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合作合同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扶贫合作合同(推荐7篇)

扶贫合作合同 篇1

甲方: 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乙方: 家庭(以下简称乙方),联系电话

户主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

乙方家庭 人被纳入“移民搬迁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他们是:。

根据国家、省、市、县(区)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搬迁安置协议:

一、乙方自愿选择以下第 种安置方式

(一)自主建房。乙方自愿选择在 建房:

1.该选址已经避开地质灾害区、行洪区、地震断裂带等危险地段;

2.所需宅基地由乙方采取对调、置换等办法自行协商解决,但不占用基本农田,并承担相关费用。面积遵照四川省农村宅基地标准执行;

3.乙方保证自建(包括委托代建)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人均25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50平方米,不含附属用房。

4.乙方保证按时于 年 月前完成搬迁任务;

5.乙方保证按照统一设计的图集选择房屋户型和风貌修建;

6.乙方保证量力而行,确保本户自筹建房资金不超过1万元;

7.乙方保证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

— 1 —(二)统建分房。乙方选择入住甲方统建的安置房,并保证:

1.如属公租房、廉租房的,自愿承担租金,不主张该房产权;

2.入住安置房前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

3.承诺按照每户建房自筹不超过1万元的规定,承担建房费每人 元(但照此计算全家超过1万元的,只承担1万元),在领取钥匙前交清,否则甲方有权不让乙方入住(但属于政府兜底安置无需承担建房费的人员除外)。

(三)自行购房。乙方保证:

1.所购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00平方米。

2.保证入住新房前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

(四)投亲靠友。乙方自愿投靠 市 县(区)街道(乡镇)

号(村组)的,该户主属于自己的。乙方保证:

1.按照规定与该户进行安置房产权划分,在领取住房补助款时提交《易地扶贫搬迁投亲靠友安置接收协议》和注有本户全部安置人员名字的房屋产权共有证书或独立产权证书。

2.入住新房前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保证今后不再要求政府、村组解决住房而返回居住。

选择第(三)或(四)种安置方式的,乙方保证在未实现稳定脱贫的5年内决不变卖安置所用的商品房或农村闲置房或投亲靠友共有房。否则,一律按乙方严重违约和套取国家项目资金 — 2 — 论处,甲方有权依法追回乙方已领取的补助款,依法报请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甲方必须根据乙方以下进度或验收情况,按照县人民政府公布的补助标准及时拨付资金

1.自建房(包括委托代建)的。乙方完成自建房宅基地基础工程(以基础正负0为标志)时拨付 元 ;房屋主体竣工时拨付 元 ;乙方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入住新房时拨付 元。

2.购房或投亲靠友安置的。在乙方提交相应的合格手续、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拨付补助资金 元。

乙方收取补助资金的银行账户是:开户银行:

户名:,账(卡)号:

三、乙方保证严格遵守本协议约定。如违反第一条相应约定,即算乙方严重违约,并自动放弃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全部补助资金的资格,乙方自愿在县相关部门作出验收不合格结论后1个月内,退还已领取的全部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款,自行拆除旧房复耕或还林。乙方逾期不还款或不拆旧房复耕或还林,甲方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乙方如有套取国家项目资金的违法行为,甲方有权移送乙方到司法机关,依法追究乙方法律责任。

四、甲方保证按照本协议约定及时给乙方拨付补助资金。逾期拨付的承担相应的利息损失,但因乙方中途变更银行账户或 — 3 — 乙方没有按时提交合格、齐备的自愿搬迁申请、建(购)新房和拆旧房影像等相关资料的情形除外。

甲方保证集中安置点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因此给乙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五、本协议一式伍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县以工代赈办、财政局、剑雄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各留存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时间: 时间:

— 4 — 易地扶贫同步搬迁安置协议

甲方: 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乙方: 家庭(以下简称乙方),联系电话

户主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

乙方家庭 人纳入全县搬易地扶贫同步搬迁规划,他们是:。

根据国家、省、市、县(区)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搬迁安置协议:

一、乙方自愿选择在 建房。乙方自愿承担甲方场地平整、土地及青苗、林木等补偿成本费用

元,委托甲方在乙方应得的同步搬迁补助款中扣收。乙方保证自建(包括委托代建)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人均25平方米;乙方保证 年 月前完成搬迁任务;乙方保证房屋一定按照统一设计的图集选择房屋户型和风貌修建;乙方保证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

二、乙方自建(包括委托代建)住房。甲方必须根据乙方以下进度或验收情况,按照县人民政府公布的补助标准及时拨付资金:

乙方完成建设入住新房,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拨付 20000 元。

乙方收取补助资金的银行账户是:开户银行:

户名:,账(卡)号:

三、若乙方委托甲方统一建修或与统建安置房一并修建。乙方保证按照工程进度,及时给甲方支付建房费用,完成房屋基础工程(以基础正负0为标志)时交付 元;房屋主体竣工时交付 元;在乙方自行完全拆除旧房并对宅基地复耕或还林、入住新房和工程完工后,双方及时进行结算找补,若乙方拖欠应付给甲方代建房屋的结算尾款,乙方不得拿钥匙入住,逾期3个月及以上的,乙方必须承担相应的各种损失,并算乙方放弃同步搬迁补助费用,甲方有权通过变卖房屋扣收欠款。

甲方代收乙方建房款的银行账户是:开户银行:

户名:,账(卡)号:

