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招生政策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军校招生政策

军校招生政策 篇1

招生奖励政策

为激励招生热情,鼓励全员招生,现就招生事宜制定如下政策:

1、鼓励全体员工从各方面参与中心招生工作,并欢迎非本中心人员参与招生宣传,除有规定之外给本中心招收新学员的人员,一概享受此政策的相关奖励;

2、给本中心每招收一名新学员,本中心工作人员可获得奖励10元,非本中心工作人员可获得奖励30元;

3、工作人员按程序每正确办理一名学员的入学手须(须填写报名表、积分卡、学员联系卡、听课证)即获得5元报名费奖励,如手续办理不清楚或有误的,扣除奖励,罚款5元;

4、已经在本中心参加学习的孩子家长给本中心介绍新学员的,每介绍一个人,我们会给与其报名时优惠20元;(其他优惠政策正常享受)

5、本中心经营团队所有工作人员和专职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只要参与计拿总提成的应按照合同规定计拿薪酬,不再享收本奖励政策的规定;也不可与其他工作人员串通二次获利,一旦发现可取消其一切奖励薪酬;

6、各学科任课老师应保证学院的留有率达到基本的70%以上,如不达标,按照学生流失比例扣除其薪资,最高可以扣除50%,如超过70%的,按留有学生数量奖励10元/名,每增加10%则增加10元/名。

南京精英教育建业分部

军校招生政策 篇2

关键词:韩国高校,自主招生,招生专员制,自主化办学,人才选拔模式

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一直是韩国各届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几十年来,韩国教育部相继采取了多项措施对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高校招生考试的自主权,解决其诱发的教育公平问题。[1]作为李明博政府高校招生考试政策改革方案的主要议题,“招生专员制”(Admission Officer System)自推出实施以来,一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招生专员制”的实施背景及目的

(一)“招生专员制”的实施背景

过去数十年间,韩国大学入学招生制度经历了国家考试、大学单列考试、高中教育内审成绩组合等过程的多次变迁。然而,反复进行的各项改革均未能摆脱“以分数论英雄”的学生选拔理念,不但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大学选拔那些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富有潜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2]中学和小学教育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学生每天埋头学习书本知识,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丧失了教学乐趣和幸福感,沦为书本知识的“搬运工”,使本应是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场所的学校蜕变成了残酷的竞争空间,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课外辅导教育费用问题也日趋严重,加剧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社会各界纷纷指责大学未能实现招生录取的自主化。因此,扩大学校教育自主性和自律化政策范围,强化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权限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韩国政府创立了“招生专员制”,决心通过培养一批熟悉国家学习能力考试(高考)成绩评定、能够对学生学籍档案、学生身心发展各种素质和奖励荣誉、资格证书等选拔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学生选拔专家,推进高校自主招生,对大学招生考试录取工作进行彻底改革。[3]

“招生专员”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1995年韩国教育部发布的《5.31教育改革方案》,[4]“招生专员”类似于美国大学入学招生考试官员(admission officer),集学生选拔过程专门负责对书面材料进行审查的审查员(reviewer)和材料核准员(reader)的角色于一身,专职负责新生入学业务。[2]韩国教育部规定“招生专员”负责“审查各种招生考试资料,评价学生潜力及素质,最终决定其能否入学”。“招生专员”依照招生考试方法和种类负责审查多种材料,通过大学实施的综合面试对学生潜能及素质进行评价和选拔。[2]“招生专员”的职责包括:“研究、开发招生考试模式;分析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开设的教育课程;评价招生考试材料,选拔学生;帮助入学新生和在校生的学业、生活适应及人际交往和性格人格养成”,等等。

韩国大学教育协议会定义“招生专员制”是“大学依据自身或各招生单位的特性,培养和聘用大学招生专业人士,对考生学习成绩、个人环境、潜力及素质等因素综合判断来实现自主选拔学生的制度”。[7]学者认为,“招生专员制”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摆脱过去以分数为主的学生选拔方式,综合考虑学生考试成绩以及学生潜能、素质及发展可能性等要素进行评价的一种现代化的学生选拔方式”。[2]本文主张,“招生专员制”是高校通过聘用大学录取招生专业人士,多种渠道自由选拔录取富有创新精神、良好素质潜能、吻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建校理念的优秀人才的遴选制度。[9]

(二)“招生专员制”的政策目的

李明博在其总统竞选公约中提出了“三阶段实施大学入学招生考试自律化方案,实现学校满意度提升一倍,课外辅导教育费减少一半”等目标。作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选拔的举措之一,2007年韩国选定10所高校作为“招生专员制”试点院校进行试点。2008年,“招生专员制”正式开始实施,李明博政府提出:强化学生高中学习档案记录的公正性,提高其在录取中的参考比重;引入学业能力等级;构建实施高校多样化招生录取的专业组织;扩大实施促进社会融合的招生考试方式等政策举措。“招生专员制”是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入学改善方案中的第三个课题。[10]为了实现2012年全韩范围内实施“招生专员制”的正规化和常态化目标,大学教育协议会颁布了《“招生专员制”三阶段政策促进方案》。[11]以“招生专员制”标准开发委员会研制的标准为依据,通过“评价委员会”及“运营委员会”来选定大学。“招生专员制”先后经历了试点运营及正规化阶段(2007~2009)、全面铺开扩大实施阶段(2010~2011)和成熟稳定阶段(2012至今)。今天,韩国实施“招生专员制”的高校范围不断扩大,借助于该方式选拔录取的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加。2009学年度,通过“招生专员制”,90所大学录取了4,476名学生(占当年招生计划的1.3%),2010学年度117所大学选拔录取了24,696名(占当年招生计划的7.0%),2011学年度121所高校选拔录取了35,421名(占当年招生计划的10.1%)。

