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工作计划(精选10篇)
体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体育器材室是体育器材的存放处,是教师和学生开展体育课和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重要保证。为确保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特制定器材室工作计划。
一,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干好本职工作。
二,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体育器材的订购和配置工作。
三,做好体育器材的登记入账和日常保管工作。
四,做好体育器材室卫生工作,做到地面、桌面、器材架和本室门窗干净整洁,室内无灰网,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干燥无异味。
五,做好器材的存放和日常维护工作。
1.做好各类器材的存放。按照器材的种类和轻重及使用频率,安排合理的摆放位置,方便教师的取用。
2.经常对各种器材进行检查和日常维护工作,保证器材的正常使用。
3.对损坏器材进行上报,并做好器材破损登记。
4.做好各种防护工作,做到防潮、防火、防震。
六,做好体育器材的各种记录,如使用借还记录、破损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等,并做好档案保管。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01所, 在校生917613人。其中, 高等教育学校30所, 在校生356301人;中等职业学校72所, 在校生87930人;初中190所, 完全中学78所, 在校生114239人;小学660所, 在校生207313人;幼儿园281所, 在园幼儿5562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 在校生1198人, 已形成从幼儿到大学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近三年来, 兰州市学校《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上报率持续递增, 合格率逐年提高, 2010年小学城市合格率达到89.88%, 农村达到93.27%, 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3.26个百分点和4.69个百分点;初中城市合格率为70%, 农村为87.52%, 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3.68个百分点和6.78个百分点。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 多渠道筹措资金, 补充更新体育设施设备
近年来, 兰州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定期拨付专项经费购置体育器材, 及时补充更新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今年, 兰州市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 抢抓机遇, 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 用于补充、更新学校教学设备, 学校教学仪器、体育设备配齐率小学达98.25%, 初中达96.96%, 有效缓解和弥补了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的现状。
2.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开发拓展校本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颁布的课时计划, 目前兰州市体育课开课率达100%。一些学校还积极开拓校本课程资源, 如兰州五中的武术校本课程, 抓点带面, 全面推进, 注重发展学生特长, 2011年5月, 兰州市通备武学五中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建成挂牌, 这使兰州五中成为甘肃省第一所把武术纳为学校课程并拥有正规教学场馆的学校。目前, 该校已在初二和高二两个年级开设武术课程。这些课程学生可以选修, 高二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课程修完学分;兰州六中将太平鼓纳入校本课程, 聘请专门的教师, 编写训练套路, 保证练习时间, 并且组建了太平鼓队;兰州二中的篮球、兰州二十七中的排球、兰州三十三中的足球以及兰州十中的棒球都是坚持多年训练的传统项目。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得到保证, 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在全市校园中呈现出生气勃勃、生龙活虎的局面。
3. 强化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师资队伍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目前, 我市有1200名体育教师, 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举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体育学科教研活动。以中心教研组为主体, 围绕学校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研究探讨活动;二是通过评选中小学体育论文、体育优质课、教学新秀等活动, 培养和选拔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三是组织体育教学骨干参加全国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今年兰州市承担了第二十四届“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来自全国的14节体育课进行现场教学观摩研讨, 我们也借助这一契机和平台, 进一步推进全市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规范有效;四是鼓励教师通过业务培训、在职进修、自学考试等形式自我提高, 在评定职称、评优选先、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 调动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今年专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为广大体育教师搭建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2009年, 兰州市接纳29名退役运动员进入中小学任教, 进一步补充体育教师队伍, 提升了专业训练水平。
4. 大力开展各类活动, 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
全市中小学校中绝大部分均组建有学生合唱队、舞蹈队和乐队, 并经常开展活动。目前, 兰州市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已形成制度和传统。学校体育方面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围棋、国际象棋比赛, 全市中学生篮、排、足球比赛, 迎春环城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优秀大课间、自编操评选活动。
创建兰州十中等46所“校园足球”项目学校, 这些学校每周都要举行一次足球比赛。去年5月, 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市长袁占亭等领导出席颁奖仪式, 并与获奖学生进行友谊比赛, 极大振奋和鼓舞了学生们的信心和热情。与此同时, 从2008年开始,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大课间示范活动评比, 组织专业人员创编了学生易学、易会的自编操, 使大课间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每天锻炼1小时有了组织和形式上的保证。这些体育活动已经常态化, 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工作机制。
如兰州七中, 学校按教育部下发的课程计划安排课时, 保证日常“两操一活动”的组织实施。该校现有男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和健美操队, 由体育组教师分别担任教练, 利用早操、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对各代表队进行专门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通过对这些学生进行系统训练, 输送优秀的体育苗子到高一级学校进行深造。其中健美操队是兰州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
5. 完善督导评价机制, 促进体育工作水平提高