四、乙方保证完全严格遵守本协议约定。如违反第一条相应约定,即算乙方严重违约并自动放弃享受易地扶贫同步搬迁全部补助资金的资格;乙方自愿在县相关部门作出验收不合格结论后1个月内,退还已领取的全部易地扶贫同步搬迁补助款,补清甲方代为垫付的建修款。

若乙方逾期不还款或不拆旧房复耕或还林的,甲方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乙方如有套取国家项目资金的违法行为,甲方有权移送乙方到司法机关,依法追究乙方法律责任。

五、甲方保证按照本协议约定及时给乙方拨付补助资金。逾期拨付的承担相应利息损失,但因乙方中途变更银行账户或乙 — 6 — 方没有按时提交合格、齐备的自愿搬迁申请、建房和拆旧房影像等相关资料的情形除外。

甲方保证集中安置点选择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因此给乙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六、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县以工代赈办、财政局、剑雄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各留存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扶贫合作合同 篇2

为了进一步缩小东西差距、减少贫困人口, 1996年我国实行东西部省区对口协作扶贫制度, 国务院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18年来, 6万福建人先后奔赴宁夏对口支援, 兴办十几个产业, 更有3万闽商定居宁夏, 帮助几十万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闽宁模式”从而被誉为我国东西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 闽宁合作跃上新台阶, 即从单向扶贫转向共赢发展。前不久,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提出:“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创新载体, 实现闽宁合作从扶贫走向共赢的转变。”自治区副主席李锐介绍:2013年10月, 闽宁两省区在扶贫协作第十七次联席会议上明确, 要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 实现扶贫协作转型升级。

宁夏强调, 扶贫协作转型升级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以政府为主导, 更多地向由政府引导、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方向转变;二是从过去以相对单一的扶贫协作为主, 更多地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全方位合作领域转变;三是从过去主要与福建省开展对口协作, 向多区域合作方向转变。

为此, 闽宁两省区共建闽宁产业城, 在建立产业扶贫“造血”机制上实现新突破。产业城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轻工纺织业、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和葡萄酒及配套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重点支持宁夏中南部地区发展设施农业 (含菌草) 、草畜、马铃薯、枸杞、红枣、中药材等产业;扩大两省 (区) 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 鼓励支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与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两省区共同推进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 支持福建省地方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在宁夏设立村镇银行, 或投资组建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

“闽宁对口扶贫成功地走出一条企业合作、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发展致富的道路。回顾闽宁合作走过的历程, 有三点很难得。”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董玲说:首先是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制度, 18年来从未间断;其次是6万闽商支宁, 3万定居宁夏, 投资兴业规模大、效果好;第三是使几十万名西海固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 创造了扶贫开发史上的奇迹。

目前, 宁夏福建企业家协会已发展到1个直属商会和8个分会, 福建在宁企业、商户达4000多家, 使宁夏南部贫困地区不仅在设施农业、冷凉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硒砂瓜、枸杞等种植与加工业蓬勃发展, 形成特色优势, 而且在能源化工、电子通讯、医疗卫生、旅游服务、食品加工等行业也实现了从零起步, 突飞猛进, 年营业额已达120亿元。

扶贫合作合同 篇3

关键词:合作社;开发式扶贫;政策;立法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2-0058-0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明确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贫困地区的群众从事商品开发可以通过两种组织方式:其一是“合作社”; 其二是“盈利主体”(公司、合伙等)。18、19世纪欧洲、美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前一种方式不失为卓有成效、切实可行的方法。

1职工生产合作社

职工生产合作社(worker cooperative)是指以生产工业制成品为目的而成立的合作社。其根本特征有三:其一,合作社成员仅限于核心员工。它的成员限于与临时工或季节工相对称、已经结束试用期、已缴纳会费的长期工。其二,它由成员民主管理。成员在一人一票的基础上选举大多数董事会成员、决定重要事项。其三,实行惠顾返利。合作社的部分利润按照成员的劳动量而非投资额分配给成员。

职工生产合作社首先诞生在美国。18世纪90年代,它在美国业已存在;在美国内战期间,它依然得到维持;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工会和工人骑士组织成立了数百个合作社。不久,欧洲追随而至。1831年,在巴黎从事珠宝业的八名职工每人出资10法郎成立欧洲第一个工人合作社;1848年之后,它在法国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1896年,法国大约有140个生产合作社;此后“每年以两到三倍的速度增长。”1848年,英国诞生了第一个工人合作社;1865年,英国拥有651家登记的职工生产合作社,成员远远超过20万人。后来,职工生产合作社传播到“大多数发达国家”。

成立职工生产合作社的原因在于,产业资本所有者借助为工人提供工作岗位之机,通过延长劳动时间、雇佣妇女和儿童、实行实物工资制等方式,对职工进行残酷的剥削。

2消费合作社

消费合作社(consumer cooperative)是指以销售日用品为目的而成立的合作社。其根本特征是:成员资格开放;实行一人一票;实行现金交易(即不赊账);教育成员;商品按照通常的市场价销售;对持有的股票的数目加以限制;按照交易分配利润;资本的回报率受限;资本由成员提供;不承担异乎寻常的风险;在政治上和宗教上保持中立;在成员资格上实行男女平等。

1844年,28名纺织工人在英格兰西北部罗虚代尔(Rochdale)镇开办了名为“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小商店。这是第一个获得长期成功的消费合作社。罗虚代尔式的消费合作社在英国获得了飞速发展。1906年,英国存在1400多个这样的商店,会员将近225万人,资本超过3300万英镑,年销售额超过6300万英镑。随着旅英外国侨民的回归,消费合作社传播到启其他很多国家。

