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工作人员制度(精选7篇)
1范围
麻醉科医师
2职责
2.1在科主任领导及上级医师指导下工作。
3管理程序
3.1每周一下午全体医师、实习医师业务学习。其内容主要为麻醉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国内外麻醉发展前沿的学术水平和最新动态,旨再提高本科所有工作人员的麻醉专业理论水平和麻醉实践的应用能力,由本院麻醉科主治医及以上人员轮流承担。
3.2根据医院的要求和科室工作情况不定期的召开科室工作会议。
3.3住院医师要定期阅读麻醉相关书籍,每月交一次读书报告,这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理论水平。
4检查与考核
4.1科室主任及上级医师每周不定期进行检查。
由于麻醉学在医学中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了临床麻醉实习的特殊性[2]: (1) 对实习医师的要求高。临床麻醉工作涉及到许多相关专业的知识, 并且要求麻醉医师能够进行各种手术的麻醉及抢救工作, 这些都决定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量大且任务繁重, 而对于刚刚进入临床的麻醉实习医师来讲挑战性更高; (2) 风险大。麻醉医师掌握着患者的生命安危, 而患者病情复杂, 麻醉环节多, 随时可能出现危急生命的紧急情况。临床麻醉实习医师由于刚刚接触临床麻醉工作, 面临的风险性就更高。因此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 临床麻醉实习医师必须要做到:a.仔细认真接受入科教育:进入手术室后, 禁止大声喧哗,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慌乱;尽量避免在各个手术室之间随意走动;明确手术室的分区, 如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及限制区等;熟悉手术室的布局, 如明确患者出入通道及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掌握手术室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等。b.严格无菌操作:进入手术室后按照要求进行着装, 包括穿洗手衣裤、戴帽子口罩、洗手等;对患者进行麻醉前的消毒及器械使用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有菌及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等。c.药品管理:掌握对各类药物进行的分类管理, 尤其是长期使用易引起成瘾的毒麻药品;使用麻醉药品时, 麻醉医师必须建立患者病历, 处方须以病历为依据, 患者的病历号、姓名、身份症号码及诊断等自然属性与麻醉药品名称、剂量及用药方法等各项指标必须相符。
按照麻醉科的规章制度, 实习医师每天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根据科主任的安排, 了解第2天所要进行手术的种类和麻醉方法, 提前温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于手术当日, 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包括麻醉机、麻醉药品, 器具等,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麻醉的各项操作, 遇见突发情况, 要及时向老师汇报, 进行请示, 如有疑问, 也应向老师及时提出, 作为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 都会做出详细的解答。手术结束后, 实习医师应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 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
同时严格的规章制度也对带教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 应首先具备良好的医德, 掌握麻醉及相关专业知识, 并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 同时, 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给实习医师做好表率。对于实习医师提出的问题, 要耐心给予解答, 如果自己没有把握正确回答, 也要谦虚的、实事求是的告知实习医师, 待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后, 再给予解答,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对待实习医师的实践操作, 要耐心地进行指导,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使每一个实习医师在完成麻醉实习后, 都能掌握最基本的麻醉实践操作技术, 这些都将会使麻醉实习医师终身受益。
严格的规章制度在临床麻醉实习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最大保证:临床麻醉实习医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才能够严格遵守, 遵守手术人员进出规定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可以避免在手术室引起的感染[3];遵守药品管理制度, 避免麻醉药物剂量甚至是药物分类的使用错误, 降低麻醉意外的发生。 (2)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是医务工作者远离医疗纠纷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患者, 对医疗期望值也相对较高, 而麻醉医师与患者的接触时间只局限于手术过程中, 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4], 因些麻醉医师面临的医疗风险较其他临床专业的医师更高, 而临床麻醉实习医师如若不熟知临床规章制度, 不能做到严格遵守, 则会导致在面对患者时出现盲目性和被动性, 更加促进了医疗风险的发生。严格的规章制度使临床麻醉实习医师在实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自身的严谨性和纪律性, 规范医疗操作、医疗习惯及医疗行为, 在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同时, 也使实习医师的医疗安全意识不断强化。 (3)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是临床麻醉实习医师提高自身医疗素质的根本:临床实习与课堂学习有着完全不同的方式、环境,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培养临床麻醉实习医师严密、谨慎的医疗态度及高度的责任心, 有益于临床麻醉实习医师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患者疾病种类的不同决定着采取的麻醉方式不尽相同, 即使相同的麻醉方式也存在细微的差异, 病情的轻重缓急也影响麻醉的效果, 所有这些都依赖于麻醉医师充分应用自己所学知识, 进行准确判断、恰当处理, 并且还要求麻醉医师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 对于实习医师更是一个挑战。临床麻醉实习医师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出的高度责任心及严谨的医疗态度, 有助于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发现自身在理论及实践中的不足, 以便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 并在临床应用时判断应用是否恰当, 是否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古人尚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要求高、任务重的麻醉科,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仅有助于临床麻醉实习医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远离医疗纠纷, 从医院的长远发展来讲, 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摘要:满意的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 临床麻醉医师是实现这一前提条件的关键, 而临床麻醉实习则是通往这一关键的必经之路。严格的规章制度就在此必经之路上为临床麻醉医师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上的保障。
关键词:规章制度,麻醉,实习
参考文献
[1]Jagannathan J, Vates GE, Pouratian N, et al.Impact of 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work-hour regulations on neurosurgical resident education andproductivity[J].J Neurosurg, 2009, 110 (5) :820-827.
