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汇报(精选9篇)
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汇报
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汇报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办发[1998]9号)和《关于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发[2000]25号)文件精神,我镇于1998年开展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以来,扎实做好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做法
1、根据上级的文件要求,我们建立和健全了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并严格加以贯彻落实。在镇一级,凡是涉及到人事问题、重大开支、中心工作,镇三套班子都要召开班子会议讨论。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加以实施。在村一级,各村街也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对于村一级的重大开支、重要事项都召开“两委”成员或者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会议,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从而使上级的有关文件和本村街的决策得以深入贯彻。
2、我镇的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到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主要是采用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的形式公开。在镇村重大决策、上马重大项目的时候,还采用墙报、广播、宣传车、标语横幅等工具及时向群众公开。镇政务公开栏主要内容包括:镇班子领导分工、镇财务收支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情况、重大基建项目情况、土地征用开发和宅基地审批情况、农民负担项目及收费开支情况、计划生育情况、中小学收费情况、重大政务活动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几个方面。镇直属单位的政务公开内容有十项:上级有关政策规定、业务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收税(费)标准及依据、财务费用、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服务承诺及效果、工作实绩评比、为群众办实事情况等。村务公开内容包括:村班子领导分工、村财务收支情况、重大基建项目情况、土地征用开发和宅基地审批情况、农民负担项目及收费开支情况、计划生育情况、中小学收费情况、重大政务活动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山庄铺面承包、上级补贴、捐物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3、对于经营性收入、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承包、征用和流转收入,各村街都经过村街“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后,再根据集体意见作出决策。土地权属证书、农民负担卡发放、国家政策性补贴、支持款物、村内“一事一议”内容等情况都通过村务公开栏向群众公布。
二、开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典型经验
我镇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单位是:镇党委政府和上奇街。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把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及时部署。
2、组织机构健全。镇成立了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及时充实力量,收集整理材料,设计版面,力争简洁,一目了然。
3、规范管理、规范操作。一是每一版公开栏公开前,都提交给政务公开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监督小组审议,公开后认真听取干部和群众的意见,采用设立意见箱的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做到公开程序规范。二是公开的事项力求全面、准确、具体,做到公开的内容规范;三是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做到公开的时间规范;四是在便于群众聚集和观看的地方建立固定的公开栏,做到公开的阵地规范;五是每一期公开栏都建立档案,做到公开管理规范;
4、每次公开后,镇村都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复,真正让群众参与对镇、村有关事务的管理,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
三、各级党政干部、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评价
根据调查反映,绝大多数的党员干部群众对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非常欢迎的,也认为实行了政务公开和村务工作,政府、村(居)委会的工作更加透明了,方便了群众办事、纳税和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避免干群矛盾,还村干部一个清白,促进了农村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此外,群众也可以很好地了解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大大增强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
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
1、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公开的透明度还不够。有个别村还存在一种形式主义,目的是应付上级检查,村务公开没有反映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甚至将一些比较敏感的数字不公布,从而导致村务公开没有真正发挥宣传、监督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个别干部思想上有顾虑,害怕数字公开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之后会受到群众质疑,造成工作被动。解决的方法还是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切实对村干部进行教育,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趋势。
2、公开的时间不及时。由于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有个别村的村务公开栏不及时更新,一年四季老面孔,群众无法进行监督了解。这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把村务公开执行情况与年底考
[1] [2] 核挂钩。
3、不重视公开后的信息、意见收集整理,从而使村务公开长期停留在低水平,没有明显进步。这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由镇组织督查组,对各村街村务公开情况进行评比,提高其积极性。
五、农村税费改革、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军统款和教育费附加,农民的
负担由过去的按人征收改为按计税面积征收农业税及其附加,对于应交多少税款,农民一时转不过弯来,需要时间慢慢适应。因此村务公开栏要多出一些国家的税费改革政策,如何交纳农业税及其附加、农业税及其附加怎样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政府信息, 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1]。在信息社会中, 有80%的信息资源为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人们全面考察、评价社会情况, 开展各种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国家资源, 因此, 政府信息公开是必要的。政府机构应按照“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要求, 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 政府门户网站逐渐成为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交流的核心平台。政府网站就是网上政府, 其主旨就在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作为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信息并形成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渠道, 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了公众与政府交流最有效的电子化、信息化手段, 其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进程的重要标志。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方面互相影响, 互相推动, 共同促进政府网站建设能力的提高。信息公开是提高网站服务水平的资源保障, 为网络用户互动交流提供信息平台, 在线办事提高了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公众参与促进了信息公开主体网上办事能力的提升。