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有没有标准答案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造力有没有标准答案(推荐11篇)

创造力有没有标准答案 篇1

中国式作业颇具特色,培育出的中国式人才也颇具特色,这让中国式的教育略显尴尬。

郑州此次出台的《意见》当中,除了规定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要先做一遍之外,还规定教师尽量避免布置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这样的一个规定反映了中国式作业的一个突出特色,但这绝对不是全部。

烦的不是学习而是重复

中国有句古话:熟能生巧。意思是说——件事情做多了,人们就可以从中摸索出门道,找到捷径。“很多时候都是在做重复的工作。”连着读了两年的高三,让王雪对试卷的厌烦上升到了难以言表的程度。刚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次她在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发现,那张数学试卷上的习题,有一半是她曾经做过的。第二天,王雪和几名同学将整张数学试卷的试题出处全部找了出来,发现均来自全国各省市历年的高考试卷。

数学老师这样的举动让王雪的几名同学感到很愤慨,他们认为数学老师是在投机取巧,便通过家长向班主任反映。最终,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老师的意思是,这些题比较有代表性,他是出于好心让同学们多做几遍,加深印象。

虽然数学老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很多人却并不买账。随着高三复习的深入,王雪和同学们发现,类似的重复题目并不在少数。不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习题和卷子,就连自己在外面买的习题集中的题目,基本上都很脸熟。其他科目也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王雪的班主任表示,无论哪一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公式就那么几个,不是用这个就是用那个,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多做题也就能够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

在王雪看来,班主任说的是实话,但是这样的实话让她有种说不出的抵触心理,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明明一道原理并不复杂的问题,偏偏要弄出那么多的花架子来刁难学生。这个问题王雪不明白,出题的老师可能也不明白。

要学历 要证书 更要学以致用

除了熟能生巧的古训外,中国人还有“学以致用”的说法。但是如同“熟能生巧”只看中了“熟”一样,中国的现行教育中往往只注重了“学”而没考虑到“用”。

对于这样的观点,王雪的母亲魏凤娟却有不同的看法。在魏凤娟看来,学习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是一个人打开幸福之门的敲门砖。她已经为王雪的大学生活进行了规划,除了要考取英语等级证书外,她还希望王雪能够考取注册会计师等很多证书。

当记者问魏凤娟在考取这些证书的过程中,王雪学习到的知识是否有用时,魏凤娟却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她所关心的仅仅是王雪能够完成她的计划,王雪获得的证书能够为她以后求职增加多少薪水,仅此而已。

王雪经常想这样一些问题:现在自己学习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总不至于买个菜还要用二次函数,骑个车还要想到能量守恒定律,吃点东西还要想一想自己分泌了多少酶。按照王雪的想法,生活中所能利用到的数学理论,基本上在小学毕业后就可以满足,上了初中之后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此,记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记者查询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其中收录了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也就是说一般人生活当中只要掌握了这3500个汉字,就不会对沟通交流造成什么障碍。然而,在中国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只掌握这3500个汉字恐怕只能让语文试卷分数惨不忍睹,而要想获得高分,自然需要掌握更多日常生活中的并不常见的汉字。由此看来,中国教育很大程度上并不以用为目的,而在于考。

被扼杀的创造力

曾经有一个笑话在中国流传颇广。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问学生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笑话毕竟是笑话,其中免不了夸张的成分,但是笑话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真实存在的:中国学生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逐渐丧失了独立思维能力。

目前在美国顺利毕业并工作的刘彤在谈到美国的教育问题时说,其实美国的课程并没有中国人想象的那么轻松。她的房东有一个上中学的女儿。一次,房东女儿的书房灯亮到很晚,刘彤以为她忘记关灯,便推门进去想要关灯睡觉,结果却发现房东的女儿依然在伏案苦读。出于好奇,刘彤便询问她为何会这么晚还不睡,房东的女儿说她正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作业。刘彤随手拿起题目一看却不禁哑然。

那是一项关于南北战争的作业,题目如下:1.你是否同意林肯总统关于美国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奴役的声明? 2.解释为什么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但他们都感觉他们在为自由而战? 3.自由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 4.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表示在内战后,南方不应被粗鲁地对待。为什么这是一个聪明的政策? 5.在内战期间,女人开始担任很多以前专属于男人的工作。你能对由于内战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冲突问题做出怎样的概括?

