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精选6篇)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篇1

湖南省邵阳市一中 彭宇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教会宣称世界万物包括人都是万物创造的;细胞和细胞学说拉马克的进化论观点;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论观点。

2、理解: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思想界、科学界、宗教界和社会革命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3、运用:联系中国的创世说,说明神创说长期盛行的原因;通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探究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明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对比分析、史论结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迷信、愚昧阻碍科学进步,社会落后滋生愚昧、迷信;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介绍东西方关于生命来源的传说:东方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上帝创世说等。

一、教会的禁锢

1、神创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的相关内容。思考:关于生命的起源,西方很长一段时间中占主流的是什么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长期占主流地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的需要,实行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2、神创论的影响:基督教会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二、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背景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教材,展示相关图片资料,要求学生由此归纳出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课件展示由于教会的禁锢而牺牲的科学家塞尔维特的图片;提问:达尔文的成就是不是也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最后后教师总结:

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②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开拓了人们视野,思想更开放。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细胞学说的建立和早期进化论的提出。⑤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2、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标志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3、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59页,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①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②生物有共同的祖先;(课件展示生物进化谱系树)

③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

4、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材料一1859年11月24日,在英国伦敦,这是很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材料二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列宁

材料三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教师总结: ①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②引起欧洲科学界、思想界的轩然大波; ③对处在国家危机中的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震动。

课外延伸

材料《物种起源》一书在欧洲引起重大反响。但是,一些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却片面地发展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社会达尔文主义。„„把动植物界生存斗争的自然选择学说硬搬到社会领域,起到了为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剥削压迫辩护的作用。引发出愈演愈烈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怎么看待“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学术价值,不能完全否定。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泛滥,会造成人类向兽类的退化,甚至是向比兽类更兽类的退化,绝不可能有利于人类向美好的生命形态进化。

三、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四、课后练习:学法大视野

五、板书:

一、教会的禁锢

二、达尔文进化论

1、产生背景

2、创立标志

3、主要内容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篇2

1 开设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选修课的背景和意义

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识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比全国其它年龄段自杀率高出一倍。同时据统计,目前全国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大约有1,600万,其中1/3是儿童、青少年,而且青少年还呈上升趋势。因此,高校必须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长期脱离现实,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荒废学业,潜移默化中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如何让青少年上网、用电脑趋利避害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本选修课结合上述国内青少年实际情况,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大量科普教材的基础上,借鉴大型探索、纪录和科幻片,开展《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选修课,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使大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并围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进化等科学主题内容及相关知识的介绍,进一步落脚到“从生命起源与演化思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了解生命的可贵与价值”等方面,帮助青少年树立人与环境和谐、人与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保护环境与物种多样性的意识;引导大学生认识、思考并接受“生命的唯一性与珍贵”、“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一切的核心” 等理念。同时,将学生所学习的有关化学、生物学、考古学、地理学及物理学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索精神,增强其热爱自然、探索科学难题的志趣与信心,自觉加入到保护环境行列。并在潜移默化中,启动“生命教育工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生命价值、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教育。

2 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选修课的内容设置

本课程授课内容方面,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读物与网络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借鉴国内外大型探索、纪录和科幻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制作《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系列多媒体课件,并建立“宇宙大爆炸”、“黑洞”、“生命本质”等模型。其主要内容涵盖:①宇宙、地球的形成、演化、环境系统的演变与发展史;②生命起源的科学探索历程与发展阶段,主要学术观点的形成与发展,各家学说的主要论点、证据,提出和论证历程以及辨析;③介绍和展示生物进化的历程,物种起源、进化、竞争和某些物种绝灭的片段;④介绍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敬畏、珍惜生命;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⑤围绕“谜”点问题,介绍和讨论相关主题:恐龙灭绝之谜、有没有活恐龙、人类起源地、现代人起源的争论、野人问题、鸟类的进化和起源、陆生四足动物的直系祖先之争等;⑥生物与环境的协同关系,树立人与环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人类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增强保护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意识;⑦围绕生命起源主题,介绍和展示:文化进化与人类未来。其课程内容设置具体见图1。

