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专利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说明书专利(精选8篇)

说明书专利 篇1

一、现将本文书的制作要点介绍如下:

1.说明书中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内容的描述务必做到清楚、完整。

2.写作应符合注意事项中所列各项要求。

二、格式:

说 明 书

注意事项

一、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必须提交说明书,一式两份怔、副本各一份)。

二、说明书应当打字或者印刷,字迹整齐清晰、黑色,符合制版要求,字高在0.3厘米至0.4厘米之间,行距在0.3厘米至0.4厘米之间。说明书首页用此页,续页可用同样大小和质量相当的白纸续写。纸张纵向使用,只限使用正面,四周须留有空白:左侧和顶部各2.5厘米,右侧和底部各1.5厘米。

三、邮寄申请文件不得折叠。

四、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中请的说明书,除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性质需用其他方式和顺序说明的以外,应持下列顺序撰写:

1.发明或者实用新别名称,该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

2.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

3.就申请人所知,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参考作用的现有技术,并且引证反映该项技术的文件;

4.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目的;

5.清楚、完整地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内容,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6.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或者积极效果;

7.如有附图,应当有图面说明;

8.详细描述中请人认为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有附图的应当+照附图。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有化学式或数学式,但不得有商业性宣传用语。

五、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名称居中。名称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三、举一范例供制作时参考:

说 明 书

收折式抽水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居室卫生设施,特别是一种卫生间用的收折式抽水坐便器。

现在的坐便器(抽水马桶),均为落地式的固定结构,因其所占用的面积和空间较大,故难以在小型卫生间内使用,并且存在结构笨重,维修更换不便,妄装运输麻烦等缺陷,致使在1平方米左右的卫生间内,为保留淋浴功能而均使用蹲式便坑,不但造成卫生间地面不平整,而且也影响老弱病残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简便实用、方便灵巧的收折式抽水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在保证抽水式坐便器的使用功能和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小坐便器在非使用状态所占用的面积和空间,满足小型卫生间的使用需要,同时又具有折收灵活方便之特点。本方案主要由坐框、坐盆架和盆体构成,同时配置了由活动连杆和支撑件构成的收折支撑机构。所述的盆体为一可折叠的软盆体,其上口固定在坐盆架内,其下口接有水封和排污接口,以防止盆底间底水的反溢,排污接口可直接与卫生间的主排污管连接,便于安装;所述的坐盆架内设有环形溢流式分配通道,并与进水管道或水箱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杆对称设在坐框和坐盆架的两侧,并分别与它们作动配合联接,其中,与坐框作前旋限位连接,以满足收折需要;所述的支撑件可设在坐盆架的前侧或后侧,以保证架体在使用状态时的撑力稳定。鉴于以上设计,本方案的坐盆架可上提作逆时针向收折和下拉作顺时针向展开工使用状态,井由支撑件保证其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盆体为一可收折的软盆体,并具有用活动连杆和支撑件构成的收折支撑机构,所述的活动连杆分别与坐框和坐框艇两侧作动配合联接,所述的支撑件设在坐盆架的前侧或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有效地缩小了坐便器在非使用时的占用面积和空间,从而可适用于小型卫生间的使用,既可提高卫生间的有效使用面积,又可以满足老弱病残者的使用。本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收折灵活方便、安装维修容易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田2为实施例1附图。图

3、图4为实施例2附图。

参照图

1、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括坐框

1、坐盆架

2、盆体

3、水封

4、排污

接口

5、活动连杆

6、支撑件7。盆体为一可收折的软盆体,其上口边通过压条和螺栓与坐盆架内侧固定,其下口接有水封,接触面由不干性密封胶密封;坐盆架内的环形溢流通道可以保证整个软盆体的冲洗,其结构与现有技术类刚活动连杆分设在坐盆架两侧,其下端与坐框作前旋定位的动配合连接,上端与坐盆架侧体作活动连接;支撑件可设在坐盆架的前侧或后侧,本实施例采用后支撑结构,即由设在坐盆架后的销定件支撑,该销定件可直接与坐框配合,也可与墙面其他固定体配合。上述的软盆体可用塑料、橡胶、橡塑或由其与纤维、织物复合而成的模状材料制成,其他部件可用全塑、玻璃钢、金属或由它们的复合材料以模塑或金加工等成型。

参照图

说明书专利 篇2

近年来,我国农机企业重视专利申请,也越发重视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由于权利要求书涉及到最终保护范围的大小,因此,起初多数申请人/代理人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大小的确定上。慢慢地,才开始逐渐重视对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的关注。然而,直到目前,多数申请人/代理人对于说明书中其他部分的关注仍然相对较少,如说明书中背景技术和发明内容均涉及到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技术问题,大家往往或者忽略了其存在,或者较为随意地撰写。本文中,笔者将结合一实际复审决定的案例,重点分析该案例由于说明书中“技术问题”撰写的问题而导致被驳回的原因,旨在为农机企业的申请人/代理人撰写申请文件,尤其是撰写说明书等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考。

1 案情

涉案专利为一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710050417.9,发明名称为“稻田保水、保肥、升温、除草、防虫一体化法”,复审请求审查决定(第43643号),决定日:2012年06月14日。

1.1 技术领域

该发明专利申请涉及一种稻田管理技术。

1.2 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由于“稻田水面水分的大量蒸发,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稻田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同时,由于阳光的照射,不仅会造成稻田肥分的分解、遗失,还促进了杂草的生长,而这样的环境又为多种稻田害虫的幼虫提供了合适的生存环境,而杀灭杂草和害虫,不仅费工费药,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水稻的农药残留”。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稻田保水、保肥、升温、除草和防虫多重效果的稻田管理一体化法”。

1.3 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稻田秧苗栽插结束后,向稻田水面撒放闭孔型、黑色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颗粒,其粒度直径范围为0.2~5 mm,撒放量以既能封住全部水面却又彼此不重叠为度,并在田埂的出水口竖向设置孔径60目的拦网。

