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精选11篇)

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篇1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数学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而且,这部分知识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领悟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上完课后,我就这节课的课后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通过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折一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一半是0.5,也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在出示1/2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数的意义太过仓促。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引导学生去理解、体验分数的一样,比如结合例子让学生说说“1”、“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就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的意义。在练习设计中虽然有层次性,但还缺少趣味性和创造性,应该再多动点脑筋。

上完这节课,觉得自己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好:

1、对于低年级的教学,趣味性要求比较高,这样才能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本课在这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复习和新授部分创设得不够。

2、尽管在新授部分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学生仍然对当“物品的总个数”和“平均分的总份数”不一致时,如何确定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把握不准,以至于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意料中的问题,结果又要花一定时间去处理。

3、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有待加强。

4、在练习巩固的时候,和学生的互动反馈比较少,可以帮助其他小朋友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对于数学课还需要更多的精心设计和打磨,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与思维的灵活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对单位“1”认识的渗透。教学用具: 圆、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分过什么? 师:请每位同学把桌上的纸条平均分成两份,并用手势告诉我每份是多少?(2张纸条)

师: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1张纸条)师: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半张)师:(学生不知所措时)这一张纸条的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0,1,2,3„„这些整数来表示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碰到分得的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你遇到过吗?说一说。

为表示这样的结果,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自主获取

1、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这张纸的1/2。读一读。

(2)学生活动:请每个同学从组长那里任意领取一个图形,试着折出它的1/4,并用阴影表示出来。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①你是怎么得到图形的1/4的?

②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3/4?

(3)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成果贴到黑板上?

(4)折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谁愿意到前边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它的1/4的? 追问:你为什么对折?(平均分)折三角形或圆形的谁来说说?

追问:阴影部分是图形1/4的,那空白部分呢?

通过这个练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小结:看来“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重要前提,没有“平均分”,分得的结果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那么,要得到一个物体的1/3应该怎么分?要得到一个物体的1/

4、1/6呢?

2、通过活动认识几分之一。

(1)每个小组共同从黑板上的分数中任选一个,大家一起用你们小组的图形折一折,并把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折法多。

把你们小组的成果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你们都能从中发现些什么?

(2)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来把你们小组的成果贴到黑板上,并说一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谁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3)横着观察所分的图形,你们还能发现什么?(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认识? 像1/

2、1/

3、1/

4、1/6„„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读、写法。对于分数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1)自学要求:看书互相说说你又学到了有关分数的知识。(2)汇报 板书:

„„„„分子

—— „„„„分数线 2 „„„„分母(3)练习读、写分数

请每个同学在纸上写一两个分数,并把你写的读给小组同学听,再互相看看写的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切成7块,每块是它的()分之()。

2、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分之()。每份长()米。

(四)生活中的分数

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出示黑板报图,说说“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呢?哪一部分大一点?

2、提问:你能举些生活中分数的例子吗?(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补充)

3、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分子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断及反思 篇2

从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学生在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时会有两个认知障碍:首先,不习惯把一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其次,教材中的例题是把一盘桃(4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个数是一个整数,学生对用分数表示觉得难以理解。如何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建构,笔者进行了尝试。

[实践]

一、唤醒旧知

(课件出示实物图:一个桃的■、一个蛋糕的■、一个正方形的■……)

师: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数吗?

生:分数。

师:既然认识,就是老朋友了,打一下招呼吧!

生1:你好!■。

生2:Hello!■。

……

师:这个■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表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来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 直观感悟

(课件出示一盘桃)

师:老师这儿有一盘桃(将例题4个桃改为满满的),分给2只小猴。你想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生:我想从中间平均分,因为平均分公平,大家没有意见。

师:(电脑演示)。那么,每只小猴分得多少呢?

生:(略)

师:这两个■相同吗?(1个桃的■与1盘桃的■比较)哪儿不同?

(学生互相讨论后交流)

三、 自主操作

师:下面请大家拿出操作纸,图中有6个苹果,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分好后给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屏幕显示: 先分一分、涂一涂,再说一说。

我想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这些苹果的■是()个。

(学生操作后交流)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为同桌在■内画些☆ ,让他平均分一分,分好后给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屏幕显示:先分一分、涂一涂,再说一说。

我想把()个☆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这些☆的 ,

这些☆的 是()个。

(学生操作后交流)……

[反思]

1.创设情境,唤醒旧知。

复习铺垫时,教者改变了以往繁琐的习题呈现方式。首先创设这样的情境: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数吗(实物图)?既然认识,就是老朋友了,打一下招呼吧!接着提问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分数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既认读了分数,又理解了具体分数的产生。

