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个价值一个亿元的名字(推荐3篇)
——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作者介绍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二、体裁
1、本文体裁:人物访谈
2、什么是人物访谈:就是将对某一个人物的采访加以整理,把最精华部分摘录出来,做成一篇文章,如实地反映采访的内容,可以少许加入采访者对人物的描述。
3、怎样写好人物访谈?
(1)准备:查找大量详实的资料,对访谈人有充分的了解。
(2)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主题突出鲜明。
(3)形式:思路清晰,问题流畅连贯,环节紧凑,语言平易近人,交流自然真实。
(4)情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表现人,访谈必须情感真挚。
(5)风格:力求表现出访谈人的突出特点;其次表现出采访者的采访风格。
三、生字
损耗相提并论 含辛茹苦 风声鹤唳
牛鬼蛇神 床铺米糠水沁徒劳无功 铺天盖地 靡靡之音 蹩脚大失所望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
靡靡之音;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乐曲。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四、内容探究
1、杨澜的采访重点集中在哪两个方面?(结构)
2、袁隆平有哪些巨大贡献?
3、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荣誉的?
4、袁隆平都经历了怎样艰苦的历程?
7、你认为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谈谈你的见解。
1、杨澜的采访重点集中在哪两个方面?(结构)
第一部分:袁隆平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二部分:袁隆平多年的奋斗历程。
2、袁隆平有哪些巨大贡献?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人,他使过去亩产只有三百多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五百多公斤,而他现在正在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将把亩产进一步提高到八百多公斤。为此,他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努力也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
3、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荣誉的?
面对这样的荣誉袁隆平很平静,当别人问他,对他被资产评估所认定值一千亿元怎么看时,他就一笑置之。对这个问题他没考虑过,他只想着他的研究,因为要研究出超级稻,还需要一个过程,他不想为荣誉等琐事分心。
4、袁隆平都经历了怎样艰苦的历程?
“文革”期间受批判,被贴大字报。试验的秧苗被拔掉,几乎受到隔离审查。试验研究的环境极差。
5、你从袁隆平的奋斗历程中有哪些感悟?
袁隆平的爱好有三个:骑摩托、拉小提琴、打麻将(钻桌子)。
这三个爱好第一个和到田间做试验有关,路远骑摩托可以节省时间。而后两种爱好,却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中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的袁隆平。尽管他对整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绝不是一个刻板的学究,而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这几个爱好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科学家。这是为了说明他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
7、你认为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谈谈你的见解。
他是一个有奋斗目标,有人生追求的人,事业上刻苦、勤奋、执著;生活上简单朴素,从不贪图个人荣誉及金钱,而且平易近人。袁隆平是个品格高尚的科学家,他的科学实验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但他对自己的荣誉却很淡漠,袁隆平是个平凡的人,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八、阅读文章后,你对这篇文章的体裁有怎样的认识?
这些能创造千亿元产值的依附者,他们的未来究竟在哪里?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抬头挺胸地剥掉“世界工厂”的标签呢?
