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1

1.知道平均值的平均值和含义。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平均生活数量的问题,提高数学意识的应用。

教师的重点和困难:理解平均的意义,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学辅助/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矩形。

首先,创造情况,引入兴趣

1.谈话介绍:(显示幻灯片老师的书架)

老师:这是老师的书架,让我们来看看。现在我的书架在上层有8本书,在下层有4本书。我想请求我的同学帮我重组他们在每个架子上的许多书。你有什么办法吗?

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健康:上面的书架上8本书,拿下2本上下的书架,现在每本书架上的书多少。

(2)老师操作问:现在每层有几本书吗?(6)

(3)老师:喜欢这样多的少,解决问题,我们给它一个名字:移动更多弥补少。

(4)老师:你有什么办法吗?

健康:上层 在书架上的书和在较低架子上的书被组合在一起并且平均放置在两个书架上,使得每个书架上的书都是同样多的。

老师:像这样给几个不同数量的第一个合并,然后分成相同数量的相同数量,解决问题我们也给它一个名字:

(5)老师:现在在每个架子上的书多少?

健康:一样多。

老师:有几(6)

老师:是我们得到它的方式的数量吗?(或者谁说它怎么能得到这个数字?)

健康:使用方法是增加越来越少。

老师:像这个数字,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平均。

老师:所以6是8和4的平均值。谁再谈论6谁是谁的平均值(Said)

(6)老师:今天,我们来知道这个新朋友的平均数,好吗?(黑板:平均)

二,合作探索,加深理解

1,师:老师增加了一层书架,三层书架有几本书?

在三楼的架子上有三本书。

老师:使用我们刚刚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你可以找到这个 是三个书架上的书的数量的平均值?

老师:请出来一个工具,摆一个钟摆,注意时间一一对应。

把你的想法给你的同伴。(学生活动,老师之旅。)

老师:谁说你的方式。

学生报告:

健康:从8本书出来的2本书的二楼,然后从第一层出来的两本书放在第三层的书上,让它们和每一层一样多。

老师:现在每层都有几本书?

健康:现在每层有五本书。

老师:5是8,4,3的数字?

健康:5是8,4,3的平均值。

老师: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健康:本书的前三层一起,平均分三层。

老师:你能有一个公式来表达吗?

健康:(8 4 3)÷3 = 5(教师板)

老师:8 4 3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除以3? 5什么?

(1)找2-3人报告。

(2)这是什么意思?伴侣谈论对方。

2,分割:这里我们要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课件产生统计)

(1)老师:仔细观察 图表,你得到这些数学信息吗?

健康:小红色收集47矿泉水瓶。小榄收集了33个矿泉水瓶。小梁收集25个矿泉水瓶。小的红色收藏的35矿泉水瓶。

老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健康:这个小队每人收集多少水瓶?

老师:如何找到这个队平均每人收集几瓶矿泉水?

老师:你先想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用公式表达。

学生活动,教师游览。

组织报告:

健康:(47 33 25 35)÷4 =(80×60)÷4 = 140÷4 = 35(s)

A:团队每人平均有35个矿泉水瓶。

老师:观察这个公式,哪一部分反映了哪个部分反映了哪些部分?哪个号码是平均值?

健康:47 33 25 35反映组合,÷4反映点数,35是平均数。

老师:35是这些数字的平均数?

健康:35是47,33,25,35平均。

师: 使用更多的方法是有用的吗?

老师:你怎么不使用这种方法?

健康:数字太糟糕无法操作。

老师:嗯,老师把这个方法放进课件里,我们一起看。(课件,学生经历的转变更麻烦)。

老师总结:似乎学生喜欢相同,用多一点小小的增加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真的很不方便。当我们未来遇到问题时,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2)老师:老师也把平均数统计,请用这个平均值与四个学生实际收集的矿泉水瓶数比一个比率,你发现了什么?(看情况,让学生团体交流)

健康:小红收集数量超过平均水平;小榄和小灯收集的数量小于平均值;小明收集的数量和平均数相同。

老师:这是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矿泉水瓶吗?

健康:不。

教师:它只反映了这套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知识的应用解决问题

老师:似乎学生对平均水平有了更深的理解,然后我有几个问题来测试每个人。1,判断和解释原因

学校篮球队 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李强是一个学校篮球队,他155厘米高,可以吗?(要判断。)谈论你的理由。

为了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我给你提了一个问题。(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超过160厘米高的球员?

