3亿人次,是“十一五”的1.7倍;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22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实现六年(以2009年为基数)翻两番的发展目标。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0%以上。全省星级饭店达500家,培养旅游各类人才1000名,旅游业新增就业40万人,占全省就业总数的4%。

“十二五”期间,将构建“三区五地一核三带五圈”的旅游空间格局:三大旅游区域。以延吉、通化、松江河为主要旅游服务基地东部森林生态与民俗文化、边境旅游区,以长春、吉林为主要旅游服务基地中部城市生态与冰雪旅游区,以和白城、松原主要旅游服务基地的为西部草原湿地生态旅游区。五大旅游地系统。以长春为主要旅游服务基地的长吉城市人文与冰雪旅游地系统,以松江河、二道白河、长白镇为主要旅游服务基地的长白山旅游地系统,以通化、白山为主要旅游服务基地的通集白人文与森林生态旅游地系统,以延吉、珲春为主要旅游服务基地的延边民俗文化与边境旅游地系统,和以白城、松原为主要旅游服务基地的西部草原、湿地旅游地系统。重点建设长白山旅游核心地。积极发展长吉图东北亚风情旅游带、长白山—松花江—嫩江“龙形”水域风情旅游带和鸭绿江—长白山—图们江边境风情旅游带三大特色旅游带。形成中部都市旅游圈(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长白山山地生态旅游圈、西部湿地生态与草原风光旅游圈(白城—松原)、延吉—珲春以及通白集等五大旅游圈。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将重点抓好七项基本任务:一是推进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二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以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为主导,继续发挥观光旅游产品优势,加快专项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拓展旅游要素体系,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国内与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体系。三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建设三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10个旅游经济区,建设和完善旅游目的地体系与旅游精品线路。四是拓展旅游市场。大力开拓省外、国外客源市场,全面促进省内、国内旅游市场,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市场。五是加快发展旅游消费。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城镇体系,加快旅游信息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丰富旅游科技文化内涵,推进节能环保,发展低碳旅游经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七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旅游就业、提高国民素质、扩大国际国内交往。

三、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旅游工作要以实施旅游业壮大计划为统领,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管理,以创新的思维、市场化的方式和融合的理念,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2011年发展目标,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596.38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907.07亿元,同比增长25%,力争有更大的突破。

完成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实施旅游业壮大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结合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面部署和实施旅游业壮大计划,推动全省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双千目标”:省、市、县三级建设1000个旅游大项目,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着力推进营销创新工程,实施“五百工程”:组建“百人营销团队伍”、开展“百次营销活动”、举办“百个节庆活动”、打造“百条精品线路”、开展“百家媒体采风”活动。着力推进服务提升工程,通过加快人才培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打造企业品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等10大举措,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成立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建立旅游发展局地会商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难题,在财政鼓励、税费优惠、旅游用地、金融扶持、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形成全省上下共促发展的合力。

(二)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规划。积极推进修编《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区域旅游发展,进一步挖掘整合资源,突出冰雪、生态、民俗、边境、乡村等特色旅游资源,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产业集聚、新业态发展、产品开发、目的地体系建设等内容,并与长吉图特色旅游规划相互衔接和协调。围绕重点旅游产品构建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以旅游休闲度假区为核心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推动我省旅游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编制《松花江国家精品旅游带规划》,依托松花江流经长春、吉林、白山、松原、长白山等地,沿途形成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等丰富资源优势,进行科学整合,优化布局,为开发建设国家精品旅游线提供依据。加强重点景区特别是4A级以上景区的规划指导,以规划引领景区逐步向精品建设发展。

