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白板管理(精选10篇)
电子白板设备是我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学校开展教学、教研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保障我校电子白板设备的管理与规范使用,为提高电子白板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切实有效的为教育教学服务,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优势,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系统组成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指教室的计算机、投影仪(含遥控器)、白板、感应笔和连接线及活动黑板等共同构成。
二、使用和管理制度
1、电子白板设备是学校开展电化教学的主要工具,任何人不得利用电子白板设备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有害与不健康的活动;不得利用教室的计算机进行网络游戏、聊天、浏览不良网站等活动。
2、电子白板设备属于每个班级公物的一部分,各班班主任为本班电子白板设备的第一负责人,纳入各班管理与维护的范畴内。每学年初,班主任确定后到后勤处领取电子白板钥匙,学年末将钥匙交至学校,学年中班主任有变动的自行完成交接。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在电子白板上用尖锐的东西刻划;严禁使用感应笔以外的书写笔。特别注意严禁使用记号笔、水彩笔;严禁使用任何胶水、胶纸、胶布在电子白板上粘贴。
3.师生要对设备精心使用,杜绝野蛮操作,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如发生设备损坏,由责任人全额赔偿,若找不到责任人,则由班级赔偿;并根据政教处对班级、学生考核办法考核班级、学生。
4.每晌最后一个使用电子白板的教师使用后,应及时关机、关闭电源、放好电子笔、遥控器等器材,锁好电子白板,发现物品丢失,要及时追查,直到追查到下落为止。严禁学生脱离教师监护使用电子白板。
5.教室内,要保持室内优美环境,严禁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纸脏物,教室要用清水拖干净,严禁扫地造成灰尘乱飞现象发生。保持教室良好秩序,严禁在教室内随意抛、扔物品,在讲台附近拥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使用黑板时,写字要尽量轻,严禁在黑板上用重物捣、敲等可能危害电子白板安全的动作。
7.定期检查维护设施设备,如有故障,要及时报告管理人员,不得随意搬运、拆卸设备。室内设备严格管理,未经学校领导批准,不能挪作它用或租借给他人使用。
8.注意安全,防火防盗,师生离开室内要认真检查各部分设备,特别是电源部分,关好门窗,切断电源,防止发生意外。
9.教室要设立《电子白板使用记录表》,由上课教师记载每天的教学内容和设备运行等情况。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是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事物, 它将是未来档案工作中最重要的事物。由于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 所以电子档案归档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就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管理做一个探讨。
二、认识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的产生背景:E-mail、OA、ERP、CAD、CAM、EC、EG、A/D等技术系统的产生和普及。
(一) 电子文件 (Electronic records)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 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依赖于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 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电子档案: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
(二) 按信息、格式存在的形式电子文件的种类。文本文件、图形文件、数据文件、图像文件、影像文件、声音 (或音频) 文件、程序 (或命令) 文件、多媒体文件、超文本文件、超媒体文件等。各种文件格式都有各自特性以及应用软件。按文件的功能电子文件有主文件、支持性文件、工具性文件等。按生成方式可分为原始文件和转换文件。
(三) 电子文件的特性。要管理好电子文件, 就必须了解其特性。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有很大的区别, 它具有超大量的信息存储功能、多媒体功能、载体之间的可移动性功能等等。当然还有信息共享性。
1.电子文件的依赖性。电子文件是数字化文件, 它具有非人工真接识读性及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电子文件是在计算机等设备的支持下形成和处理各种信息的, 离开计算机及相应软件, 电子文件就无法生成、识别、传递。计算机设备的快速更新给需要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带来很大困难。有可能若干年之后, 保管完好的电子文件载体找不到读取设备。
2.电子文件还有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电子文件由传统的物理存在方式转变为逻辑存在方式, 电子文件的存放位置是可以变化的, 可以从一个载体传递到另一个载体, 其内容信息却不发生变化。同样, 还可以通过网络传给远方的一个或多个接收者。
3.电子文件的易改性。电子文件存储在载体上, 它可以被增加、复制、删除、更改后而不被察觉。而载体本身的损坏、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原因以及操作不当, 都将影响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此外, 电子文件还具有高密度性、多种信息集成性和可操作性等。一张容量达700MB的光盘, 可存35万张打印纸上的文字信息, 或10万页图形信息。
三、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和整理
(一) 收集积累要求。《GB/T 18894一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指出, 对于用文字处理的文本电子文件, 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文字处理工具等, 文件型以XML、TXT保存, 扫描型以JPEG为通用格式。对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 其软件型号、名称、版本号和相关参数手册、说明资料等同时收集。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转换成通用型电子文件, 如果不能转换, 则连同专用软件一并收集。
(二) 归档要求。文件形成部门定期把经过鉴定并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
1.归档时应有一套与其内容完全一致的纸质文件 (软件除外) 同时归档。
2.产品、项目设计文件的电子文件必须归档 (包括四书、全套图纸、印制板加工文件等) 。
3.产品中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文档 (含固件中的程序和数据) 应按技术管理规定归档。
4.应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等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保证其真实有效。
(三) 归档方式。网络归档:随着OA系统的广泛使用, 电子公文的流转越来越便捷, 而公文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更改。因此, 建议公文归档采用网络归档方式。
载体归档:记录人们科研和生产活动的科技性电子文件。一个项目需要多人的合作才能完成, 那么就会产生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 如文本文件、数据文件、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生成的图形文件等。而且形成周期较长, 所以建议科技性电子文件、多媒体电子文件采用载体归档方式。
(四) 更改要求。为确保归档设计文件正确性及有效性, 保证产品实物与文件的一致性, 对电子文件的更改应进行控制。
1.按规定在更改纸质文件时应同时更改电子文件, 并对电子文件加识别标志。
