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精选8篇)
2.江奔东,现任济南大学历史与产业学院院长,兼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部文化行业专家资源库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学科组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郑中,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音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分析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理事、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专职研究员。
4.王孝红,男,1963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生副导师,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山东省水泥技术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山东冶金》杂志编委,清华大学国内教材编委会编委。
5.邱立平,男,1968年生,山东高密人,工学博士、博士后。现任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科博士生合作指导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山东省卫生厅涉水产品评审专家。
6.孔祥正,男,泰山学者特评教授,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省级学科带头人,山东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7.张书香,济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首批资助的高校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山东省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济南市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山东省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复合材料常务理事、《山东化工》等杂志的编委等。
8.张昭良,现任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环境化学》编委,资源与环境领域863课题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山东省清洁生产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评审专家,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担任2009年 “第十六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主席和2010年“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分会主席。担任Journal of Catalysi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专家。
9.孙中溪,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瑞典 Lule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获 Docent(博导)资格,中科院环境生态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作为山东省省级学科带头人受聘于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吴柳明,女,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瑞典 Lule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获博导(Docent)资格。
11张以河,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863课题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12.马汝建,现任济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获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兼任济南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山东省力学学会理事、《船海工程》杂志特约编委。
13.王强,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压力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锻压设备委员会委员、《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杂志编委、日本塑性加工学会JSTP会员。
14.程新,济南大学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水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硅酸盐通报》、《建筑材料学报》、《水泥》、《混凝土世界》、《中国粉体技术》等期刊编委
15.耿浩然,现任济南大学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机械工业学会理事、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代制造工程》、《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济南大学学报》杂志编委、中国行业科学研究会委员、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16.刘福田,现任济南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硅酸盐学会副秘书长。
17.刘宗明,济南大学科技处处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能源学会理事,山东省颗粒学会常务理事
18.周宗辉,济南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硅酸盐学会会员。
19,芦令超,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武汉理工大学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水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硅酸盐学会理事,山东硅酸盐学会水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建设科技协会绿色建筑委员会副主任。
20,范跃进,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山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外经学会名誉会长、山东省循环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副会长。
21,孙国茂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公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22.张承芬,原济南大学副校长,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23.林丰勋,济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济南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4.杨波,济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山东省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山东省委保密委员会技术咨询专家组副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学术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控制专委会委员; 山东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
25.陈月辉,济南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ociety会员和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会员,A member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on Soft Computing。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YOCSEF(济南)2007-2008主席。现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Bioinformatics and Systems Biology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Research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omputer Sciences编委和《济南大学学报》编委。近几年先后担任40个国际会议的指导委员会成员、程序委员主席、副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委员。
