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精选10篇)

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 篇1

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1年9月**日

2004年,天祝县在全省藏区率先实现“两基”目标,我们以此为新的起点,及时总结“两基”攻坚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将“两基”巩固提高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做到了组织不散、责任不变、措施不软、力度不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和乡镇联动、教育主抓、全民动员的工作格局,“两基”工作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取得了长足发展。下面,我代表县政府就“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作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建国后由周恩来总理命名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也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9镇10乡,1个县级国有种羊场,1个县级三峡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172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有藏、汉、土、回、蒙古等16个民族共同聚居,总人口21.39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1%,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14%。全县总面积7149.8平方公里,海拔2040—4874米,年平均气温-0.2℃。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1.7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5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5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5元。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5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职教中心1所,独立初中10所,九年制学校5所,完全小学85所,村学(教学点)39所,幼儿园6所;寄宿制学校58所;开设双语的学校23所。

在校学生27618名,其中:高中5602名,职中745名,初中8356名,小学12915名;寄宿生13119名;学习双语的学生1567名。在园(班)幼儿2564名。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4.9%。

教职工3251名,其中专任教师2970名,双语教学专任教师120名。小学、初中、高中、职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4.27%和79.4%。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和扫盲工作。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18.73%,残疾儿童入学率86.84%;小学、初中年辍学率分别为0和0.1%; 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8%; 1716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和1446名农村留守儿童都按时入学;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在非服务区都能入学。15周岁人口实现零文盲;15-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94%;近三年,累计脱盲323人,脱盲人员巩固率达99.7%;全县19个乡镇建立了乡(村)级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145所,建立面达100%,共有扫盲专干19人,兼职管理人员及教学人员253人,能承担扫盲工作和农牧民文化技术培训。

(二)教师队伍。

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和学历合格率均为100%,2001年来新补充的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小学生师比县镇14.6︰1,农村6.8︰1;初中生师比县镇12︰1,农村8.3︰1;妥善解决代课人员问题,没产生新代课人员;按课程要求配齐了小学、初中各学科教师。

(三)办学条件。

生均建筑面积小学9.7平方米,初中8.16平方米;小学、初 2

中实现“一无两有六配套”的学校达到 96.7%;中小学具备必备的基础设施,校园得以绿化、美化,并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寄宿制学校具备必备的住宿条件;校舍中无D级危房,农村学校非D级危房小学占1.18%,初中占1.16%;生均图书城市小学和中心小学17.02册,其他完全小学26.14册,初中27.55册;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为100%;中小学生机比为11:1,远程教育设施及多媒体设备正常使用,信息技术课开设达到要求;小学、初中教学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无超大班额;中小学布局合理,基本符合“四个集中”的要求。

(四)教育经费。

2004年至2007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33.52%、30.3%、29.84%和25.27%。2008年至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分别为6.65%、-13.21%、7.09%,其中2009年教育经费缺口2713万元;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4367元、4911元和5811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364元、1576元和1880元,均比上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城市、地方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专款专用,其中2010年地方教育费缺口64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比例为65.23%。各类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拨付、管理、使用到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及时拨付到位、管理使用规范。2777万元教育经费缺口已全部填平补齐。

(五)教育质量与管理。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五不”,即:不留级,不乱收费,不在节假日集体补课,不设立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 3

衡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建立和完善了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入初中就读,初中毕业班毕业率98.27%,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88.78%。学校校舍与设施安全;校园及周边环境良好;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健全,各项应急机制和安全保障责任制完善,重视师生安全教育和饮食、三、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常抓不懈,“两基”水平得到巩固提高。

一是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和经费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两基”年检制度的通知》、《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教师队伍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意见》、《民办教育机构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5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教育在全县各项事业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得到加强和巩固,教育投入实现了“三个增长”,由县财政承担的各类配套经费不折不扣得到落实。通过现场办公会等方式,从速解决学校建设用地、天祝二中异地新建等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县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民族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双语教育。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表彰奖励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个人及高考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累计发放奖励资金101万元,仅2010年的奖励资金就达60.2万元。明确发改、卫生安全,校园内无安全隐患,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财政、人事、公安、民政、物价、文体、广电、安监、国土等相关部门在学校建设、经费保障、教师聘用和职称评定、贫困生救助、教育宣传、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职责,形成了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始终将项目争取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础。2005年以来,争取到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多个项目,共投入资金1.53亿元。对68所中小学进行了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所有D级危房全部得到改造,累计排除危房48078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28923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建筑面积由2004年的4.96平方米增加到9.1平方米。在县城新建了天祝二中,在农村新建了红大小学等标准化学校,新建了天堂学校等高标准的双语寄宿制学校。依据“四个集中”的原则优化学校布局,实现了高中教育向县城集中的目标,学校数由2004年的291所减少到150所,寄宿制学校却由33所增加到58所,寄宿生比例达47.5%。2005年至2010年,通过各种途径投入资金4457万元,用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教学器材、信息技术设备和图书配备,拥有计算机3251台,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已普及到了城区学校和部分农村学校。

三是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2005年以来,聘用684名高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2008年起给在边远乡镇在岗教职工每月增发工作津贴50元。每年举办县级培训班10期,培训教师1000名左右,2005年以来,完成在职教师县级培训7454人次,市级以上培训2943人次,1100多名教师取得高一级学历。4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荣誉,7名教师被评省级园丁奖优秀教师,5

共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173人,县级骨干教师327人。2010年县教育局被省委组织部等四部门命名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记二等功。

