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质灾害排查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工程地质灾害排查(共12篇)

建筑工程地质灾害排查 篇1

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建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为深入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省厅2012年7月5日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市、县国土资源局的具体安排部署,我所从2012年7月6日起,再次对辖区内3个乡镇的全部16个地质灾害点、1个尾矿坝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已于2012年7月12日全部结束,现将排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排查情况

辖区内共有地质灾害点16个,共威胁186户,725人。此次排查中,全部16个地质灾害点的警示牌、逃生路线图都能在显眼位置安放,能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所有的报警器经检测能够正常使用;地质灾害点检测人员都配有雨衣、雨靴、手电筒等装备,大都与地质灾害威胁农户商定了鸣警方式;由县地灾办统一印发的监测记录已全部下发给地质灾害点检测人员,并已要求严格做好监测记录;所有的地质灾害点的避险明白卡都已发放给受威胁的农户,大部分已张贴上墙。

位于XX镇南坝山的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的尾矿库,三号尾矿库内原有数间施工工人临时居住的工棚,工棚位于

滑坡体下,雨季十分危险。为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我所与XX镇人民政府一道责令该公司,雨季工棚不得住人,现已全部搬离。尾矿库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每天对尾矿坝进行监测巡查,并有专门的检查记录。

辖区内在建工程有:XXX水库、XXX工业园区220KV变电站,尚未发现明显地质灾害隐患。

二、存在的问题

在此次排查过程中仍然发现一些问题。

1.XX灰窝度滑坡隐患点监测人员赵世德尚未督促该地质灾害点受威胁农户将避险明白卡张贴上墙。

2.部分监测人员手机号与上报地灾办备案的手机号不同。

3.监测记录不规范,缺乏详细数据。

三、整改措施

针对此次排查发现的问题,我所进行了整改处理。

1.责令灰窝度监测人员赵世德尽快督促受威胁农户将避险明白卡上墙,同时我所工作人员,亲自督促了部分农户将避险明白卡上墙。

2.我所在排查结束后将与备案手机号不符的监测人员手机号上报给县局,已全部吻合;同时,将XX南坝山尾矿库负责人刘健康纳入监测预警短信平台,提高了其监测预警的针对性。

3.在此次排查过程中,我所要求辖区内的全部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填写监测记录,同时要求有数据支撑,其他无法填写在记录中的,可以写在后面或重新记录在其他专门的笔记本上。

建筑工程地质灾害排查 篇2

我国对地质灾害勘查项目质量管理及保障体系的研究还处于相对比较薄弱的阶段, 但如今社会地质灾害频发, 经常造成地面交通干线和建筑物的损坏, 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地质灾害隐患的勘查需求和质量要求日益凸显, 同时地质条件复杂, 灾害各异, 勘查手段多种多样, 因此必须加强地质灾害勘查的质量控制, 提高工程质量。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勘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勘查质量、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必要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贯穿项目的设计、组织和施工等的全过程。本文结合ISO9001:2008版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 对地质灾害勘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ISO9000系列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应用最广的质量控制标准, 对全球工业和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地质灾害勘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贯彻ISO9001:2008族标准的八大基本原则, 即: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目的表明产品实施组织能够满足客户对产品 (服务) 质量要求, 主要涉及测定顾客的质量要求、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文件化的质量控制体系, 确保实现产品 (服务) 质量。

(一) 构建流程

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是将优秀的实践经验文件化、标准化的过程, 地质灾害勘查构建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以ISO9001:2008基本原则为指导, 结合行业特点统筹规划、系统分析、整体设计、提出方案并编制质量控制文件, 建立地质灾害勘查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 地质勘查组织领导的重视是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 认识和理解客户的需求, 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其次, 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让全体员工树立持续改进产品 (服务) 的质量意识;然后, 建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实施流程各个环节的相关规范化文件, 并落实质量负责人, 从源头消除造成质量事故隐患, 并能追溯责任人;最后, 以客户为中心, 与供方互利, 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和提升产品 (服务) 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二) 体系框架

地质灾害勘查工程实施主要有三部分构成, 即项目设计、项目组织、项目施工, 输出结果是地质灾害勘查报告。设计阶段是地质灾害勘查工程的基础环节, 属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 需要收集已有的地质信息, 了解勘查目的和任务, 根据地质特征和勘查任务选择技术方法, 设计施工布置图, 对组织和施工总体设计规划, 制定质量保障措施, 明确技术实施标准和操作流程, 经专家组或监理审核通过后, 方可进入下一步的工作;地质灾害勘查组织是地质灾害勘查工程的关键环节, 是落实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中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基本原则的体现, 需要调用必要的资源力量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通过人员组织、物资安排、财务保证等措施后, 进入地质勘查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阶段, 包括野外踏勘、数据采集和室内资料处理分析解释和报告编制等工作, 施工阶段任何环节的瑕疵都直接影响地质灾害任务勘查质量优劣, 要求项目参与人员高度重视,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实施, 若因不可预测的原因, 应施工方案的进行调整, 应经过监理方或上级领导的书面批准, 实施的技术方案和第一手资料质量不次于行业标准, 然后进入室内数据处理分析, 编制地质灾害勘查报告, 报告应当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在ISO9001:2008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框架下完成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输出勘查报告和各种图件, 最终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服务) , 地质灾害质量管理框架如图2所示。