2007年, 兰州市将沿用多年的《兰州市中小学质量评价方案》修订为《兰州市中小学绩效评价方案》, 主要突出了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评价, 把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各学校必须有两个以上学生运动队并坚持常年训练、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活动等情况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之中, 把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成绩作为加分项目, 调动学校和学生重视体育工作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2008年开始, 兰州市每年都要对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对体育课开设、体育教师配备培训、体育器材设备配置、两操一活动及运动会开展等情况全面督导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大大提高了县、区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今年, 我们又将体育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教学、学生课外活动与体质差异相结合。通过考试的形式, 进一步督促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同时, 我们实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通报制度, 对不按照规定上报的学校, 在年终绩效考核中进行扣分。通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 一个保障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长效机制已基本形成。
6. 培育扶植特色学校, 打造素质教育三大名片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品牌发展的重要选择, 也是培育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突破口。从2008年开始, 我们在狠抓教学绩效的同时, 着力打造体育、艺术、科技创新三张教育名片, 推进学校教育向特色、优质、多样化发展, 形成了一批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一校一品牌的特色学校。
兰州市中学生代表队有4人打破三项全国中学生田径纪录, 两次参加世界中学生越野锦标赛分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和第二名, 创造了我国中学生参加同类比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为国家、省、市赢得了荣誉。2010年, 兰州市成功承办甘肃省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 并在比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 奖牌、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 充分展示了兰州市中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素质。我局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教育局长奖、贯彻中央7号文件先进单位和优秀承办单位奖等荣誉。去年以来, 我局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贯彻两个《条例》先进集体。
在科技创新方面:实施“星光计划”和“五个一工程”, 确定20多所学校为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12家单位为科学教育普及基地。每年举办科技文化月主题活动, 已成功举办26届全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甘肃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 屡获大奖。同时, 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生开展创新发明的热情, 市政府设立了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由市长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学生亲自颁奖。目前, “艺术、体育、科技创新”三大教育名片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并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 进一步切实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努力形成体育课程开设常态化。
我们将进一步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加强督查, 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艺术课程教材完成监测制度, 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艺术课, 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2. 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形成教师发展与补充机制。
加大体育、艺术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 力争三年内配齐配足专业教师。今后努力形成体育专任教师的补充机制, 同时, 通过校本教研、集中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 逐步建设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达标、质量合格、能够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适应时代要求的体育和艺术教师队伍。
3. 进一步统筹教育资源, 改善中小学体育、艺术活动场所。
加强场地、器材建设, 改善学校体育、艺术活动环境, 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艺术正常活动的物质保障。各级各类学校按标准规范设置音乐、美术专用教室, 市教育局将在今年年底开展专用教室建设的合格验收。学校体育、艺术场馆节假日全部向学生开放, 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和设施, 满足中小学生双休日、寒暑假体育和艺术活动的需要, 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将在“十二·五”期间, 在雁滩高新开发区和兰州新区各修建一所综合性体育活动场馆, 同时对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 必须建好体育场地,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 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 保证体育教学经费逐年增加的长效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 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并做到与教育总经费实行同步增长。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每学年体育卫生经费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
5. 进一步加大督导评估, 不断完善奖罚机制。
每两年进行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 每年对学校进行全面绩效评价, 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和阳光体育活动纳入评价体系, 作为重要指标, 与业绩考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凡不执行上级对开展阳光体育要求的学校, 在各种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
6. 进一步培育特色学校, 努力形成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常态化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 将按照“成熟一批, 发展一批”的思路, 以“创特升格, 文化立校”为目标, 根据学校的实际, 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定向运动等项目为主, 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项目学校, 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牌, 校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体育教学工作重视 提高
G633.96
一、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建议
1.各高校党政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息息相关。学校党政领导应该充分的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积极些参与教学管理,定期参加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会议,对教学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
