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引言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的几种偏向
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ID研究(即以学为中心的ID研究),随着建构主义的流行,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或基于Internet的教学环境下,对以学为中心的ID的应用更有其得天独厚的土壤。因此,这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偏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1.忽视教学目标分析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当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存在一种偏向,即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课文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需掌握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2.忽视教师指导作用
在以学为中心的ID研究中出现的第二种偏向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因此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如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不能忽视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若想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的设计,那么这种教学必定失败无疑: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不得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必须明确: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主演改由学生担任),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3.忽视自主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少研究人员却由此得出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即如何设计出适合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本身反而被忽视了。
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是建构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建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意义的建构”不是由别人(例如教师或辅导员)而是要由学习者自己完成——要由学习者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才是对所学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内因”,学习环境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但是更应重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设计,因为缺少这种自主学习,就是有再理想的学习环境,意义建构也无从说起。
以当前最有影响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D.H.Jonassen的观点为例,他就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在他最近发表的文章中[9],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简称CLE)的最新模型,该模型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它由六部分组成:
1.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设计的中心,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 2.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与问题相关的实例或个案(如法律、医疗、或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实例或个案);
3.信息资源: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WW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
4.认知工具:主要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的工具,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
5.会话与协作工具:使学习者群体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问题的意义;
6.社会背景支持: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对于当前学习所能提供的支持。
该模型所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三种教学策略支持:
1.建模策略:建模是CLE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建模:显性的行为建模和隐性的认知过程建模。行为建模用来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应执行哪些活动以及如何执行这些活动;认知建模则说明学习者在从事这些学习活动时应当使用的推理方法。提供操作实例就是“问题求解型”行为建模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认知过程的建模要复杂一些,为此要对各种学习活动中的思考过程事先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以便从中提炼出能帮助学习者加深对问题理解的推理结构。
2.教练策略:正确的教练策略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观察、指导学生的操作并提供反馈;通过分析学生的成绩还可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出中肯的建议。教练的最重要工作是监控、分析和调节学习者各种能力的发展(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发展)。
3.支架策略:这是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
从以上分析及图6所示模型可见,Jonassen对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重点是放在学习环境的设计,并从该模型所包含的六个组成部分出发,从六个方面对CLE的设计展开了详细论述。而对在此环境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提供了三条教学策略予以支持,有关论述也比前面关于CLE设计的简略。显然,这是没有把“自主学习设计”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的本末倒置作法。有的文章甚至干脆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是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3],这就走得更远了——完全抹杀了自主学习设计的必要性。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当前关于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又一个值得注意的偏向。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根据目前国外有关文献资料和我们近年来在中小学进行试验研究的实践,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方法与步骤应如下面所述: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如前所述,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法有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等多种,详细内容可参看一般的教学设计教材(如文献[4])。
2.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情境创设应分两种情况[3]: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有自包含的“help”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3.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4.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1)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5],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2)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3)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要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认真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
上面列举的三种自主学习设计(围绕“概念框架”的自主学习、围绕“真实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围绕“事物多面性”的自主学习)是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适用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自主学习方式,其详细内容及具体设计方法可参看文献[5]。事实上,只要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一定局限于上述三种自主学习方式,更不一定要局限于外国的经验。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教学实践中也能总结出不少非常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为例,我们的先哲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
关于“启发式教学法”,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可是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作一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16]: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17]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而在自主学习设计中我们应当采用的是孔子的启发式方法而不是苏格拉底的对话法。
