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债资产排查(推荐7篇)
??乙方: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已于_____年_____月与__________公司正式签订债权转让协议,甲方以_____万元现金购买__________公司拥有的__________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元人民币债权,目前该协议已生效并履行情况良好,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该协议将履行完毕。为了解决乙方所欠甲方债务问题,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以其拥有的、经_____人民法院判决取得的_____%的房产所有权抵偿所欠甲方债务,根据评估结果,双方商定该项资产抵债金额为_____万元(人民币(大写)_____元整)。
??2.为了尽快收回资金,甲方委托乙方将上述房产依法变现,变现款应在_____月内全部支付给甲方。因将上述房产变现而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不论何种原因导致该资产变现后的款项不能支付给甲方,乙方均应给予甲方相应的补偿或赔偿。
??3.有关本协议的争议,由甲、乙方双方共同协商;协商不成,则应由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4.本协议一式_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_份。
??5.本协议由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一、银行取得抵债资产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
(一)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时
(过户费、土地出让金、评估费等) 银行抵债资产的接收公允价值高于贷款本息 (含表外利息, 下同) 的差额在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前, 不得以货币资金退还给借款人或担保人。抵债资产欠缴的税费和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应在确
(二)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根据国税函[2000]906号规定:银行抵债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贷款本息时, 退还给原债务人的部分, 不作为应税收入;不退还给原债务人的部分, 作为应税收入 (如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 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2002]4号规定: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银行对依法取得的抵债资产, 按评估确认的市场公允价值入账后, 扣除抵债资产接收费用 (包括契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 以及过户费、土地出让金、土地转让费、水利建设基金、交易管理费、资产评估费) , 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 (如借记营业外支出) , 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可以在税前扣除。
(三) 对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的企业所得税检查重点
税务机关重点检查银行取得抵债资产:银行是否对抵债资产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看是否将其做账外经营;银行是否及时结算已收回利息和以公允价格结转经营成本, 看是否将它们长期以不良贷款或呆滞贷款挂账, 造成经营成果失实;银行是否将抵债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贷款本息不退还给原债务人的部分作为应税收入, 看是否冲减“资产减值损失”;银行是否将抵债资产欠缴的税费和取得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在确定抵债金额时予以扣除;银行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有无虚增等。
二、银行持有抵债资产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
(一) 银行持有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
抵债资产收取后原则上不能对外出租, 为避免抵债资产闲置造成更大损失, 在租赁关系不影响资产处置的情况下, 可在处置时限内暂时出租。银行抵债资产在保管期间取得收入时
银行抵债资产在保管期间发生直接税费时:
银行抵债资产在保管期间发生减值或跌价时
银行抵债资产计提跌价后, 价值部分回升时, 编制上述相反会计分录。
(二) 银行持有抵债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银行抵债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租金等收入按规定作为应税收入。根据会计规定, 银行抵债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税法对此没有明确, 税务执法时应依照会计规定执行, 不允许银行税前扣除抵债资产的折旧费或摊销额。银行计提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年终汇算清缴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转销时允许纳税调减。
(三) 对银行持有抵债资产的企业所得税检查重点
税务机关重点检查银行持有抵债资产:银行是否将抵债资产出租、出借, 看是否将租金收入、没收押金直接冲减贷款本息, 或计入其他往来账户或以不良贷款、呆滞贷款长期挂账;银行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发生的各项直接税费是否真实合理, 看是否存在虚列各项保管税费情况;银行是否将法院判决、仲裁机构裁决抵债资产不办理产权而直接对外销售、资产置换、抵押贷款、用于职工福利等。
三、银行处置抵债资产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
(一) 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银行在处置抵债资产时
(二) 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按税法, 银行处置抵债资产取得的收入为应税收入, 同时结转抵债资产计税基础;银行在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 (除增值税外) 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同时, 银行在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转销的“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允许银行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必要的纳税调减处理。
(三) 对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的企业所得税检查重点
属于委托专业机构拍卖银行抵债资产的, 竞拍后由拍卖机构出具拍卖专用票据, 银行不需提供专用发票和交纳税金;属于银行自己处置抵债资产的, 仅凭交易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即可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不需要有税务局的正规发票。由于可以不开具发票, “以票管税”作用受到限制, 银行可能在这一环节逃税, 因此税务机关对银行自己处置抵债资产业务格外注意并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银行处置抵债资产是否计提并扣除过折旧费或摊销额, 看是否按抵债资产计税基础减除已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后的余额税前扣除;重点检查抵债资产处置损失是否符合《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的相关规定。
四、银行抵债资产转为自用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
(一) 银行自用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
银行不得擅自使用抵债资产, 确因经营管理需要将抵债资产转为自用的, 视同新购固定资产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银行应在办妥相关手续时
(二) 银行自用抵债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按税法, 银行将取得的抵债资产转为自用的, 视同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银行按规定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属于与银行经营活动直接有关的支出, 准予税前扣除;银行抵债资产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扣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后的余额, 因此允许银行将转销的“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做纳税调减处理。
(三) 对银行自用抵债资产的企业所得税检查重点
税务检查重点。检查银行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否扣除了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是否按规定年限与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或摊销无形资产;做纳税调减的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是否在提取时做过纳税调增处理。
摘要:目前, 债务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偿债权业务比较普遍, 尤其是银行。因此, 银行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与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 就成为银行会计和税务人员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银行抵债资产的取得、持有、处置和自用四个环节, 对银行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所得税处理和税务稽查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
关键词:银行,抵债资产,会计核算,所得税处理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Z].财会[2006]3号, 2006-02-15.
3月6日,飞利信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238万元人民币收购北京汉威创信科技有限公司的51%股权,收购完成后,汉威创信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收购标的长期以来均处于持续亏损,资不抵债的局面,同时被购资产评估价值也颇受质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股本结构却与飞利信子公司众华人信极为相似,股本结构均为飞利信持有51%股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人保中心)持有49%股权,再次与人保中心的合作也为此次收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38万元收购资不抵债企业
据公告显示,汉威创信100%股东权益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为367万元,而公司收购上海锦镍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汉威创信51%股权所对应的价值为238万元。对于此次收购的原因公司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按其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智能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筑智能化工程和信息系统集成、IT产品销售等四个方面。其中,公司电子政务业务与汉威创信主要经营方向在客户方面具有同源性,能够形成业务互补,提升公司在本业务领域的市场渗透率。
但是让投资者看不懂的是,在已公开数据来看,汉威创信长期以来处于亏损的边缘,截止2012年三季度该公司净资产为-41.73万元,负债总额由2011年735.46万元提升为1135.46万元,同时从业绩来看,2011年该公司营业收入798.34万元,亏损185.43万元,2012年三季度末营业收入为580.15万元,亏损金额持续扩大达到477.68万元,就是这样一家毫无价值的公司为何会受到飞利信的青睐?
