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资管理案例(精选8篇)
[摘要]煤炭企业筹集资金,是指煤炭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金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资金的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煤炭企业筹资的动机,其次,分析了煤炭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同时,从合理确定筹资数量,努力提高筹资效果;正确运用负债经营;遵守有关规章制度;讲求经济效益这四个方面对如何规范煤炭企业筹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煤炭企业 筹集资金 管理
一、前言
在商品经济中,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资金运动,而资金运动的起点就是资金的筹集。因此,资金筹集是煤炭企业资金运动和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煤炭企业的主要财务活动之一。所谓煤炭企业筹集资金,是指煤炭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金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资金的过程。
二、煤炭企业筹资管理的动机
煤炭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煤炭企业的筹集资金活动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完成的。一般可以归纳为扩张性动机、偿债性动机和混合性动机三类。
(1)扩张性动机
由于煤炭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而需要增加资产的经营目的所促成的。如市场对煤炭企业有利,产品信誉好,供不应求;煤炭企业在其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期或成长期,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就形成扩张性动机。一般情况下扩张性筹资是因为煤炭企业资金不足促成的。这种扩张性筹资会使煤炭企业的资产规模有所扩大,但负债规模也有所增大,使煤炭企业在获得收益增长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风险,这是扩张性筹资的典型特征。
(2)偿债性动机
煤炭企业为了偿还某些债务而促成的筹资动机叫偿债性动机,也就是借新债还旧债。一般情况下,偿债性筹资是因煤炭企业货币不足而促成的。这种偿债性筹资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煤炭企业虽有能力支付到期旧债,但为了调整原有的资本结构,仍需借债,从而使资本结构更加合理,故称之为调整性偿债筹资;另一种是煤炭企业现有支付能力己不足以偿还到期旧债,被迫借债还债,说明财务状况恶化,因此称之为恶化性偿债筹资。
(3)混合性动机
因资金和货币同时短缺所促成的筹资动机称混合性动机。通过混合性筹资,煤炭企业既扩大了煤炭企业资金规模,又偿还了部分旧债,也就是说在这种筹资中混合了扩张性筹资和偿债性筹资两种动机。
三、 煤炭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
煤炭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是指煤炭企业取得资金的来源,煤炭企业从何处取得资金,是由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不同的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煤炭企业的资金来源发生了显著变化,正由单一渠道向多种渠道发展。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筹集资金的来源渠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
(1)国家财政投入资金
即国家对煤炭企业的投资。当前,除了原来煤炭企业的国家资金以外,还有用投产后税利偿还的基建借款所形成的国家资金;财政和主管部门拨给煤炭企业的专用拨款。国家财政资金具有广阔的来源和稳固的基础,因此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的资金来源仍应靠国家投资,其供应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2)商业银行信贷资金
这也是煤炭企业筹集贷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贷款项目主要有基本建设贷款、更新改造贷款、各种流动资金贷款、专用贷款等。目前给煤炭企业贷款的商业银行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投资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各级政府主办的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有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民间金融组织目前也逐渐形成,但大部分都是由街道组织的,如城市信用社等,具有合作性质。上述金融机构的资金力量比商业银行要小,目前只能起辅助作用,但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比较灵活方便,还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今后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4)其他企业投入资金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有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未动用的企业留用利润等,可在企业之间相互调剂利用。随着横向经济联合的开展,各企业之间资金联合和资金融通将会广泛发展。其他企业投入资金的方式包括联营、入股、购买债券及各种商业信用,既有长期的稳定联合,又有短期临时的融通。其他企业投入资金往往同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密切联系,它有利于促进企业问的经济联系,开拓本企业的经营业务。所以这种资金渠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当前是被广泛利用的一种渠道。
(5)煤炭企业内部形成
煤炭企业内部形成是指煤炭企业以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基金,以及未分配利润用于煤炭企业再投资,都属于煤炭企业内部积累。煤炭企业内部形成的折旧不过是煤炭企业资金的一种转化形式,虽不增加煤炭企业资金用量,但其提取办法对煤炭企业资金的分配有一定影响。随着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煤炭企业内部积累的数额将日益增加。
四、如何规范煤炭企业筹资管理
(1)合理确定筹资数量,努力提高筹资效果
煤炭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是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因此,煤炭企业在开展筹资活动之前,应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既要合理确定流动资金需要量,又要合理确定固定资金需要量。使筹资数量与需要达到平衡,防止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或筹资过剩降低筹资效果。
(2)正确运用负债经营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量是不断变化的,而煤炭企业的资本金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因此,合理筹集借入资金,正确运用负债经营对煤炭企业发展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扩大是非常重要的。当煤炭企业的资金收益率大于资金成本宰的情况下,正确运用负债经营还是有利于提高资本金的收益率。当然,借债要按规定办理手续和还本付息。
(3)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煤炭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筹集、使用、归还资金的工作程序,严格履行各类合同。
(4)讲求经济效益
筹集资金要满足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而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因此,筹集资金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资金筹集的经济效益可从两方面分析。
①认真选择筹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煤炭企业筹资可以采用的渠道和方式各种各样,不同筹资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各不一样。因此,财务人员应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方式和渠道,实现最优的筹资组合,以降低资本成本。
②适时取得资金来源,保证资金投放需要。
筹措取得资金要按照资金的投放使用时间来合理安排,使筹资与用资在时间上衔接,避免筹资过早造成投用前的闲置或筹资滞后影响投放的有利时机。
参考文献:
[1] 王立坤。 浅析企业筹资管理[J]。 农场经济管理 , ,(05)
[2] 曹悦。 给企业筹资加一个“期限”[J]。 辽宁财税 , ,(11)
[3] 郭秀珍 , 辛国琴。 谈筹资过程中应注意的原则[J]。 理论界 , ,(05)
[4] 孙劲松, 王云霞。 试谈企业筹资策略[J]。 黑龙江金融 , 2001,(07)
