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讲稿(精选8篇)
德国的教育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就开始了宗教教育,8世纪建立了古典学校,14世纪开始设立大学。不仅如此,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德意志民族无论是在教育思想方面,还是在教育制度方面,都对人类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比如,近代西方的教育督导,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制度、实科教育、师范教育等,大多源于德国。
一、德国的基本学制
与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相似,德国现行学制仍带有双轨制性质,它大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分轨的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
在德国,小学一般为四年制。小学毕业后第一次分流,即小学四年级时,由学生家长向学校申请,学生毕业后进入哪一类学校学习。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升入五年制初中或六年制初中,毕业后要接受职业培训2-4年,培训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或进入高中职业学校学习;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升入完全中学(共9年,相当于初中六年、高中三年)。完全中学的合格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目前,德国的义务教育年限达到了12年。
二、德国的各级各类教育
(一)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由普通幼儿园和特殊幼儿园实施,3-5岁儿童可自愿入园。普通幼儿园一部分按年龄分班,而大部分则建立3-5岁儿童的混合班,以利于不同年龄的儿童相互学习。幼儿园通常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教学,儿童以自由活动为主,每个班设立一个活动室,室内布臵了玩具角、图书角和生物角等。并且,大部分幼儿园为半日制。
(二)初等教育
德国儿童年满6岁可进入基础学校接受4年的初等教育。长期以来,德国基础学校的教育,一直重视传授读写算的知识与技能,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与个性发展,以便能为学生后来的深造打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与此相适应,德国基础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德语、数学和常识等基础课,此外在一、二年级,还开设少量的宗教课、劳作课、音乐课与体育课;
三、四年级则开设乡土课、艺术教育课。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基础学校还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其语种主要是法语和英语。德国基础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同时也采取了其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与组织形式。比如,目前大多数的基础学校都开始采用隐性或显性的分组教学(也称内部或外部分组教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由教师布臵某个题目,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解并给出结论;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布臵具有不同深浅度的练习题及作业;教师还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各科的学习能力将学科进行分组,且这种小组课在每周课程安排中不少于2个课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都将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三)中等教育
由于儿童在接受基础学校的初等教育之后,便面临着分流进入不同类型中学的选择,而这种过早的选择难免会影响学生的潜力的发掘,并可能造成人才的浪费。有鉴于此,在德国,5-6学年被设定为统一的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共同的教育,这被称为“定向阶段”。经过这两年的观察期,学生便可在老师及家长的指导下,做出选择,分流进入各类中学学习。
德国的中学主要有四种类型: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完全中学与综合中学。主要学校作为德国中等教育的基本的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普通教育与职业预备教育的双重任务。主要学校曾为德国的职业培训提供了大量的生源。因为,除了完成义务教育之外,主要学校还实施职业预备教育,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训练做好准备。通
常,主要学校的毕业生可直接参加双元制职业教育。然而近年来,主要学校的学生人数日趋减少,且生源质量较差,通常是经过完全中学与实科中学选拔后剩下的学生。因此,在社会上,人们称主要学校为“残剩的学校”。目前,为摆脱困境,主要学校纷纷进行改革以求得生存。
实科学校也称“中间学校”。目前,德国各州的实科学校修业年限不一。有的是6年制(5-10年级),有的是4年制(7-10年级),这种差别取决于实科学校是否附设定向阶段的教育。实科学校也承担着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与此相适应,实科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多种多样,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出路。
在德国,具有最悠久传统的学校是完全中学。由于它是各类普通教育学校中唯一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5-10年级)和中等教育第二阶段(11-13年级)的一贯制学校,故称“完全中学”。其学制为9年制(5-13年级)与7年制(7-13年级)两种。
完全中学的培养目标是提供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因此完全中学的课程也主要是为了学生在将来的大学和高等研究部门的学术课程奠定基础,所以学术性较强。完全中学以强调严格的学术教育著称,尤其突出外语教学,要求每个完全中学毕业生至少掌握两门外语。完全中学以其良好的教育质量,优越的设备、师资等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此外,在德国还有一类中学,为综合中学,是德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改革的产物。因为它把主要中学、实科中学与完全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的教育职能与使命,所与被称为综合中学。综合中学试图消除三类中学建的差距,给人人以均等的教育机会。目前,此类中学在德国所有中学中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
(四)职业教育
德国从一个“诗人与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可以说与其历来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不无关系。早在1900年,德国的职业教育之父凯兴斯坦纳就曾指出,国民学校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劳动训练,或职业准备。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而灵活,培养人才科学而高效,因此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其中尤以“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世人瞩目,并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的职业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15-18岁青年中大约有60%在职业教育系统接受培训。一般而言,德国的职业教育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教育两大系统。学校职业教育系统有部分时间制和全日制的各种职业教育学校组成。他们主要包括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职业实习学校、专科高中和专科学校等5种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其中,职业学校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于德国职业教育学校系统的主体地位。
德国的职业学校是为不再升学的初级中学毕业生提供的职业义务教育的部分时间制学校。学习年限为3年,每周上课8-12小时。在办学形式上,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联,形成了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在德语中为“Dualsystem”,意指学员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其在教学组织方面,通常学员们每周在企业接受3天的培训,在职业学校里进行2天的理论学习。
(五)高等教育
德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特别是“洪堡精神”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名人学子。如今,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与改革,德国的大学已从昔日的种类单
一、学科较少的“精英人才”摇篮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集教学与科研为
一体,面向广大求学者的大型学术基地。当今德国大学主要分为以下七大类:普通大学、神学院、师范大学、艺术院校、综合大学、专业学院与高等管理学院。
在德国,高等学校一般没有入学考试,凡是完全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都有资格申请进入大学学习。绝大多数学术性高等学校的学习年限至少为四年。事实上,由于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德国高校一律不收学费(后来的私立大学除外),且大学生因其身份甚至还能享受税收、交通、住宿及医疗保险等优惠,此外,德国高校还允许学生自由决定是否及何时参加考试,一些学生怕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便留在大学等待时机,这些原因导致了许多学生长期滞留学校而成为“职业学生”。故此,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学习年限都大大超过规定年限,往往达到14个学期之久。