公告显示,汉威创信成立于2003年,其主要业务来源则是一家培训网站,该公司经营的“中国国家培训网”显示已与9所高等学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展开合作,为合作高校的数万名在册学员提供专科、本科数十个专业的学历教育服务,记者通过查阅中国国家培训网的排名,发现该网站价值实在值得商榷。截止3月6日,该网站alexa综合排名为1023297名,权威数据网站艾瑞甚至没有对该网站域名进行收录,对比具有相似业务的“中国培训网”,alexa综合排名为40948名,两者差距一览无遗。
进而,公司有关“主要经营方向在客户方面具有同源性”的说辞也备受质疑,业内人士指出,从飞利信发布的公告来看,汉威创信已发展了十年,但是仍处于亏损的状态,尤其负债率畸高,可见其客户资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很大问题,这一问题从公司提供的数据也可佐证,截止2012年10月31日,汉威创信应收账款超过400万元,这就意味着汉威创信所提供的客户基础并没看上去那般美好,“这项资产的不确定很大,很可能对飞利信的业绩造成拖累”该业内人士表示。
股权结构似曾相识有蹊跷
不过,记者调查却发现此次收购或有其他意图,飞利信收购该资产后股权结构似曾相识。根据公告,收购完成后,飞利信将成为汉威创信的控股股东,拥有51%的股权,人保中心拥有49%股权,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飞利信现旗下控股子公司北京众华人信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结构与之完全相同,是无意的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据飞利信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3 月20日众华人信股东会审议批准,上海河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与发行人股东刘仲清签订了《股东出资转让协议书》,刘仲清受让上海河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持有众华人信51% 的股权,双方约定转让价款为300 万元。变更后的股权结构为飞利信持有51%股权,人事部人事信息中心(即人保中心)持有49%股权。
实际上,飞利信作为一家面向政府的企业,一直以来主要客户均为各级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飞利信在招股说明书对收购众华人信解释为“基于商业策略”的考虑,事实上与人保中心共同出资的股权结构确实为其增添了政府背景的光环,也成为其上市亮点之一,不过,这种优势显然只是保证了其顺利上市,并没在业绩有所表现,数据显示众华人信2010年度营业收入128.17万元,净利润仅为13.02万元,2011年年末营业收入为98.38万元,净利润34.8万元,而最近的2012年三季度公告,飞利信甚至未对该子公司的业绩进行说明,仅仅对该公司资产情况给予公告,可见该公司业务对于飞利信的整体业绩贡献度实在不值一提。至此,看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实现“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愿望。
那么,此次与人保中心的再度联手,是为业绩锦上添花还是历史的再次重演?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采访:公司答非所问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此次收购的众多疑问,记者曾多次致电飞利信,但数次拨打公司公开信息中显示的董秘办电话,或无人接听或以部门不负责为由拒绝,在互相推诿中辗转多次联系到该公司董秘许莉,但董秘以工作繁忙为由再次拖延,截至发稿时,公司回复的邮件仍由公司证券代表代为回复,且未对以上疑团给予明确回复,并对相关问题语焉不详,答非所问。
抵债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市区联社”)抵债资产管理,强化责任约束,明确抵债资产接收、保管、处置、核算等环节的操作程序及责任,有效保全资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信贷资产损失,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根据财政部《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银监发〔2005〕72号)以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抵债资产,是指市区联社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
以物抵债,是指市区联社的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权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严重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信用社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农合机构债权的行为。
抵债金额,是指取得抵债资产实际抵偿信用社债务的金额。
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指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表内应收利息。市区联社在取得抵债资产时支付的欠缴税费、诉讼费用和其他相关税费等一并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
接收抵债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是指市区联社在取得抵债资产过程中依照有关规定缴纳的契税、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税金,以及所支出的过户费、土地出让金、土地转让费、资产评估费、交易管理费、水利建设基金、登记费、测绘费等直接费用。
抵债资产净值,是指抵债资产账面余额扣除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第三条
抵债资产管理应遵循“严格控制、依法合规、及时处置、明确责任”的原则,实现“底数清、责任明、分类准、管理优”的工作目标。
(一)严格控制原则。本联社债权应首先考虑以货币形式受偿,从严控制以物抵债。债务人、担保人确无货币资金偿还能力时,要优先选择以直接拍卖、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方式回收债权。当现金受偿确实不能实现时,方可接受以物抵债。
(二)依法合规原则。抵债资产各环节操作必须依法合规、阳光透明,避免暗箱操作,防范道德风险。
(三)及时处置原则。接收抵债资产后应及时进行处置,尽快实现抵债资产向货币资产的有效转化。
(四)明确责任原则。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必须明确相关责任人,造成抵债资产二次损失的必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条 抵债资产管理应严格划分各环节管理责任,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设置相应岗位、落实责任,并对各环节的规范操作负责。
第二章 组织职责
第五条 联社资产保全部是抵债资产的业务主管部门,与信贷管理、财务等部门配合完成。
第六条 基层行社职责
(一)对抵债人提供的拟接收抵债资产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负责向联社提出抵债资产接收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第七条 联社职责
(一)资产保全部职责
1.负责抵债资产接收、处置、管理等工作。
2.对信贷管理部移交的正常类贷款拟接收抵债资产及基层社提交的不良贷款拟接收抵债资产进行审核,并对接收抵债资产的合法性负责。3.负责抵债资产实物的保管并按季对抵债资产进行盘点,准确记录工作信息。
4.负责抵债资产分类工作,并建立台账管理。5.负责抵债资产档案管理工作。
(二)信贷管理部职责
对基层行社提交的正常类贷款拟接收抵债资产的申请进行初审。
(三)财务部职责
1.负责向税务部门申报涉税事宜。
2.会同资产保全部按季对抵债资产进行盘点。3.负责组织召开财务审批委员会。
第八条 省联社、市级机构职责
(一)资产保全部
1.指导辖内联社开展抵债资产接收、处置及管理工作。
2.对信贷管理部移交的正常类贷款拟接收抵债资产及下级联社申报的不良贷款拟接收抵债资产进行审核并对接收抵债资产的合法性负责。3.对抵债资产接收、处置、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信贷管理部
对下级机构申报的正常类贷款拟接收抵债资产的申请进行初审。
(三)财务部
1.负责指导辖内联社抵债资产核算管理及检查。2.负责组织召开财务审批委员会。
第九条 联社财务审批委员会为抵债资产接收和处置的决策机构,履行抵债资产的接收和处置的审批(咨询)职能。
抵债资产的接收和处置应分别履行审批(咨询)程序。接收抵债资产要在签订抵债协议前或法院下发执行裁定前履行审批程序;处置抵债资产要按相关规定执行。具体权限为:
(一)抵债资产接收
1.抵债资产价值能够足额抵偿贷款本金、利息及相关税费的:
(1)接收单户抵债金额在100万元(含)以下的抵债资产,由联社审批。
(2)接收单户抵债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抵债资产,由市级机构审议咨询。
2.抵债资产价值不能足额抵偿贷款本金、利息及相关税费的:
(1)接收单户抵债金额在50万元(含)以下的抵债资产,由联社审批。
(2)接收单户抵债金额在50万元-500万元(含)的抵债资产,由市级机构审议咨询。
(3)接收单户抵债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抵债资产,经市联社咨询后上报省联社咨询。
(二)抵债资产处置
抵债资产处置审批权限由省联社授权各市联社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第三章 接 收
第一节 接收条件
第十条 抵债资产接收条件
