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体制研究
内容提要: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应该如何管理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居住形态集中化、社区结构异质化、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表现出利益诉求增多、民生诉求凸显、民主诉求增强等特点,这就要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成都以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构建促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以村级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水平提升;以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为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镜鉴。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体制;创新;成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统筹城乡进程的深入推进,一个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形成并已初具规模。从全国范围内看,四川、河南、山东、湖北、江西等地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很好地推动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但随之而来的是新型农村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统筹城乡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现有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需求,这就要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以适应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需要。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及治理新需求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定论。综合来看,我们可以把新型农村社区理解为:在农村地域内,通过村庄合并、征地拆迁、产业带动、旧村完善、服务共享等方式形成的以村民集中居住为主要特征,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和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居住形态集中化。新型农村社区一般都突破了传统建制村的行政区划,以农民的集中居住为主要特征,人口绝对数量大幅增加。新型居住形态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利益联系方式,必然要求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的转型与重构。如农民集中居住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劳动生产半径增大,生活、居住成本增加,就业、就学、医疗、社保等方面的问题都要求在新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框架中加以解决。
2.社区结构异质化。由单一的自然村构成的行政村(社区),血缘关系和人口结构较为简单,村(社区)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均质化程度较高。而新型农村社区打破了传统以户籍和行政村为基础的居住方式,其居(村)民可能来自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村落,人口结构的异质性明显增强。加之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阶层日益多样化。比如,大量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村)民不再仅仅依靠农业谋生,而是更多的转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工作,产生了如企业主、土地流转业主、进城务工者等多样化人群。双重职业和身份的居(村)民开始增多,使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村)民身份出现了复杂化特征。新型农村社区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社区结构的异质化特征尤为明显。
3.治理主体多元化。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失去土地的居(村)民、土地流转业主,来农村养老定居的城市居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等新型主体,已经成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他们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必然会对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形成了社区(村)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共治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新格局。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出现与合作共治已经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及其治理的显著特征。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新需求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形态,其社会环境与社会管理主客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传统农村独门独院和自给自足生活环境及其治理结构相比有根本的变化,形成了多样化的治理新需求,迫切要求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1.利益诉求增多。新型农村社区利益格局复杂化,利益纠纷增多,涉及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居(村)民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维护、社区服务、物业管理、治安调解等事务明显增多,土地利益、发展利益、社会保障等诉求明显增强,社区管理面临新挑战,亟须新型农村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2.民生诉求凸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型农村社区的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其中有三个问题较为典型。一是就业问题凸显。农民集中居住以后,有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有的农民转入了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但由于他们一般缺乏现代化的劳动技能,往往会出现就业困难、“坐吃山空”的现象。居(村)民没有稳定的就业就不可能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长久和谐与稳定。二是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如居(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居(村)民的就医、养老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三是文化民生诉求激增。农民集中居住以后,随着身份的转换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村)民的文化需求大量增加。只有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才能使居(村)民各得其所,精神富足。
3.民主诉求增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居(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利益关联度的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居(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民主诉求也较传统行政村和城市社区更为凸显。正所谓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民主的诉求。由于涉及居(村)民的利益问题多,他们要求参与社区治理的愿望和要求也日趋强烈,希望作为“社区人”更多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这必然对传统社区管理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以上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和治理新需求,是统筹城乡进程和乡村社会变迁的必然产物,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既为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也对新形势下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出了紧迫任务和严峻挑战。
二、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成都实践”
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随着“三个集中”[1]、“六个一体化”[2]和农村“四大基础工程”[3]等统筹城乡发展重大举措的深入推进,尤其是2007年《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的出台,大量打破原有社区建制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始出现,农村集中居住人口已经过半。居住形态的改变呼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都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了农村社会管理新格局,维护了农村转型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一)以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构建促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型
农民集中居住以后,居(村)民之间的融合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纠纷增多,只有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内生机制,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制度创新便是这一治理需求的回应和供给。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制度创新肇始于2008年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从2008年开始,成都先后出台了《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制度,村民议事会普遍建立,初步形成了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制度体系,构建了“党组织领导下,村民(代表)会议或议事会决策,村(居)委会执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格局。这一格局中最为亮点的就是村(居)民议事会的制度创新。村(居)民议事会基于村(居)民(代表)会议的授权范围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一方面作为村民(代表)会议的常设议事决策机构弥补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村民(代表)会议“虚置”的不足;另一方面使村(社)委会的职责得到规范和限制,拓宽了村(居)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渠道,有效保证村(居)民民主权利的有效施行,同时为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了制度平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另外,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中,这一制度又有了新的演进。农民集中居住以后,以前的小组管理单元变成了楼栋,新型村(居)民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增多,如何更好地融入楼栋管理,维护村(居)民权益,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面临的紧迫课题。由此,成都尝试在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多个村(居)民聚居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立跨村的联合议事会(新型农村社区议事会)、农民集中居住区与多个村的联合协商议事机制,对新型农村社区内涉及多个村村(居)民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民主决策和管理。这样就有效克服了原单个村民议事会在新型社区治理中的不足,很好地满足了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新需求,使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这是村(居)民议事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二)以村级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促新型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水平提升