作为数码产品的集散地、山寨者的乐园,华强北显得破旧、嘈杂而纷乱,使“深圳是个世界加工厂”的印象更加名副其实。但万象城、COCOPARK的数码超市,却让人耳目一新:它们建于商城里宽阔的主干道旁,地理位置优越,建筑和格调时尚而宁静,光鲜的门脸吸引着中高端消费者驻足。而步行其间,你会发现,这些占地约三四百平方米的超市,只有一个主题——苹果的全线产品及周边配件。
时尚和繁华的背后,是深圳数以千计的生产厂以及贸易商,这些围绕着苹果产品制造着五花八门产品的工厂每年创造着上千亿元的产值。
一个价值千亿元的市场
与记者见面的张其龙,四川人,戴着一副无框眼镜,年近40岁的人皮肤依然保养得很好,他在深圳做外贸已有近十年。记者进门时,老张正在淡定地摆弄着iPhone4手机,在i4S还没有在香港正式发布之前,这款手机仍然是最热卖的时尚机型,甚至在i4S上市之后,依然价格坚挺。
寒暄时,老张告诉记者,前两天陪客户喝早茶,不小心把手机掉到了地上,拾起来时屏幕已经碎掉,他说自己并不怎么心痛。“我把手机拿到万象城去,不到一小时,修好的手机已经换成了白色外壳,屏幕崭新如初。”
记者好奇地拿过老张的手机,用手触摸滑动了两下,非常顺畅,甚至比原版的手感还好了不少。
据老张说,这套中国台湾的高仿外壳,只收了他成本价280元,对外,算上人工和杂费也不过400元。
与老张一同来的,还有他的朋友刘骏,在深圳华强北经营手机批发业务,其中iPhone、iPad、HTC以及三星等智能手机是他的主力销售机型。他说,自己也常给客户附带购买大量苹果配件,包括大多数“果粉”需要的充电器、耳机、贴膜以及皮套。
“比如苹果的组装耳机,就有30元、40元和50元等不同价位的型号,和原装耳机最低价155元相比,要便宜很多。”记者问,原装和组装的产品有差别吗?刘骏说,至少他感觉不出来,他的客户也没有投诉的意见反馈,也许有差别,但是不会很大。
老张说,这里也有所谓的“山寨”和“品牌”之分,其中成型的做“品牌”的中高端企业不到一百家。这些中高端企业主要以做外单为主,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厂商比较少,“以前做品牌的厂商有90%的产品都是外销,不过迫于近期出口贸易的不景气,许多中高端厂家都慢慢开始瞄准国内市场”。
通过老张的牵线,记者辗转联系到一家“品牌”企业,BG微络斯公司的副总陆艺峰,据说这家公司主要以销售国外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授权产品为主。ODM可以使厂商减少自己研制的时间,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用料采购和优良资源的配备上。这家公司目前销售的iPad皮套、贴膜和便携音响产品的订单非常可观。
言谈间,陆艺峰说自己对苹果周边形成的巨大产值相当看好,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iPhone系列一年6000万部、iPad系列一年4000万部的销量计算。如果每部平均消耗一套保护膜和一个保护套,其中10%为高端产品,以均价70美元计算,高端配件的市场总规模至少有7亿美元。假如低端占90%,以均价9美元计算,也有8.1亿美元。这还只是使用一个苹果产品最基本的消费,像保护膜和保护套这种产品,基本是一年几换,而且越是低端,更换频率越高,每月一换或两换是相当正常的,如此算来,至少每年有30~50亿美元以上的产值。这还没有算上移动电源、蓝牙键盘/耳机、各种转换器、数据线,以及苹果各种千奇百怪的周边产品。
“这些配件大多来自深圳,”陆艺峰说,自己所在的公司,在这个行业里只能算是千万元级的中小型企业,他们的出货走的是两条线,一是国内销售,二是国外代工,其今年的销售比例大约是50比50。
当记者试探性地问,这块市场现在怎么着也有几百个亿的产值了吧?陆艺峰却是轻蔑地一笑,“你外行了吧!告诉你,目前在深圳做这一块的厂商就不下1500家,产值至少有上千亿元了。”
这里不只是代工
老张热情地邀约记者跑了一圈市场。从华强北出发,绕万象城、COCOPARK走一圈,其时尚而宽大的数码超市整体装潢酷似苹果专卖店,店里铺着实木地板,清爽的主展示台上,循环播放着最热卖的Macbook、iPad2、iPod和iPhone演示片,苹果的贴膜、平板电脑外套、耳机、各类充电器以及iPad读卡器等数百种产品在挂架上排列整齐,被店员打理得一尘不染。老张偷偷告诉记者,这其中的大部分产品,产地均来自深圳本地,并非苹果原装。
