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的特征分析(共8篇)
分析了环氧树脂电子束辐射固化的.物理特征,电子束辐射固化过程受活性中心扩散控制,整个固化区域由片层状结构组成.与电子能量沉积分布相对应,环氧树脂辐射固化度的最高值是在一定深度而不是在辐射表面出现.对电子束辐射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了模型解释,固化区域大小主要由电子的能量传递范围和浓度决定,反应活性中心的扩散作用影响较弱.
作 者:隋刚 梁吉 张佐光 陈慧娟 作者单位:隋刚(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10008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梁吉(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100084)
张佐光,陈慧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一是本源性特征。电子档案信息来源于电子档案, 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的真实原始记录, 具有鲜明的本源性, 这也是电子档案信息和其他非档案信息的根本区别。尽管档案界对电子档案的原始性众说纷纭, 但笔者认为电子档案是具有原始性特征的, 只是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保障在后续的保管和利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威胁。
二是回溯性特征。电子档案记录和反映的是已经发生的活动、事件及其过程。因此, 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录电子档案信息具有典型的回溯性。
三是联系性特征。电子档案是以文件单体的形式陆续形成的, 而以文件组合体的形式持久地存在和运动。因此, 电子档案信息具有明显的联系性, 表现为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4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性, 使电子档案信息为人们历史地、全面地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为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四是分散性特征。与电子档案信息的联系性特点相对的是电子档案信息的非系统性, 即分散性。宏观上, 电子档案形成者数量众多, 类型多样, 层次不一, 职能和活动的内容千差万别, 档案形成者的这种广泛性和分散性决定了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广泛性和分散性;微观上, 由于电子档案形成者的社会活动的过程性、阶段性特点, 有关形成者某一活动的电子档案在时间上被分割, 在内容上被分散, 在整体上变得零散杂乱。另外, 由于电子文件数量急剧增长, 导致电子文件数量失控, 质量下降, 电子档案中掺杂了大量的没有价值或价值很小的电子文件, 从而加剧了电子档案信息的分散性。
五是社会性特征。电子档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首先, 档案的形成者具有广泛性;其次, 档案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再次, 电子档案对整个社会具有长远的历史价值;最后,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大环境。电子档案信息的这种社会性使得档案工作具有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既有巨大的社会力量来源, 又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电子档案信息作为新生事物, 除具有以上档案信息的基本特征外, 还具有以下区别于传统档案信息的特点:
1. 对软硬件系统的依赖性。
电子档案信息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记录于电子载体上, 有别于传统档案信息以人工可识别的记录符号直接记录于纸张等载体上。有时为了安全保密等因素的考虑, 还往往进行压缩编码、加密等处理, 肉眼根本无法识读, 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只能看见记录的痕迹而无法读懂它们的含义。只有在配合了相应的软硬件及解密的情况下, 人们才可以从机器的输出系统上窥得电子档案信息的全貌。同时, 对机器设备的依赖性还表现为另一个方面, 即技术的更新、软硬件设备的升级也会导致原有的信息无法识别。电子档案信息对软硬件的依赖性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存储的高密度性。
电子档案信息无论是以磁盘、磁带还是以光盘进行存储, 其存储密度都大大高于过去的各种信息介质。一张容量可达600 MB~4 000 MB的光盘, 刻写激光斑点的直径小于百万分之一毫米, 可存35万张打印纸上的文字信息, 或10万页图形信息。电子档案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一方面为节约馆藏空间, 扩大馆藏容量带来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也对载体的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3. 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
传统的档案, 信息被固化在某一载体上, 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实体”, 使之具有明显的原始性特征。而电子档案信息则可以以非实体形式进行加工和管理, 这种可分离性造成电子档案信息易于更改, 且不留痕迹、易于复制, 而且分不出原件和复制件;同时, 也使得电子档案信息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自由流动, 易于传输, 读者可以通过通讯线路在异地调阅或形成文件。信息与载体之间的这种可分离性, 给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们在保护电子档案实体不受破坏、信息内容不受更改的同时, 还必须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 因为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在任意一个节点都有可能被截取、中断、篡改和伪造, 如何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4. 信息构成的复杂性。
多媒体的集成性是信息构成复杂性的表现之一。传统档案信息一般只拥有一到两种的信息媒体形式, 而如今, 电子档案信息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集中在同一份文件上, 图文并茂, 以最生动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况。另外, 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也导致了信息构成的复杂性。
5. 传输的广域性。
电子档案的处理环境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如果没有特意采取措施, 则可以做到在网络的任何终端上去读取存于网络某一设备上的电子档案, 一个终端上的电子档案也可以同时发给若干个网络终端。电子档案由于不受载体传递的限制, 所以对其信息获得者来说, 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用户调看或利用的档案资源, 可能存储在本地、本国, 也可能存储在异地、异国。
参考文献
[1].黄昌瑛.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7.1
【关键词】生物特征;指纹锁;专利申请;分析
引言
可资利用的人体生物特征信息可以分为两类,即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身体特征包括指纹、掌形、掌纹、腕纹、眼纹、面纹、面像和DNA纹、气味纹等;行为特征包括声纹、签字动态和在键盘上的击键节律。这些生物特征具有无法仿冒与借用、不怕遗失、不用携带、不会遗忘的特点,有着独特性、唯一性和安全性。生物特征钥匙能对每个具体的人进行身份识别验证,因此生物特征式电子锁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入口控制系统。根据生物特征式电子锁具领域的技术主题和技术分类,并绘制了生物特征式电子锁的技术分类图(如图1所示),该图清晰显示了各种技术主题在生物特征式电子锁中的地位。
1.1检索用到的IPC分类号和关键词
生物特征式电子锁,由于其技术复杂,因此覆盖的领域也较为全面,例如:采集输入模块涉及到光学、电学、物理等技术领域,控制识别模块涉及到电学、物理技术领域,执行操作模块涉及到机械等技术领域。此外生物特征式电子锁的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可用于门锁、车锁、保险柜、保险箱、印章等贵重物品的保存等,采用关键词,结合分类号,使用数据库为CPRSABS中国专利检索系统文摘数据库、DWPI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SIPOABS世界专利文摘数据库。
1.2检索结果
通过上述检索策略得到的检索结果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表中数据均是对不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后,最终得出的与生物特征式电子锁具相关的专利申请。
1.3生物特征式电子锁相关专利申请的总体状况
根据表1中给出的不同技术主题在各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数据量绘制出世界范围内各技术主题所占生物识别式电子锁的比例分布图2。由上图可以看出,生物识别式电子锁领域中指纹锁的专利申请数量占有绝对比例,高达6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面像锁、声纹锁、眼纹锁、掌形锁、签字锁等,但是其总体数量占有31%。这说明世界范围内对生物识别式电子锁具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指纹锁部分。
2.1指纹锁相关专利申请的总体状况
从图3可以看出:指纹锁的专利技术主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这说明上述几个国家在指纹锁领域占据了前沿的领先位置。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尽管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及其比例偏高,但是综合后面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指纹锁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技术含量不高,与日、美等科技强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加强研发投入,从而提升我国在指纹锁领域的技术份额。
从1998年开始,指纹锁专利申请量开始快速增长,在1998-2000年仅三年时间申请量从35件增加到80件,增长将近130%。在2001-2006年间申请量较为平稳,在2007-2010年,申请量再次出现快速增长,从80件增加到165件,其原因在于中国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在这期间,中国指纹识别技术迎来一个跳跃性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整个中国指纹识别行业的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局面。
