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的周长教学反思
石礼涛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的复习巩固,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巩固、理解周长的含义;
2、熟知并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3、培养仔细、规范,认真思考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巩固周长概念,会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整节课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突出以下几点:
1、根据第低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特征,在教学中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心投入学到习中。
2、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新课标指出:合作交流与积极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识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美国一所大学的墙上写着:我听到的,我就忘了,我看到的,我就记得了,我做过的,我就理解了。在教学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工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并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总结,全班交流、汇报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
3、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铺助教学,发挥其新颖直观的优势,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长这一重点,运用电脑演示一周的总长度就是一个图形的周长。在怎样了解长方形的周长最优化方法时,我也借助电脑直观演示过程,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4、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始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把自己当作一位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朋友关系、平等状态。由于有这样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学,乐意学。
关键词:数学综合与实践课,选材,组织,开展,评价
一、素材选取的原则
1. 实践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素材的选取必须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图形的密铺》,这个素材从生活的地砖、地板的铺设中选取,探索平面图形的密铺,由全等的任意三角形、四边形或边长相等的正六边形及一些正多边形的组合可以密铺这一结论,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密铺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个选材就充分考虑到了实践性。
2. 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要加强数学各部分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图形的密铺》这节课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各个内角度数的计算以及方程的一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在探究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能否进行密铺时,要能够求出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因为能够进行密铺的必要条件是这些正多边形的若干个内角能够围绕一点拼成周角。设在一个顶点周围有m个正三角形的内角和n个正方形的内角,那么m×60°+n×90°=360°,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为m=3,n=2。所以可以进行密铺,只需要在一个点处拼三个正三角形和两个正方形即可。这里利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解决了问题,将能否密铺的问题转化成了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正整数解的问题,加强了形与数的联系。
3. 学科性。
在体现题材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素材选择时还应关注问题的数学学科性,任何的数学教学活动,都是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树立学生正确的数学观服务的。学生经过《图形的密铺》这节课的自主探究学习,获得一定的探索和发现的体验,增强了问题意识,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转化以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此时进一步提出用边长相等的正五边形、正十边形材料组合能否进行密铺?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108°,正十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得正整数解为m=2,n=1。对边长相等的正五边形、正十边形组合,围绕一点,2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1个正十边形的内角能拼成周角,但同学们在拼图探究过程中会发现该密铺不能扩展到整个平面(如下图所示)。从而归纳得出“正多边形的内角能够围绕一点拼成周角”只是图形能否密铺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个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加强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
此外,素材的选取,还应注意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和问题结论的开放性。
二、组织的载体
为了使学生通过数学综合实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以问题为载体组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提出一系列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操作、思考、分析、计算、验证,从而得出结论,促进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综合实践的方法。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
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是不同的。问题的提出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2.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设计开放性问题,更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能给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使他们通过小组活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探索性。
问题的设计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把握问题的内涵和本质,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图形的密铺》。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问题:
层次1:探究用全等的正多边形进行密铺的条件。
①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尝试进行密铺,想一想在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②在这些正多边形中,哪些可以进行密铺?哪些不可以?
③为什么有的正多边形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跟什么有关系?
④还有其他边长相等的同一种正多边形可以进行密铺吗?
层次2:探究用全等的一般三角形、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
①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用全等的一般三角形、四边形尝试进行密铺,在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②展示你的成果,说一说你是怎么铺的?
③思考:用全等的五边形、六边形……能否进行密铺?
层次3:探究用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材料组合进行密铺的条件。
①操作: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组合能进行密铺吗?
②在每一个拼接点处有几个正三角形?几个正方形?请你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正整数解的有关知识进行解释。
③思考用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材料组合进行密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④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材料组合能进行密铺吗?如何铺?试说明理由。
⑤思考:用边长相等的正五边形、正十边形材料组合能进行密铺吗?为什么?
这一系列的问题层层递进,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不同的学生可以探究到不同的阶段。以问题促进学生的探究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的主体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尝试操作、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还学生表达、交往的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图形的密铺》这节课的教学,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经历尝试操作、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质疑归纳,从而获得知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的主体。学生在做中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当然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思考和知识的建构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本节课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去促进学生的学习,始终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操作、观察分析、大胆猜想、质疑交流、计算验证、概括归纳,从而获得知识,积累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发展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四、评价的多样化
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能促进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更好地开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综合实践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察,它可以是多样化的。
1. 可以从“情感与态度”“合作与交流”“课外实践”“创新与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在探究某一些平面图形能否进行密铺时,我们可以考查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否提供有价值的思路?是否能给出令人信服的案例?是否获得正确的猜想?