随后,刘彤询问房东女儿,这样的试题是否有标准答案时,换来的是连续几声的“NO”。

记者将这些题目转发给国内学习历史专业的同学,得到的答复是这类题目都可以独自成为一篇论文,难度很高。

除了考试 中国学生还“牛”什么

王敬宇,2009年大学毕业之后远赴英国杜伦大学留学,两年之后顺利毕业,目前正在北京找工作。谈及自己在英国留学的这两年所感受到的中西方教育差异时,他感触颇多。在杜伦大学学习期间,王敬宇感受到了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气氛。这里的大学和国内的大学一样,平时也没有什么作业,但是在考核学习成绩的时候,英国大学不会用一张考卷来测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通过让学生撰写一篇论文,或者运用一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公开报告,据此来给学生评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英国的老师虽然也会如国内的教授一样进行知识讲解。与国内不同的是,小组讨论在英国大学的教学课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王敬宇最初很难判断那究竟算不算是在上课,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讨论一个案例,发表自己对这个案例的看法和观点,与别人共同探讨,与其说是上课,倒不如说是一群人在一起召开座谈会。

王敬宇在平时也曾细心观察过中英学生之间的差异,他发现英国的学生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更注重团队合作,也非常有时间观念,这些是中国学生所不具备的。但是,他也表示中国学生实在是聪明,无论是论文还是报告,中国学生往往会在最后几天突击完成,而且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王敬宇认为,造成中英学生如此差异的原因在于之前所养成的习惯与接受的教育。中国的孩子从上学起,只要学好知识,便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对于学习之外的人际沟通等方面,不会太过关注。英国学生则恰恰相反,他们从小就非常注重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好团队协作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虽然中国学生在英国靠着突击也能够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但是在王敬宇看来,英国学生身上的一些素质则是中国学生靠突击学不来的,这些素质显然要比书本上的知识来的更重要。

“孔明不是诸葛亮”标准答案雷倒作家

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过,上海作家叶开在了解到自己女儿的小学语文教育状况后,不禁一声叹息。他很难理解语文老师眼中的标准答案为何如此固执单一。比如有道题是三国时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他女儿信心十足地填了个 “孔明和庞统”,结果被告知标准答案只能是诸葛亮或者周瑜,孔明是错误的。孔明不就是诸葛亮吗?叶开还发现语文教材虚伪、作假,不仅不能让孩子们领略到语文之美,还在不停地向他们灌输精神上的规范与标准,硬生生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

令人莫名惊诧的岂止一个孔明不是诸葛亮?再试举几例。

诗人邹静之曾为上小学的女儿支招,老师要求根据句子的意思写一句成语,问“关于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改成成语是什么?邹静之告诉女儿答案是“齐心协力”,结果老师批错,标准答案是“共同协力”。

作家莫言,有次女儿将他著名作品中的一段借用写进文章中,结果老师阅卷后女儿拿给莫言看:他的作品没有一句不是病句。

还有一位有名的作家王蒙,在爱孙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后,一时手痒拿起试卷做了起来,大作家也得了个不及格……在语文教育的标准化、程式化评价标准面前,连作家都甘拜下风。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

在家长们的讨论中,多数家长认为“老师按照标准答案批改作业是教条行为的表现,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唉,最后学生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太死板。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就这样被扼杀了!”

“我家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我也已经与这样的教育斗争7年了。从开始的愤怒、无法忍受、给老师写纸条提意见,到现在的默默教育孩子先适应再生存再发展。作为父母,也只能这样了。”一些家长万分无奈地感慨道。

中国孩子想象力倒数第一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

由于统一高考的存在,学生要奔着大学校门而去,首先就必须奔着标准答案而去。从小学起,我们就开始学习怎么归纳文章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应试教育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这便是标准答案。

团购没有标准答案 篇2

清明过后,天气逐渐转好,路边的桃花开得旺盛,团购行业经历了寒冬时节,也开始升温。近日,有研究机构发表数据,称团购网站整体投诉率已经有所降低,一线网站诚信建设初露端倪。可见,团购网站已经有集体回归理性的趋势。

营造自身小特色

任何行业如果陷入同质化的僵局,便会迎来盈利匮乏的窘境,团购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模式太过单一、抄袭严重的今天,团购网站想要有大的突破显然很难。不过,如果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特色,还是有望赢得一部分稳定客流的。