政府实施“招生专员制”的初衷,在于彻底改变过去学生选拔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以考试成绩和分数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采用综合考虑学生潜力、素质、大学设立理念和招生考试单位特性等因素的招生考试方法;[12]希望通过大学自主招生来克服给学生备考带来的困难;推进高校自主化办学和高中教育正常化,推动大学从消耗性的“选拔竞争”转换为积极的“教育竞争”,保障高校招生自主权限,摆脱政府统制;保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考虑学生潜能和素质,构筑涵盖学生记录档案、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及各种书面材料等录取要素的新选拔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在注重学生选拔环节的同时,营造有助于对新生入学后续管理服务的环境;[13]切实减少学生及家长昂贵的课外辅导教育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13]

概括而言,实施“招生专员制”并非仅着眼于学生选拔问题,还兼具缓和大学入学激烈竞争、减少课外辅导教育费用、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的改革意图。[15]

二、“招生专员制”的考察要素及实施成效

(一)“招生专员制”的考察要素

区别于常规意义上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招生专员制”侧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创新能力和潜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淡化了分数比重。[12]

“招生专员制”录取大学新生时考察的共同要素包括“学生个人特性”和“教育环境”两方面。[17]学生个人特性包括3部分:(1)“认知特性”(批判性思考、理解分析能力、逻辑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性等;素质、学业性向、大学或学科学习能力;讨论/说服力等沟通表达能力);(2)“情理特性”(自信感、积极性、领导能力、责任感、目标指向性、自适应能力、道德性、社会性;求知欲、好奇心、热情、学习动机等;价值观、学习态度等;未来发展可能性、学科适应可能性等);(3)“大学及考试招生适合性”(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及学科特性,具有领导能力,关爱社会)等(详见表1)。“教育环境”则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条件、高中类型、课程设置等方面。

“招生专员”与先前招生录取中的入学业务评价员,参与面试等环节的教授角色不同。“招生专员”选拔新生时,评价领域分为“教学科目相关活动、非教学科目活动、人格性向、学习环境”等四个领域。“招生专员制”不仅考察考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考察其潜力和素质;不仅依靠考试成绩等定量化材料,还通过观察、口试、面试等途径收集考生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关注考生表面能力,还考虑潜能、素质、可能性等潜在指标。[12]“招生专员制”旨在实现选拔新生从分数为主向综合的评价转变,从评价要素数值量化向对学习能力、学业及课外兴趣活动、环境等实施多维度、综合性评价的方式转变。[12]]

另外,按照学校要求和部署,“招生专员”除了参与招生考试方法的开发及实施招生选拔外,还负责新生入学后的学业指导、管理、监测服务工作,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的调整和适应。[20]

(二)“招生专员制”的实施成效

2007年“招生专员制”的试点引入对高校新生选拔和后续配套管理服务等环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中小学及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也带来了诸多变化。

1. 提升和改善了高校录取招生程序的公正性

“招生专员制”的政策焦点主要聚集于提高“招生专员”参与度,强化人员的专业性,确保招生考试内容的先进性、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性及可信性,注重制度运营的实效性等方面。在先前招生考试的基础上,“招生专员制”制定了“事先审查、中间审查、发生偏差时补正程序、确定最终合格者”的流程,通过集体评价和检查过程来扩大和确保招生考试程序上的公正性。最近3年,韩国30所主要高校增加了“招生专员”和招生考试,减少了特别招生考试的比重,扩大了一般招生考试的比重,招生考试制度向过程和结果中心的招生考试方向转变。[20]由于高中和大学的衔接项目日趋灵活,研究项目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项目等成为优化教育环境的契机和途径。尽管对“招生专员制”的公正性和信赖性争议不绝,但该制度推行和实施的必要性和应为性已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

2. 促进了高中教育的正常化

依照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招生专员制”使得入学招生录取方法多样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增强了高中和大学间的有机衔接和信息交流。[12]

“招生专员制”选拔录取新生过程中增加了对非教学科目活动、创新体验活动、社会支援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业余和课外活动的评价,明显提高了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程度和热情。[12]以高中学生课外兴趣小组为例,各学校平均课外兴趣小组数量从2007年的13个增加到了2011年的28个,各学校平均参与学生人数也由2007年的240名增加到了522名,活动的项目数也由2007年的32个增加到42个。[25]教师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升学指导等活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学校对升学指导及专业指导教师的配置获得了学生好评,学校教育更加灵活多样,提高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26]对通过“招生专员制”选拔入学的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显示,他们对大学生活普遍比较满意。[20]

高达51.5%的高中教师认为课堂上学生更积极参加讨论及课堂提问发言,仅有10.6%的教师对“招生专员制”给出了负面评价。[25]以大学新生构成的多样化变化为例,在参与高中的多样性(培养合格者的高中数)方面,从实施前的693所增加到774所,增加了81所,增幅为11.69%;学校地域多样性(培养合格者的市、郡、区数)方面,从引入前的165个增加为178个,增加了13个,增幅为7.88%;在学生阶层的多样性(家境贫困学生数或享受低保补助者人数)方面,从实施前的48名增加为70名,增加了22名,增幅为45.83%。这表明“招生专员制”在实现和确保学生构成多样化、强化大学社会责任感、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方面成效显著。[20]

