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通用9篇)

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 篇1

其中,自上而下的预算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中上层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直觉判断。这些经验和判断可能来自于历史数据或相关项目的现实数据。首先,由项目的上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对项目的总体成本、构成项目的子项目成本进行估计,这些估计的结果给予低层的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对组成项目或者子项目的任务或者子任务进行成本估计。然后向下一级传递,直到最底层。

自下而上的汇总模式要求对所有作业的预算进行仔细考察。最初,预算是针对资源进行的,然后才转化为作业所需的成本。所有作业的估算的总体汇总就形成了项目总体成本的直接估计。项目经理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当的间接成本以及利润就形成了项目的总预算。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这两种模式的混合。先是确定项目总成本目标、成本逐层分解,再由下而上逐层汇集、进行对比分析。

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 篇2

资金计划是指企业为保持充分的资金流动性与合理的资本结构, 而采取的资金使用与投放的计划。资金计划涉及到企业一切经济活动造成的资金流入与流出, 是对企业经营资金活动的全面、系统规划。工程项目资金计划涉及工程建设的材料费、人工费、工地管理费、机械费、工程款收入等各项收入支出, 收入支出项目众多。根据收入支出的分类大致可分为:支付计划、工程款收入计划、现金流量计划、融资计划四方面。

1、支付计划

支付计划是指根据工程项目工期计划的进度对其成本费用进行确定, 工程项目的支付计划大致有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工地管理费、分包工程款费用以及诸如保险费与利息等的其它费用支付计划。编制工程项目资金支付计划时, 需要注意: (1) 工程项目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资金的支出与编制的支付计划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即开始施工准备, 包括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调运、施工人员的培训、临时设备搭建等现场布置工作都需要一定资金, 该类支出将纳入人工费用、材料费、机械费以及现场管理费科目并分摊于工程报价, 在后续项目进度款中得以收回或作为工程开办费得以提前收取。 (2) 支付计划中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材料价值, 然而材料采购货款会根据采购合同的规定采用不同支付方式, 造成实际支付与支付计划的不一致。

2、工程项目收入计划

工程项目收入计划是指工程承包商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收到的甲方支付的工程款。对于工程项目收入计划的制定, 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通常付款方式有:按照工程进度付款;工程预付款, 即合同签订后, 甲方会预付一笔工程款供承包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该款项将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按比例予以扣除;按照自然月进行拨款, 即在每个月末对当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并星辰当月工程款, 然而由于完成工作量的核算通常还需工程师的核算, 再经甲方付款, 中间过程长达一至两个月, 造成实际工程款比成本计划要滞后1—2个月;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付款, 即按照工程的开工、基础完工、主体完工、竣工等几个阶段按一定比例进行付款;带资承包支付方式, 即甲方无工程资金, 由承包商垫资, 在工程结束后再支付工程款或将工程收益作为还款方式。

3、现金流量计划

现金流量计划表的制定建立在支付计划与工程项目收入计划的基础上, 通常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现金流量计划的制定的思路为:按照时间顺序将工程羡慕支付计划与收入计划罗列在同一表格, 计算出承包商各期收支净额, 并汇总工程期末的累计月, 即可形成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计划表。

4、资金筹集计划

基于现金流量计划, 可以对承包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期现金流量状况。倘若各期现金流均为正值, 则不需要承包商进行融资活动。然而由于现代工程的付款条件愈加严格, 承包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资金不足问题。因此, 项目承包商需要根据现金流量计划合理制定融资计划。

二、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工程项目付款条件的日趋苛刻, 加之原材料、人工成本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日益加剧。投资风险加剧的同时, 工程承包商垫资的现象也渐趋普遍, 进一步压缩工程承包商的利润空间。如何明确企业项目建设成本、项目资金占用成本、企业现金流量成为承包商经营面临的重大问题。

工程项目资金计划能够有效通过分析项目现金流量, 为承包商项目成本控制以及流动性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指导。从而在有效提高工程承包商项目收益的同时, 又通过合理确定融资计划而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首先, 通过制定完善合理的项目现金流量表, 承包商可以根据现金流量表制定合适的融资计划, 充分保障了企业的流动性, 减低了企业财务风险。其次, 通过计算工程项目中承包商垫资的机会成本, 从而将该部分利息支出纳入报价中, 从而提高了承包商的利润空间。同时, 承包商亦可通过分析项目现金流量特点, 有针对地对制定其融资计划, 根据融资需求确定适宜的融资渠道, 减低融资成本, 提高承包商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编制

提高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 首先, 要建立多层次的项目资金计划管理组织体系,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 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的资金计划编制组织体系。其次, 要严格资金计划编制的程序。通过对资金计划编制程序的规范化, 可以有效避免资金制定过程中的人为主管因素, 提高编制的严肃性、客观性与科学性。再次, 要明确计划编制的数据基础, 提高资金计划编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最后, 在资金计划制定过程中, 要注意各项计划制定的细节与特点, 提升其准确性。

1、建立多层次的项目资金计划管理组织体系

首先, 组建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管理委员会, 作为工程项目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承包商资金计划规章制度、编制程序与规范的审批, 项目资金计划编制的审批等事务。成立资金计划管理办公室, 作为工程项目的执行机构, 负责制定资金计划规章制度、资金编制程序与规范、计划执行的考核体系与激烈体制, 同时负责审核批准各部门提交的资金使用计划, 监督施工单位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等。