(一)债务人及担保人生产经营已中止或建设项目处于停、缓建状态。
(二)债务人及担保人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财务状况日益恶化,处于关、停、并、转状态。
(三)债务人及担保人已宣告破产,市区联社有破产分配受偿权的。
(四)对债务人的强制执行程序无法执行到现金资产,且执行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按司法惯例降价处置仍无法成交的。
(五)债务人及担保人出现只有通过以物抵债才能最大限度保全市区联社债权的其他情况。
(六)市区联社认为可以抵债的其它情况。
第十一条 对于贷款抵押物,要优先采取拍卖、变卖等方式将抵押物变现,以所得价款偿还所欠市区联社债务,如无法直接处置变现,按照有关规定具备抵债条件的,方可实施以物抵债。
第十二条 以下资产不得接收为抵债资产
(一)法律规定的禁止流通物。
(二)抵债资产欠缴和应缴的各种税收和费用已经接近、等于或者高于该资产价值的。
(三)权属不明或有争议的资产。
(四)伪劣、变质、残损或储存、保管期限很短的资产。
(五)资产已抵押或质押给第三人,且抵押或质押价值没有剩余的。
(六)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依法被以其他形式限制转让的资产(农合机构有优先受偿权的资产除外)。
(七)公益性质的生活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
(八)法律禁止转让的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
(九)已确定要被征用的土地使用权。
(十)其他无法变现的资产。
(十一)市区联社认为不宜抵债的其他资产。
第十三条 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原则上不能单独用于抵偿债务。如以该类土地上的房屋抵债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一并用于抵偿债务,但应首先取得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并在确定抵债金额时扣除按照规定应补交的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
第二节 接收方式
第十四条 以物抵债方式
(一)协议抵债。经市区联社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其拥有所有权或处置权的非货币资产作价,抵偿信用社债务。
(二)法院裁定抵债。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程序,由法院生效裁定确定将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拥有所有权或处置权的非货币资产作价抵偿农合机构债务;或在破产程序中将依法不进行拍卖或者拍卖未成交的非货币资产实行实物分配时,由法院裁定作价抵偿所欠市区联社债务。
凡是通过法院、仲裁机构、公安机关等部门调解进行以物抵债的要按照协议抵债程序处理。
第十五条 采取协议抵债的,应当比直接追偿等其他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明显提高债权受偿比例。
第十六条 在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中,联社要及时申请对债务人、担保人的财产进行拍卖或变卖,以拍卖或变卖所得偿还信用社债务。对于动产经过两次有效拍卖、不动产或者其他产权经过三次有效拍卖,但无法成交,不接受以物抵债将给市区联社造成重大损失的,方可申请同意法院裁定抵债。
第三节 抵债金额确定
第十七条
抵债资产接收定价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原则,要由财务审批委员会民主决策,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内容定价。
(一)协议抵债的,原则上以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抵债资产的评估价格为参照,由市区联社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确定抵债金额。经评估机构评估的资产必须符合市场公允价格,对明显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资产,不得接收。抵债资产欠缴的税费、工程款和取得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应在确定抵债金额时予以扣除;以和解或接受调解以物抵债的,须以法院调解书确定的金额抵债。
(二)采用诉讼手段追偿债权的,应要求法院在规定范围内合理确定拍卖保留价,如拍卖确实无法成交,按照最后一次拍卖的保留价为抵债金额。
第十八条 抵债金额高于贷款本息的,差额在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前,原则上不得以货币资金或重新贷款等形式退还给借款人或担保人、第三人。应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再将实际超出债权本息的部分退给对方或按抵债双方事先商定的协议内容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抵债金额低于全部贷款本息(含表外利息)差额的,要向法院申请债权凭证(依法判决时法院提供),保留追索权并继续追索(法院裁
定再无其他资产可执行,债权债务关系终结的除外),差额部分在原贷款科目核算。
第四节 申请
第二十条
采取协议抵债和法院、仲裁机构裁决的申请。
(一)采取协议方式抵债的,债务人应先向基层行社提出以物抵债申请。内容包括:
1.债务人以物抵债申请和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认可的意向性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抵债资产的基本情况、数量;商定的抵债资产价值、抵偿债权本息及税费金额;抵债资产价值与抵偿债权差额的处理方式;抵债资产交付时间、地点和方式;权证的移交时间、地点、方式;过户手续的办理及税费的负担;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式;协议的生效时间及生效条件等条款。拟接收的抵债资产如果存在具有优先购买权的人或机构,应在签订抵债协议前取得其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书面承诺;抵债金额应扣除剩余租赁期限的租金及相应的应由出租人承担的税费等。
2.有关法律性文件和证明,包括原借款和担保合同或协议,抵债资产权属证明或权证,抵(质)押登记证明,抵债资产照片及清单等,并要按照抵债资产清单进行实地核实、盘点。
3.经具备合法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抵债资产评估报告原件。
4.债务人及担保人可提供的最近一期财务报表,借款人或担保人为自然人的提供家庭财产情况说明。5.其他相关材料和证明。
(二)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抵债的,除提供法院(仲裁机构)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裁定意向性文件、强制执行书、破产分配方案等材料外,还需提供本条第一款的第2-5项内容。
第四章 管 理
第二十一条 市区联社应根据《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五级分实施细则》对抵债资产运用“变现净值法”逐笔确定预计损失额,准确分类。抵债资产不得划分为正常类。
第二十二条 抵债资产确权
协议接收的抵债资产,市区联社按照审批(审议)机构同意收取的批复要求,与抵债人签订抵债协议(或签收法院调解书、签订和解协议等)后,在考虑成本效益与资产风险的前提下,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或其他确权手续。
裁定接收的抵债资产,市区联社接到法院裁定书后,按照审批(审议)机构同意收取的批复要求,在考虑成本效益与资产风险的前提下,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或其他确权手续。
第二十三条 市区联社资产保全部应根据抵债资产的品种、形态等,分类妥善保管,防止出现损失。对于动产应设定全封闭式的管理场所保管。
第二十四条 应逐笔建立抵债资产管理档案和登记簿,详细记载抵债资产的名称、数量、类型、入账价值、取得时间、保管地点、保管方式、保管责任人等内容,做到档案资料齐全、真实、完整。无论采取集中或者分散管理,抵债资产档案及登记簿均由县级机构资产保全部进行保管。
第二十五条 市区联社资产保全部应落实抵债资产保管责任。保管责任人应做好抵债资产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做到定期检查、账实相符,不遗失、损毁、私自挪用或转借他人。在未处置前,对抵债资产实行封存或封闭管理,对确需委托他人管理的,应当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抵债资产保管责任人的变更,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登记《***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抵债资产保管人交接登记簿》。
对于按照规定必须办理保险的以及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抵债资产,应采取财产保险等风险补偿措施。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客观原因造成抵债资产损毁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因管理缺失等主观原因造成抵债资产损毁的,责任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六条 市区联社至少每季度对抵债资产盘点一次,盘点的内容至少包括:动产存放场所及不动产的安全情况,抵债资产完整情况,账账、账簿、账实核对情况,建立盘点登记簿。每次盘点检查如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并及时上报。
第二十七条