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该校的党政领导对体育教学工作高度重视,近些年,该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软硬件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首先,学校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新建了一个室外田径场和和一个室内体育场,增添了很多体育器材,满足了广大师生的需求;其次,体育教研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课堂上实施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交谊舞、形体和武术等教学项目为主的分项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学校多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群体运动,教职工和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好多体育活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另外,体育教研室开展了各种体育专项训练,积极的组织广大师生参与体育竞赛,先后多人次获得各种奖项。总之,从教师队伍的建设、体育部的发展、课程安排、内部管理、体育设施的配置、维持费的拨款、提高教师的待遇、参加全国比赛等等方面,学校的党政领导都对学校给与了支持和帮助,更高的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实行计算机管理体育教学工作
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体育教学工作的信息量不断的加大,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使用网上管理系统,通过网上对学生体育成绩的查询,体制测试情况、教学动态、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等进行了解,使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得到真正的体现,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现在,学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已经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的课程管理。
3.实行教学质量第一负责人制度
要深化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明确教研部的主任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之制度化、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以保障。
4.正确对待体育教学工作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展开一切工作。严格的按照学院规定的各项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教学工作,坚决杜绝占用体育课时、乱停体育课的现象发生,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5.根据体育教学的理念合理设置课程
各大高校要坚持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根据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爱好,采用3+1(3学期必修+1学期选修)的课程模式,全面的实施项目教学,同时还要辅助形式多样的课外阳光体育活动,使课堂体育向课外延伸,完成体育课程的基本发展目标。
二、如何具体做好体育教学工作
1.有组织的推动课外体育锻炼
如各高校可以举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组建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羽毛球、田径等运动训练队伍,组建各类体育运动协会,有计划的组织校园体育运动竞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浓郁的健身氛围。
2.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
我们应该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建设,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具体表现为:第一,通过建设制度,规范教师的师德和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第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改变教育的思想观念,
课堂上积极开展教和学的活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学生的品德修养;第四,积极的开展评比的活动,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五,主抓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活动。通过对教师师德队伍加强建设,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使体育部形成积极工作、爱岗敬业、勤恳服务的良好氛围。
3.适当活跃课外体育训练活动
以福建省高校为例,各个学校积极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十分重视两操和大课间活动。福建理工学校和省经济学校认真登记了学生出早操的情况,省邮电学校和莆田职业技术学校推广了第三套广播体操,晋江职业中专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并且有自己的特色项目——篮球,学校的篮球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篮球运动的广泛开展还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团结精神,有自己的特色。
4.发挥竞赛的作用,完善激励机制
體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竞赛的作用,建立比较健全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在100米速度练习时,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把速度接近的同学分成一组,来进行练习,充分调动了每位同学的积极性,既完成了身体素质的锻炼,还使每个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提高。再如在跳“山羊”的教学中,有些同学自信心不足,总是认为自己跳不过去,害怕起跳过程中被“山羊”绊倒,在助跑到了“山羊”面前就缓步前进,甚至停下,引起别的同学的哄笑。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适当的降低“山羊”的高度,对个别学生加强辅导: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和保护之下,先原地支撑跳过“山羊”,然后进一步完成动作,再过渡到完整的动作练习,并在他每次跳过“山羊”时,让其他的同学给以掌声鼓励,增强其完成整个动作的自信心,使得最后这些同学都能独立成功的完成练习。所以,在体育的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各种江赛方法和激励机制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形势下的体育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保证教学工作符合学校办的实际发展情况,符合新的发展形势下体育工作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 陆伟.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 张伟.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适应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4、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5、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三、具体工作
1、不断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
今年我校将继续去年的体育领导小组,使体育工作管理形成网络化。即校长→体育分管校长→分管教导→体育教研组长→各体育教师→各班班主任和学生。实行各级逐步下达计划,再实施,最后总结的工作流程。在工作中不断调整管理体系,力争使今年的体育管理工作做到了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2、常抓“六认真”
今年将继续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八认真”,使之形成常规,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体育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力争本无意外事故。体育教师要严格对照《教学工作常规十条》和《师德规范》以及《体育教师岗位职责》上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杜绝了体罚与变相体罚。3、搞好教科研