2、建立严格的资金计划编制程序

首先, 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编制资金计划审批表。各职能部门要充分了解施工图纸、施工现场状况, 根据施工计划的进程分别制定本部门的资金投放计划并填制资金计划审批表。其次, 资金计划办公室审批各部门提交的资金计划审批表, 确定审批的金额。再次, 各职能部门根据获批的资金额度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并根据项目施工情况认真记录资金实际使用情况。最后, 资金计划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内容包括资金余额、差异额等。

3、明确资金计划的编制依据

编制资金计划时, 要确保编制依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资金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有:最终确定的施工图纸;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组织实际;施工图计划;施工现场勘察数据资料;建筑的具体资料等。需要着重注意的时:资金计划要与施工计划尽量一致, 以减少资金计划编制的工作量。

4、制定科学合理的支付计划、项目收入计划、现金流量计划与资金筹集计划

支付计划的制定。项目支出计划的编制是承包商资金计划编制的核心部分, 应当得到最充分的重视。首先, 支付计划的编制要坚持紧跟市场价格行情、工程工作量的原则确定具体成本。要施工当地工资标准以及施工所在地的劳动力、原材料等情况, 详细编制项目各项成本的具体单价, 且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其施工进度确定各阶段的成本费用。其次, 要注意原材料、机械设备成本的确定。在编制原材料成本时, 不仅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消耗价值, 还要考虑到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订货、运输、包装、保险费、验收入库、储存等一些列活动产生的成分费用。

项目收入计划的编制。首先, 要注重与甲方单位合同签订环节。加强合同条款的谈判力度, 尽量争取对承包商有利的付款方式。同时, 要向业务员灌输公司整理利益的意识, 时刻关注付款条件的利弊分析, 当面对付款条件很差但利润高的项目时, 要慎重斟酌。其次, 严格按照合同确定的付款条件编制收入计划。其次, 加强与甲方单位的及时沟通交流, 敦促其及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项目款项。项目经理要每个月度向甲方单位提交工程完工进度款申请, 加强工程进度款的及时回收。最后, 建立拖欠的工程款的回收机制。加强应收账款的动态监督, 紧密关注甲方单位的经营状况以及流动性情况, 一旦发现业主出现任何危机动向, 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 要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度, 将应收账款的回收分配到相应责任人, 提高相关人员应收账款的回收积极性与责任心。建立应收账款激励机制, 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纳入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激励相关人员对应收账款回收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的执行

1、构建完备的资金计划执行监督与审计机制

首先, 推进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编制、执行等信息的网络化共享平台。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采购、验收入库、资产的日常管理等实现信息化, 构建网络化的实物资产管理系统, 从而提高资金计划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成本费用、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资金使用异常情况, 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 了解异常情况发生的原因。对于非正常原因引起的施工成本飙升, 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而控制项目施工成本。其次, 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审计工作, 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其资金计划编制依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计, 提高各职能部门编制资金计划申请表的准确性。

2、将资金计划的执行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涵盖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首先, 将各部门资金计划的执行数据作为绩效评价考核指标, 采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其次, 对各职能部门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量化指标进行赋值, 该类指标的复制要参考同业做法或参考资金计划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大小进行确定。最后, 要建立资金计划执行的激励机制。根据各职能部门资金执行情况, 对执行情况良好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奖励, 奖励可以以年终奖、绩效奖、晋升等等形式进行。对于执行情况差的部门, 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从而有效提高各部门与个人对资金计划执行的重视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苏顺、张万青、单晓青:承包商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研究[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8) .

[2]马勇:刍议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J].财会学习, 2007 (9) .

[3]冯月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资金计划编制初探[J].中国市场, 2012 (45) .

[4]刘强:对工程项目资金计划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6) .

事业单位项目资金使用与财务管理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项目资金;财务管理

前言: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事业单位在财政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财政管理中,项目资金使用与财务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众多,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对此类问题要给予重视。

一、事业单位项目资金使用现状分析

我国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使用上,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使用率低,致使项目资金的作用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例如,在项目资金一进账之后,资金没有直接使用在此项目上,将资金适用于其他方面;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制定一个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导致出现物资结余的现象,累积起来的物资并没有对其在做处理。当项目完工之后,剩余材料处理的方式不是堆积起来,就是低价卖出,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1]。加之,事业单位对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水平比较低,工作流程过于简单,常常在行事之后才开展核算工作,在项目资金考核上不够严厉,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单纯的查看收支的平衡情况,对于使用率并没有进行考核,资金使用率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低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阻碍作用。其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一个完整的项目资金管理之父,资金预算存在的问题众多。财政部门在项目资金预算工作上,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未能实现转款专用,项目与资金出现了很重的脱节现象,给会计人员创造了私立小金库的机会。加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事业单位未对财务人员安排定期的培训工作,而会计制度常常更新,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新出的会计制度认识度不足,事业单位也未要求财务人员在空余时间自我学习提高。很多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划分不明确,出现一个项目,存在多个财务人员或者是一个财务人员负责几多项目的现象,使得资金管理工作混乱,领导者无法准确掌握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项目若是存在资金问题时,根本无法查询项目负责人,从而生成坏账或者是呆账,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阻碍作用。最后,事业单位还在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上存在问题,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项目,但是,现如今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极少数的单位拥有完整的预算。而且,现在普遍出现的情况是,事业单位在资金的管理上出现“切块”管理的现象,财政单位使用的是“基数加增长”的方式进行拨款,无法了解到所剥拨下来的款项的用处,掌握的仅仅是资金的用量。这样便促使了专款不专用”的行为发生。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上,很多财产物资进行处理后,并没有对其进行结算,累计过多便成为呆坏账。

