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任务分析

本节课使用的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选修3-1。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一章第二节库仑定律。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库仑定律阐明了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本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有质点的理想化模型的思维方法,知道两轻质小带电体因相互作用而吸引或排斥。

育才中学是一所扶贫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宁南山区。他们缺乏自主动手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交流评估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鼓励和引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知识层面上的,首先通过“演示”栏目中“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定性实验导入。在此基础上,展示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掌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第二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研究多个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及研究物理问题的其他基本方法。体会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类比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规律,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通过演示实验,先定性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明确库仑

定律及适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类比法等。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难点: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就应用。

四、教学资源

1.视频片段:库仑扭秤

2.演示实验: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实验

3.课件:PPT幻灯片

五、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要求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去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应用等,在参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与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本节课利用《三国志·吴书》中写道“琥珀不取腐芥”和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引入新课,同时为课堂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想影响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适时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制定定性探究F与r,F与q的实验方案。 利用演示实验定性探究F与r,F与q的关系。然后对比万有引力,结合类比法及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介绍库仑扭秤实验,得出库仑定律。

回顾历史上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进行适当的人文教育。 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参与制定验证F 与R2成反比的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

六、教学流程

1.教学主要环节

本节课主要分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情景引入 两电荷间有力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 定性探究 通过猜想、学生定性实验、归纳得出两电荷间作用力与距离和电荷间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 定量探究 通过对比万有引力,结合前人的研究历史背景得出库仑定律以及适用条件。

第四个环节应用巩固 通过简单的示例巩固对库仑定律的应用。

2.教学流程图

3.教学流程说明

(1)情景:《三国志·吴书》中写道“琥珀不取腐芥”和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引入新课

(2)活动Ⅰ 通过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想两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并通过讨论,归纳得到两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和电荷量间有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对上述猜想进行定性探究,通过各组对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交流。

(3)活动Ⅱ 通过前人的研究历史并对比万有引力,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定量研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和电荷量的关系,通过讨论,归纳得出库仑定律。

(4)活动III 通过生活常识和已有的知识讨论库仑定律计算式的适用条件。

(5)应用 通过简单的示例巩固对库仑定律的认识,根据库仑力的计算式比较在微观粒子间万有引力和库仑力的大小。

4.板书设计

第二节 库仑定律

1、距离

一、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2、电量

二:库仑定律

1、内容:力的大小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

2、公式:

(静电力常量(K=9.0×109

N·㎡/C2)

真空中

3

点电荷

七、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我曾访问过澳大利亚的学校, 并持续关注澳大利亚教育, 以期能够进一步体会和了解澳大利亚中小学优秀学业七大定律的现实路径。

一、对学生充满期待和信任

澳大利亚教育制度设计的起点是教育公平和尊重个体。不过, 澳大利亚所提出的教育公平指向让每一个学生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和标准, 使学生从容地走向社会, 迎接未来的挑战。澳大利亚教师认为学生没有好坏之分, 成绩不是判断学生成功或者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 学生各有所长, 独一无二, 而学校和课堂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地方。

澳大利亚教育提倡尊重学生, 擅长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激励其信心和勇气。例如, 澳大利亚墨尔本阿尔托纳小学的家长们曾在收到孩子们全国统测NAPLAN成绩的同时, 还发现了一封信。信里写道:“学校为学生们感到自豪, 因为他们认真努力、全心全意地准备并参与考试。不过, 我们担心这些考试并不一定能衡量出学生们独特的一面。你们中的很多人会说两门语言, 会玩乐器, 会跳舞或者画画, 另外, 你们还十分善良或者体贴。但是, 这些考官们却完全不知道, 所以, 在接过你们的成绩单时, 请记住, 成为成功的人还有很多方式!”墨尔本阿尔托纳小学教师强调这封信的作用更多在于提醒考试没考好的学生们, 他们还有很多潜质, 同样会成为成功的人。

二、清晰地告诉学生“要做什么”与“怎么做”

课堂学习是一次旅行, 是一次从未知领域抵达已知领域的旅行, 是充满必然, 也充满偶然的旅行。不同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体验和收获自然不同, 就像不同的旅行一般。

在观察澳大利亚的课堂教学时, 我发现澳大利亚课堂教学的特点是简约和简单。教师常常会在上课一开始就将教学目标呈现出来, 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什么, 随后, 让学生带着清晰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进入课堂学习, 并知道“去哪儿”展开学习之旅。在澳大利亚, 课堂教学很少有导入和铺垫, 教师会直接将活动和任务要求布置给学生, 很少有复杂和花哨的活动。

在一节科学课上, 我看到教师将“一起探索岩石是如何产生”的课堂目标直接写在白板上。一个小时的教学时间仅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看关于岩石的视频, 互相提问和解答;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从各种工具书中查询岩石的定义。学生学习的过程简约而充满探究性, 不仅解决了关于岩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还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 学习了研究和实证的科学方法。虽然教学设计很简单, 课堂却充满了灵动、生气和愉悦。

三、有效的反馈

澳大利亚的学校和教师非常重视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我参访的考格拉中学英语教师的年级组备课本上, 赫然写着“更好的教学成绩来源于更少的教学和更多的反馈” (Less teach⁃ing, morefeedback equals better result) , 提醒教师如果想要提高教学成绩, 反馈非常重要。

在与考格拉中学教师交流反馈的话题时, 他们给我做了有趣的小测试, 提供了六个案例, 让我选择哪些是有效反馈, 哪些是低效反馈, 哪些是无效反馈。1.你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道:你应该在你的单元计划里包含基本的问题。2.你在讲笑话, 当然希望学生笑, 你还在观察学生的反应, 有的在大笑, 而有的根本毫无表情。3.一个读者这样评论你的故事:“第一段文章让我全神贯注, 描述的场景栩栩如生, 而且有趣, 但是随后的对话却很难理解;在读了之后, 我不知道谁在说, 而且情节的逻辑关系也搞不清, 因此, 我慢慢看不进去了。”4.课堂上你的专题汇报成绩不错, 得了C。5.有个棒球教练告诉你:“每次你都挥动你的球杆, 却没有击中棒球, 你只是抬起头, 并没有注视棒球;反之, 每一次你进球的原因都是你低着头, 聚精会神地看着球。”6.你在网球场上练习棒球, 当然希望命中率越高越好, 观察球在哪儿落地, 是在场地里还是场地外。