老师:似乎有人超过平均身高。然而,由于团队的高度超过平均水平,那么。的The 健康:它必须小于平均身高。

老师:是的。看起来,平均值仅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并不代表每个数据。好了,要探索整理高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河边的小马的问题。

2,有一匹小马过河,但河上没有桥,河有一个标志:平均深度120厘米,请注意安全!小马想:我的身高是140厘米,高于平均深度,就能安全穿越河流。

老师:同学,你是说小马可以安全地过河吗?跟你的同伴谈谈。

学生判断和解释原因。

老师:似乎小马可以安全地过河是不确定的,小马听着你的分析,必须 会小心参与,谢谢学生。

3,在采摘活动中,小明拿起52个苹果,小刚拿起56个苹果,红色和小蓝选了84个苹果,他们拿到每人平均苹果数?(柱合成式)

学生独立结算,集体校正。

第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2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3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具、学具准备:练习本、自制统计图、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准备了8个练习本,想奖给4个上课认真、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指名学生上台)

引导问:老师有8个练习本,奖给4个都很听话的同学,应该怎么奖呢?

8个本子,奖给了4个同学,每人得到了2个,谁能帮老师把这个算式列出来?(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4=2)

在这个算式里8称为什么数?(总数)4称为什么数?(份数)得到的2称为什么数?(每份数,也叫平均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求平均数,大家看看今天学习的与以前学的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平均数

二.探求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是爱卫生、保护环境的小朋友吗?大家看到黑板上,这里是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

(1)出示统计图。

(2)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问:他们收集到的废瓶子是一样多吗?在统计图上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废瓶子一样多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一种:“移多补少”,在统计图上引导学生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去。

二种:列算式,假如没有统计图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平均分给了4个人,再除以4)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14+12+11+13)÷4

=52÷4

=13(个)

“13”在这里也叫什么数?

(4)巩固提问:这里为什么要除以4?

(5)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看他们是平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这样就求出了他们的平均数。

三.巩固提高

1.活动“数小棒,求平均数”

早自习,老师分了不同数量的小棒给每位同学,现在大家拿出小棒,四人一组。

(1)组织学生活动,数一数、算一算,然后求出你们这组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根小棒。

(2)指名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求平均数的。教师板书。

(3)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小结。

2.活动:求平均身高

在小组内测出每个同学的身高,小组长作好记录,然后根据记录要求学生独立求出本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四.全堂小结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学活动课 篇4

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求平均数问题”的数学活动课

作者/朱卫勇

以生活中的数学内容而开设的数学活动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种寓教于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思、寓教于用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现把一节“求平均数问题”的数学活动课简要摘录如下:

活动过程:

1.导入(略)

2.动手操作(说明操作的注意事项)

(1)估算:每个人估算自己或他人的身高和体重各多少,然后与测量后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看看谁估算的最准确。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小组要适当分工,有的负责测量,有的作记录)

3.整理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求出全组的平均体重(身高),一式五份,送给每组一份,送给老师一份。

第四组学生体重情况统计表

4.交流

各组简要汇报求平均数的情况,并说出最高(最重)、最低(最轻)的数据。

5.编求平均数的应用题

以组为单位,根据手中数据把它编成求平均体重(身高)的应用题。

⒍再次交流

各组交流编写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种。

(1)我组有5人,每人体重分别为:35千克、31千克、42千克、39千克、33千克,求我组学生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2)我班有4个学习小组,第一组4人,平均每人体重33.75千克;第二组6人,平均每人体重35千克;第三组6人,平均每人体重33.75千克;第四组有5人,平均每人体重36千克。求我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我班有4个学习小组,第一组4人,体重总和121.5千克;第二组6人,体重总和210千克;第三组6人,体重总和195千克;第四组有5人,体重总和180千克。求我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4)我班有4个学习小组,第一组4人,体重总和121.5千克;第二组6人,体重总和210千克;第三组6人,平均每人体重33.75千克;第四组有5人,平均每人体重36千克。求我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7.小结

(1)教师进行扼要小结:略。

(2)教师介绍测量体重、身高的小常识。

①2~10岁儿童的身高公式:

身高=实足年龄×5+75厘米

②2~12岁儿童的标准体重:

体重=实足年龄×2+8千克

体重超过标准20%为肥胖,大于10%而小于20%为超重

③防止肥胖要做到每天用30分钟进行中速的行走,同时要做到少吃脂肪,多吃菜。

④成人的标准体重公式:

身高-105=( )千克

如,某人身高165厘米,其体重为:

165-105=60(千克)

8.通过此次实际测量体重,并求出全班学生的平均体重的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生1:人家叫我“胖子”,参加体重标准公式所求的数据,我超重10多斤,感到生活上有点不方便,我应该想点办法减减肥。

生2:我有点瘦,今后要逐步做到不挑食。

生3:我学会了测量体重和身高的公式,今后要多注意身体的健康,做到不过胖也不过瘦。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学生会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乒乓球板和球各2付。统计表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1、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师:今天老师想组织同学们进行一场小小的球赛,有没有信心? 生:(有信心)

师:既然是比赛就有比赛规则,请听好:全班同学分成两队,一二2组为甲队;三四2组为

乙队,每队挑选若干名选手来参加拍球比赛。比赛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哪个队拍的

个数多哪个队获胜。(注意:时间到或球离板后都表示结束比赛)

(给10秒时间商量派谁来参加比赛。)

师:好,甲队老师选4名参赛者;乙队老师选5名参赛者。

生:学生选派选手,编号后上台排好队伍。

备注:如果在这里有学生说出人数不同比赛不公正,教师随即提问:那么怎样比才公平呢?

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刚才同学们一致认为求出每一队拍球的平均数是最公平、公正的。

说得一点没错,老师决定采纳同学们的建议。下面我们首先进行拍球比赛。

师:为了节省时间,每次2个选手一起比,另外1名选手和各队的同学们可以一起数数。并

记好所拍的个数。

2、设疑:

师:两个队拍球个数已经公布,可结果还未决定,猜猜看假如你是裁判,你会依据什么来决定哪个队获胜呢?(学生交流,口答――平均数)

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平均数”。)

3、师:为什么用平均数?求出总个数不行吗?平均数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互说回答。因为求平均数公正,又能反映一个队的整体水平)

师:说得真好。边说边板书:公正、代表整体水平

师:怎样来计算平均数呢?谁来说说看?

生:学生说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板书)注意:若出现除不尽可以保留整数。

师:好,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甲队平均每人拍()下,代表甲队整体水平,乙队

平均每人拍()下,代表乙队整体水平。现在老师宣布:本次拍球比赛×队获胜。同学们

你们还有意见吗?

2、联系生活,深化感知

A、出示一组题目: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对下面3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

(2)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小勇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小华身高一定比小勇高。

(3)出示一副图:(图略)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米,小芳身高1.35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不会有什么危险。

B、学生交流看法,并说明理由。1.2米是一个平均水深,深的地方一定比1.2米深,甚至于有2米,而浅的地方一定比1.2米浅。

师:是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

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的吗?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看。

生:汇报。(3-4个学生)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个例子,请看。

三、平均数算法的探究。

(1)出示题目:这是四(4)班同学上学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情况一览表:□ 代表10本。

师: 现在王老师想了解四(4)班同学平均每组借阅图书多少本?

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里交流想法,可以用算式或图示来表示你的想法。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汇报。(选择学生上黑板板演)

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生1:(我是用图来表示的,只要把第2组的一个个框移给第一组1个,再把第3组的一个框移给第4组1个,这样每组都是三个框,就是平

均每组30本。

师:喔,根据图你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你就是就把多的移出来,补到少的里面去。这个过程就是“移多补少”。(板书)

生2:我是用(20+40+40+20)÷4=30(本)我是先求出四组一共借阅的总本数,再除以组数就是每组的平均分。

师:噢,你是先把四个组的总本数合起来再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先合后分”的过程。(板书)大家认可他的想法吗?(生:认可)

生3或生4:我的做法其实与生2一样,(40+20)×2÷4=30(本);60×2÷4=30(本)……

师:这2种方法只是求总数的方法不同,其实也是先求出总数再平均分这也是“先总后分”。

如果出现:(20+40)÷2=30(本)

师:这个算式是谁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由于一、二2组和三、四2组借阅的本数相同,我就先算出一、二2组的平均本数,也就算出了四组的平均本数。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原来这份材料里正好一、二组和三、四组借阅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你算出其中的一半的平均数也就代表了四组的平均数。

★★如果出现:20+(20+20)÷4或20+40÷4 也让学生说说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每组都有20本,就把20本作为标准,再把剩下的40本平均分,得到的商再与20加起来。也是每组30本。

师:他的想法同学们都听清楚了吗?(教师可补充说明)他的意思是:首先选出20为标准,再把比20多的数加起来的和除以4,得到的商与前面的20相加,就是每组的平均本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象这样,几个不相同的数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后分),使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做对的举手。看来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请观察以上每个算式中的平均数的得数,你能发现平均数的值有什么规律吗?

