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距离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满分作文距离(精选8篇)

满分作文距离 篇1

我已经上了中学,进入了青春期,虽然我已经是一名青少年了,但是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仍然不够多,生活方面的经验也不够丰富,所以各方面还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可是,尽管我明白这个道理,每当爸爸妈妈向我唠叨个不停时,我还是会觉得不耐烦、不想听,有时甚至还会顶撞他们几句。我知道爸爸妈妈是为我好,我顶撞他们是不对的,但我又不好意思去向他们道歉。渐渐地,我们在心灵上就产生了无形的距离。

由于我们之间的这种无形的距离,我变得不像几年前的我那样单纯了。小时候,我每天回到家,都会和爸爸妈妈将学校里的各种事情;我和朋友之间的小秘密,我也会告诉爸爸妈妈;我还会经常向他们倾诉我的烦恼、委屈。小时候的我每天都过得十分开心。

但是现在,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和爸爸妈妈有了代沟,很少在家里将学校的事情,有什么烦恼或秘密也都是藏在心里,不让父母知道。而放学回到家,爸爸妈妈却总是问我“今天上了什么课呀”、“内容学会了吗”、“不明白的地方有没有问老师呀”这一类的问题,并且还不止一遍地问我。我不耐烦地回答完之后,本以为他们该歇一歇口舌、不再问了,可没想到他们却又开始了长篇大论的讲话,要我好好学习,认真听讲,上课不要走神,不会的题一定要向老师请教……我和父母心灵上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

满分作文距离 篇2

先看下面这篇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四川一考生

生活如酒, 过于浓烈则辣喉, 过于浅淡则无味, 唯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 过于高昂则刺耳, 过于低沉则抑郁, 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 过于繁杂则缭乱, 过于简朴则无韵, 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 然而人,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 让我们在奋斗的同时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 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两千多年前, 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 辅君, 讲学, 座下弟子三千, 他为了心中的理想奔走忙碌。然而, 孔子并不是只知道奔走。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停下来歇一歇, 他能够在奔走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 便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反观当下, 多少人在匆忙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 名利正如那绑在驴子脖子上的萝卜, 诱惑着人们不断地奔跑、追求。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 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 没有了灵魂, 没有了精神, 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 奔跑中需要停歇, 唯此, 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 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们必须打造的圣殿, 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 上书“慢慢走, 欣赏啊!”是啊, 在你奋力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 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 人生因奋斗与欣赏而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庄严肃穆, 那支笔可作棍棒, 敲醒百万愚民;又可化为刀枪, 直刺敌人心脏。于这样的冷峻、肃穆中, 先生为自己心中的事业———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了心血。然而, 在萧红笔下, 我看到的鲁迅却是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 那袅袅烟雾中轻缓悠闲的神态, 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 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别样的懂得生活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 他在追求事业的同时, 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 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酝酿醉人的诗意, 铸就了辉煌而又不失美好平淡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 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这是2013年高考四川省一篇难得的满分作文, 堪称高考满分作文的“标杆”之作。我们可以通过对这篇佳作的剖析, 再通过与其他省份高考满分作文的比对, 探寻获取满分作文的秘诀, 以利于2014年的考生们备战高考, 摘取作文桂冠。细细咀嚼, 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亮点:

1.开篇精彩, 先声夺人———精“炼”凤头。作者起笔不凡, 连续三次设喻, 把生活比作酒, 比作画, 比作歌, 类比得当, 形象地揭示了平衡之妙。三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又构成排比, 语言气势磅礴, 酣畅淋漓。在此基础上, 再引用名言, 水到渠成地引出中心论点, 自然点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从古到今, 人们写文章都十分注重精“炼”“凤头”。大凡传世之作, 无不从“头”精心雕琢。高考作文亦如此。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满分作文中, 以开篇取胜的不乏其例:

(1) 当暮霭沉沉时, 我们被劝说要相信楚天辽阔;当草长莺飞时, 我们被劝说要防备前方蜀道之难;当我们成长到某一阶段时, 我们都被提醒着完成那个不合时宜的人物。于是童真就如那风铃声, 渐行渐远。

(2013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遗失的童真》)

本文开篇以排比句式, 铺叙了当下青少年的童心正在泯灭的生活现状, 入题迅捷。少不更事的“我们”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催得“被成熟”, “被长大”, 变得“大器早成”, 殊不知“我们”丢失了几多童心、童趣, 遗失了宝贵的童真!

