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填空题(精选6篇)
2类史诗小说:,梁斌的《红旗谱》、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以及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可归入这一类。50年代具有典型“类传奇性”的长篇小说主要有:曲波的《林海雪原》、刘流的《烈火金刚》、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至的《敌后武工队》等。成长小说”这一概念最初是俄国理论家巴赫金所提出的。50、60年代“成长小说”的代表是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和高云览的《小城春秋》 茹志鹃50、60年代有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1978年又选编出版了小说集《百合花》.《百合花》(1958)是茹志鹃的代表作品,被称为“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如愿》《静静的产房》叙述建国后生活,与他人构成冲突,人在时代中精神变化。
6从1961年至1962年,文艺界出现了一股历史题材创作的短暂潮流。代表性的有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鲁亮侪摘印》、《顾母绝食》;冯至的《白发生黑丝》等。7“文革”期间的“地下小说”并不多,从小说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文学史地位考察,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赵振开的《波动》、靳凡 的《公开的情书》、礼平《晚霞消逝的时候》等最有代表性。8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最早被冠以“史诗“评价的十七年小说。9曲波的《林海雪原》的传奇特征与战争的残酷险恶结合得最为巧妙,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
10赵树理50年代以后有短篇小说《登记》《求雨》《“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张兴来》
《互作鉴定》以及长篇小说《三里湾》。
11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
12李准代表作:《 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
13柳青第一篇长篇小说《种谷记》,第二篇《铜墙铁壁》 代表作《创业史》,主要人物:新人梁生宝与他的父亲梁三老汉。
14梁斌革命历史小说《红旗谱》由《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三部长篇组成。
15杨沫《青春之歌》以主人公林道静得人生轨迹为主线,讲述了与余永“才子佳人爱情“,卢嘉川的“英雄救美”爱情,和江华的“政治爱情“ 50年代初开始,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方纪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罢》,和路翎的《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手批判。50年代后,“干预现实“的小说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写爱情,婚姻题材的宗璞的《红豆》,邓友梅的《在悬崖上》丰村的
《美丽》写妓女改造的的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刘绍棠的《田野落霞》和《西苑草》
18伤痕文学源于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是嘿嘿i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从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文学人物。19 反思文学起步标志是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其间代表作有路遥的《人生》,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徐怀中的《西线轶事》军队作家朱苏进的《射天狼》。反思文学最后,两部喜剧作品,王蒙的《名医梁有志传奇》和张宇的《活鬼》 20 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高晓声创作出一系列有影响的表现农民命运与性格的作品,主要功能《“漏斗户”主》、《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城乡交叉地带的歌者——路遥代表作《人生》和三卷本长篇《平凡的世界》。
21改革文学代表作张洁的长篇《沉重的翅膀》发表后,作家趋于关注社会变化下人类心灵变化,她的其他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堪容作品《人到中年》,但“改革主题”的小说却出现了一批力作,如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22风俗文化小说的代表作家:
邓友梅“文革”的创作主要表现为两幅笔墨:
一写“京外”,如《我们的军长》、《追赶队伍的女兵》、《凉山月》、《别了,濑户内海》等。
一写“京内”,如《话说陶然亭》、《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四海居”轶事》、《索七的后人》等,被称为“京味文化小说” 冯骥才,并力求写出“地道的天津味”。主要作品有《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炮打双灯》等。
23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韩少功1986年发表的《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蓝盖子》等中短篇小说,其中以《爸爸爸》最具代表性。阿城的《棋王》(1984)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
扎西达娃写作了大量以西藏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其中以1985年的创作的两个短篇《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西藏,隐秘岁月》为代表,小说非常成功在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式的手法。