通过“招生专员制”录取的学生和其他方式录取的学生相比,大学中途退学率较低,对大学生活适应较好;针对“招生专员制”财政支援的13所大学的研究分析发现,通过“招生专员制”选拔录取入学的学生和其他方式录取的学生相比,整体上平均学分绩点(GPA)、奖学金获奖幅度及比例都比较高。[20]在情理特性方面,通过“招生专员制”录取的学生在领导能力(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组织能力、关心他人和团队精神、远景和自信感、推进力和自我管理、责任感、社会奉献等)、自我主导性学习(计划、认知专注度、自我检查、时间和学习调节等)、学习态度、未来意识、职业成熟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其他方式录取的学生。[31]

3. 引发了其他学校的招生改革

目前,“招生专员制”主要在4年制本科院校实施。然而,随着“招生专员制”的正面效应广为人知,专科院校也通过学校自主实施的形式,尝试引入“招生专员制”。2013学年度,有20所左右的专科院校约1,800余名学生是通过“招生专员制”进行选拔的。可以预见,专科院校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实施“招生专员制”。

连一贯秉承考试成绩为中心的外国语高中、科学高等“特殊目的高中”也认为“招生专员制”符合自身办学特性,开始积极考虑引入这一制度来选拔新生。

三、“招生专员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招生专员制”实施时间较短,尽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教育的正常化和大学人才选拔的多样化、自主化,[32]但在具体推进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选拔过程欠缺透明度;“招生专员”专业性不足;评审公正性、材料可信性差;[17]诱发了其他形式的课外辅导教育;[34]推进速度过快,实施方式变质走样;[35]学校现场准备不足;[32]新生入学后续管理不够,[37]等等。

(一)“招生专员制”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招生专员”主要采取主观方式对考生进行评价,其公正性、客观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质疑。过去施行的以分数为主的新生选拔方式,将学力与学业成绩概念相混淆。[15]“招生专员制”视野下的学力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学业成就,而是从全人教育观点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心性、道德及素质等要素。[35]“招生专员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通过口述、面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但是,民众一般熟悉现有以卷面考试为主的选拔体系,能否真正接受考试分数高的报名志愿者落榜,而考试分数低的人员通过这样的选拔体系反被录取,这是非常敏感而富有争议的问题。[20]

为了消除这些争议,韩国政府强化和加大了对“招生专员”职务不正当行为的处罚力度。有人提议,“当招生专员职务上出现不正当行为时,应按刑法规定适用于公务员的条款执行”,并建议在《高等教育法》增设条款来推进高等教育法的修订。另外,政府及高校还强化了多数人参与的多阶段评价体系(韩国大学教育协议会实施了多数人参与的多阶段评价,高校配套制定了相应标准以确保“招生专员制”的公正性),要求大学实施“回避制册”制度(“回避制册”指的是与考生有特殊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评价事务)。政府颁布了司正官职业道德纲领,并对之加强持续不断的道德教育,以确保“招生专员”遵守职业道德伦理。

(二)“招生专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招生专员制”推进过程中,专业性和公正性常常被一起讨论。理论上,“招生专员”应是“能够对入学材料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审定,具备较高能力和道德水平的专业人士”,但目前这样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极为欠缺。

资料显示,2008年全韩国仅有42名“招生专员”,2013学年度增加至512名。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社会各界对这支队伍的专业性普遍持有怀疑态度。有资料显示,某校24名“招生专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2.7岁,其中20多岁的占1/3,还有刚大学毕业的人员,甚至有9名完全没有工作经验或仅有不到1年经验。[20]另外,“招生专员”中正式职员不到18%(包含4%无期限合同制人员在内达到22%),剩余78%都必须通过间隔1~2年时间再续约,缺少安定感的合同制限制了“招生专员”队伍的专业性。[12]

对此,韩国政府通过政府财政专项划拨资金对招生专员进行培训,以提升“招生专员”的专业性。培训内容涵盖“招生专员”必需的知识领域(教育政策、大学入学招生考试资料、评价方法、面试方法、统计方法、伦理道德教育);政府为解决“招生专员”的身份保障问题,甚至还修订了高等教育法,明确表示对“招生专员制”的支持;开设和运营了面向学生家长的研修项目,以确保其社会透明度。从2009年到2011年,共计596名现职招生专员、2,001名教师及1,825名学生家长完成了上述各项研修项目。[35]

(三)大学入学招生学生考试资料可信度较低

“招生专员制”实施后,学生高中期间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累计评价(speck evaluation)变得非常重要,随之而来的是杜撰编造书面材料问题开始出现。选拔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材料虚假不实,也催生和诱发了新的课外辅导教育问题。[34]考生向高校提交的推荐信和获奖经历、资格证明等书面材料存在违规操作乃至造假问题,甚至个别学生借助专业私人辅导机构,凭空杜撰或瞎编乱造和入学相关的书面材料,严重破坏了“招生专员制”制度设计的公正性。为此,政府引入了书面材料验证体系(包括对考生提交的自我介绍、教师推荐信等书面材料相似度进行检查、核实与评估),大学也纷纷动用人力或技术手段对考生提交的书面材料加强专业审查,强化面试,加强访问与视察学校,努力解决这些负面问题。

