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警示训诫防线的实践探索(精选2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构筑警示训诫防线,加大源头治理腐败的力度,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反腐倡廉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对于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一、充分认识建立警示训诫防线的现实意义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坚持创新精神,依靠体制、机制和制度解决腐败问题。因此建立警示训诫防线势在必行。
第一,建立警示训诫防线的客观必然性
近年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严厉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和违纪违法行为,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实践证明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广泛领域,腐败滋生蔓延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腐败问题仍然呈现出易发高发的走向。表现在,一方面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腐败分子“前仆后继”;一方面廉政措施不断出台,另一方面腐败问题防不胜防;一方面反腐败声势有增无减,另一方面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等等,这些都表明反腐败任务相当艰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分配形式多元化,新旧体制转换更替,利益格局的调整,职业角色的不断变化等,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评判是非的标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廉政建设中,思想道德防线的调控作用非常有限,难以约束从政行为,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廉洁自律的诸多规定,缺乏刚性制裁和量化约束,在落实效果上折扣很大。从披露的大量案件分析,腐败分子并非一夜之间形成。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虽然是极少数,但是通过权力想捞到好处的并非少数,这就说明了有相当一部分不正之风和有腐败行为的人游离在思想道德和法纪防线之间,对于这些人如果采取组织监管措施,就能切断滑向腐败的通道,可以及时挽救教育一大批干部。现在查处的腐败案件涉及人员越来越多,职级越来越高,犯罪金额越来越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上的漏洞,就是对领导干部监管不力。有些领导干部处于监督的空档,当其犯了错误之后,很快越过思想道德防线,直接涉及法纪防线。从惩处方面来讲,只有把腐败分子控制到最小最少的范围,这样打击才有力,才能解决防不胜防,查不胜查,法不责众的问题。因此,犹如军事阵地的防御工事一样,必须强化反腐败的防范机制,在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再构筑一道警示训诫防线。这样就能够健全和完善反腐败的监管体系,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目的。
第二,建立警示训诫防线的理论科学性
构筑警示训诫防线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时代前沿,从反腐倡廉工作的大局着眼,在对新时期腐败问题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对反腐败的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
构筑警示训诫防线是源头治腐的机制创新。警示训诫防线主要是立足于监督,借助组织督察、训导的外力,解决党员干部腐败的可能性问题,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思想道德防线主要是依靠个人内省的自我调控,使其不愿腐败。党纪国法防线主要是依靠执法执纪机关的强制约束,使其不敢腐败。但游离于这两道防线之间的一般性违规违纪问题和腐败现象,却没有很好的措施进行监管,形成了反腐败工作的空档,使一些跨越了思想道德防线的人,直奔党纪国法防线甚至走上犯罪之路。这些客观现实表明,在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再建立一道防线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党员干部不能腐败的问题。
构筑警示训诫防线是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纪检监察工作来说,要用发展的标准判断是非,大力支持党员干部改革创业。对于改革中被诬陷的,要理直气壮地加以保护,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改革中失误的,要通过警示训诫手段,帮助其汲取教训,保护他们的改革积极性;对于钻改革空子,搞不正之风的,要进行警示训诫,打招呼、作提醒、限期改正;对于侵害群众利益捞取好处但够不上纪律处分的,要通过警示训诫,防止严重违纪行为的发生;对于初露的腐败现象,要及时亮“红灯”,够不上纪律处分的,要通过警示训诫给以组织处理。
构筑警示训诫防线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反腐倡廉工作主要是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要把一般性腐败现象和严重的腐败行为区别开来,把轻微违纪的党员干部和腐败分子区别开来,团结和教育大多数党员干部同极少数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警示训诫防线的构筑,正是通过组织集体防御措施,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保护,着力解决事后惩处多、事前监督少的问题,及时警示一部分人不犯错误,强行遏制一部分人少犯错误,着力挽救一部分犯了错误的人改正错误。从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趋利避害,拒腐败而保廉洁。不断维护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建立警示训诫防线的实践可行性
