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报告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生态环境报告(精选8篇)

农村生态环境报告 篇1

现阶段生态环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申奥后各大城市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活动,但近年来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却无人重视,如果不管理将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有些地方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壤污染严重;另外,不可降解的农用地膜也使污染加重。二是地表结构破坏严重。许多农村乱坎乱伐、无限度垦荒、放牧和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使地表结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三是空气、水污染问题。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四是生活垃圾的污染,尤其是城市、城镇近郊区垃圾污染尤为严重。

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蓬勃发展。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

另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本文重点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全国层面上的对策。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农村生态环境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本项调查旨在了解河北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针对发现的问题, 试图找出解决对策, 为建设河北生态文明和着力改善河北生态法治环境提供依据。

调查以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为主, 以面对面访谈和文献调查为辅。课题组设计了六大方面的39个问题:一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主题要了解农村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建设的做法和措施等;二是农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主要了解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态度;三是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情况, 通过文献调查, 主要了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现状;四是环境保护执法情况, 通过走访, 主要了解农村环境执法机构设置情况和环境执法情况;五是环境保护司法现状, 主要了解农村环境司法机构设置情况和环境司法情况;六是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宣传现状, 主要了解农村对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等的宣传情况。课题组对河北定州、清苑、辛集、黄骅四个县市的300位农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回收率百分之百。本次调查的对象范围宽泛, 涉及到农村的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 确保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农民环保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但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保护措施仍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农民具有一定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调查显示, 广大农民具有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了解了一定环境保护常识。83.34%的人认为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一个人的事, 96.67%的人认为废电池对环境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见图一) , 90%的人知道白色污染是聚乙烯的白色塑料垃圾, 56.67%的人认为燃烧秸秆有危害, 100%的人担心大气污染影响日常生活、危害身体健康, 73.33%的人认为土壤污染对庄稼有害, 100%的人认为应该植树造林, 当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时76.67%的人有举报意识, 96.67%的人希望了解环境保护法律知识 (见图二) 。

2、农业环境立法体系有待完善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正逐渐进入法治轨道, 出台了许多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但农村尚未制定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规章制度仍很匮乏, 农业环境立法体系仍有待完善。

目前, 我国农业环境立法体系已初步形成, 涉及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法律条文主要包括:宪法第26条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20条的规定;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的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秸杆禁烧办法等的规定;全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条例 (试行)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等部门规章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的规定;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定。河北省颁布实施了《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和《河北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 出台了《河北省区域禁 (限) 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 (试行) 》和有利于减排的价格政策, 建立了环境信用分级管理制度和环境监督员制度。

但以上农业环境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在立法上缺乏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未能制定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或行政法规, 农村噪声污染等方面的立法仍为空白。二是在环境保护制度方面, 没有制定专门用于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制度, 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当前, 我国建立了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生态环境制度。然而这些制度主要用于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相对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来说, 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

3、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具体行动

调查显示, 农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有了一定提高, 但在环境保护具体行动上有待增强执行力。当问及收割后的秸秆如何处理时, 仍有36.66%的人选择在田里焚烧或使用秸秆烧饭, 对于秸秆还田和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许多人虽然知道这样做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从费用方面考虑, 他们仍然不愿意行动。当问及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时, 30%的人选择“扔到路边或沟道里或者家门外空地”, 16.67%的人选择“卖烧回田等分别处理”, 6.67%的人选择扔到地里, 仅有46.67%的人表示“扔倒垃圾池并有专人收集清理”。当问及生活污水怎么处理时, 43.33%的人表示通过排水沟排到街上, 20%的人泼到院子里, 6.67%的人竟然会浇到地里, 仅有30%的人通过村内下水道收集后统一处理。当问及农用薄膜怎么处理时, 33.33%的人选择直接丢在田里, 36.67%的人会混同生活垃圾放进垃圾箱, 26.67%的人卖废品, 仅有3.33%的人会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当问及是否担心后代人的生活环境并做力所能及的事时, 66.7%的表示“担心, 但没有办法”, 仅有30%的人表示想为环保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见图三) 。当问及“当周边企业将村内空气和水土污染, 您是否要到法院起诉?”时, 仍有33.33%的人表示不会到法院起诉。

4、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措施欠缺

调查显示, 河北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措施非常欠缺, 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环境法律保护机构尚需构建。农村环境建设规划较差, 基础设施薄弱, 没有设置公共厕所, 人畜居住混杂, 固体垃圾随意堆放。90%的人表示本村没有公共厕所, 70%的人表示本村没有废电池回收箱, 83.33%的人表示本村没有沼气池 (见图四) 。60%的人表示本村偶尔开展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宣传, 33.33%的人表示本村从来没有进行过政策法规宣传;90%的人表示本村没有环境执法专门机构, 96.67%的人表示本村没有环境保护群众性自治组织。

