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精选7篇)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篇1

作者:冯娴 韩轶梅 郭鑫华

摘 要目的:提升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并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方法:掌握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观察要点,迅速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结果:通过对68例创伤骨科多发伤进行抢救,成功的为67例。结论:掌握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观察要点的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观察要点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骨科合并多发伤病人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6~76岁,平均

36岁。开放性损伤36例,闭合性损伤32例。以颅脑损伤为主5例,胸部损伤为主41例,腹部损伤为主22例,39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68中发生休克67例,1例经抗休克治疗,血压不升,救治无效死亡。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1],即使这些损伤单独存在也可以危及生命。多发伤不是各种创伤单独的相加,而是一种对全身影响较大、病理生理变化较严重的损伤,多因严重休克、大出血、呼吸障碍等而死亡。创伤骨科多发伤较单一部位创伤严重得多,复杂得多,因此在护理多发伤患者时,应分清主次,正确判断重要损伤部位,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护。

2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

2.1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时间短促,不允许耽搁时间。对明显威胁生命的严重伤必须立即有针对性地给予生命支持,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2.1.1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迅速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以及搬动伤员时的障碍物,使伤员迅速脱离现场。搬动时动作要轻柔,切忌将伤肢从重物下拖拉出来,造成继发性损伤。

2.1.2抢救重点

维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尤其是活动性的大出血;准备呼吸骤停的抢救;做好伤肢的外固定。

2.1.3救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技术

如舌钳、吸引器、给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加压包扎止血、伤肢外固定等技术;一般外出血,加压包扎即可达到止血目的,不可盲目应用止血带;对失血不十分严重,且能在半时左右到达治疗单位的伤员,不一定在现场给予输液,以免耽误更多时间;窒息是现场和输送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因鼻咽部出血、分泌物和呕吐物阻塞,以及昏迷舌后坠等引起;防止窒息的措施:将伤员头偏向一侧,用手或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将舌拉出,窒息多半可缓解。因此,不少急救专家呼吁,急救人员应把传统上对止血带的注意力转移到舌钳上来。

2.1.4现场抢救的其它重要任务

做好现场观察,了解伤因和外力情况;受伤确切时间,最初发现伤员时的体位;场地被血迹污染的范围大小,初步判断失血量;神志情况,以及呼吸、脉博变化等。

2.2 运送途中的救护

2.2.1目的:

保持救护工作连续性,一旦伤情恶化,在途中必须及时给予积极处理。

2.2.2要求:

救护车内要有完善的急救设备,能通过闭路电视等通迅设备与急救单位保持联系,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救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应初步掌握伤情,对伤员创伤的严重程度有一正确评估,按创伤部位、损伤程度归纳成四项,用数字标出,名为创伤指数;救护人员在几分钟内,即将伤员初步分类,按创伤轻重程度,送往不同的治疗单位,保证危重伤员得到优先处理。

①轻伤:指数2-9不须住院,在急诊室观察即可;重伤:指数10-15可住院治疗,一般无生命危险;严重伤:指数17-20必须住院,死亡率较高;危重伤:指数21以上,死亡率高,指数17以上多半有多发伤。例如:1例伤员为四肢伤=1,有出血=1,血压8.0kpa=5,呼吸困难=3,神志清楚不打分(=0),创伤指数=10,属于重伤。②伤员到达急救室后的抢救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措施是否得力,针对性是否强,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个专科,因不论哪个部位的伤情多么复杂,威胁生命安全的主要是因为:呼吸道阻塞和呼吸功能紊乱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大出血造成→循环功能衰竭。③早期急救重点:清理呼吸道→给氧→止住活动性的大出血、紧急闭合开放性的胸部伤、输液、输血等。这是外科急诊医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目的:及时处理,缓解伤情,赢得进一步的治疗时间。④首先做到:清理呼吸道,给氧,止血,闭合胸部开放伤。数分钟做到:脱去衣服,将伤员移到治疗台上(按颈部骨折要求搬动伤员),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做交叉配血试验。10分钟内做到:对伤员进行重点检查,明确损伤部位,已经给予处理的效果,组织有关专科会诊。30分钟内做到:复苏,抗休克,做好术前准备;明确哪些部位必须手术,哪些部位可暂缓处理,哪些可延期处理。断离肢体保存应迅速冷藏,禁止冷冻。3创伤骨科多发伤的观察与护理