警示训诫防线的建立,具有理论依据、实践经验和法律法规的保障。首先是构筑警示训诫防线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整风时期,从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对犯错误的干部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就加强党的建设对党员干部教育时指出:“当党员初次违背自己的义务的时候,及时地给予批评和教育,常常可以帮助他人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或者不使小错误发展为大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轻易地给予纪律处分,是不正确的。”江泽民同志针对新的历史时期反腐倡廉的实际现状,他曾经讲到:“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主要是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有一般不正之风问题的人,主要是进行批评教育,本人主动检查了,改正了,就好;对拒绝接受教育,不作改正的,要给予必要的党纪政纪处分”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对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关心爱护的态度,体现了教育为主,防范在先的思想,这些重要思想是构筑警示训诫防线的理论基础,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其次是构筑警示训诫防线具有实践经验。近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警示教育、提醒教育等活动,也实行了打招呼、作提醒、限期改正的诫勉谈话、任前提出要求的廉政谈话、针对反映问题询问情况的信访约谈等制度,又曾经对一些轻微违规违纪但够不上纪律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过责令辞职、调离岗位、免职、停职检查等组织处理。这些方法措施都为构筑警示训诫防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再就是构筑警示训诫防线具有法律法规保障。除了《党章》和《纪律处分条例》之外,1993年以来,中央纪委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归纳起来共有88个“不准”,也就是廉洁从政纪律;同时,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特别是《行政监察法》为监督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供了法律武器;再加上一些相关的《条例》、《规则》和政策作为补充,所有这些都为警示训诫防线的构筑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
二、努力把握警示训诫防线的本质属性
警示训诫防线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纪检监察机关为主体,以有关纪律、法规为依据,运用警示训诫等方式,依照一定的程序,对特定对象偏离纪律规范的反映、苗头或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的一种组织监管和预警挽救机制。
第一,警示训诫防线的主要特征
警示训诫防线的特征体现在主体、客体、依据、手段等方面。一是警示训诫主体的法定性。对偏离纪律规范的对象进行警示训诫,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法定职责。《党章》规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工作应当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警示训诫防线本身是一种组织监督机制,更是一种教育挽救机制,也是一种预警机制。因此,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主体具有法定性。而且这一主体只能是组织,不能是个人。二是警示训诫客体的特定性。警示训诫的对象是特定的个人或组织。所谓特定,就是将有违规违纪苗头或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已经有轻微违规违纪行为,但可不给予纪律处分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党政组织作为对象。三是警示训诫依据的多元性。警示训诫依据的纪律和法规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单一的。包括党的纪律、行政纪律、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四是警示训诫手段的强制性。警示训诫是一种组织措施,它不是建立在被警示训诫者自愿的基础上,不管警示训诫对象是否愿意,警示训诫都必须进行。
第二,警示训诫防线的基本功能
警示训诫防线是一道组织监管防线,它是思想道德防线的延伸,党纪国法防线的前移,在反腐败三道防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腐败现象的滋生具有预警功能。警示训诫防线立足监管,重在预防,通过督察、训示、疏导、纠正等措施挽救干部、促进廉洁,借助组织监督的外力,解决党员干部腐败的机会问题,令其不能腐败。把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给可能犯错误的干部以警示,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二是对腐败行为的发展具有遏制功能。目前,一般性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相对比较多,腐败分子相对比较少;不正之风和不廉洁行为比较多,严重的腐败问题比较少;工作中因改革失误出错、超限越线的比较多,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者比较少。腐败现象和一般性违规违纪行为的大量出现,从客观上反映出对党员干部组织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事物的量变现象不及时遏制和纠正,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那么一般性的问题就会发展为严重性的问题,轻微违规违纪就会发展为违法犯罪,犯有小错误的党员干部就有可能蜕变为腐败分子。警示训诫防线的构筑和形成,能够有效的发挥遏制作用,从而教育、挽救和保护大多数党员和干部。
三是对产生腐败的漏洞具有改进功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很多工作都需要在探索中前进,所以有的同志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对此要作具体的分析,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立足于教育挽救,而不能简单的采取惩处的办法,一处了之。警示训诫防线的构筑,着眼预防,注重调节,强化监督,积极保护。有效督催有关党员干部和党政组织吸取教训,克服不足,发扬成绩,改正错误。
四是对滥用权力或可能滥用权力具有制衡功能。腐败就是某种公共权力的蜕化和变质。腐败问题的根本特征是以权谋私。只有拥有了权力,才有可能滥用权力。腐败和反腐败的斗争,从实质上讲就是滥用权力与制衡权力的斗争。警示训诫防线是对掌握各种权力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及党政组织的组织监管和预警挽救机制。通过强制性的组织措施,对滥用权力或可能滥用权力具有一定的制衡约束作用。
第三,警示训诫防线与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的关系
