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过程(精选9篇)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诗歌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案例背景】
本课学习目标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片段:
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生: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
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
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
【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鉴赏,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本案例中“意象与意境”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
《再别康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广受师生喜欢的篇目,许多教师只把眼光放在内容层面的“告别”主题和形式层面的“三美”理论上。许多研究从“惜别启发他灵性和智慧的康桥”、“惜别过去在康桥的美好时光”、“惜别那段和林徽因刻骨铭心的爱情”、“惜别他追求自由和美的理想”、“惜别他的西洋梦”等方面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是解读的视角也还是停留在“离别”的视角上,教学就容易陷入到千篇一律的套路中。虽然《再别康桥》的诗名包含“别”的内容指向,离愁别绪也是诗的内容之一,但是没有抓住文本独特的魅力。“梦的特质”是此诗与其他离别诗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其惆怅而又凄美的寻梦历程凝聚在有限的时间(某个晚上)和有限的空间(康桥)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回味的空间。因此对梦境特点的把握和寻梦历程的体味应该成为此篇课文的教学灵魂。虽然也有部分老师看到了诗中“寻梦”的内容,但是仅限于分析“撑一支长篙”的那节诗,却没认识到梦境特质是从头到尾弥散在整首诗中的。
教师文本阅读视角的单一化,导致了教学内容僵化和教学组织程式化,使诸多教学案例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然后直接或者间接地引导学生分别从语音、意象画面、诗歌结构来分别印证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利用文学理论来关照语文教学是新课改呈现的特点之一,但问题是用印证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处理教学,未免有“按图索骥”之感,同时也局限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符合“三美”理论的诗歌很多,那《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独特性在哪里?文本解读分析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了语文教师对教学重心的把握。充满梦幻特质的意象与意境、人生的寻梦才是《再别康桥》最为独特的地方,所以对“寻梦”的品味和体验应该是这首诗的教学灵魂。下面我就从“梦的特质”的角度来解读此诗的文本个性。
一、康桥:源自人生经历的梦的缘起
徐志摩为什么再次回到康桥呢?是为了追寻美丽的昨日之梦、理想之梦,治疗心灵的创伤。当时徐志摩的人生遇到了诸多的不如意:首先是事业上的不如意。由于思想观念差异和年轻气盛等因素,他在文学争论中得罪了郭沫若等人,受到了创造社的攻击,以他为主导的新月社的发展也步履艰难。其次是与陆小曼的感情出现危机。他和张幼仪离婚是顶着很大的道德和社会舆论压力的,所以对与陆小曼的婚姻抱有很大的期望值,但是两人的隔膜在加深,“最让徐志摩伤感的,或许是这样的事:他写的诗,小曼基本上不看,更别说给个好字了。”①在徐志摩看来,陆小曼并不能成为他文学创作上的支持者和倾吐心声的对象,另一方面从陆小曼的感受来看,“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爱,是虚无缥缈的爱,最好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一旦与心爱的女友结了婚,幻想泯灭了,热情没有了,生活便成了白开水,淡而无味。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拘束的生活。”②她觉得徐志摩对她的爱变得淡了,也不愿意受到管束,其异常奢侈的生活也让徐志摩不堪重负,两个人的心渐行渐远,共同话语变得越来越少。再加上陆小曼和翁瑞午关系有不检点的地方,《福尔摩斯小报》刊出一篇《伍大姐按摩得腻友》造成绯闻,给徐志摩带来了伤害。“家事,是那样的不可对外人言道;国事,又是这样的只能郁积于心中。情绪实在是太坏了,便萌生了到国外走走的念头。”③胡适在1928年6月5日的日记里也提到“志摩殊可怜,我很赞成他这回与文伯去外国,吸点新鲜空气,得点新材料,也许换个新方向”。理想和美好愿景在国内四处碰壁,国家的多难、事业和生活的不如意让徐志摩产生了出国寻梦的念头。
人在遇到挫折和身心疲惫之时是容易怀旧的。六年前康桥给予徐志摩一生中最为精彩和惬意的人生经历,圆了他色彩斑斓的梦,于是康桥成了他怀旧的对象。六年后他来到康桥想重温旧梦,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让疲倦的心灵得到憩息。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他就像是一位过客来寻找一帘幽梦。圆梦与寻梦,康桥成了徐志摩一生的梦。
二、金柳:传统意象文化内涵的改变体现出梦幻特色
人在生活中的认知受到自身知识积累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观察和认识事物多是理性的,而梦是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诗人对柳意象的体验是非理性的,更符合梦境的特征。柳意象在传统文人的文化意识里面是和“折柳相送”的离愁别绪有关的,包含着哀伤的心理体验。但是康河边的柳在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作者眼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夕阳的红光给柳树抹上一层金色,给柔美的画面涂上了暖色调。出嫁时的新娘不但突出美丽鲜艳的特色,也象征着女性出嫁时洋溢于心中的托付终身的归属感。新娘的艳影投射在康河里,认为康河是值得托付终身的,“波光里的艳影”隐喻梦中实现美好愿望的途径。作者一改柳树蕴含的让人哀怨的情感体验,赋予它幸福感和甜蜜感,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视域。可以说“金柳”既是即将成为别人的新娘的林徽因的化身,也是作者追寻美好事物在梦境中的反映,是幸福爱情在他心里的投影。尽管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带有忧伤的,但是“金柳”在这里却充满了温馨,“柳”意象文化内涵的转变体现着梦境的非理性层面,充满了梦幻感。