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解决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率地下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先从制度入手,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制度。首先,要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阻碍发展的制度,立即进行更改,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具有科学性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规则制度,并加强监管和控制工作。其次,严格规范凭证流转程序,并将授权审批的权限进行重新设置,在先有的基础上将其细化,并开展责任制工作制度,若是需要支出大量资金,需要通过相关的领导才可进行单笔开支,掌握好资金的使用情况。其次,事业单位对现有的财务制度要进行更新,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的同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每个财务人员均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与职责,保证每一个项目都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财务人员时刻掌握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项目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预防个别项目人员私自滥用项目资金。另外,定期对项目资金做清查工作,建立一个专门负责监督检查的部分,负责项目资金的监督与清查,一旦发现项目资金存在异常现象,立马对其做调整,避免资金浪费,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完善财务管理的内部制度,是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基础,若是制度得不到完善,则根本无法落实好各项工作,因此要从制度开始,对财务管理问题一一解决。

(二)最好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重视项目资金管理。解决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使预算管理的基础知识被每一个财务员工所掌握,其次还要对预算编制原则进行更改,将其统一规范化。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当中,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预算进行编制,使筹集资金工作中的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与事业单位拨款。处理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对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严格把关验收与使用工作;其次要加强核算方面的工作,并且在购进和转让固定资产的时候,先要进行单位等机构的讨论,再进行财务部的审核才可进行采购和转让;最后,为了使账实相符,制定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完善产权管理。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对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不予重视,这是导致资金使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事业单位只有重视资产的收支情况,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不得将资金擅自使用在本单位的基础支出上,更不可出现项目资金串用行为。当需要进行物资采购时,加强采购监督力度,提高材料的使用率,确保项目每一个环节所使用的材料均能实现使用率最大化,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以及项目资金管理是财管理中的重要管理项目,解决好其中存在的问题,则意味着财务管理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所以,事业单位负责人要重视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会计工作质量密不可分,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事业单位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事业单位应该适当抬高从业门槛,对持有会计从业资格书的人员给予上岗机会,在员工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为了使全体员工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需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会计准则、会计法等为主,让在培训中掌握新的相关会计方面的知识,并对全体员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关乎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虽然会计人员都持证上岗,但是,会计法律法规更变的速度快,会计人员要具有自我提升的意识,定期参与会计知识培训班,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给予高度重视,为会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将会计管理制度、国家法律法规相互结合,开展教育工作,日常工作中,严格监督检查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对出现短期行为的会计人员给予严厉的处罚。争取做到每一个在岗的会计人员,都尽职尽责,遵纪守法,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

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是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好员工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工作不予重视,出现了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为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率,关键在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做好预算、资产管理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方法来解决资金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5):113-114.

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 篇4

【按】为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管问效,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应有效益,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薛昌斗同志牵头,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项目办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现予以印发,供领导参阅。

管好用好各项专项资金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改变我县贫困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改善县乡财政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带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如何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已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项目资金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程序、立项和实施不规范,缺乏透明度,部分项目立项时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出现重复建设

对项目考察论证不够严密,甚至不顾客观实际,争项目、争资金,没有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勉强立项,但缺乏整体效应,投资数额小,又不能与其它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最终导致项目资金使用质量不高,效益差。同一项目有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一些项目和资金分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各渠道下达的资金难以捆绑整合使用,责任不清、效应不高、投资效益不佳。同时,资金使用状况没有真正公示,群众无从监督。

(二)项目建设“四制”落实不到位

1、部分项目责任主体不明确。项目的实施基本上是成立临时指挥部和项目办公室,人员从部门选派,责任人一般由县级政府领导担任,项目完成后就被撤销,其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导致了使用资金的随意性和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2、部分项目业主在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审核单位的选择上重关系、轻实际工

作能力,造成工作被动。主要体现在部分项目设计深度不够,项目建设“三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现象突出;在工程施工上主要存在部分工程监理不具备相应资格,业务素质低,工作不负责任,有的甚至与施工单位串通损害业主利益;部分招标代理制定的招标文件不严谨,给工程合同的签订、工程价款的决算留下隐患,有的招标代理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甚至出现既为业主编制工程标底又为投标施工单位编制投标预算的“既吃甲方、又拿乙方”现象。

3、工程招投标不规范。部分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操纵工程招投标,通过肢解工程,以人定标,将一个两三百万元的工程分解成四、五个标段招标,让利害关系人人人有份。工程转包、业主指定分包现象也较为突出。有的工程项目不进行招投标,由实施单位直接发包,还有的项目从设计、概算、施工到竣工验收均为同一单位自行实施。