[2]张双菊, 江春秀.关于麻醉实习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3) :635-637.
[3]涂平花, 周维凤.浅论手术室内感染的预防[J].中外医疗, 2012, 32 (9) :185.
[关键词]医学生;实习;导师;颜色警示;情景教学;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79-02
围术期手术麻醉患者的安全维系于临床麻醉,设备、器械和药品差错极易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麻醉专业的实习特点有别于其他学科[1],第1个月(尤其是第1周)是实习教学中风险最大的一个阶段,常规的入科培训也是着眼于这个关键时期。本研究在2012-2015年间构建了以“实习导师制度”为核心、情景化教学为手段的入科专项培训模式,以期加强对麻醉学专业实习初期的风险控制。
一、材料与方法
(一)纳入对象
2012-2015年福建医科大学麻醉系部分应届本科生,年龄23-24岁,性别不限,入科前的理论课成绩和专业科成绩均达标,通过自愿报名和科室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录取入科实习医师。
(二)方法
1.入科专项培训制度的构建。建立导师库,以第4年的高年住院医师为主。2.确认指导教师,一对一和实习医师建立教学关系。3.专项培训,教师 / 学生(1+4)小组模式。4.情景化教学,地点在手术间。为期1周(见表1)。
2.研究分组:每届(共3届)入科的实习医师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性别不限。培训组(S组,n=23):按照入科培训新制度进行专项培训;常规组(C组,n=24):常规授课模式,大组教室听课,分别由数名医师讲解麻醉机、麻醉药物、无菌原则、监护仪参数,为期1周。
3.评价项目:教学方式(常规教室和情景模拟)、工作量统计(是否每日签章)、导师的作用以及颜色警示接受度(佩戴红色手术帽)。入科第7天和第30天进行学生层面评价。入科后30天由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做初步评价,以及评价培训方案。1-10分表示从不满意到很满意梯度。
(三)统计学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ANOVA行显著性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一)实习医师的评价
1.常规组7天时的评价中对入科培训模式、工作量记录尚可接受,更愿意佩戴非警示色的普通手术帽,但30天后对培训模式、工作量登记的满意度开始下降(均P<0.05)。入科1个月中对缺乏固定导师的满意度低于中位数,更远低于专项培训组(均P<0.01)。提示随着时间延长和对S组的了解,认识到固定导师和工作量登记主动性方面的不足。
2.培训组对导师配置、情景教学模式和工作量逐日登记等显示出更高的满意度(均P<0.05),但是对佩戴红色手术帽有一定拒绝态度,7天和30天评分均远低于常规组(均P<0.01),但对固定导师的配置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均P<0.01)。另外该组学生对工作量的主动登记的重要性经历了忽视到重视的过程(P<0.01),见表3。
(二)带教医师的评价
入科30天对培训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部分导师同时也是带教医师,可能有一定的感情因素,但他们都认可情景教学模式和工作量主动登记等常规培训(均P<0.05),尤其认可导师的作用(P<0.01),对生手的颜色警示作用有较高评分(P<0.01),这是由于师生在不同角度看待临床安全问题。
三、讨论
医学生实习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实习训练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临床知识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并转变为临床工作能力。一名医学生从单纯的校园到较为复杂的医院,学习内容和方式、生活环境以及接触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