三、青荇:梦的文化特质
水草是江南水乡的意象,具有典型的江南知识分子的文化特质,承载着徐志摩的梦幻。青荇在水里招摇,似乎等待特定的人来采摘,其实是作者充满着爱的心在摇曳、在动情,增添了梦的动感。青荇热情地招摇欢迎“我”,其实是反衬我对康桥的眷恋,只有它还理解和挽留“我”,只有它还器重“我”、爱戴“我”,让孤独的心得到安慰。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我不是梦的游历者,而是想要化为梦境中的一部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青荇是淑女采摘的对象,我想化为青荇这样的一棵水草,是希望和前来采摘的淑女相见吗?对爱情梦幻般的憧憬,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水草和水的接触隐喻爱情得以实现的状态。有的研究者曾细致地考证了诗中所写的水草是菰草而不是青荇,难道是徐志摩的描写错了吗?是否是菰草,那是科学观察问题,而意象的选择是一个文学观察的结果。意象是客观景物在作者主观心灵世界的投射,所以意象和客观物象存在着一定的变形,这种变形与作者的主观感觉和文化内蕴相关,所以不能用科学观察来否定文学观察的价值。
“甘心做一条水草”和前文中“波光里的艳影”是有照应关系的,在情感表达上有延续性,有这样的隐喻:自己虽然得不到即将成为别人新娘的林徽因,但是她的艳影倒映在河波里,我成为一条水草也就能够跟她的倒影“千古相随”啦!
四、星辉:寻梦的短暂实现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诗经·蒹葭》对伊人的追寻,追寻理想之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验,甚至有人把这称为“过程美学”。《蒹葭》中弥漫的飘忽不定的朦胧美也增添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梦幻感。梦为什么在青草更青处?又增添了梦境的神秘感。最终寻觅到了什么?满载一船星辉。夜空、星星、船、寻梦人、水草、河水都笼罩在星光中,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画面,只有梦才能消除空间的阻隔,因此诗中弥漫着浓浓的梦幻氛围。星辉就是这梦的灵魂,“满载”写出寻梦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蕴有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是长时间压抑的情绪的释放。爱情的失败、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艰难,多么想回到精神故乡的康桥抚慰受伤困倦的心灵呀。
星辉是徐志摩追求自由、美和爱的象征,是他理想的人生状态。这梦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寻找、一个人在探索,这样的“单独”让他的精神和理想有了一种孤独感。这一船星辉照亮了载他的船,却照亮不了他的整个人生,所以星辉只是梦的暂得,而不是永恒。
五、别离的笙箫:梦的幻灭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寻梦的高潮,是寻梦暂得的喜悦,但是后面紧接着说“但是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大声庆贺自己梦的实现?是担心“放歌”会打破当前的梦境,会让梦得而复失了。笙箫作为一种乐器,演奏音乐是其存在的价值,它的旋律哀婉凄清,切合惜别之情景。本应该奏响离别之音的笙箫却是以“无声”的状态出现的,这异常情况反映出笙箫的功能性价值被消解,这遵循的不是认知的逻辑,而是情感的逻辑,暗示着梦的破灭。应该热闹的夏虫却沉默,应该奏响的笙箫却是“悄悄”,只有在梦中才会有“演奏却无声”的感觉。
最后,“不带走一片云彩”表露了洒脱的心胸,也是把自己从梦境中“无痕”地轻拉出来,让梦依然寂静,让梦得到保存,让梦因没人破坏而实现存在的永恒。正因为“我”有“不带走”、“不占有”的心态,梦才会在“我”心中永久地存在,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得到留守。整首诗以梦为核心组成了这样的结构:梦的追寻——梦的暂得——梦的幻灭——梦的留守。
梦境是轻轻的、悄悄的,所以“我”是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梦境是美好的,梦幻中的金柳成了新娘,反映渴望甜美爱情的内心世界;梦境是朦胧的,康桥所有的一切都轻柔地笼在一片星辉之中。在进行《再别康桥》的教学时,我们不仅可以关注蕴于诗中的离愁别绪和“三美”理论,更要关注融在整首诗中的梦幻特质,将学生一起带入优美而又略带哀伤苦涩的寻梦旅程。
参考文献
①②③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203页、205页。
朱欢敏
我选择的是一首现代诗歌,看似简单,准备时才知道要上好它并不容易。从学情上分析,很多学生对这首诗歌都非常熟悉,也比较喜欢,这都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但在备课试讲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难点。首先,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以往讲解得比较多的是古典诗歌,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赏析还不太熟悉。虽然这首诗歌很多同学以前都读过,但很多诗句还是难以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浅层次的“喜欢”达到深层次的理解,这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老师怎么讲,讲多少也是需要好好琢磨的。诗歌教学往往有着这样的困境:不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分析得太多了,诗意则会在理性的分析中被消解。因而要把握好分析的度,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意。再则,诗无达诂,诗歌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丰富的,怎样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对诗歌有着融入了自我生命体验的理解,这也是很重要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对诗歌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掌握一种赏析诗歌的方法,还是体验到一种诗情,获得一种美的感受?我觉得后者比较重要,学生一旦进入诗的情境,就会很容易触碰到诗歌的灵魂。可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诗歌的氛围中呢?我想,反复的诵读,听朗诵,自己读,这些看似“老土”被人冷落了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读是必不可少的。
