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通用6篇)

在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篇1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标志,积淀着历史和现实的元素,体现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昌明,包含着经济基础,社会秩序,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以及社会法制道德等诸多因素。文明程度的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城市居民享受社会文明要大大地先于农民、多于农民、优于农民,并且城乡间的这种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我们经常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说它是重点,是因为我们国家有八、九亿农民,没有这八、九亿农民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说它是难点,难就难在广大农村文明程度大大地落后于城市,小康建设任重道远。现在,许多外国人看了中国的大城市,特别是南方、沿海的一些开放城市,都说你们的社会文明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发达国家,事实也确实如此,但在广大农村就全然不同了。虽说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广大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状况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享受社会文明进步成果来讲,农村文明建设程度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一些逆向的、反向的变化。改革开放前,虽说广大农民生活不怎么好,但事事都有人管,合作医疗、学校教育、修建道路等等,都有统一的规划部署。可现在很多农村几乎流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村镇建设没有规划,村民想在哪建房就在哪建,有的甚至在行洪河道上建了房,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垃圾和污水也是想往哪儿倒就往哪儿倒,还有猪、牛、羊、鸡、狗、猫都处于一种自然放养状态。整个农村建设不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条,而是一种乱七八糟、混乱不堪的状况,即使是一些富裕村,环境也很差。农村的文明程度不是用钱就可以买到的。一些农民再有钱,比如说像赵远长那样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也买不到和城市一样的文明程度,顶多能修个大院,盖个几层楼,但他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没法改变,没法提高。这就使得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想方设法脱离农村到城市购房居住,甚至到北京购买豪华住房,就是想拥有那样一种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我们不下决心彻底改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进行文明生态村镇建设,而是放任农村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长期背离,那么就会在农村出现经济“空心”现象——有钱的人带上老婆孩子到城市居住,整个农村更没人管,状况更为不好。同时我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阳泉刑事犯罪八类重大刑事犯罪案件,有92%的犯罪是在农村,这是什么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农村的文明程度在日益弱化,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极大地背离,与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建设是重要的、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高度重视农村文明生态建设,千方百计满足广大农民享受社会文明成果的要求,切实把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搞好。

二、以推进现代化建设为载体,切实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涉及整个国家稳定的大问题。占我们国土面积大部分的农村,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地通过工业化实现城镇化,建设现代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九十的农民进入现代化,这是世界上没有的先例,需要我们艰辛的探索。当务之急就是必须统筹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这是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的第一个统筹,是我们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如果农村的产业结构得不到大的调整,城镇化建设水平得不到大的提升,农民的素质不能有大的提高,农民收入增长就没有可靠的保证,城乡统筹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要真心实意地抓好“三农”问题,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要忘记广大农村的工业化。尤其市场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竞争,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大家都在一个平台上靠素质来竞争,靠本事来竞争,因此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难题,实现统筹发展,一定不要忘记农民素质的提高,切实把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上。文明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提高社会个体、自然人素质的载体。因此,农民素质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文明程度的建设。举城市建设的例来说,阳煤集团马家坪那一大片瓦房是解放初期建的,算是城市的木板房,多少年来一家人分成两家,两家又分成三家、四家,住户膨胀,房子周围搭建的临时建筑也膨胀,一进去污水横流,苍蝇、蚊子乱飞,臭气熏天,哪里能体现出现代文明?阳煤集团下决心对其整治,四十多幢现代化楼房现在已经建了起来,并通了水、电、气、暖,居住在这里的市民文明程度也相应有了提高,污水横流的现象不见了,熏天的臭气也闻不到了。再说桃河,治理前人们随便往河里扔东西、倒垃圾,现在治理出了72万平方米的美化、绿化、亮化的大公园,竣工一年多,整个公园的草地和树木基本没有遭到破坏。环境造就人,有了好的环境,人们的文明程度也就提高了。还有我们今年改造的下站那一块,改造前居民住的楼房不通暖气,没有自来水,没有煤气,冬天仍然是在窗户上安烟筒,仍然是每天提着桶到楼下倒煤渣。我去了好几次,到处是垃圾,到处是煤堆,可以说,多年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大的改变。今年,通过改造,那块的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也提高了。还有小阳泉,在改造前就是个村子,现在变成了一座座楼房,楼与楼之间有了绿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同样作为一个载体带动了人的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我市农村的状况来看,这个载体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人的素质提升作用极为有限,甚至有的还起到了反作用,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积极抓载体,建载体,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优化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不断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走出一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发展的新路来。

在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篇2

一、深入理解规范化学校的核心内涵, 进一步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的内涵

从发展阶段上看, 规范化学校是介于合格学校和现代化学校之间的, 是在具备基本办学要求和条件的合格学校基础上, 实现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科学、规范的更高要求, 并朝向优质均衡的现代化学校发展的中间形态, 规范化学校的提法更切合我省义务教育事业从规模扩展转向内涵发展的现实状况;从内容范畴上看, 规范化学校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强调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学校, 而是既包括了硬件的标准化又涵盖了软件的规范化, 重点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强化规范管理。