在我眼里, 反馈就是给予学生建议。澳大利亚教师告诉我第1 和第4 个案例根本不是反馈, 而是建议和评估;第2和第6个案例是低效反馈, 只是关注目标, 而缺少过程;只有第3和第5个案例是真正意义上的反馈, 他们告诉对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他们还告诉我, 反馈的核心是提供关于我们为了目标如何做的信息。因此, 澳大利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倾听或者观察的方式, 与学生共同探讨已完成的任务或活动, 而不是用笔和纸的方式给予学生反馈。他们认为, 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表现,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还能发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问题, 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四、用数据和事实找准学生的问题

澳大利亚教育部门经常会运用评估的手段来检测教育成效。其原因在于澳洲教育制度相对比较成熟, 已形成了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体系。在澳大利亚政府教育网站上,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烦琐和复杂的评估要求和标准, 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 几乎无所不及。评估像一只无形的手, 影响、管理和调控着澳大利亚的教育。

在学生学业水平国家评估层面, 澳大利亚会在每年的5 月组织开展三、五、七和九年级学生数学和英语质量监控测试, 并会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进而通过错综复杂的数据说明和纵横交错的纬度比较, 评估国家、地区、学校的学业成就。每个学生还会得到一份成绩报告, 详细地说明哪些是他们的短板, 从而帮助教师和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监控测试的重点不在于甄别和选拔学生, 而在于用数据说话, 及时发现问题, 以便及时改进。

在澳大利亚, 学校和教师同样喜欢使用数据和事实等实证的方式来检测和评估教学, 贯彻于课堂的全过程。在一次科学课上, 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活动, 组织同伴用互评的方法, 让小组之间互相记录各个小组完成该任务的过程和成果, 并作出评估, 提出两项满意的内容和一项希望改进的内容。

澳大利亚没有统一的教材, 却有统一的教学要求和课程标准。教师的所有教学设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参照依据。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这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涉及课程标准中的哪几条等, 然后再去选择教学内容。评估也同样如此, 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有选择、有技巧地组织反馈和评估意见。澳大利亚课程标准非常具体和翔实, 清晰地阐述了每一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如澳大利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就有13个学习目标和48条具体要求。

五、有效的课堂管理

在澳大利亚, 教师们不会简单地用纪律和规定来约束学生, 而是通过惯例、程序和契约来管理和要求学生, 通过“文化的一致性”引导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在澳大利亚学校的走廊和教室里, 到处贴着告示, 告诉学生具体的要求以及做好一件事的步骤, 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事和如何学习。

例如, 在考格拉中学的一间英语教室里, 就贴着一张给学生的告示, 如下图1所示。

这样的忠告充满了独立和契约精神、尊重和自主的文化, 清楚地告诉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自觉。在学科教学方面, 学校和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断建立学科学习的规范和程序, 通过规范和程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例如,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文学阅读交流时, 会提供交流提纲:“ 因为……, 比如……, 作者说……, 根据书中文字……, 在第几页……, 说过……, 根据文字……”这样, 学生根据提示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知道如何去阅读, 还培养了思辨和分析能力。又如, 教师在上英语新闻报道阅读课时, 会将五个W写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围绕Who、What、When、Where、Why进行阅读与分析。再如, 澳大利亚全国英语统一测试的作文试卷上也清楚地注明了写作的程序和要求, 而且几乎所有的作业试卷都会有如下图2提示。

正是在这样规则无所不在的空间里, 学生慢慢学会了自我控制和学习管理。尽管有些规则似乎很简单, 但学校和教师都会不厌其烦地以种种形式渗透在教育教学中, 使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 这些就成为了学生自己的习惯。

六、保证学生的福利和健康

在澳大利亚学习交流期间, 我听到一个新鲜的词汇, 即学生福利。在和当地教师聊天、查看资料后, 我发现澳大利亚“学生福利”的概念其实与中国的“学生身心健康”类似, 然而, 这样的表述却是直接反映了澳大利亚教育的理念, 即“教育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 应该是幸福的”。

澳大利亚教育的良好学生福利体现在许多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教育和适合的课程。在英语和数学等基础课程方面, 学校和教师必须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学科的最低标准和要求, 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不同学生的分层教学模式。例如, 高中英语就有基础、核心、延伸一、延伸二等四种, 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与此同时, 澳大利亚的高考科目设计也体现出了分层, 同一学科会有不同的分层考试, 如英语的考试科目就有四种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级别参加考试。学习路径和报考科目达到高度的一致和统一, 这样, 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有过重的负担, 一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课程, 就会全力以赴, 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

不仅如此, 澳大利亚的学生福利还体现在学校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和校园活动上, 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像新南威尔士州福特街高级中学, 不仅有60 多门选修课程, 还有极其多元且丰富的活动, 如每周三下午的体育嘉年华、模拟审判、社区服务、八年级的每周半日职场体验、辩论社、金融增值课程、环境学生委员会等综合性和跨学科活动。学生在自我个性的发展和满足中建立自尊和自信, 并促进其与他人交流,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七、同伴协作, 一起研究

团队合作能力是澳大利亚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然而, 在澳大利亚, 教师很少会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去听课, 也不会每周坐下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研讨教学方法。不过, 在西方教育向东方教育学习借鉴的过程中, 我国的共同教研制度引起了西方教育界的关注和兴趣, 澳大利亚的学校和教师也试图打开校门和开放课堂, 通过协同教学研究, 打破教室之间、教师之间的壁垒, 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 篇3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焦耳定律。

3.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电炉烧水电热取暖器电熨斗

[师]这些用电器工作时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要消耗电能。

[生]都会产生热。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定能举出许多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的例子

这种现象这叫电流的热效应.

板书:电流的热效应

[师]在前面课程小灯泡的发光实验中,同学们曾有意地去触摸过小灯泡,感觉小灯泡(同学们一起说)热.有没有同学触摸过导线,如小灯泡连接的导线热不热. [生]我摸过,没感觉到热.

[生]我也在家里摸过做饭的电饭锅,饭都熟了,导线也没感觉到热.

[师]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导线和用电器中流过的电流相同吗?

[生]相同.

[师]导线和用电器中流过了相同的电流,用电器发热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这是为什么?今天同学们就来一起探讨电流经过用电器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有关.

