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度研究报告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唐朝科举制度研究报告

唐朝科举制度研究报告 篇1

【课题】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 【教材版本】

中华书局版 【课型】

常规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历史信息的能力。(2)、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合同为一家”的含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了解隋唐科举制的诞生、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及意义,从而认识到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表格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探寻我国唐朝主要少数民族及分布慨况民族以及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2)、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图的展示,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唐朝与各少数民族间交往的概况。(3)、通过问题思考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和完善,阅读材料让学生探究、归纳、概括科举制创立的重要性。(4)、通过随堂能力检测,反馈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本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应该友好互助,尊重平等。

(2)、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3)、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是隋唐兴盛的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及难点】

2、难点:唐朝的民族政策

1、重点:科举制度的确立 【教学方法】 【教具】

常规教具:板书 辅助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法 师:(播放布达拉宫图片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图片)

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的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宫殿依山垒砌,高13层,气势宏伟。建筑风格体现了汉藏文化的融合。宫内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你知道这是为什?文成公主入藏是怎么回事?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

二、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及分布概况

师:唐朝时期,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青藏高原一带生活着藏族的祖先吐蕃人;色楞格河流域有维吾尔族的祖先回纥人;云南苍山洱海一带有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的南诏政权;在东北地区则有靺鞨等族。(幻灯片给同学们展示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使学生更详细具体的了解唐朝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师:为了让大家了解得更直观一些,我们就来看一下我给大家画的这个表格,然后回忆一下刚刚我们讲过的内容一起来填空。

师:唐朝边疆分布着那么多的少数名族,唐朝时期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巩固统治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2、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师: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在各民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比如说册封、和亲、设立机构等等,贞观年间(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9世纪中期(唐穆宗),唐蕃会盟 ;唐太宗时期,在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区域。

唐朝时期,边疆各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友好的,其中吐蕃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唐朝与各民族交往的史实,来看看“合同为一家”究竟是什么样的。

3、唐朝与各民族交往慨况

(给学生展示唐朝与各民族间的关系图)

(补充:①文成公主入藏,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西藏也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文成公主进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献。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还保留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时的洞房遗址,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颂她给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②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嫁入吐蕃,以敦睦蕃、唐关系,为中华民族关系的发展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在蕃、唐战火纷飞的年代,使双方的和平友好不断增进。金城公主入蕃30年,力促唐蕃和盟。此间,唐、蕃虽曾进行过多的次战争,但由于金城公主的努力,双方使臣往来频繁,双方终于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唐、蕃在赤岭(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定界刻碑,约以互不相侵,并于甘松岭互市。

③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唐蕃会盟以后,双方友好往来更为密切,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就为十三世纪西藏正式划入祖国版图打下了基础)

师:这个关系图呢大家只要了解一下就行了,好的,系统的学习了唐朝的民族政策后我们来一起做点小练习:

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同为一家”?(唐玄宗)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a、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b、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师: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是为了巩固期统治,但是巩固统治还需要选取一批有能力的人才来为国家效力才行,那么唐朝时期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科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朝以前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发展到了后期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解决选拔官员存在的各种问题)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荐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由此,科举制度诞生了。

师:科举制度诞生后,还要接着进一步发展。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课本19页第三段然后思考这个问题: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生:

师:(1):唐太宗重视科举。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者,仅百分之一二。(2):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从而开创了殿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图片给学生展示科举考试的一些情况)

3、科举制度的意义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两则材料,并请大家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生: 师: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文官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科举制度的意义

1、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仕途。

2、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3、进士科注重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4、科举制也隐含弊端,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于功名,集中精力应付考试忽略了学问的实用性。

三、重点提问:在主要的教学内容中已有体现。

四、板书设计: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主要少数民族及分布慨况(吐蕃、回纥、南诏、靺鞨)

2、唐朝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亲、册封、设立管辖机构)

3、唐朝与各民族交往慨况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隋炀帝)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唐太宗、武则天)

3、科举制度的意义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主要少数民族及分布慨况

2、唐朝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3、唐朝与各民族交往慨况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科举制的诞生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3、科举制度的意义

【巩固练习】

1、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应生活在(B)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2、“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D)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太宗

3、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是由武举进入仕途。武举制创立于(D)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4、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包括(B)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制度

5、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B)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作业布置】

1、唐朝边疆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分布在哪里?

