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送制度(精选11篇)
各市及省农垦、监狱管理局农机安全监理所:
为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农业部《农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办法》及有关文件精神,部农机化司印发了关于启用《全国农业机械事故报送分析系统》的通知(农机管〔2008〕23 号),决定从2008年10月起在全国推广应用。为进一步规范农机事故上报工作,提高事故统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结合我省实际,现将该系统启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启用时间
我省将于2009年2月1日起正式启用全国农机事故报送分析系统(正式版)(以下简称报送系统)进行道路外事故月报的上报工作。登录网址为: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http://)。另开设了报送分析系统试用版,登录网址为:中国农机推广网
(http://),以便操作人员练习使用。
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配置要求
1.每单位应配备一台供统计员专用的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推荐配置为:IntelP4或同等级CPU、256M以上内存、10G以上
硬盘空间,支持800×600以上分辨率。(2)配置一台打印报表用打印机,要求能够打印A3纸。(3)操作系统支持
Windows9X/NT/2000/XP/2003,IE5.0以上,装有office EXCEL软件。
(4)可以通过电话线拨号、宽带(ADSL)、光纤等方式上互联网。
(二)系统初始化
1.由各级管理员按以下顺序逐一录入基础信息。
在[地区设置]中添加下一级地区的名称;
在[部门设置]中添加本级业务部门、管理部门、政府部门;
在[用户管理]中添加本级统计员、审核者、查询员和下一级管理员;在[报送时限]中设置下级事故统计月报表的上报时限。
2.年初控制指标逐级分解下达以后,由各级审核者对下属区县进行指标分解录入。
在[事故月报]下[控制指标分解录入]中录入。
3.关于初始化设置的特别说明。
各级初始化设置未完成以前禁止进行事故录入等业务操作,否则可能影响软件正常运行。请严格按照以下说明操作:
初始化设置必须按照:地区设置→部门设置→用户设置的顺序进行,不可跳跃进行。
各级部门设置必须填满,不得留空。
各级必须设置有管理员、统计员、审核员用户,缺一不可。
用户名必须是英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禁止使用中文用户名,真实姓名照实填写,不得超过5个汉字。岗位人事变动时,管理员应及时修改用户真实姓名,以便明确责任。
各级用户初次登陆后请在第一时间修改密码,并妥善保存,防止盗用。如密码遗失,可申请由本级管理员清空密码,管理员密码可申请由上级管理员清空。
各级用户应保证一人一号,严禁一人多号的情况发生。
(三)用户帐号管理
为对报送系统登录用户帐号进行有效管理,市、县各设置管理员1名,其中地市级管理员帐号及初始密码详见附件1。各级统计员、审核者、查询员由本级管理员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统计员分配给本级专职统计岗位人员,设置1名,审核者分配给本级监理所所长或主管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设置1-3名,查询员分配给农机主管机关的相关人员,人数不限。
为规范管理,添加用户帐号时,其编号应为:地区缩写+岗位缩写+序号,本系统区分大小写,全省用户名统一为大写地区、岗位缩写汉语拼音首字母+数字。例如:南京市管理员:NJ;南京市统计员:NJTJ01;南京市审核者:NJSH01;南京市查询员:NJCX01。
各地应加强用户帐号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专人专用,填写真实姓名用以明确责任。初次登陆后应及时修改用户帐号的初始密码,使用较为复杂的登陆密码,取消非个人专用电脑的密码记忆功能。因个人帐号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权责不清、上报延迟、数据丢失等后果,由帐号所有人承担相应责任。
(四)事故上报要求
1.为方便各级随时查看控制指标进展情况,体现统计反馈数据、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的功能,每年初控制指标逐级分解下达后,各级审核者应及时对所辖区县进行指标分解录入。
2.各市在每月3日前汇总上报当月道路外农机事故月报表,各市管理员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管辖区县的报送时限。
3.月报及快报应于上报2个工作日内,打印纸质报表,盖章后邮寄至省所办公室。
4.区县统计员、审核者应保证基础事故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
(五)具体操作要求
详见《农业机械事故统计人员应知应会手册》。
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确保统计员专用设备的落实,并抓紧时间做好相关软件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报送系统按时投入使用。各地录入基础数据后,由市所汇总填写《江苏省农机事故报送分析系统管理及使用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于2009年1月15日前上报省所办公室。
一、变动情况分析
1. 内容变动较大。
新制度中将客户大额授信统计制度中规定的填报“授信额度或贷款余额在1亿元以上 (含1亿元) 的各个客户情况”修改为“授信额度或贷款余额在5 0 0 0万元以上 (含5 0 0 0万元) 的各个客户情况”。由于降低了起点, 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大额授信风险。新制度将《风险预警信息报告表》并入《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新制度将两张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表填报的范围由“房地产、汽车零售贷款违约”扩大到所有零售贷款违约的信息, 其中法人零售贷款违约统计范围定义为小企业违约。
2. 新增内容较多。
(1) 在《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中增加了下列内容:
(1) 在企业基本信息部分增加“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及“是否上市公司”等三项指标, 删除“实收资本”指标。
(2) 增加反映企业关联信息的指标, 用于全面反映企业的关联关系, 监测关联企业风险。如企业“前五大股东”指标和五个“主要关联企业”指标。
(3) 增加反映贷款明细的指标。包括“贷款担保人”、“贷款行业投向”以及“贷款到期日”等指标, 删除原来的多级授信指标。贷款行业投向指标, 用于反映贷款的行业风险, 尤其是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增设了国家限制类行业指标, 用于反映国家限制类、淘汰类产业风险。
(2) 在《零售贷款违约法人客户情况统计表》和《零售贷款违约个人客户情况统计表》中增加“违约天数”指标, 用于反映违约人该笔零售贷款的违约时间。
二、常见报送错误
