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精选8篇)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3: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4: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5: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赏析:作者捕捉到大海清波微漾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的几种情态。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来比喻海浪声的轻柔;用情人的蜜语来比喻海浪声的甜美;用落花飘零在水上来比喻海浪声渐闻渐远,直至杳然无声的情态。这种多角度的设喻,将落潮时大海的轻柔、静谧刻画得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一、从修辞角度分析,《白鲸》的语言特色体现在措辞考究
《白鲸》的故事开篇前,也就是在叙述者说“就叫我伊什梅尔吧”之前,专门介绍了巨鲸的词源,巨鲸在世界十三种语言(没有汉语)中的名称,以及摘录了大量的有关鲸类的文字记载。给人的印象是,《白鲸》像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或者读者会认为,这部书肯定是有真实故事的。实际上,麦尔维尔在开篇前的词源介绍和巨鲸知识的摘录,具有为正文的巨鲸分类服务、提供鲸类术语的作用,是语言和知识上的一种铺垫。在《白鲸》的第32节“鲸类学(Cetology)”中,麦尔维尔让叙述者在第一节里对巨鲸做了语言学上的定义,解释巨鲸是“a spouting fish with a horizontal tail”,然后对巨鲸进行了分类,体现了语言的任意性和人工特点。在分类时,叙述者以书作比喻,说:“First:According to magnitude I divide the whales into three primary BOOKS (subdivisible into Chapters), and these shall comprehend them all, both small and large.”根据巨鲸的大小,按照书的开本大小来分,巨鲸可分为“对开本(folios)”、“四开本(quartos)”、“八开本(octavos)”等。被定名为“对开本”的巨鲸,在名称上显得滑稽,语言的任意性强,但也呼应了巨鲸的总体的定义,更加形象。所以,麦尔维尔的精力与其说是花在巨鲸的分类上,还不如说是花在了语言和文字上,他考虑的是语言的特性和功能。
二、运用转述或参照的形式表现《白鲸》中出现的词汇
在介绍一些知识时,麦尔维尔让叙事者通过转述和参照的方式表达出来。小说开篇前的有关巨鲸的文字转录,以及小说中的以他人口吻讲出的话,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这个话题是客观的、普遍的、重要的,而不是叙述者主观的、个人臆造的。“莫比·迪克”那一节的开头就是很好的例子,叙述者伊什梅尔以转述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说:“...the outblown rumors of the White Wale did in the end incorporate with themslves all manner of morbid hints, and half-formed foetal suggestions of supernaturnal agencies, which eventually invested Moby Dick with new terrors unborrowed form anything that visibly appears.”叙述者就关于捕白鲸的迷信问题采取的是明智的态度,语气上给人将信将疑的感觉,不走极端,即对信与不信未作明确的取舍,留有余地,留下悬念,让读者去发现,这样就避免了对小说韵味的破坏。
麦尔维尔把转述和参照的手法,还运用在专门词汇的处理上。对那些具有态度倾向性的词汇,叙述者不作明确的判断,而是间接地让读者从所设计的场景中去寻找。如在第41节“莫比·迪克”中,一些本属于作者的专门词汇,却以专属的方式出现。例如:“One of the wild suggestings referred to, as at last coming to be linked with the White Whale in the minds of the superstitiously inclined, wasthe the unearthly conceit”一语出现后,叙述者接着通过转述,来支持它所表达的意思。
三、《白鲸》另一个典型特点是隐喻的使用
隐喻语言的使用,读者就不可能从叙述着的口中直接得知事情的真相,而是需要经过推敲才明白其中的意义。《白鲸》中的隐喻语言既模糊又神秘。小说中最典型的隐喻就是利用白色来对恐怖作喻。在第42节“The Whiteness of the Whale”中,叙述者用了大量的例子来描述莫比·迪克的白色所蕴涵的神秘的恐怖力量,每一个例子都与白色有关,而每一个有关白色的解释又都与莫比·迪克有关,这就让人们对白鲸的恐怖心情更复杂、更难说清。叙述者伊什梅尔在描述莫比·迪克所具有的不可言状的恐怖时说:“which at times by its intensity completely overpowered all the rest;and yet so mystical and well nigh ineffable was it, that I almost despair of putting it in a comprehensible from.It was the whiteness of the whale that above all theings appalled me.”这里提到的白色与绝望,是这一节的关键字眼。伊什梅尔说在现在白色是与美丽、圣洁、高贵有关,但是他声明在白色里面还潜藏着一种“难以把握(elusiveness)”的东西,这种无法把握的东西最容易引人不安、甚至恐慌。他未直接解释白色的恐怖,而是举例来说由此引起的恐怖,如北极熊给人的恐怖,信天翁、白化病患者等引起的恐怖。伊什梅尔说白色既是某种精灵的象征,又是能攫取人心的东西,白色的难以把握就在于它既是精神的、美妙的,又能够把整个宇宙变成“麻风病区”。在白色的隐喻中,叙述者的语言特点是循环的,这是从语言本身结构上进行隐喻,表明个人无法了解的东西就是普遍的绝对无法理解的东西,那就是说白色的恐怖是无法预见的,无法知道的。而白鲸就代表着这种力量,它是无处不在的“ubiquitous”,可以同时在不同地方出现,人类对它是没有办法的。由此看来,“斐廓德号”是注定要成为牺牲品的。当然,从现代社会来看,麦尔维尔过分夸大了大自然的力量,夸大了白鲸的神力,而轻视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毁灭大自然的能力。并且,对于今日人类保护和拯救巨鲸的种种努力和行动,麦尔维尔恐怕也是始料不及的。
