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价值

2025-0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本价值(精选8篇)

基本价值 篇1

式中 V——价值(Value);

F——功能评价值(Function Worthy);

C——总成本(Total Cost),

可见,价值工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价值、功能和成本。

一. 什么是价值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的含义有别于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别于统计学中的用货币表示的价值。它更接近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合算不合算”、“值得不值得”的意思,是指事物的有益程度。价值工程中关于价值的概念是个科学的概念,它正确反映了功能和成本的关系,为分析与评价产品的价值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标准。树立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就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正确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价值,使企业和消费者都获得好处。

二.什么是功能

功能可解释为功用、作用、效能、用途、目的等等。对于一件产品来说,功能就是产品的用途、产品所担负的职能或所起的作用。功能所回答的是“它的作用或用途是什么”。价值工程中,功能含义很广。对产品来说,是有何效用,如电视机是看节目的等。功能本身必须表达它的有用性。没有用的东西就没有什么价值,就谈不到价值分析了。以产品来说,人们在市场上购买商品的目的是购买它的功能,而非产品本身的结构。例如人们买彩电,是因为彩电有“收看彩色电视节目”的功能,而不是买它的集成元件、显像管等元器件。功能是各种事物所共有的属性。价值工程自始至终,都要求围绕用户要求的功能,对事物进行本质的思考。

功能是包含许多属性的,为分清它的性质,价值工程中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按重要程度标志分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基本功能是指实现该事物的用途必不可少的功能,即主要功能。例如,钟表的基本功能是显示时间。基本功能改变了,产品的用途也将随之改变。确定基本功能应从用户需要的功能出发。可以从它的作用是否是必须的,主要用途是否真是主要的,其作用改变后是否会使性质全部改变等三方面来考虑。

辅助功能是指基本功能以外附加的功能,也叫二次功能。如石英钟的基本功能是显示时间,但有的附加了音响、日期等辅助功能。辅助功能可以依据用户需要进行改变。

(2)按满足要求性质的标志分 使用功能和美观功能。

使用功能是指提供的使用价值或实际用途。使用功能通过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反映出来,如带音响的石英钟,既要显示时间,又要按时发出声音。

美观功能是指外表装饰功能,如产品的造型、颜色等等。美观功能主要是提供欣赏价值,可起到扩增价值的作用。有些产品纯属欣赏的,如美术工艺品、装饰品等。有些产品不追求美观,如煤、油、地下管道等。有些产品,要讲求美观功能,如衣着等。

(3)按用户用途标志分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必要功能是指用户要求的需要功能。如钟表的“走时”功能是必要功能。产品若无此功能,也就失去了价值。必要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但辅助功能不一定都是必要功能。

不必要功能是指用户可有可无的、不甚需要的功能,包括过剩的多余的功能。

区分上述功能,就可以抓住主要矛盾,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次要的功能成本,从而提高其价值。

三.什么是成本

基本价值 篇2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 这个概念将企业进行的经营活动分成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诸种不同活动, 称之为“价值活动”, 并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这一理论的核心, 在于深入企业经营活动微观层面, 将纷繁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分解为一个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价值活动。波特认为, 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法认识其竞争优势, 而将企业分解为由一系列价值活动构成的价值链则能做到这一点。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 并不是每一个链节都创造价值, 而是来自某一个或几个特定链节的活动, 这些特定的链节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链节。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使看似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变为一个个创造价值的链条, 使人们看清楚了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 进而明确了利润的来源。更重要的是, 针对某一特定行业或企业时, 我们可以发现其竞争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环节, 做到有意识地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剥离无价值的链条, 改进和总结出合理的、更有效的经营模式。

波特价值链理论把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五大类;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企业就是这些活动的集合。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尽量增加顾客对产品或劳务所愿支付的价格与价值链活动所耗成本之间的差距。

企业系统的整合与分解是迈克尔·波特价值链思想的精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波特把价值链看作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的总和, 它们是企业制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价值链除包括价值活动以外, 还包括利润, 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价值链理论把价值创造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 也把企业价值与顾客价值统一起来, 从而为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方便。

报纸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报业产业的存在, 它与其他制造业、服务业一样具有产业经营的一般共性, 因此波特价值链理论对报业经营也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

信源占有:信息可以视作报纸产业加工的原材料, 故信息资源的占有即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环节相当于制造业的原料投入。每一家报社都会根据自身的定位去确定信息来源渠道, 及时搜集信息资源, 当与信息的发布者建立稳定长期的信任合作关系后, 即可以说实现了对某一领域信息资源的占有, 如果占有量足够大且占有力很强的话, 则会形成一种强劲的竞争力, 有可能在时间上、信息量上和信息的质量上取得优势并排挤掉竞争对手。