(2) 是什么, 让你烦躁时拥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心境?

是什么, 让你不安时仍拥有一份闲看天际云卷云舒的畅然?

是平衡, 拥有一种平衡的心境, 画会儿画, 下会儿棋……我愿借得平衡一缕魂。

(2013年高考四川卷优秀作文《借得平衡一缕魂》)

这篇佳作使用设问的修辞格, 自问自答, 点明了“平衡”的题旨。两个“疑问”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 有激发阅读兴趣之妙;一个“答案”抖开谜底, 巧妙点题。在设疑解疑中, 使读者得到了满足, 更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同样是一锅沸水, 同样的时间, 硬邦邦的胡萝卜出来后软了;易碎的鸡蛋出来后硬了;而咖啡豆, 虽然出不来了, 但它让水变成了咖啡。面对同样的环节, 胡萝卜选择了屈服, 软化自己;鸡蛋选择了防守, 保护自己;咖啡豆选择了改变, 成就了咖啡的芳香怡人。

(2013年高考重庆卷优秀作文《改变自己》)

文章开篇亮人眼目, 十分精彩。在沸水中, 胡萝卜因“屈服”而变软, 鸡蛋因“防守”而变硬, 咖啡豆因为顺势而变, “成就了咖啡的芳香怡人”。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在三者的鲜明对比中, 突出了“改变”的重要意义。

2.恰当引用, 富有意蕴———锤“炼”语言。文章开头引用荷尔德林的名言点明题旨;接着引用屈原《离骚》的诗文, 提醒人们, 漫漫人生路, 要学会享受生活;再引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名言, 告诫人们:放慢急匆匆追求的脚步, 欣赏路边美丽的风景。大量名言警句的引用, 使文章意蕴丰厚, 表现出浓重的文化积淀, 文采斐然。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做到“有文采”, 除了修辞格的综合运用、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整齐的句式以及和谐的音韵之外, 巧妙引用名言警句也是重要的手段。它既可以反映考生的知识积累, 表现考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又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 增添内涵, 真可谓一箭三雕。聪明的考生总是注重在名言的引用上大做文章, 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亮点。2013年众多高考满分作文正是凭借名言的引用而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从而一举夺魁。请看2013年福建卷满分作文《不做流云愿为花》中的一段:

钱钟书说, 春天需要放在窗口里看才是美的。是啊, 窗口给春天镶上了俏丽的边儿。王蒙说, 河流是一种被辖制的自由。是啊, 河岸为河流提供了宽厚的臂膀, 并在上面挂满了繁花绿荫。艾青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 唯有爱得深沉, 才会永久扎根, 同呼吸, 共命运, 而不是任由它沉沦。泰戈尔说, 天空不会留下痕迹, 但我已飞过。是啊, 有梦想的人, 心有慧根, 不会在任何一片空荡的天地久留。

这段文字大量借用中外名人的言论, 运用排比的手法, 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无限制的‘自由’必然会造成为所欲为的后果”的主旨, 语言优美, 底蕴深厚, 一气呵成, 显示了作者广博的文化积淀。读来痛快淋漓, 令人拍案叫绝。

再如2013年高考江西卷满分作文《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一文, 作者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 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 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赖而存在的, 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 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 又自然地引出对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 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 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 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 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 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 指出“真正的不畏, 不是避开难题, 而是敢于直面难题”。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或间接化用的名言, 既可以作为文中的论据巧妙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又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接起论证的过程, 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

3.例证经典, 以一当十———提“炼”素材。作者选用“孔子”“鲁迅”两个经典例子, 古今结合, 详略恰当, 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孔子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匆忙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 成了奔跑的机器。这一组对比, 突出“生活需要平衡, 奔跑中需要停歇”。“执笔时庄严肃穆”的鲁迅和萧红笔下“温和、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又是一组对比, 突出“在平衡的生活中酝酿醉人的诗意”。

高考作文素材的选用, 要力求典型、新颖、鲜活,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只有这样, 才能给阅卷老师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在素材的使用上, 还要注意点面结合, 详略得当, 既保证文章的容量, 又增强论证的力度。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一文, 作者引用了美国的沙利文、三个“最美人物”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 、“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等人的典型事例, 做到了中西结合, 古今兼备, 感染力、说服力极强。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天堂的模样》, 主体部分用天津的哥马志刚、乌鲁木齐的捐款乞丐、汶川地震失去亲人和双腿的女孩廖智三人的事例连点成线, 新颖别致, 有耳目一新之感, 阅卷老师的眼球一下子被紧紧“抓”住了。