德国高等学校的学业通常分为基础课程阶段与专业课程阶段。在基础课程阶段,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基础课程结束时举行一次考试,成为前期文凭考试,学生通过若干门学科的考试获得有关考试的证明,再加上平时参加习明纳(即研讨课)的证明,便可获得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资格。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中,学生在通过若干门学科的考试并获得参加过若干次习明纳的证明,便被准予申请做毕业论文,参加毕业考试。在教学形式方面,主要有讲演、习明纳、练习、实习、试验和参观考察等。
在学位体系方面,由于德国企业界大量需要的是能够直接上岗的层次较高的应有型人才,故将大学本科与硕士阶段合二为一,只设两级学位,即文凭学位(文科直接称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前者完成大学毕业即可获得,被认为相当于美、英等国的硕士。在取得第一个学位的基础上,如愿深造,可联系一位教授做其导师,与之商讨博士论文工作,如教授同意指导其论文,则学生就可注册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博士阶段的学习以科研为主。此外,受洪堡精神的影响,德国各大学仍然奉行学术自由原则并发扬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传统。据资料表明,目前德国90%的科研成果出自大学的科研部门。
三、德国现行教育的特点
1、教育联邦主义
德国在教育上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主义,各州文化教育部代表国家实施教育,制定教育法规;联邦政策仅提出纲领性的意见,并在各州共同协商下协调各州教育事宜,统一某些有必要统一的有关规定。州政府在教育管理、经费、计划等方面有充分的自治权。
2、注意办教育的效率
办教育的效率主要表现在有一个较合理的学校教育结构与定向教育方面。目前德国仍然推行双轨制,这是因为大多数德国人认为这一传统学校制度更适合德国国情,具有更高的办学效率。
3、出色的职业教育制度
①以法律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
各州都规定对18岁以前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未进普通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等。
②重视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这种训练制度充分调动了企业界的积极性,特别是中步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各行各业都来办职业教育,广开办学渠道,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教育经费,并促进了配套的职业教育网的形成。
③严格训练,注重实践
(一)德国公民概念的形成
在德国中世纪时期,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发展起来,强调人的探索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自然人”的概念,“自然人”是诚实和高尚的人,是公民概念形成初期对现代公民的设想。“个人独立”“精神自由”是这一时期的公民诉求。人要有文化,要具有美学修养,从人的本质上发展达到自由。歌德的问题得到回答,公民思想形成,为启蒙运动做出思想上的准备。在启蒙运动中,德国再度回溯到古希腊的公民的概念的认识,康德提出人应是正义的,具有伦理道德的。到19世纪,民主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理论,现代公民的概念正式形成。公民是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在此基础上,公民应具有相应的品格。20世纪,由于信息科学的发展,强调公民的信息素质。
(二)德国的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在德国,普通教育的推广提高德国人口的教育普及程度。在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市民文学是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在市民文学中记述当时的科学技术的情况与市民的生活,工匠歌曲是市民文学中的一种。在16世纪,民间故事书在市民中广泛传播,它是具有启蒙意义的普及性的读物。在新人文运动中,“改善人类现状”“道德与幸福之境”是公民社会的理想。18世纪末期,德国采取强迫教育政策,教育场所从家庭转移到学校,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19世纪,现代国家的形成,在国家和人相互之间的责任上提出要求。安全、法治、经济、文化是现代国家的职能,安全、秩序、公德、自由、福利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基础。
二、德国公民教育的基本思想的形成
(一)德国早期公民教育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德国的大学出现于13世纪,是具有国际性质的机构,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场所。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大学主要是知识传播研究的地方,对科学思想的培育是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从中世纪到现在,科学、哲学经历从探索已知、未知,到欲知本质以及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出现很多新的科学方法论,尤其是实践在科学上的运用。早期的大学采用讲授和论辩的教学方法,德国哲学家在哲学上提出辩证思维。“批判”与“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论证方式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开辟路径。在科学从自然科学中分化并产生现代科学体系的过程中,数学受到重视,数学方法被应用到各门学科中,并具有语言性的功能。科学知识从经验定律向理论原理发展,先验论受到质疑,理性和现实世界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具体实际的世界和自然、历史的具体想象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先期的经验使用新的科学方法进行论证。公民教育主要培育人的实验和抽象能力,重视人类的精神生活,“人本主义”思想是公民教育的基本思想。
(二)德国前期公民教育对公民的社会适应性的重视
16世纪,初等学校、中等学校、私立学院、大学、学院构成德国现代教育系统。1788年,德国实行的毕业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德国的学制。博学课(erudition)广泛开展以讲授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学基础知识。在18世纪数学、物理形成独立的学科,数学作为现世主义的新哲学基础并被寄予担负起解放思想疆域和可交流的语言的厚望。理想的公民要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相适应,应该具有探索精神,是理性和绝对理智主义者,懂得现代语言和现代科学,能流利地使用世界通用语言,能阅读书籍,精通现代学术———自然科学和数学,要有适应当时人类社会的政治学理念,要懂得谱系学和地理学知识,受过哲学教育。这是对公民的一般要求。更高的要求是要懂得古代的语言,能论辩经院哲学和神学问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人与社会的适应性的问题受到重视,即人要适宜地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教育围绕着对公民的这一设想进行公民教育。“人本主义”的思想应用于教育实践,提出美学修养的培养。人要具有人的个性和特性,是自由人,要有创造力,民主思想逐渐形成。通过科学的“认识”改变人的性格和人的生活,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文明和幸福。
(三)德国公民教育的启蒙思想
卢梭的思想在教育中很受重视。卢梭的思想被巴西多和裴斯泰洛齐应用到德国的教育实践中。巴西多是泛爱教育运动的领导人,他推行一种切合实际生活、适合人性和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这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的基础。巴西多编著的《基础知识》是一本适合于学校使用的包括各科知识的选集,它的教学方法在于在游戏中进行最初的语言教学,培养人的科学与人文思想。裴斯泰洛齐也认同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教育中重视培养心灵,能够进行感觉活动和智慧生活。情感教育、美学教育、道德教育在人精神文明上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认同。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当时人们的共识。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四)德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思想
19世纪德国开展教育运动,这使得德国的教育在欧洲各国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大学是全世界公认的科学研究中心,现代公民社会的主要思想、民主思想、人权思想、人道主义思想在启蒙运动后成熟。19世纪的教育体系属于现代教育体系,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国家的职责之一。公民社会的形成促使国家大量扩充公共事业,国家的教育开支大量增加。1810年,柏林大学创建,它是德国科学与学术中心,是从废墟上重建国家的力量与信心的不朽纪念碑。文学家海涅的作品中有很多以童话、诗歌、传奇写作的篇章,人们再次回溯自己的童年,关注自然,关注未知的世界,但悲观主义情绪开始出现。1859年,亚历山大·冯·洪堡在柏林逝世,他是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奠基者,近代气候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植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主要的著作有《宇宙》5卷、《中部非洲》3卷和《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30卷等,洪堡的逝世使德国社会的悲观主义情绪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教育再次被人们寄予厚望。公民教育应教育公民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宽容的品德,具有民主思想,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具有科学人文的修养,具有高尚的信仰,按照这一理想教育出的公民是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成员。这一教育理想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基本思想。
三、德国的公民信息教育