2、唐朝和各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人物,事件等)

3、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唐朝科举制度研究报告 篇2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 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 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 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 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 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 秀才一科, 在唐初要求很高, 后来渐废。所以, 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生徒, 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 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 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 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 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 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 最初都只是试策, 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 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 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 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 将左右两边蒙上, 中间只开一行, 再用纸帖盖三字, 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 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及第很难, 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 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 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 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 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 叫探花宴。宴会以后, 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 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 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 还要经吏部考试, 叫选试。合格者, 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 以博学宏词, 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 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 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 三次选试都未通过, 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 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 不仅看考试成绩, 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 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 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 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 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 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 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论唐朝流刑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唐代流刑;具体执行;有法不依

一、唐代的流刑

流刑在我国古代虽然起源较早,但北魏时方列入五刑,北周时始有较明确的量刑标准,唐代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为一套比较完备的刑罚体系。

唐律将流刑定为三等,分别是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称为三流,三流均居役一年,即被强制服劳役一年。此外,又创立了加役流,是部分死刑的代刑。唐高祖武德中,改定律令,将死刑中的一些内容改为断右趾;太宗贞观元年,又除断趾法,“改为加役流”,即“流三千里,役三年,”居三流之上。加役流属特殊的流刑,故不入五刑,不仅流三千里,且在原流刑强制服劳役一年的基础上,再加二年。

唐代的流刑适用面较宽,是一种典型的司法刑事处罚。唐律中明文规定触犯皇帝及王朝根本利益的犯罪、思想言论方面的犯罪、军事上的犯罪,违反封建礼教的犯罪、妨害管理秩序及扰乱公共秩序、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官吏的失职及贪污罪,以及诬告、犯禁等行为均被处以流刑。如唐律规定:“谋反及大逆者斩”,“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知谋大逆、谋叛不告者,流二千里”。对可能危及帝王及其统治安全而并未造成危害者,也处以流刑。唐律规定:擅越“宫桓者,流三千里”,擅越“皇城者,减一等”。凡私蓄兵器“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

流刑自出现之日起,其主要目的是实边与惩戒并重,因此,自秦至北朝,就出现了以流人徒边为兵的普遍形式。在承继前朝制度的基础上,唐代也存在着实边的现象,如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将天下死罪囚徒谪戍西州。唐玄宗朝御史大夫,伊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外祖父就是因犯罪而被“流安西效力,守胡城南门”。但唐代流刑被流放是为了预防犯罪的色彩比较明显,相当一部分犯罪被流放是为了预防犯罪或对可能犯罪者的处罚,最典型的是唐代“连坐式”的流放。被连坐而流放者并不具备犯罪事实,只因与重邢犯有某种关系而被流放。另外,唐代对可能出现的犯罪也多采访流放方式,这些人也无须具备犯罪事实。例外,武则天时,润州刺史窦孝湛妻庞氏只因被家奴诬告“夜解祈福”,认为对武则天的不敬被流于岭南,李义府也只被人告发“阴有异图”,即长流州。

二、唐代流刑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异

从唐律关于流刑的规定的规定来看,唐代的流刑制度是十分完备的,然而在唐代的司法实践中往往出现不严格执行律文规定的现象,或者依据制敕断狱,或 者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使有关流刑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唐代将流刑犯流放到岭南、黔中、剑南等遐荒、瘴疠和蛮夷之地,既有“以御螭魅”之意,又有惩治罪犯、预防重新犯罪和警告威吓之意,因此,在流刑的执行过程中,只要达到惩治的目的,不一定按照三流的规定配流。《宋刑统》卷三《犯流徒罪》引唐《狱官令》云:“诸流人应配者,各依所配里数。无重要城镇之处,仍逐要配之,唯得就远,不得就近。”不仅如此,关于三流的具体规定,在执行中又有所变通。太宗贞观十四年:“制流罪三等,不限以里数,量配边恶之州”。即只言“流”,不言里数。之后,对此制基本沿袭不改,因而,在两《唐书》中我们常可见到诸如“流”或“配流”的字样,但却未说明具体流几千里。在唐代,往往对重刑犯还按所犯罪的不同类型,又分为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会赦犹流,即五流。因此,唐代流刑在具体执行中有三流、五流、流(配流)的不同表述。

