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共10篇)

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篇1

周河学区校长刘志军

周河镇是靖边县南部山区边缘镇,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着区域差异、校际差异、城乡差异、人群差异。中心校领导深入调研,制定均衡发展措施,落实规范办学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办学条件不均衡。九年制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学设施相对齐全。基层学校设施薄弱,全镇2所完全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校均电脑台数不足2台。农村校舍维修面积大,多年来风雨剥蚀,有部分校舍是危房,办学条件差。全镇有2个教学点,师生数少,教育资源不足,没有办法开足开齐全部课程。九年制学校学生数多,活动场地少,这样给学校安全带来隐患。校舍和教辅用房问题突出,存在严重的多室一用,师生住房短缺,无学生餐厅等。基层学校没有音乐室、美术室用房。几乎所有学校生均校园、操场面积、教学仪器、图书室和微机室都低于国家下限标准,达到标准数的1/2。

(2)师资配套不均衡。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优秀年轻教师大部分调入城区学校。留下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老化,精力不足,教法陈旧。农村初中教师问题更突出,结构不合理,缺少骨干教师甚至合格教师,专业培训不足,难以胜任。小学教师流失面大,学校面临着“空巢”或“空心”危险。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普遍缺合格专业教师。教师配臵数量在不同学校之间有差异。农村部分教师对微机十分陌生,远程教育在学校成了摆设。

(3)管理水平不均衡。有部分学校领导不与时俱进,不更新观念,用过去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学校,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降。

(4)教学质量不均衡。因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导致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差异明显。小学毕业会考中,城区学校人均分高于农村学校。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外流,由乡镇流向县城,由县城流向大中城市。影响本地教育发展,影响教学水平提高。

以上多种原因,造成城乡教育、校际教育、人群教育发展不均衡。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长期、动态的辩证过程。条件均衡是基础,教师资源是关键,生源均衡是突破口。

(1)强化政府教育职能,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有经费作保障,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集中配臵教学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集中财力和物力办好合格学校。

(2)控制学生辍学。确保进城务工子女就读,我镇学生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各校采取一定措施,教师分片包干,做学生家长工作,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补助贫困生。对农村留守儿童,教师采取家访,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成立红领巾联谊小组,送温暖,送爱心。

(3)加大远程教育作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全镇每完小都安装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弥补现代教学设施不足。各校加大远程教育力度,制定计划,发挥远程教育工程作用,促进学校发展。镇九年制学

校建立“校训通”工程,架设学校、教师和家长、学生的桥梁。

(4)采取多种对口支援,重点扶持,实施城乡人群教育共同发展。镇中心校成立联谊教研小组,每组确立一所学校,统领各学校教育工作,共同发展,对口支援。教研活动在平等、民主氛围中进行,各校分享彼此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行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互动中求发展,在交流中求进步,在民主中求生存。各校教育资源共享。九年制学校教师送教下基层,年轻教师到农村偏远学校任教一年。深入开展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缩小办学差距,使广大农村学生就地获取接受优质教育机会。

(5)缩小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多投入教育经费,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构建以龙头学校为依托的大校本教研机制,提升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合格学校建设,稳步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缩小校际间差距。但是,这些问题有着复杂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篇2

本报告属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大书系中的“国情”书系。

报告以寻找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界位置、总体特征、区域异同”为目的, 以大量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采用文字描述、列表对比、图形显示等多种方式, 分析与展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及年度改革重点, 比较和评价31省份 (不含港澳台) 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及综合发展水平, 考察中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 (地区) 、发展中国家 (地区) 及世界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

报告特别呈现, 中国在哪些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上领先或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31个省份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如何以及在不同发展维度上的优劣,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哪些年度特征的实践探索, 以及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特殊教育 舞蹈教学 发展现状

舞蹈教学作为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在特殊教学中起到一定作用,尤其是对于有运动障碍的学生而言。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舞蹈教学开展的必要性,并加大了开展力度。笔者将分别从:舞蹈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发展现状、促进舞蹈教学在特殊教育应用效果的对策,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舞蹈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舞蹈教学在我国特殊教育院校中得到了有效发展,对特殊教育学生身心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特殊教育院校自身特点限制,导致舞蹈教学在实际开展中受到一些阻碍。

目前的特殊教育学校舞蹈教学中所采用的是传统方法,在课堂上大部分是教师徒手示范的教学,缺乏对多媒体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时也比较的缺乏灵活性以及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如讨论、实践以及展示等,原本及其优美的舞蹈被演变成枯燥动作,这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舞蹈所包含的美感体现。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出现缺乏对学生的启发性,包括思想以及道德教育、灵感的激发以及创新意识等,再者有的舞蹈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生动以及不简洁等问题,这让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些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特殊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带给学生的是实际情况现实的脱节,进而阻碍舞蹈教学的发展。

二、促进舞蹈教学在特殊教育应用效果的对策

特殊教育学生与普通院校学生不同,他们在身体方面、认识方面可能都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对舞蹈教师而已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上述,笔者对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诸多问题,为改善这一不良现状,特殊院校必须加大实施力度,从各方面来完善,笔者分别从:实施合作教学策略、创新舞蹈教学方法、促进舞蹈老师自身水平,三个部分来阐述。

(一)实施合作教学策略

对于合作性的学习方法来说,迅速的组建小组是关键,在组成学习小组中,舞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不能随意的安排学生或者是放任学生自由进行,这样不仅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还会加深学生之间的误会,所以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各个学生的长处以及短处,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任务将学生进行科学的组合,从而使学生在小组目标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将学生各自的资源优势得到良好的发挥,他们在一起训练以及表演中形成相互补充的作用,促进目标完成的同时也是学生汲取他人优点的过程。

以下表格是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模式。

(二)创新舞蹈教学方法

在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舞蹈课程设置多以大班形式为主,使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难以实现针对性教学,学生之间的互助情况也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舞蹈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