2.对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电子文件应加以区分, 并同时保留。
(五) 鉴定。电子文件的鉴定是一项十分重要且难度较高的工作。它包括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鉴定及确定密级、归档范围和划定保管期限。鉴定由文件形成部门按规定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 并由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
(六) 归档份数。归档的电子文件需二套, 一套保存, 一套使用。即使在网上逻辑归档, 也要保存一套。必要时应保存两套, 其中一套异地保存。从“911”事件之后, 人们更是认识到异地保存的重要性。
(七) 电子文件的整理。制定整理标准, 由文件形成部门进行整理后归档。
四、电子档案的管理
信息安全涉及各个方面:一是法律政策、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等;二是管理措施, 包括技术和社会措施;三是技术方面, 信息的加密存储和传输、身份认证、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等。应在信息化进程中建立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 形成档案信息的安全链, 伴随电子文件的全生命周期进程。
(一) 保证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有。1.签署技术:在电子文件上进行数字签名, 再运用特定的解码方法检验数字签名。2.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 有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 在传输过程中通常采用“双密钥码”进行加密。它是实现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有力手段, 在潜在的不安全系统环境中保证数据安全。3.身份验证:当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 计算机依据通行字将自动验证是否为合法用户, 防止非法用户的防问, 亦可防止合法用户访问他们无权查看的信息。4.防火墙技术:它就是通过阻挡外部网络用户的未授权访问, 来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二) 电子档案的利用管理。电子档案的利用比纸质档快捷、方便。提供利用的方法有:拷贝、通信传输、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即在线利用, 利用率将越来越高。在利用过程中, 电子档案的保密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应注意使用权限的审核, 根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和开放程度, 根据各种人员级别、层次进行使用权限的认定, 不能无原则地向所有利用者提供全部;系统对利用的全过程进行自动跟踪监控。
五、档案业务人员的培养
电子档案的管理都要靠档案人员。由于电子档案具有信息内容数字化、文档处理一体化、档案保存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化等特点, 因此, 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电子文件归档及其电子档案保存及开发利用, 是一件新生事物。所以, 档案人员要尽快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多途径、多层次培养和造就一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曾指出: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 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以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主, 不断补充、拓展与更新科学技术知识, 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档案人员的创新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
六、结束语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管理是现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它既带来挑战, 也带来了机遇。档案业务人员应当以此为契机, 大胆创新、拓宽视野, 开创档案事业的新辉煌。
摘要: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 在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更好地保证电子文件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实现电子文件的在线逻辑归档、管理和利用。
关键词:电子文件 电子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055-02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大量产生。由于电子文件的某些性质与传统文件有着很大区别,对电子文件归档后产生的电子档案管理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性进行分析。以下将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来阐述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风险管理。
1 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
1.1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
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是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①
1.2 电子文件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文件归档立卷工作是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一般一年归档一次。而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储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形式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2 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风险
电子文件管理中最致命的问题、最根本的风险就是真实性、完整性受到破坏,这是需要管理者动用一切办法加以防范的,以下是真实性与完整性这两种主要风险。
2.1 电子文件的真实风险
电子文件若真实性受损,就无法客观地反映原始事实,也就会失去利用价值。目前,这样的实例很多,比如,加拿大调查委员会对加拿大在索马里的驻军情况举行了听证会。调查委员会要求查看国防行动中心一个数据库中文件运行记录。在查看该文件运行记录时,委员会发现了许多异常情况,如空白信件、漏号或重号等。调查委员会认为这些记录不可靠,不能用于当时进行调查,也不能向未来研究人员提供利用。电子文件不真实具体表现包括:(1)文件是伪造的,即用户身份不真实;(2)无法证明电子文件未经改动,即无法排除文件不真实的可能性。主要原因在于系统没有生成、获取文件的背景信息。
2.2 电子文件的完整风险
电子文件完整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应该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数量残缺不全或是文件构成要素不完整。完整性是电子文件价值的重要保障,残缺不全文件留给后人是支离破碎的社会记忆,会对电子文件利用带来很大障碍,也会严重影响电子文件应有价值。在电子环境下,介质脆弱,技术过时以及系统特性都会影响电子文件完整性。
3 影响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风险的因素分析
