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精选8篇)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篇1

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城市,且在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已经占到了14.14%。但县域农村电商要保持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农村电商的发展是怎样的,农村电商还要走出几个误区:近年来,我国县域电商发展迅猛。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3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实物型的网络零售额超过了2000亿元,服务型的网络服务零售额超过了1100亿元。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的网络零售额达到了560多亿元。

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城市,且在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已经占到了14.14%。但县域电商要保持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还要走出几个误区:

1、“电”就灵

在县域电商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片面的认识,总以为发展了农村电商,县域的农产品销售就豁然开朗、销路大开,把县域电商的发展看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在对电商的认知上,我国把电商作为了一种新型的业态,这种认知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就如其他业态一样,没有任何一种业态可以在经济的发展过程成中包罗一切,电商也难以全部担当农产品销售的重任。电商只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关注和应该鼓励发展的一种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切忌“一电就灵”。

我国电商发展了20年,我国农村仍有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有哪个电商平台能够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农产品的销售其渠道是多样的,目前看,批发市场的模式仍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这种从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超市)的销售形式仍然是目前 的主流。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必然要经过流通这个途径,电商也只是这众多途径当中的一个,而不是唯一。

2、只重上行

农产品的上行作为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还是广大农民心中的期盼。但县域电商要发展还应该关注“工业品的下乡”,它能够使广大农民不出村庄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实现了农民购物的便捷,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在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另一方面,县域电商还应重视服装、玩具、茶具、鞋、小商品等非农产品的上行。至于“互联网+旅游”,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复制的经验,曾有电商专家强调:“县域电商最重要的不是帮助本地卖出多少农产品,首要的作用是营销这个地方本身”。

3、培训片面

很多人认为电商是年轻人的事,因此,在电商培训方面重点安排想从事电商工作的或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去参加各类培训。其实,在电商方面,“电”是手段,“商”才是目的。很多年轻人确实有“电”的专长,但缺乏农产品的知识,对农产品的特点知之甚少,做起来就十分困难。加强对农民电商知识的培训往往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农村当中有许多非常好学习的农民,他们对如何生产农产品、如何销售农产品更加熟悉、更有见解、更接地气。电商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浙江丽水的倪老腌50多岁才开始在网上做辣椒酱,不也做的风生水起吗?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政府机关干部的培训。若机关干部不懂电商、不掌握电商方面的知识,就难以有更好的顶层设计,就难以指导本区域电商的发展。

4、孤军奋战

电商毕竟是“商”,对县域来说把这项工作交由商务局来主管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电商是个系统工程,并非一个商务局就可以担当起来的。商务局的职能决定了其在全县(市)所处的位置,很难担当其全县(市)电商顶层设计的重任。县域电商还牵扯到政

府办、宣传部、食药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局、农业局等,只有把各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县域电商才能有更好地发展。如果光凭商务局一个局孤军奋战,县域电商走不了多远。

5、注重硬件

县域电商的发展需要硬件和软件共同发展,彼此缺一不可。目前,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电商工作,研究了《加快电商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这有力推进了我国县域电商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为形象而形象的现象,过多地重视了硬件的建设,忽视了软件的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出现了重复建设等现象。其实,一个机场可以被多家航空公司使用,这种一场多用的现象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县域电商的发展应该借鉴这种“机场现象”。电商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孵化器、众创空间、农创工坊等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县域电商的发展更需要软件,需要政府的良好顶层设计,需要众多的创业人员,需要良好的政企关系,需要浓厚的电商氛围,这些更是发展县域电商不可或缺的因素。

从侧面反映出,农村电商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商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尤其在新零售背景下,发展农村新的消费结构或许将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电商试水农村问题渐显

近年来,电商在城市市场蓬勃发展后已趋近饱和,农村市场逐渐成为电商平台新的布局重点。今年4月,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宣布5年内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这也意味着京东准备开垦农村市场这一肥沃土壤。其实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推出了农村淘宝,未来农村淘宝还将与联合国多个机构在农村电商领域进行合作。从2014年10月阿里宣布“千县万村计划”至今已过去两年多。2014年,阿里曾计划投资16亿美元,在中国建立10万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到2016年底,农村淘宝项目已完成阶段性目标,在我国农村搭建了10万家农村淘宝服

务站。最近,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村淘宝也将与联合国多个机构在农村电商领域进行合作。

不过,目前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巨头们布局农村电商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对用户来说电商最大的优势在于便利,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物流的通达。但在农村,物流成为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方面,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道路、仓储能力远滞后于城市,一些电商产品只送到数公里外的镇上,不能送货上门,这也就难以让村里人感受到电商的便利性。另一方面,电商的主要受众集中在中年和年轻人一代,但这一部分人大多数都走出农村去往城市工作,留在农村的也都多为不网购或网购频次低的中老年人,消费能力有限,对物流或电商公司来说,大规模投资建设农村物流平台显得入不敷出。种种矛盾叠加,使得物流成为电商涉足农村最大的瓶颈。

另外,据《CNNIC第40次调查报告:农村网民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7%,规模为2.01亿;城镇网民占比73.3%,规模为5.50亿。城乡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但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尤其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商务交易类、支付等应用使用率方面差异较大。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村电商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商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尤其在新零售背景下,发展农村新的消费结构或许将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电商应成为农村市场生态发展的助推者

从商业模式上看,农村淘宝最初通过建立村级服务站,将其作为终端用互联网的形式解决农村购物问题,在当时农村淘宝主要与农村小卖部合作,小卖部店主兼职经营,店主以帮助村民代购的方式抽取佣金。后来演变为村淘合伙人计划,即招募有互联网思维、熟悉网购的本地人,将其培养成更具专业化的农村淘宝合伙人;在该模式下,农村淘宝通过对合伙人的招募与培训,让村淘合伙人主动将服务辐射到周边地区,试图解决此前服务站服务覆盖不足的问题。

另据笔者了解,农产品上行也将是村淘下一步重点提升的一项服务。此前有部分村淘合伙人反映称,虽然村淘解决了一部分农村网购物流配送问题,缩短了村民网购时间,但就如何将农产品卖给城市居民这个问题而言,村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事业部总经理王建勋此前在媒体访问中表示,接下来村淘将把着重提升农村淘宝的服务能力,让农村享受像城市一样的服务,村淘也将通过建设产业标注赋能农产品上行。比如,接下来的村淘发展中,村淘将设定产业标准,保证农产品质量,然后与菜鸟一同建立短途生鲜供应体系,将产品输送给C端消费者或B端供应商。