随意走进一家超市,有几个顾客正在挑选苹果iPad2的数据线,由于有七八种价格不一的产品供人挑选,销售员正在为他们耐心解读:“放心,我们店铺卖的都是正品,只是品牌不一样,所以价格有差异。即便非苹果原装的数据线,也是有保障的,因为这些都经过苹果公司授权,您完全可以放心购买。”
事实上,近年来,深圳一些有野心的厂商,不只是简单地给ODM代工,他们利用已获得的授权,以及由ODM带入的设计与管理模式,在苹果周边配件领域做起了自己的品牌。
为苹果供应电池电芯的台湾人谢云程就是为数不多的“品牌商”之一,“2007年iPhone推出以及2010年iPad上市,盘活了好多中小型企业,包括过去制造音乐MP3、MP4、电池的厂商,都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特别是iPhone 3G热卖的2008年,正好赶上3G网络在国外的普及,配件市场随之兴起。2009年的iPhone 3GS上市,因为iPhone3G和3GS的保护膜、保护套等是完全通用的,同一个配件可以对应两个机器,节省了一大笔模具成本,这给我们这些配件厂商打稳了扎实的根基。再加上Griffin、Moshi、Switcheasy等企业大量寻找深圳企业代工,使得我们获得了购买苹果技术授权的机会。”
谢云程说,由于深圳的制造业和中国香港、台湾制造业的高度接轨,一些资金在千万元级的中型企业有了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能力,他们利用苹果热潮以及高度需求实现利润上的增长,迅速成就了一批有实力的代工企业。在小型配件,如耳机、充电器的制造上,他们已经能够和为苹果供应材质的企业挂上钩,“这中间由于企业和政策的监管,会花上很多的公关时间,但也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位“品牌商”阿华则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研发一类随身携带的便携式音箱,支持FM调频和插卡功能,而为了实现更好的音质,其表面材质准备采用苹果耳机上的不锈钢耳罩。目前已经和这家为苹果生产耳机的企业搭上了关系,拿到了不锈钢钢材,在10月底开始实现批量生产。但这样追求品质的思路也并非没有付出,他们这款耳机的成本提升了几十元。
无论记者怎么旁敲侧击,阿华坚持不肯透露搭线的渠道,不过,他同意带记者到工厂里去“开开眼界”。
依附者的尴尬
从深圳罗湖区到东莞,驾车一个多小时,越往前走,道路变得越是狭窄,两边的房屋也开始逐渐低矮。到阿华的工厂前停下时,四周只剩下清一色的3~4层简陋混凝土建筑。据阿华说,这里的厂房都是村委建了之后出租给工厂的,小的厂按层租,大的厂能租下整栋楼。
阿华的厂子算是中型企业,占了整整两层楼,走进车间,厂房里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装,每人都带着头套埋头工作,“我们算是不错了,技术和流程都很规范,旁边那些山寨厂,工装都没有,到处都是垃圾,脚都没地方落。”
阿华说,这附近做品牌和山寨的苹果周边产品的厂家就有好几十家,整个深圳周边有1000多家。5年前,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在生死线上挣扎,多亏了苹果的爆发式增长,让他们有了一口饭吃。
阿华的一番话使记者联想到了一种名为菟丝子的寄生植物,它们紧紧攀附于宿主身上,借着宿主的养分,开放出妖艳夺目的菟丝花。只是,菟丝花再美丽,也有着自己的悲凉。作为一个依附于苹果公司而存在的新产业,无限商机的背后同样弥漫着乌云。
要做品牌,除了要面临山寨同行的围攻,首当其冲的,就是来自于产品价格的挑战,这便涉及到为苹果制造配件需要交纳的专利授权费。
为了增加更厚实的“保护罩”,近两年苹果不停地申请专利,仅今年上半年,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就公布了苹果公司新申请的20项专利技术。而“果粉”们期待用在Magbook上的MagSafe专利—通过磁力固定电源线,在未来的iOS设备中将有可能采用这项技术,包括iPad3之前一家美国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了MagSafe接口,这事遭到了苹果的起诉,这家公司不得不选择绕过苹果公司的专利,推出了新的连接线。