24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残雪的作品主要是中短篇小说,主要有《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公牛》、《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黄泥街》、《天堂里的对话》等以及90年代的《饲养毒蛇的小孩》、《迷惘》、《窒息》和长篇《突围表演》等。
格非代表作《迷舟》和《傻瓜的诗篇》,90年代以后,格非创作了多部长篇,如《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等
余华其成名作是1987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其后《一九八六年》、《死亡叙述》、《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现实一种》、《古典爱情》、《往事与刑罚》和《鲜血梅花》等。
90年代余华创作了三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开始向传统的回归。
苏童代表作代表作品《妻妾成群》(1989)和长篇《米》(1991)。25陆文夫80年代作品“姑苏风味小说”。如《美食家》,将市井风俗与时代政治风云相结合,在风俗人情的描写中寄寓着对时代政治的思考。如《小贩世家》
26张贤亮的作品主要有两类:
一是表现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参与改革文学的浪潮,如长篇《男人的风格》、中篇《龙种》、《河的子孙》。
二是叙述“文革”历史的创伤记忆。如《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土牢情话》、《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中短篇小说,长篇《习惯死亡》和写于90年代的长篇《我的菩提树》等。27莫言
在新潮小说家中最有代表性。1985年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接着又以《红高粱》等系列小说而成为寻根文学运动总结性作家。在这之后,又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而成为新历史小说的开启者。
28马原是新潮小说的艺术起点,1984年发表《拉萨河女神》被认为是新潮小说的发轫之作,其后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叠纸鹞的三种方法》、《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虚构》、《康巴人营地》、《大师》和长篇《上下都很平坦》
28新写实小说以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为发端,29新体验小说;其代表作有陈建功的《半日追踪》、刘庆邦《家道》、毕淑敏《预约死亡》等.30历史小说 表现最活跃的是清史题材的作品,凌力的“百年辉煌”系列,二月河的“清宫帝王系列”、唐浩明的《曾国潘》、穆陶的《林则徐》等。另外还有杨书案的《孔子》、刘斯奋的《白门柳》、吴因易的“唐宫八部”等
31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 刘震云90年以故乡为题材的一系列长篇新历史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乡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揭示欲望、历史和人的存在种种荒谬性、非理性和随意性。
池莉, 方方, 刘恒更注重表现生活中人的原始欲望;如《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
32新历史小说代表作:陈忠实《白鹿原》
新时期的历史小说是以对农民起义的宏大叙事为开端的,如姚雪垠的《李自成》,代表凌力写作《百年辉煌》系列长篇,《少年天子》(1987)、《暮鼓晨钟——少年康熙》(1993)和《倾国倾城》(1996),分别讲述了清初的三个皇帝——顺治、康熙和皇太极的故事。
二月河从1985年至1999年,二月河陆续推出了《康熙大帝》(4卷)、《雍正皇帝》(3卷)、《乾隆皇帝》(5卷)三部系列长篇,以开阔而细腻的气势,全面再现了清初百年的社会历史风貌以及三位帝王恢弘的政治生。
33中篇小说《方舟》(1982)表现了张洁的女性独立思想和对男权意识的批判,是张洁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书写的开篇之作,三卷本长篇《无字》,可看作张洁女性写作的一个总结。
34王安忆80年代初以“雯雯系列”小说(《雨,沙沙沙》、《69届初
中生》等)走上文坛。此后她把目光转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写就了《本次列车终点》、《尾声》、《流逝》等小说,并开始引起社会关注。1985年在文化寻根热潮中,她又推出《小鲍庄》、《大刘庄》等作品 从“三恋”开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开始,王安忆进入从女性视觉探讨女性命运,《长恨歌》是对白居易《长恨歌》标题的套用,从一开始即已表明了作品的女性内涵、历史情怀和悲剧意味。
35铁凝代表作《玫瑰门》(1998)和《大浴女》,36张抗抗的早期小说,主要是探索青年一代的情感世界,从长篇《隐形伴侣》(1986)开始,作家的艺术视角日渐开阔,其90年代以来创作的《情爱画廊》(1996)和《作女》(2002)两部长篇小说,更集中地探讨了情爱、女性及其成长等问题,显示出鲜明的女性意识。37陈染---“思考着的女性‘‘主要作品有《与往事干杯》、《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凡墙都是门》、《与假想心爱者在禁中守望》、《破开》和长篇《私人生活》等。
38徐坤-结构男权社会,被称为”女王朔”,有独特诙谐的风格, 其中《游行》和《女娲》比较有代表。
39余华90年代有三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其中后两部影响最大。
40苏童90年代有多部长篇小说,其中《米》(1990)是其代表作, 小说是作家“性恶论”理论的生动写照.41文化道德小说家张承志以长篇小说《金牧场》为界,张承志的小
说创作进入了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与宗教情怀的“践行期”,代表作<心灵史> 42张炜则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乡村大地与城市文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存危机的寓言和对精神家园的守望,代表作<古船》,从《九月寓言》开始,变成了对乡土大地的悲情描写与诗意守护。43王朔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言情小说,如《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
【例1】 若点F1、F2是椭圆x216+y29=1的左、右两个焦点,过F1作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则三角形ABF2的周长为 .
