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边城》读后感(精选8篇)
边城茶峒,地处湘川黔三界,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船都承载着宁静、自然、淳朴的民风。
老船夫,一个活了七十多岁的老人,他是渡过这条小溪唯一交通工具——渡船的管理者,他对职务认真负责,几十年如一日,他从不思索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他唯一的女儿十七年前秘密地背着他与茶峒屯防军人唱歌相熟后发生了暧昧关系,最后男人服毒而死,女人溺水而亡,他们留下了唯一了血脉——翠翠。翠翠便成了他唯一的亲人,他疼爱翠翠,而女儿悲惨离去的阴影笼罩着他,导致他为翠翠的婚姻设置了障碍,也推动了悲剧的发展。
翠翠,一个有着黝黑皮肤一对清明如水晶的大眸子的妮子,为人天真活泼,处处嫣然一只小兽物。她,十四五岁,让人看上一 眼便心生欢喜。它情窦初开,明明喜欢却故意岔开话题,对于婚事的探询羞于回答……她喜欢二佬,二佬也喜欢她,但命运好像故意和他们开着玩笑。由于种种原因(也许是大佬的死、也许是翠翠的不知情、也许是老船夫的弯弯曲曲 ……)那个在夜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一、清幽的田园:自然的歌谣
《边城》独具地方特色, 自然风物感性而迷人, 在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风俗长卷中, 纤索悠悠的溪渡、依山凭水的小城、苍翠欲滴的竹篁、草色青青的崖壁, 无不蕴蓄着蓊郁的乡土气息。
在这水边小城, “走长路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 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生活其中充满率真善良人性的人们, 沐浴着湿润, 环境赋予这片土地以清雅和灵动, 宛如本色天然的世外桃源。
“风滩、茨滩不为凶, 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 青浪滩浪如屋大。”汹涌的江水激发了边城人的豪情, 赛龙舟、对情歌、闯险滩, 民俗的风情与自然的风光融为一体, 清丽的家园就像脍炙人口的歌谣, 幽远而流长。
二、清纯的人物:生活的歌者
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的翠翠, 滚滚江流中押船闯滩的天保, 龙舟竟渡生龙火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个纯净自然、极富性情的人物形象, 通过一群湘西儿女特有的生活方式, 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翠翠, 如翠竹般执着的农村少女, 她清秀温婉, 心地善良, “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 和山头黄鹿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 从不发怒, 从不动气”。在日益成熟的生命中, 朦胧的情爱意识在心头萌芽, 母亲的故事使她倾心, 傩送的歌声让她神往, 但却因无以释怀而内心充满孤寂, 只能在情歌和梦境里感悟美好的爱情。李商隐说:“春心莫与华争发, 一寸乡思一寸灰。”鲍照说:“两相思, 两不知。”翠翠这样一种没法对人诉说的朦胧的表达, 便默默地融入那片青山绿水, 那片烟雨晨昏。
祖父是一位阅尽世事、饱经风霜的老人, 他“硬扎结实”, 坚韧通达, 因此在摆渡的职务上毫不儿戏, 他把对不幸女儿的哀思寄托在对翠翠的关爱上, 希冀排解孙女的凄凉迷茫, 却并不理解她的躁动情感, 他盼望翠翠找到爱的归宿, 又担心孙女重蹈她母亲的悲剧, “觅渡, 觅渡, 渡何处?”他心头充满矛盾, 并在无奈的孤独里顽强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走完了他一生的航程。
天保兄弟同时爱着翠翠, 天保以千百年来沿袭“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方式求爱, 后来又以复杂的心情退出角逐, 显露出敦厚持重的秉性。傩送借唱歌的风俗表达对翠翠的爱慕之情, 因哥哥的死内疚地远走他乡, 有纤尘未染的爱恋之心, 也有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
三、清越的情歌:人事的歌诀
《边城》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 读来却感人肺腑。在牵连的人事中, 小说像一首清越的情歌, 反复吟唱的是人间至情的主旋律。
翠翠的父母在对歌中相爱, 她的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号”, 母亲性情乖巧, 性格强硬, 他们的爱情美好纯洁, 却为世俗不容, 因此含恨殉情。父亲“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 爱也可怜, 恨也缠绵。
各民族的文化遗产,随意俯身撷取一二,细品慢研,都是一朵朵绚烂至极的文明奇葩。湘西的凤凰古城即是这些文明奇葩中绚烂绽放的一朵。
多年前的五月,作者曾循着文明的足迹,来到了凤凰——这个承载着太多人文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之城。在这座小小边城里,走出了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人物 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这里的民居和古建筑也都蕴藏着古老的历史故事,谱写着浓郁的文化诗篇。
沈从文的《边城》——凤凰
看多了沈从文的小说,我这北方长大的女子,就有了一个永远做不完的湘西梦,那份神秘,那份情怀、那份向往,撩起人无尽的思绪。
去年五月,在最好的季节,踏上了湘西之旅,也终于来到了边城凤凰。洗去风尘,独自一人,披着落日的余辉,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悠哉游哉出得城来。三毛说:“清风明月都是一个人的事,在心灵释放的一刻,别人不能分享。”
古老的小城,依山傍水,秀美别致,环抱它的四周群山,青翠得醉人,穿城而过的酉水,浓绿碧透,在落差处,又跌落起洁白的瀑布。沿河两岸,有高低错落的吊脚楼,窗口伸出的竹竿上,晾着五颜六色的衣衫,一个女人扯起悠长的乡音在唤着她顽皮的儿子回来吃饭,余音袅袅,炊烟的味儿飘来了……
我沉浸在一种无以言说的感觉中,仿佛北国那冰天雪地中长大的我已不复存在,仿佛在“文革”中失去的母亲又在向我走来,牵着我柔软的小手,听我脆生生地背诵:“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才将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出来。”
听说作家王安忆到过湘西,到了凤凰。她曾沉思着说:“是的,这小城太抒情,出那么多名人是不奇怪的。”
可我至今不清楚,是沈从文描写了湘西,使之闻名于世界,还是湘西的水土养育了沈从文,给了他灵性,使他成为“伟大湘西抒隋作家”呢?