26.荣海钦,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26.韩金祥,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12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山东省科协副主席、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罕少见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兼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山东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会长、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山东保健科技协会理事长、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Intractable & Rare Diseases Research》杂志联合主编、《罕少见病杂志》主编、《中国辐射卫生》主编、《国际肿瘤学杂志》主编、《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副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编委等。
27.张福仁,男,1963年9月生,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副组长、山东省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性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主编等职。
28.姜国胜,医学博士,研究员,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社会任职: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血液病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山东省免疫学会理事长、山东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秘书长、山东省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山东省毒理
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29.赵跃然,医学博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基础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药卫生杰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临床细胞分析学会副主任委员。
30.张伟,济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山东生态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济南绿色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成员,济南市委专家智库成员,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研究员。同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
31.杜斌,济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环保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建设科技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环保产业研发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环境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
32.魏琴,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济南市拔尖人才,分析化学学科点负责人,山东省“十二五”化学传感分析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为中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工业陶瓷研究院特聘教授;济南市供排水中心环境质量检测的技术顾问;济南市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特聘专家。
33.卢欣生,男,1961年3月生,籍贯陕西,现任济南大学金融学学科带头人,金融学博士(PhD,Monash University),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34.吴吉春,男,汉族,1968年生于江西上饶,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济南大学双聘教授,南京大学水科学系主任,南京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研究中心副主任。
35.蔡先金,男,1965年生,江苏宿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1月任济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为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美国剑桥学院兼职教授,加拿大英桥大学客座教授,临沂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36.王志,男,济南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济南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武汉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高级会员,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多项奖励。
37.张昌文,男,工学博士,济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3项。
38.马义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2012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拉筹伯(La
Trobe)大学土壤化学专业。先后在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澳大利亚DEBCO集团公司(Debco Pty Ltd),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The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任研究科学家,在所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15篇,其中SCI/EI源刊论文60余篇,并在国际环境科学领域的顶级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39.曹丙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教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截止到2012年6月,应Weily等出版社邀请,为相关英文专著撰稿5章,已在Adv.Mater.、Chem.Comm.、Appl.Phys.Lett.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杂志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30余篇,已被它引1500余次,H(Hirsch)指数23,获授权专利3项。2006年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0年曾获国际材联颁发的“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2012年获“山东省五四青年奖”(提名奖)。2010年曾任IEEE亚洲年会氧化锌材料分会主席。部分研究结果已被写入《欧洲光子学与纳米科技路线图》或相关综述文献,并得到了许多学术机构的积极评价。
陈淑云,女,1972年生,经济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5年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经济管理系本科学位,2003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0—2011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城市经济管理系系主任。
二、研究方向和主要学术观点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城市经济与房地产经济、住房制度、房地产金融、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等领域。主要学术观点包括:
1、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配套改革,但我国住房制度作为单项制度进行改革,因此产生很多遗留问题,住房货币化补贴滞后与住房价格持续上升的矛盾凸显,由此导致住房财富差异进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此外,售后公房的物业管理问题、公积金问题成为社会反应较强烈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住房问题,不仅是住房消费层面的问题,还包含住房财富分配层面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使住房产权成为家庭财富的蓄水池,打破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循环,为家庭积累财富,扶持建立低收入家庭自我发展机制,从而缩小社会贫富两极分化。