保管期间,除按照法律规定、协议约定或资产日常维护需要支付的税费外,原则上不能对抵债资产进行新的资金投入。凡资产存在较大瑕疵,只有投入资金才能具备处置条件的,或增加投入后能够提高资产变现价值的,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后,资产保全部向财务审批委员会提出申请并经研究同意后方可进行适当投入。
第二十八条 对于接收前已对外出租的抵债资产,应要求抵债人与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如解除租赁关系需要赔偿租赁费用的,由抵债人承担。如不能解除租赁关系,资产保全部要在收取抵债资产后与承租人签订新的租赁合同,新的租赁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原租赁合同的剩余期限。租赁期满后,原则上不得续租。
在规定时间内,对因客观原因无法处置的抵债资产,在租赁不影响处置的前提下,经市区联社财务审批委员会批准后可以出租,出租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资产保全部要将承租人的情况、拟出租抵债资产的状况及抵债价值、出租协商情况及拟签订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报县联社财务审批委员会审
批,市区联社财务审批委员会审批后,由市区联社法人代表与承租人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租赁合同除包括租金、租期、租金递增率、租金的保证方式、物业管理、租赁期满后装修或设备处置、水电费缴交保障措施、财产安全保险责任、承租者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外,还必须对承租方抵债资产的保管、维护义务进行明确约定,并对承租方保管义务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九条 对于擅自将抵债资产出售、转借、自用,致使抵债资产遗失或损毁的;即使重新收回但资产整体价值下降,实体耗损严重,难于处置的,由相关部门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非责任事故形成损失,按核销呆账贷款的有关规定申报处理。
对因历史原困形成遗失或损毁的抵债资产,市区联社资产保全部要加强相关原始单据、接收文件、资料及各类登记簿的保管工作,严禁出现因档案遗失致抵债资产信息无法核对问题,为抵债资产的回收工作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料。
第五章 处 置
第三十条
抵债资产处置时限。抵债资产收取后应尽快处置变现。以抵债协议书生效日,或法院、仲裁机构裁决抵债的终结裁决文书生效日,为抵债资产取得日。原则上抵债资产要在规定时限进行处置,不得人为拖延变现。处置时限分别为:
(一)动产类的处置时限。动产类抵债资产原则上应自取得之日起三个月内处置完毕;确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置时限,但最多只能延长三个月;延长的时限及下一步处置方案应及时按照权限报市(地)联社咨询。
(二)不动产类的处置时限。不动产类抵债资产应自取得后及时制定处置计划,积极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手段寻找买家,应当自取得抵债物之日起一年内变现。大宗房地产、大型厂房、大型专用机器设备等资产确实无法在一年内变现的,在一年期限届满前应提出下一步的处置计划,报本级机构财务审批委员会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处置期限,但只能延长一年;如确需要延长时限的,要按照权限报市级机构咨询。
(三)现有抵债资产处置时限标准。对于本办法出台前取得的抵债物,其处置期限从本办法下发之日起计算,并按照前两项规定的处置时限从严掌握。
第三十一条 抵债资产处置前,县级机构资产保全部应对拟处置资产进行全面、深入、详细的前期调查,对调查取得的各类资料要进行整理分类并妥善保管,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对抵债资产处置方式选择、定价、方案制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调查人员对调查结果负责。
第三十二条 抵债资产处置方式。应在法律法规允许并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业务许可范围内,积极稳妥地选择有效的处置方式。抵债资产可以按照不同情况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公开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处置。
(一)委托专业机构。对于变现能力差、资产本身专用性强、潜在购买者少的抵债资产,可通过与省联社签订协议的专业机构交易平台,采取公开方式对抵债资产进行处置。在委托处置过程中,要监督受托方寻找购买方过程的公开化,严禁将处置行为全部交由专业机构,信用社要保留处置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二)公开拍卖。公开拍卖适合易变现、具有较强市场需求的抵债资产,公开拍卖采用保留底价的方式,保留底价由财务审批委员会研究确定,并通过中介机构利用广告、公告、条幅等方式向社会公布拍卖信息,要严把操作
关口,防范可疑交易。中介机构实行退出机制。在合作过程中或后期检查中发现中介机构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全辖通报除名,各基层社不得再与其开展合作。
(三)协议转让。对于市场需求量少、抵债资产价值低[10万元(含)以下]、变现后损失较小的抵债资产(含土地承包权、宅基地),可以采用协议转让方式进行处置,转让底价由财务审批委员会研究确定,应利用广告、公告等方式向社会公布转让信息,做到购买方寻找过程的充分公开化。
第三十三条 抵债资产项目需要分割处置的,其分割不得破坏资产功能的完整性,不得妨碍资产整体价值的最终实现。
第三十四条 抵债资产处置价格评估。经评估机构独立评估得到的评估价值是确定处置资产价格的标准之一,各级机构应对评估报告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发现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误导性陈述和使用方法明显不当等行为时,应向评估机构提出书面疑义,要求其做出书面解释。确因评估不当的可请其他机构重新评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评估:
(一)以物抵债时有资产评估报告且仍在有效期内的。
(二)资产处置价格高于抵债价格,且取得抵债物时间未超过一年的。
第三十五条
价款支付方式。价款支付方式应以一次性付款为主。
抵债物价值较高、购买方信誉良好、一次性付款确有难度的,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但首次付款金额不低于总价款的60%,付清全款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应将所处置抵债物抵押给农合机构或在债务人全部支付价款后再办理过户,以作为购买方支付剩余款项的保障,在抵债物本身
不适宜抵押的情况下,应由购买方提供其他的足值有效担保,这种处置方式只适用于难变现物品。
第六章 账务核算
第三十六条 以抵债协议生效日,或法院裁定、仲裁裁决生效日为抵债资产取得日,抵债资产取得日为所抵偿贷款的停息日。
第三十七条
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等环节的账务核算,应遵循金融企业新会计准则要求及相关财务制度执行,及时做好账务处理,严禁违规账外核算。
第三十八条
对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实物的账务核算设置“一表、一账、一簿”。即表外科目“抵债资产实物”、“抵债资产台账”和“抵债资产管理登记簿”,必须做到表、账、簿相符。
第三十九条
处置抵债资产取得的收入,要按财务相关制度执行。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不足偿还贷款本息的,必须坚持“先收贷款本金,后收贷款利息”的原则进行核算。
第四十条 抵债资产变现后收入不足以偿还借款人所欠贷款本息的损失部分,按照金融企业新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超过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的部分,要将实际可冲抵的表外利息确认为利息收入。原则上抵债资产不得自用,如收回抵债资产确需自用的,视同增加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七章 档案管理
第四十一条 市区联社资产保全部应设置专岗、专人对抵债资产档案进行管理。对抵债资产的权利凭证、单证、契约、合同等要视同重要空白凭证入库保管,建立登记簿做好出库、入库及借阅登记工作,做到档案资料齐全、完整。抵债资产处置后仍需保存两年。
第八章 监测考核与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
抵债资产考核的内容包括:抵债资产年处置率、年变现率及变现抵债资产实际损失额。
第四十三条 联社资产保全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对抵债资产进行专项检查;联社审计部门要按照规定内容对抵债资产管理进行序时检查;联社纪检监察部门要将抵债资产管理纳入“三重一大”督查范围,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抵债资产管理有序、处置合规、账实相符。
第四十四条 经检查,发现在抵债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要视情节轻重,按照《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近年来,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识逐渐加强,信用贷款受到严格限制,银行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同时办理抵押、质押、担保等信用增级措施已成为普遍做法。与此同时,银行抵债资产也随着贷款规模扩张急剧膨胀,抵债资产的管理和核算迫切需要规范。2005年5月,财政部出台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结束了银行在管理抵债资产中规则、账务处理不统一的局面。《办法》的出台不仅对抵债资产的处置提出了具体要求,还从抵债资产的收取、保管、账务处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规定,并第一次提出以物抵债应遵循“严格控制、合理定价、妥善保管、及时处置”的原则。