5、农村环境司法救济有待加强

一是农村基层司法资源稀缺, 派出法庭和乡镇司法所数量较少。由于距离较远, 交通不便, 受到环境侵害时, 农民群众一般不愿到法院起诉。调查显示, 65.6%人不选择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是因为太浪费时间。

二是基层法官素质相对较低, 影响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期待。基层法官知法犯法、贪污受贿等现象普遍存在, 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法律的信仰。当问及是否信赖法官时, 58%的人选择法官不可靠。他们普遍认为法官就是“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主”。

三是司法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基层法院构建的奖惩机制不科学, 影响了法官公正判案的积极性。有些法院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规制, 对违法审判责任追究不到位, 使少数法官存在贪污受贿、违法断案的侥幸心理。这些司法救济的不足降低了法律的权威, 挫伤了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对策及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立法体系

一是加强立法工作, 制定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 重点对保护耕地、防治水土流失、防治企业对农村环境污染等进行规定, 并对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农田的规划和管理进行明确规定;修订已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 逐步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管理体系中, 做到有法可依, 责权清晰, 有效防止农村养殖业、种植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 防止农村生态环境继续遭到破坏。

二是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要同等对待, 尽快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继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制治理污染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制度, 同时应建立以下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农村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2、加强农村环境普法宣传工作

意识支配行动。为促使农民群众在环境保护中积极行动起来, 切实提高农民的执行力, 应大力开展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和环境科技知识的普法宣传, 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一要组织环境普法专家队伍和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 在农村中大力宣传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知识, 提高农村干部群众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进一步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二要通过农村广播、宣传橱窗、传单、播放环保电影等多种途径, 定期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 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 使环保宣传常态化, 使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农民心中, 并内化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要对农村青少年和儿童开展环境保护普法宣传。环境保护关系到子孙后代, 功在当代, 力在千秋。因此环境普法要从娃娃抓起。将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纳入农村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划, 通过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号召广大青少年学生, 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积极行动起来, 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

3、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工作

一要成立村内环境执法机构。目前农村尚未建立村内环境执法队伍。村内人员更加了解本村环境保护建设实际情况, 执法方便快捷, 因此要尽快成立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机构和群众性自治组织, 提高执法效率, 增强执法效果。

二要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素质。开展法律下乡服务活动, 组织环境法律专家对农村环境执法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培训;举办环境保护法律培训班、开办环境保护法律专业课程, 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专业素质;通过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等途径, 吸收和引进一批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法律专业人才, 充实农村环境执法队伍。

三要加大农村环境执法资金投入。把环境执法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 建立农村环境执法专项资金, 设立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账户, 制定资金使用监督制度, 专款专用、按时发放, 积极解决环境监测、执法设施等方面的经费问题, 增强环境执法能力。

4、加强农村环境司法工作

为解决农村环境司法工作存在的不足,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司法救助制度, 方便农民群众诉讼。建立巡回审判制度, 制定巡回办案计划, 成立流动环境法庭, 把环境法庭搬到村委会或农民群众家中, 解决农民群众起诉“交通不便”的问题;在司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对广大农民给与救济和便利, 在缴纳诉讼费上, 对困难户、“五保户”等特困农民, 依法予以减、缓、免等不同程度的照顾, 确保农民群众能够打得起环境官司。二要健全司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以制度确保司法公正, 强化案件质量管理, 落实责任追究, 并构建案件质量考核奖励机制, 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司法监督机制。三要不断提升基层法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严把入口关, 按照法律规定严格法官任职资格, 杜绝利用职权或私人关系上岗现象的发生;要建立法官定期培训制度, 培训内容除包括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外, 应重点围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反腐倡廉等方面展开, 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法官的法律素质、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明新, 陈刚.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其完善[EB/OL].http://court.gmw.cn/html/article/201302/27/120802.shtml 2013.2.

农村生态环境报告 篇3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发展,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需要重视起来。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战略,对于农村建设来讲,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生态基础之上。农村生态化发展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1 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不仅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涵盖了农村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以及农业生产。从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来看,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生态环境的功能是对农村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协调好环境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设生态化农村是新农村建设新的发展趋势,对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经济发展将会发展的更好。形成自然和经济的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农村[1]。

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随着节能环保的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社会已经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但往往更重视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将环保的重点都落在了城市建设当中。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速度的逐步加快,农生态环境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当前,农村的生态保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土地资源污染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而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土地资源的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土地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大量的养分流失,使土地自身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此外,由于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高于农村,因此,许多大型工业工厂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虽然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就业问题,却给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合理的排放给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耕地的破坏程度加剧。土地污染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治理起来也相当困难,且治理的费用极高,加上由于污染而导致生产的下降,农业经济会因此受到重创,得不到持久有效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2 水污染

水资源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淡水资源占有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容乐观。除饮用水外,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短缺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需要。水污染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下水道等排放管道不完善,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农村的水资源造成了污染,并且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另外,农药、化肥的残留物也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水污染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极需要进行改善。