加工制作:这相当于制造业的生产环节, 在报社主要是由记者和编辑来完成的。生产方式就是利用编辑和记者的大脑对占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直接转化为成形的文字产品, 这一环节也是报纸产生竞争力的主要链条, 其文字产品———新闻稿件的质量决定了报纸的质量, 决定了报纸生命力的强弱, 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者的素质。

报纸发行:也就是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发行过程, 相当于制造业中的销售环节, 其发行渠道相当于企业的销售渠道。与制造业不同的是, 完成了报纸发行销售后, 报纸还没有完成它的盈利过程, 大多数报纸靠发行回收的资金还不足以支付制作成本。

广告经营:报纸得到受众的喜爱后, 会吸引广告客户的光顾, 从而利用大众传播价值赚取丰厚的广告费, 这是目前报纸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衍生经营:类似于制造业里的营业外收入。报纸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可以参与许多经济活动,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受益, 如生活休闲类晚报会与人合办演唱会, 体育音乐类报纸会出版一些明星的张贴画, 《中国经营报》还举办了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 《北京青年报》利用自己的发行网络卖水、送奶、发宣传单, 还有一种重要的衍生经营就是二手数据的出售收益。报社的经营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积累过程, 如财经类报纸所报道的内容或掌握的相关背景资料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二手数据资源, 很多报社已经建立了数据库平台提供检索服务, 但是这方面的经营在国内尚刚刚起步。

上述五个价值创造活动构成了报纸经营价值链的基础, 也刻画了报纸的盈利模式, 这一基本的价值链模型适用于传统的单点式经营, 也适用于集团化运作的报业经营。传统的单点式报业经营是指那些以一种报纸为中心的报社, 这一经营模式在国内曾是主要的经营模式, 应该说报业集团出现以前, 国内的报社几乎都是单点式经营模式。现在, 国内报业是以集团化运作为主导的, 即一个集团内存在多种报纸甚至多个跨行业的企业, 即使对于一个报业集团来说, 其经营结构也可以抽象概括为基本价值链模型。

总结报业基本价值链模型的意义在于, 透过五个基本价值链条, 我们可以针对某一报社或报业集团的经营状况进行竞争力分析, 可以看到某一报社或报业集团的竞争力所在或失败所在, 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也许, 有的报社或报业集团把竞争的焦点放在了信源的占有环节;也许, 有的报社或报业集团把竞争力放在了发行渠道的建设上;也有可能某些报纸的成功来源于五个链条中的任何几个的组合, 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 他们所发布的新闻或信息都做到了速度快、信息多、有深度和高度, 这与他们的信源占有不无关系。

而且, 这五个链条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层层制约的, 前一链条是后一链条产生价值的基础, 后一链条在前一链条的基础上实现价值的增值。如制作加工 (下转第20页) 决定了发行数量, 而发行数量直接关系着广告的数量和价格。随着报业产业竞争的加剧, 读者的地位也和其它行业中的客户一样变得重要起来, 围绕读者进行战略定位并整合报纸的生产内容及风格已成为报纸经营者的共识。

当创新成为基本价值 篇3

当创新成为基本价值,我们要注意清除思想深渊中的一些幻象,把握创新的本真意义。

其一,“创新”不是“创造”。当前“创新”概念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人用习以为常的“创造”概念来解释“创新”,认为“创新”即是“创造”,就是指“创造新的东西”。这是一个莫大的误会。“创造”本义是上帝的闪念,强调的是一种原创的想法,而“创新”则是将想法落地的社会实践过程,强调的是行动。

其二,创新不是“自然而然的大好事”,其本身蕴含破坏性向度。“创新”很容易造成一种心理错觉,即认为创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事实上,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创新本是人所不愿的、难以承受的,因为为了创新,人要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心智努力。还有一个心理错觉,即认为创新一定是大好事!但事实上,创新并不必然是好事。400多年前,现代实验科学之父培根在《论创新》中警告说,“新的事物则与旧者不甚契合”“会引起纠纷”“不大得人欢心”。我们在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首先应认识到创新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通过系统安排,减少创新对个体、对社会带来的“破坏性”。

其三,创新不是价值中立的,其本身负荷价值。创新涉及伦理价值的判断、选择和建构,创新者应自觉地反思创新中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比如安全、隐私、幸福和健康等,在创新中能够积极适应乃至引导社会道德发展。

当今时代,人类正在经受或迎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纳米机器、量子通信等科技创新,更为本质的,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本身的革命。一种技术与伦理协同建构的负责任创新实践形态正在初露端倪。

现代师生和谐关系的基本价值论文 篇4

[论文摘要]主体间性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教育活动中的本体关系,应在现代师生关系中得到最明显的呈现,主体间性所表现出来的交互性、理解性、共生性、平等性,为师生关系分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维度,将主体间性作为师生关系的基本价值有利于推动师生关系的变革。