四是始终将保学控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努力使每一个学龄人口都能接受相应的教育。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采取依法控辍、行政控辍、救助控辍、温馨控辍等“四控”措施,努力提高家长和监护人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自觉性。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将双语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再提高50%,达到中学每生每年1500元,小学每生每年1125元,累积落实免费教科书资金1318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3114万元。设立“民族教育发展资金”,县财政按上年一般预算收入的1.5%注入资金,重点用于贫困学生救助,共为1683名贫困学生落实资助金190.57万元。争取各类资助,全力救助贫困学生,诸如教育系统实施“1123”工程,即“一位教师资助一名贫困学生,每年资助200元,连续资助三年”,共有12000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杨树林助学”为720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9.5万元。2005年以来,共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争取各类社会资助金354.9万元。针对农牧民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大量空巢家庭和大批流动儿童出现的现实, 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6个,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管理、教育、服务体系,创设温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将天师附小扩建成寄宿制学校,彻底解决县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设立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方式,为残疾儿童少年的就学提供方便。坚持“二包五到位”,即: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动员到位,加大对异动学生的监管力度,将控辍保学工作落到了实处。2005年顺利通过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监测和国家教育督导团的专项督查,2007年被 6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全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县。

五是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中心环节,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定“课堂提效、课外强体、减负释压、愉快教学”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总思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重点开展民族团结、理想信念、心理健康及法制教育;要求所有学校创校歌、办校刊,在全县学校开展唱国歌、队歌、校歌的三歌演唱活动;每月安排一项专题教育活动,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确保了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近五年,市级以上课堂评优获奖92人次,优秀教案获奖28篇,发表论文1621篇,获奖论文656篇;通过省规划办立项课题141项,鉴定验收完成实验29项,在省市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有37项获市级奖,7项获省级奖。2005年起在三年级以上年级全部开设英语课程,在全市县区率先普及英语教育。着力提升学校体艺卫工作水平,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认真开展体育、艺术等级评定工作,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时间。近五年,有300多名学生获得了艺体等级证书,2所学校被教育部授于“阳光体育”活动先进集体,19名中学生代表武威市参加了全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近五年,表彰奖励市、县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600多人次,921人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2011年,普通高考重点院校录取率为5.16%,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本科录取率37.89%,比上年提高3.79个百分点,总录取率77.02%,比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小学语、数、英三科合格率为79.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比2007年第 7

一次监测提高32.6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全科合格率为41.91%,比上年提高1.89个百分点。

六是始终将学校安全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强化安全措施,提高防范能力,创建和谐校园。按照集中精力抓发展,综合整治抓安全,强化教育保稳定的思路,各有关部门强力配合,定期会商研究,共同部署落实学校安全保卫各项措施,投入200万元为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安装了技防设施,并配备125名专兼职保安,全力消除学校安全隐患。认真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安全保障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无重大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无论平日还是“3.14”等敏感时段,全县校园均保持了高度的和谐稳定。

七是始终将扫盲巩固提高和实用技术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青壮年人口的致富和创业能力。紧紧围绕县上确定的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特色工业、生态旅游业、藏酒藏医药业等五大特色产业,采取扫盲与农业实用技术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农忙少学与农闲多学相结合,课堂学习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模式,既巩固了扫盲成果,又提高了群众致富能力。近三年累计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

(二)攻坚克难,“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建机构,明责任。今年,县上把“两基”迎国检工作列为全县的首要重点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全力以赴推进。县委、县政府分别于2月初召开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就“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确定43名县级领导每人联系指导1所学校 8 的“两基”迎检工作。随后召开了全县“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县政府与19个乡镇、32个县直部门签订了“两基”迎国检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各成员单位自觉担当责任,发改局争取申报教育项目;财政局按期拨付教育经费并清理拨付历年欠账;林业局无偿提供价值近20万元的绿化苗木;卫生局对学校传染病防治、环境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进行了监督、指导;公安局协助做好脱盲学员学历信息更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国土局优先保证学校建设用地;工商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清理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的现象;广电局在电视台播出“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开设“两基”迎国检专题新闻和“知识窗”栏目;团县委与移动公司合作为打柴沟小学捐赠希望书屋一个,为东大滩学校联系捐赠语音室设备;县编办督促落实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县妇联共建成各类家长学校86所;水务局先后投入资金70多万元,解决26所中小学的安全饮水问题;民政局配合做好特困生救助和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物价局开展了多次义务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其它成员单位和乡镇也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共筹措经费547万元,用于学校迎检设备购臵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是抓督查,清底子。县上主要领导带头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领教育、财政、发改、城建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赴各乡镇、学校,对“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协调解决学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两基”办先后4次组织人力深入部门、乡镇和学校,对迎检工作进行督查,梳理出156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督查组督查出的问题,县上专题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对各类问题及时进行了全面整改。

三是搞宣传,造氛围。制订了《天祝县“两基”迎国检宣传 9

工作方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使宣传工作进家庭、进校园、进社会。编发“两基”快讯43期,编印《“两基”迎国检工作手册》和《“两基”知识宣传手册》480本,各乡镇政府通过建国策碑、国策门、墙体标语等大力宣传“两基”工作,县政府网站及时行乐时发布“两基”工作信息,营造了浓厚的“两基”迎国检氛围。