2 涉案专利的实质审查及复审过程

应申请人提出的实质审查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本申请进行了实质审查,并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指出,尽管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但该方案必须依赖科学的试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无法预知其技术效果,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

针对上述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提交了意见陈述书,没有修改申请文件。

在此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以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予以驳回。

申请人随后提出复审请求,仍没有修改申请文件,仅通过意见陈述强调,本申请技术方案及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建立在前人反复试验,并成为公知、公认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合议组并没有接受上述意见陈述,在向复审请求人发出的复审通知书中指出,尽管本专利的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手段,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手段并不能解决该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

申请人随后提交了意见陈述书,提交了经修改的权利要求书,并强调其技术方案能解决其技术问题的理由。

合议组并没有接受上述意见陈述,并在上述事实的基础上,发出了维持驳回的复审决定,决定中重点摘录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稻田保水、升温、除草一体化法。首先,根据本发明记载的技术方案,由于“闭孔型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颗粒的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必然会浮在水面上,当其布满于稻田的整个水面时,就阻断了水的蒸发面,由于消除了蒸发,就可大幅度减少补灌的次数”,但是,同时本申请说明书中还记载了“由于黑色粗糙物最易于将阳光转化为热,所以本方案能有效地提高稻田水温,这将有效地促进秧苗的前期生长”。因此,根据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可知,一方面,水面覆盖的该聚苯乙烯发泡粉塑料可以减少蒸发面积,一定程度上使蒸发可能减少。但是,另一方面,水面覆盖的该聚苯乙烯发泡粉塑料又使水温升高。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及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等,尤其是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也就是说,蒸发面积和温度同时影响蒸发快慢。如果该黑色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颗粒能够提高稻田的水温,则该稻田的水蒸发速度一定加快,而在水面覆盖发泡粉则可以减少蒸发面积,蒸发面积和温度的这种共同作用并不能确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保水的技术效果。

其次,根据本发明记载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黑色发泡塑料颗粒,所以稻田的水与土面都处于黑暗状态。由于阻断了阳光,稻田杂草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这将免去除草的劳作和除草剂的使用”。没有阳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均不能继续生存,当剥夺了杂草的生存条件时同样剥夺了水稻秧苗的生存条件,因此,这样的技术方案无法解决所述的稻田管理的问题。

综上所述,合议组认定,尽管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手段,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手段并不能解决该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

3 对《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理解

按照《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在专利制度的框架下,申请人通过说明书向社会公众公开其做出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以换取国家授予其一定时间期限之内的专利独占权,有利于鼓励其做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公众获得了新的技术信息,既能在其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改进,避免因重复研究开发而浪费社会资源,又能促进发明创造的实施,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

因此,设定这一规定的定法宗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公开换保护”。对申请人和公众而言,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如果说明书没有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程度,就会打破上述利益平衡,不会被授予专利权。

4 结合案例的进一步解读

回到上面的案例,再来详细解析一下此案被驳回的核心问题。

申请人在答复合议组的复审通知书时重点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针对于同一田块而言,只需考虑温度和蒸发面积两大因素。本方案能密封住94.1%的蒸发面积。根据物理规律,水在5~30℃的温度范围内的蒸发速度与蒸发面积成正比,而与温度的改变并不成正比,即水温提高1倍,其蒸发速度虽然会提高却达不到1倍,况且本方案升高水温不可能达到提高1倍的效果,不能抵消本方案因屏蔽水面而大幅度减少蒸发的效果。第二,本方案屏蔽的是水稻秧苗基叶之下的水面,在此水面下存在的仅仅是水稻的茎,而这部分茎既不是光合作用的器官也没有光合作用的功能,稻田杂草则是在水稻插秧之后才开始自水下的地面萌发,所以本方案在阻断稻田杂草光合作用的同时,完全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针对请求人的上述意见陈述,合议组认为,第一,请求人所述的针对于同一田块而言,只需考虑温度和蒸发面积两大因素是没有任何合理依据的,影响蒸发的因素均需考虑在内,同时请求人的“本方案能密封住94.1%的蒸发面积”也只是计算出的理论数值,其所述的本方案升高水温不能抵消本方案因屏蔽水面而大幅度减少蒸发的效果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持。第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在阻断稻田杂草光合作用的同时,完全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的技术效果,需要提供实验数据或实施例予以证明。尽管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但该方案必须依赖科学的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而说明书中未提供有关实现本发明的令人信服的试验数据,导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实现该发明。因此,请求人的上述请求不能被合议组接受。

通过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清楚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导致本发明最终被驳回的原因并不是“技术方案本身“不能实现。相反,如果抛开本申请给出的“技术方案本身”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暂且不论,仅考虑本申请给出的“技术方案本身”是否可以实现,很显然,结论是肯定的。然而,即使“技术方案本身”可以实现,但正因为申请人在撰写申请文件说明书“技术问题”时,夸大了其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如果单纯地从理论上分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可能解决申请人“夸大了的技术问题”。再加上说明书中又没有任何实际的试验数据可以验证其确实具有如申请人所声称的技术效果,因此,本申请才最终导致被认定不符合上述规定而被驳回。

为了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体会上述案例的核心问题之所在,再看上述案例并假设换一种情况,将涉案专利的说明书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撰写成“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实现使稻田灌溉水升温以有效地促进秧苗的前期生长的管理技术”。在这种假设的情况,即使说明书中其他部分的内容不变,如果仍然抛开“技术方案本身”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不考虑,相信也可以重新得出说明书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的结论。

5 引出的思考

(1)通过结合上面案例正、反两种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很直观地体会到说明书中“技术问题”的重要性。然而,在当前现实生活中,上述这类申请的情况还有很多。笔者再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申请人宣称要发明一种“可以折叠方便携带的椅子”,结果根据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方案,我们确实可以制造出一把椅子,但是这把椅子却仅仅是一把很牢固的椅子,并不能折叠,这也属于与上述情况相类似的情况,同样会被认定不符合上述规定。

