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职教中心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威县职教中心(共8篇)

威县职教中心 篇1

自2013年以来,西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职教攻坚工程工作的要求,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布置和安排,经过认真调研,制定出了学校发展规划,并根据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现将我校开展职教攻坚工作以来情况总结如下:

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但与目标要求仍有差距。在校生规模有了较大提高,由2013年的500多人增长到现在的1700多人,但与发展规划要求还距离,还不能满足我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多人次,实用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

2013年以来,我校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与质量提升工程,累计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近350人次,“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45%。近五年以来,毕业生近3000人,取得双证书率达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还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专业建设得到优化,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和市场需求,我校停办了幼教、医护、建筑等专业,新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激光技术应用、电梯工程技术应用等新专业。我校于2015年被审批为河南省品牌示范和特色院校,专业优化和特色专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学校将在今后2--3年内重点发展3--5拳头和品牌专业。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以来,我校与百得利服装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校内实训基地,与苏州华硕、郑州思念、武汉大华广通科技有限公司、天坤国际教育有限公司等近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办学,通过引资、融资、投资等手段先后投入600多万元,新建了汽 车运用与维修、激光技术应用、电梯工程技术应用三个专业实训室及相关实训实习基地,使我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了极大突破。

谋划“大职教、大培训”格局,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结合西平县农村产业优势、围绕现代试验示范园区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生态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定位,西平县职业教育中心现已具备学历教育、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继续教育、全民学习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

二、师资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

为贯彻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豫政〔2013〕59号)精神,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根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基本能力标准(试行)》(教职成[2013]1125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44号)文件精神,我校就教师培训和教学改革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教师培训工作方面:从2013年开始,我校每年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骨干教师、班主任、信息化教学、企业实践和“双师型”教师培训,截止到目前,我校共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350人/次。但仍存在“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到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得不到大力推广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到企业实践实训待遇、组织培训教师开讲座、评选优秀培训教师和推广班级等,切实做到有培训、有收获、有落实、有提高。

教学改革方面: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改、教研力度。2014年9月邀请漯河二中校长张发生到我校开展讲座,2014年10月漯河二中部分优秀教师到我校讲示范课,2014年12月,组织12人到正阳职业中专进行学习,组织56人到漯河二中参观学习新课改,2017年10月26日---27日,组织学校32位骨干教师赴禹州学习智慧教学4.0课堂模式。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教师培训还未能全覆盖,部分优秀教师外出培训较多,提高很快,但有部分教师因种种原因未能参加培训,没有得到提升。以后争取达到全员培训,整体提升;课改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正在积极推进,力争2019年前结合外出学习情况,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先进的教学模式。

三、立德树人,学生管理工作全面提高

西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在上级统一布署下,遵循学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校园生活,学生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1、“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 评比及优秀班干部工作考核。不定时的对寝室进行安全大排查,每周一下午的安全工作例会,政教处安排学生会组织常规检查评比小组,坚持一日三检查的方法,对班级进行每天的行为分考勤、纪律、卫生、两操、午睡纪律、好人好事、集体活动、学生宣传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每日将检查结果公示,一月一汇总。其次,由政教处组织学生会、学校保安,对打架斗殴、翻越墙头、抽烟等违纪学生进行查处和通报,加大教育和管理力度。每月底再由政教处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排名考核,促使各班自觉强化对学生的管理,有力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2、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培养良好习惯。学校每期印发《中学生文明行为十不准》宣传单,每学期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践踏花草,不在墙壁上留脚印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每周在国旗下讲话活动、每周日的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学规范,守规范,争当文明学生,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言行举止更加规范,校园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3、为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要求每周开展一个专题活动:安全教育、不随手乱扔垃圾做文明学生的卫生教育、不在墙壁留脚印的文明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防艾滋病、防传染病等多个教育专题,采用先国旗下讲话,班级召开班会,最后写心得感受的形式,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全体学生争做文明学生,争当品行标兵。