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特殊教育院校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也要有所创新,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舞蹈教育的新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现有舞蹈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兴趣等各方面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制定出适当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基础水平设置一些差异性课程。在正式教学前,教师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并根据学生实际能力编班,使学生的基本水平大体一致,以利于舞蹈教学的进行;教师还可以运用阶梯式教学模式,使每位学生的训练都与其能力相适应,因材施教。在进行舞蹈理论的教学中,教师要抓紧舞蹈动作要领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尝试,并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促进舞蹈老师自身水平

特殊教育院校舞蹈老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不但要努力丰富自身的舞蹈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努力钻研的学者品质。教师拥有强烈的研究意愿和活跃的研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舞蹈研究能力,提高其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对特殊教育院校舞蹈老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不仅仅是引导者的角色,更应该是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探究者,为高校舞蹈教育教学工作开创新天地,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舞蹈人才。具体来说,特殊教育院校舞蹈老师应树立舞蹈教学的新理念,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水平,通过榜样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促使学生的舞蹈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互相协调,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发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佟伟. 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J]. 黄河之声,2012,04:56-57.

[2]卢慕君. 论舞蹈教学中引导教育的重要性[J]. 艺术科技,2012,03:77-78.

[3]杨爱胜. 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J]. 艺术科技,2012,03:87+91.

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篇4

一、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区加快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目前,接受了市教育督导团组织的“两基”年检复查和区级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和提高。年秋季,初中学生8586人、小学生18614人,全区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在校生巩固率小学达100%、初中达9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

1、加大宏观统筹力度,积极调整学校布局

近年来,我区加大了义务教育规划统筹力度,重新调整了一批中小学校,撤并了14所规模较小、用地面积不达标的小学和初中,高标准新建了华电中学、伯乐中学等学校,并将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义务教育规划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各街道建设规划之中,从政府政策层面和规划用地等方面给予了良好保障。同时结合“区基础教育学校内涵发展行动研究”项目的实施,每一所学校编制三年学校发展规划,以适应人口变化的需要和学校建设标准的要求。通过调整布局,减少了学校数,精简了教师,教育资源得到整合,薄弱学校的建设得到加强,实现了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085万元用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仅基本消除了D级危房,而且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了大跨越,并升级改造标准化实验室和计算机教室,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局域网和校园网络,班班多媒体覆盖率达95%,校校通网络达100%,大力提高了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与此同时,加大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设施的配备,促进办学条件的整体改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提升薄弱学校水平

我区一直重视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每年选派近郊教育基础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的骨干教师到边远地区的中心小学、八卦洲中心小学、营防中学、中桥中学开展为期一学年的顶岗支教活动;边远地区学校也派出有培养潜力的年轻教师到区实验小学、华电中学开展交流活动;在每一年度的新教师招聘中,向边远地区倾斜,安排部分新任教师到边远地区学校任教;安排边远地区中小学校长到苏南经济发达、教育成果显著的重点学校挂职锻炼;定期组织区内名优骨干教师、相关学科教研员针对边远地区学校的薄弱学科,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研讨、听课、观摩、讲座等活动,促进这些学校的学科提升,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促进名优骨干教师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和引领作用的发挥。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

五年来,坚持“凡进必考”制度,全区中小学共录用新教师216人,其中教育硕士11人,基本解决了数量不足、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三大结构性问题。并建立了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聘请外教开展“引智培训”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格局,健全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优化教师专业知识和学业技能结构,使全区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4.5%、96.6%和99.2%,与年相比,高中教师本科学历提高了7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提高了12.1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大专学历提高了3.3个百分点、本科学历提高了20个百分点;小学教师大专学历提高了16.4个百分点、本科学历提高了38.3个百分点,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布局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与学校布局规划不同步,原有的学校布局与城市化的进程不相适应,特别是马群、等地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大量增加,适龄儿童就学压力大大增加,给每年的划片招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使就近的中小学就学压力猛增,因此,调整学校布局显得较为迫切。

2、师资力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虽然目前我区教师整体素质较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全区名特优骨干教师人数偏少,与师资力量雄厚的白下区、区等兄弟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白下区有特级教师23名,我区一个都没有;白下区有市级以上名特优骨干教师179名,我区只有72名,且分布不均衡,近郊学校的骨干教师比远郊学校的骨干教师多,全区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配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义务教育的投入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我区的南湾营目前是全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全市四大保障房项目中的花岗、保障房项目也在我区开工建设,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配建的中小学建成后将面临着配套设备、设施建设、运营资金等方面的压力,资金缺口较大。

三、几点建议

教育寄托着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为促进我区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规划学校布局。要根据城市建设的发展,着眼未来,结合新尧新城、新城的建设和燕子矶地区的改造,科学合理规范学校布局,加快对中小学的撤并步伐,组建高标准中小学,提高办学条件,缓解就学压力。

2、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要依托仙林大学城的优势智力资源,加大对名特优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选派骨干教师到市名优中小学挂职锻炼;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国外深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最好的环境、最优的政策、最佳的服务引进特级教师和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基础。

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篇5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促进经济发展2007-12-15 23:48:4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促进经济发展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理念促进经济发展(2)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发展理念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发展调研的统一部署,最近我们组织县教育、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对全县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进一

步加快教育发展,站在基层的角度,我们谈点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一、发展现状

**县是一个版图大县和人口大县,也是一个教育大县。全县总人口万人,辖40个乡镇、854个村(居委会),总面积4441平方公里。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摸清了全县教育发展的有关情况:

(一)教育机构情况。全县现有公办学校188所,其中完全高中3所、普通高中3所、初级中学47所、中心小学37所、完全小学98所,教学点93个、学前教育幼儿园(班)383所、职业中专1所。民办学校65所,其中民办职中3所、民办小学1所、民办幼儿园59所、国有民办学校2所。