按规定,流刑无附加刑,但在实际执行中,流刑每附加决杖,即先决后配。因唐初于律外有别敕,规定部分流、死罪,须先决杖,后虽停死罪之决杖,而流罪的决杖不免,故《唐会要》卷40《君上慎恤》云:“总章二年五月十一日,上以常法外先决杖一百,各致殒毙:乃下诏曰:别令于律外决杖一百者,前后总五十九条,决杖既多,或至于死。其五十九条内……今后量留一十二条,自余四十七条并宜停。”但唐后期,流罪附加决杖的范围又有所扩大,特别是在新颁布的格后敕中屡见决杖后流的规定。如,元和元年富平县人梁悦为父报仇杀人,事后主动自首,因此特减死罪,却“决一百,配流循州”。

同时,犯流刑罪者,也有提前释放的可能。如遇大赦,不计年代,多可提前放还。玄宗开元十三年“大赦天下,流人未还者放还。”长流者如遇特赦也可放还。如景龙四年睿宗继位,大赦天下,同时规定:“流人长流……未还者并放还。”又如,李白因参与永王的谋叛活动,兵败后,被长流夜郎,也是因“遇赦得还”。但大多数情况下,流人遇赦放还,长流者例外。如武则天时权臣李义府长流州,乾封六年大赦,长流人不许还,李义府忧愤发疾卒。

三、总结

综上所述,流刑是重于徒刑、轻于死刑的一种封建刑罚,在历代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在唐代,由于当时的特殊背景,使它的作用更显突出,不仅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甚至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在唐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又由于封建帝王的个人意志,使有关流刑的规定徒有虚名,充分说明封建时代有法不依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唐律疏议》卷35《名例律》,“应议请减”条,中华书局,1983。

[2]《唐律疏议》卷35《名例律》,“犯流应配”条,中华书局,1983。

[3]《唐律疏议》卷17《贼盗律》,“谋反大逆”条,中华书局,1983。

[4]《唐律疏议》卷23《斗讼律》,“知谋反逆而不告”条,中华书局,1983。

唐朝科举制度研究报告 篇4

这,在中国,是有历史渊源的,渊源就在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科举制度并非起自明朝,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人们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院试,参加考试的人统称为童生,但不都是小孩,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来自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这不是说秀才好考。院试成绩分六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一经当上了秀才,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就有了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比如见到县太爷可以不用着急下跪。但秀才并不是官,距离做官还差得远呢。要当秀才已经如此之难,可在读书就是为了当官的年代,那些知识分子为了当官就只有继续奋斗!

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叫乡试却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设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乡试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歌,跳魁星舞蹈。

到举人这一级,是有资格做官的,当年的范进恐怕就是中了举人以后,觉得自己有可能要做官了,竟一时高兴过头,疯癫了。之所以说是有资格,是因为这个级别是不包你一定当官的,也就类似今天的大学毕业不包分配。那举人怎么才能当官呢,很简单,当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机会了。所以说,如果在明朝某位官员的追悼会上,看到门口探头探脑,面露喜色的人,除了这家人的仇家,就都是举人了。在这个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连中三元里的第一元。

考中举人,就走出了省城,可以向京城进发,为了当官,必须继续努力!作为举人,就可以与其他省的精英们一起参加京试——会试!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这个考试在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得多。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为贡士或“贡生”,俗称出贡,别称明经。朝廷每次会试将挑选三百人左右,这些人要想当进士,直接分配工作,还要再过一关的。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国家层面的考验——殿试。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就是会试考中的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结束,第二天阅卷,第三天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鼎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见识、学问、胆气以及长相,把考生划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之后,将会被按照名次派任官职。不过此时分派的官职都不高,经历那么多的苦难,被分配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离县太爷还远着呢,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当官了吧。科举考试不但是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途径。对他们而言,状元就是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状元也是人,凭什么不是我?!事实也是如此,但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是真正的高水平,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自隋唐开始科举后,一千三百多年间,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两人。这些人确实值得崇拜。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同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但是,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朱元璋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考试中,考生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形成自己的文章。文章主题代圣人立言,即以先贤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确定给分标准,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范进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另外,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首先,这只是戏曲中的人物,据考证纯为子虚乌有,况古之帝王岂容如此欺君之人哉;其次,这也是个人的私德问题。)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科举的悲剧,似乎在童生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根子。