[论文关键词]主体间性 师生关系 教育 价值

教育依从什么思想指导,进行何种课程设置,怎样组织教学活动,达到何种结果,与师生关系的基本价值密切相关。正确认识主体间性的内涵,并将其作为现代师生关系变革的基本价值,生态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实现。

一、主体间性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性

主体间性教育是由主体性教育发展而来,主体性教育是在主客关系指导下的教育理论,而主体同性教育是在主体关系指导下的新教育理论,主客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主体间的关系为中介,包括文化、语言社会关系等中介。在此意义上,主体问性比主体性更根本,现代教育的主体间性作为本体论规定是对主体性的现实超越。当然教育的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而只是对单子式的主体性的否定,认为自我与其他主体是共在共生的,教育的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反对以个体主体性取代社会性,同时也警惕主体的社会性淹没于个体主体性。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教育还没有实现主体性教育,就过早的走向主体间性教育是不合适的,我们以为这种思想是不可取的。既然西方的教育经历已向我们昭示了主体性教育的弊端,我们就应该防患于未然,把主体性教育放到―个适当的位置和尺度,使个体的主体性和主体的社会性统一,走主体问性教育。在此意义上说,主体间性质成了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目的的主体间性。教育是形成人的活动,从笛卡儿“我思”开始,高扬人的主体地位,把人的主体性张扬至极,导致生态失衡、人性失落,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他人关系的疏离异化,单子式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目的就不能单单注重培养主体性的人、工具性的人,更应该培养适应与超越时代发展要求的主体间性的人、和谐的人,强调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平等与尊重、宽容与理解,超越主客体的对立与控制。当然我们在强调主体模式时,应掌握一个“度”,在超越主客对立的工具思维率、技思维的同时,不能无限夸大“主体间性”的意义。倡导用“主体间性”思想改造现代教育时,切莫有意无意将主体间性作为反科学、反理性的种子,使教育领域成为滋生反科学与反理性的土壤。

第二,教育本质的主体间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现象之间的必然、普遍、内在和稳定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与纯客观现象之间的联系有根本的不同,后者的联系与主体思想在场与否基本没关系,而前者不仅不是离开主体人的必然,更主要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主体与主体之间稳定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说是精神与精神、思想与思想、心理与心理的必然联系,一定程度上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的思想建构。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主体间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直接体验的活动过程。是主体问的指导学习。教育规律就是主体间交往的规律。

第三,教育管理的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包括对人、才、物的管理,但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人对人的管理。一般认为管理者是主体,被管理者是客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主客体关系,在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指导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形成控制与被控制,约束与被约束的非人文关系。管理者盲目发挥其主体性,把被管理者视为无生命、无感情的物或器,使被管理者格支离、个性扭曲。其实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关系,他们始终都是主体,管理是主体问共同分享经验、意义和价值,人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形成主体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使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经过协调、保持―致,这样教育管理才能高效。

第四,课程的主体同性。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主体与文本之间没有唯一的理解,只有不同的理解。课程文本不是一个与师生主体无涉的自主客休,而是像一部乐谱一样,要求演奏者将其具体化为活生生流动的音乐,才是真正的课程。课程未被师生内化时,它仅仅是潜在的未实现了的课程,还未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课程只有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主体间的相互领悟学习中,才能转化为名副其实的课程,使得教师、学生和课程背后编写者在理解和“前理解”的交流沟通中,达成“视界融合”。

二、主体间性为师生关系分析提供了基本价值维度

主体间性作为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特性,既是师生关系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判师生关系的基础性价值。从主体问性的内涵出发,笔者认为,交互性、理解性、平等性、发展性是师生关系分析的四个基本价值维度。

1 交互性;主体间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交互性,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单向的、不通约的、异质的,不可能形成交互性,而主体间是同质的双向的。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只有主体间才能形成交互性。“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互惠的,教师会改变学生,或被改变,反之亦然。”师生双方在相互作用、相互沟通湘互理解中,才能不断重构原有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情感内涵:师生的交互性不单单表现在课堂的`一言一行、一情一感上,也包括表现在课程、校园以外的看见的看不见的语言的非语言的诸多方面,交互的内容外在的是知识、思想、意见等,内在的是情感、智慧等。现行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制度下,师生关系是以主客体关系为前提,即便有双主体、复杂主客体等论述,最终仍然没有走向主体问,而是落入主客关系中。在这样的前提下,把学生看作了客体同时又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主体性人,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不衔接不统一,所以我们的确应从根本前提上转换师生关系的基本价值,走向合理的师生交互关系。