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进一步丰富了信息公开内容。然而信息公开是先决因素, 信息公开效率与质量决定着整个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效果, 所以应该特别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河北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 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围绕政府中心工作, 网站内容不断丰富, 网站结构和页面布局更趋合理, 栏目设置逐步完善;积极落实公开条例要求, 信息公开得到全面提高;开始注重民政互动沟通, 强化公众参与的渠道, 服务质量日益提升, “人性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总之, 全省政府网站发展取得新成效。河北省管辖下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11个地级市, 全部城市都已经建成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下文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颁布实施前后, 河北省各地市政府网站绩效综合排名相对稳定, 特别是廊坊市、张家口市和承德市, 名次明显提升。总体来讲, 目前河北省的地市级政府网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满意度不是很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网站在网民心中的形象。
二、存在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受地区政策、经济及人文理念的影响, 整个河北省地区发展不平衡, 因此作为公布地方信息的窗口———地市政府网站, 在信息公开的主要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动公开方面, 张家口市、石家庄市做得较好, 保定市得分最低, 与最高分相差较大;依申请公开方面, 各地市网站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或者未设有此项栏目, 例如沧州市、衡水市等, 或者链接失效, 例如邢台市、邯郸市等;公开规范性方面, 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沧州市、唐山市、邢台市采用了一致的界面格式, 目次清晰, 界面友好;信息更新情况方面, 承德市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市。
2.信息更新不及时。政府网站除了政务动态信息更新比较及时外, 其他类目信息比较陈旧, 如承德市的政府采购信息最后公布时间为2007年。政府建立网站的目的就在于, 通过电子政务的开展, 取得民政之间的长效互动, 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便于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真正实现“政为民用”。如果用户得到仅仅是一堆旧数据, 毫无参考价值, 不能满足用户的及时需求, 就会严重影响网站和政府在用户心中的形象。信息质量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可靠性, 还包括信息更新的及时性, 只有真实可靠的信息在恰当的时候提供, 信息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3.信息公开不全面。总体来看, 各地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比较丰富, 但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甚至很多是无效链接。公开内容肤浅, 公开的政务信息主要集中在机构信息及政务信息领域, 对公众最需要了解的政府决策信息、办事类信息、具体性信息远远不够。调查结果表明, 在机构设置、领导信息、地域信息、政策法规等方面, 政务公开程度相对较高, 而对于深入政府内部的信息, 如人事信息、政府采购、行政收费等政府支出的具体使用情况, 公开程度并不理想。
4.网站设计不便于使用。与我国其他省级政府网站相比, 我省地市级政府网站在栏目设置和页面布局上尚存在诸多不足。比如, 一方面, 分类不科学, 概念模糊, 类目交叉, 内容重叠;另一方面, 宣传类信息多, 比如政府公告、新闻类信息比较突出, 而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信息、参与信息不易查找, 往往需要拖动至少一次滚动条;首页信息内容琳琅满目, 但背后往往“囊中羞涩”, 难免有形象工程之嫌;很多网站缺少网站地图, 只有廊坊、邯郸、保定等有所设置。
三、建议
1.注重服务。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 坚决树立“以人为本,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突破“以政府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换位思考, 站在用户的角度体会其迫切需求。政府网站是政府与公众互动沟通的桥梁, 应按照用户的需求组织信息、设计网站, 提供贴心的优质服务, 特别要办好互动交流栏目。主动挖掘用户需求, 优化服务设置, 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 尤其要加强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的信息公开与服务力度。
2.体现特色。打破路径依赖,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建立具有特色的政府网站。在信息内容上, 更多地提供当地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 通过点对点的即时互动, 将办事流程透明化、简单化、高效化, 清晰明了地向用户提供有用信息;在网页设计上, 通过特别的字体或者字体颜色, 或者独具特色的版面形式, 给用户耳目一新之感, 从而对其形成较深刻的印象, 例如唐山市钢铁产业发达, 其页面设计上可以考虑钢架构造, 金属装饰;在服务方式上, 提供个性化服务, 例如衡水市在绿色服务一栏, 按照老人、妇女、儿童、学生、残疾人五种身份分别链接到各自相关内容, 这种做法就很值得提倡。
3.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 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 地方有必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当地政府实际情况的信息公开规范, 进一步规定信息更新时限, 保证首页重点新闻、动态类栏目做到每日更新, 其他周期性栏目如财政预决算信息应定期更新。另外, 还要建立健全公开政府信息的更新维护机制, 从服务人员和管理制度上保证信息实时公布。总之, 信息更新应本着方便用户利用的原则。
4.深度公开。各级政府应保证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规范性的基础上, 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 特别是与公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 拓宽网上办事服务范围, 为用户提供真诚的服务, 有效满足公众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对行政规划执行情况、监督考核信息、政府采购、行政收费、财政决算等政府支出的具体使用情况, 要及时公布, 提高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和彻底性, 从而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5.加强互动。政府要想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保证政府网站公众参与良性循环发展, 各地政府网站要通过多种形式, 引导用户参与到政务活动中来, 不能只通过传统的电话连线、邮件方式, 还应设置论坛、网上聊天、官民面对面等形式,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可将公众参与类栏目集中设置, 放到醒目的位置, 便于公众发现并使用。不断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监督问责, 保证依申请公开的信息全面、有效。建立科学合理的受理、反馈机制, 及时回复、解决公众的疑问、建议和意见。促进网上互动规范化、全面化, 通过不断征集公众信息, 提高民主决策水平。
6.方便利用。按照公众的阅读喜好设计网页, 丰富信息的表现形式, 做到图文并茂, 视频、音频应当清晰可用。首页简洁美观, 栏目设置有条理, 把握“实用、好用、够用”三原则, 实时关注公众使用网站的实际效果并作出相应调整。例如, 大多数网站将站内搜索栏目设置在首页明显位置, 这样用户可以快速地跟踪、查找所需信息。
综上所述, 政府网站不仅仅是宣传窗口, 更应该是便民窗口。通过友好的政府网络平台,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全面性、规范性和及时性, 努力实现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廉洁、高效、法制和责任政府, 发挥政府信息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实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河北省各地市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建设中, 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真正实现信息公开,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
[2]宓翠, 赫连志巍.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7) .
