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精选8篇)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 篇1

教育技术学是新兴的迅猛发展的学科和专业。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同时是核心专业)、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与专业建设团队,共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7人(拥有教育技术学教授的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博士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10项。

建有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精品教材(全国教育技术学科唯一的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精品教材,2009年以来连续取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建有2门省精品课程,1门省研究生优秀课程,取得省本科生毕业设计一等奖(学校“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唯一的省毕业设计一等奖)。2008年以来师生连续取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育软件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国际大学生DV比赛二等奖。创新的“干线式”方法和一些本科生培养制度,在全国得到推广。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以研究生研究成果多层次高、就业去向好、发展后劲足为研究生培养特色。每年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30人左右,招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20人左右。2012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有15人进本科高校工作,其中3人进“211”高校工作,1人考取“985”高校博士。2012年在读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超过50篇。自从2005年首届研究生毕业以来,取得3篇省优秀硕士论文,10项省研究生创新项目。

本科生以能力强、考研率高、就业率高、就业去向好,享有盛誉。2012届考研录取率35%,其中60%以上成为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

2009年承办的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成为中国教育技术史上层次最高、人数最多的教育技术学术盛会,与会代表500多人。

创建的“教育技术学科网”年访问量百万人次,成为教育技术学人的精神家园。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教育技术学教师为主体创作拍摄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最高奖——理想杯。

本学科的以下方向已形成鲜明特色:

1.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2.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研究

3.特殊教育现代化研究

4.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5.网络与远程教育研究

6.教育电视研究

7.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研究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 篇2

一、关于大学语文学科归属

要想更好地推进大学语文的向前发展,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大学语文的归属性问题,大学语文应该从目前的教育学科转变为文学的学科,其专业性质也应该从以往的课程与教学论转变到中国汉语言文学大学教育专业。

要想构建一个成熟的专业首先要对该专业进行最为准确的命名,通过查阅目前的国家学科目录发现,目前大学语文属于课程与教学论的范畴,其与大学化学、数学、体育和物理学科一样都是属于同一个二级学科。这种命名以及归属的方式无疑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学科归属逻辑,而且即便是在高校的内部对于这种归属和命名方式的了解也不多。由于大学语文本身并不包含过多的政治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学理的探讨。

从实际来看,即便是中文学科的内部,对于大学语文本身的学科归属问题也缺乏足够的关注,更不用说引发质疑了。由于大学语文学科本身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个学科,而且又是国家规定的必修学科,因此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已经成为一种不需要去进行证伪的学术前提,对于其进行重新的探讨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无独有偶, 目前我国大学教学体系中的诸多课程都已经有此迹象,这使得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困境当中,而这个困境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学科外部的思想环境,更是因为高校教育部门和工作者对于学术的梳理不够清楚甚至不去梳理而导致。长期以来,我们对那些相对固定甚至成为尝试的学术内容缺乏进行反思的能力,这就导致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对以往的思路进行一些转变,对那些我们原本认为习以为常的学术前提进行思考和探讨,我们就会发现这当中有许多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些本身值得去验证的学术前提进行了忽略,而且我们在这些学术前提的真伪确定之前进行了相关的并不知道对错的学术研究,这使得我们得出的结论往往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要想对大学语文学科进行突破我们首先应该从反思开始,不管是反思常识还是反思前提。在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之下, 很多的学术前提在本质是思想上的前提。而这种前提的本身是先验而且预设的,对其进行证伪无任何的意义。

大学语文学科的归属以及专业的命名,目前来看似乎已经是常识和前提。但是如果我们从教学实践以及学术的逻辑方面来进行分析,我们则会发现对大学语文的命名与其实际的教学内容并不相符, 因此大学语文应该更多的被归类为我国汉语言文学下属的一门中文的学科。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

我们拿大学语文与其他的专业性的语文教育来进行比较,发现大学语文目前仍处于一种学科边缘化的状态之下。目前大学语文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学科所具有的一些一般的条件,但是如果大学语文想要发展成为一个自主而且完整的学科,必须要建立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独立性。

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发现,大学语文与其相比的确存在知识的结构以及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普及性上的差别。