信息教育一直是德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开始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计划”将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学科基础,并在中学课程中有计划地渗透相关专业知识,促进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按信息科学发展的新形势进行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信息素质是必要的。公民的信息教育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公民进行信息科学的教育;二是对公民进行信息技能的教育。德国的学校在这两个原则下制定信息教育方针,进行信息化建设。德国议会通过全世界第一部《多媒体法》,德国的联邦政府做出战略规划,并根据信息科学及信息应用的发展举办科学年会。2014年,德国成立柏林和德累斯顿两大数据研究中心,分别由柏林工业大学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负责可扩展数据服务和解决方案研究中心。由此,德国公民的信息素养设定为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阅读和媒体素养。
摘要:德国的公民教育重视对公民应具有的公民精神的培养,在现代信息科学发展的情况下,公民的信息素质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文章阐述德国公民概念的形成、德国的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德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并简略介绍德国公民信息教育的目标。
当年有一个名叫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人,180l年31岁时就取得了当教授的资格,他只须再过半年时间、拿出32页的论文就可取得执教权。今天,取得教授资格的学者平均年龄为40岁,“科学新秀”的称谓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恶意的讽刺。在进行了教授资格考试之后,他们还不能成为教授,而仅仅是“获教授资格的讲师”。只有当另一所大学经过繁琐的选拔之后要发给聘书时,这个教授位置才算牢靠。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却是白等,现在是应该变一变了。
2002年年初以来,第一批初级教授开始在德国大学里进行教学与研究。总共提供667个岗位,现在已有85个岗位被人捷足先登了,其中三分之一为女性。 “上学期感觉挺好,”这位研究孔子与佛教的约阿希姆·根茨说。有时候他觉得他好像就是“自己的领导”,使他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使他在众多新人面前不再孤立。
格廷根大学有机化学学院的斯薇特拉娜·佐格伊瓦感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遇”。这位来自圣彼得堡的俄国女子作为德国第一位女性初级教授写下了历史新篇章。她的经历表明,初级教授的职位使得德国这个科技大国对外国留学生更具吸引力。
米尔雅姆·戈勒尔想与4位博士生一起为自己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约阿希姆·根茨己经开始动手写一本关于中国几大宗教的书。化学家斯薇特拉娜·佐格伊瓦与两位硕士生及一位俄罗斯客座科学家一起钻在实验室里,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取得了教授资格的人和他们有类似的工作量。不过,他们在一个有名望的教授手下工作,受到该教授教研室的约束,干得筋疲力尽。
至于大学是培养还是过度使用新生力量,都由学校自己掌握。例如哥廷根大学确保自己的初级教授每学期有一周最多4课时的教学时间,正如联邦科技部所推荐的,还要减轻他们的行政工作。一开始确定每个初级教授为8课时,加上备课时间,那简直就是全日工作。
一些科学新秀从自己的经历中了解到教授资格选拔的旧模式与新制度之间的区别。约阿希姆·根茨在成为初级教授之前在海德堡大学取得了教授资格并在那里进行了2年的研究工作。今天他说:“我那时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他说,当时要安安静静地工作一天几乎是不可能的老是有教授或同事站在门口,不是要讨论新的选题申请就是要订购一本新书。根茨从不认为自己像奴隶一样,但是也不是独立自主的:“如果什么都要经过教授点头,那么你就什么也干不成了,也别想有什么个性了。”根茨把许多取得教授资格的人们的苦恼归结到一点:“教授总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留在旧制度里取得大学执教资格的人以及获教授资格的讲师们心里不踏实了。在哥廷根大学神学院工作的获教授资格的讲师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应该称呼新来的初级教授“您”还是“你”。业务上他们比自己强,形式上他们没自己有权。获教授资格的讲师、科学新秀网站的托马斯·默尔格尔虽然赞同初级教授,但是他批评说,他们从获教授资格的讲师手中抢走饭碗。新秀协会的哈拉尔德·福尔克尔抱怨说初级教授的特权太多。然而长期而言,他还是支持新模式的。人文精神学科系院是该项大学改革的最大反对者。当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宣布将取消大学执教资格考试方法时,历史学家、哲学家与文学家抗议最强烈。他们说,如果没有被称为“第二部书”的当教授资格书,就无法判断青年研究人员的水平。然而,这是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因为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后是不是还进一步要求出示“第二部书”作为聘请的前提,是随各系的便的,而初级教授们也都知道这一点。
米尔雅姆·戈勒尔在结束初级教授阶段之后还是要报名参加教授资格考试的。教授们告诉她,如果没有教授资格她将毫无前途。斯薇特拉娜·佐格伊瓦与约阿希姆·根茨也要参加教授资格考试,那是铁板钉钉的事。从长远来看,大学执教资格考试对于初级教授而言就好像驾驶执照考试对于第一方程式赛车司机一样荒谬。所以,联邦研究部部长埃德尔加德·布尔曼用法律来取消大学执教资格的做法做得好。有人说,这个改革与20世纪70年代初期设置的一定期限的助理教授职位一样将宣告失败。当时所有大学都抵制这个制度,不用这种职位来促进新生力量。这次大学虽然也有反对,但是没有一致反对。一些支持改革的大学校长,如哥廷根大学校长霍尔斯特·克尔恩、洪堡大学校长于尔根·姆吕内克与达穆斯塔特工业大学校长汉斯·赛特勒等,都支持这次改革。除此之外,布尔曼部长用总共1.8亿欧元的慷慨捐助诱惑许多大学。她还给初级教授们许诺,不管是什么专业,用于他们开始时的研究工作将提供7.6万欧元,马上就有50个大学申请这笔资金。
德国教授的“第二本书”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德国教育研究组组长陈洪捷教授介绍,在德国做教授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走。
首先需要通过教授资格的认定。申请人的前提是先要有博士学位,然后要再写一本书,相当于大学教授资格论文。这本书要求在相当的领域另做一个选题,难度比博士论文更高,要有创新,过程一般需要3至5年。
在申请教授资格的过程中,申请人可以在大学教授辅助性课程和在教授的指导下做研究,但不能独立授课和独立做研究及对外进行学术交流。一边教书一边研究的同时来做“第二本书”的教授论文,压力可想而知。一般人在经历了这个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取得教授资格时,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也有很多人因不能“熬”过而未能迈入教授的殿堂。
其次,取得了教授资格只是取得了在大学里上课的权利。如果没有学校聘用,这期间只能是有权上课的“私人讲师”,没有工资,也不能称其为教授。一旦得到聘用,受人尊重的教授地位和可观的收入自然随之而来。
厦门集美中学校长、书记刘卫平
前言:
由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学校长境外培训班,于2002、4、11——2002、5、10对德国小学、中学、大学(含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进行考察,内容涉及“德国的教育体制”、“德国的教师培训”、“课程计划”、“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等14个专题;形式有专家讲座、中德校长座谈,中国校长与德国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以及参观学校、访谈家长、中国留学生,顺利完成了省厅布置的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学体制及管理
(一)办学体制
德国由16个州组成,每个州相对独立,各州的教育状况略有差异,但大致相同。
德国法律规定:德国的教育均为免费。凡年满6周岁的小孩都要进入小学学习,小学学制四年。4年后,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选择到不同的中学学习;成绩好的进文理中学;成绩略次一点的到实科中学;成绩有困难的到普通中学;中学的学制至少为三年,但每个学生有两年的适应期。(两年中觉得不适合还可重新选择学校,如男孩子有的开窍晚一点,稍大一点学习成绩有所变化,可以到文理中学,但这必须经过老师的推荐。)这样,中学的年限实质上成为五年。文理中学主要的任务是为高校输送大学生;实科中学的学生既可上大学,也可上职专;普通中学的出路主要为职校输送人才。为避免过早分流以至埋没人才,近几年又出现了综合中学,介于上述几种学校之间。但这种办学模式目前在德国尚处在试验期,没有定论。
一般到九年以后(个别也有10年),中学的生活基本结束;实科或普通中学的学生分别投向职业专科学校,学习三年;而要考大学的学生,再进入文理高级中学读三到四年,一般为四年,通过毕业考试(俗称AbeTu,由学校出AB卷,州教育部抽一份进行考试),根据个人成绩、教师建议进入高等学校。
(二)课程计划
德国的课程计划由联邦政府(教育部)制定,开设的课程有:德语、外语(英语或法语)、数学,这三门为每位学生的必修课;社会学、宗教、体育、艺术(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为基础课,每个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六门,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选修到七门;学生毕业证书里有主修课、基础课、毕业考三部分成绩记载;
德国中学每周28——30节课,每节45分钟;
教材由州教育学院具体编制,各学校可以选择本州提供的教材,也可选用外州的教材;对此,州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具体的指令;但根据联邦教育部的课程计划,大多数学校在州范围内开设的课程及选用的教材大致相同,有差异也只是在个别的选修科目的开设上。
(三)管理体制
在德国,教育的各级政府及学校的职能是十分明晰的;
(1)联邦政府(国家教育部)的职责主要是协调16个州的工作,探讨制定国家教育发展的计划;
(2)州政府(州教育部)主要提供课程标准、计划;教师录用考核(证书),校长的选配,教师的进修计划,教材的提供,工资的发放;
(3)城市教育局负责学校硬件的投入,监督是否执行了州的计划,专款是否专用;
(4)学校的工作主要是执行州的计划(课程计划),正常的教育工作;
总的说来,上级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分明,也比较单一,且比较宏观。
在上级行政部门里,有相应的许多机构,各自干着自己的事,互不干涉、扯皮。比如:教育学院隶属于州教育部,其三大任务为①编写教材,②出一本教师培训计划,里面有300多个专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在每个州的城市,大都设有培训点。以黑森州为例:全州有12个培训点。③出三期教育信息方面的杂志;这些工作由40个专人负责;德国政府对教育十分重视,投入巨大。以黑森州为例:州财政收入每年200亿,投入教育(基础)25个亿;另外还有城市这一级的投入(学校的硬件,房子、操场、计算机、桌子等);据当地的官员介绍,每年投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经费达40几个亿;这是令我们十分羡慕的。
(1)校长的选拔及教师的配备