农村市场一直是电商们觊觎的一块肥肉。与农村淘宝不同的是,京东此次以便利店的形式对农村市场进行挖掘,2017年7月京东宣布以加盟的模式在农村布局便利店。实际上,2014年京东就实践过便利店计划,只不过那个时候叫万家便利店。当年O2O模式盛行,京东与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上万家便利店进行合作,其中包括快客、好邻居、良友等知名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就目前来看,此次的百万便利店计划中,针对农村便利店京东采用商户加盟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此前的万家便利店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与实体店进行签约合作,不过这次的签约对象是与农村商户。

根据目前京东公开的信息得知,京东将通过旗下新路通平台,签约资质符合的商户,商户也将接受京东相关培训后。和传统店铺加盟不同的是,此次京东推出的加盟模式免去了加盟、管理、培训等相关费用,不过作为加盟店主是需要向京东交取一定量的质保金,也就是确保店中经营的商品100%保真。京东便利店采用的是加盟模式,对于加盟的商户来说,加盟便利店的目的是借助京东品牌知名度,增加店铺人气提高店铺销量增加盈利,但具体是否盈利还需观望。另一方面,京东便利店也将面对普通商店的低价战争,多数农村消费者购物更关心的是价格,某些时候在品质方面便会退而求其次,而消费者的品牌观念和品质观念是需要长期培养的。

笔者认为,无论是农村淘宝人还是京东便利店,两者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借第三方普通人的加盟,进行线下渗透,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则是如何化解传统商店与新零售店的矛盾。对京东来说,一方面要解决如何将已形成固定客源和盈利模式的传统商家拉入便利店阵营的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解决加盟方盈利的问题;而对于阿里来讲,最需要解决的是提升合伙人收入问题。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篇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 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8.4%, 规模达1.95亿, 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同时, 网络零售企业深挖农村市场消费潜力, 农村地区网购用户占比达到22.4%。各大电商纷纷采取行动占领农村市场, 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平台在农村建立电商服务站, 招募农村推广员服务于广大农村消费者。

二、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农村的信息不够畅通、农民居住地较分散, 导致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 农村网络体系不健全

农村电商的运营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 因此互联网普及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前提。但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复杂的地理位置因素影响, 互联网难以普及。虽然中国农村网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但是很多人虽然有电脑和手机, 却很少用来网上购物。农民每年的收入有限, 而网购又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习惯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人来说, 在对网购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 肯定不会主动网购。

(二) 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

农村物流是制约电商下乡的瓶颈之一。由于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较大缺陷, 导致物流相关信息在农村不能进行及时传递。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居住比较分散, 网购需求集中度很低, 导致多数物流公司无法建立网点。在一些农村地区, 农产品还存在运输难问题, 农村的配送点比较分散, 直接影响农村电商的发展道路。

(三) 农村电商人才缺乏

由于有的地区甚至还没有网络, 导致农民对于网络知识缺乏整体的认知, 对网购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在没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宣传和相关专业人才带领的情况下, 农民不会主动进行网购。另一方面, 农村中的青年基本都外出打工, 留在农村的多是中老年人, 他们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接受程度比较慢。

三、发展农村电商的对策

农村电商的发展处在初级阶段, 农业的投入大、产出低、风险高,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引导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 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一)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 农村电商的发展也需要借助网络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农民可以展示自己的农产品, 可以与卖家或买家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 这一切都要以信息基础设施的健全为前提。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给予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利用互联网那个和移动通信等多种方式, 建立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二) 加速农村双向物流体系的建设

农村电商不仅仅是将工业品下行, 还需要农产品上行, 只有搭建起这样一个双向物流体系, 农村电商的物流才会畅通有效。农民网购所需物品, 这些快递将被集中送到代理站, 农民在网购平台上卖出去的产品, 也需要快递寄出, 这些快递也将集中在代理站, 由来送件的快递公司接收, 发往全国各地。由于农民居住比较分散, 快递送货上门不太现实, 可以在每村找一个代理站, 专门收发快递。

(三)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农村电商现在是教育先行、培训先行。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因此发展农村电商首先就要保证相关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与高校合作, 加强高校学生的实习与农村电商之间的联系, 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培养人才, 引进相关的人才;另一方面, 电商的发展除了靠引进人才之外, 还要充分调动起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吸引外出打工的青年提供留在农村, 从事与电商有关的工作, 通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学习, 使他们发展成为具备一定电商知识的人才。

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广阔, 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 所以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多方协调, 共同为农村电商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先行 篇3

从现实情况看,全国各地农村和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逐渐旺盛,一些农业主导型、旅游文化型、商业贸易型的农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尤其显著。近几年“白菜烂仓库、西瓜烂地头”的报道屡见不鲜——农村因为物流落后、信息闭塞,即便有丰富的产品却推销不出去,本应是欢乐的丰收竟会成为烦恼。中国目前的农业问题关键一点在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把分散的独立生产者和小生产者所生产的大宗农产品卖到城市中去,呈献给给众多的消费者。农户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非市场缺失而是中介缺失——就目前农村发展来看,这些市场是必须建立在信息流基础之上的。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这样说到:“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正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带动力量时,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仍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主要带动力量。这是中国农村落后于时代的基本面上的原因。”

一个重要的解决之道就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其最直接的效果是,利用电子商务改造了传统经济下的流通甚至生产过程,形成了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模式。

2010年12月,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和《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等一行多人在考察沙集镇时发现:以前市场和企业决定订单,农民在生产链和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但在东风村,许多小学文化的年轻母亲却在电脑上轻松地从欧洲、香港和全国各省主动拉来订单,并以此决定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和产量。

电子商务的加入,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经济基础结构,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引起的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成为沙集的社会结构形态中新的引领因素。以青岩刘村为代表的义乌“淘宝村”的出现、陕西东韩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等多个成功例子,无疑给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树立了信心。

平台之重

目前,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根据CNNIC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随着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网络硬件设备更加完备,农村地区网民规模在持续增长。同时,近年国家政策对农村市场也高度重视,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着重提出了致力于农村信息化建设,今年9月22日,商务部发布了“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其内容也体现出了对农村电商的高度重视。