4、工程施工合同执行不严格。有的合同违背招标文件和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多次签订补充协议,使施工单位低价中标,高价决算。部分建设单位将项目工程决算直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核,逃避国家审计的监督。

(三)项目资金管理有待加强,违纪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1、滞留欠拨、超拨项目资金。部分资金管理部门未能及时足额拨付项目实施单位,影响项目的实施。而有的项目根本未实施,就拨付大量的项目资金;有的超规模、超进度多拨项目资金,造成项目资金流失。

2、置换项目资金。一种情况是项目申报单位领到专项资金后,不按规定组织实施,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以专项资金置换其他已投入的资金。另一种情况是专项资金“戴帽”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中小项目资金审批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

3、挤占挪用,雁过拔毛。少数部门以各种名义扣拨专项资金,层层截留,级级揩油,最后用于具体项目上的资金大打折扣。有的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将资金下拨后,又想尽千方百计从下面捞回一部分。一是采取有偿服务,以服务费的名义从项目申报单位按一定比例收回部分资金归己所用。二是以提供物资抵项目资金,赚取高于市场价格的差价。三是主管部门以培训、开会、赞助等名义向项目申报单位摊派收费、间接地“掠夺”下拨的国家专项资金。

4、虚假发票报销。从近几年部分资金报帐的情况来看,项目实施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缺乏真实性、合法性。有的项目资金就是一份油料发票或是在税务部门开据一张总发票,没有真实可信的原始依据。有的虚列工程量、虚列工程项目或以虚构劳务用工名册套取务工费等。

(四)工程验收不严格

项目建设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质量控制的环节很多、要求很高。很多项目的管理,都是“先搭台,后唱戏”,大都是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建“项目指挥部”或者“项目领导小组”进行管理、验收。而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班子的负责人多由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担任,在项目决策、概预算审查和施工管理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专业经验。项目竣工验收时,抽调的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人员均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没有引进具备相应资质的专职机构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也没有专门的检测仪器,仅凭验收人员肉眼和感觉是很难把住工程质量关的。

(五)项目资金效益不高

部分项目实施单位以骗取国家项目资金为目的,资金到手后,不按计划实施项目;有的项目建成后,未达到设计能力,有的甚至长期闲置未投入使用。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上的偏差。重争取项目,轻前期准备工作;重上级资金到位,轻配套资金落实;重安排投资,轻监督管理。少数干部认为专项资金是公款,只要公用,不装私囊,就没有问题。

(二)制度不完善,缺乏操作性。现有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分类性的管理办法较多,规范性管理办法很少,原则性的条款较多,细则性的规定较少,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管理办法明显滞后,制约了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三)监管职能缺位。各项专项资金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项目主管等部门的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多头监管,责权划分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监督难以形成合力;专项资金透明度低,缺乏完善的举报系统,社会公众舆论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事前监管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对项目立项过程监管、工程开工前执行“招投标、监理、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制”情况的监管淡化、甚至缺位;监督部门缺乏专业监督人员和手段,对项目的内部监督不到位。“外行监督内行”,不能实行有效监督,监督停留在程序和形式上,在招投标等领域甚至为腐败分子充当了保护伞和挡箭牌。专项资金的监管线长、监管面广,就目前财政、审计等经济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手段而言,已很难满足对专项资金的监督需要。

(四)配套资金难以到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难以落实配套资金和项目前期费用,项目前期费用挤占项目资金,使项目难以按进度和设计全面完成。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政府成立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监管小组),由县主管财政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发展和改革局、建设局、移民局、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水利局、畜牧局、扶贫办、民宗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监管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监管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主要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立项批复、初步设计批复、招投标管理、合同审核、工程审价审计、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应成立项目资金监督网,由纪委、监察局、审计局、检察院、财政局等单位建立项目资金监督网,定期召开联席会,建立健全联席制度,不定期地开展检查监督。

(二)高度重视项目前期规划工作。项目前期规划工作,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一是要按照国家和省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来安排项目建设内容,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和评估论证。二是要坚持对涉农项目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避免项目资金分散,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三是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计划一经批复,应严格按照计划施工,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内容确需调整的,要及时履行报批手续。四是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公示制度。对专项资金立项扶持的项目,县主管部门要利用相关媒体或项目实施区公共场所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拨付严格遵照“按计划、按预算、按基本建设程序、按工程进度”的原则办理。特别应加大对民营企业专项资金投入的监管,防止项目资金流失。

(四)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监理委派制度。对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从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抽调懂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作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财务监理,并与县政府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由财务监理定期提供财务监理报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须根据工程进度报告、发票和资金使用申报表并经财务监理审核签字,才能作为拨款的依据。对项目建设单位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财务监理应及时报告财政部门,停止拨付项目资金、限期整改或中止项目执行、收回项目资金。单项工程投资总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竣工决算必须由县审计局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心实施造价审计,以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五)严格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坚持“问责”与“问效”并重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实施及资金落实情况加强监管,实行跟踪问效。充分发挥监督合力,结合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强化审计监督;联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及公检法等机关严肃法纪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作用,合力打造优质高效的“阳光工程”、优质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洁工程。由于勘察、设计单位工作深度不够或玩忽职守等原因引起的重大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经监理、代建、建设等各方共同确认,分清责任后扣减相应勘察、设计费用。