2.活用教材,建构新知。

本课例题:把一盘桃(图上画着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在思考时,容易受4个桃平分后是一个整数的影响,产生思维分歧。教者采用弱化“数量” 强化“份数”对其进行了处理:呈现满满一盘桃,演示从中间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学生从直观图形中感知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理解新知的本质含义,体会新知的内涵。教者结合实物图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相同吗?(1个桃的与1盘桃的)从而有效地探索出本课的重点——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3.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分数的含义是抽象的,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是矛盾的,解决它的途径是直观操作。直观操作可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用外显的动作促进数学思考,把具体的感知上升为抽象的思维。教者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了较大的空间:第一层次,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由于学生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在动态中生成了6个苹果的;第二层次,把分椭圆中☆的主动权都还给了学生,结果创造出更多的分数,交流中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些分数的产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例1,例2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迁移等能力。

3.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 明天,小明要和同学们去秋游。出示小明和小丽:这些东西是他们俩合买的,请你帮他们分一分。4个苹果 2瓶水 一个月饼

2、师:怎样分才能做到公平合理呢?(板书:平均分)我们就一起来用击掌表示分的结果。”

1.)把4个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掌声表示。

2.)把两瓶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瓶呢?掌声表示。3.)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呢?掌声表示。

3、分月饼时引导: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有的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掌声表示出来,是不是这样呀?好,别急,先用语言告诉我每人分多少?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这块月饼的一半。

板书:一块月饼

一半

让我们用圆纸片代替月饼,看看这块月饼的一半是怎么得来的?展示学生折的。

4、师紧接着问:他们分得的这半块月饼还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学生会回答:不能。老师告诉大家可以用分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后一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一半”。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

(一)操作感悟,体验“1/2”的含义。

1、师:如何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呢?请看屏幕。(课件动态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刚才我们看到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几份?(两份)每人得到了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那么另一半呢?(也是这个月饼的1/2)。这个分数怎么写呢?下面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1/2。师:先写中间的小短横(-),把月饼怎么样?(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几份?(2份)再写小短横下面的2,每人得到月饼的一份,最后写小短横上面的1。这个分数读作二分之一。(板书)

2、师: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你想知道它各部分名称吗?(想)师:那老师给你们一个自学的机会,把书打开,翻到90页,1/2这个分数各部分名称在90页,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它各部分名称都叫什么,知道了以后把书合上,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指名回答

师:请问小短横叫什么?(分数线)(师边板书边说:分数线它表示把物体平均分。)

师:小短横下面的2叫什么?(分母)(师边板书边说:它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

师:小短横上面的1叫什么?(分子)(师边板书边说:它表示取了其中的一份)

3、师:你们认识二分之一了吗?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了吗?

1/2除了可以表示月饼的一半,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桌上的图形找一找,看看自己能否找到这些图形的1/2?用斜线涂

上颜色并写上1/2。请前3名的同学上台汇报。(播放音乐,音乐结束,学生停止活动)

学生演示汇报:

生1:我将正方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生2:我将圆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圆的一半。

生3:我将长方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

„„

4、师:同学们把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些图形的1/2。)

师:1/2不仅可以表示半块月饼、半张纸、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个苹果呢?

师:以上所分的物品不一样,所折的图形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都是平均分成两份)

5、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请你们当当小裁判,(课件出示)

(二)继续体验1/4的形成过程。

1、我们刚才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如果又有两个同学吃,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使他们每人得到的同样多呢?我们用圆形代替月饼,请谁上来分一分。

2、谁来说说,他是怎样分月饼的?(他把月饼平均分成了4块),小明分了其中的一块,(涂色),这一份是月饼的多少?请学生上来写1/4.3、课件演示月饼的1/4.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小明首先分到月饼的1/2,现在分到月饼的1/4,现在分得多些还是少些?为什么?

4、表示正方形的1/4.抽取不同的折法到台上展示: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1/4)让学生在自己的涂色部分写上1/4。

5、观察:上面都是正方形纸,每一份图案不同,为什么都用1/4表示?(都平均分成4份)

(三)体验几分之一

1、师:像1/

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创分数。师:同学们你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能用你喜欢的学具表示出更多的几分之一,请你动手折一折,表示给大家看。(学生折一折,涂一涂)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教师表示出1/3.(教师选取部分,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应用刚才1/2的得来,推导得到1/4,再到几分之一。这一环节可以说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安排,其最大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本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三、巩固拓展,应用促学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由简到难,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参与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全课总结,疏理评学

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难点: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喜欢郊游吗?在一次愉快的秋游活动中,小红和小军也去了。我们看一看他们在郊游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2、出示例题图:

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 质疑:碰到了什么新问题?你有办法解决吗?