临床麻醉的实习特点迥异于其他学科,实习医师初入临床即开始直接接触病人,参与日常麻醉的准备和临床监测,任何药物、设备和操作行为失当即可能对病人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临床带教教师工作繁忙,临床工作繁重,常需兼管多个手术间的麻醉,对实习医师的监管空白难以避免。麻醉科还有大量不同程度的进修、规培医师和研究生,人员庞杂,他们和实习医师一道每日随机安排手术麻醉,带教教师更换频繁,容易出现意外和差错。[2]
以“实习导师制度”为核心的实习教学精细化改进能实现医院、科室、学校和学生的多方共赢。课题中为实习医师配置相对固定的指导教师,明确了教学责任,师生间建立更密切的教与学关系。在入科初期就以“一对一”模式教导和传授,有效避免既往“散养”模式的教学。而且实习导师对所关联的学生负唯一性责任,很好地激发了高年级住院医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感,在为期1年的实习期间能和学生建立更密切的师生感情,通过教学互动,学生学习进度、瑕疵缺陷甚至个人思想动态都能顺畅反馈到教研室层面。
教学医院的教研室有必要建立“实习医师导师库”,让有能力、有理想、有责任感的青年医师加入,第四年的高年级住院医师,其学术水平、临床能力、教学热情都适合作为本科实习医师的指导教师,也从此作为起点让他们更早参与教学。教研室也需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从学生层面和科室层面的无记名评议,建立顺畅的“进 / 出”机制以保证实习导师的质量。
研究中的教学改革在入科第一天引进情景化教学模式[3],较传统授课有了较大进步。情景化教学以日常手术环境替换一般意义的教室,将入科第一天的课堂带进手术间。缩小师生比例至1∶1为好,最多不超过1∶4。讲授内容注意高针对性和学习的有效性,本研究选用无菌原则,进行医疗垃圾分类,麻醉机关键开关监管,监护仪重点参数设置,规定了学生在术间能走的路线、能做的动作、能说的语言以及废物的分类识别,设备学习要注意掌握效率,重点开关旋钮等不超过3个,反复强调。
情景化教学手段还强调动手能力,麻醉药物、器械等准备工作以学生掌握为目标,设计了麻醉机开机检查、管路连接、气管插管准备、无创监护监测连接、静脉通道的建立、术毕撤除等6项常规性操作,每项操作均需执行4遍,即教师讲教师做、教师做学生讲、教师讲学生做、学生讲学生做。其中特别是静脉通道建立的实习是以学生互为手术台上的病人和麻醉医师角色,通过实体穿刺让医学生体会穿刺过程的疼痛和不适,能由己及人体会病人的苦楚。
研究中的教学方法由实习医师和带教医师执行,在初入科的第一周内“一对一”带教,第一个月内强化监督,实习期间还负有关联学生实习质量的唯一责任,教与学紧密关联,相关两方面的反馈值得重视。教学两个层面对“情景化教学”和“实习导师制度”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认为由于传统的入科授课方式,能有效减少实习医师的有误动作,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但是大部分实习生对红帽子警示表示略有不安,虽然也明了其潜在安全意义,但自觉被低看一等,而大部分带教老师则欢迎这一类警示,有助于他们对不同程度、不同来源带教新生的了解。目前所有刚入科的新医师包括实习医师、研究生、规培医师、实习护士等均需佩戴红帽子,大家一同执行,其疑虑自然消散了。
本研究是临床教学的点滴改进,教学责任由既往的教研室转移至年轻的“导师”,需要长期付出精力和时间却少有适当回报。临床医学的教学和改进任重而道远,永远在路上。
[ 注 释 ]
[1] 王耀岐,贾树山,王颖.麻醉学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3(3):78-79.
[2] 苏东.临床麻醉学实习教学特点[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142-143.
[3] 张振香,陈云雪,何红姑,等.创设情景在护理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8-49,19.
