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工作纪律管理制度(精选14篇)
一、概述
郑州市***中心的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对于违反工作纪律行为必须严格考核,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充分落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违纪行为说明
(一)考勤管理方面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行为(1)无故迟到、早退。(2)在工作时间私自外出。(3)未经上级同意,私下换班。
2.一般违反工作纪律行为
(1)不按考勤管理办法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二)安全管理方面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行为(1)泄露***中心秘密(2)做损害***中心利益的事。
(3)其他严重危害***中心及部门安全的行为。
2.一般违反工作纪律行为(1)下班后不关闭电脑。
(三)卫生定置管理方面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行为
(1)未在休息室就餐,而在其他办公场所就餐。2.一般违反工作纪律行为(1)物品未按规定摆放。
(四)服务规范方面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行为(1)对客户不礼貌。(2)对外服务使用服务禁语。
(3)不按照服务流程及规范办事,造成客户有理由投诉。(4)没有执行首问负责制。
(五)现场管理方面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行为
(1)不爱惜公物,故意损坏设备。(2)弄虚作假、消极怠工。(3)擅自离开岗位、随意串岗。(4)在工作时间占用坐席电话聊天。
(5)非工作原因,允许非本单位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6)在工位电脑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7)夜班不按照规定作息时间值班。
2.般违反工作纪律行为
(1)在工作时间吃早点、吃零食。
(2)在工作时间听歌、看与工作无关的书刊杂志及网络信息。(3)在工作时间通过手机聊天。(4)在工作时间趴着睡觉。(5)小休时间超时、吃饭时间超时。
(6)在工作区高声谈话、聊与工作无关的事。(7)未按规定进行着装。(8)未按规定签到、签出。
(9)携带与工作无关物品进入坐席区。(10)在工作时间扎堆聊天。
(六)设备管理方面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行为(1)在电脑上玩游戏。2.一般违反工作纪律行为(1)未按规定使用设备。
(七)其他方面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行为
(1)结帮结派,不团结,破坏良好的工作氛围。
(2)对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不给予支持和配合。(3)不服从管理。(4)泄露考试题目。(5)头接耳谈论工资。
2.一般违反工作纪律行为(1)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
三、对上述违纪行为的处理
(一)对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
(二)在《***中心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统计表》上记录。必须时要求员工填写《***中心员工违纪过失单》并签字。
四、考核
(一)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考核。
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发生一次扣除工作纪律分10分,情节严重通报上级领导,报送人力资源部处理。
(二)对一般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考核
1.一般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发生一次扣除纪律分2分。
(三)特别说明
1.对于重复违反一般性工作纪律情况满3次,按照严重违反工作纪律情况处理。2.违反工作纪律情况每月累计。
3.在职期间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满3次,做辞退处理,并扣发最后一月绩效工资。4.情节特别严重、批评教育无效、影响呼叫中心正常运作的,强行驱逐,等待处分通知。
五、附件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针对科室特点, 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 如消毒隔离制度, 下收下送制度外来器械管理制度等。要求科室每位工作人员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工作中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及各项操作规程, 尽职尽责, 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有过必究, 责任明确, 处处落实, 全员参与各流程质量控制, 护士长定期抽查, 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 加强各环节质量管理
2.1 把好清洗质量关
清洗是消毒灭菌的关键步骤, 关系到消毒灭菌的质量。因此, 整个清洗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常水冲洗-纯化后水冲洗-烘干-上油保养。重视每一个步骤, 对每批清洗物品进行严格监测, 以确保清洗质量。
2.2 严把包装质量关
要求做到各种敷料包、器械包包装正确, 包内放化学指示物, 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封贴, 胶带上注明灭菌器编号、物品名称、包装者、检验者、运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要求各种包装松紧适度, 包布无破损、无毛边、无潮湿 (脉动真空灭菌器) 敷料包体积不超过30 cm×30 cm×50 cm, 重量不超过5 kg, 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 kg。
2.3 把好灭菌质量关
消毒员须持证上岗, 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灭菌前检查灭菌设备, 空锅每天做一次B-D试验, 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灭菌工作。灭菌过程中严密观察仪器、仪表所显示的压力、温度、时间的变化, 确保灭菌质量, 灭菌器卸载物品时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移动, 冷却时间>30 mm, 每批次应确认灭菌过程合格, 监测包内外化学指示物合格、无湿包。
2.4 加强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管理
无菌间专人管理, 非本室人员禁止入内, 无菌间只能存放灭菌合格的物品, 每批次灭菌完成后按灭菌有效期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 每日清点无菌物品, 检查有无过期包。
3 加强各种质量监测
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按要求进行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监测。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 含植入物器械每批进行生物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每月常规进行。纯化水每日监测电导率 (应<15 ps/cm) , 每周进行氯化物和澄清度监测,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宜现配现用, 每日更换。
4 结论
山西利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组的领导下,从2004年开始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企业化、实效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创建工作。经过5年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发展。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中心做工作有了组织、制度的保障,進入管理起作用有了承载的实体和实效的计量。从而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抓住“重点”,融入“中心”,扎实推进党建工程,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党员先进性。
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员工头脑为重点,加强理论学习。思想领先,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员工的头脑是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山西利民公司党委以党员、领导干部为带头人,面向基层开展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学习、领悟、实践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两级中心组的学习更是持之以恒。努力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思路,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转化为正确的决策,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以领导班子、党支部建设为重点,抓好带头人作用。山西利民公司党委以“四好班子”、“标准化党支部”两个创建活动为载体,(1)结合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2)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考核、指导和奖惩,查摆支部工作中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促进党支部工作向企业化实效型转变;(3)持续开展党员先进性建设,以党员为标杆,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重点,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山西利民公司党委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通过集中学习转变观念、建言献策求智于民、查摆问题破解难题、制定措施落实整改,统一了员工思想,促进了公司改革发展各项决策的落实,主营业务稳步拓展,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发展能力逐步提升。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党建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必然要求。山西利民公司党委建立和完善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实际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规范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确保了公司政令畅通、干群关系融洽、职工思想稳定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明显发挥。