资金使用计划精彩 篇5

一、编制依据

彭水新城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彭水新城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20xx年重庆市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相应的费用定额 投标人编制的彭水新城建设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二、编制说明

本资金使用计划未包含招标文件中专业分包的第二类工程、甲供主材及设备,估价为万元。

三、资金计划

20xx.11~.1 400万元/月×2 800万元 2012.2~2012.3 500万元/月×2 1000万元 2012.4 1200万元 2012.5~2012.6 600万元/月×5 3000万元 2012.7~2012.8 900万元/月×3 2700万元 2012.9 600万元/月×3 800万元 2012.10~2012.11 300万元/月×5 1500万元 14230万元

四、资金管理办法

根据本工程施工体量大,施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根据资金管理有关制度,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成立项目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对工程的全部资金,分别按收入做出月、询资金支出预算计划,防止盲目开支、无计划支付,单笔支出在10万元以上的必须实现连签制度。

设立专用资金账户:为保证工程按承诺工期交工,必须设立两个专用资金账户即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由项目商务副经理负责执行。业主拨付的全部资金必须无条件全部进入收入账户,合同规定由业主代付的材料、设备款除外。在向支出账户拨付资金时,必须有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批准的月度资金计划明细表,方能从收入账户拨付到支出账户中。另外,在月度资金计划中必须留有不少于月度资金5%的应急储备金,作为特殊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动用时需按资金管理要求执行。

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 篇6

xx乡2007-2013年,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0个,其中废塘复垦项目七个(2007年3个、2010年1个、2012年3个),新农村建设项目1个、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2个(涉及3家窑企,即x窑厂、x建材厂、x窑厂)。总投资额xx万元,已拨款xx万元,实际支出xx万元,剩余xx万元,尚有xx万元未支付。由于2012废塘复垦项目和2013年的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正在送审中,所以下面分三种情况予以汇报如下:

一、2007-2011年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审计情况

通过2012年初审和2013年8月整改与2013年11月26日县专题整改推进会后,我乡对照《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关于限期整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函》(合国土资函〔2013〕437号)中所列五个方面问题,结合安徽xx会计师事务所2013年1月26日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按照《肥东县县级土地整治项目有关问题的整改方案》的要求,逐项进行梳理并全力整改,经查无挤占挪用现象,项目无大的变更,全部按规划设计竣工并通过验收。

对涉及的6个项目开展项目决算,以工程决算金额为准。目前,项目结余资金中?万元已用于项目地村(社区)基础设施、民生等项目工程建设,已梳理相关单据、凭证,将相关支出纳入所属项目支出明细账中,当前项目账面总结余?元。

对原先未单独建帐核算的项目,按项目和项目属性及分别建立项目资金收支明细帐,补齐凭证及资料,单独建帐核算。已建立专帐3本,目前6个项目总收入xx万元,支出xx元,结余xx元。

二、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送审情况

打捆送审废塘复垦项目3个,面积xx亩。已拨款xx万元,支出xx万元,结余xx万元。该项目审计资料已送审计局。

三、2013年土地整治项目送审情况

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 篇7

随着我国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 科研项目经费的不断增加, 使得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问题也备受关注。目前, 由于我国科研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过于粗放, 造成科研经费管理宽松, 经费舞弊的操作空间很大, 客观上对政府监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现今国内尚无学者利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对政府监管部门和科研项目团队之间相互博弈策略进行分析, 而静态博弈模型在市场参与者非完全理性的现实中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此, 本文拟从进化博弈理论出发, 建立科技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方 (科研项目团队) 和政府监管部门经费舞弊及治理的博弈模型, 对双方动态进化策略进行分析, 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一些治理及防范科研项目团队舞弊使用经费的措施。

二、研究假设

在科技项目资金使用及监管过程中存在两个基本当事人:科技项目资金使用方 (科研项目团队) 和科技项目资金监管方。他们可选择两个纯战略, 即科研项目团队可能“舞弊”, 也可能依法“遵规”;监管方可以选择“严格监管”, 也可以选择“监管失范”。若将R和I分别定义为科研项目团队和监管方可选择的战略集合, 科研项目团队和监管方第i个纯战 (i=1, 2) 用Ri和Ii来表示, 则R={R1, R2}={舞弊, 遵规}, I={I1, I2}={严格监管, 监管失范}。同时本文作如下假设:

假设1:在某个项目中科研项目团队的科研经费为Y。使用者舞弊非法所得为a, a∈[0, Y], 实施经费舞弊行为过程中所付出的物质耗费成本为c1 (几乎为零)

假设2:如果监管方发现科研项目团队有经费舞弊行为, 则给予一定的惩罚, 假设惩罚的法定成本为c2 (包括停止拨款、追回款项、终止项目、通报批评、行政处分以及刑事责任等) 。即如果经费使用者有舞弊所得为a, 一旦被发现, 则不仅要追回舞弊所得a, 同时还须承受法定成本c2

假设3:如果科研项目团队有舞弊行为, 监管方也实行严格监管且能查处, 严格监管成本c3 (c3>0) , 那么c3

根据上述前提可以得出博弈双方收益矩阵, 如表1所示:

三、科技项目资金监管与使用双方规制遵从的静态博弈分析

分析博弈收益矩阵表可看出:静态博弈过程中, 若监管方遵从规制, 按照法规选择严格监管I1时, 科研项目团队选择R2是最优战略;若监管方选择I2, 科研项目团队会选择R1;而若科研项目团队选择R1时, 监管方选择I1是最优战略;若科研项目团队选择R2, 监管方会选择I2。由于双方会一直循环的选择最优战略, 占优战略在这个博弈中并不存在, 根据纳什均衡存在性定理, 所以本博弈中存在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假设监管方选择严格监管的概率用n表示, 科研项目团队选择舞弊的概率用m表示, 则监管方的混合战略为N= (n, 1-n) , 科研项目团队的混合战略为M= (m, 1-m) , 那么, 监管方严格监管的收益期望值E (n) 为:

监管方不监管的收益期望值E (1-n) 为:

科研项目团队舞弊的收益期望值E (m) 为:

科研项目团队遵规的收益期望值E (1-m) 为:

不管科研项目团队如何选择战略, 在纳什均衡前提下监管方严格监管或监管失范的收益期望值是相同的;类似地, 不管监管方如何选择战略, 科研项目团队舞弊或遵规的收益期望值也是相同的。如果用 (n*, m*) 表示纳什均衡时的混合战略, 那么可得到下列等式:

计算可得n*= (a-c1) / (a+c2) , m*=c3/ (2a+c2) 。

通过分析, 如果m>m*, 监管方就应选择严格监管, 即m=1;如果mn*, 科研项目团队就应该选择合规, 即n=0;如果n

四、项目财政资金监管与使用双方遵从规制的进化博弈分析

进化博弈的参与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 甚至理性程度较低, 类似于生物的进化, 他们在博弈中不断通过学习, 重复调整战略选择, 从而逐渐找到一个更好的战略。在生物进化论的复制动态机制中, 一种适应度更高的新策略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参与者采用, 而适应度更低的策略就被逐渐淘汰, 这种参与者的动态调整可以用生物进化中的复制动态机制来模拟。假设群体中采用策略k的比例为n, 选择策略k能得到的收益为ek, 群体的平均支付为e, 这种动态调整过程用动态微分方程表示就是:

在这里, 监管方群体中采用“严格监管”的比例可以用监管方严格监管的概率n表示, 科研项目团队群体中采用舞弊的比例可以用科研项目团队“舞弊”的概率m表示, 因此监管和科研项目团队双方采用两种策略得到的期望收益与第二部分相同, 同时这里所做的模型假设也与前面静态博弈分析假设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那么, 监管方群体的平均期望值E (I) 为:

科研项目团队群体的平均期望值E (R) 为:

若将动态微分方程应用在监管和科研项目团队双方, 则可以得到监管方群体采用严格监管比例n的复制动态方程:

同样得到科研项目团队采用舞弊战略比例m的复制动态方程:

因此, 可以得到以下推断:

(1) 监管方适当提高法定的惩罚成本有助于降低舞弊比例。监管方严格监管的概率和科研项目团队舞弊的概率都是法定惩罚成本的减函数。一旦被发现舞弊, 科研项目团队不仅要退回舞弊所得经费, 还要承受额外的法定成本c2, 而舞弊的法定惩罚成本越高, 科研项目团队就越不会舞弊, 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对于监管方来说, 一方面随着法定惩罚成本的上升, 舞弊概率会减小, 因此会逐渐疏于严格监管;另一方面较低的法定成本促使科研项目团队出现侥幸心理而趋向舞弊, 舞弊概率上升, 就会促使监管人员严格监管的概率也提高。

(2) 监管方降低监管成本与提高监管水平可降低舞弊比例。科研项目团队舞弊的概率随着监管方监管成本的降低而降低。这是因为越低的监管成本和越方便的监管方式显然会使得监管人员更便于严格监管, 而科研项目团队在双方博弈中会考虑到监管方的这种心理, 舞弊概率会减小。另外, 监管方严格监管的概率随着科研项目团队舞弊耗费物质成本的升高而降低, 而这个模型假设中舞弊成本几乎为零, 这与实际情况也相符, 这里就不做分析。

(3) 科研项目团队偏好小额经费舞弊。监管方严格监管的概率与科研项目团队舞弊非法所得呈正相关, 即舞弊非法所得越大, 监管方严格监管的可能性就越高;并且科研项目团队舞弊的概率与其舞弊非法所得呈负相关, 即舞弊非法所得经费数额越大, 科研项目团队越不敢舞弊。由于监管方和舞弊所得额两个方面的影响, 想要舞弊的科研项目团队以较小的金额舞弊的可能性增大。这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科研项目团队觉得大额的经费舞弊很容易被监管人员发现和处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认为监管人员考虑到工作效率和监管成本的问题会有选择的忽略小额舞弊经费。

(4) 改善科研项目团队规制遵从是个缓慢过程。当监管方严格监管的概率较高时, 科研项目团队出于为了回避风险的, 其舞弊的概率m*会较低。而监管方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舞弊的事件减少之后, 会逐渐松懈或者适当降低对科研项目资金的监管概率, 即n*降低;当n*降低时, 科研项目团队又会提高舞弊的概率m*。即提高科研项目团队遵规度是一个动态调整而且十分缓慢的过程, 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通过复制动态策略的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保持监管方严格监管的概率n>n*, 可以使得m尽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尽可能降低科研项目团队的舞弊概率。