(三) 文件系统

为了实现地质灾害勘查工作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可控化, 要求把产品 (服务) 生产各环节的全部要素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 将相关职能部门及不同的技术人员组成有一个有机整体, 明确权责关系, 建立健全符合ISO9001:2008质量管理标准的文件系统, 工作制度化, 流程标准化, 保证输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优质产品。

质量文件体系统包括四个层次: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鉴证文件。质量文件是地质灾害勘查组织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具体明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独立文件, 规定职能部分和管理人员的权责范围, 描述地质灾害勘查组织为了控制工程质量在资源提供、过程运作等几方面所做的承诺;程序文件实质是规范通用性文件, 有管理规范和程序两部分内容, 包括项目招投标、采购、内部审核、质量记录、不合格纠偏措施和质量事故预防控制程序的规范等, 使各阶段工作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作业指导书和记录鉴证文件是充分利用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对程序文件中某个方面细化管理, 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也是组织质量管理的精髓;记录签证文件是体系的必要补充, 证明完成过程的记录, 能够达到可追溯整个实施过程中的任何环节的目的。文件应符合ISO9001:2008标准, 质量控制有效, 体现出标准中各负其责的要求。

(四) 运行机制

保证地质灾害勘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应当建立如下几方面的运行机制。首先, 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 由于项目参与人员分工各异, 因此应定期召集项目协调会议, 密切沟通、统一思想、信息畅通, 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其次, 重视质量过程控制, 加强质量检测检验, 消除不合格环节, 同时要经常分析不同环节是否符合最新的行业规范等, 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判断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确保实现质量总体目标, 过程控制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后, 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 制定解决对策, 确认实施成果, 评估改进结果, 及时修正地质灾害勘查标准化管理体系等。

三、质量保障必要措施

以ISO9001:200八大原则基础构建地质灾害勘查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之外, 还应采取如下必要措施加强质量管理。

(1) 提高参与人员职业技能。

地质灾害勘查组织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首先, 地质灾害勘查单位应当关注项目参与人员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以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树立起质量控制意识;其次, 强化对作业人员的激励机制, 赏罚分明, 措施有力, 让所有参与人员在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此外, 项目负责人应当通过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 参与人员具有相应执业技能,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全称跟踪, 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文件和指导文件作业, 做好记录签证工作, 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

在地质勘查行业为了落质量管理措施, 保障勘查设备的维护保养, 及时更新换代,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首先, 野外勘查设备和室内检测实验仪器是保证数据采集和资料分析质量的重要工具手段, 加强对现有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具有定期检测的合格报告, 陈旧老化设备及时报废更新;其次, 要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 以提高地质灾害勘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此外, 重视信息技术在工程实施中的应用, 信息化施工技术在搜集、反馈、处理地质灾害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项目负责人可以利用收集的信息完善和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 节省人力和物力投入。

(3) 实施工程监理制度。

地质灾害勘查监理制度是保障地质勘查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越来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监理作为监督者和公正的第三方, 有整套的严格验收标准和流程, 监理人员参与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 从而保障项目按作业指导书和行业规范执行;项目实施的野外实际情况往往与设计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偏差, 不符预期设计和施工方案等, 项目负责人需要不断地修正和调整施工措施和手段, 甚至终止项目进展等, 监理人员可以凭借经验为施工方提供解决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保障地质灾害勘查目标的完成;监理人员能够通过多方沟通渠道和方法, 避免和化解可能导致冲突等。

此外, 地质灾害勘查的一些项目往往需要在多年以后才能揭示项目质量优劣, 应重视后评价和项目的追踪管理, 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成果质量, 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四、结语

总之, 地质灾害勘查行业建立的基于ISO9001:2008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能够促进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工程质量, 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提升产品 (服务) 质量, 但在建立健质量管理全过程中不追求的越全面越好, 避免执行困难。

参考文献

[1]江鸿彬.浅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监理中的质量控制方法[J].湖北地质, 2002, 16 (4) :163-166.[1]江鸿彬.浅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监理中的质量控制方法[J].湖北地质, 2002, 16 (4) :163-166.

建工程诱发地质灾害要担责 篇3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26日介绍,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条例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等重要原则,同时规定了地质灾害调查、预报等五项主要的法律制度。对违反条例的行为,将受到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的追究。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土资源部26日提供的数字显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占国土面积的44.8%。仅华北、华东地区的煤矿区采空塌陷每年就达10.5万亩。全国已有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4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地裂缝已在17个省(区、市)200多个县(市)发现400多处。各类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各种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篇4

合同编号:XXX-23031206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批准:

XXX 校核: XXXX 编制: XXX

XXXX工程局有限公司

XXXXXXXX站项目部

2013年4月27日

2013年汛期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报告

项目部接到XXX分公司安﹝2013﹞8号转发(XXX安﹝2013﹞4号)《关于开展汛前及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后,项目部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及时召开防汛、地质灾害专项会议,研究部署项目部开展预防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预防地质自然灾害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并要求项目部按文件要求执行整治活动。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地质自然灾害事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要求领导小组成员提高认识、认真开展好本单位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项目部对施工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质自然灾害危险源辩识活动,认真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对重大自然灾害危险源编制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资金投入。项目部还制定了危险源监控体系。每日领导带头值班,加强排查、巡查,对各个部位加强地质安全监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三、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挂帅组织各部门、协作队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承建施工区域进行全方位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排查生活区、施工区、高边坡、施工便道、冲沟等各种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防汛自然灾害隐患划分责任人、督改人,并限期整改、复查。对未整改、整改不彻底的部位,责令继续整改至隐患排除为止。

四、进一步加强防汛与自然灾害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地质灾害意识

项目部在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对员工进行防汛与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同时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工作,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响应、解除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再通过应急演练加深应急预案的各项程序。确保每一名员工知道防汛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为进一步规范项目部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增强应对、防范地质自然灾害事故风险和事故灾害能力,提高抢险救灾的应变能力,达到上传下达、应急响应快捷化的要求。对各类防汛自然灾害事故处理人员联系方式集中管理,实现电话直拨,发生灾害事故时按事故处理成员定位定人,大量提高了应急救援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事故救援节省时间。切实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防汛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职工、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XXXXXXXXXX工程局有限公司 XXXXXXXX项目经理部

安全环保部

校园及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篇5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有效防范、杜绝地质灾害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对学校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排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排查内容

1.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

2.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西围墙; 3.学校的护坡、挡土墙、围墙等; 4.校园校舍危房;

5.学校周边地质存在的易坍塌地段;

二、排查情况

接通知后,我校立即召开学校地质安全防范会议,安排部署地质安全排查工作。

1.值班领导增加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防范,目前未发现有危险地段。2.对学校危校舍进行排查,禁止学生在危房下接受教育和居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所处位置,西围墙墙基,土质疏松。可能导致滑坡。2.若遇大暴雨,洪水流经校园,出口有堵填现象。3.西边校墙出现小的裂缝。

四、整改措施

做好暑期值班安排,对于容易出现险情的部位要求值班教师至少一日三查。

市第中学

年7月15日

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情况 篇6

我矿在汛期来临前,特别是省人民政府4月14日电视电话会议和收到市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后,全县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和检查工作,并对某些较为严重的隐患点及时采取了相应处置措施。经过全面排查,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含责任人员、监测人员)对隐患点位清楚,险情明确,责任知晓。本次排查,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要求,对此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级重视,工作落实 我县在汛期来临前,县府办于3月15日就向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发出《关于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通知》(南府办函〔2010〕20号),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从3月18日至4月8日期间,对本地区、本行业范围内开展一次汛前地质灾害隐患全面大排查工作,并明确指出重点要排查已列入监测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公路两旁、场镇、学校、工厂、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等人员聚集区,各矿山企业采场、采点、尾矿堆放区及其它有可能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危险区域;同时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要根据排查结查及时制定隐患点防御预案和救灾应急预案,制订出明确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要建立健全汛期值班制度,险情速报制度。4月16日,县府办根据省人民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再次向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南府办函〔2010〕32号),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今年汛期地质灾害工作的严峻形式,要务必抓好全方位的排查落实、大范围的宣传培训、各行业的联动、各层面的防范和部门主导等工作。并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的排查范围,职责及其要求等作了进一步明确。为使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成立了领导组,各乡镇人民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小组。

二、排查彻底、情况清楚

1.经过近年的搬迁安置,目前全县还有列入规划监测范围隐患点69个,涉及14个乡镇189农户,威胁人员779人。在69个隐患点中除马家乡楠木村罐口危岩隐患点出现新裂缝外,其余隐患点目前还未发现异常变化。

2.新增隐患点(有待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勘查确认)6个,受威胁农户17户,人员57人(未含过往行人、过往车辆)。该6个隐患点分别是:①罗龙镇添丘村1社龙子湾危岩,规模约50m3,受威胁农户2户,目前处于较危险状态;②江南镇红星村2社半月寺码头滑坡,规模在500m3以上,严重威胁过往行人及过往车辆,目前处于较危险状态;③江南镇场镇西侧滑坡,规模约100m3,由于诸因素的作用,已于5月5日出现部分滑垮现象,严重威胁4户村民及过往行人及过往车辆,通信等设施。④大观镇田坝村3社水井偏滑坡,规模约1000m3,受威胁农户2户,目前未发现有异常情况;⑤仙临镇涌泉村10社小峡口滑坡,规模在10000m3以上,具当地村民介绍,该地段常有位移现象出现,目前未发现有异常情况;受威胁农户9户。⑥刘家镇龙滩村2社南观公路左侧危岩,规模约10000m3,严重威胁过往车辆及行人。

3.全县矿山企业37个,除大观采石厂、永丰矿产厂,顺华建材有限公司六角冲采点、油房沟采点,天华碎石有限责任公司存在着不按规程采矿、堆放尾矿废料存在一定隐患外,其余矿区目前还未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存在。