再看下例:

反观刘铁男, 一位原本人人敬羡不已的副部长级高官却成了人人唾弃的贪官, 究其原因, 难道不正因他丧失了内心深处的灵魂吗?做人当诚实, 做官当清廉。可是他呢?造假、受贿、骗取国家贷款。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迅猛的时代, 有太多的事物让人偏离内心的初衷, 随波逐流, 比如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 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 还有那些向黄浦江倾倒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是啊,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 就会像流星一样, 只能于天际漂浮。

(2013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守住内心的“灵魂”》)

示例通过“点”例———刘铁男和“面”例———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 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 还有那些向黄浦江倾倒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 以“点面结合”的方式, 从反面阐述“偏离内心的初衷”是极其丑陋、龌龊的。这样“由点到面”安排素材, 既显得内容充实, 说服力强, 又显得行文多变, 详略有致, 足见作者组织材料的娴熟技巧。

4.思路清晰, 结构明朗———巧“炼”结构。作者为论述“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这一中心论点, 精心拟定两个并列的分论点: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然后分层论证, 清晰地阐明了“诗意地栖居”的内涵, 思路严谨, 条理清晰, 表现出作者缜密的思维品质和高超的论证能力。

议论文要做到思路清晰, 结构明朗, 通常使用并列式、层递式、总—分—总式等结构形式。与例文一样,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不少也是因结构明朗而力压群雄, 脱颖而出的。

(1) 并列式。2013年广东卷满分作文《谢谢你的好意》, 采用并列式结构, 抓住三个家庭都对富翁“表示感谢”这一关键词展开议论, 对三个家庭的不同态度作出肯定的思考, 扣题严密, 说服力强。“谢谢你的好意, 我真心真意地接受”、“谢谢你的好意, 他日我必定奉还”、“谢谢你的好意, 我心领了”三个分论点, 分别照应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态度, 使得文章结构整齐, 层次分明。再如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满分作文《携勇气前行》, 作者拟定三个分论点构成并列: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人生的顺逆交替, 成就事业;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被浓雾遮挡的前路, 开辟新天地;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生死、荣辱, 坚定心中的信念与信仰。全文条分缕析, 与例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层递式。2013年安徽卷优秀作文《追问让梦想更多彩》拟设了三个层次:“我说, 要让梦想更多彩, 重在方向的确立, 重在方法的选择”;“我说, 要让梦想更多彩, 重在对现实的需求, 重在对未来的思索”;“我说, 追问让梦想更多彩, 因为追问让我们鼓足干劲, 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全文分三层论证, 第一层重在论述要有正确的“方向”与“方法”, 第二层论述要有前瞻性、预见性, 具有长远眼光, 第三层论述要付诸行动, 为实现梦想而战。三个部分层层递进, 论述深刻有力。

(3) 总—分—总式。2013年高考江西卷优秀作文《在怕的背后》属于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开头紧扣材料中的“三怕”现象, 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 有我们自己的原因, 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接着从自己 (个人) 、学校 (老师) 、国家 (教育体制) 三个方面, 设定了三个分论点 (“怕”的背后, 有你我的“惰性思维”;“怕”的背后, 有老师的引导不当;“怕”的背后, 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 并逐一展开论证。最后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 结束全篇, 铿锵有力, 引人深思。总—分—总的结构, 时时处处紧扣材料, 既不旁逸斜出, 也不拖泥带水, 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 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 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于布局的能力, 也表现了现代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 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5.对比论证, 凸显主题———历“炼”论证方法。例文在论证方法上, 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文中对比主要有两组:一组是孔子与当下一些人的对比, 另一组是“执笔时庄严肃穆”的鲁迅和萧红笔下“温和、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的对比。通过比较, 孰是孰非不言而喻, 凸显了主题, 催人警醒。

除对比论证外,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还有因果论证法、假设论证法等。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学会因事说理, 不但能有效避免高考作文“观点+材料”式的幼稚病, 更能纵深挖掘, 在深度和广度上纵横驰骋, 获取高分。在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中, 因为熟练运用不同论证方法而受到阅卷老师青睐的不在少数。请看以下作文片段:

(1) 面对纷繁嘈杂的社会, 周国平毅然选择坚持自己的精神王国, 面对世人的不解与嘲讽, 他没有退却, 没有犹豫, 而是选择与清风为友, 与天空做伴。心灯在内, 他自斟自饮生命之酒, 别有一番滋味。

……

曾经看过季老的一张图片, 他的目光是那样的清澈, 眼神又是那样的坚定。晚年的季羡林, 一个人, 一只猫, 一前一后, 漫步在燕园中, 成为燕园一道别致的风景。季老抛却浮名, 远离喧嚣, 选择在喧闹的社会保留内心的一片宁静。这样的不浮不躁如一首意味隽永、朗朗上口的诗歌, 如一曲明亮欢快、节奏清晰的交响乐。

……

反观现在的社会, 都市的脚步踏碎了细腻的梦。多少人在钢筋水泥中迷失了自我, 他们感叹良辰美景虚设, 却又有谁肯将浮名换成浅斟低唱, 肯将宝马雕车丢弃, 一蓑烟雨任平生?

(2013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坚守本真》)

周国平在小镇幽居十余年, 晚年的季羡林“选择在喧闹的社会保留内心的一片宁静”, 官场压制下的一群诗人不因浮华、利益而停下追求本真的脚步, 此为正面论证。然后“反观”现实, 概述如今人们迷失自我、心急火燎“熙熙于名利”的事实, 从反面指出坚守本真的难得。正反对比, 有振聋发聩之奇效。

(2) 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 在一次演出结束后, 与众人喝彩声中, 听见一老人大喊“不好”。散场后梅先生特意将老人请至后台:“说吾孬者, 是吾师也, 请您指教!”……梅先生不觉得丢脸怨恨, 反而拜老人为师。正是因为感谢挑错, 改进不足, 梅先生才能登上京剧舞台的巅峰, 成为一代传奇。

(2013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感谢挑错》)

作者在列举事例后, 用因果论证法适当展开, 证明了梅兰芳先生因“感谢挑错”而获得成功, 增强了力度, 突出了主题。

(3) 章太炎先生出生于医学世家, 自恃医技高明, 直至有一次自己生病久治不愈, 经名师挑错才知道自己的药方不管用。从此他苦心钻研, 在医学领域也有所建树。假如没有那次生病后挑错, 章太炎恐怕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 发愤学成从何谈起?感谢挑错, 成就大师之学。

(2013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感谢挑错》)

作者先引用章太炎先生“经名师挑错”而“有所建树”的事例, 接着反向假设———如果没有那次“挑错”, 恐怕章太炎也就没有“大师”的美誉了, 从而阐明了“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的道理。

与作文零距离接触 篇3

1.让作文优胜者与同学们分享作文的招数,从而尝到成功的甜头;

2.让作文学困生实话实说作文的困惑,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

3.通过选取学生的活动体验为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4.针对学生的实况,教师现场支招,让学生对作文的结构有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消除学生作文的恐惧心理;

5.让学生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欣赏范文,然后进行笔下生花。

教学过程:

一、《快乐大巴》——课前预热

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CCTV少儿频道都有哪些节目呀?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五个节目。你们喜欢看吗?那就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首先播放《成长在线》。

二、 《成长在线》--畅谈招数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里同学们成长得真不少:除了积累了课内大量的生字和词语,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掌握了许多阅读的方法,也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今天老师想听听同学们在作文方面的成长与收获。谁愿意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作文的成功秘诀呢?

2.作文优胜者话金点子

预设

生1:平时要多看书。

生2:平时多积累优美词句。

生3:多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儿。

生4: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准备好备忘录,记下生活中的精彩镜头。

生5:上课积极回答,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写起作文来语句就通顺。

……

师评价:哇!你们的回答,让老师刮目相看!别看年纪小,积累的经验却是如此的宝贵,值得老师、同学借鉴。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接下来,请收看《童心回放》。

三、《童心回放》——作文困惑

同学们,刚才举手回答的同学并不多,我想一定是作文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别害怕,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作文的神秘殿堂,共同探讨作文的简单写法

1.现场采访,请同学们实话实说作文难在哪儿?

2.实话实说

预设:

生1:我的作文经常离题?