在思考了上面几个问题之后,我初步设定的教学方法是以几个大问题来统领课堂,比如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学生对诗歌的原初体验,让学生有话想说,也敢说。试讲时课堂的确很热闹,但我和科组老师都感觉到一些不足,表面上看学生的体验是多了,但却流于泛泛,理解还不够深入。而且自由式的谈论最喜欢哪一节打乱了诗歌原本的顺序,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最后,我们一致选择了一个比较传统的教法:按诗歌的顺序一节节地来读,老师抓住一些最有价值的诗句和词,让学生加以品味。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学生很自然的体会到诗歌本身的情感变化,同时也能将对文本的处理集中在一些最有价值的地方,并把它吃透。最后上课时我先放了两段朗诵,让学生比较一下那一段更好。我看到很多学生在侧耳聆听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显然,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和悠扬的音乐的召唤下,学生很快进入了一种诗的意境。然后,我就带着学生来分析“轻轻地”这样一些词的妙处,或是一起来想象一幅“康河金柳图”。在课堂上,我听到了很多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甚至比我欲设的答案还要好。我想,这应该是最令人开心的吧。
师:这是一副挽联,所挽对象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徐志摩。
“两卷新诗”,指的是徐志摩的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而“九点齐烟”是济南郊区九座小山的总称,此借指徐之遇难地。他是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的,时年35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走进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去感受他对母校的一片赤子之情。(多媒体展示课题和)
师:请张君同学试读一遍好吗?
生:读(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师:第三节“青荇”的“荇” 应该读xng
而不是xng,课文注释已有说明。
师:请听录音朗诵,看看专家是怎么朗读的。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从文章的眼睛推断,这首诗抒发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离别之情。
师:离别何处?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离别康桥。关于康桥,注释有简单的介绍,我读一下。
师:展示相关图片做补充。
师:临别之际,诗人向康桥的哪些对象一一做了道别?
生: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等。
师:抒写离别之情的诗歌,可谓数不胜数。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但离别的对象一般都是人,而《再别康桥》却由人间向“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自然物移,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这是其构思新颖之处。
师: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称作意象。“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物象寄托着诗人对康桥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先看第二节,这一节写“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呢?为什么?
生:柳在“夕阳中”,被镀上了一层金色,所以柳是“金柳”,影是“艳影”。 师:“金柳”为什么像“新娘”?
生:“金柳”有新娘色彩光泽鲜艳好看的特点。
生:“金柳”有新娘的柔美。
师: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生:“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师:第三节写“青荇”。这一物象又寄托了诗人对康桥什么样的情感呢?模仿第二节的分析方法,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换意见。
生:在诗人的眼里,“泥”是“软泥”,“波”是“柔波”,草是“油油的”。这些描写都寄托着诗人对康桥的喜爱。
生:“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招摇撞骗”“招摇过市”中的“招摇”都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
生:“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就是再也不愿离开康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喜爱和永久的依恋。
师:我们把二、三节齐读一遍。要读出“金柳”和“青荇”这两个物象所寄寓的对康桥无限喜爱和深深依恋的情感。
生:齐读――
师:“荡漾”这两个字应该读得更舒缓一些,读出一种柔波轻漾的感觉。“油油的”是修饰语,也是个叠音词,有强调“青荇”绿之深的意味,要读得稍微重一点。老师示范一下。 师:诗人为什么那么喜爱和依恋康桥呢?除了大自然的优美、宁静与和谐这一显而易见的原因以外,第三节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
生:“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康桥有过许多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注释有说明。
师:曾经在康桥留学,这里是徐志摩一生的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在《吸烟与文化》中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上述三节诗,几乎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这些画面涂上了“金”“艳”等亮丽的色彩,描写了七色的“彩虹”。由此可见,这些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意境鲜明、色彩绚丽。
师:还使用了“荡漾”“招摇”“揉碎”和“沉淀”等大量动词去描写意象。因此,画面还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画面生动,富于动感。
师:除了观“金柳”,赏“青荇”以及清泉之外,诗人还做了或者还想做什么?
