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精选9篇)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 篇1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香港中文大学201x年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研究计划书

申请人姓名:xx 申请专业:艺术史 申请院系所:艺术系

研究课题:20世纪西方对中国书法的接受

近年来申请人的课程准备及专业研究情况:

(1)课程准备

本人本科及研究生所学专业均为英语,但其中涉及了诸多文史哲学科,例如:文学相关课程(圣经文学,英美文学史),文化相关课程(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概况),中文相关课程(中国语言文化、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与写作)等。相信这些课程对于艺术史这样一门海纳百川的交叉学科,也是颇有裨益的。本人还出于个人兴趣选修了多门文化艺术相关课程,例如:中国书法史、古代汉语、行书技法与创作、美术理论(外国美术史)、北京传统文化等。此外,本人的第二外语为法语。在英语和法语方面的语言优势,相信对于申请课题的研究会有极大帮助。

(2)专业研究情况: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传播和翻译方面,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为“中国书法术语的翻译”。在此过程中,本人阅读了一些书法相关书目,例如国内关于中国书法史,书法文化的书籍,以及用英文所著在国外推广介绍中国书法的相关文献。通过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该文从书法术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国外读者的接受程度两方面着手,总结出了翻译书法术语的一般原则、常用翻译手法以及自行总结归纳出的参考译文。

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

【研究背景】

在《中国书法艺术》一书的第十章(欧阳中石,2007),学者白谦慎对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发表了如下的看法:“以愚见,中国如不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在很长时间内将只会是人们嘴上的谈论和良好的愿望。”而今,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社会对中文及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自2004年始,中国政府便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据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介绍,截至会议召开(2013年12月),我国已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440所孔子学院。而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传承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重的作用。书法课堂已经普及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孔子学院。在过去几年,诸多书法展览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例如2009奥克兰孔子学院的国画书法艺术展,2009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孔子学院的书法展(Treasures through Six Generations)等。厦门大学也会在每年定期举办专门设立海外留学生分组的书法比赛。

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看到了这种“文化输出”的必要性,提出了“发现东方”的理论。(王岳川,2004)他提出,在“全球化”与后殖民的世界语境中,必须正视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 否则中国文化就会被西方思想淹没。“发现”是为了减少误读。中国学者应该从全球性视角出发,发掘出中国文化新精神,从而使中国文化不会在新世纪再次被遮蔽。

而白谦慎也提出,在当今中国文化的弘扬时期,“当代中国书法史的研究和写作应包括港澳台和海外中国书法的创作和研究”。(冯远,2005)

就我本人而言,自幼的书法学习让我痴迷于这项传统文化魅力与雅韵。基于语言学习的跨文化交际又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难点所在。因此,我想通过该研究更深入地发掘书法传播的历史和国外友人对此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将这项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研究现状】

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在20 世纪前期, 以新的学术方法来研究中国艺术史, 还未真正开始(莫家良,2004)。目前,苏利文、高居翰及国内的林梅村、薛永年等人对中国的绘画及中西绘画之间的交流已经有了较多研究。普林斯顿大学“天桥”国际研讨会、美国亚洲艺术发展国际研讨会中,绘画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术界对中国书法对外传播史以及西方社会对中国书法的接受的研究仍处在启蒙阶段。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主编的《文化书法研究丛书》系列中的《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上、下),收录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书家学者的书法前沿探讨和论战,欧美顶尖级学者探讨中国书法及其世界性意义,当代中国人文学者回答书法前沿问题等相关资料。这在中国书法史上应该是第一次。(王岳川,2008)本套丛书的第二辑7本分别是:《北美书法史》、《欧洲书法史》、《日本书法史》、《韩国书法史》、《东南亚书法史》、《台湾书法史》、《港澳书法史》,这几部书将有可能填补书法史西方书法研究的空白,使得海外书法得以进入真正的学术研究平台之上。(王岳川,2010)在已出版的研究中,《西方中国书法研究之滥觞》介绍了20世纪初到1950年代这段滥觞时期国外汉学家对中国书法的初始研究,并回顾了书法在西方从获得学术独立到逐渐开启学术研究的过程。此外还提及了国外对中国人眼中的书法的介绍。(郑瑞,2010)

河北大学胡凌教授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书法艺术》通过分析西方人对中国书法的理解,指出在对中国书法这一典型中国问题的研究上,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西方人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并且他们以以异域眼光与不同思维对中国书法的观照与思考,会为书法研究注入无限活力。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加强对西方人书法研究成果的译介工作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建立西方学者书法研究成果资料库的构想。(赵柏松, 2009)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此课题的研究包括香港大学由托马斯教授(G.M.Thomas)指导的博士论文《中国书画在欧洲的接受:1625-1862》。由此可见,学术界虽然对于西方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和接受有所涉及,但尚未形成体系。并且针对20世纪这个特定阶段,研究成果乏善可陈。

