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议室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2025-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会议室音响系统设计方案(精选3篇)

大会议室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篇1

海口欣海天科技有限公司

系统概述:

本方案的设计对象润林地产办公大楼的会议系统,为企业单位的日常会议、培训、报告等提供会务及音响保障。会议音响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为:

1、系统应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具有数字化会议应用、模块化结构组成、完全信息化资源共享、智能化控制管理等特性;

2、系统应提供稳定、可靠、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和高效的综合服务功能,以达到节省能源、降低运行和管理成本的目的,并适应未来更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充分满足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3、系统建设应以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为前提,同时考虑经济性、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和易使用易维护性;

4、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开放式的系统平台,建立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物理平台和系统结构,保证日后的系统扩充和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

设计原则根据其建筑特征等要素用合理的投资去营造一个规格较高的会议氛围。提供满足以上功能实现的活动环境。设计依据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50045-95

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

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115-87

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法》GB/T4959-1995

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 法》GB/T14476-93

 《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0301-93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 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J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T5032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面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EIA/TIA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 《EIA/TIA569电信通路和空间商用建筑标准》

 GBKJ-90《通信系统机房设计》

 提供的图纸、设计技术要求

设计原则

1、先进型和灵活性原则

本方案的系统结构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同时考虑系统使用中的科学性。整个系统能体现当今会议技术的发展水平。在用户可能的财政预算范围内考虑率先采用国内外业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适应不断革新的趋势,并利于向更高水准的系统平台升级。灵活性体现在对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

2、实用性和可靠性原则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管理简便。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系统平台作为整个信息交换基础,必须可靠实用。采用的技术手段要求具有先进性,同时必须成熟。

尽量选用主流的工业产品以降低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并且具有完整的文档资料和相对便宜的价格。优选实力雄厚的先进厂商的名牌产品,以求长远的客户服务支持。

3、开放性和扩展性原则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兼容流行技术趋势,易于和现有网络系统和Internet连接。基础结构能够与多种数据通信媒介接口,支持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增值服务。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4、经济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系统要求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管理接口,采用简单、直观的操作手段和面向目标的管理技术,掩盖软硬件的复杂性,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提供方便性和灵活性。

5、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选用国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设备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开放式的系统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需求分析

八层会议室是圆桌型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大概为60平米左右,是可以容纳20人左右的会议室,设计具有召开常务、高管重要会议、各级报告、培训等功能;结合工程实践和用户的实际建设需求,我们针对上述会议室配置了会议系统。

1.2设计综述

系统设计综述

1)会议室设计功能齐备,可单独进行各种类型、档次的会议或培训、演示活动。通过设备的选型、组合优化,在控制方式上实现智能化。

2)优化设计系统联结方案,使多媒体信号传输顺畅、信号品质优良,控制方式简单灵活。

3)系统方案不片面追求设备档次或功能繁多,用最简单可靠同时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来实现。同时不破坏会议室的装修整体设计氛围为前提。

4)系统选用优质信号线缆和优质接插件,确保信号传输质量。

会议室

会议室设计具有会议、报告、演示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根据现在的各类会议室特点,会议交流的广泛性和专业性,我们将设计的重点建立在发言者与听众的即时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对该厅设计以:会议发言系统和会议扩声相结合,可以方便用户使用。

2小会议室设计方案

由于该会议室的面积在60平米左右,根据我们的设计经验,结合装修的整体效果,我们选用的是天逸会议音箱采用壁挂安装在会议室的对角,这样的设计完全满足国家标准扩声要求,突出简约的特点。

在整套系统中,我们还配置了海天手拉手连接方式的讨论会议系统,我们采用了一只主席单元,其余都为代表单元,代表单元的数量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减。海天会议系统为国家各级机构广泛使用,神州火箭发射基地也采用本品牌的会议设备。

会议系统

会议系统中,我们配置了海天会议系统HD-3300系列,讨论会议系统以其特有的使用功能和方便性,而广泛应用于各种会议场所。通过对声音的集合处理放大和合理分配的专业会议麦克风。内置单指向性高保真电容音头,使声音还原好,清晰度高,噪音小,具有高效的啸叫抑制功能。每台系统主机可连接多个话筒单元,为今后扩展会议发言单元留下技术空间.