一、麻醉苏醒室配置
1.设计:麻醉科苏醒室设置在手术室中心区,配置2-3张床位,依据我院手术量和手术情况,手术室无接台手术在手术室苏醒。2.设备:具有监测和处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基本设施,如每张床位配备有无创血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监测仪、麻醉机、吸引器,常用的呼吸、循环的急救药品和静脉用液体。室内配备多个电源插头、低压氧、医用消耗品及气管内插管用具、除颤器等,并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3.人员:患者的麻醉医师为苏醒室的责任医师,当班护士协助监测病人。责任麻醉师把恢复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特殊处理认真记录在麻醉苏醒记录单上。
二、收治指征
1.凡麻醉后患者未清醒,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或肌肉张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未拔除者,均应送苏醒室。
2.凡各种神经阻滞发生意外情况,手术后需要继续监测治疗者。3.部位麻醉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4.麻醉患者由麻醉医师护送至麻醉苏醒室,必要时与手术医师共同护送。麻醉医师全程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躁动,防止各种导管脱出,注意呼吸道梗阻,患者保暖等。
三、病人离室指征
1.全麻患者神志清楚,定向能力恢复,平卧时抬头>5秒钟。能辨认时间地点,能完成指令性动作。肌肉张力恢复正常,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呼吸道水肿、神经损伤、恶心呕吐等。
2.椎管内麻醉(特指蛛网膜下腔阻滞)患者麻醉平面低于T5,且平面稳定。局部阻滞麻醉意外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3.血压、心率改变不超过术前静息值20%,且维持稳定30分钟以上。心电图正常,无明显的心律失常和ST-T改变。
4.呼吸道通畅,保护性吞咽、咳嗽反射恢复,不需要口咽或鼻咽通气道,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在12~30次/分,能自行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PaCO2能保持在手术前正常范围内。面罩吸氧SpO2不低于95%或术前基础值。
麻醉科工作制度
1、麻醉应由麻醉专业的执业医师担任,实施授权范围内的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及心肺复苏。
2、担任麻醉的医师在术前均应访视患者,对全身情况进行麻醉前评估,确定麻醉方式,开好麻醉前医嘱;复杂特殊的患者应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术前访视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麻醉前小结。
3、麻醉医师应按规范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告知与说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
4、麻醉医师按计划实施麻醉,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严格三级医师负责制,遇有不能处理的困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术中认真填写麻醉记录。
5、实习、进修人员要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工作,不得独立执业。
6、术毕待患者基本恢复后,护送患者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并向值班医师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7、术后72小时内要随访患者,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应处理。
8、急诊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较短,但也应尽可能完善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术后的管理同择期手术。
9、麻醉工作质量及效率指标的统计分析制度。如麻醉工作量、麻醉效果评定、麻醉缺陷发生情况、麻醉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应有记录。
10、有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的复苏,应从值班人员、操作技术、急救器械、通讯等方面做好准备。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1、为确保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性,对麻醉工作量较大的根据情况设置麻醉恢复室。
2、麻醉恢复室是临床麻醉工作的一部分,应由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进行管理。
3、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
4、待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及主要器官功能稳定后,方可由麻醉恢复室转至病房。病人清醒,肌力及呼吸恢复的情况可参照Steward苏醒评分,必须达到4分才能离开麻醉恢复室。
5、如遇到患者苏醒意外延长,或呼吸循环等功能不稳定者,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并考虑转ICU,以免延误病情。
6、患者收入或转出麻醉恢复室,均应由麻醉医师决定,麻醉专业护士协助麻醉医师负责病情监测与诊治。病人入手术室标准管理制度
1、病人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外科医生提前一天将手术病人的手术通知单提交到麻醉科。
2、麻醉科医生根据手术通知单提前一天访视病人,麻醉科护士根据病人手术要求准备好手术器械。
3、病人必须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没有麻醉禁忌症的情况下,麻醉科医生向家属交代麻醉风险,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4、手术当天麻醉科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接病人,在和病房护士、患者或家属核对确认后接病人到手术室。
5、急诊病人由外科医生完成必要的术前准备后,应及时将手术通知单交麻醉科,麻醉科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接病人,在核对确认后接病人到手术室。