【研究意义】

在与中田勇次郎合编的《欧美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一书的序言中,傅申先生指出:在西方,中国书法是最后被认识的一种艺术。(中田勇次郎,1982)因此,推广书法艺术,普及书法知识,在当代文化融汇的大环境下刻不容缓。

(1)理论意义

首先,基于中国书法对外传播史研究的西方对书法的接受研究,将对书法对外传播的历程作系统整理。而书法对外传播史是中国书法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此这项研究能够弥补学术界对这方面的长期忽视。

其次,正如白谦慎所总结的:西方收藏中国书法的历史如此之短,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语言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并没有相对应的艺术形式。(白谦慎,2012)这种抽象的艺术形式使得中西方对书法的审美产生了差异。(Yee Chiang,1973)因此研究西方对中国书法的领会和接受,能够有效填补国外该研究的空白,增进学术圈乃至普通民众对这一中国特色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可。最后,研究20世纪西方对书法的接受,将研究对象的范围拓展到现当代,具有特殊的意义。20世纪是中华文明史的一大转折点。它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为契机,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经受了凤凰涅槃式的洗礼。(古德柏,2000)中国书法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变化甚至大于历史上几千年的演变。(Gordon S.Barrass,2002)

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崛起了一支号称“现代派书法”的年轻队伍,他们直接从观念变革入手,对正统乃至一切典范进行公开反叛。基于东西文化大交流的磅礴背景,这股以国际艺术共时化思潮为内核的激进旋风,从还原汉字的象形意蕴、拆解汉字进行重组、书法启蒙下的工业化制作、观念形态中的装臵表现,到科学理性的解析与解构、美学意味的形式构成等等,以变动不居、翻云覆雨之势,发动了对书法历史主义基线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面冲击,其锋芒所向,直指汉字载体的生死存亡。(卢辅圣,1998)

这种特殊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书法史有着巨大的颠覆,而从西方读者的旁观者角度出发,能更客观公正地呈现这种趋势的走向和影响。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2)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西方对书法的接受,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对双方艺术界产生巨大作用。

对于西方艺术圈而言,对中国书法的借鉴,能革新其固有的抽象艺术。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书法就对西方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集中体现在线条、内在精神和创作观念三方面。瑞士画家保罗〃克利和西班牙画家约安〃米罗等人都从书法中汲取了诸多灵感,对他们的画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利华,2002)而对于中国书法自身而言,这门古老的艺术也应该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历久弥新,拥有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些接受了西方观念的华裔艺术家,例如徐冰和谷文达,摒除了书法的某些实质精神,极端偏离了文字的传统形态,其作品被称为“后现代书法”或“书法主义”。他们艺术思想中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可见一斑;

其次,在西方,中国书法是最后被认识和收藏的一种艺术。西方收藏家收藏中国文物和艺术品,首先是从器物开始,以后才逐渐扩展到绘画。(白谦慎,2012)因此,了解西方对书法的接受,增进西方社会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认可,有利于书法展览、拍卖等相关活动在西方的展开,从而大大提升书法在西方收藏界的地位; 再次,而今在西方推介书法的书籍良莠不齐,部分表述也不是非常一致。因此通过研究西方对书法的接受,归纳出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关于书法的表述和观点,从而建立相关语料库,编纂出双语书法字典,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尽管如今的海外汉语教师普遍具有一定文化底蕴,但他们对所授学生的书法接受水平和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及其对书法理解造成的影响不甚了解,因此会对书法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该研究能增进双方对彼此文化的沟通理解,让这种跨文化交流更加畅通无阻。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在研究之前,必须对拟研究题目中的西方作出定义:本文所涉及的“西方”,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地理概念,也和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相对应的抽象概念。考虑到汉文化影响的活跃程度以及本人的语言知识结构构成,着力点将主要放在欧洲及北美诸国。

【主要研究内容】

(1)20世纪以前的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发展的大致框架及向西方传播历史的回顾。(2)20世纪的中国书法:

1.中国书法的特征,包括该时期西方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国人自身对书法认识的变革; 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2.中国书法发展的新动向和向西方传播的新趋势(3)20世纪西方对中国书法的接受

1.对书法的称谓;

2.对书法术语的理解和翻译; 3.看待书法的地位;