2 理解性。理解性主要表现为主体间的视界融合。师生之问的视界不应是封闭孤立、单向流动的,而是相遇碰撞、互相交融。形成新的视界。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看法生吞活剥的塞给学生,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简单的记住它,而不是深入的领悟理解,那么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主客体二元对立思想指导下的线性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被知识的灌输和应试的思想所遮蔽。应去蔽澄明,师生双方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在视界相互的交融中,师生主体间的“前理解”不断开放,视界不断融合,从而达到师生的相互理解,成为真正的师生关系。

3平等性。在主客对立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是教育的操纵者、控制者,平等会抹杀教师的威信,使师生会失去应有的师道尊严秩序。其实师生之间是完整的人与人的交往,是主体闻的“我与你”的关系,把对方作为‘你’来交往,只有这样才能使交往双方完全融入交往当中,发挥出交往双方真正的主体性来。具体表现在师生主体都有对问题讨论分析的均等机会,都有自己表达认识呈现兴趣的平等地位。在主体间性平等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绝不能以霸权的话语来侵占学生的思维,一般来说,教师知识、能力、思想等储备高于学生,但这不能成为师生不平等的理由,在教学的同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说是“指挥者”,学生可以说是“演唱者”,二者的意向是不同,但落脚点是一致的,过程是有意义的平等交流,只有在主体间平等的理念引领下,受教育者才能与老师一道进行生命的交融和成长。

4 发展性。主体同性具有社会的本体意味,言说的是主体与主体的平等交往、默切合作、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是为了教学相长,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把学生当作主体来培养就比教师把学生当作客体来培养更有可能把学生培养为有较高主体性的人,反之培养较高主体性的人的可能性就小。因为教师和学生无论怎样看,无论在怎样的一种关系下,它的本体状态一定是主体,不会因为你把他看成是客体它就成为了客体,也不会因为你把他看成是主体他就是主体,而是他本来就是主体,所以当你把他看成主体培养时,他就比你看成客体培养更有可能成为主体。主体间性教育就是反对把师生间关系看作主客体关系,哈贝马斯曾经严格的区分了工其行为和交往行为,其中工具行为就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则以主体间性为本质。在教育中就要既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更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二者的主体性发挥就不是主客体关系下那种被约束、被控制的单子主体性发挥,而是平等自由的、交往对话的双向互动的主体性发挥。

三、以主体同性为师生关系变革的基本价值的意义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推崇的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是国家教育的代言人,是绝对的主体,学生是国家教育规范的对象,是客体,教师用国家的通编教材、统一的教育思想、同一的灌输方式,培养出统一的合乎规格的学生。把学生当作产品,学校当作工厂,教师当作制作师,把教育中本来的主体间师生关系降格为主客体间的师生关系,从而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偏差,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以主体同性为基本价值构建师生关系,能够阻止师生关系本体价值缺失,使师生关系走向合理化的发展之路。

第一,以主体同性为师生关系的基本价值,是推动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理念的有效路径。作为关系在世界之中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对关系的认识具有复杂性,强势关系对弱小关系往往就是一种遮蔽。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黑格尔的“人为自然立法”等思想,使得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从此扎根在人们的观念之中,主体性日益膨胀,主体对客体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调整,服务于主体,这―观念在工业经济中屡试不爽。表现在教育中,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规范,把学生培养成适合国家、教师意图的人,单从政治、品德等方面分析,有―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单向灌输。缺乏主体间的互动、理解,必然使师生关系伦为人与物的关系,所以要真正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形成优秀健康的人,就必须树立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师生的内在关系就是教学过程中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正如胡塞尔所言,“知识的基础并不是客观,而是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之间的关系。我是通过与客观世界以及他之间的互惠式关系而获得人性的。”

第二,以主体间性为师生关系的基本价值,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评估范式。师生关系评估与其基本价值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基本价值就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教育是形成人、促进人的事业,主体间性本来就是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我们不能认为历史中占主要地位的师生关系是主客关系,就默认其是正确的,我们通过批判现实、反思理论,我们的师生关系不能以主客关系来作为评判的依据,这样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应该以主体间性的交互性、理解性、平等性和发展性作为标准,评估在实践中存在这样或那样偏差的师生实然状态,从而有益于对师生关系正负效果作出公正的评定,并使其不断的完善,充分发挥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以主体同性为师生关系的基本价值,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行为境域,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离开主体间性,一方面可能造成师生关系进一步陷入主客线性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恶化,教育的个人与社会功能失效。这样的师生行为更多表现为工具性存在,师生关系无不笼罩在“控制”、“特权”的氛围之中,从而限制了教育良性运转和发展。以主体间性为师生关系的基本价值,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和选择发展的权利,教师应该去掉知识化身和权威光环,以本真的生命情怀面对学生,达到师生间心灵的交融和共通,师生通过对话、体验、沟通、理解等建立属人的主体间良好的行为境域,促进学生的发展。

基本价值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培养学生透 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2)觉悟方面:通过价值规律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者和促进者。

二、教学重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新课导入: 在文艺晚会、联欢会上要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能打动观众,能获奖,靠什么?