2. 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可以通过实验调查、数学日记、演说等形式记录下学生的表现,从总体上考查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能够看到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3. 采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进行评价,它是一种自然的、持续的评价方式,记录袋中可以收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课的一些作品,可以是学生撰写的一些学习心得等。
4. 采用“专题作业”的形式来进行评价,把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过程整理成调查报告或者根据自己的探究撰写数学小论文,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使不同认知风格、不同思维特征、不同表述倾向甚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与促进作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如何能更好地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日常中的事物,还需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县直一小
常国珍
《认识周长》是孩子们以后计算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小蚂蚁绕树叶边线爬一圈,让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之后写了一个“周”字,让孩子们说一说周有哪些含义,然后再出示“周长”,让孩子们猜一猜周长的“周”是什么意思,并指出周长的“周”是周围的意思,再加上一个“长”字,“周长”是什么意思?
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投影上的一些的图形的一周指的是什么?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然后再通过指一指,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让孩子充分感受周长的含义。
随后设计了一些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其实也是对周长定义的巩固。该课时的教学从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课堂参与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学生的计算很粗心马虎,很多计算错误。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出示了很多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停地说和指,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周长。
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设计了指一指、试一试、画一画、围一围、走一走等方式,让学生在手动、脑动,变单一为丰富,让学生感受数学、训练思维。
理解周长的三个步骤:1、用彩笔画一画边线。由小蚂蚁爬树叶引出认识边线;2.学生自己尝试用彩笔描一描一周边线,感知一周边线;3.用手指指一指树叶的一周的线,再指一指别的物体的周长。从而通过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因而认识周长。而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再次分层,由具体事物的周长,抽象到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能逐层了解,清晰概念。4、让学生走一走,走出地面上图形的周长(教师提前画好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同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组织有序的活动,通过活动巩固知识。
教学准备:
3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4根,线,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手帕。
教学过程:
一、围一围
用一根线围成你喜欢的图形。
围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
通过围一围,量一量,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二、摆一摆
先几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先自己摆出来,然后大家交流,说说自己摆出的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
三、拼一拼
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看可以有几种拼法,这些拼法有没有什么规律。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周长。
四、量一量
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
怎样才能更巧妙、更方便地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五、估一估
估计手帕和课桌面的周长,再量一量,算一算。
永宁县蓝山学校 肖青青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物体的面的边线,让学生感爱、体验周长。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摸的面的周长,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书上第45页。(2)捡拾2片树叶。
(3)直尺或三角尺,毛线或细绳。
2、教师课前准备: 教学之前先用百度网页搜索“认识周长”的相关教学资料,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作为参考,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再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一些相关图片及相关习题。通过整合教学方案、相关教学素材并结合学情设计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案。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线、部分实物、卡片等。
[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5、46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身边的物体的面的边线等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设计理念]
(1)注意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2)通过多种活动感知周长的含义(3)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周长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1、认识周长。
2、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周长。[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引导法,游戏教学法。2.学习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
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的树叶是非常美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播放音乐)。
师:树叶美吗?不仅我们喜欢美丽的秋叶,小蚂蚁也非常喜欢,它也想来凑凑热闹,但是小蚂蚁的胆子非常小,你们能保证不发出声音吗?(FLASH动画演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周)齐读小蚂蚁说的话: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什么是周长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的内容《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
通过小蚂蚁的运动路线引导学生说出: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板书概念)
二、自主合作探究“周长”
1、补充概念
师:小蚂蚁在树叶上玩得不亦乐乎,还准备了一场蚂蚁比赛,你们愿意当比赛的裁判吗?
师:为什么粉色小蚂蚁输了?