消费合作社成立的原因在于,商业资本家为工人提供的日用品经常掺杂使假且价格高昂。为了获得纯净的、廉价的食品,工人成立了消费合作社。

3信用合作社

信用合作社(credit cooperative)是指以对成员提供借款为目的的合作社。它分为莱弗森式(Raiffeisen)和舒尔兹-德里奇式(Schulze-Delitzsch)两种。莱弗森式信用合作社的根本特征是:会员基本上都是邻居(这为成员相互监督借款如何使用提供了契机),而且,只有具备良好的品质,才能成为它的成员(这极大地促使成员戒酒、保持良好的举止),只有成为成员,才有资格借款。成员在加入时无需交纳股金,合作社资金的来源是合作社贷款(成员对此承担连带责任)和吸收存款,所借款项只能用于赢利行为,借款期限通常较长,例如一、两年,甚至十年或十年以上,借款可以分期偿还,但必须绝对地准时。成员对合作社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除会计可以获得少量的薪水之外,其他工作人员没有报酬。舒尔兹-德里奇式的信用合作社的根本特征是:资本的来源有三,成员在加入时必须购买一股,也只能购买一股,该股的价值较高,但可以分期支付,合作社贷款(成员对此承担无限责任),从成员或他人所吸收的存款。它只向成员借款,借款数额和目的在所不同,但贷款人必须提供良好的、足够的担保。借款期限比较短,通常都是三个月,期限届满时,可以续展三个月,有时可以续展更长一段时间。联合体的工作人员可以获得工资。小部分利润用于慈善或教育,大部分利润按股份分配或充当公积金。

1849年,莱弗森为满足农民(尤其是最贫穷的农民)的资金需要,在60多位富裕平民的赞助下,成立了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1850年,舒尔兹-德里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尤其是独立经营的手艺人、工匠、鞋匠等)的资金需要,成立了第一个城镇信用合作社。后来,信用合作社从德国传播到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美国、亚洲。

成立信用合作社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交通、通讯设施不完备加之金融服务对象集中在城市地区,使得农村居民难以获得金融服务;银行对于城镇部分阶层的活动缺乏足够的信息,而无法评估风险,因此不愿意向他们授信;高利贷者索取的利息过高。

4农业服务合作社

农业服务合作社(Agricultural service cooperative)是以销售农产品或出卖农业生产资料为目的的合作社。与之相对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服务合作社的根本特征是:农业合作社由成员所有,它的资本由成员提供。农业合作社由成员管理,合作社的董事会由成员选举、重要事项由成员决定。合作社实行一人一票。农业合作社的利润、亏损、风险根据惠顾分配。

农业服务合作社起源于美国。1810年,康涅迪格州出现了第一个奶酪合作社;1836 年,俄亥俄州出现了数个拍卖纯种牛的合作社;1840年,纽约州出现了第一个经销羊毛的合作社;1857年,威斯康星州出现了第一个销售谷物的合作社;1867年,新泽西州成立第一个经销水果的合作社。欧洲紧随其后。1875年,丹麦卡斯伦德村的七个农民,共同创建了一个乳品厂。这是欧洲第一个农业经销合作社。后来,农业经销合作社在欧洲很多国家出现。

成立农业服务合作社的原因在于,农产品购买商、运输商、加工商等商人乘服务之机,利用单个农户谈判能力的弱小,无情地压榨农民;农资供应商也借服务之机无情地剥削农民。

5合作社的独特优势

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对于合作社赖以建立的价值判断做了如下概括:自助、自我负责、民主、平等、公平、团结。同时,它对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做了如下概括:自愿与开放的社员资格;民主管理;社员的经济参与;自治和独立;教育、培训和信息;合作社之间合作;关心社区。正因为如此,它与合伙、公司等组织形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优势主要表现在:其一,合作社非由资本的所有者出资。在合伙、公司中,投资者和利用者分离开来,投资者以成本加利润的形式为利用者服务,利用者成为投资者牟利的工具。而在合作社中,投资者和利用者原则上合二为一(有时由国家或工会出资),合作社可以以成本价为利用者提供服务。其二,合作社实行一人一票。在公司中,实行一股一票。因此,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必然掌握在投资多者手中,其经营活动必然朝向利润最丰厚的领域。而在合作社中,实行一人一票。而且,如果成员不再需要服务,就丧失成员资格。于是,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权就必然掌握在成员手中,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必然朝向成员所需的服务。其三,合作社实行惠顾返利。在公司、合伙中,合作社的利润按照投资的多寡加以分配。而在合作社中,合作社的利润按照惠顾分配。其四,提高成员的文明程度。

19世纪中后期,合作社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1852年,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合作社法——《工业的和储蓄的互助会法》(Industrial and Provident Society Act)。该法明确规定,合作社的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合作社制定的规则具有法律约束力、投资受到法律保护并可以转让给非成员、合作社享有法律地位从而可以对欺诈的官员提起诉讼。此后,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通过了合作社法。我国立法机构、决策者应该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西方发达国家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在国际合作社公认原则的指导下,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目前已经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参考文献:

[1] [美]Kimberly A.Zeuli,Robert Cropp.Cooperatives:Principlesand Practices in 21st Century[DBOL].http://learningstore.uwex.edu/assets/pdfs/A1457.PDF,2011-09-01.