当某一学校出现校长职位的空缺,由州政府向社会公示,凡具备相应条件(如有管理经验,任教一定年限,接受过管理培训)的人均可报考,然后由州派人考察:听课、面试(谈话),最后由州教育部任命。
德国的校长为终身制,基本上不流动。
教师必须上大学4——5年,毕业后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然后到学校实习两年后再考一次,合格后为正式教师,也是终身制,视为公务员。校长无权解聘教师,实在不认真工作的人要由州一级教育部来解聘。
由于教师的入口很严,因为教师队伍的素质是相当不错的。
二、从学习和考察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为人的成长提供多种选择
如前所述,从小学四年级毕业后,学生就进入不同的中学了。有的进文理中学(成绩较好的);有的进实科中学(成绩一般的);有的进了普通中学(成绩较困难的);有的进入了综合中学(一时拿不定主意的);为了避免过早地分流埋没了学生的才华,德国的中学一般设有两年的适应期;两年之后再进行选择,这样就避免了过早分流带来的盲目性;即便这样,中学的三年后还可进行选择,比如有的学生过早地选择了实科中学或普通中学,他还可以经过申请、考试推荐以后到文理中学以备今后上大学;如果在实科中学已经毕业,他能通过补习等渠道得到AbtTu考试,他也可和文理中学的学生一样进入大学;在大学期间,如果因基础课不过关,学生有权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但将来找工作相对难一点,薪水低一点)。总体说来,教育体制给学生提供了不同年龄层次选择的可能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选择的可能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趋向。实际上,不能要求他们接受同一水准的教育,按其特点不断分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他适合的水平基础上去发展,应该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好办法,或者说,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合理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使其学有所用、所用其才。其实,这是一种教育平等的思想。也十分有利地引导家长合理、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举一个例子:某公司的老板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算好,他便让孩子选择了实科中学。当很多人说他:你的家庭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上文理中学,而要去实科中学呢?老板说:孩子成绩一般,他也不是上大学的料。让他上实中,再上职校,学点谋生的本领吧。现在,孩子在银行工作,已经挣了几年的工资了,而他的同龄人还在大学应付考试。对此,老板十分满意。像这类事情,在德国有很多。反观我们的做法是:千军万马都去挤普通高中,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带来了大量的不合教育规律的问题,结果是:学生学得死,教师教得死,大批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又没有合适的工作可做,高不成低不就,生产的第一线缺乏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从德国战后几十年经济崛起的事实,我们应当看到德国的教育培养了大批熟练的高级工人有关。这一点必须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补充一点:在教师培训上,他们也是遵循“选择”这一宗旨来为老师服务的。具体做法是:由教师进修学院提前一年让老师“早知道”,把要培训的内容来个“安民告示”,每年列出有三、四百个专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提前做好计划。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培训方面的服务意识,而不是搞临时突击,搞所谓的创意。顺便提一下:德国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法。这点经验值得我们汲取。
(二)小班化设置,使教师有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受教育者;
德国法律规定:小学每班不得超过25人,中学每班不得超过33人;其道理在于尽可能让每一个教育对象能得到教师的关爱。由于近几年来德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我们所到的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生数均在法定线以内。因此,我们看到的情形时,学生动手做题、游戏时,老师都能和每个学生说上话,老师都能帮上忙。
由于学生少,班级的空间大,教室里堆满了各种教具,教室的布置十分生活化:墙上挂的是学生的图画,四周堆满了书架,摆上文具;还有洗手池、沙发、游戏的地方。这样,孩子到学校来感受到的是“乐园”,比家里更有趣,学生怎么不喜欢学校来呢?
中学高年级的教室当然没有玩具,但他们很多教具就堆放在教室的后面。由于学生少,凡是动手的作业,一些辅助材料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去拿、去放,显得也十分井井有条;如果我们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拿、去放,光整顿纪律都得十来分钟。
应该说,小班化是教育平等的一个发展趋势,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有条件的地方应该试一试。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我们所参观的学校里,教师十分尊重学生。从我们听课的课堂上看不到老师厉声叱喝,也看不到老师有什么“尊严”。我想,德国人没有必要在我们面前装出一幅上公开课的样子。在课堂里,如同在家里一样,老师有时会和学生一起坐在桌子上和学生讨论。学生进出教室也十分随便,但没有看到学生做一些与学校要求相去甚远的行为;有时学生有说话现象,老师也只是一个动作、一个暗示,最多让大家静一下,学生实在静不下来,老师也不吹胡子瞪眼;学生回答问题,往往是坐在凳子上,而且随时打断老师的发言;下课后,学生围着老师问问题,老师也不厌其烦地给以讲解;由于我们这一行“外国人”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好奇,有的学生就跟着我们进了接待室,校长通知开会了,有的学生还不离去,校长也不再赶他们走;据家长介绍,学校组织的活动是不多的,但老师经常自己组织班里的学生搞活动,往往是自掏腰包,而老师过生日,学生往往发愁几天不知给老师送什么礼物?从我们观察的以及听来的,使我们感到:德国的老师把学生当做一个活生生的平起平坐的人,老师在学生面前没有半点“师道尊严”,倒是学生有几分“学道尊严”,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服务,他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从这个意义出发,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建立一种互动的良性的师生关系,进而共同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种认识与实践,值得中国的同行借鉴、吸收。
(四)贵在养成凡是到过西方的人都会感到西方人文明、行为规范到位;红灯停、绿灯行,在中国很难做到的事,在西方做得很好;不乱扔纸屑这是中国校长头痛的问题,在西方的学校不存在;公共场所说话小声这在中国是“不可理解的行为”;上楼梯右行也是他们十分自觉的行为。难道这是西方人天生的素质?显然不是,教育的养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的玩具里,交通规则积木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通过游戏内化了他们的交通意识;还有州地图积木,通过游戏,进行了爱乡教育;还有国家地图积木,通过游戏,进行了国际(主义)教育。
在小学中学,见了客人要主动问好;课前老师将客人介绍给学生,鼓掌欢迎;下课后,学生会主动搭话,显然,这不是一次两次的引导,而是多次的教育养成;在学校里,孩子们个个都很大方、很大胆、很主动,善于表现。
学生说话声音大了,老师会暗示,学生的声音就会小许多;
上楼梯,见了客人都鞠躬问好,都让道右行;
在中学,学生自己搬运实验器材,井井有条,而这些在中国是需要老师帮助的;
在课间休息时,有学生在打扫卫生(用夹子夹拾地上的纸屑——整个校园并没有几片)。
我想,这与德国的学生在学校感到学习很快乐有关系,因此,老师家长要求的,他能做到的他一定去做,做不到的老师也不要求;从德国的养成教育看,它很实在,也很简单;而中国的学校教育,什么都统,什么都管,且有的口号提得过响,“游戏”太多,标准提得过高。结果呢,到了大学还得补小学的一些常识课,还得从头抓行为规范。德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这是永久不变的。只有符合实际的、简单的、才是最有利于执行的。现在看来,我们学校教育要求过多过高也不利落实;有的违背孩子心理发展;因此到了一定的年龄有逆反心理;再加上社会的不良影响,家庭的负面教育,学校的教育就显得弱不禁风,效果甚微了。
(五)教学中的民主教学思想
前面谈到,德国的老师没有“师道尊严”,师生间的关系十分融洽,这为民主教学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教学中老师讲的时间绝不会超过10分钟,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一起探讨、一起商量。即使是小学,老师也只是起一个组织者的作用,而绝非代替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听众、容器,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永远感到有人在帮他,而不是给老师“打工”,而不是为完成教师的任务而压力重重。提前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到游戏区里游戏,也可以帮同学做,也可以去做别的事,老师绝不干涉;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学生一是没压力,二是可以抓紧做完作业玩游戏,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近几年来,德国移民很多,每个班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孩子们不论肤色相处都十分愉快,我想,这与教育界的民主教学、平等教育思想多少有关吧。德国的同行认为:教师和学生配合好,学习才有动力,才有可能提高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他们还提出:社会、家庭和学校都要积极创造一种促使学生学习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步。再者,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没有民主的学习氛围,孩子的成才将是十分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去分析,德国同行的认识与实践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多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可是学生是和谐地发展吗?学生找不出问题,学生不敢大胆提问,学生常常怀疑自己,大学毕业后不能将自己推销出去,是不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比较少,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有关呢?