1、筹资管理的定义。筹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的资本(金)的财务行为。
2、筹资的主要方式。筹资的主要方式包括筹措股权资金和筹措债务资金。
3、筹资管理的目的。筹资管理的目的是满足公司资金需求,降低资金成本,减少相关风险。具体而言就是满足经营运转的资金需要,企业筹资,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资金保障。资金规模决定着企业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经营发展的程度。建立企业时,要依据企业的战略所确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来确定企业长期资本和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来维持,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应根据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状况来确定企业日常资金的需求,以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和企业投资的需要。成长中的企业,由于需要不断的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或增加对外投资的数量,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企业由于战略发展和资本经营的需要,还会积极开拓有发展前途的投资领域,以联营投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等形式对外投资。经营规模扩张和对外产权投资,都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
4、筹资的原则。筹资的原则主要包括: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筹措资金。企业的筹资活动不仅在为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还影响着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企业的筹资行为和筹资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法律法规和投资合同约定的责任,合法合规筹资,依法信息披露,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正确预测资金需求量。企业筹集资金必须先合理预测资金的需求量,确定企业的筹资规模,以有效既避免企业因筹资不足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防止了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的状况;合理确定筹资时间,适时取得资金。企业筹集资金应依据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的时间,适时安排资金筹集,适时获取所需资金,以确保资金筹集时间和资金使用时间的配合形成的资金投放前闲置和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间;了解各种筹资方式,合理确定资金结构。企业应当分析各种筹资方式的难以程度和资金成本合理确定企业的最佳资金结构,最大限度的求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研究各种筹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企业筹资要综合考虑股权资金与债务资金的关系、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关系、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的关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保持适当偿债能力,防范企业财务危机,提高筹资效益。
二、企业筹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筹资管理意识淡薄。目前,我国的多少企业没有认识到资金成本对于企业的影响,导致了企业忽视了企业的筹资管理,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
2、企业筹资规模不合理。企业资金的筹集没有进行事前的资金需求量的预策,导致企业在实际筹集资金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导致了企业筹集资金的数量与企业的实际需要不匹配,要不就是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要不就是企业资金严重限制导致了企业资金的浪费减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3、企业筹资方式单一,资金结构不合理。目前,企业筹资主要通过自由资金和银行借款两种方式来进行,但这两种筹资方式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自由资金的的相对有限,另外虽然银行借款是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具有筹资弹性较大、资本成本较低、筹资速度快、等有点但同时也具有限制条款多、筹资数额有限等缺点。企业的经济状况、还款能力、企业信誉等都影响了企业借款的实现,特别是个别企业的银行借款还款不及时,严重影响了银行对于企业的信任度,增加了企业通过银行筹集资金的难度。另外由于筹资方式的单一导致了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和企业资金成本的居高不下。
4、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混乱、闲置资金浪费严重、商业信用利用不合理。企业的筹资是多样化的,企业可以通过外部筹集资金也可以有效的使用内部闲置资金。目前,由于企业资金管理的混乱导致了企业存在的闲置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例如固定资产的闲置和应收账款的收回不及时等都造成了企业资金的严重浪费,企业如何利用闲置资金特别是如何及时有效的收回应收账款,是企业强化筹资管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5、企业没有有效的利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形式.进入市场经济的标准就是采用这些形式的信用经济。商业信用是企业以流动负债形式实现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之一.目前企业的赊销、分期付款等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拖延企业资金的支出时间,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充分利用,但一部分企业没有合理合法的利用商业信用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等,因此如何处理好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坚持双方互利的原则,保证企业合理的信用,是企业当前面临的又一问题。
三、解决企业筹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强化企业筹资管理意识。企业应正确认识资金成本,企业应把企业的筹资管理做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的做好企业筹资管理工作,将资金成本意识和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运用于筹集的各个工作环节,合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确定企业的最佳资金结构、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企业资金效益。
2、合理确定企业筹资规模。企业要做好筹资管理工作首先要合理的预测企业资金的需求量,这也是资金筹集的基础工作。企业应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的经营目标来预测企业资金的需求量。预测资金需求量的主要方法:销售百分比法,基本思路:假设企业的资产、负债中有一部门是与收入同比例增减的。此方法是一个增量的猜测方法,也就是在基期或上期期末的基础上去猜测下一年度因为收入的增长导致资产的增长,资产的增长也就是资金占用的增加,就会有资金来源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去猜测因为销售增长之后,从企业内部来看,增加的负债来源和增加的保存收益来源,这两部门增加的数额合在一起之后,与增加的资金来源的差额,这就是下一年度需要从外部筹集的资金量。主要是围绕资产负债表开展猜测的;回归分析猜测法:假设企业的资产需求量与企业的业务量是一种线形关系。y=a+bx其中:y――资金需要量、a――固定的资金需要量、b――变动资金率、x――销售额。
3、拓宽企业筹资方式,优化企业资金结构。企业应通过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以优化企业资金结构、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企业应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提高还款能力、提高企业信誉特别是企业的银行还款信誉以确保企业可以及时有效的通过银行借款来筹借企业资金。另外,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增加新的筹资方式例如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向社会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赊购商品或劳务等。