(二)学生生源情况。全县共有在校学生102024人,其中小学生48151人、初中生38694人、高中生15179人,在园幼儿16167人。预计今年秋季生源较为充足,其中小学生源7500人、初中生源9166人、高中生源13556人。

(三)教育投入情况。近几年来,我县切实加大了对教育 的投入。2003年以来,全县县本级共投入教育经费亿元(其中上级追加经费541万元),其中发放教师工资亿元,学校危房改造资金901万元,扶贫助学专项经费259万元,政策性津补贴232万元,工会经费68万元。初步统计,三年来全县共兴建校舍74508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51697平方米。

(四)教师队伍情况。全县现有教师10508人,其中离退休教师2949人、在职教师7559人(其中分流教师1185人)。在职教师中,按教学层次分,高中教师1719人、初中教师2107人、小学教师3733人、分流教师1185人;按学历层次分,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7人、本科学历的1355人、大专学历的4042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2155人;按职称水平分,具有高级职称的23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38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的36人;按年龄结构分,30岁以下的有1800人、30岁至45岁的94人、45岁以上的1765人。

(五)教育质量情况。近3年来我县教育质量

稳步上升。素质教育成效明显,全县学生德育评价合格率为,中小学生犯罪率为0,高中生体育合格率为,初中生体育合格率为,小学生体育合格率为。高考成果喜人,3年中,9351人报名参加高考,有7852人被正式录取,录取率为83,其中本科3000人、专科4677人。校园创建富有成效,目前县一中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学校,县职业中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全县还有市级示范性学校31所、市级名优学校14所,民办学校武陵进修学院连续8年被市教育部门评为优秀单位。目前县一中正在抓紧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县九中正在抓紧创建省级示范性学校。

二、存在问题

(一)优势资源不够,影响教学质量。从全县教育资源的总量来看,目前我县的教育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增加,城镇特别是县城优势教育资源已经显得不足。位于县城漳江镇的一中、九

中、漳江小学、渔父小学,相对于全县其他学校来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方面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正是这些优势,导致学校学生爆满,教师和教学设施又不能及时跟上,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教育质量。如县一中高中班级平均班额67人,县九中平均班额为73人,漳江小学平均班额为72人。像渔父小学,全校有学生927名,学校校园面积仅为9亩,教学面积仅为1323平方米,办公和教学都集中在一栋四层的教学楼,仅能容纳13个班级,平均每班班额达到71人,最多的达到90多人,远远超过了标准班额45人的标准。学生的学习环境非常拥挤,课余活动场所非常狭窄。

(二)资金投入不足,学校运转艰难。尽管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如2004年全县的教育经费占到了县级财政收入的%,但由于全县教师人数多,教育投入的大头主要是用于教师的工资,教育经费真正用于教育偿还债务、保证工作经费的比例不大。不管是

城镇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普遍感到运转艰难。首先是学校建设所形成的债务压力大,导致运转艰难。全县的学校建设负债总额达亿元,绝大部分是教育“两基达标”形成的。尽管这些债务按照上级的要求,已经规定由各级政府负责,但债主还是只找学校,经常出现校长被告、校门被锁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其次是学校经费来源不足,导致运转艰难。随着教育“一费制”收费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逐步规范,学校收入来源日渐

发展党员教育调研报告 篇6

党员教育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局始终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数量和质量并举,原则和标准兼顾”的发展思路,突出“四个抓”,使发展党员工作得到积极有效的开展。

一、抓调查,找根源,选准工作突破口

全面掌握党员思想状况。主要表现:一是组织观念较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0%左右;二是组织观念一般、模范作用不够明显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15%左右;三是组织观念不强、思想意识还不如一般群众的占5%左右。根源来自于:一是部分同志对党组织缺乏足够的认识,组织观念淡薄,积极性不高;二是党员结构不够合理,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年轻党员少)状况。通过调研,找准了发展党员的难点和重点,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近年来,**局党支部着眼于提高党员素质,狠抓党员培训工作。为使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有关规定,**局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党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等知识。同时,**局党支部对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发展党员程序、党费收缴的有关标准、党员的发展、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等知识,通过培训,提高了认识,掌握了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为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打下了基础;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培训后,既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又调动了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党员模范带头的自觉性。

三、抓队伍,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一)加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制度,注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一是大力实施了启蒙教育工作,通过各种类型的正面教育,积极启发、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二是系统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等内容的学习教育;三是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和考验入党积极分子,促进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成熟。

(二)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在加强党建工作中,把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摆到首要位置来抓。一是在党务工作者的选拔上重点把好党性关、业务关、思想关。使党务工作者能够真正成为一支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四、抓教育管理,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 **局近年来,加大对党员教育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一是加强党员管理,制定党员管理制度、组织

生活制度等规范党员行为,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为入党积极分子作出了表率;二是加大党建目标管理,为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局党支部把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和把好每道关口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来抓。首先是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其次是严格把好每一道关口,一是进行严格的考察,把好政治素质关,在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前,坚持做到培养人考察,党支部考察。二是把好培训关。必须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三是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把好程序关。在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和考察档案后,严格按规定的入党程序和手续,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四是严格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把好转正关,入党介绍人在新党员预备期内,继续承担培养任务,并按要求经常与预备党员开展谈话,预备党员个人也定时或不定时地向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支部负责将考察、谈话等情况记录整理,作为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主要依据。

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篇7

报告内容显示,农村教育发展继续向好,其中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已接近实现2020年发展目标 ;农村义务教育有突破性进展,各项政策稳步落实 ;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取得重要进展,利好消息不断。尽管这样,农村教育薄弱状况依旧突出,提升空间依然很大。主要表现在 :乡村公办幼儿园占比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师资配置水平亟待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步增长,但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压力较大 ;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依然有改善空间,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亟待提升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量虽然有所减少,但中考升学压力依然较大。