4.其他方面:如学校、建设工程、水利等,目前未反映出有地质灾害隐患的问题。

三、措施具体,责任明确 目前,对已排查出的80个隐患点(含待中介机构确认的6个新增点和矿山企业5个隐患点)均已列入各乡镇人民政府的防灾预案和救灾应急预案,并向威胁农户填发了一表二卡;落实了监测责任人,我局已分别与各监测点的监测人员、各矿山企业签订了监测责任书,落实了监测点监测人员的相关补助经费;建立健全了汛期值班、险情速报、日常排查、巡查、雨后复查等制度。对存在较严重的隐患区域设立了警示标志和向相关人员发出防灾避险告知书;对因人为因素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不按规程矿采、堆放尾矿废料,切坡建房等)的行为及时对业主或责任人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实施跟踪督办制度。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相关问题的研究 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1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也被称之为第一环境问题, 它一般不会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而发生改变和转移, 始终都是以自身固有的形态存在, 具有自然性的特征;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 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 大量建设、开发、开采等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质自然形态, 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灾害, 它的发生与地质本身基本没有任何关系, 完全是由于人为破坏导致的, 这类地质灾害又被称为第二环境问题。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大多数都是在自然地质演化以及气候变化的过程中, 岩体由最初的稳定逐步向不稳定发展, 这一过程往往是十分漫长的, 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般都会长达数百乃至上千年。然而, 在人为因素的诱发下, 会使岩体自然演化的周期大幅度缩短, 进一步加快了其从稳定到不稳定的变化过程, 这样一来便会引起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每次地质灾害的发生, 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损失, 其中不仅包含经济损失, 还包括生命损失。由此可见,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极具危害性的一种灾难事故。

2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目前, 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滑坡。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 具体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是土体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下, 沿坡体的软弱面大面积或部分向下滑移的现象。引发滑坡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降雨、积雪融化、地表水系浸泡与冲刷、坡脚开挖、堆填加载以及开山放炮等等。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带有强降雨地区、地势高差较大的峡谷地区、地震带以及铁路公路的边坡等等。

(2) 泥石流。其属于洪流的一种表现形态, 主要是由于降水量过大而产生在山坡或沟谷上的混有大量泥砂、碎石、巨砾等固体物质的洪流。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有不合理开挖、弃土、弃石以及乱垦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等。

(3) 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常发生在较陡的坡体上, 由于坡上岩体或是土体的根部空虚或局部滑移, 从而使得这些岩土体失稳, 突然由母体上向下翻滚或倾倒, 并堆积在坡脚。引起此类灾害的原因主要有矿产采掘、边坡开挖、强烈振动、堆渣填土以及水库渠道渗漏等等。

(4) 地表变形。这类地质灾害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地表塌陷、沉降和裂缝等。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到目前, 我国约有70余个城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表沉降活动, 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占四成左右, 最大沉降量已经超过3m。在已经发生地表沉降的城市当中, 有些是独立存在的, 有些是密集成群的。其诱因主要包括地下矿产开采过量、地下水大量抽取以及表面岩溶的自然活动等等。

3 岩土工程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3.1 滑坡的防治技术

由于滑坡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为此, 本文重点对滑坡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在处理滑坡问题时, 应当本身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 对引起滑坡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通过对大量的工程实践进行研究发现, 治理滑坡最有效地措施有两种:

(1) 对地表水或地下水进行控制, 以此来达到减轻或消除水对坡体的威胁。通常情况下, 在不计人为破坏的前提下, 水是引发滑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其与滑坡的发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消除水对边坡的作用, 便可以进一步防止滑坡的产生。具体做法如下: (1) 应当对滑坡区外围的地表水进行控制, 避免其流入到滑坡区内, 可在边界处修筑截水沟来对地表水进行截留; (2) 应在滑坡区内修筑排水沟, 借此来排除区域内的地表水, 减轻其对边坡的威胁; (3) 可采用垂直孔排水、支撑盲沟以及水平钻孔疏干等方法来排除滑坡区域内的地下水, 具体方法的选择可按照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条件而定。

(2) 对边坡的岩土力学强度进行改善。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借此来增强岩土体的实际抗滑能力, 进一步减小滑动力。较为有效且实用的技术措施有边坡加固、削坡减载等。这两种措施从经济性和有效性来看, 前者要比后者的效果更好一些。目前, 在工程中应用较多的边坡加固技术包括钢混抗滑桩、挡土墙、预应力锚固、固结灌浆、电化学加固法以及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等。方法的选择可根据实际工程而定。

3.2 泥石流的防治技术

对于一些泥石流多发的地区, 可以采取避绕的措施, 如果实在无法避开, 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以防治: (1) 排导。可在泥石流流经的下游位置处修筑排导沟, 以此来阻止泥石流漫流改道。 (2) 拦挡。可在泥石流经常流经的沟道上修筑拦砂坝, 这样能够将泥石流中的砂石等固体物质拦截下来, 有助于减轻泥石流的危害程度。 (3) 储淤。可在泥石流的下游建立停淤场, 借此来调节泥石流的流量, 以减少其对下游建筑的冲击。

3.3 崩塌的防治技术

对于崩塌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拦截、支挡、排水以及护坡护墙等等。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处理技术。具体措施的选择可按照崩塌的原因来进行确定。除了这些传统的技术之外, 目前还有一种新型技术, 即SNS柔性拦石网, 该技术在落石能量较高并且斜坡坡度较陡的条件下防治效果较好, 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矿山和水电站等施工过程中, 并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3.4 地表变形的防治技术