从警示训诫防线的特征和功能看,它与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思想道德防线立足于教育,警示训诫防线立足于监管,党纪国法防线立足于查处,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互相作用缺一不可,从而构成了有机统一的反腐监督防范体系。思想道德防线是一种自警、自省的自律机制,主要依靠自控力,约束个人行为,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监督。警示训诫防线则是一种对特定对象进行督察、疏导、训示、纠正的他律机制,主要依靠外力推动,是监督主体对被监督者的限制性活动,主要是针对有轻微违纪苗头或行为的人和组织,重在纠偏和挽救干部,是限定范围的具体直接的监督。警示训诫防线是对思想道德防线的深化,又是对党纪国法防线的前移,二者功能兼而有之。党纪国法防线是一种严厉的惩处手段,主要是对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人和组织的处置,是纪律处分或法律处罚。党纪国法防线重在惩处震摄,是事后的惩戒性监督。总之,只有三者互相配合,互为作用,才能发挥综合治理腐败防御体系的作用。
三、进一步明确警示训诫防线的内在要求
建立警示训诫防线旨在:加强制度监管,治理腐败现象;实行训诫督察,挽救失足干部;规范从政行为;促进源头治腐。因此,按照警示训诫防线的内在要求,必须明确工作思路,遵循基本原则,采取有效方法,保证取得预想的良好效果。
第一,警示训诫的思路。警示训诫的工作思路有四个方面:一是突出以人为本思想,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现代化,关键在人,尤其是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构筑警示训诫防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党员干部,通过对党员干部的训示和教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树立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意识,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远保持奋发向上、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貌。二是突出以防为先思想,遏制腐败滋生蔓延。要落实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组织措施,加大监督力度,着力事前防范,重点解决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督促整章建制,提早堵塞漏洞,防止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遏制腐败行为扩展。三是突出以纠为主思想,端正党员干部从政行为。要对党员、干部偏离纪律法规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以避免给党和国家造成更大损失,防止党员干部犯更大的错误。教育引导党员和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四是突出以廉为基思想,强化权力监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因此,要把权力监督作为警示训诫防线中制衡约束的重中之重,督察、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预防和治理公权私用和无限权力的问题。
第二,警示训诫的原则。警示训诫应坚持四条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吃透各方面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先入为主,不能偏听偏信,要实事求是地确定警示训诫对象,客观公正地提出处理意见。二是坚持组织处理和教育挽救相结合的原则。对有轻微违规违纪行为但可不给纪律处分的党员干部,要根据本人所犯错误的事实、认识错误的态度以及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等要素,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同时要给予犯错误的党员干部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可处理可不处理的就不要处理,可轻处的就不重处。既要反对“不教而诛”,又要反对“教育万能”,真正把处理与教育、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警示训诫涉及到对人的处理,必须依靠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对一些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委和政府请示汇报,对于疑难问题要及时提请党委和政府帮助解决。同时要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检举揭发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及时发现问题线索,排除人情风、关系网的干扰。四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警示训诫防线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体制创新和实践探索,对这一新事物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认真调查研究,汲取实践中的经验,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探讨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创造新机制,真正使警示训诫防线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反映规律性,更具实效性。
第三,进行警示训诫的方法。警示训诫的方法有以下三点:一是在训诫形式上要“面对面”。警示训诫不同于案件调查“背靠背”的单线进行,而必须面对面的接触,要求训诫对象必须实事求是,讲清问题,说明原因,并做出整改承诺,做到“当面锣、对面鼓”,“一是一、二是二”。作为训诫对象,不能向组织说假话,防止遮遮掩掩,回避主要问题。作为组织,对于苗头性的问题要进行提醒,对于倾向性的问题要批评指出,对一般性的问题要限期改正。必须坚持原则,不能当老好人,不能讲情面,不能和稀泥。二是在思想感情上要“心连心”。警示训诫本身就是对干部爱护和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党组织和被训诫对象要在感情上沟通,本着与人为善,正确引导的方法,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搞成“空对空”,“两张皮”。使其既要思想重视,态度诚恳,积极配合,又要克服满不在乎、大而化之的现象,还要防止产生疑意,存有抵触情绪。总之要讲真话,讲实话,讲清问题,分清是非,知错就改。三是在解决问题上要“实打实”。警示训诫必须把落脚点放在解决存在的问题上,经过警示训诫,使受训诫者要心悦诚服,痛改前非,拿出整改方案,注重实际行动,该补救的补救,该检讨的检讨,狠抓整改落实。在整改期间,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要跟踪检查。警示训诫对象不要隐瞒问题,欺骗组织;不要敷衍应付,搞小动作;不要知错不改,变本加厉。否则,如有群众再次举报,一经组织发现,必须加重处理。对确需进行组织处理的,有关职能部门要互相协作,各司其职,认真落实警示训诫的组织处理措施。