再以实现自我反馈为例,在我们自己的教改试验研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历来有200多个疑难汉字。这类汉字或者是因笔画相似容易混淆或者是因笔画繁多难以记忆,造成难写、难记、难认。不少语文教师反映,对这类疑难字,在一个学期中通过课堂讲解或是批改作业往往纠正过五、六次,可是到了期末考试还总是有15%到20%的学生会写错这类字。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们在试验中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实现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方式。在老师讲解完疑难汉字的读音、笔画及字义以后,不仅让学生在田字格上写出来,还要让学生立即用认知码把这个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去。由于认知码对汉字的拆分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和识字教学规律,如果学生对疑难汉字的字形或笔画辨识有误,则屏幕上不能正确显示该生当前输入的汉字(没有显示或是显示出别的汉字),这就等于给学生一个反馈信息:“你对该汉字的辨识有误,请仔细观察该字的字形及笔画”学生得到这个反馈以后,必定会认真考虑:为什么别人输入的对,而我输入的错了?从而去主动检查和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加以纠正并重新输入,直至得到正确的显示为止。这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动进行,无须教师介入。通过几百所试验校的实践证明,运用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到期末测试,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正确掌握上面所说的这类疑难字。为什么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讲解(或批改)
五、六次仍有不少学生掌握不了,而用新方法教学,却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去纠正,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很快学会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者采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而后者则采用能实现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主动的地位。
至于知识外化(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方面的自主学习范例,在教学实践中更是不可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自主学习的设计并不神秘,在这方面我们自己就有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外国人强调学习环境设计,他们的好经验我们应虚心学习,但是决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吸收,不能一味地跟在别人后面跑。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协作学习是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例如中小学的语文课上,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让学生当堂进行看图作文或命题作文,然后在课堂的后半段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进行全班性的评议交流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在此情况下,事先只确定了一个目标——通过集体的评议交流来促进全班的作文学习,而具体的评议内容即学习主题在事先并不清楚。
对于第一种情况,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2.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稍稍超前于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4.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事先并不知道主题,这时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没有固定的程式,主要依靠教师的随机应变和临场的掌握,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
2.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3.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正确之处,并及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切忌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
4.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5.在讨论的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1.自主学习能力;
2.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3.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7.强化练习设计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Marcelo Fernandes,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Automate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Vol.32,No.4,1995。
2.丁证霖等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3。
3.shwu-ching Young, Situated Learning in a Hypermedia-Supported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CCE 97, 155-164, 1997.12。
4.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5.6.7.8.何克抗,建构主义棗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
朱熹,论语章句集注,世界书局印行。
根据目前国外有关文献资料和我们近年来在中小学进行试验研究的实践,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其方法与步骤应如下面所述:
1. 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如前所述,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 (即知识点) 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法有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 (ISM分析法) 等多种。
2. 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情境创设应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 (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 ,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 (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 ,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有自包含的“help”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3. 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 (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 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4. 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1) 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 ,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2) 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 (“抛锚”) 。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3) 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要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认真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实现自我反馈) 。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
上面列举的三种自主学习设计 (围绕“概念框架”的自主学习、围绕“真实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围绕“事物多面性”的自主学习) 是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适用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自主学习方式,其详细内容及具体设计方法可参看文献[5]。事实上,只要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一定局限于上述三种自主学习方式,更不一定要局限于外国的经验。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教学实践中也能总结出不少。
摘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ID) 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 因而很自然地,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ID) 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ID) 的理论基础。
一任务型英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理念,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研究基础上,由交际教学法发展而来的语言教学模式。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任务”为核心单位来组织教学的。广义上的“任务”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各种事情。Richards, Platt & Weber (1985)从语言教育学角度认为,任务是指人们在处理、理解语言之后展开的活动。Nunan(1989)从交际教学的角度认为,语言学习中的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标语言来理解,使用语言完成的互动课堂交际活动,任务重点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非语言的形式。、Bygate, Skehan & Swain(2001)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认为,任务是一种受到学习者选择的影响,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理解而变化的活动。本质上,任务都是以意义为中心的,任务的焦点都是解决交际问题。