(三)加大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以大项目为引领,科学谋划,强势推进,切实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积极推动在建的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长白山卡森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二道莲花山休闲农业度假区、长白山安图旅游度假区等大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及时调度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加快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进程,力争早日投入使用。创新方法,做好服务,尽快启动安图法国滑雪小镇、北大湖休闲度假区、抚松仙人桥温泉度假区等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在完成项目可研、规划和选址基础上依托市场,广泛招商。面向境内外经济发达地区,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旅游专题招商;推出我省一流的重点旅游大项目,依靠网络长期广泛链接开展网络招商;利用各种旅游推介活动,开展展会招商,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强与京、沪、深三地办事处合作,依托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客源地招商。启动旅游度假区建设。抓住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区,先期启动建设3—5个旅游度假区。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吉林省暨长春市旅游服务综合体项目为重点,推动延吉、通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旅游星级厕所评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景区综合配套设施。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12301旅游热线平台,为游客和企业提供酒店、票务等终端服务能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旅游商品开发。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旅游商品开发的产业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组织制定实施《吉林省旅游商品发展振兴计划》,举办吉林省优秀旅游商品展示暨旅游商品设计评选大赛。

(四)继续深化旅游宣传推广和对外开放。搞好客源地推广。围绕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地区以及港澳台等重点客源市场,树立“无时无刻、无孔不入”市场推广理念,利用京、沪、深三大办事处,设立旅游营销推广中心,全面推介我省特色优势产品和线路,塑造吉林旅游目的地形象。建立营销合作平台。省旅游局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公司,新浪、搜狐、易龙、携程等综合网络和专业网签署合作协议,把吉林旅游网建设成为国内行业一流网站,共同打造旅游营销合作平台。加大媒体合作宣传力度。强化省内主流媒体战略合作,细化《吉林日报〃吉林旅游专刊》,深度报道吉林旅游。强化《吉林新闻联播》、《新一天》等栏目的旅游新闻报道。加强与中直媒体及国内著名网站战略合作,加大吉林旅游宣传推广力度。继续巩固我省重要客源地主流媒体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宣传基地、发布旅游信息、组织旺季采风等活动,进一步宣传我省旅游产品,深化吉林旅游品牌。扩大区域旅游合作。落实京吉两地《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事项,扩大我省旅游在北京市场的影响力,大力促进旅游企业合作对接,进一步扩大区域旅游合作成果。共同打造大东北精品旅游线路,与辽宁省联合打造沿鸭绿江风光旅游带,与黑辽蒙共同打造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推进跨国旅游发展。将中俄朝环形跨国游形成完善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推向市场。规范边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公安部门加强异地办证管理,保证边境旅游健康发展,争取边境旅游人数较大幅度增长。加快推进航线开通。协调长春机场、南航吉林分公司等部门,加密重点城市航班,丰富和增开国内航线。制定出台《吉林省航线开通专项补贴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继续推进全省航线开发工作。

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篇6

一、平顶山市旅游业辉煌的发展成就

十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地位业已确立

1989年平顶山市旅游业开始起步。1999年,平顶山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提出“正确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0-2002年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新的支柱产业”。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004年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做大作强旅游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

(二)接待总量持续增长,创收能力不断提高

平顶山市旅游业起步较晚,2001年,全市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69570万元,到2004年底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12.4%,2004年旅游收入86269万元,比2001年增长24.0%。近几年,随着平顶山不断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自然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渐趋丰富多彩。对外开拓客源市场,旅游客源渐趋多元化。从而有效促进了平顶山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08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720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60.0%;2008年旅游收入310052万元,比2004年增长259.4%。

(三)旅游促销手段创新,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平顶山市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网络,加强整体形象宣传,提高促销质量。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会展活动,如举办石人山亚洲摩托车挑战赛、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今年5.1黄金周景区免门票等旅游节庆活动,来聚焦客源市场的目光,集中宣传展示平顶山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提升平顶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招徕海内外游客。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建立跨市、跨省、跨国的区域合作网络,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境内外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四)旅游接待能力逐步增强

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1家二星级饭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平顶山市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来本市观光游览、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外游客逐年递增,到2008年底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达7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的迅速扩大,带动了全市住宿业的快速发展。从住宿设施来看,既有消费层次较高的宾馆和酒店,又有消费较低的旅店和招待所,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饭店31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25家,客房2696间(套)。在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三家国内旅行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规模持续壮大。目前我市既有跨地区和跨国经营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集团,也有分散经营、方便顾客、灵活快捷、服务周到的小型旅行社和门市部。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现有旅行社58家,其中,国际社分社5家,旅行社快速发展,旅行接待能力迅速扩张。从购物设施来看,商业网点发展较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贸区。从餐饮设施来看,高中低档酒店餐馆和各具特色的风味餐馆遍布大街小巷。

