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策略研究(精选8篇)
摘要
因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多种因素影响,后进生的存在不可避免。根据不同的情况,后进生大致可分为逆反心理型、自卑感心理型、自由散漫型、孤僻冷漠型、意志薄弱型后进生,其形成主要受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影响。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应当转变观念,乐观面对,相信孩子,建立感情,允许反复,降低要求,集体帮助,鼓励为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这些暂时后进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吧!以理解的心去接近他们,以期盼的眼光鼓励他们。
【关键词】 后进生 成因 逆反 转化 策略 心理支点
教书是一门学问,教好书不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常遇到难题,其中最难解决的是怎样正确对待后进生问题,这也是整个教学界面临的一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后进生就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方面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说它普通是因为其中学习困难学生不是个别班级、个别学校、个别地区、甚至个别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相信中小学教师们都是心中有数的。说它严重,因为这不仅是学习困难学生本人的问题,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沉重问题。有些家庭省吃俭用地供给孩子上学,而一些学生却因学业不良而无法读下去;社会或国家节约其它方面的开支,千方百计地普及教育,而一些孩子竟不能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这都是令人痛心的现象。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吗?这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重视,激发了许多对此问题寻求解决措施的研究。虽然也出了许多研究的成果,但问题仍然存在。这是为什么呢?本文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后进生的概念、基本特征与类型
(一)后进生的基本概念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多动症)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
(二)后进生的基本特征
后进后他们都具有: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坚韧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佳等表征;但一些后进生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反应灵敏,具有较大潜能,有些后进生甚至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才能。
(三)后进生的类型
1.逆反心理型
①长期超负荷压力,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孩子可塑性强,在“高压政策”威胁下,逼孩子“跳高式摘果实”,不承认差异,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很少,超负荷地读书,大脑超负荷地开发,学生形成厌学心理。
②长期家庭专断式的教育,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产生抵触心理,仇视他人,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美善可言,皆为尔虞我诈,出现了报复行为和攻击行为。
③长期得不到教师关心爱护,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教师对学习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特别偏爱,而对学习成绩差、品德差学特别嫌弃,使后进生产生了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自卑感心理型
自卑感心理型的后进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在交往和学习中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优势太少,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以自卑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学习困难生最为普遍的情形。有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或其它原因耽误功课,学习遇到了困难,自已也下了功夫,仍不能解决,便对自已的能力产生怀疑,逐渐丧失了交往和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总认为自已天资不如别的同学,好象比别的同学矮了半截。
3.自由散漫型
表现为在交往、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着自己情绪的变化来对调交往、学习和生活。有的家庭离异,父母双方谁也不愿理睬孩子,孩子没有合法的抚养人和监护人,缺乏良好的家教,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常到要好的同学家借宿,居无定所,到处游荡;也有的家长只顾开创自己的事业,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不管不教,漠不关心,使之在群体中表现出放纵,蛮横、自私、唯我独尊的行为,难与他人相处,形成心理缺陷。
4.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行为怪癖、偏执,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往,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和人际交往,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
5.意志薄弱型
这类学生表现为抗诱能力差,受客观因素的引诱而作出越轨行为。当学生处于奇特情境中时,新奇刺激的特性恰好与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相吻合。虽然学生也知道道德和行为为准则和要求,觉得不应该作出错误行为,但是由于意志力薄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仍然容易陷入圈套,走向邪路。
二、转化后进生的意义
(一)转化后进生能够挽救学生本人。人心向善、人心向上,后进学生也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他们可能因为迷茫或者自制力较差而不求上进,如果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帮助他们进步,对他们整个人生都将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使他们避免发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后果。
(二)转化后进生有利于家庭。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和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决定家庭是否幸福。孩子厌学,家长焦虑;孩子进步,家长欣慰;孩子成才,家长自豪。
(三)转化后进生有利于班级、学校和社会。学生不努力学习,就可能无事生非,经常违反班规、校纪,甚至可能去违法犯罪,成为班级、学校的问题学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如果教师能够转化后进生,就会为班级、学校和社会增加和谐因素。
三、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本身素质差,不求上进,觉悟低 当前农村由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学生不用升学考就可以直接升上初中,学生没有压力,部分学生在小学学习已掉队,升上初中后无心向学,厌学相当严重,其中不乏周身“毛病”的小顽童,更有不少是“问题学生”,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违规违纪、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占用了教育管理者相当多时间,给学校管理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甚至影响了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家庭的不良影响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职能,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品质、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必然要从家庭着手。
1.家庭中的主观因素:有的家长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方法不正确。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家长忙着赚钱,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宽严失度;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和学习生活进行关心、教育和指导,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与不学都无所谓,久而久之就使孩子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性,论为后进生。2.家庭中的客观因素: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历经深刻的变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家庭稳固程度逐渐下降,父母不和,甚至离异或者由于突然遭遇家庭变故,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变成单亲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强烈反差,使孩子的心灵受创,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产生心理障碍而沦为后进生。
3.社会的因素:改革的大潮中,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因的影响,一些市场主体(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法经营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加上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同时社会上不良的文艺作品、黄色书刊、暴力录像影视片等不良文化作品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恶果
教师的因素: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理论修养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违反“一致和真诚”的教育原则,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体谅;甚至动辄训斥、挖苦、嘲讽、体罚,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因受胁迫、恐吓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最后沦为后进生。学校环境的因素: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再加上班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并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后进生。
(四)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学生等因素有关系,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
后进生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后进生的言行。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女和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基于上述主客观原因,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及表征的后进生,从而使整个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艰巨。
四、后进生转化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一)用爱心赶工他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后进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表现出:和家长对立关系;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师生关系紧张;他们经常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后进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不 要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后进生。但是,在给予他们关心爱护的同时,又要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做自我剖析,认识自己的不足,教师要循循善诱,本 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后进生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并且相信学生能够弥补不足。教师的这种信任与殷切期望,使后进生消除了过 重的心理压力,他们自然乐意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接受老师的教育。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二)用诚心鼓励他们。
花草树木大都向阳生长,人也一样,喜欢被赞美,被鼓励。老师若能真心诚意欣赏学生的纯真,善良,可爱,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赞美的行为。若发现学生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更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学生必然感受深刻,例如:一个原本不怎么突出的学生,老师若天天真心诚意的对他说:“你上课挺专心的,成绩应该会越来越进步才对。”适度的期待,会产生鼓舞振奋的力量,这也是希望学生成功的有效方法之一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红花小组长,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三)用耐心转化他们
作为教师,就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后进生在行为上的突出特点是“不稳定性”,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转化后进生的难点,有经验的教师一定要胸有成竹,不厌其烦,持之以恒,一抓到低,抓出成效。我班有个学生叫张义。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为了有针①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又 反复的过程,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跃而就,一劳永逸,教师都要认真分析反复的原因,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从反复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反复次数和程度。