四是重推进,保进度。把观摩推进作为保证“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重要抓手,于5月下旬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县直学校校长、乡镇教育辅导站站长分片开展观摩推进活动,6月中旬组织人力赴静宁等地观摩,寻找差距,发现问题。通过看中学,学后做,使迎检工作得以有效推进。8月中旬,县上再次召开“两基”迎国检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前期工作,交流经验,安排布臵最后冲刺阶段的工作。8月29至30日,又组织了县级预检,从细节上对问题进行了再整改。9月1-4日接受了市级预检评估。由于推进有力、有序、有效,迎检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五是抓重点,破难题。今年已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07万元,其中县上安排资金2327万元,用于12所学校的新建、改扩建和校舍维修,目前,城关小学综合教学楼、天祝一中公寓楼投入使用;尖山小学于9月底投入使用;旦台小学、岔口驿小学教学楼进行室内外装饰工程;天祝二中运动场及附属工程完成部分基础施工和看台主体工程;天祝三中宿舍楼、西滩小学、直岔小学校舍正在招投标;边墙沟小学、横路小学、炭窑沟小学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全市“两基”迎国检推进会通报中,天祝有4项指标不达标,我县随即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D级危房全部限时拆除;县财政筹资270余万元,用于打柴沟初中等4所重点学校的维修改造;补充音体美专业教师17名,利用暑假对 10

120名中小学校长和1208名教师集中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及转岗培训,教师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县财政筹资220万元,用于18所初中、70所小学的音体美器材和27所小学的实验台桌配备,至此,今年县上用于教学设备、图书和校园视频监控等的投入共达947万元,其中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50万元;县上还筹资100万元,弥补挤占的学校公用经费,拨付迎检工作经费30万元。迎检工作中的最后几个难点问题等到解决。

六是集资料,建档案。始终将档案资料建设作为“两基”巩固提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据《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基本资料目录》,通过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认真收集、重新整理审订各类原始档案,对缺失遗漏的进行补充完善。系统审核各类数据表册,保证数据准确真实,逻辑关系严密清晰。按照全省“两基”推进会议的要求,档案资料做到了装帧设计统一、目录标准统一、封面色彩统一、分类标签统一、摆放次序统一,达到了“一要就有、一看就懂、一查就实、一核就准”的要求。

七是抢机遇,升品位。把“两基”国检作为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大好机遇,抓点促面,整体推进,树立精品意识,创建特色学校,切切实实地在学校规范管理、精细管理、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出成效,创建了一批具有双语教育、信息化水平高、寄宿制管理完善等特色、富有人文气息、富含文化积淀的学校,提升了办学品位,实现了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步发展。

八是定规划,谋发展。认真学xxx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统编制《天祝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台 11

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精心谋划、全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四、几点体会

近年来,天祝“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得出的体会是:

——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支持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是自治县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等,都为天祝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天祝教育的发展也自始至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注和亲切关怀。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确立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教育发展思路,是自治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前提条件。县上将“科教兴县”作为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确定了打造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推动了全县教育的快速发展。

——积极争取和实施各类项目,优化教育资源配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是自治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走依靠项目支撑,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路子,为作为国扶贫困县的天祝教育能够不断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大动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是自治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择优引进、离职培养、在职培训等途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保证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今后的工作打算

尽管我县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依 12

然存在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发达市县还有一定差距、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成本高导致公用经费不足等诸多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督查验收为新的开端,认真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和不足,紧紧围绕创建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强县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继续致力于普及水平的巩固。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依法保障困难群体、残疾儿童、流动人口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在巩固好“两基”成果的基础上,使普及向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延伸,力争在“十二五”末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二要继续致力于办学条件的改善。紧紧把握国家促进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及甘肃省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争取实施教育系统“四大工程、三大保障体系”项目,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重点新建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配套用房,全力做好乡镇幼儿园建设试点工作并适时推进,多方筹资提高学校实验设备和音、体、美器材的配备标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三要继续致力于教育经费的保障。承继历届县委、政府形成的优良传统,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确保地方政府按规定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高于50%;确保由县财政承担的各类配套经费不折不扣得到落实,所有教育经费全部按时足额拨付。

四要继续致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择优引进、转岗使用和培养培训,有效解决高中专业教师和骨干教师不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比例偏低、缺少专业音体美教师等教师结构性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 篇2

情况汇报

2008年5月30日至6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复查验收团对我县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第二轮复查验收。期间,验收团各位领导和督学们听取了县委、政府关于“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的汇报、查阅了县、乡政府及学校的“两基”工作档案、并通过实地考察、点面结合、师生座谈、专访、问卷调查、抽测考试、检查教案等方式,对我县“两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建议。为更好地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四次专题会议,认真研究讨论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复查验收团的反馈意见,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制定了整改方案,目前,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A1普及程度

一、问题:

1、全县总人口数不正确。

2、县自查自评报告未列出验收当年(2007—2008学年)普及程度8项C级指标数据统计结果。

3、县“两基”普及程度统计报表未按要求将政府所在地和农区分类上报统计结果。

二、整改结果:

1、严格按照自治区“两基”复查验收团的建议,由县政府下文,公安局牵头,统计局、教育局、各乡镇(场)配合,对全县户籍人口数入户进行了调查核实,确保了全县人口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此项工作已于2008年7月20日完成。

2、问题

2、问题3在自治区复查验收结束时已整改完成。A2师资水平

一、问题:

1、专任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未达到自治区标准100%(现为:小学98.79%,初中96.21%,初中未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17人中有16人持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在初中任教,这些人员应取得初中教师资格证书。)2、45岁以下民语系专任教师HSK等级合格证书获得率比较低(小学74.92%、初中83.11%)。