4.看待书画之间的关系;看待书法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 5.对书法艺术的欣赏; 6.针对书法的典型观点;

7.分析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背景,阐释造成中西对书法理解异同的原因。

(4)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考据)

利用论文,书籍等文献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深入各地博物馆、美术馆,采集相关原始资料。

2.历史比较法。

通过中西方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异同对比,分析西方对中国书法观感产生的根源。

3.统计方法。

(1)大量观察法:对足够多的西方人士观点样本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总体的趋向;

(2)统计分组法:由于西方对书法的观点根据族群不同,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可以将样本按学术圈、艺术圈、收藏界等进行分组分析;

(3)统计推断法:在统计分组法的前提下,对同组样本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其中的异同。

4.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1)系统诊断方法。西方对中国书法的看法,是一个思想体系,因此必须采用系统理论进行研究。

(2)历史分析与抽象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在运动和发展中把握西方书法思想的实质。

【创新之处】 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1)本研究对中国书法对外传播史的总结,在学术史上尚未有之;(2)本研究是基于20世纪中国书法发生重大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做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3)基于本人的学术背景,作者从译介学的角度看待中西对待书法态度上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差异,和由此导致的对书法及相关术语的称谓;

(4)收集的语料库和最后建立在西方读者接受能力基础上得出的词典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将理论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产生以下成果:

(1)20世纪西方用外文出版的书法书目清单;(2)20世纪中国书法对外传播的历程;(3)海外书迹清单;

(4)20世纪西方对中国书法的观点态度的分类归纳概括总结;

(5)建立一个同质的(Homogeneous)的语料库,对相关的文本作动态的整理;

(6)编纂出关于书法的双语词典。

主要参考文献

[1]白谦慎.中国书法在西方[J].中华读书报,2012(334)

[2]冯远.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与文化建构——中国美术馆书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148-157 [3]古德柏.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书法(“国际书法文献展 文字与书写”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台中: 台湾美术馆, 2000:63-66 [4]利华.中国书法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J] 书法之友,2002(4):8-10 [5]卢辅圣.二十世纪书法史鸟瞰[J] 文艺研究,1998(5):102-110 [6]莫家良.真伪〃风格〃画史——方闻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文艺研究,2004(4):115-160 [7]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8]王岳川.新世纪中国身份与文化输出[J].广东社会科学,2004(3):5-13 [9]王岳川.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王岳川.“2010〃中国书法的国际教育与域外传播”论坛[R].2010 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 [11]郑瑞,王仙锦.西方中国书法研究之滥觞[J].新美术,2013(3):88-91 [12]赵柏松.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书法艺术 [D].2009 [13]中田勇次郎.欧美收藏 中国法书名迹集[M] 东京:中央公论社,1982 [14]Gordon, Barrass.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Modern China [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15]Gao, Jianping.The expressive act in Chinese art: from calligraphy to painting

[M].Uppsala: Academia Upsaliensis, 1996 [16]Murck, Alfreda;Fong, Wen C.Words and images: Chinese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17]Sullivan, Michael.The three perfections: Chinese painting, poetry, and calligraphy [M].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99.[18]Yee Chiang.Chinese Calli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Its Aesthetic and Technique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 篇2

目前, 我校研究生处博士招生信息管理基本以简单的计算机办公软件辅助, 并未实现无纸化招录, 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容易出差错, 不便于发布、查询、汇总和校对, 但招生信息管理却一直是博士研究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为了对招生信息进行后期分析, 迫切需要一套基于网络、基于整体校园数字信息化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1]。因此, 根据工作的需要, 着手开发网络版的海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2总体设计 (System design)

2.1系统架构

网络招录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 使用这种结构统一了客户端, 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 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2.2开发工具及技术

系统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了ASP.NET MVC3框架, 基于.NET4.0的C#语言进行开发, 在WEB端采用div+css进行数据的布局与排版, 采用JQuery+AJAX技术实现数据的同步或异步读取, 开发工具主要使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2]

3系统角色设计 (System role and permissions control design)

主要分为系统管理员角色、学校审核角色、考生角色、导师角色四种, 如图1所示。

3.1系统管理员角色

用于对用户的授权, 并设置或上传公共代码 (如学科代码、专业代码、学院代码) , 个人信息的维护、系统的设置 (如报名时间、系统报名开关、报名年度) 等。

3.2考生用户角色

(1) 注册功能:包含了用户的注册、个人信息的管理密码的找回、邮箱的认证。 (2) 报名过程:各项资料的填写, 如基本信息、学历学位信息等等。

(3) 查询与打印过程:个人信息表核对与打印、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

(4) 导师选择:学生选择导师、在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再奖确认。

3.3学校审查角色

(1) 报名信息的核查、审核学生的相片、纸质资料并于系统中确认等。

(2) 准考证考生号的编制、考场编排、准考证的生成等。

(3) 成绩的导入与录入。

(4) 录取名单的导出与上报

3.4导师角色

考生在录取过程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

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Data structure design)