报告最后指出,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于全面应对新型城镇化挑战,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道路问题,要继续深化现代化治理视域下的乡村教育综合改革问题,要努力提升有质量公平主题下的乡村学校核心能力建设问题。

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 幼儿 阅读发展水平 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30-03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成人形象地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对孩子而言,只要是跟阅读有关的,都可以算阅读。阅读不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还是触觉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很有必要,也是很有益处的。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不少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养成阅读行为习惯,发展其阅读能力。但在观察、分析后,发现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阅读图画书状况不容乐观。教师要么对阅读存在认识偏差,把阅读简单化为“识字”,要么认为阅读就是看图说话,把图画书变成了教学挂图。

2.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一般,他们对画面中有趣的图案感兴趣,但还不能较细致地观察到图书画面上情节,需在老师指导下才观察画面主要人物或动物的变化。

3.家长对于孩子早期阅读的作用和重要性还是认识不足。

二、 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目的

通过以分级阅读为载体,促进小、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从而了解幼儿阅读水平现状及教师、家长对幼儿阅读指导方法与策略的现状,让教师意识到,在关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有的放矢地帮助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阅读的方法,了解阅读的意义,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从中享受阅读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研究对象

铅山县幼儿园小、中班236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106名、中班130名)。

(三)研究方法

1.问卷法:问卷调查幼儿的阅读兴趣及稳定性,幼儿阅读的动机、态度、知识经验及习惯,阅读能力、技巧和策略,教师的指导策略,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基本情况。

2.访谈法:了解幼儿阅读书籍及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3.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观察、记录等方法,收集、整理幼儿阅读行为案例为第一手资料,提高研究的真实性。

三、 调查结果和分析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回收率为91.5%。

被调查幼儿基本情况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以及结果统计分析,大致显现了铅山县幼儿园幼儿阅读发展水平及教育现状,包括幼儿阅读的稳定性、幼儿阅读知识经验及习惯、教师的指导策略和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大部分幼儿阅读的稳定性一般,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幼儿阅读稳定性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每次阅读时间一般能持续5—10分钟,但特别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幼儿在看书时,如有其它幼儿请他一起玩其他游戏时,他们要么立即放下书,选择游戏;要么举棋不定,无心看书,这两个选项分别占39%和39.8%。由此可见,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持久性一般。

(二)从幼儿阅读的知识经验及习惯上看,总体状况基本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幼儿拿到一本书,对书的认识

幼儿看书的方式

从以上图示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幼儿拿到一本书后,一般都能正确的说出封面、封底,并能通过封面区分不同;还有一部分幼儿能说出页码。幼儿最喜欢的看书方式呈“与同伴一起边看边讲(48.3%)——独立看,不讲(24.6%)——与同伴一起看,不讲(23.7%)——独自边看边讲(3.4%)”的方式递减。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最喜欢阅读的书籍种类是童话、故事、儿歌类,比率为77.1%,而其他种类的书籍占的比率则很低。通过对教师的个别访谈和对阅读区的观察发现,图书角里投放的童话、故事、儿歌类的数量较多,而其他类的图书数量较少。由此可见,为孩子投放的图书读物要有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孩子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大部分幼儿看完书后都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把书放回原位,或是主动将书放回原位;但是基本上都不会将书进行归类摆放。这也提示教师,今后要加强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和图书归类的培养。大部分幼儿基本每天都会有固定时间进行阅读,不过几乎都没有借书和购书经历。

(三)从教师的指导策略上看,整体状况较好,幼儿每天阅读的时间,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时间的保障;教师能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并及时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和解决幼儿阅读时遇到困难。

教师每次为幼儿准备最多的阅读书籍种类

幼儿每天阅读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时间和固定的时间保障;组织幼儿阅读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活动(阅读区),占了99.6%的比率;教师每次为幼儿准备的最多的阅读书籍的种类还是以童话、故事、儿歌类为主,占了85.6%的比率,综合类是14.4%,智力类和制作类为0,由此可见,整个图书的投放还是比较单一,今后为孩子选购图书读物要注意图书的多样性,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到认知制作,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情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让人欣慰的是,幼儿阅读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由幼儿自己决定;幼儿在阅读时,教师一般都会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或是及时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和解决幼儿阅读时遇到困难。

教师指导孩子阅读采用方法的顺序

从以上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主要采用方法的顺序是看、听、说、读,(66.9%),有17.4%的教师选择的是听、看、读、说,还有15.7%的教师采用的是看、说、听、读的顺序。她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最常用的方法是视、听、讲、做相结合法(83.5%),其次是游戏练习法(16.5%)。

(四)从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基本情况上看,整体情况较好,家中孩子的主要抚养者是母亲;家长每天工作之余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陪孩子游戏、看书”,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父母学历的总体情况良好,不过高学历的家长偏少,成“中专——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逐渐递减的趋势。家中孩子的主要抚养者为母亲,占的比率高达70.3%,父亲和祖父辈的比率分别为17.8%和15.3%,由此可见母亲在家庭里仍然扮演着和孩子在一起游戏、活动的主要角色,同时也说明母亲在陪伴孩子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坚持性与支持性。

从家中的阅读环境来看,正在考虑为孩子布置一个相对舒适阅读空间的家长还是占大多数,占了37.7%,而且让人庆幸的是,“已经为孩子布置了一个阅读角”的家庭比率比较大,占了28%;“为孩子专门准备了一间书房”也有15.7%的家庭,只有18.6%的家庭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阅读空间。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已经初步开始认识到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了。并且家长每天工作之余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陪孩子游戏、看书”,占到了65.3%的比率,可见,当今家庭普遍对孩子都比较关注。

在调查中还发现,家长对书籍的喜好、选择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喜好、选择。家长喜爱的书籍类型与孩子爱的书籍类型基本一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父母的地位、影响是不可代替的。因此,家长必须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以此来施与孩子正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多角度地选择有益孩子成长的图书。