师说明:只有不开口的图形才有周长,我们把不开口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补充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描一描
用彩笔描出我们准备的树叶的周长。
3、找一找
师:不仅是树叶有周长,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都有周长,找一找并和同桌说一说。(汇报时按要求说一说)课件:围绕()一周的长度就是()的周长。
4、量一量
量一量数学的周长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数学书的周长,如果要知道数学书的周长具体是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得到?(指名)
小组活动:量出数学书每条边的长度,计算出周长。(利用提前准备的纸)量一量树叶的周长
师:数学书的周长我们可以用尺子,但是树叶的周长怎么量?(同桌讨论)
汇报方法,指名一个学生上台演示。
小组活动:用绳子、尺子,量出树叶的周长。(板书:树叶 绳子、尺子 绳测法)
5、数一数 课件:格子图
先描出周长,猜一猜,哪个图的周长更大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量的方法,那这三幅图也是量出周长吗?(板书:格子图 数图形一周的长度)
尝试数一数,指名学生在投影下数。预设错误:数成了格子
通过错题反馈,进行实物示范,再次强调,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与格子的大小和多少都没有关系。
汇报答案,并指名演示最后一个图的数法(最后一个图数起来较难)
三、巩固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学习,我们更加明白了,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你觉得自己理解了吗?
马上来进入今天的第一关:实战考验。(P44练一练)
1、练一练第1题,描出蜗牛爬过一周的长度。(独立完成)
2、练一练第2题,输出下面图形的周长。(错题反馈)第二关:挑战思维
比一比,两个图的周长一样吗?
先让学生讨论比较方法,指名说方法(也可以直接上台演示),最后师用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四、课后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数学书(图)树叶(图)格子图 工具: 尺子 绳子、尺子
2、长方形的周长是46分米,长是17米,宽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6厘米,宽是8厘米,长是多少?
4、一个正方形的果园,边长是104米,这个果园的周长是多少米?
5、一个正方形的手绢,周长的48厘米,手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6、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一样长,正方形的边长是12分米,长方形的长是18分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7、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8、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墙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
9、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10、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长是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11、长方形的长是16米,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多少分米?
1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原来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请你算一算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比是30米,40米和50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1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分米,宽比长短了4分米,周长是多少分米?
15、一块长方形的木牌,它的宽是3分米,长是宽的2倍,要把这块木牌用彩带在四周装饰得漂亮一些,至少需要彩带多少分米?
16、华阳小学运动场长150米,宽50米,运动员沿着运动场跑3圈,他们跑了多少米?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第一步我让学生明确旋转的含义。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针怎样旋转的。使学生弄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三点。第二步再来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在这节课中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方面处理的比较到位:
1、以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学生的兴趣很高。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学情把握充分,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三要素,增加了学生的成功感。
3、让学生始终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学习活动,是学生学的高效,学得深入,学得兴奋。
4、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与点播,注重引领学生认识和体会数学内在的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周长的过程。2.能力目标: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初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3.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大家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猜出谜底是什么。小小布料功能大,总是随身带着他。小脸儿黑了他帮忙,汗水最怕见到他。鼻涕有时流出来,三下两下解决他。生:老师,是手绢。
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2:同意
师:猜对啦,就是手帕。
瞧,老师这里有几块手帕,他和我们平常用的手帕有点不一样,他们增加了一个美丽的花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种漂亮的手帕是到底是怎样做成的。(放手帕制作的过程)
二、组织活动
师:漂亮的小手帕制作出来了,要想做出这么漂亮得手帕,首先要裁剪下合适的花边来,怎样确定每个小布艺的花边需要见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找一找裁剪合适花边的方法。在动手之前,请先听好老师的要求:
1.前后四人一起合作,找一找这两种小纸片各需要多长的花边。
2.在大家找到花边长度之后,请大家在小花边上作一个记号。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又巧又多又好。好,开始吧。
三、汇报方法
师:好,请大家停一下。咱们看看那一个组坐得最好。瞧他们小组做好了,反应真快,咱们大家要想他们学习啊!
师:来,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生1:我们用尺子先量了一下长方形的每个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知道了花边的长度。生2:我们用花边直接沿着他们的边绕了一圈,就知道了花边的长度。生3:我们量圆形时,是用线沿着边转了一圈,知道的花边的长度。生4:用皮尺.....