(四)滥用和私自扩大“招生专员”考察范围和要素

当初推行“招生专员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及家长的应考负担,降低考生对课外辅导教育的依存度。然而,令制度设计者始料未及的是,考生为了所谓的课外活动及素质提升,选择接受辅导机构流水线式的程序化培训,进而诱发了其他形态的课外辅导教育,引发了公众对该制度给学生增添额外经济和身心压力的担忧。据韩国教育开发院的问卷调查,在“您赞成‘招生专员制’对不参与课外辅导教育的学生更为有利吗?”的回答中,36.7%的高中教师表示“非常不赞成”、38.6%的学生家长表示“非常不赞成”,高达44.9%的教师表示“不赞成”,高达44%的学生家长表示“不赞成”。[35]

为了应对“招生专员制”诱发其他形式的课外辅导教育的问题,政府发布了旨在摒除课外辅导教育要素的评价标准,并实施了大学单列进行的“招生专员制”课外辅导教育影响评价,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有学生家长批评指出,虽然“招生专员制”帮助和鼓励学校实施非教学科目活动,然而现实中要么是没有非教学科目活动,要么是有一些形式性的活动,高中几乎沦为了新型的招生考试辅导班。

随着“招生专员制”的扩大实施,有些高校过于夸大比赛获奖成绩的作用,导致社会各界对“招生专员制”要求提交的书面材料也存在误解,认为“获奖成绩或课外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追加书面材料数量越多,将越有利于选拔录取”,一些机构趁机组织各种低水平重复性比赛。譬如,首都圈几所大学从2011年3月开始,将托业英语(TOEIC)考试的分数以及其他竞赛成绩用作入学招生考试评价要素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举措显现曲解了大学自主办学的政策。为了杜绝这些问题,政府严令禁止招生与托业英语考试成绩、校外比赛获奖或认证成绩、资格证书等挂钩。

四、“招生专员制”的政策改进方向

综合分析来看,“招生专员制”今后的改进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招生专员制”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为确保“招生专员制”今后的公正性、可信性,大学教育协议会下属的“招生专员制”专题主页及社会媒体专门网站,开始公开发布“招生专员制”概况、大学单列招生考试计划、大学单列宣传资料、招生考试要素、录取有关程序方法等详细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及家长对“招生专员制”选拔录取学生程序的知情权。以正在实施“招生专员制”的高校为对象,政府有关部门对制度的运营状况及效果实施周期性评价;以准备实施“招生专员制”的大学为对象,持续提供“招生专员制”的运营咨询服务;制定“招生专员”基本职业伦理道德框架,持续实施“招生专员”的职务专题研修,提升“招生专员”的专业性,确保社会公众对“招生专员”公正性、可信性的认可度;组建“招生专员协议体”,引导高校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公正、专业的大学招生考试程序及方法;通过设置“入学招生考试公正管理委员会”、“自身监察委员会”等机构明确监督和监控程序流程;按照“多人组成评价团进行多阶段评价”的原则实施选拔录取;各大学为强化“招生专员”专业水准,制定和实施大学自身的教育计划,等等。

高中学校则强调要着力开发本校教育课程,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活动机会;依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性向和期望等因素来提供可供选择的教育引导服务;实事求是地搜集整理与教科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的相关材料,对其完整、客观、翔实地进行记述,提供真实客观的资料。[31]

(二)引导民众理性看待“招生专员制”

引导民众理性看待“招生专员制”,因为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通过“招生专员制”的途径进入大学,只有当自身条件符合时,才需选择该方法,进行准备。换言之,若该选拔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则应选择其他选拔录取方式,并为之做好充分准备。

“招生专员制”选拔方式的关注点,从定量评价向定性评价、综合评价转变,这要求学生档案的填写及管理也要改变。[26]为了全面客观地呈现学生档案记录,学校今后应注重对课外兴趣小组的个人活动内容、社会服务活动动机和特长事项等进行客观记录;应鼓励各学校扎实推进和运营实施非教学科目教育课程,对学生参与非教学科目活动进行支援和扶持,从源头上消除以升学为指挥棒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残酷的分数竞争。

(三)完善“招生专员制”的学生入学服务

随着通过“招生专员制”招生入学的学生数增加,学生入学后的管理服务变得日趋重要。“招生专员制”录取的学生入学后管理服务空白问题,使“招生专员制”的废存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广的争论的焦点。今后,应积极开展大学新生入学后管理服务工作,保证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有机衔接。[32]

德国高校实行招生名额限制政策 篇3

因联邦各州、高校、专业等区别,限额招生情况也不尽相同:应用科技大学比综合大学招生名额限制更多,但不包含法律、经济、社会学等门槛较高的专业;法律、经济管理及社会学专业的招生比例仅为50%;本科阶段的限额比硕士阶段的高;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及东部各州,申请大学相对容易;图林根州只有26.2%的专业实行限额,而汉堡高校数学与自然科学专业的录取比例仅为8.3%。