6、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师核对确认后予以麻醉。核对内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知情同意情况,麻醉安全检查。麻醉病人转出手术室管理制度
1、一般病人手术完成后,必须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及(或)重要器官功能稳定后才能由麻醉者由手术室送回病房。
2、特殊科室(神经外科、心脏外科)的手术要求病人生命征正常,在控制呼吸和一定的监测条件下转出手术室。
3、有下列情况的病人需转入ICU治疗:
(1)术后不能脱离复苏器(如呼吸机)的病人。
(2)术后需继续加强监测与诊治的病人,如重大手术、病情危重、术中发生严重意外者。
(3)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如休克、呼吸衰竭等。
(4)心肺脑复苏的病人。麻醉知情同意书签字制度
1、麻醉协议书签字制度对提高麻醉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麻醉前一天访视患者,向患者和(或)家属介绍麻醉方法、麻醉前准备、麻醉过程、术后镇痛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麻醉风险与处理对策,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并完成在麻醉协议书上签字,包括患者或家属和麻醉科医师的签字。
3、麻醉协议书的内容必须详细,包括麻醉意外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
4、麻醉协议书为医患之间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归档。麻醉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1、经常开展安全医疗教育,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树立预防为主思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实行医疗安全责任制,要坚守岗位、集中精力,疑有意外先兆,立即妥善处理。
2、按照各级医师职责和实际业务技术能力,安排手术患者的麻醉工作。
3、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及病情判断,严格检查各种麻醉器械设备,确保抢救器具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4、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5、严格查对制度。麻醉期问所用药物及输血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经等要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最易搞错的相似药物或相似安瓿。用过的安瓿等应保留到患者出手术室后丢弃,以便复查。
6、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药,严防起火爆炸,各种麻醉气体钢瓶颜色要标志醒目。
7、没有麻醉机设备,严禁开展手术的麻醉工作,施行椎管内麻醉必须掌握气管插管术。尚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注册证书者不能独立负责麻醉;严禁非麻醉专业医师和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独立担任麻醉工作,不允许一位麻醉科医师同时实施两台手术的麻醉。
8、新技术的开展,新方法的使用和新药品的引进,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并经医院批准,并按照认真讨论后的预定方案实施。
9、严格交接班制度,坚持“接班不到,当班不走”,坚持岗位交班、手术台旁交班,病情危重和疑难病例的手术一律不准交班,要协同处理。交班内容包括患者情况、麻醉经过,特殊用药、输血输液等。
10、围麻醉期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积极采取处理措施,医疗事故、医疗差错、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均应进行全科讨论,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医疗事故、严重差错必须向医务处报告。手术前麻醉讨论制度
1、手术前1天麻醉医师要亲自访视病人,根据病人的病史、检查,全面衡量病人情况与手术性质,选择适当麻醉前用药及制定麻醉方案。某些疾病需进一步检查与治疗时,应急时与主管医师协商,充分作好术前准备。若病人情况特殊、复杂,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麻醉和手术对其有高度危险性时,要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组织全科病历讨论。
2、术前讨论一般由主治医师或总住院医师主持,麻醉者报告病人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治疗经过、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麻醉史、药物过敏史及病人状况,充分估计病人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以便正确选择麻醉方法,制定麻醉方案,估计麻醉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及相应的处理措施。重大疑难手术麻醉,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主持全科讨论,必要时邀请手术医师参加。新开展业务及技术,需报医务处审批,由主管院长或医务处主持整体协调会议,对有关事宜进行认真讨论。术后随访制度
1、手术后病人应定期随访,以观察麻醉后有无麻醉并发症,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应观察3天,神经阻滞麻醉、基础麻醉等观察24小时,对呼吸、神经、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进行逐项观察,危重病人和特殊操作的病人要随时观察,并延长观察时间。
2、手术后病人在随访过程中,若有麻醉并发症出现,要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主管医师和科主任,组织全科室和相关科室讨论,明确诊断,积极治疗,记录有关资料,并及时向医务处汇报。
3、手术后观察内容要及时写在术后访视小结上,内容要准确、全面。麻醉科疼痛门诊工作制度
1、疼痛科每周一至周六上午开设门诊。
2、按照医院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请假,不得无故不到岗、脱岗和空岗,否则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3、对所有到疼痛科就诊的病员都应尽力做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服务热情,登记完整,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