议论(好嗓子、曲目选得好、服装统一、音乐效果好、美术背景好、指挥艺术)

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指挥的作用,指挥者把每一个演唱者的技艺整合在一起。可见,指挥是合唱演出的核心和灵魂。商品经济中有一只“看不 见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那就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

一、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价值规律是最基本的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那么,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同学们回忆一下,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

目的是赚钱,获取利润。要获取利润,就必须把商品卖出去才能实现商品价值。

基本价值 篇6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用简明朴素的语言概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提出“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首先“八荣八耻”划清了是非善恶、曲直美丑的界限。是非善恶、曲直美丑本是一个文明社会基本的价值标尺,具有确切的道

德内涵。不知何时起,这个界限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标尺”已无法代表确定的意义。《潇洒走一回》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还在追随”,也许作词者未必赋予其明确的意义,但它确典型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人的某种心态:道德荣辱的相对,是非底线的模糊,道德实践的犹豫。毫无疑问,这种变化和心态与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变迁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因为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必然产生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与激荡,必然在形式上“消解”传统社会价值一元性、道德绝对性的尺度。换言之,价值多元化已成为了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承认多样性、承认多元化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放弃原则,混淆是非?我们已到了不得不认真思考的时候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总书记的概括固然是高屋建瓴,但“八荣八耻”的内涵应该说都是常识,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问题恰恰就出在“常识”上。可见,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问题,反映了极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一个社会如果放弃了是非的基本原则,没有了是非标尺,就是堕落的开始;一种社会生活如果失去基本的道德信念,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精神价值和灵魂,这种生活是低级而危险的。

其次,“八荣八耻”揭示了传统文明的当代价值。在中国丰厚的道德传统中,礼仪廉耻,四维八德乃为重要的内容。虽然传统道德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传统荣辱观的基本要旨却蕴涵着深刻的历史超越性。一是“知耻”与“荣辱”是人之要义。古贤看来,恶皆生于无耻,无耻乃人之大患,知耻是人的基本德性和人格,即荣辱问题是道德底线的问题,是人与非人的界限问题,所以也是不能含糊的文明标尺。取消了这个界限,人与动物也就没有了区分的意义。二是人只有知耻才能自觉地趋荣避辱,为善去恶,有所不为。有学者认为,荣是对善的感受,耻是对恶的感受,换言之,荣是对善的肯定性感受,耻是对恶的否定性感受。前者代表着道德理想的追求,后者代表着道德底线的把握。因此,羞耻心乃是一道极为重要的道德堤防,一旦决口,人将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厚颜无耻,必胆大妄为。可以说“知耻”是荣辱观的心理底线,学界甚至认为与西方“罪感文化”相比,中国是一种“耻感文化”。前者出于原罪的压力,由外向内求解;后者出于内心羞耻的压力,由内向外求恕。因而具有更高的自律性和自觉性,更能揭示道德这种人类把握世界尺度的本质。三是荣辱乃为道义的尺度。古贤认为,凡人皆“好荣恶辱”,而荣辱之分不在地位的高低,财富之多寡,而在是否合乎道义。“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人生应当明于荣辱之分,行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显然,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给中华民族的“耻感文化”赋予了时代的意义,体现了深刻的实践理性精神。

最后,总书记强调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我以为,这并不是说青少年才需要荣辱观教育,而是教育必须要从小、从青少年抓起,这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从教育的角度,我们应当重视三个问题:一是领导集团、成年人集团是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示范集团,因为道德问题是价值判断的问题,道德信念的确立不仅要教人以“知”,更要使人以“信”,青少年信不信我们教的一套“知”的理论,很重要的是示范集团给他们以什么样的示范。二是要重视实践的价值。荣辱观教育能不能真正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需要理论上更充分的挖掘,但实践的意义在当代可能更显为重要。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如果在道德上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产生道德危机。三是要在了解青少年成长生活的基础上,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途径,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感、荣辱观。要把各种活动赋予教育的意义,不要把教育变成简单的活动,甚至是“政绩”的形式。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怎样的,我们明天就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和谐社会必须有荣辱底线,幸福生活必然是有道德的生活。