3 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3.1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授课形式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特别是相关音像资料,剖析重点,激发兴趣。收集大量国内外相关科普读物、网络图片及最新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地史学、古生物学教材及相关网页基础,经过不断地筛选和重新编辑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片为主,加少量文字说明,具有信息丰富、概念形象、通俗易懂等特点;并利用3D技术,建立“宇宙大爆炸”、“黑洞”等三维立体模型,穿插在授课过程中播放,易于被学生接受,便于他们掌握重点内容;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借鉴并剪辑国内外大型探索片、纪录片、国家地理、科幻片中相关内容(学生更有兴趣的:英文版而带有中文字幕的),其中涉及到的电影片段包括《宇宙与人》、《宇宙的诞生》(BBC影片)、《与原古人同行》、discovery作品及大型灾难片《世界末日》等。这些音像资料的成功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比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些科学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从而丰富了上课的形式,提高学生求知的兴趣。

3.2 课堂讲授与课堂讲座有机结合

在授课方法上,摒弃注入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除充分采用多媒体、录像等资源外,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将课堂讲授与课堂讲座有机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乃至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表独立见解必备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开展《21世纪的生命科学》、《生物进化历程》和《宇宙、地球未来学说》等讲座,从深层次挖掘生命的根源,并联系大学生中的自杀、杀人、残害动物等事件,教育学生懂得生命权利、敬畏生命,善待一切自然的生命。并利用克隆技术及未来世界各种终极学说,开展死亡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使大学生获得广泛的死亡方面的社会、伦理、哲学知识,由对死亡的思考进而更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意义,即由“死”而思“生”。引导学生领会“活着”与“有意义的活着”两种不同水平的生命观,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3.3 教学中适当转变师生角色

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当让学生上台讲解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讲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不但给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还引导其课下自主学习。我们在第一次讲课时,将同学进行分组(按专业年级分),从第二次上课开始,上课前利用10分钟时间,组代表在台前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一阐述:主要包括生命的本质和意义、“RNA世界”是生命的起源、生物是怎样离开水登陆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化石的形成和研究、恐龙的演化和灭绝、热河生物群、鸟类的演化、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地、全球变化与生物圈及人类社会发展等问题,然后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讨论与总结。经实践证明,该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由兴趣做引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法,他们会很珍视这种机会,课下一定会认真准备,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过程,收效非常好[4]。

3.4 以论文写作为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和过程上有所变通,积极引导,加强检查。考核与平时课堂讨论、上台演讲以及作业密切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检查、督促学生出勤情况,并促成课程报告和教学任务的最后完成。我们一般是在教学的前半程布置1-2次读书报告或作业,这些作业和报告的题目都与某一部电影或资料片相关,学生很容易完成。在教学的后半程,我们将根据本次授课的总的情况与最近国内外相关领域里,特别是生命本质、人类与环境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或现象相结合,遴选、布置最后的课程考察报告。一般会在课程结束前一个月左右,公布2-3个相互关联的题目,学生可以任选其一来完成。这样的读书报告,在内容上要联系课程内容,但又要超越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学生阅读一些文献和资料(包括网络资料) ,然后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按照要求完成。事实上,仅仅通过对交来的读书报告的初步浏览,往往就能知道他们的出勤、听课情况和认真程度,即从题目、格式以及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基本上就能清楚表明一切。通过这种考核方式 ,可全面考查学生驾驭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言语表达的综合能力,从而也符合了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5]。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新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我们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根据我们的体会以及与学生的及时沟通,特别是结合近年来国内国际上相关领域的进展、我国和整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在具体内容上做了不断更新和调整,并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进化等科学主题,落脚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生命的可贵与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发展的境界应该是自觉地顺从并维护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发展地球科学文化,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等理念,为这门课注入了新的活力,设定了更为宽泛、更为崇高的课程目标,也让这门课程具有了更为丰富、富于逻辑、也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知识范畴。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更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针对公选课“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历程,提出了在高等院校开设该选修课的必要性,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并从面向生命教育、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角度阐述该选修课在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起源与进化,教学方法,选修课

参考文献

[1]郝守刚,马学平,董熙平.生命起源与演化——地球历史中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昀.生物进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曾利花.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J].医学教育探索,2006,5(9):840-842.