德国高中生申请大学变得越来越难,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自2005年以来,新生入学人数增加了42.7%,高校人满为患,不堪重负,大城市及知名高校的情况尤为严峻,因此不得不通过限额招生的措施进行干预。二是每年有近5000万新生入学,就业压力较大,州政府需提早采取相应对策。三是通过提高分数线提高入学门槛。许多高中毕业生同时申请几所高校,申请者如在第一轮中没有被理想专业或学校录取,则会选择下个学期重新申请,造成有关学校及专业出现申请高峰。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关部门只好通过提高分数线的办法加大申请难度。2012年,德国20所一流高校的心理学专业的平均招生分数线为1.3分;经济管理为2.0分;在有的地区甚至只有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能被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重庆小升初招生政策 篇4

【重庆市重点中学有哪些】

重庆市教委直属学校有:重庆一中、重庆三中(南开中学)、重庆八中、育才中学、巴蜀中学、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西师附中)、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一外)。

此外,重庆市还有求精中学,重庆七中,重庆十八中,重庆铁路中学,重庆市永川中学校等各主城区和区县中学。

【重庆最好的中学是哪些?有没有官方排名?】

重庆初中没有正式的排名,不过家长们关注和热门的为重庆一中、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八中、巴蜀中学等学校,也就是重庆1、3、8中,因为这些学校中考联招成绩和升学率都很高。可以大致分为:

第一梯队:重庆一中、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八中、巴蜀中学、重庆外国语学校;

第二梯队:育才中学、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重庆巴川中学、重庆94中、重庆95中等等其他相关学校。

其实每个学校有自己的特点,南开中学高中部有非常好的升学成绩,教学风格也较为活泼;重庆一中有悠久的育学历史,成绩也位于前列;重庆八中管理严格,治学严谨,也有良好的口碑;巴蜀中学的学生近几年连连夺得中考状元,成为热门中学之一。建议家长不要看重所谓的排名,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重庆初中入学和孩子户口有关系吗?】

目前重庆市小升初的政策是将小学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对口分配到辖区内的各中学,因为重点中学的招生计划有限,每所小学毕业生不一定被分配到同一所对口的中学读书,各区将制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参评办法。一般而言,优秀学生升入重点中学,而普通学生升入辖区内的一般中学,小学毕业生肯定是全部能升入中学就读。

【小升初是不是一定要学习奥数?奥数奖状能帮助孩子择校吗?】

据小道消息,学生的奥数成绩能获得竞赛名次,有无奥数杯赛奖状,就能少缴甚至不用缴赞助费入校,其中重庆一中免费录取华杯赛一等奖学生入读。

【每个学校具体的升学流程是怎样的?】

每个学校在同一的招生流程下,会有各自的学校特点,比如巴蜀业主较多,一中看重孩子的小学班干部奖状等等,不同的学校会有所差异。

重庆重点中学入学方式解析

大多数家长朋友在为孩子选择小升初的时候,都会发现,对小学生如何进入各个重点初中的方式不了解。熟悉了小升初的入学方式,就能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以更大的几率进入重点中学,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重庆市重点中学入学方式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是指每个小学按照就近入学的方式,根据毕业考试成绩排名,学生持相应的学籍证明,就可在小学对口的初中报名就读,一般小学会有对应的初中,每个学校每年的对口中学会有细微变换,需要家长及时咨询了解,也有部分小学会推荐附近中学直接报名就读。

例如九龙坡区铁路小学对口的中学是铁路中学,江北区江北实验小学对口的中学是江北实验中学。

【保送】

保送即各主城区内部分小学会根据各自的评定规则,评选出综合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对应的重点中学,根据小学的具体情况,保送的名额的名额不同,大约为20个名额左右。

【特长生】

特长生,即是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科技特长生等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参加重庆各中学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考试通过则可被学校录取,有些学校会有特长生减免学费的特殊待遇。

重庆一中、南开中学,巴蜀中学等重庆的重点初中都会招收各类特长生,每年3月进行特长生的自主招生。

【学区房】

学区房是指家长通过购买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享受更多的重点中学入学优惠,可享受学校提供的报名名额以及减免部分择校费的特权,前提是家长必须为对应学区房的的业主。

【坑班】

坑班是指部分学校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开办的特殊培训班,通过考试等方式从中选拔优秀小学生升入本校初中,优秀的学生可以享受免交择校费的待遇。

【自主择校】

自主择校,是自主选择学校的方式,可以不考虑地区和学校的限制,在目标校缴纳相关资料,通过审查合格后则可被录取,会缴纳一定数额的择校费。

【点招】

点招,顾名思义就是点名招生。孩子特别优秀,或者获得某项大奖以后,就会有学校主动联系,邀请孩子到自己学校就读,并且可能会有减免择校费等条件。

还有一种情况,主城区的部分初中到区县小学中选拔成绩优异者进入本校,一般名列前茅的孩子才有这样的机会,而且点招在高中出现的概率更大。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重庆小升初招生政策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招生政策名词解释 篇5

这里的“高考招生政策”指的是国家、省市各级招生部门为了更加公正公开的进行招生录取工作而颁布的各项招生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一方面为各级招生考试部门的招录工作给予了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更重要的是将会成为考生和家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因此,充分了解高考招生政策并进行准确解读,非常有利于考生的志愿填报,这些文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枯燥乏味,但对于填报高考志愿来说却是相当重要的。

链接―名词解释―招生计划

各高等院校向教育部申报的本年度招生计划,同时报给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备案。在录取时,招生计划还可以局部调整。招生计划由招生主管部门通过本省的媒体发布等渠道向考生公布,包括招生院校和该校招生的专业及人数。