任务型英语教学以具体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交际技能的培养;将英语运用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任务型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源于皮亚杰的个人建构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活动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存粹客观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它不能独立于认知主体而存在,而是由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积极地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但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顺应了英语学习的认知规律,为任务型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施任务型英语教学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在实施任务型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符合课程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参与具体目标和任务的建立,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创造性地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与方法。
在任务的设计与完成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英语完成不同的任务;根据自身任务的反馈信息构建新的英语语言知识,强化语言交际技能。
2情境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已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在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应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知识,让学生在任务履行中充分感受到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语言应用的理解。任务的情境性原则可以避免语言脱离语境,语言形式脱离功能,学生无法以正确的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任务的情境性原则还体现在情境的连贯统一上,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情境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具有统一的教学目标的。
3互动合作原则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获得认知情感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一群体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交往和合作,学会在交往和合作中更好地学习。
建构主义任务型英语教学要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为背景设计“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寻找与英语教材内容相关的素材,设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真实任务,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体验参与任务的完成。在加强师生间交流的同时,更要注重在任务型英语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小组讨论是最常见的学生互动形式,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活动,共同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交流互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的机会,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相互沟通,相互激励,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在任务的完成形成知识建构的同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4过程性评价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在建构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的,因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放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过程性评价是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根据任务要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与他人的协作,交流能力。教师不是简单告诉学生对或错,而是结合具体的任务,随时诊断,及时了解到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我反思,自我调控,互相评价,互相激励。过程性评价已经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重要杠杆。
四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任务型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主张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认为要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特别是有目的的知识建构,应该给学生创建适当的学习环境。
本文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设计应当包括下列环节:
1课堂导入
根据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提出问题,确定任务主题;创设与当前任务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将学习任务融入到一种积极的交际情境氛围中
2搭建桥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为学生提供各种认知工具,比如电影,实物,图片,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搭建学生已有经验与新学习任务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新的语言知识。
3协作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结对,分组的形式采用不同的协作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根据任务的不同主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小组能成员的互补性以及小组间竞争合作的公平性,从而让学生在组内活动和组间竞赛中积极参与协商,共同探讨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交流协作,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比如角色扮演,专题汇报,讨论会,辩论赛等。
4检查评价
任务型英语教学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检查评价环节主要是通过对任务活动过程的反思来提升教学效果的。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学生不仅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自我反思,在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再通过小组互评自我调节,最后由教师对所需掌握的语言知识以及整个任务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符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任务型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Bygate, M., P. Skehan & M. Swain. (eds). 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sting[M]. Harlow: Longman, 2001.
[2]George W. Gagnon & Michelle Collay. Designing for Learning: Six Elements in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 [M]. California: Corw in Press, INC., 2001.
[3]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9.
[5]Richards, J., J.Platt & H.Weber. Longman Dio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1985.
[6]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教学, 2003(4).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的有力支持,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Et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在笔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网络环境包括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以及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使教学得以开展的背景。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被认定是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通过网页发布教学内容,以电子邮件方式与学生交流,还是师生间传递网络视频信息,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再加以传播,抑或是以网络应用为目的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均属此列。在网络环境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探索学习环境与资源对于以人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智能
大学语文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内涵丰富、强调主体性的学科。它的教学目的着重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渗透。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其中选取的篇章大多以古典文学为主。不少文章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人的意境和情感与当今青年学子的审美情趣有着不一样的定位。网络环境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沟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有助于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应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情境创设当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时,先来听一段古筝曲以扩展联想;讲解李清照的词的时候,插几幅优美的配图来渲染意境,这些做法在给学生以形象的启发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其教学效果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多大区别。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仅有单学科的知识经验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在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之后,都会跟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都要处理各种从未遇到的棘手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智能才能胜任其社会角色。综合智能的形成通常是通过消化和融合各科类的文化与生活经验得来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由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参与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已经是一个学习如何完成跨学科的整合性任务,提高综合智能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和模拟应当由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只是起从旁协助处理的作用。情境创设的实际意义在于情感的培养,其目的是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善于抓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在思维、语言、解题策略等方面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善于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情感氛围,不断调整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展开。