[3]罗长青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过程中法律问题研究[J].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
【关键词】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共价值
实现村务公开是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稳定的客观要求,村务公开强调的是村民自治;乡镇政务公开强调的是基层政府职能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二者的有效衔接要求各级政务公开工作既要相互链接,又要有各自的分工,保证资源有效组合;良性互动则要求处理好自下而上的渠道畅通,以村民为纽带促进政务公开的良好运行。通过对四川省乡镇与村务公开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公众认为政务公开主要有如下的具体作用:有利于防止腐败(73.4%)、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73%)、有利于保障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和知情权(73%)、为企业和公众办事提供便利(64%)等。这也说明了政务公开的公共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发展。
一、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有效衔接体现
(一)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制度衔接
99%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单位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其中62%的被调查者认为制度较为完善,只有1%的人认为自己单位没有制定政务公开制度,说明基层政府在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乡镇政府基本上都制定了政务公开相关制度。其政务公开目录,并实行两年更新一次,确保政务公开有规可依,也保证政务公开的内容与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相一致,做到与时俱进。
而大多数村委会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如《××村村务公开制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办法》等,保证了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在制度上的衔接。
(二)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内容衔接
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往往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政务公开工作的成效就和公开的内容息息相关。在政务公开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乡镇和村都有政务公开的目录指南,定期(一至二年)更换一次,并且考虑了乡镇和村各自的特点,公开的内容各有侧重点,相互又有联系。
资料显示,年度工作目标、债权债务情况、税费的收管用情况、计划生育、土地补偿、宅基地审批情况、救灾救济情况、低保对象、低保金和五保户养老金发放情况等在乡镇和村两级都需要公开相关信息,当然目录相同并不意味公开的详细信息完全一致,在乡镇一级公开的主要是政策和总量,村级公开的则是具体到户、到人的数据。而其他的政务信息则根据各自的职能不同实行有差别的公开,如“执收、执罚部门的收费、罚款标准和文件依据”、“工程项目招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上级政府或职能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及使用情况”等在乡镇一级进行公开,主要体现乡镇政府的职能;如“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及管理使用情况”、“村、组财务收支情况”、“耕地、非耕地的承包使用、调整、审批方案”则在村一级进行公开,体现村务透明化。这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在内容上实现了有效衔接。
(三)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渠道衔接
反馈渠道的畅通是衡量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是否存在有效衔接的重要标准。据调查有88%的部门工作人员认为只要公众需要,都有明确的渠道可以申请获得所在单位的政务信息。有的部门还公开承诺:“申请人在上班时间一来就能找到人,备齐申请资料就能办事,承诺期满就能领到证件,一有投诉就会给你答复”。这种承诺虽然给工作人员和行政许可有关部门以无形的压力,但是这种无形的监督力量强化了公务员的自律意识,也节约了专门监督机关的行政成本。群众也可以通过畅通的渠道就自己感兴趣的政务信息进行主动查询,这比被动接受政府的公开信息更加有价值。这表明,基层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的反馈渠道建设上投入不小力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种反馈渠道的建立保证了公众在政务公开工作中的参与性,加强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对于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推动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
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强化了公众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对预防和治理腐败起到了积极效果。同时,政务公开也促进乡镇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服务公众的意识,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政务公开工作在政府推进自身建设,实现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的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能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规范了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规范了行政行为,全面推进了依法行政,要求基层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活动。也加强了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进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方式。
从调研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发现97%的被调查者在回答“政务公开对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作用”这一问题时,都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只有3%的人认为政务公开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可以看出,政务公开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能够从源头预防腐败
腐败是权力和贪欲结合的产物,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过去,一些政府官员受到公众的监督和约束太少,是“牛栏里关猫,进出自由”。推进政务公开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创新政府管理的重要抓手。
政务公开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正建设。通过公开办事,各级政府的工作由“暗箱操作”改为“阳光工程”,使施政行为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從而有效地防止了权钱交易、权情交易、权权交易、办事不公、欺骗上级和愚弄民众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规范了行政行为,方便了企业和公众办事,促进办事效率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了各级监督主体的作用,实现了监督关口前移,提高了监督的整体效果,从源头防治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调研数据说明7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务公开这一措施能够防止腐败,因而,政务公开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已得到广大乡镇干部、广大公众的赞同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政务公开工作已经成为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能够带来科学的决策
在整个社会信息资源中,政府信息蕴含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对国家和政府而言,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有利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众而言,政府掌握的信息中有许多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项。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及其有效性,依赖于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而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也反映着政府接受公民监督的主动程度,进而促进政府决策的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政务公开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积极作用。通过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有效的规范了行政审批权、执法权,规范了乡镇政府机关的权力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顺利展开。不公正、不公平现象逐渐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公众的普遍欢迎。政务公开增强了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政府行政决策事项依法予以公告,政府重大活动和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这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促使政府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三、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发展
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加强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乡镇机关依法行政,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保证了农民公众在党的领导下行使民主权利,广泛参与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活动中,最终起到促进村民自治进程的作用。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不仅包括乡镇政权的建设,还包括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在政治社会领域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深得农民的支持与肯定。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推进进一步加速了村民自治的发展,使农民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改善了农村治理状况,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权建设。
(一)民主意识加强,公共责任意识增强
通过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农村逐步建立起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农民逐步培养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
对“政府在做与公众重大利益相关的决策时,是否征求公众意见”这一数据的统计,我们发现70%的被调查居民认为政府征求了公众意见,有25%的居民对这一项不清楚,只有5%的居民认为政府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公众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更强的参政议政的意识。
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意识到政务和村务的公开是政府对他们的充分尊重和信任,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他们也认识到只有实施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才能建设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调查显示,基层民主建设进程的快慢与村务公开的完备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村务公开工作较好的地方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积极性更高。大多数村民认为村务公开有助于让村民了解村里的情况、有利于防止村干部贪污、有助于村民参与村务。对比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前后的变化时村民纷纷表示村里管理更加民主。
在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諸如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理财、财务审计以及村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这些制度规范的施行,为村民有序地参与村庄事务,合法而理性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有关村级选举的法规不断完善,各地民主选举的方式和方法不断规范,各地在选举中也创造了不少新的形式,如“海选”、“公推公选”,使得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竞争性和民主性明显增强。
“一事一议”已经成了各村所采用的重大事项决策的主要公开方式,如修沟渠、修路等公益行政事业要所有社员参会,80%以上通过方可执行。具体的修建方式也需要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决定,充分体现村务公开与村民自治的有效结合。
(三) 推进人权建设
除此之外,政务公开还推进了我国人权建设,对于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重要的宪法原则,村民自治是还权于民,赋予农民直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权利的制度模式。
调研中关于投诉渠道的统计表明,大多数的村民能够找到投诉的渠道,只有10%的认为没有办法投诉,而且有56%的人认为政府会对投诉给予及时的反馈。这反应了农村人权建设的进步。人权的保障坚定了农民群众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从人权与外交的角度看,实行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促进了村民自治的进程,而村民自治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赢得了民心,增进了世界对我国的了解和支持。自1991年以来,国务院新闻办每次就中国的人权状况发表白皮书,都把村民自治的进展作为我国公民和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标志。
乡镇政务和村务公开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对于正确处理乡镇政府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当前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对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庆福,苗连营,论政务公开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J].政治学研究,1999(3).
[2]姬国海,刘皓,政务公开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9).
[3]连志英,公民知情权保障与政务信息公开法治化[J].山西档案,2007(2).
[4]唐晓平,对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的探讨[J].农村经济,1999(12).