链接―名词解释―招生章程

各高校在教育部各项规定精神指导下自行指定的招生条款,一般包括学校性质、招生计划、录取规则、收费标准等,其中录取规则最为关键,需要考生和家长认真仔细研究。

链接―名词解释―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

链接―名词解释―大小年

在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部分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报考人数及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年份会比较高,有的年份会比较低。人们把录取分数线高的那年叫做“大年”,把录取分数线低的那年叫做“小年”。

教育考试招生改革政策分析 篇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校长教师轮岗制等热点问题受到群众普遍关注。12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全会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现就刘利民副部长回答记者提问作如下整理和分析:

【改革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四个“强调”:一是强调两个基本出发点,即适应国家人才需求,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二是强调三个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要求;三是强调了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四是强调指导改革的教育理念,即促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改革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改革时间表】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七大改革举措】

此轮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这是义务教育体现公益性、公平性的法定要求,要多措并举,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二是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适应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三是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五是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六是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主要举措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重点考查专业素养和创新潜质;对职业型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考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使选拔更加重视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创新潜质。

七是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重点举措包括:拓宽社会成员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渠道。为各行各业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业绩的在职人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改革发展趋势】

1、彻底改变考试招生录取办法。初中招生录取办法: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办法: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成绩。学业考试将成为一项严肃的工作。为解决学业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国家势必也将其交给社会专业组织负责,实现教、评、管分离。

2、全国取消中考的时间节点将是2017年。刘利民在答记者问时说:“建立健全初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这就发出了个信号,初中招生录取办法即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经过3年经验摸索,到2017年全国实行,取消中考。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教育综合领域改革推进了深水区,考试招生制度既是这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又是这次教育改革的重点,这说明国家

已下决心要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推进难的问题。

军校招生政策 篇7

国内在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政策比较研究方面,关于中印比较研究很少,这可能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可比性和比较价值。由于印度现政府实施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政策,使得民族教育政策比较似乎是一个伪问题。另外,与中国相比,印度高等教育优惠政策面临着更多和更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更多与其自身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有关,“借鉴经验”和“汲取教训”的意义似乎都不大。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从印度高等教育预留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表列种姓(SCs)、表列部落(STs)和其他落后阶级(OBCs)来看,三者都包含民族因素:“部落”与中国的“民族”概念完全对应;“种姓”既与政治和经济地位有关,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概念,也与民族概念接近;“其他落后阶级”包括背弃印度教而皈依其他宗教的“贱民”、游牧部落和地方少数部落等。第二个问题涉及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现代主义认为在各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或一致性的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揭示这些规律或趋势,后现代主义则“标志着与现代主义提倡的‘基础主义’、‘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相决裂,文化在此也突破了一致且规范性的概念,寻求多元文化的呈现”。[1]评判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孰是孰非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但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的比较研究,让我们对两国民族教育现代化的一致性与文化特殊性都获得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历史传统与现实背景比较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分别是两国特殊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产物。

(一)两种政策相关历史文化传统比较

民族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和民族政策的有机结合。从教育政策来看,中、印古代社会差异很大。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孔子就提出“学而优则仕”,从隋唐时期起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一套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分层的“教育———分层”体制,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古代印度实施种姓制度来解决社会分层问题,把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或“贱民”。前三个等级特别是婆罗门垄断了受教育权,首陀罗和贱民则被完全剥夺了受教育权利。《摩奴法典》规定:“假若首陀罗故意听人诵读《吠陀》,须向他耳中灌以融化的锡和蜡……假若他诵读《吠陀》原文,须割去他的舌头……假若他记忆吠陀原文,须将其身体劈成两半。”[2]上述五个等级的种姓逐渐分化为上万个亚种姓。今日印度高等教育预留政策受益群体中的“表列种姓”就是历史上的“贱民”,“其他落后阶级”主要为首陀罗。

从民族政策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统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观念成为指导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的社会核心价值取向。在内容方面“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既有一体性,又有多元性。明清时期还在入学和科举录取名额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优惠。[3]印度传统文化重视差异和多样,“几千年来长期遭受外族入侵,造成印度人种、民族、语言、宗教、哲学派别林立,形成了多样化社会。这与中国的单一社会状况形成鲜明对照”。[4]虽然曾经有过两次相对统一,但古代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印度处于小国林立、战乱频发的状态。一些弱小部族为了躲避战乱和剥削,逐渐躲入偏僻贫穷山区,形成今日的“表列部落”。近代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同样没有引发广泛的民族交往与整合”。[5]时至今日,印度社会各族群之间的种姓冲突、宗教冲突和部族冲突仍然频繁爆发,未能摆脱“以暴制暴”的怪圈。

(二)两种政策实施的现实社会背景比较

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印度则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在反抗殖民压迫的斗争中,受西方民族观念的影响,中、印两国都把外求民族独立、内求民族平等作为民族解放斗争的奋斗目标。独立以后,新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平等原则,印度宪法也明确规定保护所有公民的社会地位和机会平等。这就为两国实现高等教育民族平等奠定了宪法基础。两个历史传统迥异的古老国家,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却在民族教育政策方面表现出一致性的价值取向,不能不说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种必然趋势。