[4]桑海云.大学生选修课心理透视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基础理论研究),2008:53-54.

土卫六:探寻人类生命起源之谜 篇3

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1月14日成功登陆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并通过它搭乘的美国“卡西尼”号飞船,在北京时间15日零时19分成功传回拍摄的土卫六照片和其他科学数据。焦急等待了3个星期的欧洲航天局科学家们终于可以揭开土卫六的神秘面纱,并有可能从中发现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土卫六表面不明液体在流淌

得知“惠更斯”号开始向“卡西尼”飞船传送第一组数据的消息后,位于德国西部达姆施塔特的地面控制中心爆发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人们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后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展示了“惠更斯”号陆续发送回来的土卫六地表照片。

在“惠更斯”号距土卫六表面16公里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土卫六表面“沟渠”纵横,高低起伏的“山”间是蜿蜒曲折的“河道”,不明的液体在其中流淌。

为“惠更斯”号提供照相设备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月球和地球实验室科学家马蒂·托马斯科说:“很明显,有液态物质在土卫六表面流淌。”从照片上看,液态物质向右侧黑色区域流去。“看上去像一个河流形成的三角洲,”托马斯科说,“它可能是液态甲烷或碳氢化合物。”

在距土卫六表面8公里处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明暗相间。托马斯科认为,阴影预示着土卫六表面地形复杂,较暗的区域看上去是被液态物质淹没或曾经被淹没过。

而最让人惊喜的是在土卫六表面拍摄的第3张照片。照片中最显著的位置上是几块白色块状物体。托马斯科认为,那可能是巨石或由水凝结成的冰块!

“没有多少星球上有液体,”托马斯科说,“地球有,现在土卫六上也有。”

美国宇航局科学部门主管阿方索·迪亚斯在展示这些照片时说:“我认为,我们所有人在我们揭开太阳系神秘面纱时都会不断为之惊叹。它(照片)推翻了我们先前的成见,这些星球表面并非死气沉沉。”

“惠更斯”7年飞行35亿公里

在经过7年、约35亿公里的太空飞行后,“惠更斯”号于去年圣诞前夜与搭乘的美国“卡西尼”号飞船脱离,只身飞往土卫六。这创下了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的最远纪录。

这次“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是“卡西尼—惠更斯”探索计划的一部分,它由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实施,美國和17个欧洲国家的约260名科学家参加,耗资30亿美元。

“惠更斯”一名取自于1655年发现土卫六的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997年10月,“惠更斯”号探测器由美国“卡西尼”号飞船携带发射升空。

漫长休眠“醒”后一鸣惊人

在飞赴土卫六的漫长旅途中,“惠更斯”号一直在“卡西尼”号飞船的“怀中”处于“休眠”状态,探测器内部停止工作。直至开始进入土卫六大气层时,它才向地球发出“醒来”的第一声信号,但信号中不包含任何科学数据。

“惠更斯”号的降落过程历时两个多小时,其间打开了3个降落伞进行减速。与此同时,这个锅状的探测器并没有闲着,上面安装的6台测量压力、温度、风速和大气成分的仪器已经开始运转,对土卫六展开一系列探测活动,包括拍摄卫星山川地、测量风速和气压、研究大气构成。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惠更斯”号并不能直接将所有探测数据传回到15亿公里之外的地球,而需要经过环绕土星运行的“卡西尼”号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将数据转发回地面控制中心。

为了避免这对“母子”在太空大接力过程中发生数据丢失,科学家们事先在数据中转站“卡西尼”号上备份了4套系统。

按照计划,探测器着陆后会继续向母船传送数据直至电量耗尽,“惠更斯”号激动人心的使命也就此结束。初步分析表明,“惠更斯”号成功登陆后至少在土卫六上“存活”了90分钟。