二、进行新课

电流的热效应

[想想做做]方法一: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了,那跟电流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能否设计出实验来验证呢?

[生]讨论后得到实验方案

[强调]控制变量的重要。

[演示]P49演示实验

[师]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流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师] 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电流的热效应还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时间,比如电视机通电越久,机身就越热。

[师]刚才我们从第一个实验也可以看到,铜丝或镍铬合金通电时间越久,煤油的温度升高得越多,说明产生的热量也越多。

焦耳定律

[师]从刚才的几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导体的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都有关系。其实早在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就精确地确定了它们的关系,得到了焦耳定律。

(学生阅读焦耳定律的内容)

板书:Q=I2Rt

Q——热量——焦耳(J).

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t——时间——秒(s)

引导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表达式P=IU和欧姆定律推导出焦耳定律。

[强调]在说到两个物理量“成正比”“成反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条件:关系式中其他物理量的大小不变.

[投影]

例题:某导体的电阻是2 Ω,通过2 A的电流时,在1min内产生多少热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演算、要求一名学生板演)

解:由题知:R=2 Ω I=2 At=1min=60s

Q=I2Rt =(2 A)2×2 Ω×60s =480J

(同学们在演算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代入计算的时候,要将电流的单位“A”一起平方 ,同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师]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利用公式推导得出了电流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滚.同学们现在能不能回答本节开始时的问题?

[生]导线和用电器(电炉或电饭锅或电灯)中通过的电流相同,但是导线的电阻较小,而那些电器的电阻较大,所以,那些电器发热,而导线几乎感觉不到热.

[师]生活中有些电热我们要利用,有些电热我们是要防止的.

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师]关于电热的利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比如…

[生]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电炉…

[师]同学们举出的都是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都是常见的电热器.

出示电炉(可用投影仪投影放大)

[师]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同学们观察电炉由什么组成?

[生]主要是炉丝即电阻丝.

[生]还必须有炉盘,电炉盘是绝缘材料做成的.

[师]从实际考虑,电炉丝应该有什么要求?

[生]电炉就是要靠电炉丝发热的,所以炉丝的电阻应该很大.

[生]炉丝还应有较高的熔点,这样它在发热时才不容易烧断.

[师]同学们以电炉为例说明发热体是什么做的?

[生]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播放视频:电熨斗开壳看电热体或出示“热得快”、电饭锅等电热器,并能将电饭锅、电熨斗的发热板取出让学生观察,向学生说明,其他的电热器也都需要用电阻大、熔点高的金属导体作为发热体)

[师]我们了解了电热器,大家能不能说说使用电热有什么好处?

[生]电热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

[生]热效率高,使用方便.

[生]能方便地调节,如控制温度,操作简单.

[生]…

[师]同学们知道了利用电热的好处.但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的电热我们是不需要的,还要设法防止.有关的内容,大家了解的有哪些呢?

[生]电机使用过程中会发热,如果连续使用时间过长,还会烧坏电机.

[生]有些导体上的绝缘材料会因温度过高,使绝缘材料迅速老化,甚至烧坏. [生]电视机开的时间长了会发热.电视机后盖上有许多孔,就是为了能通风散热. [生]电脑中还装有风扇,也是为了散热,减少电热的危害.

[生]老师用的投影仪上也装有小风扇,也是为了快点散热.

[生]农村抽水、磨面用的电动机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要休息一会,等凉了再用,是为了防止电热可能造成的危害.

播放视频:电动机散热窗或录音机散热窗,加深学生印象。

[师]同学们对电热的危害及防止了解的还真不少.老师这儿有一份电器的说明书,请大家仔细阅读,并分析说明其中的道理.

[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着重注意以下内容:将电器置于通风良好处;勿使电器淋雨或受潮,长期不用的电器隔一段时间应该通电一次.

[生]电器工作时,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是为了能使电器更好地散热、防止电热产生的危害.

[生]电器淋雨或潮湿会降低绝缘性能,使电路工作失常,影响用电器的使用.长期不用的电器隔一段时间要通电,是为了利用电热来驱潮,是电热的利用.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篇4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1.认知目标要求分析: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会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 库仑力;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学习能力要求分析: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制定和操作,加深对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测量变换法等实验方法的理解。

3.情感态度要求分析,通过对库仑定律建立的回顾,以及相关物理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本节的教学内容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知识层面上的,掌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第二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如何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物理量,如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1)学生会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2)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3,.教学难点:静电实验的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

4,.教材的处理:本单元内容可分两节可来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库仑定律的建立和库仑定律的简单运用,侧重点为体会研究物理的方法和物理规律建立的一般过程。第二课时为库仑定律的加深理解与运用。

三:学生特征分析:

1、知识基础分析:

(1)掌握了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2)掌握了电荷守恒定律,并会简单的运用。

(3)会处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并会通过偏转角度的变化判断受力的变化。(4)初步掌握了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2、学习能力分析:

(1)学生的观察水平不断的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各个主要细节,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

(2)具有初步的归纳重点,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3)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地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能力。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2)会用文字描述库仑定律的内容与公式表达,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3)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4)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库仑定律建立过程的探究与学习,初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程序,认识物

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2)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测量变换法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探究物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

(3)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静电力演示器材、有关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

本节作为一堂物理规律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理解。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使学生参与科学的抽象过程,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区别和辨别本质的东西与非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试作概括,并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为此本课采用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新的知识,利用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探究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知识的产生过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二>教学程序(总体思路)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和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引入新课,同时为课堂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2.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想影响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3.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参与制定定性探究F与r,F与q的实验方案。4.利用演示实验定性探究F与r,F与q的关系。

5.回顾历史上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进行适当的人文教育。

6.重点介绍库仑扭秤实验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究,得出库仑定律。7.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参与制定验证F与R成反比的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8.课堂练习反馈。9.课堂回顾进行反思评价。10.作业布置。

<三>教学主要环节: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让学生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着手,说明电荷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利用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教师说明:(1)这个原理与闪电一样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拉回到课堂上的物理实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转的越快,放电现象越明显,说明摇的越快小球的所带的电荷量越多)。

(3)演示实验2:将两个大小相同的泡沫导电小球通过很细的导线分别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两个小球上,使得小球的电荷能传到两个导电小球上。(手摇的越快,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若将两球靠的越近,则偏角也越大。)

(4)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3.设计方案、定性探究

(1)定性探究一:探究F与r之间的定性关系;

教师引导:为了探究F与r之间的定性关系,对其他因素(如:电荷量、带电体的形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目的让学生回忆起控制变量法)学生回答:可以只改变r的大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教师小结: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说明这就是我们在研究 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其中A、B是两个直径为 1.5cm泡沫小球,小球的外层均匀涂有墨水,使

之可以通过接触带电,A球用长为60cm左右的绝缘棉线悬挂于铁架台上。

实验操作:使A、B两球带上同种电荷,发现B球离A球越近, A球偏离竖直方向就越大,实验中最好保持两球在 图1 同一水平面上。

现象说明:师:大家是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库仑力F大小的变化的?