国内一线团购网站发展好的不过几家,虽仍没有实现盈利,模式却也还算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垂直型网站,行业的深耕必定比综合类网站更具有记忆点。而依照电商十年的发展来看,先从一个垂直性行业入手,等到有能力承载更多时再开疆拓土做综合性网站,这样的发展之路还算比较稳健。

另外,找到一个立足点打造小特色,也会得到用户的青睐。例如:拉手网的CBD午餐,立足于白领阶层,分商圈推出午餐计划,把商品和健康的生活理念联系起来,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聚划算的公益团购,不但帮助菜农解决了燃眉之急,也为自己创造了一定的人气;满座网打造的满座剧场相声票团购项目,一直深受消费群体的欢迎,而相声演员曹云金的相声、话剧专场,也成为了满座网的一大特色。以上几个网站,都是通过打造自身的小特色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也从中得到了回报。

特色、创新,放在任何行业都是增长业绩的良药,对于产品同质化极其严重的团购网站,更是如干涸中的甘霖。而如何找到自己的小特色,形成网站独有的整体风格,是团购网站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根源把关诚信

诚信是团购行业的硬伤。不只团购,整个电子商务的不诚信问题都让消费者深恶痛绝。诚信是个老话题,团购网站也在出台各种办法增加自己的诚信度,比如,实行及时退款等措施,讨得消费者的欢心。

即使如此,团购行业的投诉数量仍当仁不让地跃居电商投诉第二位。多种措施为何效果甚微?记者调查发现,仅一家第三方投诉平台全年的团购投诉量就高达1万余条,其中以“虚假宣传、假货”最为严重。从投诉的比例便能看出,对商品不满意是最主要的投诉原因,即使增加后期退款等服务,也并不能完全消除消费者的不满意感。这时,恐怕只有从最初合作商户的选择上加强把关了。

团购行业选择商品把关不严,这个症结从2011年底团购网站屡屡报出倒贴钱为商家上线产品的新闻就能窥见一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网站从业人员告诉网络导报记者,他所在的公司虽然设置了几个专门审核商品和合作商户的部门,但产品上线与否,其实只取决于经理甚至销售人员的一句话。另外,某些不达标准的商品为求上线,与销售人员个人达成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强行操作商品上线的行为,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极大地损害。而且,消费者的投诉流程复杂,总有一部分消费者嫌麻烦认栽,投诉维权也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团购网站要降低投诉率,要花心思的,不仅仅是增加售后服务、出台各种退款、退货政策,还需要进行更严格的售前审查,这才是治本之策。

回归团购的本质

自团购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上千家团购网站疯狂地展开千团大战,让团购网站步入了一种低价复低价的怪圈。

众所周知,由于多种原因,国内的网购客单价普遍过低,虽然近年来已经有从一味的追求低价向追求品质过渡,但和国外的电子商务相比,国内客单价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是形成团购低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团购网站的负责人都说过,团购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一个品牌宣传平台,而非一个购物平台。然而,久久深陷低价怪圈的团购网站,早已无暇顾及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如今的团购网站,更像是一个低价商品的集合地,和一个将线下的便宜商品用稍便宜一点的价格搬到线上的一个运输工。

低价绝不意味着低质,当团购成为“便宜货”的聚集地,就离团购做一个品牌宣传平台的初衷越来越远。及早理性回归,才是正道。

记者手记

团购网站究竟应该咋样?

相信大家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老牛的不屑和小松鼠的惊恐,对于他人来说,都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十年前,投身互联网创业的人如今都终有所成,十年后的今天,这些第一批投身互联网的先辈对跃跃欲试的青年说,千万不要轻易尝试。但仍有人投身其中,一部分小有成绩,一部分铩羽而归。生活教会了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凡事没有一定,所有事都需要自己衡量。团购的发展也是一样。

电子商务十年,业界各位大佬还都不敢对它的未来下一个定论,何况团购?近日,团购鼻祖Groupon面临各种审查、遇多起投诉、股价大跌等新闻频繁传出,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Groupon尚且如此,国内的众多“拷贝品”更不需多说。团购出生仅两年,未来他将怎样,谁都无法预见。同样,向前的路应该怎样走,也不是几个专家就能解答得了的。团购网站究竟应该咋样?这没有标准答案,只需要团购网站不断努力。(刘爽)