凤凰小街,古老而富有灵气,连铺面招牌的书写都那般古朴、受看。也许是文化积淀太深的缘故,在小街上,不光能听到温和悦耳的凤凰口音,也常常见到亲切自然的微笑。尤其在深巷小店中,哪怕只是五分钱生意,也会做得使你留下永远忘不掉的浓浓乡情。
在沈从文母校,一些耄耋之年的老校友,热情而认真地接待了我。因为他们听我说知道并敬慕沈从文,当听说我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略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形象》时,甚至希望我把论文交给他们收藏到从文母校的图书馆中,这使我惶恐而又感激了。且不说他们都是些诗书功底深厚,书法作品竟自交流海外的人,单是从年龄上讲,我也要向他们道个万福: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老人们带我来到院子里,指着一株楠木树说起一桩趣事:幼时的沈从文因为贪看“木脑壳戏”(湘西的木偶戏)逃学,被先生罚跪在这株树下,先生开导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向上长,你却喜欢在它下面变矮,是吗?”旁观的同学也讥笑着嚷:“高人不做做矮人,真奇怪。”沈从文觉得十分羞辱和气愤,于是先生就又开导他:“既然不能忍受别人的侮辱,那为什么不尊重自己呢?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从那以后,沈从文记住了师长“自侮必然自贱,自尊才能自贵”的教诲,开始奋发读书,最终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出色的“乡土文学家”,为世界人类学及民族学的研究领域,增添了一朵奇葩。
离开凤凰后的从文,怀着对故土和乡亲深沉的爱,在作品中极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湘西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和众多的湘西人物形象,特别是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湘西少女们,或聪慧沉静、天真无邪;或坦直粗野、率真炽烈,她们表里如一,形神和谐。于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沈从文的作品《边城》和《边城》中的少女“翠翠”,甚至成了凤凰小城及湘西少女们的代名词,让无数的后人慕名而来,来到这个小城寻找他们心目中的“翠翠”。
离凤凰不远的黄丝桥古城堡,也是一个好去处,虽建于唐朝中叶,但城堡依然十分完整,在骄阳下,50里大老远赶了来,一登上城堡,便顿觉清风拂面,荫凉宜人。守城人又是位老者,依然是认真而热情,一串钥匙打开四个城堡楼中的木门,爬上爬下,又一一关好。他睡在其中—个城楼中,空荡荡的大厅里,只有几样简单的生活物品。不寂寞吗?老人倒是很爱说话,我们沿围城缓缓走了一圈。他告诉我,这城墙的石头是古人用石灰和糯米浆砌的,一千多年如此牢固;城墙通道用大青石板铺成,可底下却是空的,地面至今不沉。这也是奇迹!近年来,许多影视剧选择此处做外景,湘西人每每热情接纳,却不索报酬,我甚至有些不平了。走出城堡,连连回首,但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还会多留有这样一些能启迪心智、赐人以精神财富的古迹。
凤凰古城里的民居及建筑
据说,湘西的凤凰古城,是因其西南方有山风形而得名。自古这里就住着土家族和苗族的先民,这两个民族进入凤凰城域后,生息繁衍,开辟鸿蒙,将近有3D00年的历史。
凤凰古城坐落在沱江河畔,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数点,河畔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古城依山傍水,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始建石城,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城墙设有四门,东“升恒”、南“静澜”、西“阜城”、北“壁辉”,城楼均建于清朝年间。现锈迹斑斑的铁门,还能看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出北门是过去的码头,城门呈拱形,两扇系以铁皮包裹,用圆头大铁钉密钉。城门上的城楼依然完好,楼高11米,用青砖砌筑,歇山屋顶,飞檐翘角,造型雄伟。城楼对外一面还开有枪眼两层,每层4个。北城门外宽阔的街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走过都要侧身而行,据说这是当年出城的惟一通道。电影《边城》,也曾以此为外景地。
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高近6米,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坚固异常,现在依然保存完好的一段约有500多米。前临清澈的沱江,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虽几经战火,仍巍峨耸立于沱江河岸。
朝阳宫,位于古城北门西侧的西门坡,原名陈家祠堂,建筑有大门、正殴、戏台、左右包厢、厨房、厕所等14间房屋,构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人大门,从戏台下穿过,即为一宽敞的四合院天井,全用方形青石板铺成,整齐有序。正面正殿是三开间木结构,殿基用精雕细凿的红砂条石浆砌,高出天井坪1.2米。明间前铺设有9级紫红砂石扇彤石阶;内檐开圆形月拱大门,拱门四周镂冰纹花楼。两边次间正面均为花格通风木窗,前有木雕栅栏走廊,这是过去乡绅阔佬看戏之地。戏台背靠大门牌楼,与正殿相对,离地2.1米。台上正中题曰“观古鉴
今”,台前两侧悬挂对联一副“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玄妙而义真切。台后正中彩绘福禄寿三星画,上面藻彩绘戏剧人物9幅,均是一幅一典。台顶为重檐青瓦屋向,飞檐翘角,古雅端庄。朝阳宫是湘西古建筑的精华,整座院落雅梁画栋,红柱碧瓦,特别是栅栏和花窗,工艺精细,造型别致。
大成殿位于古城登瀛街,县二中的校园内,走在文星街,便能见到大殿翼角反翘的屋檐。大成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原是文庙的正殿,建筑中规中矩,典型的宫殿式建筑。基台以红砂石砌筑,大门为八合雕花门扇,两边次第有扇形花窗,大殿前4根檐柱上的金龙浮雕、狮身也还精美,抬头能见到藻井中的彩绘,殿内是孔圣先师的画像。
沈从文故居,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位于中营街10号,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为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建筑。有天井、正房、厢房、前室等10余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四合院占地约200平方米,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马头墙上装饰有鳌头,故居小巧别致,门窗镂花,古色古香,清静典雅。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沈从文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1985年按原貌重加修葺,并辟为沈从文故居展览馆,陈列着沈从文先生的照片及墨宝等。
湖南湘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凤凰小城里,除了汉族,还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多民族的聚居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湘西凤凰民居。凤凰的民居多依沱江边而设,不强调南北走向,整体布局与单体形态都非常自由,表现出一种粗放、洒脱、浪漫的情调。但每一座住宅内部却有一定的空间组织关系:小型住宅以堂屋为中心,联系各个房间,而大型住宅则以一系列的厅堂为轴,联系各个空间。民居的建筑材料也较为丰富,多就地取材,如木条、卵石、页岩、砖、青瓦、树皮、茅草、竹子等。因过去湘西地区较为封闭,而又盛产木材,很多的民居除了屋面覆瓦之外,其他大都使用木材料,这倒与广西壮族干栏式民居很相似。凤凰民居的精华是吊脚楼,它也是湘西风土建筑的代表,吊脚楼大体上可以分为挑廊式和干栏式两种。
[1]组合形体优美的吊脚楼群
凤凰的吊脚楼,有二层的,也有三层的,也有三层和二层吊脚楼的组合,并且结合形式高低不一,参差错落,整个组合形体沿沱江沿岸排列,曲折优美。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形体参差多样的吊脚楼,景色美妙动人。
[2]曲折的街道与别致的景观
街巷是村镇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村镇的重要元素,根据人们走路的需要及地形特征,形成主次分明、交错纵横的流通空间。湘西村镇地形复杂,用地又紧凑,所以街巷都较窄小而曲折,有些地方还在街上空搭建门楼,成为街头标志或避风雨之处,使原来就多姿的街道更为别致。
[3]融于自然的临水民居
由于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经济状况,人们便都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材料,形成了湘西民居建筑的多样化外观与丰富的质感变化。再加上材料均取之于大自然,所以不论是哪种材料搭建成的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景象非常和谐、融洽。
[4]民居房屋的开间
在湘西及凤凰的民居,一般有二开间、三开间、四开间、五开间之分,其中以三开间最为常见,开间的宽度,小的有3米,大的则有4米;房间的进深以“柱挂”的多少来定,每一步架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约在0.5米左右,所以“柱挂”多则进深大,一般来说,较小的为三柱六挂,较大的为五柱八挂。
[5]魅力无边的拱形桥洞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
看完了《边城》,想如果我是傩送,我一定会跑到渡船边,呼喊翠翠的名字,我不要碾坊,我要渡船,我要你和我在一起。无论你到哪里,我也一定会按照爷爷的安排走车路,车路不成也走马路,亲爱的,只要我能与你在一起,可惜我不是,他也不会是我……
喜欢《边城》,源自高中时选摘的课文片段,喜欢《边城》更源于我对自认纯朴的喜爱,更源于我对善良的感恩,对自然的热衷,边城,一个湘西的小城,纯朴的民风,让你无法相信的是,假若一个靠出卖肉体的*女也是那么的忠厚,与人相好,便永远等待着情人,这都是对整个故事定下了一种纯朴、真诚的故事,我想若是我们,我们去了那个时候的边城,我们是不是会自惭形秽呢。
翠翠和爷爷相依为命,翠翠的母亲是和一个军人相爱,后来醇厚的情人阿,他们相伴着离开了人间,留下了翠翠这个苦命的孩子,爷爷非常疼爱这个孩子,爷爷是渡头的摆渡人,每天重复着一项工作,即使是刮风下雨。
一年端午节,翠翠和爷爷一起去了茶峒,在那里,爷爷由于担心渡船,先回去了,却没有再回去接翠翠,翠翠在那里遇到了二老,二老傩送好意让翠翠去他们家坐着等爷爷,但是翠翠误解了他的意思,反而将傩送给骂了一顿,这可爱的小姑娘,却不知道这将来是他所爱的人。傩送回到家之后,就让人将翠翠送回家,爷爷在渡口问是翠翠吗,翠翠自言自语道:“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被大鱼给吃了”,生气的小姑娘何尝不是这么可爱。翠翠从那以后记下了傩送,她忘不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情节开始起伏。大老在一次意外中死去,爷爷也在一次雷电交加的夜晚逝世,翠翠心碎了。故事的最后只留下了那么一句话——“这个人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但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这句话仿佛是一个美妙的泡沫在“明天”与“永远”中消灭了。
