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观后感(共4篇)
《特雷莎修女》观后感
电影《德兰修女》已经看了好几遍,每一次都有很大的触动。德兰修女身上体现出的博爱、怜悯、执着、慈悲的精神始终震撼着我的内心。
影片是对天主教修女德兰一生行善事迹的一个整体展现,20世纪40年代的印度,社会十分混乱,印度教和穆斯林冲突不断,德兰修女却出于善心不顾穆斯林的反对救了一名印度教徒,主教不得已只能让她暂时离开教堂,而离开教堂后在加尔各答街上所见的情形让德兰修女的人生发生了关键性的改变,目睹穷人的生活惨景后,她决定自己必须留在穷人中间,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们。影片内容也由此展开,下面谈谈我观看影片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德兰修女的身上首先体现了一种博爱与慈悲的精神。这一精神在影片开头就展现出来,在武力冲突中,一名印度教徒受伤严重,其他人敲天主教堂的门求助,但教堂的人们担心穆斯林以为天主教站在印度教一边而不敢开门,而德兰修女相信的是: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挽救,在上帝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所以她打开了教堂大门,将伤者抬进了医护室。在影片之后的情节中,还有许多场景体现了她的对于穷人、伤病患者、临终老人的深切关心之情。
另外,德兰修女的另一个精神是执着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首先救那位印度教徒时她就说“如果有下次,我还会这么做的”,可见她对于自己信仰的上帝,对于天主教教义的理解正确而且在行为上认真做到,对于她应该做的,她会十分执着,决不放弃。又如在目睹穷人的情况后,她决定留在加尔各答的街头,与穷人在一起,帮助他们。她向教会提出申请时,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加尔各答的街头太混乱,太危险,而此前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所以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主教首先的答复是,要么留在教堂,继续做修女;要么离开,不再是修女。但德兰修女说:“我答应过主要一辈子做修女,但不是在教堂,而是在加尔各答的街头,与穷人中最穷的人在一起”。由于她的执着,主教只能由罗马总教来决定,在等待的过程中,她又去到医院学习基本的医护技能,因为在街头工作,会有许多的病人需要救治。这便是德兰修女执着精神的一个体现。关于她的执着,其实是与她对于穷苦人的关爱分不开的。在得到允许在加尔各答街头工作时,她每天都要为许多个孤儿到集市上向商贩讨要食物、水果。这一举动让修道院觉得有失体面,于是院长请求主教让她回到修道院。而德兰修女的回答是,“我们不能在这样下去了,我们要做得更多,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圣会,‘慈善传教士圣会’”,于是在很多人看来,她又提出了一个不可能的要求,但她坚持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她们就有自己的组织,自己的资金,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罗马派来了神父,在见到德兰修女之前,他认为建立一个新的圣会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见到加尔各答街头的情景,并与德兰修女交谈之后,他决定同意建立新的“慈善传教士圣会”,并且要留在加尔各答,帮助德兰修女工作。从以上事例中,我看到以为充满无私爱心的修女用执着的信念与对上帝的高尚信仰感动了许多的人,得到了肯定。
在爱心的支持下,德兰修女是十分勇敢的,她相信只要真正去关心需要关心的人,就能感动每一个人,包括曾经的仇视者。这里讲一个关于德兰修女的小故事,在影片中也有这一情节。
有一天,德蕾莎要到巴丹医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车站的广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德蕾莎蹲下来仔细一看:破布裹着脚,爬满了蚂蚁,头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伤口周围满是苍蝇和蛆虫。
她赶紧替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似乎还有一口气,于是,她为她赶走苍蝇,驱走蚂蚁,擦去血迹和蛆虫。德蕾莎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里,必死无疑。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巴丹的行动,请人帮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妇人不予理会,但医师在德蕾莎的再三恳求下,便替老妇人医理,然后对德蕾莎说:“必须暂时住院,等脱离危险期后,再需找个地方静养。”德蕾莎把病人托给医院后,立即到市公所保健所,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场所。市公所保健所的所长是位热心的人,他仔细听完德蕾莎的请求后,便带她来到加尔各答一座有名的卡里寺院,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他使用。他们一开始受到印度教区婆罗门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德蕾莎修女不是印度人,然而德蕾莎修女不畏反对,依然在街头抢救许多临危的病患到收容所来替他们清洗,给他们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侣,此举感动了许多的印度人,于是反对声浪就渐渐的平息了。
自从找到这个落脚点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修女们就将三十多个最贫困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其中有个老人,在搬来的那天傍晚即断了气,临死前,他拉着德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
光靠德蕾莎及修女们的工作,要救助全加尔各答的垂死者是不可能的.,但德蕾莎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认为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这就是德蕾莎向垂死者传播了主的爱。