在送别“惠更斯”号探测器后,“卡西尼”号飞船还要独自对土星及其卫星展开4年的探索。

为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在太阳系中,土卫六被认为是惟一一颗具有稠密大气层的卫星。土卫六的体积比水星和冥王星这两颗太阳系中的行星都要大,其大气层主要由氮和甲烷组成,浓度被认为是地球的1.5倍。在太阳系各大行星及其卫星中,只有地球和土卫六大气中富含氮。

科学家们认为,土卫六上可能冷藏着很多化合物,一些类似的化合物也许在地球生命诞生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卡西尼”号飞船和“惠更斯”号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有可能显示,土卫六很像早期的地球。欧洲航天局“惠更斯”项目首席科学家勒布勒东形容说,探测土卫六,也许好像是“回到了40亿年前的地球”。

据推测,早期地球上也许存在大量类似甲烷的碳氢化合物。正因为如此,对土卫六的探测会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篇4

一、选择题

1.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顶,有一组文艺复兴时期绘制的《圣经》中“创世记”场面的壁画,其中的《创造亚当》描绘了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时的情景。对此描述正确的是()A.《创造亚当》揭示了人类的起源

B.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相信《圣经》中的“创世记” C.基督教会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D.梵蒂冈西斯廷教堂是基督教会产生的地方

[解析] 基督教产生后,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传播,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故C正确。

[答案] C 2.他是一个生物学家,曾提出过两个著名的原则,就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贫穷与冷漠中度过的,尤其是晚年的境遇很凄凉。直到1909年,在人们纪念他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100周年时,巴黎植物园向各界募捐,才算为他建立了一块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他女儿的话:“我的父亲,后代将要羡慕您,他们将要替您报仇雪恨!”这位科学家是()A.胡克 C.施莱登

B.拉马克 D.达尔文

[解析] 从材料中“他”提出的两个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以及“1909年,在人们纪念他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100周年”,可知这位科学家是拉马克。

[答案] B 3.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得益于()①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达尔文在剑桥大学成为神创论支持者 ③达尔文吸取了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点 ④达尔文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并进行环球旅行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进化论与神创论是对立的,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①是其产生的思想条件,③是理论基础,④是实践基础。

[答案] C 4.观察下图,1553年10月26日,塞尔维特被教会判处火刑,主要是因为塞尔维特()

A.反对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B.反对罗马教皇的统治 C.研究内容触犯教会禁令 D.提出了新的宗教教义

[解析] 塞尔维特是西班牙的著名医生,主要从事血液循环研究,他违反了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处以火刑。

[答案] C 5.《圣经》记载,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而达尔文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因为他创立了科学学说()A.血液循环理论 C.电磁波理论

B.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

[解析]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否定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因此“达尔文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答案] D 6.《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社会震动。如图是宗教界讽刺该学说的一幅漫画(画为达尔文人头猿身像),它针对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施旺的细胞学说 D.布鲁诺的太阳中心说

[解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基督教神创说理论,引起欧洲宗教势力的愤慨和反对。[答案] A 7.“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生物经常发生微小变异,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保留,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淘汰„„”上述言论认为新物种起源的主要因素有()①自然选择 ②人工选择 ③遗传 ④变异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上述言论指出了因为繁殖过剩而存在的生存竞争。为了适应竞争,有利的变异被保留,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B 8.下列生物学家中,持有此图反映的理论观点的是()①胡克 ②拉马克 ③达尔文 ④赫胥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用进废退”的观点。它属于早期生物进化论思想,拉马克属于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开创者,②正确。达尔文和赫胥黎都属于生物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而生物进化论继承并发展了早期生物进化思想。故③④正确。而胡克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细胞,排除①。

[答案] B 9.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解析] 达尔文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的学说,否定了教会权威。[答案] D 10.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主要是因为它()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C.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D.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解析]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认为生命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而来的,从而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虚假性,B错误、C正确;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A错误;分子生物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D时间不符。

[答案] C 11.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解析] 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观察世界的角度,C项正确。A项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不正确;B项是牛顿力学的意义,不正确;D项是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正确。