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完成率低(小学60.8%、初中43.87%)。

4、按焉耆县最新合编的义务教育段学校编制数1273名计算(小学805、初中468),全县义务教育段学校整体超编294(小学238、初中56);乡村学校的平均班额低于自治区25—40人标准(平均班额在25人以下的班数270个、占班级总数的56.6%);县镇学校师生比低于自治区1:19标准(小学1:

15、初中1:12.2);乡村学校班师比大于自治区小学1.8、初中3.8的标准(小学2.8、初中4.2);教师资源存在浪费现象。

5、全县有代课教师50名(小学32人、初中17人,主要从事“双语”教学);双语教师短缺。

二、整改结果:

1、严格按自治区标准,由县教育局下文责成未获得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报名参加了2008年及2009年教师资格认证考试,通过考试全县各中小学所有专任教师已获得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书,全县专任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已达到自治区100%的标准。

2、严格按自治区关于民语系专任教师HSK合格证书的规定,由教育局下文规定45岁以下民语系专任教师每两年必须参加国家举办的HSK考试,并获得相应学段的HSK等级合格证书。此项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到2009年9月全县45岁以下民语系专任教师HSK等级合格证书获取率已有较大的提高。

3、利用2009年四次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的有利时机,组织非师 范类院校毕业的小学、初中参加了考试,使我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在达到自治区标准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严格按自治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规定,在2008年暑假、2009年寒假由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未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全部参加了自治州和自治区举办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完成率已达到100%。

5、通过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减少学校数和班级数,从而提高乡村学校班额数,降低班师比,减少全县教师用量总数,到2009年8月撤销了除七个星镇中心校以外所有农村学校的初中部,到目前为止全县初中4所、小学7所,并通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尽快做好教育系统教师定岗定编和分流工作,使符合条件的教师退休,解决超编问题,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6、我县使用的自治区“双语”临时编制招聘的教师将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停止使用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临时事业编制有关事宜的通知》(新教人[2009]5号)规定,于2009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

根据新教传[2009]109号文件规定,“双语”临时编制招聘教师由自治区统一组织考核,合格人员纳入人才储备编制管理,不合格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

A3办学条件

一、存在问题:

1、乡村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降低。

2、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尚未达到国家2006标准配备要求;部分学校体、音、美、劳器材不足;部分学校教学实验专用教室短缺。

3、目前,全县有21所学校(含教学点3个)勤工俭学面积达不到自治区规定标准。

4、乡村学校校园“四化”建设和场地规划建设比较弱;部分学校教室内无标准的教师讲台,小学生使用的小篮球架配备不足。

二、整改结果:

1、根据我县中小学现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县正在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全县中小学将由原来的29所减少为12所。对学校规模,教师队伍,办学条件等进行调整和整合,使我县中小学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从而改变目前学校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现状。此项工作将于2009年8月底前完成。

焉耆县委、县人民政府已在2009年4月投入439万元,对全县中小学教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卫、劳技器材按自治区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的配臵。

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已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达到自治区标准。部分学校的教师讲台和小篮球架已配臵到位。

2、城镇中小学的课桌椅和办公桌已全部更新。

对于我县实验员的现状,我们已选派我县中小学实验骨干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的实验员培训,县教育局组织所有中小学实验员进行培训,系统的学习了仪器管理各项制度和各项规定,同时根据中小学实验教学要求开齐开足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建立健全了关于实验仪器的各类帐目,完善和规范了试验教学计划,认真填写和批改了实验通知单、报告单,加强了对各类仪器设备的管理,及时剔除了过时和已损坏的仪器,利用现有仪器设备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

我县于2009年4月购臵了64000册图书,充实到了各学校图书室,各学校图书已达标。

A4教育经费

A4指标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

1、焉耆县2005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总支出增长幅度5.43个百分点,要达到2005年至2007年三年的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幅度均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需补拨630.2万元。

整改结果: 该欠拨资金630.2万元于2007年年底前拨付到位。

问题:

2、焉耆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县机动财力用于教育、城市教育费附加、人民教育基金存在少拨、欠征和违规使用问题。

整改结果:

(1)欠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92万元,其中100万元已于2008年6月2日自治区验收期间补拨到位,剩余192万元已于2009年4月24日补拨到位。

(2)县机动财力用于教育、教育费附加、人民教育基金,少拨、违规使用的资金299.85万元,已于2008年6月2日和2009年4月24日分别补拨到位。

(3)欠征教育费附加,税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稽查。属政策免征的进行核实,其余漏征部分予以及时补征并拨付教育,目前已进一步加大城镇教育费附加的征缴工作力度,确保全额征收。

A5管理与质量

一、存在问题:

1、县、乡学校对建立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有误区。

2、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开展的不深入,缺乏教研部门的引领。社区教育、学校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只有教师的小结,没有学校的整体计划和总结;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不深入,教师对怎样开展培优补差、校本教研工作、认识不是十分清楚,达不到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二、整改结果:

1、教育局教研室于2008年暑假组织对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对建立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讲座,澄清了认识上的误区。并由县文明办、教育局、妇联、团委、关工委、少工委共同下文,抓好家长学校和社区教育(包括居委会和村委会均 参与)的落实工作。此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2、教育局教研室针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缺乏引领的问题,已经制定了面向全县教育科研工作的计划,加强了对全县各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引领。在2008年8月开学前,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开展社区教育、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并制定新学期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教育局教研室认真落实校本教研活动计划,用汉维语言举办了4次校本教研、教学反思等专题辅导讲座,同时教研员按片区、按乡镇责任倒人,抓好学校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培训力度。指导和帮助教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努力使教育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使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从而达到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教育局教研室在2008年暑假的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的培训内容中进行了教育法规、学籍管理办法、学校办学规模及班额、学生数计算师生比、班师比、教学常规等内容的专题讲座,使校长和中层以上领导真正成为业务上的领导和管理上的行家。

