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学》心得

2025-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词汇学》心得(通用9篇)

《英语词汇学》心得 篇1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词汇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其作用极其重要,可以说是建立每一个学习者英语王国的基石。因此作为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英语词汇学》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我自己学习的经历来看,词汇学课程一直都是枯燥无味理论性较强,这种心理一直影响到我现在的教学,一直到现在观看完张维友教授这些视频以为,才改变了自己陈陋的看法,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词汇的记忆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大难关,学生之中很多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单词知道它怎么念,听到了也能够拼写出来,就是不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我想这会成为英语学习的一大瓶颈。英语词汇学无疑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词汇学甚至能很好的帮助学习者对高级英语的学习。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对英语词汇学的认识主要有:教师教学机智一定要灵活,在处理问题和矛盾如果不够成熟、比较冲动,易伤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坚决不断尝试新的词汇模式,如果教师自己有所停顿和保留,就不能发挥其效果,对教师和学生自我认可有一定影响; 教材的选择一定要全面和精致,一门课程的有趣无趣,很大程度上跟教材的选择有关。

老师的讲课方式也很重要,老师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知道怎样使学生很好的接受那些词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学到的那些知识应用到将来的学习当中。在学习的过程,老师如果像填鸭子似地把知识抛给学生,肯定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让学生思考外,积极参与讨论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点存在很大的不足,讨论是调动课堂气氛,也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很好的一个方式。学生也会享受讨论的过程,在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讨论中受益。

《英语词汇学》心得 篇2

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词汇是提高英语水平的第一障碍, 它常给学习者带来很大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也不难发现, 学生最讨厌的就是记单词。常常有人着急地问记单词有没有诀窍呢?

实践证明, 掌握英语构词法的规律, 剖析英语词汇的组成, 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英语通常有这样5种构词方式:派生、转化、合成、逆生、缩略。其中, 前3项视为主要构词方式, 后两项视为次要构词方式。而派生法在英语构词法中最有生气, 它是通过在词根的前后添加前缀和后缀而构成更多新词, 达到丰富语言词汇库的目的。英语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都很强的语言,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它不但吸取了很多外来词, 而且使这些外来词汇英语化, 从而大大地扩大了英语的词汇量。在外来词中, 希腊语 (Greek) 和拉丁语 (Latin) 可以说作出的贡献最大, 它们为英语的词汇提供了很多前缀、后缀和词根, 而每一个前缀、后缀或词根又可以派生出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单词。因此, 掌握前缀、后缀或词根及其相互关系, 对于猜测英语词义, 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提高英语阅读及单词拼写的能力帮助很大。

一、前缀 (prefix)

英语中的前缀大多数有一定的实义, 通常改变一个词的词义, 帮助构成同一词性的新词。如前缀a-有这些意义: (1) in、to、at、on表示地点、状态情况、方式等;构成的词如:afar adv.远处、遥远;aloud adv.大声地; (2) without, not无非, amoral非道德的, apolitical不涉及政治的。

有些前缀随着英语的发展, 不断增添着新的含义。如anti-表“反抗”“阻”“排斥”, 构成的词如anti-War、anti-imperialist、anti-missile。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这个词缀增添了新的含义, 作“反传统”“反正统”解。如:anti-hero (不按传统主角品格塑造的主角, 简称“反英雄”) , anti-novel (指不按传统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 。由这两个词衍化出不少新词:anti-art (非正统派艺术) , anti-music (非正统派音乐) 等,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地发现、理解和掌握, 才能更好的学好英语中遇到的新词。

有些前缀的含义非常相近, 很难区别, 如un-这个前缀表示“不”、“未”、“非”等意思时, 往往与in-或其变体il-, im-, ir-混淆起来, 很难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那么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据专家研究,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以-ed结尾的词用un-, 不用in-:

undigested—indigestible, unlimited—illimitable。

2.以-ing结尾的词用un-, 不用in-:

unceasing—incessant;undiscriminating— indiscriminate。

另外, un-直接表示“非”“未”“不”其意义与原词干恰恰相反, 而in-有时发生转义, 不如un-那样直接表示“否定”。如unmoral (不道德的) —immoral (伤风败俗的) , unartistic (非艺术的) —inartistic (无艺术修养的) , 由此可见, 即使区别细微, 也是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的, 问题是我们怎样细心地发现并掌握它。

二、后缀

英语的后缀大多数来源于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后缀的词义往往表示做某一动作的人或物, 有时也表示某种抽象的状态或情况。虽然后缀也具有一定的词义, 但是主要起转换词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从词性转换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1.能将动词转化为形容词的后缀