一般说来,影响 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风险主要有:(1)管理风险电子文件在形成、传输、接收、处理、保管、管理、利用等各个阶段,都与机构管理密不可分。管理机制不完善,或由于人的主观性、难以规范性和不确定性,都可能会威胁到文件的真实与完整。例如由于文件管理知识缺乏,可能使文件重要构成要素和文件系列没有保存齐全;操作失误;主观或无意的内容或形式改变;网络攻击或电子欺诈行为对文件造成的非法变更与摧毁;人为因素引起保管环境恶变而对电子文件载体产生破坏;管理规范缺乏和人为疏忽造成数据缺乏备份、备份媒体选择不当和没有异地备份等;以及本章第一节中探讨影响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的其他人为因素等,都是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2)信息技术风险电子文件形成和存在依赖于信息技术和设备,信息技术的不稳定也会使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面临风险。基础设施风险。基础设施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网络及机房等。缺乏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如硬件软件性能欠缺稳定性、安全性、容错性、可靠性与可维护性等,都会对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构成威胁;系统空间容量不足;备份过程、数据传输过程欠缺安全保护措施及准确性;系统功能对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性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够;机房的交流电源、备用电源设施及安全保护措施不当等等,都有可能导致电子文件信息变更与丢失。数据管理风险。电子文件数据本身具有极大不稳定性,这与电子文件内容与载体可分离性、载体不固定性以及技术寿命有限等因素相关。为保证文件内容持久可读,必须对电子文件定期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文件信息有丢失和受损的风险。许多部门由于忽视了数据的不稳定性,未对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由此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3)固有风险在对电子文件管理中,总会有一些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文件真实完整性受损。由这些不可抗因素引起的风险,称为固有风险。例如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等)与意外灾祸(如失窃、鼠灾等),恶劣环境(如强光、不适宜的温湿度、灰尘、磁场等)带来的影响等,都会导致文件损毁。电子文件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形成、传输、捕获、存储、处理、保存与利用等等)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严重影响电子文件的真实与完整。
4 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的风险管理策略
4.1 对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加以优化
文件管理流程是指文件生命周期中施加于文件一系列相关管理活动有序组合。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不是对手工管理流程的复制和模拟,而应根据电子文件技术特点,利用计算机系统高效处理数据、一次输入多次输出、可并行作业等优势,构建更为科学高效新流程,具体落实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相比手工管理流程,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内容,以及组成流程各项管理活动开展时间、承担者相互关系都有变化。在内容上,有些管理活动需要增加,如确定文件存储格式、确定文件存储位置等;有些管理活动被简化,如实体整理、分发;另外一些则变得复杂,如鉴定工作中增加了技术鉴定内容,录入范围扩大等。在电子文件管理活动开展时间上,有些活动提前,如归档、鉴定、分类、录入等提前到文件形成阶段就开始;与此同时,著录、鉴定等延伸到整个文件生命周期。
在电子文件档案工作管理人员中,除了档案人员、文件形成者之外,信息技术人员、计算机系统人员成为电子文件管理队伍新成员。信息技术人员负责技术鉴定、迁移、备份等技术管理工作;如果设计和使用得当,文件系统可以完成和参与许多公务性、重复性的工作任务,如文件分发、鉴定、归档、录入、跟踪、统计等,使之自动化。在文件管理之间相互关系上,手工条件基本上是依次开展、顺序衔接、相互独立管理,而在电子环境中则逐渐变得同时开展、相互交叉、部分内容合成,从而使得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具备并行化、非线性化、集成化等特征,如很多文件管理都可能自动记录到录入数据库中,从而导致录入同其他文件管理的集成。各单位应综合考察业务、技术、制度、标准、人员、文化等多个要素,通过合并、削减、前置、并行、自动化等手段,优化设计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并将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的优化纳入机构业务流程整体优化之中。
4.2 以电子文件管理软件为中心实施管理
电子文件技术特点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起源于系统,而最后解决途径也都要归结到系统设计上。在电子文件管理体系中,管理系统(主要是软件)处于中心位置,没有系统管理对电子文件而言是不可想象的。设计合理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是相关管理制度、标准、方法的执行者,是电子文件管理活动重要的承担者,是全程管理、前端控制和流程优化的根本保证。承担电子文件管理功能的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形成电子文件业务系统和独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业务系统负责生成合格的电子文件并将之交付给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负责适时获取、采集电子文件并保证其长期真实、完整、可读、可用。这两个系统之间应该有数据接口,以保障数据顺畅、无损传递。当然,有些业务系统包括功能相对齐备的文件、档案管理模块,不过一般只能管理本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而专业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则能综合管理多种电子文件。近年来电子文件管理软件的功能需求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对于文件系统开发的参与也被档案部门看作是解决电子文件管理难题一条重要措施。独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一般功能包括获取(归档)、分类、鉴定与处置、录入(数据管理)、存储与保护、检索与利用、安全与存取权限控制、日志、审计、报表设计及制作等。
4.3 采用基于职能的管理方法
职能是机构对于社会承担的主要职责,它包括完成一定目标的多项工作。有时多个部门联合执行某项职能,有时不同部门在职能中交叉。机构承担的职能相对稳定,而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则相对灵活多变。文件是机构履行职能记录,职能类别是判断文件类别的依据,职能重要程度是决定文件重要程度的依据,按照职能分类体系组织文件,可以充分反映文件的来源联系,说明其来龙去脉。职能分类法、职能鉴定法以及以职能为基础组织文件信息提供利用,是档案管理中极富特色的专业方法,为多个国家所采纳,并被国际标准IS015489确认,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也应该采用这些管理方法。职能分析也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过程所必须开展的工作内容。以上要点的阐述都是在方法层面上展开的。管理好电子文件,仅有科学方法是不够的,还要构建覆盖观念、制度、组织、方法、手段在内的全面管理体系。
5 结论
因此,我们必须在对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加以优化、以电子文件管理软件为中心实施管理、采用基于职能的管理方法等思想指导下,积极、慎重地应用较为先进与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监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全过程,抑制风险因子,通过监控、记录和审计与电子文件有关的一切活动,防止其不被修改、替代或破坏。同时,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要建立相应管理措施加以防范和制约,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管理系统,以确保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
注释:
① 出自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S].