摘要: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是一部反映海洋和捕鲸生活的小说, 是一部饱含人生哲理, 反映时代精神和民间文化, 以及语言特色的杰作。本文从修辞角度分析白鲸的语言特色, 体现它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修辞,《白鲸》,语言特色
参考文献
[1]杜世洪.美国语言之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3]Markels Julian Melville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M].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3.
[4]Guetti James The Limits of Metaphor[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7.
修辞作文学生近日,重读李贺17岁写的一首诗——《雁门太守行》時,不禁感慨万千。为什么我国古代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能写下那么多的优美诗文来?那语言,那情调,那意境,真让人久久回味,真是余“韵”绕梁,三月不绝呀!真纳闷,为什么我们就写不出如此出色的文章和诗歌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7岁,一个17岁的少年居然能通过一首小诗,把战场的场面渲染得如此惨烈,不得不让人佩服!
纵观我国诗歌美文,这些作者哪个不是修辞高手?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红楼梦》到《西游记》……无处不有修辞在!可见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那么,什么是修辞呢?“修辞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如果说语法是研究语言表达的对不对的问题,修饰则是研究语言表达的好不好的问题。”而我们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往往是语言表达得不好!第一,语言表述不够明白;第二,文章写得不生动。特别是第二点,很多学生在这方面是非常欠缺。而小学只是简单地涉及了一下一些修辞方法,也没作必要而系统地学习,对写作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进入中学后,由于受淡化语法的理念的影响,也没作系统的、有针对性地训练,故学生往往不知如何把作文写得更加生动,他们对写作的恐慌是再所难免的了。所以我想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应加强学生修辞这一块的梳理与训练。怎样操作呢?
一、逐一认识,依次训练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修辞不是十分了解,以前可能只限于认识某几种常用的修辞方法,也没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更不要说知之甚深。所以,在日常作文训练中,我特别注意到这一问题所在,便有意识地对七年级学生分阶段、分步骤地系统地引进修辞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习惯。
结合日常作文教学的经验,我觉得如果单纯拿出几节课来讲修辞,实在有些枯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范文,边加强理解认识,边分析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因为范文中一旦出现某种修辞方法时,我们就把这种修辞方法作系统地介绍,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学生了解这一修辞方法后有针对性地做一次小作文,要求学生在小作文中必须运用到此种修辞方法,即时巩固,效果还是不错的。尽管学校本来每周就有作文素质训练任务,可这两种训练应该互不影响,所以同时进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二、接通关系,混合训练
有的修辞方法是相互有关的,或是容易混淆的,那么在出现某一种时,我们就要让它们同时亮相,便于区分和运用。比如,比喻与比拟,设问与反问,借代与比喻中的借喻,排比与反复,双关与反语,对比与映衬,顶真与回环,移用与通感等,这样一组一组地认识。然后让学生有意识地一组一组地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三、三步一顿,大小相间
记得小时候,电视中没啥节目,常常看到的是传统戏曲,记忆犹新的是京剧中那些人物走台步的样子,他们走路时,总是走几步,又顿一顿,摇一摇。我想我们修辞在作文中的运用训练也得这样做!我们每次在学习某种修辞手法后都进行了相应的小作文训练,也走“三步”,在学习某几种修辞手法后,也“顿”一下,来一次综合性的大作文,要求作文中必须用上已经学过的n种修辞手法中的n-1种。所谓“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此处“徘徊”者,综合训练也。
四、胸有成竹,目标明确
作文训练单靠每周作文课的训练是不够的,它应该融进我们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应该说,每节语文课都伴随着作文大综合的学习,只是我们没有去给学生说明,或是我们这样做了,但有可能没意识到罢了。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有这种意识,通过修辞在作文中的运用的分步学习,更加明确地借鉴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我们教师要胸有成竹,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什么样的目的,自己一定要明白。当然,学生不一定明白得了,他们的作文进步了也许都还没发现呢,等到量的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有质的飞跃,到那时他们才发现:“呀,我的作文居然还这么不错呀!”