五、科技项目财政资金舞弊治理对策

(1) 降低监管方的监管成本, 改进与创新监管手段, 使监管更为方便灵活, 能以更小成本提高监管方的监管比例。这样对于理性的科研项目团队而言, 如果舞弊越多, 金额越大, 那么被发现的概率就越高, 从而迫使他们遵守相应的法规, 减少经费舞弊案件的发生。

(2) 强化项目经费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 加大经费舞弊的惩罚力度。修订和完善有关科研经费使用的法律法规, 从制度上防止和治理利用科研经费监管漏洞来非法牟利的团队。在法律层面上确立科研资金来源及运用的原则及管理架构、管理机构的职责等。加大对科研项目团队舞弊使用科研经费的惩罚力度, 使其惧怕因违反法律法规而承担的高额风险和罚款, 从而降低舞弊发生的概率, 减少国家财政资金流失。

(3) 建立内外监管相互制衡的监督管理体系。开展科研机构与纪检司法机关的廉政共建活动, 积极探讨和创新内外监管方式方法, 例如检察机关或公正机关可全程监督科研院所重大科研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同时可适时引入公共参与机制, 资金使用方按有关规定定期公告重大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 披露经费使用明细, 还可以聘请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对项目出具审计报告, 媒体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时监督和提出异议, 消除了各市场主体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形成内部监督与会计、审计等中介部门、纪检司法及社会舆论的外部监督相结合并且能相互制约的监督体系。

(4) 完善科研项目合规性内控制度设计, 规范内部责任范围和实行问责制, 加强绩效审计。首先增强团队领导的内控意识, 领导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特别需要注重建立健全单位资金内部控制, 明确资金岗位职责分工和收付审批权限, 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合法使用, 同时对出现滥用和挪用科研经费问题的课题负责人和岗位负责人加大问责力度。项目经费使用的各阶段 (包括申报、批准、发放等) 应公开透明化, 不仅要重视事中审计, 更要加强绩效审计。

(5) 大力提高监管者 (审计人员) 的专业水平与高知群体法制、道德素质。应当加强政府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监管人员专业水平、思想和职业修养。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监管人员专业水平, 促使他们改进和创新监管水平进一步降低监管成本, 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建设纳入监管人员培训的范畴, 督促监管人员在监管中按照较高的道德标准来增强其责任感。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 强化科研院所高知群体和科研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学术道德修养。

(6) 善于把他律转化为自律。自律是指制度的具体要求、标准和内容已转化为科研团队内在的目标、标准和需要。经费制度的执行不是“要我这样”, 而是“我要这样”, 是通过科研团队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立法”来体现的。科研团队经费舞弊行为的自我约束力量用公式表示为:自律力量V=C*m (V:抑制经费舞弊的自律力量即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力量;C:承担的经费舞弊风险值即违规失败承担的受罚成本;m:被追究的可能性即违规失败的概率) 。如果制度严格, 监管严格, 对科研团队经费舞弊行为处分很重, 追究率很高, 舞弊行为失败的可能性和承担的成本就会变得很大, 这可以有效地抑制舞弊行为的产生, 同时也有利于净化学术研究不良的社会风气, 取得最佳绩效。

参考文献

[1]陈玉聪:《科研课题经费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路》, 《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3期。

[2]乔飞鸽:《博弈模型分析:处罚监管者优于对违规者的处罚》, 《经济问题》2010年第7期。

[3]熊勇立:《税收征纳双方的进化博弈分析》, 《税务研究》2009年第5期。

[4]邓力平、安然:《纳税人遵从的演化博弈分析》, 《涉外税务》2006年5期。

[5]曹均锋:《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 《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13期。

[6]明海翔、郭峰:《铁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管进化博弈分析》, 《中外建筑》2009年第5期。

关于上报资金使用的计划通知 篇8

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

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便于公司合理的调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现规定如下。

一、为使公司各项费用开支做好事前有效控制,公司各部门、各系统、各子公司,每月依据计划编制《月度资金使用计划》。

1、各部门及系统资金支出实行“月度计划”或“项目计划”管理的办法。

(1)各部门的费用支出,根据发生业务的轻重缓急情况编报《月度资金使用计划》。

(2)研发系统的各科研课题按项目单独列支资金使用计划;要求列明项目的预算总额、已支出额、实施进度情况、资金需求额。

(3)销售公司、技术服务运营公司结合计划、已回款情况、单位盈利情况对日常经营费用、代理费单独编报《月度资金使用计划》;代理费支出要根据总额分月控制支付。

(4)销售公司、技术服务公司在上报《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同时加报《月度资金收入计划》。

2、采购资金支出根据计划结合当月经营进度对下月生产、执行合同发货的预测安排做出“采购计划”。

资金使用部门按生产及发货计划和库存情况编制《月度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购买的材料名称、对应的生产计划、销售合同、供应商、价格及数量、付款计划时间及最迟付款时间等。

3、各子公司执行自签合同所需材料、配套仪器采购计划,由公司采购部统一申报。

4、资本性支出计划:凡属固定资产购置的,如办公设备、检验设备等应参照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备案并手续完备后申报。