指纹锁PCT申请量大体上呈平稳趋势,其中在1999-2001年以及2005年指纹锁PCT申请量出现了较大增长。但是从2006年开始PCT申请量又趋于平淡,这说明指纹锁的基础技术已趋于成熟,导致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度逐年下降。同时这和各国国情也极为相关,在指纹锁市场应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PCT专利申请的价值不高。
2.2重点专利技术
苏州孔雀信天游电子有限公司在2003年10月27日申请的、公告号为CN2653608Y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光学指纹采集仪,包括光源、棱镜、物镜、图像传感器和壳体,在棱镜的成像表面入射光的角度大于临界角,还包括有光源反射镜和成像反射镜,成像反射镜的法线方向与出射光方向的夹角在150°至165°之间。该实用新型在保证成像清晰度的前提下,缩小了指纹采集仪的尺寸。
成都方程式电子有限公司在2011年10月21日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2360425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薄型光学指纹采集器,包括外壳、采集棱镜、光源、成像装置和电路板,采集棱镜为直角梯形棱镜,包括位于采集棱镜的上底面靠近直腰面一段的指纹采集区域,位于下底面的第一反射面,位于下底面靠近直腰面一段的光入射面,位于斜腰面的第二反射面和位于直腰面的光出射面。
2.2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指纹锁专利申请状况的分析,对今后指纹锁的技术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强调对核心技术的研发。目前我国指纹锁专利申请的研究趋势主要围绕在图像采集系统的研究上,但是较少的涉及到指纹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例如图像增强与算法、特征点的提取和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因此需要不断强调企业对核心技术的研发,通过不断改进与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其次,提高专利保护意识。从专利申请数量上看,我国企业和个人申请占有率为90%以上,并且其数量还在逐年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内公司、个人申请人的专利保护意识,坚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管理能力,尤其重视对核心技术相关专利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世玲,李娜.实用型指纹锁涉及[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2]方桂娟.一种基于MBF200的防盗指纹锁涉及[J].安防科技,2007
定义
首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都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没有了网络,就称不上为电子商务;二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是一种商务活动。
狭义上讲,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人们一般理解的电子商务是指狭义上的电子商务。
广义上讲,电子商务一词源自于Electronic Business,就是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业事务活动。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使公司内部、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利用电子业务共享信息,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电子化,配合企业内部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库存、流通和资金等各个环节的效率。
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商务化的整个商务过程。
电子商务是以商务活动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交易过程。
电子商务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关联对象
电子商务的形成与交易离不开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交易平台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下简称第三方交易平台)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关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总和;
二、平台经营者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以下简称平台经营者)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第三方交易平台运营并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三、站内经营者
第三方交易平台站内经营者(以下简称站内经营者)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从事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电子商务,有门户网站经营比较完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
特征
从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具有如下基本
普遍性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
方便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户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业活动。如通过网络银行能够全天候地存取账户资金、查询信息等,同时使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在电子商务商业活动中,有大量的人脉资源开发和沟通,从业时间灵活,完成公司要求,有钱有闲。
整体性
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率,也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
安全性
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防病毒保护等等,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
协调性
商业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电子商务的全过程往往是一气呵成的。
功能
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定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
广告宣传
电子商务可凭借企业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的浏览,在Internet上发播各类商业信息。客户可借助网上的检索工具(Search)迅速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而商家可利用网上主页(Home Page)和电子邮件(E-mail)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与以往的各类广告相比,网上的广告成本最为低廉,而给顾客的信息量却最为丰富。咨询洽谈
电子商务可借助非实时的电子邮件(E-mail),新闻组(News Group)和实时的讨论组(chat)来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洽谈交易事务,如有进一步的需求,还可用网上的白板会议(Whiteboard Conference)来交流即时的图形信息。网上的咨询和洽谈能超越人们面对面洽谈的限制、提供多种方便的异地交谈形式。网上订购
电子商务可借助 Web中的邮件交互传送实现网上的订购。网上的订购通常都是在产品介绍的页面上提供十分友好的订购提示信息和订购交互格式框。当客户填完订购单后,通常系统会回复确认信息单来保证订购信息的收悉。订购信息也可采用加密的方式使客户和商家的商业信息不会泄漏。
网上支付
电子商务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网上支付是重要的环节。客户和商家之间可采用信用卡帐号实施支付。在网上直接采用电子支付手段将可省略交易中很多人员的开销。网上支付将需要更为可靠的信息传输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欺骗、窃听、冒用等非法行为。
电子帐户
网上的支付必需要有电子金融来支持,即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及保险公司等金融单位要为金融服务提供网上操作的服务。而电子帐户管理是其基本的组成部分。信用卡号或银行帐号都是电子帐户的一种标志。而其可信度需配以必要技术措施来保证。如数字凭证、数字签名、加密等手段的应用提供了电子帐户操作的安全性。服务传递
对于已付了款的客户应将其订购的货物尽快地传递到他们的手中。而有些货物在本地,有些货物在异地,电子邮件将能在网络中进行物流的调配。而最适合在网上直接传递的货物是信息产品。如软件、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它能直接从电子仓库中将货物发到用户端。
意见征询
电子商务能十分方便地采用网页上的“选择”、“填空”等格式文件来收集用户对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这样使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客户的反馈意见不仅能提高售后服务的水平,更使企业获得改进产品、发现市场的商业机会。
交易管理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跨境电子商务的分类
跨境电子商务从进出口方向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从交易模式分为B2B跨境电子商务和B2C跨境电子商务。2013年E贸易的提出。跨境电子商务分为:一般跨境电子商务和E贸易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的贸易模式。B2B模式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以广告和信息发布为主,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在线下完成,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已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统计。B2C模式下,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目前大多未纳入海关登记。
跨境电子商务的意义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使他们非常容易地获取其他国家的信息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支持
电子商务出口在交易方式、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等方面与传统贸易方式差异较大。现行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及现有环境条件已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主要问题集中在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和收付汇等方面。