分析这些案例,其实多数案例实际上均是由于“过分夸大”技术效果而导致的。因此,申请人/代理人要重视说明书技术问题的撰写,尽可能保证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客观、准确,千万不要为了凸显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而过分夸大其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

(2)这类申请在我国专利制度设立数十年的今天依然出现,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多半是由于申请人害怕竞争对手仿制或出于其他原因,而故意在说明书隐瞒了一些能够实现该任务或设想的技术手段,从而造成说明书无法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情况。因此,笔者再次强调,申请人/代理人应当充分理解《专利法》第26条第3款“公开换保护”的立法宗旨。

(3)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申请,如果申请人委托了代理人负责撰写申请文件,代理人在撰写申请文件前应当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如果发现申请人交底材料中存在“过分夸大”技术效果的情况,或者存在缺少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的情况,务必要提醒申请人补充相关技术内容。

(4)最后,笔者强调的是,如果说明书存在不满足《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的缺陷,则很可能无法通过后续修改克服这样的缺陷。因此申请人/代理人应当特别重视说明书相关内容的撰写,在提交专利申请的时候必须注意使说明书满足这一要求。

落入专利圈套与专利竞争 篇3

第一张“骨牌”已然倒下

2006年的北京车展目睹了自主品牌的崛起,奇瑞、中华、长城、江淮、长安、长丰、哈飞、上汽、一汽等企业在本届车展纷纷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针对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却在不断增多。2005年中国审结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中,涉外案件同比上升77.48%。从通用对奇瑞、丰田对吉利,到日产对长城,再到本田对双环,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因外观专利而引起的诉讼。

汽车行业只是国内企业遭受专利诉讼打击的一个典型行业,在众多的其他行业,尤其是出口行业,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如DVD、打火机、摩托车、电池、数码相机等等,都遭遇了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侵权控诉。通用电气、松下、IBM 等先后在中国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维护机构,针对国内企业的“专利大战”初露端倪。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已经被拉倒,可以预见,针对国内企业的专利诉讼案件必将接踵而至。

事实上,当人们还在就“狼来了”、“狼没来”争论不休的时候,跨国公司已悄然完成了在华专利布局。从全球大势来看,专利申请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反映。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06年WIPO专利报告》,巴西、中国、印度、韩国和墨西哥等国国外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反映了市场和生产活动的国际化。尤其是,东北亚地区过去20年的专利申请量激增,最显著的原因是中国和韩国成为重要的工业经济体。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庞大的现有和潜在市场都吸引着跨国公司趋之若鹜。2006年9月1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和专利局(JPO)发表综述文章指出,日本企业的知识财产战略重点为加强向中国申请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和商标注册等工业产权。自1993年之后,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即呈迅速上升趋势,说呈“井喷之状”亦毫不为过,而总申请量中发明专利占绝对多数。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是首先进行专利布局,之后则是坐等中国企业落入“圈套”。其策略往往是,等到国内企业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能够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之后,才提起侵权诉讼,以“坑蒙拐骗+威逼利诱”的种种策略迫使国内企业就范,长期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费。

专利垄断甚于市场垄断

随着外商投资的增长,一些领域的外资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但由此便认定外资垄断中国市场则太过武断。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在制造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行业依次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这些行业恰恰是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较充分的行业,其中不仅都有大量的内资企业参加市场竞争,而且外商投资企业也较集中,在同一行业中有几百家甚至几千家的外资企业角逐。外资企业中有许多是中方控股或中方参股的,外资对中国不同行业的控制是非常有限的,并未出现外资垄断现象。当然,考虑到外商投资在加剧中国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存在着跨国公司依靠强大的技术、管理、营销、人才、资金等优势取得市场领先地位,外资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具有产生垄断的可能性(不能把可能性等同于现实)。

即使还没有出现市场垄断,但外资企业及其母公司的“专利垄断”问题却更为严重。如果说市场垄断还可以通过《反垄断法》来予以控制的话,打破“专利垄断”的路途却更加艰辛。其实,对我国企业的专利诉讼已经折射出了“专利垄断”之痛。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中国汽车行业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调查》报告显示,1985年至2005年,我国共受理国内外企业涉及汽车的3种专利申请31497件,其中国内企业申请15686件,国外企业申请15811件,各占总量的50%。但是,所受理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主要来自国外企业,实用新型中的98%则来自国内企业,而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保护时间最长,对市场的控制度更强。相比于整车企业,中国零部件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则更是寥寥。在中国注册的中外零部件专利总数仅占全世界的2%左右,在中国境内本土零部件企业的专利拥有量只有22%,78%为跨国零部件企业所拥有。“中国制造”占据了全球拉链市场的半壁江山。2004年中国拉链产量即达280亿米,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700圈。然而,我国有关拉链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却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专利权人的手上。各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总量虽然只占1/3,但是却占到了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绝大部分,而国内申请人拥有的专利基本上是对拉链做小改动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对外形做出新变化的外观设计专利。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打火机、汽车和摩托车配件、锁具、剃须刀等产业。

通过“专利垄断”,跨国公司牢牢控制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产业链的最高端,当然也是利润“蛋糕”的最大块。同时,“专利垄断”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我国通过三资企业学习先进技术的期望。事实上,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量密度大、增速高,但其在华的三资企业研发水平较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不仅远远低于母公司在华的平均水平,而且远低于中国本土企业的平均水平。

区分歧视性的“专利壁垒”与正常的“专利竞争”