5、申报审批程序

《月度资金使用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批,报主管副总审核签批后,按规定时间报公司财务部汇总(同时报送电子文档);总裁财务助理召开资金计划会初审;财务审核后报总裁审批。

项目工程资金使用计划 篇9

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步子大、衔接差、服务跟不上。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在2009年底由局部试点正式扩大到全国的。在执行过程中, 经费标准由2009年的每人15元增加到2014年的每人35元, 主要用于增加服务项目及内容, 扩大服务人群覆盖面。以三明市为例, 工作要求按国家及福建省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来执行。由于经费的增长跟不上项目内容的增加,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县、乡、村基础卫生服务网络人员素质、设备条件与执行要求不匹配;信息资源整合不够, 没有实现健康档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系统的对接。上级任务下达与工作变化不协调, 基层跟不上政策变化, 没有调整的时间, 因此达不到任务指标要求。例如:有的村卫生室还未配置计算机, 没有对医疗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等等。在这种条件下, 强行要求各地建立居民卫生信息电子档案, 硬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档率, 这样做只有逼得基层机构, 草率行事, 作假应付, 实际上居民没有享受到实惠。

(2) 考核不完善、内容多、考核力度小。上下级对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布局不同, 侧重点不同, 加上各地发展的不平衡, 简单照搬其他地区标准, 考核方案没有侧重点, 没有区别对待。在考核细节方面, 出现了结核病、疟疾、鼠疫、艾滋病等不在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内的多项指标, 并且考核细节繁杂, 重点不突出。

(3) 经费不足、制度不健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个大工程, 使得基础医疗机构的日常任务量大大增加, 然而伴随而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却增加太少, 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以血常规检查为例, 国家标准18元/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只能统筹最多每人10元给基层医疗机构, 然而试剂材料成本8元, 人工工资最少2元, 这些还未计算医疗器械的折旧和检验材料的置办费用。县级医疗机构也有着项目专项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 县级财政拨款拖欠等问题。

二、项目实施的现状

(1) 建立了项目的各级监管制度。自2011年服务项目实施以来, 各级卫生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 成员大多以专家为主, 工作小组协调各方工作, 并组织培训, 对直属机构进行定期检查, 初步建立了监督体制。实验地区经过几年的摸索, 也逐步形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领导体系, 制定并下发了各种指导考核方案,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入到本地的卫生目标。各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也逐步成立了领导小组, 直接部署项目的开展, 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公共卫生科, 监督工作的开展。

(2) 建立了项目经费保障制度。经费支持由2010年的人均补贴17.5元, 到2014年的人均补贴35元。部分县级政府, 统筹预算安排, 县卫生局、财政局监管, 确保各级的专项财政支出不截留、不挪用。按照新的绩效考核标准, 切实保障基层从医人员福利待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70%投给需求方, 大多数用来提供特困、个体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30%投给供给方, 大多数用于基层卫生服务的相关补助。

(3) 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体系。根据年度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和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的考核评估, 规范基本公共卫生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通过基本公卫项目考核体系的建立, 确保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资金真正用于实处。

三、项目实施的解决策略

(1) 重基础、稳推进、慢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个涉及面广、牵扯利益大的民心工程。它的有效实施必须紧紧依靠着公共卫生服务机制的建立, 基层医疗机构是这个大工程的最主要承担者,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是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最重要环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其一, 创建机制,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很多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项目培训和继续教育, 存在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不足的问题。所以必须引进人才, 提高医疗水平, 增加人员配置, 提高服务能力。其二, 提升硬件设施, 首先解决卫生室办公用房问题;其次配置基本的检测仪器, 如血常规、血压血糖常规检测仪器;最后是必须配备电脑并联网, 要全面详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 就要有配套的办公设备为基础。

(2) 完善考评体制机制, 做到有轻有重。各基层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逐级考核, 分级考核的方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什么就考核什么, 不要好高骛远;规定什么时候考核就什么时候考核, 不要应付检查。考核过程要让卫生﹑财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等相关部门参加, 考核过程坚持公平公正, 要受得起政府监督, 经得起人民考验。要认真解决暴露的问题, 积极改正, 考核要严格把关。将考核的结果和单位的评优评先结合起来, 与单位领导年度绩效﹑经费核拨挂钩起来, 作为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作用, 对于困难的、做的好的基层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

(3) 开拓资金来源, 保障资金专款专用。严格经费使用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与绩效工资改革以来, 要执行保运转, 促发展的精神要求, 落实相关补偿措施, 明确激励制度, 加强顶层设计,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针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政策, 增加财政投入, 重点保证县级以下的乡村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严格按照省市要求, 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资金拨付方式, 规范使用项目经费。建立财务使用管理的配套制度, 让医疗人员的工资能真正的与绩效挂钩, 真正做到能者多得,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的分配激励机制, 提高基层医生的积极性。根除以药养医, 医商不分的旧模式, 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个工程真正惠之于民, 利之于民。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复杂的民心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重大民生工程, 覆盖所有人群, 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各级医疗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 积极响应人民诉求, 相关财政也应密切配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已经遇到或者将要遇到诸多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王芳, 李永斌, 丁雪, 代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展及公平性.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3 (05) .

[2] .何海菠, 魏玉华, 张国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5) .

上一篇:市场销售工作的自我总结下一篇:高企认定管理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