4、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提高闲置资金使用效益。企业应强化资金管理有效的发现导致企业资金闲置的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合理利用企业闲置资金。企业应特别关注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实行应收账款的定时定量分析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回收制度、提高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应收账款管理意识,实现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企业除了应收账款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闲置资金,对于这些资金企业也应有效的处理,如对于企业闲置的固定资产可以出租、出售或者使改良后重新使用;对于使用不充分的固定资产可以采取有效的出租方式了充分利用;对于企业积压的存货应及时的进行处理尽早的转换为可用资金;企业应以销定产减少企业存货的积压等。
5、合理利用商业信用。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的信用政策。企业应充分了解所处的市场环境、行业状况、企业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客户的经营财务状况等,并依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来合理科学的确定适合本企业的信用标准。企业还应通过对应付账款的分析来合理的评价和不断的优化企业的信用标准。确立了企业适当的信用标准后,企业还需要制定应付账款管理制度,应付款进行制度化管理。企业应建立应付账款的时间表,合理确定还款时间,确定资金的筹集时间,为企业可以按时还款做好基础工作,以保证企业的商业信用得以维护或有效提高。企业应保持良好的商业信用筹资的心态,在减轻企流动资金的筹集的压力的同时降低企业高额的财务费用,有效的提高企业筹资管理的水平,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另外,企业还应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确保尊重国家的利益和企业客户的利益,建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商业信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忠森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5年第10期
【关键词】 多渠道筹资; 内部控制; 煤炭企业; 风险控制
一、引言
煤炭企业面临兼并重组、基地建设和技术改造所需的多达千亿的资金缺口,需要构建以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为主的多种渠道筹资体系。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对风险评估的误判、筹资方案的越权审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舞弊,煤炭企业筹资管理存在诸多风险。因而,加强对煤炭企业集团筹资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对筹资活动的业务流程、主要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筹资业务的会计控制进行了具体规范。其中,筹资活动的主要流程包括筹资方案的提出、论证、审批,筹资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以及筹资活动的监督、评价与责任追究;认为筹资风险主要是由于缺乏筹资战略规划、授权审批制度,对企业资金现状认识不足等原因引起的。筹资业务的会计控制是对账务处理、凭证保管、资金管理及相关资本结构的全面协调。
筹资管理是煤炭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王玉江(2010)提出应从合理确定筹资额、努力提高筹资效果、正确运用负债经营、遵纪守法、讲求经济效益等方面来规范筹资管理。马静(2009)的研究表明我国煤炭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这两种方式所筹资金占到筹资总额的90%以上。李凯风、刘传哲(2010)对煤炭行业金融安全进行了界定,认为煤炭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借款率、资金成本率对煤炭行业的金融安全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应该通过构建能源战略储备体系、设立国家煤炭能源专项发展基金、创新煤炭行业的融资工具、建立区域性开发金融机构、构建企业直接融资平台等措施扩展融资渠道。申小丑(2010)对长短期筹资方式的成本及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煤炭企业要遵循风险收益的均衡原则,准确认识和评价筹资风险,保持合理的负债规模结构和资本结构,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渠道,努力化解筹资风险。同时,建立健全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机制,优化宏观风险控制环境。
现阶段,关于煤炭企业筹资内部控制的研究并不多,且大都停留在对现状的分析上,并没有提出具体规范的内控体系。加强企业的筹资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控制活动,本文在研究煤炭企业筹资内控现状的基础上,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筹资业务过程,构建煤炭企业筹资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煤炭企业筹资风险分析
(一)煤炭企业筹资方式及风险程度分析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煤炭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运输以及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煤炭企业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预算计划,进行所需资金分析,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全面综合地衡量筹资环境、筹资规模、公司财务状况、收益情况、筹资成本、风险因素、偿还能力等,选择适合企业的筹资方式进行多渠道筹资。
目前,煤炭企业更倾向于融资规模大的股权融资方式,例如在股市IPO或增发扩股,其次是银行长期贷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资,筹资规模大,资金成本相对较低,是企业筹资较好方式之一。随着国家对发行企业债券支持力度的加大,煤炭企业要把握好国家金融政策,扩大债券融资的份额。此外,煤炭企业还应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考虑采取中期票据、股权融资的形式,通过境外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及投资组建财务有限公司等多种筹资方式,通过煤炭投资基金等多种政策性能源金融机构来解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
确定筹资渠道及方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整个筹资过程的固有风险进行识别、预防,还需要对各个筹资方案的特有风险加以分析了解。煤炭企业常用的筹资方式风险对比见表1。
(二)煤炭企业筹资风险分析
煤炭企业的筹资风险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所造成的风险,也包括企业外部环境所引致的风险。
1.内部管理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所引起的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筹资决策失误风险。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造成企业资金不足、冗余或债务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2)决策执行不力风险。筹资决策的执行中没有严格按照企业筹资方案所确定的用途来使用资金,出现资金使用方面的舞弊、欺诈或差错。(3)偿付能力欠缺风险。企业债务过高和资金调度不当,导致企业不能按期偿付债务。(4)对股权类筹资来说,股利分配过度或不足会引起公司股票剧烈波动,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
在企业资金筹集的决策、执行和偿付的全过程中,筹资决策是筹资活动的基础,决策执行是资金管理的保证。这两方面对整个筹资过程极为重要,是企业应重点关注的环节。
2.外部环境风险