(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普及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当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对于学科的价值评价以及研究的过程不是从教育最为本质的学生和教学来进行出发,而是以教师以及科研作为主要的研究出发点,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以及提高无疑是非常的不利的。目前在我国的人文教学当中,我们真正缺乏的恰恰是对于人本身的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面,我们要更加地注意对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进行区分,然后要充分地注重学生知识结构上面存在的不同特征,大学语文课程本身面对的就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时最为注重的就应该是常识性的教育。作为一门一般的人文学科,我们教育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三个基本的原则,即:核心知识的个性化、基础知识的标准化以及背景知识的多元化。

(二)做好学科设置的独立性与综合性

二十世纪末期,曾经掀起了一阵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 的热潮,各个相关高校纷纷地开始进行机构以及课程的设置,一时间成为最热点的话题。但是,由于其根源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说劣根性,我们很难避免对于功利性和其制度痼疾的追逐,因此这段“热潮”也很快地就散去。在此“热潮”退去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对于这阵所谓的“热潮”来进行反思,这当中有两点最值得我们来进行关注:首先是,教育采用运动的方式绝对不能实现其功能性; 然后,素质教育并不能进行“拼盘化”。

由于这场所谓的素质教育运动热潮,本身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受到这些功利性的驱使,也就是说其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 因此,在其推动的过程当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所谓的功利性的设计,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之间常识性的补课。其中还为理工科的学生开设了众多的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课程,从而把本身是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方式,转变成了进行“调料”和“拼盘”的配置过程。在这次的“热潮”之中,大学语文被选做了首选的工具。但是, 由于其对大学语文的功能性进行了碎片化,因此这也就成为了一种单纯的具有功利性的知识分解,势必会给大学语文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的中文专业的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首先大学语文本身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的活动。也就是说大学语文在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把握的基础之上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除了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来进行培养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作为一种基础理论上的研究和教学, 专业的中文教育普遍的存在被过分的理论化、学院化以及学术化的趋向,我们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思想和知识拓展性的提高。目前很多的人在日常的交流当中都会采用一些让人不易懂的学术性语言, 以此来向人们展示其自身的专业水准和学术水平。这无疑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学理性,这与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本性也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就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时间性的要求而且要明显地加强对于语文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

由以上可知,我们对于大学语文学科性的确立,不应该局限在教学内容的扩大上面,更应该积极地扩大教师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说要想做好一个大学的语文教师是很难的。

三、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与功能性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性定位

大学语文教育不能重蹈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覆辙,应该对其功能和地位进行适当定位,弥补当下教育的缺失。而且,有时候把一件事理解得纯粹一些可能更容易把事情做好。大学语文的功能必须恪尽职守,保持特性。大学语文就是大学语文,“不用之用”才是其本色,不应该承担过多的分外的工作。如果将其视为同其他思想理论课,反而淡化了其特殊性。应该突出其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提高能力的作用。要从强化文学作品的社会思想评价和作家的政治立场评价,转向审美评价和文学史价值评价上来。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设置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课程转化,一个是课程体系。 有的学者提出“要使大学语文从课程向学科进行转化。”这是一种极其有学理性和实践性的远见卓识,得到学界同仁越来越强烈的共识。由一门课程转为一个学科,是专业确立的最基本的过程。大学语文作为一种课程定位本身,就具有地位的不确定性。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功能性;学科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一门具有相当重要性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科专业当中相对特殊的一个专业领域,大学语文本身承担着较为重要的功能,但是目前大学语文却呈现出了一种较为明显的滞后以及错位,虽然语文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的时间,历史相当悠久但是其发展却极为缓慢,其市场的需求也相对比较广泛但是人们对其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语文教育的教师队伍之间的标准也相对较高但是却仍然参差不齐。文章从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建设、功能确认以及学科归属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进行分析和定位。

一、关于大学语文学科归属

要想更好地推进大学语文的向前发展,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大学语文的归属性问题,大学语文应该从目前的教育学科转变为文学的学科,其专业性质也应该从以往的课程与教学论转变到中国汉语言文学大学教育专业。

要想构建一个成熟的专业首先要对该专业进行最为准确的命名,通过查阅目前的国家学科目录发现,目前大学语文属于课程与教学论的范畴,其与大学化学、数学、体育和物理学科一样都是属于同一个二级学科。这种命名以及归属的方式无疑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学科归属逻辑,而且即便是在高校的内部对于这种归属和命名方式的了解也不多。由于大学语文本身并不包含过多的政治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学理的探讨。