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相应的垃圾投放地点,对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够合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加上一部分的农民素质不高,思想意识较差,出现垃圾乱投放的现象,对于垃圾的处理也相当简单,严重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农村的生活环境,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隐患[2]。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当前,不容乐观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当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寻找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1 完善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当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点工作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之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要根据不同功能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土地资源、农业、生活用水以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相应的设施建设。设置排污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合理排放,并建设相应的污染物处理设施。避免污染物流入耕地、河流当中;完善农村下水道的建设,合理设计排水管道,在排污系统设计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对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其对水资源的污染;建立生活垃圾投放站点,将垃圾集中进行处理;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系统,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效地缓解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3]。

3.2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制度

建设相应环保设施的同时,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专门的管理。此外,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制度,设置管理人员。政府部门要将农村环保工作纳入到农村建设当中,与政绩考核相联系。加强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有效地执行环保工作。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每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对于农业生产当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以合理的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有条不紊的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4]。

4 结论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足够重视,着眼于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充分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对环境资源加以高效合理的利用,才能真正做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的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予以解决。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新农村建设更好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宁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3.

[2]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經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3]王义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4]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经济,2007(3):146-148,152.

中特调研报告--农村生态环境 篇4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模式落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效益;资金投入不足;环境意识普遍欠缺等方面。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关键词:农村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 治理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于2005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 在“十一五”规划中, 已明确界定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 字方针,这无凝是解决“三农”问题, 使全国农民奔小康的文明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 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由于环境保护措施的长期缺失, 使得这一问题更为突出。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 使我们不能不想到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艰难。在新农村建设中, 既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要积极稳妥地还旧帐, 更不能带新帐。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 以科学态度发展未来。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1.1 农业生产污染日益加重

新农村建设大步推进了湖南省农业的集约化、机械化和规模化发展, 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向大规模使用机械、化肥、农药、地膜、大棚等为主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时转变。据统计,近年湖南省年均化肥施用量约700万吨, 农药用药量约10万吨, 且年年增加,几乎施用于所有田地, 利用率仅为20% ~ 30%, 流失的化肥和农药易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过量和不当使用, 造成了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偏高, 农产品品质下降, 甚至危及人类健康。据统计, 湖南省每年农膜使用量高达十几万吨, 而每亩地如使用1年地膜, 将残留废膜约2117kg, 农作物减产达6、43%, 如连续使用5年, 废膜残留将达21169kg, 农作物减24、7%。塑料大棚一亩残膜更是高达100 公斤, 要停留100至200 年才能完全降解。[ 2] 残膜会致使土壤通透性变差, 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导致农作物减产, 地膜中的有害物质分解还会对农产品品质产生较大影响。此外,湖南省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近5 000万吨, 四成被就地焚烧;农业生产还使用了大量其它的农用化学品;农用机械使用了大量汽油和柴油;等等;加重了土壤、水、空气和农产品污染, 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1.2 禽畜养殖污染

禽畜养殖污染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且影响较大。据污染源普查,2007 年湖南省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445.73 万t,尿液产生量902.72 万t;此外还有研究表明[8],2006 年湖南省洞庭湖区畜禽养殖向水体排入总氮4.18 万t,湖区畜禽氮排放质量浓度达0.35 mg /L,畜禽粪便污染可见一斑。调查发现,稍大规模的养殖场一般都建在村里或村边,小规模的家庭饲养更是人畜杂居,畜禽排泄物、畜禽食物残渣及清洗养殖场地的废水等90%未经处理,大量渗漏和溢流,导致地面水体和浅层地下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1.3 农村生活污染

近年来,湖南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增长,而农村地区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相比之下严重滞后。据统计[9],2007 年湖南省农村产生生活垃圾约2 000 万t 左右,人均年产生活垃圾约300kg 左右,且逐年递增;2007 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达到6.45 亿t,位居全国前茅。目前,全国大多数乡镇缺乏垃圾处理设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32.31%,农村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生活污水随意倾倒进河湖或沟渠。此外,尽管湖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用能结构仍然粗放,主要以燃煤、柴草,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

1.4 乡镇工业污染危害严重

随着湖南省农村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农村的兴建, 乡镇工业的污水和垃圾污染迅速加剧。湖南省乡镇企业大部分设备简陋、技术含量低、经营粗放, 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三废”, 湖南省因“ 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超过67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达20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 湖南已有82% 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部分河段水质已达不到养鱼的标准, 甚至污染严重的已完全失去利用价值, 每年鱼虾被污染死亡损失超过1500万元。湖南省乡镇企业废水CDO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0%以上。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 规模小、投资分散、类型复杂、变化大、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治理难度颇高, 对农村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1.5 基础建设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湖南省部分农村地区修建或改良了大量房屋、道路、河堤、沟渠、桥梁、电线、饮水井等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及有效管理, 造成许多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 原有旧房、旧渠、旧堤、旧桥等拆后的废旧建筑材料如砖、瓦、水泥块、木材、旧家具等乱堆乱放, 甚至直接倾倒在水沟,由此造成排水不畅、水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诸多