跟踪“热点”,排忧解难,扎实推进凝聚力工程,不断提高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与地位,为企业发展凝心聚力。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以发展凝聚职工力量。党委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改制的实际,以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厂报三大媒体为主渠道,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发展观教育、国情厂情教育,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公司改革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上来,激励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始终保持奋发进取、勇往直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和推进公司改革发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用民主凝聚职工智慧。牢固树立企业以员工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厂务公开和效能监察工作,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民主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题实践活动中,山西利民求智于民,发放征集意见卡1500张,设立征集意见箱,组织科技技能带头人、骨干代表以及部分职工代表召开座谈会,汇总员工意见建议243条,全部得到落实。
持续开展扶贫解困工作,用真情凝聚人心。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关心和爱护群众,坚持依靠员工搞好企业、发展企业,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落实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实施困难职工帮扶工程,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制度,切实关心员工生活,常年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
提高化解矛盾能力,用和谐凝聚企业。企业发展和谐是基础。山西利民公司党委坚持每年与各基层单位签订《稳定责任书》,认真落实稳定责任制;坚持把为员工谋福祉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统筹兼顾各方面员工的利益;坚持职工上访接待和信访处理制度。做好矛盾化解和民事调解工作;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处理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消除不安定因素,真正营造公司团结祥和、员工安居乐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介入“难点”,推进生产,扎实推进班组建设工程,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素质工程进班组。以提高员工三项素质(即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为目的,认真制订员工素质建设工程进班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以“学习有氛围,岗位能成才,工作有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把提高员工素质、员工与企业共成长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星级竞赛进班组。按照集团公司“五好一准确”的标准,从组织体系、创建标准、考核机制、奖惩措施及典型经验宣传方面狠抓落实,组织班组星级竞赛。评选优秀班组,以班组为基础建设现代、文明、合格的企业职工队伍。
企业文化进班组。在形成兵工企业特有的“创新、拼搏、奉献”的丰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创建班组学习文化、创建团队合作精神、创建友好竞争平台、创建和谐班组活动,用具山西利民特色的企业文化吸引、凝聚员工。形成坚强的团队力量和向心力,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发展的活“细胞”。
党建工作进班组。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全面培养、重点考察的原则,认真做好一线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注重在无党员行政班组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把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制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班组。
挖掘“亮点”,强化教育,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构筑强素质、树形象的职工文化。以提升员工素质为目标,着力打造“三项工程”,即企业形象宣传工程、企业文化建设进班组工程、典型塑造工程,把企业理念融入到生产工作中、融入到员工行动中。
——企业形象宣传工程。(1)制作企业文化宣传墙。将企业理念、安全生产规则、质量警句以及生产动态等在宣传墙上展现出来,让员工耳濡目染,入脑入心;(2)谱写《利民职工行为规范歌》。鲜明的内容、嘹亮的旋律,职工行为规范随歌声得到宣传普及;(3)拍摄企业形象宣传片。先后制作了系列电视专题片——《山西利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形象展示》、《百舸争流显本色千帆竞秀领风骚——记山西利民汽车配件公司发展》、《诚信为本共创未来——山西利民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形象宣传》等,对外扩大影响力,对内增强企业感
召力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建设进班组工程。以“让班组文化起来”为题,开展班组企业文化培训,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山西利民公司党委已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员工培训计划和进岗培训内容,每年坚持开展,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理念融入班组、融入岗位。
——典型塑造工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厂报等宣传阵地,从基层选树“利民之星”,大张旗鼓宣传,在广大员工中树起学习的标杆,向先进看齐,争当优秀员工。营造忠诚兵器、奉献军工、建设利民浓厚的文化氛围。
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抓手,构筑青工文化发展平台。企业的未来是青年,企业文化因青年而长青。山西利民青工文化的亮点在于,紧紧抓住青年的特点,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抓手,筹建大学生书屋,开展青年读书月活动和技术技能竞赛,为提高青工素质、促进青工成长构筑了平台。
发掘利民特色的老兵工文化,传承光荣。山西利民有离退休职工2000多人,是企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尊重老职工的热情,调动老职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是山西利民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亮点。在公司党委的支持和鼓励下,一批老职工用他们的笔记录人生、著书立传、传经送宝,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公司党委领导欣然题词或写序,公司有关部门提供编辑、印制条件,使这些作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宝贵成果。公司老年活动中心硬件设施建设,优先为离退休人员构建文化和体育活动场所,组织了老年合唱团、锣鼓秧歌队以及太极拳、门球等文化体育队伍。每逢重大节日,在公司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中,离退休职工的精彩表演成为最抢眼的节目。
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五小”发明和技术创新、书法绘画、文体表演等群众性的文化创建活动,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人心,焕发激情。
山西利民党委在坚持“四点”基础上,注重拓展广度。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涵盖面;加大力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提升温度,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正视难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力。同时做到机构融合、目标任务融合、干部培养融合和评价考核融合,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同频共振,共同提高。
为了确保粮油检测规范、准确,化验单据传递及时,提升粮油安全储藏及食品安全卫生水平,制定本制度。
一、扦样及检测仪器管理
(一)扦样检验仪器应当具备产品合格印、证和扦样检验仪器许可证标志。
(二)对于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检验仪器,检测中心应当向当地区(市)级人民政府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三)公司应当配备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扦样检验仪器,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对检验仪器按照《程序文件》规定和要求进行周期检定和校准,保证使用的检验仪器符合要求。
(四)检验仪器在使用前,由检验主管和检验员确认其可靠性,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二、扦样管理
(一)扦样须扦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所扦取的样品能够全面反映发生轮换或调运的粮油的实际品质及日常存储情况下的总体质量情况和粮油安全储藏情况。