一、《办法》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 在《办法》颁布前,现行银行会计政策中并无针对抵债资产管理的专项制度规定。尽管2001年出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中对抵债资产管理做了初步表述,而且对抵债资产接收、保管及处置环节的账务处理均有涉及,但《新制度》对抵债资产的界定、入账价值计量、相关税费、自用出租、补价、损益确认等具体问题并无详细明确的规定。《办法》是对《新制度》规定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二者在会计实质和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一)明确了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范围
《新制度》44条规定“金融企业取得抵债资产时,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已确认的利息”比较笼统,是否包含表外利息没有予以明确。对于银行取得抵债资产所支付的各种税费、支付补价、入账价值冲减顺序的处理,《新制度》也没有具体说明。《办法》23条明确入账价值为“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表内利息”,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时支付的欠缴税费、诉讼费用和其他相关税费、补价一并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
(二)明确了抵债资产处置损益的确认方法
《新制度》44条规定“抵债资产处置时,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大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小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但对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差额的构成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办法》将“账面价值”明确统一为“抵债资产净值(抵债资产账面余额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在28条明确抵债资产处置损益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与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以及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的差额”,涉及补价的应将“实际支付的补价与预计支付的补价的差额”列入处置损益,并给出了清晰的计算公式。
(三)明确了抵债资产取得、保管、处置等各环节税费的处理
《新制度》对抵债资产管理相关环节发生的税费处理没有明确要求,比如,抵债资产保管期间是否允许出租、出租收入的会计处理没有相应说明,给实际操作带来不便。对此《办法》作了更为详细的补充,第27条规定“抵债资产在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取得的租金等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从处理收入中抵减”。
(四)体现了抵债资产管理的谨慎性原则
《办法》以“实际抵债”作为抵债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出发点,谨慎性原则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如第5条规定银行债权应首先考虑以货币形式受偿,从严控制以物抵债,尽快实现抵债资产向货币资产的转化;第11条规定了抵债资产应具备的条件;第14条规定合理确定抵债金额;第18条规定抵债资产的处置期限;第24条规定待处置变现后支付补价;第29条规定按季逐项检查抵债资产并计提减值准备。
二、实施《办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办法》整体上分为总则、抵债资产收取、抵债资产保管、抵债资产处置、账务处理、监督检查、附则7章共33条,涵盖了抵债资产管理的主要环节。在实施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抵债资产的界定
《办法》第3条对抵债资产作了界定,“抵债资产是指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从定义可以看出,抵债资产不仅包括建筑物等不动产、车辆等动产以及其他有形资产,也包括应收账款、股权、其他财产权利等无形资产。抵债是指银行的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权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严重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银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银行债权的行为。因此可以抵债的资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借款人或担保人以及相关第三人有权处分,权属明确;法律允许转让且转让成本较低;便于保管和处置,容易变现。惟有这样,才能保证银行对抵债资产拥有完整物权,保证日后处置的合法性,避免和减少资产损失。
(二)严格遵循抵债资产管理原则
为避免出现抵债资产规模膨胀和资不抵债的状况,应遵守严格控制、合理定价、妥善保管、及时处置的原则。银行债权应首先考虑以货币形式受偿,从严控制以物抵债,要优先选择以直接拍卖、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方式回收债权。抵债资产要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定价,尽快实现抵债资产向货币资产的有效转化。《办法》规定“不动产和股权应自取得日2年内予以处置;动产应自取得日起1年内予以处置”,尽管像房屋等抵债资产会出现溢价现象,但抵债资产的根本功能是抵债而不是投资或投机,所以银行应尽可能缩短处理抵债资产处置周期以规避风险。
(三)把握不同环节发生税费的处理差异
抵债资产管理整个生命周期分为收取、保管、处置三个关键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会有与抵债资产相关的税费发生,但它们之间的处理各不相同,应注意区分,不能简单地误解为所有税费都进营业外收支科目核算。在收取环节,与取得抵债资产相关的直接税费计入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实际上是将税费成本化,直接影响到抵债资产处置结果。在保管环节,所发生的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取得的租金等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支出和收入坚持“两条线”,二者不能相抵。在处置环节,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不计入营业外支出,直接从处置收入中抵减,体现了处置收入的“净现金流”特征。在不同的环节,抵债资产税费的会计处理具有明显的差异。
(四)注意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办法》中频繁出现“入账价值”、“账面价值”、“抵债金额”、“抵债资产净值”、“抵债资产价值(价格)、抵债资产实际价值”等多个相似概念,如果不仔细分析其内在区别和联系,极易造成混淆。“抵债资产入账价值”是指银行取得抵债资产后,按照相关规定计入抵债资产科目的金额。“抵债资产入账价值”是从银行债权的角度计量的,与用于抵债的物或权利等资产本身的价值(价格)无关。对于未到期的正常贷款或逾期应计贷款,入账价值为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应收表内利息,对于非应计贷款,因应收表内利息已经冲转表外核算,入账价值为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认后,抵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就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二者是相等的。抵债金额是指取得抵债资产实际抵偿银行债务的金额,它是从债务人角度对实际可冲减的债务确认,实际上是“债务人拥有的抵债资产等价置换银行拥有的债权”,本质上等同于债务人向银行的净现金流转移。抵债金额由债务人、银行、第三方(法院、仲裁、评估机构)通过诉讼、仲裁或协议方式共同确认。抵债资产价值(价格)是指作为抵债资产本身(物或权利)的公允市场变现价格,抵债资产实际价值是抵债资产变现后实际可收回金额,它是抵债资产变现金额扣除各种变现税费后的净额。抵债资产实际价值是确定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和抵债金额的重要参照,但不完全等同于抵债金额,它是个随市场变动的数额,而抵债金额是各方商定的数额。抵债资产净值是指抵债资产账面余额扣除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它取决于抵债资产入账价值和银行减值估计,与债务人无关。在这几个相似概念中,抵债金额直接影响到银行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处置损益。