企业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有政府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两种。(1)政府政策风险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对企业项目筹资经营的影响。对政府政策的及时预测与把握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对煤炭企业来说,低碳经济的到来以及政府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计划,为煤炭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煤炭企业筹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市场环境风险是指市场供求、金融利率、汇率等的变化对企业筹资的影响。市场是活动的市场,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对实物与资本市场变化的判断,能够影响企业的筹资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煤炭企业能否敏锐地发现市场潜在的机遇与风险并作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煤炭企业筹资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煤炭企业筹资管理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对煤炭企业而言,降低筹资风险,提高筹资资金使用效率,首先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构建一套良好的筹资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本文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企业筹资活动流程,结合煤炭企业多渠道筹资风险控制分析,构建了以控制主体、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点和控制措施四维一体的煤炭企业筹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中的四个维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控制主体会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就会对应不同的风险控制点和控制措施,形成四维一体的煤炭企业筹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1.以控制主体为要素的第一维度。控制主体,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为主体。当代“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正在逐步形成与发展。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企业的任何活动都应以人为主体。
煤炭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长期以来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企业整体战略决策因此成为个人利益的帮凶。另外,人才管理能力的欠缺使得企业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忽略了员工自我价值的发展,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因此,煤炭企业筹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应注重职能的相互牵制和人才匹配问题,分层次、分主体地进行相关机构的设立、岗位职责的确立、权限的设置和员工的匹配,以人为本,构建合理的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2.以控制目标为要素的第二维度。控制目标是煤炭企业筹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指引,引导企业有目的地进行筹资活动。我们将控制目标分级为战略决策层目标、审批审核层目标、执行运作层目标及个人层目标。煤炭企业的筹资控制目标应符合国家的发展规划和产业要求,符合企业战略规划的要求,同时,还应明确在筹资活动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风险与收益可以产生偏差的最高水平和最大弹性区间,确定筹资内部控制的容忍极限,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以风险控制点为要素的第三维度。结合企业筹资现状和对多渠道筹资方式及其风险的分析,煤炭企业筹资活动中风险管理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控制点。
(1)筹资决策控制。筹资决策是整个筹资活动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筹资决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筹资方案的可行性、企业内部资本结构、债务结构、资金成本水平和企业偿付能力、外部市场环境等带来的风险。
(2)决策执行控制。决策执行控制是筹资决策的保证,保证所筹措的资金在规定的用途、规模内合理使用。在决策执行阶段必须对筹措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对资金使用项目进行严格的会计控制,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防止筹措资金被挤占、挪用、挥霍浪费。
(3)审批、监管机制控制。严格的审批、监管机制是企业筹资执行控制的关键点,存在于整个筹资活动的始末。企业应对筹资计划的合法性、筹资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筹资计划的合法性、筹资业务的核算以及所筹资金的使用及归还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筹资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4.以控制措施为要素的第四维度。控制措施贯穿于整个筹资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并与管理过程融为一体。有力的控制措施是企业控制目标实现的保证。对煤炭企业而言,针对筹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风险,企业应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注重对筹资方案的战略评估,摒除原有计划经济遗留的不良影响,优化董事会结构,在合理筹资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审批监管制衡机制,制定严格的筹资管理制度。
(二)煤炭企业筹资内部控制基本流程
通过对四维一体的煤炭企业筹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分析,本文认为煤炭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宏微观环境及筹资战略制定筹资方案,经授权审批后依计划严格执行,及时进行信息沟通,注重筹资管理过程全流程的内部监控。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四、结论与展望
内部控制是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煤炭企业筹资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完善和实施,是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
必须看到,我国多层次的煤炭资本市场体系正在逐渐趋于完善,企业的筹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矿业产权交易市场、煤炭期权期货、煤炭产业基金、私募股权等方式都将成为煤炭企业筹资的有力渠道。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煤炭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企业筹资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学习借鉴内部控制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方法,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企业多渠道筹资内部控制体系,适应当前煤炭资源转型的现状,完成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转型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江书军.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政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
[2] 张荣光.矿业融资途径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2009(4):54-57.
[3] 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会计研究,2011(8):46-52.
[4] 迟国华,王东阁.基于ERM框架构建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企业管理,2010(3):35-42.
[5] 房红.煤炭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问题探析[J].煤炭技术,2006(7):138-140.
[6] 叶陈云,龚旋.上市公司新融资方式风险比较及其治理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0(4):55-58.
[7] 刘惠超.漫谈煤炭企业的筹融资途径[J].中国金融,2007(5):40-41.
[8]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之6:资金活动[J].国际商务财会,2010(7):14-19.
[9] 赵轩.山西省煤炭采选业上市企业的财务分析[D].山西大学,2009.
[10] 张宝根.从企业举债看筹资风险及防范[J].煤炭经济研究,2007(1):56-57.
[11] 毛金明.山西煤炭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6(14):55-56.
[12] 陈英,王玉香.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必要性[J].中国矿业,2009(12):38-40.