创伤骨科多发伤的观察与护理首先要做到初步观察:神志、面色、外出血情况,伤肢姿势,衣服撕裂和污染程度等明显特征。对下一步进行哪些急救处理,可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其次是重点检查:紧急情况下,全面细微的检查,既不可能也不需要,但急救开始或伤情稳定之后,应迅速进行有重点的系统检查,以免漏诊与误诊;再者是按A、B、C、D、E、F顺序检查:A-呼吸道B-呼吸C-心脏D-消化系统E-排泄F-骨折或按照cradiac plan字母的顺序检查:C-心脏R-呼吸A-腹部S-脊柱H-头颅P-骨盆L-肢体A-周围血管N-周围神经;而后的注意要点:颈椎骨折合并颅脑颌面伤,颈椎骨折容易漏诊。骨盆骨折容易合并膀胱、尿道损伤。股骨近端骨折可合并髋脱位。重危伤员的化验检查,如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气分析等,对观察伤情变化有重要价值,应急时进行。

3.1胸部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有节段性多发性肋骨骨折由此引起的反常呼吸,张力性或开放性血气胸。

肋骨节段性多发骨折,体征明显,常发生反常呼吸,每多一条肋骨骨折,胸腔脏器伤的发生率可增加10%;注意观察呼吸运动时有无胸廓塌陷等;半卧位;给氧(持续低流量吸氧);血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按闭式引流护理),注意观察血性引流的量;闭合损伤:用胸带固定,止痛,有利于呼吸;并发症:肺部感染,应给予定时雾化吸入,以利于排痰,协助抗炎治疗。

3.2 颅脑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伤员的神志是清楚还是昏迷是判断伤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来院时清醒,伤后有昏迷史,应检查有无脑神经的病理反应,更应注意颅内损伤体征的继续出现; 每15-30分或1小时观察神志、瞳孔、血压、脉博、呼吸; 如果伤后清醒,来院昏迷或伤后立即昏迷,并持续加重,则有颅内出血的可能;果伤后出现昏迷,症状持续不变,则有脑干挫伤的可能;如果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软瘫或痉挛,脉博沉而慢,表示颅内压增高到危险程度,有紧急开颅的指征。

3.3腹部外伤为主伤员的护理观察要点

吸氧,开通二条静脉通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氧分压及心电图变化等;判断休克程度,一看:看面色、粘膜、皮肤颜色及发绀程度;二摸:摸脉博,摸肢体温度;三测:测血压。采用床旁B超、床旁摄片,减少搬动;密切注意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如在B超或腹穿得以证实有腹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避免延误手术时机。[2];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判断循环血量及血容量补充情况,尽快补足血容量,为手术创造条件。

4小结

多发伤的特点损伤部位多;开放伤和闭合伤同时存在;明显外伤、隐蔽伤同时存在;不同系统伤的症状和体征互相影响;多半伤员不能自诉伤情;医护人员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开放伤,漏诊、误诊机会多。但只要掌握了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观察要点,迅速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就会提升抢救成功率并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盛志勇.多发伤见黎螯主编。现代创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5。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篇2

1 院前急救的工作重点

1.1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 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现场急救时间短促, 不允许耽误, 应做好现场观察, 了解伤因及外力情况;受伤确切时间;最初发现伤员时的体位;场地被血迹污染的范围大小;维持呼吸道畅通;止血, 尤其是活动性的大出血;准备呼吸骤停的抢救, 作好伤肢的外固定, 切忌将伤肢从重物下拖拉出来, 造成继发性损伤。

1.2急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面对来得急、伤势重、病死率高的多发伤患者, 急救人员要做到急、严、稳、准、灵五点。急:分秒必争, 一切动作要快;严:严密观察病情;稳:操作要稳;准:执行医嘱及时、药量准、时间准;灵:应急能力强, 应急措施使用灵活。同时救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如舌钳、吸引器、给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加压包扎止血、伤肢外固定等技术, 不可盲目使用止血带。对失血不十分严重, 且在30 min左右到达治疗单位的伤员, 不一定在现场给予输液, 以免耽误更多时间。窒息是现场和转运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防止窒息的措施: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 用手或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将舌拉出, 窒息多半可以缓解, 应把传统上对止血带的注意力转移到舌钳上来。

2 运送途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救护工作的连续性, 一旦伤情恶化, 在途中必须进行积极的处理, 车速要平稳, 不要急刹车或突然加速, 途中保持输液通畅, 及时补充血容量, 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转运途中一旦出现心搏停止, 立即停车就地复苏抢救, 切忌不做抢救继续转送以致失去抢救机会。

3 院内急救的注意事项

3.1 恰如其分的伤情评估

遵循“一看、二问、三检查”的顺序, 接诊者首先应注意伤员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伤肢姿态、大小便失禁及患者主诉等直接情况, 同时根据患者衣服撕裂程度、血迹和呕吐物污染多少及询问目击者或陪送人员等间接情况来判断伤情。

