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精选5篇)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篇1

魏仁杰

“不忘初心”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说:“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这里的初心,就是本意的意思。这个“初心”与传统文化中的“赤子之心”相近。

唐开成五年三月(公元840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白居易请人画了一幅《弥勒上生兜率陀天图》,并作《画弥勒上生帧记》,表达自己深感老病之苦、来日不多时,追求永远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上生兜率净土并随同弥勒下降人间净土的强烈愿望。

“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初心”,在这里作为佛教语,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初心是菩萨修行的开始,觉悟成佛是菩萨修行的结果,初心与正果是密不可分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一些类似意思也常见于《华严经》的部分经文。白居易这句话的意思是:时刻保持初心,就能实现本来的愿望,修成正果。

“不忘初心”,最通俗的解释是:当初为什么出发?想要到哪里去?不要忘记你最初时候的理想信念。不管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还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都提醒人们,不要迷失最初的目标,坚持不懈,才能有始有终地达到目标。

2016年以来,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不忘初心”这个话题。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究竟是什么呢?党章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初心就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

一、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自己的初心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一次次地归于失败。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7年和1919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使得中国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在认识到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同时,也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按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式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同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道路。中国的早期共产主义者经过艰苦的努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特别是接受了列宁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党的一大以前,全国各 地成立了许多共产主义小组,许多共产主义者围绕建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为榜样来建党这个问题上,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为党的一大制定和通过的纲领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1年7月,党的一大的召开和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我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酝酿、筹划、起草和研讨党纲、党章。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蔡和森、邓中夏、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对党的一大纲领的形成做出过贡献。

这些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建立党组织首先就要有一个正式的组织章程。而要制定这样一个章程,就必须在党的性质和建党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统一思想,并在实践中通过逐渐积累经验而不断修改和完善。为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注重传播唯物史观。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首先介绍了唯物史观,后来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认为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李达则通过翻译和论著来介绍和阐释唯物史观。蔡和森在与毛泽东探讨建党指导思想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毛泽东赞同他的观点,并明确提出“唯物史观为吾党哲学的根据”,并强调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趋赴。

与此同时,围绕着制定党的一大纲领问题,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及其成员之间曾产生过意见分歧和观点争论。蔡和森在1920年8月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中主张:党的组织为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 极觉悟有组织的分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毛泽东在回信中说蔡和森的看法见地极当,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党的一大前夕,陈独秀也就建党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主张党绝对命令党员,党员应当信仰共产主义,党应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党员要服从纪律,确定共产党应该是民主集权制。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制定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和任务,并以此作为衡量人们对宣言的态度,作为接收新党员的标准。同时,北京共产主义小组讨论党纲时,却有几个无政府主义者因不赞成无产阶级专政而退出了小组。1921年初,广东的共产主义小组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严酷的斗争实践表明,是否承认党纲,特别是是否赞同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根本区别。为了在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形成共识,李达和蔡和森等人还通过《共产党》月刊等刊物,系统介绍和宣传列宁的建党学说,介绍俄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建党经验,使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进一步了解共产党的性质、组织结构和基本特点,使他们对共产党的认识更加明确。

这些情况表明,在党的一大纲领正式提出之前,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在思考和探讨制定党的纲领的一些重要原则,在分歧和矛盾的争论过程中,逐渐统一了思想——共产党应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严密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而为党的一大纲领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一大纲领第一条规定: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一大纲领对党的性质和名称的确定不是偶然的,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的必然结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恩格斯首先使用“共产党”这一名称。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斗争中,也始终坚持应把自己的党叫做“共 产党”。1920年4月,第三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来华,会见了中国当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通过会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加了解了俄国共产党,在“走俄国人的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1921年7月,在第三国际代表的参加和帮助下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将党的名称确定为“中国共产党”,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问题,实际上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它还规定了党的纲领,包括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消灭阶级的阶级斗争目的;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联合第三国际。这些规定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党对现存的剥削阶级私有制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态度和革命精神,表明了要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奋斗目标,也划清了中国共产党同其他类型政党的界限。

党的一大纲领以明确的语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思想和原则。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旗帜鲜明地把宣传共产主义作为党的“首要政策”和奋斗目标,并且坚持用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确定了党的组织的原则和纪律,从而划清了中国共产党同资产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政治派别之间的原则界限,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松散的学术团体,而是一个目标明确、组织严密的无产阶级政党,这在建党初期是非常可贵的。它对于在当时无政府主义泛滥的情况下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把党建设成为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战斗力很强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之急先锋”。

党的七大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上以党章的形式规定党的性质。七大党章总纲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它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这是在党的历史上以党章的形式第一次规定党的性质,是民主革命时期对党的性质的表述,为党内外判断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明了方向。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首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大党章总纲上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收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党章的条文中又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这是七大修改的党章的一个最大的历史特点。它准确地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以及不可怀疑和动摇的指导地位,从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划清了界限,是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作出的最 大的历史性贡献。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创造性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指出:“‘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 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党领导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五、进入新时代、完成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将不忘马列主义初心,牢记共产主义使命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就坚持马克思主义,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篇2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5年的艰难困苦、英勇奋斗之路,无数先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今天的党员,如果忘却了初心,停步不前。那么,党的事业必然会半途而废,甚或是前功尽弃。此可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如今许多人有不同的解读。其实中国共产党党旗上的徽记图案,早就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立党“初心”。