对国内小型厂家来说,山寨有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最不起眼也是需求量最大的苹果电源线来说,如果是授权生产,每根要向苹果交纳5~6美元的费用,而组装生产,则可以免除这部分费用,只需要进行破解。如果一家制造厂每月有10万元的订单,这中间的费用就高达30多万元。
但这中间也具有很大的风险。苹果公司经常会在芯片或者固件上进行升级,这对未授权产品就是一次毁灭性打击。由于这些产品往往是外销,因为无法升级,大量退单就成为必然,而那些线材又无法进行重新改装,这批货就算完全砸在手里了。
阿华说,去年,由于苹果的这一招升级措施,深圳很多山寨企业瞬间就崩盘了。
想要和苹果合作,就得缴纳“保护费”,想要做品牌,就得真刀真枪的去比划。涉及到用料和工艺,这里面的投入也是不容小视。
如果世界上不再有苹果
抛开“品牌”与“山寨”各自的尴尬,作为依附者,他们最大悲哀,更是在于失去宿主时将要面临的灭顶之灾。
10月6日,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逝世的祭日,他留下的科技遗产能否获得好的传承,一直是世界争论的焦点。“如果世界上不再有苹果,你们怎么办?”当记者不无担忧地问阿华时,这个年轻人并没有表现出预料中的忐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苹果公司在未来3~5年内应该还会是行业主导,我们至少还能在这块市场上做上好几年。”阿华笑着回答记者,几十年来,深圳的经济、政策环境已经培养出了这里的人们敏锐的市场触觉,强悍的生存能力和深入骨髓里的危机意识。如果苹果有一天真的倒掉,对于他们这些经历过无数变迁的深圳制造企业而言,“转型”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比如,他们早已发现,虽然无论手机还是平板市场依然是苹果主导,但安卓一直呈现上升态势,随着诺基亚的没落,以往由诺基亚主导的中低端市场正在被安卓机型不断蚕食。“虽然安卓机型分布较散,平板也并未成熟。但iOS、安卓以及微软移动版三分天下的格局将不会改变。”
事实识,正如阿华所说,2011年10月25-27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诺基亚世界大会上,诺基亚第一款Windows Phone(Mango)手机已经揭开神秘面纱,有分析师预测,Windows Phone将会成为全球第二大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切的发展表明,未来,苹果的移动终端产品并不是唯一的受众产品,移动终端和周边配件大有生存空间。
“深圳的厂家大多有自己的打算。”阿华说,据他所知,已有为数不少厂商在主打苹果产品线的同时,未雨绸缪地推出了热销安卓机型的相关配件。
此外,不少大点的厂家近几年也开始大力发展起了电子商务平台。阿华的一个做渠道总代理的兄弟,早些年便已经开始利用淘宝积累用户,在线上销售产品,一边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一边向品牌口碑迈进,以扩大发展空间。
创投圈总会出现一些让人惊掉下巴的回报率,比如一家农村电商叫“淘实惠”,现在已经接入了20万中小商户,单月交易额已突破20亿元。
有家从一开始就看好淘实惠的资本也闷声发了大财——傅哲宽创立的启赋资本早期用300万元进入,而据预计,淘实惠今年市值能过百亿元,启赋的300万至少会变成5亿。
在成立启赋之前,傅哲宽曾在达晨创投服务了13年,任合伙人/副总裁。2013年,傅哲宽看到了传统行业的拐点,认为“传统企业+互联网”是巨大的机会,因此决定出来自己做一只基金。当时出现了一拨从大VC机构出来创业做新基金的投资人,这种现象被业内称为VC 2.0。
“我相信,有这样一个巨大的机会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想进去做一番事业。你没有办法说‘不’。”傅哲宽说。
事实上,当时离开达晨,傅哲宽还放弃了1.5个点的股份。到现在这1.5个点市值约2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奖金。
结缘传统行业
启赋的项目回报率都很惊人,但多是一般人看不太懂的B2B项目,结合了互联网的传统产业,极其低调地闷声发大财。