概括来说, 我们要创建的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应该具备“四化”的标准和要求:即“教育思想科学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教育质量优良化”, 其中, 教育思想科学化是前提, 办学条件标准化是基础, 学校管理规范化是关键, 教育质量优良化是目标。“教育思想科学化”就是要端正和建立科学的学校办学方向与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要致力于在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化的发展。“办学条件标准化”就是要通过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 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我省将出台《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这一标准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硬件指标。“学校管理规范化”就是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 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教育质量优良化”就是要通过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深化课程改革, 坚持内涵发展,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 要准确把握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特点

总结三年多以来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经验, 我认为, 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统一标准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方面还是办学行为等方面都要坚持一套标准;二是面向全体学校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的建设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 是一项全覆盖的系统任务;三是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的创建, 办学条件即硬件的建设是为学校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还是要靠提高学校内部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管理、队伍管理等各项管理水平, 靠提升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软件因素;四是以缩小校际之间差距为导向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的目标和结果是要使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均衡配置, 使城乡、区域内的校际差距不断缩小, 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

(三) 要切实增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第一, 创建规范化学校是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 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

2010年, 我省新修订的《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进一步对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和课程开设、学校管理、均衡编班等方面对办学行为的规范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均衡发展绝不是削峰填谷, 而是要把每一所学校办好。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就是要大面积、整体提高我省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让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硬件和软件双重规范的要求, 让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享受到质量大体相当的教育。因此,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是贯彻《义务教育法》、落实政府法律责任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抓手。

第二, 创建规范化学校是改变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滞后和学校管理粗放现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根据每年的大量调研、督查结果和我们多渠道实地了解的情况,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十分薄弱, 中小学校舍新建、维修或加固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中小学校生活设施、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仍然短缺, 特别是有一部分学校的管理仍然粗放、随意, 远未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突出表现在:不严格执行省定的课程方案和标准, 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很强;教学常规管理薄弱, 集体备课制度不落实, 教师应有的课后反思、作业批改, 与家长的沟通, 对学生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 学生学业水平监测等常规教学环节都没有做到位;不少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 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率低, 学校作息制度、转学制度、学籍制度管理不够严格, 学校的设施设备、生活、卫生、安全等管理的水平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省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当前只有也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大创建规范化学校的工作力度, 按规范化学校标准逐年、逐校改善我省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才有可能实现我省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回顾

(一) 加强制度建设, 指导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2008年是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启动年。为完善有关工作制度, 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有关工作的通知》、《海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海南省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规程》等文件, 修订了《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指导各市县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 加大投入, 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起“分项目, 按比例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确保免除杂费资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免费教科书资金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并逐年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此外, 先后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工程等一批教育工程, 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省里从2010年起还设立了省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专项资金, 扶持市县有关学校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

(三) 加强管理,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为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的管理, 省教育厅促请省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6月印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 并组织召开了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电视电话会议, 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作了全面动员部署。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学工作综合检查以及有关教育收费、教学常规等专项督查中均加强了查处力度,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各种违规行为, 及时予以纠正并通报, 对个别情节严重的, 会同纪检监察部门追究了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 开展督导评估, 做好验收工作

多数市县结合各自实际, 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中通过抓好过程性督导和评估验收工作, 基本建立起一套工作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如海口市建立了领导蹲点和市级责任督学制度。文昌市把局领导、市督学和各股室 (站) 安排到各镇、各中小学校实行创建包镇、包校制度, 两市创建工作都做到有机构、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三亚市着力健全教育管理制度, 对原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废、改、立”, 制定和修订制度性文件134个, 废止不合时宜的制度性文件13个, 将教育行政运作、学校办学行为、教学常规管理、违规责任追究等均纳入了依法治教的范围, 使学校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琼海市在中小学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中确立了八个程序:1.学校自评;2.学校申报评估;3.督导部门审查申报材料并到学校视导;4.学校根据视导意见进行整改;5.督导部门正式督导评估;6.学校根据督导评估意见进一步进行整改;7.学校整改后督导部门回访并决定是否授予等级称号;8.3年定期复查, 重新确定等级称号。通过重点抓好上述八个环节中的自评、督评和整改三个重要环节, 琼海市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总的来讲, 在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截至2010年底, 全省创建的市县级规范化学校达到366所, 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8所。但从结果上来说, 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没有完成阶段性的工作任务, 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 部分市县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抓得不紧, 落实不力, 根据2010年底汇总的全省规范化学校创建数据, 一些市县的工作进展缓慢,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工作的进度。

(二) 统筹规划不够, 没有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近年来, 虽然全省组织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工程等一批教育工程, 但市县在项目学校的选择上没有和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 项目资金使用中统筹不力, 未能达到集中投入一所、创建完成一所的工作目标。

(三) 部分学校的执行力和管理水平低下, 办学行为不规范, 基本教育教学管理不到位。受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制约, 部分学校执行上级决策和教育政策的能力偏低, 学校领导和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业务素质不高, 学校软件建设水平较低, 难以适应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