专业论文
浅析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及控制措施
浅析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及控制措施
摘 要: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取得飞速发展,房地产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等特点。中国房地产大规模建设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房地产企业的投资与开发过程中,除了企业的自有资本金之外,主要依赖债务融资。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完善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策略,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规避,通过系统性的融资策略的实施和融资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缓解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压力,提高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146-02
引言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迎来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是十分难得的机遇。当前,房地产企业依旧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房地产企业为了筹集资金,在进行企业投融资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风险,制约了企业的融资效率提升,造成企业巨大的融资成本,给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和隐患。同时,由于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从融资、税收方面对房地产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挤压”,这就使得房地产市场受到了诸多的制约。本文通过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融资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债务融资所存在的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系统,探索多元化的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促进房地产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单一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的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和其他借款,银行贷款多是具有短期贷款行政,商业银行的贷款多是中短期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贷款,但是房地产项目开发多是长期经营,周期性较长,因此,房地产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严重制约了企业融资能力,带来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近年来,随着政府货币政策的收紧,对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的监管力度加大,传统的债务融资渠道变得十分艰难。过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借贷融资,导致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化融资程度低,房地产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不够,难以满足房地产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和建设规模的扩大的需求。导致房地产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
融资结构是反映企业的债务和股权之间的比例关系,融资结构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再融资能力具有很大的决定权。通常而言,企业的负债率不应该高于50%,企业的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也应该达到一个合理可控的比例。但是,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已经高达60%以上,严重超过合理线,另外,企业的长期负债造成企业的财务成本不断增加。财务成本的不断增加严重制约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能力提升。融资结构的不合理,给房地产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中小房地产企业非正规融资渠道占据主导地位
在房地产行业当中,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缺乏资信级别,企业缺乏抵押资产,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银行贷款的活动。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转向民间借贷,采用许多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获得企业的建设资金。非正规渠道一般是通过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短期拆借等方式,通过高额利息来维持企业运转。但很明显,房地产开发项目往往都持续数月,大的项目或者还会持续数年。短期的资金来源是不能与长期的资金需求匹配的,否则带来的风险极大。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占据企业的主导地位,给企业的融资带来巨大的风险,一旦房地产存在滞销情况,会带来企业资金的周转问题,造成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严重财务问题。
(四)融资受调控与政策影响较大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前些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热”的现象,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房地产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无论是开发贷款,还是个人按揭贷款,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均受到了一些限制。这样给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安排带来了很多限制,而这些政策方面的风险是企业难以预见和控制的。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其投资资金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得到金融业的支持才能有持续健康的发展。这种政策上的风险,给很多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风险规避的思考
(一)拓展融资渠道
近年来,中国在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尝试多元化投资形式,推动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的市场化操作,吸引资本进入房地产建设投资领域,拓宽房地产开发的筹资渠道,吸引战略投资者加大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积极吸引包括境外资本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实现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的多元化。如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债券融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房地产信托、上市融资、租赁融资等。目前一些具有实力的开发商在境外上市,也是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思路。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融资结构
房地产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无论其资金多雄厚,其资金终究是有限的。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积极地采取负债经营的方式,利用好财务杠杆,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但是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风险。房地产项目投资具有投资期限长、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率等特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多属于长期债务,因此,企业必须对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充分的衡量,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利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指标,科学的衡量自身的偿债能力以及再借债能力。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负债占资产的比例高达60%以上,企业的负债比例过高,对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具有巨大风险隐患。企业在利用自有资本金的同时,利用部分资本金用于偿还企业贷款的本息。其次,企业可以利用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资产的偿还债务,当前,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十分巨大,房地产企业可以在保证自身偿还能力前提下,通过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合理的调整企业的融资结构,促进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的降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三)强化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意识
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债务融资的不断增加,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的融资风险。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的,因此,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必须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保证房地产建设成果与预期目标的相一致。当前房地产建设投资规模扩大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安全隐患。因此,房地产企业在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对企业融资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正确地看待债务融资风险,理性地预防风险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融资风险,从而有效地提高债务融资的正效应,降低债务融资的负效应。
房地产企业在加强投融资改革,推动多元化融资方案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对资本市场、法律和政策环境以及风险环境的充分认识,积极适应内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因为这些会给房地产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同时,应该注重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对防范和控制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发挥关键作用。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融资风险控制流程。加强对房地产企业投资、借贷、担保等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程序,建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融资风险的识别、评价以及监督,建立有效的融资风险处理机制,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专项审计。其次,构建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对房地产企业的资产和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提高风险的预警和控制,从而消除企业融资风险。再次,企业应该实施全局性的融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的融资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预警,建立融资信息和项目业务信息的一体化,保证企业筹资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促进企业资金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资金的全面管理和监督,提高融资效率。