从实际来看,即便是中文学科的内部,对于大学语文本身的学科归属问题也缺乏足够的关注,更不用说引发质疑了。由于大学语文学科本身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个学科,而且又是国家规定的必修学科,因此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已经成为一种不需要去进行证伪的学术前提,对于其进行重新的探讨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无独有偶,目前我国大学教学体系中的诸多课程都已经有此迹象,这使得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困境当中,而这个困境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学科外部的思想环境,更是因为高校教育部门和工作者对于学术的梳理不够清楚甚至不去梳理而导致。长期以来,我们对那些相对固定甚至成为尝试的学术内容缺乏进行反思的能力,这就导致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对以往的思路进行一些转变,对那些我们原本认为习以为常的学术前提进行思考和探讨,我们就会发现这当中有许多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些本身值得去验证的学术前提进行了忽略,而且我们在这些学术前提的真伪确定之前进行了相关的并不知道对错的学术研究,这使得我们得出的结论往往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要想对大学语文学科进行突破我们首先应该从反思开始,不管是反思常识还是反思前提。在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之下,很多的学术前提在本质是思想上的前提。而这种前提的本身是先验而且预设的,对其进行证伪无任何的意义。

大学语文学科的归属以及专业的命名,目前来看似乎已经是常识和前提。但是如果我们从教学实践以及学术的逻辑方面来进行分析,我们则会发现对大学语文的命名与其实际的教学内容并不相符,因此大学语文应该更多的被归类为我国汉语言文学下属的一门中文的学科。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

我们拿大学语文与其他的专业性的语文教育来进行比较,发现大学语文目前仍处于一种学科边缘化的状态之下。目前大学语文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学科所具有的一些一般的条件,但是如果大学语文想要发展成为一个自主而且完整的学科,必须要建立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独立性。

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发现,大学语文与其相比的确存在知识的结构以及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普及性上的差别。

(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普及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当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对于学科的价值评价以及研究的过程不是从教育最为本质的学生和教学来进行出发,而是以教师以及科研作为主要的研究出发点,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以及提高无疑是非常的不利的。目前在我国的人文教学当中,我们真正缺乏的恰恰是对于人本身的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面,我们要更加地注意对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进行区分,然后要充分地注重学生知识结构上面存在的不同特征,大学语文课程本身面对的就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时最为注重的就应该是常识性的教育。作为一门一般的人文学科,我们教育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三个基本的原则,即:核心知识的个性化、基础知识的标准化以及背景知识的多元化。

(二)做好学科设置的独立性与综合性

二十世纪末期,曾经掀起了一阵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的热潮,各个相关高校纷纷地开始进行机构以及课程的设置,一时间成为最热点的话题。但是,由于其根源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说劣根性,我们很难避免对于功利性和其制度痼疾的追逐,因此这段“热潮”也很快地就散去。在此“热潮”退去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对于这阵所谓的“热潮”来进行反思,这当中有两点最值得我们来进行关注:首先是,教育采用运动的方式绝对不能实现其功能性;然后,素质教育并不能进行“拼盘化”。

由于这场所谓的素质教育运动热潮,本身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受到这些功利性的驱使,也就是说其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因此,在其推动的过程当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所谓的功利性的设计,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之间常识性的补课。其中还为理工科的学生开设了众多的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课程,从而把本身是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方式,转变成了进行“调料”和“拼盘”的配置过程。在这次的“热潮”之中,大学语文被选做了首选的工具。但是,由于其对大学语文的功能性进行了碎片化,因此这也就成为了一种单纯的具有功利性的知识分解,势必会给大学语文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的中文专业的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首先大学语文本身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的活动。也就是说大学语文在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把握的基础之上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除了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来进行培养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作为一种基础理论上的研究和教学,专业的中文教育普遍的存在被过分的理论化、学院化以及学术化的趋向,我们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思想和知识拓展性的提高。目前很多的人在日常的交流当中都会采用一些让人不易懂的学术性语言,以此来向人们展示其自身的专业水准和学术水平。这无疑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学理性,这与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本性也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就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时间性的要求而且要明显地加强对于语文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

由以上可知,我们对于大学语文学科性的确立,不应该局限在教学内容的扩大上面,更应该积极地扩大教师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说要想做好一个大学的语文教师是很难的。

三、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与功能性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性定位