在学习修辞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点,千万别进行单纯的修辞大学习,这样的学习修辞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我们要做的是要让学生对修辞的认识变成是一个逐步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不是以语法课的形式一下子突兀地出现地枯燥地认识,而是在课文优美语段出现后的认识。那种认识是学生很乐意的,因为他已经被那段语句的美打动,他想知道它为什么会如此让人心动。这个时候再去介绍平常被人讨厌的有关修辞的语法知识也不会令人反感了。而学生掌握后马上又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看着自己的作文也有了优美的语段,就更加不会反感这种学习了。
摘要:比喻和象征都是增强表达形象性的艺术手段,它们能够让深刻变得显露,隐晦变得明朗,平实变得典雅,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所以,在文艺创作中,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往往因为相似而被融合在一起,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象征 比喻 异同
在最初的一些修辞学着作中,我们很难发现对“象征”这一辞格的定义和评论。但对比喻却有详细和准确的论述。因为在古代文体中,象征更多地被运用在寓言故事中,寓言这种文体遮盖了我们对象征的研究。随着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口语化,写作手法也有所更新,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象征这一辞格。
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将比喻称作“譬喻”。并将其列为材料上的辞格。认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象征在《修辞学发凡》中却没被列入辞格之内,陈望道认为象征不属于辞格。
直到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才将象征和比喻都列到联系辞格的一类里。定义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种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如:
(1)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象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
王希杰将象征列到了修辞格中:象征就是不直接描绘事物,而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借助于联想作用,虽然只说乙,但可以使人联想到甲。例如红色象征热情,鸽子象征和平。
吴士文的《修辞讲话》则又将象征和比喻列到特殊性辞格一章里。说某一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相似点,就故意用另外事物来描绘它的形象。这种修辞方式叫“取比以明”,简称“比喻”。故意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修辞方式叫“以物征事”,简称“象征”。吴士文对象征的认识比王希杰对象征的认识稍显深刻一些。
通过以上的列举我们发现,修辞学的经典作品中也缺乏对象征的系统论述。
一、对象征、比喻辞格的认识
(一)象征的定义和特征
用句子做材料,象征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这种辞格叫象征。象征和比喻一样,包括三部分。通常格式是:象征本体、象征客体、象征词。常用的象征词有“象征、表示、意味、标志、预兆”等。象征的.客体和象征词一般省略。象征是文艺创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描写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创作者将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大部分形象都描绘得有声有色,让读者体会其中真意。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几个常见的象征类型
象征赋予自然事物以人文特征或者以自然事物来承载人文特征。如用“兰花”来承载人类特有的“清纯”气质,兰花从而符号化,成为“清纯”的化身。松树象征坚韧是同样的道理。
1.人文历史规定性的象征。如古代民族图腾,国旗,国徽;银河象征夫妻分离,希特勒象征法西斯统治等。
2.文化积淀、文化共识、约定俗成的象征。如狐狸象征狡猾,红玫瑰象征爱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有的民族以白色象征哀悼,有的民族以黑色象征哀悼。
一般来说,来自于自然界的象征关系,带有较大的普遍性。
(三)比喻的定义及特性
上文已对比喻有所解释。为了描写甲事物,用与甲事物本质属性完全不同,但在某方面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打比方。如: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通过比喻,一弯新月像一张弓,月亮时圆时缺的特征更突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另外,有些道理,也用浅显常见的事物作喻体来说明。
比喻辞格运用灵活简便,通常以句子的形式存在,由喻体、本体和比喻词组成,暗喻和借喻中还可以省略比喻词和本体。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本体和喻体有主次之分,喻体只是一种增强形象性的手段。在本质上,比喻属于同义表达形式的选用修辞范畴。凡属于比喻这一辞格的句子都可以通过句式的变换,转化成平实陈述的句子。