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观察得真仔细,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介于两者之间。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一题。(题略)学生做后评讲。(略)

2、第二题。(可以口答算式不计算)

出示四年级四班高萌同学在作文比赛中的得分情况。

师:你知道评委们是怎样确定她最后得分的吗?

生:先把8个评委的得分加起来,再除以8。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按他们的方法计算,等到学生出现疑惑时,组织学生讨论:

平均数既然具有公正性和代表性,为什么在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

师:计算比赛成绩的特殊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再根据这一特殊要求再计算出高盟同学的最后得分。

3、师:如果让你当评委,你认为王老师这节课能得多少分?

学生商讨后,给老师亮分,你把得分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得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最后得分是多少,请小评委们抓紧时间计算出来。(亮分97)

四、课堂小结:

师:看来得分还挺高的,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什么叫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方法。

求平均数时,首先要求出总数量,再用总数量除以和它对应的总份数;或者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找出基数,再把比基数多的数加起来除以总份数,将商与基数相加,得到平均数。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篇6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从而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保护环境收集空瓶的情境,并通过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再联系中注重数学只是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只是再生活中的作用,比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自己课堂节奏把握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些补充的内容如:增加一个数会对平均数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解读生活中的平均数等等。有待在练习课中进一步展开。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2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同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需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胜利发射的辉煌局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同学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同学对数学、对教师发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同学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突出主体地位,发明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沛尊重同学,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同学,使同学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出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身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同学的主动考虑、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同学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同学自身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同学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溢了骄傲和自豪。

二、尊重个体差别,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同学的差别。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同学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干和喜好的同学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同学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三、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同学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同学经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同学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同学比眼力,猜想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同学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同学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3

《求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在例题教学中,课件出示了“收集矿泉水瓶”的图片,我就问要求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应先求什么?当学生感受到要先求出总数,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导学案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这堂课教学中,也有不足: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意义还比较模糊,在实际习题中的应用还搞不清楚,因此还需要让他们逐步地体会和掌握。计算中正确率不高,应培养孩子认真、细心地良好习惯。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4

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5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认真研究教法,我对“统计中的平均数” 的课尾进行了认真的设计自感效果不错。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平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一堂课下来,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此时学生大脑疲乏,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假如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形式新颖、解法灵活的开放性课尾练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增强注意力、促进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正是这样做了。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6

课一开始,我用学生熟悉的跳绳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都参与体验、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由此情境提出学生最关心的谁是“冠军队”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中找出合理的评价方式,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探索新知时,媒体出示P42页例1的统计图,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反馈时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数字11上,问: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教师继续把线往外移,移到数字12上,问: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4上,问: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5上,问: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这根线该移到哪个数字上最合适呢?谁能把我们这种移动的方法取一个名字呢?回答后再通过直观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使学生对平均数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环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理解平均数含义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在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这节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大课间活动的“跳跳球”比赛入手,激起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跳跳球”的比赛中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引出了“平均数”,使学生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平均数迫切需要。在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得出了求平均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且学生自己道出了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使学生感悟到平均数的可比性。通过举生活中的平均数例子,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算出小组平均身高后,让学生继续挖掘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新问题“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让学生估算再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辨析,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数学交流”的能力,通过三种情境的辨析进一步深化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改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学生在“跳跳球”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设计小马过河的情境:小马过河,小马身高1.6米,河的平均水深是1.5米,小马能过这条河吗?这一情境使孩子在争论通过对“平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结论“小马不能过这条小河”,从中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

三、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

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当学生看到在严重缺水地区三口之嫁平均每月用水量约为280千克,与林沂三口之家平均每月用水量是23吨进行比较谈感受时,学生第一反映是“节约水源”,从一组数据比较中使孩子们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

四、自主评价巧妙总结

通过给这节课打分及计算平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再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同时为课堂小结做好了巧妙的预设,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遗憾之处

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不够深入,例如课堂上不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前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8

《求平均数》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在实践中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在其中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同时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所熟悉、感兴趣的素材组织教学,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适当地调整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较学目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收集矿泉水瓶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当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时候,便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恰当引导,能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9

在教学求平均数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想的: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套圈游戏导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例题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的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我并没有着急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0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合理并充分地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首先通过创设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子让学生让学生看到平均分和求平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接着是对主题图的观察、讨论,在学生说出“移多补少”方法的时候,我紧接着提出13是他们实际收集的结果么,进一步强化求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并得出平均每人收集的3个相当于把我们组收集的矿泉水平均份,在用计算的方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更好!创设合适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有合适的情境对于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和促进思维的发展,的确是个很关键的。

二、口算、估算、笔算相结合

教学例1时,我忽略了“估算“这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在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后,我直接引入了新的教学,应该在这里要学生们想一想:平均数会大于15吗?会小于11吗?那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呢?先确定平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就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后面的练习中虽然也让学生先估一估,但重视不够,因此在后来的作业中学生出现了求出的平均数计算超出所给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时也不知道是错了。因此强化估算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查。!