生:“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光斑斓里放歌”;吹起“别离的笙萧”。 师:诗人在第六节中说:“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究竟是谁在沉默?为什么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倒是诗人自己因为想到离别在即而沉默了。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其作用是把情感抒发得委婉含蓄。 师:《再别康桥》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生:有。明明是自己喜爱康桥,可诗人竟“自作多情”地说青荇“在水底招摇”,在向他招手致意,欢迎他的到来。
师:老师补充一个课外的例子。杜甫《月夜》是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代表作品。全诗如下(多媒体展示):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你在~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自作多情”地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
师:请雷霆同学朗读第五节,夏丝丝同学朗读第六节,要读出两节诗所包含的不同的情感。
再别康桥教学后记
上周三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组内的同事都去听了课。教导处张主任暨高二、高三的几位美女同仁也都莅临指导。事后觉得这节课有几个地方自己处理得还是挺有意义的,想早点写下来跟同仁们交流。腹稿是有了,无奈头脑老是乱糟糟的进入不了状态。这周大休了两天,心境平静。晚上六点多钟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理思绪写完下面四条内容后看看表是十点十六分。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吧。还望读者诸君看后多提宝贵意见。
一、借鉴史建筑等老师的做法,先不急着进入课题,而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来提问题。
史建筑老师的做法是:用多媒体打出 “再别康桥”和“徐志摩”这几个字,让学生暂时先不要看书,而是看着屏幕上的这几个字提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康桥,康桥是什么地方”,(注:这是关于地域上的问题)“为什么再别康桥?”“什么时候再别康桥”(注:这是关于时间上的问题)。“既然有再别,是不是有一别?这一别二别之间是怎么过渡的?”、“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等等关于诗歌内容理解上的问题。这方法好!教育专家梁老师对此大加肯定。尽管学生提的问题不是很专业,但老师能耐心地听并适时地加以鼓励,始终微笑着听学生讲。这对进入这首诗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避免了老师的填鸭式灌输,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思考,能动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能动地发散性思维大有帮助。正好我们学校最近号召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在高一级部搞实验。我何不也试一试呢。
后来我也这么做了。按照学校部署,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自由讨论,选代表发言陈述。效果很好。学生发言踊跃,提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史老师的学生差。我很欣慰。只不过,跟史老师稍微不同的做法是,我在开始讲课时,先在大屏幕上打出爱因斯坦的一句话送给学生。这句话是“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句话是我跟贤玉贞同志去日照观摩XX省语文优质课比赛的时候跟日照一中的一位姓李的参赛老师(好像是叫李东昇?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了,课讲得很老道)学的。记得他当年讲的课题是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一上课也是没有立即进入正题,而是让学生看着“胡同文化” 和“汪曾祺”这几个字来提问题。当然,学生问的问题形形色色,什么都有,像“胡同文化是什么文化?”、“胡同会有什么文化?”、“汪曾祺是什么人?他跟胡同文化有什么关系?”等等。学生说完后,李老师就用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来做了一个小结,肯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当初听课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导入设计得好,这句话也用得好。印象很深,一直记着。
又跟李老师的做法有所不同的是,我是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用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且微笑着跟学生说,今天我们就看着再别康桥和徐志摩这几个字来提问题,发现了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提不出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你发现不了问题,那就说明你有点问题。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善意的小玩笑吧,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从学生脸上的微笑和随后的积极发言我能看出,他们知道我并无恶语讥讽之意。
二、采用“中间开花”式教学。
诗歌不好讲,尤其是现代诗歌。散文也是。语文老师都有体会。所以,一些大型的活动像优质课比赛什么的,大多都选用诗歌和散文来做比赛课题,因为它对老师的底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也是借鉴了史老师的一些做法。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段徐志摩“康桥情结”的文字——“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然后启发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徐志摩描写母校风光景物的诗节。学生较轻松地找出了2、3、4三个诗节后,我接着把“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几个意象特别点出来,作为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做了强调和讲解。因为意象的问题是个难点,也不用启发,就直接告诉学生“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客观景物”,把它记下来,记书上,很重要,以后还要用。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不解决不行,因为它牵扯到学生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理解。不仅是这一节课要用,就是以后学习唐诗宋词模块的时候还要经常遇到经常运用。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学习就顺利了。
中间的几个诗节解决好了,开头和结尾的几个诗节也就很好处理了。此不赘述。
三、整堂课设计了九次朗读。
⑴开始上课时安排个别学生读。目的为了发现问题,譬如是不是有些字读得不对,以便及时纠正读音。⑵听专家的录音,为了比较,找出自己在朗读上的差距,提醒学生向专家学习。⑶集体读,适当的营造一点气氛。让大家都参与。在大脑皮层上多留下一些痕迹,加深整体感知的效果。此外,还有揣摩读、有感情地读,像“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和“但我不能放歌”两个诗节之间的过渡时应如何把握人物内心感情的起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甘心”二字包含徐志摩对剑桥的什么感情等等不一而足。期间可以交叉反复进行,目的就是为了加深理解体会诗意。整堂课一直书声朗朗。
四、用学术大师胡适《悼志摩》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
胡适的原话是: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
我们也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在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走了,永远不回来了!