(二)在粮油出入库中逐车、逐货位扦样;在粮油普检
中,扦样总体为公司全部库存粮食,包括库内、异地储存及临时储存的粮油。
(三)扦样要严格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的有关规定。扦样人员应学习相关技术性文件,掌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技术规定,并按要求制定具体的扦样实施方案。
(四)扦样工作必须由检测中心检化验技术人员操作或在其指导监督下执行。检测中心应定期组织临时扦样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五)应具备必要的扦样工具,包括扦样器(含深层扦样器、自动扦样器)、合格的样品装具(塑料袋、塑牛皮纸袋或布袋等)、大包装箱、封条等。
(六)扦样人员扦样时,应遵守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确保人身安全,并注意保护密封薄膜、测温电缆等储粮设施。
(七)扦取的检验样品应满足分样和检验的数量要求,备用、留存样品应在低温、干燥(油脂样品应避光)的环境中妥善保存。
三、检验管理
(一)检验要严格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的有关规定。
(二)检验人员应学习相关技术性文件,掌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技术规定,以确保扦样与检验任务保质、按时完成。
(三)检验人员应持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粮油检验员职业资格鉴定中心颁发的《粮油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四)检验项目为粮油国家标准和《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所列的质量指标和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以及根据检验工作需要确定的其它检验指标。
(五)检验原始记录必须按规定如实填写,保证真实、准确、清楚,不得随意涂改,并妥善保留备查。
(六)检测中心主检以上人员进行抽检复验,并填写抽检记录。若有疑异,则重新进行扦样。
四、粮油入库检验流程
(一)粮油到库后,调运人员或相关人员及时向粮油检测中心的检验员报验。有客户需要共同验质的,由业务部负责通知货主共同扦样。
(二)检测中心检验员进行扦样或在现场监督指导扦样工扦样。若是临时扦样工对作业时间和作业量进行记录,登记临时用工登记表。
(三)样品应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为检验样品,一份作为备检样品。备检样品的备检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天。
(四)检验员按规定对检验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对需要进行感官检验的,由检验员对样品进行感官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感官检验结果只能做卸车作业的依据,最终结果
以标准方法检验结果为准。
(五)检验员必须将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报验部门(仓储部或业务部)。按检验结果开具检验单并签字并传递到报验部门(如上ERP系统输入结果即可自动传递)。
(六)如果客户提出复验要求,业务部或送检客户应提出申请,检验中心主任批准后,检验员方可与客户共同扦样、复检。最终结果以复检为准。
(七)检验员根据检验原始记录、单据将质量情况、入库货位、入库日期及检验结果信息等内容输入计算机。
(八)检验主管定期(每月一次)、完整地将检验记录、检验单等检测档案送达粮油检测中心档案管理员分类归档。
五、粮油销售检验流程
(一)粮油计划销售出库时,由业务部提出需求,仓储部、检测中心确定出库方案,出库时检测中心扦样检验。
(二)客户看样时,须由业务部通知检测中心,或查看样品或现场扦样验货。检测中心、仓储管理部及业务部派人员共同在现场监督验货过程。
(三)检验员按规定对检验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检验员则根据检验结果开具检验单,并送交检验主管审核签字确认。
(四)审核后检验单送交业务部、仓储管理部。
(五)检验主管定期(每月一次)、完整地将检验记录、检验单等检测档案送达粮油检测中心档案管理员分类归档。
六、粮油普检流程
(一)库内储备粮油的普检
1.检验主管与仓储管理处核实储备粮的品种、数量、入库时间、货位等信息。
2.库内储备粮油普检时,检验员在现场扦样并监督指导扦样工扦样。
3.检验员按规定对检验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开具检验单,并送交检验主管以上人员审核签字确认。
4.检验主检以上人员进行抽检复验,并填写抽检记录。若有疑异,则重新进行扦样。
5.检验员将审核后的检验单汇总整理,编制质量核查表并上报检测中心主任和库主任审核审批,并根据质量核查表分析储备粮质量状况包括宜存率、综合合格率及全项目合格率。
6.原始记录及经审批的质量核查表等检测档案需由档案管理员归档。
(二)库外储备粮油的普检由监督审计处协助扦样,参照上述流程执行。
(三)建立库存粮油质量档案
1.检验主管负责建立健全库存粮油质量档案,质量档案
可以采用电子版。
2.原始记录及经审批的检验报告等检测档案由检验主管归档。
七、接受送样检验管理
调处中心职责和任务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制定辖区社会矛盾调处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办法。
三、调处或分流本辖区内重大社会矛盾纠纷。
四、督办调处中心分流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五、定期组织本辖区重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
六、努力做好涉案单位的协调工作。
七、指导、督促各级调解委员会调处矛盾纠纷工作。
八、向同级党政机关各部门互通情况、协调工作。
九、组织聘请社会团体、有关专家参与重大纠纷调处工作。
十、定期向党委、政府报告辖区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及调处情况。调处中心立案范围
调处中心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矛盾纠纷:
一、跨部门、跨单位、跨地区的纠纷。
二、纠纷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村、社区干部或部门干部,村、社区调委会不便调处的纠纷。
三、纠纷当事人认为村、社区调委会所有成员都应当回避的纠纷。
四、经村、社区调委会调处后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或者不服村、社区处理决定的纠纷。
五、在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纠纷;其它应当由中心受理的纠纷。下列案件调处中心不予受理:
1、一方当事人要求调解,另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纠纷。
2、已向法院起诉或有关行政部门正在处理的纠纷。
3、刑事犯罪案件和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应受治安处罚的案件。
4、法律明确规定由职能部门处理的案件;其它不属于调处中心管辖的案件。值班制度
1、常驻调处中心工作人员按分工负责接待和受理登记,及时提出处置意见,做好值班记录。
2、所有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遇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岗时,一般应提前一日向中心主任请假。
3、遇有重大突发事件、矛盾激化纠纷,中心工作人员应及时向街镇调处中心主任汇报,并召集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做好矛盾钝化工作。
4、值班人员应该注意文明礼貌、环境整洁,维持好值班秩序。领导接待包案制度
街镇每天应有一名领导接待,并做好记录。
1、领导接访时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难必帮。
2、接待领导应按照接待日程安排按时接待。接访时间为每日上午8:30—12:00。
3、如当班领导因故不能接待,应由调处中心负责协调,确保领导接待日不间断。
4、实行首问负责制。接待领导应做到谁接待受理,谁协调处理,谁跟踪督办,明确处理意见,提高现场处置效率。社会矛盾纠纷管辖处理制度
1、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内发生的纠纷,由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
2、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无法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的,涉及跨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纠纷难以调解或达不成协议的,移送调处中心调解。
3、纠纷涉及土地、城建城管、税务、房产、农业、民政、环境卫生等内容,由街镇调处中心统一受理后移交有关主管部门调处。
4、能够立即处理的纠纷,值班领导应直接做出处理决定,并做好矛盾处理登记表的填写工作。
5、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负责调解的矛盾纠纷,应在15日内办结或向上移交;街镇有关部门负责调解的矛盾纠纷应在15日内办结;街镇调处中心直接受理及下级移送调解的案件,应在15日内办结;对疑难、重大、复杂的案件,必须在60日内办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与快报制度
1、每个月对辖区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并以书面形式向街镇主要领导报告。
2、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予以梳理调处,必要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遇有重大事件,在处理的同时也可以快报的形式向各有关领导汇报。
3、对排查中发现的或者已经发生的重大纠纷(指可能引发群众性械斗、群体性上访、民转刑案件等的纠纷)自杀事件应在当日快报区调处服务中心。
4、每月底将《重大矛盾纠纷登记簿》、《矛盾纠纷排查与重点整治统计表》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析报告》报区调处中心和区司法局。回避制度
1、回避的对象:具体负责调解纠纷的调解员或记录员。
2、回避的形式:调解工作人员自行回避;当事人或代理人用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调解工作人员回避。
3、应予回避的情形:
①是本纠纷的当事人或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②与本纠纷的当事人有利害关系;
③与本纠纷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
4、调处中心主任或副主任决定调解员、记录员的回避。档案管理与保密制度
1、调解中心的档案做到一案一档,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2、每起纠纷的当事人报告、谈话笔录、调查笔录、调解协议书、附件等档案资料整理后,按归档编号,制作好分卷目录。