科举制度下,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在官场中就必然拉帮结派,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这不利于良好社会制度的建设,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科举制度的流毒对今天的影响也不小啊!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下,从小就一头扎进题堆,小学要上县区里最好的小学,中学要读市区里最优的中学,争上游无可厚非,把天性磨灭就不足推崇了。十五年的基层教育,无数个日日夜夜,家长们孩子们一心向学,就是为了6月7日和8日的考场上挥洒自如,为了7月份的榜上有名,更是为了“985”、“211”、“北大”、“清华”的一纸通知书,这都必须大加肯定和赞扬!遗憾的是,我们相当的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却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在大学里该干什么了。或许是十五年的辛苦耗费了太多的激情,或许是家庭期许的达成不再有任何的追求,亦或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要求的差异抹杀了奋斗的动力。大学校园里不少孩子无所事事惶惶终日,不少学生沉迷感情卿卿我我。“难进易出”的机制让本该游戏的童年厚重了眼镜,理应发散的思维囿于试卷的围猎,必须拼搏的图书馆实验室遭遇冷眼。

这就出现了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适应不了社会,不说为社会做贡献了,养活自己都成问题的怪事。名校毕业后,无以立足社会,有隐居深山的,有足不出户的,有卖肉的、卖水果的……

可喜的是,国家多年来大力推行的教育改革,成效已经初见端倪,素质教育的花朵已经开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清朝科举制度 篇5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大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

榜”。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篇6

2013-05-30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的题目都出于中国古代的两本很古老的教科书《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论述内容以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的注解为准,结构体裁有一套硬性的规格。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各部分组成,作用互不相同。八股文对字数有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点句、格式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三、各朝代情况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建立后,广大中小地主的势力得到加强,要求做官参政的愿望也愈加强烈。科举制度不但能满足这种愿望,而且能更广泛地发掘、笼络人才,因此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方式之一。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科举制度开始系统和完善起来。在政府各级学馆学习的生徒和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都可参加科举,此外还有现任官员参加的科考等。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稍后又开设了制举和武举。考中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发展。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职。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蒙古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在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西北各少数民族只考两场,而汉人则须考三场。御试时,虽然考生都考策问一道,但前两种人仅限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必须在千字以上。在考试内容上,汉人的题目也比较难。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科举考试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考生通过县试和府试后称为童生,就可以参加进士科的正式考试,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作文章。院试是国家科举正式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院试之后是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乡试取中的称举人,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贡士还要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出榜分三甲,其中一甲赐进士及第,就是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科举制度对高考制度的影响探究 篇7

摘 要: 科举制在整个古代中国的教育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高考制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众多学者在研究科举制和高考制度后发现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科举制和高考制研究中国选士制度的变迁,通过研究科举制的利弊,把科举制与当今的高考制度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当今的高考改革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科举制 高考制度 影响

纵观中国的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从原始社会通过长者实际活动的言传身教与口耳相传这种完全自然状态下的教育,到夏商西周官学教育、两汉时期的太学,以及隋唐到清代科举制的不断发展,形成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一种教育制度的产生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古代中国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另一方面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科举制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纵模一千多年之久。随着历史的发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传统的选士制度带有历史局限性,无法适应中国的发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一群有识之士开始了思考。

1.古代选士制度——科举制

1.1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科举制最早在隋代形成,魏晋以来选拔官员一般采用“九品中正制”即无论权贵子弟品行、才华是否优劣,都可以进入仕途为官,相反很多真正才华横溢但出身低微的人却被排除在外。门阀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操纵了地方选举,各阶级矛盾冲突。隋朝在统一全国后,把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唐王朝在推翻隋唐的统治后,承袭其人才选拔制度,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

清代以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学校教育严重束缚国人的思想,社会需要的是经世致用之才,科举制选拔出来的绝大部分人是缺乏这种能力的,因此文人墨客都对其加以批评,开明的官员也主张废。随着一系列新式学堂的建立、新兴教学内容的输入、新的选拔人才标准的出现,终于在1905年科举制在历史上拉下帷幕。

1.2科举制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影响。

社会形成了一种积极向学、重视读书的风气。中国古代大批士子为了追求功名利禄,都想着通过科举制完成鲤鱼跳龙门的使命。这就引起社会各阶级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形成从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

科举制最大的弊端在于内容单一,主要考察考试规定的儒家经典书籍,知识结构也过于僵化,灵活性和时代性不鲜明。教育开始出现一种功利化的趋向,读书人学习的目的性很强,考试内容考什么,就学什么对其他知识漠不关心,这种不完善的教育制度失去选拔杰出人才的意义,与社会的发展脱节。