2008年11月,成都市《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成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的全面启动。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分类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统筹统建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4]其中,分类供给机制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对应的供给主体做了具体划分,形成了社区(村)级公共服务多元主体的供给模式,厘清了政府、市场和社区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相互关系,实现了三者之间有效的衔接与互动。经费保障机制规定,从2008年起由市县(区)两级财政每年向全市范围内的建制村和涉农社区提供不低于20万元(2011年调整为25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实现了地方为基层服务、财力向基层倾斜和社区(村)“有钱办事”的目标,提升了农村社区(村)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统筹统建机制统一了规划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布局,推动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的统筹建设,实现了公共资源的有效整合。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为谁而治理、由谁来治理、怎样治理的问题,构建了新型村级治理体系,提升了基层民主治理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形成了优秀人才向村(社区)流动的体制机制,增强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竞争力和工作能力,提升了基层工作的执行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曾把这一制度创新体系概括为“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相互促进的成都模式”。[5]民主和民生在这一制度创新中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和相互促进。
(三)以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促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参与型”社区管理和“多元治理”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应以培养公民参与和志愿精神,保障和促进公民社会向独立、自主、自治的方向发展为落脚点。近年来,成都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把培育和规范社区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突破口,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桥梁作用。从制度层面来看,2009年底《成都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的开启,2011年《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意见》的出台,又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化。其中,关于成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园,大力推进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等举措为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从实践层面来看,成都近年来大力发展社工队伍、志愿者队伍及行业协会、业主委员会等公民社会团体,壮大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为村(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和公共服务。如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成都市田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的成立,很好地落实了“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则,激发了社会的内生力量。2012年6月29日,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成都市公益组织服务园的成立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标志着成都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很多人要问,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力在哪里呢?成都的实践充分证明,党和政府的推动是社会组织发展和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动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资金及其制度安排是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保障和动力源泉。另一方面,社会自身的生长也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壮大提供了内生驱动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激活,社会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大大改变了以往党委和政府包揽一切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很多新的社区管理问题在社会的有效“协同”中得以迎刃而解。
三、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思考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善治”的组织架构“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6]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其实质就是要进一步厘清社区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中的关系,构建起多样化社区组织的“善治”架构:即社区党组织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领导核心,集体经济组织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和参与主体,社区自治组织则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主体,社会组织是新型社区管理的重要“协同”力量。因此,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首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社区党组织建设,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改进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领导方式;合理界定社区党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责权限,切实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其次要切实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壮大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经济基础。再次要准确定位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避免社区居委会因疲于应付“政务”而无暇做好本职工作,有效克服和解决不断给社区提要求、压任务的问题,实现居(村)民的事,居(村)民自己说了算。最后,要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和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只有实现社区(村)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转换与有效运行。
(二)厘清和健全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的内部结构和配套制度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衔接政府与居(村)民的纽带和桥梁,是居(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强化新型农村社区自治功能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一是要厘清社区居(村)民自治的内在结构。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社区议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借鉴于成都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居(村)民议事会和居(村)民委员会要准确定位、各行其权,形成社区治理合力。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是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成员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实现社区依法民主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居民议事会是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的社区自治事务的常设议事决策监督机构。居(村)民委员会是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执行机构,执行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以及居民议事会在授权范围内的决议,向居(村)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居(村)民议事会负责,接受其监督。二是要健全社区居(村)民自治的配套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居(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成都完善城市居民自治机制试点方案,2010)。健全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居民议事监督制度、议事规则、社区事务听证制度,规范社区民主决策程序,提高民主决策水平;健全社区工作规范,完善居(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社区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健全民意表达机制,推行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日记、民情联络员、民情恳谈会等工作方法,建立定期走访联系群众制度、居(村)民委员会成员包片联户制度,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完善居(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居(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制度等。
(三)培育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及管理体制