(五)旅游业带动作用明显,已成为该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截止2008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4356人,旅游车队2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4家;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景区14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6家;全市旅游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蓬勃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尤其是春节、五一、十一、元旦等“黄金周”给旅游有关的行业提供了一个扩大内需增加商机的极好机会。从今年5.1黄金周来看,三天假日,全市34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同比增长310%;拉动相关产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7.02亿元,同比增长908%。尧山景区和佛泉寺景区均创出单日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次的记录,二郎山景区高峰期的游客达到5.96万人次,三苏园景区3天接待游客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倍还多。经济、舒适、实惠的农家院显示出巨大的魅力,据统计,三天内全市农家院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收入2790万元,平均入住率达到100%。同时,主要景区各大宾馆也出现了紧缺现象,其中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到76%,创饭店住宿率新高;鲁山县和舞钢市的饭店、宾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场所全部爆满,不少游客纷纷流向周边县(市)如舞阳县、宝丰县等地用餐、住宿。在各个景区附近的旅游商品和土特产销售点,门庭若市,游客竞相购买。

(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平顶山的知名度,促进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来了全市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通过强力实施旅游促销战略,特别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以及“双创”等活动,平顶山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现代旅游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来平顶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大幅度增长。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认识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大大改善了平顶山市的城市环境和面貌,由此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平顶山市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本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是本市旅游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工作效能不高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对全市旅游开发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旅游开发工作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旅游开发工作涉及到的公路、交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薄弱,对旅游开发工作的监控力度不够,旅游规划、景区项目建设等有关规定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旅游业产业关联度不高

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旅游业的大发展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协同发展。平顶山旅游业在带动食、住、行、购、游、娱相关产业时,突出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游客逗留时间短,使相关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每年“五一”和“十一”两个假期,本市旅游温度较高,游客爆满,但时过境迁,就会趋于冷淡,使相关产业不敢扩建。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仍很单一,旅游产业要素不全,链条很短,有些旅游企业仅仅把眼睛盯在景点和门票上,收入环节很少,而没有其它相关的活动,缺乏激起游客的兴趣,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使餐饮住宿等行业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三)旅游商品开发缓慢

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购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选购一些当地的传统工艺品作为纪念,是一种旅游的乐趣。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生产旅游商品是赚取外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销售旅游商品已成为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平顶山市旅游纪念品主要还是局限在当地土特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无法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游客在景区购物花费平均只有2元,只占整个旅游业总收入的10%左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收入已占旅游经济总收入的30%~50%,因而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增强旅游观光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业的创汇收入,是目前全市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创新类产品和精品名牌少

总体上看,对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层次较低,产品单一,与巨大的资源赋存不相匹配。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初级层次上,基本仍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观光旅游阶段,“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休闲娱乐、参与性产品、特种旅游产品和创新类旅游产品少,缺乏名牌和特色精品。一些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度假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平顶山市旅游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精品不精,特色不够鲜明,趋同性和低水平建设时有发生,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多年来,平顶山市一直提出以尧山为龙头,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以此为基础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但是直到目前旅游线路组合程度依然很低,形成了个别传统景区支撑平顶山旅游的局面,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产品开放上,突出问题是重山轻城,重自然景观,忽视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即重视尧山,轻视平顶山市区景点和当地城镇的发展;没有把尧山景区和叶县县衙、汝州陶瓷等旅游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到本市旅游的人,很少在市区或者县城逗留,大部分甚至不进市区。主要的原因是,全市在发