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产业是深圳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所重点打造的一个特色版块,该产业园在前期的市场调查中,已经洞察到了跨境电商企业所普遍遭遇到的上述一系列问题,并尝试通过服务资源整合、服务集群等方式来化解这些难题,为跨境电商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窗。截至目前,包括环球易购、赛维网络、通拓科技、有颗树科技、傲基国际等在内的几十家跨境电商企业选择纷纷扎堆于此,产业园内完美的集群式服务让这些企业在市场机遇期纵情成长。
跨境电子商务的特征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网络空间相对于物理空间来说是一个新空间,是一个由网址和密码组成的虚拟但客观存在的世界。网络空间独特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跨境电子商务,使其不同于传统的交易方式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跨国电子商务具有如下特征(基于网络空间的分析):
(一)全球性(Global Forum)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媒介体,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征。依附于网络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也因此具有了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性。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其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无边界交易,丧失了传统交易所具有的地理因素。互联网用户不需要考虑跨越国界就可以把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提交到市场。网络的全球性特征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共享,消极影响是用户必须面临因文化、政治和法律的不同而产生的风险。任何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手段,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让信息进入网络,相互联系进行交易。美国财政部在其财政报告中指出,对基于全球化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课税是困难重重的,因为:电子商务是基于虚拟的电脑空间展开的,丧失了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地理因素;电子商务中的制造商容易隐匿其住所而消费者对制造商的住所是漠不关心的。比如,一家很小的爱尔兰在线公司,通过一个可供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点击观看的网页,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其产品和服务,只要消费者接入了互联网。很难界定这一交易究竟是在哪个国家内发生的。
这种远程交易的发展,给税收当局制造了许多困难。税收权力只能严格的在一国范围内实施,网络的这种特性为税务机关对超越一国的在线交易行使税收管辖权带来了困难。而且互联网有时扮演了代理中介的角色。在传统交易模式下往往需要一个有形的销售网点的存在,例如,通过书店将书卖给读者,而在线书店可以代替书店这个销售网点直接完成整个交易。而问题是,税务当局往往要依靠这些销售网点获取税收所需要的基本信息,代扣代缴所得税等。没有这些销售网点的存在税收权力的行使也会发生困难。
(二)无形性(Intangible)
网络的发展使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传输盛行。而数字化传输是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介,例如数据、声音和图像在全球化网络环境中集中而进行的,这些媒介在网络中是以计算机数据代码的形式出现的,因而是无形的。以一个e-mail 信息的传输为例,这一信息首先要被服务器分解为数以百万计的数据包,然后按照TCP/IP 协议通过不同的网络路径传输到一个目的地服务器并重新组织转发给接收人,整个过程都是在网络中瞬间完成的。电子商务是数字化传输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无形性的特性使得税务机关很难控制和检查销售商的交易活动,税务机关面对的交易记录都是体现为数据代码的形式,使得税务核查员无法准确地计算销售所得和利润所得,从而给税收带来困难。
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基于数字传输活动的特性也必然具有无形性,传统交易以实物交易为主,而在电子商务中,无形产品却可以替代实物成为交易的对象。以书籍为例,传统的纸质书籍,其排版、印刷、销售和购买被看作是产品的生产、销售。然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消费者只要购买网上的数据权便可以使用书中的知识和信息。而如何界定该交易的性质、如何监督、如何征税等一系列的问题却给税务和法律部门带来了新的课题。
(三)匿名性(Anonymous)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非中心化和全球性的特性,因此很难识别电子商务用户的身份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在线交易的消费者往往不显示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自己的地理位置,重要的是这丝毫不影响交易的进行,网络的匿名性也允许消费者这样做。在虚拟社会里,隐匿身份的便利迅即导致自由与责任的不对称。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最大的自由,却只承担最小的责任,甚至干脆逃避责任。这显然给税务机关制造了麻烦,税务机关无法查明应当纳税的在线交易人的身份和地理位置,也就无法获知纳税人的交易情况和应纳税额,更不要说去审计核实。该部分交易和纳税人在税务机关的视野中隐身了,这对税务机关是致命的。以eBay为例,eBay是美国的一家网上拍卖公司,允许个人和商家拍卖任何物品,到目前为止eBay 已经拥有3000 万用户,每天拍卖数以万计的物品,总计营业额超过50 亿美元。但是eBay 的大多数用户都没有准确地向税务机关报告他们的所得,存在大量的逃税现象,因为他们知道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美国国内收入服务处(IRS)没有办法识别他们。
电子商务交易的匿名性导致了逃避税现象的恶化,网络的发展,降低了避税成本,使电子商务避税更轻松易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匿名性使得应纳税人利用避税地联机金融机构规避税收监管成为可能。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以及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某些避税地联机银行对客户的“完全税收保护”,使纳税人可将其源于世界各国的投资所得直接汇入避税地联机银行,规避了应纳所得税。美国国内收入服务处(IRS)在其规模最大的一次审计调查中发现大量的居民纳税人通过离岸避税地的金融机构隐藏了大量的应税收入。而美国政府估计大约三万亿美元的资金因受避税地联机银行的“完全税收保护”而被藏匿在避税地。
(四)即时性(Instantaneously)
对于网络而言,传输的速度和地理距离无关。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交流方式如信函、电报、传真等,在信息的发送与接收间,存在着长短不同的时间差。而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交流,无论实际时空距离远近,一方发送信息与另一方接收信息几乎是同时的,就如同生活中面对面交谈。某些数字化产品(如音像制品、软件等)的交易,还可以即时清结,订货、付款、交货都可以在瞬间完成。
电子商务交易的即时性提高了人们交往和交易的效率,免去了传统交易中的中介环节,但也隐藏了法律危机。在税收领域表现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即时性往往会导致交易活动的随意性,电子商务主体的交易活动可能随时开始、随时终止、随时变动,这就使得税务机关难以掌握交易双方的具体交易情况,不仅使得税收的源泉扣缴的控管手段失灵,而且客观上促成了纳税人不遵从税法的随意性,加之税收领域现代化征管技术的严重滞后作用,都使依法治税变得苍白无力。
(五)无纸化(Paperless)
电子商务主要采取无纸化操作的方式,这是以电子商务形式进行交易的主要特征。在电子商务中,电子计算机通讯记录取代了一系列的纸面交易文件。用户发送或接收电子信息。由于电子信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和传送,整个信息发送和接收过程实现了无纸化。无纸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使信息传递摆脱了纸张的限制,但由于传统法律的许多规范是以规范“有纸交易”为出发点的,因此,无纸化带来了一定程度上法律的混乱。
电子商务以数字合同、数字时间截取了传统贸易中的书面合同、结算票据,削弱了税务当局获取跨国纳税人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的能力,且电子商务所采用的其他保密措施也将增加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财务信息的难度。在某些交易无据可查的情形下,跨国纳税人的申报额将会大大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征税款都将少于实际所达到的数量,从而引起征税国国际税收流失。例如,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传统税种之一的印花税,其课税对象是交易各方提供的书面凭证,课税环节为各种法律合同、凭证的书立或做成,而在网络交易无纸化的情况下,物质形态的合同、凭证形式已不复存在,因而印花税的合同、凭证贴花(即完成印花税的缴纳行为)便无从下手。
(六)快速演进(Rapidly Evolving)
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现阶段它尚处在幼年时期网络设施和相应的软件协议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税法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是网络,象其他的新生儿一样,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无法预知的方式不断演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活动也处在瞬息万变的过程中,短短的几十年中电子交易经历了从EDI到电子商务零售业的兴起的过程,而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更是花样出新,不断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而一般情况下,各国为维护社会的稳定,都会注意保持法律的持续性与稳定性,税收法律也不例外。这就会引起网络的超速发展与税收法律规范相对滞后的矛盾。如何将分秒都处在发展与变化中的网络交易纳入税法的规范,是税收领域的一个难题。网络的发展不断给税务机关带来新的挑战,税务政策的制定者和税法立法机关应当密切注意网络的发展,在制定税务政策和税法规范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英语歌词的文体特征分析
歌词是一种凝炼的听觉艺术形式,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英语歌词的语言及其歌词抒发感情功能方面出发,分析了英语歌词的文体特点,并通过实例,就英语歌词中出现的一些特性做了具体分析.