这样的后缀是很多的, 如-able本身具有able to do的意义:加在动词teach之后就形成了形容词teachable (可以教授的) ;-some具有tending to do的意思, 加在词根bother之后就构成了bothersome (令人烦恼的) 。

2.能将名词转化为形容词的后缀

动词加后缀可以转化为形容词, 同样, 名词加后缀也可以转化为形容词。如-ative具有connected with的意思, 加在词根argument之后, 构成argumentative (好争辩的) , 由名词变成了形容词;-esque具有like (像……似的) 的意思, 加在picture (图画) 之后, 构成picturesque (风景如画的) , 我们可以看出, 变化后的单词尽管词性发生了变化, 但具体的意思完全可以推测出来。

3.构成新的名词的后缀

有的人为了追求时髦, 或为了更加生动形象, 加后缀构成新词新语在英语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由-er, -ism构成的新词新语在现代英语中就显得比较生动、活泼, 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如long marcher (参加长征的人) , second-guesser (事后诸葛亮) , sexism (性别歧视主义) 。这些新名词远比用定语从句以及冗长的表达洗炼得多, 并且根据词根读音一下就可以猜出单词的意思, 令读者耳目一新, 并留下回旋的余地。

当然, 还有其它的后缀, 如表示事物或概念的后缀, 如-age跟在drain (排水) , store (贮存) , marry之后构成drainage (排水量) , storage (贮存量) , marriage (婚姻) ;构成抽象名词的后缀, 如-ance、-ence、 -ancy、-ency、-hood、-dom、-ity、-ness、-ship等跟在其它词之后, 构成抽象名词。如guide (执) —guidance, serf—serfdom (农奴制) , complex—complexity (复杂性) 。

三、词根。

什么叫词根呢?在英语词汇学上是这样定义的:The root is the basic unchangeable part of a word which conveys the fundamental lexical meaning of the word.

下面, 选择在现代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词根, 这些词根在构成新词的时候, 受前后语音的自然影响, 往往不止有一种形式 (括号内标出) 。

由于受前后缀发音的影响以及历史演变的结果, 词根的变体较多。因此, 必须注意几个变体之间的共同之处及差异。例如, 在拉丁语中, scribo, seribere及scfiptus都可表示to write, 所以这个词根在英语单词中就有两个变体:scrib及script。又如, 在拉丁语中, specio, specere及spectus都可表示to look at, 所以这个词根在英语单词中也有两个变体:spec和spect。故在记忆词根时必须求大同、存小异, 记住变体之间的相同之处。

同时, 在学习词根意义时必须结合例词, 这样抽象的符号就成具体的意义代表。例如, 在学习词根pel时, 应先学习以下例词。dispel:to drive away;expel:to drive out;propel:to push forward。从这几个例词中就可看出pel含有drive、push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 再学习repel (drive back) 以及compel (force) 就比较容易记忆了

在我们浅析了英语的单词结构之后, 我们就可发现, 词根是一个单词的原始意义所在, 后缀主要起转换词性的作用, 前缀具有一定的实义, 改变一个词的词义, 帮助构成同一词性的新词。只要掌握英语构词规律, 利用派生词方法, 这些新词意思就可以推测出来, 这对于学生扩大词汇量,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平武.英语词缀与英语派生词.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词汇教学心得 篇3

【关键词】职业中专 英语词汇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渴望受到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它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英语,基础差,底子薄。2007年9月上旬,教育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英语看,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二应有的水平。在课堂上教师用英语进行上课时,学生反映听不懂。让学生读课文时,单词大多不认识。因此,加大词汇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因各方面的原因,自身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英语水平更不堪入目。音标不熟,甚至不会读,更谈不上读音规则。因此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只是停留在哑巴英语的阶段。只是反复地写,却不会读。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量的增加,难度的增大,学生越来越觉得英语“难学”。

2.学生在学习中缺少学习的动机,且惰性成自然。大部分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已经没有了考大学的压力,且已经习惯了懒惰,怕学习,不爱动脑筋。所以在学习中明显缺乏学习的动机,对英语学习更是没兴趣。

3.缺少科学的记忆方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最大的问题是采用不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据调查,在英语单词记忆过程中学生往往是以词表为主,集中记忆。在记的过程中习惯于机械记忆,很容易忘记,且不会运用。因此,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强英语词汇教学也迫在眉睫。

二、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从语音入手。学生入学把英语国际音标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拼读规则,并且把读音与拼写联系起来。老师教过之后,再跟着录音模仿正确的语音,读准单词的音,使学生在独立正确拼读之后,进行反复的发音练习,同时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将单词拼写出来。这样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一类词的音、形模式联系。如,a在开音节中读[ ei ]cake,name,late等,引导学生利用读音规则发音和记忆单词。