“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反映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社会化程度。”[7]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社会组织的壮大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重要标志,它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发社会的内生力量,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公共服务供给和矛盾纠纷化解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因此,在加强和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和规范公益性、社会服务型等社会组织,并完善其参与社区管理的体制机制。一是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对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放松准入条件,建立行业协会成立听证制度,打破传统的“单向申报审批式”的登记管理模式,探索民间组织管理“以民管民”新格局。二是要大力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站,通过政策的引导,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志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为志愿者搭建爱心平台的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需求的志愿服务。三是要创新社会组织管理的体制机制。降低门槛,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出台政策,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监管,规范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畅通渠道,强化农村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
(四)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任意抽选当地街道社区的糖尿病病人84例, 病人的岁数在59~73岁之间 , 有46例男性病人 , 38例女性病人。病人的平均岁数为65.5岁, 平均患病时间为11.5年。将84例病人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接受社区疾病管理及用药治疗, 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和治疗。由于上述病人的岁数、患病时间、性别等资料接近, 区别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因此可以作为抽样实验的样本。
1.2 实施管理及用药治疗措施
1.2.1对照组该组病人接受常规用药治疗、看护及管理。 病人在临床接受诊治或病情发生变化时, 医生及护理人员要及时为病人实施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并叮嘱病人按时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
1.2.2观察组对该组病人实施社区疾病管理及用药治疗。1对病人实施糖尿病知识教育: 医务人员要定期到基层街道社区中为糖尿病病人开展疾病知识教育。具体来说, 医生和护理人员每个月要为街道社区开展2~3次糖尿病知识讲座。在讲座上, 医务人员要为病人介绍糖尿病的各种常见症型和基本病发症状 , 增加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使病人能够消除对疾病的恐惧, 安心接受治疗。2帮助病人正确服用药物:社区的医务人员要向病人介绍各种控制血糖的药物, 使病人能够了解当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哪些。同时医务人员还要让病人了解各种药物的成分和药学机理, 提高病人对药物的认识。此外, 义务人员还要告诉病人服用药物的方法、时间和口服用量, 叮嘱病人按时足量服药。3为病人调节饮食结构:社区医务人员要帮助病人调整日常饮食规律, 让病人按时用餐。医务人员要叮嘱病人多食用纤维食品, 少食用油腻食品、甜食和难消化的食物。4生活习惯管理:社区医务人员要经常组织病人到户外参加健身活动, 使病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社区还要定期为病人测量血糖, 掌握病人的血糖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病人接受社区疾病管理对血糖测量指数的影响
观察组接受社 区优化管理 以及治疗 后 , 空腹血糖 指数为 (6.01±1.23) mmol/L, 对照组为 (7.61±1.79) mmol/L, 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2 实施社区治疗管理的效果
观察组能够自觉服药的病人有39例, 能够科学进食的病人有31例, 自觉锻炼的病人有36例;对照组能够自觉服药的病人有25例, 能够科学进食的病人有11例, 自觉锻炼的病人有13例;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现代社会, 糖尿病属于普及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病, 病人一旦患上糖尿病后, 日常生活会受到许多影响。当前临床医学界尚未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案[2]。病人在患上糖尿病的初期, 如果医务人员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病人抑制疾病, 病人就很有可能患上其他并发症。为了使病人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街道社区必须提高对糖尿病病人的关注, 并采取人性化的医护方案, 从不同层面对糖尿病病人实施管理, 让病人能够在社区中获得优质的治疗和护理服务。从社区的日常工作情况来看, 社区实施的糖尿病管理工作与基层医院开展的疾病管理工作不同。社区糖尿病管理深入基层, 可以全天候、迅速到达病人身边为病人实施治疗和护理[3]。社区的疾病管理工作给广大糖尿病病人提供了十分便捷的用药、医治条件, 能够改良病人的居住环境、生活水平。在该文中, 笔者采取才抽样实验方式, 为社区病人实施了系统性的看护管理和用药治疗。通过统计数据可知, 病人在接受社区管理之后, 血糖测量结果明显有所变化, 用药治疗和管理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因此, 广大基层街道社区应对糖尿病病人进行人性化管理与治疗, 帮助病人提高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俞捷, 张艳, 周士萍.社区糖尿病患者85例健康评估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 2010 (5) :112-113.
[2]刘云萍.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5) :57-58.
中国社区建设有两个原动力,一个是政府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推动力,一个是社区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力。而社区作为地方管理的最小单元,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力则反映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居民的根本诉求,因此,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完善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服务则是一以贯之工作机制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管理 规划推动力 需求拉动力
▲▲一、现状分析
中国社区建設现采用三个实施模式,分别为社区重建模式、政府授权模式和社区自治模式。
社区重建模式指社区改变原有的农村村委会的集中管理模式,进入城市社区管理的新技术。政府授权模式是政府把建设社区的权力授予社区,社区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社区建设,这是两个责任主体按照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所进行的合作关系;社区自治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独立。
虽然在我国这三种模式都有存在的案例,但是,社区管理的实际情况是三种管理制度的结合模式,以政府授权为主,社区自治为辅。在大的政策贯彻执行的方面主要采取政府授权模式,根据社区本身居民组成、经济条件、社区环境等因素采取社区自治模式进行综合管理。
▲▲二、社区体系
社区服务人员主要是由社区党组织、居民事务管理和服务人员以及社区工作站组成。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其主要职责是:
带领辖区党员和群众完成各项党政要求任务,依法开展各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相关的社区活动,组织抓好社区道德文明建设,做好社区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工作,紧密联系群众,及时收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及时的改善。总的来说,社区党组织是为进一步把握政府对社区治理的主要方向而建立。
居民事务管理和服务委员会主要是针对辖区内居民各项事宜进行服务和管理,主要包括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以及城市管理等相关的事务。同时该部门分别为门栋长、居委会以及网格管理员,均由三名社区服务人员组成,居民可通过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问题反映。
社区工作站通过“议行分设”,把不属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的行政性工作分离出来,使社区居民委员会真正履行依法自治职能,行政性服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行政性服务、福利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而就长湖社区而言,社区工作站的设立主要是政府购买岗位提供给无就业人群。而社区服务的主要是践行社会化服务,包括老年休养院、老年活动室、托幼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物业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以及辖区内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的协调管理;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协调管理以及开展其它便民利民服务工作。
▲▲三、城市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内容
国务院已经提出,公安、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结合各自职能,把工作落实到社区。“稳定进社区”工程的启动和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加强了城市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包括社区企业在内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共同参与社会居民的管理与教育服务,在人力、资金、场地等多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纵向来说,是要求社区在拟定社区规划方案、制定相关完善机制的同时,要结合社区自身的历史发展,社区区域的文化特色以及社区经济的发展要求,总的来说,社区的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横向来说,是要求社区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同时,要考虑周边社区的发展要求,合理预测周边社区发展的外部性影响。由于社区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独立,与周边社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社区需要将周边社区的辐射效应转化为正外部性,对自身的发展起到增强效应。
充分利用社区的自身资源,根据社区在经济上的实际情况, 通过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社区就业信息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机构向城市居民提供一些迫切需要的服务与保障,使居民基本享有同普通市民一样的生活、居住、子女教育方面的权利,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良好社会生活环境,是社区做到资源充足、社区居民生活幸福,从而增进社区公共福利,帮助城市居民克服困难,改善生活,维护城市社会居民的合法权益,为国家社会保障资金和服务的不足提供补充和支撑。
▲▲四、结论及建议
(一)社区经济与文化自治
社区作为地方管理的最小单元,经济上的独立是根本,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带动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反映到社会。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社区吸引外部资金到社区投资、鼓励或规定银行向社区投资、政府在社区进行公共事业投资以及引导社区内企业向社区、向家庭的产业延伸及各级伙伴关系的形成,都是社区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
社区在做到经济建设和政治贯彻的同时,还要注重社区文明建设,把握时代主流价值观,进行社区道德文明建设,提高社区居民道德文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居民的认可和理解。
(二)社区服务项目应因地制宜
在某些社区,分别设有残疾人康复治疗室、孤寡老人活动室等服务机构,但是就公开信息来看,该社区孤寡老人仅有一名,残疾人48名,但是残疾人康复治疗室仅有一张床并没有相关的理疗设备和理疗服务人员。
因此,社区服务项目的建立应该基于社区居民的主要需求,精化社区主要需求项目,减少社区资源空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社区自治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肖 艳.《关于我国社区服务理论发展的分析与思考》.求实.2000.