[2] [美]Carol R.Goforth.Application of the Federal Securities Laws to Equity Interests in Traditional Cooperative andValue-added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J].Drake Journal ofAgricultural Law,2001.

[3] [美]James B.Dean,Thomas Earl Geu.The Uniform Limited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Act:An Introduction[J].13 Drak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Law,2008.

[4] 苏彤,胡烨桢.雷发巽式信用社在爱尔兰移植失败原因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7).

[5] 李宏图.“权利”的呐喊——19世纪西欧的社会冲突与化解[J].探索与争鸣,2007,(6).

扶贫合作合同 篇4

甲方:

乙方:

为了紧密配合移民搬迁工作,根据扶贫开发有关政策,参照“大力模式”,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条款:

1、甲方作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单位,投资建设经营食用菌科技扶贫示范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合作社自筹1500万元,国家财政扶持补助600万元。

2、甲方就国家扶持补助的600万元,按照政策规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其余万元中,30%资金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70%资金即万元,按照区政府有关扶贫政策规定,分摊给户贫困户,作为入股资金,每股元。

3、对于国家给予贫困户每户元扶贫资金,除本合同约定的责、权、利外,在签订合同时,甲方以合作社名义为每户颁发股金证书一本(乙方持户主有效身份证件领取),作为每年领取分红的证件和记载。

4、甲方对入股资金只能用于基地建设、生产与经营。专业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公历年度计算,每年分红一次;若发生经营性亏损,甲方为入股贫困户最低按信用社同期贷款利息支付。

5、甲方所分摊给户贫困户的股金,在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

下,乙方不能以任何理由提出退股、私自转让或赠与,只能贫困户之间调剂,但必须通过区扶贫单位和专业合作社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6、甲方对于持有股金证的扶贫对象,优先参加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学习和专家培训;优先来基地务工;优先承包基地的分段劳务工程;优先承包基地的设施大棚。

7、乙方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持股贫困户中选出2%的代表,报甲方备案。

8、甲方财务部门每年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就合作社的经营、财务情况向全体代表书面汇报一次,使代表能掌握企业运营的基本情况并反馈给入股贫困户。

9、甲方因市场变化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经营或破产,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资产清资评估,剩余资产按股份占有比例进行一次性分配。

10、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区扶贫办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专业合作社建设与精准扶贫 篇5

摘要: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精准扶贫、协同机制、合作自治

了示范社的建设,围绕当地特优产品,强化服务指导,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发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动军。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目的的组织,从成立开始就具有经济互助性。拥有一定组织架构,成员享有一定权利,同时负有一定责任。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简要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概念上规定合作社的定义,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另一方面,从服务对象上规定了合作社的定义,即“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创办的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其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它增强了分散的农民家庭的市场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我国农村专业方面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衔接问题,被群众称为“贴心会”、“致富会”。但同时,协会没有法律地位,只服务、不经营,有支出、无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10月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二、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是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在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状况

通过对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研发现,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整体实力逐步增强

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780个,比2007年增长了3倍,具体来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逐步拓展到种植、养殖、农机、等多个行业,其中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畜牧业。调研发现,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于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从事种植、养殖业的最多,并存在跨领域兼营的现象。

2.合作社服务领域拓宽,以产品销售和生产服务为主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的领域已由过去主要开展信息服

3.合作社运作模式多元化,以“合作社+农户”类型居多

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合作社+农户,这类合作社一般由农户自发组织成立,主要通过合作社把自己的产品销往市场;二是合作社+基地+农户,该类合作社通常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合作社通过生产基地,指导农户生产,并按标准收购或代销社员产品;三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类合作社一般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起,企业占合作社的绝大部分股份,社员以劳动或产品入股,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多数由龙头企业负责人兼任,合作社搭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四是合作联社+农户,这种组织模式由从事相关行业的不同合作社组成,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联合体,并在各环节上带动社员和农户。

三、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的现状

5.随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逐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今年以来,各贫困村通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的局限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从调研情况看,2016年,我县177个农民专业合作带动贫困户比率90%以上。各类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改变了单家独户的市场弱势地位,共同组织生产,共同面对市场,使专业生产优势与销售优势得以有机地结合。

(二)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合作社通过将科技推广、品种改良渗透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等各个环节,推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化。调研发现,许多合作社积极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社员带着土地入股。以在何坝镇的实地调研情况为例,民旺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建成了自属基地,并实行全封闭式的集中生产管理,同时还建立了育种基地,以良种选育与推广为核心,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的技术竞争力。

除此之外,合作联社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地域、行业界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配置生产要

(四)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都需要符合质量标准,进入最终消费环节的产品具备可追溯性。通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学用药,对基地内生产的马铃薯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实行田间档案管理制度和植保员签名制度,最大限度控制马铃薯农残。此外,该合作社还积极推行马铃薯生产信息化管理,建立马铃薯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从播种育苗—施肥用药—检测采收—加工分拣—冷藏运输—客户,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五)有利于促进产销对接,稳定农产品价格

近两年,流通环节过多被认为是引发农产品价格较快上涨的重要推手。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帮助分散的农民根据掌握的市场信息做出更为理性的生产经营决策,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更重要的是,将一家一户生产的农产品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与超市、企业、学校等主体对接,直接进入销售终端,可以大大缩减流通环节并降低零售价格。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县通过“农超对接”试点项目的引导,多家合作社与超市或大型流通企业建立了产销对接关系,合作社通过连锁超市和流通企业的农产品销售额占比较大。