A6扫盲工作

一、存在问题:

1、“两基”复验以来,焉耆县扫盲工作力度不够,减少了成教专干数量,导致档案资料不全,统计数据相互矛盾,不准确。

2、经费投入未达到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特别是教育事业费对成人教育的支出很少,比例也不达标。

二、整改结果:

1、由县编委下文确定了扫盲专干编制,县教育局从各乡镇学校选拔年富力强,会微机操作、责任心强、头脑灵活的教师充实到了成教专干队伍中来,接替成教工作,对老成教专干进行调整。所配备的成教专干工作地点在乡镇中心学校,保质保量做好了成人教育工作。

2、(1)县财政每年把扫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分批拨付乡政府,用于扫盲支出。

(2)县财政把成教经费纳入部门预算。成教经费的计算是上年教育事业费的2%,分批次拨付教育,专项用于成人教育。

总之,我县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进一步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方面,我们还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我们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一如既往抓好“两基”的巩固和提高工作,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自治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以高标准、严要求迎接2009年国家对我县“两基”工作的复查验收。

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自查报告 篇3

自XX年通过“两基”达标验收后,三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努力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按照《河北省“两基”复查标准》,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评估。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兴华小学始建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日,现有18个教学班,47名教师,942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2XX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5平方米。学校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实验室、仪器室、语音室、美术室、美术教具室、音乐教室、音乐器材室、劳动器材室、卫生室、微机教室(40台)、电教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等16个专用教室和6个多媒体教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校园环境优美,办公区、教学区、活动区布局合理,班班有合格教室。

二、普及程度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按照市、区教育局指示精神招收一年级新生,新生入学年龄为6周岁,在本校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6—12周岁的适龄儿童中途没有辍学现象。残疾儿童少年与正常儿童少年同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共接收残疾儿童3人,对他们不歧视,不另眼相看,给予特殊的关怀。小学生毕业率100%,非文盲率100%。

二、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教师43人,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分布与结构合理,思品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学科都有专任教师。现有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0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小学二级教师有3人。建立健全了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大力推行“校本研训”制度,注重分层次培养教师,推进“名师工程”建设。现在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以上,比XX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中专学历占15%,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继续教育证书注册率在90%以上。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都办理了教师医疗等相关的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制度。学校有校级领导4人,中层领导4人,平均年龄45岁,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人,校级领导岗位培训合格上岗率100%。

三、办学条件

近三年来,我校除了区财政和教育局划拨教育经费19万元外,还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用于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制定了校园建设五年规划,分阶段完成指标任务。在已经达标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升级。通过优良的办学条件,良好的育人环境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我们先后整修了操场,铺设了塑胶篮球场,新建72平米教室2个,硬化美化了院落和后花园,装修了图书馆,又增设了美术活动室,新上了6个多媒体教室,完成了微机教室的改造升级,淘汰了过时的旧微机,新增40台17寸彩显微机,对美术教具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教室进行了装修,为教师办公室配备了微机,更新了两个年级的学生桌椅,布设了校园网线。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对各专用教室进行配备,并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补充、完善各专用教室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等,全部达到了城市小学的一类标准。各种仪器的到位率达95%以上,完好率达99%以上、利用率95%以上。图书馆藏书25000册,生均25册,比XX年增加了近10000册,建成了电子阅览室,购进电子图书XX0册。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升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学校管理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根据《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充实、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在班子建设中,提出“三个一致”,要求班子成员树立“五种意识”,即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树立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形成了一个团结高效的管理核心,形成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力争上游的领导集体。并着力培育“协作、奉献、务实、求先”的校本精神,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向管理要教风和学风,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向管理要特色和人才。细化教学操作,确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为主题,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鲜明办学特色,强化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管理理念,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营造和谐校园,营造健康课堂。

五、存在问题

.班额超标。目前18个教学班班额在45人以下的只有3个,其余班级都在48人以上,最多的班级有60人,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不断完善教师终身教育制度,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3、教育环境的优化。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兴华小学简介

兴华小学座落于中华北大街新苑生活小区内,属新华区国有学校。学校始建于一九九四年九月,现有18个教学班,43名教师,942名在校生。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办公区、教学区、活动区布局合理,总占地面积2XX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5平方米。在本校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6—12周岁的适龄儿童中途没有辍学现象,巩固率100%,小学生毕业率100%。学校现有教师43人,现有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以上,比XX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中专学历占15%,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普通话水平合格率100%,继续教育证书注册率在90%以上。学校有校级领导4人,中层领导4人,平均年龄45岁,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人,校级领导岗位培训合格上岗率100%。

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 篇4

兴华小学“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自查报告

自通过“两基”达标验收后,三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努力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按照《河北省“两基”复查标准》,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评估。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兴华小学始建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日,现有18个教学班,47名教师,942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2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5平方米。学校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实验室、仪器室、语音室、美术室、美术教具室、音乐教室、音乐器材室、劳动器材室、卫生室、微机教室(40台)、电教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等16个专用教室和6个多媒体教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校园环境优美,办公区、教学区、活动区布局合理,班班有合格教室。・・

