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议论文开头写作指导(精选4篇)
一、精彩开头六法:
1.引名句,起点高远。
(1)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爱情是工具。„„”(《问世间情为何物》)
(2)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
(3)古人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乐山之挺拔峻秀,乐水之轻盈灵动。无怪乎一条青溪会引来诸如李白杜甫的驻足凝视,会令众多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骚客甘愿在此了却一生,不原再“误入尘网中”。(《水的联想。1》)
2.借书信,平中见奇。
(1)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你好!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给孔子的一封信》)
(2)可恶的标准答案: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
(3)屈公:
悠悠数千载,安然无恙乎?
每每拜读大作,或伫立案头,或观龙舟竞渡,粽投鱼腹,不胜感慨系之。思量再三,不禁为您的结局或曰“下场”抱憾。以您的文韬武略,后世百代能有几人与您匹敌,何苦为了区区一个楚王,轻掷千钧之身呢?(《谏屈原书》)
3.作排比,造势磅礴。
(1)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迎向光明;
雄鹰穿过风暴的阻遏,飞向云霄;
骏马突破级绳的束缚,奔驰原野;
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摆脱束缚》)
(2)蜜蜂羡慕雄鹰能够搏击蓝天自由翱翔,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能传播花粉使大自然五彩缤纷,果实累累;沙砾羡慕碧玉青翠欲滴价值可观,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终能成就平坦大道和万丈高楼;丑小鸭羡慕白天鹅洁白无暇万般美丽,却不知道自己正焕发出独特的风采。(《是金子,总会闪光》)
(3)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
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
美美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
茫茫人海,我要选择哪一种最符合我性情的人生?(《心灵归属何方》)
4、趣拟人,别开生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1
(1)“砰!”随着一声锤子的敲打声,问号先生清了清嗓子说,“时空讨论会现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才是美’,请各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学者们积极发言。”(《什么才是美》)
(2)你这跳跃的精灵,欢快地奔跑着,从远方缓缓地流过来,带着无尽的故事,流入我的脑海,哦,水啊,我看到了,看到了你曾经的过去。(《水的联想》2)
(3)春风来了,蒲公英妈妈便放开了孩子的手,让它们随着风儿去寻找自己的生存之地。这么一粒种子,离开了母亲之后,毅然地去选择适于自己生长的土地。它随着风儿来到了一个花圃,“这里争芳斗艳的太多,我不喜欢。”它逃似的走开了。(《一粒种子》)
5、巧设问,发人深思。
(1)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2)有这样一道选择题:父母离异,你选爸爸还是选妈妈?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妻儿同时落水,你选妻子还是选孩子?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路人被抢,你选见义勇为还是选安份守己?
„„人生或许可以比为一份试卷,它有大量的选择题,但不可不选并且还不以分数计算。有时,A或B你都不想放弃,但它无疑是一道单选题,它告诉你:你必须学会放弃。(《学会放弃》)
6、用对偶,严谨整齐。
(1)鸟在飞,云在走,天地自悠悠;
风在吹,人在走,彼岸响风铃。
有一种美丽,叫目不胜收,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有一种幸福叫有你相伴,共击长空,尽显风采。(《响起,彼岸的风铃》)
(2)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慨。
活着真叫苦,有人这么喟叹。活着真的轻松快乐,我却喜欢这样对生活箢结。是我的累颜比别人少吗?不是,因为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充满了四个字:清点生活。(《清点生活》)
(3)时光的呼吸,吹出历史悠远的萧声;
轻风的手指,拨响扣人心弦的音响。
冥冥中,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气息,透过烟锁重楼的朦胧,羽化为感动者清澈的泪。选一个多雨的夜,独啜清茶,静听天籁(《静听天籁》)
★ 精彩开头的口诀:
解题铺陈明中心开门见山点话题
引用名言现文采巧用诗歌显诗意
故事寓言倍新鲜排比反复铺文气
设问开篇无沿边对比映衬突重点
欲扬先抑开胃口抒情议论气不凡
环境描写托气氛歌词开头彻云际
倒叙开头吸读者新颖动人切题体
二、精彩结尾十式:
1.点睛式
用简洁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归纳总结,揭示中心,点明意义;或议论收束,突出主旨。如2005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在细微中体味博大》结尾——书法、绘画、音乐这些细微的元素,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华五千年的博大文化。这种博大不是我们把细微的元素一一罗列出来所能涵盖的,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苦旅,在一枝一叶中品味文化的精彩,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使自身在人格上得到充实、磨炼和升华!这些作文的结尾都用非常简洁或者是深含哲理意味的语言来点明题旨,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了论证力度,也增加了论证结构的完整性。