自实施“客户风险统计制度” (新制度) 以来, 在报送过程中, 笔者发现了各种问题, 特别是《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的报送问题较多。
1.《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中的报送问题。
(1) 漏报授信客户信息。银监会规定, 各相关银行对“授信额度或贷款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 (含5000万元) 的各个客户情况”进行填报。部分客户经理在填报时由于对指标的概念和范围不清, 出现漏报现象。
(2) 错报相关信息。对授信企业的“行政区划代码”、“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及其证件、主要股东的证件号码、关联企业的证件号码错报。
2. 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表中的报送问题。
(1) 漏报违约客户信息。如对违约天数在9 0天以上的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信息漏报。
(2) 错报违约客户信息。如将违约客户的违约类型由“房地产贷款 (1) ”错报为“汽车贷款 (2) ”。
三、报送错误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进行了认真分析, 究其原因, 主要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 主观原因是银行经办人员对有关指标的概念和范围理解不清;或在填报时, 粗心大意、审核不严;或在交接时, 没有与接交人交接清楚, 使接交人不理解, 造成上报的报表出现漏报、错报现象。
(1) 对有关指标的概念理解有误。如“授信额度”、“贷款余额”、“行政区划代码”等, 造成我行报表上报差错。
根据规定, “授信额度”是指商业银行对客户的风险和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 确定的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银行对该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余额之和不得超过该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 包括贷款、贸易融资 (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 、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授信业务。“贷款余额”是指商业银行对某一客户发放的各项贷款的期末余额, 包括纳入贷款科目核算的, 贷款以外的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贴现, 以及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其他业务的垫款余额。实际报送时, 有部分客户经理对“授信额度”和“贷款余额”两个指标的概念及范围了解不深、不透。如有些客户经理没有包括贴现余额, 有些客户经理没有包括贸易融资, 而有些客户经理没有包括贴现和贸易融资, 造成信息漏报。
“行政区划代码”是指与法人注册地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 按照国标GB/T2260的6位编码填报。在实际填报时, 由于企业的法人注册地与经营地在不同的行政区划内, 有个别经办人在填报时, 将企业的经营地代码填入此栏。
(2) 经办人员在填报时, 粗心大意、审核不严, 造成报表漏报、错报。如客户大额授信报表中贷款明细栏的“担保人代码”及“担保人名称”;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表中的“违约类型”, 经办人员在填报时, 只要与上期的报表进行核对, 或与电子报表中该违约客户的违约类型及该违约客户的原始资料进行核对, 就不会发生错报。
(3) 由于基层机构统计人员在交接时, 没有与接交人详细说明, 造成接交人不清楚而产生漏报、错报现象。如客户大额授信报表中的“法人注册地”, 按照要求需要填写省、地、县三级, 而部分经办人员只填写省、地或省、县, 或将县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填错。
2. 客观原因主要是企业向我行提供的有关信息错误, 或拒绝提供相关信息。
如企业法定代表人证件代码错误、企业“总资产”或“总负债”漏报、股东证件代码错误等, 影响我行上报的报表质量。这是由于授信企业在其法定代表人变更后, 没有及时向我行公司部门变更相关信息, 或者企业拒绝向贷款行提供其资产负债表或相关股东信息而引起我行报表差错。
四、减少报表报送错误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 可采取下列对策来提高报表的上报质量:
1.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报表的报送工作, 加强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 逐步提高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填报时认真核对相关数据, 从而提高报表的报送质量。
2. 各级统计人员在报表上报时, 加强与电子报表中的有关报表或客户报送的原始资料进行核对, 发现问题及时联系, 减少报表的差错。
3. 公司客户经理要加强与授信企业的沟通、联系, 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去, 实地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通过联系与沟通, 使授信企业自觉、及时地将相关资料报送我行的客户经理。
4. 建议上级行在M I S系统中, 按照银监会的报表口径, 增加有关报表, 使基层经办人员通过系统采集取得企业总的贷款余额, 减少报表中“贷款余额”和“贷款明细”项目数据的漏报。笔者对M I S系统中的部分报表进行了核对, 发现“贷款余额”的范围只包括了贴现和贷款, 没有包括贸易融资部分。
5. 授信企业在变更相关信息后, 应及时向贷款行提供相关资料的复印件, 包括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主要股东的相关证件及关联企业的相关证件, 公司客户经理在收到相关资料的复印件后, 及时对该企业的信息进行变更, 并附相关复印件交部门统计人员, 由部门统计人员进行核对, 确认无误后再交主管部门统计人员, 直至贷款行的统计人员。
6. 报表经办人员对报表的每项数据栏进行详细说明, 比如此项数据应到何处去找, 应填哪份资料的哪一栏, 把它整理成单独的资料。在交接时, 将此资料一并移交给接交人, 从而提高报表的报送质量。
7. 经办人员应对以前发生的差错进行整理、归类, 并及时更新、补充。在报表报送时, 与相关文件及此资料进行认真核对, 查找报表中是否还有差错。
五、总结