作 者:邹素 ZOU Su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许昌,461000刊 名: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827(2)分类号:H03关键词:英语歌词 文体特征 表感功能
关键词: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语言特征
一、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纺织品贸易中, 贸易双方更倾向于运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交流, 电子邮件已成为纺织品贸易双方建立业务关系、咨询答复、商务谈判的主要途径。近年来, 国外学者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从语用学和语义学等方面对E-mail和其词汇进行研究 (Jonathan, 1999;Julio, 2000) 。国内也有学者运用语料库分析外贸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和体裁特点 (赵春燕, 王世平2008;李俊儒2007) ;运用语用学分析电子邮件的请求策略 (校玉萍2011) ;分析礼貌原则在电子邮件中的应用 (黄丽莉2012) 等。但是对纺织品贸易中使用的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却鲜有研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 笔者选取两个纺织品外贸公司同5个国家贸易往来的163封邮件为语料, 从语篇结构、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分析纺织品贸易往来中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 旨在更好了解纺织品贸易商务英语电子邮件, 促进纺织品对外贸易合作。
作为商务信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邮件既有传统商务信函的特点, 也有电子语篇的特点, 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也不例外。Crystal (2001) 认为电子语篇出现在通过因特网进行交流的场景中, 并将电子语篇分成五类:电子邮件、同步聊天 (交谈) 、非同步聊天、虚拟世界和万维网。黄国文 (2005) 认为电子语篇吸收了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的特征, 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如具有副语言特征和超级链接等功能。Gimenez (2000) 认为商务电子邮件要比商务邮递信函、商务电传和传真更加口语化。
二、语篇结构特征
和其他商务电子邮件一样, 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有固定的框架结构,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称呼语、正文和结尾敬语。
(一) 框架结构
发件人 (from) 、收件人 (to) 、主题 (subject) 、发送日期 (sent) 等都是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固定格式的一部分, 而且还能够将邮件抄送 (Cc) 和密送 (Bcc) 给一人或多人。电子邮件形式的商务信函增加了许多纸质商务信函所不具备的实用功能。比如, 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在电子邮件中并不出现在信头部分, 而是在信件的结尾以常用签名的形式或者以附件图片形式出现在每一封发出的邮件中。发送日期是在电子邮件发送时系统自动添加的, 往往具体到分。例如:Hi, Daniela.Is the sample OK?What are their comments about it?Jason (Shaoxing ABCTextile Co., Ltd;Floor 2nd Dongfang Building Keqiao Shaoxing China;Website:www.ABCtextiles.com;Tel:0086-575-88706140-8016;Fax:0086-575-87609390;Mail:Jason@ABCtextiles.com M.T.:+86-13857508160) 。括号中信息是该公司与客户邮件往来经设置自动附加在每封邮件结尾处。
一名纺织品外贸业务员会同时处理多笔业务, 而且围绕一笔业务, 贸易双方会有多封邮件往来。为清楚表达邮件内容, 写信人会在subject (主题栏) 中使用RE (reply) 一词, 表明是对哪笔业务的回复。这符合商务信函写作原则的体谅 (consideration) 原则。商务信函格式有完全平头式, 缩行式和半齐头式。完全平头式便于写信人记忆和操作。在语料中, 所有的电子邮件均采用完全平头式, 这说明完全平头式的电子邮件写作格式符合网络时代人们对方便、快捷的追求, 在写作纺织品贸易电子邮件时, 完全平头式是格式首选。
(二) 称呼语
在作者收集的纺织品贸易电子邮件中, 称呼语从表现形式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 Dear+名字。
在语料中, 有41封邮件采用Dear+名字形式的称呼语, 占所有邮件的25.15%。从邮件内容分析, 采用这种形式称呼语的原因有三种情况: (1) 个人书写习惯, 在一单关于school shirt业务的往来邮件中, 买方的所有邮件都采用Dear+名字这一称呼语形式。 (2) 收、发件人刚刚建立业务关系, 不熟悉彼此。出于友好、礼貌的原则, 采用这种称呼语。Dear Scott, Regarding your inquiry, my quotation is as below. (3) 因某种原因出错, 向对方致歉时, 采用Dear+名字形式, 以示正式, 例如:Dear Caren, I’m really sorry that the price is CFR$2.57/M C5%, not$2.57/M FOB C5%.