这话说得很动感情。领着学生读一读,可以起到一个小高潮的作用。按照教育专家梁老师的话来说,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增长学生内在的私人的气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心胸增强能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愉快。学了《再别康桥》,如果我的学生心胸开阔了能力增强了,生活充实了也愉快了,我也就满足了。
结束语:
我的上一篇教后记的题目是《欲学李镇西而不可得》,说的是成都石室中学的李镇西老师教《荷塘月色》教得好,自己想学。无奈学情有别,自己的学生基础没有人家的好,一些好做法无法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实施。《再别康桥》这节课因为借鉴了史建筑等老师的一些做法而比较成功,因此我曾想把这一篇教后记以《学习史建筑而终有所得》来命题(方法是跟人家学的,既然要把文章发出来交流那就得注明出处,以免有侵权之疑)。后来想起杜甫老先生有两句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说的.就是关于互相吸取借鉴的事,于是就取其后句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了。您觉得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想要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迥异,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差异,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个叫王晓辰的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她很听话,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有一天中午,晓辰的妈妈来了,我很奇怪,她并没有提前告诉我她要来接晓辰,便问:“怎么了?”晓辰妈妈说:“晓辰跟我说,妈妈你中午接我回家吃饭吧,幼儿园的饭我吃不下,总是吃到最后。晓辰吃饭快了就恶心,可能是心里有压力吧,我今天答应来接她。”听了这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怪晓辰总是不太高兴呢,第二天我仔细观察了她,她一口吃的很少,但却很努力,我便和陈老师故意大声在幼儿面前表扬她:“晓辰虽然吃的口小,但是很认真呢,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她听了很开心,终于把饭吃完了。她开始不再为了吃饭发愁,我们的鼓励帮助她克服了紧张、自卑的心里,减轻了心理压力。
现在晓辰开朗了、活泼了,上课爱回答问题了,还能给喜欢的音乐加上好看的动作呢。看着晓辰妈妈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愿不愿从日常生活中将其挖掘出来!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尊重、要帮助他们,是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健康的成长
深秋,寒风乍起,片片或绿或褐或花的叶子,悠悠的飞落下来,铺就了一路的黄金毯。风再起,地上的叶子打着旋儿,翻滚着,掀起了阵阵的“波浪”,奏出了沙沙的动人乐章。
就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的一位老师也和着叶子的演奏,谱写了一曲富有创意的诗歌。今天执教的是薛晓娟老师,学的是一年级的《秋姑娘的信》。一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滋有味的朗读,恰到好处的理解,可谓入情入境。课已经上到了尾声,正当听课的教师略感缺了一点什么的时候,薛老师声情并茂的读了课文最后两句话:“咦?枫树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哈,都被秋姑娘写了信啦!”“同学们,秋姑娘就写了四封信吗?”“不是,还有很多!”“嗯——,你怎么知道的?”“枫树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哈,都被秋姑娘写了信啦!”“枫树有很多叶子!”“真聪明!现在呀,老师手里也有一些叶子(师举起了手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叶子)。我呀,想请你做一个小小邮递员,帮老师把这些信送出去好吗?”“好”“那么,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哪?信上写着什么哪?”短暂的思考之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一封写给小蚂蚁,让它琴清工作的时候多注意身体。”一位小姑娘首先打开了话匣子。“想得多好呀,老师把这片叶子托付给你,你把它邮寄出去好吗?”得到叶子的孩子两眼放光,洋洋得意的上台领了自己的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写给蛇的、写给小牛的、写给小猪的……得到叶子的孩子们的脸上泛着红光,写满自豪、兴奋、乃至于骄傲。没有得到叶子的孩子羡慕的看着老师手中的叶子,努力的思索着。“难道秋姑娘只关心小动物吗?”思维迅即拓展到了植物、人。不起眼的、被脚踩、被火烧的叶子在今天的课堂上,让富有创意的老师发挥出了它的极致,镀上了一层亮灿灿的“金子”。
尤其是最后,薛老师拿起一枚最大的叶子,深情地说:“秋姑娘也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她呀,让老师告诉张力伟同学,上课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张力伟,你能做到吗?”“能!”脆生生的回答让听课老师发出会心的微笑。“那老师就把这封信送给你了。”……瞧瞧,即使是思想教育,也是那么的不露痕迹,不着色彩。
《再别康桥》是中国20世纪里一首出色的现代别离诗, 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返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 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那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
教师应该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实际, 采用适合诗歌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感情解读诗歌, 形成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一) 教学目标
1. 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
2. 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 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 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 咀嚼诗歌语言, 把握诗的意象, 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鼓励学生热爱美丽的自然, 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 朗读过程
1. 提出问题
请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进行朗读, 要求放得开, 读得起来, 读出气氛, 初步感知诗歌。
(1) 这首诗美在何处?