现在《课标》越来越注重口算、估算、笔算三者的结合,口算能力时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发展。所以我们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口算和估算技能的发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多次经历口算和估算的过程,形成相关的技能。教学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这样更有助于笔算的教学。口算和估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也是口算和估算的一种应用。

三、在生活中体验平均数,并从平均数的数量中得到信息

让学生经历求平均体重的活动,经历测量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获得信息这个过程。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数据求3人平均体重,求2人平均体重,再求5人平均体重,这样可以在活动中加强巩固练习。我十分注意在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练习的设计注意了现实性,联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根据求出的各项平均数和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和统计的知识,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把平均数引进平时的日常生活,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理解数学就在来源于生活,数学问题就在身边,我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了很多关于平均数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平均数用途这么大,国家大事中也离不了它。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1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平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平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平均数的练习: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平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平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多?哪些比平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近,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习。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 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平、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学后记:第一题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下水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深水区可能会超过145厘米。由此强调,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中间。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2

《求复杂的平均数》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解题方法,实现知识迁移上有较多的关注。教学中本着立足生活数学的角度,上好师生、生生互动的学生课堂为目标,设计并认真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1、师生、生生讲的互动交流及互动评价比较充分。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全班讨论交流得出简便的算法,优化了算法;并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能够引导学生间、小组间的针对性评价,同时比较注重对于各类学生的不同评价。

2、活用并改用了教材。在问题情境不变的前提下,将情景图中的信息,有小教练的红、蓝运动员的22名队员,均变为12人,但是平均数依然与课本一致人。这样的改用给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计算较快了,并且能够进行更为充分的比较和交流。

3、有效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落实到位。合作有较严谨的要求,探究方法、计算(有分工、合作)。本节课中共进行了两次小组合作,分别是探究红队队员的平均升高和从学生的体重、身高、年龄等项目中选一项计算出组内同学该项目的平均数,两次活动都是比较顺利的。其中第一次合作探究算法、合作计算、交流;第二次合作全员参与性强,选择项目、各成员交流、收集数据,进行计算。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重统计过程化、活动化、生活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学的有用性。

4、分层练习的设计题型丰富(填一填、判一判、选一选、算一算),生活化较强,学生的练习效果理想。不足之处是:

1、前面探究、尝试及交流时间充分,以至于分层练习的处理时间不够充分,有前松后紧的现象。

2、在解决生活问题的练习中C类学生出错较多,原因理解能力较差,需进行针对性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以后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综合法与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应作出更多的努力。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3

平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平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再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习近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联系实际三年级(一班)和三年级(二班)学生比身高,引出一个结论:“因为一班的王竟全比咱班的路飞高,所以一班学生的身高比二班学生的身高高。”让学生判断这个结论对吗?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认为两班学生比身高是跟每个学生都有关系,要看整体,不能只看王竟全和路飞两个人。我又追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有的学生回答把两个班所有学生的身高相加再进行比较。后又发现我设计的两班人数不同,这样比整体不合理。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光看王竟全和路飞两个人的身高来比两班的身高,都不能比出哪个班学生的身高高一些,怎么办呢?看来要找一个新的标准,再进行比较。这个新标准就是“平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比身高”导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三年级(一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42厘米,(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4厘米,一班的王竟全一定比二班的路飞矮,你认为对吗”的讨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平均身高”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4

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

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

第二次平均枝数时,我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这样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于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我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以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5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求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篇7

求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学习前,我先让学生课前统计出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单位cm)与体重(单位kg),做出统计表;课堂上再提出问题:比较两个不同小组人数的体重统计表,哪组同学的整体体重轻一些?学生会凭着自己原有的经验和判断,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

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就是“移多补少”,确定平均数的区间范围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再根据教学中收集矿泉水瓶的教学挂图实际操作,配以磁性黑板演示,突出平均数“移少补多”的简明、直观;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摆法、算法,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求平均个数就=总个数÷人数”。