为了进一步做好体育教学的改革工作,除了每月一次的体育工作例会和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外,每个体育教师继续参加了苏州市级主课题《培养体育舞蹈人才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每月开展一次教科研例会,教师必须写好课题计划与研究卡,平时在教学实践中能围绕课题进行经常性的探讨。学校将在可能的前提下,组织体育教师到体育工作做得扎实的兄弟学校进行参观、学习。4、抓好课外活动
1、今年继续抓好学生新的室外操,进一步规范眼保健操,并于10月份举行全校广播操比赛。
2、做好一年一次的五项身体素质测试,做好登记、分析和总结工作。五项身体素质测试项目:50米、50米×
8、立位体前屈、斜身引体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
3、做好一年一次的达标工作,做好登记、分析和总结工作。达标的项目:10米×
4、1分钟跳绳、立定跳远、掷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
4、学校召开一年一次的春季田径运动会。
5、全面开展冬季三项活动,在市级冬季三项赛中力争前三名。
6、根据学校的特点与教师的特长,每个年级组织一个校级田径队和一个球队:六年级田径队由龚雁江负责,兼带男子排球队;五年级田径队由朱静燕负责,兼带女子排球队;四年级田径队由管向荣负责,兼带男子篮球队。另外由邵军老师负责全校的男子足球队。运动队每周一、三、五必须训练1.5小时,在9月份的市田径运动会和1月份的冬季三项赛等比赛前夕进行一定时间的集训,比赛成绩要求比去年有提高。另外,在学生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好苗子,组建了运动队梯队。在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抓训练、又要抓学生的思想,一有问题应及时与学生谈心、与家长联系、向领导反映。
四、确保经费,进一步完善场地和器材
去年我校建成了200米的塑胶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场地成为全市第一流,又配备了专门人员看护操场,制定了操场的管理制度;今年学校将为器材室新添了一些器材,以确保体育课和运动队训练的正常开展,逐步使我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达到国家标准。计划
2014学第二学期
体育器材室是教师、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所需的器材存放处,是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身体练习的主要来源。因此,要高度重视体育器材室管理建设,配置必要的器材和设备,确保学校正常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为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制定器材室计划。
1、建立器材管理明细账,做好账物相符。
2、检查固定器械,发现损坏要及时维修,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海绵垫等器材的防腐处置,应经常检查或更换存放位置。
4、定期清点器材,做到帐物相符,对损坏、低值易耗的器材填写单据,上报注销,根据器材的损坏程度提出维修和购置计划,对丢失物品及时登记。
5、做好体育器材室卫生,做到地面、器材架干净,无尘土,空中无灰网,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6、经常对各种器材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维护与保养,做好各种防护措施,做到防潮、防火、防鼠、防锈、防尘、防震等。
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按时参加学校召开的管理员会议。经常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8、体育课上使用器材请填好“使用清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
9、课外活动学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害。
10、对学校教工借用器材,请务必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时要予以 注销。
11、学校外借体育器材需经学校主要领导人或分管领导签字。
12、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酌情予以一次性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说明。
加马铁力克乡巴格拉小学
2014年2月24日
加马铁力克乡巴格拉小学体育器材室工作
计划
加马铁力克乡巴格拉小学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4人,全为兼职,没有一人是专业素质,同时每年课程在不断的变动,每个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没有一定的研究,加上其他工作任务的繁重、事情多,难免在体育教学中投入的时间有限,造成了一些教学任务不能顺利进行,影响着教学质量。全校共有学生400余人,9个教学班。由于我校多年来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前提下,加大了体育课教学的开设,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学生学到了不少的不基本技术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素质,为上好这门学科打下了基础。另外学生活动场地宽敞,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设施,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三、任务和目标
1、培养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开发他们的体育潜力。
范文网【】
2、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体育课的认识,知道体育教学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4、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让学生初步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四、方法与措施
1、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互相学习,经验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督促每位教师按课表上课,反对重主课,轻副课的现象。
3、严把备课关,上课关,杜绝打无准备之仗的现象,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按时进行常规月查,促使每位教师更好地去完成教学任务。
五、时间安排
二月份制定计划三月份常规月查四月份1、筹备春运会
2、常规月查
五月份一、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教学改革仍在继续,并且要持续优化,在保证体育课时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将教学成果延伸至课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认清学校体育的本质,明确学校体育的地位,提高专业能力,提升业务素养,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学校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活动形式,延伸体育活动空间,增强活动实效。
体育课程、教材内容是国家纲领性要求,体育教师要一专多能,甚至是多专多能。要关注教材,重视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切实了解学生、吃透学生,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切实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和阳光体育系列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开发家庭体育项目,合理安排体育家庭作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强化活动意识,让课间、课余、课外的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助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二、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意见》更加明确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求体育教师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兴趣培养与运动技能提高并进,在所有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展现的舞台,培优拔高,发现、培养、输送更多的竞技型体育人才。