4、加大日常行为监管力度,及时纠正不良现象。为强化学生行为的养成,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加大监管力度,除在学校安装近百个摄像头外,政教处老师每日在校园巡查,学校另配了6名保安人员在校园内巡查,上课期间加大在教学区域的巡查监管,每天中午休息时间,下午放学时间,晚自习放学后时间,校园内比较偏辟的地方进行检查,同时学校每日安排4位学校领导24小时吃住在校,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5、坚持用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这块阵地,学生整装列队,通过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规范形式教育感染学生。国旗下讲话内容对上周学校的纪律、卫生情况进行通报,对违纪情况通报,同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诚信美德教育,远离毒品教育,安全防护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爱护公物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等,一周一个主题,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效果良好。

6、开学初组织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让新生熟悉新环境,了解新规范,养成好习惯;期中考试结束,学校推选优秀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同时在全校范内广泛开展以“讲文明、守纪律、争先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待品行缺陷生,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采取积极的措施,给学生做认真细仔的思想工作,为了杜绝学生外出及无故旷课、聚众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学校制定了《学生管理条例》、《学生违纪违规处罚决定》、《门卫管理制度》、《学生进出校门管理规定》和《学生证使用细则》等规章制度。做到以制“管”校,以规“治”校,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若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政教处牵头成立事情处理小组,及时处理。通过以上这些教育,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有了行动的镜子,就可以经常检查自已的行为还存在哪些缺陷,自已应该怎样改。每学期学期初,要求班主任摸清学生情况,包括品行缺陷表现,缺陷原因,家庭情况和周边环境影响。平时工作中,努力发掘品行缺陷生的闪光点,肯定优点,鼓励学生转变的信心。经常与缺陷生交心谈心,并发动班干部一起做其思想工作,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暧。对待学生缺点不厌其烦的指导、帮扶,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教育为主。要大力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帮扶缺陷生实施跟踪教育,反复教育。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在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

为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由一名专职副校长负责,并组织专门人员开展这项工作,我校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冠名班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与相关知名企业协商,开展“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订单的要求量身订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学校组建 “思念”班、德瑞“电梯”班、美的“电子班”、仁达“服装”班等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冠名班”。这些班级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共同推进教学改革、共同承担教学及实习实训任务,并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共同考核,考核合格后直接进企业就业。

(二)引企入校

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生产、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在“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服务理念指导下,开创性地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校企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把实习工场搬进学校车间,进行教学实习与教研基地建设,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我校分别与仁达服饰有限公司(服装专业)、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烹饪专业)、苏州名硕电脑有限公司(计算机专业)、许昌德瑞电梯有限公司(电梯专业)、武汉大华广通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激光专业)、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专业)、北京金华昌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彩虹工程扶贫助学项目]汽车专业与网络营销技术专业)、鼎鑫名车维修服务中心、大众汽车维修中心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办学资金紧张。中职学校实践实训、教育教学管理成本高,配套资金到位难,而需要资金的地方多,造成办学资金捉襟见肘。改进措施: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

2、师资严重不足。近几年来,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师资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

改进措施:一方面,学校选拔一批优秀中青教师外出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交流,进入生产一线实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我们将继续向县政府申请增加学校专业课教师编制,同时加快部分教师转型,努力改变我校“双师型”教师人数偏少,教师年龄偏大,青年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偏少等现象。

3、生源快速萎缩,招生难度进一步加大。毕业生减少、招生大战都给招生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改进措施:努力宣传社会经济对中职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国家资助政策,彰显中职学校的办学成果、骨干专业和就业特色,提高社会、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

4、实习实训设备缺乏,目前学校的实训设备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投入严重不足。

威县职教中心 篇2

一、硬件建设比较完善

职教中心是以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为手段, 以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和水平为宗旨, 通过政府统筹、多部门联办, 形成具有综合功能、一校多制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职教中心整合了各类教育资源, 改变了过去职业学校办学点分散、条件差、规模小、效益低的局面, 使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 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效益得到了提高。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加上各地政府的积极参与, 职教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硬件建设逐步完善。中职教育的教学楼、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和教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