[2]项智宇.《城市居住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研究》.重庆大学. 2004年5月
【作者简介】姓名 张雅婷 女 出身年月 1993年10月 身份证号420112199310232748
时间:2012年02月06日 16时29分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作者:张 艺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42亿。大规模人口流动为我国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繁荣的同时,传统的严重滞后的流动人口社会服务与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语境下探索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对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与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社区化服务管理是指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配合下,政府、社区居委会、其他公共组织及个人利用社区资源,依托社区组织和机构,面向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过程。社区化管理是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基本途径。当前流动人口就业、社保、医疗、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供给不足、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各地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在现实而急迫的外来人口管理的社会需求面前,在大量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下移到社区的体制现实面前,社区已成为社会管理的前沿,也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的主阵地。①社区化管理是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基本途径,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借助社区平台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职业培训、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努力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逐步使流动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均等化政策待遇,让流动人口共享改革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社区化管理是有效管理流动人口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单位制影响的逐渐式微和社区建设运动的兴起,原有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汇聚到城市社区,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化管理模式的运行让流动人口进入到城市社区中成为社区居民的一员,享受流入地市民待遇,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参与社区生活,参加社区活动,融入社区组织,最终实现流动人口组织化管理。
社区化管理是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社会为目标。②在当前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口面临着制度上的社会排斥,主要是政府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应从制度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推进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赋予社区基层组织更多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增进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才能使城市流动人口实现与原有的社会心理逐渐分割,逐渐被城市化或市民化。
推进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阻碍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社区发展并不完善,导致我国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流入地政府供给的公共服务。社区行政化趋势明显:社区基层组织定位不准。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当前社区基层组织实际上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社区事实上是被视为一种行政执行工具,它从组织、人员到工作、项目以及资金筹募和资源配置,统统由政府机构说了算。③基层政府将社区自治组织当成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是社区基层组织定位不准的具体体现,是导致社区组织行政化的根本原因。
社区归属感差:流动人口社区参与不足。社区基层组织是居民的自治组织,由居民选举产生,并对居民负责。但是,当前的现状是流动人口在社区中的归属感差。社区工作按照管理的对象可
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本地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一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防范和管理,以治安和计划生育工作为主。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被人为地置于对立状态。社区作为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居住和相互交往的场所,未能形成一种非制度化的、具有社会情感支持和特殊主义取向的互动关系,反而因制度的区别对待和本地居民的排斥而演变为“二元社区”,④从而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非制度性鸿沟。
社区经费投入不足:流动人口所需公共服务短缺。按照我国财税制度,当前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财政承担。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地方政府往往将公共服务地方化,由此导致了公共服务的地方保护主义。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基本特征。流动人口由于其分散性和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其利益要求往往得不到流入地政府的重视。因此,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区中迫切需要享有的诸如子女义务教育、就业、劳动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十分短缺,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社区教育缺失:流动人口素质提升缺乏渠道。当前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自于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在进入城市务工中面临着职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关系等一系列的转变和适应。很多进入城市中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社会生活圈子相对较为封闭,其人际关系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方面,日常交往的人群主要是老乡、亲戚等。社区教育的缺失,使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缺乏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及重构与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社会关系网络的渠道,阻碍了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育。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重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构建社区层面的属地化管理体系。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中的缺位。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突出社区的主体性地位,重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能,构建社区层面的属地化管理体系。一是要强化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登记、证件的发放、核查等,对证件办理不齐的流动人口进行劝导,并建立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二是重构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职能。流动人口在“社会人”向“社区人”转变过程中,政府应改变观念,强化属地服务意识,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以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出发,社区应积极整合就业、社会保障、民政、计生、工商等部门资源,为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积极推动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活动。一方面政府应转变职能,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使政府行政和社区民主自治有效结合、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社区自治组织应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切实承担起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核心是参与。社区组织应赋予流动人口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日常服务和管理范围,做到与本社区居民同对待、同服务、同管理。