也许只有哀伤的故事令人难忘,而《边城》令人最难忘的不仅仅是这淡淡的感伤,更是那质朴的情感单纯的喜欢!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2
一直很遗憾在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的读一读《边城》,那时班里读了《边城》的同学都怀着一腔青春的热血到凤凰寻找“边城”了,虽然失望而归,可终归那是青春的足迹,这是我自己觉得遗憾之一。其次,就是在自己还未涉足社会,在那常说的“象牙塔”里如果认真地读了《边城》会是什么感受呢?应该和现在的感受不一样吧。
不过也有意外收获,没想这时可以好好地读完了《边城》。读《边城》不比前面几次看书,这次不想零零碎碎的看,总是努力找到一个整的时间,静静地读一读,我觉得这样的书就要一个人静静地读,慢慢地读,然后细细地想,想着想着就醉了······读到这样的书,有这样的环境,对于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读过《边城》看到了作者表达的很多东西,但是心里更多的是被那里美好的人性占据着,多么希望和那些人生活在一起,年长受人敬重/从不沾得别人一点好处的爷爷/和气大方慷慨的船总/憨厚朴实的天保/正值尚义的傩送,不计得失/出手相助的邻里乡亲······一切一切的人们是那么美好,即便是走南闯北的水手/流落风尘的*女,他们都是那样的真切/朴实,没有阴谋/欺诈,没有人因为出身/职业而受到欺侮,在读书的时候你不能有一点点的邪念,不然就会觉得侮辱了这部作品。
这本书完成于1934年,那个时候有志气的读书人都在用笔作斗争,揭示着但是腐败的政府/堕落的人性/为祖国的沉沦而愤怒,可是沉从文却从善的角度,让人们会想起人性是这样的美好,这不是幻想,中国大地上也曾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只是因为社会的变迁,性本善被扭曲了,但它毕竟存在过而且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许作者不想批判自己的同胞,只是去唤醒/去救助,让人们想起来——我们曾经那么美好。现在仍旧如此,这本书让我们想起那么美好的人性,因此留住它们吧,就在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在自己的心里留住这些美好的人性,并且让它们能够见到黎明的曙光。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3
边城是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描写了川湘交界边城小镇茶峒和湘西边特有的风土人情,它以小溪渡口为起点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和傩送的动人爱情故事,语言文字极其优美,其中有一段是描写白河沿岸恬静优美的山村,如诗如画,仿若世外桃源,还描写了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人情,他在文中这样写道:“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给人以极美的感受。
边城讲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是年逾七十很健壮的老人,孙女翠翠只有15岁,情窦初开的年华。他们善良纯朴,热情助人,虽然不富裕,但生活很安逸自足。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是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沈从文在故事的结尾设下了一个悬念,也许傩送会回来娶翠翠,或许故事能以喜剧收场,虽然故事情节很悲,但是我总想替他按一个圆满的结局,读到尾声的时候,我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许这一天永远不会来,也许明天就会到来。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4
茶桐是个美丽的小城。
一碧如洗的天空仿佛蓝宝石般熠熠发光,与奔腾不息的长河对应着,河中埋藏了不知多少幽幽的回忆和哀伤。河边白色的塔下卧着几户人家。这美如唐朝水墨画的风景,不仅引出了《边城》这段美丽的故事,更是茶桐人淳朴民俗的摇篮。
翠翠是个纯真善良的姑娘,与爷爷相依为命。她是个多么可爱的孩子!懂事,肯照顾爷爷,能吃苦,常帮爷爷拉渡船。同时,女孩子可爱的爱幻想的一面也在她身上体现了出来:追小羊,采花扮新娘,听小鸟唱歌等都无一不刻画了她清澈纯净的天性。难怪船总顺顺家的两个儿子会同时喜欢上她!只不过大老因其淹死,把自己美丽的爱情梦想永远埋葬在长河之下,二老赌气远行,再也不知影踪的结局,未免太凄婉了一些。
作者大概是同情翠翠的吧!那缠绵在少男少女心中如同小鸟振翅,琴儿拨弦的柔美之情,比那山中的山雀还要纯洁,比它的歌声还要唯美的恋情,被魂牵梦绕的记挂着,却就像一张过期的支票般无法兑现,该是多么可悲!所以他才会在结尾充满同情之情的说:“也许,他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他‘明天’回来!”……
河水轰隆隆地如黄色的长龙奔过,远去的心安,在世的平安!这句祝福成为了《边城》的结局。我们依稀能看见,翠翠那天真的面孔,爷爷慈祥的双眼,幻灯片般在激荡的波浪上回转,许久,才慢慢地消隐在平静地见证了一切的青山脚下。
这是一场执着感人的恋情,也是一次朴实祥和的民风的展现。与和鸭子嬉戏的人群,互赠香烟与茶水的渡者和被渡者,我们总比茶桐差些什么。如今所谓的大城市里,再难见到邻里间亲密的交往。远远望去,皆是一片冰冷的防盗门,隔开一颗颗陌生的心脏。这个世界本皆如茶桐般热情友好的啊!可以预想到,在科技如此飞速发展下,人们不久便会变得如机器人般毫不出错,却也更加枯燥没有思想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我明白了作家为什么总是偏爱农人,因为从农人身上,我们才能读到那被高科技掩盖下的人们真切的本性。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5
边城,由书中所说,应处在川湘边界,由一条官道延伸过去,有山有水的一个地方。说是凭水依山,但水显然在茶峒人生活中据有更重要的地位。
端午的赛会,沿河的吊脚楼,载着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的篷船,无一不是水的恩赐。翠翠和她爷爷就住在一条溪水的旁边,老船夫管着过溪的渡船。这溪水就汇入了白河,白河就流进了茶峒。“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不仅如此,它还将茶峒人的心洗得透彻。
翠翠是纯真的女孩,傩送是正直的男孩。而也正是翠翠的纯真刺伤了那些深爱她的人,正是傩送的正直使他无法正视自己内心的愧疚。如果给善良的人一个美满的结局,《边城》就不会如这般直击人心。如果作者在营造了这般蕴藉温婉的意象之后,又去亲手将其打破,才成就了一个永远追不回的美好。读完这本书,虽然深深为茶峒旖旎明澈的风光吸引,为茶峒人的质朴洁净感动,但却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彻骨凉薄。这之中,不仅是对两位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追叹,也有对那美好边城徒劳无功的寻求。
边城在哪里?“边”,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在我们视野中招摇,而选择在青山绿水中安居一隅。我们仅仅是知道,那里有高脚楼和船夫,有清晨欸乃的桨声和夜晚悠长的歌调,有从容飘去的空豆荚和满满一篮子的虎耳草。这一切都装进了湘西的一个水乡,云雾缭绕的某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翠翠的爱情,就正应属于她的这个年纪,纯澈却凄凉。走过那么多路,行过那么多桥,看过那么多次云,喝过那么多种酒,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我们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也许明天回来,也许真的不回来。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6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局的感情,但是感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他清淡的笔调娓娓讲述了湘西小镇上纯朴的风土人情,原始单纯的生活,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摘自《边城》段落)
流浪的生活是清苦而艰辛的。大师却让我明白,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是懂得它的残酷以后美好的风光。读完全文,我就开始幻想着那书中所述的景象。木制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潮湿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还有那升起在旧村庄上的青炊烟。这一切,构成一副图片,放映在我脑子中,就像就像灭霸打响指,浩克揍洛基,蜘蛛侠嗝屁一样,哦不好意思,说过头了,在那片仿佛与世隔绝的的土地上,时间仿佛被暂停了一样。女主翠翠像湘水一样温婉清澈,歌声悠扬清亮,老爷爷慈祥又宽厚,船夫们勇敢又豪快,就连生活的阻碍,在这个地方,都带着不一样的色彩,完美地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地爆天星,哦不是,是惊奇,作者用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湘西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也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脆弱。
我最向往《边城》里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顺顺送他们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们过河不收渡船钱。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围的乡亲都来帮忙。他们虽然生活很清苦,却能够互相帮忙,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镇。相比之下,我们每一天生活在吵闹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有时候,甚至邻居之间都互不相识。这不得不让人可悲。我觉得,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城市也能变得温暖和谐。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爱护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家一样的世界。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7
文字意境都很美,湘西景美人也美。我一度觉得这是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
但确实太天真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不美的地方。
傩送是看了最让人难受的。他是一个青年才俊,却将哥哥的死归结在老船夫身上,吊着翠翠不明说。复杂的心事谁还没有点,当他说老船夫“不利索”,没想到自己的“不利索”呢。
话说回来车路马路必选其中一条吗?