错解 设直线y=k(x+7)时不考虑k的存在性;联立方程组计算繁琐而放弃.
错因分析 没有研究三角形的特殊性,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思路易找解题难。
正确解法 利用椭圆定义,△ABF2的周长为AF2+BF2+AB=AF2+BF2+AF1+BF1=
(AF2+AF1)+(BF1+BF2)=2a+2a=16.
防错机制 解析几何填空题解题思路:先定义后性质,万不得己用常规法,不能盲目解题。
【例2】 抛物线y=ax2(a≠0)的焦点坐标是 .
错解 ±a4,0,±14a,0.
错因分析 为省时不化标准方程。
正确解法 先化成标准方程x2=1ay,2p=1a,再求得0,14a.
防错机制 解题要有流程,步骤要有依据,下结论要稳重。
【例3】 方程x217-k-y28-k=1表示双曲线,则k的取值范围 .
错解 k<8.
错因分析 只知道双曲线焦点在x轴,所以只有17-k>0且8-k>0得k<8。
正确解法 (17-k)(8-k)>0,得k>17或k<8.
防错机制 研究方程表示曲线的条件,如对于x2m+y2n=1表示双曲线的条件是(m×n<0);表示椭圆的条件是(m>0,n>0且m≠n)。
【例4】 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长、短轴都在坐标轴上,且过点A(3,0),则椭圆的方程是 .
错解 设椭圆方程为:x29b2+y2b2=1,将点A(3,0)代入得x29+y2=1.
错因分析 对长、短轴都在坐标轴上没有研透,只认为焦点在x轴上从而得x29+y2=1。
正确解法 分情况讨论:
(1) 焦点在x轴上,得a=3,有条件得b=1,从而得x29+y2=1;
(2) 焦点在y轴上,得b=3,有条件得a=9,从而得y281+x29=1.
防错机制 加强审题,在没有说明焦点在哪条轴上时,应当讨论。
【例5】 P是椭圆x25+y24=1上的一点,F1和F2是左右焦点,若∠F1PF2=30°,则△F1PF2的面积等于 .
错解 在化简过程中出错.
错因分析 △F1PF2已知哪些量,有哪些关系不作研究,如F1F2=2,PF1+PF2=25。
正确解法 S△F1PF2=12PF1•PF2•sin∠F1PF2
利用余弦定理得F1F22=PF21+PF22-2PF1PF2cos∠F1PF2=(PF1+PF2)2-2PF1•PF2
-2PF1PF2cos∠F1PF2=4a2-2PF1•PF2•(1+cos∠F1PF2)=4c2,得PF1•PF2=2b21+cos∠F1PF2,
代入S=b2tan∠F1PF22得S=4•tan15°=4(2-3).
防错机制 要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由因索果、执果导因并举。类比的双曲线中的面积为S=b2tan∠F1PF22。
【例6】 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x+3y=0,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错解 设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从而解得e=103.