大学语文教育不能重蹈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覆辙,应该对其功能和地位进行适当定位,弥补当下教育的缺失。而且,有时候把一件事理解得纯粹一些可能更容易把事情做好。大学语文的功能必须恪尽职守,保持特性。大学语文就是大学语文,“不用之用”才是其本色,不应该承担过多的分外的工作。如果将其视为同其他思想理论课,反而淡化了其特殊性。应该突出其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提高能力的作用。要从强化文学作品的社会思想评价和作家的政治立场评价,转向审美评价和文学史价值评价上来。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设置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课程转化,一个是课程体系。有的学者提出“要使大学语文从课程向学科进行转化。”这是一种极其有学理性和实践性的远见卓识,得到学界同仁越来越强烈的共识。由一门课程转为一个学科,是专业确立的最基本的过程。大学语文作为一种课程定位本身,就具有地位的不确定性。

当前高校中文专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二级学科的教学大纲都已趋于成熟,而作为一种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类型,大学语文尚未建立基本的教学大纲,没有比较一致的课程体系。大学语文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在学科规范上首先要制定具有法规性的教学大纲,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学校、对象差异而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但是无论哪一个体系都应该包含三大块:语文知识、文学审美和说写实践,而且课程体系要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各个中文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而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尚缺少系统性,往往是根据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偏好来开设课程,结果缺少整体设计,课程开设不合理。有些课程无论有无研究基础,也是必须要开设的。

参考文献

[1]何立明.一致的母语教育理念分层大语课堂教学—谈谈高教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分层”策略[OL].中华语文教育网站,2010-11-21.

[2]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普布昌居,女,1968年生,西藏拉萨人,西藏大学文学院大众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藏族当代文学。

苏州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经验 篇4

我花了四个月时间准备考试,九月份开始,语文教学论118,英语政治76 75,333教育综合太低就不说了。最开始搜集信息时,在研究生招生什么的官网上看了苏大语文学科教学招生100多人,当即兴奋想就这个了!随便考考就上了!到了11月份感觉有点奇怪,就在考研帮上问了下,才知道那是全文学院的招生数目,这个专业往年也就招20/30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苏大这样报人数啊哭!学弟学妹们不要步我后尘惹。

刚开始看了一些考研贴,发现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型战争,而且是场信息战啊!什么往年真题,报考人数,考录比,什么联系学校,找导师,看导师研究方向投其所好,之类的门道太多了。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不太会找资料,找了很久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苏大文学院口风好紧,不论是不给参考书,官网没历年真题,学长学姐不愿意说多,qq加不上,更别说导师信息。我看看书,看看日历,想着书都没看嘛也不知道,不如先专心把知识背牢才能兵来将挡。就没继续找信息,把书买了,历年真题搜集了,就开始背书了。

每门分科说经验好了。

1,语文教学论,苏大都没给参考书,翻了论坛,学姐说参考书说是张中原徐林祥的《语文教学论》。最开始拿的是这本书,看到学姐文章说这个最好拿分,要先看这个书。于是我学她,最早开始慢悠悠看这本书。现在我觉得早不应该那样,因为容易好拿分,所以应该先准备333,那样我就知道背书不易要抓紧时间。

《语文教学论》翻了大约三四遍。第一遍主要有个大致印象,觉得时间来不及,又找不到苏大的学长学姐。就买了一个同参考书的杭师大的学姐的笔记。然而发现被坑,因为我想要的是那本参考书的详细笔记,但她的是按杭师大出题模式自己总结了一些名解简答和论述。答题灵活,但不适合我夯实基础。于是自己整理了一遍书,详细到一段话所有里的点都不放过。后又有同学给我她的简要提纲,一页一章。简详搭配,一个理解背诵,一个最开始搭建构架和最后回忆记忆。

还有教案,我自己是学汉语言文学,所以以前自己写过一两个教案。又有全年级同学汇总出来的人教版初中三年的教案,就没怎么准备,一直到考前前一天去找了下教学方法有什么。我是因为时间来不及,没太上心,不要学我。

还有一点是,之前几年考试重点都是考阅读写作两章,于是我把那两章背得滚瓜烂熟,其他都随便看看。然而卷子发下来四道论述,一道教案,没一题考那两章,我差点想交白卷,劝了劝自己,就按自己的理解答题。一二三四点,那样分条论述一题接一题答完了。我也不知道我答的是狗是还是别的什么,但是有自己思考分析。所以不要太过相信有捷径,不要有侥幸心理昂盆友们!