可见,德兰修女相信主的指示,对于主的坚定信念让她很勇敢,因为她在做的事情都是主的意志。
但是,在加尔各答,慈善传教士圣会的工作始终都面临许多阻力。因为他们工作的重点是帮助穷人,于是遭到了许多政治力量的刁难。首先是没有房屋使用权和合法性,随后在新闻媒体上有许多不好的言论在针对他们。但这些困难都一一解决了,在相关报道在世界各地播出后,许许多多的个人汇票随之而来,于是他们有了许多资金。但一番分配之后,原来计划的专为穷人而建造的“和平之城”就没有资金了,但德兰修女很从容,她说“主显然并不是很着急”,这句话与之前德兰修女说的话很相似:如果什么事发生了,说明主希望它发生;如果没有发生,说明主不希望,就这么简单„„这句话很直接地反映出了德兰修女对于上帝的虔诚信仰。
困难总是存在,但也会被克服,电影会结束,但德兰修女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关于爱与帮助的记忆将会给我们的人生留下难忘的教育。
下面,让我再回顾一下德兰修女的人生经历吧。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称做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奉献给解除贫困,而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并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目前德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变为真福德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特蕾莎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但她曾说,在12岁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时,她就感觉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人士。15岁时,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18岁时,她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学期后,特蕾莎修女正式到了印
度的加尔各答,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教职,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特蕾莎正式成为修女,1937年5月更决定成为终身职的修女,并依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修女“圣女德莉莎”(St.Th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为德蕾莎修女。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但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校内一片安宁,但校外却满街都是无助的麻风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到印度大吉岭的修院休息了一年,并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要为穷人服务的心,返回加尔各答后,她向当地的总主教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但一直得不到许可。
1947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印度独立,加尔各答涌入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大多数都是怕被回教徒迫害的印度教徒,传染病如霍乱和麻风病没有受到控制,在街头巷尾爆发开来,于是加尔各答的街头,学校的高墙外越来越像是地狱,折磨着德蕾莎修女的心,在不断向总主教以及梵蒂冈请求下,1948年,教皇庇护十二世终于给德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的许可。并拨给她一个社区和居住所让她去帮助有需要的穷人。德蕾莎修女马上去接受医疗训练,并寻找帮手。1950年10月,德蕾莎修女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称博济会),并将教会的修女服改为印度妇女传统的莎丽,以白布镶上朴素的蓝边,成为博济会修女的制服。
1971年,教皇庇护十二世颁给德蕾莎修女“Pope John XXIII”和平奖;同年的肯尼迪奖也颁发给她,此外还有如1975年Albert Schweitzer国际奖也颁发给她,1985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4年美国国会金牌;1996年11月16日美国名誉公民,和许多大学的名誉学位;1979年的最重要的诺贝尔和平奖,也颁发给她。当时她拒绝了颁奖宴会和奖金。媒体问及她:“我们可能做什么促进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后人赞她为: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1983年,德蕾莎修女到罗马拜访教皇保罗二世时,心脏病第特蕾莎修女与戴安娜王妃一次发作。1989年心脏病第二次发作时,她接受了人工心脏的安装,1991年从墨西哥拜访回来之后,得了肺炎,健康状况日趋恶化。于是她向博济会提出辞职,理由是她已无法像其他修女一样全天照顾病患,在修会的秘密投票下,其他修女和修士都投票希望德蕾莎修女要留在博济会领导她们。
1997年4月,德蕾莎修女跌倒并伤到锁骨。8月时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健康并没有日渐好转,1997年3月13日,她退出了博济会。同年9月,87岁时逝世。德蕾莎修女留下了4,000 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者。印度替她举行了国葬。
斯科普里与地拉那都有特蕾莎