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填堵法。该方法适合应用在塌陷深度较浅的坑洞处理中, 先将坑洞中的松软土体清除干净, 然后向坑中填入碎石和块石, 以此来形成防滤层, 最后覆盖粘土并进行夯实处理即可; (2) 强夯法。该方法是利用夯锤对土体的冲击力来不断提高土体自身的强度, 属于防、治结合的技术措施, 适用范围相对较广, 效果也比较好。不仅可以用该方法对发生塌陷后的松软回填土进行夯实, 而且还可以用来消除隐藏在坑洞中的软弱带, 进而提高土体的强度; (3) 灌浆法。将预先拌制好的灌注材料通过人工钻孔或是岩土体自身的孔洞进行注浆, 以此来对岩土进行强化, 进而达到加固的目的。

4 结束语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 全球地质灾害频发, 使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发生严重破坏及损毁的过程或现象。因此, 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使得防治工程水平得以提高, 从而有效地抵御城市地质灾害, 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松江, 孙书勤.滑坡治理工程中锚索与精轧钢锚杆应用对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z1) .

[2]范映河.对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概况的探讨[J].城市建设, 2012, (17) .

浅析地质灾害工程中的设计与治理 篇8

【关键字】地质灾害,工程,设计,治理

地质灾害工程具有一定的实在性,具有自身的防治战略以及相应的勘查内容和评价办法。在地质灾害工程中,实施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工程的性质、地点、规模、方式以及终结的时间都是取决于具体发生的灾害。了解了地质体的设计与治理将能够使地质灾害工程正常进行。

一、地质灾害工程的设计

地质灾害工程中设计很重要,要深入的了解自然结构,研究它的成因机理以及灾害发生的条件。在一些重大的地质灾害工程中,要求立足于实际问题中,用成熟的理论将问题解决。认真探索新理论和新工艺,在全面分析地质灾害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发生的全程模式。

(一)地质灾害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地质灾害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概念设计,这样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一步完善整体设计。因此建立一种源于成因机制分析的地质灾害工程的概念设计体制,在设计中应该完全适应地质体的自然态势,对自然结构进行充分的利用,进一步增强自然的稳定性,不能将其随意的进行改造,应尽量的适应自然地质的具体环境和特征。对于一些重大地质灾害的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将设计和工艺优化,按照设计人员的具体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时要做好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控制灾害体,保护好对象。在开工之后,要综合的听取建设,监理和施工方面的意见,将原设计进一步优化,整体提高工程的质量。

(二)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总体设计

根据地质保护对象的工程等级确定工程的设计标准,结合设计的技术规程、规定等技术文件,制定出有效控制灾害工程治理的设计思路。在施工过程中,比如挖基坑、边坡等施工时,作出施工安全的检测设计;对主体工程进行工程效果作出检测设计。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分项设计

根据地质灾害体,列出本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如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施工的质量要求。对于主体受力的桩、锚等进行质量检测,列出具体的检测标准、方法和数量;针对辅助工程设计的堆渣场挡土墙等作出分项设计并纳入预算中。

(三)地质灾害施工设计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的设计作业中存在很多设计步骤。比如现场的设计,反馈设计,分析设计,监理设计,代偿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下面分别对这些设计进行介绍(1)初始的反馈设计。在进行地质勘查和研究之后,才能够进行现场设计。其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判断,拟定初始的方案,主要包括对方式的选择,施工的具体方式和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于设计的各个层次中。(2)计算机分析设计。在初始反馈设计的基础上,下一步该进行计算机分析设计了,这种设计能够有效的将初始反馈的资料量化,提供出更为准确的工程施工方案。此种设计有一定的缺点,由于计算精度有一定的限制以及设计对象的不确定,计算的结果会出现定性使用的现状。(3)系统设计。对于地质灾害工程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能够更广泛的把握实质性的问题,防止在原则上的失误。(4)代偿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针对关键地段施工时,添加的一项施工措施,可以加强安全储备,增加对地段施工中的安全系数。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代偿设计在指导施工中的程序、强度和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中地质体变形,减少灾害。(5)二次反馈设计。主要进行工程开挖和造孔的施工中,能够检测到之前未能够想到的一些意外状况,根据相应的反馈设计,能够更精细的对整体进行设计。(6)可靠性设计。地质灾害工程相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中,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主要的不确定来自防治对象自身存在的设计参数有较强的离散性。因此,计算模型也和实际的工程中有一定的不同,在概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就是在对各种参数进行综合考虑之下,选定可靠度或可靠指标当作设计准则。这样就可以在各方面都稳定的状态下计算出失效概率,判断工程的可靠性。(7)计算机辅助设计。这种设计的操作性非常强,对设计工程师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大大提高工程作业的效率。虽然说设计的各种观念有所重复,但是这些总是在不断的优化。