数据结果显示,“有时会陪孩子阅读的家长”和“只要孩子阅读就会去陪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分别占到了44%和43.6%的比率,这说明当孩子有阅读动机或愿望时,大多数家长会不同程度地允许或支持孩子的看书行为。在调查中发现,这和家长的学历成正相关,学历高的家长,往往会尽量满足孩子阅读的要求。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教师的早期阅读教育培训

教师在关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为没有喜欢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成人,也就绝不会有成功的儿童阅读者。因此,要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首先要对基层的教师进行操作性和应用性的培训。

(二)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由被动看书变为主动看书

1.家园共育,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环境的创设包括阅读角的创设和阅读氛围的营造等。

(1)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独立、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地方,放置一张书桌或软垫,铺一块地毯,放上一些舒适、美观的靠垫,开辟一个阅读角。幼儿可以惬意地选择一本自己喜欢阅读的图书,以自己喜欢的姿势美美地享受,这样幼儿就有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能较好地专注于书,不受其它事物干扰。

(2)有研究表明,成人的阅读行动的模式对幼儿阅读的影响很大。空闲时间经常浏览报刊杂志的父母更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的确,幼儿的一些行为及一些知识的获得与完善,常是通过模仿实现的。所以,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必须每天坚持在家读书报,以此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其次,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使孩子感受到看书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对书产生好感,激发阅读愿望。

2.选购合适的图书,进行合理的投放

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这就决定了幼儿的读物以画面为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应选择一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背景不过分复杂的一页单幅图书,比如: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系列,《小熊宝宝绘本》系列等。

中班幼儿的读物,可选故事内容具有启发性的图书。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善恶分明的动物故事,特别受中班幼儿欢迎。画面的要求是生动活泼,主客体分明,背景不过分复杂。比如:《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小兔汤姆成长故事》系列等。

大班幼儿则喜欢较长的情节复杂的故事,内容要富有想象力、创造性,他们已具备探究心理,爱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可选一些知识类故事,满足他们的探究心理,利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系列,《庆子绘本》系列,《神奇的校车》系列等等。

要想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之一是还得适时适量地更换图书,给孩子的读书增添新的内容,在更换时,可以结合原有的图书补充供给,以便孩子能够迁移学习内容,培养预期阅读能力,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使孩子的学习更有条理。并且阅读材料要分类存放,孩子可一目了然地进行选择,培养幼儿物归原处、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3.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走一走、看一看

要想让孩子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成人还应时常和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走一走。在书的海洋中,让他们抚摸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书籍,翻阅那精美生动的画面,感受那如痴如醉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愉悦。时常沉浸于这种书香氛围,不但有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能更好地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陶冶身心。多带孩子上图书馆,图书馆内的资料丰富,阅读的气氛浓,孩子看到更多的人在一起安静读书的场面,更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教会孩子借阅图书、查找资料,让孩子知道喜欢的书籍和所需的资料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还可以满足孩子日益扩大的阅读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桂芹.幼儿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3]李云翔.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9).

[4]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5]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报告 篇9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商州区大荆中学于2018年6月11日组织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对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进行了自查,检查组依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要求对照达标标准进行逐项检查,检查中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室现有6个,共180瓦,光线不够充足;

2、体育场地和设施设备正在建设筹备中,体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3、旱厕蹲位少,卫生条件差;

4、学校浴池淋浴设施少,设备简陋。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以上问题,我校立即成立以李卯生校长为组长的大荆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于检查当日召开领导小组及相关负责人会,查摆问题,讨论绘制出整改台账,落实工作目标责任,现将我校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1、学校要求总务处组织人力立即加装灯管或更换棒管,提升照明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保证2018年7月低完成整改;

2、学校督促操场建设施工单位加快工程进度,按照合同尽早交工,总务处提早考察设施设备,确保2018年9月低装配到位,投入使用,完成整改;

3、学校要求总务处做好旧厕改造,筹备新建一座水冲式厕所,改变现有状况,达到数量和卫生标准2018年10月低,完成整改任务;

4、学校要求总务处加紧进行浴池改造,增加淋浴设施设备,确保达标,保证2018年8月低完成整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对我校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实际状况进行自查,及时向上级报名汇报,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尽其所力及时整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软硬件建设标准,确保顺利通过政府对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验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1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教育是富民强镇的根基,“普九”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落实教育科学发展战略,切实履行教育职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川府发【XX】46号)、宜宾市委、市政府《关于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宜委发【XX】14号)、《江安县委、县政府关于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江委发【XX】8号、《江安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制的通知》江府教督委【XX】2号文件精神,围绕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农村学校布点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程,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镇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XX年我镇通过四川省教育督导评估验收并受到好评,并继续坚持巩固“普九”、“两基”、“两全“工作成果,每年与各村及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和措施,防止学生流失。树立“科技兴镇,质量立校”的战略思想,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把辖区内各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通过扎实的工作,我镇义务教育各项指标普及程度稳步提高。

一、基本情况

我镇与泸州大渡口镇接壤,是宜宾东大门,全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有20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村,1个居民社区,140个村(居)民小组。XX年末总人口35352人,其中农村人口33515人,城镇人口1837人,XX年我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1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95元

全镇共有11所学校,(其中镇中心校1所,基点校3所,村小7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寄宿制学校2所,XX年秋全镇在校生为1722人,其中小学生1421人,初中生301人

(一)普及程度

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XX-XX学年度、XX-XX学年度,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三残儿童入学率 %,在校生辍学率为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毕业率100%,流入本地的适龄儿童随迁儿童均能接受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 95%,中小学体育合格率达国家标准,健康普及率和“六病”防治率达90%以上。积极做好“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确保“留守儿童”人人入学,完成接收义务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真正使广大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二)队伍建设