其一、农民迫于生存压力,湖南省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导致农民采取一些以环境破坏换取生活改善的短期行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另一方面,农户大量使用化学投入品,忽视或者根本不会考虑由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二、农业生产模式落后,湖南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而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难度;生产模式粗放,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经营方式,大量施用化肥、化学农药,甚至施用高毒农药。其

三、农村居民点布局杂乱,农业生态规划缺失,比如用地的低效性、空间布局的分散性、景观格局的无序性等,这跟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山地偏多,管理不过来。

其四、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模式不适,我国长期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战略导致广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大多数地区没有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等现象;在污染治理上,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归结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业污染控制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五、农民环保意思淡薄,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 农民往往只图眼前利益而无长远大计, 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严

重后果估计不足, 对与环保相关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政策等几乎处于盲区状态, 环保意识淡薄, 维权意识不高, 维权能力低下。

其六、农村环保服务体系薄弱。一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湖南省尚未制定农村环保的总体规划, 缺乏对农村环保的全局性、战略性与长期性考虑, 形成的一些环保政策法规也只是局限在宏观范围内, 具体程度不够, 针对性不强,缺乏相应的实施保证机制。由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面广量大周期长、投入大收益少, 加之各级政府领导普遍偏好于经济效益, 对环保等社会效益性事业热心不够,导致各级领导认识不足, 工作上消极应对,工作进展不明显, 各级政府政绩评价考核体系、监管制度、投入机制等很少关注农村环保建设, 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力等微乎其微。二是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基本空缺。农村环保组织、保洁人员、环保知识教育培训机构、环保信息咨询机构、农村环保科技研发、应用及推广机构、农村环保基金等涉及农村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支持组织少之甚少或是根本没有, 使得农村环境保护的氛围和环境难以形成。

三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积极调整湖南省农业结构,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在食物供求平衡的前提下,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重视和恢复绿肥作物,发展饲料作物,促使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大力提高养殖业的比重,充分发挥湖南省地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在区域结构上,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湖南省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优势,积极建立各种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与调整、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乡镇企业创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等措施有效地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2加强农村生态区划,构建人地协调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根据湖南省农村地区的现状与问题,合理布局农村工业区、农业区、生活区。以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村聚居为具体对象,采用实行就近调整与整体迁移相结合的办法,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混乱问题,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进一步在完善现有农业生态保护规划,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基础及农村空间结构,以方便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加工业、畜禽养殖业为基础,制定适合不同农村聚居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向,做到“一村(乡)一业”,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3科技先行,深入开展农村节能减排。在节能方面,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改变目前以煤、柴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利用大量宜农宜林荒山、荒坡种植非粮能源作物;积极推广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引导农民建设节能型住房和节能畜禽舍,加快省柴灶、节能炕和节能炉升级换代;加大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在减排方面,其根本是土壤培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实现秸秆覆盖与还田,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化肥结构,大力推广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配合施用、施用缓效氮肥等高效肥料的选择;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加强对施药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开发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加强管理、积极宣传指导促进破

废地膜的回收,同时开发并应用可降解的地膜、药膜等新技术。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治理。农村污染治理不能套用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模式,必须采用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减量—过程阻控—末端治理”相结合发展。结合农村特点,农村地区应采用分散或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是能纳入城镇体系的尽量纳入,二是针对广大分散户主要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比如,建立统一的污水沼气净化系统;对居住相地集中的地区建设生活污水暗排沟,集中污水,统一处理;对居住较为分散户,无法建立统一排污管网,可采取单户或相近几户共用的污水沼气净化处理模式;在村庄的空地或原有低洼湿地建设人工湿地、稳定塘、生物滤池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修建生活垃圾收集坑,收集后集中处理。

5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水平。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各种传媒载体, 广泛宣传农村环保的意义、知识和技能, 公开发布农村污染事件的信息和危害, 推介农村环保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以迅速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发展循环农业生产,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随着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比重的不断提高, 农村中畜禽养殖越来越多。应大力提倡集中养殖, 凡是有畜禽集中养殖的地方, 必须建立相应的沼气池, 这不但增加了清洁能源, 还使大量畜禽粪便进 行了无害化处理, 增加农业有机肥;大力推广秸杆还田技术及农作物稿杆综合利用, 针对目前我省化肥施用超标, 化肥利用率偏低, 大量化学肥料流失, 造成严重面源污染的现状, 应大力推广测土施肥技术, 特别是城郊蔬菜及经济作物种植区, 应做到百分之百的测土施肥, 按土壤状况、作物种类及不同生育期, 合理追施化肥。