二、地质灾害工程的治理

地质灾害工程的治理目的是为了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滑坡,泥石流,坍塌,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都属于地质灾害。其连续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现状,尽量排除在地质灾害工程中的一些干扰因素,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地质灾害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理工程,在治理时,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专业性强,要按照治理工程相关行业的设计规范进行治理。依据所治理的地质灾害特征、环境,拟定防治的工程方案,不同的地质灾害有不同的防治工程类别。如:对滑坡的治理,常用的工程治理措施有支挡、加固和排水;对泥石流的治理采取拦截、疏导和保护等措施;不同的工程类别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在治理过程中要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优选的治理方案。一般的治理工程方案选择单一的工程类型或者结构工程类型,还有的选择不同种工程类型进行,总之根据防治效果选择不同的防治类型。此外,还要想到工程的累积效果,保证维护后的长期使用;还要根据特殊的地质灾害设计专门的工程施工。根据地质灾害的工程位置使防治的强度要达到防治的目标要求。

三、结束语

经过深入的调查地质灾害的发生有过半的因素是人为的。所以要减轻灾害的发生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利用相关的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并建立相关的国家财政的投入。对于灾害防治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要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使得地质灾害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向红;闫眀媛;;荥阳宋沟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护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2] 巨能攀;向喜琼;黄润秋;;滑坡治理设计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陈国章;黄尚宁;唐之棱;;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灾演练——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演练[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7期

建筑工程地质灾害排查 篇9

紧急行动的报告

公司养护处:

根据jy-yh-2010067号通知单要求,我所组织人员对管辖路段由于汛期导致的地质灾害及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1、K1026+300右幅盖板涵出水口冲刷导致冲毁农田一事,已形成专门报告报公司,公司已经批复,现正组织修复。

2、K1020+800右幅一级挖方边坡塌方,经测量,塌方长度为60m,坡高(斜长)15m,塌方面积为900平方,塌方的土体体积为800立方。此处已作为水毁工程进行粗略上报,但尚未形成具体的修复方案,设计图纸、工程预算正在进行中。将于8月6日完成设计及预算。

3、K1021+150左幅一级挖方边坡塌方,经测量,塌方长度为55m,坡高(斜长)15m,塌方面积为825平方,塌方的土体为700立方。此处也作为水毁工程进行上报,具体的处理方案将于8月6日完成。

4、K1018+600左幅填方坡脚人字骨架倒塌,导致水沟堵塞,通道积水使村民无法通行,冲毁农田约0.4亩。此处已作为水毁进行粗略上报。丽阳乡政府徐乡长、县交通局许局长及村民代表会同养护所赶往此处现场。村民提出处理要求,处理方案将于8月6日完成并上报。

5、K1019+600左幅一级挖方边坡轻微塌方。此处坡率缓,坡高(斜长)仅8m。坡面马尾松茂盛,马尾松高度有2.5m左右。建议此处不作任何处理。

6、K1019+750右幅挖方边坡轻微塌方,不影响交通。塌方面积为50平方,养护所将于8月6日上报处理方案。

7、K1022+600左幅挖方坡面冲沟。冲沟长约18m,养护所计划在此处坡项增设截水沟,在冲沟处设臵急流槽。将坡顶水引至浅碟式边沟排入水沟。

8、景西互通L匝道盖板通道进水口水道迂回,致通道前雍水,水位上涨,淹没农田。出水口农田冲毁,村民逐级上报至乡政府,县政府。养护所会同村民代表、县交通局许局长赶往现场查看。村民提出,修建景南环高速导致河床变窄,现有的5m*5m盖板涵无法满足汛期排洪需要,要求将此处盖板涵改成桥梁,或者由单盖板涵改成双盖板涵。村民反映,盖板涵下游还有三个村庄,往年甚至98年大洪水都没有淹没村庄,自修建高速后,今年村庄被淹。由于事关重大,养护所答应将情况报告上级。建议公司派人现场查看

9、景西互通毛板上中桥桥下排洪河道,原是景鹰项目办为期修建的。排洪道出水口处浆砌片石冲倒,村民提出,河道偏窄,导致村庄被淹,要求拓宽。养护所现场查看,桥下浆砌片石河道约有16m宽,现有的道已经充分的开挖在两桥墩中间,如果继续拓宽,势必影响桥梁墩柱安全。此处水源与上述景西互通L匝道盖板系上游水库的两个水流分支,行政隶属枫林村,县交通局派许局长代表县政府现场查看。建议公司派人现场查看。

以上9处灾害,第1处公司已批复,养护所正在实施,第5处建议不需要处理,第2、3、4、6、7处养护所将形成具体处理方案,绘制处理方案草图,估算处理费用上报公司。第8、9处由于工程重大,建议公司来人指导。

特此报告

鄱阳养护所

建筑工程地质灾害排查 篇10

关于2011年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工作的

情况报告

区国土资源局:

根据《XX国土资源局关于立即组织力量开展2011年地质灾害汛前排查的通知》(X【2011】X号)要求,为做好2011全区教育系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好学校安全稳定,区教委对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现将排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排查的基本情况

各学校对涉及地质安全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重点对学校教学楼、宿舍、围墙、教职工办公场所等学校重点部位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共排查出安全隐患5处。

二、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为做好本次排查工作,区教委成立了以区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XX同志为组长,分管安全稳定的领导XX同志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委安稳科,由XX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对排查工作进行定期的研究和部署,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督促检查。