音频扩声系统

根据会议室的实际面积,为整体的效果考虑,我们采用了4只天逸PA80(高保真设计为PH80单元,满足更高要求。)全频专业音箱来完成会场内的主扩声任务,所有音箱均采用壁挂方式,以一定俯视水平指向角度均匀覆盖全场,提供全场的主要声压级和清晰度。使系统长期轻松平稳的工作在理想的声压水准,足以应付满足系统需要。

系统组成和布置

系统由以下设备构成:

1台调音台、扩声周边设备、音源播放设备、4只全频专业音箱及与之功率相匹配的功率放大器组成。

4只十寸全频专业音箱均采用壁装方式,壁挂在会议室两边,负责整个会场的扩声。采用蓝光机作为播放设备,兼容CD DVD及BLURAYDISC等各级HD主流媒体,满足播放各种演示视频的高清效果。

功率放大器的选用原则是:

留出三分之一的功率余量,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杜绝削波失真现象

功放的非线性失真度(THD)<0.5%

频率响应在20Hz-20KHZ范围内,对1KHz的不均匀度<0.5dB

功放配置上我们选择了天逸的专业前后级功率放大器。此系列功率放大器是特别对高要求场所而设计,.即使在恶劣的环境状态下,或者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甚至超输出负载都可以智能化地保护线路,进行实时跟踪并按比例地限制驱动电平,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功放进行补偿和保护。输出器件始终保持在安全温度下,采用低噪声节能设计的无级变速风扇,无论是系统安全性还是节能环保,都能让用户高枕无忧。另外,由于系列功放的电路设计合理,使得线路失真降低,频带展宽,中音圆润清晰,低音雄浑饱满,削波失真限制电路保证了高质的声音还原,同时以减小系统由于过量驱动对昂贵喇叭造成额外的损伤,全面保护设备。

售后服务

对于所提供的设备承诺免费保修1年,系统保修服务,是指对该系统在验收并投入运行后所出现的的相关的系统运行及相应零部件出现的质量及使用问题的保修服务。具体细则如下:

 对于工程中安装的所有相关设备、零配件,在保修期内如出现质量问题予以随时免

费的更换。

 在保修期内如果由于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系统组成设备、零配件出现损坏,我公司将

给予及时的更换,只收取相关的成本费用。

 在本系统与其它系统配合使用时,公司的工程师将赴现场及时解决其它系统与本系

统配合时所出现的问题。

 对于工程完工后、保修期内出现的系统扩容的情况,我公司将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在扩容施工时只收取相关部分的材料成本费用,有关设计费及施工督导费不计。

 在保修期内用户所提出的与本系统相关的咨询,我公司将予以全面详细的书面解

答。

人员培训

我公司将负责培训甲方使用人员,包括:

大会议室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篇2

会议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常用媒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会议本身的规模与方式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从最初的面对面的谈话到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与成本的视频会议;从最初简单的扩声设备到现代日趋完善的会议系统。所有的变化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会议集中解决问题、统一认识、上传下达的重要功能。音响系统作为会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会议系统在弱电行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系统设计人员改变以往的观念,从应用的角度来考虑设计,从操作者的角度去考虑方案的可行性,从运行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方面在设计时必须加以重视。本文主要从设计的角度谈谈会议系统中的音响设计。

2 音响系统设计

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得充分全面,既要考虑业主的实际需求,又要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音响系统中按信号的流程来分,主要分为以下几大部分:音源、信号的传输处理及转发、声音的还原等。

2.1 音源

话筒是音响系统中最主要音源,其他如C D、D V D、卡座等这些音源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会议系统中最常用的话筒有:手拉手类型的话筒和独立式鹅颈会议话筒。

2.1.1 两类话筒的优缺点

手拉手类型的话筒布线简单、操作方便,但手拉手话筒有以下缺点:(1)手拉手话筒由于采用压缩编码的方式,声音还原后音质变差、产生失真;(2)手拉手的连接方式,决定了一个话筒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会议无法进行;(3)手拉手的会议话筒,不能根据实际发言人的声音情况进行独立修饰。

独立式鹅颈会议话筒由于每只话筒需要单独布线,不仅增加线缆成本,且施工难度加大。但独立式话筒有其独特的优点:(1)该种话筒由于采用模拟的声能转换技术,声音还原后的音质好,无失真现象发生;(2)该话筒的连接方式决定了不会因一只话筒出现故障而导致整个会议系统的瘫痪,稳定性较好;(3)可根据实际情况,修饰单只话筒的声音。

2.1.2 两类话筒的灵敏度对比

形象地说,话筒的灵敏度是指话筒的拾音能力大小。一般不同灵敏度的话筒用于不同场合,虽然灵敏度越高,表示拾音能力越强,但音效并不一定是最好。因此,选用话筒时,要根据使用场合来参考话筒的灵敏度。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以会议为主的音响系统中,话筒的灵敏度在-42dB至-35dB为宜。两类话筒灵敏度的对比见图1。