三、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
《意见》中明确提出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的方法与措施。而体育教师也要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想要保障自身的权利,就要明白权责对等,切实提高执行力,不能再出现口头应允、行动应付、不想付出、只争利益的行为和现象。
一、高职院校体育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学生健康的身体是德育、智育、技能学习的载体,身体好是高职院校学生服务社会的物质前提。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其中,身体差、不能吃苦、忍耐力弱等是重要的原因。身体健康是企业选择员工的最基本条件。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析,大多数地区仍然处于工业和后工业经济时代,大多数企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在选择学生时,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劳动能力都有很明确的要求,尤其看重学生的体质和体能素质。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现代企业的职工面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还肩负着继续学习的重任,职工往往是不减工作任务又要参加培训学习。所以,必须具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承担艰苦繁忙的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重任。身体健康、人格健康、能承担重任是企业技术工人必备的前提条件和竞争优势。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健壮、精力旺盛、意志坚强和训练有素的劳动者。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服务和满足于学生有能力参与生存和发展竞争的需求,服务和满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对生产技术工人的体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设计不单是一个教学程序的设计,而是关系到学生一生前途的设计。
二、高职院校体育工作改革的原则
1、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高职院校的体育工作应当从重视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创业素质出发,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设计体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体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学校培养目标展开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经济建设培养一线技术人才。这种一线技术人才的素质是通过学校体育工作的设计和实施来实现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从表面上看对学生专业工种所需技能水平的提高,没有直接的作用,但却可以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需要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意志坚韧性,对培养人的意志、气质、体力、耐力、爆发力和承受力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在规划素质教育的整体战略时,绝不能忽视体育工作。
2、把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到重要日程上来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可以从制度设定、制度执行、制度考核的管理逐步走向环境熏陶、文化管理直至自成品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兴趣是基础,习惯得升华。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选择,除了要求有优秀的人格品质、深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功底以外,还要有愉悦学生心理的表现能力及技巧,这样才能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渴望锻炼的需求,让学生的向往变为兴趣,让兴趣转为自觉行动,让自觉行动积累形成习惯。学校文明的校风、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外部环境。学校要创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和文明的校风。这不仅仅是体育教师的任务,也是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任务。首先,领导要重视,要参与、支持、鼓励:其次,各部门要给予支持、配合,要在决策、执行、督促的运作过程中层层落实、步步到位,把每一个细节做好。这样的人文环境可以促使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并加快质量提高的进程。
3、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体育教学任务不是孤立地进行单纯的体育技能技巧培训,人格教育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格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育者首先要有人格魅力。学校要选择人格品质高尚、心理非常健康的老师担任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体育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事业心,要热爱体育工作,热心于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二是要用科学方法对受教育者渗透人格教育,做到人格训练、心态训练和体育训练融会贯通。心理培训首先要从人的思想、感情、心态入手,调动学生追求健康的成就感和争取全面发展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和潜在智慧,以便在体育训练中排除障碍,积极乐观地参加训练,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强去克服训练中的困难,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三、学校体育工作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1、改革课堂教学
要高度重视建立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考核、评估和奖励机制,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科学地实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同时,要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和发现学生体质、体能的优势弱点,既抓基础,又因人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肯定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勇敢和意志,使学生自觉接受训练,提高成绩。
2、树立“让体育回归生活”的理念
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改革,打破传统的为考试的体育,缩小体育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加强对学生健康习惯的培养,形成“为健康的”体育观,让体育回归生活,用“生活的体育”导引出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行体训练应该纳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计划之中。这是因为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录用越来越看重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相结合的综合品质,而这种综合品质源于内在健康和外在健美协调一致的整体形象。所以,学院体育工作应把形体训练、身姿、气质、健美训练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纳入正常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安排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形体训练的同时又从心理上追求美,在行为上体现美。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会与一般的单纯体育锻炼的结果有明显的区别。
3、改革课外活动以及学校运动会的形式