二、普及程度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按照市、区教育局指示精神招收一年级新生,新生入学年龄为6周岁,在本校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6―12周岁的适龄儿童中途没有辍学现象。残疾儿童少年与正常儿童少年同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共接收残疾儿童3人,对他们不歧视,不另眼相看,给予特殊的关怀。小学生毕业率100%,非文盲率100%。

二、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教师43人,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分布与结构合理,思品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学科都有专任教师。现有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0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小学二级教师有3人。建立健全了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大力推行“校本研训”制度,注重分层次培养教师,推进“名师工程”建设。现在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以上,比20提高了37个百分点,中专学历占15%,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继续教育证书年度注册率在90%以上。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都办理了教师医疗等相关的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制度。学校有校级领导4人,中层领导4人,平均年龄45岁,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人,校级领导岗位培训合格上岗率100%。

三、办学条件

近三年来,我校除了区财政和教育局划拨教育经费19万元外,还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用于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制定了校园建设五年规划,分阶段完成指标任务。在已经达标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升级。通过优良的办学条件,良好的育人环境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我们先后整修了操场,铺设了塑胶篮球场,新建72平米教室2个,硬化美化了院落和后花园,装修了图书馆,又增设了美术活动室,新上了6个多媒体教室,完成了微机教室的改造升级,淘汰了过时的旧微机,新增40台17寸彩显微机,对美术教具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教室进行了装修,为教师办公室配备了微机,更新了两个年级的学生桌椅,布设了校园网线。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对各专用教室进行配备,并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补充、完善各专用教室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等,全部达到了城市小学的一类标准。各种仪器的到位率达95%以上,完好率达99%以上、利用率95%以上。图书馆藏书25000册,生均25册,比年增加了近10000册,建成了电子阅览室,购进电子图书20000册。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升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学校管理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根据《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充实、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在班子建设中,提出“三个一致”,要求班子成员树立“五种意识”,即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树立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形成了一个团结高效的管理核心,形成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力争上游的领导集体。并着力培育“协作、奉献、务实、求先”的校本精神,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向管理要教风和学风,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向管理要特色和人才。细化教学操作,确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为主题,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鲜明办学特色,强化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管理理念,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营造和谐校园,营造健康课堂。

五、存在问题

1.班额超标。目前18个教学班班额在45人以下的只有3个,其余班级都在48人以上,最多的班级有60人,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不断完善教师终身教育制度,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3、教育环境的优化。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兴华小学简介

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 篇5

2006-3-20

一、5月10日验收,全区共7个旗(含达旗)。

二、迎检的重点内容有4个:普及、经费、条件、师资。

三、新增迎检内容: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情况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实施情况的档案材料要准备好迎接检查,并写进汇报材料。

四、3月底向市政府递交申请(附自查报告及汇总数据),旗递交市再递交自治区,逐级上报。汇总数据,按上次市局督查要求,在3月25日前报给我。

五、准备:专题片、专版报纸、展览板、文艺汇演、工作指南、陪检工作卡、陪检培训。

两基巩固提高自查报告 篇6

自查自评报告

仁和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始终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办学思路,以“办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学校”为办学宗旨,坚持“常规为本,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的基本方略,形成了“管理严,校风正,学风浓,质量高”的良好校园育人氛围,使师生在和谐、互动、提高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两基”工作是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学校始终坚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做到加强领导不放松、狠抓落实,使我校“两基”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现就近两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认真细致的自查。

一、自查两基达标情况1、2010-2011学年在校生总人数为78人、2011-2012学年在校生总数为58人。近两年,辍学学生人数分别为0人、0人,辍学率分别为0%,0%,流失率控制在规定指标内,本学年在校生总数为57人。

2、毕业率:2011年毕业学生15人,毕业15人, 毕业率100%,升入初中阶段15人,升学率100%;2012年毕业班学生11人,毕业学生11人, 毕业率100%。升入初中阶段11人,升学率100%。

二、师资水平1、14名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人数1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本科以上学历11人,达专任教师人数的78.6%。

2、学校校长1人,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

三、教育质量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011年升入初中11人,升入初中阶段共11人,突破了100%的升学目标。

四、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9120平方米,生均16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为938平方米,生均16.5平方米。

2、学校围墙、校门不存在危险、生活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学校运动场占地2000平方米(含1块篮球场)。课桌椅配备率为100%。

3、学校实验仪器按标准配备

五、教育经费:

1、教育经费及公用经费每年逐步增长。

2、教职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

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六、“两基”工作的主要做法

1、抓宣传,推广“两基”知识。学校领导严格按上级要求参加“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会议,并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和认真布置相关工作、在醒目处悬挂宣传标语、在教室出“两基”国检黑板报专栏,利用广播宣传教育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两基”工作氛围。

2、抓普及程度保巩固。普及程度是“普九”各项指标中的重中之重,没有普及程度的巩固与提高,就没有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我校严格依法办学,认真做好“控流防辍”工作,积极动员流失学生返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工作,确保入学率、巩固率、学生辍学率均控制在指标内。

3、严格按照“两基”资料建设的要求,认真完善各类表册,严格按照《学籍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并做好电子档案。结合学校实际,与毕业班教师签订突破高中阶段教育目标责任书,认真做好学生去向跟踪调查及证明收集工作。