法律的基本价值——公平与效率 篇7

一、公平

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呢?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亚里斯多德将公平分为广义与狭义, 将狭义的公平区分为分配的公平与矫正的公平。柏拉图将公平等同于正义;伏尔泰认为公平的真谛就在于自然法面前的平等;卢梭曾说“至于公平, 这个名词绝不是指权力与财富的程度应当绝对相等;而是说, 就权力而言, 则它应该不能为任何暴力并且只有凭职位与法律才能加以行使;就财富而言, 则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 也没有一个公民穷的不得不出卖自身。”[1]

马克思主义认为, “公平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 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 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观念化表现。从时段上讲, 公平分为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2]

我认为公平就是人与人的对等对待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中主要表现为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上的人与人的对等状态。这种对等状态包括两种含义:一是, 两个主体之间的对等对待, 不自恃特权、不对人歧视, 反之, 既不畏惧特权, 也不自贱自卑。二是, 其他主体对于其他两个以上的主体以同等的对待。

二、效率

效率是指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西方学者理解经济学中的效率是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联系起来的, 有效配置意义中的效率含义就是:“效率意味着在资源和技术条件限制下, 尽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运行状况。关于这一点, 可以用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概念来表示。经济学上的效率概念并不反映道德上的要求, 如果应用于社会基本结构, 必然会导致为了追求效率最大化, 不惜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甚至是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恶劣后果。

我认为这里的效率的概念不同于经济学上的效率的概念, 其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也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 罗尔斯只不过借用了这一经济学概念, 将其使用于整个社会基本结构。“最优”不是指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而是从人的角度来判断, 即一个人如果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的需求, 即是“最优”。“不使他人的状况变坏”是罗尔斯效率概念的核心, 它排除了那种为追求最大产出而不惜牺牲某些人利益的情况。

三、法的公平、效率价值的辩证关系

在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 西方社会存在着三种典型的观点即:效率优先、公平优先、公平与效率并重。首先, 是效率优先论。效率优先论是指在处理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关系时, 主张法保护和追求经济效率的首要性认为只有效率得到了提高, 才能更多地体现公平, 不能因为公平的原因而伤害效率。[3]其次, 是公平优先论。公平优先论是指在处理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 以平等作为衡量分配是否公平的标准, 在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 强调平等的最终目的价值。[4]再次, 是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并重论。公平与效率并重论是指在处理两者关系时, 强调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 既不应该用效率取代公平, 也不应该以公平替代效率。[5]在两者发生矛盾冲突时,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 有时强调公平, 有时又强调效率。

事实上, 我认为效率和公平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是皮鞭下的效率和饥饿压力下的效率, 这种效率只能为不平等的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公平, 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公平。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使两者得以协调和平衡, 争取真正的效率与真正的公平的兼得。

四、怎样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就是最适合具体环境和条件的一定的取舍比例和先后次序的关系, 或者是处于“一方的边际成本等于另一方的边际收益”状态关系。

法律能否成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的途径之一呢?这就要看法律是否具备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的品质和条件。我认为, 法律在保障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方面具有这方面的优势。

假如要通过法律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 我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决策的民主化和程序化为基础

一项公平的规则或决策是参与或推进竞争的人们一致赞同的规则或决策。也就是说, 公平是由协商确定的而协定产生的过程是一个以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为基础的主观检验过程。从个人主义的立场来看, 只有个人的自由被作为一种价值的标准时, 才真正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从集体主义的立场来看, 民主只有在社会和谐被作为终极性的价值之一的情况下, 才能真正有效率的运转。因此, 凡是重大的、普遍性的涉及公平与效率的权衡的事项, 都应当经过民主程序来裁决。这既是一个发现和确定公平与效率最优关系的过程, 又是一个主观一致性检验的过程。

法律应当反映和规定符合当代中国人的民主要求和程序合理性标准的决策过程, 把这种民主要求和程序合理性标准具体化, 转化为适合各种具体情况的规则、程序和制度。这是通过法律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的基础。

2、以保障最低限度的公平与效率为前提

法律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等优势, 但正因为这些也限定了它的调整范围, 不能把人们的公平理想和效率理想都转化为自己的内容, 而只能把现实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公平标准和效率标准转化为自己的内容。再者, 在不同情况下, 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不同的, 法律不能一个标准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它所能推行的只是最低限度的公平和最低限度的效率。

法律一般是其所处时代的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志。法律不仅要反映这个时代的公平与效率要求, 而且只反有映了并有效地保障在这个时代的最低限度的公平和效率标准, 才能发挥自己的各种功能, 实现自己的其他价值目标。如果不能保证这种标准, 公民就会对国家和法律失去信任和信心, 甚至产生强烈的不满与反抗。最低限度的公平标准和效率标准是一个时代的文明所要求并能普遍实现的最低标准。国家有义务保障其实现, 公民有权利要求国家满足这种水平上的社会生活条件。