一条不太宽的瓦尔达尔河从东南向西北将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分为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老城区在河北岸,北岸除了有始建于11世纪的要塞城堡外,那里的建筑几乎都很低矮,石板街道也不宽,有许多伊斯兰风格的历史性建筑,如中世纪土耳其浴室、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和苏丹穆拉德清真寺。不过,这里也有比较古老的东正教堂,如圣迪米特里耶教堂和圣斯拉斯教堂;河的南岸则是高楼林立的西欧风格的中心城区,马其顿重要的政府部门、商业中心和文化机构都在这儿。在中心城区步行街的一个小广场,我走进了马其顿特蕾莎修女纪念馆。这个纪念馆由一尊特蕾莎修女身躯稍弓、双手合十祈祷的铜像和一个主体为三层小楼的院落组成,院落的石墙上钉着一块标牌,用十种语言写着“马其顿共和国国际研究院特蕾莎修女纪念馆”。其中一种语言竟是中文,这种情况在整个中东欧都很少见。从外表风格上看,纪念馆既体现了中世纪拜占庭、奥斯曼和近代奥地利的建筑风格,也是古朴与现实的完美结合。纪念馆一层有一个专门出售有关特蕾莎的书籍、相册和照片的小商店,二层大厅里展示了一些介绍特蕾莎生平的文字、照片和少许实物,另有几个研究人员的工作房间,三层是一个带玻璃穹顶的大厅,有点像教堂,而外墙也确实镶嵌着很大的十字架。参观过程中,我特别想知道这座纪念馆的来历,可既没有买到相关的资料也没有访问到相关的人士。所以,我对它所知不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座纪念馆是新建的。
比较起来,阿尔巴尼亚虽然没有特蕾莎纪念馆,但有她雕像的地方却不少,其中两处我印象较深。一处是离地拉那国际机场不远的路口的一尊,姿势与斯科普里的那尊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尺寸要大许多。这个机场现在也称特蕾莎修女国际机场,进出机场的车辆都要从这尊雕像边经过;第二处是在离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不太远的一座天主教堂里。在中东欧大小城市游走的时候,我参观了无数座教堂,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现代化的天主教堂。它外表矮平,色彩明快,若不是居中房檐上的基督像和另一处立着的十字架,很难相信它是天主教堂,而里面的布置更像是一个音乐厅。在教堂正门入口旁边,有一尊特蕾莎坐式双手合十祈祷的白色大理石塑像。进门后,在一侧的墙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蕾莎祈祷的半身像。
听这两个国家的朋友说,特蕾莎修女的雕像在其他地方也有许多,这表明特雷莎如今在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均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非同寻常的地位。
特蕾莎修女的慈善经历
特蕾莎修女在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受到如此厚待的理由非常简单,即她是1910年出生在斯科普里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原名叫艾格尼斯。当时的斯科普里属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因而有大量阿尔巴尼亚人居住。可与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不同,艾格尼斯的父母是天主教徒。相关传记记载,艾格尼斯12岁就加入了儿童慈善会,15岁与姐姐一起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后来还到过北爱尔兰。21岁时,她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正式成为一名修女。修女是天主教中在修道院里的女教徒,她们立志“绝财”、“绝色”、“绝意”,一心一意祈祷并协助神甫进行传教。27岁那年,她决定终身做一名修女,并仿照19世纪法国的一位著名修女将名字改为特蕾莎。
然而,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特蕾莎让世人称道的不是她如何向信徒传教,而是走出舒适的修道院到脏乱不堪的贫民窟为穷人服务。就在印巴分治的1947年,特蕾莎获得罗马教廷准许,在修道院之外以修女身份进行传教。关于此后特蕾莎修女的活动,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特蕾莎修女把一切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为了读懂穷人,特蕾莎首先将自己变成“穷人”,她生活简朴,只食用简单的食物。她去世时,自己拥有的财产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印度妇女的传统粗布衣裳,可她办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却价值4亿美元。“仁爱传教修女会”是特蕾莎1950年在加尔各答创办的,专门用于 “照料伤残孤苦之人,教育流浪儿童,探望乞丐及其子女,安置被遗弃被驱逐未蒙爱之人”。1952年,她又创建了“垂死之家”临终关怀医院。许多介绍特蕾莎修女的文字上都记载:每天,修女们从街道旁、阴沟里,有时甚至是从火葬场和坟坑里救起那些穷病伤残者或濒死者。一位老人临死时泪流满面,感激地对特蕾莎说:“我儿子将我扔在外面,我一辈子活得像条狗,但现在我却死得像个人,谢谢了。”以后,特蕾莎还在临终关怀医院旁边成立了收养弃婴并兼作学校的“儿童之家”。上世纪60年代之后,特蕾莎还将她的慈善事业扩展到世界其他贫困地区,比如,1969年成立了特蕾莎修女国际合作协会,1980年在纽约建立艾滋病医院,1988年在苏联切尔诺贝利附近建立急救中心。根据一些资料上的记载,到1997年,“仁爱传教修女会”在127个国家里开办了600所会院,共有来自111个国家的修女和修士7000多人,其中不少是受她的行为感染的富家子弟。
特蕾莎修女通过自己几十年的艰辛付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她一生获得80多项奖项和荣誉,如1971年教皇授予的和平奖,1975年的阿尔贝特·施韦泽国际奖,1985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然而,最重要的还是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在世界许多国家,特蕾莎修女都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1997年9月5日,特蕾莎走完了87年人生之途,印度政府以最高规格的国葬来送别她。
她到底属于哪国?