(四)捕捉闪光点,运用好“心理支点”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教师、家长的关心爱护能使后进生获得积极满意的体验,获得温暖、信心和力量。后进生一般比较自卑、内向、孤僻,甚至有种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师、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有关资料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学习胜任感和自卑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成绩的反应的影响,儿童受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扬越少,儿童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儿童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尤其是要善于发现捕捉后进生?闪光点“和长处,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当他们犯错误时,应尽力避免在公开场合下批评,以维护他们的”面子"。当他们考试失败时,不要指责、埋怨,要耐心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还可以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不良心理,这将对提高后进生学习信心和成绩起到很大作用。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行为,常常受到斥责和打骂,在班上也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她却曾主动为班级体打扫课室。抓住这个情况,我先对她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她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用《狼来了》的故事对她进行启发诱导,让她懂得小时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孩子,长大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她勇于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她关心帮助。使这个同学既明白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和同学对她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从此痛改前非,改正了不良行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期末被评为班里“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我们称为“自律能力差群体”„„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出判断与评价。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在我们面前有一块掺着碎石的劣质土壤,它既不会叫人高兴,也没有希望提供起码的收成,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经过一番勘探,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宝藏。后进生就是有待我们教师勘查的地下宝藏。如果我们认真地对他们进行一番勘探,就会发现他们深刻的内涵。发现了宝藏,就会产生热爱他们的情感,也就找到了教育他们的方法。只要我们建立一个基本信念,即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就一定能成功。“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对学生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理解尊重,谆谆诱导„„我们常把孩子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更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切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总之,转变数学“后进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时刻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新课程改革并不是要放弃这部分“后进生”,而是要让他们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学得更轻松,更灵活。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不辱我们数学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这些暂时后进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吧!以理解的心去接近他们,以期盼的眼光鼓励他们。
注释: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版,第48页。①
参考文献
[1]《广东教育》2001年第10期 [2]《广东教育》2005年第10期 [3]《师道》2006年第5期 [4] 杨颖秀著《教育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 [5] 张德伟著《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 2005年1月 [6]柳海民 著《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7] 陈桂生著
《学校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在教育教学中 [8]李洪元 陆士杰著:《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我想研究的问题是“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帮助后进生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 克服其他影响学习的因素, 提高数学成绩。
一、学生后进的原因
在研究初期, 我首先向全体同学发放了3份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的分析, 整理出了部分同学后进的原因。
(一) 老师方面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 奇怪的是,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 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但现实的情况是, 由于后进生成绩差、拖班级的后腿, 部分教师就会以异样的目光看待他们, 这些学生感到老师不重视他们, 自然也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是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单一, 不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由于升学压力, 都在搞应试教育, 教师只负责传道授业, 但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却不管不问。
(二) 学生方面的原因
首先, 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总结归纳、作业马虎、碰到不懂的不问老师或同学。
其次, 学生没有学习动力。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 把数学学习当成是应付式的工作, 每天完成多少是多少, 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学习动力不足。
再次, 学生从心理上惧怕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 高中数学容量大、内容难, 学生每天都会有题目没听懂, 但又不及时去问, 问题越积越多, 越到后面越听不懂, 成绩越考越差, 自然就会对数学产生恐惧感。
最后, 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班级氛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三) 家庭方面的原因
我们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是住宿生, 所以有很多家长就把教育学生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老师, 对孩子不管不问、缺乏关心殊不知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 但有的父母性格暴躁, 教育子女没有耐心 , 动不动就 大打出手 ; 有的父母则是整天忙于工作, 疏于管理教育孩子, 甚至放纵其行为, 使其从小形成娇惯、骄横、懒散的坏毛病。
二、转化策略
(一) 教师首先要改变
首先, 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主要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 主要教学活动围绕教师展开,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 形成认知结构。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掌握不牢固, 缺乏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指出教师是引导者, 要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认知, 并且鼓励学生对所讲内容提出质疑,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 教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以课时为单位, 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加强辅导。教师要通过上课提问与学生上课的反应调查学生上课前是否已经进行过预习, 教导后进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并监督学生每天做好课前预习。教师还要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惯, 如上课走神、不记笔记、不回答的问题等, 要鼓励学生课上讨论, 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另外, 教师要通过课后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 加强课后辅导, 要对后进生的作业进行面批, 耐心地帮后进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提出改进的方法。
再次,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一是语言交流语言是连接师生的桥梁, 也是师生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的交流, 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对有困惑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单独交流, 学生同样可以通过语言对教师的讲解质疑。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 教师要在课堂上主动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通过语言大力表扬, 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动作交流。在当堂练习时, 教师可以走下讲台, 来到学生中间, 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学生开小差时, 教师可以走近学生, 给学生以暗示, 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 调整教学秩序。三是眼神交流。教师讲完一个问题后, 可以随时从学生的眼神中得到反馈信息:学生是懂了还是不懂?同时, 教师又可以通过眼神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
最后, 增加家校联系。教师和家长要多沟通,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等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同时, 教师要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二) 转化学生
首先, 转化观念, 端正态度。高中数学课容量大、内容难, 但是学生不能害怕, 要迎难而上。学生要端正态度, 与数学打持久战。想要学好高中数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认真完成每一份作业, 成绩才会提高。
其次,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复习、作业要独立且高质量地完成、设立错题本等。
再次, 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高中阶段, 学生需要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等。有了数学思想以后, 学生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 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
再次, 多与同学探讨。对于老师课上讲解的难点以及课后作业中的难点, 同学之间应该积极讨论, 各抒己见, 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最后, 多与老师交流。学生要懂得不懂就问, 对于上课没听懂的内容, 课后要及时地去问老师, 直到问懂为止。每一次的测验, 学生都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 共同探讨错误原因, 一些生活上、心理上的想法也要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
(三) 创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关 键 词】 后进生;分析;转化;实施;策略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综合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因而,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從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紧迫又棘手的问题。这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我们认为,研究的深度还不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事实证明:社会既需接班人,也需建设者。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即使是所谓的后进生,在社会上未必就是落伍者,其中成为专门人才的不乏其人。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把眼睛只盯在优秀学生身上,而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注意的是要与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高度统一起来。我们应该看到,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决定我们民族的素质,关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乎民族的复兴。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一、端正教育思想,正确看待后进生现象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分析,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基础千差万别,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就自然不可能整齐划一,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班内出现部分后进生纯属必然,作为教师应正确看待这一点。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就如同一群远涉的孩子,有的始终走在前头,有的则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行走时东张西望而落于他人之后。就学习而言,有的学生成绩好些,有些则差些;就思想而言,有的先进,有的落后;就纪律而言,有的能严于律己,有的则放任自流。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不可能“齐步走”,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情况,其品质的优劣,思想的好坏,纪律的严松都有其原因。与此同时,孩子年少,可塑性极强。这里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没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岂有个别教师的“不可救药”之说?