4、抓师资水平强自身。学校十分重视在职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通过评选“优秀教研组”、“教学能手”和举办学校优质赛课、教师技能大赛等形式,并采取相应措施,严格要求外出培训教师做好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远程学科及班主任培训。目前已形成一支学历达标、稳定合格、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5、抓教育质量谋发展。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健全人格,奠基人生”为理念,着力打造“素质教育”特色品牌。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形成了严格加科学的管理方法,爱岗敬业,全面育人的教风,文明守纪,立志成才的学风,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6、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打造“优美教室”为契机,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好现有资源,充分打造好教室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七、安全管理和后勤管理

责任区及班级安全责任到人,每月对校舍及其他设施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并有整改措施。我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防火、防水、防电、防雷、防溺水、防交通事故。

八、继续教育学习

在今年的继续教育学习中,我校所有教师参加了提高学习,充分体现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求学精神。为我校教师的“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下的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我校教师在经过的继续教育的提高培训后,从精神面貌到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九、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学校微机教室电脑数量较少。

2、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较差,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

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大培训力度,优化教师业务学习手段,不断强化全体教师的专业能力,向课堂要质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十、今后工作的思路

1、继续加强“两基”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提高认识,制定规划,不断提高我校“两基”工作的整体水平。

2、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使大批人才可脱颖而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两基”工作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 篇7

巩固“两基”攻坚成果不断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作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2期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007年11月28日在京隆重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攻坚经验,着力巩固攻坚成果,不断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陈至立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提出的各项任务如期完成,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比攻坚计划实施前的77%提高了21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了90%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成功实施,让知识的阳光普照到两部偏远乡村数百万农村孩子,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谱写了我国教育发展史的壮丽篇章。

陈至立指出,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开展教育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出发,埋头苦干,努力开创农村义务教育新局面。一要巩固“两基”成果。集中力量解决西部剩余42个县的“两基”攻坚,继续改善已完成“两基”任务地区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二要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先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三要更加重视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要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好免费师范教育,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五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对教育的保障责任,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预算制度,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两基巩固自查报告 篇8

自2006年通过“两基”达标验收后,四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努力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评估。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沙沟中学始建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日,现有12个教学班,36名教师,708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17650平方米,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4.4平方米。学校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微机教室(2个)、体育器材室等6个专用教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校园环境优美,办公区、教学区、活动区布局合理,班班有合格教室。

二、普及程度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按照西吉县教育局指示精神招收六年级和七年级新生,新生入学年龄为13周岁,在本校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13-15周岁的适龄儿童中途没有辍学现象。

二、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教师36人,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分布与结构合理,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学科都有专任教师。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大力推行“校本研训”制度,注重

分层次培养教师,推进“骨干教师”培训。现在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以上。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都办理了教师医疗等相关的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制度。

三、办学条件

近三年来,我校除了区财政和教育局划拨教育经费外,还多方筹措资金,用于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制定了校园建设五年规划,分阶段完成指标任务。在已经达标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升级。通过优良的办学条件,良好的育人环境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我们先后整修了操场,硬化了操场,翻新了几顿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改建了一顿危房。各种仪器的到位率达95%以上,完好率达99%以上、利用率95%以上。图书馆藏书7500册,生均10册,比2002年增加了近1000册。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升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学校管理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根据《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充实、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在班子建设中,提出“三个一致”,要求班子成员树立“五种意识”,即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树立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形成了一个团结高效的管理核心,形成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力争上游的领导集体。并着力培育“协作、奉献、务实、求先”的校

本精神,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向管理要教风和学风,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向管理要特色和人才。细化教学操作,确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为主题,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鲜明办学特色,强化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管理理念,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营造和谐校园,营造健康课堂。

五、存在问题

1.班额超标。目前12个教学班班额在45人以下的只有3个,其余班级都在48人以上,最多的班级有65人,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不断完善教师终身教育制度,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3、教育环境的优化。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沙沟中学

两基工作进程汇报 篇9

尊敬的陶书记、关乡长:

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我于2012年11月15日晚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在16日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了领导的指示及我的整改方案,并与今天下午各指标负责人碰头,汇报了整改的情况,现将整改进程汇报如下:

一、建档工作

A1:数据核对完成,只差六岁学生入学通知单要回收。

A2:缺乡政府印章。

A3:核对数据全部完成。

A4:2011年经费收入复印件没有到位。

学校2011年免费课本需汇总。

A5:乡级文件已出台完成,有些老师封皮与目录不规范,正在整改,估计今天晚上完成。

二、学校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今天完成,细节处理明天中午之前完成。

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 篇10

夯实基础求发展深化改革创佳绩

——盘县徐霞客小学“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各方面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 教学研究,把提高学生素质的工作重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上来,加强课堂教学考评考核。每月由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素质测查、学生辅导、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平时进行随机抽查,督促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增强教师进行课堂改革的自觉性。我校率先于年月正式启动以全校性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考核为突破口的教育过程管理工作,并形成了我校“超、实、严、跟、帮、挂”的课堂达标考核工作“六字经”,即:意识超前、准备超前、启动超前、基础坚实,措施落实,培训学习扎实;严格考评、严格管理、严格奖励;实行跟踪听课制度;开展“一帮一”帮教活动和课堂达标考核与晋职、评优、评模、优化组合、期末量化考核等工作挂钩。达标课考核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⒊切实加强教学实践,开展教学探究。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经验,优化教学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改进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学习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坚持民主办学、依法管理、以德治教的基本策略,强化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