说到底,两兄弟有了解翠翠多少呢?和翠翠说过几句话呢?当爱情的降临建立在未知上,真的结婚了,彼此又将如何度过余生呢?
这大概当时时代很正常的事,但并不美。
翠翠也同样让人难过,她也从未试图去了解两个人的事情或是老船夫的心思,只知道等着等着,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对爱情懵懵懂懂的少女,纠结在自己的小心思上,顾不得别的,这个可以理解,但也不美啊。
总之就是这几个角色都沉浸在自己的心思里,都没有看透这件事情的本质,所以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我这样说像站在制高点在评价一样,但从我的角度来看,果然还是翠翠父母的爱情更美更纯粹更真实。
结尾写翠翠等傩送。
等到的结果是什么,无论找不着到天保的尸体,都只会更令人难过。在这种情况下,看到羞涩躲闪的翠翠,是什么心态?难道还重燃爱火吗?这样性格的人会继续阴沉,甚至怪罪翠翠的“不利索”吧。回到家,回想这段爱情,一场空,有什么理由继续下去呢?难道要为了现如今已莫须有的爱情,去继承那“害死天保”的人的船杆吗?不如现实点,过得好点,继承碾坊,试图从新开始。
边城啊,也还在人间。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8
喜欢读书评,也就知道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很早就让我有读它的想法,然而,当我把这本篇幅不大的书捧在手里的时候,却发现这并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
说这本书不容昜读并不是说这本书有多么复杂的情节,众多的人物,相反,这本书讲的故事很简单,就是渡口的老船夫临死前希望能给自己外孙女翠翠找个靠得住的孙女婿,在所谓的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傩中选择,结果大老在一次载船运货途中溺水身亡,二傩远走他乡,老船夫也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渡口上只剩下孤零零的翠翠。
那么为什么说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川湘边境,称为“茶峒”的小镇,特有的风物让没从未到过此地的人没法想象作者到底说的是什么。不信?你说说什么是桐油,青盐,还有什么是棓子?
而作者特有的叙事方式也给读者带来困难,当然可以称为一种语言特色。例如“在这小城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这样只能意会的句子到处都是,无疑会给“农人”和“士兵”带来阅读的困难。
上面还只是说了一下小说的语言特色,从内容上来说,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原本很简单的事情,作者故意搞得很复杂。对于大老托媒人提亲和二傩山崖唱歌,老船夫都没有给出正确的回应,仿佛在借着外孙女不断地调兄弟俩的胃口,我没法理解一个乡下的船夫怎么会有如此细腻的情致和技巧。直到最后兄弟俩先后离开家乡,顺顺也失去了对这个婚事的兴趣,而老船夫也无奈地死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这是谁酿成的呢?
我只能说是作者杜撰了一个美丽而纠结的故事。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9
没有结局,不知道结局,才会一直想,总感觉大老没有死。二老总会回来,不管翠翠等多久。整篇文章都充满了浓重的纯真的乡村特有的淳朴气息,他们的心地单纯,思想执拗,语言真诚,总感觉有一些韵味在里面,说不出来具体是什么,但我觉得,没有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如果到最后是一个悲剧,不免伤心,不免辜负所有人内心的对淳朴的美好的向往与尊重。
太伤人心,可若是个美好的结局呢,固然读者们一定是欢喜不已的,可必定会落入俗套,不管前景如何,过程如何悲惨坎坷,但是结局是美好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管为此流了多少泪,美好的结局总是能以后能迎合大众读者的心理,因为每个人都向往美好,但就像所有的书一样一个美好的结局就结束了所有,我觉得没有结局会更好,读者会更加的印象深刻,也不会像所有的开头不论是美好或者恶劣的小说一样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而落入俗套。
这样,刚刚好,以前总不喜欢看沈从文这些人的,总觉得太平淡无奇,没有任何亮点,情节不丰富,生活不昂扬向上,可如今细细读来确实是有一翻情趣在里面,因为生活其实就是如此的,哪些灰姑娘之类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总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现,反而生活就是平淡无奇的,大大小小的琐碎,才叫生活,那些灰姑娘的剧情;离我们实在遥远,王澍的《造房子》里有这样一句话:一种真实的生活世界,一定是可以被直接看到的,我不相信本质会隐藏在什么看不见的地方,或背后或下面的说法。所以说真实的世界一定是平凡而又琐碎的,需要细细品味,慢慢的感悟人生。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0
一条缓缓流淌的白江,一段静静的悲伤往事……
边城,沈从文的笔下哭泣。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一层薄纱,它是快乐与悲伤的结合点,独自彷徨。
白江夹在山和岸之间,要想出到城外,需要搭乘渡船。那是一艘由一位老人驾驶的小渡船。他有一个孙女叫翠翠,翠翠的妈妈在生下她的时候去世了,翠翠的爸爸不久也自杀了,留下老人独自照顾翠翠。即使只剩下两人,生活还是很甜蜜的。
在十三、四岁的时候,翠翠变得清秀美丽,被城里的许多人追求,尤其是船总的两个儿子,老大和老二。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大淹死在水里,老二远走他方。翠翠唯一的亲人爷爷,也在雷电交加的夜里,悄然去世了。在书的结尾,翠翠被接到了船总家,苦苦等待着老二回家……
无论最终老二是否回来,在我看来,不可能成就一段他和翠翠的美好婚姻关系。因为老二对翠翠的爱不是真爱。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受住各种磨难和考验,如金庸的杨过和小龙女,他们有着长久的分离,也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但最终不离不弃,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也许老二还爱着翠翠,可是他能把对他兄弟的恨都放了,放了所谓的面子吗?现在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桃园,即使有一天他回来,他也可能是一个已婚的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翠翠要依靠别人生活,就像林黛玉一般。翠翠被船总收养,是因为老二,如果老二不回来,她会轻易被嫁出去吗?他们只是让她一直在等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边城》是介于悲欢之间,沈从文用略带伤感的笔触,描绘了这段纯真的爱情。读完《边城》,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翠翠的影子。
《边城》,一座流浪的城市,一个悲伤的故事,诉说着世界的不公与命运的悲叹……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1
那个年青人究竟有没有回来呢?《边城》里没有说,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给读者去猜想、去补充。象一首悠长的山歌,旋律朴素,但是嘹亮的音调却足以在听者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散去。
若是把各种书籍比喻成各式的饮品,那么,《边城》就是一杯白开水,透明、纯粹,不含任何杂质。入口的感觉虽然总是淡淡的,但是你不会厌倦,反而,会在一次一次的品饮中体会到她与众不同的风味。
不能不佩服沈先生的文笔,薄薄的一本小书,那样云淡风轻的描写,就生动地重现了茶峒别具特色的人情风味、乡土世故。还有翠翠,这个山泉一样清澈的女孩,她的爱情亦在字里行间不动声色地铺展开来了。遍览全书,可曾有一处明明白白地写出“爱情”两字呢?但凡是用心读过的人就一定能体会出一个情笃初开的女孩对爱情的向往与执着。
要怎样的一份情感,才值得用一生去等待呢?看书的人也许不明白,但是写书的人一定明白,书中的人物一定明白。
翠翠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吧,刚刚开始憧憬“爱情”这种神秘的情感。她所想要的,不是富贵的家业,不是显赫的地位,她所期盼的,不过是自己喜欢的人能为自己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而自己就能在歌声的伴随下,在美丽的梦境里遨游。
这本书把一个沉浸在对爱情的美好幻想中的女孩的形象勾勒出来了。我们的眼前也许没有这个女孩的相貌特征,但是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她一定有一双清澈透明的眸子,一定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心。都市里有太多纷扰复杂的情感了,就像河水,再好的水质也免不了搀杂泥沙和石块。而在《边城》里,一切都是简简单单的。爱,或者不爱,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
《边城》像清风一般吹拂着都市人那颗不安分的心。简单决不意味平淡,相反,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情节,蕴藏的正是强烈的情感。《边城》里的文字正如茶峒小镇的民风,淳朴、单纯、明了。在平凡中看出伟大,在琐碎中透露深刻。这就是《边城》。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2