生2:一段写完不知下一段要写什么?

生3:我作文时也想多用一些优美词句,就是老是不懂得使用什么词句才合适。

生4:作文时经常语句不通顺。

生5:我写作文时经常写很多错字。

……

四、《快乐体验》——教师支招

(一)播放六一拍摄的精彩活动镜头

过渡:同学们都有说出了自己作文的困惑,老师很开心,因为只有知道自己在哪里跌倒,才能从哪里站起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体验》。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笔下生花的要求

六·一儿童节,你们学校开展哪些活动庆祝呀?请同学们选择一项印象最深刻、最精彩、最有趣的活动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三)教师支招

1.作文的基本步骤:审清要求—选择材料—组织语言—拟定题目。

2.作文的基本结构。同学们,我们平时学习的文章,最常见的文章结构是什么呀?(总—分—总)即开头、中间和结尾。这三部分怎么写呢?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头的写法。

3.作文的简单写法。①开头的写法——扣题,定位,引下文,略写。

A、扣题,就是紧扣题目,抓写作要求的重点词来;

B、定位,就是定情感,定内容与范围;

C、引下文,就是自然地引出下文;

过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已迈开了作文的第一步,接着学习中间的部分的写法

②中间的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如何写这一部分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我们的作文是否突出重点,是否引人入胜,要详写。简妙地概括为承头——顺写——详重点。A、承头,就是接着开头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会离题;B、顺写,就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我们四年来已学习了不少文章,也知道文章的顺序一般有哪些呀?(按时间顺序如《海上的日出》、按情感顺序如《跳水》、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如《太阳》)这次的笔下生花可采用哪些顺序来写呢?(可按时间顺序也可按情感顺序来写)C、详重点,就是详写重点部分。如这次的笔下生花,你们认为哪部分内容应详写?怎么详写?可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写。

③结尾的写法。过渡:学会了作文中间部分的写法,可以说作文已大功告成了,但是为了作文的完整性,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我们再来学习结尾的写法。A、照应开头,就是再回过头来看看文章的开头,和它相呼应一下;B、写所感,就是写出我们的感受。

四、《文学宝库》——欣赏佳作

过渡:我们一起学习了这么多的作文妙招后,让我们赶紧打开《文学宝库》尽情欣赏欣赏同龄人的佳作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中找到作文的灵感!

五、《异想天开》——笔下生花

心灵的距离中考满分作文 篇4

——题记

如果你的东西接二连三地不翼而飞,也许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的周围有小偷,想到自己的心爱之物不见了,你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将小偷擒获。然而人海茫茫,寻找小偷,如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于是我开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周围的人。在你“有色眼镜”的照射下,许多朋友都成了可疑之人。你注意他们的言行,甚至观察他们的表情,当你自认为小偷即将擒获,大功告成之时,便得意洋洋向好友诉说你这段日子的艰辛,却不知,好友早已远你而去,你不解,埋怨好久不和你“同甘共苦”,却不知道,在你戴上“有色眼镜”时,两人之间的距离便已疏远。因为真诚的友谊是容不得半点怀疑的,在你戴上‘有色眼镜’时,彼此互不信任,这棵友谊这树又怎能常青呢?

其实,东西不见了,这是件小事,我们大可不必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别人。而首先应当想想,是自己弄丢了,还是忘放哪儿了。其实有些东西丢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能丢。信任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如果彼此不信任,两人的心灵距离便远了,又怎能奢求得到一份真诚的友谊呢?

不仅朋友之间需要互相信任,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这样。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兄弟俩各经营一个商店,由于店面很大,商品很多,哥哥担心有人会在买东西时顺手牵羊,于是在店内的几个角落处,立着牌子:捉到小偷,必当重罚。并时不时盯着来往的顾客。弟弟呢,则相反:每有顾客来临时,总是笑脸相迎,顾客挑选商品时,他站在一边,从不观望,久而久之,哥哥的店内冷冷清清,最后由于资金匮乏,只好关门,弟弟的生意红红火火,已有了几个分支部门。哥哥不解,向弟弟寻求答案。弟弟笑首说:“你盯着顾客,让顾客感到心里很不自在,感觉买东西就像偷东西似的,正因为你不相信他们,他们才会不相信你啊!要知道,信任是彼此的。”

是的,正由于弟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的生意才越来越好。

正如他所说,信任是彼此的,不要戴上“有色眼镜”,而使彼此的心灵疏远,朋友们,让我们摘下“有色眼镜”,用明亮的双眼看待周围的人吧!