3、板书:认识分数

二、认识1/2 1.继续讨论怎样分蛋糕。

把1个蛋糕平均分2份,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蛋糕分一分)

提出要求:把1张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水彩笔涂上颜色。展示学生的操作结果,并说明:把一张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追问:这张圆纸片中,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没有涂色的部分呢? 介绍1/2的写法和读法:

(出示趣味数学故事: 二分之一自述

我是二分之一,小朋友,你还不认识我吧!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分数,是分数家族中的一员,我们分数家族大约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我那时的样子还不是这样的,只有分子和分母,没有中间的分数线。我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半”吧!),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读一读。

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提问1/2的分母是几?分子是几?

强调:现在你知道小红和小军各分得多少蛋糕了吗?

质疑:这样分(演示不平均分),每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强调平均分)2.教学“试一试”:长方形的1/2

师: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涂色作品,组织交流,展示各种不同折法?这些长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几份?每张纸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哪个数来表示?

三、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

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选择。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四、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教学第99页例题。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你准备好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1/2>1/4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估一估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4、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5、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生活中的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看到这些东西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用什么分数表示想到几分之一?

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课本100页的第5题 板书设计:认识分数

平均分

二分之一

写作:1/2

四分之一

写作:1/4

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篇5

从整数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分学具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巧妙地帮助学生从整数到分数进行了一次数概念的扩展。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课上,我鼓励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受到平均分的意义。遇到一个圆形要同桌分时,学生体会到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要平均分圆形的过程中,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在分学具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再次感受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图形,只有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才可以用1/2来表示。然后在认识几分之一时,也让学生自己创造分数,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分数。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尊重学生,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气氛。

此外,由于本人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1、本节课我在控制课堂节奏方面做得不够好,前松后紧,前两个例题教学得很充分,第三个例题教学略显仓促。

2、在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过程中有时过于急躁,代替的多,放手的少,应根据学生情况多鼓励学生说一说,生生互相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6

1、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从分月饼引出教学主题,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新知是多么有趣,富有亲近感,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2、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注意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新知,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在学习1/2、1/4等分数时,让学生通过折纸、交流想法发现了不同的折纸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篇7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学具准备:学生用纸(每人一张长方形纸、每人2张圆形纸片),水彩笔。

一、引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你能说出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视频:孩子分蛋糕的视频,甲先分成8份,最后又来了一个孩子,甲将自己的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那么最后甲分得了16分之一的蛋糕。

师提问:在这个小广告中你看到了哪些分数呢?

生讲课师板书分数

师:孩子们,生活中这样的情况特别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总会发现他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

二、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助学题一。(生齐读)

谁来大声的帮我把讨论要求读一读(PPT出示讨论要求)

生讨论

师巡视,找到班级里比较差的一份助学单(可以是没有进行平均分的、也可以是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开始)

全班交流:

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我仔细倾听了小组内的讨厌,有些同学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达出来,希望在接下来的全班交流中,你们能不吝啬自己的表达,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

1、生1: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学生有补充和提问两种,先从提问开始。

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几分之几吗?

生:将直条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分之1,其中的两份是4分之2.生补充:我要对你的说法进行补充。2个4分之一也就是4分之2。

2、生2:学生进行另一种平均分的补充(注意学生的每一种分数都要讨论到的点是:每份是8分之1.2份就是8分之2;或者2分8分之一是8分之2.)

3、生3:

师:同学们,刚刚同学们几种不同的分数,你发现他们都创造了什么分数(或者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几分之几;生:他们都选择了其中的几份

小结:3个几分之一都是几分之3.师:根据大家的小结,我们来看看你们的分数大小比较。这个问题谁先来。

生:我得到的两个分数是:

。他们的大小比较是:。

生1:我赞成你的想法,根据你的图形可以看出来。

(可以请3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比大小)

生2:我有一个小口诀: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

师:板书。

师:那下面我们用大家的发现来观察几位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

三、辨一辨

师:大家观察真仔细,也很认真倾听小伙伴们的发言。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请大家完成这道题(PPT出示辨析题)

四、创造几分之几

师:看来一点也难不倒你们,那么我们一起来进入助学题2.生讨论(教师巡视找出班级里有一样分数但图形不一样的)

师:展示8分之4,生讨论

师:有没有也表示8分之4的同学,但图形和他不一样的。

生展示:

师:仔细观察他们的图形,为什么都可以用8分之4来表示呢?