展旅游业时,偏重于对景区景点的建设,没有意识的城市发展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将其作为旅游城市来建设打造。区域旅游不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将大为下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外出旅游,才可能停留较长的时间,停留时间长短是旅游业能否赚钱的一个前提。如果不增加游客在市区的停留时间,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无法实现。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几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解决,以推动全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认识,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全市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下大气力解决制约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痼疾。一是借鉴先进地市的做法,成立平顶山市旅游委员会,由旅游委员会行使对全市旅游业的全面领导和协调作用,把规划、土地、投资和融资、公安、旅游和商贸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把山与水、城市与乡村、自然与文化、旅游和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商贸购物、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与规划指导等。二是推进景区(点)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景区(点)经营机制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化,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对景区(点)的管理体制、结构和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使景区的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探索旅游资产管理与运营的有效机制,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更好地行使职能,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设立市县两级旅游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应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且每年按一定的幅度增加,旅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市场促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发展研究等。

(二)优化布局,打造旅游精品套餐

首先要优化布局,改变过去重自然景观轻社会景观、重山水轻经济的开发布局模式,走山水结合、城乡统一、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发展的旅游模型,把城区打造成全市旅游服务功能中心,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气,充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更好地融为一体。应以规划为先导,制定旅游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作用。实现旅游产品开发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上规模,上档次和上品味,对旅游精品要“精心规划、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服务”。其次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把旅游业的发展同城镇体系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加快主要旅游线高等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建设,尽快形成联结各主要景区的高等级环状旅游公路网络,加强供电、供水、卫生、绿化、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配套建设,改善接待条件,解决旅游者在行、住、游、娱、购等方面的不足,将该市建设成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要对全市的旅游形象进行精心设计和强力营销,应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服务咨询、网络促销、旅游节庆等方式进行形象宣传,大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加快全市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施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形成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旅游业行业发展情况 篇7

一、辽宁省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情况及分析

(一)专业设置情况

按照《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含目录外专业)》的划分,旅游管理类是19个大类之一旅游大类下设的二级分类。共设有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历史文化旅游、旅游传媒、英语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邮轮服务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和休闲旅游14个专业。

根据2013年及2014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的数据显示,辽宁省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情况如下表1:

从表1的统计来看,辽宁省旅游管理类专业覆盖率达到42.8%,专业覆盖率偏低,且主要以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为各院校集中设置的专业,分别有34个和24个,这两个专业共占专业总分布点数的86.6%,涉外旅游、导游、会展策划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占专业总分布点数仅为13.4%,而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历史文化旅游、旅游传媒、英语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邮轮服务与管理、休闲旅游这8个专业在近两年近乎没有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设置的集中程度可见一斑,专业发展也极为不均衡。

(二)专业设置的区域分布情况

辽宁省范围内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设置的区域分布如下表2:

从表2的数据来看,辽宁省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布点数为67个,专业数为30个。其中分布的城市以沈阳、大连所占数量居多,分别占开设院校总数的27.5%和25%,开设专业分布点数也居前列,分别占总分布点数的26.8%和28.3%。沈阳作为辽宁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以及其厚重的历史积淀,无疑是辽宁区域旅游行业发展之龙头,而大连处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也是辽宁区域的经济快速增长点,可见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是以当地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程度为依托的。

二、专业设置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专业大类下设的专业设置集中,专业数量少,滞后于旅游发展新动态

根据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辽宁省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的战略指导,我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总收入增长迅速,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纷纷增设旅游管理类专业,但是通过表1的数据可知,我省主要的旅游专业设置集中,主要体现在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上;没有把握好因现今比较流行的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温泉旅游、邮轮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的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需求变化的动态。据了解,2010年-2015年间,辽宁旅游进入全面的升级转型、效益提升阶段。重点培育若干旅游景区和目的地;缔造全国顶级旅游品牌;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大力发展以休闲旅游、商务会展、冰雪温泉等符合市场趋势、具有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消费水平,实现“规模增长型”向“效益提升型”的转变1。因此,辽宁将大力打造收益明显的新兴旅游形式,但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在辽宁已开设的专业中符合新业态发展的相关专业数量较少。