2、在我国住宅市场中,居民家庭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其对住宅的需求行为直接影响住宅市场的发展与运行,同时其行为也受住宅市场及住房制度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住宅市场中居民家庭经济学为存在一定的非理性,表现出典型的“羊群效应”。居民家庭对相关住房制度的认同与反馈也会影响我国住房制度严谨的路径。
3、房地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通过采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对城市化、房地产投资和城市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房地产投资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有正相关,但远没有社会舆论认为的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中增长的程度。
4、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管理同时存在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这两种管理代表不同性质的管理,在发展中同时面临不同的困境,解决这些困境需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治理框架。同时结合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小区和襄樊市中山巷社区的实例,研究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在实践层面的融合案例,为现实中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整合提出可行路径。
三、近三年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NCET 13-0814);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GL101);
3、湖北省政府治理成果采购重点资助项目《全省保障房 建设及管 理相关政 策研究》(项目编号HBZZ-2013-06);
4、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2014年项目《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研究》;
5、湖北省住房保障局2013年项目《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研究》;湖北省住房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2年委托课题)《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遗留问题研究》等。
1900年5月,郑集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的一个农家。年轻时代的郑集身体并不健康,他体弱多病,屡屡病休,以至要比其他的孩子多花四五年的时间才读完小学。成年后,他仍不时受疾病困扰。
重视营养的合理调配是郑老高寿的一大原因,他认为,长寿主要得益于饮食的调配。老人早餐是用1杯牛奶、2只煮熟了的鹌鹑蛋、5颗红枣、3颗桂圆、15颗〜20颗枸杞子一起煮的食物,还有一小块面包;中午吃一碗稀饭,菜是韭菜花炒鸡蛋;晚饭吃一碗藕粉和一个豆沙包,有的时候,面包也会换成蛋糕或蛋黄派。另外,面条、馄饨等也是老人常吃的食物。老人主张以素食为主,荤素皆食。不吃动物油脂和肥肉,只吃植物油。少吃油炸、腌制的食物和过辣、过咸及过甜的食物。进餐要定时,每餐只吃八分饱就够了,还要细嚼慢咽。值得一提的是,老人除了经常吃些水果外,每天还要服些维生素片,具体服法是:每日两次,每次用维生素A,1万单位,1片;维生素B1,10毫克,l片~2片;维生素B2,5毫克,1片;维生素C,100毫克,3片;维生素E,100毫克,1片。按老人的话来说,就是“每天花上三四毛钱吃维生素,保个健康,值得”。
郑老认为,保持生活规律,养成一定习惯,可使一个人的新陈代谢保持正常。因此,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在他书桌旁边,还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每天作息安排”。多年来无论天有多冷,郑老每天早晨一到5点就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按摩,搓搓手,摸摸头,全身关节活动活动。他还自创了一套综合健身操,其内容包括:快步走200步~400步、骑马式半蹲、压腿;并膝旋转、捶腰摩腹、跳动、原地踏步及立正静思等17种。他说,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必拘泥形式,但必须做到的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他说,一切有益的活动贵在坚持,坚持锻炼是保证健康的前提,谁能坚持,谁就能获得健康的身体和顽强的毅力。
郑老强调,健康长寿最重要的是“思想开朗、乐观积极、情绪稳定”,这里当然也包括思想上的豁达。92岁时,郑老卖掉了自己居住的小楼。令人称奇的是,这房子居然卖给了他在美国工作的大女儿。房子卖掉后,他把3万美元中的2万美元用于支持《生物化学杂志》和《营养学报》,1万美元为南大生物系、生化系和医学院设立助学金,现已资助数百名贫困学生。他还写了一首《散财歌》:“聚财还须会散财,聚散合理免祸灾。取诸社会应反馈,留给儿孙理不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做奴才。钱多易使人堕落,骄奢淫逸接踵来。从来发富不三代,皆因遗产种祸胎。”
作为一个名人,又是百岁寿星,前来采访郑老的人自然不在少数。而在采访中又免不了要问他一些长寿的秘诀,为此,郑老把自己的长寿秘诀归结为十条: 1.思想开朗、乐观积极、情绪稳定;2.生活有规律;3.坚持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4.注意休息和睡眠;5.注意饮食卫生,切戒暴饮暴食;6.严戒烟、少喝酒;7.节制性欲和不良嗜好;8.不忽视小病;9.注意环境卫生,多同阳光和新鲜空气接触;10.注意劳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
现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河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副理事长及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接触及电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可靠性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地 址: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一号路8号(300130)河北工业大学电器研究所323信箱
02凝固技术及材料制备成形
傅恒志,男,材料及冶金学家。1929年8月生。1950年西北工学院机械系毕业,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1962年被选派去原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攻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历任西北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处长、系主任、校长。1986年任陕西省航空学会理事长。1987年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理事,1993年后任常务理事。1991年任中国材料研究会常务理事。1992年被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1993年当选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1995年被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在凝固理论和新材料加工方面有重要贡献。在非平衡凝固理论、亚快速定向组织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领导研制的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的温度梯度可达1300°C/cm,超出当时国际最好水平达三倍之多;主持创建了枝胞转换及亚快速定向凝固的理论框架,开辟了单晶及定向组织超细化研究的新领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电磁成形定向凝固新技术。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省部级奖10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已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数十名。
黄卫东,男,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学术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金属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铸造学会理事长,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旅英中国材料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半固态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凝固与晶体生长理论,高性能致密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形与修复技术,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精密铸造技术。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培养博士生40人,已毕业17人;培养硕士生34人,已毕业27人;培养博士后4人,已出站3人。