本文受“四川省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办公室委托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刘帆(1978—),男,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2011年,我县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促进了工作作风的改进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促进了行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为建设幸福XX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目前,全县XX个行政事业单位、XX个乡镇场、XX个行政村(社区)全部进行了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县乡两级学校、医院均推行了校务公开、院务公开,公开面达100%。现将我县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政务公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提高机关效能、构建幸福XX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机关监督,部门落实”的原则,充实调整了由县委常务、常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其他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场)、各部门也充实调整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从而使全县的政务公开工作得到扎实、积极的推行和深化。
(二)健全机制,确保政务公开扎实有序进行
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审核制度、主动公开和申请公开制度、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政务公开监督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普遍实行了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做到了实施方案上墙、工作机构示意图
和工作程序上墙、各项办事公开制度上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上墙。如:“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收费和“一条龙”服务模式得到落实;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审批行为,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网络管理,在网络内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开政务信息,使干部职工能及时、真实的了解部门内部管理和工作情况;建立了政务公开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对群众投诉,做到处理及时、公正,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政务公开的推行,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发挥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
为了使政务公开内容更加全面、规范,我县在工作中做到既全面推进、又突出重点,不断丰富和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把干部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容易引发矛盾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推行。如: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招标采购等行政行为的程序和结果、实施重大工程招投标、低保金发放情况、救灾救济款发放情况等均进行公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制定完善了XX县《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新格局,农村各业协调发展;规划、建设局认真编制编制了XX县《城镇建设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切实抓好城市建设招标工作;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编制了《文明建设规划》。卫生、计生部门作为窗口行业,在往年政务公开工作台的基础上,对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举报电话、行政审批程序、收费项目及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公开。对教育经费、两免一补政策、计划生育经费、国家计划生育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补助等的落实情况全面公开。
(四)因地制宜,实行多样的公开模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群众行使监督权为原则,及时总结政务公开工作经验,通报
工作情况,推广典型经验,丰富公开形式。一是公开栏(牌)公开。将需要公开的内容制作成版面,悬于办公场所显眼处或街道的宣传栏进行公开。如:各乡镇(场)、村认真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订出台了适合本地特点的产业发展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文明规划,并利用公示栏向群众公示。二是利用宣传媒体公开。与群众关系较大、联系密切的内容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公开,群众易于了解,公开效果明显。三是会议通报。通过干部大会将需要公开的内容进行公开。四是发文公布。将政务公开的内容印发成册或用文件形式,下发给各部门或单位,向群众全面通报政府做的实事工程,切实扩大政务工作的群众知晓面。五是网上公开。我县进一步完善了XX党政信息网、XX县人民政府信息网和XX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行政务公开,为查阅各类信息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条件。
二、工作成效
(一)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了政务管理的透明度,将群众关心的事项公布于众,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从而加强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激发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群众对干部态度也变误解为理解,变怀疑为信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开展“阳光行政”,强化了群众的监督力度,提高了广大基层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从而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三)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规范了行政行为。通过推进政务公开,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使干部产生压力、形成动力,提高效率;使政府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切实贯彻“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张笑脸”的服务理念,使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根治;使干部办事拖拉、敷衍了事、随心所欲等不良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的改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单位和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单位错误的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看作是一个阶段性任务,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并推进这一工作。主要原因是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甚至认为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信息公开后,造成议论纷纷的局面,会影响社会稳定,存在着“让老百姓知道的东西多了只能添乱”的错误思想。
2、部分单位和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的现象。有的单位只提供一些行政程序供政务信息使用者在现场查阅,有的单位在公开内容上偏重公布最终结果,而对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布较少。或者只公开那些不得不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事项,把有可能影响部门利益的事项加以回避,或者只公开一些程序性要求,回避实质性事项。
3、政务公开手段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要求。目前,我县政府信息公开的手段主要是在固定的信息查阅点利用电脑和纸质文件供广大群众查阅。但是,由于宣传不够到位,广大群众对固定查阅点的知晓率不高,大部分还不会使用电脑,致使群众获得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有些已公开的事项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我县政务公开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我们下决心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使政务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机制。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常抓不懈。
把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与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规范内容,力求工作到位。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深化、完善和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严格依法办事,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1、完善公开内容。依法公开各乡镇(场)、各部门的事权、财权、物权、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重点包括: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上级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接受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干部选拨任用等。办事公开的重点内容包括: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办事依据、程序;服务承诺、违诺违纪的投诉及追究等。