党徽图案采用锤子、镰刀,就是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由工、农先进分子(包括一切愿意站在工农立场上进行革命的人士)所组成先锋队,体现了党的阶级属性。

许多人一看到“阶级属性”字样,就“感冒”,就要封杀、要批判,说是“极左”。其实这不是什么“极左”,而是这些人自己极右,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出现这种情况,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你们不喜欢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阶级斗争事实恰恰客观地存在着。你可以不去见阳光,但太阳无时无刻地不在绕着地球旋转。

什么是政党?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近、现代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政权,以实现本阶级自己的政治主张。“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因为他们的主张,不存在任何见不得阳光的狭隘私利。相反,资产阶级政党则不同,它们为了欺骗群众,就要隐瞒自己政党的阶级属性,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装扮成是“全民党”,说是代表全国“国民”利益的。中国国民党的党徽图案,就是一个“青天白日”,象征太阳的光辉在全部12个时辰里,都在“照耀”着全国大地。实际上它只代表少数旧中国官僚、地主、买办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能代表占中国人口极大多数的工农劳苦大众的利益。中国的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是这样,任何外国的资产阶级政党有什么例外吗?

党徽图案采用锤子、镰刀,就是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劳苦大众的利益而斗争的。工农劳动大众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就是为了摆脱剥削与压迫;就是要改变劳而不获、获而不劳的不合理社会现象;就是为了消灭私有剥削制度;就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有人说,人性是自私的,只有私有制才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错矣!就全是剥削阶级为了维护私有剥削制度的需要所散布的谎言。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人是动物界的一族,本与猪狗没有区别。然而,从生物进化(文明)学意义上讲,人类与兽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别的生物。人类就是人类,兽类就是兽类。人类有理性、思想,会制造工具、进行劳动;兽类则没有与不会。因此,决不能把自私觅食、求生存的兽性本能,去等同于人性。

资产阶级宣扬“人性自私论”,就是故意把人性降低到兽性水平,从而为它们推行“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宣扬“剥削有理”、“压迫有理”——炮制种种歪理制造根据,为它们维护传统社会的私有剥削制度服务。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的,事物总是存在着两面性的。人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自然存在个体利益——可称之为“私利”(这种“私利”是维持其个体生存的需要,是合理的);人类又是以社会群体生活着的,个体离不开集体,这就有一个集体利益——可称之为“公利”(这种“公利”是维持社会集体所必须的)。这种个体“私利”与社会集体“公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个体“私利”,社会群体“公利”就组织不起来;反之,丧失社会群体“公利”,个体“私利”也就不复存在。因此,个体“私利”与社会集体“公利”,两者不可偏废。

人类社会存在的上述两重性,决定了: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无数愿意为维护社会集体“公利”,甘愿牺牲个人“私利”,“为国尽忠”、甘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人物。这些就是被伟大史学家司马迁所歌颂的“重于泰山”的人。反之,在一定条件下,也确实存在着那些超越合理“私利”界限的自私性的人物,这些人又被司马迁视为“轻于鸿毛”的人物。

历史早就证明,人性绝不只是“自私的”,相反,人性的主流却是“公利”的。要不然人类社会绝不可能发展到今天。

党徽图案采用锤子、镰刀,就是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奉者,是一个为人类的最终解放而奋斗的党。锤子、镰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图案,同时也是全世界共产党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民族的政党,是一个爱国主义的政党,它的近期目标是为了改变近代中国屡遭外来帝国主义侵略,改变落后面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然而,不能忘记,它又是一个国际主义的政党。它的最终目标,还要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让全世界共同实现共产主义,真正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党纲上明确规定,它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只讲“和平发展”,放弃必要斗争。右派们高唱“告别革命”,抛弃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结果我们失去了国际政治的道义高地,自我矮化,处处被动。

党旗是红色的,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的党徽——锤子、镰刀图案,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忘记初心,就是背叛。

党旗上的锤子、镰刀图案再一次告诉我们: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篇3

今晚的党课,我又深深地被感动了,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和鼓舞。我们的党有太多太多的好儿女,每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都让我感受到共产党员身上那种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有的平凡,没有身居高位,却能坚定共产党员的品质,全心全意的为身边的人们服务,帮贫扶困。他们有的位高权重,却亲民、爱民,时刻为人民着想,有着“人民之所思,我之所忧;人民之所忧,我之所行。”的信条。在不一样的岗位上,不一样的领域里,坚持着同样的理想和价值观,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我们的温总理,总是让我们感受到最贴心的温暖,他总是和人民在一起,同人民一起承担疾苦和灾难,不怕困难,不怕危险。我们在抗震第一线、旱情严重的地区都会看到温总理的身影,他皱眉的表情,他担忧的神情,他坚毅的眼神······给身受苦难的人民带去温暖,送去关怀,更给予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因为我们可以相信,我们的党和我们在一起,有党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在总理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人高尚的品德和价值观,人民在他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还有我们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几十年来如一日,为祖国的核弹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他隐姓埋名,远离爱人和亲人,独自承受孤独和寂寞,即使当我们的原子弹在大漠深处升起蘑菇云的时刻,我们欢庆这一刻的胜利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位伟大共产党员的名字。可他却无怨无悔,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奉献,时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职责。所以,在祖国日益开放,思想日益解放的今天,我们要记着还念这位优秀、伟大的共产党员,他是我们的英雄。