李双明,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入选西北工业大学首批“英才培养计划”,2005年5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被评为西北工业大学十大优秀青年教师之一,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承担两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973子项目1项,航空科学基金1项以及其它科研项目多项,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1项国家973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摘录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参加的“特种金属材料电磁约束成形原理和技术”项目在2004年获得了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目前主要从事先进金属结构和功能材料(包括金属间化合物、多元合金新材料)的凝固组织控制与制备和可控非稳态定向凝固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
刘林,男,1988年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92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从事客座研究,1994-97年任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副主任,1997-2001年任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物理冶金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凝固原理和技术、定向凝固、晶体生长、高温金属材料和特种合金铸件组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科研项目33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担任国际会议分会主席6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7次。获国家发明四等奖一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高温材料分会理事,陕西省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发明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委,联合国咨商工作专家,TCL集团高级技术顾问等。
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2人,其中2人被聘为博士生导师,3人晋升为教授,1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沈军,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62年11月生。
1983年和198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2009年在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帝国理工大学)进行学术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物理冶金所电磁加工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金属学报》、《航空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等刊的审稿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 TiAl合金、NiAl基复合材料的定向凝固和制备;高温合金的定向及单晶组织的制备;磁场作用下材料的凝固及成形控制;材料凝固过程的模拟计算。
负责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项目、部委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科研任务。主持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高校科技一等奖各一项;获西北工业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及优秀教学成果奖;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100多篇,SCI、EI、ISPT检索80余篇次,国际会议特邀报告2次。主讲《材料成形原理》、《凝固理论》、《冶金中的传输现象》、《外场作用下的材料成形原理和技术》等课程。
张军,男,196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复合材料大会技术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铸造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现代凝固技术和理论及新材料的研究,在凝固组织超细化原理、高梯度定向凝固技术、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合金熔体特性、高温合金、电磁约束成形、先进定向凝固技术的产业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和EI等摘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2005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1999年获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第五届先进材料国际会议十大优秀论文奖。2002年西北工业大学首届优秀
青年教师。
张立同,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航空航天材料专家。女,1938年4月生于重庆市,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留校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NASA空间结构材料商业发展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先后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术进步奖”和“陕西省科技最高成就奖”,所领导团队被评为首个“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创建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在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高纯超细石英纤维、自增韧氮化硅、定向自生共晶硼化物复合材料、硅炭氮纳米吸波材料和钡长石复相玻璃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等方面取得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主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43人,其中毕业32人;硕士研究生67人,毕业65人。
李金山,男,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先进材料与凝固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工业大学稀有金属材料与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工委理事兼副秘书长,陕西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专业委员会委员,《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稀有金属材料及加工技术,具体包括:钛及钛合金、难熔金属及高温合金、有色金属、块体非晶/纳米晶合金及其相关的熔炼与凝固成形、精确塑性成形和粉末冶金技术。
近年来,主持国家973计划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课题、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等30余项,主持研制科研设备10余台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培养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傅莉,女,1968年12月生,教授,博导。1993年留校任教,2004-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汉堡工业技术大学进行科研合作。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协会焊接学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会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等。所从事科研方向主要包括:(1)摩擦焊接技术与设备;(2)功能半导体材料及其器件制备技术;(3)其他新型焊接工艺与设备。主讲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功能材料及测试技术》。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5项;主要参加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科技预研基金项目等20余项。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Welding Journal》、《金属学报》等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70余篇次,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并获得“第七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首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