在解决完例1以后,让学生再回到比较小组体重或身高的问题中,就能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正确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先确定平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练习的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学生通过例1的学习,还可以分组总结出“求平均体重=总体重÷人数”,“平均身高=总身高÷人数”等,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的方法,分组合作,再用算的方法来完成,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1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欲,提出问题

师:体育课上,同学们在进行套圈比赛,一起来看看。比赛分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规定每人套15个圈。

师:(出示前三轮比赛成绩)这是前三轮比赛的结果,你觉得哪组套得更准些?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比赛继续进行。(课件继续出示)现在哪个组套得更准些呢?(„„)我觉得女生组套得更准些。因为她们套中的个数多呀!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由于人数不相等,这次比套中的总个数就显得不公平。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呢?(比每人套中的个数)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师(出示男生套圈统计图):不计算,你认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小组里互相讨论讨论

2、移多补少,平均数的意义。

师:指名汇报,显示移多补少的过程,结果: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这里的“7”是什么意思?是指“王宇”套中的个数吗?

师:道理讲得很清楚。

(2)师:下面请大家自己算一算女生组的平均数 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10+4+7+5+4=30(个))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指着30)30个表示什么? 师:(指板书)为什么这里用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师:解释得真好。

师:同学们,在这次比赛中,两个组的人数不同,实际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相同,看哪一组套得准,我们比的是什么?(指板书的课题)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现在的先求和再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师:这样的方法你都会了吗?

三、拓展练习,深入理解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刚刚学习的方法,得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交流

指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

2、刚才我们知道了,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师出示如下三张纸条,如图9)师:老师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这三张纸条的平均长度大约是10厘米。不计算,你能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大概地判断一下,老师的这一估计对吗? 生:我觉得不对。因为第二张纸条比10厘米只长了2厘米,而另两张纸条比10厘米一共短了5厘米,不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长度不可能是10厘米。

师:照你看来,它们的平均长度会比10厘米长还是短? 生:

师:它们的平均长度到底是多少,还是赶紧口算一下吧。

指名汇报

师:老师想把第三条纸条变一变。你觉得,当把它变成多少的时候,它们的平均数是10?(11)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觉得,当把它变成多少的时候,它们的平均数是8?(5)你是怎么想的?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米。小明的选择是安全的。冬冬呢?这里的“平均水深110厘米”什么意思?(生:„„)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5、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如果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这不,前两天,老师从网上了解了这么一份资料: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平均寿命约为72岁;女性约为78岁

师:可别小看这一数据哦。10年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69岁。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 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高兴喽。可是,一位71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你们懂不懂平均数?那你们打算怎么劝劝他? 师:想了解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吗?有谁愿意大胆地猜猜看?

(师呈现相关资料: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8岁)师:发现了什么? 生: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

师: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 生:不一定!生: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 教学反思 篇9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例如,跟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平均分问题。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四(1)班有30人,数学月测试总分是2496,四(4)班有35人,数学月测试总分2687。问通过以上信息哪个班成绩好?为什么?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经历、感悟到了求平均数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这一点我深感欣慰,孩子们在自学的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比起以前单纯地教给孩子们解题方法,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平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小河游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深入地投入,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深入地投入,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平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小河游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10

答方法;掌握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应用题。

1.教师在黑板上并列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4题和第5题。

请两位学生读题后,分别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全班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集体订正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第4题和第5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为什么这两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

2.教师先出示题目:同学们抬水浇树。三年级浇45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浇lo棵,五年级浇的棵数等于四年级的2倍。五年级浇树多少棵?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接着,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6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并且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一题与上面一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

题是两步应用题,下面一题是三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这一册所学习的三步应用题都是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把两步应用题改编成三步应用题主要有2种方法:增加条件、改变条件的叙述方式、改变问题。第6题是从上面的两步题改变问题而变来的。现在,大家试一试用另外两种方法把上面的两步题改编成三步题。

鼓励学生改编题,集体订正所改编的题。

3.做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集体订正。

二、整理和复习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默读第7题,理解题意。(教师也可用小黑板出示这一题。)然后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个格代表多少千克?

哪个年级采的最多?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采多少千克?

然后,让学生自己做第(3)、(4)小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这一题里,求平均数的算式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根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填写之前,教师提问:

下面的统计表是统计什么的?每个格里要填什么?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上一篇:作文教案:开学的日子(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下一篇:有付出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