创造力有没有标准答案 篇3

多年的品德教学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他们不仅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更是一个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是生活的真正主人。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面临众多多的选择,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生活中没有人能替孩子们永远去做选择,我们只是孩子们生活路上的引路人,因为生活本来便没有标准答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诚实,不需要理由》这一活动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诚实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或许撒谎的例子一出现,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一个标准答案:我们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但究竟在生活中做得如何又该另当别论了。

究竟该如何组织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想起了一个很多年前的感人故事,一个叫旦南的孩子,他的养父杀了人,他宁肯被养父母毒打致死也不说谎。我想:旦南的行为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很容易受到诚实的教育,于是我精心录制了这个故事。

课堂上,伴随着如泣如诉的音乐,孩子们静静倾听着小旦南的遭遇。片刻沉默之后,他们的情绪激动起来,开始热烈发表对旦南死的看法,表达自己对旦南的敬佩、同情之心,谈论诚实的可贵。看来,工夫没有白费,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了,正当我想做总结的时候,班上思维非常活跃的李小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我是旦南,我才不会那么傻呢。”说到这儿,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李小伟振振有词,“我觉得旦南的死不值得。他的父母是坏人,我认为对坏人说谎不算说谎。”李小伟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可他讲的似乎也有道理,我赶紧追问:“那你会怎么做呢?”“先假装同意,等警察来了再告诉他们真相,这样既惩罚了养父母,又保护了自己,多好啊!”这个李小伟,还真有点子。我继续问他:“你怎么想到这个办法?”“我们以前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过,父母不能体罚孩子,旦南父母的做法违法了,我们应该用法律保护自己。”看来,李小伟已经能将所学知识主动应用于生活,这不正是我们品德课教学所努力的方向吗?我立刻表扬了李小伟的说法,然后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旦南当时为什么没有那样做?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旦南没有想到养父母这样狠毒。”“旦南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我们不一样。”“旦南的养父入狱了,他的养母一样会打死他。”……我看看李小伟,又问他:“你有什么话想对旦南说吗?”“我想告诉旦南,你宁死也不说谎,真了不起。如果你生活在我们这儿,肯定能学会保护自己,咱们在一起学习,该多好啊!”听到这儿,我笑着说:“旦南在天堂里听了同学们的话,一定会很欣慰的。”同学们也都笑了。

《没有天堂》阅读及答案 篇4

2.(1)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

(2)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3.(1)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

(2)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

4.(1)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

(2)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

创造力有没有标准答案 篇5

次再版都大动干戈、改头换面。

8月13日,《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在上海举行新书发布会。新版“换血”的规模超过以往历次再版:600万字、4500多个“为什么”中,80%是新问题,另外20%也得到了全新回答。

“我能穿越回清朝吗?”

“百年一遇的洪水为何年年遇?”

“为什么有人往食物加三聚氰胺?”

52岁“高龄”的《十万个为什么》,用追逐社会热点的方式,延续着其“与时俱进”的传统。

在科普作家叶永烈看来,正是这个传统以及语言浅显生动,让《十万个为什么》创造奇迹:自1961年初版首印以来,单册销量逾一亿,居全国图书之首屈居第二的,是《毛泽东选集》。

以前关心搪瓷缸,现在关心高铁的安全性

从第一版中的第一篇文章《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起,这本书便开始记载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生活的变迁。

“搪瓷的缸子为什么不能在火上烧?”“种过牛痘以后为什么很痒?”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第一版上的这两个问题,与业已从人们生活中消失的搪瓷缸、牛痘一起共同构成了那个年代的记忆。

另一篇解释镜子原理的文章引来众多读者来信,询问“银镜反应”的具体配方。在《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叶永烈说他想了很久之后才想明白,“那个时候,镜子还是限量供应,很多人买不到,就按书上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

现在,这些问题已经不再出现。“冰棍为什么会冒烟”、“什么叫血型”等问题也消失了它们已经完成了“启蒙”的使命:从“知识”变成了“常识”。它们的消失过程,正是中国的科普进步史。

报道说,丛书前三版编辑洪祖业会拿着“16开大小、打着横线”的问卷,到小学里向孩子们征集问题。第一版编辑工作起步时,出版社印发了一万份问卷,收回的七八千份塞满了两大抽屉。

第六版征集到了3万多条“为什么”,其中一个是“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飞机能不能飞?”而在1999年的第五版中,孩子们还在问“什么是DVD”。

最火的是“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这个问题在本次征集活动中出现了几百次,最终被收录在新增的“灾难与防护”分册中。近几年全球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构成了这个分册出炉的时代因素。

“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别人?”“为什么要给小猪加瘦肉精?”“高铁的安全性如何?”