正确报送“客户风险统计制度”, 特别是《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 有助于监管机构对辖内有可能产生风险的大额客户企业列入监测范围, 并有重点地实行适时跟踪监测;及时向银行机构通报大额客户授信中的相关信息和风险状况, 指导银行机构加强对大额客户贷款潜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因此, 分析“客户风险统计制度”在报送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摘要:2007年1月, 银监会在完善“客户大额授信统计制度和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了“客户风险统计制度”。新制度实施以来, 笔者发现在报送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统计,客户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银监办通[2006]146号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完善客户大额授信统计制度和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制度的通知》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中部引黄管理局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汇总安全生产信息,加快信息传递,努力使安全生产信息工作做到“及时、准确、规范、全面”,现根据领导要求和实际需要,决定从2013年起,在山西中部引黄工程施工10标项目经理部建立日常工作信息报送制度。
二、安全管理人员及现场技术人员每天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按照发现隐患不过夜的原则,及时整改治理,遏制事故发生。
三、重大隐患信息,即管理人员在当日内进行隐患排查时,发现的重大隐患,不能在当日内处理消除的必须上报。
四、安全事故信息,按照事故发生后报告程序的相关规定上报。
五、各工区洞长要高度重视,确保信息按要求及时上报项目部,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应亲自过问,以便及时了解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取的措施、方案等相关内容。
六、上报信息中说明或反映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准确,杜绝使用模糊词语,以便项目部将根据上报的情况进行追踪督查。
七、相关信息以电话形式每天晚上9:00之前上报项目部安质部,对迟报或不报者每天罚施工队5000元,罚现场专职安全员200元;连续三天迟报或未报者,按每天罚施工队10000元,罚现场专职安全员500元。
八、我部将根据上报的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隐瞒不报、谎报、上报情况不符、故意拖延报告期限的,故意破坏现场,阻碍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处以施工队每次20000元罚款,情况严重者加重处罚。
九、信息报送情况将与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挂钩,对不及时上报的将在年终考核中进行相应扣分。
十、因信息上报不及时或不真实、不完整等其他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所在单位将承担其全部责任并受到重罚。
为扎实做好我厂信息宣传工作,加强宣传我厂工作和树立我厂形象,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提高信息质量,促进工作交流,充分发挥信息宣传的重要作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制定八岗污泥处置厂简报报送制度。
一、报送要求
1、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科每月至少上报四期简报,一车间每月至少上报二期简报;重要事件、讯息要及时报送。
2、报送内容:
⑴办公室:职工生活、参观检查、各种会议、活动、创先争优等题材编写简报。
⑵ 生产技术科:技术交流、调度、地磅房、维修(机修、电工)、计量、总控等题材编写简报。
⑶ 一车间:生产运行情况题材编写简报。
3、简报报送采用电子版形式。
4、科室车间每周简报报送最迟时限不得晚于周一下午三点前。
电子邮箱:bgwnczc@163.com
二、编写要求
1、简报报头要求一律按照:“**科室第几期”的格式编写。
2、简报标题能准确概括报送信息的核心内容。
3、简报正文文字要求简明、语言平实,能准确表达报送内容。
4、简报内容要有时效性与真实性,不要泛泛而论,报送内容要具有综合性,能体现出经验交流、树立典型、工作实绩、实践探索、创新思路等方面内容,使简报更具有价值。
为真实全面地反映电网运行状况,实现生产信息资源共享,方便公司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科学决策和推动公司各项生产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调度生产信息工作网络
调度中心办公室具体负责调度生产信息汇总审核上报工作,各班组均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基本单位。
二、报送责任人
调度中心各班长负责人是信息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应加强信息报送人员的业务素质,创造便利的工作条件全面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水平。
三、报送内容及要求
调度生产信息报送工作要围绕电网运行实际和公司、电网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突击性工作进行。
1、公司及电网工作中涉及调度中心的贯彻落实情况;
2、网的调度相关数据,如电网生产日报、调度月报等;
3、电网调度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4、调度中心生产情况,包括工作思路、典型经验、重点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工作安排等;
四、调度生产信息报送要求
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信息交流和报送工作,要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实现工作及时,内容充实,突出创新性、超前性。具体要求如下:
1、报送信息标题能准确概括报送信息的核心内容;
2、报送信息正文文字简明、语言平实,具有真实性,反映调度工作的客观真实情况;具有时效性,及时反映当前工作动态及情况;具有创新性,反映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办法;
3、重大事件信息与突发紧急事件信息即时报送,贻误时机、影响信息上报者,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五、报送方法
不涉密的调度生产信息,以电子文档发送形式至有关领导及单位邮箱。对于有明确要求的采用纸质方式上报。
涉密的调度生产信息,要向调度中心专题汇报后,采用适当途径上报。
六、报送信息审核及采用
成立信息审核小组,调度中心主任负责对纵向及综合性的信息进行审核、签发,决定是否采用;中心分管领导负责对分管线的信息进行审核、签发。
七、报送工作考核
1、信息审核小组定期在生产考评会上公布各班组报送的信息数量及采用情况;
2、调度生产信息报送工作的质量纳入各班组年终考核。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调解信息报送工作,整合行政调解工作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信息报送的内容:
(一)行政调解的重要制度、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安排与部署;
(二)行政调解日常工作情况;
(三)突发事件、有重大影响或者群体性的行政调解案件的办理进展情况、办理结果和可能存在的隐患;
(四)行政调解的典型案件,行政调解工作的新模式、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
第三条
信息报送的形式。以文字信息、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等形式报送。
第四条 信息报送的要求。局行政调解联络员负责行政调解信息报送工作。
(一)文字要求。语言准确精练。一般信息字数以 500 字左右为宜,重要的或者专项信息应当控制在 2000 字以内,格式符合公文处理规定。
(二)报送时间。根据信息的性质和内容,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同时,每年6月30日和 12 月 30 日前要报送半年和当年行政调解工作总结;对于特别重要和紧急的信息,应当在1日内报送。
(三)报送数量和方式。按照上级规定的报送数量和方式报送信息。第五条 信息报送考核。信息报送工作列入行政调解工作考评内容。
第六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统计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做好行政调解统计报告工作,发挥统计分析在行政调 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局专职调解员负责行政调解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报送工作。
第三条应当建立行政调解工作情况台帐,按要求统计并报送本局开展行政调解工作的情况。
第四条应当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统计报表报送至市行政调解中心办公室。
第五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接待登记制度
第一条
各科室要认真做好来访接待和来信、来电登记工作。群众来访要热情接待,认真倾听诉求,耐心解释疏导,对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调解案件,收集登记好群众提交的各种材料,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调解案件,应当告知其受理的机关。群众来信及上级和有关方面转来的信件,应拆封登记,按信纸、信封顺序整理装订,并按照要求填写编号、日期等。来电能即时回答的,即时回答并做好登记记录;不能即时回答的,研究后及时回复来电人。
第二条 申请行政争议调解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与所申请调解的争议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调解请求和事实依据;
(三)所申请调解的争议纠纷与该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有关。第三条
申请行政调解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争议调解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名称或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申请的理由和要求,申请日期;
(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
(三)其他有关材料。
第四条
当事人申请行政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当事人书面申请调解矛盾纠纷的,填写《行政调解申请书》;当事人口头申请调解的,承办人负责做好记录,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第五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受理制度
第一条
收到行政调解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审查有关材料,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填写《行政调解审批表》,报局主要领导审批后,向申请人、被申请人下发送达《行政调解受理通知书》和《行政调解权利义务告知书》。对被申请人不同意行政调解,或者虽然同意行政调解,但不属于行政调解范畴的,应当作出《行政调解不予受理通知书》,并告知申请人解决纠纷的渠道。
第二条
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收到行政调解申请的,由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办理;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由先收到行政调解申请的行政机关办理。行政机关对管辖权产生争议的,由同级政府法制办指定管辖。
第三条 下列调解申请,本局不予受理
(一)已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
(二)已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进行的调解除外);
(三)已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委托行政机关协助调解的除外);
(四)一方要求调解,另一方不愿意调解的。
第四条
本局在征得各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并下发《行政调解通知书》,及时将行政调解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
第五条
受理矛盾纠纷后,对易激化的矛盾纠纷要采取边受理、边调处、边报告的原则,及时做好缓解和稳定工作。
第六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调查取证制度
第一条
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行政调解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承办人员进行调查取证不得少于2人,并应
当
主动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第二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承办人可以提出对证据进行登记或者保存的建议,经局主要领导审批后,按相关程序进行登记或者保存。
第三条
承办人员向有关组织或者人员调查取证时,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保密。
第四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回避制度
第一条
在行政调解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调解人员应当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纠纷处理的。第二条
当事人发现调解人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调解人员认为自己不宜调解该纠纷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