2. (Hello/Hi) +名字。
163封邮件中, 有103封邮件采用 (Hello/Hi) +名字形式的称呼语, 占所有邮件的63.19%。进一步对这103封邮件的称呼语进行分析, 发现有以下特点: (1) 直接采用Hello/Hi+名字; (2) 只有名字, 没有Hello/Hi; (3) 将称呼语和正文段落放到同一行, 例如:Hi Jason.Pls let me know when you will be sending the new colorfastness submissions for this item. (4) 称呼语后面标点符号多样。商务信函写作格式要求称呼语后面的标点符号为逗号或者不加标点。但是收集的语料显示, 很多纺织贸易行业的业务员都在称呼语后面使用冒号, 在Hi后面加上逗号, 例如:Hi, Daniela:。称呼语后面加冒号是中文信函的写作格式, 我们的业务员在写作英文信函时沿用了这种格式。上述第三和第四种情况与英文信函写作格式不符, 或者说出现了格式错误, 但贸易双方更多关注的是交流顺畅, 如果不出现交流障碍, 没有人会在意个人的习惯表达方式。这是纺织品贸易电子邮件用语呈现口语化、非正式语言特征的显示。
3. 无称呼语。
语料中, 19封电子邮件无称呼语, 占所有邮件的11.66%。进一步分析发现, 无称呼语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贸易双方后续交流的电子邮件中, 双方第一封往来邮件没有出现类似现象。无称呼语并不是写信人不礼貌, 很多情况下是贸易双方关系友好的显示。
(三) 正文
正文部分为电子邮件的具体内容, 用以完成信息传递。正文不宜太长, 以清楚明了地完成传递信息的功能。
1. 内容简洁、明了。
在作者收集的邮件中, 虽然每封邮件涉及的内容不一, 但正文大多由一到两个自然段组成, 正文中几乎没有出现客套语 (只有一封邮件中出现了Trust you and your family are doing very well.) , 都是直接表达写信目的。
2. 大小写字母应用。
(1) 有些纺织品对外贸易电子邮件通篇都会用大写字母或者小写字母来显示信息, 这种表达形式是个人的书写习惯, 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不拘礼节的读者和已经建立长期稳定纺织品贸易关系的合作伙伴都能欣然接受。在作者收集的邮件中, 有42封邮件通篇用大写字母表达, 没有出现通篇用小写字母表达的邮件。 (2) 为了表示强调, 写信人会将被强调内容用大写字母表达或者用不同颜色字体表示。例如:I knew what you meant.When the bulk goods is done, ON MAY 13, we need to SEND TO THE GARMENT MAKER IN VIETNAM 10 MTS.用大写字母强调以了解对方意思, 明白了5月13日自己要做的事情。Please see below answer in purple.采用不同颜色字体传递信息是电子语言副语言特征的显示。 (3) 句子开头用小写字母, 用i代表第一人称代词I。例如:also, she will call you on9:00 AM, NY time./Today, i sent 3 meters bulk sample to Fabtrend International INC by Fedex.
3. 标点符号使用。
(1) 完整句子与完整句子中间用逗号或者无标点符号。作者对语料中的句子进行了分析, 在163封邮件的715个完整句子中, 句子中间使用逗号代替句号的地方有45处;完整句子结尾处没有标点符号的有25处。这一结果表明, 业务员用电子邮件交流时, 只要不给双方带来沟通障碍, 这些表达方式就不算“错误”, 这可能也是电子语言的特征之一。 (2) 感叹号和问号的使用。黄国文 (2005) 认为, 通过重复字母 (如, aaaaahhhhh等) 和一些标点符号 (hey!!!!!!, what?????????) 来表示强调。在笔者使用的语料中, 有些电子邮件也反复使用感叹号和问号, 以此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I was tol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sample is much much much better than the former one.通过重复much一词, 强调这次的样品质量比上次的好得多。Please read it carefully!!!!!用感叹号比用句号更加能表达写信人内心强烈的感情。Have you contacted James???用三个问号表达联系James的迫切。
4. 语法、拼写错误。
某些电子语篇像口头表达一样, 出现语言使用方面的不恰当和 (或) 在语法规则方面错误的表达, 写错字、拼错词的情况则更多 (黄国文2005) 。在笔者使用的语料中, 共出现101处语法和拼写错误。这些错误有:标点符号错误、单词拼写错误、单复数不一致、主谓不一致、句子首字母没有大写、介宾结构中没有用动名词、时态、语态错误等, 例如:many factory, 单复数不一致, 应为many factories;i’m sorry for make trouble of you job, my staff writeing Chinese not with English bcs he think it’s local business.句子首字母没有大写, 应为I;介宾结构应用动名词形式, 应为for making;两个完整句子中间应为句号;主从句时态错误, 应为wrote和thought。
5. 段落前面标数字。
一封电子邮件可能传达两件及以上的事项, 为便于收信人清楚了解这些信息, 发件人会在每件事项前面加上阿拉伯数字。这体现了商务信函写作清楚 (clearness) 原则和体贴 (consideration) 原则。语料中, 有8封邮件标注阿拉伯数字。
(四) 结尾敬语
电子邮件的结尾大多用Regards (Rgds) , with best Regards (Rgds) , kind regards (Rgds) , Thanks (THKS) 等敬语用以表示贸易双方友好的合作关系。有些电子邮件结尾处没有出现敬语, 这可能是发件人写信时比较匆忙, 忘记书写。或者双方已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无需再使用这些客套语, 并不是不礼貌的表示。
三、词汇结构特征
作为电子语篇, 电子邮件兼有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的文体特点, 其用词既有口头语篇简单、直接、口语化等非正式语言的特征, 也有书面语篇准确、清晰的正式语言特征。在电子语篇中, 还会出现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中不可能出现的语言形式 (黄国文2005) 。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既有商务电子邮件的词汇特征, 还有纺织外贸行业独有的词汇特征。
(一) 使用专业术语
电子邮件是贸易双方建立业务关系、商务谈判、咨询答复的主要途径。在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业务联系时, 往往会涉及贸易、经济、法律、运输、保险、纺织等行业的专业术语、缩略语等。例如:1.贸易术语offer (报盘) 、Article No (货号) 、Shipping Marks (唛头) 等。2.经济术语invoice (发票) 、P/I (形式发票) 、letter of credit at sight (即期信用证) 等。3.法律术语claim (索赔) 、arbitration (仲裁) 、conciliation (调解) 等。4.运输术语Port of Loading (装运口岸) 、Port of Destination (目的口岸) 、ETA (预计到达时间) 等。5.保险术语marine insurance (海上保险) 、total loss only (全损险) 等。6.纺织术语lab dip色卡、piece dyed染色、color fastness to light耐晒色牢度、fabric面料、gray胚布等。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这些专业术语是约定俗成的, 体现了纺织品贸易商务电子邮件书面语篇正式语言的特征。
(二) 使用缩略语
赵春燕、王世平 (2008) 将电子邮件中的缩略词分成四类:公司或机构名称缩写、商业术语缩写、单据缩写和计量单位缩写。纺织品贸易背景下, 除了这四类缩写词, 纺织品贸易商务电子邮件中还会出现普通邮件中常用缩略语和纺织英语方面的专业缩略语。
1. 公司或机构名称缩写。例如:Shaoxing ABC Textile Co., Ltd (Co.=Company;Ltd=Limited) ;BV (Bureau Veritas) 等。2.商业术语缩写。例如:贸易术语CIF (cost, insurance, freight) ;付款方式L/C (letter of credit) ;险种F.P.A (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 等。3.单据缩写。例如:P/list (packing list) ;P/I (proforma invoice) 等。4.计量单位。例如:MT (meter) ;YD or YRD (yard) 等。5.电子邮件常用缩略语。例如:U (you) ;YR (your) ;WUD (would) ;BCS (because) ;CFM (confirm) ;DOCS (documents) 等。6.纺织英语专业缩略语。例如:HMC (high multi chiffon高密雪纺) ;L/D (lab dip色卡) ;S/O (strike off手刮样) ;P/D (piece dyed染色) ;C (cotton棉) ;A/C (Acrylic腈纶) ;L (linen亚麻) 等。一封电子邮件, 也可能会多处出现缩略语, 例如:Jason, will you pls go ahead and submit to me yr effort at a 4-5 pls?