3.1.1多发伤的特点是损伤部位多, 开放伤与闭合伤同时存在, 明显伤与隐蔽伤同时存在;不同系统受伤的症状与体征相互影响, 伤员多半不能自诉伤情, 医护人员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开放伤, 漏诊、误诊机会多:颈椎骨折合并颅脑颌面伤, 颈椎骨折容易漏诊;骨盆骨折容易合并膀胱、尿道损伤;股骨近端骨折可合并髋脱位;低血容量休克可能与心源性休克同时存在, 部分伤员呼吸困难表现不明显, 而以躁动不安为主, 认真观察可发现低氧血症。

3.1.2伤员到达急救室后的抢救效率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措施是否得力, 针对性是否强, 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个专科。因不论哪个部位的伤情多么复杂, 威胁生命安全的主要是:呼吸道阻塞和呼吸功能紊乱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大出血造成的循环功能衰竭。

3.1.3骨关节、胸膜及腹膜等部位的损伤容易误、漏诊, 其主要原因是明显创伤与隐蔽伤共存, 大多数伤员不能诉说伤情, 急诊医生缺乏全面检查诊断的经验, 未严格按照抢救常规对各部位逐一检查或影像学技术应用不当。救治人员必须遵循先救命后治伤、边检查边急救的原则, 在检查中防止一味追求某种特殊的检查而发生检查中死亡的现象。因此医务人员要根据各部位的伤情严重程度累及脏器不同和组织深浅来决定救治顺序, 以免贻误抢救时机。对病情急、危、重的多发伤患者, 在实施有效的医疗措施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 快速初步评定伤情、确定分类、组织专科抢救。

3.2 急救护理措施

快速实施一给氧、二通道、三止血包扎、四配血、五心电监护、六留置尿管、七皮试。

3.2.1 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 对口鼻腔内有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或其他异物者, 应迅速给予清除并将头偏向一侧, 防止胃内容物误吸;对舌后坠患者应将舌体暂时拉出外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准备吸引装置、气管插管盘、气管切开包于床旁, 便于急用。

3.2.2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快速扩容

立即建立2~3条以上静脉通道输液、输血, 应选择上肢、颈内 (外) 静脉、锁骨下静脉为宜, 用16~18号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 操作简单, 穿刺速度快, 容易固定, 管径粗, 输液方便。另一路使用输血器, 注意输血速度, 同时记录监测中心静脉压。

3.2.3 止血包扎

严重复合伤患者大多有开放性伤口, 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 较浅血管破裂出血可直接钳夹结扎出血;创面广泛出血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动脉损伤皮肤撕脱伤者, 可用大拇指压迫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 及时加厚敷料加压包扎伤口并用简易夹板妥善固定骨折肢体;对单纯头皮出血可加压包扎止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用明胶海绵贴敷, 外加无菌纱布覆盖临时包扎, 若病情许可宜将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量。止住活动性大出血, 紧急闭合开放性的胸部伤, 组织有关专科会诊, 明确哪些部位必须手术, 哪些部位可以暂缓处理, 哪些可延期处理, 这是外科急诊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护士要协助医师做初步的清创缝合, 与抗休克必须同时进行。

3.2.4 配血

在静脉穿刺成功后, 立即常规进行血液标本采集, 以便及时做交叉配血及生化、红细胞压积等实验室检查, 重危伤员的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等对观察伤情有重要价值, 应及时进行。

3.2.5 连接心电监护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变化, 严密观察心功能状态, 及时发现异常。

3.2.6 导尿、留置尿管

抢救中一般均需留置导尿, 准确记录尿量, 以便观察组织的灌注量, 作为调整输液速度的依据之一, 监测肾功能, 了解抗休克效果。

3.2.7 皮试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做青霉素及麻醉药物过敏试验, 备皮、剃头做好术前准备。

3.3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可以反映血压、颅内压的变化, 可以指导使用脱水剂及护理过程中怎样输液, 输什么液, 争取抢救时间;通过对肢体活动的观察可以提示颅脑病变或是否存在骨折移位,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因此, 病情观察尤为重要。

3.3.1 胸部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

由节段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引起的反常呼吸, 张力性或开放性血气胸。肋骨节段性多发骨折, 体征明显, 常发生反常呼吸, 每多一条肋骨骨折, 胸腔脏器伤的发生率可增加10%;注意观察呼吸运动时有无胸廓塌陷等;半卧位;给氧 (持续低流量吸氧) ;血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 (按闭式引流护理) , 注意观察血性引流液的量;闭合损伤:用胸带固定, 止痛, 有利于呼吸;并发症:肺部感染, 应给予定时雾化吸入, 以利于排痰, 协助抗炎治疗[2]。