生: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的库仑力就越大。

师:偏转角θ与小球A所受的库仑力F的大小关系如何?

生:F=tanθ

师: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的大小,而是通过偏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 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法(间接测量法)。

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2)定性探究二:F与q之间的定性关系;实验器材:将两个直径为1.5cm外层均匀涂有墨水的泡沫小球

用长为60cm左右的细导线连起来,然后用绝缘棉线 悬,挂与铁架台上。再将导线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一个小球上。

实验操作:摇动手柄,使A、B两球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发现 图2 手摇的越快,两球间的距离越大,即偏角越大。(说明:由于要保持距离不变,通过改变,电荷量的大小比较困难,而前面已经得出了F与R的定性关系,这里学生一般能够看出q越大F就越大)

现象说明:师:转的越快说明什么? 生:转的越快,说明两小球的带电量越多。

师:两球距离(偏角)越大说明什么? 生:两球距离(偏角)越大说明两球间的相互作力越大。

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4.历史回顾,定量探究:利用图片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展现人类对静电力的探究过程(通过此可以进行适当的物理史实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片段一:1767年,英国物理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情况非常相似,为此他首先提出了静电力平方成反比定律猜测。

片段二:1772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笛许遵循普利斯特利的思想以实验验证了,电力平方反比定律。

片段三: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设计制作了一台精确的扭秤,用扭秤实验证明了同号电荷的斥力遵从平方反比律,用振荡法证明异号电荷的吸引,力也遵从平方反比定律。

5.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投影加解说)(1)结构简介(利用投影显示)。(2)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操作方法: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金属细丝扭转力矩。

思想方法:放大、转化。(3)F与r2关系的验证。

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控制Q不变。

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

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4)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的1/2,1/4,1/8,1/16等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F与Q1Q成正比。

思想方法:守恒、对称。

6.探究结论(库仑定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

教师活动:点拨归纳,然后投影库仑扭秤实验得到的结论:库仑定律

板书

库仑定律 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公式:F=kQ1Q2/r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7.结论验证

师:展示刚才探究一时所用的实验器材,让大家利用这些器材设

计一个方案验证验证F与R平方的反比关系

提示1:为了验证F与R平方之间的关系,对其他因素我们应该怎样? 生:保持其他变量不变。提示2:如何测定两球间距? 生:读出两球球心的坐标位置(xA、xB)

提示3:如何用其他物理量表示F的大小(提示利用F与摆角的关系)生:利用小球A偏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距离x来表示。

提示4:所需验证的关系式如何,实验中须测量哪些物理量?

生:须测量A球在平衡位置时的坐标x0,A球受到作用力时的坐标xA,B球的坐标xB。8.课堂巩固与应用分析

例1:两个带电小球的半径均为R,当两球心间距为5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F。则:当(1)两球心间距为100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4F B.F/2 C.F/4 D.不能确定

(2)当两球心间距为,5R,时,相互间的作用力为多少

A.100F B.10F C.F/1000 D.不能确定

设计说明: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对点电荷概念的理解。例2:见课本例题: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力和万有引力。

设计说明:正因为例题告诉我们的原因,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时,经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但对宇宙天体万有引力却是决定性的,决定了它的运动与演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9.课堂回顾(用多媒体显示)一:知识小结 1.库仑定律 表达式:F=kQ1Q2/r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2.点电荷: 二:物理方法小结

1.研究Q、R与F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2.判断力F时(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时)可以通过判断偏角来实现,运用的是测量变换的思想。

10.作业布置。

八、教学设计说明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就此对本课设计作如下说明: 1.通过闪电现象的重现与静电放电实验有机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堂实验中的物理现象结合起来,这样的过度比较自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与现实生活。2.由于库仑定律定量的实验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几乎无法操作,因此本人在此是先通过定量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结论,再通过历史回顾得出定量的关系,最后再通过实验粗略的验证得出的结论。

3.泡沫导电小球的制作,可以用泡沫削成一个直径为,1.5cm左右的小球,然后将其浸入碳素墨水中,再将其在太阳下晒干,多重复几次即可。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与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各自的特点,通过体验、感悟,熟练、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在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例证、表达、猜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在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激发兴趣。

师 :在这节课之前我们先来口算练习,从一组1号开始!

二、归纳总结,明确目标。

师:这些口算练习题都在哪里出现过呢?

生:乘法的简便运算中。

师: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多媒体展示:

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吗? 2你能把它进行分类整理吗? 3你能用字母方式表示吗? 师: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总结归纳。

生回答、师板书:

乘法交换率

a × b = b × a 乘法结合率

(a × b)× c = a ×(b × c)乘法分配率

(a + b)× c = a × c + b × c(ab × c

三、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填一填:

(1)38×4×5=38×(__ × __)(2)125×32=125× __ × __(3)39×42+61×42=(__ + __)×42 2.连一连:

8×(125+11)

×(199+1)35×199+35×1

(37+63)×45 37×45+63×45

8×125+8×11 四、小组合作,深入探讨。

师:前两题都比较简单,老师这里还有一道比较难的问题。我 们一起分小组讨论一下吧!每组组长记录讨论结果。

(1)125×(80+8)

(2)42×47+43×42(3)32+68×4(4)172×24-172×14(5)201×68(6)(63×5)×20 能简便计算的题有:()讨论完毕后,各小组组长说出答案。

第一组:1、2、4、5、6.第二组:1、2、4、5、6.第三组:1、2、4、5、6.第四组:1、2、4、5、6.第五组:1、2、4、5、6.第六组:1、2、4、5、6.师:六个小组都做对了,看来大家掌握的都很好,为自己鼓鼓掌 吧!