4、负责全院所有疼痛病人的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接受临床各科的会诊邀请。
5、对收住院的病员,按照医院对临床各科的要求,认真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合理收费。
6、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正常的医疗工作,如:值班、交接班、病历书写、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科间会诊等。
7、在诊治常见疼痛性疾病的同时与临床各科共同开展恶性疼痛的诊治,如:各种神经痛、晚期癌痛,和手术科室一起做好术后镇痛、无痛人流及无痛分娩等。
8、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及疼痛门诊工作原则,不得疏漏,如遇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
9、认真打扫辖区卫生,经常保持工作区的环境清洁整齐。
10、按有关规定,对进修、实习医师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认真带教,以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
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操作规定
1、助理医师 在各级医师指导下担任一定范围的麻醉工作,如神经阻滞麻醉(包括臂丛、腰丛、颈丛),部分推管内麻醉(包括腰麻、骶管、胸腰段硬膜外麻醉),部分全身麻醉(包括普外、妇产、泌尿、骨、耳鼻喉、口腔、整形等科手术的各种全身麻醉法)和气管插管术。
2、低年住院医师(大学毕业后从事麻醉工作三年以内)独立或指导助理医师进行上述各种麻醉操作和管理,掌握术中常规监测技术以及输血补液。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术。
3、高年住院医师(大学毕业后从事麻醉工作三年以上)除低年住院医师的内容外,逐步掌握高位硬膜外麻醉,部分开胸手术的麻醉(包括食管、纵隔、肺的手术),脑外科脑膜瘤、听神经瘤等手术的麻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部分特殊病例的麻醉(如柯兴氏综合征、胰岛细胞瘤等),支气管及双腔管插管技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操作部分心脏手术麻醉、低温麻醉、控制性低血压麻醉。熟悉术中各种监护技术,掌握心、肺、脑复苏术,术后镇痛、癌性镇痛及普通疼痛诊疗。
4、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是手术麻醉的中坚力量,如人员编排合理,应采用主治医师负责制度,指导助理医师及住院医师进行上述各种麻醉操作和管理,独立操作病危、疑难病例的麻醉。掌握各种特殊病例的麻醉(如嗜铬细胞瘤、肾移植术等),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掌握术中各种监护技术,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术后镇痛、癌性镇痛及各种疼痛诊疗。
5、正、副主任医师 指导各级医师操作比较疑难病例的麻醉及解决各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开展有关麻醉及镇痛的新方法及新技术。麻醉科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严格执行手术室手术病人交接制度,手术病人查对确认制度。
2、建立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或术式识别制度,要求术前主刀或一助在患者手术部位作出醒目的有效标记,并与患者核对。
3、术前准备及手术室接病人时,当班护士和手术护士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同时查对血型、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X光片等。
4、术前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应严格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备皮情况、麻醉方法及术前用药执行情况、患者禁食等情况,交接携带的术中所需物品(如病历、检查结果)及药品并登记等。
5、术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以上有关项目,无误后开始手术。
6、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要在术前、缝合前、缝合后经两人核对使用的敷料和器械数,做好记录并签名。术毕应严格执行清点制度,清点无误后方可缝合体腔及伤口,防止纱布、器械、缝针等遗留在伤口内造成不良后果。
7、手术标本经巡回护士、手术医生检查核对后进行登记、签名、由巡回护士送病理科。
8、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应对无菌物品严格查对灭菌指示卡、指示胶带等,评价灭菌效果,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并将指示卡粘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9、巡回护士应正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10、术中补液,用药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11、术中输血,必须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临床麻醉工作流程
1、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总住院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
2、麻醉前准备是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麻醉的安全,其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工作常规、麻醉前病房工作和麻醉前病人的准备。
麻醉前工作常规:麻醉医师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拟定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手术前讨论决定麻醉方案,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用药途径、监测项目、管理措施以及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作出估计。