我国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遭遇专利诉讼,而且还在出口市场上屡遭专利“打击”。然而,凡事不可“一刀切”,应该区分歧视性的“专利壁垒”与正常的“专利竞争”。所谓“专利壁垒”一般并非指的是企业的专利及其维权行为,而是指政府的专利政策。如欧盟的“CR法案”明显针对的主要是温州与宁波的打火机。因为“CR法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即是: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加装保险锁,防止儿童开启。而在欧盟打火机市场上,温州产的打火机,售价全部在2欧元以下,欧洲及日本、韩国等生产的打火机则没有在2欧元以下的。种种迹象表明,除了常规技术问题以外,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更多的是各种技术法规与强制性技术或环保等标准,而这些法规与标准的背后,往往有与我国企业竞争的国外企业在推波助澜,他们往往预先就布置了相关的知识产权壁垒。毫无疑问,类似于欧盟“CR法案”之类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就是“专利壁垒”,它明显带有歧视性和阻碍贸易正常发展的目的。

然而,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并非所有的专利摩擦和争端都涉及“专利壁垒”。因为,跨国公司的专利战略是正常、合法的企业竞争行为,是更高级的竞争形态。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苦力。标准与专利的结合是跨国公司开展全球竞争的“组合拳”。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跨国公司虽然可能在制造环节已经不占据优势,但却牢牢掌握着市场的主导权和利润的最大头。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中国,全球范围内各大公司之间的专利之争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07年2月22日,美国圣地亚哥联邦法院判定微软公司擅自使用了阿尔卡特-朗讯公司的两项专利技术,并开出了价值15.2亿美元的赔偿单。这场曾被认为将不了了之的官司,创下了历史上专利赔偿的最高纪录。最终其结果如何,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而故事的被告——全球最大软件制造商美国微软公司,在另外一连串的诉讼中却成为了原告。继在海外掀起反盗版旋风之后,微软又把打击地点转回国内,向美国多个法庭提出诉讼,控告美国26家公司销售盗版微软公司的软件。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其他产业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领域。作为欧洲顶级PC品牌之一,宏基与美系厂商惠普和戴尔的战火由欧洲和亚太地区扩至美国市场。2006年,宏基在美国市场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20%,此一比例预计在2007年还将继续上升。宏基的笔记本电脑业务不仅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对惠普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还高调宣布继续进军美国市场,并计划收购其他品牌计算机厂。作为回应,惠普在得克萨斯州东部地区联邦地方法院提起了诉讼,控诉宏基侵权其5项专利,因此要求宏基给予损害赔偿,并要求法院禁止宏基在美国销售计算机。对此,宏基也针锋相对,强调它自身也有多项专利,对未经授权的使用行为,也将采取必要措施,一场专利的战争在所难免。此刻,我们就会发现,专利是跨国公司为了开发和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专利诉讼是激烈的竞争的一种表象而已。无怪乎,考虑到进行全球竞争的需要,微软拆分案从一开始就注定会不了了之。

专利垄断并非世界末日

从理论上来看,“专利垄断”并非铁板一块。因为专利也具有“竞争性”,只不过参与竞争的门槛较高罢了。专利主宰者与专利合作者(追随者)处于竞争中。它们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蛋糕划分问题。“卖产品”和“卖苦力”的企业也可能在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技术,转变为专利主宰者,甚至变成主宰者的竞争对手。同时,专利垄断带来的高利润往往会吸引竞争专利的出现。垄断导致竞争,竞争导致垄断特权的消解。

怨天尤人还是奋起直追?我们理应选择后者。因为,作为后进之国,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颠覆已有的格局。但在现有的框架下我们也有机会,关键要转变观念并做出切实的努力。著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BCG)发布的《为中国企业度身定制: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报告指出,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必须走过知识产权发展的五个阶段,即出口基本产品阶段、出口高科技产品阶段、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的高昂成本阶段、巨额投资自主创新知识产权阶段以及享受知识产权的互惠互利阶段。从日本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也曾为专利付出过巨额的代价,但毅然选择了“知识产权强国”之路,并于2003年在专利许可费一项上实现正现金流,并一跃成为全球专利第一申请和授权大国。

醇基燃料发明专利说明书 篇4

一种醇基(车用)燃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醇基(车用)燃料的工艺,属于车用替代燃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石油产品消耗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逐渐枯竭与匮乏,再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及私家车辆的大量增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已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人类面临能源短缺与环境危机的关键时刻,寻找洁净替代能源已成为世界科技界研究攻关的重点课题。

能源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美国能源研究与发展署研究认为,甲醇是最有希望的内燃机替代燃料。甲醇辛烷值112,相当于112号汽油,分子量32,含氧量50%,沸点64.51℃,闪点11℃,自燃点460℃,汽化潜热1100MJ/kg,热值19.6ML/kg,空燃比6.45,空燃混合气热值比汽油稍低,因此在使用时不需要再掺加三羟基甲基戊基锰、四乙基铅、甲基叔丁基醚等燃烧后对环境污染大的化合物。

其毒性与汽油一样,均属中等毒性,国内外已有大量科学结论证实,汽油和醇对生态的影响,用百分比衡量,汽油为100,乙醇为50,甲醇为30,甲醇的致毒性低于石油燃料,在地上和水中比汽、柴油易分散,降解速度与汽柴油比差几个数量级,甲醇燃料排放没有致癌变的苯,污染排放物优于汽油。具有原料易购,成本低廉,便于放大生产的特点。

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46,含氧量35,空燃比为9,沸点-25℃,熔点-185.5℃,闪点-41.4℃,自燃点350℃,空燃混合气热值比柴油高,十六烷值为60,尾气排放中一氧化碳、氢碳化合物比汽油分别低55%和86%,是具有超洁净燃烧,高洁净排放的环境友好型燃料,是被国际公认的“超洁净替代能源”。

目前市场上有M5、M15、M30、M45、M60、M85、M100等型号的甲醇汽油。但作为内燃机的替代能源,都存在下述技术性问题:

1. 分层问题,也就是中大比例甲醇与汽油的混溶性; 2. 低温启动问题; 3. 高温气阻问题; 4. 热值低的问题; 5. 汽车零部件腐蚀性问题; 6. 溶胀性问题;