五、动动脑筋,独立完成。师:大家能自己完成这些题目吗? 多媒体展示:

(1)101×128-128×1(2)25×(8+30)

(3)34×76+34×24(4)125×25×32(5)50×73×2 5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六、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率是为了能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

学校要给四年级学生定制新桌椅,一张桌子的售价是65元,一把椅子的售价是35元,买38套这样的桌椅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你能用不同的发发解决吗? 5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七、检测反馈,评价反思。

基尔霍夫定律的教学体会 篇6

一、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地位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大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定律,其内容是: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简称KVL定律,其内容是:在任一时刻,任一回路内各段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解决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工具,是理工类高等院校本科《电工学》的必修内容,也是职业学院(校)机电技术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 是中等职业电类专业教学及中职工业类高考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基尔霍夫定律的几点体会

1.全面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的实际 ,当好学生学习的助手,避免急躁,不求大而全,但求由点到面,各个突破,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2.认真研究教材 ,做到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 ,应用灵活。课前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偏差,并结合学生出现的不同“意外”,设计应对的策略。

3.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既有固定的程序性 ,又有张扬学生个性的灵活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如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E1=40V,E2=5V,E3=25V,R1=5Ω,R2=R3=10Ω,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解法1: 设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选取各支路电流及回路I、II环绕方向,如图2所示。

根据KCL定律有 :I1=I2+I3,(1)

根据KVL定律 (约定电势升正降负)

代入数值得方程组:

电流都为正,说明实际方向与所选参考方向一致。

解法2:设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 选取各支路电流及回路I、II环绕方向,如图3所示。

根据KCL定律有:I1=I2+I3, (1)

根据KVL定律(约定电势升负降正)

代入数值得方程组:

电流都为正,说明实际方向与所选参考方向一致。

解法3:设各支路电流分别为I1、I2、I3,

选取各支路电流及回路I、II环绕方向, 如图4所示。

根据KCL定律有 :I1=I2+I3, (1)

根据KVL定律(约定电势升正降负)

代入数值得方程组:

电流都为正,说明实际方向与所选参考方向一致。

关于欧姆定律的创新教学设计 篇7

——参加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全国课堂教学大赛感悟

前不久,我参加了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承办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并有幸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下面就参赛课题《欧姆定律》(科教版)我的设计思想、过程与感悟,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欧姆定律》ppt课件附后)。同时也借此机会,向给予我鼎力相助、倾心付出的师长和同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火灾引入,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

将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段绕成螺线管状的电阻丝(直径为0.3mm的镍铬丝)串联入电路中(如图1),切米粒状大小的白磷装入螺线管(如图2)。开课时让学生观察通电后小灯泡在小电流时的亮度如何,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逐渐增大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随电流的增大而变得更亮了(如图3)。接着不断增大电流,观察亮度,并提问:电路中的电流可以一直增大下去吗?此时,在学生热烈讨论时,电阻丝发热大幅度提升,引起白磷突然燃烧(如图4),学生被这突如其来的火灾震惊,精神高度集中。此时,老师抓住时机,引入探究主题:看来,电流是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祉的同时,弄不好,也可能引起灾难!那么,同学们想过没有——电流的大小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高效课堂,突出重点,大胆取舍

按照初中物理科教版的编排体系: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和定律应用在一节内完成,这样,教学任务就相当繁重。因此,要想完成,教师就要精心构思,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欧姆定律探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上,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很显然,电路的连接已经不是本堂课的训练重点了,此前学生就已经掌握了较为熟练的电学实验基本技能,这里不应该在它上面花费太多时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还可以事先请实验老师将实物电路连好摆在桌上备用。另外,欧姆定律的应用也非本堂课的重点,它的进一步应用可以留在下堂课上深入剖析。

三、数据分析,总结定律,充分听取学生的观点表述,相信学生,回归学生本位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师生思想双向交流的活动。本节的重点就是通过学生亲手实验,获取最真实的数据,从而自己总结得出欧姆定律。因此,在学生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充分讨论,并给予其足够的时间相互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就尤为重要了。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要害怕他们说不对,说不全。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说不对,我们可以修正;说不全,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学生所说的,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他们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我们教学要突破的难点,就是我们苦苦寻觅的易错点,更是我们教学中的财富啊。

四、图像分析用透明胶片重叠,同图多线找规律找原因,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随着现代课堂教学手段的普及,实物投影仪已经普遍进入教室。老师们也经常利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展示学生作品、作业,方便直观。就本节而言,多数老师会想到用它来投影学生收集的数据和绘制的I-U、I-R图像。但据我所知,他们都是让学生在白纸上完成以上工作,然后一个个投影展示。我们认为,如果将学生使用的白纸换成透明胶片,在胶片上事先打印上坐标系,并让学生用较粗的记号笔在其上描点、连线,绘制图像(如图5)。在交流总结环节,老师就可以将若干张同底的图像进行重叠,由于胶片是透明的,那么几个图像就可以同时展现在一个坐标系中,在此基础上总结普遍规律,更加直观、可信。另外,由于不同小组的学生实验时所使用的定值电阻不尽相同,因此所得到图像的斜率、曲率也 2 会不同,教师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五、表格、游戏推公式,逻辑严密,快速高效,学生从中体验成就 在此版教材的编排体系中,通过实验总结出欧姆定律后,直接就抬出了公式I=U/R。这不免让人感觉这公式出来得有些唐突。如果我们能够稍加改进,充分利用刚刚得出的欧姆定律,设计一个表格(如图6)循序渐进地将公式推导出来,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物理学中,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伏,通过导体的电流为1安时,该电阻的阻值规定为1欧。那么请同学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快!一个1欧的电阻,其两端电压升高至伏2时,通过它的电流将是多少安呢?电阻1欧,电压3伏呢?然后,电阻1欧,电压U伏呢?”这样,利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就可以顺利的让学生推出此时电流为U安。接下来,我们利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规律,继续让学生做比一比的游戏:“我们保持电压继续为U伏,电阻增大到2欧,电流将变为多少安呢?电压仍为U伏,电

阻增至3欧,电流应为多少安呢?最后,电压为U伏,电阻为R欧呢?”如此两次游戏下来,耗时不到两分钟,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推导,得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公式,成就感油然而生,让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他和我们其实一直就很亲近。