二、象征和比喻的共同点
正因为象征和比喻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容易引起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和误用。象征和比喻都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如:
(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比喻)
(4)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象征)
例(3)用“燕雀”比作“庸人”,用“鸿鹄”比作“陈涉”。例(4)用“红白的花”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表达人们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象征和比喻都由三部分组成,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减。比喻可以省略除喻体外的其它部分,象征也可以省略除本体以外的其它部分。
三、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一)属性不同
象征更多地被看作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比喻是修辞学中的辞格之一。二者的这一根本区别确定了其性质和使用范围:象征属于文学范畴,比喻属语言范畴;象征的使用范围小,只限在“文学”范围内,比喻的使用范围大,涉及“文学”在内的一切语言现象;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二)两者之间同中有异
比喻句
比喻这种修辞,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就是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解赏析文章中的比喻句,同学们往往犯笼统宽泛的毛病,用“形象、生动、具体”这样的词语来敷衍,考试时自然容易失分了。对比喻句的理解,我以为应该做到“四问”。
一问:句子所要说明的本来事物(即我们常说的本体)是什么?如上面两个例句,本体就是“春天”和“理想”。但有些比喻句的本体不太明显,这就要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或者当时的具体语境来判断了。如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上张着灰色的幔。”这句话里,“灰色的幔”要比的事物是什么呢?如果就凭这句话认为是“天”,那就错了。联系上下文,我们才知道,本体是“黑云”。
二问:句中的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是什么?我们知道,世上是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的,事物之间只有某一方面或某一点相似。我们在理解与赏析比喻句时,就要在这里下工夫,看二者之间到底在哪一方面相似:是形、声、色、味,还是性质、作用,或者其他?像上述例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与“小姑娘”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当然不是具体的样子,细细琢磨,就会发现相似点是给人的印象,给人在心灵上的感觉,即美丽可爱。
三问:句中的两个不同事物到底像不像?像上述例句当中的“春天”与“小姑娘”到底像不像呢?这就要我们从他们的相似点出发,展开想象,想象春天和小姑娘给我们的印象:春天,百花绽放,万紫千红;小姑娘,穿着俏丽,活泼喜人。二者之间确实都让人感觉美丽可爱,这样相比是十分贴切的。
四问:作者这样比喻是要寄寓什么?我们知道,任何语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褒或贬,或喜或悲,或认识思索„„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事物可比的事物很多,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选择的可比事物也不同。这往往不仅是像不像的问题,而是所要寄托的思想感情千差万别。这是我们理解赏析比喻句最重要也是最有意趣的地方。一般的,选择美好可爱的事物来比,寄托着喜爱褒扬之情;反之,则是憎恶针砭之情。但我们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不能这样照搬照套,而要紧密联系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赏析。像上述例句中,选“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来比喻春天,明显寄托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颂扬之情。
理解赏析文章中的比喻句,做到这“四问”,就比较全面深刻了。因此,对“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一比喻句的理解赏析,就可以这样表述: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形象贴切地表现了春天美丽可爱的特点,寄托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颂扬之情。
拟人句
“拟人”的“拟”,意思是“模仿”。拟人就是把不具备人的特点的事物“模仿”成“人”来写,包括模仿人的外表、动作、语言、心理、思想感情等。很明显,拟人是作者想象的结果。例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的课文《你一定会听到的》中的语句: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逃散了!”