2.升华式
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作者这样结尾:
综上所述,忙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但是我们的忙应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保证生活的质量,人人都能忙出效率,忙出成果,从而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者将张弛之道的效果,由个人而延及国家、人民,使文意丰富深化,自然升华了主旨。
3.照应式
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照应式又可按具体表达方式分为两种。①照应文题。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尾点题,文题照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紧扣题目,点明论点,收束有力。
②照应开头。如2005年高考佳作《别人的风景你的梦》开头引用了卞之琳的《断章》一诗,文章的结尾——记着,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来装饰你的梦,那么你要学会去装饰别人的风景。因为,这世界本就是和谐的一体,双赢的存在。此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
4.引用式
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和诗文结尾,收束有力,余音绕梁。2003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不可靠,不可不靠》结尾——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结尾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既是对前文的归纳总结,又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不仅同开头紧密照应,而且还水到渠成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名言、警句、俗语等结尾,不仅是对文章整体上的一种提升,而且使得文章的哲理性加强,耐人寻味。
5.排比式
这样的结尾在内容上能照应前文,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兼语意亲切感人,语句富有节奏韵律,能使阅卷者击节称叹。如:忙碌的身影,也已为现代化建设加瓦添砖;
忙碌的身影,也曾让世界为你感动呐喊;
忙碌的身影,也向关怀你的人倾诉爱的呼唤!
作者有意将三个排比句独立成行,强化了结尾的意图,给阅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设问、抒情式
设问结尾,发人深思。2005年高考佳作《米卢与孔明》结尾——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功利与目光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该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某考生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张答卷》结尾——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你会如何作答呢?文章的结尾采用设问的方式,不仅引起人们的深思,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达到了较好的结尾效果。7.抒情式
结尾抒情,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005年高考佳作《永远的苏武》结尾——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
以“壮哉”“伟哉”“奇哉”“雄哉”表达对苏武的敬仰赞美之情,有感染力。2005年高考佳作《平凡成就伟大》结尾——
大地无语,那青松、鲜花、小草和浪花都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应时刻铭记:平凡也可成就伟大。
8.对比式
对比式结尾能在鲜明的对比中彰显文章主题。
2002年高考佳作《与永恒拔河》结尾——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后面这些人,托起了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
9.反复式
相同语句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回肠荡气。
2005年高考佳作《一路同行》结尾——
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予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10.后记式
结尾以后记的形式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倾诉情感,既文采飞扬,又显得含蓄而富有哲理。
如《那鱼那鹰那人》后记——
鱼,终究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
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
一、巧用题记
题记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言精美等特点。巧设题记可以达到开宗明旨、创设情境的目的,在才情的展露中赢得阅卷者的好感。题记的拟制,可以引用名人名言、睿智心语,也可以由感而发,自行雕琢。
比如2006年四川考生一优秀作文《问生命》里开篇这样写道:
滚滚逝水,亦如生命之流!浩浩之典,亦如生命之树!问逝水,问典籍,亦如问生命。
——题记
站在大河之畔,望滚滚逝水,我叩问生命:成,你能否有朗月照花,深潭微澜的美艳?你能否有不计逆顺,不计成败的超然?你能否有扬鞭策马,登高望远的旷达?败,你能否有滴水穿石,汇流入海的意志?你能否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傲岸?你能否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倔强?