第三条
局主要负责人决定调解人员的回避。第四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主持调解工作制度 第一条
对重大复杂的争议案件,局主要负责人应当主持行政调解;其他争议案件,由当事人选择调解人员或行政机关负责人指定调解人员进行行政调解。
第二条
调解纠纷,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专业人才或者其他个人参加,被邀请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支持。调解跨乡(镇、街道)、跨单位的纠纷,相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共同做好行政调解工作。
第三条
行政调解开始时,调解人员应当宣布行政调解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当事人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宣布行政调解人、记录人的身份,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
第四条
行政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当提出证明事实的证据,并对所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负责。调解人员依据各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本行政机关在行政调解过程中收集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找准纠纷的焦点和各方利益的连接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促使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消除隔阂,引导当事人达成解决纠纷的行政调解协议。
第五条
行政调解达成协议的,由各方当事人签订行政调解协议书。行政调解协议书一般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各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纠纷事实、争议焦点及各方责任;
(三)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
(五)当事人签名、调解人员签名。
行政调解协议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行政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各方当事人分别保留一份,行政机关存档一份。达成行政调解协议后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的,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
第六条
经行政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当终止行政调解,根据案件性质,制作《终止行政调解决定书》,告知当事人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属于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纠纷,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第七条
行政调解应当自启动之日起60日内终结,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法律文书送达制度
第一条
需要送达当事人的法律文书,可以通过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进行。第二条
行政调解协议书的接收必须由当事人签字或由被委托权的代理人签字。
第三条
送达任何法律文书,均应使用送达回证,依法签收,送达回证必须附卷。通过邮寄送达的,应当使用挂号信或快递。
第四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行政调解工作的上级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照片音像资料应妥善保管,及时整理归档。
第二条
行政调解相关工作资料,如当事人申请、原始证据材料、调查、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等应及时装订归档,行政调解案件要按年、月、日归档编号,做到一案一档。文书顺序为:
(一)行政调解卷宗目录;
(二)行政调解申请书或口头申请笔录;
(三)行政调解告知书;
(四)有关证据材料;
(五)行政调解协议书或行政调解终结材料;
(六)送达回证。
第三条
对各类档案必须编制检索目录,分类装订,保证档案资料的整洁完好。
第四条
矛盾纠纷案卷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遵守保密规定。第五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行政调解员选任及行为规范制度
第一条 担任行政调解员的条件是:具有较高的法律、政策水平,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行政调解工作。
第二条
行政调解员履行职务,应当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提高行政调解的能力。
第三条
行政调解员调解纠纷,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一)不得拒绝接受当事人的调解请求;
(二)不得以冷漠、推诿、搪塞、粗暴的态度对待当事人;
(三)不得徇私舞弊、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四)不得泄漏当事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
(五)不得侮辱、压制、打击报复当事人;
(六)不得接受吃请、收受礼品、索贿受贿;
(七)不得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八)不得久拖不调、久调不结。第四条
为促进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信息报送制度:
1、信息报送原则:
(1)及时性原则。重要信息早发现,早收集,早报送。
(2)准确性原则。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符合实际,文字表述准确,用词严谨,分析恰当,数字精准。
(3)时效性原则。以推动落实、促进工作为原则,及时提供真实、有用的情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2、信息上报内容及要求:
围绕留守儿童工作的部署及贯彻落实情况报送信息,做到重大活动及时报送,成功做法和经验随时报送。
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收集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及活动图片,每月25日前至少报送两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关信息到中心学校