2.高考制度

高考作为当今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考被人们形容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万千学子进入高等学府的必经之路。部分学者认为当今的高考其实是古代科举制的沿袭,高考在具体实施操作上以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以语数外总分相加为主,辅以选修课程,这种限定性的考试内容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有些学者认为高考制度是不同于科举制的,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国家通过高考选拔优秀的人才进一步培养,只是给这些人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不是提供他们直接进入仕途。

3.科举制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3.1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应更加开放、多样化。

科举制的废除是因为它内容陈旧,禁锢人们的思想,今天的高考制度和科举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度,我们要从科举制中吸取其废除的教训。虽然我们今天为了保证公平性,采取统一考试、统一内容的方式,但是这些内容大多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应试教育痕迹在。今天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读书的机器,要更多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创新等综合能力。

3.2打击高考移民,促进教育公平。

从科举制的弊端我们认识到清代的冒籍制使得考试不公平加重,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昔日的冒籍如同今日的高考移民。随着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国家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这些地区的学生可以以较低分进入一个好大学,这就使得很多沿海地区的学生为了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在高考前期移民到边远地区,与他们争夺名额,这实际上不利于高考公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这么多人选择高考移民的原因是看中了边远地区师资力量弱,学生相对而言教育水平低。国家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使得这些地区的学生竞争力增强,从而减少一部分高考移民。

3.3改革、完善高考后的教育及培训机制。

古代的科举制和高考都是过独木桥,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在古代许多落榜生在郁郁不得志中消沉,其中不乏治世之能臣。当今的高考制度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对那些未能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的落榜生要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完善相关培训机制、大力发展高职类院校,在高职、成人教育、本科之间构建一座人才成长“立交桥”,出台三者之间的学分认定转换制度,拓宽学习渠道,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的同时让学生实现内在价值获得真正的发展。这样我国的高考制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体系才会更完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存废与科举存废[J].高等教育研究,2000(2):39-40.

[2]田朝凤.从科举制到高考制——一个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J].教育探索,2001(6):30-32.

[3]王艳军,宋俊丽.从古代科举制度看今天高考制度[J].教书育人,2004(22):19-20.

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篇8

1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朝初是以秀才、明经等科选拔官吏,到隋炀帝统治时期设置进士科,宣告了旧的以门第为 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结束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唐代科举考试分制科和 常科。制科主要应试对策,也就是对时政的看法和建议。唐代常科的科名有秀才、明经、进 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种。进士科以考时务策为主,后来也考帖经和杂文。唐代参加科举 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个来源:一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 的学生,称为生徒。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 职。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

2科举制度的发展

宋代在革除了唐代科举制弊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成为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科举实行三级考试,解试(州试)、省试(礼部试)、殿试。解试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举人参加解试合格 的,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一定的名额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 廷,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凡登科进士,一律由吏部立即授官。宋代科举考试向 士大夫广泛开放,对于各科举人,不重门第,只要文章合格,就可以录取。辽金、元朝时期 基本上沿用宋朝科举制度。

3科举制度的鼎盛和僵化

明代至清代中叶前这一时期,科举制度走向鼎盛阶段。科举制度各方面的规定已经成熟,建 立了系统的法令法规,社会各阶层从上到下无不重视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成为了国家政治生 活中影响最大、最基本的制度之一。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科举制度与教育 制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校教育成为应对科举考试的重要工具;考试内容与规则格式化,并与宋明理学相结合,严格限定出题、答题范围和格式,从而形成“八股文”;考试科目 也趋向于单一化,主要有进士一科;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实行四级制考试体制,即童试、乡 试、会试和殿试;科举考试与明清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完全融为一体,其 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还播及海外。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的到来,科举制度渐渐趋于僵化,各种弊端日益突出,最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到1905年8月晚清政府废止了这一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一)积极影响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全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 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 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使中国封建 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 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2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宋代的 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明清的张居正、林则徐等等。在这些人才中,大多都意气风发,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 批较有才能的人士,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充实到统治队伍中,它不仅提 高了封建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 新陈代谢,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

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彻底 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 的原则,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途径,在社会上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 观念。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封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 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唐宋明 清各个朝代,凡国事隆盛、吏治比较清平的时期,都是科举考试制度与官吏队伍建设结合得 比较好的时期。