3.3.2 颅脑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

伤员的意识是清楚还是昏迷是判断伤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运动情况。意识状态的改变能反映病情的轻重,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通过观察患者是转入躁动或由躁动转入嗜睡, 应提高警惕病情是否恶化及早处理。而瞳孔是反映颅脑变化的窗户, 密切观察可以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危象, 典型的脑疝瞳孔改变:伤后一段时间一侧瞳孔一过性缩小或双侧瞳孔进行性散大, 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如伴有对侧肢体瘫痪, 意识障碍加重, 则进一步提示脑疝形成。应及时快速滴注20%甘露醇+地塞米松5~10 mg, 同时通知医生。但应与脑干损伤相鉴别, 脑疝: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脑神经或眼神经损伤后立即一侧瞳孔散大, 一般是进行性改变不伴有意识障碍, 通过观察瞳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来院时清醒, 伤后有昏迷史, 应检查有无脑神经的病理反应, 更应注意颅内损伤体征的继续出现;每15 min~30 min或1 h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1次;如果伤后清醒, 来院昏迷或伤后立即昏迷, 并持续加重, 则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如果伤后出现昏迷, 症状持续不变, 则有脑干挫伤的可能;如果一侧瞳孔散大, 对侧肢体软瘫或痉挛, 脉搏沉而慢, 表示颅内压增高到危险程度, 有紧急开颅的指征。抗休克应尽量使用胶体液或全血、人血代用品, 既补充血容量又不加重脑水肿, 同时可酌情使用脱水剂。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 使用冰帽、冰袋、冰毯以降低大脑耗氧量,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及对光反射, 头痛、呕吐的情况, 观察伤员的昏迷程度, 意识状态, 注意防止脑疝发生;注意观察有无口、耳、鼻腔血性渗液;准确及时使用脱水剂, 20%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组织供血给氧, 对躁动患者不宜给镇静剂, 以免掩盖病情。

3.3.3 腹部创伤为主伤员的护理观察要点

(1) 吸氧, 开通两条静脉通道,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氧分压及心电图变化等;判断休克程度, 一看:看面色、黏膜、皮肤颜色及发绀程度;二摸:摸脉搏, 摸肢体温度;三测:测血压。采用床旁B超、床旁摄片, 减少搬动;密切注意腹部体征, 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如在B超或腹穿得以证实有腹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者, 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 避免延误手术时机。 (2) 给予留置导尿, 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 记录每小时出入量, 判断循环血量及血容量补充情况, 尽快补足血容量, 为手术创造条件。

4 病员转运, 收住入科

经急诊室处置病情稍稳定后, 根据患者病情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危重患者的准备, 由专业医师和护士护送入专科继续治疗, 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做好交接班。转科途中防止活动性大出血未按压住、电梯故障等, 同时应携带便携式急救箱, 以备转科途中病情突变, 能够及时有效就地抢救, 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只有掌握了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要点, 迅速有效地采取救治措施, 才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 得以挽救生命。同时必须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及急救仪器的使用, 使急救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我们这样忙而不乱的护理救治程序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 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些实践体会仅供同仁们参考。

参考文献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要点 篇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在发生变化,创伤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高,病情严重,严重多发伤患者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08-01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抢救多发伤病人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79岁。受伤部位有头部、胸腹部、脊柱、四肢、骨盆等,其中以颅脑损伤为主12例,胸部损伤为主24例,腹部损伤为主1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5例,经抢救好转28例,需手术治疗15例。

2概念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1],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变化快,各部分损伤互相影响。有报道,受伤2个、3个、4个、5个部位的死亡率分别为49%、60%、68%和71%,因此为了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护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专科进一步救治创造有利条件。

3急救护理

3.1现场急救 现场救护原则是立即使患者脱离险区,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治病;争分夺秒,就地取材;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加强途中监护详细记录。急救护理必须迅速、果断、准确、有效主要是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控制外出血等,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

3.2途中转运 途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要迅速解开或剪开衣服,立即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及分泌物,舌根后坠者可放置口咽管。血压平稳无禁忌的患者,可取半卧位,休克或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充分給氧(持续低流量)。控制外出血,伤处用敷料压迫加压包扎。多发性肋骨骨折出现反常呼吸时,用胸带固定,胸部有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厚无菌敷料封闭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3.3病情观察

3.3.1胸部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有节段性多发性肋骨骨折由此引起的反常呼吸,张力性或开放性血气胸。