缩略语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收信人阅读邮件的时间, 既体现了发件者的体贴, 让对方从每天可能阅读上百封邮件的疲倦感中解脱出来, 也体现了发件者的专业性。
(三) 使用简单及口语化的词
使用简单及口语化的词是纺织品贸易商务英语电子邮件语言非正式性的体现。例如:Hi Roc, that will work for us.Thanks.加上称呼语和结尾敬语, 这封邮件只有9个单词组成。其中hi, thanks等都是口语化用词;正文中的单词没有一个超过6个字母。类似这样的邮件, 在作者收集的语料中屡见不鲜。
(四) 一词多义
纺织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它拥有很多专业词汇。除此之外, 它和普通英语还共同使用一些词语。在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商务电子邮件中, 这些词被赋予了新的词义, 在词语理解上, 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例如:assistant原义为“助手”, 纺织英语中意思为“助剂”, “纺织品助剂”翻译为textile assistant;grey原义为“灰色”, 纺织英语中意思为“胚布”;hand原义为“手”, 纺织英语中意思为“手感”;print原义为“印刷”, 纺织英语中意思为“印花”等。纺织品贸易从业者, 要多掌握此类词语, 以更好理解贸易往来中的电子邮件。
四、句法结构特征
黄国文 (2005) 认为:“口头表达的语言结构一般不怎么复杂;有大量的省略句, 也出现很多不完整句。在很多电子语篇 (如网上聊天, 或一些随意的、非正式的私人的电子邮件) 中, 这类情况特别明显, 可能比日常的交谈更明显。”正式的电子邮件和书面表达一样, 语言结构也可能比较复杂, 含有很多从属结构。正式句子可以分为完整句子 (major sentence) 和不完整句子 (minor sentence) (钱瑗, 1991) 。不完整句子指句子片段, 即缺乏句子中必要的一些成分。作者语料中的句子进行分析, 发现纺织品贸易电子邮件在句法上有以下特征:
(一) 使用简单句
相对于复合句来说, 简单句句子结构简单, 收件人能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句子内容, 例如:I want to know the result of BV testing.简单句在电子邮件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 这显示了电子邮件用语的口语化特征, 也体现了商务信函写作的清楚 (clearness) 和简洁 (conciseness) 原则。
(二) 使用不完整句子
不完整句子指句子片段, 即缺乏句子中必要的一些成分。这些不完整句子不符合语法规则, 在书面语篇中很少出现, 但在电子邮件中却很常见。利用不完整句子传递信息是商务英语电子邮件非正式语言的特征之一。例如:No need to wait for testing result.句子缺少形式主语it is。/Always offer you the price as best as possible.句子缺少主语I。/Tell me if any question.句子省略了there is。
(三) 使用复合句
复合句至少包括有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 句子结构比较复杂。黄国文 (2005) 认为“和书面表达一样, 有些电子语篇 (如, 正式的电子邮件、网页、论坛和公告栏) 的语言结构也可能比较复杂, 含有很多从属结构”。因此在电子邮件中使用复合句是其具有书面语言特征的体现。语料分析结果显示, 纺织品贸易电子邮件中常用的复合句有宾语从句, 状语从句和简单的定语从句, 例如:We don’t think there is any problem for us to do that after the s/off we send is approved.这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句, 有that (省略了) 引导的宾语从句、afte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that/which (省略了) 引导的定语从句。
(四) 使用祈使句
祈使句用please开头, 是礼貌语言策略在纺织品贸易电子邮件中的应用, 表明请求者在发出请求时, 尽量缓和语气, 体现商务信函写作的礼貌 (courtesy) 原则。在语料中, 以please开头的祈使句处处可见, 这充分表明贸易双方都想给对方留下礼貌、友好的印象。用please一词缓和请求行为所蕴含的命令语气, 以维持友好的贸易合作关系。例如:Please cfm s/off has been sent?在cfm前面加上please, 变命令为请求, 显示了说话人的礼貌。
(五) 较少使用被动句
与被动句相比较, 主动句能更直接明了的传递信息。因此, 电子邮件中较少使用被动句, 对语料的分析结果与此相对应, 只有极少部分邮件中出现了被动句。
五、结尾
笔者从语篇、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对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纺织品对外贸易商务电子邮件兼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特征, 而且邮件中有大量纺织英语表达方式。在写作此类电子邮件时, 我们要了解这些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 掌握大量的纺织英语表达方式, 选择符合纺织贸易行业规范的邮件语篇格式和词汇、句式, 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子邮件提高国际商务沟通效果, 促进纺织贸易合作。
参考文献
[1]Crystal, D.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Gains Jonathan.Electronic Mail—A New Style of Communication or Just a New Medium?: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ext Features of E-mail[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 18 (1) .
[3]Gimenez, Julio C.Business Email Communication:Some Emerging Tendencies in Register[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0, 19 (3) .
[4]黄国文.电子语篇的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2) .
[5]黄丽莉.礼貌原则在抱怨及回复类外贸商务电子邮件中的应用—以福州某鞋类出口公司外贸部商务电子邮件为核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
[6]校玉萍.国际商务电子邮件中请求策略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 2011 (6) .
[7]李俊儒.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体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7) .
[8]陆丹.浅议英文商务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5) .
[9]钱瑗.实用英语文体[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关键词] 手机电子书App 视觉美学 内容美学 体验美学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1-0081-04
A Study on the Aesthetics of Mobile Phone eBook Apps
Luo Shuangli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Explore the aesthetic types of mobile phone eBook App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new concept of mobile phone reading aesthetics;analyz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phone e-book App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isual aesthetics, content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s, then bring forward some feasible advi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mobile phone e-book Apps’aesthetics.