(四) 保障措施不完善, 未建立有效的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作为政府推动的教育行政行为, 前期工作中的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善, 未能及时制定创建成为省或市县级规范化学校后的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措施, 对未完成规划任务的市县或学校没有启动问责制度, 致使学校开展创建工作的动力和压力不足。

三、明确目标, 扎实工作, 努力完成规范化学校创建任务

(一) 切实加强领导, 为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规范化学校创建, 并不是海南的首创, 山东省已经开展了21年, 他们通过规范学校创建, 较好地改变了学校办学面貌, 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推力。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省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3年多来, 虽然总体进展不尽如人意, 但文昌、琼海、屯昌等市县还是有亮点的, 这些地方主要是加强了领导, 比如文昌市, 就成立了由分管市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成立强有力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 统筹本市县的创建工作, 定期分析情况, 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指挥中心, 责无旁贷地要负起主要责任。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校长要负总责。

(二) 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2008年制定的全省规范化学校创建规划明确到2013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90%以上达到市县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 10%以上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这个目标, 按现在的进度, 看来很难如期实现了。我在这里明确, 我们的创建目标不变, 但时间调整为“十二五”期间, 也就是到2015年要达到以上目标。各市县应结合本地义务教育发展实际, 修改完善创建规划和分年度计划。特别是规范化学校创建必须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来开展。

(三) 按“整体启动、分步实施、分级达标”的原则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各市县要定期召开本市县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会议, 确保分年度创建计划的落实;要及时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 让每一个校长理解掌握每一项评估指标体系;要督促每一所列入创建规划的学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 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 落实人员职责。学校创建方案应当报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四) 整合教育资源, 切实加大投入

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含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的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八大教育工程中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五项工程, 关系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 是我们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的有力支撑。同时要结合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教育工程的实施, 充分整合项目资金, 加大资金投入, 统筹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五) 强化督导评估, 推动创建工作开展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已经将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列入对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内容之中。各市县要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在此基础上建立督学责任区或者责任校制度, 加强对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督导工作应注重过程性督导, 在学校创建过程中及时介入, 帮助学校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 明确工作重点, 使创建工作有的放矢。

(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各市县要组织区域内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或经验交流会, 用典型示范引路, 挖掘推广创建经验, 加强内部宣传。要积极联系新闻单位及时宣传报道本辖区内的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加深家长和社会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为创建工作赢得多方支持。

(七) 建立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奖惩机制

各市县必须严格落实创建规划, 并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校, 建立目标责任制。省教育厅将在每年的1月份对各市县规划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省教育厅将设立省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奖励专项资金, 奖励获得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的学校以及积极组织实施创建工作的市县。各市县也要设立市县级规范化学校奖励专项资金, 逐步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在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篇3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上来,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促进我市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刚才,崔建军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向全体市民发出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清城区、清新区、市城管局等6个单位代表向江凌市长递交了目标责任书,清城区政府、市城管局作了大会表态发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同志亲临指导并就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围绕创建道德之城、建设生态之城开展创建工作,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下面,我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

前不久,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统筹推进全市“五城同创”工作。在“五城同创”中,全国文明城市反映了一个城市整体的科学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是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创建难度最高的一个品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内容大致相当,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奋斗目标,一任接着一任抓,一届接着一届干,一点一点缩短与全国文明城市的差距,一直在孜孜以求地追求着这个目标。我们不仅仅是追求一块“牌子”,也不仅仅是追求一个荣誉,而是更多地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平台、载体、举措,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市民群众生活质量。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目标,又是手段。

第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推动清远振兴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名城的必然要求。清远建市已经有25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市区城市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市区的公共设施明显改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政务环境明显优化,市民素质明显提升。但是,对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我们的城市环境、城市秩序、城市服务、城市管理、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仍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是我们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需要弥补的“短板”,也是奋斗的目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一位的是科学发展。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工作部署,围绕“三个抓手、两条底线”,强化发展主体责任,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加速新型城镇化、推动社会事业进步、推动绿色发展的“五大工程”,努力建设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环珠三角高新产业成长新区、生态宜居名城和珠三角北缘的门户城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只发展经济,没有精神文明的强力支撑,这样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全面,不可能协调,最终也不可能持续。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继续深化,必须提高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振兴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来推动。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前,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通过申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重要载体和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和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 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从而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为清远振兴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名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龙头工程”,是提升清远人民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有126项测评指标和3项特色指标,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看,把市民对党和政府机关勤政廉政的满意度达到90%为标准;从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公民权益维护入手,建设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体现了市民对法制社会的普遍要求;从社会诚信、市场监管、“窗口”服务行业入手,建设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反映了市民对诚信社会的共同心声;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文化体育教育事业,活跃文体科普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是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整治网络网吧环境,净化荧屏声频,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是着眼于培养城市未来的主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人口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各项保障,建设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点点滴滴都与市民家庭生活息息相关;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有效打击各类邪恶势力和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安,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都是市民殷切期盼的共同心愿;城市绿化、环卫保洁、垃圾处理、污染防治、空气质量、节能减排、土地管理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些指标都是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概括起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科学系统地解决民生问题,综合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实质上是践行党的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彻“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要像关心自己孩子上学那样关心群众“学有所教”问题;要像关心自己涨工资那样关心群众“劳有所得”问题;要像关心自家老人养老那样关心群众“老有所养”问题;要像关心自己就医那样关心群众“病有所医”问题;要像关心自己改善住房条件那样关心群众“住有所居”问题;要像关心自己家的安全那样关心群众“居有所安”问题。通过人性化的创建理念和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效,真正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变成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龙头工程”、“幸福工程”。创建工作是党委、政府发动,但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要努力使广大市民成为创建工作的主体和受惠者,调动市民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对创建涉及的有关指标给予客观评价。