肋骨节段性多发骨折,体征明显,常发生反常呼吸,每多一条肋骨骨折,胸腔脏器伤的发生率可增加10%;注意观察呼吸运动时有无胸廓塌陷等;半卧位;给氧(持续低流量吸氧);血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按闭式引流护理),注意观察血性引流的量;闭合损伤:用胸带固定,止痛,有利于呼吸;并发症:肺部感染,应给予定时雾化吸入,以利于排痰,协助抗炎治疗。

3.3.2 颅脑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 ,伤员的神志是清楚还是昏迷是判断伤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来院时清醒,伤后有昏迷史,应检查有无脑神经的病理反应,更应注意颅内损伤体征的继续出现; 每15-30分或1小时观察神志、瞳孔、血压、脉博、呼吸; 如果伤后清醒,来院昏迷或伤后立即昏迷,并持续加重,则有颅内出血的可能;果伤后出现昏迷,症状持续不变,则有脑干挫伤的可能;如果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软瘫或痉挛,脉博沉而慢,表示颅内压增高到危险程度,有紧急开颅的指征。

3.3.3腹部外伤为主伤员的护理观察要点

吸氧,开通二条静脉通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氧分压及心电图变化等;判断休克程度,一看:看面色、粘膜、皮肤颜色及发绀程度;二摸:摸脉博,摸肢体温度;三测:测血压。采用床旁B超、床旁摄片,减少搬动;密切注意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如在B超或腹穿得以证实有腹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避免延误手术时机。[2];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判断循环血量及血容量补充情况,尽快补足血容量,为手术创造条件。

4. 小结

多发伤不是单独伤的相加,而是指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创伤,因此,如不及时抢救,患者的死亡率极高。我院急救科抢救的伤病员采取快速早期诊断、抢救治疗、急救护理等治疗方法,其治愈率达到90%.因此,快速早期诊断、抢救治疗、急救护理成为治愈严重胸腹多发伤患者的主要手段。在急救护理方面,我们的经验是要提高对严重胸腹多发伤的认识。创伤死亡有3个高峰,第2个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3 h内,为提高存活率,关键的一点是要能抓紧伤后“黄金1 h”内的紧急救治[1]。加强救治中的护理环节,提高护士对伤情观察的敏锐性和预见性,主动、及时、有效的进行医护配合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之一[2]。

参考文献

[1]王一镗。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2):7778.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中男54例, 女22例, 年龄最大82岁, 最小7岁, 平均52岁。车祸69例, 坠落伤4例, 刀砍伤1例, 机械伤2例。合并颅脑损伤71例, 颈部损伤16例, 胸部损伤54例, 腹部损伤39例, 四肢损伤21例, 骨盆损伤4例。伤后由现场直接送入我科63例, 由病区转入13例。入室时心跳呼吸停止7例, 处于濒死状态4例。

1.2 急救与护理

患者送入我科后, 与“120”护士交接患者的伤情、生命体征, 护理体检阳性体征, 及院前急救处理措施。

1.2.1 伤情评估

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入室彻底检查前先进行快速、全面的粗略检查, 主要判断有无致命伤, 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血压、面色、出血量多少, 骨折情况, 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 并迅速做出判断, 迅速掌握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大出血、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明确处理重点, 通知医生, 按照循环、呼吸、胸部、腹部、脊柱、头部、骨盆、四肢等情况了解全身伤情, 主要是受伤部位及程度, 有无多系统损伤, 有危险者要立即抢救。

1.2.2 呼吸道管理

严重多发伤多伴有呼吸道梗阻甚至窒息。呼吸道常被血、黏痰、呕吐物阻塞。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3]。取出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异物, 特别是醉酒后的外伤, 置患者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 予以鼻导管、面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76例中行气管插管12例, 有效地维持了呼吸道通畅。若有气胸特别是血气胸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 恢复胸腔正常压力。

1.2.3 迅速开通外周静脉的同时建立中心静脉通道

严重多发伤涉及多部位、多脏器损伤, 伤后因出血、休克而死亡。因此, 要抢在患者循环代偿期血管充盈尚好时, 正确选择静脉通道。应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静脉血管[4], 如头部、胸部、上肢受伤, 应选择下肢静脉;腹部、骨盆、下肢受伤, 应选择上肢静脉;四肢受伤选择颈外静脉。可选择18号静脉留置针, 同时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一条做扩容, 供平衡液, 羟乙基淀粉等快速输入, 迅速补充血容量, 另一条则为及时输入抢救药物。补液原则是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5]。同时建立中心静脉, 测量CVP。保留导尿, 观察每小时尿量, 评估休克状况。