2、创新公开形式。在普遍推行政务公开栏、群众明白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与电子政务相结合,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形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公开的内容,达到信息透明、服务便捷和有利监督的目的。进一步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集中财力、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共同搭建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内容丰富、服务方便、面向区内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力争将XX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加强宣传培训教育。合理运用多种形式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熟悉政府信息公开知识,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重要事项在决策或正式实施之前,可将意向或方案向社会公示。要对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服务意识、专业技能教育,造就一支政务公开的专门人才。
(三)强化监督,确保制度落实。继续完善政务公开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做好公开前的审查工作,防止半公开或假公开。
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我镇自政务公开工作全面铺开来,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政府重大问题都向群众公开。不仅方便了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实践了“三个代表”,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镇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扎扎实实搞好政务公开工作
全市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后,镇党委、政府对这此项工作十分重视,结合实际,分析情况,统一思想,研究部署开展工作。为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会议专门学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学习,班子领导认识到实行政务公开是推行依法治镇的重要工作环节,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逐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措施。实行政务公开,对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有好处。通过政务公开,使政府逐步走向依法行政,依章办事,选贤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基层干部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需要。通过政务公开,将促进我镇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此,党委、政府站在政局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切实抓好这项工作的开展。
为了使政务公开工作迅速开展,镇党委分别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纪检、组织、宣传、党政办、司法、财政所等部门责任人任小组成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并抽调人员组成乡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务公开日常工作,明确了责任,分工合作,确保了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落实和人员落实。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日程安排表,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单位、内容、形式、监督措施和考察评比措施等,建立和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并以文件形式将镇党委、政府关于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情况发至各村和各政务公开单位,分别召开了政务公开动员大会,全体机关干部、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负责人,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等参加了会议。
二、拓宽公开渠道,扩大公开内容,使政务公开内容充实、具体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根据本镇的实际进行。为使全面协调解决群众的矛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公开带来的好处,我们在政务公开上,要求群众接触较多的财政、卫生、教育、农水等单位实施政务公开,使政务公开起步更快、公开面更广。
在公开的内容上,既以上级的要求为依据,又注意结合本镇的实际。政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目标规划公开、财务公开、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公开、农民负担公开、计划生育情况公开、教育收费公开、卫生管理公开、干部奖惩任用公开、勤政廉政情况公开、为民办事程序公开。
三、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
政务公开是以公布栏形式进行,公布栏设在公众易于观看的地方,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公布镇政府、部门的政务和各村村务。公开栏有固定和变动两种内容。固定的是向群众公开主要办事程序、承诺、制度、岗位职责分解、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变动的是每季度换一次公开内容,公开新的工作措施、重大经济活动、政务活动、财政收支等。方便群众了解、理解政务工作,从而积极配合工作,减少群众与部门的矛盾,加强对政务工作的监督。如每季度在乡政府公开政务和职务消费;我们为了推进全镇招商引资工作,形成全民招商的氛围,我们将镇党委、政府《关于鼓励招商引资的规定》进行了公开等。对于每一个公开的内容,我们都精心选择适当的载体、适当的时机进行公开,保证公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同时我们运用科技手段公开。镇政府建立了自己网站,在今日00网站上开设网页,设立网上政务公开的栏目和版面,将本部门本单位的政务、服务信息通过网络对外发布,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
四、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透明度,巩固扩大政务公开成果
上半年来,我们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各种办事承诺制度,巩固和完善政务公开成果。通过政务公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机关部门“门难进,事难办,面难看”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进,干部普遍受到了教育,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行政效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重大问题都向群众公开,如重建小学、铺设街道等,提高了透明度,让群众了解、理解党委、政府工作,政务公开,使政策和政府在执行政策中的透明度增强,全镇上访案件明显下降。
“>×煤矿厂务公开情况汇报2007-12-10 18:52:2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煤矿厂务公开情况汇报×煤矿厂务公开情况汇报(2)抓延伸求实效聚众力促发展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白庄煤矿--赵峰
自2003年集团公司第四次厂务公开现场会议以来,白庄煤矿坚持把厂务公开作为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大事来抓,紧紧围绕企业管理的重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拓展公开内容,延伸公开层次,为全矿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企业协调健康发展。今年1-8月份累计生产原煤9128吨,实现利润4451万元,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最近,我矿被中国煤矿政治思
想研究会评为“全国文明煤矿”荣誉称号,被泰安市总工会命名为“职工代表大会先进星”单位,全矿继续保持了政通人和、人心思上的良好态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适应形势,提高认识,夯实延伸厂务公开的思想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矿的厂务公开工作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尝到了厂务公开带来的“甜头”。但是,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职工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了解矿情的政治需求越来越高。如何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延伸厂务公开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对此,我矿领导班子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中央两办《通知》和中纪委等五部委《意见》精神,并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企业发展靠职工,职工生存靠企业”的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和讨论,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让职工群众充分拥有对全矿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全过程的知情权,只有这样,才能让职工知矿情,明矿事,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改革和建设。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延伸厂务公开,把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实向职工公开,依靠职工,共谋发展。延伸厂务公开正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又是强化内部管理、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重要途径,更是落实党的“依靠”方针、聚众力促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保证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集团公司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今年以来,相继进行了房屋确权、增加效益工资等多项改革,要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拓展延伸厂务公开,进一步让职工群众知矿情,督矿行,集思广益,为改革献计献策。同时,让职工群众了解掌握上级的改革政策,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改革,依靠职工群众促