虽然出生在斯科普里,虽然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可自打离开家乡之后,特蕾莎修女似乎与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不再有关系了。马其顿1912年被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划分。其中,塞尔维亚占领的那部分在二战后成为南联邦的一个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于1912年独立,二战后与南联邦一样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讲的是阶级划分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而这些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完全是对立的。特蕾莎修女以天主教修女身份从事慈善事业最积极的时候,也正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最厉害的时候。无论南联邦还是阿尔巴尼亚,对特蕾莎修女的认同程度都很低,甚至是排斥的,而1951年获得了印度国籍的特蕾莎修女的所作所为也很难与这两国相兼容。
苏联东欧剧变结束了冷战,也结束了体现在特蕾莎修女身上的东西方的对抗。不仅如此,无论是独立成国的马其顿还是阿尔巴尼亚在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开始了“返回欧洲”进程,因此,对特蕾莎修女也有了很强的认同感,甚至想拉近她及其一生所从事的慈善事业与本国的关系。于是,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都争着抢着说特蕾莎修女属于本国。特蕾莎修女去世后,它们又试图将她的遗骨接回到本国埋葬。马其顿给出的理由是,特蕾莎修女的出生地是马其顿,魂归故里是天经地义的事。阿尔巴尼亚则强调特蕾莎是阿尔巴尼亚人,甚至声称在地拉那“考古”发现了她的故居。2010年是特蕾莎诞辰100周年,在此前的好几年中,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就多次向印度方面提出,希望能把特蕾莎修女“接回家”。2009年,阿尔巴尼亚总理贝利沙再次表示要与印度政府磋商此事,“让这位受人尊敬的女士能够落叶归根”。这些或许就是马其顿建特蕾莎修女纪念馆、阿尔巴尼亚出现特蕾莎修女雕像的大背景吧。然而,印度对此是绝不会让步的,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表示,特蕾莎修女是印度公民,她长眠在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土地,印度政府不可能容许任何人挖出她的遗骨并交给别国。
不知是否知道百年之后将发生的事,特蕾莎修女在去世前不久明确地告诉世人:“从血缘上讲,我是阿尔巴尼亚人;从公民身份上讲,我是印度人;但从信仰上讲,我属于全世界。”由于没有讲到出生地斯科普里,马其顿多少有点郁闷。
在近代的杰出人物中,我喜欢德鲍思高、德蕾莎修女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他们是我钦佩的对象。也许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化的时代,更有真实感,我对于他们的喜爱远远胜过其他的圣人。
这本传记中我看到了德蕾莎的初生时代和大致经历。她是198月27日出生在南斯拉夫的一个叫史克比亚的城市。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家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她十二岁,妈妈送给她一本―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因为这本书的缘故,在她幼小的心灵有一个渴望就是希望能为主做些什么奉献。
经过六年的光景,神父到她家的募捐却让她选择在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地方、离家又遥远的异乡―印度的加尔各答去福传。那年她是十八岁,跟随船只达到了目的地,他进入了修会生活。
经过十五年的时光,她在一次祈祷中听到了主的声音,希望她去印度的贫民区服务人,当她听到主的呼唤,她就像圣母妈妈一样,没有怀疑和不安,只有听命,因为她相信这一切有主的安排。
她经过申请得到教宗的.批准,她一刻也没有停歇,立刻去医院学会照顾各类病人的技能,就回到贫民区。在服务的过程中,诚如德蕾莎嬷嬷所说的,一切都有主的安排,从她进入工作时,主没有忘记这个工人,不断的安排人员l来帮忙,在德蕾莎修女的带领下,不仅仅成立了一个属于教宗直属管辖的修会,而且还是一个属于全世界的修会―男修会和女修会。
在这本传记中,我被感动的是1971年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战争,导致了霍乱的发生。印度加尔各答的市公所所长和保健科长为了防止霍乱传染,打算弃绝难民进入城市。但是德蕾莎修女却是带领了三十个健壮的修女去难民营服务他们,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她们的努力把霍乱给控制住,使他们的努力拯救了五千多个难民。其实令我钦佩的是他们的勇气,霍乱是一种极易感染的传染病,但是她们却不顾自己的安危,只是想到这种病一旦传染那么死亡的贫民就更多,到时候的危害就更大,他们心中装着大爱。经过这样的事,德蕾莎修女出名,可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活,穿梭在服务贫民的人群中。
其实德蕾莎修女的事例很多,举不胜举。只是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在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大的感触,我深深的被修女的可爱、执着所感动。她的可爱之处在于她认为:贫困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们绝不会骄傲,不会欺骗人,贫困的人均拥有感谢的心、上善良的心。她一生在为贫困的人服务,她的态度是一如既往。在她眼中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宝贝、耶稣的化身。她在用对待耶稣的爱来对待她一生在服务的人。执着是她不放弃,认定的时候只要是对的,她都相信都天主的安排而坚持下去。