完善社区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社区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的经费投入,是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实现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基本保障。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经费保障工作,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充足、保障的原则,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工作人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等社区专项经费按照财权和事权划分相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区工作需要相应增加。另外,应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
完善社区教育,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素质。由于流动人口突出的流动性特点,居住地点的不固定使他们在传统正规教育框架内难于接受教育。社区教育应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课程,开设内容灵活多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以科学文化知识、法律常识、劳动技能、生活常识为主,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并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社区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教育。(作者单位:江西警察学院治安系;本文系公安部软科学课题“中部崛起背景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
2011LLYJJXST095)
注释
①王志强,郝安振:“社区已成社会管理前沿,服务均等化维护社区稳定”,《半月谈》,2011年第6期。
②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③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页。
摘要:
社区警务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第四次警务革命,其核心思想是警察立足于社区,面向群众,通过密切警民关系,加强警民合作,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本文从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的现状出发,重点论述了当前我国社区警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研究、警务思想、社区民警素质和社区建设方面分析了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进一步推进社区警务建设,从深化社区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和构建预防犯罪调控机制以及建立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社区;社区警务;社区警务发展模式;社区警务建设
引言:
2003年,公安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的文件,做出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机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的工作部署,特别是加强和改革公安派出所工作,大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会议,对于公安工作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社区警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逐步被中国警学界和警方所认同,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社会变革时期,社区警务作为一项以预防犯罪为主的全新警务理念、警务思想、警务战略,与传统“以打为主”的警务思想、警务发展模式有着质的区别,对于当前公安警务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治安环境,推动社区建设的发展。
2、有利于加强警务理论研究,丰富公安警务思想内涵。
3、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推动公安执法领域革命。
正文:
一.社区与社区警务
(一)社区的涵义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阐述了“社区”的含义,他认为,社区是一种基于情感、内心倾向而建立起来的富有人情味的、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关系亲密的由同质人口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我们认为,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简单地说,社区就是一种地域性社会。具体地说,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具有特定的生活方式,是有特定的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二)社区警务的涵义
社区警务的基本内涵:一是社区警务体现警方和社区的关系,即警方与社区通过警务活动和社区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二是社区警务的目的在于警方和社区共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
(三)社区警务的特征
一是警察形象柔性化。在社区警务中,警察不再是令人生畏的严厉执法者的形象,而是有人情味,注重人际沟通,善于听取意见,做群众工作,提供多方面
服务。二是警民关系伙伴化。社区警务强调警察应和社区成员之间结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对策,而不是以管理者自居,从而缓解了传统警务方式所造成的警民关系紧张状况。三是警务工作社会化。社区警务的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扼制犯罪的根本力量也在社会。因而在社区警务中应注重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善于向社会要“警力”,使治安工作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四是治安对策前置化。社区警务本质上是以防范治本为主的战略,不再是单纯追求案发后的快速反应、及时破案,而是注重防范在先,及时发现社区的隐患,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初起萌芽状态。
(四)我国社区警务的主要内容
一是贯彻公安法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二是执行司法机关决定的考察、监督、管制。三是管理户口。四是对辖区内公共复杂场所与地段、特种行业、企事业单位和要害部位及居民区,实行居地治安管理,协助辖区内的大型单位搞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减少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五是开展以治安保卫委员会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群防群治工作。六是对社区发生的治安和刑事案件,组织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七是接处警工作。八是以巡逻、守望、巡查、访查、检查为主要执勤方式,严密对社区控制;受理群众投诉,开展对社区居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与社区公众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确保社区平安和稳定。
二.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现状分析
我国原有的公安机关领导下的以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为指导方针的基层治安基础工作、群防群治理念及工作模式,实际上是“立足警察、面向社会”。这与当代的社区警务战略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这种传统的警务模式的立足点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实践上不利于拓展社区警务的发展空间。在政策和组织领导上制约着对社区警务资源与运作的统筹规划和整合协调。因此,社区警务改革的方向应由原来的“立足警察、面向社会”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立足社区、面向社会”的社区警务发展模式。
所谓“立足社区、面向社会”的社区警务发展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在社区警务的组织实施方面,应当确立“政府领导、警方主管和指导、社区自治组织主办、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综合性社区警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必须紧紧依托、依赖、服从、服务于社区的发展和建设;
(三)必须立足社区建立公共安全共同利益机制,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社区警务资源;
(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必须以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为导向和切入点
由此,我国结合社区现阶段实际情况,创建了“打防控”一体化为主导的社区警务发展模式。