教案也是,虽然那篇文章一眼看过去糊里糊涂一通,但是多看了几遍也就硬拉出一条线索出来,前面重难点很好写,板书才考验人,最好要打草稿,因为我就花掉了一个板书。

二,英语我一本书都没买,只最后买了一本老蒋作文。单词书和真题都在图书馆借的。真题没做完,只略略做了四张的阅读,15年的没做。大学三年没学英语,六级也就随便过了。知道不会不及格所以没花时间。就每天花一小时背一个list的单词,早上或者晚上,到了晚上如果专业课没搞完,那天也就没背单词。记不住也得背。背单词不要贪多,刚开始想到有几千单词要背,又看到帖子说人家一天背一两百单词,速战速决掉。我就心急,喜欢一样一样消灭,就学他,两天背了好多单词,再一看嘛也没记住。实际上我到最后也只至多背了一千五,这一千五估计还有一半记不住。就是记性不好。作文也要考试前买书背模板,这就不说了。这几年的作文格式没怎么变,所以接下来要特别注意其他格式的。对了,英语要先写作文,我到考试前一天才知道这件事,考试时写完作文特别满意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又快又好又漂亮,然而写阅读时候紧张到不行以为时间来不及。坐最后又看不清前面的钟,稀里哗啦连蒙带猜写完发现还有好长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吧好像。于是又回头写阅读,本来紧张没看懂的文章一下清晰了不少,改过来了好多题。这就是没练过,没认真做过一张卷子的原因。

英语二简单,我的分也不算高。基础不好的话还是像大家那样提早好好背单词做题吧。基础好的就不用花太多时间惹。

三,政治,我参考书买政治买得最多。人家有的我好像都觉得要买。跟的是肖秀荣。其实真的不用啊,根本没怎么翻过因为没时间。我是觉得文科生,只要买本大纲,反复看熟看熟,考前八套题四套题。对了我时政都没看。最后考前瞄了一眼朋友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练的时候总蒙对一半以上。不过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也有很多同学说一千题比大纲好。然而我还是觉得重来一遍的话,我会把大纲看熟。最后拿到政治八套题四套题,每次练选择题的时候简直生无可恋,分超级低,每做完一张卷子选择题都憋着一口气,就是相信这张卷子不是我的真实水平,于是继续做下一张来证明,有一次连做了五张。心想完了,政治肯定挂,没想到最后考出来还不错。真题和练习题的思路规格还是不一样的,错题都改正过来就好了,你们不要太紧张。

四,最后说我的伤心处。买的书是凯程教育的《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和《应试题库》,以解析为主,题库看看就好。前面三门你们都看我说没时间没怎么看。时间去哪了?全在333。我看了经验贴,上午背一章,下午就赶紧复习。或者下午背一章第二天上午赶紧复习。我就是这样,敢说考研的4分之3时间都在这门科目上,昏天黑地,我背这个书不读出来就进不了脑子,像有阅读障碍,每天嗓子常常是哑的。然而我记性不好,看一遍,读一遍,背一遍,记不住。当时看大纲,教育学60分,教育心理30分,中外教育史各30分,我就想反正来不及,那就把教育学和心理学全背熟,史就背一遍看一遍,怎么都得100分以上吧。结果教育学背熟了,心理学背熟了一半,二史有点印象,卷子发下来一眼好多不会的中外教育史题目。当时我就懵逼了。还是那句话,不要太依靠大纲真题,不要有侥幸心理。

教综考前浏览复习一遍很有必要,至少提个印象。其实我到现在都在想,只要再给我十五天,把整本书好好过一遍,我就能考好。考教综前一天我看书到凌晨一点,翻了一遍,第二天考试许多题目都是靠前一晚那一眼的印象。

我认为教综不太需要整理笔记,因为点太细,看凯程教育的《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那本书,已经总结得很精炼,一本书全是需要背的。后来同学给了我她做的333笔记,根本没时间看,还是把书看透吧。人家说跟着看视频比较有印象,我又是天生不爱上课的人,看着一个中年男人面无表情念念念看得我总想快进,不然会睡着。所以我不知道看视频会不会比较记得住,你们自己看吧。

总之就是教综是大头,大头中的大头,背背背,背完了你就赢了。提早背,记性不好的至少花个5个月背。加油,题目不难,考研不难,谁努力谁上。

提早开始,像我九月开始,看了两个大神说准备三四个月考了390+,我就以为自己也可以。然而每个人的天分还是不一样的,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理解分析力外语语感还行,记性啊细致力啊真的像老人家。因为从小到大从没努力念过书,每天睡昏死,所以觉得努力一把成功很容易,其实真的不容易。这世上比我有天分的人海了去了,没有侥幸这一说,没有复制成功这一说。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 篇5