“押得准”背后是思路准。启赋的投资定位是“产业互联网”,即用互联网来打造传统产业,所投项目既有传统产业出身的,也有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
“实质上都是在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傅哲宽说。从最初投资金银岛,到后来覆盖服务业、消费业、制造业,都是如此。这也是启赋的投资方法论之一:把一个领域里的成功手法活用到每一个领域。
启赋资本成立近3年,投出了110个项目,用了近15亿元,项目以天使轮和A轮为主。
傅哲宽的判断背后是整个中国传统行业、中国经济的缩影。传统行业在过去30年里持续高速生长,企业赚钱很容易,因此拥抱互联网动力不足。
“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行业从巅峰开始往下走的一个重要的拐点出现在2012年前后。”傅哲宽说。东莞的传统制造企业开始大规模倒闭,服务业、消费业受互联网冲击明显。人口红利开始消失,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涨,企业毛利空间被压缩,传统行业低下的效率就成了突出问题,企业的日子很难过。
国家在今年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但供给侧改革的机会在哪里?傅哲宽认为,机会就是机构调整、产业升级,率先能升级起来的那些都是先进生产力,会淘汰大量落后的传统作业方式。
所以启赋对所投项目团队的要求是一定要懂行业,也要有行业经验和资源。有行业经验,设计的产品才是对的,也才能真正理解线下传统行业的用户;有行业资源,获取用户的方法就不会是“只有补贴”。
启赋的很多投资理念都与傅哲宽在达晨任职时的投资经验有渊源。2009年,傅哲宽在达晨投的第一家产业互联网公司叫“金银岛”,是一个关注大宗商品的O2O电商网站,为大宗行业客户与市场提供现货交易、互联网金融、内参资讯等电商解决方案。
一开始金银岛是资讯互联网模式,为大宗商品贸易商提供权威资讯,吸引了20万大宗商品贸易商会员,这些会员的线下交易额已经过千亿元。
达晨投资后,帮金银岛重新梳理了商业模式,发现大宗商品的特性在于标准化,所以容易评估价值,变现能力强,毛利低,靠资金周转来盈利。所以,达晨在进入后把金银岛从原本的信息资讯模式变成了供应链金融模式。
金银岛和银行合作,通过平台积累的信用状况数据和货物流程监管为企业提供贷款等服务,等于外包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这个项目让傅哲宽第一次觉得传统行业的机会太大了。
你能想到的传统行业,启赋都投了
“传统产业互联网升级”是一个巨大的风口。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提升传统行业的效率,本质上,还是实体经济——大而广,覆盖方方面面。
傅哲宽介绍,启赋的投资方向聚焦在服务业、消费业、制造业。为什么是这三个?因为除农业外,这三方面基本上把传统行业都覆盖了。此外启赋还投企业服务,因为所有传统企业用互联网升级都需要企业服务,而且企业服务也是投资领域近两年的大风口。
而具体到在传统行业投什么,启赋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一、投传统行业出身的创业者
启赋的理念是改造传统行业,而不是挤掉传统行业。
以医疗为例,启赋在医疗领域投出的明星企业是就医160。2015年12月,就医160登陆新三板,成为移动医疗第一股。
就医160是一个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点评服务平台,本质上是给医院做了一套移动端的业务操作流程,使得从挂号、分诊、问诊、转诊到支付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线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
传统医院接入就医160后,就诊率可以提高30%左右。目前在就医160平台上有2800家医院50多万名医生做问诊服务。
之所以能够快速拓展到医院资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医160创始人罗宁政的医疗行业背景。他虽然是个IT男,但是曾在深圳一所医院负责信息科,浸淫7年,懂医疗行业。