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她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等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他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日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日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我不知道风是向哪一个方向吹,你的温存,我的靡醉。”翠翠,你是否感觉到徐志摩的唏嘘正如你一样呢?谁都不愿看见你一日又一日地守望在渡口上,苦苦地等待。如果我是沈从文,我必定不会让你日复一日地等待。因为我知道等待的味道很苦,很苦。你必定会在雨中与他再次邂逅,可惜!我是沈从文吗?我不是,所以我只能犹如一列火车从你身边缓缓驶过,用几滴和着我对你的爱怜,同情的泪珠告诉你: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不过残缺也可以是一种美吧!尽管我不知道你下一刻是否能邂逅他,但我知道浓郁的山色锁不了你的情,曲折的流水圈不住你的爱。你始终会秉持永不灰飞烟灭的信念,一直地等等等……
流水坠月,遮不了山的青葱;寂静忆风,盖不了水的闲适;时间流淌,带下走你对他的等待。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着他再次出现于渡口。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3
我对课外书向来是敬而远之的,所以,并不曾体会给课外书的美妙趣味。因此,我不曾了解过《边城》这本书,也不知道沈从文是何许人也。但是,也许,是因为同学的推荐下,也许,是因为老师的建议,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不可抗力,我阅读了《边城》这本小说。初读时,只觉得平淡无奇,并没有吸引眼球的情节,不过,我很快就被湘西人的朴实,茶峒的美景给迷醉了。
女主角翠翠,是一个无爹无娘无祖母的三无孤儿,唯独有一个撑渡船的祖父相依为命。天真、善良、勤劳,对美好回忆充满向往,是翠翠的所有代名词。在一席水中,在群山环绕间。她撑着渡船,唱着小曲,时而还有几声大黄犬的轻吠,有雀翎婉转的吟唱,傩送在月下“走马路”、“唱情歌”,只为博翠翠一笑。沉思静想,只觉得恬静、美好,书中有置身于世外的桃花源,便有了远离纷争的无忧无虑。
不仅如此,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最大的亮点,就是清淡、平凡。翠翠的故事,没有像现在电视剧一样的狗血剧情,动不动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动不动就生死大劫或秀恩爱,也没有所谓的三角恋四角恋,更没有我要拯救世界的伟大英雄形象。《边城》写的是一种真实,更贴近了我们的生活,它让我们觉得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也许,翠翠的故事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然而,它展现给我们的是,对爱情的追求,对亲情的执着,对生活的乐观,《边城》值得忙忙碌碌的我们去深思。
小说的结局,不是情人相拥而泣,从此幸福在一起的结局,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傩送是否会回来,又是否会娶翠翠,选择渡船还是价值不菲的磨坊,值得读者回味。于是,在这种猜测结局的伴随中,无疑又增加了《边城》的价值。
所以,如果现在的电视剧和电影过于浮夸的话,那么《边城》就是能让人解放的一剂良药。因为我们的生活是那样平凡,是真实的,是客观的。对我们而言,只有在平凡中活得快乐,活得精彩,才能拥有人生的价值。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4
自从上了高中就很喜欢看小说,所以这次没有犹豫地就选了这本《边城》。记得初次接触这部沈先生的作品是在高中的语文读本上,上面节选了一段翠翠和外公在船上听傩送和天保唱歌求婚的内容,当时只是觉得是行文舒缓的一篇文,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但在这次短短几天的阅读中,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却让这几年看过了太多浮华、功利、YY文的我感到了久违的宁静,心像承载着祖孙二人渡船的河水一样平静的流淌着,用每一滴的触觉去感受沈先生笔下那充斥着诗意和人性美的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沈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这样一个奇特的家庭: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二人。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傩送,从此心中埋下朦胧的少女情怀。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翠翠,托人向老船夫求亲。兄弟俩人都爱上翠翠,他们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以上是边城的大致内容。仅从大致来看,似乎全文沉浸在情感的纠葛和平缓却抑郁的氛围里;其实不然,熟读全文后的感觉绝对不是区区一小段文字可以展现的。沈先生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独立的文学世界。文章之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流露出川湘地区热情淳朴的民风,平静自然的环境。《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文中的“边城”以现实中的茶峒为原型,茶峒是位于川湘交界的小城,是名副其实的边城。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鞯南??闳氩栳即蠛樱?箍?丝跻岸煽谏倥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5
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特别向往田园牧歌一般的生活。最近读了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大师笔下哪儿小小的边城水乡让我迷恋不已。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束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平淡的比较微微讲述了湘西小镇上淳朴的风土人情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
读了这半数,我体会到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是懂得它的残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风光。读完全文,我就开始向往哪个远在湘西边境的小镇。木制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超市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还有那升起在旧村庄上的青炊烟。这一切,构成一幅年代旧远的画,让人向往不已。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样温婉清澈;老爷爷慈祥又宽容,船夫们浪漫又豪爽,就连生活的无奈,在这个地方,都带着诗意的色彩,让我们既看到了湘西人在命运钱的无助与忧伤,又产生对美好人性的信仰。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比如说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送了他们很多吃的。翠翠祖父去世,周围乡亲都来帮忙……而相比下,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有时候,甚至邻居之间都相互不认识,这不得不让人遗憾。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像家一样的世界。
随着翠翠的成长,慢慢认识了两兄弟:天保和傩送。天保是大哥,他忠厚老实,傩送是个阳光又有能力的年轻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岳云”。天保找了媒人去翠翠家,而傩送在前一天晚上对翠翠唱了很久的山歌,翠翠本打算在清晨告诉祖父。当知道哥哥也喜欢翠翠时,傩送决定跟村人出外经商以成全大哥。天保知道后去追弟弟,不料出了意外,死掉了。傩送因为内疚,还是走了。不久,外祖父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在渡头守望着。“那个人可能明天就回来,可能永远不回来。”这是最后的一句。
一个淒清的结局,但是却深深地感动了我。故事中那份厚重的感情,是那么朴实,是我们在现在这个浮躁不安的世界里找不到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因战乱而千疮百孔,但是湖南湘西的茶峒如白河之水一般平静,没有当时战争带来的硝烟。这里依然是触目苍翠的青山,青绿的竹林迫人眼目,清澈透明的河水,游于水中的船只,沿河的吊脚楼还有白塔。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质朴,如同世外桃源,没有丝毫雕琢,不染一点尘埃。“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白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
美丽的山水孕育出来更美丽的人。
风景如画的茶峒养育着一群淳朴善良与世无争的村民。他们之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益之争。他们和睦共处怡然自得地生活着,把相互关怀照应当作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人性中最原始淳朴美好的品质都集中在他们身上。爷爷勤劳。朴实。恪守尽职。乐善好施,“凡是求个心安理得”。他五十年如一日地为路人摆渡,不论晴雨,都守在船头。过度人坚持要付钱,他必硬塞还给人家,还精心为过渡人准备上等烟草,泡茶给人家解渴。只求为别人服务,却从不要求别人的报答。自己的独生女儿与驻防的一名士兵私下恋爱,最后士兵服毒自杀,女儿殉情,他毅然担任起抚养外孙女儿的责任。时间随着白河的水流逝,翠翠大了,他又一心为翠翠找个如意郎君而整天周旋于顺顺。天保。摊送之间,可偏偏弄巧成拙,导致摊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洒脱的船总顺顺,慷慨又能济人之危,“自己在粮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有这类人闻名来求助的,他莫不尽力而为。当爷爷撒手西归时,翠翠什么都没了,顺顺带来了白棺木匣子,送来了米和酒肉,还打算接翠翠家去住,邻里村民也都帮着料理爷爷的后事。在这里没有地位之分,权势之别,更没有勾心斗角,有的是以诚相待,彼此关照的美好情怀,便是那些不得已而做妓女的,也永远那么浑厚可信,“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加可信”。