7加强乡镇工业污染治理。注重村镇绿化体系建设,对不符合国家规定, 未达到有关环保标准的企业征收排污费, 并使征收处罚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促使企业积极主动进行污染治理,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重点加强对乡镇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 加强环保技术推广, 改革落后生产工艺, 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加大执法力度, 定期开展专项治理, 对长期超标排污、私设暗管偷排偷放的, 一律停产整治;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 一律停产停建;对治理无望的乡镇企业, 一律关闭取缔。

四 总结

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篇5

本次调查从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了问卷,采取“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电话随机抽样访问方式,有效访问了我市九个县(市、区)各60户,全市共计540户农村居民。在受访者中,男性299人,占55.4%;女性241人,占44.6%。年龄结构是:18—35岁占26.5%,36—65岁占49.3%,65岁及以上占24.2%。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近九成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认为良好,超过六成农村居民认为近几年来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有改善,并认为近年来政府在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采取了措施并取得一定工作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生活污水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垃圾固废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

一、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较为满意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认为良好的占87.0%。调查的农村居民中,认为好的占39.6%,认为一般的占47.4%,认为差和没注意过的分别占11.5%和1.5%。

(一)农村居民对本地生态环境总体状况满意度较高

调查显示,各地超过75%的农村居民对本地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认为良好,其中龙泉市和庆元县满意度最高,均有96.7%认为良好;景宁和青田县最低,认为良好的为78.3%。

(二)六成以上农村居民认为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近几年来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有改善的占64.1%,没有变化的占21.7%,恶化的占11.8%,没注意过的占2。4%。

(三)近八成农村居民对农村环境四个方面表示满意

我市农村居民对本地的空气质量的满意度最高,认为满意的占71.3%,认为一般的占17.6%,满意率为88.9%;其次是对本地的居住环境(环境卫生、村庄绿化等)的满意率为87.8%,其中认为满意的占53.0%,认为一般的占34.8%;认为日常生活中没有受到噪声严重影响的占61.7%,认为一般的占17.2%,满意率为78。9%;对本地的饮用水水质认为满意的占52.6%,认为一般的占22.8%,满意率为75.4%;以上四个方面中,对噪声和饮用水水质不满意度相对较高,近2成农村居民感觉日常生活中有受噪声影响,超过2成农村居民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表示不满意。

二、超六成农村居民认为近年来政府对改善农村环境采取的措施有成效

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村居民认为近年来政府在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一定工作成效的占62.0%,其中,认为有明显成效的占24.4%,认为有一定成效的占37.6%;而认为没有成效和根本没做工作的分别占16.9%和8.0%。

调查显示,与过去相比,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认同度最高,有四分之三的农村居民认为近年来自己所在地的环境卫生状况有明显改善;认为近年来自己所在地的山体绿化、村庄绿化水平有所提高的占58.2%;认为近年来自己所在地噪声环境没有变化和有所改善的,分别占56.1%和35.6%;认为近年来自己所在地周边河沟、池塘、水库的水环境有所改善的占45.0%,认为没有改善反而恶化的占了将近二成(详见下表)。

丽水市农村环境四个方面感受度调查表

与过去相比,您认为近年来您所在地周边河沟、池塘、水库的水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与过去相比,您认为近年来您所在地噪声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与过去相比,您认为近年来您所在地的环境卫生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与过去相比,您认为近年来您所在地的山体绿化、村庄绿化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三、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的调查中,超过二成农村居民认为农村工业污染和垃圾固废污染是影响自己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超过一成的农村居民认为生活污水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是主要污染源;认为河沟池塘污染是主要污染源的占7.6%;而水产养殖污染、矿山污染、坟墓污染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0.9%、3.7%和0.7%,可见近年来政府在水产养殖、矿山、坟墓方面的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从电话调查中反映,不少农村居民对今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

1、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村庄环境卫生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2、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解决好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排放问题,防止二次污染;

3、落实公厕改造,制止杜绝粪便倒入水中污染水源的行为,切实做好水源生态环境保护;

4、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农村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

5、努力改善工厂排烟、排污量,严格处理工业排污问题;

6、加大村庄道路建设、路面和路灯改造的力度,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篇6

近年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紧密围绕“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奋斗目标,坚持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农村环保工作,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各类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目标。依据省环保局《关于开展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的通知》(陕环函[2008]560号)要求,认真开展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现将我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一)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家开展的生态示范创建主要为生态省、市、县,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以及生态村的创建。在各类创建考核指标中除了对当地经济水平和村容村貌有着较高的要求外,还涉及到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我市将生态示范创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载体,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县(区)、环境优美乡镇(街办)和生态村的创建,以规划为龙头,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从2003年我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以来,截止现在,我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今年申报国家生态示范县(区)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个,均已通过省级验收。当前,我市农村生态示范创建积极性很高,“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启动创建1个生态县、16个环境优美乡镇,68个生态村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拟再启动1个生态县、13个环境优美乡镇和84个生态村的创建