我校自建校以来便开始实施教职工量化管理,将学校各部门及教师的各种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学校以量化管理为中心,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工作职责及分工》、《量化管理制度》、《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奖励、补助细则》、《班主任(文明班级)考核办法》、《评优评模方案》、《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方案》、《考核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用方案》、《学生安全守则》、《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学生管理细则》、《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十五种规章制度,××年月,学校又将各种制度汇编成册发给全体教职工。学校各种制度的运作皆经过学校行政酝酿起草,教代会讨论通过,全体教师监督学校相关部门实施几个阶段。由于学校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工作有序,公开透明,教师明白,领导清白。比如每年的职称评审,评优评模,奖惩兑现,教师根据制度量化便可得出公正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我校初步形成教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逐步推动学校管理由政策导向、制度保障逐渐向动力推进、多元发展转变,增强学校的活力。

(三)认真做好控掇工作,落实“两基”任务。

我校把控制辍学工作作为学校实施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措施。实行一年级入学通知书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含残疾少年儿童)按时入学。学校积极配合城关镇政府等有关部门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困难问题,组织师生开展帮扶活动,近两年来,为特困生免杂费人,共计元,发放免费教科书套。几年来,通过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力量的紧密配合,我校学生辍学率为,学校服务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⒈以教师继续教育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领导班子始终意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关键是教师,始终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职业技能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因而我校从建校起便大抓教师继续教育,除了组织全体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外,还采取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在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我校在继续教育 各项各类培训,了解新的教育改革动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引进来,再组织二级培训,给学校教育教学补充新的血液,近两年来,选派教师参加普通话、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新教材教学研讨等学习人次,为校内的培训培养了教学、辅导骨干。

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始终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学校从工作开始启动便拟定了较详尽的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培训小组、考核小组等组织机构,各个小组以方案和各组的计划为依据进行了有序、有效的工作。所有参训的教师遵照学校继续教育方案拟定自己各的学习计划和达标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业余自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两基目标作好了有力保障。

⒉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支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

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适时地推出了“名师”培养工程,即用至年时间培养出一批在本校是教育教学骨干,在全县是学科带头人的业务能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通过实施“名师”工程,使年轻教师培养一年能适应实际工作,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名师”,(即: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素质,在全校乃至全县的某一学科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学校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顺利完成师资的新老更替,并以“名师”为龙头,推进全校的教研教改,使全体教师不但实现从思想上向素质教育转轨,而且实现在能力上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为了保证“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我校拟定了“名师”培养工程方案,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成立“名师”工程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由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成员,专门负责对培养对象进行培训、辅导、考核等工作。学校为培养对象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制定激励机制。将“名师”工程各项工作纳入培养对象的量化考核,在学习培训、评优评模、中级职务晋升中,同等条件下“名师”工程培养对象优先,每学年由学校为培养对象征订元的教育教学资料。

(二)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凡被列为培养对象的教师每周星期二下午集中进行业务学习两课时,每人每月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撰写两篇以上教学论文,作一万字的业务自修笔记,交一篇教学经验总结。

(三)发挥人才优势,开展帮教活动。组织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及其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课堂听取“名师”人员的教学情况,并对其日常备、讲、批、辅等工作进行指导、帮助。

(四)为“名师每学期开展至个学科的优质课评选,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磨练机会。

⒊抓师德修养,树师表形象。学校采取教师自学、集中组织的学习形式,加强教师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如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学习《未成年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树立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教师遵纪守法的意识,使教师做到依法执教,以德治教。以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重点,加强师德建设,全面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⒋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和业务自修。我校教师积极利用在工作之余参加卫电师专、自考、小学教育专科等学习培训,现通过自修取得专科学历的教师有人,取得本科学历和本科在读人,教师合格学历达。

(五)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拔款,社会各方面的捐资及学校自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万元投入学校的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年,建成综合楼一栋,建筑面积平方米。()近年用于环境绿化、文化建设、改造校门、旗台、添置篮球架、图书室书柜、仪器柜、办公设备、投影机等电教仪器的资金共万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生均校舍面积达到平方米;图书室藏书量达册,生均册;拥有运动场(含标准篮球场)一个,师生活动场所充足;拥有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多媒体教室、自然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少先队活动室、舞蹈室、艺术室等专用教室个,多媒体教室有计算机台。“绿化、净化、美化、文化、硬化”措失到位,校园环境幽雅,“五化”合理,布局规整,达到了“花园式校园”的要求。

三、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水平跃居全县榜首。近三年学生毕业率为,非毕业班学生成绩合格率逐年上升(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如下)。

徐霞客小学近三年发展变化情况

学生

校舍

生均校舍面积

图书

生均图书册

成绩全科合格率

年开展“三算”结合教学实验,年开展幼儿快速识字实验,其中三算结合教改实验被教育部列为:“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基地”,我校先后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和“县级示范性学校”,被省教委授予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先进单位,被团省委授予“全省红领巾示范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多次被省、市评为“珠算先进单位”。十余年来,教师有人受到国家、省、市、县级奖励,多篇论文在各级评选中获奖励;学生有余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受到表彰。

几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校园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因政府机关搬迁红果,造成教师变动频繁,学生流动大,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很多乡镇的学生家长自愿放弃就近入学而将孩子送入我校学习,导致我校班额大,教师教学和管理的任务重。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决这些客观困难,使学校各方面工作更有成效,为盘县的教育事业再谱新的篇章。

如今,面对机遇,我们满怀希望,迎接挑战,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学校能在废墟中崛起,能在关爱中兴旺,更能在机遇与挑战中腾飞!

盘县徐霞客小学

上一篇:2024年春季教研工作总结下一篇:项目经理人管理制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