随着社区警务思想的不断深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普遍加大了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改革力度,重点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目前从警务机制运行情况看,基层派出所都设立了社区民警,划分了责任区,有的地区还建立了社区警务工作室(站),制定了相应的勤务制度等等。此外,巡警和刑警分别承担了社会面的巡逻控制和责任区的案件破获工作。通过构建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格局和建立基本的警务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了公安工作重心由打击向防范上的战略性转移。从警务模式结构上看,虽然各地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创建了符合各自实际的打击型、防范型
和服务型等多种社区警务模式,但是,诸多的警务模式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坚持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体现了“打防控”一体化的社区警务思想,并占据了中国社区警务工作的主导地位。
三.新形势下我国社区警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管理上的问题
1.社区警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上至公安部,下至县、市、区、局都没有设置专司社区警务的专门机构,只是由相关的职能部门兼管,这种上下不统一,紊乱的管理体制,极易产生内耗,影响到工作效能的发挥,不利于从整体上推进社区警务战略。
2.社区警务目标体系未健全
由于对社区警务战略思想认识水平以及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目标的设定也不尽合理。特别是对公共安全、犯罪控制、群众满意、降低发案率等方面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成效的工作目标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目标的锁链和体系。
(二).警务工作上的问题
社区警务包含了人口管理、群众工作、社会服务、巡逻处警、预防犯罪、开发社会资源以及组织群防群治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内容。目前从社区警务工作开展的情况看,主要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1.开展群众工作不深入。第一,对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理性认识,问题重视不够。第二,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存在着模糊认识,问题解决不力。
2.预防、控制犯罪工作有死角。其一,对群众防范宣传和法制教育不深入。其二,对有犯罪嫌疑的重点人员监控工作不到位。其三,对人口的管理水平不高。其四,对社会面的治安控制能力不强。其五,对诱发犯罪的治安环境改造不力。
3.挖掘利用社会资源工作不到位。其一,治保会的工作组织松散。其二,一些社区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三).运行机制上的问题
1.警力配置不合理;2.勤务时间脱离实际;3.勤务制度不完善
(四).警务保障上的问题
社区警务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警务保障,然而,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以及公安机关自身的原因,致使在社区警务工作的保障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1.民警素质偏低。目前,公安队伍人员的构成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警校及大专院校的毕业生;部队转业的干部;招考进来的工厂工人。在这支队伍当中,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此外,又由于公安机关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定期专业业务培训教育,因而,使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显得还不适应当代警务工作的需要。2.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在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的工作中,虽然公安机关也制定了一些必要的监督制约保障措施,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规定和制度还不尽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充实。3.警务经费匾乏。社区警务是一项预防与控制犯罪的综合性治理工作,故必然涉及到经费的保障问题。目前,公安机关在开展社区警务的工作中几乎没有经费来源,筹集到的一点资金也是捉襟见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尚不发达以及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思想境界不高的情况下,挖掘利用社会资源的难度可想而知,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制约我国社区警务发展的原因简要分析
(一)社区警务理论研究滞后于警务实践社区警务建设研究。1.维护社区稳定的警务理论研究缺乏融合性;2.群众工作的警务理论研究缺乏深入性;3.预防犯罪的警务理论研究缺乏针对性;4.控制犯罪的警务理论研究缺乏宏观性
(二)社区警务的思想尚未根植于基层。1.群众观念淡薄;2.社区意识不强 ;
3.治本思想模糊
(三)社区民警素质不适应警务需要。1.社区民警的公务素质不高;2.社区民警的心理素质不强;3.社区民警的开拓创新能力较弱
五.社区警务发展模式的建设研究
如何把社区警务的理念和发展模式在社区警务管理工作中更好的加以运用,对于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必要的和现实的意义。在对中国实行社区警务战略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认识和加以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在社区警务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应当从以下几点加以重视:
(一)改革现行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深化社区警务工作运行机制
1.明确指导思想。在我国推行社区警务战略指导思想上,必须立足于人这个根本性问题,从我国的国情和公安工作的实际出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仅仅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整体设计,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的思路,建立和完善符合治安规律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和警务运行机制,实现社区警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推动公安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2.建立目标体系。建立社区警务工作目标体系,实质上是公安机关的一项具体管理活动,对于提高警务效率和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全面设定目标。其次,加强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再次,对目标管理进行总结评估。
3.统一机构设置。高度重视社区警务的组织结构,并对影响警务工作效能发挥的组织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实现社区警务的各项工作目标。当前,社区警务的组织结构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机构设置的统一和机构的职责任务,建立起上下相统一的专司社区警务工作的专门机构,明确各级专门机构所承担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警务任务。
4.调整勤务制度。建立科学严谨的勤务制度,对于完成好社区警务的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现阶段,要实现对犯罪行为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就必须对存在突出问题的社区勤务制度进行改革。其一,调整社区民警勤务时间制度,建立符合社区警务活动和犯罪活动规律的勤务模式。其二,调整巡警巡逻勤务制度,建立徒步巡逻与机动巡逻相结合的基本勤务模式。
5.健全工作规范。规范的勤务工作,有利于提高警务工作实效和树立警察良好形象。当前健全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要抓住重点,全面推进。一是社区警务岗位职责规范建设。二是社区警务程序规范建设。三是社区警务工作规范建设。
(二)探索群众工作思路,完善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
1.拓展群众工作内容。当前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做好群众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社区警务发展的问题,更关系到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要开展好社区警务的群众工作,必须以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和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化群众工作的内容,拓展群众工作的涵盖面。现阶段,社区警务的群众工作要从公安本职工作上的要求向群众工作社会化方面进行转移,在立足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沉积户籍、遭受不法侵害的遗留案件等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向帮扶和救助群众的工作上延伸,建立起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2.完善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新时期群众工作制度,对于做好社区群众工作非常必要。第一,立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登记、备案、注册等方便群众生活的工作制度。第二,立足于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和完善帮扶和救助等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制度。第三,立足于公安工作本职,建立和完善以“现场办公活动”为载体的定期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制度。因此,建立和完善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工作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3.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所谓群众工作方法,是指体现群众工作思想、形成群众工作模式并达成群众工作目标的群众工作程序体系。一是改进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二是改进宣传动员群众的工作方法。三是改进组织群众的工作方法。