(四)推进投融资改革,实施多元化融资方案
为了降低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融资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科学部署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实施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方案,有效地吸纳多方资金,实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方式多元化,采用多种融资工具的有效组合,从而有效地改革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融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在房地产开发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项目具体情况,混合搭配多种融资方案,通过改善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环境,积极培育适合房地产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市场化融资主体,进而推动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施多元化融资方案,能够有效规避企业融资风险。
结束语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经济资源。从历史上来看,若干的企业破产,不是不能盈利,而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来维持运营。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合理地组织资金、安排资金更加重要。基于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实际情况,房地产开发与金融的关系极为紧密,短平快的操作模式对融资要求极高。为了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房地产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的融资风险管理,加强对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房地产投融资环境,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效率,选择合适的融资组合。房地产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规律,积极主动地转变经营方式和投资方式,提高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规避企业融资风险,促进房地产企业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建平.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研究[J].财经界,2010,(1).[2] 倪智勇.浅析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和融资风险控制[J].新会计,2010,(1).[3] 李素红,周维升,陈立文.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风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企业经济,2010,(1).[责任编辑 吴明宇]
中小企业的筹资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要:最近我国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平等竞争、激活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资金问题却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严重的瓶颈。针对此问题重点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筹资方法。关键词:瓶颈 融资困境 筹资对策
我国是中小企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日趋一体化,中小企业面临着由全球经济激烈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最近我国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平等竞争、激活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资金问题却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严重的瓶颈。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小企业若想谋求可持续发展,资金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困境可以用“双缺口”来概括,所谓“双缺口”就是“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资本融资缺口”。就权益性融资而言,我国由于基本上不存在直接沟通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自由市场机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上市的方式融通资金。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有其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制约,如没有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产权主体不清等,因此中小企业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目前还达不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和要求。另外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可能性更小。在当前条件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只能是能过金融机构信贷来供给。而就债务性资本融资而言,尽管主管部门不断呼吁,甚至通过发布“指导意见”来敦促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向中小企业货款,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是出现了增量减少、增速减慢的现象。其原因可从两方面来分析:
1.1 从银行及其他金融结构方面看,银行和非银行金融结构的改革不利于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1.1.1 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战略不利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国有商业银行围绕利润这个中心按照商业化原则动作,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受到国家政策调控限制,与贷给大型企业的利率差别不大,利润小而风险大,得不偿失。同时,县域经营机构低效运行和经济效益不好影响了贷款投放。
1.1.2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和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中小企业的贷款额一般较小,且手续繁琐,业务量大,费时费力,银行往往给几十家中小企业的贷款还抵不上给一定大型企业的贷款多,各商业银行因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款。其经营的重点逐渐转向了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等,中小企业已经被排除在金融支持的重点之外。在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为加强风险控制都不同程序地上收了信贷投放权,直接与经营主体打交道的县域商业银行享有的信息最多、最真,但缺乏应有的信贷权决策权;而间接接触、信息失真可能性是大的上级管理机关却掌握着大部分信贷权,这种制度弊端的表现形式就是信贷管理上“一刀切”式的全面上收县域商业银行的信贷权。对当地企业的贷款申请,县级支行只负责实地调查,组织材料报上级行审批。另外,贷款责任终身制度扼制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贴近客户的主动性极大地削弱。县域商业银行的信贷员对信贷决策以及产生效益后的利益分配权益有限,信贷投放后即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对信贷员固有收益影响不大。相反,对贷款损失却要承担无限责任。由此产生的直接
后果是导致信贷人员研究企业、研究市场、主动开展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下降,风险责任的追究和各银行普遍采用的严格审批制度压制了中小企业经营主体的需要。目前看来中小企业的获利水平和社会资本形成有力较低,能够进行担保的优质企业又很少,因此他们要从商业银行贷款是难上加难。
1.1.3 农村信用社在国有银行收缩战线以后,已经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金融力量,但其自身存在着较大缺陷,还不足以支撑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农村信用社社会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合作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产权不明晰影响了自身效率,制约了自身发展。二是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较弱。三是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大量资金流入城市,而中小企业本身却得不到支持。四是农村信用社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惜贷现象,工效挂钩,责任追究等内部考核机制导致其放款没有积极性。
1.2 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看,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环境也是导致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1.2.1 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不佳。我国有中小企业大都基础薄弱,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随意性较大,银行贷款后管理困难,导致债权无保证;缺少好的项目,尤其是符合银行贷款要求的企业和项目普遍较少;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银行很难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胜诉容易执行难的现象非常普遍。
1.2.2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某些中小企业和县级政府,为了企业的利益或地方政府的利益,置银行权益于不顾,想尽办法逃废、悬空银行贷款,造成银行大量的呆坏账,已经成为了难以治愈的顽疾。社会信用环境的严重恶化导致大量银行资金形成风险,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削弱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能力,也打击了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信心。
1.2.3 企业贷款抵押担保困难。中小企业中普遍普存在的抵押担保难的难题,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我国的县域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抵押资产少,找不到担保单位,而且房产、土地抵押,评估、公证费用高昂,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而由于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银行掌握的抵押品也很难变现,所以银行不愿接受抵押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有的县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但由于只承担贷款企业破产清偿后的还款责任,银行为防止风险发生,并不乐意接受中小企业据此而提出的贷款要求。中小企业筹资方法思考
2.1 完善法律保险体系,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大都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来确保中小企业的利益。如美国有《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鼓励法》;日本有《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尽快制定了《中小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规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系统的法律制度保障。