二、提升理论素养,找准开启心灵的钥匙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导者、还是组织者、管理者,更是教育者。我国素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诸多良好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是教育的瑰宝。因此,提升自我理论素养,运用理论的武器,分析后进生的类型及成因,找准开启心灵的钥匙是转化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暂时困难型
这类学生一般占后进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学习成绩不理想,一般是非智力因素所致。
(二)能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后进生的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表达力、想象力等方面都较之优生有一定差距,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三)动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后进生的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他们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为明显国。
(四)整体性困难型
这类后进生人数比例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较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力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三、分门别类开良方,对症下药治“创伤”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指出: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境归因。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所谓的差生,并不是他们自甘落后,而是受制于许多因素所致。这与我们文化内核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极其吻合。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后进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后进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帮助与教育,才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一)分析症结多鼓励,暂时困难迎刃解
有类学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作为教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极其必要。要时刻懂得如何关心后进生、尊重后进生和热爱后进生,力求在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振”及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尽量与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大胆发问,哪怕问题提得再幼稚和无知,也不厌其烦给予解答,从内心深处注意发现他们的难处和可爱之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表彰和鼓励,使他们找回自尊、树立信心、增强毅力、鼓舞士气。同时要树榜样来带动一般。对屡教不改的同学,也切忌采用简单的指责、当面呵斥、讽刺挖苦,以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师生对立,使结果事与愿违。让后进生从心底里真实的感觉到老师并没有偏见,而是在不断地给自己关爱,自己只有力求上进才能不枉老师的期待。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必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心境、愉悦的情绪,并激发学生积极的认识和意志活动。
(二)扬长避短寻良方,辅导补救增实力
有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优点。教师对这类学生不应该视为包袱,对他们要适当地做一些课外辅导等补救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缺陷,扬长避短、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如及时补上弱势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听课时注意理解重点和难点,掌握读书方法、听课艺术、思考路线、释题方法、解题思路,多温习、多思考、多总结,学法得当,成绩自然会提高,学习信心也必然得到增强。
(三)循循善诱启家长,“三驾马车”添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很复杂,但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占首要位置。他们中有的是迫于家庭压力而学习,学习被动应付;有的家庭确实困难,时常为经济问题而愁眉苦脸,悲观情结严重;有的在单亲家庭中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家长多数对子女不抱太大的希望,从而造成子女的不思进取;有的家长是领导干部,子女有优越感,目中无人,眼中没有教师;有的家长是大款,整天花天酒地,根本不管子女学习,家庭条件殷实,却养成了好玩懒学的毛病,认为吃喝玩乐是最潇洒的,这部分学生若没有及时引向正路,往往成為害群之马——带坏一班人;“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多由爷爷奶奶“隔代”照料,由于过分溺爱,导致他们任性放纵,无心学习……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要充分与家长配合,首先做好家长的工作,认识到教育子女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增添学习的动力。
教育学指出:学校、家庭、社会就像“三驾马车”,只有形成合力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类学生相对较多,几乎占了后进生的50℅以上。针对能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上面已经分析过,大部分后进生差的原因是在学习动力方面,因而对后进生,首先要针对其在学习动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信心端正学习态度的教学策略。实践表明,在学习动机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学习常常具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并与学习的价值目标保持一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常常消极地看待学习,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上。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进行及时清晰地反馈,了解学生对反馈贩评价,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奖励和肯定的机会。其次,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采取“耐心+个别化教学”和策略。根据研究资料发现,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教师的个性,如耐心和同情心等的要求不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需要富有同情心的教师的帮助。一个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缺乏耐心、同情心和帮助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学习困难积重难返,而且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致使教学失败。因此,教师应适应运用个别转化手段之一便是课外辅导,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效果并不是太明显,有时反而加重后进生的负担。因此,广大教师应该重视在“教”中“补”,“寓教于补”“以补促教”,从而使后进生也能体会到听课的乐趣。
(四)降低坡度耐心等,强化疏导增自信
这类学生人数不多,但学习困难程度较大。大多数是由于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致使他们缺乏自信,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对这类学生更应当主动热情地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必须对他们进行较长时间的个别辅导,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这类学生能力较差,个性特征不明显,心理发展水平低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说,人都有自己内心的需求,只是表现各异。无论怎样,正如但俗话说得好:“人要脸,树要皮”。再差的学生也有其自尊心,也有被人尊重,被他人重视的渴望。因此,教师要多表扬、鼓励,与其促膝谈心,千方百计为其提供展露才华的机会,让其才华得以展露,其闪光点得以发出亮光,从而得到周围人(教师、同学、父母)的赞赏与认可,其自尊心也得到满足,产生自信心。在学习、生活中对后进生主动要求做的事情,教师要尽可能满足他们,让他们成为成功者,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对他们降低提问难度,让他们担任班干部,让他们帮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担任课代表等,这样就会使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尊重与重视,内心产生一种成就感,便能抬起头来走路,从而增强他们在各方面都有进步的愿望。在学习上,只有让后进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综上所述,后进生是一个群体,是一个角色。转化后进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教师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转化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坚信“没有永远的后进生,只有暂时的差异”的教育信条,恪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方法,因人而异,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就一定能够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亚·阿·鲁毕扬. 人际关系心理学[M]. 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
[2] 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套装上下册)[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 彭华民,杨心恒. 社会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结 题 报 告
内容摘要:
后进生是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后进生的转化中最困难的要算学习后进生,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而且,年级越高,学习后进生面就越广,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放弃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学习后进生问题日趋扩大,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令众多英语教师伤透脑筋。如何转化这部分学生是本课题本着“关注学生、关注发展、关注过程”的原则,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的行为习惯得到较好的改善,英语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促进学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策略 脱困 提高
“后进生”的话题,是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都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