我镇有初中班7个,学生301人,小学班30个,学生1421人,共有学生1722人,留守儿童1383人,现有三残儿童6人,教职工154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残疾教职工3人,市县以上骨干教师20人,师生比为1:,足额配备了教职工。师德师风良好,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学习,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专科以上学历74人,本科以上学历41人,中级以上职称73人),校长岗位培训率达到100%,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合格率100%。

(三)办学条件

我镇积极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缩小学校、城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紧紧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较好每一位学生”的目标,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整学校2所,XX年完成了二龙口中学与怡乐中心小学校合并为怡乐镇中心学校工作;全镇学校占地面积42660平方米,生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6平方米,生均平方米,体育用地17808平方米,生均平方米。全镇学校共有153台电脑,每百名学生拥有6台计算机,有图书室4间,总藏书30604册,生均20册。XX年以来,全镇教育共投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工程、“两宿一堂一路”工程、基础能力建设等资金总额506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51万元,设备设施购置万元,运动经费购买服务投入万元;建筑面积5457平方米,征地总量2450平方米;“两宿一堂一路”BT项目工程投入1210万元,其中怡乐中心学校681万元。强壮学校283万元,建设村小139万元,新民村小108万元

(四)教育经费

依法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按上级要求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并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无侵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的行为,没有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五)教育质量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没有设立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省制订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教学时间,落实学校德育首要地位、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劳动(技)教育、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了学校、学生、教师、教学科学评价制度,各校都制定了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其中还专门制定了毕业年级考核方案。小学毕业考试的及格率达100%,初中升学考试及格率达80%,其中今年中考和小六毕业考试均取得可喜的成绩。怡东小学、麻衣小学获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怡乐中心学校、强壮学校获综合督导评估二等奖。当地政府、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达100%。

(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学校以“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和全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每年镇社事办会同派出所、镇安办、卫生院、食药所、工商所等部门定期与不定期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各学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制度,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结合镇情、校情,开设安全教育课、学校集体课,通过教师讲,学生讲,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讲,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救护、逃生演练,增强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采取治本和治标相结合的有力措施,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配齐配全安全设备设施;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中小学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并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组织全体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历史意义,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为全镇、全校性活动。做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主管、项目有分管、事事有主办,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落到实处。目前,我镇正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认真贯彻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大力改善农村、边远村小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我镇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措施得力,行动到位,切实抓好组织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复学工作,确保完成我镇“控辍保学”的目标任务

我们采取宣传、教育、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通过不同的形式,让社会了解学校,为使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政府通过“普九”年审制度,每年检查评估一次,要求辖区内所有学校把本校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作为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内容;动员流失生回校,镇政府发通知通知家长,要求家长限期将其子女送回学校就读,收到良好的效果;定时组织召开家长会进行宣传,宣传《义务教育法》,让家长明确其法律责任和义务,使家长懂得依法按时送子女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做好学龄儿童的摸底工作,及时通知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教育;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加强检查,严禁企业招收童工,有效地阻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到社会打工而辍学的违法行为。依靠学校、家长、社会齐抓共管,形成“防流、控流”合力,使我镇适龄儿童和少年均100%的按时入学。

(三)积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每年教师节、“六一”儿童节班子成员都要带队到学校慰问教师和学生,以实际行动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制定教育工作奖励办法和优秀教师评选细则,激励全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精神;以“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当社会赞誉的校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履行各自工作职责,政府投入经费在每年“教师节”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以充分调动全镇教育系统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了全镇教育发展宽松、和谐的环境。

(四)建立了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联系学校工作制度

镇政府班子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口联系一所学校,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联系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学校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改造全镇中小学教学硬环境,促进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对义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工程、“两宿一堂一路”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加大薄弱学校建设力度,科学合理地对镇内学校进行了新建改建,完成了怡乐镇中心校、长沙村小、强壮学校、强壮建设村小、怡东小学校、怡东滥池村小、麻衣新民村小的“两宿一堂一路”项目工程建设。道路建设:完成S308至中心学校水泥路硬化,投资44万元;完成天堂村山茶树村小通道路基加宽改造工程,投资万元;完成S308至合理小学公里路面加宽改造工程,投资43万元;完成同心村大坪上至凉水村小公里路基加宽改造工程,投资61万元;完成同心村大田坎至建设村小、怡东小学2公里路基加宽改造工程,投资27万元。着力改善了全镇师生教学、学习、生活地硬环境,解决了历史以来师生出行难问题,得到全镇人民和社会的赞誉和好评

(六)全面保障师生安全,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以保障师生安全。每年在全镇范围内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对校园周边网吧、摊点及社会闲杂人员进行了认真摸底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校园内外各种事端,倡议学生牢固树立“警钟长鸣,安全第一”的思想,为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做好稳定工作前瞻性研判、以保障了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安静、安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师素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镇学生参加市上才艺大赛获一等奖2个,二、三等奖若干个;在县第八届艺术节中,我镇学生获表演类一等奖2个,艺术作品类二等奖3个,教师艺体论文4篇一等奖;在县篮球运动会中,获团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在县田径运动会中,获男女100米一等奖,男女400米一等奖。县级课题“《城乡过渡区域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获督导组一等奖,老师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县奖励,教师参加各级赛课、技能赛、才艺赛10多人次获奖。

(八)规范办学行为,使“两免一补”政策落到实处

我镇高度重视治理辖区内教育“四乱”行为,坚决禁止各部门向学校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通过近几年来的治理,全镇辖区内各学校各个部门没有“四乱”现象发生,“两免一补”政策已全面落实,辖区内各学校的办学行为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一)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二)学校靠近县城,交通方便,优生流失严重,给教学质量提升造成很大压力

(三)学校的发展还不适应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学生个性的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和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学校日常规范管理,特色创建等方面有待强化