这几句话,不仅让蚂蚁模仿人的动作:“小跑步”、“做体操”;而且模仿人的语言:“不好,炸弹来啦”。这就是拟人句了,像这样的句子在我们读过的课文中比比皆是。那么,如何来理解赏析文章中的拟人句呢?同样的,我们也不能仅用“形象、生动”这样的词语来笼统的解读,而要从其合理性和情趣性两方面来理解赏析。
像上述例句,把蚂蚁的爬行和摆动触须想象为人的“小跑步”、“做体操”就很合理,因为蚂蚁的这些动作既符合蚂蚁的习性特点,又是与人相似的,只不过人用的是手和脚而已。同样的,把蚂蚁被小酸果砸中后的逃散模拟成人受到袭击后的惊叫,也是既合乎蚂蚁弱小的特点,又与人受惊的反应相似的,因为一粒小酸果对于蚂蚁而言,无异于一枚炸弹对于我们人的惊吓。如果换过是一头大象,那就十分不合情理了。所以我们说,这个拟人句是很形象恰当的。
但理解到这一层还不够,还要品味出它的情趣来,才算真正做到了与作者息息相通,感受到作者情思的脉动。还是这个例句,作者没有把蚂蚁的举动想象成大人的正步行走和翩然舞蹈,也没有把蚂蚁的受惊想象成败兵的溃逃,而是把它的这些动物习性想象成孩童的言行举止,这是为什么呢?很显然,这蕴含着作者的意味。一则,孩童们的举动总是讨人怜爱的,这就寄托着作者对这些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二则,孩童们一惊一乍似的玩乐戏耍,总是让人觉着是很有趣味的,这就让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觉得充满童心、童趣。而这,也正是作者写这篇《你一定会听到的》的用意所在,从而也就凸现了主题。因此,对上述拟人例句的理解赏析,综合而言,就是:这组拟人句,充满童趣,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蚂蚁的习性特点,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生物的怜爱之情,突出了主题。这样理解,才算真正体会到了拟人句的语言魅力与美感。
排比句
习惯上,我们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称为排比。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句内排比、句与句排比、段与段排比。例如:
(一)句内排比。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的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二)句与句排比。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的课文《苏州园林》: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三)段与段排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的课文《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排比,我们对它的理解赏析都不能仅仅笼统的用“增强语气”一语概之,而要联系上下文甚至全文,从其内容与表达目的两方面加以分析,体会其表达效果。内容上,排比句一般是就同一话题从不同方面用相同或相似的几个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说明。那我们在理解赏析时,先要仔细揣摩是从哪些方面排比,如上述例
(二)就是从建筑、山水、草木、景深四个方面来写苏州园林的设计;还要想想这几方面是什么关系,是并列的,还是层递的。如上述例
(一)中“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就是并列的;而例
(三)就是层递的。然后,认真分析排比句的表达目的,是用以叙述事情、说明事物、描写景物、抒发情感还是阐述道理或者兼而有之。像上述三个例子,例
(一)、例
(二)是用来说明事物的,例
(三)则主要用来抒情的。综上所述,对例
(三)的理解赏析就应该是:这组排比句从新、美、力三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特点,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语势连贯,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这样的理解赏析就更全面,更贴近作者的匠心了。
阅读训练 树木的美感 李汉荣
在风中,远处近处的树,都向我们打着友好的手势。
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树的手语真是太丰富了。我们内心的许多情感,我们自己也未必能找到妥帖的语言表达,而树,会用微妙的手语帮助我们表达出来。
那用力的挥动,是表示拒绝吗?那轻轻一颤,又向怀里收去,是表示接纳吗?那很快地举起,又垂下来,停留在一个迟疑的角度,是在痛苦地沉思吗?
树的语言是如此丰富。这丰富来自于它多汁的内心。你不信吗?你见过树的年轮吗?一圈一圈的,树一生都坚持写着内心的日记,写着成长的经历。风雨、雷电、阳光的教诲,星光的暗示,月光的耳语,它都仔细聆听,然后收藏起来。甚至,那曾经使它痉挛和疼痛的伤痕,它也保存下来。你瞧,那棵树,在我们望向它的时候,它也在注视着我们。那伤痕成了它的眼睛,它用伤痕深沉地注视着我们。
树的姿态是这样丰富。树,没有一种姿态是丑的,是不好看的。树,随便一个姿态,都是美的。摇曳是美,静立是美,在雨骤风狂的时候,它的愤怒和悲伤也有一种感人的美的力量。
你注意过月光下的树吗?你知道月光下的树布置了一种怎样美丽而神秘的意境?让我们走出房门,去看看月夜的树。
是午夜了。东张西望的星子们已有了睡意,月亮悄悄走过来。月亮有些累了,它停靠在大槐树上那个喜鹊窝旁边。这是多么简单温暖的窝啊,豪华的天堂也未必有它温暖,有它美。月亮也想躺在窝里孵出一只喜鹊。月亮真的躺进喜鹊窝里了,可惜只有一会儿。就这么一小会儿,树的每一片叶子都帮助着月亮,成全着月亮,让它做圆这一小会儿的梦。你看,树,一动不动,它静穆庄重得像一幅古典版画,贴在深蓝的天上,贴在月亮行走的路旁„„ 思考练习:
1.请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理解赏析这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最具拟人色彩的词语,谈谈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东张西望的星子们已有了睡意,月亮悄悄走过来。月亮有些累了,它停靠在大槐树上那个喜鹊窝旁边。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东市买骏马,西市……(四句)
复沓
“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太长,懒得打了..)
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排比
“爷娘闻女来”六句 “东市买骏马”八句
比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对偶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旦辞”四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对偶太多了..自己看着顺眼的几乎都是..)