五、练习题

1、想做2讨论:

生汇报,生提问。

师:做这道题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师: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他们都是将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而且涂色部分和不涂色部分加起来就是一个整体。

2、想做5讨论

出示一个错误的答案,全班进行辨析。

六、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篇8

教案

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年级/班级

日期

课题

几分之一

知识类型

执教

设计时段

新授

教材简析

课标

要求

能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实物、图形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理解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单元

目标

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分数。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学情确定“应该怎么教”)

三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期的转变磨合中,初步已经进入了中高年级的学习状态,数学语言表达也比较规范,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几分之一的认识,可以借助实物操作,同桌讨论,小组探究等方式来学习,通过切实的操作,体会分数的产生,进而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

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物、图形的等分活动,感悟分数产生及其意义,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认识分数单位;

2、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分数。

3、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进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学文化,感知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同时体会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的基本属性。

育美课堂目标

(从教学内容出发提炼教学中渗透培育“智慧美、文化美、人格美”的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进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学文化,感知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同时体会分享的快乐。

准备

多媒体、纸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评价方式

一、情境导入

1、故事引入

春天来了,学校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小朋友带了很多食物跟大家一起分享。

根据图片(出示图片),列算式,引出平均分,并用一句话说一说。

将xxx平均分成2部分,每人分到x个xxx。

2、巩固“平均分”

二、活动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现在,小胖和小丁丁只有一个披萨,该怎么分?

把一个披萨饼平均分成2部分(板书),每一部分是这个披萨饼的多少呢?

(1)认识:

二分之一

(2)二分之一的读写

(3)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

2、进一步探究二分之一。

(不同物体或形状的二分之一)

质疑:为什么它们的一半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3、认识四分之一

(1)折一折

写一写

拿出小圆片,用它来代替蛋糕,找出四分之一。想一想要找出四分之一,第一步先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对折?

(2)

写分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再次强调书写以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3)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

4、认识几分之一

(1)一次对折是二分之一,二次对折是四分之一,三次对折是多少?(猜测、验证)

(2)进一步认识:五分之一、六分之一……

一个整体等分以后,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5、小结:

(1)这些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都可以看作整体,那么我们可以说把整体平均分成几个部份,每一部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板书)

(2)分数的产生

通过刚才分一分的活动,我们发现当我们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所分出的数量没有办法用我们所学过的整数来表达时,就产生了分数(板书︰分数)。二分之一就是其中的一个。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几份,今天我们所学的分数分子都是1,所以代表取其中一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6、简要了解分数的由来

三、巩固运用

1、书P44页4、52、辨一辨

(1)把一根绳子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三分之一。

()

(2)九分之一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一份。

()

3、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4、看视频,找几分之一。

四、拓展提高

1、猜一猜哪条彩带更长?

五、收获总结

谈谈收获,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看图说话

(我把xx看作整体,xx是其中的部分。)

根据题目口答

分一分、说一说、折一折、写一写

巩固练习

复习整体和部分是相对的,整体可以是一群、一堆,也可以是一个。

通过逐一的口答练习,过渡至1÷2,当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要用分数表示,顺其自然地引出分数。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是一个全新的认识,等分活动就是分数的基础,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掌握,所以用“平均分”来替代,首先通过圆的平均分,在面积、形状上都统一,来表达分数,进而再到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图形的平均分(面积相等,形状不同)。把三年级学生只注意到整体被分成几块,而没有注意到每一块是否相等这一难点突破,强化“平均分”的意识,使学生养成使用分数前首先判断其是否等分的习惯,以逐渐把握分数“整体——部分”的意义,明确只要平均分,每一份就能用几分之一表示。

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以此感受我们的古老文明。

体会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处不在。进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学文化,感知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同时体会分享的快乐。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

几分之一

披萨饼

披萨饼

二分之一

一个

整体

平均分成几份,每一部分是这个

整体的几分之一。

八分之一

像1/2、1/4、1/8……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线……

……其中一份

……平均分的份数

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些整数知识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次接触分数,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细细品读了教学参考,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四个苹果两人平分、两瓶水两人平分、把—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多少”.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帮助学生强化了“平均分”的意识,同时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半个蛋糕叫做这个蛋糕的1/2,也就是1/2个蛋糕。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体会分数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也为学生进—步认识1/2积累经验。实践证明,让学生表示半个既强化了平均分,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1/2找到了原型,也为学生进—步认识1/2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平均分”是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是产生—个分数的前提,所以在教学开始,我通过旧知,紧紧抓住”平均分”这—关键问题展开教学,既突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自然地从整数引出分数。通过2次分蛋糕,引出了“—块蛋糕2人平均分,结果如何表示”的问题,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激起了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新授部分作好了辅垫作用。