3、查阅档案须经中心主任或副主任批准并在档案室内查阅,不得将档案带走、污损、涂改,阅后及时交还,确保案卷的完整性。
4、中心工作人员应严格保守办案中知悉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督查回访制度
1、调处中心对已经受理、分流的案件,要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对处理不力的要予以查处。
2、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经其调解达成协议的纠纷,要及时进行回访,了解当事人按协议履行义务的情况,如一方当事人不按协议履行义务,应及时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督促义务人履行义务。对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提起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
3、对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影响较大的纠纷,要经常走访当事人,了解情况,避免再引起纠纷。工作例会与学习培训制度
1、调解服务中心每季度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调解业务水平。
2、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汇报本月工作情况。
3、每年组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民调干部学习法律知识、交流经验、研究工作。
9、责任倒查制度
⑴值班人员未到岗或接待处理不当造成当事人越级、集体上访的,由中心通报一次。
⑵各成员单位不服从领导调度、互相推诿、不及时做出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中心通报一次。⑶通报三次以上的,提请街镇给予处分。听证对话制度
1、调处中心每个季度组织一次街镇领导与群众听证对话活动;遇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和重要决策出台之前,或者发生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时,应随时组织相关事项的听证对话活动。
2、听证对话议题的选取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某个时期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具体可通过矛盾纠纷接访情况分析、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情况分析和调查研究基层实际情况而定。
3、与议题相关的街镇分管领导应亲自出席听证对话活动,与议题相关的部门负责人一起参加;听证对话活动的主持人由调处中心专职主任或常务副主任担任。
4、参加听证对话活动的群众应充分体现代表性和广泛性,可以通过群众自愿报名参加、调处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方法确定。
5、每次听证对话活动的方案在报区领导批准后,由调处中心提前一周向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刊登和发布公告的方式通知参加群众。考核奖惩制度
1、调处中心每半年对辖区内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行迎查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平安创建考核内容。
2、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①调解组织网络是否健全,工作是否正常;②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比率;③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是否得到有效化解;④是否发生群体性械斗事件、民转刑案件、越级上访事件。
3、调处中心对因调处工作不力等原因造成矛盾激化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在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总结教训的基础上,向街镇有关部门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并对单位实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需要,不断提高我中心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狠抓工作落实,特制定“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工作制度如下:
一、中心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每月听取计生工作汇报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指导开展各项工作任务,并对工作过程进行检查督促,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任务指标完成。
二、计生办负责执行、实施、完成上级下达的计生工作任务。
1、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学习、传达上级工作部署。
2、计生办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社区计生管理员工作例会,及时了解各社区动态,传达、布置当前计生工作精神和工作任务。
3、每周不少于二天下到三个社区进行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帮助解决社区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4、负责组织育龄妇女小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对流入人口集居地开展巡检,并做好已婚育妇的双查工作。
5、不定期的组织辖区内计生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计生骨干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6、积极营造计生宣传氛围,做好诚信计生进万家活动。
7、为了做好属地化计生管理工作,每年年初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签订计生责任状,按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做好本单位的计生工作,年终组织人员到各单位开展检查评比。
三、社区书记、主任对计生工作负主要责任,每周都要过问计生工作,对于计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要积极协调、帮助解决。
1、各社区每月1日要组织育龄妇女小组长召开计生例会,认真学习、布置计生工作并要求每位育龄妇女小组长汇报上月的计生动态。
2、育龄妇女小组长要做好宣传访视工作,做到重点对象的一月一随访见面,每天至少一次深入所包干的片区了解育龄群众婚、孕、育情况,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
3、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为育龄群众做到送证上门,送避孕药具上门,送宣传品上门。
4、做好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计生管理工作,每天至少一次到流入人口集居地对育龄妇女进行巡检,及时登记、录入,发放服务证及避孕药具到位,及时审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动员做好一年四轮的双查工作,杜绝流动人口的政策外怀孕和生育。
5、积极发挥育龄妇女小组长的作用,及时了解各包干区域的育龄群众计生动态。
6、每月主动走访辖区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做到互通信息,资源共亨。
四、充分发挥育龄妇女小组长的作用。
1、中心育龄妇女小组长积极参加每月1日的计生例会,汇报本片区的育龄妇女的计生动态信息。
2、协会小组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计生的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知识。
3、积极主动协助社区开展计生工作,帮助发放计生宣传品、避孕药具以及动员已婚流入育妇做好双查工作。
五、计划生育协会是协助政府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得力助手,要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五大功能”作用,积极做好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五关怀”活动、努力发动会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积极做好“三联创”工作,开展争创“一流计生协会”的社区和“五好协会小组”,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为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提供“三优”、“三生”服务。帮助解决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心协会每季召开一次协会理事会、互通信息,结合计生的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及时传达最新的计生工作会议精神。
1 当前仪器设备管理状况
1.1 仪器设备制度管理缺陷
某些管理制度纸上谈兵, 落实不到位, 使得管理工作漏洞种种:部分使用科室没有设置仪器设备管理员岗位;部分仪器使用人员缺乏培训, 不熟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管理意识淡薄;少数仪器使用人员不按规定和要求使用仪器, 不按规定维护;有些仪器多人使用无专人管理, 导致仪器设备故障率增高等等。
1.2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得到重视不够, 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抱有“多做多错, 少做少错”的想法, 规避管理职责。部分仪器操作人员只懂得按操作手册进行简单的仪器使用, 不知仪器工作原理和性能, 加上维护保养不到位, 导致有些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限内无法工作。
1.3 仪器配置不合理, 利用率低下
有些仪器设备重复配置, 使用率偏低, 年度内仅开展几次工作甚至长期闲置, 有效利用率低, 导致仪器配件老化等故障, 增加维修开支;有些科室共享意识缺乏, 认为科室内的设备属于科室财产, 闲置设备也不愿调配给其他科室使用, 造成仪器资源浪费。
1.4 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够完善
仪器设备档案是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包含仪器设备从采购申请至报废期间的所有相关资料, 它的建立能反映仪器设备基本参数、性能完好状态、计量检定/校准等信息, 从而掌握在档仪器运行状况, 确保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部分仪器档案由于历史和人员变动原因, 建档缺乏, 或虽有建档, 由于资料收集不全, 仪器运行状态信息掌握缺失。