反问
语言, 作为一种媒介, 既能用来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 又能用来表达情绪, 抒发感情。在诗歌中, 诗人往往会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情达意, 凸显主题。但是, 在某种程度上, 形象生动的语言还需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因此, 修辞手段毫无疑问被看成是“语言的装饰”, “思想的装饰”。经过修辞手段雕琢过的文字, 能够更具特色, 并且可以使思想能够以一种更加清晰、生动的方式跃然纸上。根据古希腊修辞学教师吉努斯比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修辞手段可以把强烈的情感融入到语言表达中去。 (胡曙中, 2005:305)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的《理查·科利》一诗中就蕴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段, 对有效表达诗歌的意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理查·科利》简介
《理查·科利》是美国诗人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的作品, 该诗写于1896年。该诗秉承了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一贯的诗歌创作风格。在诗歌的形式上, 采用了传统的诗体, 运用了五步抑扬格。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 但在简明的语言中却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全诗共由16行组成, 每4行组成了一个诗节, 共含4个诗节。诗歌的第一个诗节表明了理查·科利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二节形象地描述了理查·科利脱俗的外表与温文尔雅的举止。第三节集中体现出了理查·科利拥有的巨额财富和渊博的学识令人羡慕不已。但在诗歌的第四节, 诗人却呈现出了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结局:理查·科利在一个宁静的夏夜开枪自杀了。这样的结局在给人带来惊讶之余, 又令人十分费解。这清晰地表明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神秘莫测的, 同时也惟妙惟肖地体现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在人们心灵深处泛起的片片涟漪。诗中呈现出的理查·科利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罗宾逊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探索的兴趣。
三、修辞在《理查·科利》中的运用
修辞是一门关于语言使用的艺术。它明确了应该如何对语言进行调整、润色, 从而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感情的一门语言艺术。修辞格的掌握有助于在赏析文学作品时,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在其发展的历程中, 修辞这门学科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内涵。因此, 要对修辞这门学科进行界定并非易事。在古代, 修辞活动的主要特点就是演讲。而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 现代修辞学认为, “修辞手段”指的是任何巧妙地偏离普通的讲话或协作的方式。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布局和辞格。布局指的是对此与普通排列方法的偏离;辞格指的是对一个词的普通和主要意义。按照上述现代修辞学的解释, 修辞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音韵修辞格、词义修辞格、结构修辞格。这三类修辞格在《理查·科利》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1. 音韵修辞格
音韵修辞格是根据词语的语音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主要包括拟声、头韵、谐韵、半谐韵和尾韵。在《理查·科利》中, 诗人罗宾逊采用了谐韵, 半谐韵和尾韵的音韵修辞方式。
(1) 谐韵
谐韵是指在一系列词语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全部或部分辅音相同, 主要元音不同的词配列在一起。简言之, 如果诗歌采用谐韵, 则最后一个音节的辅音相同, 但前面的元音不同。
例如, 在第二个诗节中:“And he was always quietly ar-rayed, And he was always human when he talked;But still he fluttered pulses when he said.”这三行是词尾的“arrayed”, “talked”, “said”就运用了谐韵的修辞方式。
(2) 半谐韵
半谐韵是指在重读音节中, 元音相同, 辅音押韵的音节。这与谐韵是明显不同的。这在第一诗节、第三诗节和第四诗节中都有所体现。在第一诗节中, “Whenever Richard Cory went down town, /We people on the pavement looked a him:/was a gen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 /clean favored, and imperially slim./”半谐韵体现在“town”与“crown”, “him”与“slim”上。在第三诗节中, “And he was rich—yes, richer than a king—/And admirably schooled in every grace:/In fine, we thought that he was everything/To make us wish that we were in his place./”在这节中, “king”与“everything”, “grace”与“place”使用了半谐韵。此外, 在第四诗节中, “So on we worked, and waited for the light, /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 and cursed the bread;And Richard Cory, one calm summer night, /Went home and put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d./”“light”与“night”, “bread”与“head”是半谐韵这一修辞风格的最好体现。
(3) 尾韵
尾韵也称作韵律, 押韵。一般格律诗都会有韵律。在《理查·科利》中, 罗宾逊采用了传统的五步抑扬格, 押韵方式为“abab cdcd efef ghgh”。这一押韵方式在诗歌中的如下单词中可见一斑:town, him, crown, slim;arrayed, talked, said, walked;king, grace, everything, place;light, bread, night, head。
英语诗歌分析是以一音节为基础的。格律是诗歌的中心。诗歌通过重音与非重音的交替, 形成了格律, 表现出了较强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2. 词义修辞格