错因分析 焦点在坐标轴上没有作为一个重要条件,从而漏解。
1我国并且也是世界最早的一步教育专著是 《学记》 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 3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5布鲁纳 7主张文化陶冶的教育学流派是 8教育学是以 教育现象、探索并揭示教育学研究
10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的《大教学论》为开端的11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新教育大纲》,作者是 杨贤江霍姆林斯基
13杜威的现代教育论主张以 儿童14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有 德国的实验教育学、德国16 《教育构成》 17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赞科夫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劳动 2 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洛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
4展教育军事体育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7学校最早出现于 中国奴隶社会
9教育历史划分的三种尺度是 10 古代教育、现代教育,而按照生产关系的尺度可以把教育历史分为 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11.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2.教育改革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工作方针)
13.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14.会主义社会,以及两种历史形态 15.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教育 开始,其历史定位是 16.到2020“两基本、一进入”即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
13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4教育对政治发展起 推动或者阻碍作用 56社会是教育发展的7教育具有 89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 10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处于 优先发展战略 地位 11 1995年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科教兴国” 战略
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生理前提作用
2人的发展的影响 环境主导作用因材施教 5了人的发展的 个别差异性
6的发展的 不平衡性顺序性主观能动性
9,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 现实基础
10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1112动性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互作用论两部分
15身心的发展
16根据人的发展的 不平衡性 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内,个别差异性 教育要因材施教
17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学校教育
18展的 个别差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主要是因为教 顺序性2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 3主张“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杜威柏拉图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话中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 劳动者素质 7 1957年,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 德育、志育、体育8 1995年,《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 社会现代化建设 服务,必须 生产劳动 9 1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 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重点宗教人士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3旧式分工 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 学制。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2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 民教育
3.师学历或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且有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公民并不意味自然取得教师资格,还必须经法定机构(认定)才能取得教师资格。
4.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5..《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 地位平等 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6.《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的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的依据”
7.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享受有的主要的权利,可归纳为 受教育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三项基本内容。8.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9.《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学校和教师承担的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主要包括:落实安全管理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积极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加强晚自习等晚间活动的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等。
8.参加继续教育 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有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7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8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和异常心理状态的学生,应当 特别 关注和照顾等
1教师的劳动本质上是 精神生产的劳动
2作用,使各种教育因素形成合力,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指的是 协调员的角色 34周岁的人
5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11、12~14、15 6教师职业专业化始于 18世纪
7教师是履行 教育教学 的专业人员 8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首先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
9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经历 创造期 四个阶段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材施教 13师生关系包括 14育相长
15发展的 主体
1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课程是 综合课程 2广域课程杰克逊在1966年提出的。5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课程计划国家、地方和学校;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划分,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课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综合课程
8方式上的无意识性 空间的广泛性 内容的全面性等部 分组成10学科课程标准一般由 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等构成11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主要有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
12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13理的多级性
1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理解教材
3传授的知识,这种方式是实践活动法
4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自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演示法清朝末年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7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形势教育理论以教学为主开而佛达 10《学记》中的“学不 等”所体现的是11期)教学 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1213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一般分为动作直观、表情直观、语言直观、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15、“温故而知新” 体现了教学的 巩固性原则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启发性原则
17识),形成(基本技能)18教育史上,(形式教育理论)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实质教育理论)着重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只是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品德教育