[答案] C 12.神创论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论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解析] 神创论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文化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进化论思想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认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根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可判断。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生给达尔文的信:一开始读《物种起源》,我就爱不释手。您的主导思想,就是“自然选择”的思想,一定会被看作确定不移的科学真理,它有一切伟大真理所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增加了很多新的东西,您是本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材料二 社会中的人,无疑是受宇宙过程支配的。正如其他动物那样,繁殖不断地进行,并为寻求生存资料而进行激烈的斗争。生存斗争使那些比较不能使自己适应于他们生存环境的人趋于灭亡。最强者和自我求生力最强者趋于蹂躏弱者。——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旧有的知识”指什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2)当时的科学工作者是否都赞同达尔文是“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请进一步说明。

(3)根据材料二回答,赫胥黎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作出了什么发展?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作答。第(3)问抓住关键信息“社会中的人”,在理解材料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答案](1)指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如法国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主要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并非都赞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的上帝创世说,遭到了神学家及坚信“神创论”的科学家的怀疑甚至攻击。他们是不会赞同华生的这种看法的。

(3)进化论学说向人类社会学扩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生物界一样有着“生存斗争”和“优胜劣汰”。

14.进化论的问世,给东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白尼将地球摈出“宇宙中心”,达尔文则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中心”移走。

——[美]《科学人》2009年第2期

材料二 孙中山指出:保皇派主张“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由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完而始共和,次序井然,断难躐等”的爬行哲学完全是反乎进化之公理的„„他认为,中国人民按照进化哲学奋起革命,必能以异常之速度前进,不仅足以突驾日本,而且能超过西方。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 《物种起源》存在许多不足,如达尔文当时并不清楚遗传、进化的分子机制,也不懂基因、遗传密码这些东西。„„进化论遭遇挑战不可避免,后来德弗里斯提出突变论,埃尔德里奇和古尔德提出“间断平衡理论”。

——刘华杰《被“劫持”的达尔文——对

进化论传播历史的一点反思》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进化论“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中心’移走”在当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化论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

[解析] 第(1)问首先要明确进化论“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中心’移走”的意思,即基督教神学认为人处于自然界的中心,而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中心移走就挑战了神学创世说,从而解放了人的思想,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重大意义,如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等。第(2)问观点结合材料二中的“中国人民按照进化哲学奋起革命”可知是反对保皇派的改良主义,主张革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综合三则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重大意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和万物,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处于“自然界的中心”。而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2)观点:孙中山揭露保皇派假借进化论阻止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企图,主张暴力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篇5

一、揭题:

1、出示课题《宇宙生命之谜》,“谜”用红色,大字写出来,并加上“?”,并问学生:到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2、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其中29位学生说有,13位说没有)

3、当学生发生争论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答案。

二、设疑: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到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

2、学生交流生命存在的条件:

(1)、适合的温度,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

(2)、必要的水分。

(3)适当成分的大气。

(4)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2、师按离太阳的远近画出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的示意图: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3、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4、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交流: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师问: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呢?

三、探索:

1、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找出科学依据。

2、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弄清科学家对火星探索的历程,然后再理解科学家经过观测分析得出的结论:“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四、辩论:

1、抛出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存在?

2、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小组后,个人充分自读课文,积极为辩论准备材料。

3、在组内充分交流。

4、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

五、拓展: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设计 篇6

一、揭题:

1、出示课题《宇宙生命之谜》,“谜”用红色,大字写出来,并加上“?”,并问学生:到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2、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其中29位学生说有,13位说没有)

3、当学生发生争论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答案。

二、设疑: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到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

2、学生交流生命存在的条件:(1)、适合的温度,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2)、必要的水分。(3)适当成分的大气。(4)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2、师按离太阳的远近画出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的示意图: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3、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4、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交流: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师问: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呢?

三、探索:

1、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找出科学依据。

2、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弄清科学家对火星探索的历程,然后再理解科学家经过观测分析得出的结论:“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四、辩论:

1、抛出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存在?

2、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小组后,个人充分自读课文,积极为辩论准备材料。

3、在组内充分交流。

4、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

五、拓展:

让学生课后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来知道: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上吗?„„

上一篇:教师假期读书推荐下一篇:诗歌评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