一、课题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后进生的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拦路石,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随着英语学习年龄不断提前,英语后进生问题也日益突出,误入了“学得早,厌烦得早,放弃得早”的怪圈。小学英语教育是整个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实现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能在起始阶段搬掉这块拦路石,不仅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对其它方面的学习也会产生负面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英语后进生主要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英语学习成绩、学习习惯、以及其他方面的表现在班里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类似于过去所称的“临界生”、“学困生”,但又要与“智力差的学生”区别开来,在老师的心目中,应当只有暂时落后的后进生,而没有经教育无法改变的学生。
从本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后进生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缺乏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缺乏进取心,贪玩;缺乏自制力;日常行为习惯不好。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做一些小动作,和同桌说闲话,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什么内容全然不知。
第二:一部分学生老师“放弃”,成为“三不管”(老师不管、家长不管、自己放任)人员。
第三:一些学生本身智力并不高,再加上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家长文化水平又较低,无法辅导或指导孩子。
在教学中我经常注意后进生的课堂表现,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我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提问或是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研究我发现:后进生在行为上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性”,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转化后进生的难点,有经验的教师一定要胸有成竹,不厌其烦,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抓住成效。
二、课题及课题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根植于农村小学英语,本着“关注学生、关注发展、关注过程”的原则,培养后进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的行为习惯得到的改善,英语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1.农村小学:是指在农村小学就读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学生。2.英语后进生:是指赣榆县西张夏小学四(1)、(2)班的英语后进生。3.转化策略:是指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后进原因所采取的不同的方法措施。
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如何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确立健康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帮助小学英语后进生客观公正的看到自己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阶段目标);要加强家校合作,提供宽松的、有利于小学英语后进生内因促动的教育环境。
(二)研究如何帮助后进生获得成功。
教师要给小学英语后进生提供各种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回信心;要努力探索促进小学英语后进生有效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本课题的研究时间:2011年10月---2013年3月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1.10~2011.12)
1.结合参加研究的各校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案; 2.进行文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12~2012.111)
1.启动课题研究,确定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不同成因进行归类;
2.运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引导教育,将阶段性教育实践个案及时备案,寻求验证,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3.总结经验,撰写转化后进生案例和论文,总结归纳教育后进生的有效方法。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2.12~2013.03)
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迎接验收,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制定学习目标的习惯。
制定可行性学习目标,以促进其学习明确,使其尝试“跳一跳,摘个桃”的喜悦。
2.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一个人提高学习效率,使他终身受益。她既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心,又能补偿智力本身的不足。古人云,受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和辅导中着重对“后进生”给于学法上的指导,防止“后进生”因“不会学”而“不愿学”或“学不好”。
3.制定可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活的学习动力的源泉,没有学习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对每位“后进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出短期(几周)或长期的(一学期或一学年)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目标一定要切合“后进生”的学习实际,目的过高或过低对他们的学习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目标制定后,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并不断地改正和完善,以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
4.评价及时积极,获取成功体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他们渴望进步、渴望成功、渴望受尊重、渴望被认可。让他们获得某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使他们能够看清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从而形成新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积极的评价。要充分肯定,不断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感到自己的进步,从成功的喜悦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为进一步的成功增强信心和勇气。例如,在课堂中提问、布置作业,平时测验等方面对“后进生”降低要求、降低难度,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成功,让他们自己发现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功。教师应肯定他们的进步,以强化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
5.争取家长配合,做好转化工作
家庭教育的印象是巨大而长远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的印象是巨大而长远的,它承担起世代延续的重任。由于部分学习“后进生”的家长对于子女的责备多于关心,对其的失望高于期望,老是埋怨“你学什么都学不好„„”。为解决这部分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利用家长会,以及家长来访或教师家访,给家长打电话或校讯通等手段,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方法,是家长重视关心子女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如录音机、点读机、一起学习网等。同时,告诉他们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共同督导和引导“后进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好英语、尽快“脱困”而努力奋斗。
(三)课题研究的科研方法
1.通过观察方法,分析目前参加研究的学校的英语后进生现状,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计划。
2.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初步总结出教育后进生的有效方法。
3.通过查阅文献方法,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告,迎接验收,并进行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减少了后进生的数量。
实施课题研究的四(1)、(2)班原有的后进生数量大大减少,通过课题研究,这些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他们的英语平均分与班级平均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有四个后进生已经走出了后进生的行列。班级整体学科成绩在不断的提高。
(二)提高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我的课题研究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也有所提升。撰写的论文《对症下药,转化英语学困生》发表于《小学时代》,《创设语境提升听力的一剂良方》获“师陶杯”省级三等奖。
总之,转化后进生来说要从“情”人手,以“慢”为大局,以“异”和“活”为教学手段,最终一定会达到“实”效。
六、研究过程中的反思
在本课题的实施研究中有的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早期和现阶段的教育,导致学生失去目标,没有了学习动力。老师缺少对后进生学习方法、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合理指导。
后进生转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但我们无法左右社会对后进生的影响。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后进生的负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感到非常无奈的。如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张思中,《教育法与交际法之差异》(上、下)读与写杂志《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08年2月第5卷第2期。
[2]邱慧芬,《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初探》2007.中小学外语教学,(10)[3]凌应强,《制约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四个瓶颈因素》2008.中小学外语教学,(4)
[4]曲红霞,《小学英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04期
板桥中学 袁亚军
大家知道,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一门基础性强、知识严谨的学科。人常说:初一是基础,初二是关键,初三要兑现“,这话生动形象地点明了初中三年的学特点,初二学年确实是初中阶段关键,这一学年,学科增加了,内容加深了,方法也要多了。单独这门学拌而言订于学年代数中的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及二次根式内容,较之实姨的单纯以数与式为主的计算,概念抽象了运算复杂了,解题方法更加灵活了,解题技艺也增多了。尤其是几何问题,在初一简单的点、线、角等问题的基础上,又将点、线、角移到了三角形,四边形及相似形等情境中来,待问题更加抽象了,这就把不少缺乏自信,知难而退的学生挡死了数学这个优点殿堂的外面,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心理,随之产生厌学情绪。其中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初二年级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班额这样大的状况。探讨学习中转化后进生的对策,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