三、齐抓共管,措施得力

在区教委工作小组领导下,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本项工作有人管,有专人抓。形成了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宣传布置。为更好更快地开展此项工作,区教委下发《关于立即组织力量开展2011年地质灾害汛前排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组织力量开展对地质灾害拉网式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上报的同时,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整改;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派专人24小时值班看护,以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形成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二)强化演练,提高能力。为切实提高学校师生应急逃生能力,各校以开学安全宣传教育为契机,纷纷组织学生各围绕地震、火灾和地质灾害等发生时如何迅速有效避险、逃生、自救等内容认真开展一次演练活动。演练活动结束后,各学校对活动及时进行总结,针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三)建立健全机制。区教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紧紧围绕“平安XX”和“五个校园”建设,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以安全教育管理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和强化安全隐患每月排查整治制度,努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与人环境。

建筑工程地质灾害排查 篇11

摘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监理发展在我国尚不成熟,监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难点。地灾治理工程施工中,监理质量控制工作包括进场准备及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阶段。本文从地灾治理工程施工进场及事前控制难点出发,探讨了事中治理控制和事后治理控制的内容,为更好的开展监理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施工监理;地质灾害治理;难点;措施

1监理进场准备及事前质量控制难点

1.1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理机构

首先,一个完整的地灾治理工程需要建立合理高效的监理机构,应包括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材料质量和测试小组,施工工程监理小组和安全施工监理小组,每个小组的工作应配置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各小组分工明确,明确监理的职责,实现有效的管理,确保开展科学、规范和专业的监理工作,保证施工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1.2收集整理准确的监理信息

开工前的监理工作,监理项目部应当熟悉施工项目部情况,调查施工环境,认真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施工图设计的治理措施、设计参数,整合资料以达到一个全面检查施工质量的标准要求,设计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1.3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质量

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有着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作用。因此,在项目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首先检查运到现场的原材料、构配件或半成品,是否具有该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书以及使用说明书,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全面检验,并向监理项目部提交检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该材料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使用,严格的质量事前控制应从工程材料的来源入手。

1.4复核测量放线的正确性

测量放线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地灾治理施工过程前,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抽查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工作,理想状态的抽样合格率应达到100%。因此,能够确保测量放线的准确性。

1.5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首先要健全专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其次质量保证体系要覆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依据,主要是政府文件函件、业主函件、相关法规、地灾治理工程相关规范以及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具体和详细的质量目标保证体系能够提高施工工程质量。

2事中质量控制难点

2.1与施工人员融洽相处

监理项目部应努力与施工人员构建一个和谐氛围。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施工质量不很理想,监理工程师可督促和帮助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学习,有条件的可组织参观邻近的优秀地灾治理工程。宝兴县同时开展地灾治理项目就有五十七处,期间就有业主单位组织施工人员代表对一些优秀的治理工程进行参观和管理方面的探讨。因此,一个善于沟通协调,协作高效的监理项目部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

2.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过程中,随意调换工人岗位、增减工人数量,都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密切关注工人的变化,及时组织新工人和新技术培训。其次,施工质量也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监理工程师应配合施工单位改善施工环境,过程控制检查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此外,还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奖惩制度,严惩恶意的质量问题。

2.3建立科学的监理工作流程

在实施地灾施工监理过程中,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应仔细检查每个部门具体工作情况,带领项目部人员共同研究学习施工技术规范,结合实际监理工作,制定合规、操作性强的监理实施细则,指导改进监理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施工环境,灵活调整监理程序,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2.4监理人员应具备不畏艰险的职业精神

地灾治理工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性。例如滑坡治理的抗滑桩施工过程中,深度超过16m的挖孔桩验槽,钢筋笼验收等一系列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都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风险,需要监理人员下入桩孔内测量、照相、检查每部工序和质量,若验收不合格,则施工单位还要返工自检合格后,再次邀请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因此,需要监理人员不但要有专业的业务水平,还要有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2.5合理收取监理费用

目前监理收费也是制约工程监理质量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监理行业的监理收费实际收入严重低于国家标准。一方面,有些业主把监理费支出看成是一项经济负担,将监理费一压再压,使监理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打击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些监理公司由于成本小、费用少,在承接监理项目时自行压低监理费,以低价优势承揽工程,且驻地监理人员多为廉价的临时工,造成监理工作质量低下。因此,合理的监理收费有利于提高监理行业的总体质量。

3事后质量控制难点

3.1督促进行竣工质量现场评定及资料整理

分部工程完工后,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施工单位,验收工程竣工质量。为了更好地控制监理工作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应根据项目检验结果和完成的工程数据,客观评价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评价标准验收,发现不合格,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返工。

3.2合理处理质量缺陷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质量缺陷的现场处理方案。工程完成经自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在检查验收发现质量不合格情况,应让工人返工。施工单位通常不会修复由于外部环境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如泥石流治理工程中拦渣坝护坦的局部损伤,防冲肋槛的局部冲毁,被动网被垮塌土石破坏等,在这一点上,监理工程师应立即报告给业主单位,与业主协商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和实施办法,以防止进一步的质量问题。