2013年大学语文考试需要掌握的应用文写作:

1、普通文书10种:启事、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吊唁信、贺信、咨询信、推荐信

2、行政公文10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2013年大学语文专转本考试应用文考试特点

1、公文和一般性文书考核并重: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 篇6

5月5至6日,一场主题为“信息・碰撞・共进――信息化时代的中国语言文学”的省级学术盛会在南师大仙林校区举行,江苏省内八所高校的`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齐聚展开学术探讨。

本次学术论坛以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由南师大文学院倡导并主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八所高校文学院联合举办。论坛组委会面向全省组织主题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到各高校提交的论文196余篇。经过论坛评审委员会遴选,其中20余篇优秀论文被定为大会宣读论文。

论坛包括专家讲座、论文宣读、文化考察、学术讨论等环节。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个人写作中的民间资源》的讲座。

据了解,江苏省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是省内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集中聚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二次举办。(通讯员:吴雨蒙 王秀良 记者:袁涛)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 篇7

一、“十二五”期间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回顾

“十二五”期间,江苏强力推进高校学科建设,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相关发展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一)学科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一流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蕴[2]。自20世纪90年代起,江苏就超前谋划、积极行动,启动实施了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在全国较早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江苏启动实施了两期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成为江苏学科建设的重要品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和示范效应。“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级财政每年用于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建设的专项经费近10亿元,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形成了优势学科建设与省重点学科建设衔接协调、高峰学科建设与高原学科建设统筹推进的学科建设态势。全省高校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部分学科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

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中,江苏高校有13个一级学科位列同类学科第一,占全国的11.3%,位居全国第二。截至2016年7月,江苏有23所高校的8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同类学科前1%,进入机构数和学科数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二。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江苏引进了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和关键领域的领军人物,培养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学位授权体系更为完善

“十二五”以来,江苏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各2个,新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硕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高校各3个,新增服务省特殊需求硕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高校3个。截至2016年7月,全省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校33个(不含部队院校、省委党校和服务省特需项目高校),居全国各省市第3位,其中,博士学位授予高校26个。全省博士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分别达到264个和394个,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

“十二五”期间,江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全省有33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和部队院校),占全国总数的6.3%。33家高校共设立专业博士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56个,招生专业覆盖了37个专业学位类别。为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2015年起江苏启动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着力引导培养单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调整学科结构,撤销教学科研水平不高、学生就业前景不好的学位点,增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的有特色、有优势的学位点。近两年来,全省高校共撤销博士、硕士学位点44个,自主增列相应学位点31个,学位授权点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2016年,江苏研究生招生规模达5.3万人,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博士研究生593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2.6万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1万人,较“十一五”末增长了26.2%。目前,全省在学全日制研究生规模已达15.6万人,占全国8.2%,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博士研究生2.7万(含专业学位博士生14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7.7万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2万人,较“十一五”末增长24.8%。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为6∶4,初步形成了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协调发展的培养格局。

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深入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研究生工作站认定、产业教授选聘等项目,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譬如,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方面,已建站3008个,共吸引3000多名高校导师、5000多名企业导师以及近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完善。近年来,江苏深入开展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评估、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毕业研究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等工作,有力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如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工作方面,近15年来,已累计抽检近1万篇学位论文,要求相关培养单位对抽检“不合格论文”逐一提出处理意见。在就业和培养质量调查方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培养质量、社会需求进行调查,每年发布研究生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二、江苏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江苏高校的总体实力、学科建设等主要指标虽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优势不大,特别是与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顶尖学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在高峰学科数量方面,尽管ESI排名前1%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但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只有4个。全省高校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所涵盖的领域为16个,且大多集中在化学、材料、工程、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覆盖面不够广,与高校总数第一、学科总数第二的全国排名不相称。此外,江苏高校学科发展不够均衡,理工科优势地位明显,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相对滞后。

江苏高校的学位授权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如何进一步主动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提升学位点办学质量是一个重要课题。2016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全国有4个博士学位点、4个硕士学位点、42个专业学位点因评估不合格而被撤销,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其中,江苏有两所高校的3个专业学位点因评估结论为“不合格”而被撤销,4所高校的4个专业学位点的评估结论为“限期整改”。这表明有关高校在专业学位授权质量保障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培养单位还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大多以学术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此外,指导教师实践经验比较缺乏。这些都是导致专业学位授予质量不高的原因。