词义修辞格主要包括明喻、暗喻、引喻、转喻、移就、双关、拟人、夸张等。在这首诗中, 转喻与夸张这两种修辞方式是十分典型的。
(1) 转喻
所谓转喻, 指的是用某个属性的或暗示的词代替真正要表示的东西或人物。例如, 在第一诗节中, “He was a gen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 (他从头到脚一副绅士气派) ”在这行诗中, “from sole to crown”就使用了转喻的修辞方式, 形象地表达出了“从头到脚”之义。通过转喻修辞格表明理查·科利一贯都是风度翩翩的, 周身上下都散发着浓郁的绅士味。在第四诗节中, “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 and cursed the bread, (一日三餐么右肉, 面包味同嚼蜡) ”中, “meat”与“bread”也使用了转喻修辞。在诗中, “meat”与“bread”并非指“肉”与“面包”, 而是通过转喻修辞这一手段赋予了它们更深刻的内涵。“meat”指的是能够过上与理查·科利那样锦衣玉食的生活, 而“bread”指的是诗中“正在过着的食不果腹的生活, 生活中没有肉的踪影, 只能嚼着那无味难以下咽的面包过日子”。这一转喻, 将两种不同的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诗中运用的转喻形象地勾勒出了理查·科利的绅士形象。转喻的运用为出乎意料的结局增添了一抹神秘感:为什么这样一位高贵优雅的绅士要采用开枪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无疑会引发大家深刻的思考。
(2) 夸张
所谓夸张, 指的是为了强调、突出十五的本质, 加强渲染力量, 把被描写的事务加以艺术性的夸大。夸张会随着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因此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流露。通过使用鲜明的夸张手法, 就会取得强调的效果。例如, 在诗歌的第三诗节中, “And he was rich—yes, richer than a king——— (他很富有, 是的, 富比王侯)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格, 表现出了理查·科利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在前面的诗节中, 不难看出, 人们对理查·科利流露出了无比的羡慕之情, 把他视作心中的偶像。人们羡慕他的绅士气派, 仪表堂堂, 羡慕他的彬彬有礼, 优雅素净。随着羡慕之情的升华, 夸张也会接踵而至, 这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 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流露。通过使用鲜明的夸张修辞手法, 就会取得强调的效果。不言而喻, 这对烘托诗歌主题有积极的影响。
3. 句式修辞格
句式修辞主要包括排比、省略、倒装、对比、层进、设问等修辞手法。在《理查·科利》中, 罗宾逊使用了排比、对比的句式修辞手法。
(1) 排比
英语中的排比值得是一系列相关的词、词组或从句在结构上表示出的相似性。英语中的排比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方法。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 目的在于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例如, 在第二诗节中, “And he was always quietly arrayed, /And he was always human, when he talked; (他穿着一向优雅素净, 说起话来一向彬彬有礼) ”这一排比结构的运用, 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理查·科利光彩夺目的外表和温文尔雅的气度。排比的运用既清楚地阐明了人们对理查·科利的看法与态度, 又显得铿锵有力, 气势不凡。通过排比, 更加清晰地展现出人们对理查·科利的仰慕之情。排比的运用不仅凸显了理查·科利非凡的气度, 而且对出乎意料的结局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铺垫作用。
(2) 对比
对比是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 或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列举出来, 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对比, 能够充分展现出事物的矛盾,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与感染力。
在《理查·科利》这首诗中, 罗宾逊就将科利这个人物的光鲜的外表与空虚的内心作了巧妙的对比。诗歌前三诗节所传递出的信息是积极乐观的。透过前三诗节的描写, 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科利的容貌与衣着, 风度和礼节, 学识与修养, 家境与财富, 这些都让人们羡慕不已。但在诗歌的最后一节, 诗人罗宾逊却出人意料地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令人万分震惊的信息:在一个宁静的夏夜, 理查·科利回到家里, 用子弹把自己的脑袋击穿。最后一个诗节所表露的信息是消极悲观的。这与前三诗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比的运用, 深刻地揭示出了科利这一曾受人仰慕的人物的两面性。原来, 科利的外表、学问和财富并没有给科利带来踏实感, 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度空虚的。在科利身上, 我们看到了物质的富有只是表面现象, 在他的内心深处, 他感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感到了对现实世界的畏惧与绝望。诗人将科利乐观、阳光的外表与悲观、阴霾的内心对比, 引发了大家对“开枪自杀”这样一个结局展开深刻的思考, 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重新定位。《理查·科利》这首诗在刻画理查·科利这一人物形象的同时, 也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某种程度上, 精神追求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动力。
四、结语
《理查·科利》采用了传统的诗体、简洁的语言, 并且从音韵、词义、句式结构三个层面借助了一些修辞手法对理查·科利进行了描写。通过对理查·科利这一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 清晰地向大家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人是具有两面性的, 有时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而内心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内心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李盈慧.E.A罗宾逊“Richard Cory”文体赏析[J].考试周刊, 2007 (30) :83-84.