下面以节选自《红楼梦》的课文《宝玉挨打》的教学为例,说明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智能。第一步:建议学生自由组合,以3~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从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或网络中寻找学习资源,通读《红楼梦》原著,了解作者曹雪芹生平;第二步:每个小组定出学习目标及重点:“宝玉挨打”是情感的聚集点,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出挨打的原因,同时关注宝、黛、钗三人的心灵世界,探究作者的写作倾向;第三步:每个小组根据读后感自行设计若干问题,并自行找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以是自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情境模拟,或者是自导自演的小品表演,形式不限;第四步: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课件展示、情境模拟、问答、商讨、表演等形式为主。以上教学过程主要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展开。
(二)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师生协作互动的交流方式推进学习进程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通常采取板书的形式,耗时较多,而且这门课程通常是大班选修,人数众多,因此板书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醒目清晰、省时省力、信息量大,深受学生欢迎,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多媒体课件是提前设计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预先已安排好。课堂上省去了板书时间,信息量固然增大了,但学生只忙于快速记笔记,根本无暇顾及思考、阅读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又回到了“填鸭”的旧巢。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教师应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中心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策划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并且激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重解决方案,同时为学生刨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里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合作拟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模拟等形式,从中学会聆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争辩、接纳与欣赏。教师应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在这个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等适合于共享的资源应该被充分利用。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被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把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流变成纯粹的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古人夏茹冰根据泰戈尔的诗歌作了一副对联日:“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协作就应该达此种境界,教师应该依靠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书里书外,以获得心灵的启迪与精神的滋养,最终达到荡水成波、击石发光的效用。
以李商隐的《无题》诗教学为例。《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这些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评论界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播放自己设计的配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件,获取和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上的宁静愉悦,并产生进一步探求作品内涵的欲望和激情。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与李商隐“无题诗”相关的材料,从中提取和处理信息,接下来再启发学生通过合作设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就“无题”的`含义展开课堂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帮助学生建构具有个性化色彩和独特性发现的知识结构。
(三)以多媒体为认知工具,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中,无论大学语文还是其他任何学科,意义建构都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下,对新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深刻理解,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作为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学习大学语文,主要是一个文学欣赏的过程,经教师的引导、启发、协助和支持,力求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蕴涵着的丰厚文化内蕴和人文精神实质。文学作品最具个性特质的就是它的人文性。因此,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进行一场思维、审美和鉴赏的系列心智活动,其终极目标是要达到精神超越。平常意义的教室、图书馆,传统教学板书、课堂讲授以及课后阅读都只能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表征,或是应付教材里面的习题,而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实质。换言之,旧有的学习环境与认知T具无法帮助学生建构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最终建构具有个性化、独特性和创造性知识的最好的认知工具。当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以下多个类别:适合于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多媒体综合教室;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以CAI为基础的电子阅览室;适合于协作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适合于资源共享的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内联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络系统等。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其核心是意象的重建。意象的重建不是对作家创造意象的简单复制和记忆,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它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通过自己的感知、情感和心智共同完成。学生充分而恰当地利用上述的认知工具,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纵、横双向的比较,激活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这决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叠加,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和超越。譬如,学习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认知工具了解莎翁生平及创作经历,纵向浏览阅读莎翁的悲剧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然后,让学生以复仇为主题搜索中外相关的戏剧作品,如我国元代关汉卿的《赵氏孤儿》、法国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作品,接着,再进行文学作品的比较。新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彼此作用,这对于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早在50—60年代,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曾明确地提出了人的认识并不是对外在的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的观点(认识的建构主义观点).由于长期在心理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巨大影响,使得建构主义观点在很长时期
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才获得人们普遍的重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把对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个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化以使其与环境相适应(顺化),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即认识上的“适应”是人类思维的本质所在.
(二)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我们的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透视”的影响.