在医疗行业的投资也很能体现启赋的“投赛道”风格。其中又有细分,启赋投的有虚拟互联网医院、中医、牙科、心脑血管、陪护等等,每个细分领域只投一家——启赋打造产业上的生态,被投企业互相形成资源上的互补。
教育领域的投资也是同样。启赋在教育领域的明星项目“跟谁学”是一家在线教育和课程学习平台,主打“万千名师,一搜即得”,从名师出发为用户提供各类课程在线学习服务。
nlc202309081910
要想获取大量用户,首先得获取大量老师。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是前新东方执行总裁,行业影响力很大,“他吆喝一嗓子所有老师全上来了”,免去了大量烧钱抓老师资源的成本。
医疗和教育都被启赋归为服务业,是启赋的重点关注对象。服务业的特点在于高速发展,包括医疗、教育、金融及各种生活服务。
二、不要去中介,小B的作用超乎想象
一般的“互联网+电商”模式是去中介化,走B2B或者B2C模式,但启赋认为,想要走“电商+互联网”,传统行业作为中间小B的环节不可省略。
傅哲宽还在达晨的时候,达晨投了一家专注于工业品的B2B电商平台,叫“西域机电”,提供五金、机电、配件等领域的整合供应服务,满足工商业客户的一站式工业品采购需求。
但起初西域机电做的是工业品的在线交易平台,做得很累,因为工业品领域懂互联网的人很少,要做交易特别困难。
而这个行业的特点是,围绕在工厂周围的,还有一种类似“医药代表”的小B,它们会为工厂提供生产资料采购,而且制造业的消费和采购是分离的,消费就是生产部门,采购是采购部门,主体分离。
如果西域机电想做一个淘宝模式的、去中介化的工业品在线平台,连接生产厂家和工厂会很难实现。达晨建议,与其直接做工厂的生意,不如做小B的生意,用互联网来放大它们的产能,提高效率。实质上这是把小B变成了西域机电的服务团队。
这给了傅哲宽启发。传统行业还是要由懂传统行业的人做,去中介化在传统行业行不通,这些后来都渗透到了启赋的投资理念中。
淘实惠就是一个B2B2C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以农村为突破点,基于县域,对服务半径为3公里左右的夫妻小商户供货。
据商务部数据,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剩下的近90%仍在线下完成,而中小商户是其中的主力。这些中小商户散落在地级市、县城、镇、村,孤零零地存在,对行业整体来说不疼不痒,急需互联网的介入来提高产能。
淘实惠通过虚拟货架将每一个农村小店改造成“网上沃尔玛”,解决了这些商户品类有限、供应链议价能力有限的问题,同时也能成为各种农村生活服务的入口,形成县域经济的互联网自生态。
淘实惠作为这些小商户的互联网供货平台,以集中供应链的形式扩大了产能和效率,接入的小商户可以因此做大,从而淘汰掉其他落后产能。
未来淘实惠还将为每一个商家接入一套基于微信的CRM系统,帮商家掌握用户数据,从而做到更为精细和智慧的运营管理。目前,淘实惠平台已经接入了20万中小商户,单月交易额已突破20亿元。“提高小店的运行效率,整个一汇聚起来就是很大的市场。”
启赋还用同样的思路投资了一家“城市版”的淘实惠——考拉先生。淘实惠的小B是村镇小商户,而考拉先生的小B是社区便利店。过去社区卖猪肉的便利店一个月卖几十万元,现在可以卖到100多万元。目前考拉先生平台有7万便利店商户。
社区O2O去年是一个热闹的领域,有很多创业者涌入,但是今年却集体沉默了。傅哲宽认为,后端整合供应链的想法没错,难点在于社区O2O前端不能由互联网平台直接去对接消费者,而是应该保留夫妻店这个小B,小B的作用在于做服务,保证交易的效率和交易的质量。“用共享经济的模式把他们整合成平台的服务人员,而且他们还可以自我激励,省去管理成本。”
类似的项目还有快消品零售批发平台“快消帮”。它连接了司机和有发货需求的商家,提供快消产业B2B在线交易平台,对接上游批发商和下游商家进行在线撮合交易。与考拉先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快消帮并不局限于社区店。
三、消费业要线上线下同时转
不同于第一代电商的线上模式,启赋投资的第二代电商——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也就是以传统企业为主的O2O,核心还是用互联网来改造传统行业。