一、造成后进生增多的原因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抗挫能力薄弱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成绩就比较差,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知识面逐步拓宽,学习方法与教学方式也有较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放弃学习。
(二)基础差知识跟不上,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出现连续学习不能衔接的薄弱环节,跟不上整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松劲,成绩分化。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有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些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因而导致成绩下滑。
二、逐步减少后进生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很多学生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舍得花时间,钻研教材教法,在备课、授课上狠下功夫,努力创造学习的气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教学第一章中“有理数的加法”时,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表演,同时提醒学生最终的方向和位置与规定的符号和绝对值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那样: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当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途径很多,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首先,应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动手、重归纳、多复习、算准确、写规范。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
(一)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解题等方面的习惯养成
1、预习的方法-----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1)看书要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在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上做记号;
②预习时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翻书查阅摘抄,采取措施补上,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③要把某一本练习册所对应的章节拿出来大致看一遍,看哪些题一下能看会,哪些题根本看不懂,然后带着疑问去听课。
(2)确定听课要点。把握自己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听课的效率。
2、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学习,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困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数学知识,否则事倍功半,难以提高效率。所以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1)盯住老师。除在预习中已明确的任务,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符合自己的问题外,还要把自己思维活动紧紧跟上教师的讲课,如定理是如何发现或产生的,证明的思路是怎样想出来的,中间要攻破哪几个关键的地方。公式、定理是如何运用的。许多数学家都十分强调“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
(2)敢于发言。听课时,一方面理解教师讲的内容,思考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独立思考,如有疑问或有新的问题,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3)记笔记。听课时要把老师讲课的要点、补充的内容与方法记下。
3、复习的方法
(1)复习笔记和卷纸。对学习的内容务求弄懂,切实理解掌握。不能仅停留在把已学的知识温习记忆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识是怎样产生的,是如何展开或得到证明的,其实质是什么,应用它如何拓展加宽等。要勤于复习(知识点、典型题等),经常看,反复看---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道理。建议学生采用放电影的方法。完成作业后,把书和笔记合上,回忆课堂上的内容,如定律、公式及例题解答思路、方法等,尽量完整的在大脑中重现。再打开课本及笔记进行对照,重点复习遗漏的知识点。这既巩固了当天上课内容,也可查漏补缺。
(2)适量做题。准备一个错题本,记载做过的错题再次演练。对于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回想一下为什么会错、错在什么地方。自己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自己最薄弱的地方,仅有当时的订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适当的强化训练。
(3)大胆质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要经常与同学研究,或问老师,不要积攒过多问题。更不要把不会做的题完全寄托在课堂上等待老师去讲。
4、作业的方法
(1)先复习后做作业。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习,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事倍功半,花费了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2)必须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习惯,在作业中要做得整齐、清洁,要注重解题格式。书写规范。作业必须独立完成。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
(3)短时高效。规定一个具体时间,在此期间什么除了写作业,其他都不允许干。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的作业习惯,对提高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
(4)认真核查。准备一个红笔,正确的打对号,不一样的再做一遍,检查是自己做的对还是答案对,一些不会的题或叫不准的题问老师、问同学。
5、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华罗庚先生倡导:学习数学不仅要常练,还要苦练、活练。应当培养同学的不怕烦、深入想的本领,在运算方面应当培养同学具有喜欢算,不怕烦,经常练的习惯。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后进生学数学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起点要低;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一些后进生在数学上花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的表现之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三)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初中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初中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我在讲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问题:这些图案的形状、大小及边与边之间有什么特征?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初中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我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的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任课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特别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多和他们交朋友,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解决初中数学学习分化的问题是永久性的研究课题。特别是面对像我们学校这样一个大班额的教学班更是需要我们进步探讨适合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善于观察,总结归纳,探究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做到关爱后进生,不出现学习分化的现象。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王店中学初二(2)班后进生德育成功转化案例
通过这一段时间,班主任的培训,我感触颇深。收获了许多。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下面谈谈我是怎样转化后进生的。
上学年我班的两个学生:刘攀,高校调皮捣蛋全校出名,开学初分到我班。别的老师见到我都说他们不是好“茬”,这一年的工作够你干的。
刚开学,这两个人挺老实的,见到我毕恭毕敬,我的教学工作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这样过了3个星期,这两个开始表现的有些躁动不安,偶尔迟到,逃学。我静观其变,终于让我逮着了把柄。一次上外语课,没完成作业,老师批评教育不服气,和老师顶嘴。我喊来家长,让他领回家教育,吃了苦头,知道了班主任的威力,知道和老师,和学校对这着干的下场是回家念壁思过,费尽周折重新进班,所以以后收敛了很多。
但我深知这两个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捣蛋,也是因为什么也不会,憋得发慌。所以我就想能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注意力转移了,自然会慢慢走上正轨。
于是,我经常找他俩谈话,希望他俩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们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周周清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们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们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于是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们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们,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班主任与他们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们的学习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们,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们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们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们。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班主任不断加强巩固,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午休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
这个学期开学之初我不再担任他们的班主任,他们俩还很失落。见了我就喊我亲老师。
听他现在的语文老师说,他们俩在作文里写到了我对他们的悉心教育,对我无比敬重。我很开心,看来,每个学生都是有良知的,我们老师只要善于引导,就一定能引学生走上正途。