进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二是维护职工合法利益,保持全矿稳定的需要。职工群众的利益是最广泛的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延伸厂务公开,把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经济分配、改革改制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及时公开,既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能解惑释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保持稳定。三是完成全矿目标任务的需要。由于今年我矿现场条件差、人员短缺,再加上我矿村庄搬迁工作的不确定性,导致采场接续十分紧张,我们党政班子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困难再大,也要坚决完成。只有延伸厂务公开工作,把形势任务向职工讲清、讲透,把压力层层传递给广大职工,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才能凝聚人心,攻坚破难,为全面完成生产任务奠定基础。认识的不断深化,为延伸厂务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围绕大局,抓住关键,推动厂务公开向深层次延伸
一年来,我们在深化厂务公开的内容上,不
断向解决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深化;在公开的层次上,不断向区务(班务)公开延伸;在公开的程序上,不断向办事的全过程拓展。
一是充实公开内容,向公开深层次问题延伸。随着厂务公开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仅仅公开一般性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公开深层次问题延伸,这样才能保证公开的实效性。近几年白庄煤矿的发展纵向比发展较快,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横向与其它兄弟单位相比,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怎样才能在新形势下求得更大发展,是全矿干部职工面临的突出问题。企业要发展,仅靠几个领导干部和少数管理人员是做不到的。带着这些问题和压力,矿党政班子将关系到全矿的发展目标、重大决策以及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向职工交底亮相,依靠全矿职工群策群力。如:年初我矿党政班子按照集团公司“发展、发展、快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3612”(即经过全矿上下3年的艰苦
奋斗,我矿将达到年产值6亿元,利税1亿元,职工人均收入2万元)的三年发展目标。我们通过党政联席会、全矿干部大会、职代会以及形势任务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把这一目标向全矿职工如实公开。是否能实现年产值6亿元是职工最为关注的,我们为让职工充分了解矿情,又把具体实施步骤、措施向职工进行宣传,既原煤产量稳定在130万吨,待—430水平延伸和村庄搬迁完成后,力争达到150万吨,使原煤生产实现年产值亿元;两年内建成电厂一二期工程,装机容量实际达到9万KV,年发电亿度,年产值达
一、当前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形式公开的现状检视
2014 年10 月1 日起试行的《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 (试行) 》明确规定, 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可以按照规定程序向办案检察机关查询案由、受理时间、办案期限、办案部门、办案进程、处理结果、强制措施等程序性信息, 同时检察机关也应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信息情况和法律文书。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的正式对外运行, 是检察机关深化阳光检察, 进一步强化接受监督意识, 提高检察工作透明度的重要举措。在肯定其重大意义的同时, 也应看到当前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并未内化成为检察机关的行为自觉, 无论是案件信息的选择、公开时机的把握或是对公开程序的限制, 均呈现出形式有余、实质不足的明显缺漏。体现为:
(一) 缺乏制度性操作细则。最高人民检察院为回应民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诉求而推行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系统, 在制度层面上目前只有《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 (试行) 》, 而缺乏后续配套的操作性细则和明确强制性后果, 各级检察机关在推行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中, 也更多是以上令下行的行政化方式进行推进, 而非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同时, 《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 (试行) 》本身也过于原则含糊和宏观笼统, 如何为重要案件信息就存在争议, “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等情况”在如何把握“较大社会影响”方面其内涵和外延也无法清晰界定。此外, 现行法律制度对公民要求披露案件信息的诉权也未予规定, 在社会主体因案件信息公开涉嫌侵犯其隐私权、名誉权而要求维权的情况下, 却因于法无据而难以得到法律救济。
(二) 案件信息公开目标偏移。此前, 由于信息公开的不够对称, 检察机关办案会受到一些舆论攻击和社会猜疑。而推行案件信息公开后, 检察机关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 掌握宣传的主动权, 为检察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案件信息公开的推行更多被视为一种公关策略, 它使检察机关更为灵活地依据社会舆情的风向权衡各种法制目标适时公布社会关注的部分重要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 也可以说通过案件信息公开使检察机关接受社会全面监督的预定目标可能正被政策性的宣传目标所取代, 这是与推行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的应然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与此相佐证的是, 检察机关正在推行的数字化档案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 已经可以使检察机关内部所有的案件信息包括诉讼档案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查阅保存, 但这种数字化案件信息的集成和运用并非基于实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而是偏重于降低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强化内部管理。因此, 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的价值取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便于社会公众知悉和评价检察机关办案工作, 其价值目标在实践中正发生偏移。
(三) 呈现权力控制自保化的异化倾向。就案件信息公开的价值功能而言, 其意义在于以公开促公正, 通过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压缩其滥用擅权的空间, 并以公开督促检察人员不断提升其职业化水准, 更好地增强检察执法公信力。但司法实践中,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快速传播扩散的背景下, 检察机关往往会从舆情导控和危机处置的层面权衡考虑重要案件信息是否发布及发布的程度, 对于一些可能会带来焦点效应和过度关注的重要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 检察机关经常会从权力自保的角度进行适度封闭或延期发布, 特别是对于社会公众持续关注和舆情热炒的争议案件, 检察机关还会启动应急预案予以处置, 甚至会基于维稳的要求不主动发布有关案件信息, 即发布的重要案件信息必须要达到“无害”的标准。
此外, 在现实中由于办案机关的各种考虑而被倒置, 重要案件信息公开是否成为办案机关的选择性考虑事项而非当然性工作规程, 如2015 年某省检察机关公开的法律文书占同期生效法律文书的54.7%, 而之中某市级院公开的法律文书更仅占同期生效法律文书的25.8%。
二、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实质公开的功能评析
权力只有公开才能更好地接受监督, 否则权力滥用只会滋生腐败。推行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 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确保社会公众对检察工作知情权的有效途径, 是消除各方猜疑和排除执法办案阻力的有力手段, 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而形式上的案件信息公开不仅达不到上述效果, 反而会严重损害检察执法公信力, 故有必要对实质性检察案件信息公开进行如下必要性证论。
(一) 有利于凸现权利保障功能。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从根本上是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知情权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权利, 如不能有效保障将会使其“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根本不可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甚至不能作自己的主人” (1) 。参与权作为公民参与司法的基本权利, 体现了司法民主化的本质, 也是司法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监督权是公民监督司法运行确保司法公正的主要权利, 体现了司法的本质属性。检察案件信息公开如果仅停留在形式层面, 而不能真正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这将使公民无法得到有效实质的案件信息, 继而也难以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行为做出稳定全面客观的预判和考量。只有确保检察案件信息得到实质性公开, 才能在检察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良好沟通关系, 也使得公众从实质信息公开中理解检察、认同检察执法价值, 最终信仰法治, 真正发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合法性指引功能。