而对于农村电商的成长和发展,国内原有的各大网上电子商务平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淘宝、阿里巴巴等,其成熟的网购平台为农村和市场双方都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可信赖的渠道,为近两年农村电商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从许多成功的地方典型纷纷被冠以“淘宝村”之称就可窥见一斑。

三年前,青岩刘还是浙江义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可如今却吸引了中国众多专业电子商务人士的眼光。这个原本仅有1486名村民的村庄,现在容纳了8000多人,开出了1800余家淘宝网店,去年网上成交额达8亿元,今年预计成交额将超过20亿元,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淘宝村”。

沙集镇的成功更是家喻户晓——一个苏北的贫困小镇,如今成为一片拥有600多名农民网商、1000多家网店、2010年销售额超3亿元的电子商务沃土,并催生了当地加工、配套生产和物流等产业链的发展。孙寒带头在淘宝开网店销售自制的家具,尝试电子商务,从而改变了沙集的命运,让沙集有了今天的繁荣。现时,村里已经有400多农户开起了网店卖家具,家具厂也发展到30多家,成为农村经济中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典型。

沙集模式的出现首先要得益于淘宝的电商平台。对于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淘宝平台的重要性体现在。

第一,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迅速搭建一个有影响力的专业网购平台太过于困难,从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来说,都不现实,必须先借助第三方平台的推广。

其次,淘宝等平台积累下的巨大的的访问流量,为农村想做电子商务的各个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大量的客户资源。

此外,淘宝这样的大平台有着成熟的支付体系,这就极大解决了相对保守的农民对网络交易和支付安全性上的后顾之忧。

许多农村个体经营者通过淘宝等网络平台也成功致富改变命运(实际上沙集镇的成功首先就是个人在淘宝的成功)。2008年,云南农民王小帮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叫“山里旺农家店”的店铺,专卖绿色无污染的农家土特产。2009年春节,王小帮参加了淘宝网举办的“网络创业先锋大奖赛”,他的“山里旺农家店”也以“我+我的村+照片”的店铺模式被评为2009年度淘宝网十佳创业先锋奖。

平台之责

农村电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国内农村电商发展依然面临着种种困难,淘宝、阿里巴巴以及国内其他电商平台,则需明确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努力推动农村电商的發展。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经济基础差和底子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不清,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信心,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另外,我国农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内容、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各方面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而人才缺乏、物流等等都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展开。

这就需要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能真正把发展农村电商上升到战略高度,深入农村,把电子商务知识的宣传范围覆盖的更远,更要致力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扶持农村广大小网商的发展。

对农村电子商务,阿里巴巴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扶持计划。

近日,阿里巴巴推出《手挽手助推新农村》活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农村特色产业。此次活动是阿里巴巴集团和央视第七套农业节目联合推出的。活动主旨帮助农产品拓宽销路,打造农产品的“一县一绝”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据中科院数据显示,我国果蔬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占50%-70%,成本较高,通过线上一整套的销售模式,可使农产品快速对接市场。首批入选的有30个县市特色农产品,其中包括浙江泰顺的茶叶、安徽长丰的草莓、黑龙江的木耳等,阿里巴巴将为这些农产品开通专设销售渠道,由当地政府牵头选择一款产品上线。阿里巴巴负责人表示,入选的产品将统一入仓,由线上交易平台统一安排物流解决发货问题,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包括美工、文案、接单、质检、物流等服务。

此前,阿里巴巴还组织过沙集镇调研、以及到农村基层普及电商知识等活动。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曾表示,在旧的商业文明时代是企业以自己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为中心。二十一世纪,将是新商业文明的时代。“开放、分享、责任、全球化”是新商业文明的重要内涵。2010年1月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背景条件下,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发布了《开启新商业文明——阿里巴巴集团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探讨了在二十一世纪新商业文明的时代,企业如何去思考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关系,并做出实质性的转变。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第三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不过,阿里巴巴作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军集团,在未来能否真正承担和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首当其冲的问题,如何避免竞价排名对农村小网商的冲击?

今年9月9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的2011年度全球十佳网商评选在杭州第八届全球网商大会上正式揭晓,山东残疾兄弟孟宏伟、孟伟强榜上有名。而孟宏伟的成功,离不开他当初有实力做广告营销——2008年,为了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孟宏伟拿出5万元钱做广告,并在阿里巴巴等平台做推广排名。

但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小网商而言,是没有资本在阿里巴巴等平台上做竞价排名的,如何维护小网商的利益,如何为小网商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是电商平台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近日,淘宝商城出台一系列新规,引起了中小卖家的强烈不满,并引发内乱,这无疑已经为马云和阿里巴巴敲响了警钟。笔者在本刊上期《马云梦断一淘》一文中就指出了随着淘宝商城和一淘的独立,阿里巴巴正在走上一条完全偏离马云最初梦想的道路。

我们要看到,沙集镇的成功,是伴随着淘宝网的成长的,其成功有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但是把沙集镇放到今天,还能否在淘宝网上获得成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平台规划

未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前进方向必然是向专业化发展,行业类垂直网站将成为重要的平台。目前,虽然涉农网站在日益增多,但由于远离甚至脱离农村、服务特色不明显、针对农民需要的服务内容数量少的劣势仍较为普遍,这就为农民和市场全面掌握和甲流信息造成了影响。规范涉农网站,向垂直化专业化发展,才能让其成为广大农民的左膀右臂。

在江苏沙集,迅速扩张的家具网店让村民们的利润普遍从刚开始的70%-80%应声下落至30%甚至更低到了不足10%,“簡易家具”作为主要产品带来的同质化竞争更是引发村里的价格战,利润下降,经营成本却在上升。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未来的隐患所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当地产业向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而网上电商平台,也要随之倾向专业领域的行业垂直化,以专业化、规范化、产业集群升级以及提升网商生态为方向来规划网上平台的打造。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篇4

杰夫电商导读:2016农村电商蓝海市场即将爆发,国家在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扶持等方面下大功夫。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充满吸引力,作为巨大蛋糕,大家都希望分得一杯羹。农村电商正处在什么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2016年农村电商的现状以及发展之路。