系统数据库采用的是当前比较流行的ORACLE数据库, 数据表格结构在数据冗余和处理速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如涉及到视图能解决的在不影响速度前提下使用视图等等, 并尽可能的参照数据范式进行设计, 表结构如图2所示。

5主要数据流程及模块功能实现 (The function flow and module design)

(1) 系统主要数据流程, 如图3所示。

(2) 用户报名功能:此功能为考生模块的核心功能。用户必须先填写报考信息和个人信息, 如果报考信息未填写, 系统将不能进行下一点的填写。之后填写各类信息, 学位学历信息, 填写发表论文和专著情况等等。

(3) 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如院系所代码、研究方向码、专业代码、考试科目、操作日志、系统用户、系统设置、模块管理。

(4) 审核及考生管理: 考生信息、考生成绩、初试编号排考、准考证打印、复试编号排考、初试座位标签、初试手持较验表、复试座位标签、复试手持较验表。

(5) 导师管理: 导师年度方向、导师选择情况、导师信息。

(6) 数据管理: 数据导入、数据导出、数据备份。

6部分技术代码 (Part of the technical code)

6.1用户权限模块判断

根据用户的角色权限, 判断用户是否具体该模块的权限, 如果有此权限则显示, 否则不显示。

6.2数据库备份技术

对一个信息系统来说, 数据库的自动备份与恢复是保障系统平稳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 因此, 我们的系统数据备份采用批处理形式备份数据[3], 并在系统上指定备份计划, 系统将定时定期的对数据进行备份并删除历史, 备份的cmd语句为:

7结论 (Conclusion)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学校研究生处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的支持, 特别是在系统调研, 需求的采集环节, 研究处的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与建议, 本人工作部门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也给予了帮助与支持。

摘要:本项目的完成将为博士研究生招生实现网络化, 将极大方便考生的报名、交费、资料登记、准考证打印、考场编排、考试成绩查询、学生录取通知等工作;为我校博士招生工作部门的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及成本, 例如招生工作中的统计考生报考情况, 编准考证号、打印准考证、考场安排等工作;为促进我校数字化校园的提升, 为我校211建设评估增添一份力量。

关键词:网上招生,MVC,ASP.NET

参考文献

[1]隋菱歌.基于ASP.NET的网上招生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4) :55-57.

[2]苏静.混合模式下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J]中国教育网络, 2012, (10) :74-75.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 篇3

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从数字时代的学术研究、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理想状态、当今媒介生态中信息过剩导致的技术垄断、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破坏性技术对传统学术出版的重构、阅读的“深浅”与阅读载体的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徐丽芳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尚重生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少华副教授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本次活动是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跨学科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的一部分,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出版科学》编辑部承办。

第一期“博士研究生跨学科论坛”于2012年4月26日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由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研究生学报社承办,主题是“网络流言与微博禁评——网络时代的公民信任与社会管理”。(杨丹丹)

博士研究计划书 篇4

万事开头难,但是,我也懂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给博士学习生活开好头,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增强学术研究能力,特此制定本学习计划。

本计划共分为两个层次:总计划和总目标;周计划和周目标。

总计划和总目标明确了本学期学习和生活的总体“轮廓”,周计划和周目标则明确了以周为单位的分目标,指出了具体的执行策略。

另外,制定控制的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计划和目标的实现。

一、总计划和总目标

1、课程和学习目标

以经济学前沿和高等数学为学习重点,以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依托,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再次对方法论等课程进行学习,并尝试用计量方法进行学术文章的写作。

(可以用计量方法完成经济学前沿课程的科研训练。

)具体要求如下:

经济学前沿课程

完成大部分文献的阅读,明确大部分文献内涵主旨,了解经济学理论的脉络,通过科研训练掌握计量等研究方法。

高等数学课程

完成老师课程要求的作业,并利用课余时间做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尝试将所学知识与经济学前沿和计量课程中涉及的数学方法结合起来。

计量经济学

依据英文教材和课件完成曾卫红老师双语教学的计量经济学学习,利用计量完成经济学前沿中的科研任务。

重点学习计量方法的应用。

管理理论前沿

主要是确保每节课都能够听懂,并能够根据老师所讲内容提出两到三个学术问题,把握与不同领域老师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该课程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其他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学习研究方法的使用策略和技巧。