2.真正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建立概念。

把二分之一的教学做为教学重点,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通过电脑演示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折—折、涂一涂、说一说等环节,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关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认识到把—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把不同形状的纸片折—折,并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进—步丰富了1/2的表象,同时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1/2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1/2的含义。接下来我进行类比迂移,认识四分之一.请学生继续用纸片表示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通过操作,使学生进—步掌握分数的意义。在感悟的基础上1/5、1/6、1/7、1/100等等,学生很轻松的就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分数,同时也进—步明白分数的含义。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折纸的同时.还要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几分之_。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4.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在认识几分之一后,通过发现生活中的几分之一,让学生感悟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5.练习层层推进,适当拓展。

练习以基础知识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以基础知识为扩展。同时在最后的看视频找分数中,渗透了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由平均分而感悟到多一些“关爱与分享”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 篇9

教师

杨海强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1—92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自己往下写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感,教学中渗透公平、公正的做人、做事的德育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建立几分之一分数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各类卡片图,各类折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T: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在奥运赛场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老师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来教育我们,你也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小法官和小老师吗?(想!)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小华、小丽两个小朋友。

a:出示4个大苹果,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要求学生说出“平均分成两份”,学生上去分好。)

b:出示2瓶矿泉水,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分。)

c:出示1个蛋糕,又该怎样来分?(齐分,学生上去分。)(小结:我们都把它们进行了“平均分”板书。)

d:出示一个大饼,你能公平公正地来分一分吗?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揭题: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它叫做“分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不断摸索:

1、认识。

T:刚才我们把一个大饼通过平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就是“ ½”。那“½ ”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把大饼平均分成了2份,再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½ ”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大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师拿起分好的大饼:左边这一份是整个大饼的,那右边这一份呢?(齐说:)

同桌活动:从信封中拿出各种折纸,你能折一折这些图形的吗?(请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

T: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折一折了(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折纸,随便一折,将它剪下,举起一块说是“ ”。)(学生反对,强调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 的例子?(学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折出来,画出来。请学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纸,折出自己想出的一个分数,用画阴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教师选取部分,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一口气来说一说:

2、用手势来判一判:

3、它是一个长方形,把它这样对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块上涂上颜色,你知道每种颜色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吗?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今天,你收获了多少,能一起来分享吗?

2、课外,请你再去折一折,你还能折出多少分数来?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10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内容。【教学目标】

1、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学具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水彩笔,直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聪聪和明明要出去郊游,想请大家帮他们分分东西。愿意吗? 师:先来看这四个苹果,你想怎样分给他们呢?每个人分两个,可以用数2表示。

师: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就叫做平均分。你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吗?(板书:平均分)

师:接着看,两瓶矿泉水怎样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一瓶,可以用数1表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1)初步认识1/2 师:只有一块月饼,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怎么分?(生回答)老师来试试,是这样吗?(课件演示从中间切开月饼的过程)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

师:同学们,前面每人分得的桃子可以用数2表示,分得的可乐可以用数1表示,一半还能用这样的数表示吗?

师:一半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板书:1/2),1/2是一个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师:那么这个1/2表示什么呢?

师:(课件演示)一起来看,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课件中左边半块月饼闪动)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这块月饼的1/2。

师:请大家先跟着老师说一说。(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1/2。)谁能自己说一说?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这一份(指着课件左边半个月饼)是这块月饼的1/2,那这一份(课件中右边半个月饼闪动)可以用1/2表示吗? 小结:看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块月饼的1/2。(板书1/2完整的含义)

师:这里“它的”指的是谁?怎么理解月饼的1/2,谁来完整的说一说什么是月饼的1/2?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那么二分之一应该怎样写?伸出手跟张老师一起来写。先写中间的一条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在短横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最后在短横上面写1,表示这样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会写了吗?自己在课桌上写一个1/2,并读一读。(2)进一步认识1/2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月饼的1/2.你们想不想利用手中的一些学具也来表示1/2呢?

师:请听活动要求,请你从学具中任选一张纸片动手折一折,折好以后把表示1/2的那一份用斜线表示出来,然后用彩笔写上1/2。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汇报。

谁愿意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说给大家听一听。(一生展示用圆形表示1/2)

说的真好,他用圆形表示出了1/2。有谁选择的图形和他的不一样? 师:圆、正方形、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

小结: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形状的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贴出1/2的图片)

2、认识几分之一

(1)通过折纸认识四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如果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呢?(课件)像1/

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师:那你能折出这张正方形纸的1/4吗?

汇报交流:他表示出了1/4,还有谁也表示出了1/4,把你的作品举起来,这么多同学都表示了1/4呀,我们选择几个来看看。

师:同学们请看,这几个同学都是用正方形表示出了1/4,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折法不同)师:既然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正方形的1/4呢?