数学认识应当被看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即是反映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如果完全否认了独立于思维的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应被看成对于客观真理的追求,则必然导致“极端建构主义”.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这里可以依据建构主义观点作如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如何地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动的比喻: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得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关于数学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即我们应让学生通过最能展现其建构知识过程的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
(三)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
建构主义所主张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他们认为知识就是某观念(belief);学习是发展,是改变观念;教学是帮助他人发展或改变观念;而行为是人类的活动,其实质是观念的操作化.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通过其主动的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往往容易忽略学习需要主体的建构,而是把教学最大限度地转移到记忆、复现、再认上去.例如,注入式取消了结论所产生的建构过程,把学习变成反复再现由课本或教师规定的结论;题海战术取消了方法的建构过程,把学习变为重复某些规定的题型解法,等等.传统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端在于忽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学生被看成可以任意地涂上各种颜色的白纸,或可以任意地装进各种东西的容器.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同我国数学教育家积极倡导的“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来学习数学”内在本质是一致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没有一个教师能够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好的教学也并非是把数学内容解释清楚,阐述明白就足够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教室里除了自己以外,学生并
未学懂数学.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研究数学,或者和学生们一起做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作出猜想、发现模式、得出结论并证明、推广,等等.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例如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时,让
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学生经过了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以学生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通过协商协作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知识。多媒体教学条件从根本上支持了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才能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让学生通过讨论、跟读等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多媒体教学;听力
一、引言
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疲于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各式练习,却往往收益甚少。听力教学的传统模式为听录音一讲解答案一再听录音,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完成练习,而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这样的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扮演的角色仅仅是操作手。教学活动简单枯燥,教学效果低下。这种费时低效的现象多年来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然而,“随着信息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听力理解过程被看作是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苏远连:)。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教师能够创造出各种声音、图像等逼真的生活场景,学生则可以同时接受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刺激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多媒体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带来的一系列改革,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打造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威尔逊(Wil—son,)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在追求学习目标与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使用多种认知工具及学习资源,学习者一起工作并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学生成为信息的制造生产者,而不是信息的消费者,而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以及学习团体的一员。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活动环境。教师选择生活中有真实意义的内容、时间或问题,并提供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师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设计练习。因此,教师就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授者。在发现学生问题后应进行错误诊断与纠正,努力调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以及对学生自主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能够促进学生达到学习效果。因此,在现代教学条件下,英语听力教学可以走出费时低效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以老师讲授为主,也就是所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法”。即便是在很多的学校已经具备了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可还是有很多的教师在现代化的教室里进行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功能。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运用到听力教学中去。
多媒体建筑学集音、像、形于一体,具有直观、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能够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形成一个真切的外语语言环境。多媒体在语言课堂中的使用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的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得以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和深化这种交流,使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更顺畅。这也就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这一优点更是支持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辩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
四、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多媒体听力教学
多媒体设备条件的发展使得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得到广泛应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实践和建构主义理论联系起来,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具体的应用方法如下:
1.听前讨论:在听材料之前,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听力材料,教师也可以实现将材料中出现的关键词或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及短语给出,学生则可通过学习词汇、查阅背景知识以及分析联系题目中给出的问题,对材料的内容进行预测。学生可以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搜集于听力材料可能有关的材料,然后确立材料可能的中心意思。
听力课堂上的讨论,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切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构建学生听力理解所需的坚实的词汇基础,广泛的背景知识,充分的文化底蕴。
2所力材料的跟读:跟读通常运用于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课中,但事实上,低年级听力课中教师也可以选用难度较低的材料进行训练。对于听力理解来说,听者对话语的反应时间较短,因此,让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保持短时记忆和听力理解的协调是把握听力材料内容的关键,通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掌握听力理解的节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听力理解的水平。
五、结论
建构性的学习,强调由学生发现和形成新的知识,进而促成概念的转变。应用在文学课堂上,可以归纳为下列四个层次。
由此可见,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建构主义取向的课堂重视学生的问题与发现,以学生在文本中建构的意义为依归,学生的学习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再到文化审美,注重循序渐进,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用平实质朴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描画了别具一格的故都秋景,折射出作者独特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散文已较为熟悉,基本能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方法掌握不够深入,加上阅历浅,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引导。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和表达。“散文审美体验阅读教学的实质是鼓励学生对文本意义世界的自主建构,是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主体间基于体验的视域融合和有效对话。”因而,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为主目标,下设以下分目标:
1.感受《故都的秋》的画面美
2.品析《故都的秋》的语言美
3.分析《故都的秋》雅俗相融的艺术特色
4.解读《故都的秋》多重意蕴的情感美
(四)教学过程
摘要: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在当今教育领域影响颇深,它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的意义建构性以及学习的社会互动性,被誉为“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但目前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语文教学设计中还比较少见,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尝试在这方面做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字】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高职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39-02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高职数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以从建构主义理论中吸收合理的成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知识观
在建构主义这看来,知识不是可供接受的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应该是在个人的经历中获得的,它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知识的获得不是靠教师的“教”,而是靠学生的“学”。
2.学习观
正因为知识是主体经验、解释和假设等,所以,学习只能是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去建构这些东西。虽然世界是客观的,可是别人无法将客观的东西移动到你的脑子里,只有当自己主动去建构,去把这些客观的东西和原有的经验进行整合,才能真正获得经验所需的知识。
3.学生观和教学观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因为知识的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构,因此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第一,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构,故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学生进行的。第二,因为学生要进行主动建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以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等教育心理学家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虽然不同的人对其具体细节的观点不一致,但在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设置问题情境等方面是相同的。这也和我国新课改浪潮下提出来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等观点相吻合。因此,深入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结合具体的课程寻找最佳办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特点
1.学习兴趣不高
像德国这些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他们在中等教育结束以后要进行分流,自愿选择进入职业学校。而我国则不同,进入高职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在高考这座独木桥的竞争中留下来的。所以不难理解,他们对文化课本来就不感兴趣,更何况是枯燥乏味的数学。
2.学生纪律性不强
相比于本科类学校来说,高职的管理相对松散,学生更加的自由,这种自由也延续到了数学课堂上。数学基础不好,纪律意识又不强,没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使得教师上课也没有激情,长此以往,上课就成了一种程序,毫无乐趣可言。
(二)教师的特点
1.数学理论素养不强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因此相比于其它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素养不强,没有学术型高校教师那样强的专业性。但这些老师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实践经验丰富,很多人在当教师的同时还是各行业的技术人才。
2.对新课标的理解有待加深
高职教师重实践,这在一方面实现了数学课堂教授实用主义知识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重实践容易导致凭经验办事,不太重视新课标中对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的特点
1.内容简单
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也为了体现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的数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其它本科类学校的学生不得不学习高等数学。但即使是内容简单,学生的学习还是没有预想中的那么顺利。
2.注重应用
高职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正是由于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得高职院校的课程特别重视实用性,数学课程也不例外。高职的数学课程大多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职业学校和其它学校最大的区别。
三、如何利用建构主义理论促进高职数学教学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
着重强调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挖掘,启发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新概念或者新知识点的学习。比如几何是高职高数中的难点,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建构学生的知识观,教师就需要讲解清楚知识点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使学生依靠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观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清楚地阐释知识点之后,还应该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只有当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知识点才会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这样有利于突破高职数学中的难点问题,深化重点问题。
(二)教师应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完成知识建构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原有知识或者已有知识结构更能理解,并且对知识点形成新的认知。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依靠情境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学生会对熟悉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且产生“同化”或者是“顺应”的现象而对某个新的知识点产生新的理解,这就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高数中新的公式或者新的概念或是重点、难点等知识点的建构。通常情况下,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如果接受的新知识与之前的原有认知结构之间没有特定的联系,学生就很难提起兴趣,这会阻碍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情境教学来完成建构主义。
(三)采用校外的实训方案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建构
教学能够有效推进和开展,离不开校外的实践工作,只有将校外的实践工作不断完善,才能够确保建构主义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有效的高职数学教学目标。相对于校内学习、实训而言,校外的实训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一般而言,高职数学教学会将某企业定位为实训基地,将实际工作场景作为学习的载体和背景。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应该联系企业、单位、部门,当学生完成了学校内的课堂学习后,可以深入企业,了解数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借助企业真实的环境,进一步稳定、牢固自身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此类实训,向学生讲解企业产品的供销、成本、利润、产值等专业知识,并联系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上述实践,联系课堂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建立校外实训的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的课堂知识与工作的结合,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和企业发展的同步进展。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特别广泛,但是我们在目前的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意识,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数学学习的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学生的主体经验,数学又是一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总的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解决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夏一方.构建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2(5)
[2]谷志元.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职教论坛,2012(5)
【作者简介】黄进惯(1962- ),男,广西百色人,壮族,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论。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06-13
建构主义与情境教学07-06
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分12-26
建构主义在网络课程评价设计中的应用1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探讨论文10-09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和模式12-19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06-11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10-15
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