工作。目前,已有19个乡镇(街办)和42个村庄编制了生态创建规划,并启动了创建工作;其他各乡镇(街办)、村庄也正在积极编制生态规划材料,开始前期筹备工作。

(二)农村饮水源地保护工作广泛开展。农村饮水水源保护直接关系着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一是组织力量对全市各涉农区县的乡镇、村组的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划定农村供水水源保护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在保护区内,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和堆放垃圾等,防止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大饮用水源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饮水工程项目建设。我市大力支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立水处理设施,全市2007年共投资9552.5万元,完成饮水工程处145处,在建60处,解决了21.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针对我市农村群众居住地理位置差别较大的实际,我们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分散和相对集中、环境工程设施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对于城市、县城周边村镇的污水,基本纳入城市、县城污水收集管网,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我市已建成临潼区污水处理厂、长安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可分别日处理污水2.5万吨和5万吨;阎良区、高陵县污水处理厂即将在年底建成试运行,户县污水处理厂预计于2009年6月份建成,设计处理能力合计6.5万吨/日。这些区县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在解决区县城区污水处理问题的同时,也将城区周边部分农村的生活污水一并纳入管网处理。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尤其是农家乐集中区建设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的指导其采取各种处理工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纳水体为非重点流域、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我们建议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对于在有常年流水河流附近的建制镇,建议优先考虑人工湿地。目前,我们已经拨付环保资金支持了一个农家乐集中地区建设污水治理示范工程,并拟支持8个较偏远乡镇建设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其中4个乡镇已编制完成科研报告,并开始前期筹备工作。

(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初显成效。一是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垃圾处理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我市农村地区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二是在农村地区开展村庄垃圾收集站台和区县垃圾填埋场建设,鼓励各涉农区县逐步推广村收集、镇中

转、县(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全市农村村组建立了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了专职保洁员。目前,我市90%以上的村庄建设有垃圾站台,并由专职人员定期清运到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三是对全市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对发现有环境违法问题的垃圾场实施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后督察制度。

(五)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功能区,强化了畜禽养殖环境监管,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禁养要求,全市无一禁养区存在畜禽养殖场现象。二是定期开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行动。摸清了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底数,对全市14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的部分环境违法企业,提出了限期整治要求。三是大力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积极鼓励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目前,我市已通过下拨11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了4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其中户县马村养鸡场生态示范园区、阎良区绿源瘦肉型猪繁育基地和临潼溢盈畜牧养殖公司通过建设沼气发酵池,不仅有效利用了本厂的畜禽粪便资源,也大幅节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用量;目前,又有5家畜禽养殖场已编制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的可研报告,其中蓝田县安村立体养殖场已率先基本实现了“畜―沼―农”综合利用模式,污染防治规范、到位,体现了农业循环经济理念。

(六)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我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近年来,全市以农业综合开发周至县沙河流域项目、黄河水保生态工程渭河流域未蓝项目、国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工代赈水土保持项目、淤地坝系建设等一批重点水保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把小流域的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在治理中先后涌现出了周至虎峪、户县东岭、长安红草河、蓝田沙河子、临潼东岳穆寨等大量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典型和阎良黄土塬区水保生态示范园、蓝田县红河坝系骨干亮点工程。集高标准治理、高起点开发、高科技含量为一体,初步实现了治理一条流域,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积极有效地推进。截至2007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2.1平方公里,占应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63%,水土保持已成为农村山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

二、我市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久以来,重经济轻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能力较弱。我市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定保护,但一部分地区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二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垃圾三级处理模式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农村还没有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置,尤其是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的处理能力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垃圾处理需求,大量垃圾被集中堆放,垃圾渗滤液问题影响严重;无足够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环境,导致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受到影响,个别地区甚至影响到村民的饮水安全和农田质量。

三是农村工业污染依旧存在严重隐患。我市农村工业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虽然近两年关闭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但仍然有一部分工业企业污染较重。

四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进展缓慢。目前,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部分没有环评手续,污染防治设施落后,粪便综合利用处理设施缺乏。

五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目前,我市对农药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而这种普通化肥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一定威胁。

三、当前我市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导致当前我市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结为5个方面。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地方经济实力有限,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农村成为污染治

理的盲点和死角,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繁重。二是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立法尚处于空白,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三是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机制体系尚未完全理顺,相关部门之间联系和交流还不够,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四是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绝大部分乡镇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五是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受人力、财力、条件的限制,我市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宣传教育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因此部分农村地区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还比较淡薄,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只顾抓眼前经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现象在一些地区还时有发生。

四、关于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环保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年下半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纳入研究范围,并明确提出了多项农村环保工作政策措施,农村环保工作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性机遇。当前的农村环保工作,我们认为应着力在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保力量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强化责任,密切配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一是强化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本辖区、本行业和本系统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各个环保责任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各级政府和村组要编制生态环境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二是各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通力协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积极配合,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以政府支持为主,逐步增加社会环保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一是各级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可安排一定比例的排污费专

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二是采取政策倾斜,对于环保类项目及其他环保设施完善的企业优先考虑资金补助。三是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建立政府引导资金,通过政府投入、财政贴息、前期活动补助等办法,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种类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区域生态补偿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三)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报告 篇7