一、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村县级行政区划约有2900个;县域人口约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约占全国GDP的56%;农村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可以看出,县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前,我国农村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但具有后发优势。近些年来,县域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经济结构、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农村经济的发展整体态势良好,但无论是东部沿海省份,还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地方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均呈现放缓趋势。尤其是在外需萎缩的形势下,投资拉动仍担当主力,消费占比增长缓慢,县域经济跨越转型任重道远。

通过分析每年的“百佳县”榜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 “特色鲜明、模式多样”。从产业类型看,有像义乌这样的“贸易引领型”,也有类似永康这样的“制造引领型”;从市场主体看,有舒城的“网商领先型”,有敦煌的“网购领先型”,有海宁的“网商网购综合领先型”等等。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县改革试点。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为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单元;电子商务则被视为推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崭新引擎,两者的融合,对于县域经济多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销售方式、消费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二、农村电商发展策略:以电商引领转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价格倒挂,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县域经济建设任务艰巨。县域电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产业方方面面,创业就业、创新政企工作、助农增收等,都可以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来实现。

对于大部分县域而言,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发展迅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着眼于长远,适度超前;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也应鼓励和服务于创新。要立足县情,形成加快推进县域电商发展的强大合力,如用电子商务促进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县内商贸集聚区、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招商引资政策,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企业。

农村电商的发展,将显著带动仓储物流、运营服务、营销推广、视觉设计、人才培训等本地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长远来看,本地化的电商服务体系,对促进县域电子商务高效运行、持续创造就业机会、推进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举例县域电商发展的两个解决方案: 方案

一、建立县域电商创业园区 从政府角度来说,园区是政府推进县域电商的抓手,也是承接各项政策的载体;从电商主体来说,园区是创业和发展的平台。园区在建设阶段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与可能涉及的行业、配套按照不同阶段不同比重相结合。

要根据园区定位进行硬件设施配套,依据园区原有基础进行改造提升。从理念到制度到管理组织架构,园区管理队伍建设等,充实园区内涵建设,注重文化软环境打造,提炼园区“卖点”,为招商和运营打下基础。

要建立专业化的组织架构和运营团队,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根据园区定位确定运营重点,如明确是服务于传统产业转型还是创业孵化,要完善“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等立体化服务体系。

方案

二、以特色产业引领农村电商发展

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生产力水平各不相同,发展路径不能靠同一个模式,既要因地制宜,更应突出创新发展。应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合理区域布局,提高产品品质,优化品种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以特色产业引领电商发展。

按照“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要求,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为抓手,做好生产规划布局,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品牌效应,通过品牌培育为特色产业的销售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杰夫小编特整理杰夫电商集团董事长姜洪峰(“姐夫”)农村电商超价值分享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杰夫电商集团董事长姜洪峰(“姐夫”)自我介绍

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叫姐夫?因为我的英文名字叫JEFF,我们的公司名字叫杰夫,大家就叫成了姐夫。所以,我们的广告语一直是 “做电商,找姐夫”,现在是“做县域电商,找杰夫集团”。

第二部分:

一、大脑的方向。从2014年开始,国家的政策大力度倾向县域和农村电商市场。从最开始56个示范县,到今年200多个示范县,政策力度很大,方向非常明确。前段时间国务院1400亿支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扶持农村电商人才、服务、物流。

二、大佬的方向。说的是那些大平台:淘宝、京东、邮政等。大力往农村市场在走,在跑马圈地,抢占农村入口,纷纷下乡刷墙的各大平台。目前三四级城市的电商发展速度很快,县域人口占中国70%,占据中国GDP50%,但是城乡之间的电商应用差距还很大。发达地区的电商发展已经趋向于饱和,增速放缓,三四线县域空间还有很大没有释放,已成为各大平台抢占的入口、肥肉。

三、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的地区不均衡产生的机会。双十一当天,村淘8000个农村服务站第一次参与双十一,杰夫电商集团服务的一个县域(江西省玉山县),一个县50多个村淘村级服务站总共产生了200多万的销售。如果全国都搞起来的话,这个消费量也是非常的巨大。很多村民不会支付宝,直接拿现金过来村级服务站买东西,通过村服务站的服务员进行下单。

中国电商百强县,各省市的分布,不均衡就是机会。把我们成熟发达的地方的模式去到这些不发达的地方,减少地方探索的成本,挖掘地方的潜力。

△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图表

△县域电商发展指数均值 第三部分:

一、农产品上行。这个是杰夫电商集团目前研究最多的领域,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领域,同时也是非常难的一个领域。农产品上行,他的链条比较长,机会也比较多,涉及到前期种植、中间流通、后期销售,机会很大。

前段时间去嘉善西塘,看了一里谷农村里模式非常震撼的,一个县做农产品种植销售,最近4年从1千万做到1.5亿。目前业务就一个县,就做到1.5亿,从种植(很多种植户)、流通(物流公司)、销售(生鲜超市),要把这个模式复制出去,通过电商平台一整合,马上成为一个非常牛的农产品上行模式。一里谷农村里指定农产品的采购标准、建生鲜终端、搞物流仓储配送等,事实证明他已经走通了,模式可行,也盈利。

从传统的电商的概念、平台销售来讲,目前农产品网上销售,据可考数据是只占整个农产品销售的3%,这是个万亿级的市场。但是这个体量肯定不是传统的电商平台模式可以消化的,肯定会通过各种B2B、B2C、O2O,甚至是各种模式混合的一种形态的平台来消化掉。

二、消费品下行。农村淘宝、赶街网、农村E邮,全国各地各种村级服务站等。基本是从消费品下行切入的。这个市场很庞大,刚才说了中国县域的人口比重非常大,GDP非常高,所占国民消费总额也很大。

三、农资O2O。在东北大片土地,每年需要大量的化肥、农机,每户人家有几十上百亩田,所以农资市场也是万亿级的。如果把农户的下单通道掌握了,量一下子就起来了,很多地方送农民手机,就是掌握他们的订单入口,内部植入了农资的APP,教他们怎么使用下单。

另外一个案例是在江西,一个镇上的人代理田田圈,代理费一年20万(镇级代理)。我听到也是傻了,原来我们干的事情有点太苦逼了。他们镇级代理就收20万,一个县十几个乡镇,全国2800个县,一年应该量也是很大的,真的很让人震惊。这些平台集中采购的成本也比市场上价格要低很多,所以还是有市场的。