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

(一)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整体实力仍显薄弱

调研发现,真正上规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合作社为数较少。合作社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本积累慢,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很难形成产品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等。这些都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产业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的主要障碍。

(二)合作社服务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除一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社之外,大多数合作社对成员的服务更多地是停留在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贩销大户销售服务的层面上,缺少对能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深加工。以半夏种植生产为例,截至2016年上半年,涉及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比较小。服务面不广、层次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作社组织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农民自发组成的专业合作社在适应和开拓市场方面普遍面临更大的困难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缺乏信息利用、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合作社而言,最缺乏的是带头人、财务、经纪人、营销、经营管理五种类型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创新。

(四)合作社制度尚不健全,管理运行有待规范

调研发现,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着内部组织不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不落实、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一是有的合作组织虽然设立了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架构,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重大决策上往往由合作社发起人自做决定,普通社员基本上没有对专业合作社参与管理。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例如,有的合作社向社员收购农产品统一对外销售所取得的经营利润,没有按收购量再次返还给社员;股金分红与交易量分配比例没按法律规定执行,社员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三是个别合作社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无专人核算、无会计账簿、无合法的原始凭证的“三无”现象。

五、政策建议

(一)促进各类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地位,鼓励和扶持合作联社的发展壮大。完善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大理事会、监事会权力的行使。建立健全入社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保障制度等。规范和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盈余返还等方式,与合作社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二)改进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

扶贫专业合作社养牛基地协议书 篇6

编号:_____________

高坪村扶贫专业合作社养牛基地协议书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

为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增加成员收入,促进本社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本协议。

第二条

成员及入股资金

1、本社成员包括合作社发起人乐光华及高坪村贫困户***户,姓名如下:(、、、、、、、、、、、、、、、、、、、、、、)

2、入股资金:入股资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乐光华现有犇乐牧业有限公司资产及扶贫贷款资金;第二部分为***户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9**元/户,合计198**元)。乐光华占养牛基地股份额度为**%,***户贫困户占养牛基地股份额度为**%.第三条

成员职责

1、甲方权利及义务

(1)负责本合作社扶贫种养基地中肉牛养殖的一切技术性工作及销售工作。

(2)本次从银行扶贫贷款以甲方为借贷主体,贷款总额在***万元以内,所贷款项只能用于合作社养牛工作。

(3)合作社日常劳动力雇佣中应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的高坪村贫困户。

(4)甲方应配合好丙方做好财务监管工作。

(5)养牛场的经营管理必须符合环保等各类国家管理规定。

(6)养牛场如因各种原因经营不善导致解散,甲方必须将***户贫困户每户9**元的扶贫资金归还乙方。同时,甲方以养牛场现有固定设施作为***户贫困户每户9**元扶贫资金的抵押物。

2、乙方权利及义务

(1)必须配合甲方完成合作社的注册等各类手续的办理。

(2)必须配合完成产业扶贫资金的申报、领取和入股工作。

(3)乙方只参与本合作社的分红,无权直接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4)乙方如有正常劳动能力,可向甲方申请就业。

3、丙方权利及义务

(1)指导配合甲乙双方共同成立合作社。

(2)配合甲方做好合作社贴息贷款工作。

(3)配合甲方做好经营管理工作。

(4)做好合作社的财务监管工作和合作社经营风险管控工作。

(5)监督执行好分红工作。

第四条

分红约定

1、分红原则:合作社对入股贫困户的分红包括两方面,一是合作社贴息贷款利息率差的利息分红,二是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

2、分红比例:2019年合作社用于入股贫困户的分红总金额不低于***万元;2020年合作社用于入股贫困户的分红总金额不低于***万元;2020年之后如合作社继续经营,每年用于入股贫困户的分红总金额不低于***万元。该分红金由丙方负责监督实施,其中一半由合作社直接分红给入社的***户贫困户,另一半入村集体经济账后用于村扶贫公益岗、小型扶贫公益事业、对贫困户的奖励及其他未入社贫困户的分红等。

3、分红时间:每年分红时间共两次,第一次在每年6月30日之前,第二次在每年12月30日之前。

第五条

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不得违约,如有违约,丙方应先行协调或者追讨。追讨未果,起诉至法院进行追讨。

第六条

未尽事宜甲、乙、丙三方可再行协议并做补充条款。

甲方:

乙方:

丙方:

订日期:2018年06

月30日

扶贫合作合同 篇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问题日益凸显。与城市的高速发展相比, 农村发展相对滞缓,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困境始终难以实质性地突破, 构成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乃至社会安定的重要诱因。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资金和金融的缺失。传统的金融模式像抽水机一样把农村的资本抽往城市, 导致农村因为缺少资本损失了许多发展机会。小额信贷扶贫的试点为解决农村资本和金融的短缺作出了很好的尝试, 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效果。

以反贫困、促发展为基本宗旨的小额信贷业务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 发起人是穆罕默德·尤努斯 (Muhammad Yunus) 。1977年10月, 尤努斯创办孟加拉农业银行格莱珉 (Grameen, 意为乡村) 试验分行, 格莱珉小额信贷模式开始逐步形成。1983年, 孟加拉国议会通过了《1983年特别格莱珉银行法令》, 正式成立了格莱珉银行。2006年10月, 尤努斯因其成功创办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 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格莱珉银行关于贫困农户小额贷款的成功模式被世界各国, 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欠发达国家广泛效仿, 各国纷纷根据各自的现实情况创造了不同的信贷模式。