但是,要在高等教育中真正实现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中、印两国至今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就是两国各自为实现本国高等教育民族公平所做出的特殊政策措施。中国实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的根本原因,在于政策目标受益群体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导致整体学业成绩较低,如果没有特殊政策而按统一标准录取,他们将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也正是印度实施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印度实施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通过法律上的强制性措施对抗流传3,000多年的种姓歧视观念。

二、发展历程比较

(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促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一点体现在从《共同纲领》至今的共和国宪法之中。1951年规定,在招生政策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放宽年龄限制,根据考试成绩“从宽录取”。1958年“大跃进”和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高等教育民族优惠政策几度受到破坏,新时期以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招生政策方面,1978年对民族大学生实行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1980年开始对民族考生单独规定录取分数线,并在重点高等学校设置少数民族班。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对各少数民族考生开始实施“加分录取”的优惠招生政策。2003年,教育部规定由省(区)招生委员会决定,对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考生,可在院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近年来,各省区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具体实施政策:有的区分民族,有的区分地区,有的区分教学语言,有的单独划线录取并且对少数民族降分录取政策从民族聚居地区扩展到散居地区。[6]2004年《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发布,决定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原则。在学生待遇政策方面,200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规定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优先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停止学业。

(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的发展

印度在实施近现代高等教育民族优惠政策方面为时较早。1918年迈索尔士邦就宣布所有非婆罗门团体均为“落后阶级”,在大学和各邦机关中为各种姓预留席位、规定名额。这标志着预留政策在印度的开始。[7]独立后印度政府利用各种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印度《宪法》第29条规定:“任何公民不得仅仅因宗教、种族、种姓、语言或其中任何之原因被拒绝进入政府维持的或从政府资金中获得补助的教育机构。”1951年宪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中继续采取预留政策,即在公立高校中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预留一定名额。不同时期的名额有所变化:1950年是5%,1984年为7.5%,1994年为表列种姓15%、表列部落7.5%。[8]2006年联邦政府提出这一政策也适用于私立高校,并且增加了为“其他落后阶级”预留27%的规定,使得预留总额达到49.5%,从而引起社会争议乃至街头抗议。2008年联邦最高法院支持政府关于在政府资助机构为其他落后阶级预留27%席位的政策,重申“奶油层”(低等种姓中的中产阶级)必须被排除在这一政策之外,但对于预留政策是否适用于私立机构避免做出回答。除此之外,政府还大规模为进入大学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学生提供了其他资助计划,如奖学金、住宿补贴以及补救性训练计划,这些政策可以看作是对招生预留政策的补充和配套。

三、主要特征比较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都是对社会特定弱势群体的一种特殊照顾政策,旨在促进本国的民族教育公平。两者都有一定的配套政策,如对入学受惠大学生的经济和学业方面的扶持性政策(中国为预科制度)。但由于两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差异,这两种政策之间也有很大不同。

(一)政策制定主体和政策文本类型不同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制订主体是中央、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民委等,政策文本体现为行政法规、规章或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制订主体是联邦议会、联邦政府和联邦最高法院,各邦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政策文本形式体现为宪法、行政命令和法院判决。总体来看,印度三权分立制度中行政权力拥有强势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联邦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地制订和修改预留政策。各种姓协会、宗教协会等社会压力集团对预留政策的发展影响很大。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和其他落后阶级在总人口中占多数,他们的投票对各政党选举成败关系重大,各全国性主要政党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

(二)政策受益群体的类型和人口比重不同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10%。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加之许多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和文化观念落后等原因,每年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全国高考总人数中的比例一般低于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9]另外,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招生优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并非惟一享受优惠政策的群体,此外还有思想品德事迹突出者、全国性学科竞赛获奖者、港澳台和侨胞子弟等。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也包括自由战士的子女和孙子女、军烈属、运动员、残疾人和由外国遣返者等比较广泛的对象范围,但主要是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和其他落后阶级以及妇女。其中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占人口总数的24.4%,其他落后阶级人数缺乏确切调查数据,估计大约为29.8%或32%(不包括非穆斯林信徒中的其他落后阶级),[10]三者总计超过人口半数以上。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是一项真正的“少数”政策,对汉族考生的影响并不显著,那么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就是一项“多数”政策,对其他非受益群体学生的利益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另外,在17~23岁的适龄印度青年中,只有9%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11]而2006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12]可见印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程度要比中国低得多,高等教育入学竞争至今仍然非常激烈,这一切使得印度的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备受争议,特别是当政府近年来试图使预留政策适用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时。

(三)政策规范性与灵活性不同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与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制定主体不同、文本级别不同,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体制。由于种姓观念的影响和各种利益集团的激烈斗争,印度预留政策的实施必须借助于宪法权威,并且规定明确的法定预留比例,显得规范性很强,但灵活性不足。三权分立、政党政治和压力集团使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从创始起一直处于社会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政策作用的发挥。中国社会自古重视和谐统一,当代政治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些都有利于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与印度单一的预留名额做法不同,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加分、降分、优先录取和预科制等,便于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但是,适当提高其规范性是必要的。