2.从词汇的意思入手。词汇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单词的意思,有的单词有多种意思(一词多义),拿“hand”为例,首先,它指的是我们大家的手,但在《牛津高阶英汉词典》里,列举了“hand”的不同词性不同意思,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中来学习单词的意思。例如:1.He had no hand in the matter.(他跟那事毫无关系。),在这句话中,“hand”译为“关系”。2.The terminal examination is at hand。(期末考试快到了),在这句话里“hand”又译为“来临”。3.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hand?(请给我帮个忙?),在这儿“hand”又译为“帮助”。除了单词的意思和使用,还需知道单词的构成,即一个单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多种形式。例如“happy”是个形容词;“happily”是副词;“happiness”是名词;“unhappiness”是“happiness”的反义词等等。通过这样记忆,使学生熟悉单词,加深记忆。

三、创设语境

语境,从字面三理解即语言环境。要求学生从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话语前提等与词语使用相关的都是语境因素。从上面定义可知,任何语言,离开了语言环境,语言现象无法理解,无法进行。因此,在词汇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其与句子,语篇割裂开来,而是要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打电话时,“你是谁?”,只能翻译为“Whos that?”,而不能说成“Who are you?”;答语“我是某某”,只能说成“This is …。”而不是“I am…。”这样通过学习对话、学校课文,让学生听写、读对话、复述课文等相关练习。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词汇,而且还会运用它们,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扩展词汇的目的。

四、词汇的巩固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为了防止记忆痕迹的逐渐减退,最好的办法是在没有完全忘记之前复习,及时巩固。”作为教师应教给他们一些记忆词汇的方法。比如,让学生造句,复述课文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词汇竞赛,小组比赛等并对他们进行奖励。

总之,词汇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着英语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应研究词汇教学与规律,善于发现词汇教学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使词汇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谢春玉.浅谈英语词汇教学[J].职业.200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修心得 篇4

经过了几天的学习,国培项目初中英语词汇教育已经接近尾声,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说心里话受益匪浅。一直以来,词汇教育都是在日常教育中碰到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是经过这次的学习之后,从老师那里获取了很多的经验,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 找原因。为什么词汇会成为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呢?首先,特别是作为乡下的孩子,学习英语的时候不注意朗读,忽视了英语单词的发音,不能找到发音的规律,从而仅仅靠死记硬背,效果不好。第二,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做不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所以对于词汇的遗忘非常的快。当然,经过培训之后,我也意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没有很主动的找方法去教。在日常教学中,把单词和课文分离开来,没有使学生形成整体记忆。

二. 找方法。通过此次培训,我学习了很多方法,比如英语教学中的联想法,图解法等,这些都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很好的运用。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单词,还可以进行对比法等。将单词和课文或者是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也可开展一些生动的活动,比如单词大赛等激励学生自主地去记单词及运用单词,要帮助学习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三. 促提高。词汇在英语学习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好比盖一个房子,词汇就是基础,没有平时的积累怎么可能把英语学好。所以在学习了该内容后我更加意识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不再把它当成一个难啃的骨头。

《英语词汇学》心得 篇5

临海市学海中学

肖华春

词汇作为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英语学习基础,正如一座大厦的建筑材料,有如一名士兵手中的武器弹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其英语知识成长及教学成长过程中已足以认识到了词汇的重要性。然而,以往的认识仅是建立在自身的成长经验的感性感悟上,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由衷地表达我的敬意和谢意。聆听了专家教师的讲座并参阅了供我们参考的有关词汇教学的论文后,我收获颇多:其一,使我的词汇认识由感性提升到了理性的高度。其二,词汇教学的方法也由以往的随意性转化为系统性。

在我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常用的词汇教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直观教学法。初一段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形象思维发达,活泼好动,适宜用直观手段教授新单词:

(1)用实物介绍新单词。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成的,举手可得的物品来教授名词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衣物、人体部位等。

(2)用图片介绍词汇。传统上常用教学挂图或老师画简笔画,如今可以用多媒体手段,非常快捷地展示图片辅助教学单词。如:水果类名词、球类、食品类、动物名称、各种职业等,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率提高数倍。