1965年出生。1988年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本科毕业。199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8年调入西北工业大学工作。
刘峰,男,2001年5月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随后在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从事博士后和洪堡合作研究。2005年5月被西北工业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于材料学院,同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科技部重点实验室团队重大和青年重点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基础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等;参加973、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等。工作集中于:(1)非平衡相变过程控制及其组织形成理论;(2)亚稳相新材料;(3)晶界偏析与纳米材料热稳定性。
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英文期刊130余篇,SCI收录130余篇,EI收录130余篇,论文H因子等于13;影响因子3以上论文21篇,其中包括2篇发表在《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上的综述文章,以及18篇发表在国际材料界公认的权威刊物之一《Acta Materialia》上的研究论文。论文被SCI统计他引380余次。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2项、陕西高校科技一等奖2项。指导博士研究生11人,其中已毕业4人。同德国马普金属所、哥廷根大学和德国宇航院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已毕业2名博士生分别在哥廷根大学和德国宇航院进行洪堡合作研究;与马普金属所所长Mittemeijer教授在非平衡相变理论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及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政治面貌:
职称职务:李庆国 男 1963年6月 汉 中共党员 教授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
工作单位: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学院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学院
邮政编码:41008
2电话0731-8822004(O)
E-mail:liqingguoli@yahoo.com.cn
学科专业领域: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主要研究方向:模糊数学理论与应用、格上拓扑、Domain理论、信息系统理
论和粗糙集
主要工作经历:1990年3月获湖南大学数学学院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参加工作。1994年至1997年脱产在湖南大学数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7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数学系作访问教授。2000年12月起担任湖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常务理事,数学核心刊物《模糊系统与数学》杂志编委。2005年9月至现在担任湖南大学科技处处长。
曾获2008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国家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广义连续格及其拓扑应用研究》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四项。现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模糊概念格理论及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及两项部省科研课题。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义连续格及其拓扑应用研究》
2.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广义连续格及其拓扑应用研究》
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映射扩充的格论处理》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德摩根拓扑代数》
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连续格上的拓扑》
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广义连续格上的拓扑》
7.国家机械部科技基金《德摩根拓扑代数的可度量化研究》
2005年以来主要代表性论文如下:
1.李庆国, The m-convergence theory in fuzzy topological spaces, Quaestiones Mathematicae,28(1)2005,123-135
2.李庆国等, Bilinear operators on Herz-type Hardy spaces on locally compact Vilenkin groups, Acta Mathematica Sinica,English Series,2005,21(3),599-612
3.李庆国等,Formal topology,Chu space and approximable concept,Concept Latti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2005(162),158-165
4.李庆国等,Residuated lattices and lattices effect algebra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07,158(8)904--914
5.李庆国等, Construction of rough approximations in fuzzy setting,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07,158(23)2641—2653
6.李庆国等, Stone compactification of additive generalized-algebraic lattices, Applied General Topology,8(2)2007,309-317
7.李庆国,Fuzzy subspace and local compactness,J.of Fuzzy Mathematics,!5(1)2007,131--139
8.李庆国等, Partial residuated structures and quantum structures, Soft Computing, 2008(12),1219—1227
9.李庆国等, Generalizations of approximable concept lattice,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LA06, 2008,107—122
10.李庆国等, Control of Hopf bifurcation in a simple plankton population model with a non-integer exponent of closure,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08(200)220—230
11.李庆国等, Spaces with Uniform weak-bases, Studia Scientiarum Mathematicarum Hungarica, 2008,45(3), 353—360
12.李庆国等,Convergence behavior of delayed cellular neural networks without periodic coefficients,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2008(21),1012-1017
13.李庆国等,Nondoubling measure on Vilenkin group, Acta Mathematica
Academiae Paedagogicae Nyiregyhaziensis, 2008(24),215—220
14.李庆国等,A multiplicative Schwarz iteration scheme for solving the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with an H-matrix,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9(430)1085--1098
15.李庆国等,Lie triple derivation of the Lie algebra of strictly upper
triangular matrix over a commutative ring,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2009(430)66--77
16.李庆国等,Generalized continuous posets and a new Cartesian closed
category, Applied Categorical Structure, 2009(17)29---42