每天的课外活动是学生一天静心学习后最能放松自己、愉悦身心的有效方式。学校应重视和把握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的课外体育训练活动,要科学设计,合理引导,严格而艺术地管理全过程。学校课外活动有一定的观赏性、娱乐性、艺术性和专业知识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兴奋感、参与感和竞争感,容易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可建立一些单项体育俱乐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瑜珈、武术、健美等。各俱乐部要制作自己的宣传展板,在校园内建立自己的网站和BBS论坛,学生可通过潮络直接向俱乐部申请注册。
学校运动会的举办,不一定局限于每年一次。运动会实际上是对平时课堂教学、常规训练、课外活动、创新管理成绩的一个总结和检阅。运动会的目的不是发现人的单项技能,而是培养人的参与能力、竞争能力和团队合作拼搏能力。所以,应多安排集体项目、组合项目,也可组织~些技能运动会、拓展运动会、校企合作运动会等众多师生乐于参加的趣味性运动会,促使日常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4、坚持常规训练
增强学生体质有一个系统管理的过程。除体育课以外,应有常规的体育活动设计和活动管理。这方面的运作要做到三点:第一,要每天都坚持。自主程度的积累才能形成一种自觉习惯。第二,每天有质量检查、效果评定、工作总结和情况分析记载,尤其是当日的问题必须当日解决,做到不留问题。第三,严格管理,把每天的常规训练做到像比赛一样严格,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走走过场。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为目标,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机遇,推动全市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为率先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深化幸福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二)总体目标。在加快发展全市体育事业、提供广覆盖的优质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以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生产、体育休闲旅游为主的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门类多样,结构优化,运作规范,具有一定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体系。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目标,全面推进具有特色的“中国区域性体育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中国马术产业基地、区域竞赛表演中心和体育休闲旅游地区“三大体育产业基地”,积极扶持、培育体育彩票销售华夏第一县(市)、马术产业中国第一镇、游泳设备国内第一品牌“三大体育产业品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建成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促进体育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以上,体育彩票发行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保持领先。
二、主要任务
(三)大力兴办体育竞赛表演业。以市体育中心为龙头,建立体育赛事合作开发平台,完善政策扶持、协会监管、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体育赛事开发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商业性体育赛事,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积极申办国际国内赛事,组织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表演活动。每年举办省级以上大型赛事8项次以上,确保国家级以上大型赛事5项次以上。
(四)重点扶持体育用品生产业。支持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引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业企业扩展生产规模,大力发展体育服饰、水上运动项目设备、健身设施、体育赛事特许商品等产品的生产经营,以积极打造“四方”游泳设备国内第一品牌为带动,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断推动体育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优势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培育2—3个国内驰名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同时,积极推进体育用品生产认证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增强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六)创新培育体育训练基地培训业。充分利用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和特有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军体训练基地,丰富训练经营模式。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立一批省级和国家级体育项目培训基地,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攀岩训练基地、龙舟休闲体育基地、马术省队市办基地、女足训练基地为引领,积极推动自行车、游泳项目训练基地创建,力争省级以上训练基地保有率在6家以上。
(八)联动开发体育体验旅游业。增强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互补,以市镇体育中心、国际马术表演、龙舟训练、自行车赛道、高尔夫练习场、国际攀岩设施、户外拓展训练等体育元素丰富内涵,以独具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大型赛事提升其品位,构建具有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基地”。客镇冠名省体操队、艺术体操队、蹦床队、技巧队为带动,鼓励社会资本冠名资助国家及省市运动队,引进专业知名体育团体,丰富体育体验旅游资源。
(九)稳步推进体育彩票业。着力推进体育彩票的销售系统、管理队伍和品牌建设。抓稳概率、即开和竞猜三条主线,抓牢新品上市,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体育彩票销售市场,同时,严格操作规程,推行标准化销售服务,确保体彩销售省内领先地位。抓实专管员和销售员两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体彩销售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体彩销售市场的安全有序。规范体彩公益金支出和使用管理,提高社会效益,提升公益形象,打造“体育彩票华夏第一县(市)”。
(十)优先发展新兴体育产业。以引进省马术队为平台,完善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化综合马术表演运动基地,推广马术运动。实施跨国合作,配套完善高档服务设施,开发集马术竞赛表演、马术俱乐部、马术训练学校、马术文化、体育健身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马术产业链,做强“马术产业中国第一镇”。推进体育动漫、电子竞技等体育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加强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新兴业态的联合开发,延伸体育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强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组织、个人注册专有名称、标识,依法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十一)规范助推体育用品销售业。加强对现有体育用品销售市场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整合现有商业资源,依托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区域优势,着力推进体育用品集聚市场开发,助推规模化经营,重点建设寿山路“体育用品销售一条街”和“体育品牌销售集散市场”。
三、保障措施
(十二)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
1、设立配套经费。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开展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创评活动,以资助、贴息等方式给予扶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经营自主品牌。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市体育局和财政局共同研究制定,加强对资金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估、监测和考核。