第三,要坚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心和信心。清远自2005年创建省文明城市成功后,一直坚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心和目标不动摇,全市上下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建工作给发展带来的推动、给城市带来的变化、给群众带来的实惠、给未来带来的启迪,都是前所未有的。明年和我市一起参评的城市很多,每个城市都各有优势,竞争非常激烈。但我们也要坚定必胜信心,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一是清远生态环境优美,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引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将成为我市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亮点。二是省级各类创建活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近几年,我市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广东省园林城市等称号。目前,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正处于冲刺阶段,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的开展,也将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良 好基础。三是我市民风淳朴,近年来先后涌现了陈贤妹、何卓远等道德模范,文明引导工作不断加强。下步要继续加强对道德模范的集中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今年我市的文明餐桌行动,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有22家媒体作了宣传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在2月份连续三次采访报道,肯定我市文明餐桌行动最大的特色是全民参与。四是创建力度前所未有,创建氛围前所未有。2007年我市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2012年虽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但我们落选不落志。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组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这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二、突出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了关键的攻坚阶段,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要求,结合清远创文实际,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和难点。

(一)突出抓好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品质这个“硬件”。市政设施、城市环境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最直接的表现,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硬指标、硬任务,也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较为薄弱的一项工作。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各街道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今年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当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东道主为抓手,围绕市政设施不完善、城市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着力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城市环境。上周六,市四套班子对市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城市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督查,对下步工作作了部署。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卫生环境、城市交通环境等得到较大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一手抓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和交通秩序;一手抓加快公共文化等设施建设。

(二)突出抓好市民文明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这个“软件”。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的文明素质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这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和难点。城市管理水平可以通过集中整治得到较快提高,硬件设施也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实现较快完善,但提高人的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地抓。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从党员干部、公务员抓起。党员干部、公务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言行举止,提高文明素质。二要从市民具体生活习惯抓起,认真解决乱丢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噪音扰民、赤膊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现象。三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和道德风尚。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文明办等要加强协商,共同推进文明教育教材进幼儿园、进中小学工作,使更多市民从小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并通过小孩子“管住”成年人,增强全社会的文明意识。

(三)突出抓好薄弱环节,确保重点工作不出问题。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明确规定:申报前12个月内曾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不得申报全国文明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效差或测评排名落后的城市不得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也就是说,作为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或一票否决的内容,包括群体性事件、环保事件、重特大安全事故、未成年人工作等,这四大项工作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除做好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各项业务工作外,还必须突出加强四个方面工作:社会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生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未成年人代表着城市的希望与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我们要紧紧抓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个根本,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目前我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比较薄弱。教育等部门要认真对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10个项目42条标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抓出成效,抓出亮点,抓出品牌。

(四)突出抓好宣传造势,提高市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依靠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全市动员、全民参与。从现在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包括“五城同创”的宣传工作要全面升温,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通过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活动,多形式、常态化的宣传教育,高密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群众和各界的自觉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创新宣传方式,少用悬挂标语、横幅的做法,多运用新媒体,多制作富有文化内涵、形式精美、较为人性化的公益广告,多利用市区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围挡发布公益广告。

三、建立健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机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并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创建的地区对认准的事情抓住不放。有些一次性活动如举办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集中一段时间攻坚就能够完成,突击性地抓一抓就可以见成效。但文明城市的创建特别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何才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完善创建活动机制。

(一)建立健全制度化的领导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把手”工程。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区、各部门、各街道也要组建相应的“创文”机构,把“创文”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领导分工,落实责任人员,落实时间进度,落实经费投入,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各区、各部门、各街道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不折不扣地完成下达的创建任务,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坚决制止“推诿扯皮”现象。要把“五城同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避免降低效率和资源浪费。

(二)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共建机制,确保全民参与到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把广大市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使市民群众在参与创建活动中受到高尚思想道德的熏陶,培养现代文明意识,形成文明的言行举止,培育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要把广大市民群众组织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来,主动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主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激发市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促进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丰富城市的人文精神,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等多方面、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不断提 高市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加强我市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传播,丰富我市文化内涵,提高市民群众文化素质和对清远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三)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监督机制,确保督查到位。要大胆探索建立规范化的监督机制,动员群众参与监督,同时发挥媒体监督作用,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清远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一览表制定详细的督查计划,对各区、各部门进行全方位的督查;各区、各部门、各街道要对照测评体系和创建工作方案,逐项逐条对照,在熟悉内容、熟悉得分点、了解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围绕自身职责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自查,查找工作差距,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对属于单个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不等不靠、不推不让,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完成时限、质量要求、保障措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市、区统计部门要迅速介入创建活动,尽快熟悉测评体系和测评方法,在国家提名测评前要组织两次“模拟测评”,帮助各区、各部门查找问题,并及时通报反馈。