3.3督促进行施工监测及效果监测

项目完成后与业主单位组织竣工验收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在此期间,施工单位通常已撤离施工现场,极易忽视了施工后工程措施的监测工作。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监测)单位定期进行施工监测,以确保施工(监测)单位按照专业的监控频率和监控手段实施,若发现变形加剧,应及时向业主报告。项目竣工验收后的监测结果对评价地灾治理主体工程的设计功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监理工程师应确保质量监控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根据监测结果客观评价工程质量,确保质量工程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3.4严格审核试验资料

施工过程中的部分试验资料,如桩芯无损检测、砼试块等,通常在项目完成后监理单位才拿到检测结果报告,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及时汇报收到的试验检测数据,严格审核,若发现试样不合格,应及时进行现场破坏性取样,并让施工单位返工,直到合格。

3.5汇总复核工程总量

工程总量的汇总复核是一个比较耗时的工作,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施工竣工图和计量资料,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准确。此时,需要监理项目部人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最后资料的审查和签认工作。

4结语

地灾治理工程施工监理阶段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控制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地灾勘查、设计、施工和造价等专业技术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严格质量控制。同时,由于地灾治理工程,特别是滑坡治理工程的安全风险较大,监理工程师应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专业精神,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地質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_T0222_2006;

[2] 梁爱玲,曾琛.三峡库区巴东红石包滑坡治理工程监理体会[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4).

建筑工程地质灾害排查 篇12

1 滑坡的形成机理

滑坡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环境改变, 是黄土、松散覆盖层、泥岩、页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易滑的岩、土分布区, 在降雨、融雪、地震、地下水窜、人工开挖坡脚等诱发因素诱导下, 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滑动。为了避免和消除地质滑坡这种自然灾害, 首先要掌握滑坡的形成机理。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岩土类型:岩土体所构成斜坡发生的滑坡, 如凤凰山倒班点基地。

(2) 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 产生的滑坡, 如油区滑坡道路。

(3) 地形地貌条件:坡度大于10度, 小于45度, 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如陈16-9井组井场。

(4)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 对滑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如大路沟集输站西侧滑坡体。

第二个条件是外界因素的作用, 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 从而引发滑坡。主要引发因素有: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较为明显的地震;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或泄水等诱发的滑坡。如庄二联合站后山滑坡体。

2 滑坡造成的后果

滑坡会造成滑坡体上地面设施处于不安全状态, 随时可能造成安全、环保事故, 如油气建筑物和道路的垮塌, 地面管线和套管的断裂, 迫使油气生产不能正常运行, 不仅治理费用巨大, 动辄几千万元, 而且周期长, 动用人力物力大。

3 滑坡的预防

预防就得在油田进行建设时, 现场踏勘油田建筑物、油气水场站、井场位置、油田道路等, 然后勘察分析, 将其避绕开滑坡体, 摆放在滑坡体之外稳定的环境上, 并对其周边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消除滑坡隐患。

(1) 组织工程勘察设计专业人员对参与油田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进行滑坡知识及常识的普及, 从钻前工程的井场坐标、钻前道路, 油田建筑物、油气站场选址以及油气水管道走向等进行滑坡识别的专业培训。

(2) 从宏观上掌握不稳定滑坡体的形态:

(1) 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 而且延伸很长, 坡面高低不平;

(2) 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 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 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 且有新生冲沟;

(4) 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 参差不齐;

(5) 滑坡前缘土石松散, 小型坍塌时有发生, 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 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3) 在道路、井场、油田建筑和油气场站等工程施工前, 做好工程施工方案的交底, 除合理避绕滑坡体外, 一方面杜绝工程建设施工中靠山坡开挖坡脚, 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另一方面避免场地推出的土方量堆集过大, 从而形成填土或堆积土新的滑坡体。

(4) 对已建在滑坡体上的井场、油田建筑和油气场站, 应建立长期变形观测系统, 随时掌握滑坡动向, 建立预警机制, 适时采取防治措施, 避免灾害发生。

4 结论

(1) 任何灾害都是可防可控的, 滑坡地质灾害也是如此。因此, 要从油田工程建设源头上抓起, 要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层层抓起, 有效建立工程质量资料档案, 预防工程滑坡灾害的发生, 避免滑坡带来的巨大危害。

(2) 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从而提高油田工程建设水平, 降低油田生产的安全风险和环保隐患, 保障油田生产正常运行。

(3) 严格履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 确保按图施工和施工质量。

(4) 有力执行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度, 责任明确, 落实有效。

摘要:随着油田规模建设, 各类站场、井场、道路等地面建设工程逐年增多, 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灾害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尤以滑坡地质灾害为甚。本文在介绍滑坡的形成机理、造成后果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长庆油田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典型滑坡, 从现场踏勘、治理方案制定、实施验收和效果监测等预防过程入手, 对滑坡预防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符合油田实际的滑坡防治, 并对工程建设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地面工程建设,滑坡,预防

参考文献

[1]李智毅, 杨裕云.工程地质学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4

[2]朱崇午.浅谈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防治.科技资讯, 2010 (5) :136

[3]张咸恭.工程地质学[M].地质出版社, 1979

上一篇:父亲的菜园优秀教案设计下一篇:安全标准化建设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