2、拓展融资渠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投资兴办国家政策允许的各类体育经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体育企业,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或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推进银体合作,探索开发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体育消费服务功能。完善融资担保体系,鼓励担保机构为体育产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筹措发展资金。
3、优惠税费政策。体育产业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符合条件的体育类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可按税法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体育冠名、广告性赞助、公益性广告费等支出,可按规定享受税前扣除政策。对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体育场馆、体育学校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体育赛事活动、优秀运动队、公益性体育设施等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育学校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居民使用价格执行。排放污染物达到接管标准并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体育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
4、给予用地支持。合理安排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发展用地供应,居住区在规划建设时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用地,对公共体育设施、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优先支持。对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经批准拆除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按照规划要求择地重建,一般不得小于原有规模。迁建工作应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建设拆除同步进行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场(馆)等,在用地方面给予支持,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依法简化体育企业用地的审批程序。
(十三)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功效。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营利性与公益性分开原则,深化体制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加强业务指导,规范依法监管。实施“管办分离”,进一步深化体育场馆市场化管理;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服务功效,充实体育协会业务职能,提高其自我发展、自律规范的能力;规范体育彩票经营市场管理,完善销售管理监督机制。
(十四)规范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依法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体育市场主体行为,促进体育市场健康发展。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依法确定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准入开放条件、技术要求和服务规程,加强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加强对体育广告赞助、体育中介等经营活动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促进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十五)大力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加强与高等体育专业院校交流互动,深化对体育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强化体育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国家级资质认证。加强体育产业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鼓励体育产业的优秀和特殊人才、体育名人来我市创业和工作,并可参照享受《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人才政策。
四、加强统筹协调
(十六)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道)为成员,负责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十七)强化设施监管。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建设模式,积极推进镇镇体育馆、村村灯光球场建设。严格按照《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设施建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体育健身设施的运行维护单位给予经费补助,对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公共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实行免费开放。
(十八)强化统计引导。健全体育产业统计制度,促进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常态开展。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按照业态归属,分别从经营项目、经营面积、从业人员、财务状况、单位荣誉等方面进行汇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工商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体育主管部门,做好体育经营活动备案登记工作。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工作计划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xx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进入“xx时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精心筹备省十届运动会列为市委常委会重点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市体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筹备省运会为中心,思想聚焦,资源聚集,力量聚拢,主动作为,统筹谋划,有效工作,有序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省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按照“人文省运、科技省运、生态省运、温馨省运”的办赛理念,围绕“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组织服务、良好的竞赛成绩、良好的城市形象”的总要求,早启动、早布局,制定总体工作方案,成立承办工作机构,细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根据需要分批启动了相关筹备工作。
1、“省运会场馆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按照满足省运会赛事需要,满足全民健身需求,更加注重后期运营的要求,主动作为,主动迎前,主动配合,推进落实省运会场馆建设任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目前市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水上运动中心、XX区全民健身中心、XX区全民健身中心完成设计招标和方案优化设计,有关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XX县全民健身中心、XX县全民健身中心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2、完成省运会场馆项目布局。按照“全域省运、全民分享”理念,认真组织普查,全面掌握数据,对照省运会比赛项目进行梳理,保证县区有比赛、学校有项目,同时适度建设新场馆,保证省运会项目需要。具体安排是:市属现有体育场馆安排比赛项目2项,残运会比赛项目4项;三县四区安排比赛项目7项,残运会比赛项目4项;高校和中学体育馆安排项目6项,残运会比赛项目1项;省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田径、男子足球、射击、击剑、国际式摔跤、柔道、游泳、跳水、赛艇、皮划艇则安排在新建的体育场馆进行。