(四)建立健全科学化的考评机制,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中央文明办推出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测评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考评机制。通过几次评选测评实践,测评体系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刚才,各区、各部门已向市政府递交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责任书,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市纪委、市监察局要对照责任书进行认真考核,对那些不正确,不及时履行职责我们进行问责,更有效推动工作开展。另外,要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成效与提拔使用干部相挂钩,作为识别干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给干部一个正确导向,通过干部的导向,带动各单位落实责任。需要强调的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目标,也是手段和载体。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杜绝形式主义,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工作落实上,不能只关注完成测评指标本身,避免创建工作流于形式。

在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篇4

一、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我市认识比较早,行动比较快。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了《××市余姚江污染防治条例》、《××市饮用水资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等10多个地

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加大投入,全民发动,使城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森林覆盖率49.6,人均公绿面积10.2平方米,比1997年增长1.24倍,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在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处置率、环境噪声等七项指标中,我市除人均gdp和人均公绿面积两项指标仍有明显差距外,其它五项都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国际现代化城市平均值。

但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市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仍以量的扩张为主,资源利用率不高,局部区域生态恶化加剧;局部区域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二氧化硫排放过量,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生产生活污染处理的设施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可持续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建设生态市,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人心所向。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全市各级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牢固确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念,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二、明确目标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

1、倡导循环经济,建设清洁环保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市,经济是支撑,发展是保证。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态消费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市的核心内容。联系我市实际,当前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重点要切实抓好“建设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三个方面。要加强技术服务和绿色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不断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化、生态化步伐,统一规划环保设施,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搞好园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调整优化结构,培育高科技、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物料利用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加快发展新型商贸、楼宇经济、物流、会展、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挖掘和整合资源,打响生态旅游品牌,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2、加强治理保护,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吸引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一靠治理,二靠保护,努力使环境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综合治理,对一些重点污染源要明确整治时间,实行跟踪督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限期完成。要坚持分类指导,从生产、消费全过程抓好农业生产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增建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加强对重要区域的生态保护,特别要强化对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凡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都必须执行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实行评估。当前我市正在按照国务院的定位,加快建设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华东地区的重化工基地和对外贸易基地,一大批钢铁、化工、电力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我们一方面要高度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建设重化工基地与生态市并不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工程、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牢固确立生态意识,严格实施监控,从投资建设、设备引进等全过程加强管理。今后凡是新建和技改项目,都要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做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三同时”。经济总量要上去,排污总量要下来,要还旧帐,千万不能再欠新帐,对这一点大家头脑一定要清醒。

在文明单位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会议气氛热烈、大家情绪高涨,体现了单位上下对创建活动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全体同志高昂的创建热情与迫切的创建愿望。借此机会,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首先,牢牢把握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创建文明单位,既是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人文精神,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单位软实力的有效形式,更是构建和谐伊川、创建文明县城、提升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县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已步入了一个竞相创建、全面发展、快速推进、上档升位的重要时期。所以,今年文明单位创建的要求将更高、创建的难度将更大、创建的程序将更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创建单位必须认清创建工作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深化对创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创建目标的实现。

(一)创建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真抓实干的作风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如果工作作风不转变,服务意识不浓,服务质量欠佳,人际关系紧张,沟通协调困难,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并通过创建活动,自觉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做法,扎实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断开创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机关的重要保证。从我们这些年的创建经验来看,凡是文明创建工作搞得好的单位,领导班子更加团结,职工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单位内部职能更加协调,办公环境更加优雅,单位面貌和队伍形象焕然一新。这就表明,只要我们认真按照创建工作的要求,坚持“务实创新、简便易行、持续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单位文明创建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就一定能够形成共同构建和谐机关的强大力量。

(三)创建活动是提高全员素质的主要抓手。文明创建工作的实质和真谛,就在于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塑造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的合格干部。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活动中,必须把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着力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坚持做到道德法律并举,教育批评并重,使干部职工在创建活动的实践中,加深理解“德”的内容,深刻体会“德”的要求,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聚集“德”的力量,从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增强自律意识。

其次,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切实做好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今年的创建工作中,我想要“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二种意识,突出三个重点,把握四个关键,强化五个落实,遵循六条标准”,确保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的顺利完成。围绕一个中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文明型机关,发挥好残联工作职能,开创工作新局面。强化两个意识,即强化创建意识和参与意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要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树立开拓进取的争创意识,组织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去创建,通过扎扎实实和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把残联的文明单位建设得更好。同时必须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只有上下联动、全员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深入下去,常抓常新,健康发展。

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以人为本的根本点,突出基层细胞建设的基本点,突出行业特色的生命点。文明单位创建的根本点,是提高创建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创建的基础是科室、家庭、每一个干部职工。基础工作搞好了,创建意识增强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了,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因此,文明单位创建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基础建设上,立足基础搞创建。同时,文明单位创建要突出业务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这样,创建活动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感召力。如果创建活动与自身工作脱节,缺乏特色,就会偏离创建目的,达不到创建效果。