麻醉前病房工作: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阅读所有的检查单,对病人的心肺功能和麻醉危险性作出评价。将麻醉全过程及其可能发生意外和并发症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麻醉协议书签字手续,作为病案必备项目。
麻醉前病人的准备:术前禁食6小时,婴幼儿禁食4小时,入手术室前先行排尿,并给术前用药,胃肠道手术放置胃管等。
3、麻醉医师于麻醉开始前再一次检查麻醉器械、药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麻醉意外,并做好预防和抢救准备工作,严格按麻醉运转原则选择麻醉方法,并按计划方案施行麻醉,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副损伤。
4、麻醉期间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各项生理指标,详细填写麻醉记录,负责输血、补液和有关药物应用。遇有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并请示上级医师。术毕病人完全苏醒和生命体征稳定后护送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护送途中要确保生命体征平稳,与值班医师或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并予以记录。
5、大手术、危重疑难病人或特殊麻醉应配备主、副两位医师,并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麻醉科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1、为确保手术病人、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准确无误,术前应准确执行手术病人及手术物品交接登记,并与相关人员共同严格执行”五查十八对”。五查:接病人查、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十八对:对病区、床号、姓名及腕带标识、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及体表标识、皮肤完整性、术前用药、术前准备、皮试结果及药物过敏史、知情同意书、检验报告单、病人术中用物、有无义齿、松动牙齿及植入物、心脏起博器、饰物等。
2、根据手术通知单接病人。
3、接病人时,手术护士与病区护士及病人(或家属)三方按要求进行查对,包括:病人腕带标识、手术部位体表标识、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及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并作好交接登记。不能理智回答问题的病人或小儿,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与病人家属核对。
4、病人入手术间前,由巡回护士核对手术间号、病区、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及腕带标识。
5、麻醉师、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患者在麻醉开始前,应进行四方核对,再次确认病人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体表标识。
6、持刀时,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必须根据病人病历、影像片再次核对病人及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并分别口述“核对正确”。手术患者术前工作流程
1、当日根据手术通知单接病人,手术护士与病区护士及病人(或家属)三方按要求进行查对,包括:病人腕带标识、手术部位体表标识、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及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并作好交接登记。不能理智回答问题的病人或小儿,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与病人家属核对。
2、术前应执行手术病人及物品交接登记,并与相关人员共同严格执行“五查十八对”。
3、病人入手术间前,由巡回护士根据腕带及病历核对手术间号、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等。
4、麻醉开始前,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及病人四方按十八对要求进行再次核对并在术前核对单上签字确认。
5、消毒皮肤前,手术医师与巡回护士核对病人姓名、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
6、执刀时,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必须根据病人病历、影像片再次核对手术病人及手术部位,并分别口述“核对正确”。
椎管内麻醉操作
1、穿刺点的选择:根据手术要求选择穿刺点,凡穿刺点选择错误者扣20分。
2、穿刺:
(1)穿刺过程用局麻药行阻力试验者扣10分;
(2)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者扣10分;
(3)穿破蛛网膜者扣30分;
(4)穿刺或置管时出现神经反射者扣10分;
(5)穿刺二次在成功者扣10分,三次成功者扣20分,四次以上成功者扣30分。
3、并发症:
(1)凡出现全脊髓麻扣80分;
(2)凡出现局麻药中毒、导管折断者扣30分;
(3)凡出现神经损伤扣20分。
4、硬膜外注入负荷量后(20分钟内),血压低于基础值30%的扣10分,40%扣20分,以此类推。
5、切皮时患者感伤口疼痛者扣20分。
6、考试时段内使用升压药者扣10分。
7、考试过程中违反无菌原则扣5分。全麻诱导考试评分标准
1、病人的选择:选择无心肺疾患病人,ASAⅠ~Ⅱ级,年龄大于60岁。
2、麻醉机的准备:钠石灰、漏气试验、电源、气源,缺少一项扣5分。
3、插管材料的准备:气管导管、喉镜、牙垫、钢丝、注射器、吸引设备等,缺少一种扣5分。未检查套囊扣5分。
4、麻醉诱导
a)血压的基础值取病人入手术室至麻醉前最高及最底值的平均值。诱导后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扣10分,超过基础值的40%,则各扣20分,以此类推。插管时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的20%,扣10分,超过基础值的30%,则扣20分,以此类推。出现呛咳扣10分。
b)面罩给氧去氮:手法错误扣25分,未能将胸廓抬起扣10分。放弃手法面罩通气者扣40分。
5、插管:二次成功扣20分,三次成功扣30分,四次以上成功扣40分。插入食道扣30分。损伤唇、齿扣10分。插管诱导过程中氧饱和度低于100%扣10分。
6、校对、固定:插管后未校对导管深度扣10分。插管深度不当扣10分。未充气囊扣10分。导管连接不紧扣10分。固定不妥扣5分。
7、插管过程中违反无菌原则扣5分。
8、手术开始切皮5分钟内血压下降或升高超过基础值的20%,各扣10分。血压下降或升高超过基础值的30%,则各扣20分。以此类推。
1.麻醉协议书签字制度底提高麻醉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起到积极的作用。