2.2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等虽然有定程度的发展,但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相比差距甚远,我国应加快中小银行的发展,提高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和支持能力。放宽对建立民营小银行的限制,积极引进外资,使中小银行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2.3 针对中小企业筹资的困难设立专项基金,扶植其发展。为使中小企业正常、健康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政府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银行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一些专项基金,专门为有发展前景、且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中小企业及高新科技企业提供货款,向高风险、高科技的企业提供投资基金,扶植他们的发展增强其竞争能力。同时各地的中小型银行如城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也应结合本地实际,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一些适合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业务与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2.4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在国外发展时间较长,有许
多成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应是一个以政府担保为主,其他担保方式并存的体系。我国的银行大多是国有银行,由政府提供担保,有着信息优势,可以节约担保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纵观其他国家的经验,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通常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部门。所以在我国成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但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货款提供担保,以提高中小企业的成功率。其他的方式则是指由非政府投资成立的机构提供的担保,这种方式与政府担保并存可以起到适量补充的作用以降低风险。
2.5 鼓励创业投资以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创业投资是中小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许多著名的大公司如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等均是创业投资的成功典例。我国创业资本投资还刚刚起步,很不健全,可以进一步尝试完善以政府出资为主的风险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开发资金,对投资公司可通过税收优惠或直接的财政补贴方式给予支持。
2.6 深化县域中小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承贷能力。根据县域经济中企业实力弱小的现状,深化企业改革,提高金融水平。政府部门要通过招商引资,搞好结构调整,使中小企业的资本资结构得到改善,实现规模、技术、产品的升级,激活企业的经营,提高信贷承载能力和吸引力,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企业自身要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经营水平,增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分代工作协作,走长远发展之路。只有企业承贷能力不断理高,才能培养与商业银行信贷合作的良好基础。
2.7 调整信贷策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商业银行要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不断调整县域信贷政策,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信贷策略,主要是把好信贷合同增量投入关。对信贷增量的具体投向,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要突出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由于县域经济中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较少,因此要在鼓励中小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同时,在资金外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其所在银行的规模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主办银行制度,制定银企协议,在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组建的企业集团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分行联合贷款,或由几家商业银行组织银团贷款。二是突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改造贷款的比重,支持企业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工艺水平,走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对高新技术开发和有竞争能力的新产品开发,对科技含量高和投入少产出多的项目,及时注入启动资金,帮助其加快形成产业优势。要建立起科技货款的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新技术开发、运用的能力。三是突出对农业的支持。重点支持对粮棉油生产收购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支持科技推广和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土地开发和水力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贷款。四是突出对民营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对私营企业,要破除陈规,与国有集体企业实行同一信贷政策,对其合理的流动资金需要给予支持,对其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给予扶植,促进私营企业不断壮大。
2.8 树立营销理念,加强商业银行贷款营销工作。县域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认识,树立贷款营销观念,研究贷款营销策略,以经营贷款的思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尤其是县级支行开展货款营销,一是要完善贷款营销管理机制。通过设立贷款营销部门,建立健全贷款营销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配备专门人才,研究制定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市场营销的总体规划,管理、指导、控制贷款营销活动。二是从贷款市场需求开始,深入细致的进行市场研究,发现、分析、评价市场机会,开发和推销适合县域企业的业务产品,通过全面、高效、优质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吸引新的优良客户,培植潜在的优良客户。三是要树立效益观念和强化风险意识,注重贷款营销的风险性和效益性,发挥贷款业务在存款业务、结算业务、表外业务等其他业务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做到各项业务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并针对县域企业的特点,建立有效的风除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四是完善贷款激励制度。针对目前基层信贷员普遍存在的惧贷心理,加快制定相应的合理的激励措施。如增加对信贷人员的信贷规模考核,以降低信贷的平均成本;增加对信贷收益率的考核,并给予信贷人员相应的利
益激励,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等。
参考文献:
一、管理原则
使用权和管理权分设,工作质量和经费支出统一,规范程序,加强监督,严格审批,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合理分配
1、一事一议筹资45元和5个工日筹劳资金用于垃圾清理及长效管理、河塘疏浚整治及长效管理、植树绿化及管护、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3个工日筹劳用于道路桥梁建设或偿还以前道路桥梁建设所负债务。
2、筹资筹劳款直接缴纳农经站帐户,由农经站设立上述“两大科目”,资金按比例分配到“两大科目”。
3、“两大科目”的资金原则上不进行相互调剂,特殊情况的,由镇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各村须按上述要求,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三、严格纪律
4、筹资筹劳款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支出相关费用时须在凭证上附支出明细和票据,单体元以上的项目须出具税票。
5、各村以河道疏浚整治、垃圾清运等名义,向社会筹集的款项,也要纳入农经站相应帐户管理,绝不允许设立小金库和体外循环。否则,一经发现,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两大科目”至年底有结余的,结余部分结转下年,仍然用于推进所在村重点工作及公益事业项目。
四、规范程序
7、单体5000元以上的支出项目,各村须事前申报,到农经站立项,并由农经站协调有关部门进行预算。预算须报分管领导和工程验收组审核,交镇长审批。审批过后,由分管领导牵头预算部门和镇工程验收组进行招标或议标,然后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验收组必须加强过程监督。工程须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镇工程验收组验收过后方可结帐。结帐时须经农经站负责人审核,镇长审定。
8、绿化、河道清淤整治、垃圾清理等综合性工程,参照上述程序操作,在整体工作过镇检查考核后予以列支。如工作不到位的,须在整改到位后列支。
五、其他事项
负债经营也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 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但是, 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 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 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为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 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 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 (都可能提高或降低) , 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 管理有效, 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 (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管理措施失当, 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所以, 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 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下面就针对企业存在的有关问题谈谈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第一, 要有风险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临头时, 企业毫无准备, 一筹莫展, 必然会遭致大败。因此, 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即正确承认风险, 科学估测风险, 预防发生风险, 有效应对风险。首先要明确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要勇于承担和面对风险, 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防范风险。