上报内容主要包括:
(1)校内留守儿童工作思路、工作情况、进展情况、主要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2)学校召开的留守儿童各项会议的会议图片及会议主要内容。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活动图片及活动报道。
(3)学校每学期更新后的留守儿童花名册。
(4)每学期初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工作计划,期末要将本学期工作的开展情况写出书面总结。计划和总结要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到中心学校
(5)在坚持上述信息必报的同时,尽量报送包括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在内的调研性信息。
3、报送方法:
(1)文稿采用word文档格式,标题小二黑体,正文三号仿宋,排版整齐。打印后报送。
(2)新闻报道直接上传涡阳教育网站。
学校的安全事故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各学校在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的前提下,应做到有安全事故逐级上报,防止事故的扩大,为此特制订安全信息上报制度:
l、做到“矛盾不上交”,班主任能解决的矛盾力求自己解决。
2、班内学生安全事故,班主任负责立即送医院治疗,并立即报告值周、值日教师,值日教师再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同时告诉学生家长。
3、校内发生重大事故,学校必须及时上报中心校备案,必要时与当地派出所联系。
4、教职工发生事故,一般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解决,重大的必须上报中心学校、县教育局。
5、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信息要整理、登记,认真分析信息的内容,逐级上报信息。
6、上报信息要完整,要具备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的“五何要素”。
7、做好信息的每月综合分析和信息跟踪材料报告工作。
杨疃中心学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招商局、市局各科室的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我市在招商引资工作及活动中的最新动态,为我局全面掌握工作进展,对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特制定信息报送制度。
一、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招商局、市局各科室必须将报送信息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建立和健全灵敏高效的信息渠道,及时向上级领导报送有价值的工作进展信息。
二、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招商局、市局各科室要指定一名人员承担信息报送工作,负责搜集和整理各类信息,经负责人审核把关后及时上报。
三、市投资促进局研究发展科负责收集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招商局、市局各科室报送的各类信息,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和审核,将审核后的信息报送市委信息科,并按领导批示发布。
四、信息报送内容
信息工作要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反映工作中的新成绩、新思路、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群众的要求,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深层次的信息。上报信息要简明扼要,文字精练,重点突出,标题醒目,数字准确,减少空话、套话;要实事求是,喜忧兼报。
五、信息报送原则
1、及时性:重要信息早发现、早收集、早报送。
2、准确性:信息报送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确保准确。
六、信息报送任务
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招商局、市局各科室每月报2篇,信息随报随送。
七、信息报送奖惩措施
1、为形成信息报送有效激励机制,报送实行奖励与计分考核制相结合。每被市局采用一条信息计1分;被市委信息办采用一条信息计2分;计分和奖励范围为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招商局、市局各科室。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掌握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和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状况,确保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送渠道畅通、程序规范和处置高效,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镇(园区)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选择1名有责任心、文化水平较高、热爱信息工作的人员为兼职信息报送员。
第三条区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日常管理。各镇(园区)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辖区内信息报送工作和村级信息员的日常管理。
第四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状况。
(二)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验或创新做法。
(三)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典型事迹和模范人物。
(四)农村食品药品市场动态。
(五)有关食品药品质量的举报、投诉。
(六)与保证农村食品药品质量有关的其它信息。
第五条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处理。