17.李庆国等, The generalizations and Cartesian closed subcategories of
雷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固相合成。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 (973) 前期专项1项,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项,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项,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重点资助项目1项。申请专利发明11件,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雷教授自2000年起担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任职以来,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团结和带领全院广大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学科研质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学科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各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学院由此获得西北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度“学科建设先进单位”、“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甘肃省“园丁奖”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和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工科博士生博士生导师“软”“硬”创新特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博士生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98年以来,博士生教育规模以每年平均超过20%的速度递增。随着数量的增长,博士生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有关博士生质量提高,学界提出了各种观点、思考、建议,包括从“软”“硬”两方面提高,既要有规律、理论分析,又要联系实际,并指出导师在对学生指导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工科类博士生科研创新现状分析
博士生与硕士生、本科生的最大不同在于“研究”。我国在1992年《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中也指出“博士教育的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学位条列》第6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标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不难看出,博士教育中,具备科研和实践技术创新能力是获取博士学位条件之一。
作为工科博士生,其科研创新又具独特性。(1)应具有理论意义;
(2)应具有工程或技术研发创新意义。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者交流中,一些导师反映目前博士生研究有偏“软”、偏“硬”倾向,偏“软”是研究缺乏与实际联系,偏“硬”是缺乏规律、理论分析。从软的方面看,一些博士生愿搞模型、算式,不愿动手实验,不愿联系实际进行研究。从“硬”的方面看,现在工科院校中,博士生普遍存在做研究逻辑思维能力不高问题,博士生论文像科技报告,工程味道太浓,科学研究不足,高水平创新性学术论文难出现。
为培养这种“软”“硬”兼顾的科学品质,许多导师强调工科博士生首先要有理论上的创见、研究,再者还要具有重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素质。目前我国工科博士生在这两方面都不足,特别是实践创新远不够。浙江大学在“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中指出,我们有着庞大的博士生队伍,但原创性科研成果少,与企业联系的、现实效应强的创新成果更少。
改变这一情况,涉及方面很多,其中导师作为博士生创新的第一负责人,将对博士生的创新有直接影响。为此研究工科博士生创新,必须研究导师如何发挥作用。
二、导师对工科博士生“软”“硬”特质的培养
1.加强对博士生课题选择导控
选题方面突显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谈自己培养理工科博士经验时,指出“将自己考虑的一些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解决时机基本成熟、有初步方案可以动手研究的课题,或者是已经着手尚未展开的课题,或者是有想法的前沿课题,提供给博士生去做。这样的课题,目标和意图比较明确,突破口也找的比较准,起点比较高,工作量比较有底。”导师在长期研究中,对本学科的理论、技术进展有清楚的了解,博士生做导师的课题可在“软”“硬”两方面取得进展。还有的导师,则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洪义导师强调对思维敏捷又有钻劲的学生放手鼓励,让其自己找到理论、技术突破点,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其建立信心。这样迅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预见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科研的道路上较早地独立开步走。
2.导师营造学术创新氛围和条件
导师营造科研的氛围和条件,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方面,导师需要起带头作用,用于承担重大课题。同时积极改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在物质方面,丰富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正常开展的保障,是博士创新性研究必不可少的平台。对比中美博士生研究条件可知,我们博士生的实验室条件需大力改进。此外,需保证博士生的生活质量。如果仅加强师生间良好创新气氛建设,没有相应的物质支持,博士生为生活、为科研奔波,则很难出创新成果。
三、导师培养工科博士生“软”“硬”创新特质应抓关键环节
导师指导博士生“软”“硬”创新应贯穿培养各方面,包括生源选拔,课程设置,论文开题、写作,中期考核及论文答辩等方面。
1.抓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为博士生在未来研究领域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奠定知识基础。美国大学及研究机构,导师对课程精心设置,提供博士生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成就。专业课注意与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另外设立专题课程,围绕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导师可以根据科技发展需要,增加、删减或变换课程,课程更新较快。因此,导师们可以向这种模式进行学习,在课程建设上多加关注。
2.抓论文写作三环节
目前不少导师不重视学生理论培养和创新,不重视博士论文的写作,造成博士生研究重复多,理论、技术创新性低问题。导师和博士生必须处理好学位论文与科研工作关系,使博士生论文与科技攻关课题相结合,出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在研究阶段,导师要给学生论文设计、课题研究提一些建设性意见,组织学生攻关,参与研究过程,针对性指导学生开展课题,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在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学生发表论文成果过程中,导师也要对研究、写作规范加以指导。同时还要检阅学生论文,考察文章研究原创性、独立性,与学生一起总结重点突出的问题,“软”“硬”创新点以及何以为创新等,并指出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深入方向。只有把好论文选题、写作每一环节,才能确保创新成果出现及被认同。
3.抓科研活动
在博士生学习研究过程中,导师要引导博士生参与科研创新课题。调研显示,博士生普遍希望参加导师的纵向课题研究,能够有所发明创造,理论突破,对于横向课题,虽不排斥,但最好能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理论实例论证提供方便。在引导博士生参与课题中,导师要避免将博士生看作简单劳动力现象,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特别是与国家、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纵向课题,在研究中,根据学生承担任务的情况,给以相应的薪酬或基金,从承担课题重任、经费保障方面促进学生调研、实践,理论研究,出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立伟.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作用[A].李镇,李杰.笃学诚行,为恒创新[C].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04.9.
【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推荐阅读:
天津大学章程06-21
天津大学英语12-02
大学生实习导师评语07-17
天津大学考研真题06-02
天津大学并行计算07-22
天津大学招生方向06-24
天津职业大学机械设计07-28
天津城建大学场地设计10-28
天津财经大学新生手册12-14
天津大学骨干培养计划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