江苏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在学研究生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在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总数、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并不领先。国际联合培养方面,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项目还不够多,授予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研究生学位数占全省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还不够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对接国家的“双一流”建设,2015年下半年以来,不少省市纷纷推出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实施超常规的财政支持和人才引进政策。客观地讲,当前江苏处于前有标兵发力领先、后有追兵拼力赶超的新常态下,形势逼人。

三、推动江苏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实现新跨越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教强省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深度转型、创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只有围绕中心、立足大局,科学研判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要求,才能把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实、做好,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一)坚持服务需求,提升整体水平

江苏自然资源不占优势,唯可依赖的是科技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一是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学科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实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高水平学科就没有高水平大学,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十三五”时期,江苏应着力构建四个层次、相对科学合理而又兼江苏特色的学科建设体系。第一,积极支持江苏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根据省政府部署,将对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部属高校,按国家要求予以配套支持。对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将按国家要求予以重点支持。第二,大力推进优势学科建设。按照“打造高峰、顶天立地、扶优做强、交叉引领”的思路,到2020年,立项建设170个左右优势学科。第三,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十三五”时期将立项建设300个左右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使之成为全省的学科高原和优势学科的后备力量。第四,推动高校实施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鼓励相关高校结合本校学科建设基础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情况,大力发展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学科。

二是调整和优化学位授权布局。抓住国家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的契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江苏学位授权布局。既要解决学科体系僵化封闭问题,又要避免在学科建设上“一哄而上”,造成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浪费。此外,要用好、用足国家学位点动态调整政策,严格学位授权点评估、监管机制,并建立学位点预警机制,使学位授权点名副其实,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三是大力推进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对接国家的“双一流”建设,江苏省政府于2016年6月印发了《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方案》包括两个重点项目:一是支持所有本科高校彰显特色优势、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基础。持续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等四大专项,财政投入力度不减、滚动支持。二是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学向高水平和世界一流迈进。对已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省财政自2017年起统筹新增教育经费,加大投入,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给予每校1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到2020年,1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百强,其中10所左右高校进入前50名,100个左右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同类学科前1%;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学科数,不低于全国总数的10%。

(二)坚持提升质量,推进内涵发展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需要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重中之重地位,研究制订和实施研究生科学道德规范与细则,深入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要把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大力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帮助研究生解决好情绪调节、环境适应、人格发展、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是强化质量保障。江苏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十三五”时期,要建立健全生源质量、课程教学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学位授权点建设质量、研究生导师培养质量和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为一体的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健全政府主导、第三方机构参与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监督、反馈和跟踪调查机制,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江苏实际的质量监督体系。

三是实施重点工程。“十三五”时期,江苏要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课程及案例库建设计划、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计划、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计划、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等专项工程。相关高校应抓住重点工程实施的契机,将之作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实施。

(三)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

江苏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区和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研究生教育大省,理应在综合改革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形成经验,产生影响,努力打造研究生教育高地。

一是要深入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五项改革”,努力在培养经费投入保障、寓教于研、国际联合培养、导师招生名额配置、考核淘汰机制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推进督查力度,切实把改革成效与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以及其他项目的申报挂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此外,针对当前博士学位授予率低、分流退出机制欠缺和学籍管理难的问题,逐步将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调整为四年,建立完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与名额补偿相结合的管理激励机制,完善博士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打破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障碍。

二是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2015年江苏被教育部确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十三五”时期,必须要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力争在调整优化专业学位点布局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上取得新突破;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治理能力、发挥高校积极性上取得新突破;在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较好胜任职业岗位要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进而形成门类齐全、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社会需求、职业领域普遍欢迎、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三是要推进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优化转型。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内涵和项目,创新实施研究生科研创新成果奖评选、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优秀研究生工作站评选、产业教授选聘等项目,为研究生提供创新以及学术交流的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强化对项目的过程管理、绩效评估以及成果共享,真正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投入、有监管、有成果,坚决杜绝放而不管、立而不做的现象。切实加强对项目成果的考评,引导和激励研究生产出更多有实际价值的优秀成果。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导师水平

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最主要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抓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当前,导师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有的责任心不强,不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思想状况,论文指导不够;有的没有担负起育人职责,“育人”“用人”关系颠倒;有的学术自律不够,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形成了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因此,强化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必须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