此文标题“问生命”,本就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开篇作者就将自己定位在“大河之畔”,面对“滚滚逝水”,作严肃的生命叩问,不愧为一篇考场佳作。文章的开头磅礴大气,用题记的形式,简练而极富厚度的打开话题,让世间所有的灵魂不得不在深刻的叩问中反思警醒。并在简练的题记中展现出作者的真挚情怀,文学上的深厚积淀及扎实功底。
但运用题记要注意,不可为题记而题记。题记要有内容,选用题记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精”,即精炼而富有文采;二是“警”,即暗合文旨,有警策意义。
二、巧用名人名言
中外名人名言甚至经典歌词,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恰当借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这也正是许多同学考场作文得高分的秘密法宝,是开篇营造气势,展现文化品位的有效方法。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平时就应该多做分类积累。积累多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例如《问世间情为何物》一文这样开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爱情是工具。”
昭君说:“爱情是手段。”
貂蝉说:“爱情是阴谋。”
玉环说:“爱就是恨。”
小作者以名言入诗,又以四大美女对“情”的理解作诠释,为下文做出了有力的铺垫,又给人以材料丰富,信手拈来的感觉,真是一举两得。
又有2006年福建满分作文《拒绝空白》的开头:
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我以我对热烈生命的热爱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说过:“天生万物,唯人最贵。”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宣言。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取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毅。人生在世,身为社会一员,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我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
作者引用了儒家两位圣人的名句,有力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语言铿锵有力,才思飞扬。俗话说:“见一斑而窥全豹”,看文章开头,就知道这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
但还须注意,引用的箴言必须能与文章内容契合无间,要如细针密线,缝合无隙,切忌生硬地搬套。此外,还可以对所引箴言在内容或形式上作适当改造,活学活用,效果更佳。活用的基本方法有:(一)为“改”,即改换个别词语,使之更合乎情境;(二)为“嵌”,即把所引内容直接写进行文语句中,使之更加融洽自然,生动鲜活。
三、巧用寓言故事
中外寓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着深远的影响,寓言的言简意丰又是人所共知的,在短短的800字的作文里,引用一则简短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论证观点,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例如:
在中世纪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圣者开始了他的演讲:“我之所以成为圣者,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在跨世纪时的一所监狱里,一个小偷开始了他的人生独白:“我之所以会成为小偷,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大家的`就是我的。”
——《圣者与小偷》
又如:
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2000元;赞助费,15000元。”
——《全能学校》
读完这样的两个寓言,阅卷老师无疑会对两篇文章的立意有所把握,另外,寓言幽默的笔法,可以在微笑中激发阅卷者的阅读的兴趣。使用寓言故事,叙述要做到诙谐而不无聊,轻松而不肤浅。也就是说,在可笑之中要含有深长的意味。寓庄于谐,把严肃的话题寓于小小的寓言之中,用幽默的故事引起人们对现实某些现象的思索。
当然,不能为引人发笑而滥用寓言,要讲分寸、看话题。轻松发笑是幽默的形式,寓理于微笑之中、启人深思才是幽默的内核。同时还要注意,开篇使用这种手法,目的在于揭示生活的真谛,表达丰富的情感,阐明深沉的哲思,营造轻松的氛围,因此,要特别注意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巧妙衔接。
四、巧用诗文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他拥有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一直深受每一位国人的喜爱。今天,我们把它们巧妙的化入作文,来营造文章的意境,彰显文章的无限诗意。
例如2004重庆高考满分卷:《东坡的明月》开头如是说: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小作者以极其扎实的文学基本功,深厚的文学积淀,在短短的考试时间内写就了一首词,成就了一个几近完美的开头。开篇先声夺人,给所有读者以惊喜。其词不仅高度评价了苏东坡其人,而且巧妙地嵌入了苏翁的词,使全词与第一段衔接巧妙自然。又与全文衔接浑然天成,实为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
好的开头能给文章增色,不好的开头也会造成文章的失败,所以我们在写作文开头时还须遵循如下原则:
1、向心性。开头再精彩也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练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还须注意开头常见的毛病:
1、拐弯抹角离题千里。像大头娃娃一样,头重脚轻,落笔时总爱兜圈子。
2、千篇 一律格式固定。开头写来写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3、追求文采弄巧成拙。写得朦朦胧胧,不知所云。
约17300字。
一、审题
Ⅰ审题导引
年年考前谈审题,岁岁考后话走题。虽说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已大大降低,但每年总还有相当多的考生在审题上出现失误。作文审题的基本要求: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指所写的文章必须符合题干的各项要求,就是审题要全面、恰当、正确。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要对试题展开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对所提供的“标题”、“材料”、“注意”(或“要求”),要逐字逐句看清楚,细品味,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搞清题目要你写什么,怎么写,按要求作文。同时,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要做到做好“四自”: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意、自择文体。
1、审清标题。对于给定的作文标题,要十分重视题目对作文的种种限制,因为题目中往往有很多潜在信息,或暗示主题,或暗示立意角度,或提示题材或体裁等。
(1)议论文题目,审题要从标题的类型和结构上去审。
论点型: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多以判断句和陈述句的形式出现,作为谓语的动词是题眼。