六、知识树总结,美观亲切,系统性强

一堂完整的课,课堂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让学生及时回顾当堂所学,加深印象,帮助对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理解。可是,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可谓教学过程异彩纷呈,刚一下课就忘得一干二净。岂不悲乎!本课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知识树的方式(如图7),将本堂课的收获进行展示。“一颗大树上结满了果实:知识果——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体验果——欧姆定律探究实验的全程;方法果——控制变量法、图像分析法;精神果——欧姆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如此总结,美观亲切,系统性强,学生印象深刻。

七、科学精神渗透,欧姆是最好的素材;合作意识培养,本课是绝好的机会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美来自于它的真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美。古往今来,无数的科学家身上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欧姆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改进旧设备,发明新仪器,克服种种困难,花费整整十年时间,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得出欧姆定律,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恰恰是当代中学生最缺少的。因此,教师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就再恰当不过了。另外,本堂课有大量的时间是在进行分小组 4 的学生实验,为高效的完成实验任务,在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是必须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互帮互助,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强大战斗力。这为学生今后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八、怎样备好一堂课:搭骨架、添血肉、通经络、注灵魂

参加一次赛课,相当于增加五年教龄。这句话,说明参加赛课对于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也说明打造一堂优质课是一件多么辛劳的工作:大到整体的框架结构,小到每一句关键的点拨、每一个过渡词语,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工作量可想而知。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堂课呢?首先要搭骨架。弄清一堂课的重点在哪里?难点是什么?整个这堂课大的版块分为哪几个?每个版块又由哪些部分组成?让这堂课的基本结构在授课者的脑海里清晰的呈现出来。就像人体的骨架一样,它支撑着我们这个鲜活的生命体。其次是添血肉。在骨架搭好后,就该为这个生命体添加血肉了。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将一个个重要的知识点准确地添入各大版块当中去,让每个部分都更加充实饱满不遗漏。这是一堂课的主体部分,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资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备出一堂有内容的好课。再次是通经络。经络是连接身体各个有机部分的桥梁,医学中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教学亦然。一方面,教师要仔细打磨课堂各个版块过渡衔接的用语,让它们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构水到渠成之势。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清晰该堂课的任督二脉何在——难点在哪儿?巧妙构思、精心设计,打通经脉,突破难点。一堂课是否成功,往往也就看这儿了。最后是注灵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来上,往往呈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临场发挥就是一堂课的魂(如图8)。既然授课者——教师是魂,那么从跨上讲台的第一秒钟起,教师就要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用自己教学智慧和人格魅力,引领全体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课堂生动活泼,充分体现探究与发现的乐趣,让一堂课富有生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8

这节课设计的亮点就是先给学生讲解典型例题,然后再让学生仿照例题做“模拟训练”。收效还不错,讲解的时候提醒孩子们该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怎样通过转化能将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变成可以进行口算的例子。孩子们在真正的理解了运算定律之后才着手练习,因此,正确率就相应的跟着提上来了,今后的练习课,当然是跟计算有关的练习还可以继续采取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知识要点,从而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化为今后学习的方法。

然而,课总是不那么十全十美,今天遇到的问题是没有能够将这种检查的工作贯穿整节课,课上肯定仍然有“浑水摸鱼”的孩子,看表情是已经听的很明白、很清晰了,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比如说讲完第一个例子之后,随之就出了一个模拟训练题:666*9+222*73这个题,有5名同学居然又要将666和222都要转化成111再进行简便运算了,殊不知本题就是要将加号两边的算式变出相同的因数来就可以了,孩子们却在大费周章的进行“照猫画虎”!哎!还是在学习的举一反三和逐类旁通方面没有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引导啊!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9

一、分析教材 发现训练学生思维的局限

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编写实施教学, 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 甚至会阻碍学生对物理规律的主动建构.《楞次定律》这节内容, 学生普遍感觉到难以理解, 不能熟练地掌握应用, 也是高中阶段最容易遗忘的知识之一, 究其原因, 是教材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教学照本宣科造成的.

1.实验关注因素太多 学生思维难以覆盖

在探究“楞次定律”的实验中, 学生必须关注的物理量太多.教材实验中涉及的变量有:原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 (变大或变小) 、螺线管中线圈的绕向、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等, 同时考虑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太高.

在探究“楞次定律”的实验中, 学生必须关注的实验过程太繁杂.从教材设计的实验来看, 学生要完成甲、乙、丙、丁四次实验, 如图1所示, 实验要填写表一、表二两个表格, 每个表格中要记录“磁场方向”“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等6个实验结果, 最后要求学生从这12个实验结果中找出规律, 归纳出实验结论, 学生思维难以聚焦.

2.实验过程直接呈现 不能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在探究“楞次定律”的实验中, 提供的实验器材单一, 实验电路已经展示, 实验步骤已经确定, 实验表格完全呈现, 其中表一中的实验结果已经给出,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只能根据表格里的要求“照葫芦画瓢”, 没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它旨在让学生动手之前先积极思考, 使探究活动的目标更明确, 方法更合理、思路更清晰、过程更科学.

3.实验结论过于浓缩 不能直观体现学生思维过程

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 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句话归纳总结跨度很大, 学生摸不着头脑, 理不清关系.从句法结构上来看, “阻碍”和“引起”两个动词在一起, 构成双谓语, 又有“感应电流的”“感应电流的”和“磁通量的”多个修饰定语, 结构太复杂.从楞次定律的功用来看, 它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 学生很容易误认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教材的设计应该以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为原则, 为什么不可以将这一句话变成两句话呢?楞次定律也可以这样来表述:若回路中的磁通量增加, 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阻碍磁通量的增加;若回路中磁通量减少, 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阻碍磁通量的减少.这样表达学生不但容易理解, 也与知识的建构过程相吻合.实际上,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都是将“楞次定律”拆成这两句话来解读的.

二、挖掘课程资源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验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 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走向目标发展区.

1.选择实验器材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尝试选择实验器材是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选择适当, 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而且可能使实验操作更便利, 实验误差更小.

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实验器材有磁体和线圈.磁体有磁铁和通电螺线管, 实验室有各种规格的线圈,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需要自制线圈.教师从电子器材市场购置几卷漆包线 (Φ0.5mm左右即可) , 学生自己准备卷筒卫生纸或保鲜袋中的硬纸筒, 先将漆包线缠绕在硬纸筒上, 圈数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效果自行调整, 线圈匝数越多,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接着用透明胶带固定线圈, 最后标记线圈的绕向.学生自己制作实验器材, 既熟悉器材的结构原理, 又可以提升动手能力, 更能提高学习兴趣.