4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由于科举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获取功名的机会,一方面大大激发了中下层阶级的 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随着时势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而学校主 要为培养应试士子而设立,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的人才。“为应科 举而兴学重教”,在当时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如北宋时期就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即: 公元1044年范仲淹普建州县学;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公元1102-1106年 蔡京增加太学名额,实行毕业授官。

5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记载,早在唐中宗时期,日本建立了模仿唐代制度的考试选官制度。16世纪以后,我 国的考试制度愈来愈受到世界的瞩目。孙中山先生在考察欧美各国考试制度后指出:“现在 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 学过去的”。胡适说:“我在国外的时候,时常感觉到,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公开的客观的文官考试制度。没有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能够像我们这样久远,严密 与公开。”“反观西洋国家实行文官考试制度,至多不上二三百年,而且都是受了中国的影 响的。”到1 9世纪中叶,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已为欧洲知识界普遍知晓,朝鲜和越南也曾长 期实行过科举制。毋庸置疑,科举制度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 献。

(二)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在其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 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不能不产 生消极的影响。

2考试形式

科举考试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考试形式也日益走向僵化,因循守旧,漏洞百出,特 别是明清以后实行的八股文制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士子们的实际能力,反而强 化了人们投机取巧的考试心理,败坏了学风,腐蚀了心灵。3科举制度的价值导向

科举制度虽然达到了选贤任能的目的,但它也把人的思想束缚、禁锢于一定范式中,民 主意识被无情地扼杀了。同时,科举制度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贵族观念,引 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华民族 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下日益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

三、科举制度对行政人才选拔的启示

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历史发展表明,重视官吏培养有助于提 高统治阶级、国家政府的行政能力从而提高国力。在当前条件下,如何为国家不断选拔、培 养有执政能力的行政人才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之一。只有把优秀的人才汇集到各级行 政部门,充实到各项行政管理事务中,才能保证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我们大胆引 进、吸收和效仿西方人事管理思想、制度和技术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曾经 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一千多年并对世界做出贡献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1考试选人是行政人才选拔的一种有效方式。

官员的考核和选拔自古就是一个难题,历代王朝都不遗余力地在探求一种最能体现“公正、公平”、最能有效为国家选到真正有“德才”的管理人员的选人方式。回顾科举制度的发展 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考试选人是最接近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人才选拔方式。中国封 建社会的几个主要的朝代,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发现、选拔和任用人才的。尽管这种选人用 人的制度像古今中外任何一项制度那样,都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以前一度受到 了来自于各方面的非议和批判,但是我们更应看到这一制度其实有着非常合理和较为科学的 内核。首先,通过考试选人可以为社会各阶层的有志之士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使他们有机会脱颖而出,为国效力。其次,通过考试选人将大大扩大行政人才的选拔范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行政人才“入口小”的问题,弥补传统“委任制”的不足。最后,“考”而优则士符合“任人唯贤”原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任人唯亲,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环境。

应该说,通过考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与思想素质。因为通过考 试起码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这个人平时是否注重“讲学习”,是否注重对实践的观察与思 考。同时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关于这个人的修养、知识结构、性格气质以及看问题的视角、处理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历史也证明,通过科举考试所遴选出来的并不像人们 以前所想象的大多都是些高分低能、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而事实是在一次又一次 的科举考试中,一批又一批有识、有志、有才、有为之士,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 石、范仲淹、寇准、包拯、张居正等许多后来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纷纷脱颖而出,走上了仕 途,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当然,在肯定考试选人的合理性、科学性的同 时,我们更要吸取科举制的经验教训,在现行的行政人才选拔考试中,要用科学的方式全面 地考评每个人,一定要警惕出现类似“八股文”那种脱离实际、扼杀创造力、培养考生循规 蹈矩能力的考试形式。 2完善的教育体制是行政人才选拔的基础。