二是要建立规范遴选和评价制度。研究生导师岗位是一个评聘结合的“动态”岗位,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导师要有明确的考核遴选标准和程序,避免重业务、轻政治,重经费、轻思想的做法。没有足够经费,没有较高业务水准,不可能保证研究生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没有过硬的思想作风也培养不出品德优良的人才。在导师招生方面,更应做到“能上能下”,真正建立起研究生导师招生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废除导师终身制。同时,要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组建专业化导师团队。产业教授选聘和研究生工作站建设,都是实施兼职导师选聘的重要形式。此外,要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定期考核制度,把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学术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训练等纳入导师评价,鼓励研究生参与对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

三是完善培训和交流制度。指导研究生是一门艺术,不是学术水平越高,指导能力就越强。要进一步健全骨干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制度,实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计划。鼓励和支持各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研究生导师培训和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召开学术交流会,使研究生导师不断更新知识,充分了解学科发展趋势,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研究生导师学术交流与合作制度,支持研究生导师开展国际交流和跨学科合作,加大选派研究生导师海外研修力度,逐步做到所有研究生导师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研修经历。

摘要:文章在总结“十二五”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构想、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江苏,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

参考文献

[1]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谈小学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综合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89-01

小学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共同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智育、美育与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有许多结合点和交叉点,二者之间进行综合,能达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音乐与语文学科,虽然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但都要依托语言文字体系(音乐尚需记谱体系,这是其学科特点),都要依靠学生的理解、思维、分析及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就为两门学科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充分运用,音乐与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两者之间的综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直接将歌词作为课文),也为学科之间的综合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在当今形势下,强化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不人为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培养复合性、综合性的通才、全才也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需求。因此,进行学科的综合极其必要。

二、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途径与方法

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主要有管理体制、发展能力、人文素养三个方面的综合。

1.以管理体制为突破,实现学科综合

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将所有教师按照所担任教学任务的不同,分别归列为不同的学科组,甚至在安排办公室时,也是根据学科组来考虑。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同学科的教师“各自为阵”,极大地限制了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要实现音乐与语文课程的综合,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上就应当有所突破。如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办公室,以多学科组参与来组织教研活动,以学科渗透来组织教学内容等,真正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人员上、理念上、内容上、组织形式上各方面的深度综合。

2.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科综合

音乐课程与语文课程从总体上看,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在音乐与语文学科教学中强化能力发展导向的综合是可行的。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进行配乐演唱,赋予诗词以韵律和感情。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许多古诗词,它们都可以进行配乐诵唱。例如,我们可以先用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演绎苏轼《水调歌头》词)作为范例,培养学生对演唱古诗词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如用“古诗新唱”法对古诗进行配乐。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定旋律和情感,自己演绎配乐演唱。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歌词创作,外化内心情绪与感受。引导小学生将生活中的感受通过歌词表达出来,并通过演唱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于歌词韵律、节奏、句式等方面的把握能力。如以先改编歌词,再自主创作的模式进行。在这一方面,江苏省南通市组织的“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给了我们参考:即每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向全市少年儿童开展童诗、童谣征集评选活动,并以儿歌集、诗歌集和歌曲集的形式在社会上公开出版发行。三是引导自编歌剧,鼓励学生尝试与挑战。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他们基本掌握配乐演唱和歌词创作的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让他们以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篇目为原材料进行大胆改编,创作出适合于课堂演出的“课本歌剧”。如语文教材中的《三袋麦子》《公仪休拒收礼物》等故事,都是改编为课本歌剧的好材料,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和表演。

3.以人文素养为导向,实现学科综合

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同属人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指向性与同一性,因此可以互为补充。柏拉图说:“节奏与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音乐教育对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审美迁移作用。同理,对语文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把握,也可很好地迁移运用到对音乐(包括歌曲)情感基调的把握与演绎上来。音乐学科中的欣赏课完全可以与语文学科的读文课综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原则与禁忌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科综合的总体原则,即“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笔者认为尚需补充以下几点:一是在全局理念上,学科的综合是双向的,两门学科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二是在局部操作中,学科的综合是有主次的,音乐课堂应以音乐教学为主体。三是学科综合是有条件的,切忌“为综合而综合”,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学科综合的根本目的与内在需求。

上一篇:精灵之旅三年级作文下一篇:验收专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