把握四个关键,即把握计划生育、勤政廉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绩效四个环节,要下大力气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被“一票否决”。

强化五个落实,即组织领导落实,目标措施落实,活动载体落实,加强宣传落实,资料归档落实。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工副职专门抓,建立机构具体抓,形成有人抓、有人管、有人问的创建工作局面。要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操作性很强的实施方案和过硬得力的措施。通过丰富的活动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创建典型,总结创建经验,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要注意将创建活动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归档。因为资料归档不仅是文明单位创建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促使这一活动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按照中央文明办的要求,今年文明单位创建要重点抓好“五个一”:“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建立常态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设置与环境相融合的道德提示牌,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建立有效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小组。遵循六条标准,即省级文明单位的六条标准,这是衡量我们文明单位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这六条标准是:(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这就要求我们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勇于创新,决策民主,团结协作,联系群众,务实高效,廉洁奉公,班子整体形象好,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二)工作业绩突出。要做到坚持改革开放,科学管理,依法办事,优质服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先进。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全面完成各项目标责任,在目标考评中处于先进行列。(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列入领导重要日程,做到有领导机构,有工作队伍,有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和具体措施,有经费保证,有完整的档案资料。坚持开展文明科(处)室、文明车间、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职工、军民共建等各种形式的系列创建活动,并取得明显效果。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小区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四)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对职工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干部职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单位风气正,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和整体形象。(五)环境整洁优美。办公区规划合理,绿化美化到位,办公楼内卫生状况良好,科室标牌规范统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生活区达到当地文明小区标准。(六)管理科学,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有序,办公秩序良好,工作效率高,服务意识强。各种措施制度健全。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和规范优质服务活动。做好七项工作。即:

1、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机关)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贯彻落实中央颁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融入实践。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开展国情、省情教育,坚定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学习文明创建知识和文明礼仪常识,提高文明素养。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引导干部职工人们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认真组织开展“做文明有礼的河南人”活动。扎实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广泛宣传、大力弘扬“三平”精神,引导人们修身律己、做文明人。组织文明短信传递,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生活”主题演讲。积极实施文明交通行动、文明旅游行动、文明餐桌行动,培育形成谦恭有礼、勤俭节约之风。

3、积极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活动。加大对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形成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组织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巡讲活动,在干部职工中广泛传播善行义举。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推荐、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推荐、学习、宣传身边好人为抓手,引导人们做好事、做好人。建立生活困难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帮扶长效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大力倡树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4、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组织参与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健康检查、生活照料、出行协助、心理抚慰等服务,为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和援助。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内容,开展创“三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参与植树植绿、清洁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机关志愿服务组织,经常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5、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传统节日,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举办民俗展演、文艺表演和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入节日活动之中,不断满足干部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

6、做好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发挥文明单位优势,开展文明单位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少年宫建设、城镇社区和困难人群,积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村镇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整治环境卫生,解决农村“五乱”现象,改善人居环境。帮助村镇建设文化设施,开展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健全村规民约,广泛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卫生村、户创评活动,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7、组织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要充分发挥单位的现有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送温暖、献爱心。要围绕“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组织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文化、科技、卫生、法律进社区活动,让科学思想在社区广泛传播,科学精神在群众中深深扎根。要充分利用单位各类文体设施,为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同志们,文明单位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省、市都有一套测评体系,县文明办根据测评体系制定了工作规范,也对各创建单位进行了培训,希望你们根据文明单位创建的工作要求,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勇于争先,开拓进取,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篇6