浅谈初二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分析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对症采取措施,积极施教,做好“后进生”的学习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初二数学 “后进生”的原因
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课堂教学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层次性更强,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新的解题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重要的是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察觉这一差异现象,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未能进行必要的补救引导,未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部分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未能全面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久而久之,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技巧的的运用上出现断层,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丧失对数学学习的意志和信心,只能是“望洋兴叹”,听之任之。
二、学生学习数学出现困难的的主要表现: 1.智力发展水平低
①在注意力方面:无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易受干扰;注意范围小,抓不住本质;注意的分配和转移水平不高。如由“线段的度量”转到“线段的基本性质”时,有的同学还在想刚讲过的两脚规,甚至津津有味玩两脚规,他们听课不能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进行联系,知识的概括性差、观察零乱,如只对水平位置的垂直认可,对变式图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不能正确判断,证完全等三角形后,推出了新的定理(例如等腰三角形一些性质),但解题时还用全等方法从头考虑,不注意知识的发展和逻辑关系。
②记忆水平差。无意识表现突出,不能主动记忆,或单纯背诵;记忆的方式方法水平低,虽用功花时间,但不注意对知识的理解和联想分类;
③思维能力差。思维过程结构不完整,对于感知事物,不善于比较、综合、抽象概括不能包含抽象的概念;思维速度慢。
2、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问题,分不清楚掌握了哪些,找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读书被动,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自觉性差。
3、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4、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无所事事。解题没有过程步骤,或逻辑不清。对问题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5、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遇到困难;不想办法解决,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更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三、解决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产生的教学对策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充分考虑到了初中数学教材结构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宜求稳、求慢、求实,要注意引导学生要以实事求是的冶学态度,循序渐进,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和疑点。
(一)、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是解决“差生”学习问题上的关键。
1、大部分 “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3、对“后进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美国总统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不管是谁,都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肯定,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独、气馁时,更想得到别人的鼓励。作为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但是回想一下,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给了他们多少的鼓励与支持?“后进生”本来就自卑,得到的鼓励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对自己也越来越失望了。其实,“后进生”都渴望进步,他们在苦苦探索前进的方向。他们就像在黑夜里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前进的路。而这把火把就是鼓励。教师要勤于鼓励,使他们走出黑暗的困境,找到光明的前途。
(二)、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武器。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我们教师不仅要学会表扬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如在平时的考试、测验中,“后进生”有进步的,就要及时表扬;在听课中表现好,也要表扬。学习有进步的“后进生”,更应该表扬„„我们还可以举行一些“后进生”也能得到奖的竞赛,使 “后进生”也得到表扬。在不断的表扬中,“后进生”的自信心会渐渐树立起来。
在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后进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的自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个别的“差生”,可以采取单独出试卷考试的方法。总之,教师要想办法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三)、设目标,感受成功。
教师在鼓励、表扬“后进生”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时常感受成功的愉悦。因为成功的愉悦是有力的推进器,它能催人奋进。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们踮足可及。在设立目标时要因人而异,设立多层次的目标。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给予奖励,让他们感到成功并不难,感到有成就感。如对一个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后进生”,可先要求他按时完成作业,若月评成绩合格,就应给予奖赏,就能使“后进生”长期保持愉悦的状态,感到成功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不断努力。
一个“后进生”得到了微笑、鼓励、表扬,他的心里感受到了温暖、友善,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会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所以,老师们,不要再吝啬我们的微笑了,不要再舍不得我们的表扬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成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小苗。
头脑不是可以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举等待点燃的火把.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让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创新的习惯更有力量,教师要善于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洛南县白洛中学 张春玲
本文摘要:
本文是笔者与一名后进生结对进行转化工作的总结。本文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阐述后进生的成因:畏难、忌动、怕独、陋习、缺法;并从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形象开路、抽象渐入,勤奋作基、方法作径,化整为零、化零为整,重视设疑、更重激疑,倾情投入、师生共感。关 键 词:
后进生 内部成因
转化
后进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相应地被提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事务中来。笔者根据自己在后进生转化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后进生的内部成因和转化策略进行阐述:
一、后进生的内部成因:
一个后进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说有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事实上,在形成学业不良的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交互作用。大多数学生的学业不良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由于学生个人的内部因素造成的成分也比较复杂。笔者现主要从后进生(学业不良的学生)形成的个人因素特点出发,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谈谈后进生的内部成因:
(一)畏难:
根据笔者与所结对的后进生共同分析寻找学业不良形成的原因和时间时发现,许多初三的后进生是在刚入初二时对初中物理畏难的情绪造成的。
从初中物理学科教材的编排上看,初二年级的学生所学习的是有关声、光、热和电磁等内容。这些内容一般要求学生对所教内容的认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结合自然界中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学习,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作载体进行学习;进入初三年级后,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具体较高抽象思维的物理学抽象概念的内容,如密度、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一向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学生,突然要求其具有抽象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
由于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学习方法、策略一般容易转变的人是很容易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方法的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容易成为后进生。
(二)忌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喜欢具有一定思辨的问题,有些学生则喜欢动手做实验。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不喜欢做实验,但确实存在一部分后进生与不喜欢动手做实验有关。这些学生往往在上实验课时是旁观者,只看同组的其他同学动手做实验,而自己则对动手实验毫无兴趣。
学好初中物理,学会观察和实验是最关键和最基础的技能,这里的实验不但是教师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实验,而且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懂得发现问题、用实验解决问题。这就是科学实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怕独:
就有这样的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样的学生一般对自己不自信。初中物理的后进生一般就是这一类学生。独立完成一项作业,独立完成一个问题的思考、独立完成一个实验、独立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这些对于一名后进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进生缺少的就是这些方面的能力,他们在学习上总想有所依靠:完成作业时必须与同学坐在一起;即使偶尔能解决一个问题,但总是不自信,寻找答案或与别人核对答案后才放心;有一个问题时不敢单独提出来,原因是怕教师和同学笑话他(她)……
(四)陋习:
对于一名初中物理的后进生来说,由于长期的得不到在学习上的成功的体验,后进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1)缺乏思维的毅力。