(2)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点评朗读
明确: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它那如音乐般的轻盈、舒缓和悦耳, 更在于要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出来的如梦幻般的情调和柔婉的、淡淡的情思。
3. 情有“读”钟, “读”美康桥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来读, 要求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 问题探究
1. 诗歌美在何处
(1) 选择金柳这一种意象进行详细分析
为什么不说杨柳, 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 (落日熔金, 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 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 , 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 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 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 还把柳树比作新娘, 连影子都是灿烂的, 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 由此可见, 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 教师小结
柳草本无情, 有情的是诗人, 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 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好像高明的画家, 把康河岸上、水中的景色涂抹成一幅整体画卷, 从河畔的金柳, 软泥上的青苔, 河中的水草, 榆阴下的清泉, 到梦幻般的彩虹, 斑斓的星辉, 飘动的彩云, 不仅物象鲜明、色彩柔和, 而且由近及远, 层次分明, 相映成趣, 构成了一幅黄昏康河美景图。
2.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 诗的开始用了三个“轻轻的”, 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 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 那份依恋跃然纸上。因为眷恋, 所以当诗人即将离去时, 寻常的景物在诗人充满感情的目光中也变得不寻常起来。康桥水光潋滟, 美丽中浸着一层凄迷。
(2) 油油的水草是康河伸出的—只只小手, 像在欢迎, 又像在挽留;榆树下的清潭, 沉淀着往昔的康桥生活, 那些美好的日子像陈年老窖, 发出阵阵醇香……诗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想要撑一只长篙, 划向康河深处放歌。然而梦毕竟是梦, 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把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压在心底, 悄悄地离开, 不惊醒这里的一花一草, 整个康桥世界都在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
(3) 教师小结
徐志摩用他的诗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然而他的生命最终却真的像一片云一样飘逝了。“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他就这样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这来去之间流露出多少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 一个美轮美奂的异域学府, 谱写了一曲如歌如泣的乐曲。
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不应仅仅局限于一些概念化和经验化的解读, 在鉴赏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 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 “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
基于以上的考虑, 在教学中最好辅以多媒体, 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 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再别康桥》第二节中出现的“柳”是第一个重要意象,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作为承载留别之情的物象出现,恰与《再别康桥》要表达的对故地的留恋之情相符,作为长读中国古诗的读者,我们很容易被这第一个意象俘虏,在柳枝缠绵的美景中陷入留恋不舍的情绪中。而徐志摩在这个意象上投注的心思远远超过柳本身的寓意,他将柳比作新娘,顿时赋予了本身婀娜多姿的柳树更多的娇艳柔美,在夕阳的金光灿烂之下,柳树的身姿同波光里的倒影交相辉映,犹如梳妆镜前盛装的新娘,这个光彩夺目的场景作为回忆中的第一个画面,令人沉醉。除此以外,“新娘”这个喻体还有更值得玩味的地方,若是为了表现娇艳柔美,比作“美人”不可以吗?为什么偏偏是新娘?这里面有更为强烈的爱恋,诗人对剑桥大学的深情,恐怕唯有以新郎对新娘的爱,方可比拟吧。
与第一个场景中灿烂妩媚的形象不同,第二个场景着意突显的是水草的油润舒展,不为惊艳夺目,只求逍遥自在,“软泥上的”“油油的”“柔波里”这些修饰语加重了水底青荇柔软的特质,除了在视觉效果上令人感到舒适愉悦之外,自由飘动的水草也容易令人理解诗人身处母校,犹如孩子在母亲的怀中一般恣意快乐,因此“青荇”这个意象与“柳”一样,兼有美化视觉效果和抒情两方面的作用。
诗歌的第四五节可以合为一个场景,诗人撑着长篙,在榆阴下的潭水中漫溯,由彩霞满天的黄昏时分,直到夜幕上张满了星辉。潭水是揉碎了彩虹,倒映着满天的斑斓星辉,人似乎是在宝玉珠翠中前行,天上地下,都透着晶莹的清光,更加如梦如幻。这两节是视觉效果最美的,也是抒情最强烈的,诗人已有起先的轻轻招手,禁不住开始放声高歌。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到第五节,意象特征由温暖妩媚到清凉璀璨,视角由河畔到水底,再将天上地下合二为一,抒情特点由含蓄缠绵到纵情高亢,可以说这四节是本诗的精华部分。但是,无论是中文专业出身的还是非中文专业出身的,大家最熟悉的并不是这核心的四节诗,而是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以及结尾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为什么会这样?这就牵扯到我们要讲的三美诗论中的第二点:音乐美。