2其实施顺序是 是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
3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陶冶教育法
4,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榜样示范法
5说服教育 6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8道德教育 9 品德 能力
10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 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1“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陶冶法 ;教师才用画“小红花”的德育方法是 评价法环境、人格感化和艺术陶冶三种
13知,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包括 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方面23了解和研究学生基本的方法是
4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5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设施班级管理的 民主与自主原则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基础和前提
8文、日记等材料,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书面材料分析法
9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10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要把教育和教育结合起来
1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对象 问题3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在 研究整个过程中4以加强对其客观认识的研究是 调查研究 5行动研究的最红目的是 6
7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指为了 的8 教学工作 的研究,简称教研
9课题选择的原则是 教育性、实践性、可行性、适宜性、伦理性
10研究会是 经验研究11 叙事研究抽样调查法 总体又被称为 全体,抽取的那一部分叫13交给所选择的人员进行书面回答,从而收集和分析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问卷法
14过访谈进行;目的是为了(辅导的)
1、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3、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大体可以分成萌芽、创立、分化三大阶段。
4、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产婆术”为后世西方的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5、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
6、昆体良主要的教育思想,他是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他的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论演说家的教育》,原本应为《雄辩术原理》)
7、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此书被认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研究基础上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9、杜威是美国现代教育思想家,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10、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
11、杨贤江(1895-1931)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2、(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一书,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3、苏联教育部长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构建了新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这本书对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书。
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著有《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1、生物起源说,19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洛(1831-1902)与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870-1944)都是该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2、心理起源说,该学说主要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3、教育的发展阶段历史,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划分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
4、1903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5、根据《教育规划纲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6、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7、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是中国夏朝
1、舒尔茨,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
2、江泽民说:“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1、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
2、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主要有遗传、环境(包括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3、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4、环境可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5、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定的学校培养的人才的层次规格、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出路去向等规定。
1、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基本性质: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2、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4、教育基本法——《教育法》,已在1995年3月18日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5、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6、1991年9月4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
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1、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成为师范教育的开端。
2、中国创办1897年第一所学校
1、师生关系包括师生的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
2、“隐性课程”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的杰克逊在1966年提出的。
3、课程计划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等。
4、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学。
6、教师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7、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或学期)的教学总要求,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
8、单元(或课题)计划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的教学目的、课时划分及各课时的类型和主要教学方法、必要的教具。
课时计划(教案)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教具等。
9、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0、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11、考试测验与成绩评定的要求(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12、教学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口耳相传、文字教材、直观教具、电教工具、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
1、德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四个基本方面: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哲学方法论、_一般科学方法论_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2.课题的来源主要有:理论、和
3.一般而言,研究中的变量可分为。
4.问卷回答方式有选择式、、量表式、、填空式、自由回答式。
5.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原则是__行动_、__合作_、弹性和不断考核或检讨。
6.定量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
7.标准分数是的比值。
8.根据实验场地的不同,可以把实验分为和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哲学方法论、____一般科学方法论 和具体的研究方法。2学前教育实验包括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试验。