小结:看来,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4来表示。(2)课本93页 “做一做”第一题

3、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师:你会折出一个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吗?(学生自由折,上来演示,并将学生折的圆纸片在黑板上。)

(2)出示两个分数之后,请学生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问: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样比的?

(3)再请学生展示折出的分数,并与前面的分数进行比较。

(4)师:老师折出了这张纸的,你认为这个 应该排出哪里呀?

(5)师:如果折出圆纸片的,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同一个物体平均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6)课本93页 “做一做”第2题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1、第96页第1题 2.第96页第2题

四、生活中的分数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课件出示:(1)出示外国国旗,看了后你会想到那个分数?(2)黑板报图,说说“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呢?哪一部分大一点?

2、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你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b、认识1/

3、1/5 师: 老师也用图形表示出了几个分数(课件出示1/

3、1/5),看一看,我表示的是几分之一呀?谁能说一说1/5表示什么含义? d、认识几分之一

师:一起来看一看,今天我们都认识了几分之一?(板书1/

2、1/

4、)除了这几个分数,你还能想到几分之一?

师:像1/

2、1/4,以及刚才大家说的1/

7、1/9等,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点?(板书副标题:认识几分之一)(2)寻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到生活中看一看。(课件出示主题图)请你观察图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在这幅图里找到几分之一?谁还找到了不同的分数?

三、练习巩固

1、第93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下面的数学活动。你们有信心吗?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题目要求?会写吗?这是课本93页 “做一做”第一题,请在书上完成。师:谁来说一说你写了哪四个分数?他写的对吗?这些分数表示什么含义,你们知道吗?说来说一说第一个1/3表示的含义?其他三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同桌互相说一说。

2、第96页第1题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动笔涂出几分之一呢,请找到课本第96页第1题,比一比谁涂得又对又快。(一生展示)其他同学涂得怎么样,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3、第96页第2题

师:请同学们接着看,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是否正确?请你用手势表示出来。判断之前先想一想,听老师喊准备-出示,再出手势,明白了吗?

小结:看来,只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其实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分数,有关分数的知识还有许多,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研究。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几分之一5 分享到:

2012-04-17 17:55 作者:

来源:网络资源

字号:T|T 摘要: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100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认识几分之一。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由分几个东西每人能分到整数个到分1个蛋糕,每人分不到一个,体会分数的产生过程,而后通过实物图直观显示 的意义。“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提供了许多练习形式,为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奠定了基础。借助于圆纸片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不仅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1、谈话:同学们,在家里或在学校你们有没有分过东西呀?(请学生说说分东西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思考教育,并导出“平均分”)

2、出示例1图(先不出示蛋糕)。问:图上两人在分什么呀?谁来帮他们平均分这东西呢?(根据学生说的结果,板书:2个、1瓶)

3、出示蛋糕,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桌说说看,你打算怎样分呢?(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分的过程。)

4、问:每人得几个呢?(板书:半个。)

5、师:刚才我们平均分了三样物体,得到了三个结果,你觉得哪个结果比较特别呀?(体会“半个”这个结果的特别之处:〈

1、是汉字。)

6、你能创造一个数或者符号来表示半个吗?(学生独立创造,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7、你想知道现在人们用哪个数来表示一半吗?(板书)介绍这个数的来历。问:人们为什么用这个数来表示一半呢?(同桌议一议,初步体会各部分的含义)

8、师:这个数就读作“二分之一”,其实,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像 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分数。(板书分数)

9、下面谁来说说看,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一个蛋糕的 的?

[评:这一学习过程自然又流畅,学生不知不觉中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并积极的创造分数,并与 比较,体会了分数的优越性,并且初步理解了分数各部分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理解 的意义

1、师:吃完了蛋糕,他们又玩起了折飞机,可是纸只有一张三角形的纸,怎么办呢?(让学生说说怎样平均分?多媒体演示分法)

2、师“这样平均分成2份以后,每一份都是原来这张纸的。

3、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的。你还会找出其它图形的 吗?(学生动手折)

4、学生交流。

找长方形的 时,请几位同学分别演示,多媒体演示并比较几种分法。

问:为什么折法不一,形状也不一样,却都是这张长方形的 呢?

[评:理解 是理解其它分数的一个基础,教师以 为突破口,采用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的方法,特别是找长方形纸的 的多种方法,使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体会。]

三、尝试迁移,设疑激趣,认识

1、有人也找出了几个图形的,(出示图)你认为对不对?同桌讨论一下。

2、那你认为图3的涂色部分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你是怎样想的?(同桌说一说)

3、问:除了红色部分可以用 表示外,还有哪部分也可以用 表示?