检测电流方向的实验器材有灵敏电流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和发光二极管.灵敏电流计的灵敏度较高, 不通电时指针在中间, 较小的电流就能引起指针偏转, 可以拿一节干电池点触来判断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一般来说, 若电流从右端 (“+”) 流进, 指针就偏向右侧, 反之偏向左侧.实验室里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可以用来判断电流的方向, 但是电流一般在0.02A以上才可检测, 万用表检测电流的数量级约在m A以上.电流表、电压表和万用表不宜测量反向电流, 故一般不选择.我们还可以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判断电流的方向, 发光二极管的长脚为“+”极, 短脚为“-”极, 当电流从“+”极流向“-”极, 二极管才会发光.

2.自主设计实验 探究知识的建构过程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 设计可能的实验电路, 下面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设计的四种典型的实验方案.

(1) 如图2所示, 线圈的两端与电流计的“+”“-”接线柱分别 用导线连接, 构成闭合回路.条形磁铁在插入和拔出线圈的过程中, 线圈中磁通量随之发生变化, 产生感应电流, 从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可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如图3所示, 这一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从前一节“研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中获得灵感. A和B都是铝环, 其中A闭合, B有缺口.横梁可以绕中间的支点转动.当条形磁铁的磁极在靠近或远离闭合线圈A的过程中, A中产生感应电流, 此时线圈A可以看成电磁铁, 电磁铁与条形磁铁由于相互作用而吸引或排斥, 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可以判定电磁铁的极性, 最后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A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如图4所示, 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线圈A串联在电路中, 线圈C的两端与电流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在开关闭合和断开的瞬间、开关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左右移动或开关闭合后将线圈A插入和拔出线圈C的过程中, 线圈C中的磁通量均发生变化, 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 如图5所示, 红、绿两个发光二极管的“+”“-”极反向并联后再连接到线圈的两端, 当条形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的过程中,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同, 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也不同.

三、探究实验过程 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结构

杜威认为:尽管科学家和教师都掌握学科知识, 但二者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 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 以便让学生能够理解.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 因此, 实验教学设计应该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注学生探究的愿望, 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学生通过对上述四个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一致认为实验方案 (4) 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块三合板 (约20cm×20cm) , 学生先在上面绘制电路图, 标好红、绿二极管的正 负极, 如图6所示. 然后在元器件所在位置打孔并插入相应元器件, 在三合板的背面用导线和导线夹连接好电路, 实验中根据二极管发光情况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下面通过教师设置问题, 驱动学生积极地思维, 来完成“楞次定律”的探究过程.

1.原理再现:电磁感应现象中应关注哪些相关联的电磁学物理量的方向?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涉及电磁学的物理概念有:磁场、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由于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的规律, 所以在实验中我们要关注磁场的方向、磁通量增加还是减少、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等.

2.探究方法:如何判 断 物理 变 量 之 间 的 变 化关系?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 (多变量) 的问题, 常常采用控制因素 (变量) 的方法,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 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 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在本实验中, 我们需研究“原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等四个物理变量,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 “感应电流的方向”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可以合并为一个变量.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控制变量法, 研究“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或“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3.明晰过程:你能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吗?

根据控制变量法, 在磁通量的变化、磁场的方向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个变量中, 使其中的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研究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学生可以设计以下三种实验操作过程, 研究其中的任一实验过程即可得出结论.

(1) 保持磁通量增加或减少, 研究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感应电流的方向) 之间的变化关系, 并设计下表 (表1和表2) .

(2) 保持原磁场方向向上或向下, 研究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感应电流的方向) 之间的变化关系, 填入表格.

(3) 保持感应电流的方向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不变, 研究磁通量的变化与原磁场方向之间的变化关系, 填入表格.

4.归纳结论:根据实验现象你能找到判断感应电流方向遵循的规律吗?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变化关系更明显, 不是相同, 就是相反, 所以暂且可以不考虑“感应电流的方向”. 我们分析每一组实验结果中的关键词, 不难发现:“增加”、“向上”和“向下”总是“形影不离”, 而“减少”、“向上”和“向上”或“减少”、“向下”和“向下”亦是“如影随形”.因此, 我们认为:当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加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线圈中磁通量减少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由此也可以看出,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 但不能阻止磁通量的变化 (若磁通量不变就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 只是延缓磁通量的变化而已.这一变化规律就是“楞次定律”.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新课标下《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把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现代科学教育观则认为,科学教育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即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的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单纯强调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新《物理课程标准》在物理课程的性质中指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新《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成功的科学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感受失败与错误,通过纠错,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物理素养养成的过程。作为物理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重任,理当在物理教学中全面贯彻新《课标》的全新理念,通过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让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在此仅以《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与行家交流。《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定律。新《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达牛顿第一定律。”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清楚,目的是为了培养表达交流的能力。只有实施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在猜想与假设、方案设计、实验验证、综合评估与交流中使学生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二、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三、《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复习:力的作用效果。指出物体爱力时可能改变运动状态。(二)、先导介入,引入新课出示斜面、小车。边演示让学生观察边谈话讨论。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问: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问: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让学生思考一会儿,然后进行继续演示讨论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让小车滑下,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前进吗?(虽然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力,但仍然继续前进)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不会)小车为什么不会一直运动下去?(因为木板对小车有阻力)(三)、进行新课1、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你认为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回答,(要求说出猜想的依据)         教师板书:猜想              斜面坡度       响小车前进距离s的因素    小车质量                                 小车起始高度                                  水平面的阻力    教师:如果要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s和水平面对它的阻力f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你能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吗?让学生讨论,明确:必须让其它因素相同,通过改变水平面的情况(即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运动),再比较前进的距离s与阻力f的关系。教师:让其它因素相同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教师板书 :             斜面的坡度   研究小车前进的距离   控制的条件  斜面的高度    相同   与水平面的阻力的关系   小车的质量                        改变的条件:水平面的阻力(不同表面)   3、教师:实验中应观察哪些现象?比较哪些量?你能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吗?学生设计表格,然后教师在学生展示的表格中选取一种板书在黑板上小车前进距离s与水平面阻力f的关系 (略)   分别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完善表格。教师引导分析:a、三种表面谁光滑,阻力最小?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生;阻力越小,前进 的距离越远)   b、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怎样(生:更小)?前进距离呢?(更长)速度减小的程度呢?(学生:更慢)c、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将非常慢。“速度减小得非常慢”是什么意思?(学生:速度几乎不变)若表面光滑到f=0,小车会怎样?(速度不变)教师:比较推理的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让学生思考讨论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出牛顿第一定律。4 、剖析定律的含义,让学生思考讨论:该定律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吗?(四)、小结:回顾定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的方法;谈一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体会。(五)、作业:写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报告。要求:写出探究的问题和过程;自己设计的表格;总结得出的探究结论。四、应注意的问题: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问题,多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尤以实验探究方法居多,须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       2、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它是与物理探究的问题密切相关的。       3、要引导学生注意计划与实验方案的操作性,学会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与假设具体化。       4、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因素,在探究中体会变量的概念,建立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5、引导学生尝试简单的因果推理,是学生处理信息、总结规律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技能,应在教学中时时留心,不断培养。