今天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心平气和地打量我国从唐朝到清朝所实行的、牵动天下读书人的科 举制度,我们可以看到,科举考试是社会成员获取功名、地位与权利的重要途径,社会成员 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学校读书,学习文化知识,不经过“十年寒窗”,没有较深的 学识,是不敢问津的。朝廷通过一次次科举考试使大批有学识、有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为 国效力。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次人才选拔的成功,但如果没有背后长期、有效的教育、学习过程作支撑,人才选拔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集团能够认识到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教育密切相关,而身处科学技术 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人,我们就更应该把这极有价值的理念发扬光大。对于担负 着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而言,行政人才资源能否得到科学的利用和开发,直 接影响着未来行政人员的总体素质和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目前我国行政人员中,通过正规 教育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并不算多,而且由于自身素质原 因而不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或不能领会、执行上级政策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我们衡量行政人 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方法和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 成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关注行政人才选拔的方法、程序和结果的 同时,更应该对行政人才成长的过程给予重视。也就是说,在关注“考试择人”的同时,也 要把目光放到“考前育人”上来。没有专门、系统的教育过程是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结果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要想从质和量上获得所需的行政人才,仅为备选人员构建一个 竞争平台是不够的,还应该把眼光放到行政人才的“预备队伍”或者是“准”行政人才队伍 的培养上来。政府应在现有的人才培养基础上,制定长远规划,把行政人才的培养从“小” 抓起,从“学校”抓起,应确保在选拔行政人才之前使候选人员得到必要的正规学校教育,为将来脱颖而出、为国效力奠定充分的智力基础,使行政人才的发现、培养以及选拔形成一 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工程。既然谈的是选拔,就得有被选对象,如果我们不能致力于培养相当 规模的备选对象,不能夯实行政人才选拔的基础,那么选拔的结果肯定难能如愿。

3“德”、“才”是行政人才选拔的主要标准。

“德才兼备”几乎是从古至今所有国家选拔人才的统一标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现实 中评判和操作。和“才”的考核相比,对“德”的考核是最难把握的。现在的行政人才选拔 也非常注重“德”的考查,但主要是通过背书答题的方式考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时事政治等的掌握和熟悉程度。这与科举制度的区别只在于“背”和“答”的内 容不同。对一名行政人才而言,除了政治品德,还应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只注重政治品德而忽略其他三个方面起码是不完善、不科学的,是不能保证所选出的人才具 有用好权力所需的全面的“德”。因此,在对“德”的考核上,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方式、方法和手段,加大量化比例及可操作性,使“德”的考核更加公正、更 加科学化。在选拔行政人才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对“德”、“才”要求 有所侧重。

4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机制是行政人才选拔的保障。

回顾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的种种积极作用,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我们仍 然可以看到,通过考核和竞争来选拔人才,毫无疑问是一种较为科学和合理的模式,但如果 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它也只能是一种空的摆设,甚至有可能为“合法”滥用权力创造 条件和依据。所以,尽管科举制度具有较为完善的考场规则和防弊措施,但还是出现了相当 多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贪污贿赂等现象,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严格的 监督机制。因此,在进行行政人才选拔的时候,如果只强调有完善的考试方法、考试规则,而没有后续的管理措施,没有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实行法治,同样有权力被滥用的危险,还是可能选出“庸才”或者“准贪官”来。因此,要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合理,就一 定要建立起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

5主动“猎才”是行政人才选拔方式的补充。

古代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通过考 试,实行公平竞争,按“竞争择优”原则,力图从社会各部分的广泛来源中获取人才。纵观 古今中外的人才选拔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确实比其他传统方式具有更为科学、合理 的内核。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不管是科举考试制度还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他们往往都是 通过发布考试信息、规定考试内容、制定录用标准等方式“静候”考生“主动”前来报名考 试,然后再在众多候选人中进行人才遴选,中国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意识仍可从中 略见一二。毋庸置疑,通过这种选拔方式,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纷纷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国 家栋梁。尽管如此,部分“贤能”还是会因信息流通不畅、选拔层级过多、世俗偏见、自身 清高等原因而未能主动“抛头露面”,最终被排除在人才选拔范围之外。而在这部分人才中 往往藏有“兼济天下”、“扶社稷、安苍生”的优秀人士,如古代的姜子牙、诸葛亮就是例 证。因此,在普遍采用考任制、委任制和聘用制等方式进行行政选人、用人的同时,政府有 必要建立相应的“猎才”机制,“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选 拔有用的行政人才。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开发是第一开发”等观念已形成共 识的今天,我们应该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去寻求在行政 人才选拔上的突破,在这一点上,已经颇受企业界重视的“猎才”制度是值得借鉴的。

【唐朝科举制度研究报告】推荐阅读:

唐朝文学06-16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07-03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下一篇:机电专业求职自荐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