这些问题让第六版的项目负责人洪星范大呼意外,现在的小学生关注世界大事、社会热点,对社会、人文的哲学思考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事实上,一直以来小学生便是社会的思考者之一。美苏冷战时期,问题包括了“西瓜能当炮弹吗?”“为什么炸弹里也要放食盐?”前者说的是车辆高速运行时,一个飞来的西瓜也能穿透车身;后者则是介绍火药的化学成分。

推翻以往:没有标准答案

“接地气”的问题被提出来后,也需“接地气”的答案,但这并不简单。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这些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界最负盛誉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十万个为什么》审稿人的名单中。第六版更请来100多位两院院士,阵容堪称豪华。

“大科学家”未必能写“小文章”。

不是没有过教训。《十万个为什么》初版的第一批作者,上海一所师范学校的7位老师,用近一年时间辛辛苦苦完成了6万字初稿,却“像教科书,枯燥干巴”。

救场的是北大化学系一名大二学生。他凭借刚刚出版的一本科学小品集受到编辑邀约,“试稿”中又以生动的文笔获得肯定,他就是叶永烈。

叶的科普写作风格深受前苏联作家伊林的影响,后者曾这样解释核裂变:“就像拿一个五分钱的硬币,去兑换成一个两分钱和三个一分钱的硬币。”实际上,“十万个为什么”这个标题就取自伊林的同名科普小书。

后来叶永烈成为《十万个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作者。第六版的编撰延续了当年的分工:专家们负责科学性的把关,也即“审稿”,担当写作重任的则是来自“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的年轻科普作家。

这批八零后作者打破了“一问一答”的传统,从第一版就出现的“人运动了为什么要喝水”,他们给出了生理学、病理学、运动学等各个角度的解释,试图用这种方式引导读者思考更多的“为什么”。

对于“地震能否预测”,新版推翻了上一版的肯定论断,给出了更严谨的回答:地震很难准确预测,我们更多能做的是普及防灾和自我救护的知识。

在洪祖业看来,这在上世纪中叶是不敢想象的“一般有争议的话题不收,怕误导读者”。“松鼠”们却以“相当多的问题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为傲。

很遗憾,它越来越不好卖了

不过,“趣味性”原则并未能一以贯之地执行。上世纪70年代,它被“政治正确”所取代,一同遭殃的还有“科学性”。

“文革”前期,《十万个为什么》遭到猛烈批判,一众作者受牵连。理由在如今看来十分荒谬:“经过化学处理,斯斯文文的棉花,成了人们移山造海的好助手,成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力士”,对“棉花为什么能做炸药?”的回答中,这段话被批为“宣扬赫鲁晓夫的和平主义,麻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炸药的最大功用,应该是炸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介绍太阳黑子的文章,则被曲解为“恶毒攻击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甚至连印数超过《毛泽东选集》,也被认为是“反毛泽东思想”。

1970年,经历了“斗、批、改”的《十万个为什么》以“工农兵版”(第三版)的“崭新”面目出版,增加了军事、体育等为政局所需的内容,黄皮封面上方是工农兵高举红宝书。而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要首先引用“毛主席语录”。

第一册第一页上写着:为什么我们计数的方法大都是十进制的?1.因为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胸中有数。2.因为手指头只有十根。

《十万个为什么》的历次出版,都与“国家大事”息息相关。

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它是出版社准备的“国庆十周年献礼”;恰逢“大跃进”,又补编农业分册;政治浪潮起起落落,催生了第三、第四版;1995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新世纪版”应运而生。

但即使是“工农兵版”,8年内销量也达3700万册。在那个书籍极度匮乏的时代,很多人靠着读《十万个为什么》在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大学,而现在他们大多是“国家大事”的决策者与执行者。

而从2000年起,科普图书的销量一直在走下坡路,此次的第六版,少年儿童出版社从2008年便有打算,但直到2011年才“下定决心,顶着各种压力也要做”。很多人的疑问是,在网络已经可以提供足够多“为什么”的回答的年代,还需要《十万个为什么》吗?