以保持距离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篇5

从一处到另一处,是路程的长短;两人分隔于异地,是人与人的之间的距离。那么,心的距离呢?又是什么造成的,是分离?是小别离?还是,长久的别离?或许都有吧。

我家有只小狗,花色的,名字叫“花花”,是个“女孩子”。呆萌呆萌的,很讨人喜。我喜欢她趴在我腿上,喜欢她看着我吃饭,时不时在我怀里蹭一下,我会对她笑笑,帮她顺顺毛发,然后继续吃饭。

上周末回来,她看着我,愣了一愣,好像一时没认出来我,但也就一两秒,就摇着尾巴跑向我来,围着我转,甚是欢喜。我一如既往抱着她吃饭。可这周回来,她不仅不欢喜,反而躲着我,见了我连连后退,像是受到了惊吓,那小模样很是可怜。我想抱她,她却躲开了,我的心瞬间凉了,但又觉得没什么,毕竟她只是一只狗。一周的小别离,拉远了我们的距离。

今天下午,家里没有一个人,只有自己。我觉得有些孤单,便在QQ上找到我的好闺蜜,满怀期待地发消息给他们。可是,等到下午了,仍然没有任何回应,两个人,无一人答复我。想想也觉得可笑,我们不在一个学校,又何必那么在意。

再想想,好像还有点在意。

她们对我的称呼从以前的“小攀儿”渐渐变成了“王攀盈”;回复我的消息从以前的秒回到现在的几天后才回;以前向他人介绍我时是“闺蜜”,现在是“小学同学”;以前喊她们出来玩都是立马答应,而现在则是一句“我不想出去”就打发了……

回忆后发现,原来有很多都发生了改变,原来我们早已不再是以前的我们,原来我们的心,早已因为一个又一个小别离越来越远。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高考满分作文 篇6

战“疫”,是一次大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无论是冲锋一线的“战士”,还是自我防控的广大群众,举国上下,全民抗战,共克时艰。

人心齐,泰山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首先来自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同心协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当前,防控疫情要做到同心同向,关键是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组织强则战必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上到党中央,下至各级党组织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在紧急关头、关键节点,越是在严峻挑战下、特殊环境中,越是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组织优势,越是要凸显党组织和党员的关键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和中共中央印发的相关文件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更加坚定地依托组织积聚力量、运用力量,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的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防控疫情、歼灭病毒的“全民战士”。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应对这次重大挑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进程中,全国人民勇毅笃行、冲锋在前,筑就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切实做到心怀大爱、守望相助,形成各方力量联防联控、各种资源紧急驰援的全国一盘棋局面。

医疗战线用很短的时间就甄别出病原体,正努力加强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各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武汉;军队迅速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精兵强将驰援湖北,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工人们昼夜奋战,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再次让人们惊叹中国速度;省、市、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建立健全防护网络,基层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互联网企业和有关单位、部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疫情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判,为推出防控举措提供参考和评价……

14亿中华儿女再一次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演绎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民族品格。这种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又是与弘扬科学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坚持科学态度,运用科学方法,在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前善于进行理性思考,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勠力同心、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要敢于给优秀作文打满分 篇7

我们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师们相信都会承认一个事实, 那就是没有给自己的学生的作文打满分。从上学读书一直到现在当老师教书, 我就没见过也没听过中学老师给学生作文打满分的, 包括我本人。我们纵向地看看作文教学的历史, 除了近几年的高考, 恐怕查不出一篇满分作文;再横向地看看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满分的答卷比比皆是。现在想想, 我从读书到教书也有三十几年了, 这几十年居然就没有学生写出一篇优秀作文?事实恐怕是“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吧。几十年一届又一届学子勤奋学习, 优秀作文肯定是常有的, 之所以没见着有获满分的, 那也许就是我们老师还没有伯乐的慧眼吧。这就让我们老师不能不好好反省反省了:我们是继续当一个普通的马夫, 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当一个善相马的伯乐?现在, 高考满分作文的出现应该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说到这儿, 也许有人会出来反对:我们怎么就成了马夫呢?过去没给学生作文打过满分不等于我们没发现过好文章, 又何来我们不是相作文千里马之说呢?再说, 初中生写出的文章不可能有高中毕业生那样的水平吧?稍扣一点分表示一下其不足也在情理之中吧。