We meet tonight, in a world transformed.A year ago, few among us would have predicted the events ahead.A clear, determined decision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and forge a bold ,new ,confident future for ourselves in the world.And of course, a new President-elect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defied the pollsand the pundits all the way up to election day itself.Change is in the air.And when people demand change, it is the job of politicians to respond.Now, as we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I believe we can show the way forward again.First ,for as long as we are members of EU, we will continue to lead the way in pressing for an ambitious EU trade agenda just as we have done in supporting the very welcome recent EU-Canada deal.Second, as we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we will also use the strength and size of our economy to lead the way in getting out into the world and doing new business with old allies and new partners alike.We will use the freedom that come from negotiating with partners directly to be flexible, to set our own rules.That is also why, in our negotiations on leaving the European Union, we are not trying to replicate the deal that any other country has with EU.And we are not going for an off-the-shelf solution.All of us tonight know that there is not some choice between hard Brexit and soft Brexit.It is about how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works together to get the best deal.The right deal for Britain and the right deal for businesses working across the continent.Time and again, it is British leadership.British hard and soft power.That is at the forefrontof how the world responds to the greatestchallenges of our time.So I stand here confident that in facing these new challenges.Once again, Britain can lead.That together, we can shape a new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 to enhance the prosperity of not just some of our citizens but all of our citizens.That together,by meeting this national moment with a truly national effort.We unite our whole country by making the UK a country that works for everyone.That together, we can rise to this moment and seize this great global opportunity of our time to provide the leadership that will ensure the prosperity of your business, the succes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we want to leave for our children.So let us seize the moment.And let us do so together
今晚我们聚在一起,在这个经历变革的世界,一年前,很少有人能预测到如今正在发生的事件,一个明确的、毅然决然的脱欧决定,并在世界舞台上,为英国创造一个无畏的、崭新的自信的未来。当然,与此同时,美国选出一位新总统,他打破了民调魔咒,挑战专家权威,一路走到选举当天,变革正在酝酿中。当人民要求改变现状时,政客要扛下责任看看如何应对。如今我们正在脱离欧盟。但我坚信我们能再次指明前进的路。首先,只要英国还留在欧盟一天,我们仍将继续领头带路,推动雄心勃勃的欧盟贸易议程,正如最近,我们对于欧盟-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的扶持。其二,当我们离开欧盟后,我们也将利用,英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融入这个世界中再发挥带头作用,与旧盟友新伙伴,展开全新的贸易合作,可以与合作伙伴直接协商,我们将好好利用这种自由性,变得更灵活,并制定自己的规则。这就是为何我们在进行脱欧谈判时,我们不会尝试复制,其他任何国家和欧盟之间的协议英国绝对不会采用这种现成的解决方案,今晚在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重点不是在于在硬脱欧和软脱欧之间做出选择,而是在于企业和政府一起努力,争取到最佳的脱欧,最适合英国的脱欧协议,并为整个欧洲大陆的企业提供最适合的贸易协定,一次又一次,英国扛起领袖大旗,英国的硬实力软实力兼备,我们站在世界的最前线来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我可以自信的站在这里面对这些全新的挑战再一次,英国能够带头,一起携手,我们便能创造一种全新的全球化的方式,促进繁荣昌盛,这不仅是属于某些人的繁荣而是属于全体公民的繁荣,一起携手通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相聚在这一时刻我们要团结整个国家让英国真正成为为每一位人民服务的国家。一起携手,这一时刻我们能够应对自如,牢牢抓住当今全球化这个难得的机会,英国将发挥领导作用来保证商业经济的繁荣昌盛来保证国家长足发展,保证为孩子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让我们把握时机让我们一起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