(二)专业布点分散,专业设置同构化现象严重

在辽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职院校相继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但专业分布分散,专业设置同构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专业布点分散是以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分布情况来判断的,同一个专业在越多的院校设置,就是专业设置越分散,即布点分散。同构化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在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甚至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趋向一致化的发展趋势。以表2数据为例,各高职院校开设的6个旅游管理类专业中,共有40所高校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其中17所院校只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1门,20所院校开设2门旅游管理类专业,只有3所院校达到3门旅游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仅占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院校总数的7.5%。可见专业分布点之分散,而且集中于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具有明显同构化现象,不同院校没有从自身所处环境及特色出发,而是千篇一律跟风办学,形成“万人一面,千校同一”的现象。

(三)专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缺少专业设置督导机制

按照《辽宁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得出的“客源流向不均衡,集中于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结论,表2的数据也有所体现,第一集团的沈阳和大连瓜分这块蛋糕的52.5%,而作为第二集团的锦州、抚顺、营口、辽阳、鞍山等12座城市仅仅占到47.5%的比重。在部分城市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中模仿痕迹明显,当某一专业在市场中比较“畅销”,专业建设比较成熟,就出现拿来主义,纷纷效仿,没有结合区域优劣势(比如城市规模、在区域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差异、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等等)行政部门的评估、指导等督导手段,盲目发展单一旅游专业。出现专业区域发展极不均衡的现状。

三、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思路的调整对策

(一)紧跟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据资料显示,随着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将为辽宁带来更大程度地分享区域嵌入型客源,商会会议旅游市场将会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度假型旅游需求将全面扩张,辽宁旅游产业也将迎来新的高速增长期。

为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各高职院校要努力了解我省的实际情况,掌握信息,理出调整思路,避免盲目跟风设置专业,将专业设置转变为教学工作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纽带,结合实际情况,开设相关专业。以辽宁中东部地区为例,以沈阳为中心辐射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等以世界文化遗产、特色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以满清文化、冰雪旅游、休闲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旅游人才需求也会向这个方向倾斜,所以要尽快填补“历史文化旅游”“旅游传媒”等专业的空白。

(二)专业设置要符合自身优势,避免同构化现象

辽宁省的旅游优势在于身处东北经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而且还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辽宁成为东北地区的旅游业的龙头,既可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又可以开展历史文化、边境风情和商务会展等旅游形式,再加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工、农业等专项旅游交叉配置,辽宁的国际复合型旅游地的特色就展露出来了。

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先要摸清所在城市的发展特色,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地大环境下的旅游发展情况,有的放矢的设置符合需求的专业。比如,以海港、海滨城市为例,凭借自身地理优势,开展“浪漫海滨”主题旅游,充分利用海滩、海水资源,推广邮轮、游船、高尔夫旅游等度假产品。该区域的高校,可据此开展“邮轮服务与管理”、“英语导游”等专业的设置和调整,秉持自身特色,避免同构化现象,以差异化竞争实现自我发展。

(三)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和引导,建立专业设置动态机制

鉴于旅游市场不断的变化的特点,教育行政部门要与行业积极沟通,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发挥调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提升办学质量,满足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各地政府行政部门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地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虽然从现有实际情况来看,我省是以沈阳和大连为“车头”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但各地之间的差异却在逐步缩短,中小城市若能抓住机遇和政策先机,同样可以赢得旅游行业的跃升。以丹东为例,朝鲜的开放和中朝旅游合作的推进,丹东这个处在中朝边界上的明珠,将迎来旅游市场跨越发展。那么学校就需要遵循行政部门不断评估和监控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积极主动地建立灵活发展的专业设置机制,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尚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应借助原有优势,专业结构改造和优化;形成院校为单位的督导机制,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不断审视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单一的标准化评价体系,禁锢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等等。总而言之,专业课程设置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无缝连接,就要坚持专业设置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职业需求,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不断开拓创新的生存发展之路,同时,还要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探索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途径。以求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以及高校因缺乏特色而面临的生存危机,真正实现我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民俗旅游业发展 篇8