3、历史的、具体地权衡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存在于具体的社会关系状态之中, 是有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它可能是“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也可能是“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 还可能是“公平与效率均衡”。因此, 法律在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的过程中, 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确定并保护符合具体情况的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

立法上以“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为导向, 立法直接反映国家的政策目标, 因此当代中国的立法应当体现和贯彻这一政策和发展战略。执法上以“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为导向执法与立法在性质与功能上有所不同, 因此应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市场领域实行“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因为, 一方面如果没有法律, 法律就不可能发生作用。另一方面, 调整市场关系的法律只有把在非市场领域被视为不公平的因素而予以承认或默认, 以“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为价值导向, 才能保证市场效率最优。在市场领域, 法律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反映市场经济的规律, 而市场本质上是以效率为导向的。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法的诸多价值中两个重要内容。本文辨析了公平、效率的概念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出发, 论述了怎样达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 以及在达到最优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基本价值 篇8

因此,为使课程本身平稳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职能,使高职语文真正成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权衡四者之间利弊并作出一种比较恰当的选择。

一、以高层次为立足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但它也是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性”。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是否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等性”呢?这里需要澄清一下。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是相对于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而言的,普通高等教育的“高等性”是相对于其在普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而言的。这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不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等性”。不过,两者可以实现相互转化,但必须通过转换教育。

高职教育的“高”究竟高在哪里?有专家指出,高职教育“高”在“产学研”结合,否则,“高”不起来。这就说明,高职院校不仅仅是职业技能训练场所,还是创新知识、改革技术的场所。因此,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高职毕业生除了应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和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创新素质和身心素质、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等方面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所以,高职毕业生起码应具备下列素质:

1.能得到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2.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

3.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高职教育的这种特点要求高职语文课程目标要体现出教育层次。所以高职语文课程目标不应该是基础语文课程目标的简单重复,也不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直接移植。从语文能力培养角度来看,要体现出语文能力的“高层次”。

二、以协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追求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运作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主攻方向;突出专业技能课程,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和提升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尽管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和丰富人文素养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但是,毕竟职业教育从教学时间上并没有保证,高职学生在心理上也并没有作好这个准备。况且,职业学校不可能单纯靠文化思想教育的水平来增强社会声誉。所以,高职语文要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生存、发展,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起为专业教育服务且服好务的观念。

高职语文要为专业教育服务,并不是作为附庸,而是立足职业,突出应用、实用,使语文能力与职业能力协同和谐发展。

首先,是发展和提升职业能力的需求。语文乃“百科之母”,是各学科基础中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不同层次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需要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高职阶段的学习除按学科分专业进行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远远地超过了中学阶段,学习方法由教师口授逐步向自学过渡,学习重点是培养能力、掌握方法,无论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仅凭中学阶段培养出来的中等层次的语文能力是很难胜任高职阶段的学习的。高职学生要熟练掌握相关职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缺了高职语文这个基础工具是坚决不可的。

其次,是发展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需求。脱离生活情景、现实生活学习语文或谈论发展和提高语文能力,犹如空中造楼、聚沙成塔。语文学习,特别是应用语文学习绝不是孤立的学习,它和社会生活(包括职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职业情境教学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训练了语文能力,而且促进了个人素质的整体提高,方便了专业学习,并且能做到一专多能,从中学习和训练适应社会的多项工作能力。

三、以语文能力培养为核心

1.首先,是由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语文是一门有独立学科地位的学科。语文之所以是语文,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它的独特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它是以培养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语用能力为已任的。除语文以外,没有哪门学科如此旗帜鲜明地声称过要承担这种责任。

2.其次,是由高职学生的特性所决定的。

实际上,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语言文字的书面表达能力很差。在给他们批改作业、论文时,改病句和错别字的时间比看全文花的时间还多,字迹潦草、语言不通更是随处可见。”大话、空话、废话连篇。

“阅读兴趣单一、庸俗化。武侠言情小说、摊头小报、流行音乐、网络游戏和港台娱乐警匪打斗片逐渐成为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的精神食粮”。

逯允海在他的《关于高专高职两段式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有一段话:“笔者曾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是选题作文,出两个题目,一难一简,学生自选;作文按四个项目(主旨与内容、思路与结构、语言、文字)进行考核。通过调查发现:全班学生都选简单的题目:内容平淡、主旨与材料欠统一的占71.5%;思路不清、结构混乱的占68.5%;语言表达不准确、词汇平乏的占74.3%; 文字结构不匀称、字迹潦草、错别字多的占64.3%;立意深远、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生动的作文不足6%。”

而一位高职新生应该具备哪种程度的语文水平?