四、问题与出路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在促进高等教育民族公平方面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是难以确知的。因为受益群体大学生数量确实有了很大增加,但这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大学扩招、受益群体学生自身的努力等。不过,优惠政策(或预留政策)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1分之差就可能使录取结果大相径庭的中国高考中,10~20分优惠的影响力量不可谓不大,而一些地方的优惠分数可能更多。以新疆2008年高考招生为例,文科一本汉语言考生录取线为525分,而民考汉考生的录取线为420分,差距达105分;二本差距为86分,其他层次的差距逐渐减小。理科录取线情况与文科相似。[13]在印度,如果没有预留政策,不仅高考成绩较低者的录取会成为问题,就是高考成绩与高等种姓学生相当甚至比高等种姓更高的低等种姓或部落学生,也会由于种姓歧视而被拒于大学校门之外。预留政策改变了许多低等种姓者的个人命运。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在促进高等教育民族公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数量与质量问题。虽然实施了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但是中国除个别几个少数民族外,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总数中的比例仍然低于本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也未能有效解决受益群体在高等教育中的代表性不足问题。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有81%的技术教育(木工、管道和电工等)预留名额和97%的高等技术教育预留席位被闲置。[14]至于由于高等教育招生中的特殊政策而得以进入大学的受益群体学生的学业困难和毕业时的学术水准问题,在两国也都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必将影响受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和将来的事业发展。

2.“改身份”问题。在中国,有汉族家长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改为少数民族;在印度,高等种姓的人也想方设法改为低等种姓的人。两者的目的都是获得国家优惠政策。这种现象的存在影响了不同民族之间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3.“奶油层”问题。中印两国都存在着受益群体中层从优惠政策中获益较多,而下层则被边缘化的问题。这就影响了受益群体内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4.学费问题。在中国,1997年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6.83%,2000年则下降为5.71%(当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这无疑与当时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推行有关。在印度,教育预算的1/3用在了只占全国学生人数1/20的高等教育上,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收费很低,但是长期的福利化给政府财政以很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速度,也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印度的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文盲率至今仍高达40%上下,小学1至8年级的辍学率约为54%)。[15]如何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及给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以必要的资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思路。

5.监督问题。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的立法层次低,在高等教育招生地方和学校自主权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对民族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印度的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虽然被提到了宪法的高度,但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应对未完成预留名额的机构给予何种处罚,或者对超额完成预留名额的机构给予何种奖励。[16]

中、印两国的高等教育民族优惠政策还各自面临着自己独特的困扰因素。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与“地区平衡”密切相关,那么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则是“政治平衡”。

在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在社会层面争议较少,虽然学界近年来对这一政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做了许多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并不是由本国社会思潮推动的,而是受西方国家肯定性行动社会论争的影响,主动为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寻求逻辑和法理根据。传统和谐文化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发展的良好社会条件。中国的民族教育问题与地区发展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辽阔的西部地区,从政治角度看,这一民族分布格局使得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从经济角度看,这里生态环境恶劣,交通条件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但是矿产资源丰富,草原辽阔,中国高等教育民族政策必须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地区均衡发展做文章。

印度表列部落的分布与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相似,也面临着地区发展落后的问题。但是表列种姓和其他落后阶级与高等种姓并无地区分布的差异。印度高等教育预留政策发展的动力和困扰都来源于无时不在的政治斗争和利益博弈。印度尊重差异和多样的文化传统,使得印度社会基于种姓、部落、信仰、语言、地区和政党身份而高度分化,成为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利益集团的组合体。不同利益集团都在现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度这一西方民主政治框架中积极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预留政策成为国家政治斗争的焦点,常常引发流血冲突。支持者强调社会公平,反对者则强调优异与效率。任何政党和任何一届政府都必须慎重对待预留政策话题,因为它对选举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差异没有妨碍两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政策体现出目标、内容和问题上的某些一致,这就为相互借鉴和学习提供了可能,但是基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差异,也产生了形式和面临问题方面的差异性,这既是我们在比较研究与借鉴中不可不察的东西,也反过来加深了我们对两国传统文化与现实国情的理解。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体现了两国政府在追求高等教育民族公平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本文分析了两者所基于的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论述和比较了它们的发展演变、主要特征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着重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促进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地区平衡”,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则是处理好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平衡”。

军校招生政策 篇8

麦肯齐表示,政府承诺的150亿澳元策略草案将于不久后公布。该草案涵盖了对2013年2月《钱尼报告》内容的回应,敦促澳大利亚在国际教育领域开展更好的合作。

麦肯齐在教育年会上的发言重点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国际教育跨部门的协调:跨部门的协调是《钱尼报告》指出的第一项改革重点,国际教育产业部门的各项咨询须朝向精简程序的方向进行。第二,重视教育质量:维护教育质量一向是澳大利亚政府发展教育的核心思想。政府的高等教育重整工作已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提升教育质量,逐步松绑政策、简化程序,减轻各大学行政负担,让教育机构朝教育专业更自由地发展。第三,为国际学生提供积极的生活经验:根据咨询委员会建议,国际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经验对于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评价很重要,必须确保国际学生在澳大利亚开放、友善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支持。第四,合作伙伴关系:澳大利亚教育机构及政府部门需对外发展与建立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伙伴关系,尤其是与亚太地区国家建立交流伙伴关系,攸关澳大利亚未来的经济富裕。向拉丁美洲国家推广澳大利亚为高质量教育输出国也是发展重点之一。

此外,麦肯齐还强调了简化学生签证审批程序、国际教育数据分析与研究、澳大利亚留学的全球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

上一篇:人事专员个人简历模板下一篇:中华民族民俗导游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