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技术成熟的甲醇及其衍生物为主,通过特殊的化学改性和油品综合性能的多元混配以及其它措施,使得在中大比例使用甲醇的情况下,不改变现有汽车发动机,仍然发挥甲醇辛烷值、含氧多、燃烧安全、环保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克服其热值低以及其它一些缺点,为在原有汽车上方便地大规模使用以甲醇为主的醇类及其衍生物醚类,替代车用石油成品油。不论单烧或掺烧,均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排放低、有效清除积碳等优点,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项目解决了醇类、轻烃类的复合以及抗水互溶清净稳定的技术难 题。为此,我们在基本理论和反应机理应用方面提出了有机溶液的相平衡、汽液平衡理论用以指导复合改性剂、新型微乳清净稳定剂的研发。

四、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清洁醇基(车用)燃料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的高清洁醇基(车用)燃料由下述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甲醇15~80%、二甲醚5~40%、叔丁醇0.1~0.5%、十二醇0.2~1.0%、乙醚0.8~1.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0.1~0.5%、高级脂肪酸0.3~1.0%、六次甲基四胺0.1~0.5‰、高纯水3%~10%。该产品无论在单烧或与其它车用燃料掺烧,都能使燃料的性能保持稳定,且达到抗震性能好、动力性强、燃烧充分、易启动、不气阻、不分层、耗油量低、清洁环保等特点,解决了点燃式发动机在多元燃料使用上的通用性。

本发明充分考虑到甲醇汽油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分层问题、低温启动难、气阻、低热值、腐蚀性与溶胀性等问题),在以甲醇与二甲醚为主要原料的前提下,结合微乳与增溶理论,达到体系的稳定性。

A、抗水互溶合成理论的创新

本发明最显著的创新点就在于应用增溶理论,降低界面张力、稳定乳化液体系,以高纯水作为辛烷值的改进剂与助燃清净剂,创造性实现以水代油,节约能源之目的。

增溶技术是通过表面活性剂(Surfasant)和等链长的极性有机物,也称为助表面活性剂(Cosurfasant)。提高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浓度,以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使被增溶物从不溶解状态变成能进入胶束中,化学势下降、自由能降低,使水、油、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混和,自发形成各向同性、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形成的醇基燃料清澈透明、均一稳定,彻底克服了甲醇汽油分层的缺点,储存稳定性好,放置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不分层。

技术成果的先进性总结:

1、解决了甲醇与汽油混溶,助溶剂成本过高,经济性差的缺点,创造性实现醇基(车用)燃料成本仅为乙醇汽油、汽油、甲醇汽油的30~50%。

2、解决了中醇(M15~30)汽油,替代比仅为1.6~1.65的技术难题,创造性实现了30%醇基(车用)燃料与汽油、20%醇基(车用)燃料与乙醇汽油混合掺烧,动力明显提高,油耗降低10~30%,替代比提高到0.7~0.9的良好效果。

3、解决了高醇(M70~85)汽油替代比仅为1.7~1.8,必须使用专用发动机,不能与汽油混合使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醇基燃料可与汽油混合掺烧,甚至单独使用。

4、醇基(车用)燃料可以加水作为辛烷值的改进剂与助燃清净剂,并实际应用于汽车路况试验,最大添加量超过14%,创造性实现以水代油,节约能源之目的。

5、醇基(车用)燃料的苯含量仅为我国汽油标准的二百五十分之一,欧IV标准的百分之一,铅含量为欧IV标准的三分之一,我国标准的五分之一,硫含量低于欧III标准三分之一,实际胶质仅为欧IV标准的五分之一,诱导期则优于欧IV标准的四倍以上,蒸气压与欧美标准接近,优于我国标准,辛烷值大于100,无芳烃、无稀烃、无甲基叔丁基醇,真正实现了世界汽油向高辛烷值、高氧含量、低蒸气压,低苯、低硫、低芳烃方向发展的目标,创造了一个高效、节能,环保型车用清洁替代能源。

6、醇基(车用)燃料的先进性在于环保洁净性,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低能源消耗,无“三废”排放与节能减排,用奇瑞汽车测试时常规排放接近于0,处于淘汰报废的松花江化油器汽车,未经检修,综合排放指数减少近70%,燃烧残留减少50%以上,数次检测值甚至为0。

7、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较,醇基(车用)燃料的高辛烷值、高氧含量、低蒸气压、低苯、低硫、低铁、低锰、低残留、无芳烃、无甲基叔丁基醚、馏程短、诱导期长等主要技术指标,明显优于欧III、欧IV汽油标准,储存稳定性优于汽油,对金属的腐蚀性小于汽油,同比条件下,节油率在10%以上。

为了提高醇基燃料的燃烧性能,控制有害尾气的排放量,我们还选定增燃剂、助燃剂、助溶剂、防腐蚀剂、清解分散剂的燃油节油清净剂作为醇基(车用)燃料添加剂,增加了醇基燃料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醇基燃料的综合性能,控制了有毒、有害尾气的排放。实现动力性提高10~30%、节约油耗10~30%、清除发动机积碳80~100%、降低尾气排放50~80%等效果。

B、大比例甲醇组分中气阻问题的创新

① 在混合溶剂中溶入少量不挥发性溶质,若混合溶剂中难挥发 组分挥发度增加或易挥发组分挥发度减少,必引起溶液沸点升高或蒸气压降低。

② 在恒沸混合物中溶入少量不挥发溶质,无论挥发度如何变化,必引起溶液沸点升高或蒸气压降低。

上述结论反映了不挥发溶质对混合溶剂沸点及蒸气压影响的普遍性 规律。加入少量难挥发溶质,就使60%的馏程温度提高2~4℃,70%的馏程温度提高18~36℃。从而使馏程分布更趋合理,发动机运转更平稳。同时又使系统的饱和蒸汽压下降2Kpa,达到国III饱和蒸汽压的标准。