关系型:标题往往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词语,题眼不在题目本身,而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上。考生要明确相互关系的指向,论述的重点。关系型的议论文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条件关系等。
论题型(范围型):标题只限定了论证的对象和范围,不显示论点,要在给定范围内辨证分析后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然后再加以论证。常见的是一些带有“议”“说”“评”“谈”等词语的标题,审题时一定不能脱离标题所提供的对象。
寓意型:标题是由具有比喻义和象征义的短语或句子构成的隐性题目。首先要弄清比喻义和象征义,然后要展开联想推演得出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证。
(2)其他题目的审题。
假如题目是一个词,先弄清词的含义,然后考虑题目用的是它的基本义、引申义还是比喻义。
假如题目是一个短语,审题要抓中心语和限制语(即所谓“题眼”)。
假如题目是一个句子,审题重点一般放在谓语上。
2、审清材料。从形式上看,话题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新的形式,也是提供引导式的一段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某一事、名言警句、诗歌、图画以及寓言故事等内容加以联想,得出正确的寓意后才能写作。建议同学使用“找、析、辨、提”四步审题的方法和分项类比法来审题。
3、审清要求。审题时要重视“要求”和“注意”中的诸多禁忌,尽量使自己的作文切合命题者的要求。因此,在吃透话题、辨明关系之后,更多的是要记住“要求”(或“注意”)中的诸多禁忌,即所谓“遵命作文”。
Ⅱ审题训练
1、以“0”的思考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具体题目自拟,字数800左右。写作提示:要求写“0”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0”表示无,但意义很大,联系社会生活看,任何东西都是从无到有;对于一个人来说,数轴的“0”点是原点,可联想人生的起点;还可以想到基础和原动力,如“从零开始”、“从零做起”,我国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五号神舟飞船载人成功,实现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高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可联系中国道家“有无相生”“有生于无”的道理。也可谈鲁迅揭示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可成了路”的真谛,进而阐述实践与创造等话题。写议论文,可论述零作为数字的种种意义,例举现实生活中有关零的记录和知耻而后奋的各种表现。可借助散文和寓言等文体表现“从零开始”的精神,寓意“0”是事业的起点,“0”是前进的动力,从而揭示“0”的社会现实意义,且深化主旨。也可从反面谈话题,指出一万个零不等于一个一,扩展论述“空谈与务实”等话题。总之,构思的基本点应是从数字联想到人生社会,构思的关键在于挖掘“0”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大意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片树叶,在空中与一只鸟并排飞着。“瞧,我能像你一样飞啦!”树叶十分得意地对鸟儿说着。一会儿,风停了,鸟仍在飞着,而树叶却一头跌入了下面的河里。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世界 97)写作提示:按照“四步审题法”审题。
步骤一:找要素。审题时,考生要先把这则材料阅读一遍,做到读懂,读全,准确领会材料内容。然后,找到材料的关键语句——要素,以把握材料的精髓。分析这个材料,要抓住:
一、鸟和树叶齐飞,二、风停了,鸟仍在飞着,而树叶却落下来这样两个要素。步骤二:析原因。这则材料,可以这样思考:为什么风停了,鸟仍在飞,而树叶却落下来?进而分析原因:一是鸟儿能飞因为它具有飞的本领,二是树叶跌落是因为它不具有飞的本领,而只是依赖外部条件。
步骤三:辨关系。从这则材来看,鸟之所以能够飞是因为它具有飞的条件(内部条件),而树叶不能飞是因为它没有这种条件,而只凭外部条件(外因)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由此可见,这则材料讲的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步骤四:提观点。这一步,将所提的观点写出来分析。根据前面分析,得知这则材料谈的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问题,因此推出的论点为: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内因。
②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
③只有自身具有能力方可实现理想。
以上论点,是紧扣住原材料而推导出的原因。而以下论点,则不够准确: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论点虽然也在谈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可是,它没有按照原材料的内涵去推论,而是“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是内外因关系,那论点就一定是这条辩证原理。
②“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论点,弄错了原材料中诸要素的关系。把树叶能飞看作是“现象”,把鸟能飞看作是“本质”,将哲学的定义曲解,因而陷入对材料的矛盾解释中去了。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居里夫人把伦敦皇家协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给女儿玩。来访的客人十分惊讶:“夫人,您把这么贵重的奖章给孩子玩?”居里夫人说:“我是故意给她玩的,我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如同玩具?”如果让孩子躺在父母的荣誉簿上,将来必定一事无成。”由于居里夫人的良好的教育,24年后,她的女儿伊雷娜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世界 98)
要求: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拿到这个材料后先审题:
第一步,按“四步审题法”找到这个材料的要素:
(1)居里夫人对人类有着卓越的贡献。
(2)正确对待荣誉,把奖章当玩具。
(3)结果,女儿也获诺贝尔奖。
根据这几个要素,推知产生女儿也获奖的原因是:
1. 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2. 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合订本在大洋百货东边胡同里的书摊上有卖。
3. 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2024高考议论文开头写作指导】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12-19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论文12-26
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开头结尾10-29
高考作文指导:文章开头的写作方法02-21
高考议论文写法指导八段论03-16
高考议论文主体写作技巧精讲06-30
高考散文写作指导01-14
高考哲理散文写作指导06-19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立意明确10-01
高考作文得高分写作指导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