 

《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与评析 篇11

《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与评析

本文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方面完整、详细地展示了新课标下物理课堂的展示过程,笔者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作 者:李银江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湖南,娄底,417100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教学评估  

《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与评析 篇12

根据教材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 的功能及新课标的要求, 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教学目标这样定位:

1. 知识教学

(1) 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能力训练

(1) 自主探索、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

(2) 在具体问题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3) 语言表达能力。

3. 德育渗透

(1) 勤于动手、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2) 体验物理就在身边, 感受物理世界的美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实现教学目标, 我确定重点、难点如下:

1. 重点

(1)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难点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 重点的突出及难点的突破

(1) 改演示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索实验, 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2) 利用视频资料、图片, 通过列举典型实例, 让学生观察、体会, 正确解释、描述;

(3) 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 使学生总结出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不同之处, 突破难点。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互动

1. 教学方法

从教育学角度看, 教学的本质就是活动。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实验法、探索法、举例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触动学生思维, 以问题为中心, 促使学生自主实验探索, 让学生经历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 从而使学生对所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 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典型实例, 让学生分析讨论、合作交流, 顺利解决问题,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

2. 学法指导

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恰当的学法指导不仅可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还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 使教学轻松而高效, 教学气氛活跃。本节课通过教师设问和学生动手自主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实验、学会总结规律。教师还通过列举典型实例,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 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进行知识的迁移, 形成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为实现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在开放而富有创新的活动氛围中学习, 我分了五个环节安排教学程序 (如下图所示) :

具体程序是:

例1观看刘翔的110米栏破纪录的视频录像, 带领学生鼓掌, 引导学生体会“相互”作用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鼓掌时, 左手不动, 右手主动击打左手, 你的感觉是以下哪种情况?

() 只是左手有感觉。

() 只是右手有感觉。

() 左手和右手都有感觉。

例举生活实例, 如: (1) 打球时两运动员相碰时, 两人会有什么感受?

(2) 高速行驶的两车相碰会发生怎样的后果?让学生自已举生活实例,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两物体相互作用时, 一个物体受到了力, 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受到力, 可见力是成对出现的, 我们把其中一力叫“作用力”, 那么另一个力叫。

评析:让学生进入多媒体再造的具体情景及日常生活实例中, 让学生真切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很自然地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创设情景, 领悟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视频资料、图片, 通过列举典型实例, 让学生观察、体会, 领会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2视频演示 (1) 两人分坐两辆冰车互推; (2) 两磁铁间的相互吸引; (3) 手拉同时拉两根挂钩连在一起的弹簧。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 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 是同性质的力。

评析:通过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寻求物理规律的好奇心、探究欲, 以形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 动手实验, 探索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的关系。

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同性质、同变化。

规律:牛顿第三定律

(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 数学表达式:F=-F'

(3) 意义:牛顿第三定律提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 使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来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 还可以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研究。

评析:学生通过自主实验, 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实验探索, 然后由学生分析讨论、合作交流、寻找规律。改演示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索实验, 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立足已学知识, 建构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链接: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我们学习过用“力的图示”详细描述力, 用“力的示意图”简要描述力。

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 作用在 (同一、不同) 物体上, 效果是 (能、不能) 抵消的。

牢记物理规律, 辨析典型难点。

例3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回答以下问题:

(1) 火箭发射上天, 是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那么反作用了谁呢?

(2) 小明扔了个蓝球砸在你身上就跑走了, 你没办法反作用他, 这是不是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

(3) 质量小的物体和质量大的物体对拉,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会大小相等吗?你能设计个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吗?

(4) 小孩子和大人拔河, 大人一般会赢, 是大人的拉力比小孩的拉力大吗?

(5) 鸡蛋和石头相碰, 鸡蛋一般会破而石头没事, 是石头给鸡蛋的力更大些吗?

例4分析小孩子与大人拔河比赛中胜、负原因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跟物体的质量、运动状态无关, 至于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那是因为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

评析:物理知识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为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我设计了典型的几道题, 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和直觉的诊断, 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正, 形成知识的同化。

体会“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异同。

知识链接:单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 物体受力平衡。平衡力的特点:等大、反向、共线、异物。

例5水平桌面上放一黑板擦, 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填充以下的空格。

(1) 桌子对黑板擦有个向上的支持力, 但黑板擦不向上运动而是保持静止, 可见黑板擦还受到一个向下的, 它们是一对。

(2) 黑板擦对桌子有个向下的压力, 但桌子不向下运动而是保持静止, 可见桌子还受到一个向上的, 它们是一对。

(3) 做个对比: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同性质、同变化。一对平衡力是:等大、反向、共线、。

作业训练, 巩固新知:

(1) 分析人在走路时, 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 竖直方向的电线下吊着静止的电灯,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大小, 等于电灯受到的重力;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就是电灯受到的重力, 这两个力的性质相同;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 设想你处在遥远的天空, 面前有一个与你相对静止的巨石, 你轻轻推它一下。试描述这块巨石和你自己在推石时和推石后的运动情况。如果巨石静止地放在地面上, 结果会一样吗?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为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我设计了简洁、清晰的板书。

七、教学预估

上一篇:我爱班级作文400字下一篇:教学重难点应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