缺乏民主的教育是一种僵死的教育;缺乏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不了教学质量。
在学校管理中,每个学校都有校务委员会,由校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学校里的财务开支,均由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最终由校长来执行。对教师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由校务委员会的老师或校长来帮助提高、听课、讨论、商量。总的说来,在学校管理中,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之中,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都十分融洽。校长和教师都能处在一种宽松的氛围里愉快地工作。
(六)教会不如会学——德国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教育思想里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且今天也正在被许多教育工作者们实践着。问题是:教材的繁、难、偏、旧;高考的沉重压力使得学校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自己学,教师还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主要演员,教学还是“一言堂”。让学生学会学习还停留在少部分人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与行为;而在德国,从小学到大学的确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实践;就我们听过的课而言,老师上课自己讲不到10分钟,剩余的时间就是学生动手做,或作业、或实验;老师只是指导、启发,或动手和学生一起做,学生和学生协作做;到大学,老师(教授)不讲课,只是听学生讲,问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一个题总要尝试不同的解法;或者是看你能提出什么有质量的问题;因此,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始终在一种自己找“食”、自己开“锁”的一种情景和氛围之中。我想,学生学会多少倒是次要的,这种教学实践促使了、促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现在新课程改革倡导“过程的体验”应该是十分科学的理念,应该坚持下去。据教育进展评估组织对世界上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是孩子们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占倒数第五,这个事实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应该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并让它回到它的起点上。德国同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提高自学的能力与兴趣,不仅要从课本上学,还要从社会中去学,从家庭中去学;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学习的能力。
(七)关于音乐课的改革
最近德国教育部要求所有的中小学音乐课必须聘请音乐家到校上课;因为他们认为,德国是一个音乐家辈出的国度,而近几十年来成绩很小,没有出现贝多芬这样的大家,有一种紧迫感;二来他们认为音乐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做出这一重大改革。而我国的很多学校把音乐、美术砍掉来冲刺中考、高考,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将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从人的努力发展来看,音乐能给人以良好的素质,能帮助提高审美志趣与水平。德国同行的举措,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学校间中高考的竞争,有时是不择手段,音乐课没了,美术课没了,校园里没有歌声,晚会上占主导的只是情呀哥呀妹呀之类的流行歌曲。真正的好的作品、传统的作品学生根本看不懂,难道这就是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天天喊素质教育,喊如何如何创新;却没有把最基本的课程开齐、开好。关于素质教育,最起码是要扎扎实实地把国家颁布的课程开齐、开好;不能因为多考几分而与国家的要求背道而驰。
(八)实事求是地发展硬件
德国的经济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相当于英、法两国的总和。但德国的学校操场比不上中国的重点中学,电脑比不上一般的中学,有体育馆的更是了了无几,其他设备也很一般;校长们开玩笑说,德国的中学很少能评上二级达标校。但是德国的硬件很实用,比如中小学里玩具、教具应用尽有,这些东西又能花几个钱呢?每一节课他们总能用上那么一两件与教学有关的东西。其实,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就是看教具的准备,换言之,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教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我们呢?似乎不太注重这方面的“建设”,倒很热衷于“电脑”,试想,哪一个学校的电脑是充分发挥了效能?百万元的电脑有30万的效益吗?我们教育部门制定的评估措施、政策适不适合中国现有的国情?大量的学校教育经费不足,而有的学校大量的设备闲置,岂不是太大的浪费?小平同志告诉我们“我们党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教育界做到了吗?
(九)人人羡慕的职业——教师
在德国,教师这一职业是令人羡慕的,稳定,收入不错,压力也不是太大。每天上半天课;早晨8:30——13:30;每周上五天;学校没有任何强硬任务;什么高考、中考、课操、教研组活动、开大会,写论文、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等;即便是参加培训(要求每年两周,可分散也可集中完成)吃住也是由政府解决。学生中出的问题,该由青少年局管的就由青少年局管,该由家庭管的就由家庭管,学校没有大包大揽;相比之下,中国的教师工作量太大了,班数大,人数多,压力大,应付的面很多;承担了许多不是由学校承担得了的工作——且没有什么效果;当然,有的工作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照搬,但丞待确实应该给老师减负,不能把老师、校长拖垮了,不能给他们太多太大的压力了。在口口声声抓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市县领导还津津乐道中高考排名,这怎么利于减负呢?抓了一年的中小学减负,现在不仅回潮,且愈演愈烈,初中生补课补到下午6——7点,这分明是摧残人才,摧残教师;学生和教师都处在一种十分浮躁的工作氛围之中,加之班额大,工作矛盾多,极不利形成良性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氛围。在德国的学校,我认真仔细地观察了一个情形,即德国学生近视率不到5%;而我们却高达40—50%以上,触目惊心哪;难道让下一辈都戴着眼镜去开飞机?去当兵?去保卫国防?去建设祖国?
(十)大学体制的严格保证了大学生的质量
本来,大学的办学不属于我们的考察范畴,但既然是搞教育,了解一下也是对我们的工作有益的。
德国的大学是典型的宽进严出。
什么是宽进呢?凡是过了AbeTu的都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上大学;但是上大学并不等于人人都能毕业。拿工科的学生来讲,仅基础科就有60%的人被淘汰;而及格过关的分数仅为30分;那么这些过了基础科的人,继续本专业的学习,前后经过6——7年的努力,方可得到大学的毕业证;而基础科毕不了业的同学,则可以选择相对好念一点的理科大学、文科大学;或者降到理科类的专科级学校。虽然,最终大多数人也能拿到一个大学的牌子,但在就业时,由于所读年限不一,专业不一,薪水也不一样,这种严格的考试,一是保证了大学生的质量,二则为中学的分流创造了条件,既然上大学毕业这么难,不如去学个职业,学一技之长,早早出来工作,这样,就避免了千军万马挤大学这个独木桥的现象。
小学松、中学略紧、大学严格这种体制的合理性在哪里呢?做为小学,则是学生当玩的年龄,学生轻松一点理所当然;到了中学,人长大一点,多一点任务是合理的;到了大学,人相对成熟一些,理应认真严肃地对待上大学这件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正三角关系。而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小学中学的学生压力很大,尤其是中学,整天有做不完的题,没有时间去做一些适应学生身心的事情,使得学生的发展很不健全,除了做题,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到了大学后,压力没有了,自控力差一点的学生,连基本的行为准则都不能遵守,逃课、旷课、违纪,最后还是毕业,害了谁呢?一是自己,二是社会。
中国的大学也可以搞“宽进严出”,以缓解高考的压力,问题在于中学、大学的教师是否有诚信来保证推荐质量和毕业成绩。德国的教师、教授十分看重自己的声誉。不会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我们的中学、大学如果也能做到这一点,减少一点关系学,多一点学术道德才能保证大学的“宽进严出”的质量。
如果我们的大学能借鉴德国大学的经验,真正做到宽进严出,而不是宽进宽出,那么,对于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对中学课堂上教师把更多地时间用来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学习,那么,中学生的素质会大大得到提高。
(十一)、校长职责及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在德国,校长的职责就是负责学校的教育日常工作。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选择教材、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没有额外的任务;
上级行政部门的职责负责校长、教师的选配,教材的提供,教师的培训,教育计划;对学校办学状况的抽查;
反观我国的校长,一年到头疲于奔命,不仅要解决校内的矛盾,还要应付周边的关系,完成上级不断派下的任务,什么安全要管,计划生育要管,盖房子要管,内部奖金的分配要管,高考要管,中考还要管,每一个校长的头上,都有若干个领导小组组长的头衔,忙忙碌碌、碌碌无为,整天处于应付之中,结果该管的事没管好,该做的事情没做好。没有时间充电,没有时间反思总结。加之“政绩”的功利思想,显得比较浮躁,不能坐下来认真地研究教育规律,也不敢去按“规律”办事。教育行政部门也过多地承担了社会责任。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不可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社会系统比如社区、关工委、团委、家长应有的工作不应由学校、教育部门来承担。
(十二)社会、家庭对教育的重视
在德国,除学校外,还有一个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机构:青少年工作局。其职责一是监督社区落实教育法规;二是帮助学校解决学校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举例说,学生在校不写作业或逃学,经学校教育不思悔改者,青少年工作局将出面协助学校做学生家长的工作。这样,学校不至于被几个不学习的学生搞得鸡犬不宁。
整个国度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满高的。由于社会规则的到位,很大程度上人们遵守得不错,比如交通规则、卫生意识、待人接物、女士优先、公共场所不吵闹等等。据当地的同行介绍,大人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识“做给孩子看的”。在他们看来,自己做的错事被孩子看到了,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在德国,我们亲自看见一行人穿越红灯,旁边的小孩就问大人,他为什么要闯红灯。而这个大人被搞得很狼狈。因为,小孩看到的与大人教的不一样。而违规者常常被家长、老师视为最没道德、修养的人。在这种大家都比较自觉遵守规则的社会里,孩子得到的是学校与社会一致的教育,她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步形成。当然,德国也有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学生的吸烟现象、怀孕现象,可能由于法律没过多的限制,在他们眼里,这些都属于正常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校一方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德国同行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我们大致一致,但我们在动员社会、家庭参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德国教育之不足:
2002年元月,教育进展评估组织对世界上几十个发达或不发达国家学生阅读能力的检测中,德国排在倒数第几位。对此,德国同行这样解释:(1)移民子女过多,而这些子女很多德文都没有过关;(2)测试只局限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不能反映德国教育的真实一面。而我们认为可能存在有这么两个方面的原因:
1、教材的难度及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偏少,平时没有考试;
2、计算能力偏弱;
3、每天学生在校时间过短,自觉性强的学生好一点,自觉性差的学生回到家里可能温书的时间不会多;
4、学校对教师没有考核,管理过于松散,全凭教师的自觉性,也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提高;
5、学生中吸烟现象严重,这可能与法律的某些规定有关。
三、感受
为期一月德国之行结束了,它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过去,虽从报刊上也看到过一些文章介绍(经验),但毕竟没有眼见,没有亲历,这次培训,一听专家讲座,二到学校听课,给了我们许多直接的经验。主要体现在:
1、德国同行对教育的认识与实践给了我们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主要有:(1)学校教育的功能的定位;(2)校长的工作责任与权力的定位;(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4)教师的培训工作及要求;(5)社会对教育的支持;(6)不求硬件,只求实用;(7)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8)小班化教学;(9)养成教育。
2、借鉴要符合中国的现状,不要照搬;
虽然德国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但也有许多我们认为不适宜的。如:对教师长年没有考核;学生出了校门基本与学校无关,即使学生犯罪也无关学校的事;课本的知识容量过小,以及小班化教学都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符合校情,千万不能“邯郸学步”,丢了我们自己的长处。
3、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不能仅从某一个层面做,而是整个社会都必须关注的。比如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要改革高考,否则,素质教育永远是一句空话;又比如,学生的分流(不是淘汰),就必须对教育结构从小(学)到大(学)做巨大的调整;还要丞待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否则,学校里教育的行为规则,学生回到家里不如父母的几句话,结果把学生培养成两面人。德国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是德国经济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存在都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中国教育的发展当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合理吸收他们的一些经验,尤其是课堂教育中的一些理念,对于促进我们的素质教育有非常直接的借鉴意义。
四、建议:
通过培训,我们有以下建议:
1、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树立“人”的教育的观念至关重要。
2、积极推进新一轮课改,这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要抓到底,不能仅为了考试,而毁掉学生的身心。
4、上级部门在制定某些条例方面要实事求是。应该将学校建设的重点引导在软件上。
5、学校功能及校长的职责要有明确的定位。学校不能承担不该学校承担的工作,尤其是其他行政部门摊派给学校的工作。对学校的各种评议、考核应有度。
6、教育经费要做到充分有余,不能做到的也要做到逐年增长。
7、制定有关法规,划清意外伤害学校应承担的责任。
8、九年义务教育的模式不能过于单一,借鉴德国分流的做法,建议在初一可做探索、加强一点技能培养、训练,结果可能会比单纯地学文化好一些。
9、高考改革要起到引导基础教育改革的作用。
10、对全社会重教宣传(包括教改)要加大力度。
11、加大对外宣传、联系的力度,尝试办一些中外合作办学体。
12、外语教学在中国入世的环境下要有快速突破。
〔摘要〕 我在德国学习期间教了不同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德国钢琴启蒙教育中的一些利与弊;在回国三年的教学中也接触到一些中国学生,他们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在德国碰到的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简单介绍并分析德国教学法中的几个方面,希望我们能把中国好的一面与德国好的一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而又能使兴趣与规范并存的新的教学模式,为我国音乐的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创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育;培养兴趣;放松;松紧结合;规范
(一)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笼络人心及扩充军队,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们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各封建公国把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并颁布一些学校法令,规定实行初等强迫教育,如德国最大的一个邦国——普鲁士,于1717年和1763年先后两次颁布此类法令,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甚至儿童缺课,也要对其家长加以罚款。从而德国在西欧率先将学校管理权国家化。
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是由路德派倡导和兴办起来的,学校设施一般非常简陋,师资水平也不高,大多由裁缝、鞋匠和退伍士兵担任或兼任。宗教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同时也教一些简易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和体罚。后来,经虔信派努力,这类学校得到较大发展,手工科列入学校课程,直观性原则和学生自主性原则受到重视。另外,班级教学和本族语教学等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实施。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古典文科中学、武士学校和实科中学。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宗教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主要是为了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政府官吏,与劳动人民无关。武士学校则沿袭中世纪骑士教育而来,其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文武官职及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学习的内容较宽泛,但很肤浅。18世纪出现的实科中学则适应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既具普通教育性质,又具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实科中学主要讲授一些接近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用知识,这促进了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科中学曾盛极一时。
此时,德国大学受国家的影响日渐增强,人文主义精神逐渐排斥着欧洲大学传统的中世纪学风。学校增加了新人文主义学科和实用学科。国语授课、教学方法的改进,打破了旧大学沉闷的氛围,给大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此外,这一时期的德国还创办了许多新大学,如圣·尼古拉大学、哈利大学、赫丁根大学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18世纪一19世纪中期
18世纪末德国出现泛爱主义教育运动。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要热爱儿童,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他们重视体育,注重发展人的理性,重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巴西多(也称巴泽多)于1774年在德国东部德绍开办一所泛爱学校,对学生进行免费教育。各地纷纷仿效,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传播。
在这一时期,德国还出现了一场学习发扬古希腊文化的运动,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在他担任公共教育部部长期间,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他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案》,改进和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在中等教育方面,他对文科中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制订新的中学教学计划,减少古典语文的教时数,这些措施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生活(实科中学);在高等教育方面,他建议创办了柏林大学,首次提出“教学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对后来德国教育、科研的发展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然而,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普鲁士反动政府对国民教育事业进行了野蛮地摧残,使德国教育走向倒退。政府命令学校监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接着又削减自然学科,增加古典学科,加重神学课,这些倒行逆施严重地阻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使德国的学校教育倒退了许多年。
(三)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普鲁士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战胜法国,建立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德意志帝国。帝国政府也十分注重利用教育来为其经济、政治服务。德国学校教育始终贯穿着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僧侣主义和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精神,强调学校为国家服务的精神,目的是为了把青年培养成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培养大批效忠的具有初步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及士兵是帝国初等教育的初衷。根据1872年颁布的教育法,德国对6岁儿童实施了为期8年的强迫义务教育,并把初等学校分成初、高两级,每级4年。初级称基础学校,高级称高等国民学校。法令还规定设立为期6年的中间学校,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普通教育和一些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领域方面,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文科中学、文实中学和高级实科学校三种类型。三种学校都注重宗教、德语、德国历史和地理等科目的学习,以培养“德意志精神”。不同之处在于文科中学较为注重古典学科,把拉丁文和希腊文作为课程的中心,现代学科则相形见绌;高级实科学校与之相反,强调现代学科,注重发挥其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优势,完全删除了古典学科;文实中学则介于两者之间,算是一种折中的产物。