在电商表现形式上,除了以淘实惠、考拉先生为代表的电商服务平台,还有品尚汇这样的垂直消费电商平台。品尚汇是中国最大的跨境红酒电商,采用海外直采、互联网平台分销模式,现在已开始围绕国内的中产阶级将品类扩至啤酒、牛羊肉、生鲜产品等,发展方向是海外精致商品电商平台。
酒业是一个自身改革动力较大的行业,而在自身改革动力不大的行业,启赋也有布局,比如在眼镜O2O领域,启赋投资了望客。眼镜行业代表了另一种线下店生存形态:毛利奇高,线下企业没有动力配合互联网企业做改革,但要做O2O必须有线下店的配合,否则无法获取度数等数据。
望客跟国外优质光学设备厂商合作,开发了一个智能硬件来替代线下眼镜店的验光设备,将这套智能设备放在学校、医院、餐饮、电影院等需要排队的地方。消费者可以自助获取脸部、眼部的数据,然后在线选择眼镜的款式、材质。过去垂直消费的B2C做法困于线上流量、获客成本太高,而现在与O2O融合后,企业可以从线下获取流量,且线下的流量比线上的流量要便宜。
“我们投的(企业)几乎都是以O2O的方式为主,线上和线下同时转。其实是一个逻辑:充分利用线下流量资源和服务。”
四、传统企业知道怎么挣钱
傅哲宽还认为,“互联网+”和“+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在于:
“+互联网”的企业往往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他们知道怎么挣钱”。传统企业的人不信疯狂补贴再找补回来那一套,信的是实打实做实业。
比如,启赋投资的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去年交易量1000亿元,利润1亿元。在制造业领域,启赋投了大量的供应链企业,包括有色金属、钢材、塑胶、电子元器件、工业品、新材料,以及技术交易等等,每一个领域都是万亿的市场规模。
“我们今年还能长出一个塑胶、一个钢材、一个工业品企业,这三个今年的交易额都能破百亿,而且是过账的,不是信息撮合。”
物流也属于这个领域。启赋在这个领域有一个明星项目叫“天地汇”,是一家做全国物流园区网络化经营管理的公司,是“供应链+大数据”驱动的物流生态圈平台。简单理解,就是网络化的公路货运。
我国公路货运行业物流园区分散且做得很重,即使是小物流园区,投资也得几十亿元。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这个效率奇低、规模奇大的行业自然也被盯上了。滴滴模式首先在行业中试水,然而效果并不太理想。
天地汇创始人徐水波传统行业出身,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全国最大的三家专业物流公司任职,有丰富的传统物流经验。有经验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运营细节来提高运营效率。园区要整合,天地汇的做法是帮园区做运营,创业不到三年,现在在全国已经连接有50多个园区,运营有20多家物流园区。
天地汇搭建了一个互联网平台,打通园区信息,通过信息透明化来提高效率。更有意思的是,天地汇采用 “甩挂模式”实现货车配对,货车到达以后不用卸货、装车再来回,而是直接甩掉车厢,挂上已经装好的车厢,就像火车头一样。
“是不是很聪明?在行业没有积累的人就想不出这种办法。”
传统领域都是大生意,中国快递物流的市场规模是一年2000多亿元,已长出几家知名度很高的大公司,而零担物流的市场规模是一年4万多亿元,企业成长机会更大。
做早期投资,落地很重要
启赋团队目前有40多人。傅哲宽认为,做早期投资还是要有服务,要落地,要有覆盖,投了以后可以就近服务。“我们的项目发育的良性度很高,核心原因是我们在几个核心市场都落地了。”
而项目总体质量还不错的另一个原因,傅哲宽将之归结为团队产能——启赋团队五个合伙人,四个出自达晨,一个出自中科招商。团队成员在行业里有很多经验。“我们的产能大于资金规模,管个100亿(元)以上的规模也没问题。”
【8、一个价值一个亿元的名字】推荐阅读:
9月思想汇报:做一个有价值党员11-06
名字自己看着取一个09-19
一个名字一种精神07-23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10-12
一个接一个仿写范文12-21
给我一个机会还您一个奇迹11-01
《只有一个地球》06-02
一个上午周记06-09
一个馒头美文06-15
一个男老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