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明年建成省级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实现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着眼于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着眼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而作出的重要决策。全市上下都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重要意义。首先,创建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抓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指标体系,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通过创建,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三个文明一起抓,把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贯穿于创建全过程,促进姜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创建文明城市,是打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前,姜堰在区域竞争中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虽然我们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分析标兵和追兵的发展态势,与翻番、小康目标的要求相比,都还存在差距。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拓展思路,加速发展。21世纪是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的时代,以城市文明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竞争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要借创建文明城市这个载体,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推动发展环境整体优化,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安定详和的社会环境、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对内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增强吸引力、辐射力,构筑姜堰区域竞争新优势。可以说,创建之路就是发展之路、强市之路、率先之路。再次,创建文明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城区的不断扩容,尤其是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的跟进配套和功能完善,对政府管理城市的方式方法和行政能力,对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明城市的创建指标,硬性规定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明确了城市管理必须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创建,着力培养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使人的综合素质在创建中得到提升,有利于建树姜堰作为特殊意义城市所应具备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现在,各地都十分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建活动百舸争流,竞争非常激烈。通过前两轮创建,苏南的县级市都已全部建成省级以上文明城市,不少市正在紧锣密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苏中县市中,南通有4个,扬州有2个已建成省级文明城市,泰兴市在泰州4个县级市中率先建成省级文明城市。在第三轮(2003-2005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泰兴市提出创建成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兴化、靖江均已提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姜堰唯有奋起直追,别无他路。从现在到明年创建验收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稍有迟疑,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失去机遇,拉大差距,甚至退场出局。应当说,当前我市已经具备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较好基础和条件。一是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统揽工作全局,富民强市的愿望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抓发展、干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二是城市重点工程逐年推进,城市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秩序明显好转;三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各类单项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广大市民文明、健康意识日益提高;四是溱潼会船节所表现出来的会船精神,不仅展示了姜堰人万众一心、团结拼搏,敢打恶仗、善打硬仗的精神和勇气,而且树立了姜堰人想办事、能办事、能办成事的良好形象。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创建文明城市打下了牢靠的基础。各镇、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咬定目标,志在必得,一鼓作气,务求必成。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实有效地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姜堰实际,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加强市民道德教育,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生产生活条件和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同步提高,推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江苏省文明城市考核指标目前共159项,总分值1000分。创建成省级文明城市必须在950分以上。对照考核标准,我市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但还有较大差距,有相当一部分分值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得到。各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创建标准,一着不让,每分必争,牢牢抓住创建的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切实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1、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架”,是文明城市的物质支撑。城市功能的完善与否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文明程度息息相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每年实施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为抓手,基本拉开了城市框架,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又部署实施了“八大系列工程”,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前,要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实施一批体现城市文明基础和人文关怀的项目,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标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必须分别达到100%和大于70%,这是两项刚性指标,我市的差距还较大。因此,前堡垃圾处理场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防渗工程要加紧施工,年底前一定要建好。污水处理厂和城区污水管网要加快建设,确保2005年投入运营。要加快在建道路工程建设进度,确保6月底前长江路、东海路、淮海路、古田路、励才路、广茂巷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站前路主车道通车。抓紧启动陈庄路、前进路建设,确保年内建成。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网络,力求城市道路延伸到哪里,自来水管道就铺设到哪里。要加快城区天然气管网建设,优化城市配电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通讯设施结构,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大力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疏浚城区骨干河道,全面改善城区河道水质,确保市区所有河道水体达标。二是围绕彰显城市个性,着力打造城市亮点。全力推进老通扬河、中干河十里滨河绿化工程和鹿鸣河整治工程,精心打造“三水城市”,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使城区河道成为绿色的生态景观长廊,成为姜堰水文化的新亮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城市道路交叉节点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展示姜堰现代文明风貌的建筑群。加快西大街两侧建筑立面装饰和填平补齐工程建设,精心打造苏中一流的商业步行街,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市体育中心等一批文化标志性工程。完善南街当铺等一批文化设施,做好姜堰名人馆装修布馆工作,加大溱潼古镇和溱湖风景区景点建设和开发力度,挖掘、放大旅游文化亮点。三是围绕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实施民心工程。继续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面启动实施北大街东侧改造,加快新世纪市民广场建设步伐,抓好城区后街背巷道路维修。年内要完成2.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一定数量解困定销房建设,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完成城区老住宅小区出新工程,做好绿化补植和设施完善,同步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康华、古田、南街三个社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抓好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物业管理,争取今年建成省级文明社区。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到2005年确保新增绿地4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3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7平方米。按照年初计划,抓紧抓好城区各项市场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大力加强城区环卫设施建设,建好南苑、罗塘垃圾中转站,新建一批水冲式公厕,全面完成农夹居地段改水改厕工作。坚持在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的同时,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四是围绕城市良性互动,大力推进集镇建设。对照省、全国文明镇创建标准,对各镇进行分类指导,明确创建目标,疏理创建任务,落实创建时间。要重视集镇规划完善,合理编制功能分区,高标准拉开道路框架,高品味建设住宅小区、工业小区,机关、学校、公园、市场,以及文化、卫生设施,注重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张扬集镇个性,丰富集镇内涵,展示文明形象。努力通过集镇环境的换档升级,实现文明城市创建的城乡互动。