《假如没有台风》阅读答案 篇6

每当台风致灾时,人们常常会想:假如世界上没有台风该有多好啊!那么,假如没有台风又会怎样呢?

首先,如果没有台风的话,我国东南沿海盛夏季节气温将会骤增。持续的高温会造成农作物热死,人畜中暑,造成高温引起的“热害”,工厂将被迫停工,各项生产效率大大降低。身居东南沿海的人们在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盛夏,常会盼望多来几次台风,因为台风给人们带来大量的雨水与狂风,使气温骤然降低,给酷夏之中的人们以透气的机会。由此可见,台风在盛夏消除“热害”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沿海城市和海岛更是年年都要闹水荒。台风带来倾盆大雨,能缓解旱情,大量雨水储入水库,渗入地下,改善了夏季干旱的气候。

如果没有台风,我们沿海地区的细润度就要大大下降。弄得不好,会出现沙丘成垄的干旱地区景观,江南沃野将丧失,鱼米之乡不复存在。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大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似乎一切都作了精密的安排,什么也缺少不了。人类不能“消灭”台风,却要认识台风,掌握台风的规律,以便趋利避害,进而利用台风。譬如说,每次台风来时,都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一旦人能驾驭台风,借其能量为人所用,人类也增加了一种新的巨大的能源。

14.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是以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6分)

15.选文第2段对“台风致灾”只是一笔带过,你认为这样处理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16.作者认为人类不应“消灭”台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4. 答案:选文是以“台风”为说明对象,它是按照“什么是台风——台风发生的地点、时间、特点怎样——假如没有台风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对认识台风、利用台风资源的展望”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评分:答对第一问得2分;第二问答出一点得1分,共4分。仅答逻辑顺序得1分。

15. 答案:恰当。因为一方面台风的危害人们都比较熟悉,另一方面文章要说明的重点是“假如没有台风”的情况,所以应该略写。

评分:答恰当得1分。第二问答出一点得1分,共2分。

16. 答案:(1)降低气温,消除“热害”(2)带来降雨,缓解旱情(3)增加陆地细润度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阅读答案 篇7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您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您的降临,您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 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 不要下雪 不要地震 不要干旱 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 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 总是不能如愿 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等待收获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获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给文中第③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风调雨顺”的意思。

3.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四字词语。

4.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 自然段和第自然段之间。

上帝接过话茬:“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5.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

《三国演义》阅读试题没有答案 篇8

一、填空:56

1.《三国演义》作者是(),这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通俗演义》)。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各自的首领是()、()、()。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使丈八蛇矛枪的()和使青龙偃月刀的()。

4.《三国演义》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智绝”是(),“义绝”是()。

5.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是()、()、()、()、()。

6.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卧龙”是(),“凤雏”是(),“小霸王”是(),“美髯公”是(),“常胜将军”是()。

7用一个四字词语体现黄忠特点()

8.割发代首的人是()。

9.为什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10.用四字词语形容诸葛亮。()

11.是()六出邓山。

12.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13.司马懿是曹操的()。

14.是()经常拿着一把扇子。

15.是()单枪匹马救刘禅。

16.魏国的开国皇帝是()。

17.是()背水一战。

2.闻袁绍官渡战败后,在狱中自杀的袁绍谋士是()

3.马谡不听()的意见在山上下寨而痛失街亭

6.诸葛亮蒋平生所学传给()

7.在荆州关于被射中手臂,给他治箭伤的医生是()

8.是()三让徐州给刘备

9.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是()说的10.“鸡助,鸡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说的11.东吴的()率军智取荆州

12.周瑜死后,由()接任东吴大都督。

13.曹操正为军中粮草不足而发愁时()来了,他赤着双脚出迎。

14.依诸葛亮之计斩了魏延的是()

15.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

16.曹操手下大将被称为虎侯的是()

17.计夺天荡山的蜀国两员老将是()

18.被诸葛亮困于方谷的父子三人是()

二、判断题(8)

1.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赤兔马。()

2.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3.“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4、赤壁之战中,黄盖献策诈降曹操。()