四、农村金融。怎么把贷款放出去,又收回来,这个是我还没有考虑清楚的问题。因为农村跟城里还不一样,抵押物怎么搞?信用怎么证明?这个需要研究。所以还是阿里大,他有平台,他用平台作为你的征信基础了。你在他那里买卖,他给你评估信用额度。其他的纯贷款平台,我有点担心风险,但是这个市场确实巨大。农村里,七大姑八大姨借钱的事太多了,我还搞了个商标叫“乡亲贷”,作为未来进军这个领域的备用。所以上行、下行、农资、金融,市场空间都非常巨大。

五、农村电商服务。在快速的普及电商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机会,那就是县域电商的服务市场。从多年服务的经验来看,这个市场也是很大的,我觉得是个千亿级别的市场,也是我们杰夫电商集团最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并且通过这么些年,十几个地方的实践摸索,我们总结了一套县域电商服务落地的模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下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杰夫电商的县域电商服务体系主要围绕着4个方面:人、货、渠道、场地。杰夫县域电商服务围绕一个中心,6个基础服务,3大平台。

△杰夫电商集团的一站式区域电商服务体系

△杰夫电商集团县域电商服务市场饼图

△每个项目我们都经过多个地方的实践,总结经验和落地方案

全国这么多地方,我们很难一下子触及,目前我们也在全国各地招募杰夫县域合伙人,利用我们的品牌和系统,利用合伙人在当地的资源,把我们的体系落地,帮助县域电商的发展。

如果能够执行我们的这套东西,基本县域电商起步会比较稳健高效。我们后面还在不断的研发新的系统和服务,会涉及到更加庞大的市场。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推荐一些合伙人一起来服务县域电商发展。第五部分:

最后让我们来说说县域电商的难处吧,大家看我最近两年在全国折腾,就知道县域电商虽然前景广阔,但也是非常苦逼的。总结为这四点:周期漫长、路途遥远、收款很难、利益复杂。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篇5

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构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有助于带动农民增收、倒逼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近日,我们赴江西省于都县调研发现农村电商目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势头迅猛,但也面临着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新型供应链组织者尚不成熟,物流通达率低、配送成本高,以及农户参与的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亟须给予政策扶持。

于都县发展农村电商的做法和成效

于都县自2014年被纳入国家首批农村电商综合示范试点县以来 制定出台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17条措施,以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的产业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创业致富。2015年1—5月,全县实现网销额近3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农产品网销额达到1.4亿元,占比近50%。

(一)拓销路、抓物流,促进农产品流通

一是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宽农产品销路。阿里巴巴、京东、居无忧、农村e邮等近10家电商企业已陆续进驻于都,开设了乡村服务站126个,招募合伙人近300名。于都县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合作,建立了江西省第一家县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并给予了场所租金减免、人员招募、广告宣传等支持。农村淘宝罗江服务站负责人雷艳梅积极组织货源,帮助脐橙种植户解决“卖难”问题,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的4个月里,共卖出脐橙15万多公斤、柚子5万公斤,实现销售额180多万元。于都县供销社与1号店合作建立了“1号店于都馆”,积极推介高山青草奶、岭背大盒柿、贡品酱油等特色农产品。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物流保障。于都县财政计划从2015年起至2020年,每年挤出1000万元作为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企业投入、政府补助”的方式,整合全县十余家物流企业的运力,对企业物流进农村实行物流补贴。于都县还加快物流园建设步伐,为电商企业物流仓储解决后顾之忧。

(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一是按照“企业+电商+农户”模式,企业向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并以高于市场价回购农户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再通过电商上线销售。于都绿通农产品销售公司在盘古山镇、梓山镇等地选点,向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发展水稻种植、蜜蜂养殖等生态产业,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回购农产品,再通过互农e家电商平台将农产品与城里的饭店、餐馆对接销售。二是通过电商订单,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2015年1—6月,于都新增高产油茶林3万余亩、蔬菜基地2万余亩,新开发溯源生态脐橙果园8000余亩、标准茶园1000余亩;新增农民合作社22家、家庭农场26户。目前已形成油茶、脐橙、红心柚、茶叶等主导产业。三是开发当地“红、古、绿色”资源,农旅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于都县积极发展集观光、体验、娱乐等于一体的乡村游,2015年上半年共吸引25万游客走向农村,同比增长21.6%;新开办农家乐38家,同比增长32%。

(三)扶持电商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创业致富

于都县计划未来五年里,县财政每年挤出1000万元作为担保资金,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电商信贷通”,按照资金池模式运行,银行按1∶8的比例放大至8000万元的专项贷款,用于缓解电商企业资金困难。另外,于都县将财政部、省财政厅安排的21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资金全部用于电商大楼和电商孵化园建设,实行“免费注册、免费提供场地、免费提供信息、免费培训人员、免费提供网络、免费提供水电”政策,支持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的梦想。孵化园里目前已入驻企业近40家。

于都县还在人才、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电商发展。邀请江西财经大学、淘宝大学等电商培训教师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目前已培训2万余人次,其中各级领导干部3千余人次,企业主及合伙人1.6万余人次。

截至2015年5月,于都县已发展个体网店600家,新增工商注册电子商务企业56家,新增微店1466家。已有1000余名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人员陆续返乡,在家门口创业。岭背镇青年谢普兴2015年组建了手工棉被合作社,吸纳了200余贫困户参与,他们通过掌握手工棉被生产技能,提高了收入。于都县目前已有200余名贫困户作为村淘、京东、农村e邮等电商企业的乡村合伙人,每户每月平均可收获1000至1500元的佣金,交易旺季可达2000元以上。

当前农村电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由于无法面对面地检验产品质量,电商农产品需要有更高的辨识度和品质保证。这就需要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但目前于都县仍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全县拥有QS认证的农产品企业不超过十家,难以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以于都脐橙为例,当地规模化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组织货源非常困难,脐橙的电商销售规模甚至大大落后于赣州以外地区,市场上鱼目混珠,品牌难以树立。