[Key words] Mobile phone eBook App Visual aesthetics Content aesthetics Aesthetic experiences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大众阅读载体已逐渐从传统的纸质书转向新兴的数字化阅读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手持式移动数码设备的迅速普及,更助推了人们的数字化阅读生活。其中,手机因人际沟通功能及轻巧易于携带的特性几乎到了人手一机的地步。在公共场所,无论是地铁、公交车等交通系统上,还是茶室、咖啡厅、候车(机)室等休憩空间,人们埋头于手机阅读的现象随处可见。
手机贴身、私人的媒介特性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载体的变更和新的阅读方式产生,也衍生出新的审美方式。目前,主流手机电子书应用(App)分为单本型和书库型两种。笔者认为,单本型手机电子书App指整个应用程序即是一本“书”,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书库型手机电子书App指可基于手机进行电子书籍的下载、传输、存储及阅读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可能还兼有书签、笔记、评论、分享等与阅读活动相关的延伸功能。此外,还可将市场上的手机电子书App按看书型和听书型两类划分。本文主要研究书库型手机电子书App,并尝试以美学的视角,从形式美、内容美和体验美三方面探讨其特征。
1 我国手机电子书阅读的市场状况
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的《201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已有超过85%的用户使用过数字阅读服务,而用户最常使用的阅读终端是手机,占比55.8%。其中,文学小说在2013年数字阅读用户最常阅读的内容类型中占比34.0%,仅次于新闻资讯类阅读(42.6%)位居第二,较2012年同期增长7.3%[1]。此外,艾瑞从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的监测数据也显示,我国电子书阅读App的月度覆盖人数、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和人均单次有效使用时间均实现稳步增长[2]。可见,我国电子书阅读类App的用户覆盖、用户黏性和访问深度都在不断提高,市场规模也在不断膨胀中。
其中,手机电子书最常用的阅读方式主要有通过手机阅读App下载文档后离线阅读、通过手机阅读App在线阅读、将内容从电脑下载至手机后进行阅读等。当前,我国移动应用分发市场上的手机电子书App数不胜数,竞争激烈。主流的手机电子书App主要有掌阅iReader、书旗小说、91熊猫看书、QQ阅读、多看阅读、开卷有益等。
然而,手机电子书App毕竟是近几年才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全球范围内对手机电子书App的界面设计、功能设计、用户体验改进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手机电子书App的审美范式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成为新媒体艺术的热点议题。在我国手机电子书App市场上,既有追求精品阅读的多看阅读、小清新风格的豆瓣阅读,也有以海量内容资源取胜的掌阅iReader,还有以社交为特色的拇指阅读,各类App在界面设计、功能、读者定位等方面的差异很大。
2 手机电子书App的视觉美学
手机电子书阅读中,最直接的是人们观感上的视觉审美活动。因此,手机本身及手机电子书App的设计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
对手机电子书阅读者而言,如果说手机的硬件界面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美学特征,那么对手机电子书App的选择则完全可以随时更换。当前手机电子书阅读的局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局限,属“硬伤”,需要手机产品本身来解决,如手机分辨率(清晰度)、音频效果,以及手机屏幕所决定的阅读版面限制;另一方面则是手机电子书App本身的局限,如阅读界面的排版和布局,字体、字号及颜色的调整,背景图片的设置等。产品设计者对手机电子书App的版式和版面设计所达成的美学观感和使用效果最优化,决定用户对App的选择。
以多看阅读这款由多看科技开发的通用阅读软件为例,其“精品阅读时光”的宣传标语表明打造精致阅读体验的决心,其在界面设计、内容呈现、功能开发等方面可谓下足工夫。页面设计上,手机屏幕尺寸的局限直接缩小了用户的视域。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安排信息,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是阅读类App设计的重点。多看阅读以模块化的页面实现视域分块,制造视觉中心。书架页面最上方可直接进入“书架”“已购”和“云空间”快速找到自己的书,右侧的搜索工具同时支持书架内搜索和书城搜索,左侧的“WiFi传书”和“整理书籍”都是读者最常用的功能。下方“最近阅读”的四本书成为视觉中心,可供读者快速打开最近阅读的图书。再下拉则是已有图书的完整书目列表,提供多种排列方式。页面底部的“个人中心”“书架”和“书城”可令读者迅速在三者之间实现切换。这样一个书架导航界面既直观又美观,且一个页面的信息量并不多,既减轻了读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不使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又方便用户迅速找到自己所需。此外,整个App的界面设计则以统一的风格来完成视觉平衡。
nlc202309031824
长时间盯着屏幕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多看对读者阅读过程中细节的关注和处理也颇费心思。打开图书正文,可以发现它在正文中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和颜色,读者还可以自行选择字号、屏幕亮度、页面背景色、行距等,充分考虑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以字体为例,多看的中文字体默认为方正兰亭黑体,读者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方正书宋、方正楷体、方正兰亭刊黑字体等,高要求者还可以通过WiFi下载和添加字体。这些功能也确保了可将阅读界面调整到一个适宜各人眼睛阅读的环境。书内图文并茂,采用目前流行的“三点触控”操作模式,轻触左右两边可实现翻页,轻触中间弹出菜单,可进行试读后的购买、书内全文搜索、设为标签、调整阅读进度、返回目录、调整字体、切换夜间模式等操作;此外,长按文字后可选中纠错、搜索、分享、复制、书摘、批注和词典等功能。这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基本上能在两步操作内找到自己所需的功能,从而达到最佳阅读状态(见图1)。
图1 多看阅读界面设计
3 手机电子书App的内容美学
文学类尤其小说是手机电子书阅读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手机电子书App阅读又是当前主流的数字阅读方式之一。手机电子书App能有效地对文本的版式进行个性化调整,满足视觉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大大缩小了手机阅读文本的局限,使TXT、EPUB、HTML、PDF、BMP等多种格式能够轻松导入手机并实现自适应,这为网络文学、长篇经典著作都带来了手机阅读的机会。从根本上讲,App中内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手机电子书App的成败。
“移动性”是手机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手机的优势是突破时间限制,并获得空间上的解放,从而实现随时随地阅读。手机小说“无时无地不文学”“无时无地不阅读”的特性使读者能充分利用闲碎时间进行阅读。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上,排队等人过程中,人们随时都可以拿出手机进行阅读,这也决定了它内容的浅显化和语言的简短通俗,以便使人能快速地进入或者走出小说情境。
文本叙述方式上,手机小说不“咬文嚼字”“含典纳故”的口语化表达保证了其平民化阅读和随时介入阅读情境的可能性。阅读手机小说的碎片化时间和嘈杂不定的外在环境要求手机电子书的表达形式、内容创作都碎片化。它在语言上通俗易懂,很少有修辞和过多的比喻来增加阅读障碍,因此读起来不费时费力,适应了人们“快餐式”浅阅读的需要。