翠翠人如其名,她生于翠色的环境中,天天浸在青山绿水里,她有一双清明碧玉般的眸子。“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一般,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怒,从不动气。”可爱的小翠翠无忧无虑地与爷爷。黄狗生活着,日子如诗似画。小翠翠渐渐长大了,端午夜,初次遇见二老摊送时,翠翠为一件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事沉默了一个晚上;中秋节留下的热闹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无意中提到什么事情时会脸红: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娇好无比快乐无比的翠翠多了几分隐忧,她已在不知不觉之中将对二老微妙的爱情深深地埋在心。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感到日子里有点痛苦。她的心里很朦胧,朦胧得她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她独自坐在岩石上,向天空一起云一颗星凝眸,爷爷问她在想什么,她回答:“在看野鸭子打架(意思是翠翠不想什么)。”可同时又问自己:“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心里又答应:“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翠翠内心莫名其妙的隐忧,让她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快,让她多了些思索多了些梦。时间成长着她,催促着她,使她在“另一件事情”上负点儿责。她与摊送的爱情朦胧地开始了。
上帝总是爱捉弄人。翠翠的爱情慢慢地笼上了悲剧的气氛。摊送为了翠翠可以不要碾坊,天保走“车路”,打算接爷爷的渡船。两兄弟同时爱上同一个姑娘,但他们不是为这个而反目成仇而是按照当地人所认可的对歌习俗,公平竞争:在月下为翠翠唱上三年六个月的歌。天保作为哥哥,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开腔先唱。可弟弟一开口,天保便自知不是对手没有再唱。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摊送的歌)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白塔,下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山悬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翠翠与摊送已是心有灵犀了。爷爷把唱歌人张冠李戴,偏对天保说:“你唱得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路!”天保心里已清楚弟弟与翠翠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他成全了弟弟,带着失恋的忧伤走了这让他送非常愧疚,同时父母要他娶团总的千金,而羞涩翠翠对他表现出躲闪和冷淡,于是他选择放弃,离家出走。顺顺一家因天保的死对爷爷和翠翠心存疙瘩,一心只想为翠翠找个好归宿的爷爷经不起这么严重的打击,心力憔悴,在一个雷雨之夜悄悄地走了,只留下孤独的翠翠在漫长而茫然的等待中过日子。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浮起来的年轻人走了。翠翠的爱情朦胧地开始,更加朦胧地结束。
沈从文早年只上到小学便投身行伍, 没有受过系统而扎实的语言训练。为了寻求一种“全然的独立”, 他只身来到京城, 凭着满腔的热情与倔强, 以一只秃笔在凶猛的城市默默打拼出一条文学之路。沈从文起初受周作人、废名、鲁迅以及一些外译小说的影响, 笔法简拙, 情感稍显轻浮, 大多作品表现其家乡湘西一种蛮荒而自然、原始粗砺而又生机勃勃的社会状况。及至1928 年之后, 其小说日渐成熟, 有意识地围绕“湘西”构建起一个浪漫而玲珑的文学世界[1]。
沈从文的《边城》气氛清新、温暖, 笼罩在一片和谐而纯粹的诗情中。在《边城》之前, 鲁迅以其《朝花夕拾》等回忆幼时乡村印象的叙事体散文给当时的文坛吹进一股清新之风。而其后废名的湖北乡间、芦焚的果园城都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乡土视角。作为“京派”代表的沈从文, 其小说代表着“京派”作家典型、同一的思想观和美学观。根据吴福辉《〈京派小说选〉前言》, “京派是文学研究会滞留北方, 始终没有加入左翼文学联盟的分子”。又据“京派”对左翼文学的批评, 说他们“投机取巧”“见风使舵”与“情感主义左倾”[2]。由此可见, “京派”作家和左翼作家在艺术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当然也就不会写左翼作家那种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 从阶级立场出发的“革命”之作。而更多的京派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描摹社会人生, 用爱与美来美化人生, 净化道德, 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而创造出一个个人情洋溢、和谐圆融的“世外桃源”。沈从文自己就说, “他要将文学的‘希腊小庙’建立在政治漩涡之外”。由此不难理解, 其小说的唯美倾向与左翼文学“积极改造现实”产生的矛盾, 以至走到不同的方向。从艺术上讲, 《边城》作为沈从文的最佳作品, 它从本质上整体地体现了作家的文艺理念和艺术追求。
《边城》用浪漫包裹现实, 以饱含诗意的语言和散漫而自然的结构为主体, 用模糊飘滑的象征, 活泼生动的口语、方言以及反复叙事的技巧交织成一片清幽、渺远的气氛。就像蒋京宁对“京派”概括的总体意象为“树荫”一样, 《边城》宛如一块“浅蓝的水晶, 有着圆润、婉转的形状”。《边城》是一块蓝得悲哀、圆得可人的水晶, 在充满乡土气息的“树荫”下由一个伤凉的梦幻化而来。
“沈从文的笔特别甜, 墨特别饱”, 《边城》语言在自然中饱含着作家的独特用心, 慢慢咀嚼之后顿觉余香盈盈, 意韵渺远。而这样的效果主要源自小说无穷的诗意。这种诗性超越社会功利的范畴, 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的审美要求。
下面将从六个不同的角度对《边城》“诗意”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美感作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 从单纯的语言层面来讲, 《边城》的诗意体现在人物对话的蕴藉、活泼以及气氛浓郁的景物描写、风俗描写上。
《边城》第九节写到祖父进城后回家少了酒壶, 翠翠就说:“爷爷, 你倒大方, 请副爷同船上人吃酒, 连葫芦也吃到肚里去了!”翠翠的夸张一方面反衬出祖父的豪爽大方, 一方面也微微透露出自己对爷爷晚归的埋怨。接着, 二老送酒葫芦来。祖父为了撮合二老和翠翠, 便站在岩坎上喊“翠翠, 翠翠, 你上来歇歇, 陪陪客!”翠翠因无人过渡, 本打算上屋, 可爷爷这样一叫喊, 她反而不去了。
翠翠为什么就不上去了呢?最好的解释是:翠翠担心爷爷的老实和简单使二老误会。翠翠认为她和二老的爱情应是一种自然的事情, 倘若她立刻去陪二老, 她的这种“配合”将掺进一些虚伪的成分。所以, 翠翠不去陪二老除了少女的羞涩外, 更多的是翠翠那微妙的质朴的爱情观。
翠翠不去, 老船夫就开始和二老聊了起来。老船夫一味地称赞二老, “二老, 这地方配受人称赞的只有你, 人家都说你好看!‘八面山的豹子, 地地溪的锦鸡’, 全是特为称赞你这个人好处的警句!”这更就显出了这老头子的憨厚几近于傻了。在渡二老过溪时, 船一下子撞到了岸上, 可以看出翠翠与二老在一起时的心慌意乱, 说明她知道这个人就是二老, 而且她也喜欢二老。可是, 作者用“陌生人”三个字来代替“二老”, 这样委实写出了两人爱恋的含蓄、蕴藉。[3]38
沈从文曾说, “我的文字风格, 假若还有值得注意处, 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语言太多了”[4]167。《边城》里的人物对话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 表面上平白简单, 但实际上作家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加工, 把人物内心的冲突转折与浓浓的感情从容不迫地渗透到了人物的话语中, 仔细品味起来煞有意味。
再如《边城》第十五节老船夫回答孙女的问题。“爷爷, 谁是第一个做这小管子的人呀?”老船夫道, “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 因为他分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又像是个最不快乐的人, 因为他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不快乐!”正如一些批评家所说的那样, 他们认为《边城》的不真实之一是沈从文没有给他的典型人物配上恰当而合乎身份的语言。但事实是沈从文仅仅想建一个“希腊小庙”, 把乡村生活看成高于城市生活的人生形式, “向原始文明淳厚朴实的乡村唱一支美的哀歌”。从现实的角度来讲, 老船夫的确说不出这样富有诗意的话, 但作为小说, 对现实描摹的逼真程度绝不是确定小说成就高低的唯一标准。像《边城》这样代表山水风物、人性民情诗意化特征的小说作为一种理想的乐土定有其独特的艺术取向。
除了对话, 在单纯的语言上, 《边城》的诗味更体现在小说中那些饶有韵味的景物描写和风俗描写上。
在小说的开头部分, 由于交代环境的需要, 环境描写的段落较多。例如第一节某一段叙述:“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 翠色逼人而来, 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 叫做‘翠翠’。”文字虽简短, 给人的印象却是那么新鲜而明媚。首先, 它交代了翠翠身边的具体自然环境:有山有水有竹, 且深翠可人, 一个“逼”字, 完全写出了那一派生气与清新。接下来, 小女孩的名字又被他的祖父“拾取”而来, “翠翠”两字, 自然而随性, 浸洇着亲近自然的浓浓诗意。