C、复合改性剂中其它各重要组分作用的创新 ①.过氧化抗爆剂

在燃烧进入速燃期以前与汽油中的不饱和烃进行反应,生成环氧化物,使整个燃烧过程中生成的过氧化物浓度减少,避免多火焰中心生成,使向未燃区传播活性燃烧核心的作用减弱。②.抗氧防胶剂

燃料油中烯烃、双烯烃在光、温度、空气中氧化的作用下,会生成胶状物质沉淀,胶质本身也具有氧化催化作用,会加速燃料氧化。抗氧防胶剂分子与传播链反应的游离基反应将其钝化,从而使氧化链反应停止,抗氧剂在抑制油品氧化反应的同时被逐步消耗掉。③.金属钝化剂

燃料油输送过程中接触多种金属,如Cu、Fe、Pb等,它们会加快燃料的氧化速度,使燃料油中烯烃氧化、聚合最后生成胶质。金属钝化剂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使金属处于没有促进氧化作用的钝化状态,生成的螯合物溶于油中,并且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是安定的。金属钝化剂与抗氧防胶剂联合作用,效果更佳。D、车辆试验

醇基燃料与汽油、乙醇汽油掺配试验,达到可以任意比例的互溶掺烧,经奔驰、宝马、丰田、奥迪、三菱、雪佛来、雪铁龙、别克、捷达、标志、富康、桑塔钠、红旗、本田、奇瑞等数十种汽车进行长达半年,数万公里的道路运行,状况良好。与汽油30~40%、掺烧可明显提高动力,降低油耗10~30%。E、研制试验结论

1、本项目研究的醇基燃料突出的特点是:

(1)辛烷值高:醇基燃料辛烷值比同牌号国标无铅汽油辛烷值高3—5个单位,适用于高压缩比发动机,增加动力性。(2)动力性强:醇基燃料在配制过程中,复配多种添加剂增加了醇基燃料的均匀性和燃烧稳定性,可使发动机动力性增强。

(3)能耗低:醇基燃料由于辛烷值高,并在配制中加入提高热值组分,对车辆适应性调整(化油器汽车减少进气,调整点火提前角),能耗与汽油相当,与汽油30%,乙醇汽油20%混溶掺烧,能耗降低10%—30%,替代比提高到0.7—0.9。

(4)高清净性:醇基燃料为高含氧燃料,由于燃烧完全,可使汽车污染排放物CO、CO2+HC降低50%~80%,致癌物苯排放系数几乎为0。同时可有效清除车辆供油、燃烧系统积碳,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5)通用性好:醇基燃料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及参数情况下,可直接使用。

(6)保质期长:醇基燃料诱导期是欧IV和国标汽油的四倍以上。可长期稳定保存,能够使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环节所需时间延长。

(7)醇基燃料生产工艺采用封闭式管道调合,低能源消耗,无三废排放,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五、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改性剂的复配、反应与特殊加工手段体现工艺的新颖性和先进性。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复合改性剂配制时,采用高频电磁震荡处理,通过变频脉动内旋冲击波束,能量被复合改性剂中某些特定载体组分基团充分吸收从而改善了体系的化学特性。

(2)静态调合器的作用:静态调合器是一种本身没有运动部件的混合设备,它是靠设备内部特殊结构的组合单元,通过二甲醚气体自身的压力促使流体在设备内部产生“切割”、“剪切”、“旋转”等作用,从而达到互不相溶流体的良好混合。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分散效率高,分散程度可达微米级。

②调合速度快,物料在调合器中停留时间接近塞式的排料效果。③物料在调合器内的压力降低、体积小、能耗小、管道化。④工作中无死角,无残留,无噪音。它是各种油品自动调合、性能优越的新型高效混合设备。

制得高活性复合添加剂之后,再将该复合改性剂与甲醇、烃类物质,按不同配方进行调和反应,形成综合性能优异的高清洁醇醚汽油。按比例,添加含有增燃、助燃、防腐、清净分散作用的燃油节油清净剂,经充分搅拌得醚基汽油,外观晶莹剔透,清净如水。制备方法:

在常温常压下,先将甲醇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将甲醇改性剂(其中包括助溶剂、助燃剂、清净分散剂、防腐抑制剂、抗氧剂等)按比例依次加入其中,最后灌入二甲醚气体,利用二甲醚自身的压力在静态调合器中通过气液转换与甲醇及其改性剂充分搅拌混匀,即得到外观晶莹剔透、清净如水的醚基(车用)燃料。工艺流程简介

醇醚清洁燃料的生产工艺相对较为简便,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① 投料:打开反应釜阀门,然后再打开反应釜与调合罐之间对应的连接阀门,最后打开调合罐阀门并开机,将物料(甲醇、高纯水、各组分添加剂等)按比例通过调合罐后投入反应釜中,投料结束后,关闭调合罐及相应管道阀门。

② 循环:打开压力罐的阀门,按设定号的流量将二甲醚通过管道输送到 反应釜中进行物料的混合反应循环。

③ 静置:循环结束后,将物料转入成品罐中静置24小时。

《专利超市》专利商机任君自选 篇5

□专利种类: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120322192.X□技术报价:2000万元□转让方式:技术入股专利权转让

专利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开启的卫生易拉罐, 包括易拉罐壳体和启子。所述启子是四角均圆滑的梯形形状, 较短底边位于中央位置, 较长底边位于边缘位置, 启子较短底边处设置有圆形拉环, 圆形拉环和启子之间通过铆钉固定, 拉环表面与启子表面之间成便于开启的微小角度 (约10-15度) , 便于手指扣进开启。启子和易拉罐壳体结合处的较短底边、两腰均打压成易于拉起而又不失密封性的状态, 较长底边不进行打压, 较长底边位置能被折叠且不能被拉下来。