2.1.3 两类话筒技术指标对比

两类话筒技术指标的对比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独立式鹅颈话筒不论在频响范围还是在动态范围的指标均远远高于手拉手式话筒,因此在一些较重要场合,推荐使用独立式鹅颈话筒。

2.1.4 两类话筒指向性对比

话筒对于不同方向来的声音灵敏度会有所不同,这称为话筒的指向性。两类话筒指向性对比见图2。

以上仅仅从话筒指标对比角度考虑,由于话筒是音频信号的源头,所以话筒的选择是整个音响系统设计成败的最主要因素。对于以会议为主的音响系统,建议采用指向性较强(指向角度较小)的会议话筒。

2.2 信号传输、处理及转发

传统的信号传输均采用模拟的方式,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话筒与前级设备线路过长导致出现线路噪声、声音音质变差,不论处理设备如何调节,均达不到理想效果。另外,核心处理设备由于某些原因突然出现故障,也会导致会议无法正常进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即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2.1 网络传输的优点

与模拟传输相比,网络传输有如下优点:

(1)任何的输入通道都可以依据地址传送到指定地点,甚至可以传送到多个目的地点

(2)一条非屏蔽双绞线(UTP)或光纤可以传送超过1000路音频信号

(3)无需复杂的焊接

(4)路由与连接技术简单

(5)扩展容易

(6)在大量通道的系统中,传输成本大幅度下降

(7)对于光纤来说不存在电磁干扰

(8)具备多种冗余设计

(9)应用管理软件可方便地查询网络的传输状态,某一端口出现问题,也会立刻在管理端显示出来。

从以上分析可知,采用网络传输的优势明显,且该传输是建立在技术成熟的标准以太网基础上,保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及稳定性。

2.2.2 网络技术在音频信号传输、处理及转发的应用

现在以某行政会议中心为例来介绍利用网络技术在信号传输、处理及转发方面的设计应用。该会议中心宽21m、长37m,层高10m,主要以会议为主。主席台部分高800mm,操作室位于主席台正后方的2层控制室内。音响系统简图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整个系统中,除了功放和音箱之间采用传统的OFC音箱线外,其余部分均为网线连接。这里的连接不仅仅是由网线替代音频线,更重要的是整个系统中传输的信号均为数字信号—CobraNet。CobraNet是一种集硬件、软件和通讯协议为一体的产品,由美国PeakAudio公司开发并拥有专利。CobraNet是一种在标准以太网上传输的实时音频数据流。采样频率支持48kHz和96kHz两种,分辨率可选为16bit、20bit和24bit三种,网络延时为5.33ms。在标准以太网构架下,一条100M以太网网络双绞线可以传送单向64、双向128个音频通道信号。

信号的传输流程如下:话筒通过主席台台面接口把模拟信号转变成CobraNet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后进入媒体矩阵主机(NION3),主机对信号进行优化、处理后再经过网络传递给功放,这样就完成了整个信号的传递。系统中可以直接接在网络上的主席台台面接口和功放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这种接口类似peavey的网络接口机如CAB 8i、CAB16i等,只是这种接口更加的集成化、精简化。接口内部逻辑见图4。

CobraNet功放内部逻辑见图5。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设备不仅是AD或DA的转换,而且还可受媒体矩阵主机控制及支持S N M P管理。

整个系统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系统中采用了两台媒体矩阵主机NION3。这样做的目的是考虑到会议音响系统的稳定性。这里的稳定不仅仅指单一设备具有很低的故障率,更要求整个系统在出现问题时具有自愈功能。两台媒体矩阵主机(为了叙述方便,设定为N1、N2)中N1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N2则是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而做的备份。正常情况下,两台主机均处于工作状态,N1用于处理音频信号,N2则是不断检测N1的工作状态,当N1由于外部原因(网络连接问题,机器出现故障,电源问题等)导致故障时,N2检测到N1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下,0.2s内就可做出相应的反应,完全代替N1工作;当N1恢复正常后,N2会自动让出工作权给N1。这就是两台主机的具体工作情况。

2.3声音还原

音箱在系统中负责还原声音部分。音箱的选型、位置摆放、与装修的协调和是否易于音响系统的整体调试等等这些因素都决定着一个会议室声音的最终表现。这里重点介绍一下音箱的选型及位置的摆放。