参考文献:
[1] 丁栋轩,刘海平.文书档案管理基础[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2] 陈智为,邓绍兴,刘越男.档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国云.档案信息建设的风险管理[J].档案管理,2008(1).
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设施,为保障系统设备的安全完好和正常使用,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电子白板使用的第一责任人是使用电子白板的教师。
二、教师在使用电子白板系统时,应严格按照电子白板辅导老师辅导时的要求进行操作,有不懂的可向管理员请教。
三、上课教师需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启动设备等准备工作。在使用电子白板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全程在场监管,不得中途离开,避免学生损坏设备。
四、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设备故障,教师应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及时排除故障,不得私自拆、修电子白板教学设备。
五、为保证电子白板的正常使用,班主任老师每天上午或下午离校前都要去检查一次白板的管理情况。如:教师门窗是否关好;白板各种设备是否完好关闭。
六、学生或老师不能在电子白板上用尖锐的东西刻划;如发生设备人为损坏,由责任人赔偿。
电子白板教室是学校实施现代化教学的主要场所,为保障我校电子白板设备的管理与规范使用,为提高电子白板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切实有效的为教育教学服务,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优势,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由于电子白板教室设备的特殊性,管理和保护好电子白板教室的设备是每位师生的责任和义务。
二、各班班主任为本班电子白板设备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班级配备1名白板管理员,负责保管电子白板配件(钥匙、白板笔、遥控器),负责设备的清洁和安全,负责填写班级白板使用日志。
三、电子白板设备是学校开展电化教学的主要工具,所有师生不得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四、在日常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一旦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拆卸设备。
五、使用电子白板教室时,严禁登陆非法、色情等内容不健康的网站。不得传播、复制、编写病毒程序、严禁利用电子白板教室网络发布、浏览、下载、传送反动、色情及暴力的信息。自带的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在使用前需先进行杀毒,严禁在电脑上安装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软件。
六、各任课教师使用电教设备后,应及时关机、关闭电源、锁好电子白板,并将白板配件移交班级白板管理员。下午放学后,按规范关闭各种设备,切断电源,并关窗锁门,防止发生意外。
七、电子白板教室内要保持教室环境整洁。平时清洁卫生时应尽量采用拖把拖地,尽可能少产生灰尘。(打扫卫生时必须切断电源,不要让水进入设备,打扫后须等水干后方可使用)。
八、各班主控讲台内外要保持清洁,禁止堆放书籍,及含灰、含水物品,特别是化学物品。白板管理员应定期用干毛巾清洁主控讲台内外的灰尘。
九、班级电教设备应由任课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使用,无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同意,严禁学生私自开启和使用电教设备。
十、学生室内活动时,要防止碰撞电子白板设备。严禁在白板上乱涂乱画,严禁私自改动投影机的设置参数。如电子白板设备出现人为损坏,损坏设备要照价赔偿。如发现恶意损坏设备的,学校根据损坏情节给予处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规范公司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电子文档的安全和信息可用性,充分发挥电子文档的凭据参考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由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 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档案部门要进行指导与监督。
第四条 电子文件的管理由档案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提供协助和支持。
第五条 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内容、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
第六条 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 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则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第八条 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 1
归档。
第九条 基本术语解释
(一)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
储于磁带、磁盘(硬盘、移动硬盘等)、光盘(DVD、VCD)等载体,依赖计算机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二)归档电子文件:是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
(三)电子文件的归档: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四)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
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的原始状况一致。
(五)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
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六)电子文件的有效性:指电子文件应具备可理解性和可被利
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
(七)背景信息: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等信息。
(八)元数据:指描述电子文件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
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等数据。
第二章 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
第十条 各部门在主要职能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凡是属于归
档范围和有参考价值的均应收集归档。
第十一条 收集积累的电子文件类型,即收集范围。
(一)电子文件稿本
电子文件按其稿本分为草稿、定稿和正式电子文件。
(1)定稿电子文件:用计算机起草文件时形成的最后一稿电子
文件,记录了文件的最后修改结果,有重要凭证、依据价值,收集时
需落实必要的签字手续,明确公文拟稿、核稿、签发等环节的责任者。
(2)正式电子文件:将修改、签发完的定稿电子文件正式制作
完毕,能行使其文件的职能,其标识应以正式文件文号注明。
主要收集积累正式版本的电子文件。
(二)电子文件信息类型
要收集积累的电子文件类型有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多媒体文件、超媒体链结文件、程序文件和数据库文件。
1、文本文件: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文字文件、表格
文件等,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文字处理工具等,必要时同时保留文字处理工具软件。文字型电子文件以Word、Excel、RTF、TXT为通用格式。
2、图像文件: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外部设备获得的静态图