3.文献资料分为三种,生活资料、成文资料和电子资料。
4.执行研究方案可能碰到的困难有不合作、社会系统误差、5.资料审核的种类包括计量审核和。
7.标准分数是
8.一般而言,研究中的变量可分为____自变量_____、因变量和_无关变量_______。
9.问卷回答方式有选择式、___排序式______、量表式、____是否式______、填空式、自由回答式。
10.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原则是___行动_______、_____合作_____、弹性和不断考核或检讨。
11.定量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_数据处理_____、___绘制_图表_____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12.在一项实验中,必有三种变量:自变量、__因变量_________和无关变量。
13.获得问卷的理论建构的三种方式是:理论推导方式、因素分析方式和 实证标准方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包括_哲学方法论_、一般的科学方法论与_具体的研究方法。
32.学前教育科学假设的特点具有推测性、根据性、____、__和接轨性。
33.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是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___实验变量__,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__现象___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关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34.勒温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包括计划——___——___——反思的循环圈。
3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至之间,常用小数形式表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现场研究一般分为现场观察和_两种。
35.取样观察法包括__时间取样观察法____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36.在一项实验中,必有三种变量: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38.鉴别文献的方法可分为“”和“内审”两类。
39.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不同来分,教育行动研究分为合作模式、__和独立模式。
40.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可分为________、推论统计和实验设计三个主要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现场研究一般分为__实验室实验_______和现场实验两种。
36.按访谈结构划分,访谈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_________和半结构性访谈三种类型。
37.在一项实验中,必有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_________。
39.基本的文献查阅方法有检索工具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等。
40.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可分为描述统计、__和实验设计三个主要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0.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有客观性、__创造性__、继承性、_控制性_、系统性等等。
31.选择课题要具有创造性,即新颖性、______和______。
34.文献研究的搜集工作包括__和_两个部分。
35.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是指_教师__与___学前教育管理人员___或其他相关人员协作,在实际情境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36.统计学是一门关于__、、分析与推理的科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0.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哲学方法论、___
31.课题的来源主要有:理论、和_规划_____。
32.一般而言,研究中的变量可分为_、因变量和__。
33.问卷回答方式有选择式、__排序性___、量表式、___是否式____、填空式、自由回答式。
34.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原则是_____、、弹性和不断考核或检讨。
35.定量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__数据处理___、__绘制图表__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36.标准分数是__和__的比值。
37.根据实验场地的不同,可以把实验分为____和___。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31.课题选择的程序包括初选、___初探___、___具体化___、撰写选题报告和修改确定。
32.进行变量的控制主要包括:_控制自变量__;控制无关变量;_控制测试工具___。
33.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标题、前言、__、问题及选择答案、___。
34.从记载事实的符号形式来看,教育文献分为文字型、___和__。
35.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不同来分,行动研究可以分为___、支持模式和__。
36.社会系统误差主要由________或__导致。
37.在一项实验中,必须有3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与___。
38.相关按照变量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31.学前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搜集资料类、类和____类。
32.资料审核的两个种类是___外审______和__内审____。
33.间接观察法主要有谈话法、_活动产品分析法__、对偶故事法、__两难故事法__、创设情境法。
34.问卷一般由标题、前言、___、__及选择答案、结束语几个部分构成。
35.按记载事实的符号形式分类,教育研究文献可分为文字型、____和_三大基本类型。
36.裴斯泰洛齐最早采用__法,写成《一个父亲的日记》;我国儿童教育家 也用此法,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37.统计分析一般包括性统计分析和___ 实验设计性统计分析两类。
38.“采风问俗”、“咨询乡老”等是__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31.学前教育研究的__倾向,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问题,这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效度,使研究结果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32.跨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现象的____共同___性和性。
33.要使材料的编制达到标准化,要解决难度、区分度、____和四个问题。
34.研究的价值是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条件的。
35.结构性访谈又称___访谈,它是按统一的设计要求,按一定结构的提问_____而进行的比较正式(规范)的访谈。
36.描述统计的主要统计量有:_____、_、地位量数和相关量数。
38.用来检验实得次数分布与理论次数分布之间差异显著性的最有效方法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31.科学假设是对研究结果的__预测_____,是对假定的____解释_____。P34
32.参考文献的写法一般是:_____,__,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或杂志期刊号及引文所在的页数等。
33.观察研究是在_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事物,收集、分析事物__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34.我国古代的“采风问俗”、“咨询乡老”等是______研究的具体体现,它属于_性交谈的方法。
35.根据实验场地的不同,实验可分为__和__两种。
37.按记载事实的符号形式分类,教育研究文献可分为文字型、_____和__三大
基本类型。
38.因素分析可分为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科学研究具有的系统性表现在研究的内容是系统的,研究的是系统的P6。
32.唯物辩证法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系统论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33.统计分析一般包括性统计分析和
34.研究成果应当具有准确性、、公正性和
36.文献研究中文献搜集工作主要包括和
37.对文献的分析、综合与运用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从到抽象规定再到的三个阶段。
38.多因素的统计分析方法很多,常用而主要的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科学研究是一种_过程,也是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性活动。
2.现场研究一般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3.学前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搜集资料类、__类和____类。
4.研究的价值是以______和______为条件的。
5.间接观察法主要有谈话法、活动产品分析法、、_、创设情境法。
6.结构性访谈又称___访谈,它是按统一的设计要求,按一定结构的提问程序而进行比较的__正式____的访谈。
8.行动研究注重研究环境的现场性,其主要功能是______。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1)资料来源于客观;(2)_研究过程的_客观;(3)_研究结果__客观。
2.跨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现象的____性和_性。
3.要使材料的编制达到标准化,要解决难度、区分度、__信度_____和__效度_____四个问题。P53
4.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要求研究工作者具有严谨的_______,高尚的_______,严格执行研究方案,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5.资料审核的两个种类是__和__。