在描写翠翠外貌上, “翠翠在风里长养, 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触目为青山绿水, 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俨然一个小兽物。”不难看出, 沈在描写上总喜欢让有关人的事物和自然发生联系, 使两者相互渗透, 互相交糅, 把人的性情赋予给黄狗、山水, 让人的品性染上大自然的特质。这样就使得物我一体, 生出许多微妙的情调、意绪。“移情作用替宇宙造出一个灵魂, 把人与自然的隔阂打破, 把人和神的距离缩小”[5]。从中国古典诗学来看, 我们的先人有深于取象、精于意境的古典美学传统。情境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作为一种传统的表达手法承袭了几千年, 对我们这泱泱诗国来说, 《边城》语言凝练、简约、清寂的古典味儿, 正是这一传统的诗性特质在小说中的发扬。
其次, 从叙述的层面来讲, 《边城》的故事显出一种“不紧凑”的散文化倾向, 这主要应从作家采用的“反复叙事”等叙述方式来探讨。
“起伏很小, 有时完全散文化了, 没有高潮, 没有戏剧性的场面”, 这是80年代《学术研究》对《边城》的评述。《边城》“不紧凑”的散文化倾向确实存在, 这种倾向使读者不容易把握故事的总体脉络。这种倾向不是作家有意为之的, 这主要是由于作家采用的叙述手法和语言风格所致。比如, 作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究竟纳入了多少非情节内容 (细节描写、内心独白、抒情议论等) , 还有就是作家对待时间、空间的态度, 这具体牵涉到叙述中插叙、补叙、倒叙的采用以及是否对故事进行了时空交错的叙述技巧。这两个方面都可能导致小说“散文化”。
小说的“散文化”是摆脱古典小说单纯叙事的有力方式。在“散文化”过程中, 由于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抒情议论性文字的增加虽冲淡了小说的故事性, 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说的内蕴, 特别是抒情和心理描写的增加使小说愈来愈诗化。另外, 在时空上的自由操作也使小说在意义上断裂、模糊, 更多地增加了小说的诗味。
而结合沈从文的《边城》, 导致其小说散文化、诗化的一个明显的叙述手法是反复叙事[3]6。反复叙事主要是指一个句群中主语模糊不清、游移不定, 或者不确指行为施行者, 而通过一组行为、表现、状况按特定的关系直接陈述出来。《边城》中采用反复叙事的地方有好几处, 例如第二节第四段, 从“不拘谁个”到“这人”, 再到“大哥、副爷”, 以至“男子火焰高一点”之类的主语都没有确切指定, 事实上也没有必要指定, 因为作家采用这一手法的目的只是给读者提供一个大体而模糊的印象和气氛。尽管这样的交代模糊而不明确, 但缺少了这样的交代则会使小说的气氛减弱, 使得作家想要凸显出来的事实缺乏基调。这犹如画布上的底色, 缺少了就显得单调而没有对比性、烘托性。
而在《边城》里, 反复叙事的采用主要是起到了交代和烘托气氛的作用。具体来讲, 《边城》第二节第四段目的是想交代故事发生地的各类行当及其业主, 一方面让人觉得故事真实, 一方面能了解到那儿具体的经济状况、人情风貌。另外, 这一整段的叙述把这个边地小城淳朴厚道、宁静安适的印象留给了读者, 为后面老船夫、翠翠、顺顺等人的具体行为 (当然是与他们的善良、朴实等美德联系在一起的) 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基调, 以求凸显出来。
反复叙事作为《边城》的一个有力的叙述方式, 正如刘洪涛在《〈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所说, “因为靠了它 (反复叙事) , 才制造出相对静态的‘环境’和‘风物’, 其牧歌情调 (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诗性”的体现) 就滋生在这样的土壤里。”[3]
《边城》“诗意”的第三个来源是从修辞层面来看, 其存在的多个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事物。而正是“象征”使小说主题凸显于文本表层, 使整个故事意趣飘忽不定, 产生无尽的“空白美”。就主要的象征来讲, 《边城》里有如下几个:白塔, 梦中的虎耳草, 咬人的大鱼, 陪嫁的碾坊, 渡船。不过, 我甚至觉得那条清澈的小溪都有象征味。所谓“象征”, 按王希杰《汉语修辞学》讲, “象征, 就是不直接描绘事物, 而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借助于联想作用, 虽然只说乙, 但可以让人想到甲。”[6]具体来讲, 《边城》的第二句话就写到“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而在其最后两节写到了白塔的倒塌和重建。白塔这一形象的首尾对照并不是一种偶然事件。根据小说里粗略而简单的提及, 可以肯定白塔象征着“边城淳厚质朴的民风”。作为西方现代派惯用的技法“象征”, 沈从文早年因读外译小说而受到其影响, 这是毫无疑问的。据《〈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所言, “渡船跑了, 白塔坍塌了, 这意味着诗性人格在现实面前所遭受的重创, 边城所象征的乐园的倾颓, 也提供了新生的可能性, 翠翠虔诚地等待, 二老‘也许明天回来’, 而白塔的重建都暗含希冀。”[3]97另一个具有典型象征意味的是“梦中的虎耳草”。二老的歌声浮起了春心萌动的翠翠。在宁静的夏夜, 翠翠梦见自己攀上陡峭的山岩采摘崖上的虎耳草。类似的叙述不止一次出现在作品中, 其他地方也几次提到“虎耳草”。特别是那梦, 沈从文以弗洛伊德式的思维揭示了翠翠内心的真实想法:她爱着二老, 而那爱又是那么清晰、执著, 那么柔弱、无力。所以从这点出发, 可以把“采摘虎耳草”这一梦幻的事实理解为“翠翠对爱情执著专一地追求”。而虎耳草, 很明显是对“美好爱情”的象征。另外一个与爱情相联系的是“咬人的大鱼”。“咬人的大鱼”也多次出现在祖孙二人的对话里。“咬人的大鱼”这一语汇来源于翠翠首次与二老的会面。而后来的多次引用皆与二老和她的感情 (或者说是“婚姻”) 相联系。所以, “大鱼”这一形象也可象征“爱情”。至于陪嫁的碾坊和小溪, 其象征意味不是那么浓厚。但粗略来讲, 对翠翠而言, “碾坊”象征“爱情途中的障碍”。而那清澈的小溪我以为是象征“纯洁、柔顺、美丽、善良的翠翠”。
象征作为一种含蓄、蕴藉的修辞手法, 在《边城》里主要有两个普遍性的作用。
首先, 它使小说的主题凸显了出来。据赵圆《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 “展示着‘健全的生命形态’, 但由于文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 荒僻的边城有‘雄性的人性’, 而上流社会里却是‘人性的荏弱’, 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构筑, 就是依赖于‘人性批判’, 他的批判武器是‘美’, 而‘美就是善’, 从而透露出对于‘善恶’的真正关心。”《边城》第二节写当地的妓女时这样写到, “这些人重义轻利, 又能守信自约, 即便是娼妓, 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对城市文明的稍显偏颇的评价, 于是, 朱光潜这样评论到, “《边城》是受过长期压迫而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的那一段沉忧的隐痛。”[7]压迫也好, 隐痛也好, 《边城》事实上是作家对家乡淳厚朴实的人情、健美淳朴的风气、清宛幽怡的山水的诗意化追思, 表达了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和挚爱。小说描绘的“人情美”虽说有些脱离现实, 对人物性格也有些诗意化了, 但作家要表达的就正是这种对“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憧憬。所以, “白塔”也正是作家以赤子之心对家乡所有美德诗意地象征。
其次, 象征的运用营造出一层笼罩了整个文本的气氛。这种气氛通过渗透、交织, 透过故事“肌理”, 渗入小说“骨髓”, 强化了小说的诗化效果。小说中翠翠“梦里采虎耳草”的意象体现了爱情的朦胧感和不可把握性, 它对后来发生的变故作了一种模糊的暗示, 使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故事发展达到一种和谐。此外, 这个象征也含蓄地揭示了翠翠微妙的心理, 表现了她对爱情隐隐的渴求和对二老的喜欢。这样就使翠翠的性格显得更真实, 使形象变得更丰满。
另外, 就整个故事而言, 这故事、这边地小城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象征。沈从文对这“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的构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社会理性主义、实利主义笼罩下你死我活、鲜耻寡廉的竞争之道的抨击和讽刺, 同时也表达了作家远离城市的复杂、堕落, 渴望回归自然、回归乡土、回归质朴生活的生存理念。现代社会在鼓吹“科技文明”的同时也滋生着一种自以为是的盲目乐观主义。但事实上, 幸福的实现、理想的达成需要的并不那么多。而《边城》则以“理想”和“梦”的形式, 为匆忙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简单而优美的“诗意的所在”。
从结构层面来看, 《边城》结构表面上看来散漫, 但实质上作家用心良苦。沈从文曾说“我愿意在章法外得到失败, 不想在章法内得到成功”。不难想见, 沈对那种结构太显的笨拙之作的鄙夷。事实上, 他想通过最自然的叙述方式讲他的故事而让结构不留痕迹地隐退。这样, 结构的自然化就在相当程度上消减了情节设置的逻辑性, 使更多非逻辑非理性而与心灵直接相通的东西显露出来, 从而增强小说的诗性。
“我愿意在章法外得到失败, 不想在章法内得到成功”。从小说结构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 沈从文对结构的处理是不同于同时代许多作家的。沈从文不像茅盾等人那样依着一个严密的结构图式按图缀文。《边城》结构上的散漫为许多人诟病, 这并不是沈从文对结构的忽视, 只是他不想让小说的结构太显露而有意识地使其隐入文本浓厚的诗情画意里了。试看汪曾祺早期作品, 如《复仇》, [8]可以明显看出沈从文对他的影响。汪曾祺在《复仇》里表现出的诗意化、散文化倾向正是传承了其师隐去小说结构而冲淡叙述的逻辑性, 使其自然化、诗意化的美学追求。
如果把《边城》的结尾从整体的结构上剥离而来做一个单独的分析, 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结尾透露出意犹未尽的绵绵诗意。