德国的大学包括神学、医学、法学和哲学四个学部,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5年。这一时期中,大学内部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课程上强调科学、技术、商业、现代外国语和管理学等;增设科学实验室;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讲座和报告、讨论和练习、调查和实验等。
(四)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后期
1、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一战后,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首先表现在普及强迫义务教育上,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8年(6~14岁),包括4年的基础学校和4年的高等国民学校。中等教育在原有的古典中学、文实中学和实科学校三类传统中学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中学。其中,德意志中学是在基础学校之上,以学习“德意志学科”、“德意志文化”为主的一种中学,带有浓厚的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色彩;而上层建筑中学是建立在国民学校七年制基础上,培养未来统治人才的中学,带有一定的阶级性。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发展较为迅速,大批高等技术学校纷纷成立,大学也成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场所,并实现了自治,这使德国的科技文化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
希特勒上台后实行法西斯专政,教育也走上法西斯化,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向青年不断灌输对领袖的极端个人崇拜。1934年,德国又成立科学、训练和国民教育部,转向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学制上缩短年限,各类中学的学习年限一律减少了一半,增加了“乡村生活年”和“劳动服役”。办学的类型上,重视德意志中学并使之取代文科中学成为主要的中等学校。1938年,德意志中学招收的学生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83.3%。此外,德国还设立了三种特殊学校:希特勒学校、全国政治教育学校和骑士团城堡学校,以专门训练纳粹法西斯大小军政头目。
3、联邦德国的教育
二战结束后,在美、英、法占领区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简称联邦德国。面对教育事业的废墟,联邦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该国的教育事业尽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59年德国教育委员会颁布《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的计划。联邦德国实行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学校教育(4年),期满后进人第五、六2年的“观察期”(相当于初中),再经过指导、“选择”或考试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尤其是1969年成立的全国教育科学部标志着全国统一的教育领导机构在德国已基本形成。
中等教育的学校类型有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三种。主要学校是初等小学课程的继续,教授一些科学知识的基础教育和职业知识的预备教育。实科学校,又称中间学校,主要学习一些实用学科,以便直接参加工作,也可升人中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完全中学就是传统的文科中学,入学时要经严格选拔,还要交纳高额学费,这里的毕业学生一般可以升入大学。
战后德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76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这是二战后德国第一个高等教育方面的权威法案。该法规定,正规高等学校修业年限为4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迟毕业,改变了过去因学生自由选课、自定毕业考试时间、平均修业7年的状况。法案还对大学的任务、入学许可、学校内部人员构成、学校组织和管理、校长的任期、学历的认定等事宜作了规定。这个法案的精神实质是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关键词:欧洲难民危机,“欢迎文化”,“世界公民”,费希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国民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也变得日益频繁。在这一群体中, 难民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焦点。20世纪的难民最早产生于欧洲, 同时欧洲是难民最主要的集中地。尤其是冷战结束后, 大批来自于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难民涌入西欧各国。其结果造成原有难民还未得到及时妥善的安置, 大批新的难民又不断产生, 使得难民问题成为跨世纪的顽疾, 也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一场挑战。难民问题一方面影响接受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 另一方面影响着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 从而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国家政局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失衡、冲突与战争的时而发生、环境的日益恶化, 导致数以百万的避难申请者选择了欧洲, 尤其是西欧与北欧国家作为避难场所, 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欧洲难民问题最终形成。
可以说, 难民问题是欧洲近年来面临的主要问题, 欧盟国家对难民问题的态度各不相同, 如德国对难民敞开大门, 倡导“欢迎文化”。笔者认为德国民众之所以有如此态度, 与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国民教育有着密切联系。
二、德国“欢迎文化”
在难民涌入欧洲的2015年, “欢迎文化” (Willkommenskultur) 一词入选了奥地利“年度词汇”, 但目前仍很难找到这一概念的词源等相关研究资料, 对其定义和内涵亦尚无定论。根据维基百科德语网站上的资料, 这一概念有三层内涵:第一层, 指政治家、企业、教育机构、运动协会与其他组织针对移民的积极态度;第二层, 表达了希望移民被所有他们遇到的人欢迎的愿望;第三层, 指能够促进他者产生对移民的积极态度及在现实生活中为移民的受欢迎感提供基础的所有措施的整体。这一说法显然模糊了所谓“新移民”和“老移民”的界限, 而在德国政府负责处理移民与难民事务的专门机构德国移民局 (BAMF) 官方网站强调, “欢迎文化”仅面向所有合法新移民, “依赖于有吸引力的框架条件欢迎新移民并以认同的态度接纳他们进入社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认同文化” (Anerkennungskultur) 一词越来越多地在公共话语中与“欢迎文化”同时出现, 并称为“欢迎与认同文化” (Willkommens-und Anerkennungskultur) , 这一概念所面向的人群就更复杂, 甚至包括女权主义者、少数民族、同性恋者、长期脱离就业市场的人和没有移民背景的来自闭塞内陆地区的本国人等。德国移民局依此将德国称为欢迎他者的“多元文化的接受社会”。
德国“欢迎文化”由来已久, 在当下欧洲难民危机的背景下因其体现的德国式人文关怀再次引发世人关注, 但我们更要追溯其深厚的历史传承, 进一步深入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 体察其对德国国民教育的发展进而对德国人“世界公民”和“民族国家公民”心态的深远影响。
三、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与国民教育发展
(一) 民族主义
德国由于其政治道路的独特性, 其民族主义的形成也具有相应的独特性, 民族主义概念最早由赫尔德于1774年提出。此后因为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 以及民族主义自身有着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所以各派学者对民族主义的内涵一直争论不休。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状态, 每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的忠诚”。而埃里·凯杜里和厄内斯特·盖尔纳则将民族主义建构为一种学说或原则。我国出版的辞书中多将民族主义定义为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上述观点各有侧重, 但笔者更倾向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强调民族情感, 认同民族文化, 将民族价值位于首位。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 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和教育的发展, 民族主义在西方国家得到传播。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新一代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 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于是产生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二) 费希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是围绕以国家为中心、以民族与民族文化为至上而进行教育的一种思想, 其理论根源为民族主义, 其实践目标为教育的国家化、大众化。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兴起于18世纪的法国, 并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 他从精神入手, 力图发掘出蕴藏与德意志传统、历史和语言中的民族精神, 唤醒沉睡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其民族主义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
费希特认为普法战争普鲁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民族精神颓废, 道德败坏。因此提出实施教育是德意志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他致力于弘扬“理性王国”, 而要建立这样的国家, 一个民族首先必须获得文化素养, 教育水准必须得到提高。费希特认为彻底改造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使德意志民族延续下去的唯一办法。而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激发民族感情, 培养民族道德。在费希特看来, 德意志民族只要恢复民族自信心, 依靠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道德意志, 振作精神, 奋发图强, 就必定能建立一个新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因而国家的根本任务不是保障公民权利, 安排组织生产, 建立国家机器, 而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提高国民的道德品质, 激发爱国之情。他指出:凭借新的教育, 我们要将德国人塑造成一种共同体, 这一共同体将使其所有个体成员受到相同的利益的鼓舞和激励。并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 教育的目的是将精神融入对国家的热爱之中, 因此民族国家是实施新教育的履行者国家要兴办国民教育, 将教育普及于全体国民。并主张把国家的收入集中投入民族教育事业。对于如何实施这种新教育, 费希特主张采用裴斯泰洛齐教育法, 正是由于费希特完善的国民教育理论支撑, 普鲁士的国民教育得以领先于其他国家进而推动德国19世纪末的快速发展。