[评:从 到 的教学,过渡自然,学生通过迁移、比较、讨论,很好地理解了 的含义。]

四、大胆猜想,自主探索,认识其它分数。

1、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猜猜看,你觉得还可能会有其它分数吗?能把它们写下来吗?

2、学生汇报,师示范写。

(选择其中的一个分数,请学生用圆纸片折一折,说一说。)

3、师: 有没有? 呢?(师生一起写)

师:其实分数各部分都有它的名称。请自学教材P100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吗?

问:为什么这些分数的分母都不一样呢?为什么它们的分子都是1呢?

[评:认识分子是1的其它分数,形式较为开放。并通过学生自学,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最后一题的分子、分母的比较,学生更深化了对分数的认识。]

五、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师:你会折出一个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吗?(学生自由折,上来演示,并将学生折的圆纸片在黑板上。)

2、出示两个分数之后,请学生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问: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样比的?

3、再请学生展示折出的分数,并与前面的分数进行比较。

4、师:老师折出了这张纸的,你认为这个 应该排出哪里呀?

5、师:如果折出圆纸片的,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那我们一开始折出的,又该排在哪里呢?为什么?(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评: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通这借助折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并为它们排队的方式,符合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也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六、生活中的分数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出示黑板报图(将其改成 和 的大小),说说“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呢?哪一部分大一点?

2、师:你能举些生活中分数的例子吗?(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补充)

[评: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3、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七、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你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评:最后一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知不觉中将课堂引伸至课外,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总评]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集中而又不单一,教者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先获得感性认识,又通过观察、折纸等实际操作,把图和数有机结合,在读者讨论、交流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几分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尺子、彩色笔。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来到中心校,非常高兴。更高兴的是见到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老师想跟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愿意么?

师:既然我们都是朋友了,那大家能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么?

师:老师这有4个苹果,老师要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老师应该怎样分? 师:那老师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 师:看!老师这还有几个苹果?

师:那老师把这一个苹果也平均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 师:教师演示:苹果的一半

那这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师:关于分数,你们想知道什么? 我们想知道什么叫分数?

分数怎么写?

分数怎么读?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中的一部分----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动手折一折,建立表象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纸。那你能找到这个图形的一半么?自己动手折一折。

生:展示作品,说说怎么折。

(2)教学读法、写法、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意义。

师:刚才这个同学用对折的方法。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它的一半。我们除了可以用图形来表示一半以外,还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板书)师:怎么写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先画一条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在分数线下面写分母2,在分数上面写分子1。(板书1/2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读法。从下往上读1/2。

师:那分母2表示什么?那分子1表示什么?(明确分数意义)

师:出示图片,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么?

(3)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认识1/

3、1/

4、1/5…..并指导这些数都是分数。

师:这个图形能用1/2表示么?

师:这个图形把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

那其中的一份就叫?

为什么是1/3?

师:展示图形:那老师继续往下分,看看平均分成了几分?一份是多少?

那老师继续往下分?又平均分成了几分?那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师:如果老师接着往下分,还可以出现几分之一?

师:小结:想1/

2、1/

3、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4)再次操作,创造分数。

师:你还想认识那些分数?请你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你想表示的几分之一。

(学生动手折纸,画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展示作品。)师:选择1/4这个分数。问:谁还找到它的1/4。

(学生展示作品)

师:为什么折法不同,都能用1/4表示呢?

师: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的物体,它的1/4是一样大的。(5)比较分数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相同的物体,分的分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反而越小。)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折一折,验证规律)

师:你们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么?

1/3和1/5谁大?

1/6和1/4谁大?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师:同学们学的真是太快了。太棒了。那老师要考一考大家,你们敢于挑战么?

1、说,说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

2、涂:看分数,涂颜色。比:谁吃得多?谁吃得少?比较分数的大小.4、看:涂色的部分占图形的几分之几?