像文件。对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采用非通用格式的图像电子文件,收集时应将其转换为通用格式,如无法转换,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
集。扫描型电子文件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
3、图形文件: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工具获得的静态图形文件,归档时应注意其设备依赖性、易修改性等问题,不要遗漏相关软件及各种数据信息。对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设备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其软硬件环境和相关数据。
4、影像文件:指用数码摄像机、视频采集卡等视频设备获得的动态图像文件。对用视频或多媒体设备获得的文件以及用超媒体链接技术制作的文件,应同时收集其非通用格式的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要归档的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AVI为通用格式。
5、声音文件:指用音频设备获得并经计算机处理的文件,归档时应注意收集其属性标识和相关软件。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格式。
6、超媒体链接文件:指用计算机超媒体链接技术制作的文件。
7、数据库文件:指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管理数据、参数等。数据库文件以DBF、XLS文件为通用格式。
8、计算机程序:指计算机使用的商用或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对用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原则上应转换成通用型电子文件,如不能转换,收集时则用连同专用软件一并收集归档。
第十二条收集积累要求
(一)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
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二)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三)对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件保留。
第十三条 收集、积累方法
(一)及时按照要求制作电子文件备份。
(二)每份电子文件均需在电子文件登记表中登记。
(三)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的备份一同保存。
(四)电子文件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第四章 电子文件的归档
第十四条 电子文件归档范围
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参照公司制定的文书档案归档范围。此外,还应将各部门形成的有重要参考利用价值的数据库文件和相关软件、超媒体链接文件(WEB网页)、数字化的影像文件、声音文件、CAD图形文件等电子文件收集积累归档。
第十五条 电子文件归档
(一)各部门电子文件承办人将定稿的正式电子文件向档案管理
部门归档时,应填写《归档电子文件表》,与电子文件同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二)对存储在载体(磁带、光盘)的电子文档向档案管理部门存档时,应在载体上标注文件的内容、类别、日期等。
(三)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非通用格式),归档时应存储相应的查看软件。
第十六条 电子文件的鉴定
(一)电子文件的鉴定工作,包括对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鉴定及确定密级等。各部门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要进行文件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检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二)电子文件检验合格的分别由移交部门和接收部门填写《归档电子文件表》,双方签字,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保管,一份由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第五章 电子档案的保管
第十七条 归档电子文件移交到档案部门后,要及时进行备份。档案部门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制作至少两份,一套保管,一套用于查阅。
第十八条 档案部门对接收入的电子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恢复、补救措施。
1. 电子文件概念是理解电子文件特点的前提。
被大家公认的“电子文件”定义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那么,它为什么是理解电子文件特点的前提呢?首先,“电子文件”它别于“文件”,是一种特殊的文件,自然具有独特的“个性”。它是依赖计算机系统并以代码形式出现,因此它具有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和非人工识读性;它纪录于磁带、磁盘、光盘之上,因此就具有载体的多样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它在系统中存取又在通信网络上传输,因此它就出现了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多元信息的集成性和信息的易改性。不难看出:在电子文件的概念中,隐藏着电子文件的特点,即对计算机的依赖性、非人工识读性、载体的多样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多元信息的集成性和信息的易改性等。因此,电子文件概念是理解电子文件特点的前提。由于,电子文件有其独到的个性,因此在实践管理中,电子文件的特性决定着电子文件管理的一切活动,如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研究、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确立、电子文件管理技术的研制、电子文件的保管方式等,都是根据电子文件的特性实施的。按照逻辑推理,电子文件决定电子文件的特性,电子文件特性决定着电子文件管理,因此电子文件决定着电子文件管理,那么不难理解,电子文件的概念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基础。
2. 电子文件概念是奠定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的基础。
无论何种管理,都是以理论做指导,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引,才能获得科学的管理。电子文件决定着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文件概念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基础,因此电子文件概念是奠定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的基础。
早在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会上,为了奠定电子文件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多位知名档案学者首先对电子文件的概念进行了比较性的探讨和深入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子丹先生还为电子文件的内涵归纳出了“三条基本要素”。随后,在此基础上,多位档案专家依据电子文件的特性,阐述了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观点。黄霄羽女士指出“来源原则”仍然是当今电子文件时代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特别强调:新来源观是透过电子文件的本质和特性,采用更加概念化、抽象化的来源,是更加适应电子文件的新特点、新挑战的来源原则。张宁教授也通过“文件连续体模型”,全面展示了“电子文件连续体理论”。她也特别指出:“电子文件连续体理论”是根据电子文件的种种特性指出、完善的,同时变得更加全面和科学[1]。美国档案专家瓦洛在《档案思想的自由贸易》和《美国档案工作者》中说:由于电子文件的到来,档案管理事业将完全被重新塑造、重新接受。国际档案理事会在《电子文件管理指南》中,也花大笔墨阐述了,将重新认定“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并同时提出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理论[2]。可以看出: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的提出,都是根据电子文件的特性而来的,而电子文件的特性是由电子文件的概念决定的,因此电子文件概念是奠定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的基础。