(一) 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内涵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 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行动纲领。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指出, 加快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山西, 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 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建设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法治环境建设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内涵应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 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即以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为前提, 以依法治国为目标, 着眼于消除现有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 从法律上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 进一步修改或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第二, 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法治治理模式的转变。即转变法的政治统治功能, 注重法律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有机结合, 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观念, 增强参与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的意识, 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依法维权的能力, 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第三, 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营造“以人为本”的公平理念和价值取向。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公平, 民主政治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平等。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主人,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得益者。法治环境建设应当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发展, 从法律制度上设定保护农民各项政治、经济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合法权益。

第四, 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发展农村地区社会文化事业, 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文环境。乡风文明不仅要靠精神文明, 也要靠法律。国家将需要以强制力保障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二) 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 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过程, 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 同时, 也是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第二,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 是确立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 客观上要求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利益,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 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三农”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新农村, 就是要更大程度地发展农业、解放农民、改革农村, 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加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 对于依法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使“三农”发展更加具有活力。

第四, 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 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山西”的迫切需要。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 法治是生产关系稳定的最佳保障, 是广大农民的最好“定心丸”。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和提供有效服务, 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外部环境。

二、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笔者的调查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 只有55%的农民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严重侵害时会可能利用法律武器。而针对自己所处的法治环境, 只有一半的人表示满意, 而绝大部分村民认为法治环境的好坏主要是由当地官员来决定, 有70%的人认为当地基层官员的法律意识很一般, 而有近1/4的村民认为基层官员的法律意识很低。基于以上观点, 村民们普遍认为对于政府的行政行为, 村民可以对抗, 有87%的人不认为这是违法行为, 而且有20%的人认为是闹得有理。综合对社会调查和所见所闻所感, 笔者认为:目前, 山西省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社会渗透力不足, 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 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法律体系还不完整, 调整农业、农村、农民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一些现实问题不能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 仍要运用伦理道德或乡土规范来处理。从立法的数量上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先后制定了20多部调整农村各类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 40多部行政法规以及和农业、农村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但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农村仍有很多复杂问题, 找不到处理的法律依据, 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涉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二, 农民法律意识水平总体上仍然十分淡薄, 一些涉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不力, 执法过程的不严肃对法治环境的形成造成了损害。目前, 在农村,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极为严重, 甚至出现执法的随意性, 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执法犯法, 徇私枉法。

第三, 农村治安形势严峻, 司法公正与法治环境的现实还存在一定差距。按照现有的司法体制, 农民通过法院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由于诉讼过程的繁琐、复杂、高昂花费、司法腐败、人治干扰、某些执法官吏的运作效率低下和办事不公等, 致使农民耗了很大的成本和代价去打官司, 但自己的权利仍然得不到维护和落实。

三、加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思考建议

(一) 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提供立法保障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不是凭空捏造的, 而是社会需求的产物, “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在立法工作中, 要体现党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重要决策, 代表和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要通过立法程序, 把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 努力提高立法质量。要选择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立法。

第一, 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法律制度。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村立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不是建立平安乡村的问题, 而是如何从法律上保障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公平问题, 要在国民经济财政分配第二次分配中来实现。

第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机构的管理模式, 一些相关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建议积极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关户籍、教育、医疗、迁徙、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等制度的立法, 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

第三,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制度。当前, 农村的公共产品非常匮乏, 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国家除了经济上的侧重和投入, 还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保障, 明确相关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法律责任, 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并促成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落实, 逐步改变村镇发展缺乏规划。

第四, 完善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体系。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发展, 从法律制度上设定保护农民各项政治、经济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的法律规定, 落实农民各项民主权利;依法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社及其成员的法律地位, 保护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

第五, 完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法律制度。为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从法律上规定政府保护农业、支持农业的相关内容。完善和落实《农业法》等相关法律和制度, 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方面的责任, 以及每年农业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入预算、程序和监督等内容;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引导和推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二) 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保障职能, 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农村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 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农村法律服务领域, 切实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全方位、宽领域、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第一, 深入务实、不懈普法, 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法律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必备的素质,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普法理念, 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 引导农民尊重法治理念, 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第二, 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 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强化为“三农”服务的意识, 提高办事效率, 严格执法、秉公执法、减少执法活动的主观随意性, 增强透明度, 为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三, 努力改善执法行为, 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建立相互制衡的司法、执法科学运作机制。从执法环节入手, 尽快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 用厉行法治来取信于民, 进而树立起农民对实行法治的信心, 树立农村法治权威。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的管理, 严肃查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法律服务行为。

第四,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充分发挥司法所、综治办和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完善农村稳定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不断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依法打击农村犯罪活动, 铲除农村恶势力, 扫除黄赌毒, 净化农村环境, 增强村民的安全感。