5、想:你是你同桌的几分之一?你是你这一小组的几分之一?你是全班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延伸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在这之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没有接触过分数,从整数到现在的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面的扩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同时,它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下初步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小数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分数初步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四、教法、学法

1、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针对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议一议,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同时努力使整堂课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验乐趣,发展创造性。,3、从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空上都得到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地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五、教学具准备

苹果,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纸片,彩笔、绳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把4个苹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较公平,每人分几个?(老师要强调平均分),接着再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最后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教师演示后,提问那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找生活中物体的一半,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绳子、长方形纸片找一找,说说是怎么找的。(小组合作交流)

(2)演示汇报,并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和含义。

(3)在自己折的图形中找到二分之一,写一写,再说一说它表示什么?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物体的一半出发,沟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认识四分之一。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又分到几分之一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4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动手操作)

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圆形,体验自己分到了多少,在相互合作中去感悟、去比较、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

(2)实践活动。拿出准备的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看谁的折法多。(展示成果)

展示小组合作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观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3)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指明回答)

3、比较分数的大小

(1)老师可充分利用例3的直观图,制成课件,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先用一个圆表示出二分之一,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出四分之一,随后进行比较。

(2)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直观观察,体会到:同样大的图形“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的规律,从而到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实践,巩固运用

1、做一做第一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交流。

2、做一做第二题,共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巩固了例3的知识。

3、用长方形或绳子折一个喜欢的分数,介绍给本组同学。

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本课重点,分层练习,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既有知识性,有趣味性,又有创造性,还呼应前面的看图写数预赛,达到了理解教学内容,真正认识几分之一的目的。特别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为学有余力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3.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教具准备:月饼实物图、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趣激学

导语:“同学们,孙老师早就知道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聪明机智,反应很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个小比赛:比比谁的手势快。”(听问题出手势。)

师说问题。

1.有6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块?手势表示。

2.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块呢?手势表示。

3.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呢?手势表示。

[第3个问题学生可能知道,但在用手势表示时可能不知所措。] 引导:我看到大家的手势有点乱,有的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手式表示出来,是不是这样呀?好,别急,先用语言告诉我每人分多少?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这块月饼的一半。

[如果学生表述不清楚,教师进行引导] 板书:一块月饼

一半

引导:那我们先来看看这块月饼的一半是怎么得来的?

课件演示:将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

问:是这样分吧?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分的,得到的是这块月饼的一半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关键是认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引导:把这块月饼平均分,也就是使分得的两块大小相等,这样就得到这块月饼的一半。那这块月饼的一半还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

学生会回答:不能。

引导:像这样的“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表示了,这就是刚才同学们不能用手式表示的原因。有谁知道这个数怎么表示吗?

学生能答出: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

引导:二分之一,用数字可以怎样写呢?老师在黑板上写,看和你想得一样吗?教师板演。问:谁看清了老师是怎样写的?指导学生书写,适当指导。

引导:知道这是什么数吗?(生: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后一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一半”。]

二、凸现主体,顺思导学 1.认识图形的。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表示。(出示一个圆形)老师这有一个圆形,谁能表示出它的呢?

指名尝试,用阴影表示其中的,并写在圆上。

引导这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得到圆的的,加深学生的认识。

2.创造图形的。

引导:在同学们的桌上有一个长方形,请你想办法表示出它的。

学生自主尝试。

指名汇报、展示不同的折法,强化认识。

引导:同学们想一想,虽然我们折的方法不同,得到的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能用表示呢?

重点理解: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问:在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过程中,有一个词是很重要的,谁听出来了?

随学生回答重点标注“平均分”。

问:为什么这个词最重要呢?说说你的想法。

重点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

3.判断: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用表示对吗?

注重学生说理的指导。

[设计意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回味并理解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这样安排既遵从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也适合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把知识的教学以恰当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形象直观,一举多得。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在学习新知中锻炼了能力。以游戏自创的形式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建立的表象。巩固了对所学分数的进一步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三、迁移类推,引导探学

1.认识。

引导:刚才把一个月饼、一个圆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出示一个圆,通过对折平均分成4份,贴到黑板上)像这样,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一份涂色)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学生能答出。

指导学生叙述完整: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板书:四分之一。)

问:写成数字形式谁会写?(指名板书。)

问: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也是这个圆的呢?(学生上前指。)

2.探究。

引导:同学们现在又认识了,如果让你们自己表示出一个图形的,能不能做到?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从纸袋中任选一种图形,表示出它的;二是折完后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交流。

指名代表小组汇报、展示。

重点理解:只要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应用刚才的得来,推导得到。这一环节可以说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安排,其最大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本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四、自主探究,应用促学

1.判断分数。

师:(指黑板上的分数)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那你们能不能判断下图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是多少?

2.写分数。

下图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3.看分数涂色。

4.找分数。

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分数,还会判断分数。现在我们去游乐园,看看在那里能不能找到分数。(课件出示主体图,指明学说,其他学生评判。)

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一个分数吗?

5.创分数。

引导:拿出长方形纸,先想一想你能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然后试一试。

6.动脑筋。图中的各涂色部分分别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由简到难,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参与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全课总结,疏理评学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疏理一下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都有哪些提高。

上一篇:中国七夕节几月几号下一篇:下象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