第二, 建立健全风险监控机制。市场经济下,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因此企业就必须建立风险监控机制, 运用科学的风险预测与风险监控机制规避筹资风险。它包括建立风险预测与分析机制。充分利用运筹学、统计学的数学模型对企业筹资、投资、销售等项目进行预测, 对风险进行分析, 找出风险的成因, 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建立风险监控的组织机制和机构。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建立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收集、管理风险预测的资料,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从而有效降低风险;建立风险处理机制。当筹资风险成因确定之后, 应立即制定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三, 科学的财务预算, 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 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一个企业进行科学的财务预算可以处理好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财务结构的成本和财务风险的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一般而言, 企业如果能确定知道未来的销售量、掌握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和生产情况, 它就可以将付款到期日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应起来, 这时企业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筹资, 降低筹资风险, 与经营周期相匹配, 合理安排现金流入流出。其次, 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 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 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 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在实际工作中, 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 是复杂和困难的, 对一些生产经营好, 产品适销对路, 资金周转快的企业, 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 产销不畅, 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 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 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筹资风险。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过高, 一般在70%左右, 有的在80%以上, 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我国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 降低资产负债率。
第四,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 企业应加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要求财务人员要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掌握先进的财会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 在企业的发展中团结一致、不断创新, 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第五, 做好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企业应对筹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 做好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 在筹资前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和发展策划,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当确定筹资之后, 企业应重点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 使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做好经营风险防范, 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 提高收益, 并对筹资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 积累经验, 为企业将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债务筹资风险;财务预警分析;风险控制;风险转移
一直以来,债务筹资风险都是困扰企业生存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据分析,引发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其经营上的失误,而是对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不利所致。因此,研究债务筹资风险,管理与控制债务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债务筹资风险的界定
作为企业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筹资风险包括债务筹资风险和股权筹资风险。前者是指因企业的举债经营而导致偿债能力的丧失或企业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导致企业遭受损失及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后者是指发行股票筹资时,由于发行数量、发行时机、筹资成本等原因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基于债务筹资风险为筹资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其进行着重论述。
二、债务筹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影响债务筹资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来说可分为两类:
1.内部因素
⑴债务规模的大小。债务规模越大,企业潜在的债务筹资风险程度就越大。
⑵债务期限结构。债务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债务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将会增加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
⑶负债利率。债务利率的高低,利率的固定与浮动,都会影响债务筹资风险。
2.外部因素
⑴经营风险。企业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这样就会导致企业陷入筹资风险。
⑵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
⑶或有风险。或有风险是指企业存在贴现、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负债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三、债务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设计财务预警指标
为了能简单通俗的对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一般通过财务比率分析来预测可能会发生的财务危机。在参照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能反映公司流动性、结构性、效率性、盈利性和成长性的5大类财务预警指标作为财务预警分析的主体,通过这些指标能较为有效的测量企业财务风险。
(二)企业债务筹资风险的控制
企业只要举债经营就会存在财务风险,因此,因债务经营引起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真实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风险:
1.合理的债务筹资期限结构
企业债务筹资的渠道很多,按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两类。不同期限结构的债务对企业债务筹资风险具有不同的影响。企业债务筹资的期限结构有以下几种:
⑴保守型债务筹资结构
这种类型的债务筹资结构在企业的实际业务中并不多见。企业主要使用长期债务来筹集资金,流动负债很少或几乎没有,用长期债务满足企业短期资金的需要,投资者投入资金来满足长期资金需要。
⑵稳健型债务筹资结构
这种类型债务筹资结构在企业中比较常见。企业采用该种筹资方式会保持一个良好的财务信用,这样短期偿债能力就相对较强,以至于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不会很高。
(3)风险型债务筹资结构
该种债务筹资结构给企业带来的债务筹资风险是比较明显。在该种结构下,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极大,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
2. 合理安排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比例
企业融入的债务资金,都要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和利息,企业会不断地需要有一定量的现金流出,债务比率越高,企业偿债的风险也就越大。为了控制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应在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之间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以保证企业资金运行的安全。为寻找到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的最佳结合点,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确定企业债务筹资的规模
确定企业债务筹资规模的大小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财务杠杆作用。②财务危机成本。
⑵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的选择
在筹资方式选择中,企业可采用资本成本比较法和无差别点法进行分析。
①资本成本比较法;②每股利润分析法。
3.合理控制资本成本率与投资收益率的大小
到期债务能否得到偿还是建立在投资的未来收益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讲,只有投资的未来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率,债务筹资才是安全的。债务资本成本的大小受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和不同债务筹资方式等的制约。所以在筹资时应将各种方案的债务资本成本加以比较,以资本成本最低者为优。企业筹集来的资金应主要投放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将资金投放到最优的建设项目上;②将资金用在高效的产品上。
4.合理控制债务增长率与收益增长率的增长速度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使收益增长率的增长速度超过债务增长率的增长速度。很明显,如果债务增长过大就会压制企业,甚至使企业窒息而死,而收益增长过小企业也没有立足之地,并且债务增长率绝对不能在长时期内大于收益增长率,如果那样后果只能是企业面临破产的境地。
5. 债务筹资保险
债务筹资保险,即采用保险、担保等方法将部分风险转嫁的做法,保证企业的安全性。
(三)债务筹资风险的转移
1.使用新型的金融产品
使用新型金融产品就是创造一种新型证券,使其风险更低或将风险从一类投资者转移到另一类对风险不是很敏感的投资者,以降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从而降低资本成本。这些证券主要有: ⑴可赎回债券;⑵可退还债券;⑶浮息债券;⑷指数债券;⑸可转换债券。
2.降低筹资成本费用
如果证券发行的交易成本越低,企业收到的发行债券的净收入就越高。所以企业可以设计一种承销费用较低的新证券,以降低筹资成本。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这一实际问题。企业只有广泛开展债务筹资风险管理工作,做好债务筹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使企业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更加有效,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证企业安全的生存发展。(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王禹.华润创业:《零成本筹资》[J].载《证券时报》,2003年版:13
[2]宗秀松. 《浅议企业筹资风险管理》[J].载《会计之友》,2004年版:11
[3]傅元略. 《财务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9
[4]王宁. 《企业筹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5
[5]荆新,王化成,刘俊彦. 《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3~84
【企业筹资管理案例】推荐阅读:
海尔筹资案例分析范文11-17
筹资方案11-06
筹资计划书05-31
筹资方案设计范文01-03
国际上非政府组织的筹资10-10
县长在筹资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07-15
浅谈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筑企业管理12-02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11-09
企业激励管理09-15
独资企业案例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