(二) 有利于凸现公正促进功能。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 也是包括检察人员在内的司法人员的最终价值追求, 当然也是现代司法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威和基石。司法公正由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所组成, 检察案件信息公开则是程序正义的重要体现和载体, 即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为社会公众评议检察工作、关注和参与检察工作提供了信息来源, 而案件信息的公开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司法专横和司法腐败的可能性。因此实质性地公开检察案件信息而非形式公开, 更多体现了对程序正义的坚守, 有利于从程序上保障实体正义的最终实现。同时, 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也有利于在共享司法资源的同时, 形成释法说理和法律论证的参考借鉴, 推进不同地区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尺度的统一和协调, 从而更好地推进司法公正。
(三) 有利于凸现遏制权力腐败功能。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主权和人民的授予, 但缺乏监督制约的国家权力完全可能异化为满足私欲并侵犯公民权益的工具 (2) 。在此语境下, 检察权的运行必须受到公众和专业的监督, 如果检察案件信息公开成为权衡轻重后的选择性公开, 所公开的信息内容不尽全面、更新不尽及时甚至屏蔽隐藏社会公众极需知晓的重要案件信息和重要法律文书, 或对申请公开的程序性信息遮遮掩掩, 那么公众的监督权只会沦为画饼而形同虚设。只有将案件信息全部全程公开, 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才能更好地接受社会公众的评判和考验。同时, 全面推进检察案件信息公开, 也会使检察人员在发布信息特别是制作法律文书过程中更为谨慎和勤勉, 在法理阐释、证据论证、事实认定、逻辑推理、引用法律以致文字标点表述上都会更为认真细致, 毕竟发布的法律文书将会接受公众的质考和评判, 这种无形的社会压力也会促使检察人员不断增强其理性自律, 提升其职业责任感, 深化其职业良知。
此外, 根除形式上的案件信息公开, 坚持实质公开, 也有利于通过公开营造社会公众信服法律的客观性氛围, 使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过程和结果更具正当性, 使公众亲眼见证检察机关伸张正义, 从而更好地引导公众树立法律理性与法治意识 (3) , 有利于发挥法律的教育引导功能, 对于促进国家民主化进程, 提高公民参与司法的热情, 促进民众法律信仰和民主政治参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也同样功不可没 (4) 。
三、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的理性重构
分析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形式化的缺漏, 探讨实质化公开的理论价值, 无非表达的是检察机关推行案件信息公开并非一种被动的应景式公开, 而是通过实质性公开真正尊重和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使作为国家公权的检察权接受更为广泛地社会监督, 形成以权利制约权力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 强化立法, 规范和落实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目前, 关于信息公开立法可查询到的只有2007年通过、2008 年5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尚无法律制度层面的《信息公开法》, 这将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知情权和现代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 为保障公众有权获得所有公共机构保存的信息, 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制订《信息公开法》, 通过法案的强制执行力为包括检察信息公开的国家公共机构信息公开进行统一立法, 规定信息公开主体不履行公开义务的救济措施, 明确信息公开争议的可诉性, 在公民依申请公开信息但未依法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侵犯公民隐私权等正当权利时, 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 从而有效保障信息公开的执行效果。在全国人大立法之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对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细化相关制度, 明确公开的操作规程, 将信息公开责任化, 成为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工作责任和法律义务, 并明确因此可能承担的不利后果。
(二) 提升素质, 强化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检察案件信息公开推行到何种程度, 如何判断信息公开的限度, 关键在信息公开的主体即检察人员, 只有强化检察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通过深化检察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才能为更好地推进检察案件信息公开提供主体保证。其中, 要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切实转变检察人员的司法理念, 必须正确认识到只有公开才能消除对检察执法办案的各种误解、猜疑、困惑, 不能片面强调司法独立而抗拒司法公开。必须认识到, 只有公开才能在确保程序正义中更好地释法说理, 通过公开让民众信服认同检察执法办案的正当性、合法性, 从而更好地通过检察执法办案化解社会矛盾、平息社会纠纷、修复法律关系, 推动保护公民权利与维护法律权威的有机结合。同时, 要加强检察队伍素质建设, 通过建立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检察官遴选制度, 强化检察人员职业保障, 推进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等措施, 切实加强检察人才建设, 提升推进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 拓展公开质效, 推进检察案件信息公开深层次开展。检察案件信息公开不仅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有关重要案件信息、程序性信息和法律文书, 而且有必要对案件公开听证、公开审查。同时, 要注重通过公开法律文书, 让公众知晓法律决定做出所依据的基础事实、基本证据、法律根据、所遵循的法律原则和做出法律判断的逻辑推理过程, 如此可以有效防止司法独断, 通过社会公众的监督对检察人员形成真正约束, 减少因内卷化不公开而可能导致检察人员懈怠所可能产生的司法错误, 使社会公众在充分了解法律文书形成过程和确定内容的基础上, 消除可能因法律文书说理不充分、论证不有力、表达不准确所可能带来的司法误解, 增强检察执法办案结果的司法公信力, 也可以更好地教育民众相信法律、尊重法律、信仰法律, 将民意引导至法治的轨道之中。反之, 如果这种不满的社会情绪不能控制或消除的话, 不但司法权威丧失殆尽, 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5) 。此外, 应强化检察信息化、科技化建设, 在检察案件信息公开中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案件信息发布的时效, 及时更新信息, 并强化案件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 方便社会公众快捷检索查询和下载保存信息。
(四) 强化制衡, 合理规制检察案件信息公开与执行《保密法》《档案法》的关系。从三者关系分析, 检察案件信息公开主张能公开的信息尽量公开, 而《保密法》《档案法》则对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从信息安全、信息保管层面明确了安全保密责任和保管期限, 故处理把握好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的限度和向度是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 在检察案件信息公开推进过程中, 应坚持政治与公共利益原则、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自由流通和合理限制原则、可克减性原则以及主体参与和磋商原则 (6) 。对于程序性信息, 只能由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办理该案件的检察机关审核认证身份信息后, 对符合申请查询条件的, 才能提供案由、受理时间、办案期限、办案部门、办案进程、处理结果、强制措施等程序性信息的查询服务, 或提供网上查询账号由其自行登陆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系统进行查询。这也意味着, 对于程序性信息在查询主体上有着严格限制,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公民隐私权和国家秘密的泄露, 将此类案件信息公开限制在一定主体范围, 既可以满足特定群体公众的案件知情权, 又有利于案件的顺利查办。对于重要案件信息, 除了重大敏感案件以及上级检察机关交办、督办案件在发布前应报上级检察机关批准外, 原则上都应向社会发布, 虽然在重要案件信息的把握上, 一般是以检察机关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为主, 同时对社会关注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刑事案件、诉讼监督重大典型案件、重大专项活动办理的案件、社会关注的已经办结的典型案例应予发布, 但建议对这种内部权力控制和权衡得失确定的发布范围逐步过渡为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都应根据诉讼阶段发布案件信息, 当然对于正在办理的案件不得公布有关案件事实和证据认定的信息, 这符合检察机关有关国家秘密的认定范围。对于法律文书, 则应以案件诉讼流程已终结、有关裁判文书已生效为基准, 对检察机关制作的起诉书、抗诉书、不起诉决定书、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等生效法律文书进行公开, 在法律文书公开过程中, 应对有关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姓名进行匿名处理, 包括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 不起诉决定书中的被不起诉人, 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 且不属于累犯或惯犯的被告人。同时, 应屏蔽有关自然人的家庭住址、通讯方式、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健康状况等个人信息, 未成年人相关信息, 法人及其他组织的银行账号、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及根据文书表述内容可直接推理或者符合逻辑推理出属于需要屏蔽的信息。在检察案件信息公开过程中, 必须坚持最低限度的案件信息公开标准, 除了程序性信息可依申请查询公开外, 对于重要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的发布必须经过严格保密审查和技术性处理, 特别是法律文书的公布只能具有事后性和案件生效性, 而不能根据诉讼流程同步发布。此外, 在处理检察案件信息公开与检察保密和检察档案归档管理的关系上, 必须把握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的根本目的是基于诚信原则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在完善中国司法制度过程中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消除司法腐败和尊重保障司法人权, 尽可能地彰显诉讼参与人的主体地位。同时, 检察信息公开应满足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考量, 不得损害第三方利益以及最大限度地保证刑事诉讼程序有序、有效、安全推进。