内容选材上,手机文学与网络文学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同网络文学一样,手机文学的创作群体也多为草根大众,其读者也是平民百姓,是典型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手机文学的创作准入门槛低,创作环境相对自由,因此包容了形形色色的通俗文学作品。武侠玄幻、悬疑恐怖、历史军事、青春言情等多种网络上流行的小说题材同样在手机小说中广为流传。
手机电子书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其内容美学的一部分,文字传情达意的美学魅力给人以精神上的审美愉悦。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思想启迪、心灵熏陶,都是一种审美结果。手机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审美,它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快感式审美体验”,因此,在手机上阅读的内容大多是过眼云烟,转瞬即忘[3]。
在艾瑞咨询、速途研究院等调研机构的报告中,掌阅iReader长期占据国内手机阅读App市场份额第一名,而这离不开其丰富的内容资源。除支持无线(WiFi)导入传书外,掌阅iReader书城拥有畅销、生活、文学等类别的优质数字图书版权30万册,同时与300多家优势版权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年发行图书10亿册,用户数量超过3.5亿[4]。可以说,其优势就在于专注内容,书目更新频繁,内容迎合受众需求。书城中的图书资源以男频、女频和出版三大类划分,并随时更新新增图书的数量,其下再设详细类目,导航十分清晰。此外,“推荐”和“畅销”类目适合暂无看书目标的读者找书。切换到排行榜,出版、男频和女频下又设不同排行方式的榜单,对读者直接找到热销书十分方便。从掌阅iReader各排行榜也可以看出,在手机电子书App上最畅销的往往是都市言情、玄幻奇幻、惊悚悬疑类适合浅阅读的图书(见图2)。
图2 掌阅iReader书城中内容资源分类及图书排行榜
4 手机电子书App的体验美学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所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为手机电子书阅读提供了更方便、更贴心的体验。互动性、多媒体等优势使手机电子书阅读的受众群更广泛,也使手机电子书的审美特性更加多样化。审美的乐趣不仅仅来自于视觉、听觉等感官享受,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悟和使用体验,美的概念正在不断延伸和泛化。情感体悟主要体现在阅读作品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依靠小说在文字、结构、情节上的感染力;用户体验主要是用户心理层面对手机电子书App使用过程中的满意程度和精神层面上获得的满足感。因此,用户体验美学也是美学的一种样态。
首先,手机阅读是一种新的审美行为和审美体验,手机电子书App也是新生事物。在这个以个性为美的时代,手机电子书App支持直接通过导航页搜索下载符合自己阅读趣味的电子书,还可以根据读者自身偏好来满足个人对差异化审美的需求。而手机电子书App最突出的体验莫过于其读写交互、社群化交流的动态审美特征。读者可以即时参与小说评论,甚至参与创作、决定故事走向和人物结局,还可形成书友圈共同分享和交流。这种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与黏着性,也使小说的情节发展具有无限的可变性[5],交互性的体验方式明确了读者的存在感,使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传受双方的地位更加平等。
拇指阅读这款手机电子书App将社交和阅读关联在一起,重视社区生态。它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将书摘和笔记分享到拇指阅读、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同时,用户可以看到自己关注的人正在读的书,感兴趣则可以直接点击右侧的“下载”或“借阅”。打开书友的个人页面,可以详细地看到书友的书评、笔记、已读和想读书目,并可以链接至他的个人微博、豆瓣、邮箱等社交页面,以供双方交流。个人页面体现了个人影响力和活跃度。此外,动态功能主要呈现书友最近的书摘、笔记和书评等,用户也可对其收藏、评论、点赞和分享(见图3)。
nlc202309031824
图3 拇指阅读的阅读与社交生态圈
目前,手机电子书App的产品设计在不断优化和更新,这也是其更加贴近受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重要体现。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甚至细节化到自动调整亮度适应阅读时的光线变化、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开发屏幕旋转功能等。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集美学特性与可用性于一身,这种美学体验也是长期绑定用户的重要手段。
5 基于美学视角的手机电子书App改进对策
基于上述手机电子书App的美学特征,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手机电子书App的视觉美学是用户最直接的审美活动。设计者在手机的握持感受、屏幕设计及阅读功能设计等方面都应更加贴近用户。这归根结底是技术与设计的结合,是实用与美观的相融。设计者还可以在导航的快捷性、正文页面的版式设计、图文的布局排版等细节处加以改进,让阅读体验更加愉悦。
手机电子书App中内容资源的质量之美则需依靠读者自觉和商家自律,以及尽快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专注的内容制作将是手机电子书App培养忠实客户群的最有效手段。读者对高端作品的审美需求是存在的,但这个市场需要去培养。而版权清晰、良好的利益分成机制和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将为手机电子书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
手机电子书App的体验美学是多方面的,当前读者倾向于主要满足其实用性的审美体验,对更高层次体验的要求则尚未顾及。针对这一问题,推广手机电子书App的互动交流功能,鼓励读者参与作品创作、表达;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图书中“猜测”出用户感兴趣的作品;以简便的操作、优质的作品和及时的更新培养各年龄层次的读者群,提高手机电子书阅读用户的消费能力……这些都是可供尝试的方案。
研究手机电子书App美学特征的目的是促进我国手机电子书市场走得更好更远,美学手段正是手机电子书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手机已成为轻便的私人阅读终端,只要建设合理,手机电子书App这个移动书房能大大推动国民文化素质教育。就目前手机电子书阅读的增长趋势来看,手机电子书的发展空间巨大,读者对手机电子书App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用户阅读手机电子书时“未满足”的一些审美需求也是可开拓的空间。
注 释
[1]201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EB/OL].[2014-07-03].http://report.iresearch.cn/2210.html
[2]2012—2013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研究报告[EB/OL].[2014-06-23].http://report.iresearch.cn/2188.html
[3]陈宁来. 网络文学审美的特殊性及其审美缺陷[J].学术交流,2007(2):180-182
[4]六年无一例版权纠纷 掌阅iReader获版权示范单位 [EB/OL].[2014-09-17].http://roll.sohu.com/20140917/n404403860.shtml
[5]邝蔼钘.中国手机小说传播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
(收稿日期:2014-11-01)
【电子游戏的特征分析】推荐阅读:
论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06-26
关于电子游戏看法议论文11-10
初三第二单元作文电子游戏议论文10-30
蒙牛企业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05-30
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1-11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的分析06-29
沙盘游戏分析理论11-18
沙盘游戏心理分析06-24
游戏运营数据分析10-03
大班区域游戏个案分析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