2.动作表情展示法。即: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来呈现词汇。此方法适用于初一段的现在进行时态的教学,呈现各种动作较方便,在学生的操练方面也适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初一学生的积极性。如 playing basketball(打篮球),swimming(游泳),smiling.(微笑),running.(做跑步的动作),thinking.(做想的动作)等等。在初三阶段,Unit13 Rainy days make me sad.本单元中要学习很多表达情感的词汇如:happy(高兴的),sad(伤心的),worried(担心的),excited(兴奋的),tired(疲惫的)等,可以让同学用不同的表情来呈现情感类词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联想记忆法。如在讲授push(推)和pull(拉)时,我故意把pull 一词的两个“ll” 写得很夸张,像手拉车的两个把手一样,学生马上明白其汉语意思。有如在讲授go skating(去滑冰)和go skiing(去滑雪)时,我特别提醒同学注意skiing中的两个“ii” 就像一副雪橇。再如把 eye的两个 e看成两个眼睛,把 bird的 b,d看成两个翅膀。she中的 s像女孩子的小辫子。许多学生经常把 mouth与 month混淆,可以教学生把 mouth中的 u看作嘴巴,朝上才能吃东西,朝下就装不住了,这样学生在欢笑中记住了这两个单词的区别,快而有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就能长久记忆。

4. 分类归纳法。此方法适用于初三学生的中考复习阶段,可以按照词性进行分类归纳。如:名词(食品类、水果蔬菜类、肉类、饮料类、学科类、生活用品类、职业类 工具类等等),动词(头部器官发出的动作、上肢发出的动作、下肢发出的动作、其他),形容词(天气类、情感类、品质类、其他)、副词(时间频度类、动作方式类等)。通过归纳可以让学生更理性的理解词汇的词性,有助于对句子结构的掌握。

5.音节记词法。此法适用于初中整个阶段,可持久又高效,利用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一个单词的语音是很关键的,它可以影响到单词的拼写与记忆,利用字母与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记忆单词,是我在这么多年教学过程中最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如:长元音 [i:],有 e[i:](she),ea[i:](sea),ee[i:](meet),ie[i:](piece)等,再如双元音 [ei],有 a[ei](plane),ai[ei](train), ey[ei](they)等,边读边归纳,看有哪些字母与字母组合都发这个音。长久下来,学生学会了根据音标背单词,又快又准。

6.听写法。即通过对每单元或每节课的四会单词进行及时的检测手段。有两种操作手法:其一,老师读音,学生写英语和汉语;其二,老师读汉语,学生写英语;初

一、初二阶段采用第一种方法更佳,初三复习巩固单词时第二种方法更高效快捷。

据我的教学经验而言,利用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科学性最佳,而动作表情法和联想记忆法最为有趣,分类归纳法对学生最有理性和自主性,听写法最枯燥但最有检测性。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记忆单词的训练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不管采取何种办法都应进行大量的练习并且长期训练,有计划地经常复习,克服遗忘现象,不断总结经验,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的词汇。

英语词汇学读书报告 篇6

一:书名《现代英语词汇学》 二:作者:陆国强

三:出版社: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五:页数:405 六:内容大意

《现代英语词汇学》共有12章 第一章:词的概述 1:词的定义

语言学家对词下定义时说法不一措词不同,但是涉及的不外乎是音和义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词是语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意义是词的物质内容。另外也有人认为,词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属于一定的语法范畴,体现一定的句法功能。概括起来说,词是语音、语法和意义特点三点统一的整体。词又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位,因为通常说一句句话总是运用一个个的词构成。

2: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语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法意义的不同会引起词汇意义的某些改变。

3:词的意义与概念

词义和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两者是互为依存的。词是通过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但是,概念和词义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词义属于语言范畴,概念是属于思维范畴。

4:词与词项

词是构成词汇的基本要素,词项是词典的组成单位,词用word 表示,而词项用lexical item来表示。词典中每个词包含读音、词性、词义等内容。

第二章:词的结构和词的构成方式 1:实义形位、语法形位和形位变体

词是由形位构成的。有的词只有一个形位。形位可分为实义形位和语法形位。实义形位是构成词的语义基础,有的时候可以形成一个词单独使用。语法形位和实义形位不同,只表示附加意义和语法意义,且只能依附其它形位与之结合成为词才可使用。因此有的语言学家称之为粘附形位(bound morpheme)

2:词的构成方式

词缀法(affixation):词缀法是派生词的一种,它借助于语法形位,即词缀构成新词。由词缀构成的词又称派生词。英语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种。一般来说,前缀只是改变词的词义,但不改变其词类。后缀不仅改变词的意义,而且使单词由一个词类变成另一个词类。

转类法(conversion):这种构词法的特点就是无需借助词缀就能实现词类的转换。

合词法(composition):合词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构成新词的方法,用这种词法构成的词叫做复合词。主要有复合名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动词等。