(二)基于电商的新型供应链组织者尚不成熟

电商压缩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但对供应链两端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下的供应组织能力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关键。目前,虽然农产品电商的创业非常活跃,但电商供应链各环节的互动联合与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形成,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还存在很多障碍。面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销的特殊性、农村关系型社会的复杂性,大量新型的互联网创业者进入农村后无所适从,而产地又缺乏专业化的组货供应者和服务团队给予充分支撑。传统农业生产者和经销商缺乏互联网运营技能和营销经验,难以维持稳定的网上客源和对接规模化的农产品电商和网络卖家。主要农产品电商平台以渠道为王的战略加强供销一体化布局,面临及时送达与自建渠道成本高、品质保障与生产基地控制难的矛盾而不堪重负。大量离散的农业电商创业者之间的供需信息不能整合,供应链的前端与后端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供应集聚和需求集合,产地与销地之间网络卖家未能有效联合,电商的效率与成本优势难以显现。

(三)物流通达率低和配送成本高

于都县交通不便,道路网络还不够发达,物流通达率较低,许多地方不能被第三方物流覆盖。据介绍,修路资金上级财政给1/3,地方配套2/3,但2014年于都县本级财政收入仅12亿元,支出却高达32亿—34亿元,资金配套压力大,影响了路网建设。

即便在有物流配送的村庄,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首先,目前于都县的农村电商以生活用品的网购为主,农产品的网销较少,“满车来空车去”式的单向物流,难以有效分摊物流成本。其次,各公司的物流单据数据没有打通,不利于统筹安排运力,整体物流网络效率较低。第三,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人口稀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过高。第四,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特殊性。生鲜商品易腐烂、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加之不同城市间冷链物流水平的巨大差异,物流损耗普遍在5%—8%,有的甚至超过10%,配送成本也基本超过20%,其总体物流成本高出普通商品一倍。据调查,单件快递配送至县与县城配送到村庄的物流成本甚至高达1比2;在30公里的范围内,包裹在农村的物流成本是城区的3倍,而到了60公里时,农村的物流成本是城区的5倍。物流成本过高阻碍了利用电商实现农产品的产地直销和解决边远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也削弱了生产者通过缩短流通环节获取增值收益的空间。

(四)参与的被动性致使农民增收效益不明显

由于缺乏上网技能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普通农户很难进行互联网创业。成为网络卖家的主要是返乡创业者、下乡新农人、转型的经销商或农产品经纪人、合作社等。在电商进农村的过程中,大多数农户只是被动性卷入,未能积极参与并分享农村电商带来的增值收益。我们在于都县调查发现,农村电商的发展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变化,只是把原来卖给传统经销商的产品卖给了本地网络卖家,而且因为相互熟悉和提前预订,价格甚至还会略低于传统经销商的收购价。对本地网络卖家来说,因为高昂的物流成本和推广费,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他们也难以给出比传统经销商更高的产品收购价。而在电商巨头对县域物流渠道控制加强的形势下,随着消费者农产品网络消费习惯的形成,电商平台将成为新渠道的垄断者,增值收益将被其所控制的物流、网络推广费用等蚕食。如果缺少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参与电商经营的收益分享机制,当前农产品增值分配不合理、农民增收难的局面将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支持电商进农村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标准化水平

一是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在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完善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 的认证和监督,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指导和规范。二是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引导对售前农产品进行初步的清理筛选、质量分级、保鲜包装等处理。三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对电商交易给予倾斜性支持,让线上涉农交易产品可追溯,综合利用好线上线下监管资源,确保网络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完善服务体系、促进资源整合

一是提高产供销组织者的能力。培育专业化的产地农产品经纪人、运销组织者,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联合的农商产业联盟。二是搭建产地农产品交易信息和供需信息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农产品交易数据,及时公布产地交易价格和主要产品供求信息,合理引导农业生产和销售,促进产地经纪人与规模化网络卖家、产地电商与销地电商和规模化买家的对接。三是在县级层面建立物流资源的统筹调度平台,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社以及各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的物流配送资源,充分利用闲置运力,完善到村到组物流的集体配送。四是鼓励农产品电商开放运营和纵横联合,广泛嫁接各类“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创业资源,扩大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三)提高农业生产者参与电商经营的能力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篇6

通榆式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为发展电子商务,2013年末,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和深入参与下,由社会力量投资成立了一家名叫“XXXX”的电商公司,形成了这种电商模式:生产方+电商公司。

通榆的“XXXX”在当地具备相对比较好的电商运营能力,属企业性质。跟“遂昌模式”中的“服务商”类似,电商公司是核心。

综合分析农村电商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操作层面的困难:农民如何通过互联网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如何维护这个看不到摸不着a的虚拟销售渠道,这是农村电商操作层面的困难。

2、推广层面的困难: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要低一些,对互联网和电商的认知程度也不高。

3、改变习惯的困难:乡间小卖部,传统的集市,这是农民购买的两大渠道。如何改变农民的意识,上网购物,并尝试将农产品去网上销售很困难。

原因: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电商市场有自己特殊的属性和特征: 第一:农村的用户居住比较分散;第二:农村领域的网购购物还处在萌芽阶段;第三: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品牌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却缺乏有效的购物渠道。

对策:第一、中央财政将拨款用于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西部,特别是老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重点扶持,资金主要倾向于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构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为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建设改造提供重要的支持;开设相关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向企业和农民传授更多的电子商务知识。

第二:要解决农村电商市场存在的问题,满足农民对品牌商品的需求,发展农村电商以及村淘站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期待在农村电商市场有所作为的企业也可以趁势在农村电商市场上抢占先机,稳固自己在农村电商市场的地位。总结来说,在农村电商市场上有几种主要的创业模式:

(1)借平台创业模式(2)自主创业模式(3)县域农村电商物流创业(4)农村刷墙创业(5)农产品电商创业

(6)农特微商创业常言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考生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又该做哪些准备呢?为了让各位考生多一点底气、多几成胜算,中公教育专家友情提示: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准备工作也该即刻启动啦!