(一)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处理应做到经常化、及时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村级信息报送员负责收集所在行政村有关信息,每季度末25 日前向所在镇(园区)信息报送员以书面形式报送,镇(园区)信息报送员应做好记录。区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信息报送员和镇(园区)信息报送员负责收集汇总所在单位和镇(园区)有关信息,每季度末28 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区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如遇举报假劣食品药品案件、食品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等特殊信息,应在第一时间报送,也可直接向区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三)区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对上报的信息及时梳理,按要求分类汇总,做好登记、存档工作,对有价值的信息、作法和经验应在大众媒体和《食品食品药品工作简报》 上予以宣传。对涉及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举报信息要在第一时间组织通知区级食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核实、查处,对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价格、广告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举报信息要通知相关管理部门予以核实、查处,并将处理结果向举报人反馈。
第六条区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将对信息报送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农村药品监督巡回巡查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经营秩序,充分发挥区、镇(园区)、村三级药品监督网作用,有效开展农村药品监督巡回巡查,保证农村药品质量,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农村药品监督巡回巡查的对象包括镇(园区)卫生院、村社区卫生服务、个体诊所和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等涉药单位。
第三条农村药品监督巡回巡查人员为镇(园区)协管员和村信息员。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全区药品监督巡回巡查工作,镇(园区)级协管员负责组织指导全镇(园区)药品监督信息员巡回巡查工作。
第四条村级信息员应每季度对所在行政村涉药单位进行1 次巡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每季度末25 日前向所在镇(园区)协管员作书面报告。镇(园区)协管员应每季度对所在镇(园区)涉药单位进行1 次巡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在季度末28 日前向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书面报告。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每年对辖区内涉药单位进行1 次巡查。
第五条农村药品监督巡回巡查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药品经营企业
1、是否按照依法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2、药品的购进渠道是否清晰、合法;
3、药品的购进记录是否规范、真实、完整;
4、药品摆放是否符合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要求;
5、是否有经营过期失效药品的行为;
6、是否签订有药品购销、质量合同、配送协议书;
7、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明,当年体检是否合格;
8、营业场所环境是否整洁、卫生;
9、营业场所是否有违法广告;
10、营业场所是否公示监督、投诉电话。
(二)医疗机构药房
1、药品的购进渠道是否清晰、合法;
2、是否签订购药、质量合同、配送协议书;
3、是否有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的行为;
4、药品陈列场所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是否分开存放,中药饮片、化学药品、中成药是否分别储存,分类存放;
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是否毁形消毒;
6、涉药人员是否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7、涉药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明,当年体检是否合格;
(三)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发现的其它违法、违规行为,如游医药贩兜售药品活动;农村集贸市场销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等情况。
(四)宣传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
第六条巡回巡查记录应注明巡查的时间、地点、巡查人员,详细记录现场巡查情况和提出的整改意见或建议。
第七条 农村药品监督巡回巡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辖区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由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具体实施。
第八条巡回巡查纳入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协管员、信息员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第九条农村药品监督巡回巡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监督,自觉遵守监管巡查的要求,做到公正、严明,严格工作标准,检查记录及文书书写规范,手续完备,调查取证及时完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第一条为配合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指导工作,更好地推动交易市场业务快速健康规范发展,根据XXX交易所《交易规则》和《结算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交易统计及报送由XXX交易所指定专人负责。
第三条交易统计及报送应按照XXX天津市商务委员会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对交易商交易情况进行认真统计,按时报送至天津市商务委员会。
第四条交易统计及报送报送内容及时间以XXX市商务委员会要求为准。
第五条市场应切实履行数据统计报送工作职责和义务,以保证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及时了解交易统计数据。
【事故报送制度】推荐阅读:
河南学校信息报送制度06-04
调度生产信息报送制度07-18
学校安全稳定信息报送制度09-18
报送06-17
报送信息09-12
报送优秀学子09-16
舆情报送系统10-28
重大紧急信息报送06-27
职评报送材料要求07-26
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报送的材料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