[3]刘守兰.英美名诗解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94-102.
[4]吕力.大学英语修辞格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 2010 (2) :70-73.
[5]吴定柏.美国文学欣赏[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38-140.
【Key Words】Rhetorical Devices; Humorous Effect; Literary Beauty
【摘要】歐·亨利作为美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因其作品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而闻名。本文作者选取了欧·亨利的两篇著作,分别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这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从而说明灵活应用修辞手法,不仅能推动故事本身情节的发展,还能成就作品的艺术和文学美。
【关键词】修辞手法 幽默作用 文学美
Introduction
O.Henry (1862-1910),pseudonym of William Sydney Porter,one of the three most famous short-story writers throughout the world.It is said that O.Henry gained a rich life experience ever since he was a teenager,which,without any doubt,contributes a lot to his achievements as a short-story writer.Rhetoric has already come into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Generally speaking,it is a study concerning with the uses of language in a complex society.
Rhetorical Devices Used in O.Henry’s Short Stories
Rhetorical devices are indispensable in short story writing,for they not only polish the language itself,but also bring abou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plot or the release of the theme.As O.Henry is known as a master of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is going to offer some examples taken out from four of his famous short stories,further revealing the literary beauty of O.Henry’s works.
Generally speaking,phonetic rhetorical devices are sound-related figures of speech.They encompass various stylistic means,namely alliteration,assonance,consonance,onomatopoeia and pun.
O.Henry used much alliteration in this story.According to English Rhetoric written by Zhang Xiuguo (45),alliteration is the repetition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in a sequence of words,making a block of words of more rhythmic and at the same time,leaving readers an unforgettable impression.For example,in the sentence “…which instigates the moral reflection that life is made up of sobs,sniffles,and smiles,with sniffles predominating…”(The Gift for Magi 3),the first four “s” in the four words in bold can be looked on as an outcome of the use of alliteration.It tends to give readers a depressing impression that Della,the protagonist in the story,is really going through a hard time.
Lexical rhetorical devices refer to those lexical means that the authors employ while conveying their ideas to readers.It helps the authors to express themselves clearly and effectively and achieve artistic and stylistic effect.
FR (O.Henry,75) is a story about a man who spends five months looking for his beloved girl.After five-month efforts,he gives up and commits suicide in the furnished room.What is surprising is that the girl he loves deeply actually kills herself in the same room.In this story,there is an example of anadiplosis “her voice came from her throat; her throat seemed lined with fur” (The Furnished Room 3).Therefore,it is easy to see that “anadiplosis is the repetition of the last part of a unit or sent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unit or sentence” (Zhang Xiuguo,45).It makes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landlady and another woman,which appears at the end of the story,sharply revealing her coldness and detachment.
Chapter Three Conclusion
O.Henry focuses on the poor life and spiritual depression of common people.He not only widens the experience of his readers,he also restates the verities that exist wherever people continue to strive for truth and beauty in life.The humanity reflected from the twist ending makes his stories at their best an influence for the furthering of those ideals that still tend to command the allegiance of civilized men.
The literary beauty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 are best shown via the various rhetorical devices,which always leads to a humorous effect and makes the twist ending more surprising and thought-provoking.O.Henry is a master of using rhetorical devices,and many of his short stories are studied by experts for the artistic and stylistic beauty.
References:
[1]O.Henry.100 Selected Stories of O.Henry.Boston:Wordsworth Editions Ltd,2001.
[2]Wales,K.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London & New York: Longman,1989.
[3]Cao Jinmei[曹金梅].《最后一片葉子》的修辞美学[J].语言研究报.2009.
[4]Kang Xiangying[康响英].修辞格的信息载体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5]Liu Leilei[刘蕾蕾].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修辞格[J].河北理工大学报.2008(11).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推荐阅读: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教案05-30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07-15
从大学生的角度解读政府报告09-13
从教师角度看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09-09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05-27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教学反思11-02
从法律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06-04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析关键词法06-16
从市场招商角度看DM经营06-27
从创新角度浅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发展论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