(四)学校教学设备有待更新,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变化

(五)资金缺口大,今后继续加强对全镇各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

总之,XX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镇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在忠实履行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做出了自身的努力,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更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使大批人才脱颖而出,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更为高效,为促进全镇教育公平作出更大的贡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20pc】22号)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文件精神,我县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自评。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81所(小学60所、初中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特校1所)义务教育学校各类办学条件建设投入亿,全部达到《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标准》要求;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初中综合差异系数;校园安全、财政教育支出比例、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及消除D级危房、薄弱学校改造、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及城乡教师交流等5个刚性指标全部达标;均衡发展工作自评得分。社会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97%。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规划及保障

(一)政策规划

1、将义务均衡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年规划纲要中确立了“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明确了“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提高工程”等工作任务。县政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强势推进均衡教育,全力打造教师队伍,重点突破特色文化,全面追求育人质量”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结构布局合理,学校管理精细,硬件装备达标,软件提档升级,名师支撑名校,质量再创新高”的总体目标和义务教育学校如期通过湖北省均衡验收及国家验收的具体目标,为全县教育均衡、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通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县直相关单位和乡镇政府目标责任制度,签订了责任状,成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个工作专班,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有序进行。

2、校舍安全隐患得到了及时和处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效果明显。20pc年,教育局专门设立了政策法规股,对全教育安全工作进行管理。下发了《通山县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修订了《通山县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全面启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同时,加大安全投入力度,20pc年,为全县48所学校(幼儿园)安装电子监控系统,落实专兼职安保人员,20pc年,为全县49所中心完小以上学校购买校园防护器材“八件套”,20pc年,为城区学校配备保安25人,为全县87所村级完小学校安装“一键式报警器”,督促全县民办幼儿园、学校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和防护器材各65套,实现了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化。不断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县政府成立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成员单位作用并建立长效机制。每年春秋季开学及高中考期间县城和乡镇集中开展整治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涉校暴力伤害师生的恶性案件和校园安全重大责任事故。

3、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制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和监测评价机制。建立了乡镇教育目标考核制度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制度,坚持每3年对所辖中小学校办学水平进行一次综合督导评估。20pc年,组织对全县完小以上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并从20pc年开始我们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数据采集工作,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数据库,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经费投入

4、我县认真落实鄂财办发24号文件精神,依法落实“三个增长”,且向农村学校倾斜。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了政府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单独列入县财政预算并实现了三个增长。20pc-20pc年,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分别为36512万元、42894万元、5244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均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20pc-20pc年,我县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4000元、4313元、602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983元、3666元、483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32%。生均公用保障经费逐年增长,20pc-20pc年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1694元、1817元、2089元,比上年增长%、%、15%、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1469元、1509元、1655元、,比上年增长%、%、%。公用经费倾斜薄弱学校,学生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学生数拨款。

5、根据鄂财办发24号文件核定,20pc年我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我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占财政支出的实际比例为%,超过核定标准。

6、城市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情况。20pc-20pc年,城市教育附加分别为671万、768万元、774万元,均达到3%的征收率,地方教育附加分别为431万元、498万元、500万元,征收率达到2%以上。县财政按年度将“两费”全额拨付用于教育,重点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建设,20pc年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其中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维修建设1195万元,用于非义务教育482万元。

7、农村税费改革固定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的比例用于教育。20pc年至20pc年,上级对我县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均为1238万元,每年用于教育761万元,占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主要向农村乡镇学校倾斜。中央、省拨付的教育专项资金到位后,财政和教育部门共同研究交拨付到相关学校,资金支付实行国库集中直接支付。20pc-20pc年,上级拨付教育专项资金分别为14620万元、12822万元、14855万元均及时拨付到位。

8、落实国家和省“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的政策。20pc-20pc年,全县土地出让金净收益2288万元、2470万元、4030万元,按10%足额计提229万元、247万元、403万元。计提的教育资金由教育部门提出使用方案经财政部门审核报县政府批准后,全额用于教育。

(三)经费管理

9、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全县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实行单列,实行部门预算,预算分学校编制。在预算编制时,义务教育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本建设经费等均按政策足额预算,不留资金缺口,县级预算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全部得到落实。学校预算外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资金拨付时由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和提高公用费标准。

10、教育经费的监督检查和公告制度执行严格。我县出台了《通山县义务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和公告制度》,建立起审计、财政、教育共同参与的教育经费审计监督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使用制度化和规范化。每学期开学后,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局对教育经费和教育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对工程预算、结算、招标等进行严格监管。

二、学校标准化建设

(四)布局调整

11、以调整布局为突破点,优化教育结构。根据教育实际,先后制定了《通山县校点布局调整方案》《通山县20pc-20pc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明确永久性保留、过渡性保留和撤并学校。根据规划要求,20pc年,全县设立初中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60所,计划城区新建学校3所,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基本调整到位。

(五)校安工程

12、校舍安全工程实施顺利,建设质量高。自20pc年5月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启动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通山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通山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20pc-20pc年,全县校安工程规划项目共574个,总投资万元,新建和加固改造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262212平方米,加固维修校舍103311平方米,共消除D级危房99874平方米,实现了全县学校无危房的目标,提高了校舍综合防灾能力。

(六)装备仪器

13、近三年投入资金3300万元购置教学装备。建班班通1055个班,备课电脑145台,未来教室1间,资源服务器1台,管理软件717套,教学点数学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90所,计算机,2193台,校园网络校校通项目学校110所,录播室4个,联校网教系统11个校点,实验室83个,体、卫、艺器材31712件,图书250121册,图书架442个,阅览桌椅594套,学生用床805套,教师办公桌椅3600套。

三、教师队伍建设

(七)教师配置

14、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我们建立了稳定的教师补充机制,一是按省定编标准足额配备义务教育教师;二是严把招聘关,20pc年以前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取300多名教师补员。20pc年元月招聘171人,20pc年10月招聘180人。三是接收66名的资教生、特岗生解决乡村紧缺学科的师资问题,四是通过省新机制教师招考,招聘教师350人。新机制教师全部按政策落实了待遇,安排在农村乡镇学校任教。从20pc年12月县政府发文起完善了教师补员机制。