2、科研目标

科研能力重在训练,通过不断的试错和尝试来积累经验。

主要的目标包括:扭转思维方式;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理顺科技管理领域的文献脉络,发现并总结可能的研究问题;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具体措施如下:扭转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文献、参与课程学习、进行科研文献写作、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等方式不断将发散式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以问题为中心,以条件为基础的科研研究的思维方式上来。

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

重点掌握计量方法的使用,利用课程学习的机会,完成课程科研训练的学习要求;通过经济学前沿的学习,梳理关键节点文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学习在其他研究领域查找关键节点文献;通过文献阅读和课程学习,学习英文文献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掌握常用语法和句法,并尝试翻译重点文献的关键内容。

理顺科技管理领域的文献脉络

加强文献阅读和积累,通过关键文献的阅读和理解,掌握科技管理领域的研究脉络和研究现状,发现研究问题并对研究价值和可行性作简单分析,整理和总结研究问题。

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管理文献学习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学习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融合,掌握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基本方法。

了解现阶段国内优秀期刊的学术研究范式,并掌握科技管理较为前沿的研究信息。

3、生活目标

博士学习生活漫长而艰辛,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能力,也需要坚持身体锻炼、确保身体健康,并寻求适合自己的发泄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方式和途径。

锻炼身体

坚持每天早晨起来作30个俯卧撑,每天晚上进行半个小时的跑步等运动。

有时间的话参加班级每周组织的羽毛球活动,每月参加两到三次的游泳锻炼。

缓解压力

除了利用运动来缓解压力外,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组织或者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也是有效的途径。

利用多余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坚持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二、周计划与周目标

要落实总的目标和计划,就需要对总计划进行细致的划分,明确每个部分完成的任务量和节点时间。

1、各周的计划和目标

注:

1)

课程学习是每周的基本学习任务,科技论文写作贯穿在整个学期过程之中。

2)在整体目标和规划不变的条件下,学习计划和任务会随着具体情境有所调整。

2、每周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要求

20xx年秋—学习计划与课程表

注:

1)

课程学习以课节为准(一天共为11课节);学习计划以时间节点为准(将早晨8:00至晚上22:00的时间分成不同的时间区段)。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 篇5

一、报考资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六年以上(含六年,于2012年9月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持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已获学士学位(但未获硕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为同等学力人员:

(1)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已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或有专著出版(含独著或合著);

(2)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或专业奖励。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附件一: 南京大学2018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信,下载地址:http://gra/)。网上报名时间暂定为2017年11月6日-12月6日。考生上传照片并通过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考试费。报名交费后,一律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我校可开展教育部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攻读博士学位计划等4项,每位考生只可选择报考专项中的1项,不得兼报。2.寄送材料至研招办

网上报名后,涉及以下四种情况的考生,须将下列指定材料在2017年12月20日前(以寄出邮局邮戳或凭据为准)寄送到仙林校区研招办(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楼研究生院招生办,邮编:210023)。

(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盖章的“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2)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已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或出版专著(含独著或合著)或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证明的复印件。

(3)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4)南京大学的教职员工,提交由人力资源处或人才交流中心盖章的同意报考的证明。3.寄送材料至院系(1)“申请-考核制”

考生根据各院系的博士“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可查询各院系网站或通过博士招生目录中各院系联系方式电话咨询),在院系规定的申请材料交寄截止时间之前(以寄出邮局邮戳或凭据为准),将报名及申请材料直接寄送到相关院系指定地址,如因考生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寄送报名材料而导致无法参加院系考核,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2)普通招考

考生在初试前,将如下材料交到报考院系: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最后一页须由考生本人签字)、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两份由报考专业相关的教授签字封口的专家推荐信,以及往届生的硕士学位证复印件、应届生的学生证复印件和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的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考生还可向报考院系提供能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材料,如: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硕士论文等材料,这些材料也将作为选拔评价的依据。

(二)硕博连读 经过研究生院相关培养部门审核,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硕士生方可进行硕博连读网上报名。具体程序参见《南京大学2018年报考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类)网上报名须知》。

(三)直接攻博

具体程序参见《南京大学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四、考核及考试程序

(一)公开招考 1.“申请-考核制”

参见《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及院系公布的博士“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中的考核要求及程序。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政治理论考试(考试内容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时间为2018年3月10日上午,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由报考院系确定的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2.普通招考

考生在参加初试及复试时,均需携带包括身份证原件、准考证以及往届生的硕士学位证原件、应届生的学生证原件和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原件、同等学力考生的学士学位证书原件等材料,并提交给监考老师和院系核查。(1)初试