5.《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千里走单骑、舌战群儒等。()

6.黄盖和黄忠没有关系。()

7.“苦肉计”是黄忠的故事。()

8.邓艾是吴国夫将。()

三、选择题(8)

1.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A袁术;B袁绍;C曹操;D刘备

2.长坡一战中,被魏将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谁()

A关羽;B张飞;C赵云

3.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

A吕布;B魏延;C孙权

4.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A长坂坡;B五丈原;C新野

5.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A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B士可杀不可辱;C如果今天不杀了我,你会后悔的6.被尊为“中国武圣”的英雄是()

A马超;B赵云;C关羽;D吕布

三、简答题(30)

读了《三国演义》,你最喜欢其中哪个人物,请简要说明理由。

读了《三国演义》你明白的道理是:

《如果没有你》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9

暮色降临,谢莉·艾普尔知道自己正陷入危险之中;她那双搭在银色跑车方向盘上的手已经感到麻木,疲乏使她视线不清。这位34岁的普通外科实习医生实在已把体力耗尽了。她刚在医疗中心值完班,最近这两天她只睡了几小时。现在,她正开车去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参加外科医生职位的面试。四个车轮发出的声音,很快就变成了一支催眠曲,使谢莉昏昏欲睡。她的车子开始左右摇摆。

41岁的卡车司机伍德·基伊,此时正烦躁不安地坐在十轮大卡车的驾驶室里。他凝望着空荡荡的路面,整个晚上没有遇上什么事可以打发独自驾车的无聊。

突然,他的车灯照到前面一辆银色跑车,他看到那辆跑车开始偏离行车道。

伍德驰近那辆跑车,按响喇叭。他的车头灯照到跑车驾驶座上,看见有个金发女郎,头似乎俯向前面。伍德感到十分不妙。“醒来呀,小姐!”他用无线电传话器高声呼叫:“醒来呀!”谢莉·艾普尔猛然醒来,心在怦怦地跳。

“很抱歉,使你吃了一惊。”他的声音从车上无线电传来,“我看到你的车子摇摆不定,猜想你可能是太疲倦了。”

谢莉咽了一下口水,然后用颤抖的手拿起无线电话器说:“我巳经筋疲力尽,不过很幸运,我这样开车仍然活着。谢谢你!”“叫我啄木鸟吧,这是我的民用波段无线电呼号。卡车司机说,“我去肯塔基,你呢?”

“肯塔基”

“那很好,我跟在你后面,帮着你不打瞌睡,你的呼号是什么?”“麦圈医生。”她告诉他。他听了哈哈大笑。于是,她解释说,这是儿科病房的孩子们给她取的名字。

他们互相讲述了一些经历和笑话,时间也就很快地过去了。在靠近肯塔基州界的地方,啄木鸟和麦圈分道扬镳,她感激他在这段漫长而漆黑的路上帮助她,使她得以一直保持清醒和一路平安。“噢,那没什么,”他腼腆地说,“我很高兴跟你聊天。”

谢莉顺利通过了考试。

一天,医院的扩音器传出一项紧急讯号,立即需要一组外伤医疗人员,于是谢莉沿着走廊奔去。

她跑进外伤诊治部时,见到一个满身鲜血的躯体。那人是一起卡车相撞事故中的伤员,四肢折断,肋骨被压碎。最糟的`是,那个男人的颅骨破裂。一位医生一面奋力给他止血,一面咬着牙齿对谢莉说:“想办法让他保持安静,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于是谢莉温柔地劝慰那个男人,叫他再忍一会儿。“你还不到要死的时候!”她低声说,“你还年轻。”

那个男人似乎一直在留意倾听她的声音,后来他压低声音问她的名字。

“谢莉·艾普尔医生。”她答道。

“不,……你的民用波段无线电呼号。”

“我的呼号是麦圈。”