1.2.4 包扎、止血、镇痛

正确处理、控制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重要手段[4]。对有明显活动性出血, 应迅速采用有效的止血措施。对单纯头皮损伤, 表面伤处出血可用敷料加压包扎, 并配合医生清创缝合止血。疼痛剧烈者适当给予止痛药, 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对有手术指征患者, 护士应遵医嘱一边通知手术室, 一边做好备皮、皮试、配血、留置尿管、血气分析等术前准备。

1.2.5 重要脏功能监测

(1) 循环系统: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触摸动脉搏动, 心电监测、血压、CVP及平均动脉压, 在大剂量快速输液下, 如出现低血压, 应高度警惕胸膜腔、腹膜后大出血的可能; (2) 呼吸系统: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变化, 口唇、末梢有无发绀, 监测SpO2、血气分析, 了解低氧情况; (3) 肾功能:创伤后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可通过严密监测尿量、尿比重、生化指标来监测, 24 h尿量<100 ml或尿量<17 ml/h, 尿比重低于1.010~1.020则提示肾功能衰竭。

1.2.6 营养支持

严重多发伤患者消耗大, 如果营养不足会增加感染机会, 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死亡率, 所以应尽早施行肠内营养 (EN) , 待肠蠕动恢复后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多纤维饮食, 不能肠内营养者可根据医嘱给予肠外营养 (TPN) , 低氧中毒症状重者, 肠麻痹明显, 采用小剂量 (10 g, 3次/d) 大黄液经营养管灌注, 可促进肠功能、肝功能的恢复。

1.2.7 基础护理

帮助患者更换病员服, 鼓励咳嗽、咳痰, 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要及时湿化吸痰。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 适时翻身、叩背, 保持皮肤清洁、完整, 对骨折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的患者应使患肢处于功能位, 脊髓、颈椎损伤者要轴线翻身, 防止二次损伤, 妥善安置各管道, 防止管道的滑脱、扭曲、折叠, 鼓励或协助患者床上主动或被动活动, 防止长期卧床引起足下垂、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创造舒适、安静的治疗护理环境。调节室温22~24℃, 湿度50%~60%, 每日室内循环紫外线消毒机消毒2~4次, 开窗通风2~3次, 每次20~30 min, 各项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夜间督促患者休息, 保证睡眠, 利于体力的恢复。

1.2.8 心理护理

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变化快,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因意外创伤而造成自我形象紊乱、焦虑、紧张, 并面临伤后工作、生活、婚姻等问题的心理。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以从容镇静的态度、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和对待病情, 以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 给患者安全感和信赖感, 鼓励积极配合抢救治疗, 减轻心理负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早日康复。

2 结果

本组76例患者经治疗治愈53例, 好转10例, 死亡13例。

3 讨论

按照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 进行积极、果断、有效的急救护理, 加强病情观察,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 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的关键所在。抢救过程中呼吸道的管理, 迅速有效地建立静脉通路, 保证输血、输液及各种药物使用的顺畅, 急救药品、器械的供应, 确保抢救工作行之有效, 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生命体征平稳后正确的治疗、精心的护理, 降低了并发症和致残率, 提高了治愈率。

总之, ICU护士除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外, 在抢救过程中还应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积极稳定的情绪、亲切和蔼娴熟的操作技能给患者和家属以安全和信赖感。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 2004, 20 (1) :1-3.

[2]刘喜文, 刘冬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系列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8) :166-167.

[3]张巧玲.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急救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1) :69-70.

[4]李远珍, 赵国海.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 2003, 2 (1) :23-24.

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篇5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院前救治了96例多发伤患者,男56例,女40例,年龄9个月~7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2例,坠落伤14例,施工塌方伤8例,其他2例。

1.2诊断标准 多发伤为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1]

2 救治体会

2.1接诊

接到“120”求救电话后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必要的急救方法,并迅速赶到现场,快速安全地使伤员脱离危险环境,将伤员转移到通风、安全的地方进行急救。但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稳,切忌将伤肢从重物下硬拉出,避免再度损伤或继发性损伤。

2.2 根据病情对症处理

2.2.1 确保气道通畅,充分供氧 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损伤特点要及时确保气道通畅,维持足够的通气量。昏迷和呕吐者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及呕吐物,并查找呼吸困难的原因。颅脑损伤而有深昏迷及舌后坠的伤员,可牵出后坠的舌,下颌向前拖起;喉部损伤所致呼吸不畅者,可用大号针头作环甲膜穿刺;心搏骤停者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做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供氧。

2.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休克是多发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立即使用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使循环血压能够维持基本的组织灌流(收缩压:80-90mmHg)[2]。