拼缀法(blending):对原有的两个词进行裁剪,取舍其中的首部或尾部,然后连成一个新词。从形态结构来看,拼词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a:取第一个词的首部接第二个词的尾部 b:保持第一个词的原形,删去第二个词的首部 c:保持第二个词的原形,删去第一个词的首部 d:删去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首部

逆成法(backformation):逆词法和词缀法恰好相反。词缀法借用词缀构成新词,而逆成法则去掉被误认的后缀构成新词。逆词法多半属于动词,极少数属于其他词。

缩略词法(shortening):缩略法是现代英语中一种最主要的构词手段,由于这种构词法创造的新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特别是在科技语体和报刊语体中使用更为广泛。此外,这种构词法具有造词简练,使用简便的特点。其分为缩短词和首字母缩略词两种。

第三章:词的理据

词的理据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词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词的语义特征

语音特征是对人类经验的一种抽象的概括,属于元语言,用来描写任何语言的词义,正如语音用区别性特征来描写任何语言的因素,它们都是在语言中普片存在的。其主要的优点是使人产生对单词的含义产生确切的认识,缺点就是人们不可能列举出更多的词义特征。

第五六章:词义的变化和语义的分类

词的变化指的是词义的改变和新词的产生,由于有的事物之间在功能、形状、动作等特征方面存在某些相似之处,词可从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转换为另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如暗喻、借代、提喻等。这是词义的改变和新词产生的基础。本章主要讲了一词多义和词义变化的方式。

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和语义场。单词之间含义的联系主要两种方式,一种是同义词,一种是反义词。具有几乎是相同的外延意义的单词是同义词,在意义是完全相同并且可以互换的两个单词叫做完全同义词,完全同义词是非常少的。相同同义词是在意义范围,感情色彩和正式程度以及搭配上存在差异的同义词,同义词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并且使文章更多样化,意义更精确。

根据语义对比,反义词可以分为有等级的对立反义词,无等级的互补反义词和对立反义词,根据形态结构,反义词分为词根反义词和派生反义词。有的反义词具有标志作用,有些没有。

另一种单词之间的关系是上下义词,上下义词分为上义词和下义词,使用上下义词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准确。

第七章:词的联想和搭配

De Saussure从横组合关系和棕组合关系的角度来考虑词与词之间的联想。当一组语言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相互替代时,这组成份便属于纵聚合关系,而几个成分连起来组成一个比较大的单位,这些成分便属于横组合关系。这两种组合都有其不同的选择限制和不同的规则。

第八章:英语习语

英语习语有两个特征,习语的统一性和来判定其固定性。习语和自由短语词组不同,后者可以从某组成部分的字面意义来判定其释义。从语法功能和结构上看,习语可以分为动词性习语、名词性习语、形容词性习语、副词性习语和谚语。从语体色彩来看可以分为属于语言的共核部分的习语和带有口语色彩的习语、带有俚语色彩的习语。我们根据习语的语法功能和结构成分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应用,要确保习语使用的正确性。

第九章:美国英语

美国英语源于伊丽莎白时期的英语,其历史和美国的移民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早在英国殖民时期。美国的英国移民起初还和故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们的语言随着英国本土语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洲的英国殖民地也产生了一种不同于英国本土语的英语。美国英语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对古英语特征的保留,二是美国英语具有丰富的创造性。虽然英语和美语的两种语言的主体部分(语法、词汇、读音、拼写等)是相同的,美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等各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英语有显著不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善于接纳英语和美语的多样性,了解两者的差异性,有助于更好的与美国人和英国人交流。

第十章:词的使用和理解

词的使用中我们需要注意小词的使用方法、动词的微妙用法以及否定的运用和抽象词的用法,其各类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规则,我们应该在了解这些特征和规则的基础上正确的使用它们。

第十一到十二章:词汇的衔接和语篇的连贯

词汇的衔接最早由De Saussure 提出,他认为语言是相互依赖的词项系统,某一词项的义值只有从其它词项的同时出现时才能得出。词汇的衔接方式可以归纳为两大类,重复和搭配。其次在语篇的连贯之间我们应该先要了解语篇、语境、语用知识、语用推理和连贯等几个概念。之后使语篇更加连贯。词汇的衔接和语篇的连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基础,但是又受后者的制约,要使词汇衔接和语篇连贯取得统一,必须找到两者的语义接口,即两者在体现文章中心思想上达到语义的贯通性。