“啊!我的天……不要让我死……我是……啄木鸟!”谢莉顿时惊讶得透不过气来。外科手术组埋头苦干了24小时。她从未见过范围那么广泛的创伤。

离开手术室的头几天,啄木鸟神志不清,并且因发烧而烦躁不安。

谢莉一回到家里,就听见电话铃大作。医院的护士因无法使啄木鸟保持安静,于是要求谢莉返回医院。谢莉马上赶了回去。

尽管他痛得发狂,但一听到谢莉对他讲话,他就会逐渐平静下来。

出院那一天,啄木鸟坐着轮椅被推过医院走廊。

“如果没有你,我想我是活不下来的。”他对她说。

谢莉的泪水满眼眶。“如果没有你,我也是活不下来的。”她低声说。

(节选有删减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卡车司机伍德因独自驾车,虽然没有遇上什么事,却烦躁不安。他在无法打发孤独无聊时遇到了开车行驶中昏昏欲睡的谢莉。

B、听到医院的扩音器传出紧急讯号,谢莉便急急奔去,可见她是一个急人之所急,一有紧急情况就冲在前面的医生。

C、伍德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还能够听出谢莉的声音,这一细节体现出了彼此之间对各自声音的深切感受,也照应了前文。

D、小说写伍德伤情之重,手术后烦躁不安,其他护士无法使他保持安静的细节,突出的谢莉对伍德重伤后恢复所起的作用。

5、小说第一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的题目“如果没有你”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案:

4、【答案】B “是一个急人之所急,一有紧急情况就要冲在前面的医生”对人物的分析欠妥当。从这件事上不能就认为谢莉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

5、【答案】

①交代主人公谢莉驾车的危险状况,以及形成这一危险状况的原因,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做铺垫;(3分)

②以惊险的场面开端,造成悬念,具有吸引读者的作用。(2分)

6、【答案】

①题目具有关联情节、概括故事要点的作用。谢丽在疲劳驾车时如果遇不到卡车司机伍德,就会有生命危险;而伍德在发生车祸后,又是因为谢莉的劝导才使他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得以康复。

没有尘埃好不好 阅读答案 篇10

—— 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忍受不了,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都无法生存。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能够把照射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太阳的威力。同时,尘埃还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致过快,也可避免过于急骤降温。

——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上面凝结,对云雨的形成直接有关。实验征明,在没有凝结核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 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湿度达300%一400%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 故称“凝结核”。微粒的半径一般在10-3—10-7 厘米之间。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容易在它上面聚集。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埃的缘故。

——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下不了雨, 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将会走向反面。

——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拦阻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 产生致命的威胁……

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尘埃!

1.“尘埃”令人讨厌的原因是什么?

2.“尘埃” 的好处有哪些?

3.举例说说第6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仅须说两种)

4.尘埃有害,尘埃对人类又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也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5.结合本文请你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拟一条标语。

参考答案:

1. (1)会产生污染;(2)引起爆炸

2.(1)反射、折射和散射太阳光;(2)调节地球表面温度;(3)产生云层、雷电和降雨;(4)阻挡宇宙有害射线

3.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举例略)

4.不能单方面地一个角度地去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美文欣赏:《没有答案的疑问》 篇11

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总一些无法抹去的回忆。这篇情感文章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曾经的时光。

什么时候终止漫长的疲惫之路

最初携带的理想散落在哪里

是否像逾冬的种子找到了发芽的土地

还有散布芬芳的花种青涩而微甜的果实

是否每一个夜半生成的梦都晚一秒破裂

是否每一个足音都深深烙在地球上

是否每一个黄昏夜幕都无奈地降临

是否每一步都踏在光影掩映的草原中

是否最终的.旅程不再是只身一人

是否那个我曾倾心的少女把我曾经的努力

作为她青春时一段凄美的回忆

是否无知的欲望发出的叹息不会污浊

厚重的压碎我暮年的身体

是否我能爱着并且一直爱着

是否只是不说其实我没有错

是否这些愚蠢无知的疑问本身也有着价值

是否当有一个时候放弃了追问真正的自由会像甘泉一样从心底涌出

是否当不在乎生命的存在形式就有了

不被时间遗忘不被空间排挤的位置

是否生命开始时它为自己忙碌得很少

是否生命结束时它不希望痛苦再来一次

是否我错过了许多得到的在失去前就

都不曾真正拥有

是否我从未有过自己从未有过自己的痛楚

是否我早已逝去只是它还本能地坚持

是否……

什么时候开始意识的飘浮之路

那不被感受认同的沉默到哪里

可以找到枯萎的枝叶一歇足程

梦破裂清醒时分—

幻想在现实的嘴唇上融化……

上一篇:EPC 研讨会的发言提纲下一篇:输液过敏性休克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