2.麻醉前一天访视病人,向病人或家属介绍麻醉方法,麻醉前准备,麻醉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麻醉风险与处理对策,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并完成在麻醉协议书上的签字,包括病人或家属和麻醉医师都签字。
3.麻醉协议书的内容必须详细,包括麻醉意外和可能的并发症等。
4.术中改变麻醉方式需再次和病人或家属交代病情,改变后麻醉方式和风险及意外,取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后再次签字。
关键词:麻醉护士,管理,作用
近年来, 伴随麻醉学科的迅猛发展和手术室护士角色的不断完善, 麻醉护士这一新型角色应运而生, 它是为适应现代麻醉学科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工作岗位[1,2]。麻醉护理工作的开展缓解了麻醉医师的负担, 提高了麻醉质量, 降低了麻醉的风险。我院自2008年开始在麻醉科设立麻醉护士, 配合麻醉医生开展麻醉操作并协助麻醉医生对病人进行术中管理, 现将临床麻醉工作的管理介绍如下。
1 麻醉药品管理的关键——制订严格的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类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的“五专管理”。每日由麻醉护士根据麻醉医生开具的麻醉医嘱准备用药, 手术结束后, 以每台手术为单位, 将空安瓿与红处方的数目相核实, 并进行专册登记, 计数管理。夜间值班、节假日及抢救病人使用的药品设定基数存于保险柜内, 制定每日交接班制度, 钥匙双人双锁管理, 白天由麻醉护士和主任各持一把, 夜班交于值班医生与值班护士各一把, 双人开箱拿取。第2天由值班医生将空安瓿与红处方交与麻醉护士, 麻醉护士核查并记录, 检查所用药的数量与总数是否符合, 并用专册登记签字, 使毒麻药品无遗失、无漏开。 定期核查药品的有效期, 并建立药品有效期登记本。把每种药按各批次的有效期分类登记在册, 这样通过对登记本的定期查阅做到心中有数, 将有效期接近的药先用, 避免药品的积压和浪费。
2 麻醉物品的管理
2.1 高价值麻醉物品的管理
如镇痛泵、中心静脉导管、硬膜外包和腰硬联合穿刺包、压力传感器、漂浮导管、双腔支气管导管、体外循环用物等高价值物品, 设专柜放置, 记录基数并每日核对及时补充, 以防用后漏记, 造成科室经济损失[3,4,5]。
2.2 常用麻醉耗材的管理
以每个手术间为单位, 每次手术完毕后及时更换呼吸回路、面罩、钠石灰。每台麻醉机内放入固定数量的牙垫、多功能吸痰管、口咽通气道及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 每日手术后及时清点查对、补充。每个手术间的麻醉车内都放入固定数量的心电电极、三通、连接管、麻醉处方、单据等, 每日检查、补充。
3 麻醉仪器的维护与管理
3.1 麻醉器具
按医疗原则,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的, 每次手术后更换。一般喉镜、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用后清洗、消毒, 并环氧乙烷消毒备用。如遇传染性疾病病人可使用一次性插管包、一次性喉镜, 用后销毁。喉镜每天检查, 如发现接触不良、电源不足等情况, 应及时更换, 确保麻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2 麻醉仪器
购置新的麻醉仪器后建立设备档案, 认真掌握设备的基本性能和维护方法, 熟悉常见故障的处理, 保留设备厂家的电话, 及时联系、修理, 保障仪器的正常使用并确保麻醉工作顺利完成。
3.3 麻醉机和心电监护仪的管理
麻醉护士每日对麻醉机进行保养, 检查麻醉机的性能是否正常, 清洗呼吸回路及活瓣, 补充吸入性麻醉药物的药量, 每日手术完毕后更换麻醉机内的钠石灰, 保持麻醉机的清洁、干净。如发现故障, 应向领导汇报, 并报维修, 以确保机器运转正常。心电监护仪的各种连线应按规则盘好, 并放入吊塔的抽屉内备用, 保持干净无血迹, 每日下班前, 检查各手术间内的插头是否拔除, 以防漏电。
3.4 急救车、急救箱的管理
急救车按规定放入所需急救药物, 急救箱内放入各种型号的一次性气管导管、导芯、牙垫、一次性吸痰管、喉罩、一般喉镜和一次性喉镜, 每周检查补充。
3.5 除颤仪的管理
除颤仪定点放置, 每周检查其功能, 并确保仪器充电充足并能正常使用。
4 麻醉恢复室的管理
麻醉及重大手术后的早期恢复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安全度过手术麻醉后的恢复期格外重要。麻醉护士就担负着这一重任, 麻醉护士熟练掌握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规程, 了解常用麻醉药品的用途、用量和不良反应, 熟悉中心静脉的测量方法, 能分析血气和血清电解质的意义。制定麻醉恢复室的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6]。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 使病人顺利度过恢复期, 并安全护送至病房。
总之, 高质量的麻醉离不开麻醉护士的参与, 其工作范畴不断扩大, 职责不断完善, 麻醉护士将成为麻醉科未来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旭素, 黄雄庆, 黄维庆, 等.发展麻醉护士的重要性[J].中国临床医药与护理, 2005, 3 (1) :12.
[2]王静.麻醉护士———一个多元化的角色[J].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 (11A) :11.
[3]孙志红, 张兰凤.麻醉护士在麻醉准备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20 (16) :119.
[4]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
[5]李燕玲, 沈金秀, 范冬莲, 等.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1A) :61-62.
【麻醉科工作人员制度】推荐阅读:
麻醉科工作制度与工作职责07-11
医院麻醉药品销毁制度07-14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完整版11-02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领用制度11-18
麻醉科2014年护理工作计划07-19
麻醉科住院医师年度工作总结07-23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制度09-27
麻醉科201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11-09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06-14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报损制度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