在各类会议室中,圆桌会议室占了很大一部分,典型的圆桌会议室见图6。

通常情况下,这种会议室采用主音箱支架摆放的形式或者是采用吸顶音箱均匀布置在会场上空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采用主扩声的方式,难以达到很好的声场均匀度,系统容易出现啸叫,系统调试困难;而采用吸顶音箱的方式虽然解决了声场均匀度的问题,但从会议室的整体来看,由于有投影的存在,存在声像定位问题。但如果两者结合并加以改进,整个会议室的声场和效果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以类似的圆桌会议室为例,在投影幕的两侧居中安装小的线性阵列音箱(见图7),在圆桌的上方均匀布置6只吸顶音箱(见图8),这种布置方式解决了上述常见的问题,并且运用了媒体矩阵中的“减法原理”(音箱正下方的话筒在开启时,由该话筒拾音进来的声音不会从这只音箱送出),整个会议室不论从声场,还是语言的清晰度、可懂度来看,均能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要求。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整个会议音响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会议音响系统会向更高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本文阐述的问题只是会议系统音响设计中的一个方面,其他方面还有诸如设计中的声场分析、施工中的位置确定、施工后期的声场测试等,都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以期设计出更符合人性化和科技化要求的会议音响系统。

摘要:本文从实际运用中可能遇到问题的角度分析了会议音响系统的设计,根据会议音响系统中的信号流程阐述了音源部分话筒类型的选择,从多个方面对比了手拉手话筒和独立式鹅颈会议话筒的优、缺点。并详细介绍了音频信号的传输处理及转发,其中包括模拟传输与网络音频传输的对比,网络音频传输的CobraNet形式。根据实例描述了网络音频传输的应用,最后从音箱选型的角度分析了常见会议室的声音还原问题。

关键词:音响系统,音频处理器,网络音频,以太网

参考文献

[1]高维忠.音响工程设计与音响调音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93

[2]刘宪坤.数字音响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983.

灯光音响设计方案 篇3

¹、设计依据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Þ¹6-9²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²-8¹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¹¹5-87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ÝJ²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法》GB/Þ4959-¹995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ÞI法》GB/Þ¹4476-9³

《歌舞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O³0¹-9³

《剧场、体育场馆、电影院和用途厅堂声学设计规范》GBÞXXXX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器配接值》SJ²¹¹²-XX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GB²4²)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名词术语》(GB²4²²)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产品试验规程,低温试验方法》(GB²4²³.l)

《数据处理设备的安全》(GB494³)IEC950

²、方案设计原则

先进型原则——采用的系统结构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使用当中的科学性。

实用性原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按照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系统,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设计,坚持实用化,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可扩从充性、可维护性原则——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工程应有良好的整体视听效果,适当的风格和气派,所有产品应选用国内外正规厂家生产,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

经济型原则——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

高可靠性――采用系统集成设计方式,选用成熟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和配件,系统关键部分采用冗余设计,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在设备选型、材料采购、施工方案中解决了防静电问题,满足了用户可靠性要求。

易操作、易管理原则――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系统自动化管理能力,降低劳动强度。

³、设备选型原则

设备选型原则包括:性能价格比最优原则、保修期最长原则、售后服务最近原则、功能实用性原则、品牌机原则、成本核算原则等。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的设备较为繁多,这里只针对一些主要设备进行选型比较。设计一套好的多媒体会议室系统,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根据建筑特点和投资方所选用的具体设备进行二次设计。投资方在选用设备时,应根据资金情况尽量选用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设备。通过我们对市场上的各类产品的了解,以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生产厂家的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因素为标准进行分析、比较。以价格低、质量高、售后服务优为依据,为客户选择了最适用的产品配置。

4.会议系统音质设计要求

会议室对语言声主要是清晰度和可懂度的要求,也要求具有一定的响度,使听起来不费力。同时要求频谱的均衡、不失真。对于音乐声,除了清晰度 和响度的要求外,还有丰满度、空间感和平衡感等方面的要求。一般认为好的音质应该具有合适的响度;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具有良好的音色(即低、中、高频各声部取得良好的平衡,音色不畸变、不失真)。所以,扩声系统音质有以下几点要求:

声音的丰满度

丰满度是指在厅堂内听音时,由于各界面的反射声而对直达声所起的增强和烘托作用。一个声学设计好的厅堂,其音质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厚实、圆润、温暖且富有弹性,有一种亲切感。因此,我们力求使本多功能厅的电扩声系统在满场工作时,从声学角度来讲,要有足够的响度和亮度,中高频声音适当,亮而不刺,中低频能量充足,瞬态响应好。

声音的明亮、清晰

声音的明亮、清晰主要是指声音中高频成分较多,且衰减较慢,有丰富的高阶谐音。这对语言的表达和表现音乐的层次大有助益,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清澈、透亮,恰似一谭清水,一望到底。