还有很多身处平凡岗位的共产党员们,时时坚守自己的职责,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用坚持和奉献把平凡的事业书写的不平庸,不简单。我们或许不能一一举出这些党员姓名,但那些身受他们关怀和照顾的人们心中会有最深切的体验,我们了解到的事实,也会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对他们身处的队伍从心中生出最真诚的敬仰。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每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使我们感受到党的伟大,也让我们坚定了时刻追随党的信心。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篇4

革命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的蒙山沂水,党和人民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喋血苦战,用生命保卫群众利益;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拥护、支持党和人民,共同锻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丰富、价值巨大。“爱党爱军”展示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信念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敢为人先的改革意识;“艰苦创业”展现了沂蒙人民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隐忍负重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表明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价值取向。

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沂蒙精神的创生主体是沂蒙人民群众,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创生主体是党中央和人民。由此可见,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就是“群众”二字。这是因为沂蒙精神有两个重要支点:一是信仰。正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老百姓才真正信任党、坚定跟着党干革命、搞建设、谋发展;二是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力量之源。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党和国家事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沂蒙精神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集中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精神品格,形象反映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生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全部工作的根本方法和根本路线的宝贵经验。

沂蒙精神告诉我们:正是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谋解放,才赢得了沂蒙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正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才激发了沂蒙人民改天换地的革命热情,从而取得了革命和社会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精神,不同的是沂蒙精神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突出歌颂了沂蒙人民为革命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这种精神的时代价值依然鲜明,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刻保持这种忠诚与奉献,保持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密切关系,对当今社会尤其重要。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篇5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必须要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伟大精神,让我们一起来感悟精神的力量。

红船精神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并对“红船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认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九十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井冈山精神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因此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而且孕育出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雪山巍巍,草地茫茫,红军将士跨急流、登雪山、穿草地、突封锁,历尽艰辛和曲折,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实现胜利会师。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以“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为主要内涵的长征精神。正是这样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让英勇的红军将士在物质极端匮乏,环境极其恶劣的困境中,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赤裸的双脚丈量出革命的道路,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延安精神

在1935年至1948年的13年里,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孕育出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它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柏坡精神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即将全面胜利,党所面临的革命形势是即将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以建立新中国,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党的主要任务是由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转变;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是由革命党和局部执政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转变。1949年3月,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并提出我们党要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精神,坚持依靠群众 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它的实质是巩固和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苏区、沂蒙精神

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共产党人的脚步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所到之处传播着共产主义思想的种子,在祖国各地的土壤中,收获了饱满鲜艳、各有特色的精神果实。这其中既有在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展起来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也有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等等不胜枚举。它们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直至今日,仍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大庆铁人精神

在五六十年代,我们有着这样一批石油工人,他们有着“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着“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这其中就以石油工人王进喜为典型代表。他率领1205钻井队废寝忘食、艰苦奋斗,直到大庆的油井冒出第一桶油。在没有搅拌机的情况下,他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泥浆里,用身体充当搅拌机,抑制井喷。王进喜的一生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为祖国和人民无悔付出。大庆铁人精神就是对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新时代北斗精神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国更是涌现出一批肯钻研,不怕难的优秀人才,他们怀揣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爆破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第一枚氢弹,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不断壮大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他们怀揣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发射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他们怀揣着“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开发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大意义。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激励着广大科研工作者继续勇攀科技高峰,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雷锋精神

在那个艰苦奋斗的时代,我党我军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他们以实际的行动,在华夏大地上挥洒着自己的光和热,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这些新时代的精神文明中,有一个精神影响最为广泛也最受人民群众敬仰,这就是雷锋精神。雷锋作为全军挂像英模,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因短暂的绚烂而成为永恒,他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周恩来总理把雷锋精神更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接见基层代表时,对沈阳军区“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抗洪精神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几次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而在这些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的党和人民“绝不退缩,奋力与之斗争“的精神,也一直鼓舞着我们。1998年夏天,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也是在这场规模大、气势壮、斗争异常严酷激烈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多少人在瞬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瞬间支离破碎。这场地震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段永远无法忘怀的伤痛记忆,而在抗震救灾中体现的抗震救灾精神也深深镌刻在全民族的共同记忆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当代中国的新的发展。

丝路精神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的必然趋势,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新时期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对话和平。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更要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让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

上海精神

上一篇: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下一篇: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