汪曾祺在《沈从文和他的边城》里说, “《边城》的收尾是‘度尾’和‘煞尾’‘两种兼见’”。所谓“度尾”“煞尾”, 有人描绘, “如画舫笙歌, 从远地来, 过近地, 又向远地去;而‘煞尾’如骏马收缰, 忽然停住, 寸步不移。”就《边城》的结尾而言, 其结尾明显和所说的“度尾”是类似的, 是一个开放式的令人遐想联翩的结尾。
《边城》最后一句写到:“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作家把这一令人心碎的不确定因素和翠翠的幸福连在了一起。这样, 它一方面使小说的悲剧意味无止境地延续了下去, 另一方面也使读者的阅读在猜度与想象里一直延展。也难怪沈从文总爱说, “美好的东西总带着那么几分悲凉”[4]54。这样的结尾对这样一个“梦”一样的小说来说真是恰如其分, 它让读者的心里生出好多奇思异想, 绮丽飘渺, 不绝如缕。
最后, 《边城》的诗意还体现在作家对人物性格以及行为的普遍美化上。尽管在解放前有“左翼”作家的责难, 在解放后又遭“人民群众”的批判, [9]但在当前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格局”的形势之下, 观照这纷纭的世界, 提取一种自由、纯净的角度来审视、剖析《边城》已成为一种可能。
在小说里, 除了中寨的那个乡绅为了得到二老作其女婿, 其所作所为稍显龌龊外 (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本也不过分) , 其余的形象都是那么健康、优美。老船夫、顺顺、大老、二老、翠翠、杨马兵都显得过于完美, 甚至那些妓女也比城市中人要强。作家没有发掘人性中卑劣、阴暗的一面, 从现实的角度看, 这的确有失偏颇。但对于这样一个诗性的作品, 少一点丑恶也许更好。沈从文曾表述, “《边城》里充满了善, 希望读者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 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 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永远倾心, 健康诚实的赞颂, 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这种感情且居然能刺激你们, 引起你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 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10]这大概可以看作其写作的动机和出发点。
80年代有评论说, “许多人对《边城》评价过高, 连其思想倾向也全盘肯定,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被《边城》精美的艺术形式所惑。”[11]《边城》表现生活的范围确实有偏狭的嫌疑, 但以其在艺术手法上卓越的成就来看, 它不啻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精品。其精致、灵巧、含蓄、隽永的风格, 其弥散在故事中的绵绵诗意, 憨厚尽职的老船夫、清纯美丽的翠翠、勇敢质朴的大老二老……这一切, 都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典范, 为现代人寻求到一个“诗意的所在”。
摘要:《边城》是中国现代抒情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与文本所具有的浓浓诗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边城》的“诗化”气质是由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叙述方式等方面共同营造的结果。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诗化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214.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253.
[3]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4]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4.
[5]王润华.论沈从文《边城》的结构、象征及其对比手法[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89:214.
[6]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303.
[7]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J].花城, 1980 (05) .
[8]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2:1-5.
[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9.
[10]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友谊出版有限公司, 1979:162-176.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 风俗美
鲁迅先生说:“有地方特色的,到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开《边城》,湘西的风俗人情便纷至沓来。黄永玉在《太阳下的风景》中说:“沈从文是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的。”基于这种爱,他总是把风俗写得很美,从容叙来,韵味绵长而动人。他的作品表达出的深深的同情,就是通过对风俗的情感认同而获得的。
一、激情澎湃端午日
《边城》中对风俗的描写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对端午节这种娱乐民俗的描写。譬如,作品的第三节这样写到: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这样的喜庆风俗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美啊!作者把赛龙舟的整个过程细致地叙述出来,内蕴着作者对它的虔诚和赞美之情。作品中描写的那如雷般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庆祝胜利的鞭炮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向世人传达着湘西这一古老民族的强悍与旺盛的生命力。这声势浩大、激动人心的湘西古老民俗活动,蕴含着坚定、自信、奋勇、拼搏的民族活力。作者关注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塑,在对故乡这一民俗的描写中,包孕着他独特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情。作者肯定它张扬人性,张扬进取精神的特点,借此传达一种希望,一种催人奋进的希望,表现了作者对湘西人民美好的愿望和信心。
二、别具特色婚恋俗
《边城》里还写了不少婚俗,提亲、陪嫁等。如作品中写到婚恋有“车路”和“马路”两种,这两种婚俗在本质上是有差别的,小说的爱情悲剧与这两种婚俗观念的矛盾有莫大的关系。前者与汉族婚姻一致,较名正言顺,婚姻的缔结较尊重长辈的意见,在这种婚姻观念的支配下,夫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胜过感情,婚姻和爱情不能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后者与苗族婚俗一致,爱情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青年男女靠自己的歌声找到爱人,它可以飞越贫富不均筑成的高墙。天保走的是“车路”,他只知只有山歌才能打动翠翠,而不知道翠翠不爱他,却一味地埋怨老船夫。二老走的是“马路”,他和翠翠的性情和气质较相近,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在自然而然中产生的。随着天保的死去,最终造成了爱情悲剧。作者所展现的这一爱情悲剧,否定了汉族只要婚姻不要爱情的传统婚姻观,肯定了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真情流露吊角楼
吊角楼既是湘西水乡的一种特有的建筑,又是作为一种居住民俗被作者写入小说文本的。作者借吊角楼表现了水手同妓女率性而为的情感。作品里的水手与妓女的爱情真挚、热烈、活泼,跃动着原始的生命活力,洋溢着自然之趣。他在作品中写到:“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知廉耻的都市人还更可信任。”作者把吊角楼作为展现男女真情真爱的舞台,表现他们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对此学者赵园这样评价:“对于辰河上的水手与吊角楼女人,他压根不打算作伦理的度量,而只去写生命力的恣肆迸溅处。”吊角楼女人和她们的水手情人,其实代表着沈从文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态度,即不以道德、伦理去衡量他们的对错,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展示他们作为人应有的生活,表现男女自由的爱恋关系。
《边城》中的湘西世界是美的,瑰丽而温馨,像一幅画,更像一首优美、浓郁而又忧伤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是基于对故乡诚挚的爱来描写湘西风俗的,他笔下的风俗具有优美、古朴、奇异的特征,这样作品就变得朦胧而神秘,具有奇丽的色调。从这些特异的风俗中挖掘出人们美好的情感和人性,展示出边城美好的“人生形式”,即便是对那些丑陋、落后的风俗,作者也是抱着宽容和原谅的态度的。
【沈从文的《边城》读后感】推荐阅读: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10-11
沈从文边城的读书笔记06-01
沈从文边城美11-20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读后感优秀05-24
《沈从文小说选》读后感05-27
边城的读后感600字10-04
边城读后感优秀07-18
边城读后感高中作文10-04
边城高中读后感1000字09-28
边城读后感作文1600字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