一、夯实内功,体现政见

大多数考生为在校大学生,目前正处于暑假期间,正是备战国考的好时间:没有课程压力,学习环境专一。此时,各位考生千万不要贪玩,更不能掉以轻心。国考笔试难度要高于省考难度,尤其是申论部分,如果不经过系统复习,很难取得高分。同时,一些考生受到专业限制,报考岗位往往竞争者人数众多,若不尽早准备,脱颖而出的难度较大。由于部分考生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上更难抽出时间备考,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有疏于学业,对笔试内容淡忘已久,很难在笔试考场上大显身手。总而言之,不论是在校生还是上班族,若已将2018国考提上日程,还是早早梳理笔试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此,中公教育专家支招给广大考生,可以多浏览一些新闻报纸和新闻类节目,比如《新闻1+1》《焦点访谈》就是非常不错的新闻类节目,通过观察学习培养出自己的政见,形成政府思维,从而实现思想先行。

二、熟悉真题,知彼知己

农村电商发展前景可期 篇7

3月23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国家标准委制定发布了《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特别提出要加快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积极推进电商物流渠道下沉,支持电商物流企业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延伸服务网络。

国家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实现手段,将会持续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这次《规划》虽然是物流业的规划,但是收益最大的还是农村电子商务,尤其是为农产品、食品以及生鲜的配送等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向本刊记者表示,《规划》的出台,不论是对行业还是对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规划》对未来5年电商物流行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将有力地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规划》明确将开展“电商物流农村服务工程”。《规划》指出,将整合县、乡镇现有的流通网络资源,发展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建立具备运营服务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商品中转集散中心)功能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确实让农产品、食品以及生鲜从农村走出去。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农产品、食品以及生鲜的配送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近日,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赴京东集团调研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时强调,农业电子商务特别是农产品线上交易,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市场渠道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寻找主要产地和优势产区,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品牌,借助信息化、互联网优势,让农产品、食品以及生鲜从农村走出去。屈冬玉还要求农业部和京东集团等大型电商平台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重点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林向本刊记者表示,目前全国90%以上的农村家庭没有通光纤网络。全国电子商务网站中,涉农网站占比小,缺少可为农村电商服务的综合性大型数据库。同时,由于农村交通条件差,多数区县没有大型货车停车场、快递物流分拣中心和仓储基地,农产品专用冷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配送体系还不完善。

发展冷链成为重点

《规划》明确将加快民生领域的电商物流发展,并把发展的基调定在“冷链”上。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农村电商逐步成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新高地。既然是服务农村,那么农产品在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中,冷链物流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对于农产品、食品配送等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其发展趋势也将主打“冷链”牌。

在北京新发地,一位经营农产品流通的老板告诉本刊记者:“对于农产品传统流通行业的冷链配送,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若干补贴措施,涵盖冷库建设、冷链车辆、高速通行等几个方面,这些措施很好地提升了冷链运输的覆盖面以及效率,比如配送到家的本地酸奶、蔬菜鸡蛋等,可以在保证新鲜和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维持相对平价。而在电子商务领域,采用冷链系统进行配送的产品价格往往较为昂贵,一方面,电商自建冷链系统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生鲜消费群体仍属小众。不管怎样,电商要想与实体店竞争,冷链系统建设是必然趋势。”

本刊记者获知,近日重庆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流通工作会。重庆市商委副主任陈国华在会上介绍说,2015年重庆市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2 1 5 8 亿元,占全市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8.5%。接下来,重庆市将在农村电商、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重点发力,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农村流通通道。陈国华认为,在严格控制主城区冷链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发展节点冷链物流、积极发展产地和终端冷链物流,适度发展肉类产品、加快发展水产品、支持发展果蔬、积极发展速冻食品冷链物流,形成城乡一体、全程配送的冷链物流体系。

四川省成都市为了解决生鲜、农产品进社区的最后一百米问题,将把社区电商与农村电商结合起来,在成都小区建设生鲜农产品电子菜箱,解决生鲜终端配送难题。未来,生鲜冷柜将如同信箱一样,成为成都市小区门口最基本的标配。据透露,目前成都市政府相关部门正在与成都电信以及一些物流公司洽谈,将多方合作打通生鲜冷链。政府方面,将会把生鲜冷柜作为公共建设配套,在小区的门卫室或者物管旁边,留出专门的房间,再添加智能货架机、冷柜等设备。

人才短缺是痛点

互联网的无界性打破了时间和信息的距离,让人们看到了农村电商市场的巨大空间。然而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匮乏,特别是人才严重短缺,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痛点之一。

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早前联合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显示:从数量看,未来县域农村电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从结构看,目前最缺少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三类人才,现在农村电商人才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懂电商的人不熟悉农村,熟悉农村的人不懂电商,既熟悉农村又懂电商的人太少;从能力看,即使已经开始从事电商创业的人才,也面临能力不足的问题。

显然,目前农村电商培训大多局限在教授电商平台的使用环节上,并未形成从农户生产、计划到平台运营、产品推广、物流运输的全产业链。

对此,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应该由国家牵头来打造一个跨平台的农村电商教育孵化体系,将各类涉农专家、企业电商平台专家、数据分析专家等聚集在这一平台上,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生态圈,从前端入手,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同时,急需政府牵头,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鼓励具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尤其是大型平台企业为农村电商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共享大数据等,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进城,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农村电商实现脱贫致富。

张近东认为,农村电商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核心驱动,不断改进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尽快弥补农村电商的人才缺口,才是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刊记者了解到,针对河南省农村电商人才匮乏等问题,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坦言,今后将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健全完善农村电商支撑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训。

在河北省,为充分发挥广大农村致富女能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动员全市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投身到农村电商发展的大潮中来,近日,衡水市妇联举办了农村妇女电商培训会,有近百名农村致富女能手参加了培训活动。

在山东省,青岛市大力开展本市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工程帮扶项目,通过鼓励和引导各村镇建设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服务站点,在当地培养“淘宝合伙人”“网店小老板”等新型创业人才,构建起覆盖全市村镇基层的电子商务创业平台。项目启动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享受市人社局提供的办公经营场所,给予最高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最高4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和2000元创业岗位开发补贴,以及农村电商创业导师“一对一”帮扶等一揽子政策优惠。

目前,发展农村电商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也成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新亮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表示,发展农村电商不仅利于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改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还将有助于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未来三年,将加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改善农村创业环境,组织试点地区对接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等项目,支持300多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

政府推动前景可期

在全国不少村镇都能看到醒目的刷墙广告,电商企业用农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大力宣传网购。有机构预测,2016年我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亿元,有望成为网购市场的新增长点。

搭建农村电商创业平台,企业可以大有作为。但仅靠企业作为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帮助搭建农村电商创业平台时,关键是要结合本地“三农”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宏观指导、细致服务。