6.裴斯泰洛齐最早采用_日记描述__法,写成《一个父亲的日记》;我国儿童教育家__陈鹤琴__也用此法,写了《儿童心理研究》。
填空题集锦
1、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与佛教,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剥夺了受教育权)。
3、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4、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5、孔子,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育原则。
6、苏格拉底,“产婆术”,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7、柏拉图,《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9、昆体良,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11、夸美纽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12、夸美纽斯的贡献:一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二是“泛智”思想;三是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四是提出
了学年制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13、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
14、杜威对规范教育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日教授,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格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16、赫尔巴特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于1806年和1835年分别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提出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7、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
18、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教育即生活”
19、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20、华勒,最早提出了“学校文化”
21、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构成。
22、学习观念文化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23、学校文化的特征: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传统文化为己任、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24、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25、人的身心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
26、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7、遗传决定论:英国的高尔登、美国的霍尔
28、环境决定论:美国的华生
29、二因素论:美国的吴伟士、德国的施太伦
30、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31、少年期:
12、13岁~15、16岁。
32、身体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青少年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33、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4、个体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
社会本位论:荀子、柏拉图、康德
3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6、教师的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37、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示范性、系统性。
38、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39、独生子女积极的心理特点表现:智力发展水平较高、进取心较强、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
消极的心理特点:自我中心、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骄气十足。40、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儿童中心论:杜威
41、课程的分类:
①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②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③根据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④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42、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43、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
43、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44、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4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46、孔子:“学”“思”“行”的统一过程。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 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无不教学法
夸美纽斯:认为学生的学习先去运用他们的感觉,然后去运用记忆,再去运用理解,最后再去判断。
47、教学过程的结构: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8、我国目前中学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9、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50、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5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
52、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也可以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划分,主要有: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
53、教学评价的分类:①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②根据评价对象: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
③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54、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
55、德育的特点:社会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56、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眼科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
则。
57、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评比竞赛法、奖励与惩罚法。
58、德育模式: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59、班级管理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整体性原则。60、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级核心、形成良好班风、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Transforming Obstacles into Benefits
by Richard Stewart, Los Angeles, U.S.A.
One sunny day, a group of frogs were traveling through the woods and two of them fell into a deep pit(坑). Immediately, all the other frogs in the group 1(gather) around the pit and watched as the imprisoned(被困的) frogs tried to jump out. The pit was very deep, 2 the frogs on top started yelling at the two frogs in the pit to give up. When the 3(trap) frogs kept trying, the crowd yelled louder,“Give up. You're as good as dead.” After a while, one of the tired frogs took notice of all 4 the others were saying, and fell down and died.
But amazingly, 5 second frog kept jumping as hard as she could 6 the negative remarks. Finally, with one brave leap, she made 7 out of the pit!
This amazing result came out because the second frog was 8 and unable to hear what the others had been saying. She thought they had been cheering her on the entire time they were yelling!What she had 9(mistake) perceived(理解) as encouragement inspired her to try harder and succeed against all odds(不顾一切). And that made all the10
(differ)!