声能分布均匀

整个厅堂内各点声能分布均匀,即声场分布均匀,可保证各区域内听众听到的响度基本一致。声场均匀的厅堂中,最大声压级与最小声压级之差不超过6dB,最大声压级(或最小声压级)与平均声压级之差不超过³dB。在音质设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使声音得到充分扩散,声能分布也就比较均匀。

合适的混响时间

厅堂音质的好坏与混响时间关系很大。混响时间选择得合适,能提高语言清晰度和音色丰满度。近次反射声有助于加强直达声,特别是大厅内来自侧墙的反射声,对声音的空间感和洪亮感起重要作用。在大型厅堂中,可利用近次反射声使声场均匀。

噪声与反馈的控制

在厅堂扩声系统的设计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系统的本底噪声和话筒的反馈回授,就建声方面而言,由于标的场所为不规则长方体,极易形成简正驻波的生成条件,因此我们建议业主应充分考虑在厅堂装修时尽量采用建声材料设计,使用适当吸声系数的表面装饰物,以获取适度的早期反射声,避免有害反射声,减小声反馈的声场条件。

5.会议灯光系统设计要求

会议室的灯光设计对于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设计良好的会议室除了可提供参加会议人员舒适的开会环境外,更可以实现较好的临场感,提高会议的效果。同时灯光照度是会议室的一个基本的必要条件,由于会议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各系统对光线的特殊要求,应尽可能避免自然光而使用人工光源。会议室的门窗需用深色窗帘遮挡。如果人正坐在会议室明亮灯光下,那么打在他们脸上的灯光将很少甚至没有,明亮的灯光还将导致脸上产生明显的阴影。故灯光的布置必须合理,光源的人视觉应无不良影响(无刺眼感觉),同时光线分布在人脸上应该均匀。

¹)多媒体会议灯光照度要求:

会议室光源应该对人眼视觉无不良影响。因此选择三基色灯较为适宜。同时会议室照度要求规定如下:

A)为了确保正确的图像色调及摄像机的自平衡,规定照射在与会者脸部的光是均匀的,照度应不低于500lux。监视器、投影电视附近的照度为50-80lux,应避免直射光。

B)灯光的方向比灯光的强度更为重要,为灯光安装漫射透镜,可以使光照充分漫射,使与会者脸上有均匀光照。

²)多媒体会议灯光安装、布局要求

三基色灯一般安装在会议室天花板上,要在天花板上安装L型框架,灯管安装在L型框架拐角处,使灯光不直接照射到物体及与会者,而依靠天花板对灯光的反射、散射照亮会议室。避免阳光直射到物体、背景及镜头上。光线弱时建议采用辅助灯光,但要避免直射。

辅助灯光,使用日光型灯光。避免从顶部或窗外来的顶光、侧光直接照射,此种照射会直接导致阴影。

建议使用间接光源或从平整的墙体反射的较为柔和的光线。

为了防止颜色对人物摄像产生的夺光和反光效应,背景墙应进行单独设计,最好采用均匀的浅颜色,通常多采用米色或灰色,不宜使用画幅,禁止使用强烈对比的混乱色彩,以方便摄像机镜头光圈设置。

房间的其他三面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均应与背景墙的颜色相匹配,忌用黑或鲜艳色彩的饱和色,通常采用浅蓝色、浅灰色等。每面墙都不适宜用复杂的图案或挂复杂的画幅,以免摄像机移动或变焦时图像产生模糊现象,同时增加编码开销。最好将窗户密封或者安装茶色玻璃,也可以挂厚布窗帘以防止阳光直射设备。

6、会议系统装修要求

会议室/教室内布置应大方而简朴,能逼真地反映现场人物和会议环境,使与会者有临场感、一体感以达到视觉、语言交流的良好效果。

会议室/教室中传送的图像包括人物、景物、图表、文字等,应清晰可辨。

会议室/教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度,使与会者感到舒适、自然。

为了确保图像的观看效果和防止颜色对人物摄像产生的“夺目”或“反光”效果,背景墙应采取单一均匀的浅颜色。而会议室其它墙壁、桌布、地毯、天花板等应与背景墙相匹配,背景墙不宜使用画幅。建议桌椅及墙壁采用浅驼色或浅青蓝色。椅子不宜采用沙发式,也不宜采用高靠背,避免挡住后面的与会

者。

影响画面质量的一大因素,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这两种颜色对人体将产生“反光”及“夺光”的不良效应。所以无论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为适宜,如墙壁四周米黄色,浅绿,桌椅浅咖啡色等,南方宜用冷色,北方宜用暖色。对摄像背景(被摄人物背后的墙)不宜挂有山水画等景物,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初二下册语文文学知识点整理下一篇:实验室间比对实验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