2.2.3 控制明显的外出血 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手指按压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用敷料在伤口处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对出血不止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可应用止血带,用止血带之前可用纱布、毛巾或衣服等衬垫保护受伤皮肤,记录用止血带时间、部位。上肢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在大腿上1/3处。30分钟~1小时松解一次,每次2~3分钟, 松解止血带时要用力按压出血部位,以防大出血造成休克。

2.2.4 处理创伤性气胸 对张力性气胸伤员,应尽快于伤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插入穿刺针排气减压,能迅速改善危象;对于胸部有创口造成的开放性气胸,应尽快使用无菌敷料垫封闭开放伤口。

2.2.5 伤口处理、骨折固定 伤口内异物不要随意取除;创面中有外露的骨折断端、肌肉、内脏,严禁将其回纳入伤口;有骨折时夹板固定;怀疑有颈椎损伤,应用颈托固定好颈部。

2.2.6 保护好离断肢体 伤员断离的肢体应用无菌包或干净的布包好, 切忌将断肢浸泡在任何液体中。断肢应随同伤员送往医院,以备再植。[3]

2.3快速安全转运

2.3.1 运送条件 保证途中抢救工作不中断。途中应平稳行驶,车速不宜太快,避免突然刹车。

2.3.2 伤员体位 一般创伤伤员取仰卧位;颅脑伤应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胸部伤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腹部损伤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脊柱骨折的伤员应用配有木板或其它硬物板的担架搬运,取仰卧或俯卧位,搬运时应3~4人一起搬动,保持脊柱相对平直,以防造成继发性脊髓损伤。

2.3.3 严密监护 转运途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同时根据某些外伤的特点密切观察。如:胸部外伤观察有无皮下血肿、气管是否偏位、左右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左右呼吸音有无差别、有无捻发音;颅脑外伤观察其意识状态和变化情况,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有无脑脊液耳漏鼻漏。总之,随车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如发现变化及时处理,防止途中患者发生意外。为争取抢救时间,途中与医院电话联系,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做好急救准备。

3 护理体会

3.1 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对于多发伤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应争分夺秒,尽量缩短现场急救时间,采取紧急措施后,迅速转运至有手术条件,设备更好的医院。

3.2 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护理 因遭受突然的意外伤害,患者毫无思想准备,加之各种疼痛,因此常表现出惊慌失措,恐惧不安,又面临着肢体伤残、外貌损伤甚至生命危险,患者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严重创伤。患者家属的心情也非常焦急,迫切希望得到及时的治疗,甚至有的家属出现嚎啕大哭的失控行为,这更加剧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应保持镇定,认真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耐心解释病情、稳定其情绪、给予安慰性语言,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并以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熟练的技术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3.3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多发伤患者由于伤情重、发展快,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抢救此类患者要全方位开展工作,要有整体性,多人参加,力求迅速、有效,听从统一指挥。护士要有预见性,主动采取相应措施。这就需要护士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苦练各种急救技术,了解急救知识的动态发展,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219.

[2] 谢菲.失血性休克的研究与治疗进展[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2):1788-1790.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篇6

安全运转及途中监护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创面出血情况及受压肢体末梢循环等,不间断实施有效救护措施,给患者以继续生命支持和监护。发生颅内高压(脑疝形成)时,立刻给降颅压处理;血压下降时,应给快速补液,用升压药物、止血药;出现呕吐窒息应立刻给予吸痰、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同时转运途中及时与医院联系、报告伤情,使有关科室做好接收和急救准备,以使伤员在到达医院后能及时迅速地得到专业救治。若发现心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神志的观察、呼吸的观察、脉搏的观察、血压的观察等[3](6) 心理护理:

突发严重创伤后,患者往往会突然遭受到严重打击,易产生恐惧和悲观情绪,急救护理人员故应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安慰患者,做好心理治疗工作, 解除其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積极主动配合治疗。2、护理结果

36例中,抢救脱险31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91 67%,有效抢救时间为26~60 min,平均(37±46)min。3、体 会

多发伤的急救处理及诊治 篇7

关键词:多发伤,病因,急救处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 由于多发伤住院的患者556例, 其中男413例, 女143例, 年龄6~75岁, 平均38岁。

1.2 创伤病因

车祸伤217例, 刀砍伤167例, 工伤3l例.坠落伤29例, 火灾20例, 爆炸伤17例, 塌方伤12例。其他伤63例。闭合性损伤78例, 开放性损伤32例。创伤部位:以头面部、四肢、胸部、腹部、泌尿生殖系统、骨折 (主要为脊柱、盆骨骨折) 等为主。自受伤至入院间隔10min~2h。处于濒死状态7例, 处于休克状态100例。