2 加强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的建议
2.1 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网络
只有建立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注重落实, 责任到位, 才能顺利开展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疾控机构的仪器管理一般采用中心及科室二级管理网络, 质量管理科为一级管理机构, 设立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员, 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建档、维修、检定和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查等工作;使用科室为二级管理机构, 设立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和设备负责人, 设备负责人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期间核查、自校及辅助性设备检查等, 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主要负责仪器设备三色标识的维护管理, 并对本科室的仪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对设备责任人职责执行进行监督。
2.2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教育
仪器设备管理, 人员是根本。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对工作做得好的进行奖励, 不好的进行戒勉谈话, 直至追究其责任。定期组织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以提高技术人员素质水平, 购买仪器设备 (尤其是大型仪器) , 应要求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培训, 使其熟悉设备性能特点及工作原理, 解决一些简单故障问题, 并根据不同仪器的性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如:常用仪器使用后要注意防尘防污;光学类仪器应每周通电一次防潮防霉;带蓄电池类仪器要按规定充电和定时放电, 防止电池损坏;某些有防潮部分的仪器, 应放置干燥剂, 并定时检查更换等等。
2.3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本着适用、节约的原则, 做好可行性调查, 避免购买项目无开展或极少的仪器。对于使用率低的仪器, 应本着资源共享原则, 进行合理调配, 以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延长仪器设备寿命。
2.4完善仪器设备档案信息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完整直接关系到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设备到货后, 质量管理科应组织使用科室、总务科进行三方验收, 验收合格收集完整资料进行建档。完整的档案应包括以下材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仪器设备验收报告、仪器设备信息登记表、购销合同、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检定/校准证书、期间核查、安装调试报告、使用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停用/报废记录。
总之,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关键, 相关环节都要落实到位, 责任到人, 相互配合。只有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管理, 才能避免检测工作中与之相关差错的出现, 从而保障实验室数据准确可靠,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病能力和卫生检测水平。
摘要:针对基层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结合本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的体会, 对如何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提出几点认识, 以保障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2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在大同宾馆听取了大同市健身气功管理办公室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中共大同市委副秘书长刘毅参加了汇报。
会上市健身气功管理办公室主任叶培玉汇报了大同市开展四种健身气功试行、推广的情况。他说:大同市是全国九个省市健身气功新功法试点城市之一。一年来,我们在省体育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有关部门一起共同进一步做好四种健身气功的试点、推广工作。一是先后分两批派人去北京、武汉参加国家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举办的四种健身气功辅导员培训班,共培训18人。二是在市区、各大厂矿及县(区),共建立了14个健身气功辅导站点,组织练功群众学习推广四种健身气功。到目前为止练功人员达500多人,确保了健身气功在我市健康、科学、有序地发展。
冀运希在会上讲了话,他说:国家体育部门自推广四种健身气功试点工作以来,到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开展了四种健身气功活动,共建立了400余个新功法辅导站点。大同在这方面带了好头,健身气功开展很有特色,认识明确,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工作扎实,为全国开展四种健身气功的试行、推广工作,起到了典型作用。
主要负责公司所有在建项目的设备专业技术管理、支持与把控工作,同时在设计管理中心负责操作项目的绿色设计策略工作中,主要负责其技术路线部分的制定。具体工作主要有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塘沽、杭州城市综合体、北京天竺、北京龙山等项目。为公司绿色战略实施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奠定良好的操作基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中,天津生态城项目成为华北地区首个,也是目前国内达到标准的绿色三标杆型项目,并获得业内绿色专家和地产同行的认可与好评,为地产公司绿色社会形象的树立及绿色理念的落实做出重要贡献。
一、积极参与公司倡导的创新研发活动、创立低碳建筑前沿课题
1.积极响应公司组织的创新研发活动,协同参与部门立项的创新研发课题工作并提供专业支持,包括工程常见的户式空调不制冷问题专项研究、设计合同标准化课题中的绿色咨询合同标准化研究,同时还为公司其它部门及项目绿色相关课题提供专业意见与技术支持。
2.在公司领导直接支持下,与国内机构合作,创立低碳建筑标准及碳排放核算等低碳建筑相关课题,以期在公司执行国内外绿色建筑标准的基础之上,制定自己的低碳建筑标准,建立碳排放计算方法学,将公司实践绿色建筑所做的碳减排贡献科学量化,并指导新建项目的设计建造及既有项目的节能改造,提前应对未来可能的国家强制性减排措施压力和即将形成的碳汇交易市场机遇。
二、负责公司在建项目设备专业的技术管理、技术支持和技术把控
1.按照各项目进度,通过各设计阶段设备专业审图、论证技术措施等专业支持手段,有效保证公司所建项目设备专业的设计质量,给予项目有力的技术支持。
2.重点解决各项目遗留及现状难题。如:
a.针对天津项目户式空调不制冷现象,勘查现场,找出原因,提出可行解决方案。并协同部门创新研发团队设立专项课题进行研究,以期未来避免类似问题出现。
b.协助相关部门,对公司持有写字楼节能改造及leed认证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专业支持意见。
关键词:审判中心 刑事追诉 法律监督 检察工作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决定》的这一论述为公正司法提供了基本遵循。
《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无疑是推动我国刑事诉讼走向法治化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理观点,“以审判为中心”意味着整个诉讼制度和活动将围绕审判进行建构和展开,也使得审判阶段对案件的调查更加具有实质化的特征,侦查是为审判进行准备的活动,起诉是开启审判程序的活动,执行是落实审判结果的活动,审判中控诉、辩护、审判三方结构将成为诉讼的中心结构。[1]实务中的通俗理解大体可概括为“促进庭审实质化,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杜绝冤假错案”。虽然改革方向已经明确,但不容忽视的是,作为一项涉及诉讼制度、关系的调整,其从理念的确立到具体制度的设计都将是一项系统性、艰巨性的转型。
二、变革与挑战:“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对检察工作的影响
(一)诉讼结构重心转移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特别是“纵向构造”问题一直是理论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有一些成熟的模式分类理论,这些理论分析和特点概括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我国刑事诉讼以“侦查”为重心的诉讼传统。2012年刑诉法的修改在制度安排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也无疑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奠定了制度基础。“以审判为中心”要求法官不再过于依赖庭下阅卷,应当通过当庭询问证人、启动非法证据排除、控辩双方充分举证、质证、辩论,了解案件真实,形成内心确信,准确定罪量刑。
(二)庭审裁断功能凸显
2012年刑诉法重新恢复了检察机关庭前移送案卷的制度,从实践角度来看,应当说这种调整更为适合当前特别是基层司法的实际情况。最近的两次刑诉法修改都着力于强化辩方权利,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增强庭审对抗性,进一步发挥庭审裁判作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进一步确立了审判方式改革乃至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的另一种可行进路。“以审判为中心”必然要求注重庭审实质,司法裁决在法庭,法官在法庭上回归应有的公正司法裁判者的角色,避免在追诉犯罪中“拾遗补漏”。同时,刑诉法关于遵循控审分离原则和辩论原则的规定,检法沟通协调定案的情况也必将被杜绝,检察机关任意追诉的行为受到克制,庭审在裁断案件中的程序性价值日益显现。在此情形下,检察机关能否成功指控犯罪,愈发取决于指控犯罪的证据是否符合“三性”规定,指控是否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是否能够经受实质庭审的检验。
(三)犯罪指控难度加大