注释
11) 胡铭.刑事司法民主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211。
22) 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44。
33) 高晋康.光华法律 (第3辑) , 法律出版社, 2012:15。
44) 江显和.刑事认证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12年:15。
55) 陈婴虹.网络舆论与司法[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259。
2014年2月10日下午,湖南省冷水江市财政统发工资信息的网站遭遇网友围观。因其查询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很快有网友从该网站查到该市各政府机关、单位的公务员工资,绝大多数在2001至4000元之间,不同单位差别大,但近年均小幅增长。(2月11日《南方都市报》)
既然设置了查询密码,“被公开”基本可以判定是一种意外。“被公开”之后,带来的社会反应是三个方面的,一是有的网友质疑,怀疑“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因为其他福利、医疗、补贴等项目上面都没有;二是有的网友抱以理解,理解了一些基层公务员对工资低的抱怨,“好低哦,靠这工资买房,要到下辈子吧”;三是公务员内部抱怨,同一单位内,因为职务和级别的差异有工资差别还可以理解,不同单位之间差别太大就不合理了。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了预防腐败,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包括公务员工资在内的财产和收入信息都是公开的。为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也为了方便社会监督,基本上都是主动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渠道查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滞后,加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公务员工资是否应该公开,导致公务员的工资信息基本上都是不向社会公开的。
被网友称为“表哥”的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豪表曝光之后,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向陕西财政厅和安监局提交申请书,要求公开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结果被拒绝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在一个官员已经涉及贪腐的时候,即使被申请公开,都被拒绝,也可见这次冷水江市公务员工资被“被公开”是多么大的一个意外。
其实,在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个人隐私,一方面,就如冷水江市一样,政府系统内部是有一本帐的,但往往只对内查询;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也要进行财产申报,只不过这种申报是面向组织的,只对上不对下。近年来,公务员的工资和收入已成为一个社会议论焦点,无论是官员贪腐、公务员涨工资,还是公务员抱怨工资低,都会招来舆论的质疑之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公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下的误解。
一、高度重视。接到区政府办公室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安排部署此次政务公开自查整改工作任务。会议要求局办公室牵头负责,涉及股室认真对待、密切配合,逐条梳理、认真整改。
二、及时整改。按照市区两级第三方测评反馈情况,我局重点整改了以下八个内容:
(一)重大决策预公开-意见征集
问题:未向社会征集意见
整改:发布“关于近期区人社局意见征集栏目的情况说明”,近期,区人社局未发布相关文件,暂无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的信息,同时无重大决策征集的内容,故未有听证座谈、网络征集、咨询协商的意见征集情况,特此说明。
(二)建议提案办理-办理制度和总体情况
问题:未公开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制度;?责任分解;?办理情况年度报告;?未公开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制度;?责任分解;?办理情况年度报告。
整改:发布埇桥区人社局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埇桥区人社局2020年人大代表建议责任分解、埇桥区人社局2020年政协委员提案责任分解、埇桥区人社局2019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年度报告、埇桥区人社局2019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年度报告。
(三)人事信息-公务员招录及事业单位招聘
问题:未开设人事信息栏目;
未公开2020年本机关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录用结果。?
整改:因区人社局公务员招考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相关信息已转组织部负责,不属我局负责范畴,故无相关信息公开,特此情况说明。发布宿州市埇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度事业单位考试录用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待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公布录用结果。
(四)重点民生领域-就业创业
问题:未公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指南;未公开求职信息登记指南;本年度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发布情况说明;未公开职业介绍指南;未公开职业指导指南;未公开创业开业指导指南;未公开创业补贴申领指南;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领、公益性岗位补贴申领、求职创业补贴申领、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申领指南内容要素公开不全(包括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材料、办理地点、办理时间、联系电话、办理流程)。未公开高等学校等毕业生接收手续办理结果;未公开就业见习补贴申领指南;求职创业补贴申领指南、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申领、高等学校等毕业生接收手续办理内容公开不全(包括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材料、办理地点、办理时间、联系电话、办理流程)。未公开本年度政府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结果;
整改:发布求职信息登记指南、本年度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发布情况说明、职业介绍和指导指南、创业开业指导和补贴申领指南、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领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申领、补充完善求职创业补贴申领、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申领指南内容。发布高等学校等毕业生接收手续办理结果和就业见习补贴申领指南、求职创业补贴申领指南、补充完善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申领、高等学校等毕业生接收手续办理内容。发布本年度政府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结果;等相关信息。
(五)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保险
问题:未公开本年度基金收支预算;未公开上年度基金收支决算;本年度年度基金收支预算;未公开本年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参保统计报表及通报、待遇支付情况和水平;
整改:发布本年度基金收支预算;上年度基金收支决算;本年度年度基金收支预算;本年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参保统计报表及通报、待遇支付情况等相关信息。
(六)政策解读-本级政策解读
问题:本年度解读形式单一;文字解读质量较低,未深入解读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创新举措、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政策解读发布时间与文件发布时间间隔超过3天。
整改:进一步提高政策解读质量,多种形式对本地政策进行解读。
(七)监督保障
问题:未公开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分工;
未公开“六提六促”的整改方案、整改结果。未公开政务公开相关制度。
整改:发布埇桥区人社局2020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和相关政务公开制度。发布六提六促”的整改方案、整改结果信息。
(八)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问题:未公开新版要求的部门信息公开指南。
整改:发布新版要求的部门信息公开指南。
【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政务公开自检自查情况汇报11-07
县国税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01-05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07-23
镇政务公开工作汇报12-26
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自查报告11-30
全市党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06-28
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12-16
居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汇报11-02
小江镇党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07-02
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汇报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