《英语词汇学》心得 篇7

国内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 始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早期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学习的“直觉的经验之谈” (邹爱民, 1993) 和对国外理论的介绍 (束定芳, 1995) 方面。1994年, 顾永琦对北京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面积的问卷调查, 并对这些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作了详细的描述。之后很多学者开始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探讨在我国外语教育环境下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的相关性以及差生和优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差异性 (王文宇, 1998;吴霞, 王蔷, 1998) 。虽然我国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已经获得不菲的成绩, 但是大多数研究对象都是大学生, 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则寥寥无几。因此, 迫切需要系统的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以指导词汇教学。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笔者研究的调查对象是139名来自江西某高校的高职二年级学生, 他们来自江西省各地, 有文科生, 也有理科生。学生平均年龄为21岁, 男女比例为87︰52。此外, 这些学生至少有7年半的英语学习经历。笔者选择他们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 通过6~7年的英语学习, 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具有个性的词汇学习方法。 (2) 在高职英语学习中, 生词越来越多, 且越来越难, 词汇记忆的难度增大。因此, 学生会更加关注词汇学习, 也会自觉地发展一些实用的词汇学习策略。

调查工具笔者的研究采用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描述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状况。词汇学习策略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 主要参考了以下文献:一是O’Malley和Chamot的学习策略分类, 二是顾永琦的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三是吴霞的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为提高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笔者先做了试验研究, 然后对问卷作了必要的修改。经过修改后的问卷包括个人信息 (性别、年龄、英语学习年限等) 和词汇学习策略信息两部分。前者采取填空的方式完成, 后者采用五级量表选项 (即1=完全或几乎完全符合问卷的情况, 5=完全或几乎完全不符合问卷的情况) 。词汇学习策略信息由词汇学习观念、元认知学习策略及认知学习策略三大类构成。其中学习观念包括: (1) 通过大量的机械记忆学习单词 (很多文献将rote memorization译为带有强烈语义暗示的死记硬背, 笔者译为机械记忆, 以减少语义暗示对调查对象的影响) 。 (2) 词汇学习应在上下文语境中进行。 (3) 应通过应用学习词汇。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主要是对词汇学习的监控、计划和评估, 主要包括自我管理、选择注意及自我评价。认知策略包括机械记忆、归类策略、上下文语境策略、联想策略和活用策略等, 同时, 这些策略类别又被分为具体的策略, 如机械记忆策略包括重复和单词表两个策略。

数据收集过程和处理在距离下课还有10分钟的时候, 问卷被同时分发到两个班的学生手中。问卷填写平均时间为8分钟。除去14份无效问卷, 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25份。笔者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 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了描述分析。

结果与讨论

词汇学习观念学生对三种词汇学习观念的认同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 学生对通过上下文语境学习单词的认同度最高, 达到3.97≥3.5 (因为是5级量表, 高≥3.5, 低≤2.5) 。对通过应用学习单词的认同值居第二位, 达到3.64≥3.5。认同度最低的是通过大量的机械记忆学习单词, 其平均值为3.08≤3.5。对这三种观点的不同认同度, 说明学习者在观念层面认为词汇学习不仅需要机械记忆, 更需要在上下文语境和灵活应用中学习单词。

元认知策略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2所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学习者各项元认知策略使用的频率差别很大, 平均值在2.13~4.12之间。在三类元认知策略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选择注意, 平均值在4.11~4.23之间。这表明学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使用选择注意策略, 也说明他们的词汇学习目的鲜明, 重点突出。使用频率最低的是自我评价, 其平均值在2.13和2.85之间。这说明学习者很少使用评价策略, 尤其是总结自己的错误。这可能与我国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评价有关。自我管理策略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如表1所示, 学习者报告他们使用及时记忆策略的频率很高, M=4.12, 也就是说学生在遇到新单词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学习。然而, 学生也报告他们并没有经常温习和检查自己已经学过的单词, 前者的平均值为3.05, 后者的平均值为2.93。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管理中忽视了对已学单词的巩固和复习。