第五, 划清司法与行政的界限, 实现和维护司法独立并有效监督地方行政。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 明确各个行政机构的职能, 避免职能冲突与重叠, 消灭争相管辖现象, 确定行政越权、司法违法的责任及其承担, 消灭行政意志在司法领域中的横行, 维护法律公正正义, 净化审判环境。

(三)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健全乡村治

理机制、探索农村法治实践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让民主和法治精神在农村扎下根

第一, 建立以法律为核心的农村新道德, 推动法律与道德走向统一。要教育农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努力改善村容村貌, 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乡规民约”等, 积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 在农村逐步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社会风貌。

第二,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完善和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基础, 是促进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使农民对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有更深刻的了解, 让农民意识到法律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也知道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以法律作为后盾, 使民主和法治精神在农民的心中扎根。

参考文献

[1]、左燕东.山西省“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省工作全面启动[N].山西日报, 2006-06-01.

[2]、郭超.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J].法治论坛, 2007 (2) .

[3]、田成有.国家法在乡土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条件与保证[EB/OL].http://www.legaltheo-ry.com.cn/asp/info.asp?id=1782, 2003-01-31.

农村生态环境报告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措施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资金外溢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十分突出,农业发展不容乐观,农业的弱质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的弱质性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农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的特点。农村金融机构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贫瘠,这种状况下,农业如果没有一些适当的措施进行补贴,其回报率的低下必将导致该行业的资金外溢。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占有相当份额,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必然将资金从农村通过其上级银行贷放,其在农村吸纳的资金也大部分流出于农村经济循环体系外。资金流动的必然规律作用加上有外流的渠道,导致了我国农村资金外溢现象比较严重,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2.农村法制环境欠佳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我国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现行法律体系中缺乏《农村金融法》等专门法律规范。法律行政化,,执法效率低下、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同时,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对逃废债务人无强有力的威慑手段,对欠赖账的个人、企业打击不力,金融债权得不到有力保护。

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和服务能力弱化

我国目前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前者主要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后者主要包括民间借贷、和会组织、私人钱庄等。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活跃,但其缺乏规范性,遭到政府的禁止。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出于对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大量撤并在乡镇的营业网点,严重消弱了支农能力,农业发展银行支农职能有限,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由于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等限制了支农作用的发挥,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职能满足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4.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缺失

诚信环境缺失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当前,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对个人贷款所蕴涵的风险不能进行适时监测;同时,由于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信息不对称、使贷前调查、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进行。

农村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严重损伤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而依法收贷工作中,“执行不到位”现象较为普遍,社会缺乏必要的信用意识,企业缺乏必要的信用管理措施,守信者未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制裁,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机。

5.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政策不配套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行政力量介入和干预农村金融的现象,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正常业务的开展。致使金融机构主题缺乏活力,一切听从行政上的安排,扭曲了农村金融生态自然演化的规律。为维护正规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限制非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致使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金融体系结构被扭曲,自我恢复和调节功能得到破坏。

银行业监管部门从政策上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用于支农,支农信贷资金同样存在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现象,却没有相应的风险补偿政策,这与市场化价值取向不符。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遏制农村资金外流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讲还得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政府部门应加大支农的财政力度,整合支农资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素质。

政府应及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改变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明确对金融机构“三农”信贷投入的激励和补偿机制,以鼓励资金流向农村;改变商业银行吸储上存的储蓄制度,商业银行吸收的农村资金存款应全部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应继续流入城市;改革邮政储蓄制度,形成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继续增加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规模,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构筑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加强针对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特殊需要的立法工作和司法、执法力度。尽快修订完善《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恶意逃废债务的自然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从根本上加大法律的威慑力。司法部门应从维护法律威严、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保障经济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强化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效率,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要提高案件执结率,切实增强法律的威慑力。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服务创新

大力推进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支持能够为中小企业、农户和贫穷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银行的发展。

重构农村合作性金融,组建由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入股的农村合作银行,优先为入股的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优化农村社会信用环境

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大力培育企业和个人良好的信用意识,推动专业化的社会征信系统的发展,加快建设工商、银行、公安、税务等部门信用信息联网资源。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征信体系,并通过建立“失信惩治”制度,强化市场约束。完善社会舆论监督制度,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曝光,引导企业和个人诚信守法,营造“讲诚信,重信用”的社会风气。

5.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建设

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地方政府自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大力支持司法公正,保障政府信用,杜绝不应有的行政干预。

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规范政府信用行为,通过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做好对市场主体的各项社会服务;切实从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金融视作一种产业来扶持,正确处理银政企三方面利益的均衡关系,防止地方保护行为破坏金融生态,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凡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方经济》,2007年第1期.

[2]王银枝:“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探讨”,《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3]李红:“优化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农村经济》,2008年第6期.

[4]董岚安文龙:“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河北金融》,2007年第9期.

[5]胡畔:“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下旬刊).

上一篇:三分钟哲理演讲稿下一篇:家长进课堂-环境保护-1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