专利二:自动洒水器

□专利种类:发明□专利号:201210325346.X□技术报价:面谈

专利说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菜园、果园或花园洒水的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支架及阀门, 所述阀门接通水管, 其特征在于阀门的开关与一触碰体相配合。所述触碰体与触碰体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集水器, 还包括有使集水器上下活动的动力源。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集水器移动的定位块。所述集水器底部设有漏水口。阀门的出口设有两条水路, 一条接通喷洒头, 另一路接通集水器。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没有任何电子元件, 使用方便;不需要任何能源与外力, 自动完成开水、关水工作;时间可控, 可以通过控制集水器的进水流量与出水流量来控制阀门的供水时间与间歇时间。

专利三:一种含有转向平衡器的三点轮式车

□专利种类: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2 2 0298266.5□转让方式:普通许可专利权转让

专利说明:现有的三轮车, 诸如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娱乐型三轮车等, 由于不能像自行车或二轮摩托车那样由驾驶员控制向转弯的圆心方向倾斜, 所以在转弯时, 尤其是在高速转弯时难掌握, 极易侧翻和碰撞。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三点轮式车, 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转向平衡器的三点轮式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转向灵活自如, 稳定安全, 克服了三点轮式车急转情况下的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大的缺陷, 使操作者能轻松自如驾驶或急转或轻微变向, 准确地解决了目前三点轮式车极易侧翻的操作风险。

专利四:一种 (仿形) 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

□专利种类: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2 2 0159804.2□转让方式:专利权转让一次性转让

专利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供笔记本电脑散热的支架。它在改善笔记本电脑散热的同时, 还能兼容标准外置键盘的科学放置。散热支架不但可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性能与使用时的平稳性能, 而且还可以调整笔记本电脑放置在办公桌面的角度, 符合人体工程学, 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支架体积小、质量轻而且方便携带, 可运用在任意办公场合。同时散热支架本身的个性造型可组合成个性工艺品。外置功能也可用作书立或琴谱架使用。

专利五:水渠水轮发电系统

□专利种类:实用新型□专利号:201220291088.3□转让方式:商议

专利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水渠水轮发电系统, 属于水力发电技术, 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渠中水流产生的动能没有利用的问题。水渠水轮发电系统, 包括水渠, 所述水渠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液压支架, 且两个液压支架上端同时被中转轴贯穿。该中转轴还贯穿了设置于水渠上的水轮并与其固为一体。同时此中转轴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传动轮, 该传动轮还分别与变速发电装置相连接。该变速发电装置包括与传动轮相连的传动链, 该传动链同时还与变速箱相连, 在传动链与变速箱的连接处还设有分离器。该变速箱的输出端还设有传动轴, 该传动轴同时还与发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特点, 不仅能够保证对焊管件的防腐蚀性, 而且实现了能量资源的有效利用。

注:本栏专利信息由本刊从权威部门搜集整理。如有需求者, 请与本刊联系:010-68526780。本刊竭诚为您服务。

说明书专利 篇6

关键词: 医药生物领域 知识产权 制度 战略 保护

中图分类号: G30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53-01

1 前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个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成为当代技术水平的获取的主要手段。随着医药生物行业知识产权的内容的不断增加和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与技术交流的通用规则。如何加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和制定相应的专利保护策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所以研究“医药生物企业的专利保护和专利策略”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医药生物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我国通过出台一些只是产权法律及配套法规来鼓励医药生物领域自主创新的能力。在1985年4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给予生物领域方法的发明专利权,享受国家专利保护,1999年5月1日起施行《新药审批办法》和《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2005年11月29日公布了《涉及公共健康问题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 2002年12月1日出台了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通过以上法律及法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在2006年至2008年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很多化学原料药发明专利申请,初步统计数据分别为3023件、3289件和3623件,年增长分别为9.9%、10.6%和11.1%,平均增长率达到10.54%;其中西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分别为1603件、2939件和3675件,年增长分别为14.6%、28.8%和36.7%,平均增长率为26.7%??;中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分别为3567件、3023件和4089件,分别较上年增长了68.7%、-16.9%和38.7.7%,平均增长率为30.17%;生物制品专利申请分别为890件、1347件和1678件,分别较上年增长了38.8%、26.7%和39.6% ??。

3 医药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

我国医药生物知识产权的保护发展趋势是:(1)医药生物企业必须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尽量减少药品知识产权纠纷(2)医药生物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己的专利保护,研制的新药实现利润,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3)首选司法保护作为企业维权的首选,并将逐渐弱化行政保护的作用??。在不断加强知情权和透明度原则下,药品先关配方以及生产工艺都难以做到绝对的保密,一些祖传秘方、技术秘密就更难实现保密了。因此,采用法律是企业保护自己专利权的强大后盾。在加入WTO后,我国不断强化政府只能,由对市场直接干涉的逐步减少向加强司法监督转变。所以要注重法律的保护作用,更应该遵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法。

4 医药生物企事业单位的专利管理策略:通过鼓励医药生物企事业单位申请海外专利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在生物医药的某些技术中应该鼓励国内专利申请人及时采用PCT来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建立PCT海外援助专项基金,资助技术含量高、产业前景好、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生物医药发明创造采用PCT国际专利申请等手段,到海外申请专利,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通过将专利布局的战略研究与我国生物医药基地建设相结合。通过提高专利保护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的同时,在基地研发、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应用专利工作。专利布局的战略研究加强也是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作用,主要是规划和引导各基地之间和基地内部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重点,避免重复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点鲜明、技术层次清晰的生物基地群,通过建立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提高生物医药领域专利实施效率??。强化生物医药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聚集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设立药品知识产权中心,进一步强化药品知识产权的获权和利用。

5 结论

对我国有关医药生物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工作,要结合我国国情、把握重点并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才能确保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我国药品行业竞争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是中国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的必由之路,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对生物医药研发的保护和激励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鉴于我国在医药生物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滞后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而生物医药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因此推动医药生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至关重要。

注释:

包海波.政府在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作用[A].专利法研究.2003.