我国第一次引入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1993年率先在河北易县建立扶贫经济合作社。这一小额信贷扶贫组织模仿孟加拉的乡村银行, 建立了一整套的体系, 至今已运行17年。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 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在我国的运行状况究竟怎样, 取得了什么成效, 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本文将基于对社科院小额信贷扶贫试点项目的调研, 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探索性的分析和回答。

二、扶贫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与运营模式

1.总体发展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993年正式引入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模式 (即5人联保, 直接贷款到户) , 创立了扶贫经济合作社 (简称FPC) , 资金规模从1993年的40万元初始资金开始不断扩大。以易县扶贫社为例, 到2010年为止已经达到自有资金900余万元, 总资金2000余万元的规模, 其中大部分初始资金为软贷款或低息贷款, 年利率为1.2%。扶贫经济合作社自1994年5月开始发放贷款, 到2008年, 累计发放贷款超过了2.7亿元, 贷款累计覆盖贫困人口近6万人。合作社总部下设县社4个, 分别为河北省涞水、易县及河南省虞城、南召县, 分社12个。

2.治理结构

目前, FPC实行四级管理体制 (见图1) , 依次是理事会、扶贫社总部、县级扶贫社和扶贫社分社。其中, 理事会是小额信贷扶贫经济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 负责重大事宜的决策, 包括制定和修改小额信贷项目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 确定执行主任、监督主任工作等。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理事会议。理事会成员7~9人, 由投资方代表 (投资300万元以上有资格参加理事会) 和主办单位代表组成。

北京总部对理事会负责, 全面管理小额信贷的日常业务。根据理事会的各项决定开展日常工作, 按照计划安排、落实、检查扶贫社的工作, 监控、检查扶贫社业务进展状况, 制定年度计划, 并有权将重要决议提交理事会决策。

县级扶贫社是总部的派出机构, 在总部的领导下开展小额信贷业务, 在管辖的范围内对操作资金具有管理权, 负责贷款的调控与监督, 负责新项目点的考察与新扶贫社的筹建。

扶贫社分社是最基层的独立核算单位, 对资金只有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有支配、使用权和有限经营权。一般来说, 资金规模170万元~200万元, 客户1600~2000户, 工作人员7~9人, 即可组成一个分社。其中, 1名主任, 1名会计, 5~7名信贷员, 出纳由1名信贷员兼任。平原地区, 1名信贷员可负责300~330户, 山区则负责280~300户。

3.扶贫机制

FPC的扶贫机制包括项目选择、发放贷款、收回贷款、个人储蓄和成员退社5个步骤。

项目选择是第一个环节, 关系到扶贫社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社时项目区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须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②要有地方政府的支持;③贫困农户有资金需求;④应该有足够的潜在客户, 至少2000户以上。按以上原则确定项目区后报北京总部批准。进入新项目区前, 工作人员要参与动员大会, 向客户讲明小额信贷的做法和要求。先对将选入的成员进行培训, 之后由成员自愿组成小组, 5人一组, 选出小组长, 组内不能有直系亲属。然后, 扶贫社与社员之间建立合同关系, 社员与社员之间建立互助、担保的责任关系。最后, 组建中心。一般一个中心6~8个小组, 从小组长中推选出中心主任。

发放贷款首先要做好贷款群体的确认。这中间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是“贷穷不贷富, 贷女不贷男”, 同时, 扶贫社规定贫困线为家庭净资产在20000元以下, 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除了属于贫困户, 要成为贷款对象还要符合以下条件:①18岁以上, 55岁以下体脑健康的妇女;②有当地户口的永久居民;③必须具备生产经营能力和有经营项目的农民, 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不属于小额信贷的服务范围;④必须是有信用的农民。

回收贷款从发放后的第三周开始, 并且小组基金和个人储蓄与回收贷款同时进行。正常的情况下, 客户结清贷款本金和利息, 且其所在的小组没有拖欠贷款的情况, 即可退社。扶贫社退还小组基金、个人储蓄及利息。若还款出现问题, 如出现连续4次以上缺席会议、还款不足和不还款等情况, 将被取消或开除小组成员资格。

4.贷款方式与规则

(1) 整贷零还的贷款方式。

此种贷款针对上文提到的贫困户, 贷款周期为1年, 贷款额度第一期不超过2000元, 第二期不超过3000元, 第三期不超过4000元, 第四期以后上限仍为4000元。提高贷款额度要由北京总部决定。在贷款额度上限内由客户决定申请自己的贷款额度, 然后由工作人员根据客户的项目、收入情况决定贷款额度。小组内成员的贷款额度可以不同。

贷款循环:对第一期放款的小组, 分为三批放贷 (即五人按照2-2-1次序放贷) 。对还款没有一次拖欠的客户, 下一轮贷款优先发放。否则, 停止放贷, 并收回首批贷款。如前两批都能按要求还贷, 再贷给组长。第二期根据小组良好还款记录, 允许对五人同时放贷。

还款频率:放贷两个星期以后, 每周还本金的1/50, 50周还清, 并且还款名义利率为8% (实际年利率为16%) 。放款时扣除一半利息, 最后还清本金时收取另一半利息。要求设立小组基金和每周储蓄制度。小组成员按照获得贷款额的5%缴纳小组基金, 按照获贷款的0.1%每周上交强制性储蓄, 多者不限。