1.3 诊断标准

单一致伤因素造成2个及其以上解剖部位损伤者, 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危重损伤, 诊断为多发伤。

2 急救处理

2.1 诊断原则

首先观察患者气道是否有通畅;呼吸频率是否正常;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测量或判断脉搏血压情况, 观察是否有末梢循环障碍;观察患者意识反应。有学者总结多发伤的诊断要点:“一看, 二摸, 三穿刺”。一看即观察面部状况, 结膜颜色, 瞳孔大小, 呼吸频率, 伤口大小;二摸:摸皮肤, 脉搏, 气管, 压痛及反跳痛, 异常活动;三穿刺:对疑有胸腹部脏器损伤或无明确原因昏迷者, 进行胸腹腔多部位穿刺[1]。

2.2 治疗原则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呼吸道畅通, 暂时给予纯氧, 必要时紧急心肺复苏、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2) 止痛、止血。开放性骨折, 应及时使用夹板固定、加压包扎止血, 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人, 及时结扎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 对于创面广泛出血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 受损血管暴露于创口时可用血管钳止血;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所致的严重内出血者, 在抗休克的同时行手术止血, 有明显的外伤出血, 给予加压包扎, 填塞, 钳扎等止血。 (3) 输血补液。遵循先晶体渗透压后胶体渗透压的扩容原则进行扩容, 扩容后应用碳酸氢钠溶液等纠正酸中毒, 颅内高压者视具体病情给予甘露醇治疗。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 是多数多发伤抢救的关键, 其对预防控制低血容量性休克, 致死三联征有重要意义。 (4) 监测。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 监控生命体征, 心电图及血氧含量。 (5) 应急手术主要为清创缝合、胸腔闭式引流术、血管结扎静脉输液。

3 结果

在本文507例患者中, 急救时间30min~2h, 平均1.6h。经急诊抢救30min~2h后, 371例患者行急诊手术, 稳定403例, 抢救无效死亡41例, 抢救成功率91.9%, 病死率8.1%。病情稳定住院后, 经治疗好转率达397例, 6例转院。

4 讨论

多发伤多由于交通事故伤或意外伤导致, 造成伤情严重、病情复杂。患者以青壮年为主, 且病死率高, 都为交通事故或意外创伤, 考虑与其活动范围、工作岗位有关。此外年龄较高的患者发生率一般但病死率比较高, 其病因复杂、病情严重、多发性易被掩盖、患者承受能力低下应激反应较弱是主要原因, 此外送诊时间整体相对较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经大量实践证明, 经一系列抢救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功率, 本院中可达到91.8%。多发伤早期以通气障碍为最常见致死原因, 保证呼吸道通畅是我们处理多发伤的必要步骤;止痛止血处理骨折可以有效的挽救患者生命, 对于防止血液流失, 减少随后的补液量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 减轻凝血障碍发生的程度, 有着重要意义。输血补液可以纠正酸中毒, 间接利于体温恒定, 合理输血可以控制凝血障碍引起的死亡。有资料报告, 246例患者调整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红细胞为1∶1, 比1∶8比例者的病死率下降60%[2]。对于血管加压药的应用也应该通过具体病情分析, 血管收缩药会加重微循环的损害脏, 从而减少器和组织的供血供氧。因此, 应该减少盲目应用血管加压药治疗所有低血容量性休克, 尤其是多发伤中并发钝性伤的患者。多发伤中的低血压者, 在一定范围内暂时性的低血压可以被允许, 有利于预防致死三联征。早期、及时准确的监控对于降低多发伤病死率有着较大影响。在紧急救治后, 进行“一看二摸三穿刺”的诊治方式可以有效判断被其他部位掩盖的损伤, 尤其是对内出血的检出有重要意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伤情再估计, 主要使用B超快速检查, 辅以血液检测、颈椎X线检查、CT检测等手段, 可以明确病情、防止漏诊、误诊和确定救治顺序。在本院多发伤病死率8.1%。死亡时间符合相关文献, 即分为3个死亡高峰[3]为:数分钟内, 占死亡人数50%;第二死亡高峰, 为伤后6~8h, 占死亡人数30%;其余为伤后数天至数周。

早期24h~2d以内以脑干功能衰竭最为多见, 其次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中期2~8d以多器官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呼吸系统障碍为主, 偶见脂肪血栓、窒息。

参考文献

[1]徐子南.严重多发伤96例早期救治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11, 18 (4) :63~63.

[2]Gunter OL Jr, Au BK, lsbell JM, et al.Optimizing outcomes in 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identifying blood product ratio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urvival[J].J Trauma, 2008, 65 (3) :527~534.

上一篇:公务员面试必背领导人讲话下一篇:县总工会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