三、抵债资产业务的基本账务核算 抵债资产账务核算是银行会计处理中的一个难点,它相比一般贷款核算更复杂,因为抵债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并不同步,通常抵债资产的收取与处置变现有时间差,抵债金额与变现金额经常出现偏离,这与货币资金资产处理十分不同。
(一)会计科目设置
为准确核算银行抵债资产业务,一般需要设置“待处理抵债资产”、“其他应付款—应付抵债资产补价”、“营业外收入—抵债资产保管收益”、“营业外收入—抵债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支出—抵债资产保管支出”、“营业外支出—抵债资产处置损失”、“抵债资产减值准备”、“资产损失—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分别核算抵债资产取得、保管、处置、减值时发生的各种收支活动。同时设置“抵债资产待确认表外利息”科目,用于核算抵债金额超过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后待冲抵表外利息的部分。(二)抵债资产取得时的会计处理
1.入账时间。根据法院裁定、仲裁或双方签订的合法有效的书面协议,取得相关法律文件,权属转移至银行或抵债资产交付给银行后,办理入账,冲减实际抵债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表内利息,计入“待处理抵债资产”科目,抵债资产入账后,实际抵债的贷款停止计息,抵债资产取得日为所抵偿贷款的停息日。
2.入账价值确认。银行取得抵债资产,按实际抵债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取得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税费作为入账价值,依次冲减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贷:逾期贷款或非应计贷款—原债务人户
贷贷:应收利息—原债务人户(已确认的表内利息)贷:存放中央银行或现金(支付的有关税费)如果抵债金额超过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的部分,在未实际收回现金时,暂不确认为利息收入,但应将超出部分作为待确认的利息登记表外账。其会计分录为: 收:抵债资产待确认利息(抵债金额与入账价值差额)3.收取或支付补价处理。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过程中向债务人收取补价的,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减去收取的补价,作为抵债资产入账价值。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向债务人收取的补价)
借: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 贷:逾期贷款或非应计贷款—原债务人户
贷 贷:应收利息—原债务人户(已确认的表内利息)如法院判决、仲裁或协议规定银行须支付补价的,则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表内利息加上预计应支付的补价作为抵债资产入账价值。其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 贷:逾期贷款或非应计贷款—原债务人户
贷 贷:应收利息—原债务人户(已确认的表内利息)贷:其他应付款项—应付抵债资产补价(预计应支付的补价)
(三)抵债资产保管时会计处理
抵 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应设立单独登记簿,逐笔详细记载抵债资产的明细信息。在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抵债资产保管支出
贷 贷:现金
抵 抵债资产处置前取得的租金等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贷 贷:营业外收入—抵债资产保管收益
(四)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处理
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为实际抵债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表内利息,而抵债资产的实际价值是按抵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确认的,故在实际工作中,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实际价值常常存在差异。银行为了提前化解抵债资产处置风险,应定期(至少按季度)将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与抵债资产实际价值进行比较,并按要求计提减值准备。
对于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等于或小于其实际价值的,不做账务处理;如果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大于抵债资产实际价值,应根据抵债资产入账价值大于其实际价值的差额,按抵债资产的种类逐项计提减值准备。其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损失—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贷: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每季度末,银行应对抵债资产进行逐项检查,如果抵债资产实际价值发生变化,应根据最新实际价值与抵债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按两者的差额计算当期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对已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如果抵债资产当期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大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则按差额应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二者相等,不做账务处理。如抵债资产当期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小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则按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当期损益,但冲减额最大不应超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其会计分录为:
借: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损失—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五)抵债资产处置时会计处理
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从处置收入中直接抵减,待抵债资产未变现前,按照其实际发生额可先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抵债资产处置损益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与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之间的差额。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当实际取得的抵债资产处置收入足以抵偿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待确认表外利息(抵债金额扣除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后的差额)之和时,待确认的表外利息可以全部确认为利息收入,那么处置收入抵偿全部项目后剩余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变现税费)借: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利息收入(抵债金额扣除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后的差额)
贷:营业外收入—抵债资产处置收益 同时,销记相应的表外利息:
付:抵债资产待确认表外利息
2.当实际取得的抵债资产处置收入抵偿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之后尚有剩余、但剩余部分不足以抵偿抵债资产待确认表外利息时,则剩余部分即为实际可冲减的表外利息的部分将之确认为利息收入,而将待确认而未能冲减的表外利息差额(抵债金额扣除贷款本金、表内利息、实际冲减的表外利息)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变现税费)借: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抵债资产处置损失(待确认而未能冲减的表外利息差额)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利息收入(实际可冲减的表外利息部分)同时,销记相应的表外利息:
付:抵债资产待确认表外利息 剩余部分的表外应收利息按规定程序上报冲减。3.当实际取得的抵债资产处置收入不足以抵偿抵债资产净值与变现税费之和时,差额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变现税费)借: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抵债资产处置损失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抵债资产账面余额)表外应收利息按规定程序上报冲减。