(2) 整贷整还贷款方式。

此种贷款的贷款额度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及以后最高分别为2000元、3000元和4000元。具体额度根据成员需要、经济和还款能力确定。贷款期限也是根据成员项目的周期和还款能力等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整还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9个月, 其他类型贷款还款期限自借款之日起不得超过12个月。实行小组、连带责任制的组织方式。

与上种方式不同, 此种方式对于贫困标准的定义有所放松, 为家庭净资产不超过23000元, 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不超过2300元。要求一个家庭只允许一人得到贷款。

还款时, 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按周还款, 成员在得到贷款后, 每周归还贷款额的2%, 50周内还清。第二种就是按合同还款, 按照借款双方的协商签订借款合同归还贷款, 但不得超过上限。对于每周等比例归还本金的商业和小加工项目贷款, 为使其项目能正常进行, 在成员认真遵守扶贫社所有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且还款达到50%, 扶贫社可以把收回的贷款重新借给该成员使用。

利息按照年利率16%收取, 从成员得到贷款下一周开始上缴利息:每周归还本金2%的成员每周按照本金的2‰上交利息;如果是整贷整还的成员每周均按本金的3‰上交利息;整贷分期还款的成员按照实际占有贷款的金额分段计算利息;成员还款期满或自愿提前归还全部贷款时,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利息:

利息= (期初贷款余额+ 期末贷款余额) ÷2×使用天数÷365×16% [2]

此外, 每次贷款时交纳贷款额的1%作为中心费用, 并且从得到贷款的下一周开始要存入贷款额的2‰作为个人储蓄。成员在入社3年内不得支取储蓄, 3年后可以支取50%, 如果小组没有拖欠贷款, 则可以全部支取。

5.风险控制机制

风险是金融机构的天敌。作为以扶贫为目标的小额信贷组织, FPC也把风险控制放在最主要的位置。FPC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 外部风险包括当地政府的不配合、政策风险等。对于政府的不配合和官僚主义作风, 尽量要在开办项目之前挑选支持项目的地方政府, 把风险控制在发生前;政策风险主要表现在小额信贷组织还没有获得合法地位, 在国家层面一直只能以试点的形式开展活动。

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内部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和成员欠贷不还的风险。内部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主要靠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来实现。FPC对内部审计制度有一系列规定, 内部审计主要由北京总部的审计处实施。不过, 由于没有相应的直接管理权, 审计处没有权利对扶贫社直接下达整改指示, 只能就发现的问题提醒有关管理部门注意。内部会计制度严格控制现金数量, 县社银行存款、现金之和最多保留贷款本金的12%, 超过部分要汇往总部账户;扶贫社分社银行存款、现金之和最多保留本金的8%, 超过部分汇往县社账户, 在总量控制内, 由县社自动下拨。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于人员工资、补贴、考勤和固定资产购买的严格控制和加强信息监管。例如规定, 当年固定资产全费用不得超过去年利润的25%, 结余部分可以第二年一起用。并且购置2000元以上固定资产, 必须先报北京总部, 批准后方可购买。县社主任只有权批准200元以下低值易耗品的购置和日常办公用品的开支。此外, 为控制内部人员道德风险, FPC严格禁止重要部门或成员间存在裙带关系。

为了解决欠贷不还的问题, 一方面要在放贷前做好对成员的资产审核和信用评定, 要加强对于信贷员的培训, 尽量聘请有专业背景的信贷员;另一方面, 通过奖惩措施激励。例如规定, 缺席中心会议一次最高贷款额减少10%, 对于拖欠贷款加罚1倍的利息并且再次申请贷款的时候按照每拖欠一周最高贷款额降低10%, 本小组的成员还要承担连带责任。

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解决途径选择

经过十几年的试点与发展, 社科院的小额信贷扶贫社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不仅自身有了很大发展, 而且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摸索了一条新路子。不过, 扶贫社在发展中也面临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既有现阶段小额信贷发展的共性问题, 也有扶贫社独有的问题。

1.合作社的合法性不明确导致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建立到现在, 小额信贷项目一直是一个法律的盲点, 一直没有相关的法律给予其合法地位。小额信贷的发展一直依赖于政策层面的支持。从1996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在虞城项目的项目报告上批示表示支持, 到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地区性中小银行,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这些都只是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 但法律上一直没有对这种金融方式的合法性给予明确, 小额信贷扶贫经济合作社面临很大风险。如为了维持发展, 在所在省的金融主管部门的默许下, 部分分社已经开始吸收部分储蓄, 维持资本金规模, 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与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相抵触, 面临很大风险。

2.合作社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制约组织发展, 亟需提高

实际的工作经验表明, 控制小额信贷组织风险, 解决欠贷不还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小额信贷组织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经验的信贷员可以有效、快速地判断贷款申请人的信用水平, 节约成本、降低风险。但是, 因资金有限, 现在扶贫社雇用的信贷员多为高中学历, 并且大多没有相关的金融从业经验, 导致实际工作成本很高, 而且还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人员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小额信贷扶贫组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资本金不足, 盈利能力有限, 需要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支持组织发展