认知策略学习者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和标准差如表3所示。从表3中不难看出, 除联想策略外, 学习者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都达到中等以上, 也就是说学生能够比较积极地使用大部分认知策略。此外, 数据还显示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机械记忆、归类策略、上下文情境策略、活用策略、联想策略。有趣的是, 在对学习观念的调查中, 学习者对机械记忆的认同度较低 (M=3.08) , 但是在词汇学习中机械记忆策略使用频率却最高, 平均值介于3.87~4.06之间。在这一点上, 笔者的调查结果和吴霞的调查结果相似。这揭示了学生词汇学习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即词汇学习观念与词汇学习实践操作不一致。一方面, 从教师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词汇学习的最佳方法不是机械记忆, 词汇学习要结合语境, 要灵活应用;另一方面, 在实践当中学生又倾向于使用从最初学英语就开始使用的单词表策略和重复策略。与此相反, 在观念调查中, 接受度较高的上下文情境策略和活用策略的使用频率的平均值却不高。上下文情境策略的使用频率介于3.32~3.48之间, 略高于活用策略的使用频率 (2.95~3.16) 。数据还显示, 三项归类策略的使用频率平均值都高于3.5, 表明学习者能够较好地使用归类策略。归类策略使用频率高于情境和活用策略, 可能是因为教师在词汇讲解过程中比较关注单词的用法、近 (反) 义词以及词根和词缀知识。这进一步说明学习者已经转变了词汇学习观念, 但除机械记忆之外的认知策略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 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发展更多的学习策略以供选择。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在所有认知策略当中备受西方学者推崇的联想策略使用的频率最低, 仅介于2.24~2.43之间 (≤2.50) , 表明学习者极少使用此类策略, 这可能与我国外语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环境有关。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 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和汉语与英语差别巨大等方面的原因, 语音表象、视觉表象和关键词法 (通过寻找语音和形象上的联系记忆单词) 操作复杂, 实用性不强。例如, 学生很难找到与英语单词penalty语音相近的汉语词组, 更不用说去找一个发音相近、语义上有关联的汉语词组帮助记忆。因此, 我们不能照搬国外实证研究的成果, 而是应该注意到我国学习者的特点和具体环境。

结论

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的高职学生已经接受了词汇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机械记忆的观念, 但在具体策略使用上又具有主要使用机械记忆的整体倾向。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 学生能够及时地记忆单词, 较好地使用选择性注意, 但是在自我评价策略的使用上表现不佳。认知策略使用的频率从高到低顺序为机械记忆、归类策略、上下文情境策略、活用策略、联想策略。

该调查对高职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作了详尽描述, 对高职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 针对观念与现实操作的矛盾, 教师应该致力于发展学生上下文策略和活用策略的使用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显性策略的培训——直接告诉学习者应该使用哪些策略, 该怎么使用, 什么时候使用, 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隐形策略的培训——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策略。

其次,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自觉管理自己词汇学习过程的能力。学生也应对自己所学的单词进行定时复习和检查, 并应学会对自己的词汇学习进行必要的评价。

再次, 教师还要注意避免照搬西方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的经验, 过分强调联想策略的使用和培训。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很少使用联想策略, 这是由客观实际情况决定的, 因此, 词汇学习策略的培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束定芳.略论外语教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原则[J].外语研究, 1995, (1) .

[2]GuYongqi.Vocabulary Learning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Outcomes[C].Paper presented at the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EducationConference in Hong Kong, 1994.

[3]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4]吴霞, 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英语词汇学》心得 篇8

【关键词】外语词汇耗损 大学英语 词汇学习

一、英语词汇耗损研究现状

词汇学习不仅包括学习和获得两个方面,而且还应包括耗损这一面。有词汇学习就必然有词汇耗损。目前,词汇耗损研究历经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出版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最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如词汇耗损研究评述、词汇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等,但是对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大学生英语词汇耗损研究还不是很多。

二、英语词汇耗损研究的重要性

英语词汇总量丰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量还在增加。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词汇是交际的核心。可见在词汇的运用中,词汇起着传达信息的重要作用。在国外一些较有影响的词汇耗损研究中,发现耗损程度最明显的和最早的是词汇。因此结合词汇教学,词汇耗损研究可以说是外语耗损的研究重点,也是研究其它部分的基础。

三、高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在教英语词汇时,一是正确读出单词;二是讲解相应的语法特征。这确实有利于学生记忆这些词汇或句型,但是容易导致偏见:一是学生虽记住了生词的意思,但在使用时不能从脑海对这些词正确运用;二是学生不能准确用生词和同义词。学生对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知道太少,运用不得体。严重影响学生准确地掌握词汇并把它们自由表达出来,进而易造成词汇耗损。

2.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学习词汇有三个步骤。一是单词的拼写和正确的发音、二是母语的相应意义和句法、三是恰如其分的运用。大多数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对单词的运用缺乏较深入的了解,要用时,找一个汉语意思相近的词放在那个地方就认为可以了。

3.词汇学习过程方面。学习词汇的三个步骤中,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词汇使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保证,这就使得外语学习过程缺少最后一个环节—使用,造成词汇学习过程不完整性。学生学习词汇以后,绝大部分只是在课堂时间范围内进行使用的练习,这个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达到强化记忆和构建词汇知识的效果,这就会加剧词汇耗损。在母语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记住单词而忽视使用单词,导致学习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因此很容易产生词汇耗损现象。