思维的品质中表明思维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在思考一个初中物理的问题时,思维的持久性品质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后进生面对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普遍存在缺乏思维毅力的倾向,遇到一些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去思考的问题时,后进生往往显得很不耐烦。这样,很多后进生在面对一些稍难的题目或作业时,不是选择怎样去面对困难迎面而上,而是选择了逃避,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去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2)缺乏注意的稳定性。
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一定限度的注意的稳定性,但是不同的人注意稳定性的强度是不同的,注意的稳定性也并不是一个人的先天性功能,它是一个人后天在学习生活中“锻炼”的结果与产物。由于后进生在对待初中物理的一些问题时显得明显的不足,后进生对待一些问题总是“心不在焉”。(3)学习态度差。
由于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一些问题,并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学习不良反应:学生面对一些问题觉得无所谓、解题时马虎、书写潦草、作业完成后不检查等毛病。
(五)缺法:
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它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显然初中物理的后进生普遍缺乏的是元认知的能力、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比如说面对初中物理的整个学习过程,后进生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的监视、学习过程的调节等很缺乏。
另外,由于初二学生所学习的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是声光电学部分,一般的后进生的学习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一些物理学的概念、名称和公式的“死记硬背”,并把这种“死记硬背”带到以后的学习中来。针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学上的一个个概念、名称与公式如果不理解其内涵及公式的适用范围,运用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上述对后进生的内部成因的分析,笔者采用了如下的转化策略:
(一)形象开路,抽象渐入:
从初中学生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初中学生已经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了,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转化初中物理的后进生时,我们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并作为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而抽象思维可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得以培训与提高。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学生对“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理解时,学生对于这一规律的理解是非常表面化的、是对文字面上的一种感性认识,根本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是,若教师引导学生以形象化的思维理解这一规律,则这一规律显得简单:如可以做实验,不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的这个角(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小于空气中的角。通过实验后,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有关这一实验概念的“表象”,则学生在以后应用到这一问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这一表象。再比如,当学生在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对于物体的上浮、下沉还是漂浮是液体与物体(实心)密度的大小比较有关”,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一关系。所以,对于这问题,单纯从文字或公式的理解是很难的,学生不容易记忆。但当我们从形象的具体例子出发,从类比的方法出发,这一问题就可得以解决:如我们可以举例子进行类比,把木块浸没于水中,木块上浮,(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可类推)其他同理。
从上述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以形象的思维去表达抽象的概念规律,是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培养抽象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勤奋作基,方法作径 :
一类后进生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努力、不勤奋造成的,而有些后进生很勤奋地学习,但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而使自己成为了后进生。
要想学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勤奋与方法这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对于勤奋,不管是从一些伟人的事迹中还是从学生身边的例子中都能说明问题,这里勿需多言。但是一般的后进生都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面简述之:
1.加强学习的计划性。
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习目标的实现,可以磨练学习意志,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指导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预习、复习活动。
3.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能力。
不管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还是解决某一个简单问题的,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元认知能力。简而言之,元认知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和监控。也就是说,人可以跳出一个系统来观察这个系统并且控制这一系统,通过元认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若懂得怎样去反思、总结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打算或吸取教训,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效率和水平将会有所提高。同样,解决了一道初中物理的一个问题后,学生若懂得怎样去反思、回顾这个问题的解法、思路及自己解题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这样,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将不断提高。
4.加强后进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说来,解决初中物理的问题有如下的步骤与方法:(1)全面理清问题,通过较快速地浏览整个问题的整体框架大致了解问题的状况,但一定要明确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目的性是什么。
(2)以问题为思维的中心,以问题中已知各数量关系为主线,理清已知问题中的各数量关系与问题存在的关系是什么。
(3)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类型,大致以什么方式回答。(4)初中物理的问题一般很注重思维过程。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首先通过明确问题的目的性,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进行解题。如下题的解题思路:
题目: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的下端,弹簧秤的读数是0.89牛;若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弹簧秤读数是0.79牛,求金属块的密度。解题思路:
①解决什么问题:求金属块的密度ρ金;
②逆向思维:求金属块的密度,只要求金属块的质量与体积;求金属块的质量,只要知道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已知在空气中金属块的重量);求金属块的体积,则只要求金属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则只要求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的两次示数差表示)。
(5)克服思维定势。从总体上说,初中物理中哪一部分问题应用哪一知识去解答,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一般的解题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减少学生思维的时间;但是思维定势也往往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解题的“死胡同”,故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有时要充分地利用思维定势的优势,有时则要克服。如上题中,求体积时并不能利用密度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求解,则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利用浮力的知识。
(6)选择多种方法进行解题。每一个题目的解题都有一定的方法,且思路不同,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这样的一种习惯:当以自己的方法完成解题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另外的解题方法。(7)解决一定问题之后,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三)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就是“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过程。当后进生面对初中物理内容时,要把整体上的知识体系各个击破,从细处学习知识内容。
但是,毕竟初中物理是一门有系统性的学科,这一学科中各知识点间存在必然的联系,通过理顺这一关系,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化。
(四)重视解疑,更重激疑
对于初中物理的后进生,学生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是进行后进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平时的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后进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般的后进生很难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对于初中物理的后进生,平时的他(她)们很少把时间投入到思考一些初中物理的学习问题上来,即使有些学生平时有思考学科上的一些问题,但由于其在思考的过程中,他(她)们所获得的失败的消极体验机会比积极体验机会多得多,所以这给他(她)们下一次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教师在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有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对某一个方面经过认真思考的。通过点拨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五)倾情投入,师生共感: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转化过程是一长期的过程。这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转化一名后进生,笔者认为教师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取得后进生的信任与支持。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并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是对学生心理上支持、理解、信任工作。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等的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对学业优秀生比较重视,而对后进生则忽视了。长期受到这一意识的影响,后进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心理鸿沟。后进生的心理相对教师来说是封闭的。这时要转化这名后进生,首先教师的一切行为必须取得后进生的信任与支持。