(三)研究犯罪活动规律,构建预防犯罪的调控机制
1.建立预防犯罪宏观调控机制。社区警务理论认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对犯罪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产生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在于社会的条件、社会的文化、社会的环境等方面。因此说,解决犯罪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从社会这个大吓境中去社区警务建设研究探究,从宏观上进行调节和控制。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社会条件。(2)大力倡导主流文化,改变文化氛围。
(3)开展环境预防设计,改变社会环境。
2.完善预防犯罪微观调控机制。犯罪的发生是犯罪因素对犯罪主体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犯罪因素包含了犯罪动机、犯罪时空条件、犯罪侵害的客体三个方面,当犯罪的三个因素同时存在时,犯罪的行为就会发生。因此,预防犯罪的微观调控机制,就是要改变和切断犯罪因素与犯罪主体间的传感关系,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当前完善预防犯罪的微观调制机制,重点是就是要加强犯罪动机抑制系统、犯罪时空控制系统、被害人防护系统三个方面的建设。(1)立足于社区重点人群,完善犯罪动机抑制系统。(2)立足于社区重点部位,完善犯罪时空控制系统。(3)立足于犯罪侵害对象,完善被害人防护系统。
(四)增强公安发展意识,建立社区警务保障机制
1.建立社区民警教育培训机制。提高社区民警的素质,是做好警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当前建立社区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首先,要提高对社区民警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建立健全社区民警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再次,要加强对社区民警教育培训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2.建立社区警务监督制约机制。社区警务工作包罗万象,涉及到群众工作、人口管理、执法办案等诸多方面,不仅要求民警要有较强的自觉意识、责任意识,还要求民警要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法规的常识以及执行政策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加强监督制约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这不仅关系到公安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群众路线,更关系到社区警务实施的有效性。所以说,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当前进一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在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的工作中,要重点突出对社区民警群众工作,执法办案的监督,严防出现影响警民关系以及伤害群众感情的恶性案件发生。
3.建立社区警务法律保障机制。市场经济是一个法制社会的经济,政府部
门开展的一切事务都要依据法律。社区警务建设研究公安机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社区警务战略,虽然根本的目的在于遏制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是,在法制不断完善和走向成熟的特定历史时期,实施社区警务,尤其是在挖掘利用社区资源、改造诱发犯罪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必然会触及到一部分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引发法律争端。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带头遵守法律,提高法律的自觉意识。当前建立社区警务法律保障机制,要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对事关全局的大问题,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立法或政府出台规章的依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法治建设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推进社区警务的法治化进程。
六.总结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警务理念,必然对原有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乃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所形成的警务工作模式、方法特别是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从深层意义上讲,它是一场警务工作理念与方法的重大变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警务发展模式必须紧紧围绕社区的稳定发展这一中心策略,联系实际,寻求不断发展。
本文利用社区警务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应该如何进行社区警务发展模式的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由于全面进行社区警务建设所需政策指导的复杂性,加上笔者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时间所限,对有些问题的思考认识还不够深,有些对策的可行性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在此,笔者抱着学习的态度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以求教于大方。
参考文献:
1.《中外社区警务》鲍遂献汪凡中国社会出版社
2.《社区警务论》张兆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3.《最新社区警务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谭井权光明日报出版社
4.《警察文化的功能及其塑造》李书方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学报
5.《中国社区警务研究》李忠信群众出版社
6.《犯罪学》宋浩波郝宏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流动人口社区卫生管理与服务实践研究 作者:钟素亚 张明君 袁相波 胡本祥 俞旭明 王佳妮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学术版A》2013年第07期
1 秦皇岛市社区体育管理的现状
1.1 组织管理
社区体育的管理包括政府、社会的管理与基层社区内部的管理。社区体育的组织领导体系主要有领导体系、协调体系、操作体系三部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层次。从调查来看,秦皇岛市社区体育均由街道、居委会负责,其中75% 配备一个专职干部负责相关工作,25% 的社区分别配备一名专职和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社区体育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业务指导和协调场地,也有些街道帮助培训指导人员、与体育组织负责人有工作联系。
现阶段,社区体育主要以街道社区体协作为主要的管理机构,以体育辅导站以及体育活动点为活动性组织。接受调查的16个社区都有社区体协和1~3个体育活动点,81%的社区拥有体育辅导站。
1.2 体育经费
从实践来看,秦皇岛市社区体育的经费主要是靠街道财政拨款、部分单位提供赞助以及收取会员所缴纳的会费来解决。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则经费来源单一,只能依赖于群众所缴纳的会费来解决经费问题。除了上述的经费问题之外,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还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的难题。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16个社区当中,只有5个社区有专项的体育活动经费,而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数量不定的赞助收入,而且不同社区差别较大,所以经费不足是社区体育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3 基础设施
调查显示,81% 的社区认为社区体育管理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体育场馆和设施。16个社区中只有5个社区有自己管辖的场地设施,设施的数量和场地面积都非常有限,所以社区要开展体育活动、举办体育赛事都是选择社区内的广场、空地等进行。
从当前实践情况来看,秦皇岛市社区体育不仅面临资源短缺的局面,而且由于社区自身的封闭性,社区之间、社区与学校、单位之间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调查显示,愿意共享体育资源的学校、企事业单位低于10%,这显然严重阻碍了秦皇岛市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1.4 体育指导服务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秦皇岛市的社区专职体育指导人员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例如,在指导锻炼方面,接受调查的16个社区中只有7个有体育指导人员。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医学知识缺乏,导致讲解内容肤浅,示范效果不佳。从秦皇岛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情况来看,专职体育指导员缺乏成为制约其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完善秦皇岛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建议