19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是第斯多惠, 同费希特一样, 第斯多惠同样提倡国家办学。与费希特“全民教育”相比, 他提出的“全人教育”更有进步性, 他批判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 认为在人们身上, 爱人类精神与爱国精神应当密切结合起来, 德国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应是“真正的普鲁士人”, 而应是人, 是公民,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人的自由的发展, 其民族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 德国国民教育
在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主导下, 德国学校历来特别注重德语教学, 把德语当做国民思想和促成国家化的科目, 尤其重视爱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因为公民身份的认同通过语言的一致来实现。一战后, 魏玛共和国先后颁布《魏玛宪法》和《基础学校法》, 作为国民教育制度法律基础。德国的义务教育又是一种“双轨制”的义务教育, 也就是说一部分学生接受12年普遍义务教育, 另一部分学生接受8年普遍义务教育, 再接受4年职业义务教育。而到了纳粹时期, 德国的学校教育全面倒退。各级学校教育的重点并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强调健康身体和品行训练, 以使学生效忠于纳粹政府。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开始两个德国平行发展的时期。在东德, 受前苏联的影响, 学校实行统一学制以取代德国传统的双轨制结构。实施普及十年制中学义务教育和义务的职业教育训练。此后, 东德的教育制度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教育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西德国民教育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 逐步完善, 规定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 强调学制的双轨性应适合于高等劳动分工的德国社会结构, 重视高级中学的选择职能, 激发学生的天赋能力, 使学生最终进入的学校更符合儿童的个性特点。两德统一后, 国民教育以西德教育体制为主, 并加速发展高等教育, 使高等教育实现了普及化。同时注重民主化改革, 重视将学习者从教育对象变成学习主体, 充分发挥学习者自由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发展学习者个性。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民族主义教育思想体现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两种思潮, 德国教育在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摒弃民族中心主义,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世界公民”与“民族国家公民”的统一, 采取了多元化教育策略, 重视国家公民的培养, 一方面要求培养胸怀世界、理解他人的“世界公民”, 一方面又要求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民族国家公民”。由此, 人们不难理解德国社会在2015年至今的难民危机中做出与匈牙利、希腊等国形成鲜明对比的做法———倡导“欢迎文化”, 而德国在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化解危机方面的努力也赢得世界的尊重。
四、小结与启示
德国社会倡导“欢迎文化”, 虽然也存在少数极右翼势力针对难民的暴力排外行径, 但人道主义的“欢迎文化”无疑占据了德国社会的主流。回到本文最初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在德国能够出现“欢迎文化”并被广大民众接受?这其中虽有对二战纳粹暴行的赎罪心理及国家政治经济需求方面的原因, 但国民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国民教育是国家的根本, 德国民众从小接受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国民教育, 这令他们从很大程度上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具有能够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观点, 能够关心他人, 关心人类, 追求平等, 热爱和平, 同时他们肩负德国的责任感, 拥有融合其他民族的信心, 这些正是德国国民教育追求“世界公民”与“民族国家公民”的统一的体现。德国民众已将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 他们的行为不单单代表德国民族,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欢迎文化”是其所接受的国民教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彭正梅.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兆璟, 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玩游戏也要节约子弹
我租住的是一幢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
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坐在电脑前正热火朝天地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关注着“前线”的战况,及时为约翰尼颁布口头嘉奖令。在妈妈的鼓励下,小家伙越战越勇,捷报频传:报告妈妈,我又过了一关!报告妈妈,我换装备了!就在这时,玛丽突然对儿子叫道:“约翰尼将军,请马上停止战斗!”约翰尼马上按下暂停键将游戏定格,扭过头来一脸迷茫地望着妈妈。我也十分不解,只见玛丽脸上毫无笑容、严肃地说:“刚才那架飞机,明明一枚导弹就能将它击落,你为什么要用三枚导弹?你知道一枚导弹的价格是多少?至少300万马克。你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人饿着肚子等待救济?你……”
约翰尼的脸涨得通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眼看就要大哭起来,可妈妈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我连忙说这只是游戏而已,不必那么认真。“打游戏也要节约子弹。”玛丽根本不买我的账,一直到约翰尼低头认错并且写下保证以后打游戏不再浪费时才善罢甘休。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原以為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有段时间,约翰尼对中国的毛笔书法忽然产生了兴趣,天天求我教他写毛笔字。我自然不愿放过这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这天下午我和玛丽带他到一家华人开的书店去买宣纸和毛笔,刚走到街头,就见到一位乞丐蹲在街角正对着约翰尼笑。约翰尼犹豫着掏出口袋里的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把买笔的钱送给这位叔叔。”还没等玛丽说话,我连忙抓住他的小手说:“别这样,约翰尼,这些人都是骗子。”约翰尼疑惑地望了我一眼,轻轻挣脱我的手,继续对母亲说:“妈妈——”还没等他说完,玛丽就微笑着鼓励道:“去吧,约翰尼,你让妈妈感到骄傲。”望着孩子的背影,我将自己在国内的种种被骗经历告诉玛丽。玛丽一直很认真地听着我的话,等我说完了,她对我抱歉地一笑,说:“谢谢你的提醒,但我认为约翰尼的想法应该得到鼓励。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有很多乞丐好吃懒做,专门装出一副可怜相骗取大家的同情,可是如果我们禁止约翰尼这样做,他就会错误地认为人与人之间是自私和冷漠无情的,毕竟,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8点41分
有一次玛丽和我约好礼拜六去市政厅广场玩,临出发时玛丽突然有点急事走不了,只好请我带着约翰尼先走,说好8点41分在市政厅广场东边第二个长椅处会合。我带着约翰尼到广场后,便痛痛快快地到处游玩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看了一下表,8点41分,回头向马路上望去,只见玛丽正一路小跑往这边赶。我心里好笑,干嘛那么着急呢!这不正好嘛!这么想着,也领着约翰尼向第二个长椅走去。这时玛丽也跑到了我们面前,只见她两腮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气喘吁吁地对我们说:“上帝保佑,总算没迟到。”说完抬腕看了一下表。这一看不当紧,只听她“啊”地一声尖叫,我心里一惊,心想难道她有什么重要的事忘记了!正琢磨呢,就见玛丽深深地给我和约翰尼鞠了个躬,充满歉意地说:“真对不起,到底还是迟到了1分钟。”我看了一下表,分针刚刚移到8点42分的位置,心想这有什么呀!不就1分钟嘛!于是就很随意地说:“没关系,一分钟而已。”可是玛丽并不放过自己,仿佛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似的,连声向我们道歉,直到我假装要生气了才罢休。
以前听人说德国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做什么事说好什么时间就什么时间,就像瑞士的钟表一样准。由此看来,果真如此。我突然又想到,玛丽今天的行为绝不是为了教育孩子或故意做给我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习惯性行为,这将会在孩子心中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啊!
约翰尼的劳动节
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下午,约翰尼都要自己带着拖把、抹布等劳动工具在楼道打扫卫生,从不间断。在国内时经常听说欧美国家的孩子为了挣零花钱,常常为自己的父母或别人打工。我以为约翰尼也是如此,可一问才知道约翰尼这样做完全是义务劳动,这让我既惊讶又感到迷惑不解。顺便说一下,约翰尼只有9岁多一点,左脚有点跛。平时空手上下楼都不大方便,拖着重重的劳动工具更是摇摇晃晃举步维艰。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去找玛丽理论,谁知玛丽的一番话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作为母亲她当然最明白儿子行动的不便和劳动的艰难,但决不能去帮他,否则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因为他宁愿自己辛苦些也不愿别人因为他脚跛而可怜自己。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约翰尼因为脚跛,会失去很多优势,因此必须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百折不挠、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打扫卫生的任务还是他自己主动申请的,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还将这两天定为自己的劳动节呢!
玛丽的语气很平淡,可是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中国的那些小皇帝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稍微照顾不周就大吵大闹,很多孩子读到高中了还仍然让父母为自己洗内裤洗袜子,相比之下真是令人既担心又汗颜。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母亲的行为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德国教育讲稿】推荐阅读: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06-26
德国职业教育法律10-18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心得11-01
德国:留学德国的入学申请程序07-21
德国能源转型06-09
德国,企业文化07-02
赴德国学习总结07-02
浅谈德国移民09-23
德国建筑建造规划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