四、词汇耗损对高年级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1.教师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单词学习环境。英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学生要注意日积月累,教师应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词汇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中感知词汇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习相对多的词汇量,达到相对高的英语词汇水平,进而降低词汇耗损程度。

2.增加英语使用场合,完善外语学习过程。英语使用场合多,学生与外语的接触就会多一些,外语耗损的速度和程度会慢一些。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学以致用是克服词汇耗损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设法为学生提供词汇环境和场景,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练习机会,增加对英语词汇的接触和使用,从而降低词汇耗损程度。

3.英语词汇教学方式多样化。英语课堂教学方式、重视程度对学生的英语词汇耗损是有影响的。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词汇教学,并根据英语单词的特点结合语境讲解词汇,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猜测词义。同时,文化的导入也是很有必要的,每种文化都有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只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所学词汇才记得牢固。

4.师生情感因素的运用。良好的情感因素有利于词汇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对英语学习的正确态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把枯燥的词汇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学习词汇,减少耗损程度。

五、结语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英语的教和学上投入很大,收效却与期望不成正比,英语词汇耗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交际能力的诸要素中词汇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词汇则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核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听懂他人所说的英语,读懂他人所写的英语文章,才能畅所欲言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加强词汇教学,减少词汇耗损,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方法,在词汇学习实践中学用结合,变枯燥的机械记忆为积极有趣的感知、理解及使用,才能真正做到掌握词汇,满足交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洪祥.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与策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3,(08):129-130.

[2]李艳红.外语词汇耗损的词汇学表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杨连瑞,廖玲玲.词汇损耗研究面面观[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49-56.

英语词汇学的论文怎么写 篇9

英语词汇学习

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可分为词汇表策略、语境策略、精加工策略、语义场策略。

一.词汇表策略(Word list strategy)

词汇表策略一般为:一列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英语单词,另一列是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等值词、同义词或近义词)。有些学者认为,通过词汇表策略能够迅速且有效地学会大量的词汇。然而,Gaims 和 Redman 却指出,通过词汇表记忆词汇会阻碍对所记词汇进行充分地处理和系统地组织,因此就失去了有效的长时记忆的基础。语言大师桂诗春教授也认为,词汇表策略既费时又费力,徒劳无功,因为这种做法不仅把外语的词语和母语的词语等同起来,而且把它从语言和语境中孤立出来。

二.语境策略(Context strategy)

语境策略就是学习者通过上下文语言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对出现在语境中的生词进行猜测,从而习得这个单词。语境策略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词汇学习策略之一,它不仅仅可以扩大词汇量,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目的语的文化知识。但是,Channell(Carter &McCarthy ,1988:89)认为,音节认知和重音认知对学习者理解词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词汇,学习新单词的方法应使学习者准确地内化和吸收新单词:即学会单个音标的发音、了解音节数、掌握重音位置。从这一方面来看,运用语境策略学习词汇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三.精加工策略(Elaborative strategy)

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皮连生(1998)在《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中也曾提到:“精细加工策略”(同“精加工策略”)指对学习材料作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要记忆的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等,旨在为知识的检索提取提供新的途径,为知识的构建提供额外的信息。精加工策略的关键是将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要学习的词汇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要学习的词进行深水平的加工,使其合理化、富有意义,进而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熟悉的母语知识或外语知识、头脑中生动鲜明的形象以及其他多种相关的知识经验等都可以作为已有的经验加以利用。

最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是联想。联想又可以分为:词缀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等。心理学认为,联想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在促进人的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运用联想学习词汇时,通过串联归类,纵横联系,辨析分解,在脑际建立相互依存的知识结构,从而战胜遗忘,增强记忆。例如:词缀联想。在学习词缀-tion时,学习者可以联想-tion构成的词汇:corporation , administration , competition ,congratulation , description 等。通过词缀联想,学习者可以学一个会一串,迅速地扩大词汇量。Krashen 在“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中也提到:只有接受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语言习得才会产生。精加工策略,可以建立形象与词汇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材料具体化,使学习者要记忆的目标词转化为可理解性输入,这一信息加工过程遵循了 Krashen 的“输入假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四.语义场策略(Semantic field strategy)

语义场理论是德国学者 J.Tries(引自伍谦光,1995:94)最先提出来的。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探讨词所表达的类概念与词表达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这

个理论,词可以在一个共同概念的支配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语义场。例如:“house”这个概念下,就有一个如下的语义场。

ヤ撧蝂┌帥2008-11-19 02:49检举

上一篇:咨询服务的协议书下一篇:学习纪律条例心得体会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