2.1 加强对群众体育锻炼场所的建设工作
一方面,将新建体育场馆的工作提上日程;另一方面,应当注意新建场馆与原有的体育锻炼场所的之间的合理布局,以尽可能的满足具有不同爱好的人群和不同项目对场馆的需求。此外,社区体育组织应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与市、区等体育管理机构进行沟通与协调,以尽可能的充分发挥本辖区内体育场馆设施的作用。
2.2 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一方面,政府增加相关经费或者设立社区居民体育文化专项经费;另一方面,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例如,可以广泛动员群众参加体育组织,缴纳会费或者比赛报名费等,鼓励和倡导企业支持社区的体育事业。为增加对社区体育场馆的经费,可以在保留必要的免费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有偿的服务项目。
2.3 努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水平
一方面,加强对具有专业体育知识的体育指导员的选拔工作,优化队伍结构。尽快将体育指导员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化的工作提上日程,以充分发挥具有专业体育运动知识的体育指导员对秦皇岛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社区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社区体育积极分子在居民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其指导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学校在职或退休体育教师、退役运动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他们到本社区兼任社会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形成专职为主、专兼共存的社会指导员新格局。
此外,秦皇岛拥有众多的大中专院校,这些院校无论是在人力资源还是在场地等硬件配套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交流活动,通过免费及有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序、合理共享。还可以鼓励体育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体育事业,将他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区;计生管理;问题与对策
进入21世纪后,国内经济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特别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强劲发展,涌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也直接造成了部分城市社区的居民人口的不断增多,人户分离现象日益突出的问题。面对这些新状况,只有认真的分析情况,细分问题的所在,运用有效的对策及措施,方能促进了社区计生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社区计生管理的现状
目前,社區作为计生责任主体,已逐步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该模式的运营是科学的将社区所管辖面积、人数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将户籍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以及流动人口按“以房管人”的现居住地管理原则全部纳入管理,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打破工作分工的限制,除了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之外,还要负责自己网格内计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成为“网格管理责任人”,最终实现计生管理和服务信息收集、反馈的全覆盖、无缝隙管理衔接。而对社区辖区内单位和国企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对个体、私企等除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外,平时还加强了流动人员的定期登记核查并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妇女保健等多项基本服务。
二、社区计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常住人口的问题。人户分离的现象屡见不鲜,社区内居民在同城拥有多处住所而居无定所的、涉及学区房或其他原因而频繁买卖迁居的、无业人员的外出流动等也加大了社区计生管理工作的繁琐。另外,部分居民流出到经济差地区接受低额的超生罚款后,再返回原籍以规避高额罚款。
2、流动人口的问题。跨地区的务工人群正不断增大,职业选择随意致使流动人员过于频繁且流动人口构成复杂,流动人口的频率日益加大,小区或民宅的出现混居、分散居住情况,导致了人难找造成孕情无法监控及措施落实不及时的现象,给社区计生管理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加上社区内旧城改造小区或新建小区均由物业进行管理,物业人员对于计划生育缺乏意识,在配合社区人员对于小区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只是敷衍了事;而民宅出租方管理意识薄弱,经常出现转租或混居情况,对于所居住人员的真实信息与数量并不清晰,这也就成为社区计生人员在对于小区与民宅计生管理上不全面而存在了一定的漏洞。
3、观念改变的问题。当今城市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服务需求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道德观念的改变及现代快节奏生活压力出现了离婚、再婚现象,此外婚前性行为、非法同居造成的意外妊娠、非婚生育等现象包括假离婚实“超生”比比皆是。还有就是目前“单独二胎”的放开,也给一些无条件再生育人群攀比、羡慕,萌生了超生念头想方设法钻政策空子。
三、社区计生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社区的计生管理工作的严峻形式,只有加大市民化服务、加强计生宣传、提升计生人员队伍素质、建立信息化支撑与综合治理居民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体系,方能在社区的计生管理工作中略有成效。
1、建立办事处以上单位对社区计生管理的核查制度,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及宣导形式多样化。
(1)办事处计生办乃至上级单位可按月或半月对社区进行抽查,实行评分考评制度,这样将有效的推进社区的计生管理工作并且及时给到需要相关环节的协助。
(2)社区可以向办事处、区、市党委政府申请调动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媒体、互联网开辟固定专栏,进一步加大宣传计生政策力度,形成坚持长期宣传计划生育有效的环境氛围,致力转化群众生育观念,推动社区计生管理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3)着重加强计生协会工作,大力发挥其主导作用,重视发展社区中高素质的中青年为会员,优化会员结构,使计生协会覆盖社区范围推动并参与计生工作实现计划生育自我监督,建立计生工作与民众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
2、设立社区计生管理自查轨制,提升计生工作人员队伍素质与服务意识。
(1)社区按已实行的网格管理所分的片区进行互相计生管理抽查轨制,以周或旬定期、定点、定量的进行互查或社区领导重点核查,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按“以人管片、以片比绩、以绩奖惩”的方针对社区计生管理工作实施全面性的检查与完善。
(2)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人口理论、计生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特别是社区的计生专职人员,应按择优录用原则,选拔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的人才。
(3) 而社区计生管理工作应把重心放在提高工作质量水平、关注育龄居民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推进计生政策、优质服务和对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坚持以服务促管理,简化办事程序及完善服务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以优质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的需求。
3、打造社区内区域计生协管模式,讲究方法、讲究效率的解决难点,整合有效资源。
(1)加大对小区物业与重点出租方的沟通,加强小区与出租房管理,签订计划生育协管书,对无业居民、在社区租赁房屋的流动人口,实行逐户建档、按房管人的策略,有效地在社区各责任区域建立协助监管制度。
(2)重点整合社区资源,将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与暂住人口登记、出租房管理、住宅物业管理、工商登记、警务责任制、劳动用工等各项工作相结合,不断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信息互通为基础完善整个社区的计生管理体系,共同搞好居民的计生服务与管理。
四、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构成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为了保证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工作有效的展开,社区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作为政策执行监督的第一站,更应清晰不断变化的形势,有的放矢的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重点,群策群力的去创新管理工作,将社区计生管理工作着实有效的提升,力争成效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朱轶波,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