第一节的前三句采用复沓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轻轻的”这个状语,为诗歌开篇奠定了一种反复演唱般的音乐效果,最后一节的两个“悄悄的”也是一样的效果,并且“轻”和“悄”声母一样,从发音上讲,首尾形成呼应,从内容上讲,都突出道别时动作的轻柔,表现对康桥的珍爱和不忍惊动,意思上也构成了回环。这便是首尾两节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整首诗的音乐特点。第一二三六七节中,各自的偶数句韵脚是一致的,比如第一节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i,第二节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ng,而且第一节和第七节的韵脚都是ai,第三节和第六节的韵脚都是ao,诗歌内部形成了不规范的对应回环。而且这五节诗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以元音a作为韵头的,各节诗在押韵方面既有内部的統一,又有整体上的关联,同时各节还有区别,读起来既能令人感受到舒畅爽朗的音乐美,不会觉察到其间有刻意的押韵讲究,藏高超的作诗技巧于不动声色中,确实证明了闻一多所说的“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再别康桥》以其浓烈深沉的抒情历来为人称道,也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首兴之所至挥笔而就的随意性很强的诗歌,或许徐志摩当真具备这样的实力,正如曹植七步可写就流传千古的诗,李白醉酒后的信笔涂鸦便可成就半个盛唐一样。但是我以为,徐志摩一生,无论情爱还是创作,都以追求完美为己任,作诗当然不会马虎,即使是情潮翻涌之时,下笔的每一个字都是有讲究的,这一点无论是意象的选择还是韵脚的调整,都可以证明。同时,徐志摩在写这首诗时,人在“中国海上”,我们的教材中有注明,可以想见,此时的他已经远离康桥,心之所向,却目不能及,回忆与想象便更能激发诗人心底的热情,于是这首温柔缠绵的诗也出现了情感喷发的段落,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过的第四五节,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两节营造的画面最为璀璨斑斓,从音乐效果上来说,这两节突破了全诗以a为韵头的押韵方式,第四节偶数句末字分别为ong和eng,这两个韵母的韵头不同,韵腹韵尾相同,我不知道浙江人讲话怎么念“梦”这个字,如果是台湾人,会把“meng”这个读音发作“mong”,所以第四节内部的韵脚可以视作一致,差别非常小,而且韵腹韵尾是“ng”,跟第二节的“ang”的韵腹韵尾有重合,可以这么理解,第二节的韵脚在与全诗保持一定的联系的同时,开始发生变化,这恰恰暗示了诗人的情绪开始走向激昂,而当他的吟唱达到高亢的地步时,是到了第五节。第五节偶数句末字的韵母分别时u和e,与全诗的任何一节都不相同,情感的迸发已经无法再受韵律的限制,这种自由的表达,对韵律的突破才能更好强调诗人对康桥的眷恋痴迷。《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是对闻一多三美诗论中音乐美的最好实践。
常州市北郊中学徐锦珠
【教学目标】
1、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人情绪的变化和诗歌的音乐美。
2、在康桥画面的再现中体会诗歌的绘画美。
3、联系背景体悟诗人在诗歌中蕴涵的对美的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联系诗人与康桥的那段渊源对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对美的生活、对自由、对爱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品读入境法: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体会画面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2、知人论世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与康桥的那段渊源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3、情景再现法:本诗灵动的文字、艳丽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康桥。在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徐志摩,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艳丽的画面,并在情景交融的语言中读懂诗人。
【课前学习】:
1、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让学生上网查询徐志摩生平资料、志摩与康桥的渊源、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及人生理想等。
2、说说这首《再别康桥》怎样打动了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志摩 导入新课
展示剑桥大学的优美图片,配以《荷韵》音乐,让学生在“漫步康桥”中初
步感知康桥风景如画的景色。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剑桥大学”的景色。(个
别学生回答)
导语:剑桥大学这座已有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学府,以其“求知学习的理
想之地”的校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有志之士。就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
在这个久负盛名的大学里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国青年的身影,他儒雅高贵,气度不
凡,双眼透出一种朦胧的诗人气息,他就是有诗哲美誉的徐志摩。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根据课前小组预习,选择以下一个方面说说你所了解的徐志摩.
1、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2、志摩与康桥的渊源:1921年春,诗人在剑桥大学学习,因爱情生活的失意和
痛苦,孤独中,他常来此观看落日飞霞,或在星光下聆听水声。康桥曾给予诗人
心灵的抚慰,也是促使他自我意识觉醒、产生个性解放冲动的地方。
3、徐志摩的代表作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成为中
国现代文学画廊中精美的景致。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情
请同学大声朗读诗歌
提示: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组织全班齐读后学生自评后得出诗歌的情感和总体语调、节奏)
明确情感:全诗蕴涵了对康桥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体语调:舒缓、低沉
节奏:轻柔、和谐
三、探求诗“媒”寻找画面
古语有云:“情是诗之胚,景是诗之媒”。请同学再读诗歌,同桌交流思考以
下问题:
你知道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哪些景物上吗?借助这些景物诗人为我们营
造了关于康桥的哪些画面?(请你抓住景物为每幅画面取个动人的名字)
四、美点追踪 品读诗情
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两个美的画面读一读,说说你是如何处理具体段落的语
速、语调的?请简述理由。
友情提醒:先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体味诗人情绪变化,然后确定语速、语调。
思考思路:“我从一词中,读出诗人的情感,读时应该。”
(学生先选择自己欣赏的诗段自由朗读,然后个别学生范读,师生共同交流朗读
语段,在朗读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期间联系剑桥对诗人一生的影响说说诗人寻找的是什么梦?为何对康桥如
此依恋?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五、再现美景 解读诗情
假如你就是诗人徐志摩,请放飞想像的翅膀,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诗段用散
文化的语言再现志摩“心中美丽的康桥”。(50字左右)
友情提醒:1、融情于景2 发挥想像,善用修辞
师出示范例:
(金柳夕照图)黄昏中的夕阳真多情啊!为河边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
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姿态婀娜,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就像美艳的“新娘”,这
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水波中荡漾,也在我的心头荡漾,如此美景教我怎能离去!