四、不断完善警示训诫防线的运作模式
建立警示训诫防线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严,标准高。因此,要在内容上明确,程序上严密,运行上循规,制度上健全,组织上保证,这样才能使之有规范性、操作性、持久性。
第一,训诫内容
警示训诫在各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地市为县处级以上干部;县区为科级干部)中进行。警示训诫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方面:①超出了思想道德范畴的约束,轻微违规违纪可不给予纪律处分的问题;②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较大的问题;③虽未违规违纪,但属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④工作中的过失或掌握政策上的失误问题;⑤不认真履行职责,影响到所在地区和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问题;⑥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或较大损失可不给予纪律处分的问题;⑦错误情节轻微的组织行为和行政行为;⑧其他需要警示训诫的问题。第二,操作程序
一是搜集线索。通过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执法监察、纠风等部门以及平时监督监察、案件检查等渠道获取警示训诫的信息和线索;从审计、财政、司法等执纪执法部门搜集线索;各级领导通过平时掌握和了解向纪检监察机关及组织人事部门反馈的信息和线索;从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中获取的信息和线索。
二是确定对象。根据获取的线索,经过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事实依据,然后经纪检监察机关研究讨论,确定警示训诫对象。警示训诫对象确定之后,由纪检监察机关给其发出警示训诫通知单。
三是训诫纠正。训诫的形式有以下五种:①警示训诫谈话;②信访约谈;③廉政谈话;④诫勉谈话;⑤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与警示训诫对象进行谈话,批评教育,纠正错误,并形成记录。
四是组织处理。组织处理的类型分为以下七种:①通报批评;②待岗培训;③调离岗位;④改任非领导职务;⑤停职检查;⑥免职;⑦责令辞职等。对需要进行组织处理的警示训诫对象,由纪检监察机关提出处理意见,书面建议组织人事部门,经党委、政府同意后实施。
第三,结果运用
1、把警示训诫的谈话记录及组织处理相关文件存入个人档案。
2、规定时限,督促警示训诫对象进行整改,整改时间为三个月至半年。整改期满后,要跟踪考核。
3、警示训诫对象在当年不能参与评选先进,不能享受各类奖励工资,不得提拔重用。
4、给予改任非领导职务、责令辞职或免职处理的警示训诫对象,两年内不得重新担任领导职务。
第四,制度保障
一是各级党委制定《警示训诫工作机构设置意见》,明确警示训诫工作机构的职责权限和任务要求,保障警示训诫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要建立由党委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警示训诫工作领导机构,并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设立警示训诫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制定《警示训诫工作实施办法》。要明确规定警示训诫工作的基本原则、范围对象、方法措施、运作程序、时限要求和处置办法,形成一套结构合理,程序严密,手段具体,易于操作的刚性细则。从而使警示训诫工作规范运作,便于落实。
三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制定《警示训诫工作结果运用规定》,明确结果运用的具体要求、执法主体和责任,并坚持跟踪检查,注重抓好警示训诫各项措施的落实,保证警示训诫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
四是由纪检监察机关制定《警示训诫工作纪律规定》。警示训诫对象具有特定性,警示训诫工作具有强制性,必须以严格的纪律保障其运行的严肃性。不能用警示训诫代替纪律处分和法纪处理;防止将警示训诫机制混同于一般性的警示教育、提醒教育活动;避免因事实证据不足,使党员干部不能心悦诚服;防止因流于形式而降低警示训诫的约束力;防止因随意扩大对象范围而影响警示训诫的针对性。
第五,组织领导
开展警示教育规范执法行为
为了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路政执法队伍整体形象。我队于2011 年4月29日,开展了由大队长刘晓峰主持的警示教育活动,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大队长刘晓峰同志通报了几起路政管理工作方面出现的腐败案例,尤其是在超限治理工作中,因为工作中违规操作失去了工作,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的执法人员。使我们从思想深处受到极大触动,对他们犯罪道路的过程、原因以及教训进行了反思。我们应该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剖析,认真思考,扪心自问:作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应该怎么做?我们的工作是否尽职尽责、符合要求?我们应好好利用这样的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在学习、工作中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最后,他强调:我们要警钟长鸣,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严格自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为路政管理的和谐稳定发展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构筑警示训诫防线的实践探索】推荐阅读:
开展警示教育构筑思想防线11-16
弘扬廉政文化 构筑拒腐防线范文10-04
警示训诫讲稿11-30
警示教育片防线观后感12-23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06-07
构筑06-23
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优势的思考10-11
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的定位和构筑策略11-08
什么是建筑物和构筑物10-31
花圃的警示语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