师:你们大家的办法都很好,老师也想到了一种方法,瞧,我先把这个圆形对折,然后用线从这绕道了这,因为这是一半的花边长度,所以再把线这样对着,抻开,这个长度大约就是圆形小纸片的花边长度。你看明白了吗?下课之后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
四、讲授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来量花边的长度,长方形小纸片的花边长度大约是这么长。圆形小纸片的花边长度大约是这么长。其实我们刚才测量出的花边的长度就是小纸片得周长。(板书:周长)领同学读两遍。
师:瞧,这就是小纸片的周长。它的边有多长,它的周长就有多长,这个边叫做边线。请大家拿出你的数学书,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边线有多长吗?文具盒的边线呢?你手里的三角形的卡片边线呢?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们大家真了不起,只要我们知道了这些平面物体的边线有多长,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长了。物体边线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瞧,这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咱们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多可以求出它的周长来,你细心找一找看看有哪些物体的面你可以指出它的周长。
(学生找身边的物体的面的周长)
五、练习
师:你们大家真棒,下面我们休息一会,请一个新朋友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小动物出场)
大家好,我叫大嘴,我们一起做一个“智者大考验” 的游戏,看看你们大家谁能闯过我的两关,成为最后的智者。
第一关:请用皮尺量一量你同桌的头围。腰围你会量吗?
谁上前面测量一下?
祝贺你们闯过关啦!
第二关:这是一个街心公园示意图,张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公园边的小路散步。
算一算: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
祝贺你们成为最后的智者了!咱们一起祝贺一下吧!
认识周长
一、填空:
1、长方形的对边(),四个角都是()。
2、正方形的()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
3、封闭图形一周长度的总和就是它的()。
4、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和()。
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6、长是 30 米,宽是 20 米的长方形周长是
()米。
7、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 3cm、5cm、6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30 厘米,宽是 10 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25dm,它的周长是()米。
10、学校朔胶跑道一周的长是 400 米,小明跑了 3 圈,他跑了()
11、用一根 48 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1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分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
13、把两个边长是 3cm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二、应用题
1、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是 27 米,宽 13 米。这块草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块正方形桌布,边长 9 分米,如果在桌布的四周围一圈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3、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 100 米,宽 75 米,小明沿着足球场跑了 2 圈,跑了多少米?
4、小红用一根长 48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6、妈妈用花边装饰一块长方形桌布的四周,已知桌布长 3 米,宽 2 米,花边围一圈后,还多出 1 米,这条花边共有多长?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阜阳市阜南县高庄小学
张荣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地砖的周长》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实物地砖,引入计算地砖的周长,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了经验,自己动手测量地砖的边长,通过参与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长的概念已经很清楚,又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并且归纳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因此对本节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应该不会很难。
教学目标:
1、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正方形周长
3、利用正方形周长的求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探索
难点:解决有关正方形周长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生:地砖。
师:对,昨天我们学习长方形的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如何计算。
(学生探讨、交流、操作、测量)
师:上面每位同学做的都很好,每组都能合作测量出地砖的边长,现在汇报一下你们如何计算周长的?(学生交流、汇报)
师:总得来说,你们列出了两种算式:
一种:60+60+60+60=240(厘米)
另一种:60×4=240(厘米)
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下面请两个代表同学说出他们的想法,是怎样想出这样的列法?
(学生交流、汇报)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15cm
22cm(学生计算、汇报)师:大部分同学都用的是乘法,如:15×4=60,22×4=88,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这里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同正方形的边长在变,其它的都没有变,因此我们可以怎样用一个算试来表达任何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呢?
(学生思考后交流,汇报)
师:很正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这里我们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轻松的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如果老师告诉你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cm,你能求出它的边长吗?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师:非常棒,请说出你的想法。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师:你的想法很对,周长是8,且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都是相等的,就相当于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8÷4=2cm,同学们能不能象计算正方形周长那样用一个式子来求任何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呢?(学生交流、汇报)
巩固练习:
师:你们真的是太棒了,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现在来验证你们学的怎么样?快速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课件出示)(学生计算、交流、汇报)
师:看谁最聪明:请能想出下列两个图形的周长?
问题
一、王奶奶靠墙用木条围起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圈,鸡圈长5米,宽3米,围成的篱笆其长多少米?(学生交流、辩论)谁最细心:
王奶奶靠一面墙围了一个正方形的鸡圈,用了24米的篱笆,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学生交流、辩论、汇报)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表现不错,很多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下面的时间自己交流一下,本节课你获得了什么?你提出了那些问题?
课堂作业:
【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的周长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12-19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说课稿12-13
上学期三年级数学科教案五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1-09
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06-04
三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概率》教学反思09-26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09-30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