初试科目以《南京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考试科目为准,包括:外国语、政治理论和两门业务课,每门考试时间为三小时。其中,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必考,政治理论为同等学力考生必考科目(考试内容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考。时间: 2018年3月10-11日

地点:南京大学(初试安排以准考证和研究生院网站通知为准)。(2)复试

组织普通招考的院系须根据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组织复试工作并通知考生。内容:复试主要包括对申请者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学术水平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等,并进行外国语的听力和口语测试,具体内容由院系确定。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内容应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特别注重考查申请者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由报考院系确定的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考核小组:一般由不少于五人的本学科副教授职称(含)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家组成考核小组。

时间:初试后,由组织普通招考的院系确定各自复试时间(以相关院系院网站通知为准)

地点:南京大学(以相关院系网站通知为准)。

(二)硕博连读

院系须对硕博连读的考生进行复试并确定具体复试安排(以相关院系网站通知为准)。

(三)直接攻博

具体考核方式参见《南京大学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五、信息公开

1、组织开展“申请—考核制”工作的院系,须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博士“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材料评审结果、所有参加复试考生(含拟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等信息。

2、组织普通招考的院系须根据学校复试要求,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复试实施细则,此外,须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所有参加复试考生(含拟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等信息。

3、院系根据最终排名结果,向研究生院提交经院系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的拟录取名单。我校的博士拟录取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院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结束后,经体检、政审、调档等流程后,向拟录取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4、院系组织开展的评审内容、初试、复试过程及成绩和结果等,应均有可复查的原始记录。

六、录取及其它注意事项

1.2018年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实行一次性招生,秋季入学,入学时间为2018年9月。除教育研究院招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博士研究生外,我校其他单位招收的均为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2.招生目录中的招生人数为院系招生基准规模(包括申请考核、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及直接攻博招生),最终录取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关于导师在本招收申请考核、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等情况,请考生在报考前咨询报考院系及导师。

为保证培养质量,(1)每位博士生导师原则上招收博士生不超过3人(不含教育部专项招生计划及学校支持的国家重大专项计划),具体招生录取人数以院系和学校核准数及教育部下达计划数为准;(2)兼职导师需与指定专职导师联合招生,每年最多招收1名博士生;(3)经学校批准延长招生年限的博士生导师每年限招1名博士生;(4)每位博士生导师最多招收1名定向就业博士生(不含教育部专项招生计划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5)每位导师招收教育部专项招生计划博士生最多4人,每项计划最多招收1人;(6)教育研究院在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均招生的博士生导师,每类学位招生人数不超过2人,总数不超过4人。

教育部专项招生计划是指教育部下达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攻读博士学位计划。

3.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1万元;教育博士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1.2万元,学制4年。

4.南京大学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提供助学金(其中国家助学金1.5万元/年,南京大学自筹助学金0.48-1.2万元/年)以及学业奖学金(0.8-1.8万元/年);优秀博士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各种冠名奖学金,拔尖学生还可申请提升计划项目资助。博士生在校基本生活保障较优,品学兼优激励较高。

5.我校承担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任务,招生计划数约30名(具体计划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为准)。将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划线”的招生办法,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将分别划线,汉族考生录取人数不能超过当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录取人数的10%。由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推荐报考,拟录取者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和地区工作,服务期为8年。

6.博士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入学资格和学籍。报考博士生所需的报名考试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等均由考生本人自理。

7.我校不出售往年试题,不指定参考书,不办考前辅导班。如有不法分子在报名后发送有关辅导班报名、兜售真题及答案的欺诈讯息,请考生自觉抵制。8.涉及博士网上报名、初试(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及直接攻博等事宜请及时查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网址:http://gra/),复试(普通招考)、申请考核等事宜请及时查询报考院系网页。

兰州大学招收460名博士研究生 篇6

兰州大学招收460名博士研究生

兰州大学11月19日公布了该校20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计划招收的.460名博士生包括普通招考、自主选拔、硕博连读等方式招收人数。

据介绍,该校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时间为12月6日9:00―20日22:00,兰大研招办将于年2月下旬公布准考考生名单,报名现场确认时间为2011年3月17日。普通招考初试时间为2011年3月19日―20日,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不参加普通招考初试。复试时间为2011年3月21日-25日。兰大博士研究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3-5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至6年。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 篇7

陈淑云,女,1972年生,经济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5年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经济管理系本科学位,2003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0—2011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城市经济管理系系主任。