(八)教师管理

15、校长队伍管理体制符合国家规定。我县从XX年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校中心完小以上校长均由县教育局选拔任用,村完小、初小校长由乡镇长中心学校选拔任用,校长的考核和培训由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建立了校长任期制和交流制度,校长每届任期5年,期满通过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等程序后重新聘任。

16、教师交流制度化。我县教师交流从XX年开始启动,把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作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必要条件。自20pc年以来,采取城乡学校对口援助,乡镇教师联校走教、教师定期交流、名师带徒等形式,开展多层面的交流活动,教师交流达3600人次,其中20pc年教师交流达338人次,20pc年教师交流达274人次,20pc年教师交流达315人次,交流面达%,同时,建立优秀人才流动机制,有效解决了薄弱学校或教学点小课教学。

17、开展联校走教、网教工作。联校走教是我县加强教师交流、确保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保证农村校点全面开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极为重要。目前全县中小学联校共49个,覆盖初小及教学点83个,走教教师162人,受益学生8万余人次。通过几年的摸索,我县还创新发展“联校网教”教学新模式,在黄沙、南林、大畈、通羊等乡镇建设网教试点27个,其中主讲教室6个,听课教室21个。联校走教和网教办学模式逐步呈现出覆盖校点更广,覆盖学科更全,教师素质更优,方式更规范,效果更突出的良好局面。

18、“比教学、访万家”工作达到三个100%目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提质开展,“比教学”按照“全员参与、注重过程、突出重点、完善考评、统筹兼顾”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创魅力课堂,做快乐教师”活动,实现“以赛促学、促教、促研、促训”的目标。“访万家”按照“六回访、六必进、六知道、六不准”要求,全县开展了“百名干部进千名教师家庭,千名教师进万名学生家庭”的“百千万”活动,将“比访”与师德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构建了考核教师德、能、勤、绩的长效机制。我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于20pc年元月全县开展,县、乡校三级成立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方案,县教育局职能股室、站分工明确,元月8日召开全县专题会议,几个月来,通过“开展线下研课”、“开展了示范课、观摩课活动”、“开展县级评优活动”选出了120节优质晒课,9月又开始了第二轮晒课录制活动,小学数学已晒课20节。

(九)教师培训

19、教师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落实。制定教师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计划,教师的培训经费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从20pc年至20pc年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分别为193万元、198万元、198万元。逐步形成了“以校本研训为主,省市县集中培训为辅”的教师培训一体化网络,确保了教师培训率100%的目标。

(十)教师待遇(6分)

20、教师工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农村教师补助等待遇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从XX年起,全县教职工的工资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月按时足额直达教师个人账户。20pc、20pc、20pc年教师人均工资达25290、30089、38304元,比上年增长%、19%、%。教师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保险、养老保险学校缴纳部分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按基本工资的8%预算医疗补贴、按基本工资的12%预算教职工住房公积金。其它政策性待遇全部按国家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落实。乡镇以下教师补贴政策落实。

21、教师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一是通过筹资新建或利用闲置资源改扩建教师周转房。我县制定了《通山县十二五期间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一是规划新建201套住房,已建成165套,还有50套正在建设中。二是改扩建周转房151套,正在建设中。我县教师住房问题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得到缓解。

四、教育教学质量

(十一)办学行为

22、全县有通山一中、二中、职教三所普高,通山一中属市级示范高中。三所学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每年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减少择校生比例,让利于民。从20pc起,每年全县正取计划学生的60%合理分配到县内初中,同时,鄂高在我县执行飞翔计划,此政策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23、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每年下发了《关于规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锻炼时间、休息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并严格遵循了国家减负的原则,没有出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对各校办学行为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有效遏制了滥订教辅资料、有偿补课、办重点校、重点班现象。

(十二)教育质量

24、我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要分年度表述),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其成果连续多年得到巩固。坚持就近、免试、划片招生原则,择校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25、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制订了《“2+1”学生培养方案》。安全、国防、健康、艺术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两年举行一次的九宫艺术节活动,积极开展师生艺术作品评选与表演活动,丰富了师生文化生活,有力促进了学校体育和艺术教学工作。

26、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学校校园舞比赛,学校每年举行春、秋两届体育运动会,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通羊城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一年一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得到逐年提高。

27、完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导向作用。我县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评价工作,制定了《通山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从德育工作、教学工程、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等四个方面规范了学校的考评办法。每学年召开教育质量分析会,对教育质量进项分析。通过评价机制改革,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义务教育关爱

(十三)关爱机制

28、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全县建立留守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制度。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联系卡和留守学生名册。各校开展以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活动,为农村留守学生开通“亲情热线”、“教育热线”、“实行心理咨询”等活动,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

29、建立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帮扶制度。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一对一”帮扶活动,让学科教师、学生互助小组与学困生结对帮扶,让学困生走出困境。对一些特殊孩子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为学生打开“心结”,县一中设立“心理咨询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0、“两免一补”经费,按省定标准足额预算和拨付。三年来,我县省拨“一补”资金总计2312万元,其中,20pc、20pc、20pc分别为718万元、862万元、732万元。在寄宿生生活补贴发放上做到准确把握困寄宿学生界定标准,及时分解指标、落实到学生个人,严格执行评审工作流程,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一人一卡,补助资金直达学生银行卡,确保了这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另外,全县精准扶贫110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自愿集中到县城私立学校全包式负责生活和学习,并形成方案直至扶贫到大学毕业。

31、政府为保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加大特校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取得了明显效果。20pc-20pc、20pc-20pc、20pc-XX年度,我县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5%。

上一篇:民办幼儿园可行性报告下一篇:当爱已成往事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