是的, 我们过去没给学生作文打满分不等于我们没有发现好作文, 相反, 我们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作文中评出了无数的优秀作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问题也恰恰在这儿:既然是评出来的优秀作文, 那为何不能给予其中最优秀的以满分呢?满分可是优秀的最明晰的表达啊。所以我说这种情况不正常, 尽管它已存在了那么久。我们试想一下, 我们对一篇、两篇优秀作文扣一点分是没什么, 但长期地对无数的优秀作文都扣一点分, 造成整个初中作文满分长期空白, 你还可以轻松地说这是正常的吗?

既然说它不正常, 就要找原因。我认为这原因就是作文评价缺乏科学性, 因而也就缺少严密性和严肃性。作文教学也是一门科学是毫无疑问的, 那作文评价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就应该是符合科学的, 而事实上, 以往我们评判作文尽管也定了一些标准, 但都是在酌情运用, 酌情扣分或酌情加分, 那还有严肃性、严密性可谈了吗?酌情酌情, 情字当头, 科学二字又该如何体现出来呢?

那么, 怎样的作文评价才是科学的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上习字课的情景。那时, 当我们把一页页字迹拙朴的作业交上去时, 往往能得到老师给的满分———100分。为什么?就因为我们那时还小, 小的那样明显, 老师的评价标准自然很低。倒是进入初中, 学生说大不大, 说小也不小了, 该拿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反倒不好拿捏了。所以科学的作文评价就是要参考学生的年龄及其身心发展的规律,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心智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科学的作文评价应该有很明显的层次区别。其次, 每一层次的标准必须有具体的分值 (除非是采用等级制) , 上至满分下至零分。这样的话, 我们有了有层次区别的标准, 再评价学生作文时就可以照层办事, 分数是高还是低, 或是该给满分, 我们都好拿捏了, 不用再酌情, 也不用顾虑太多。

满分作文批判(二) 篇8

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重庆考生)一文中,这位考生一口气竟引用十几处诗文名句:“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是日也,天朗气清”,“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流韵翠绿,鱼跃鸥飞”,“悄怆幽邃,斗折蛇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梧桐夜送雨声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万点岚光横爽垲,一泓瀑布争喧尘”,“清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还不包括以下截取和化用的句子:“如余音绕梁,辗转于此”,“览物之情,寄乎于诗”,“虹销雨霁,彩彻区明”,“农家极夫游之乐”,“苍松翠柏,亭亭如盖”,“晚雀倦飞而知还”,“碧玉妆成,丝绦垂绿”,“三径未荒,桃李犹存”,“暗香浮动”,“半露素心,朵朵凝娇羞”,“在自然中生活,汝可识之乎”,“花树载途,夹道数百步”。

短短八百多字文章,竟有近四百来字的诗文引用。殊不知真正属于考生自己的话还能剩下几句?我甚至怀疑,倘不是时间和字数的限制,该考生会不会把所有的名句都拿出来“晒一晒”。此文与其说是一篇文章,倒不如说是诗文集锦。无论这篇作文连词缀句的功夫有多好,不管剔除了诗文之外还写了些什么,仅从这些上下几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引用来看,着实有些不着边际了:居然能把王羲之的兰亭、杜牧的阿房宫、王勃的滕王阁、范仲淹的岳阳楼“一锅煎”,居然又把曹操在观沧海时、柳宗元在小石潭边、苏轼在长江边、陶潜在桃花源中、贺知章在早春的所见所闻放在“一个罐子里煮”。这哪是什么优秀之作?纯粹是诗文“杂烩”。要知道,上述种种物象无论在情还是在境,都难以兼通相融!

再仔细查考,我们发现该文与四川同学的一篇在网上发表的文章——《心有花树,满城风景》何其相似。我们这里姑且不论这篇作文是否涉嫌抄袭,也姑且不论阅卷老师有没有将其发现出来,甚至也姑且不论这位同学是出于怎样的审美驱动下笔成文的,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什么这样的文章被判上了满分?为什么它能作为范文被推荐到公众的眼皮底下?如果这样的文章成了美文的典范,诗文焉有不泛滥成灾之理!

上一篇:发包工程合同范本下一篇:问答题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