3. 电子文件概念是电子文件管理原则确立的基础。
由于电子文件被赋予了许多比纸质文件所独有的“个性”,随之而来的就是种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管理中的失误,有效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原始性和可靠性。为了达到新的管理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在管理中确立了许多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1)真实性保障原则,是依据电子文件易改性从而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的原则。即归档后的电子文件中的元数据、背景信息和认证信息与电子文件形成时保持一致的原则。(2)完整性保障原则,是依据电子文件信息、载体与环境的不稳定性,从而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的原则。包括电子文件整体的完整性和电子文件个体的完整性。(3)可读性保障原则,是指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识读性的原则。即电子文件经过存储到迁移的整个过程后,仍可以识读并仍可以保证内容的原始性,也是依据电子文件的非识读性、可操作性而定的原则。(4)强制性原则,依据电子文件的不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有价值的电子文件进行强制性收集的原则。(5)实时性原则,是依据电子文件的依赖性、集成性的特点,对电子文件做到“随时生成,随时存盘”的原则。可见,从制定“原则”的设想到“原则”的内容确立,都是因电子文件的特性而来,又因电子文件的特性而去,因此电子文件的特性决定着电子文件管理原则的内容,电子文件的概念是电子文件管理原则确立的基础。
4. 电子文件的概念是电子文件管理技术研制的基础。
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电子文件是否“安全”是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核心问题,而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是决定电子文件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而这种关键因素是由电子文件本身的特性:不稳定性、信息与载体的分离性和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性等决定的。美国档案专家戴·比尔曼先生也曾指出:要想证明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必须保证文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未经改动。而“易改性”恰恰是电子文件的特性之一,因此防止电子文件“被改动”、防止电子文件所带来的“不真实性”的特点,是解决电子文件“安全”问题的关键。而维护这种“真实性”靠的是管理技术,因此电子文件的特性是电子文件管理技术研制的关键。寻根问底,也就是说,电子文件的概念是电子文件管理技术研制的基础。
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不少档案研究专家,研究出了维护电子文件真实性的管理技术,有“前端控制技术”、“全程管理技术”、“文档一体化管理技术”、“元数据技术”等。前端控制技术是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所实施的有效控制,把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理念的所有要求,提前设计在管理系统之中,是基于电子文件的易改性和信息与载体的分离性而提出的解决电子文件“不安定”的技术。可以看出,从技术的设计理念到技术的内容和操控,电子文件概念是基础。“全程管理技术”、“文档一体化管理技术”、“元数据技术”也都是为了维护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保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凭证作用而研制的。那么,设计者为什么都会如此“担心”?也都是因为电子文件独有的特性,时刻会带来“非原始性”的、无凭证作用的电子档案所引起的。为了突出电子文件的概念在技术研究中的地位,露西亚娜杜兰蒂女士在介绍她主持的inter PARES项目,所涉及的四个研究领域时,把电子文件真实性保存的“概念需求”放到了第一位,这也说明“概念”对研究的重要性。在介绍她的成果时,还突出强调: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的最佳方法,就是从电子文件的外部入手,“外部之手”言外之意就告诉我们,电子文件的特性是固有的,是不能改变的,应按照电子文件的特点和形成规律进行研究和设计。她随后又特别强调自己的观点:严格控制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程序,对整个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不采取全程管理的眼光,就不可能管理电子文件。这番话又一次说明,电子文件的特性对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可见电子文件概念是保证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关键,是电子文件管理技术研制的基础。
5. 电子文件的概念决定着电子文件保管方式的选择。
目前,电子文件归档后的保管方式有以下几种:多重双套制存储、信息备份和数据迁移。其中,多重双套制存储方式,包括电子和纸质双套制、电子双套制、本地和异地双套制、多重双套制存储。电子和纸质双套制:即鉴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不稳定性、电子文件的易改性,在电子文件管理技术还不太成熟的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采取电子与纸质版本双套并存的保管形式,以达到利用时相互参照。电子双套制:为了避免电子文件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对系统的依赖性、信息的可操作性等特点,确保电子档案的凭证价值而制作的两套电子档案。本地和异地双套制:异地保存是档案管理部门利用电子文件的高密度性而对电子档案实行的跨省份区域的备份制度,即在两个不同省份的档案管理部门,相互建立电子档案备份中心,从而保证纸质档案损坏时,异地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信息备份:是为了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安全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归档电子文件的脱机备份,从而保证在网络黑客和病毒入侵时,电子文件信息的原始性。数据迁移: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使电子档案在新的设备环境中继续保持“识读性”而采取的数据导入过程。从这些电子文件的保管方式的内容来看,保管方式的选择,都是根据电子文件的特性进行确定的,因此电子文件的特性决定电子文件保管方式的选择,究其根源:电子文件的概念决定着电子文件的保管方式。
总之,电子文件的概念在电子文件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不胜枚举,电子文件的管理理念,更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笔者的观点,旨在给那些对电子文件管理还感到迷惑不解、无从下手的人们一些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电子文件独特的个性所带来的新的管理方式, 使得目前信息技术知识还未被完全掌握, 信息化水平还未达到理想标准。笔者认为, 对电子文件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是搞好电子文件管理的基础。
关键词:电子文件,概念,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石玉, 李肖军.电子文件前端控制理论浅析[J].档案, 2009 (5) .