“以审判为中心”要求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而现代法治意义下的证据裁判规则要求“作为认定犯罪事实并作出裁判依据的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可采性”、“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判断”、“作为作出裁判依据的证据必须在公开的法庭上出示,并经过控辩双方的充分质证,由裁判者作出最终是否采纳的决定”。[2]为此,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检察机关提交法庭的证据本身如果不符合一定的证明要求,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在公开的法庭上进行充分的质证与审查判断,就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这些规则或者相应法治精神已逐渐渗入我国的证据制度之中,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辩护人权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检察机关特别是在审查起诉阶段的证据复核、审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失衡与统一:检察机关刑事追诉与法律监督职能的关系辩证
(一)失衡:检察机关担负追诉犯罪与法律监督的双重角色
与一些西方法治国家检察官单纯作为诉讼一方当事人的追诉角色有所不同,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要求检察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既要收集嫌疑人、被告有罪或罪重的证据,又要收集其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受传统司法理念和办案思想的影响,检察机关往往带有重打击轻保护的倾向,在与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分工配合制约方面,重配合、轻制约以单纯刑事追究为共同目标,导致出现对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侵犯甚至造成冤假错案的情况,这也正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初衷。
一方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如果没有相应理念、配套制度、机制的引导和约束,很可能在一定时期会强化检察机关和办案人员的犯罪追诉意识和行为,原因在于:检察机关作为刑事诉讼中控方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显然具有较强的控诉目的,也偏向于压制对方当事人的活动,加之日常业务考核、排名的存在,促使办案人员倾尽全力成功指控犯罪。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变革,无疑对检察机关和办案人员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格局中,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要求其既要审查判断侦查认定的事实,并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制约,又要监督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判决结果的公正性。但实际情况是,在审前阶段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有效制约不足,突出表现在检察机关对口供等言词证据审查的手段有限,对侦查机关强制措施的监督只有在事后且只能通过纠正违法的方式进行。对于罪轻证据以及某些程序性文书甚至对于存在一定瑕疵但又无法予以排除的证据,在检察机关提出相应要求后,侦查机关仍然怠于配合甚至抵制配合。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负责侦破案件和实施鉴定的侦查人员很少出庭作证,负责支持起诉的检察官很难获得侦查机关的支持和配合。
(二)统一:刑事追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结构中,检察机关行使刑事追诉权应当强调对抗平等性。控辩平等是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与机制修正,进一步强化了辩方权利,可以预见的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控辩平等对抗将进一步升级,检察机关凭借垄断性的国家权力追究涉嫌犯罪的氛围日渐趋于平淡。检察机关在追究涉嫌犯罪的公民过程中,必需强化人权保障意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准确运用证据规则,共同维护诉讼价值和司法公正。
另一方面,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结构中,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应当坚持诉讼性、程序性监督。从检察权的源流来看,笔者倾向于“法律监督才是检察权的本质特点,司法属性和行政属性都是检察权的兼有特征和局部特征”。[3]在各级检察机关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法律监督也始终是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这种解读现在也基本符合经验理性且经实践检验符合该权力设置的根本目的。
推进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在现阶段,笔者不赞成冒然“改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者的地位,使其不再同时承担司法监督和刑事追诉这两项相互矛盾的诉讼职能”[4]的设想。恰恰相反,检察机关更应在具体诉讼制度中坚持程序性监督,确保监督在诉讼程序中实现。强调法律监督的程序性特征,主要在于相对于行政权和审判权而言,检察机关作出的多为程序性的决定,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司法程序请求权而非处分权,其请求权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和实体法上的一定的评价和认定的基础之上,以一定的实体法上的裁量作为作出程序性决定的依据。以程序性的权力来实现对实体的监督,这是在推进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监督权与行政权、审判权的重要区别。
四、强化与拓展:“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检察工作应对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再强调
在当下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包括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都为此勾勒了一个更为清晰的法律图景,随着这些制度建设的同步展开,客观义务和责任后果逐渐有了对应,使得检察官客观义务具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性和制度化的保障,客观义务已经作为一项法律义务,在刑事诉讼法中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制度予以体现。
(二)强化对审前程序的控制
审前程序中缺少中立的司法裁判机构,“以侦查为中心”的单方面治罪形态一直以来广为学者所诟病。实践中也不乏因体制机制、个人素养等因素,导致侦查取证中出现致罪偏向、不适当地采用威胁、欺骗、指供等取证方法,以及权力运用缺乏节制、诉讼程序虚置等弊端。为此,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强化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程序性制裁。一是强化对侦查强制措施的控制。可考虑将拘留、逮捕措施统一纳入检察权监督的范围,以犯罪嫌疑人和公安机关互为抗辩双方,围绕是否需要拘留、逮捕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检察机关居中审查后,依法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二是利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严格的程序性制裁。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对侦查行为的监督制裁力度明显不够,纠正违法方式过轻,司法实务中多是以口头或者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形式进行监督,一旦侦查机关置之不理,也不回复,检察机关别无他法,不能带来多大的实效。改变这种监督过软的状况,必须对不当侦查活动施以严格的程序性制裁后果,最为典型的就是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违法侦查行为予以制裁。
(三)扩大不起诉裁量权的适用
“对刑事案件在审前进行科学分流、完善多元化的案件处理机制,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应有之义”。[5]我国以不起诉案为代表的审前分流,也极大地减轻了进入正式庭审案件的压力,既节省了司法资源,也保证了进入庭审的案件能够得到更为公正的处理。为科学行使不起诉裁量权,一是要对轻微刑事犯罪案件及特定人群犯罪案件慎用逮捕强制措施,以减少不起诉的适用障碍。二是健全嫌疑人调查评估机制。强化对犯罪嫌疑人工作生活、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犯罪经历、悔改表现、赔偿损失与被害人达成谅解等情况及嫌疑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的调查,同时听取被害人的意见,保障被害人的权利,以获取对相对不起诉的理解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涉检上访、申诉。三是将刑事和解、人民调解制度引入不起诉,切实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凡是在审查起诉环节,对于符合条件的类型案件,积极开展刑事和解和人民调解,促成嫌疑人与被害人自愿达成和解、谅解,对于嫌疑人真诚悔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均可大胆适用不起诉。四是完善相关社会管理制度,为不起诉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不起诉对象纳入社区矫正中,提供教育、援助、实施监督管理,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为提高不起诉的适用率提供制度支持。
(四)完善侦查、检察、审判机关的一体化考核
对目前侦查、检察、审判机关的各项业务考核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对可能不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容易引发错误追诉倾向的考核指标进行完善或者予以取消。以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为背景,改变当前侦查、检察、审判机关程序错误纳入考核体系和考核比重较小的现状,适当提高程序错误所占考核比重,将追诉、监督、审判事项以统一方式分别纳入各自的考核体系中,分别予以积极或者负面评价。