二、研究方向和主要学术观点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城市经济与房地产经济、住房制度、房地产金融、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等领域。主要学术观点包括:

1、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配套改革,但我国住房制度作为单项制度进行改革,因此产生很多遗留问题,住房货币化补贴滞后与住房价格持续上升的矛盾凸显,由此导致住房财富差异进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此外,售后公房的物业管理问题、公积金问题成为社会反应较强烈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住房问题,不仅是住房消费层面的问题,还包含住房财富分配层面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使住房产权成为家庭财富的蓄水池,打破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循环,为家庭积累财富,扶持建立低收入家庭自我发展机制,从而缩小社会贫富两极分化。

2、在我国住宅市场中,居民家庭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其对住宅的需求行为直接影响住宅市场的发展与运行,同时其行为也受住宅市场及住房制度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住宅市场中居民家庭经济学为存在一定的非理性,表现出典型的“羊群效应”。居民家庭对相关住房制度的认同与反馈也会影响我国住房制度严谨的路径。

3、房地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通过采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对城市化、房地产投资和城市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房地产投资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有正相关,但远没有社会舆论认为的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中增长的程度。

4、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管理同时存在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这两种管理代表不同性质的管理,在发展中同时面临不同的困境,解决这些困境需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治理框架。同时结合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小区和襄樊市中山巷社区的实例,研究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在实践层面的融合案例,为现实中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整合提出可行路径。

三、近三年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NCET 13-0814);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GL101);

3、湖北省政府治理成果采购重点资助项目《全省保障房 建设及管 理相关政 策研究》(项目编号HBZZ-2013-06);

4、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2014年项目《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研究》;

5、湖北省住房保障局2013年项目《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研究》;湖北省住房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2年委托课题)《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遗留问题研究》等。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 篇8

然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称:很多中国留学生拿的是假文凭!美国每年“野鸡大学”所授予的学位证书中,有95%给了中国人!报告发布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该智库的主任王辉耀。

谁在买假文凭

环球人物杂志:怎么定义“野鸡大学”?

王辉耀:“野鸡大学”也叫“学历工厂”,这类学校通常是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钻法律漏洞,滥发文凭,而且文凭没有什么公信力,不被官方、企业接受和认可。

环球人物杂志: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跟踪这个情况?

王辉耀: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留学问题,“野鸡大学”其实一直存在。但直到2010年“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事件曝光,这个问题才在社会层面被广泛认识。唐骏就读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在中国的工商管理博士仅二班、三班通讯录名单上就有学员167名。2012年,美国北达科他州的迪克森州立大学被曝滥发文凭,它还与中国19所大学建立了国际课程,被授予联合学位的410名学生中,只有10人完成了全部必修课。这让我们意识到,“野鸡大学”是中国留学的一大顽疾。

根据美国大学统计,美国每年通过“野鸡大学”所授予的学位证书中,有95%给了中国人。这确实很吓人,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给我们的国人提个醒。

环球人物杂志:一般来说,什么人会报考国外的“野鸡大学”?

王辉耀: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知情受骗型,由于学生和家长对海外学校不熟悉,再加上非法留学中介的误导,让他们用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换来一张没有用的文凭。第二种是无法完成学业型,有些人到了国外不好好读书,没法向家长交代,就买一张“野鸡大学”的文凭。第三种是主动受骗,以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他们普遍年龄偏大,但是由于升职晋级需要,会主动花钱买个文凭。社会上有一些人,拿着假的洋文凭,当做招摇撞骗的幌子,这种人最可恨。

环球人物杂志:明知是“野鸡大学”还要自投罗网,这种选择反映了国人怎样的心态和社会现实?

王辉耀:在一个流动性强、讲求效率的社会,学历是一个帮助别人尽快认可自身能力的有效媒介。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今,洋文凭也会让竞争者更有优势。所以,很多人会想法弄个洋文凭,走捷径——去“野鸡大学”也就成了不少人的选择。其实,如今形形色色的文凭泛滥已经成为学历本身难以承受之重。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人可能会说,“野鸡大学”、虚假文凭除了造成学历缩水以外,跟我也没什么太大关系。您觉得是这样吗?

王辉耀:对个人而言,很多留学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最终却获得了官方不认可的文凭。另一方面,这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公信力,特别是一些政府、高校人员的“野鸡大学”文凭不时被媒体曝光,他们的这种行为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全球有3300多所“野鸡大学”

环球人物杂志:在国外,“野鸡大学”普遍吗?