关键词:电子公文;优势;重点
前言
公文在国家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通过网络流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对公文实行电子化管理,优化了公文处理流程,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公文传递速度和办公效率。
一、电子公文定义
电子公文是指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由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配置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处理后形成的具有规范格式的公文的电子数据。它求采用全面沟通的处理程序、自动生成的处理程序和高效运作的处理程序。现在,许多单位都自行设计使用了符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电子公文处理系统。
二、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的优势
(一)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公文的拟稿、审核、会签、签发办理、归档等环节自动进行显示、查询,并对办文过程进行流程跟踪监控。并且在公文归档阶段,能够按年度、性质、文号、主题词进行多种归档、查询处理,迅捷、准确地获取归档公文信息。做到既能收得了、发得出,又能改得了、退得回。同时多方位、远距离高速传送的优势使得既能在固定场所处理公文,又能在运动中从事公文处理,真正实现公文处理的“无纸化”和“无址化”。
(二)降低了行政成本
一份公文通常需要经过多次的修改确认才能最终定稿,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公文,修改的次数更多而且都需要纸质打印出后集体通稿。但是电子公文可以在电脑上直接修改, 省去了复印公文所需的大量纸张、碳粉、电及对复印机的磨损,间接节省了管理成本。
另外,纸质公文多需采取邮寄或直接人员送达的方式进行传递,不仅容易丢失、花费人力及财力,最重要的是会耽误较长时间,造成公务处理的不及时。而用电子公文便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影响,文件瞬间传达,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
(三)提高了公文安全性
纸质公文的中间页部分可在一台电脑上随意修改后打印替换,但电子公文与相关软件配合,例如加密软件、电子签章等,从而对文档进行保护,在没经过授权的电脑上禁止修改,这就避免了公文被篡改,能大大提高公文的安全性。
三、加强电子公文处理的重点
(一)加强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的建设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自动化、高度集成化特点的办公系统,它的使用涉及到网络环境,公文处理人员的公文业务能力、电脑操作技能等。单位需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讨论确定系统开发方案并进行系统研发与调试运行,在资金、网络硬件、软件设计等各方面给予足够地支持,这样才能尽快实现公文处理电子化、办公无纸化。首先是硬件的配置,要购买满足电子公文处理软件系统运行要求的电脑及其硬件设备。其次,要与专业软件设计单位结合,设计具有自身特色、适合自身需要的电子公文处理软件。该应用软件应该涵盖公文处理的全过程,如公文的编制、会签、发布、汇编、存档以及外来公文的签批流转等功能。
(二)加强加密技术的研究
公文,是单位上传下达制度、重要事项通知、人事决策等公务的工具,是职能的集中表现形式之一,因些,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的信息安全的技术实现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是系统的重要建设内容。在我国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内外环的基础上,可以解决公文的流转和身份确认等安全问题。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的建设要在文件加密 、文件签名、回执签名、用户密钥管理、电子印章等方面加强研究,提升电子公文在网络流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创新电子公文归档模式
现在,多数单位是在电子公文流程处理结束后,在确认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后,将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进行移交,并在确定公文的密级、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后按档案管理要求的格式将公文存储到档案管理系统中,需要两套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电子公文的归档工作。那么,如何实现以“保存即归档“的归档模式,将电子公文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两个系统无缝地衔接起来,从而实现文档―体化的电子公文处理流程,实现数据与电子公文的一体化保存,这一技术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实现,为电子公文管理尽早摆脱双套制的归档模式提供实践支持。
四、结束语
电子公文的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既包括电子公文的生成管理,也包括电子公文的传输和归档的管理。但是电子公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还需继续完善,必须正确认识到电子公文的职能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真正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莉.电子公文系统对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改变工作习惯的作用和影响[J].管理世界,2012(10).