注释:
[1]张建伟:《审判中心主义的实质与表象》,载《人民法院报》2014年6月20日第5版。
[2]陈光中、郑曦:《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原则——兼谈〈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载《法学》2011年第9期。
[3]谢鹏程:《论检察权的性质》,载《法学》2000年第2期。
[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页。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健康管理,体检
随着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亚健康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管理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而精细化管理是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1]。我院健康管理中心2006 年成立,目前每年完成体检10万余人次。于2014 年9 月开始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于健康管理过程中,以体检客户满意为宗旨,在空间、人力配置和设备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体检设备使用效益,突显了管理效能,提高了体检服务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针对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问题进行梳理
1. 1 个别体检环节存在拥堵现象
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总面积3000 余平方米,原计划每天最大容量完成体检320 人次,但现在实际上每天体检人数增至350 人。体检需求量大,中心资源有限。体检登记窗口领取导检单是拥堵的一个区域,在体检开始前,客户排队等候可能超过30 分钟。此外,由于体检涉及的项目多,不同的检查项目中,如超声检查,放射检查等,客户候诊时间长短不一,部分检查项目因分流不及时造成拥堵,导致体检客户意见较大。
1. 2 部分信息管理仍采用手工方式,工作效率较低
受检者到达诊间或检查间,工作人员通过手工方式重复录入受检者基本信息。导致在操作过程中,不能绝对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错误时有发生; 同时手工录入工作量较大,会增加客户候检时间。此外,总检报告因是手工登记检查,不但交接时间过长,而且浪费人力资源,同时还有差错发生后的修改,延长报告送出的时间。
1. 3 中心人才队伍年轻化,工作中情绪化容易影响工作
我院于2006 年成立健康管理中心。目前中心医技人员有54 人,平均年龄32 岁。人员年轻化,工作经验较少,交流技巧欠缺。部分工作人员反映当工作遇到压力时,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 精细化管理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实施
2. 1 优化体检流程缓解了拥堵现象
针对体检登记口拥堵的现状,采用增设窗口进行分流: 首先,根据客户类型,增加一个特殊检查客户接待点,并对普通客户体检登记口进行重设,从原来的两个窗口增加为四个窗口,客户排队等候时间从原来超过30 分钟减少到8 分钟左右。针对部分检查间拥堵的现状,采用分层分段式管理,加强信息沟通。中心有1 个接待大厅,2 个体检区域,每厅设楼层负责人,每2-3 个检查间设区域负责人,责任具体落实到位,工作人员分流岗位相对固定,同时与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产生互动,及时分流受检客户,缩短等待时间。
2. 2 采用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借力信息化,针对各类体检设备中需要通过手工录入客户信息的现状,中心在相应诊间和检查间增设电子扫描仪,使体检客户的信息首次录入后,在当日检查的各个环节,均不重复录入,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又减少了录入错误的发生,并缩短了客户候检时间。针对总检报告手工登记交接的不足,中心利用受检者总检报告封面上的信息条码,仍采用电子扫描仪,替换手工查对,极大地节约了交接时间。
2. 3 加强员工心理及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医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人员年轻化特点,重点落实制度建设与员工综合素质培训,健全工作人员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业务学习,每周开展管理沙龙,主要讨论工作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分享解决方法,提升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两周开展一次专科业务学习,熟悉并掌握新技术与新业务。不断提高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提升服务态度与质量,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如请心理卫生中心教授来本中心讲授《员工如何控制情绪》等专业讲座,使员工控制与调节工作情绪,愉快工作。
3 结果
3. 1 体检客户满意度提高
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体检客户的满意度。我中心自2014 年9 月开展精细化管理以来,受到了体检客户的好评,体检人次和体检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见表1) 。2015 年3-8 月体检总人数达60,070 余人,比2014 年同期增长6. 50%。体检客户平均耗时由120 分钟缩短为70 分钟,体检时间明显缩短。2015 年满意度高达98%以上,无1 例投诉情况发生,收到锦旗1 面。
3. 2 体检设备使用率提高
经颅多普勒TCD、超声骨密度仪、单台动脉硬化检测仪、每日检查人次较去年同期相比,使用率显著提高。经颅多普勒TCD 2015 年3-8 月体检总人数达14960 人次,比2014 年同期增长41. 60%。
4 讨论
4. 1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流程优化,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体检的第一需求是秩序好、方便快捷,等候时间短[2]。目前,医院健康体检流程缺乏一定的有序化与科学化,在服务能力有限,供求又不平衡的情况下,客户免不了心生怨气,故而健康体检质量及满意度有所欠缺[3,4]。我中心优化流程以提高受检者的体验感为宗旨,缩短客户等待体检时间,进行精细化管理后客户体检平均耗时明显缩短。在体检人次增长的同时,客户的满意度反而有所提高,同时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各个领域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健康体检的环节,为体检者提供快捷的流程,从而使健康体检服务更规范[5]。将受检者的感受放在首位,对体检流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同时借助信息化设备辅助管理后,体检者的满意度明显升高,服务差错率、投诉率及体检花费时间明显降低或缩短,极大地减少体检过程无效等待时间[6],本研究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受检者在整个体检过程中明显体会到体检流程清晰快捷,每个体检项目环环相扣,处处有医务人员的关心,受检者的满意度达98%。体检纠纷可能来自于服务态度,体检报告质量,流程安排等[7]。因此,精细化管理不但可提升管理品质,而且可减少体检纠纷。
4. 2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员工积极性
在过去,健康体检工作长期没有受到重视[8]。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受检者越来越重视体检结果。这就要求健康管理中心必须建设一支专业技术扎实的高水平体检人才队伍。精细化管理中,针对我院体检队伍的特点,我们从制度建设、引入岗位竞聘机制、全方位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业绩量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激发了职工工作动力,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从表1 抽查的三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数据可以看出,仪器的使用率明显增加,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充分利用资源。
4. 3 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增强
职工是组织的根本,职工的归属感能激发其工作热情,发挥创造性,从而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9]。在医院整体规划下,我中心各级各类人员在职业规划上有所突破,人员分别按照医师、护理、技师、行政等系列进行人员归口,每位员工都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中心新增在职研究生3 位,技师与行政员工参加健康管理师培训达到100%。医院、科室为职工的成长搭建平台,使他们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10]。
参考文献
[1]赵宁志,曾宏逵,高茗,等.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2010,17(5):423-424.
[2]朱明范,罗凝香,张裕红,等.健康体检人群心理需求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9,7(4):348-349.
[3]韩梅荣.健康体检流程再造对提高体检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253-254.
[4]曾莉,徐瑞,柳瑗,等.基于SERVQUAL模型的医院体检中心检前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2):102-104.
[5]黄守清,蔡穗珍,林建著,等.精细化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12):61-63.
[6]钟灵,周玲,张大铮.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服务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2014,31(17):67-73.
[7]吴琴琴,秦恳,杨英,等.我院防范体检纠纷的措施及经验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5):337-338.
[8]张花影,杨骅,王铁军,等.中国健康体检质量控制现状与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2013,20(7):628-644.