2、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努力打造城市新环境。管理好城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经过去年城市管理“三六九”的强力推进,我市市容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对照创建要求,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提高。市各有关部门和姜堰镇要抓住城市管理的难点、热点问题,把创建工作与依法治市、落实城市长效管理结合起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搞好专项整治。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围绕年内建成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的工作目标,切实开展基层安全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预防和遏制重大恶性治安事件的发生,控制城市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为市民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强化城市环境达标治理。严格工业污染源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加快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步伐,华源色织、华源毛巾、扬远公司要尽快拿出搬迁方案,并组织实施。划定机动车辆禁鸣区,城区内环以内禁鸣喇叭。巩固烟尘控制达标成果,建成区取缔1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使用燃气等清洁燃料。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推广安装油烟净化和油水分离装置。三是抓好市容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创新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门前三包”要求的落实,确保责任书签订率100%。要在原有10条主干道垃圾袋装化的基础上,在市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制度,确保在创建验收前垃圾袋装化率达95%以上,并切实做到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日产日清。抓好城区内河道漂浮物的定期清理,确保水面清洁。重拳出击整治城市“牛皮癣”,收缴器具,端掉窝点、处罚违章人员。要规范城区经营秩序。严禁在城区主次干道上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对沿街单位骑门跨店、出室经营和市场外溢现象进行治理整顿,取缔影响城市建设和有碍市容的露天固定摊点。对流动摊贩实行定点、定人、定经营面积、定经营范围、定经营时间、定卫生保洁,统一经营设施规格,严禁拦路设摊、沿途叫卖。取缔城区主干道两侧的废品收购点,统一集中到城北村新规划的废品收购市场。严格洗车点经营条件,坚决杜绝占道洗车。按照“总量控制、式样规范”的要求,对城区邮亭进行合理布点,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取缔售货亭,彩票经营一律入室。四是加强交通秩序整顿。规范营业性客货车辆经营秩序,整治无序经营。坚决取缔无证经营“黑车”,对到期报废车辆强制报废。市建设局要会同公安、城管部门完善城区停车场规划,尽快落实到位,努力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以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契机,实施“文明交通工程”,增强市民交通自律意识,做到文明出行、文明驾驶,有效制止各种违规违章现象,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3、加强市民道德教育,努力展示城市新风貌。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市民的文明程度决定着城市的精神气度和风貌,决定着创建文明城市的成败得失。只有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创建文明城市,要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礼貌、礼仪、礼节”教育为抓手,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现代文明市民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和“诚信姜堰”建设,把建城与育人有机结合,使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与城市发展同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要抓教育提高。认真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构筑牢固的思想基础,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引领人们的创新实践。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城市精神的培育,弘扬会船精神,用会船精神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增强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市民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二要抓规范养成。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告别陋习树新风、走向文明见行动”、“文明交通工程”和“文明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广大市民学习现代城市居民必备的文明、卫生、交通、环保等知识,融教育于管理之中,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纠正不文明行为。三要抓文化熏陶。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在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力开展社区文化、镇村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等,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努力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城市氛围。四要抓示范引导。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示范街等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创建的覆盖面。认真抓好“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文明创建细胞工程,广泛吸引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体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风尚,形成关爱他人、帮贫济困、团结友爱的风尚,形成遵纪守法、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风尚,形成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风尚,真正使创建成为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过程。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如期实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各镇、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协同动作,狠抓落实。

1、强化领导,形成坚强有力的创建指挥体系。加强领导是搞好创建工作的重要保证。按照统分结合、分线创建的原则,市成立了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由市四套班子负责人、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姜堰镇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及城市建设、社区建设、综合整治、集镇创建四个指挥部。创建办设在市委宣传部,动员大会后,各创建指挥部要迅速到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班子,集中办公,把各项工作高效运转起来。凡一办四指所提的工作要求、协调确定的事项,各部门、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雷厉风行抓好落实,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讨价还价,这要作为一条纪律。各镇、市级机关各部门都要建立创建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相对集中精力抓,其他领导要积极配合抓。城区办事处、村居委会干部是创建工作的生力军,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尤其要在动员组织市民群众投身创建第一线,在社区创建的协调、组织、督查等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建设管理各职能部门和执法队伍,要发扬优良传统,吃大苦,耐大劳,冲锋在前,连续作战,无私奉献。城区各单位都要建立工作班子,服从统一指挥,确保政令畅通。

2、严明责任,形成高效有序的创建运转机制。要强化目标责任制,市创建办及四个指挥部要将所有创建指标逐项细化,明确责任主体,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分分有人保。各镇、各部门要根据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挂图作战,计分考核,确保各项目标按序时进度得到全面落实。要讲求工作效率。对经过拾遗补缺就能够达标的要确保不丢分,对经过努力能够达标的要力求拿全分,对完成难度较大的要千方百计少丢分。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抓好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到有人做,有人督促检查。要建立各项创建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创建例会、情况通报会、现场观摩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加强督查督办,严肃工作纪律,以制度约束保证各项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市创建办要对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对工作不力,影响进度的单位和个人,加强教育,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特别是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要紧盯不放,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纪检监察和宣传广电部门要充分履行效能监察和新闻监督职责,该处理的及时处理,该曝光的坚决曝光。对因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失误或重大损失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纪律、法律责任,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创建活动结束后,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就创建工作向市委专题述职。

3、协调联动,形成步调一致的创建工作合力。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三个文明建设和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各镇、各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树立全局意识,牢固确立“一盘棋”的观念,讲风格、顾大局,争做工作、多作贡献,齐抓共建、形成合力,真正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局面。市级机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凡是市里确定的重点整治项目和难点工作,要一呼百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涉及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上下一心,主动补位,杜绝推诿扯皮、推过揽功、互相制肘。各行政执法部门要针对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组织联合执法,重拳出击,政法部门要全力配合。各行各业首先要抓好自身文明创建,同时积极支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台、电视台要满腔热情地服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辟专栏,宣传创建的目的、意义、任务、措施和要求,跟踪报道创建动态,表扬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先进,对不文明的人和事予以批评和曝光,努力为创建工作赢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市上下都要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共创姜堰良好的城市形象。

上一篇:免费产前筛查工作制度下一篇:质检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