答案与解析
1. gathered 考查时态。根据本句后面watched和tried可以得知,此处用一般过去时。
2. so 考查并列连词。前后为因果关系。
3. trapped 考查过去分词作定语。trap意为“使陷入”,与frogs构成了被动关系。
4. that 考查定语从句。当表示物的先行词为不定代词时,其后定语从句要用关系代词that引导,that在定语从句中通常作主语或宾语。
5. the 考查冠词。序数词前通常用定冠词the,另根据上下文可知,这里指第二只青蛙。
6. despite 考查介词。despite,“不管,尽管”。
7. it 考查固定搭配。make it,“成功”。
8. deaf 考查形容词。根据后面“unable to hear what the others had been saying”可得知青蛙是聋子。
9. mistakenly 考查副词。
10. difference 考查名词。make a difference,“有影响,起作用”。
其中与句子结构的语法性相关的题目是1、3、4、5、9、10,与上下文连贯性相关的题目是2、6、7、8。
解题方法
步骤一:通览全文,掌握大意。
将文章从头至尾通览一遍,掌握全文的大意,为下一步填空做好语篇大意上的准备。因为语篇大意决定着空白处应填什么样的词语并采用什么样的语法形式等。在通览全文的过程中,为了准确地掌握其大意,很有必要弄清楚文章的题材、体裁、中心思想、写作线索、篇章结构、段落层次、逻辑关系和词句意思等。
步骤二:细读原文,精雕细凿。
在通读全文,基本把握文章大意之后,就可以着手尝试填空了,先易后难,逐个击破。这一步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对每个段落层次以及整个语篇中的词汇、句子、语义、语言结构和上下文语境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判断,是对英语语法基本功、语篇的感觉能力和运用英语思维能力的综合检验。
步骤三:再读原文,复查验证。
填好所有的空白处后,从语义和逻辑的角度审视全文,从词义辨析,词语搭配和习惯用语等方面仔细推敲,看其语法是否正确合体,行文是否流畅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明白,逻辑是否合理严谨,文章是否符合语感等。填好后一定要反复揣摩,争取精确答题。
步骤四:查漏纠错,重在拼写。
填好所有空后,还要特别注意单词的拼写,防止出现因为单词写错而失分的这种低级错误。
日常储备
(一) 加强记忆,积累词汇。
语法填空题对单词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能认识单词,还要求会写出单词。因此,平时就要不断地积累词汇,加强单词的记忆和书写,只有扩大词汇量才能熟练写出单词或固定搭配。
(二) 夯实基础,攻克语法。
英语的基础知识积累是个系统工程,重在平时,要多听、多读、多记。同时,还要攻克语法,尤其加强对长难句、复杂句的分析和领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破解语法填空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强化读背,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语段或词句的感受能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又是做语法填空题和完形填空题时必不可少的。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多听、多读以培养自己的语感,尤其要大声朗读,因为唯有大声朗读才能培养出好的语感。除此之外,多背诵一些文章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语感。有了良好的英语语感,同学们在理解语篇时就如虎添翼了。
(四) 及早训练,探寻规律。
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摸索出语法填空题的规律和精要之处。虽然目前语法填空题是一种新题型,但只要扎扎实实地去接触、去训练,就能对这种题型驾轻就熟,应对自如。
小试牛刀
Skill Comes from Practice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re was a skilled archer(射手). One day he drew a big crowd 1 he was practicing on the drill ground. He shot so 2(accuracy) that the on-lookers cheered with excitement. He became very 3 (pride) of his skill. But among the crowd an old oil peddler(小贩)only nodded his head indifferently. This 4 his pride.
“Can you do this? ” he asked the old oil ped-dler.
“No, I can't.”“5 do you think of my skill?”
“Just OK, but 6 special. You've gained your accuracy from long-lasting practice. That's all.”
“What can you do, then? ”
7 old man said nothing. He put a gourd(葫芦) bottle on the ground and covered its mouth with a copper coin.
He then scooped(舀) out a large spoon of oil from his big jar, held it high and began to fill the bottle. Now, a thread of oil came down from the spoon into the bottle just through the hole of the 8. Everybody 9(look) on watched with amazement. But the old man said,“This is nothing special, I can do this because I have practiced it a lot.”And
10 these words, he left.
【当代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推荐阅读:
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填空题)01-02
当代大学教育12-18
谈当代教育01-01
当代教育思潮01-05
当代教育心理学简答题12-27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09-21
当代教育改革 离线作业02-20
当代中学生教育议论文12-23
浅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06-22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教育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