发展民俗旅游业是山区富民的必由之路

民俗旅游业的客源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而昌平区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民 俗旅游的基础。昌平区位于京城西北35公里,属上风上水。地处温榆河冲击平原和军都山的 结合地带,北倚燕山西段支脉军都山,南俯北京小平原,三分之二为山区、半山区,形成了 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的天然资源,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为发展山 区经济,增加农户收入,昌平区区委、区政府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于1997年做出决定:“在 有条件的山区,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以富裕一 桨傩铡薄?9 98年全区第一个民俗旅游度假村——长陵镇麻峪房子民俗旅游度假村正式开业。当年开业4 个月全村民俗旅游收入达46万元,收入最高户达3万~4万元,最低的也有3千~5千元。第一 个由全区倒数第二的贫困村发展为富裕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800元,达到现在的人均6 000多元,村集体年收入由原来的2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60多万元,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今年 7月北京市旅游局和市农委在当地举行了首次民俗村揭牌仪式,成为京郊民俗旅游的典范, 现已被京城多家媒体誉为“京郊民俗旅游第一村”。在经过短短的4年间,全区已发展成遍 及七个镇的38个民俗旅游度假村,近千家民俗旅游专业户,1万多张床位,成为全区旅游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民俗旅游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过去山区农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现在 民俗旅游村的农民以旅游接待为主产业。山上的几棵果树和山坡上的几分地已成为各家用以 丰富民俗餐的小基地,以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招待远方的客人,深受城里人喜欢。由于民俗旅 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各村的农副产品已供不应求,而且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提高。如 :过去自家产的水果长得再好,一年也只能卖个2—3千元,现在开展了民俗旅游,家庭果园 成了采摘园,一年的水果不用自己摘,不出村就可以卖上7—8千元。由于全区民俗旅游发展 的红红火火,也带动了邻近村镇农副产品的发展。可以说,发展民俗旅游以来,不但推动了 本村经济的提高,也带动了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的旅游产品产业链。

二是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发展民俗旅游以后,山区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农民成为了“三个主体”。即:投资主体,据统计全区上半年发展民俗旅游总投资达2724万 元,其中集体投资为1090万元,农户投资163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9.9%,形成民俗旅游的 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全区涉及七个镇的38个民俗旅游度假村,占全区行政村的12.1%,占 山区半山区行政村的22.3%,拥有近千户农家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占山区半山区农户的23.8 %,直接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占山区半山区总人数的33%。2001年全区民俗旅游经营收入 达860万元,今年1—9月达918.7万元,同比增长55.8%,户均收入已达1.29万元,比去年同 期增长67.9%。这些成绩的取得已证明了山区在发展民俗旅游业中农民是自主经营的主体。 市场主体,开展民俗旅游工作以来,旅游农户即成为工商户,直接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并发 有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即是农村个体工商户的主体,也是农民进入市场的主体。在进入旅游 市场的同时,山区农民正逐步成为闯荡市场的勇者,为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开辟了一条 前景光明之路。

三是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首先是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重心转变了。村干部的考 虑更多的是村容、村貌和公共设施的改造,干的是本村民俗旅游工作的管理和宣传促销及周 边整体环境的整治。再说农户观念的转变,由原来的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到现在的主动 干,积极干。家家在改造住房,家家在添新房。现在有的户一次可同时接待游客吃住近40人 。家家有名片,就连门前种的葫芦上都刻满了联系电话和姓名。

四是从民俗村到文明村的转变。受到旅游特定环境和规范化标准的影响,村容村貌变得 整洁了,村风民俗变得文明了。为做好旅游接待工作,各村纷纷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各种培 训要求,从文明礼貌入手,到接待服务标准以及积极学习外语。通过开展民俗旅游,山区农 民向城里人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生了质 的变化。在38个民俗村中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的文明村就有四分之一。

发展民俗旅游业需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业。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不可低估的。主要表现 在:山区公共设施不健全、道路交通不畅、通讯设备落后与发展中的民俗旅游业不相配套, 制约民俗旅游业向深层次发展;部分民俗村的环境脏、乱、差较为突出,环保意识不强;民 俗旅游的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只局限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形式,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 需进一步挖掘;民俗旅游农户的接待水平与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上一篇:丽江旅游计划下一篇:新型农民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