王辉耀:2012年,美国教育部、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发布的“野鸡大学”黑名单共有691所大学上榜。由于统计的标准不太一样,还曾有外国学者统计说,全球有3300多所“野鸡大学”;仅2011年,全球已知的“野鸡大学”数量就比2010年增长了800多所。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来,“野鸡大学”、虚假文凭已经成了全球性问题,而且在持续发酵。

以美国为例,正规的美国大学每年发放的博士文凭才有4万—4.5万,而“野鸡大学”发的博士文凭就有5万多个。其实,买假文凭在美国也不少见。美国联邦审计总署调查了不到5%的政府机构官员发现,其中10%的人有假文凭,而且很多人还不止一张。

环球人物杂志:哪个国家的“野鸡大学”最多?

王辉耀:在美国发布的“野鸡大学”黑名单中,美国有342所,占了将近一半。排在美国之后的是英国,67所。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美国会有这么多“野鸡大学”?

王辉耀:在美国成立大学的程序非常简单、费用也很低廉,许多州的学会、机构甚至公司或个人——不管是不是美国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公司性质的大学,并颁授学位。另一方面,与大多数的国家不同,美国的文凭不是由官方机构认证,而是由民间机构来管理的。

滥发文凭有利可图时,“野鸡大学”自然就会成为有些人的生财工具。比如说,一个办公室设在欧洲或中东、邮址在英国、由美国人运营的“野鸡大学”,已经贩卖了4.5万张文凭,而成本仅是签发证件,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没有校园或课程设置,空手套白狼

环球人物杂志:这些“野鸡大学”有哪些共同点?

王辉耀:第一,学历获取方式具有买卖性质。第二,进入门槛较低。第三,获得文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短,或较为容易,没有严格的学术要求和评价体系。第四,没有校园或课程设置,空手套白狼,比如美国首都大学、黑石大学就根本没有地点,也没有课程表。第五,极其容易与名校校名混淆,比如“斯坦福国际大学”就是在“斯坦福大学”中加了“国际”二字。

环球人物杂志:留学生们该如何辨别一所学校是不是“野鸡大学”?

王辉耀:首先是分析学校的创立时间,一般来说,越是成立时间久的大学越能经得起考验。就美国而言,成立超过70年的大学通常是教育质量较高、较可靠的大学。其次,可以查阅中国教育部门官网获得认可的国外院校名单,或者查阅相关国家部门的“积极名单”。目前,我国已经公布了43个国家的1万多所学校。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社会或者国家层面,该怎么减少或杜绝“野鸡大学”、虚假文凭这种情况?

王辉耀:首先是倡导建立全球大学监管机构或组织,不给“野鸡大学”生存空间。其次,咱们国家应该建立海外留学风险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公布“野鸡大学”名单,提醒大家别受骗。最后还要严打学历造假,对公职人员造假,尤其要严惩。

10所最具欺骗性的“野鸡大学”

与正牌知名大学的名字混淆,是“野鸡大学”最常用的手段。对于这些学校,学生们需要特别提防。

1.哥伦比亚联邦大学?Columbia Federal State University

2.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3.布雷耶州立大学?Breyer State University

4.格林威治大学(美国)?Greenwich University

5.美国中央大学?American Central University

6.亚特兰大国际大学?Atlantic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7.哥伦布大学?Columbus University

8.美国夏威夷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of Hawaii

9.国际美国大学?International American University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计划 篇9

一、招生计划:2010年我校预计招收国家计划内、计划外委托培养、计划外自筹经费博士生52名,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同等学力考生须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3.身心健康,要求体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三、报名

1、网上报名:我校博士生每年春季招生一次,请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及交费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1月15日。根据鲁价费函【2009】87号文件,博士报考费调整为220元/人,报考费可直接到研招办缴纳,也可通过邮局汇款,交费截止日期为1月15日,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邮局汇款时请务必注明姓名、报名号及报考专业,并与研招办电话联系确认缴费情况。

2、现场确认信息及提交报名材料:

现场确认信息及领取准考证地点:青岛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时间为3月19日。

确认信息时须要提交的材料有:《青岛大学2010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考生个人信息表;个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个人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攻读硕士期间成绩单原件;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按招生简章要求提供相关学术论文或科研成果奖励证明。

四、初试时间及地点:2010年3月20日、21日,青岛大学中心校区。

五、同等学力考生及跨学科门类报考的硕士生需要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生主干课程,同等学力考生同时加试政治理论课(含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加试在复试时进行,加试科目及有关特殊要求已在备注栏内说明。

六、联系方式:

青岛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grad.qdu.edu.cn/yzb/index.asp

联系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66071

联系电话:0532-85954377

上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中心稿)下一篇:安监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