张志公说过:“1.能读一般应用的书籍报刊,在语文方面没有障碍;只要书籍报刊中所涉及的思想内容或知识内容是他们所能理解的,就应该理解得完整、确切。2.能写一般应用的文章,在语文方面没有显著的毛病;只要对所写内容的认识是明确的、正确的,就应该能够清楚确切地表达出来,至少做到清通。3.知道有哪些基本的工具书,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工具书,自己解决在读书、写作中发生的问题”。

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以上种种事实表明,由于中学阶段的“升学教育”、“应试教育”严重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高职新生的语文水平普遍达不到高中毕业生应有的程度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再加上社会上包括学生自己把高职生普遍定位于普通高等教育失败者的身份,这种定位虽未必正确,但却是事实。高职学生中有另一小部分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这两类学生有一个共同点: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有大小不等的学习障碍,如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习方法不善选择等,要满足工作生活的需要,以目前的语文能力来应付可能尚有困难。

高职学生语文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和应付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即使仅仅是职业生活的需要。所以,兼顾补课与提高,培养能适应高职专业学习的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必须正视的现实。

况且,现实生活瞬息万变,对高职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日新月异。早在1984年张志公先生就对21世纪人才质量这样展望:“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能用尽可能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强的表达效果,将被认为是写作的高手”。如今,这已都成为现实。

3.最后,是职业教育的要求。

职业教育是以实用、功利、工具等为显著特征的。高职语文只是一门普通课程,在某些方面应该服从于专业教育。高职语文为适应职业教育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特点,最基本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一般的语文能力,这是谋取职业和参与竟争的基本技能。

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高职语文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高层次语文能力为核心,是一种理性的现实并且有意义的选择。

四、以丰富人文素养、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理想目标。

语文除了具有工具价值外,还具有人文价值。个体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因文悟道”、“披文入情”、“沿坡讨源”的由言及意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有深沉而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其中。人文价值在语言的理解、组织和运用过程中,粘附在语言文字上面,与这一过程同始终。

但是,人文价值并非高职语文课程所独有。可以说,所有课程都负载人文价值,都负有德育、美育教育或称之为“品德培养”的功能。现代课程理论认为:人们饱受功利主义课程之苦后,“时至今日,知识的‘客观真理的梦已被打碎。人们认为知识是价值负载的,它负载着社会意识形态,负载并衍生着文化、种族、民族、阶级的差异和不平等,即使是自然科学知识,也在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人们认识到知识尤其是语文知识是负载价值的,有民族感情、个人感情,有褒贬、美丑、善恶、是非等。各门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知识的过程就是价值体现的过程。只是这里对德育、美育或品德培养的概念的理解需要宽泛一点,再宽泛一点。品德培养可以广泛地包括政治理想、思想观点、道德品质、意志精神、美感情操等等做人的各个方面。概而言之,就是造就完美的人格。

如上所言再进行推论,不难认识到,高职语文课程中,人文价值也并非文学作品所独有。强调语言准确、庄重、凝炼、简洁的实用文章也同样负载人文价值。因为语言准确、庄重、凝炼、简洁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现。与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有利于个体丰富的个性的养成的丰富内容相比,它更利于实干,利于个体养成干练、严谨、务实、不浮、不夸、不虚的作风。

因此,教育的中心目的——丰富人文素养、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任务需要各门具体课程相互协调共同承担。也可以说,丰富人文素养、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是每门具体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理想目标。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高职语文在执行这一职能方面具备得天独厚且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章作品是最为大众化的,它有着其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全社会性、广实用性和超时空性”。无论从读者的数量还是作家的数量,都是其他课程无法与之相比的,因而它给人带来的影响远比其它课程大得多。它本身也为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不断地输送着养分。譬如人文研究一般是从语言现象开始,进而涉及到历史、哲学,进入整个人文学科;青少年大都是通过文章作品认识心灵世界,认识自我,从而推及认识整个人性问题及社会问题。

二是文章作品有着最为多元的解读方式。在学生阅读感知课文时,学生与课文作者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他们都是课文意义的创造者。而且,一切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其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多解的,由于作者创作时“语言的痛苦”、读物的具有开放性的“召唤结构”以及读者个体的千差万别,使得读物留下了许多“未定点”、“空白”、“空缺”需要读者去确定、想象、补充。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文本表达的意义,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就好比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得也是这番道理。生活是文章作品创作的源头活水,同时也是我们解读的主要通道。因此,普遍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人性、人权、生命的体悟来解读文章作品而无需什么高深的学问与技巧。

基于以上两点,语文教育从来都是以一副主人翁的姿态来倡导“文道兼修”、“因文悟道”,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要使高职语文课程目标有效指导实践,它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发展高层次语文能力”、“完善人格、丰富个性”等的抽象论述上,而需要详尽地把这些需要描述出来。

上一篇:《三字经》全文解释下一篇:XX年秋季学期教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