3、落实竞赛项目队建设计划。按照“全域省运、全面提高”的思路,强化基层、基础,把部分运动队布局到县区、体育社团。既发挥竞技体育举市体制的作用,又进一步加强了竞技体育的基础。具体项目布局是:市体校承担14个,市游泳馆承担2个,三县四区的中小学校承担20个,体育社团承担2个。
4、落实裁判员培训计划。成立xx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组织裁判员等竞赛组织人才的招募、选拔,分专项开展业务培训。已开办足球、篮球、羽毛球裁判培训班4期,培训裁判150名。与xx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共同筹建运动医疗康复救护基地,为各运动队训练、各项重大比赛、省运会比赛保驾护航。
(二)积极做好竞赛准备
1、围绕省运会争先进位目标,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广开门路引进人才,外聘省内外10名高水平教练员,示范提高本市教练员水平。先后与羽毛球前世界冠军熊国宝、XX市体校、XX市体校等达成合作协议,委培教练员或指导培训我市教练员。二是运动员队伍建设。注册运动员1541人,输送30名运动员到省级以上运动队,作好体育人才储备。三是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举办xx市第一期体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纳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市、县(区)各级体育部门管理人员30人。
(2)全面加强训练竞赛工作。突出基础大项、优势项目、省重点发展项目,全面布局23个竞赛项目,新增注册运动员346人,常训人数在600人以上,做到项目教练员、运动员、承担单位、训练方案四落实。参加全省常规赛,成绩好于同期;承办全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全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全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3项省常规赛,实现运动成绩提高、办赛形象提升,被评为优秀赛区。启动“xx足球振兴计划”。组织参加全国“我爱足球”选拔比赛,实施校园足球“百千万工程”,开展“三级三际三联”校园足球联赛。成立足球俱乐部30家,成人足球联盟比赛如火如荼。全年共承办全国中学生足球赛、xx省高中足球联赛等省级以上各类赛事22次,参赛运动员8559人。
(三)深入推进全民健身
一是实施高水平体育赛事引进工程。从4月开始,我们相继举办了中美篮球明星争霸赛、中国羽毛球超级赛、华东四省女子乒乓球精英赛等3场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采取公益赠送门票、低票价等方式让更多市民走进体育馆欣赏高水平赛事,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二是实施“全民健身●拥抱省运”品牌工程。市县联动,社团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市大型健身活动此伏彼起。组织中华龙舟赛、xx省体育舞蹈公开赛、xx千人武术大展演等大型群体赛事活动数量12次,各类体育展示、赛事、活动2000多场次,直接参加健身群众百万人次以上。落实民生工程任务,全年以村为单位开展健身活动5600场次。培训社区体育指导员240名。花鼓灯健身操《石榴花开》在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三是实施全民健身设施提升工程。建成淮滨体育公园,配建8付篮球架、4套健身器材;为社区添置21套健身器材。
(四)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认真贯彻国发2014]46号文件、皖政2015]67号文件精神,代拟《xx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全民健身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展体育培训,提供体育服务。因地制宜开展游泳、武术、体育舞蹈等体育培训。据统计,全市各类体育企业240多家,从事体育培训100多家,直接增加体育人口2万人以上。体育与资本的深度融合,聚集培养了体育健身和体育消费人群,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资金收益,直接拉动体育消费。
加大体育彩票工作力度。实现建设体彩网点300个,销量1.521亿元(截止11月15日),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五)完成“三严三实”、文明创建等目标任务
一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紧紧围绕“三聚焦、三查找、三确保”主线制定方案并扎实推进。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规定动作,高标准严要求上好专题党课,统筹安排扎实推进专题学习研讨,收到实效。二是落实创城工作各项任务,全局动员、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牵头负责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供给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正按测评标准推进。三是广泛进行动员,营造迎省运良好氛围。在全系统开展“迎省运?我该干什么”专题讨论,集思广益,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擦亮窗口,做到人人心中有省运,个个肩上有任务。全系统干部职工撰写谏言献策材料近百篇。
二、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是筹备省运会的重要一年。全市体育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上下一心,争先创优,提速提标,精心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为办一届高水平、回归本源的体育盛会、办一届展示xx厚重文化、和谐生态现代化城市形象的体育盛会,办一届为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凝心聚力、跨越赶超的体育盛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全面提速省运会场馆工程,重塑xx体育新标志。强力推进xx体育中心、体育场升级改造和游泳跳水馆、水上运动中心、XX区、XX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完成预订目标任务,彻底改变xx体育设施落后面貌,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提供良好的竞赛条件。
(二)厉兵秣马竞技体育,再创竞赛成绩新辉煌。加强管理,加强训练,加强竞赛,完善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政策,完善奖励政策,心无旁骛抓竞技体育,力争竞赛成绩打翻身仗,重返前列,再创新辉煌。深入落实xx足球振兴计划,力争在探索足球发展路子方面有创新、创举、走在前列。
(三)大力实施国家战略,群众体育跃上新高度。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在完成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建设滨河健身长廊、滨湖健身长廊、环体育中心健身长廊。让健身场地随处可见,健身器材随处可见,健身人群随处可见,体育健身成为xx市民舒心事。实施互联网+体育战略,推进体育业态创新,开发全民健身app系统,实现数字健身。结合xx山水特色、人文底蕴、体育文化传统,打造环龙子湖万人健身长跑、千人龙舟大赛、千人武术展演等品牌活动。
(四)抓机遇上项目,体育产业打好翻身仗。认真贯彻落实《xx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结合市体育中心建设,谋划建设体育用品商贸中心;围绕打造自主品牌项目,启动体育产业园可研工作,引进体育用品知名品牌和企业设立生产、销售机构;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赛事表演业,打造区域品牌赛事;创新体育场馆运营体制机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筹建xx体育产业集团。
(五)抓建设强基础,全面落实创城工作任务。按照创城工作任务,全面提升晨晚练体育活动点,做到除旧布新、常态巡查、及时维修。完善创城会议制度、包保机制、督导机制、问题清单机制,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城工作精神,及时解决创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创城工作不丢分。
【体育器材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体育器材标语10-10
体育器材安全使用制度07-05
体育器材实施方案09-07
体育器材使用说明书11-02
乡村体育器材室解说词10-06
小学美术器材室工作计划07-09
音体美器材室工作总结10-19
拓展器材05-28
训练器材购销合同07-26
消防器材购销合同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