吴仁坚,生物制药的专利保护和权利平衡[J].柳州师专学报,2008(02).

姚维保.我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专利保护:现状、问题与可持续创新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5(09).

王启林,邹永明.对我国医药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9(05).

王莲峰.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体系化[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

说明书专利 篇7

一、发明、实用新型的几幅图,可以绘制在一张图纸上,并准确标明“图1,图2„„”序号;

二、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如果将该图缩小到原图的三分之二大小时,能保证清晰地分辩出图中的各个细节;

三、不得出现的附图。凡在发明、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没有提到的附图标记不得在附图中出现,同时附图中未出现的附图标记不得在说明书文字部分中提及;

四、申请文件中表示同一组成分的附图标记应当一致;

说明书专利 篇8

一、韩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立法的历史沿革

韩国最初导入工业产权(韩称“产业财产权”)法律制度为二十世纪初。1908年8月12日,韩国制定并公布了《特许令》(韩国“特许”即我们所称“专利”),直接引进并适用日本的法律体系。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57年,韩国政府初次制定并颁布了《版权法》,其主要内容来源于日本《版权法》,并于1986年全面修订。1961年至1963年,韩国大幅修订《特许法》,将其分离成产业财产权3种法律,分别为《特许法》、《实用新案法》和《意匠法》。随后,为了建立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韩于1979年3月1日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0年5月4日加入巴黎条约,1984年8月10日加入国际专利合作条约,1988年3月加入布达佩斯条约,1995年1月1日加入WTO/TRIPs协定,2002年12月11日加入马德里议定书(MADRID)。根据韩国法律规定,韩国加入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具有同等效力。

二、韩国专利申请与授权的相关法律制度

韩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实体审查条件与我国类似,但是在审查程序方面具有特点:韩国采用面向专利申请人需求的三轨制审查程序,包括加快审查程序、正常审查程序和延迟审查程序。对于我国创新主体而言,电子类产品、通信类产品等生命周期较短的专利申请或者亟需技术成果转化的专利申请,可以使用加快审查程序;对于医药类专利申请,鉴于需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方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所以可以结合药品审批的进度选择延迟审查程序。

韩国实用新型制度有关保护客体以及创造性高度等方面的规定,与我国专利法较为类似,保护客体限于“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二者的结合”,创造性高度低于发明创造性高度;另外,韩国现行实用新型制度也采用形式审查与检索报告制度。然而具有特点的是,韩国具有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与发明专利申请相互转化的制度。创新主体在专利申请过程中,需要分析该技术方案的市场情况、侵权风险和保护力度。在存在较高经济价值并且需要尽快实现市场转化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发明专利申请可能因为未经事前检索而欠缺新颖性或创造性最终导致被驳回,最好是先申请实用新型,随后再根据情况看是否需要利用实用新型转化成发明专利申请的这一规定豍。

韩国外观设计制度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实质审查与形式审查并行的审查制度。对于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如衣物、纺织物等,申请人可以请求采用形式审查制度,仅针对该申请是否违反公序良俗进行形式审查。

三、韩国新《专利法》之变化

(一)程序上的变化

1、引入复审程序

在韩国旧的专利法制度中,当专利局的审查员对专利申请发出了最终驳回后,申请人可在驳回决定发出之日起 30天内向知 识 产 权 法 院递交要求撤销最终驳回的申请。而在新的《专利法》中为了给申请人更大的时间和选择自由度,当申请被驳回后,程序中加入了可供申请人选择的申请预复审程序。在新法的程序中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申请的技术内容和经济上的能力选择。新的可选程序是:在驳回决定发出之日起30天内,申请人可以选择提交复审请求并作出相应的修改,由此申请进入了可选择的复审阶段;在完成复审之后的30天之内,申请人可以根据复审的结果(通过或驳回), 如果仍是驳回,可以再要求撤销最终驳回的申请,即接续旧法的后续程序。当然申请人也可以不进行申请预复审程序,而采用在专利局的最终驳回之后的30天内,直接递交要求撤销最终驳回的申请,就如同旧法一样。

2、分案申请时机的调整

在韩国旧《专利法》中,申请人具有两个提出分案的时机:一是可以在答复审查意见的指定期间内进行,另一个为在递交要求撤销最终驳回的申请时起30天内。

在新的专利制度中,申请人除了可以在答复审查意见的指定期间内进行第一次分案选择外,结合新引入的申请预复审程序,申请人还可以在专利局最终驳回之后的30天内提出分案申请,即同申请预复审的期限。

(二)文件修改的变化

1、权利要求的修改

韩国旧的专利制度中,申请人可以通过采用答复最终审定书的形式,针对最终审定书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在答复的文件中可以递交要求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也可以通过递交要求撤销最终驳回的声明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另外在提出声明后的30天内也可以递交修改文件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以达到继续推动审查程序、实现授权的目的。然而在这两种递交的修改文件中,旧的韩国《专利法》禁止任何形式的可能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有实质性影响的修改。

2、依职权的修改制度

在旧的韩国《专利法》中,审查员没有被赋予职权对申请文件中的明显文字错误进行主动修改,即使是申请文件中的文字错误十分明显,并不影响任何人对申请文件(尤其是权利要求)的理解。这种过于严谨的程序所造成的结果是,由于申请人在撰写过程中的一点笔误等错误,就需要审查员再次发出补正通知书,由申请人自身加以修改然后再授权。

四、结语

我国作为具有广阔市场容量的新经济体国家,既是巨大的专利申请国,又是巨大的专利输入国,近年来的专利输入和输出量都十分惊人。这些巨大的数字预示着我国在今后若干年内将迎来一个专利审查、授权、应用、纠纷等有关事宜的激增阶段。如何为国内外的申请人、审查员和专业人员提供一个高效的平台,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命题。

注释:

杨平.日本实用新型制度的历史及变革[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9):84-85.

上一篇: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下一篇: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