4.抵债资产处置时涉及补价的,抵债资产处置损益为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与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可确认为利息收入的表外利息、实际支付的补价超出(或少于)预计应支付补价部分的差额。
实际支付的补价为变现所得价款扣除抵债资产在保管、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加上抵债资产在保管、处置过程中的收入。当差额为正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变现税费及实际支付的补价)
借: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借:其他应付款项—应付抵债资产补价(预计应支付的补价)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抵债资产账面余额)贷:利息收入(实际可确认的表外利息)
贷:营业外收入—抵债资产处置收益
当 差额为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变现税费及实际支付的补价)
借: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借:其他应付款项—应付抵债资产补价(预计应支付的补价)
借:营业外支出—抵债资产处置损失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抵债资产账面余额)贷:利息收入(实际可确认的表外利息)
表外应收利息按规定程序上报冲减。
(六)抵债资产转为自用。银行不得擅自使用抵债资产,确因经营管理需要将抵债资产转为自用的,视同新购固定资产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按转为自用抵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发生的处置费用金额计入固定资产等科目。同时销记相应的表外利息,并将该项抵债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予以冲回。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现金
借: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损失—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参考文献】
1.夏博辉,“金融企业资产的核算”,《中国金融》,2003年18期。2.《现代商业银行会计》,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年4月。
3.李明主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释疑》,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3月。
4.沈亚鸣主编,《金融会计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5.谷澍主编,《银行业会计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7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抵债资产的管理,积极保全银行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基本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抵债资产,是指我行在依法收贷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用于抵偿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有效的资产。包括动产、不动产、无形资产三大类。第三条 抵债资产的管理遵循审慎接收、妥善保管、有效处置的原则。
第二章 抵债资产的接收
第四条 抵债资产的接收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一)借款人、担保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或被宣告破产,经合法清算后,银行依法取得抵债资产;
(二)银行通过诉讼或仲裁渠道主张债权,经法院判决、裁定、调解或仲裁机构裁决,取得抵债资产;
(三)抵押、质押贷款到期,借款人和担保人无法以货币资金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抵押物、质物又不能及时变现,经与抵押人或质押人协商,以抵押物或质物折价抵偿银行贷款本息;
(四)借款人和担保人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濒临倒闭,确实无法以货币资金清偿贷款本息,银行与借款人或担保人协商,签订以资抵债协议,取得抵债资产的所有权。
第五条 除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接收抵债资产,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项条件:
(一)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法以货币资金清偿贷款本息,不实施以资抵债,将使我行债权遭受更大损失;
(二)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的抵债资产或用以抵债的抵押物、质物暂时无法变现;
(三)取得的抵债资产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够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转让变现;
(四)抵债资产接收价格的确定必须坚持公平合理、市场公允、价值相符的原则。第六条 以下资产不得接收为抵债资产:
(一)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资产;
(二)依法不得转让的资产;
(三)其他不宜抵债的资产。
第七条 抵债资产以法院裁判价格或双方协议价格作为接收价格,列入待处理抵债资产,同时等额冲减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
法院裁判价格和双方协议价格均应以有资产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的合理评估为基础,扣除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和处置过程中将发生的费用。
第八条 抵债资产的接收价格高于全部贷款本息(含表外利息)的差额在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前,不得以货币资金退还给借款人或担保人。
第九条 抵债资产的接收价格低于全部贷款本息(含表外利息)的差额要继续追索,符合呆、坏账核销条件的按规定程序核销。
第十条 协议接收抵债资产由经营行客户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逐级上报从事资产风险监管工作的有权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抵债资产的接收权限:接收单个借款人抵债资产总价格在3000万元以下的,由一级分行审批;接收单个借款人抵债资产总价格在3000万元以上的(含3000万元)报总行审批。
一级分行根据工作需要可向二级分行转授权。
经营行无接收抵债资产的审批权限。
第十二条 经营行应当提供的上报材料包括:
(一)申请接收抵债资产的报告;
(二)接收抵债资产审批表(见附件1);
(三)借款合同、借据和有关记账凭证的复印件;
(四)借款人、担保人上和上期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或已破产(关闭)的证明;
(五)拟抵债资产市值情况及变现能力预测;
(六)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七)接收抵债资产意向书;
(八)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法院判决接收抵债资产可不上报审批,但应报上级行备案。3000万元以下抵债资产的接收应在接收后7个工作日内上报一级分行备案;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抵债资产的接收应在接收后15个工作日内上报总行备案。
第十四条 抵债资产接收后要及时办理有关过户手续。
抵债资产过户费用及抵债资产接收过程中的其他费用可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垫付,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冲回。
第三章 抵债资产的管理
第十五条 经营行应当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对接收的抵债资产进行管理,并落实管理责任。第十六条 经营行对接收的抵债资产应当分类建立卡片或登记簿,详细记录抵债资产的名称、数量、类别、性能、保管方式、入账价格、取得时间、处置情况、管理人等。定期向上级行资产风险监管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第十七条 抵债资产由我行自行管理。确需委托他人管理的,应当订立委托管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第十八条 管理人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保证抵债资产完好无损,对需保养、维修的要及时保养、维修,对管理期间抵债资产价值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管理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出借、赠送抵债资产。
第十九条 抵债资产要定期盘点。盘点情况要有记录,并与卡片、登记簿、报表核对,做到实物、卡片、登记簿、报表完全一致。
第四章 抵债资产的处置
第二十条 各行接收的抵债资产应当在接收后一年内处置完毕。第二十一条 抵债资产的处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集体研究决策,依法合规处置。第二十二条 抵债资产的处置应通过中介机构公开拍卖。拍卖底价要经有权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贷款审查委员会)研究决定。