按照经验和原有的规划, 一般一个分社的资本金要达到450万元, 其盈利才可以满足7~9名工作人员的正常开支。然而, 由于资金来源单一, 仅仅靠社会捐赠和国外组织的软贷款远远无法满足资本金的要求。例如, 河南南召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某分社, 资本金只有280万元, 工作人员8名, 其盈利根本无法满足相关人员的开支及办公费用。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是拓展资金渠道, 找到新的资金来源。作为小额信贷组织, 最迫切的就是获得合法身份, 从而可以开展对成员、所在村村民的储蓄业务, 增加资本金, 提高盈利能力。

4.金融产品缺失导致垒大户和返贫问题难以根治, 创新产品是客观需求

小额信贷扶贫合作社的“垒大户”现象虽然禁止但却无法根治, 其表面原因是贷款额度过小, 无法满足农户现有生产需要, 但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和金融产品的缺失。小额扶贫信贷的贷款额度一般为3000~5000元, 而一般的金融机构如乡村银行、信用合作社出于成本控制需要, 贷款额度一般在5万元以上, 5000元至5万之间存在很大的空白。对于刚刚脱贫的农户, 5000元的资金额度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 但由于他们往往缺少质押品及相关信用记录, 无法达到正规金融机构要求以获取贷款服务, 所以扶贫社就出现了这种“垒大户”的现象。杜绝这种现象需要从根本上健全金融体系, 丰富金融产品, 允许各种金融形式的存在。

小额信贷扶贫合作社的返贫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扶贫经济合作社的第一目标、也是最主要的目标是扶贫。但如同其他扶贫方式一样, FPC也存在返贫问题。有的农户在扶贫合作社贷款项目支持下脱离了贫困, 已不符合扶贫社服务对象了。然而, 经过几年后, 部分农户又重新成为扶贫社的客户。这种返贫现象, 主要源自于上文提到的金融产品的缺失, 脱离贫困的农户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帮助。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 FPC小额信贷扶贫合作社现在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提高贷款额度, 提高贫困线的标准, 使刚刚脱离贫困的农户能够得到初步的金融服务, 不至于返贫。

5.迫切需要提高社会认同, 加强政府支持, 改善发展环境

贫困是个社会性的问题, 因而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关注。作为一个民间公益性的小额信贷组织, 扶贫合作社急需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支持。国内外经验表明, 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 而是因为缺乏启动资金。农户有土地等生产资料, 少量的启动资金就能创造很大的效益。因此, 尽管农户穷, 但却可以接受扶贫合作社较高的利率, 况且扶贫合作社的利率水平远低于当地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 扶贫合作社并不会成为牟利的工具。

从政府层面来看, 由于官僚主义作风, 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效率低下、成本居高, 各种隐性成本成为扶贫社的负担。在中央层面, 由于现阶段小额信贷组织的不规范与不完善, 央行及银监会等相关政策制定者, 仅仅以难以监管的理由就不支持小额信贷的存在, 也造成了现在扶贫合作社小额信贷组织法律地位缺失的局面。

四、结论

在上世纪80年代前, 中国主要采取救济式的扶贫方式, 导致大量“养懒”问题。随后的1983年左右, 改为以工代赈, 但因同样存在腐败问题使其不能长久。80年代末90年代初, 尝试了对乡镇企业解决就业国家给予补贴或贴息贷款的方式, 但成本远远高于其他方式, 甚至高于直接救济的方式。自1993年开办扶贫经济合作社小额信贷试点项目以来, 十多年的经验和实践证明, 小额信贷组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方式, 是一种实现公益性组织与农户双赢的扶贫模式,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因而进一步赋予小额信贷扶贫组织发展足够的空间, 无疑有助于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

尽管作为初创阶段的一种模式, 小额信贷扶贫合作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如监管困难、财务制度不健全、盈利能力差、营业设施简陋、人员素质较低等, 但这并不能抹杀小额信贷扶贫组织在扶贫方面取得的成绩, 并且这种扶贫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针对对象精准和成本低等优势。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组织自身完善外, 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完善也是当务之急, 这就需要社会及国家给予小额信贷扶贫组织相应的支持与理解, 特别是在明确其合法地位、改善发展环境、对合作社在拓展资金融通渠道等方面给予支持, 促进组织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从长远来看, 建立一个金融产品丰富、普惠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已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所谓普惠性金融体系就是能够满足所有需要金融服务人的需求, 包括所有地区, 穷人、富人等。[3]建立这一体系首先需要我们转变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认识, 那就是中西部偏远地区的穷人们, 或者是低收入群体是不能享受金融服务的, 而只能依靠政府转移支付解决金融问题。金融服务不应只属于富人所有, 大规模的弱势客户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得到共同的、公平的金融服务。建立普惠性的金融体系, 运用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和实践来帮助弱势农村和弱势农民, 使他们都能通过金融途径来提高收入水平, 将有助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遏制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和促进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入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扶贫经济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深入剖析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治理结构和机制、扶贫机制和产品设计、运行管理模式, 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与解决途径。本文认为, 扶贫合作社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人员素质较低、盈利能力有限、垒大户问题等发展困境, 但这种扶贫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针对对象精准、成本低等优势,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国家需要在明确其合法地位、改善发展环境、对合作社在拓展资金融通渠道等方面给予支持, 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额信贷,运营模式,发展困境,扶贫经济合作社

参考文献

(1) 李谊青.关于FPC公益性小额信贷一二三[R].2009-03-1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扶贫经济合作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经济合作社”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工作手册[Z].2007.

上一篇:五年级下音乐知识大全下一篇:第5课伤仲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