[9]刘丹.某专科医院招聘职工归属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2014,18(7):74-75.
1.在严格落实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技术操作规程、规章的基础上实行全员全程质量控制管理。
2.内镜医师准入资格: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专职医师负责日常工作,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内镜室的各项工作,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
3.预约:预约时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及检查时间。4.宣教:候诊室播放检查流程和演示,以及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途径面向广大群众普及胃肠镜检查方面的知识,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
5.内镜检查前“告知”并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严格掌握检查、治疗适应症、禁忌症。检查治疗时,操作医师应集中精力,手法轻巧、准确,观察应全面、认真、细致。操作室内不许大声喧哗,注意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许在患者在场时讨论患者的病情。术后书写规范的内镜报告。
6.介入治疗要实行术前讨论,对重大、疑难手术须制定预手术方案。严密观察有否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开展介入治疗的内镜室应配备氧气、抢救药品及监护设备,并保持其性能良好。
7.消毒:内镜及附件按最新版清洗消毒规范处置。
8.内镜保养:专人日常保养,定期联系厂家售后人员对内镜进行专业保养,检查前确保各种设备、器械性能良好。
9.ERCP诊疗操作要规范化,做好放射安全工作,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对急危重患者,应优先诊疗,并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并由申请医师或相关医护人员陪同以便及时抢救。
组织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招新以后,新老成员的融入,人手多了,做事的也多了,如何将新成员知道做什么是这一期主要的计划。当然也包括其他工作安排如下: 1:在进行面试确定了用人后,召开一次本中心的内部会议,一次做自我介绍,让本中心个个都能互相认识,使今后的工作顺利,成员之间相处融洽。做出系统的要求:组织纪律,规定增加新的纪律,确保以后工作的有纪律性、有组织性。 2:整顿无故请假,迟到,擅自离开会议的作风。请假需要请假条,必须理事或副理事的签字方可生效。如有急事处理来不及请假的需要电话告知理事或副理事,同意后可请假,但事后仍然要补上请假条。 3:整顿散漫作风,加强成员对志愿者的.认知,包括责任感和义务的认识。志愿者不是好玩,他要求的是责任、爱心。 4:坚持服务学校,服务社会,通过组织和领导全院青年自愿者社会公益服务活动,推动我校文明建设,在校园中倡导有团结友爱,积极进取,服务社群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而努力,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 5:为拓宽我院学生的知识面,如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为学校公益社区服务,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环境保护,三下乡以及大型社会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 6:为使各成员知道近期中心需要做的事,每两周开一次例会,达到中心成员明白中心事务。 以上是组织管理中心在本学期的基本安排,内容还有些不详尽,需要根据事务的具体发展情况作出具体的处理应对方法。 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秉承志愿者工作部和志愿者的基本要求和纪律把组织管理中心管理成为自律、努力、和谐、进取的中心,为工作部的档案管理和其他所需管理做出本中心应尽的责任。
一、以学生为中心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科学内涵
高校工作始终都是围绕着“育人”二字进行的,若想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完成历史赋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为本,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关心、尊重、爱护与发展他们,追求对他们本身的关怀及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即意味着学校不再单是负责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其他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彰显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把学生的事情时刻放心上”的思想,要求高校管理者处理所有问题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成才作为他们工作的宗旨。其次是注重发展学生全面协调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这几个字不仅仅意味着单纯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同时也要注重他们全面协调能力的发展。最后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校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这几个字,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当前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
其一,思想及行为具有创新性。大学生的主力军们是由“90”后组成的,他们个性十足,不再跟着框框条条的规矩走,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勇于走出常规,他们对于新事物总是拥有很快的适应性,并能快速地融进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中去。然而,虽然他们大部分人的思想是向上的,也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造成了不小影响。另外,由于受到西方国家一直以来的文化战略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其二,心理素质与独立能力较差。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他们在通往社会之前大都很顺利,很少经历挫折,抗压能力与受挫能力不足,且又好高骛远,面对大学生活突如其来的角色的转变以及环境的转变时往往表现出迷茫与不知所措,心理素质与独立能力较差。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理念滞后,模式陈旧。当前很多高校关于学生的管理模式还在沿用以前的方法与制度,对众人的要求一致,工作缺少创新精神。在工作机制上也缺乏革新,在这个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社会所期待的复合型人才还有不小的差距。
其次,管理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则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需要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成为有益社会的高水平人才为中心来展开,专心为学生服务。但是,如今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够规范、不够科学等诸多问题,管理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受传统的社会本位的影响,高校往往只是片面地考虑社会短暂的需求,而忽视了学生自身需求,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其二,由于受知识本位的影响,高校过度关注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视了他们自身的全方位发展。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指的是他们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不是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高校应该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而不是制造“学习型机器人”。其三,方法上漠视人性关怀。高校服务者在具体的服务学生中往往显示出自己高高在上,采用独断式的服务方式进行单向活动,不给学生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再者,只注重外在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目前我国高校管理者往往手握大权独断专行,刻板地处置学生的问题,然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很容易使学生对他人产生依赖心理,制约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管理理念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转变以前那种以学校为主体、以教育者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的角色,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管理理念,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充沛的资源,使学生可以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认真实践、不断探索、积极改进,尽可能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服务的需求,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设置合理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否则,学校的管理工作将会变成一盘散沙。目前,传统上的惩罚、教导与机械性的管理制度是不科学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依赖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以保障高校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做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自由,过多不必要的约束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其次,重视对学生的关爱及人文关怀;最后,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控制力,每个学生都是有自我意识的,应该顺应自己的意识情感,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一切。只有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时,才会改变他们原有的认识结构,建立起新的认识结构。总之,要努力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校管理制度的作用与好处,积极主动配合,使管理的规章制度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效率。
(三)实行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生管理不能仅仅靠学校管理者制定制度,还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满着激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不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更是主体和动力,必须依靠学生才能完成管理的各项任务。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新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学生能够遵循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标准来完善自己,进而自由地全面发展自己。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以学生为中心”可谓是管理哲学中的最高境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充分认清时代的变迁,顺应时代的潮流,探索高校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与新模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由个性化发展得到有力保障。另外,高校还要与时俱进地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工作的变化不断地优化调整工作,秉承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起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塑造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我国工程教育标准与国际接轨[EB/OL].http://www.heec.edu.cn/modules/news_detail.jspid=51968.
[2]魏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J].教育与职业,2005(01):22-23.
[3]王志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服务学生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4]刘岩.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5.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呼叫中心工作纪律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呼叫中心管理11-02
呼叫中心报表管理07-22
呼叫中心班组管理制度07-27
呼叫中心管理办法07-15
23个指标管理呼叫中心06-20
呼叫中心知识库管理07-25
呼叫中心全面质量管理10-14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中的情绪管理11-08
呼叫中心客服工作规范11-08
有线电视呼叫中心工作总结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