不宜拍卖的抵债资产经有权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贷款审查委员会)研究决定可采取其他方式处置。
第二十三条 抵债资产不得自用。确需自用的要专项申报,并视同于新购固定资产,必须有固定资产购建指标,并按我行购建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及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第二十四条 抵债资产的处置由经营行信贷部门提出申请,逐级上报从事资产风险监管工作的有权部门审批。
第二十五条 抵债资产的处置权限:单次处置抵债资产接收价格在5000万元以下且预计损失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由一级分行审批。单次处置抵债资产接收价格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或预计损失额在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报总行审批。
一级分行根据工作需要可向二级分行转授权。
第二十六条 处置抵债资产应当提供的上报材料包括:
(一)申请处置抵债资产的报告;
(二)处置抵债资产审批表(见附件2);
(三)接收抵债资产的协议或法院的有关判决、裁定或调解书;
(四)有权行批准接收抵债资产的文书及抵债资产入账凭证;
(五)拟处置抵债资产清单、登记簿或卡片;
(六)抵债资产处置意向书;
(七)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第二十七条 符合以下情况的抵债资产的处置不需上报审批,经营行可直接处理:
(一)抵债资产为金额较小、不易管理、耗损率较高的流动资产;
(二)抵债资产的处置价格等于或高于抵债资产的接收价格与管理、处置费用之和。
第二十八条 处置抵债资产不需上报审批的,经营行要及时将处置结果报上级行备案。原接收价格在3000万元以下抵债资产的处置要在处置后7个工作日内报一级分行备案;原接收价格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抵债资产的处置要在处置后15个工作日内报总行备案。第二十九条 抵债资产变现收入冲销相关垫付款后,冲减待处理抵债资产。差额经财政专员办审核后,列营业外收支。
第三十条 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和收入列营业外收支。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 各行应当建立抵债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制。要把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和核算等环节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
第三十二条 各行应当建立抵债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各级行的资产风险监管部门应定期对抵债资产的接收、管理和处置变现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抵债资产的处置率和变现率。
抵债资产年处置率=(当年处置抵债资产接收价值的总和/当年待处理抵债资产的月平均余额)×100%
抵债资产年变现率=(当年处置抵债资产的变现价值的总和/当年处置抵债资产的接收价值的总和)×100%
第三十四条 严格抵债资产管理。对在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和处置变现工作中,逃避审批、违规审批甚至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经办人员的责任。
对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和处置过程中失职或徇私舞弊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经济赔偿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制定、解释和修改。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下发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中国农业银行接收抵债资产审批表(略)
同时,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70号) 的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 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1)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2) 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3) 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随着会计准则及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 用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抵偿债务业务的会计处理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将具体处理过程举例说明如下:
例: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于2009年3月31日销售给乙公司产品一批, 价款为1 450万元 (含增值税) 。至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款项, 甲公司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20万元。
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 甲公司同意乙公司以2009年初购入的设备抵偿所欠债务。该设备账面原价为1500万元, 已提折旧150万元, 计税价格 (公允价值) 为1 400万元, 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
甲公司将该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入账。抵债设备已于2010年3月10日运抵甲公司。假定不考虑与该项债务重组相关的其他税费 (业务处理以万元为单位) 。
1.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2.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首先, 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1 350, 累计折旧150;贷:固定资产1 500。
然后, 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借:应付账款1 450;贷:固定资产清理1 4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50。
3. 计算应纳增值税。
根据上述案例,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 按照适用税率17%计征增值税。借:固定资产清理203.42;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03.42[1 400÷ (1+17%) ×17%]。
我们可以假设, 甲公司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是小规模纳税人, 则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计征增值税。借:固定资产清理27.45;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7.45[1 400÷ (1+2%) ×2%]。
我们还可以假设, 甲公司 (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销售的是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的固定资产, 则应按4%减半计征增值税。借:固定资产清理26.92;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6.92[1 400÷ (1+4%) ×4%÷2]。
4. 确认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
本例题为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损失153.42 (1 400-1 350-203.42) ;贷:固定资产清理153.42。
同样, 先假设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 结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借:固定资产清理22.55;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利得22.55 (1 400-1 350-27.45) 。
【抵债资产排查】推荐阅读:
金融企业抵债资产税收流失探析10-04
抵债资产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11-14
以房抵债案例07-21
债权债务抵债协议09-13
房子抵债协议书09-19
乡镇企业以物抵债合同协议09-27
无形资产资产评估报告-专利资产评估报告06-18
资产转移07-10
非标资产10-06
出国资产证明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