当下,随着对电商认识的不断提高,许多农民有了更多的期待,他们不再满足于买,而是想借助电商平台,接触更广阔的市场,把当地的农特产品卖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网上开店的热潮,“互联网+农业”让农特产品打开了巨大的市场,一根细细的网线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广阔大道。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开展以来,8个示范县市累计发展电商网民215710人,新增网店4605个;开展培训242次,累计培训26602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 4 5 3 4 0万元,工业品网络销售额305170万元;已经建成和正在筹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中心)11个、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1 7个、村镇服务站点1113个,县域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河北省为拓展农民创新创业平台,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近日印发《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6年底,实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全覆盖、农村电子商务双向流通渠道全覆盖、行政村电子商务应用全覆盖,全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力争达到2800亿元;到2020年,全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力争突破9000亿元,占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20%以上。

吉林省正在实施脱贫攻坚电子商务支持计划,在项目、资金和政策等方面优先支持贫困县(市)建设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鼓励引导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搬迁人口发展电子商务。同时,提升贫困地区交通物流、网络通信水平,增强贫困地区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销售,增加贫困户收入。

四川省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17年,四川省农村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率30%以上,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1000亿元以上;除三州外,县乡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站点)覆盖率分别达100% 、70%,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达60%。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

专家预测,随着网购进村和农产品进城双向电商通道的逐步完善,电商将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将在乡村旅游、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度发力,这不仅将改善农民生活,还将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篇8

这段时间都在长沙老家待着,也去衡阳的岳母家拜了年,走了不少地方。而这些走过的地方基本以农村为主,传统的春节氛围虽然日渐淡薄,但是年货置办的方式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虽然网购在农村已不是什么稀罕的名词,但是网购的行为在很大一部分的农村还是存在着基础条件上的不足。

之前说发展农村电商有几个障碍:农村网络普及率不高、农民网购习惯尚未建立、物流配送不方便等,这些的确也是事实,是通过这个春节期间的真实见闻之后,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现实难题其实更加具体。

(1)农村网络普及率不高是事实,但3G/4G网络覆盖同样有限。

这次春节在衡阳县待了5天时间,也去老婆娘家的亲戚家挨家去拜了年。因为亲戚比较多,交通也不太方便,所以那边的习俗是出门去拜年必须在每个亲戚家吃顿饭,也得至少住上一晚。就在这两天一夜的时间,真能享受到与世隔绝的宁静。手机信号虽然满格,但是手机网络信号永远停留在2G的状态,无论是联通还是移动,微信都无法使用。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经济条件更差、地理位置更偏僻的农村地区,也许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但是运营商的3G/4G网络基站建设成为了最大的制约条件。

(2)农村网络安装费用高昂且指标有限。

这次回家,本想在家里安装一根网线,却 得知只能在镇上的邮电局办理,只有电信的光纤入户。就纯粹牵一根光纤入户来说,年度使用费是1290元,初始安装费100元,一共1390元。另外自己需要额外购买光猫和路由器,其中邮电局给的价格是300多元,实际在京东商城一款TP-link的光猫才169元,加上一个360安全路由器一共才258元,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价格差。同样的光纤网络安装服务,在北京或者长沙市区的价格可能只有这个的一半。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这边的光纤入户安装不是有钱就能装的,还有指标的限制。不巧的是我们家附近方圆200米约100户的人家,这批只有4个指标,并且都已经用完,要安装只能等下一批了,真没想到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归根结底,还是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巨大,且投入产出比不划算,所以从会计核算角度来衡量的话,目前这样保守的建设方式无疑是最优的。

(3)物流配送不方便的背后是农村城镇化发展落后的结果。

其实,我刚才提到的我家以及我老婆娘家,在经济条件方面都还是不错的,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楼房,拥有小汽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其余家里至少有个电动车、摩托车。在农村,一个个的村落没有规则地分布着,散落在广袤的土地上,一条条乡村公路蜿蜒其中,像一根绳索串联起了这些散落的珍珠。而很多的乡村公路上是没有公共交通运行的,如果自家没有车,出行的确不方便。由于村落的分散,导致物流配送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即便像是在我自家,离交通主干道还有两三公里的距离,快递根本没法进来,网购的东西只能自己开车或骑车去好几公里外的地方自取,十分不便。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城镇化发展不够使得农民无法离开农村,无法集体进入城镇生活,因而物流配送状况不能从一对多的模式转变为多对一,高昂的物流配送成本也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4)农村网购习惯尚未建立是因为用户体验差导致网购潮流未引爆。

因为前面三点的缺失,网购在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法实现,或者体验十分之差,网络差导致电商APP打不开、物流送不到、自取路程远且麻烦等。于是对于那些不能感受到网购便利性与性价比的农民用户来说,想要发展好农村电商同样很难。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尝到了甜头,用户才会有继续尝试的可能。以微信红包来说,前年春节微信红包刚出来的时候,我的舅舅、姨妈们虽然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但是对于移动应用接触很少。到了今年春节,随着微信红包的风靡,他们以及我的表兄弟表姐妹们都开始在群里玩,一天到晚不停地呼唤着发红包,抢到几分钱都特别开心,几乎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了。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微信与微信红包带领他们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因为抢与发微信红包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抢红包的成就感与趣味性,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微信使用习惯。对于农村电商来说,由于条件的不成熟,网购只是别人嘴里的时髦词汇,很多的农民用户根本还没有机会去接触与感受,所以这股网购的潮流暂时还没法在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引爆。

不是置身其间亲身感受,可能都难以更深层次地发现农村电商甚至是农村互联网发展难的症结所在。对于农村电商发展来说,用户习惯是可以迅速培养起来的,但是宽带入户能不能更方便更便宜需要由具有垄断色彩的运营商说了算,而且农村的3G/4G网络基站的建设也得运营商说了算,农村的网络普及率注定难以提高。

对于物流配送情况,我们抛开城镇化落后这回事,现有的村落分散状况是无法改变的,交通不便也无法改变。即使网络条件支持网购,但是物流配送在时间上的快捷性是要大打折扣的,甚至还需要自取的方式完成。这对于农村用户来说无疑才是最大的并且短期内难以改变的障碍。

所以,对于农村电商发展来说,必定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走,从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始推进。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还离不开运营商以及国家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政策上给予支持,如此一来,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也许会更快一些。

上一篇:烘焙人员如何培养职业素养下一篇:县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