2.相信后进生具有可发展的潜力。
笔者认为,“真诚地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这一点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的基础。从人的发展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等角度分析,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3.与后进生建立类似于“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
转化后进生时,教师不要以高姿态对待后进生,不要以为对后进生学业上的帮扶工作是对后进生的“施舍”。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来,使后进生感觉到教师与后进生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教师可以从后进生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同理,后进生也达到了被转化的目的。
4.教师是后进生学业上的指导者,又是精神上的支持者。任何一个后进生,其总是回避着自己在学业上的后进,总是以自我封闭的形态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其实后进生在班集体中的心理压力是无形的,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这里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对后进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后进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后进生走出“自卑、自闭”的心理。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人才培养,感化,保护,方法,艺术
教师是园丁,学生是采撷知识之花的蝴蝶。欣赏美丽如花的蝴蝶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要明白它们是由那又笨又丑的毛毛虫羽化而来。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掌握羽化成蝶的技艺,用爱的能量引导帮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一、用关爱感化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虽然他可能学习成绩有些差强人意,但他是运动会上的冠军,是劳动小能手,是他主动陪送生病的同学回家,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又有谁是完美的呢?事情发生在一天放晚学时,教师收到一个孩子偷偷给他的纸条。小乐(化名)说:“尊敬的英语老师,感谢你那次对我的帮助,我会努力学好英语的。”之后调查中发现,她是一个比较内向且成绩不理想的女生,也就是常说的后进生。因此,教师对她进行了帮助。那天早晨,她和另外一名同学在打扫楼梯。她们手握笤帚,左右开弓,楼道尘土飞扬。教师走过时看见后说:“同学,我来教你!”便接过其中一个的笤帚,一边示范一边对她们说:“看,把笤帚拿正,先一律从左往右扫,或从右往左扫,再把垃圾从上一台阶扫到下一台阶。”教师扫了几个台阶,然后把笤帚交到她们手里。她们学着教师的样子去扫了几下,果然又快又干净。之后教师就走开了。没想到她居然用感恩的心记住了教师无意间的关爱,并决心学好英语。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作为十几岁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从“小事”入手,慢慢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领他们共同进入学习的殿堂。
二、保护学生的自尊
在爱的互动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后进生心底留下深深的印象。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需要与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批评教育时尤其要保护好他们敏感的自尊心,那也是他们进步的动力之源。有个学生叫小宇(化名),成绩中等,但机灵活泼,点子很多,上课时小动作也特多。一天英语课上,在问到某个问题时,教师喊了平时表现活跃的他。可他却一反常态:低着头,不说话,手捂着嘴巴……教师愣了愣,镇定下来,稍稍思考后大声说:“刚才老师注意到小宇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非常认真,他有一个很好的构思,却不好意思说出来。现在请大家配合一下,闭上眼睛静心等待,一起分享他的杰作,好吗?”孩子们都好奇地闭上了眼睛。这时教师快步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张面纸———他竟吐出了一块糖!他面露窘色,我向他递了一个眼色。他是个机灵的孩子,稍停片刻就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等其他同学睁开眼睛时,教室里已经恢复了平静,教师微笑着,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宇的脸上却泛起了红晕……在以后课堂中,他像换了个人似的,能认真地学习讨论,并且踊跃发言,作业质量也明显提高,在单元检测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看似很小的细节处理,平心静气间把一件看似棘手的事情解决了,避免了课堂上的狂风暴雨,在“润物细无声”中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机智来源于平时对学生的细节关注,学生犯了错误批评时要讲究方法,正确引导,可以在表扬中夹着批评,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恰当方法教育学生
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转化工作又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再者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找准原因,最后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老师要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教师应经常在课后和他们亲切交谈,努力探寻解开他们心结的密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多鼓励少批评,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爱学”。由“我想学”到“我爱学”是一个难得可贵的进步。因此,教师可以给这些学生设立进步奖,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给予肯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应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后进生一起跨进新知识的门槛,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同时想方设法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一些,让他们跳一跳也能摘到最近的果子,学习兴趣也随之巩固和提高了。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使之最终“会学”。引导后进生专心听课,告诉他们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家校通平台主动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一个良性的教育网络,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四、结束语
羽化成蝶的瞬间是美丽的,而过程却是艰辛的。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要用爱心感化学生的心灵,细心地去关爱每个后进生,用羽化成蝶的技艺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促进所有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周青云.赏识教育理念与后进生转化[J].教育探索,2008(08).
一、尊重每一个后进生,用热情感染他们
现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的回声一样,而尊重是沟通师生心灵通道的润滑剂,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营造健康、融洽的氛围,这样有利于后进生进步。要尊重首先要了解。为了全面了解后进生,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爱好,家庭情况,学习当中的困难;其次,提供给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课堂上直观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凡是有表演的机会尽可能叫后进生,因为长时期的“差”,使他们遭受的打击、冷漠、孤独很多,内心已处于麻木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他们的热情,开启心灵之门,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学习起来。
二、亲近每个后进生,用微笑包容他们
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础,有人说过,“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则是向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细想一下,微笑就如阳光,在阴雨天里骤然出现阳光人们就会惊喜,那后进生不更需要阳光吗?在我们的课堂上,常有一些学生反复地做小动作,干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果对他们微笑一下,他们马上能领会你的意思,也会微笑地对你,认真地听课。因而,微笑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安全的环境、温馨的环境。可是,对那些捣乱、惹我们生气的孩子我们微笑过几次?是不是习惯了声色俱厉的批评和呵斥呢?我们的冷漠和一味地批评使学生一天天疏远,他们的心扉不正是我们加的锁吗?对那些落后无措的学生不妨多微笑一下,多包容一次,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赏识每个后进生,用表扬激励他们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对学生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选择时机和环境来表扬学生。当后进生失利时,要及时分析原因以鼓励,帮助树立信心;取得成绩时,要及时指出其成功和不足,提出下阶段新的目标,激起更大的斗志。有时一次表扬、一句鼓励就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
四、帮助每个后进生,用理想呼唤他们
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人生的目标,理想教育是我们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生的追求,然而我们常能听到一些老师不屑地说,就你那水平、那智力,还想当科学家吗?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从素质教育来说,我们虽不奢望个个升学,但期望人人成才,转化后进生,面对全体学生是我们的师德表现。迎着教育改革的东风,我们教师要不断“升级”,要持之以恒,利用后进生的闪光点,不断促使其转变!
【转化后进生策略研究】推荐阅读:
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后进生转化10-01
谈谈我对后进生转化的具体做法-后进生转化07-13
后进生转化:用“爱”为后进生撑起一片蓝天-后进生转化07-11
后进生转化典型事例07-02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07-12
二年级语文转化后进生06-17
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案例07-05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07-12
用爱转化后进生论文07-21
后进生转化记录内容参考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