(学生先选择自己欣赏的画面用诗意的语言再现,然后个别学生范读,师生共同
交流朗读语段,在朗读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诗人营造的艳丽康桥,体会诗歌的“绘画美”)
六、课后作业展示寄语
1、背诵全诗
2、课后阅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
聆听《再别康桥》歌曲回味诗情
师展示寄语:
在干涸的嘴唇上我引歌浇灌,在心灵的稻田里我用诗歌插秧,在碧蓝的心湖里歌声悠扬,在心灵的广场上诗歌回荡。
年轻的你,走进诗吧!
给她春风,梦会起航。
给她翅膀,她将飞翔!
板书:
(快乐)泛舟寻梦图沉默康桥图(低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探究,区分诗歌意象、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康桥柔美的风光,体味作者对母校的惜别情,培养热爱自然、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感受艺术性在诗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从物象到意象再到意境来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准备教案及多媒体资料;
2、学生课前搜集并整理作者及写作背景等资料,对诗歌中生字、词正音并解释。
(二)、激趣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做个猜歌名的游戏吧!好,开始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家猜到了吗?(王菲的《但愿人长久》,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改编),你觉得这首歌美吗?为什么?(生各抒己见,师总结。)
那我们今天就跟随徐志摩的脚步共同走进和这首歌一样唯美的别离诗——《再别康桥》。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胡适说:“他(指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四)、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生字、词的读音与诗歌语调)
1、集体诵读
(1)、正音:河畔(pàn)青荇(xìng)长蒿(gāo)漫溯(sù)笙箫(xiāo)载①zǎi一年半载 记载 登载②zài载歌载舞 装载 下载
斑斓(区别:澜、阑).(2)、语调——舒缓、低沉;节奏——轻柔、和谐;感情——惆怅、惜别
2、分小组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并列举古代关于“离别”的诗歌。(1)、通过对康桥景物的描写,表达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2)、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总结: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 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五)、再读诗歌,分析讨论。(结合初读强调的重点和个人的理解,有感情的再读诗歌,并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1、景(意象):云彩、金柳、青荇、榆荫泉、(撑)篙、夏虫的象征意义。
2、云彩——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于是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金柳——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青荇和榆荫泉——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
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然而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的显露,它是热烈而有分寸;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多少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其次此诗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一发都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撑)篙——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顾的首段和尾段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有一次呵成的效果。)
夏虫——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愈是难舍难分,愈是潇洒轻飘,这是徐志摩的情致,也是康桥的天质。诗中没有一句撕心裂肺的呼喊,甚至没有一声动情的放歌。一切倾诉都是轻悄俏的,象自言自语,又象面对情人的呢喃。离别在今晚,今晚的康桥是沉默的。真正懂得什么是离愁别绪的人,才会领悟出沉默的分量。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六)、深读诗歌,感悟鉴赏。(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解释诗中的“三美”)
1、全诗分为三层,层意可概括为:
第一层(1):写诗人对康桥难舍难分的离别情意,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层(2—6):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第三层(7):照应开头,展现诗人告别康桥的无奈和洒脱。
2、形式上的“三美”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绘画美: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七)、总结全诗。(小组讨论,师总结)
通过诗人对康河景物的描写,将康河的美丽展现的淋漓尽至,更加衬托出诗人对母校的恋眷之情。
(八)、布置作业及课外拓展
1、背诵全诗并有感情地朗读;
2、谈谈自己对《再别康桥》的独到见解,说说你心中的“康桥”;
3、写一篇关于别离或是相逢的诗歌,要求运用意象描写,将“三美”蕴于其中。
(九)、板书
景
+
情
=
图
云彩-----作别
------挥手作别图
对 首
金柳-----欢喜------金柳倒影图
康 尾
青荇-----留恋------青荇招摇图
桥
呼
榆荫泉---喜爱
-----榆荫清泉图的
应
撑篙-----歌颂
------撑篙寻梦图
依
夏虫-----难过
------夏虫沉默图
依
云彩-----挥袖
------挥袖惜别图
不
舍
(十)、教学反思
1、教学优点:
(1)教学设计思路较为明确,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
(2)教学导入设计新颖,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思考,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获得知识。
(3)课堂板书新颖、直观,易于学生掌握理解诗歌。
2、教学缺点:
(1)对课本钻研不够透彻,对诗歌内容的剖析不够深刻。
(2)缺乏教学经验,从教学设计到实际教学的落实中存在一定差距,有待加强和改进。
【再别康桥教学过程】推荐阅读:
再别康桥教学设想11-01
《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11-12
再别康桥最新课件07-07
《再别康桥》的意境09-27
《再别康桥》课后反思10-13
改写再别康桥11-06
《再别康桥》逐节赏析09-25
再别康桥课例分析06-19
再别康桥说课稿106-26
《再别康桥》中的“轻轻”与“悄悄”解读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