[2]丁海斌.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第一条、目的为确保公司进行有秩序的经营管理。
第二条、电子考勤系统管理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电子考勤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员工工卡的制作、发放、回收、销毁工作;
2、公司保安人员负责监督员工按规定刷卡进出;
3、刷卡机出现故障要及时报告公司人力资源部;系统软、硬件维修和维护由
公司的网管人员负责;
4、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员负责考勤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统计工作。
第三条、电子考勤实施细则
1、员工必须按规定领取员工工卡,并妥善保管,不准借他人使用,损坏和遗
失要立即向办卡部门申明作废,交纳成本费及罚金后补办新卡;
2、员工进出厂必须向门卫出示员工工卡,遗忘或遗失员工工卡的员工必须按
公司有关制度处理;
3、员工必须按公司规定时间上下班并按次序排队刷卡,严格禁止代他人刷卡;
4、非正常上下班时间进出公司大门的员工,门卫需查清原因,对符合公司规
定的可在门卫处刷卡后,方可进出;
5、员工因公出、事假、病假出厂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持出门证(公事)或请假条经门口保安人员验收后方可刷卡出厂;
6、刷卡记录(进或出)不全且无有效的书面材料(书面说明材料必须在24
小时内办理完毕)作补充者,一律按旷工处理;
第四条、电子考勤存在的问题
1、本系统适用于全员单班制考勤,而生产线员工实行的是四班三运转,8天
为循环周期,而考勤系统软件以“周”,“月”,“年”为循环周期,每个人的上下班时间不一致,该系统对倒班人员就无法判定是否迟到、早退。
2、系统只能记录员工刷卡时间,由于倒班员工没有以“周”,“月”,“年”为
循环周期,班次无法确定,故系统就不能实现统计、筛选功能,考勤时间统计完全要依靠人工进行发现、筛选、统计。
3、系统时间是12小时上下班制,而不是24小时全天制。由于软件自身带的考勤系统时间,无法改动。
4、数据庞杂,没有经过筛选;考勤报表太简单,当天的能体现出,月度的就体现不出,无综合报表。
第五条、电子考勤系统功能整改对策
1、系统软件功能需要改进完善,增加倒班人员迟到、早退判定功能,增加考
勤统计、筛选、报表生成等功能。
2、此系统运行后,是手工考勤的重要补充,并在员工的加班时间的审核上应
发挥作用。
3、尽快在办公楼安装刷卡点,保证全员打卡。
理等,都是在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中进行。这些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所以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但由于这些公文是通过电子政务公文处理平台产生的,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归档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纸质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而应将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等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它们各自具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两个管理流程执行各自主管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两个流程之间是通过文件实体的交接而衔接的。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按照文件生成与运行规律,采取统一、严密的手段,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通过对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程序上的一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机构因素造成的两者在衔接上的真空地带和减少重复性作业。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
1.1“前端控制”原则
考虑到电子文件的易改性、易逝性等的特点,如果还是象过去那样,按照文件的生成、积累、鉴定、立卷、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难于保证了,电子文件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会造成部分的重复劳动。因为电子文件在归档之前就有可能已被修改,或者有些已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有些在文件形成时已提取了主题词,文件归档之后还要进行标引工作,这无疑是增加了劳动量。因此,必须贯彻“前端控制”的原则,即要求将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后期阶段需要控制的手段提到前端,也就是说档案部门对于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的介入要向前延伸,从文件生命周期的“前端”就开始控制文件的归档活动。具体来说,在文件系统设计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就应该考虑归档与归档后文件管理的需求,将集中管理一份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归档。要把归档工作嵌入工作流程,以保证在每一个流程之后,将相关文件实时归档。并且要求用户及时著录和鉴定文件信息,并且把著录、鉴定信息与电子文件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文件归档时,将该电子文件与相关信息一并移交或发送给档案部门。
1.2“全程管理”原则
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程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而且,对文件进行的技术操作,包括操作平台的转换、存储位置的改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种管理和跟踪记录,对于证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保障
判断传统文件的真实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文件载体的原始性;二是文件形式的原始性,其主要是指具体的文件内容、字体、字迹以及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对文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判断传统文件真实性的准则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因为一是电子文件的载体与其信息是可以分离的,载体的不固定性,使得电子文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的概念;二是电子文件的更改可以不留痕迹,复制起来真假难辨,处理过程又具有隐蔽性。因而判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其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认定文件是否就是当时当人当事形成的,主要关注的是其本质的要素保持不变。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法定程序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组成一个贯穿电子文件从生成、运作到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通道”,以此来保证数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
2.1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一是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的控制,防止非法侵入。
【电子白板管理】推荐阅读:
电子白板教室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1-04
电子白板操作12-02
电子白板应用计划10-27
电子白板说课11-22
电子白板解决方案09-13
小学科学电子白板论文09-21
电子白板说明书09-25
电子白板打造高效课堂10-12
电子白板数学教案10-20
电子白板一年级语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