二、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1.办学模式的改进。

由于受普通教育的影响, 职教中心仍是传统的办学模式, 提前设置专业, 定期开学, 定期招生。融合市场的观念差, 办学水平与社会需求距离较大。职教中心大多还停留在封闭的、单一的学历教育上, 只是把职教中心作为一个学历教育机构, 尚未形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元的办学模式, 缺乏以当地农业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为基础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在扩大正规学历教育机会的同时, 缺乏广泛进行初中后和高中后的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培训, 使适龄青少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就业培训机会。在向农村所有需要教育服务的成员开放其教育资源的程度还不够, 与上连接向下辐射的基础和龙头作用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发挥。在学制上, 对于农民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的考虑不够, 没能充分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灵活管理。其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不能紧贴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专业设置上, 没能把社会需要和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特点, 以及劳动力输入地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考虑, 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宗旨。

2.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通过“转、撤、并”方式成立的职教中心教职工人数多, 但是能干活的少, 特别是几所学校合并而来的职教中心出现大量后勤人员, 这些人都不具备教学能力, 也没有那么多的后勤工作给他们做。另外在职教中心创建过程中有一大批“关系”员工进入职教中心, 这些人多数不具备教辅能力和教学素质。教师素质是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调研中了解到职教中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缺乏专业课教师, 尤其是缺乏“双师型”教师, 导致教师结构的不合理, 成为制约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关键。

3.提高管理水平。

职教中心整合了教学资源的同时面临着资源的磨合问题, 突出问题是人的磨合和人员管理问题, 其次是规模扩大后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问题。职教中心的管理不同于普通中专的管理, 职教中心与合并前的中专比较有三多 (教职工多、学生多、问题多) , 面临三多职教中心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三、职教中心发展进入阵痛期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根据需要办好职教中心”的要求, 调整职教中心发展策略, 对于达不到开办职业学校要求的现有职业学校采取“转、撤、并”等方式, 实现职教资源重组或集约化办学。通过“转、撤、并”把多数职业学校合并到职教中心中心校或把几所学校搬入职教中心后, 学校规模变大了, 基础设施优化了, 但是实质问题没有解决。国家斥巨资兴建了大批职教中心, 建设了新校舍, 建设了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实训场地, 购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 这些没能解决原来存在的招生难、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管理不科学和就业难等问题。各地的职教中心面对优越的教学环境和设备高兴之余, 面临着学校规模扩大需要招入更多学生要求, 否则大量的投入就形成了浪费;面临着多校合并后的管理问题, 合并前学校规模小虽然管理的不是很好倒也差强人意, 学校规模扩大后开始手忙脚乱, 按下葫芦浮起瓢;学校规模提升后学生增加了也面临着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最后还面临着大量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面对诸多问题, 职教中心的发展进入了阵痛期, 少数职教中心处于迷茫的状态。职教中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明确的思路作为理论基础和具体的措施作为工作指导。各地的职教中心回归到了创建前的尴尬境地, 要么寻找到发展的出路蓬勃发展, 要么再次被“转、撤、并”。

参考文献

[1]王海珊.县级职教中心的现实意义与现存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 (5) :40~42.

[2]陈波涌, 胡小桃, 彭乐新, 胡铁, 宴菊梅.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理论版) , (7) :26~33.

[3]何文明.新时期县级职教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 2011, (11) :32~36.

县级职教中心专业建设的探索 篇3

关键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专业建设已成为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所职校和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江苏高淳职业教育中心校专业建设的实践,对县级职教中心专业建设进行探讨。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进行市场调研,从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等方面广泛听取意见,对开办专业的可行性等进行充分论证。而市场是变化的,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需求的人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甚至同类企业也有不同的要求。

经过调研,学校在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征求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高淳县经济特色及“大工业”、“大旅游”的规划,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大专业结构调整:

第一,面向市场,加强专业建设。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把前景广阔的专业作为建设重点。如高淳县是建筑之乡,但施工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为此,学校与县建工局联合办学,原计划招生45人,而实际招生超过90人。

第二,创造条件,改造传统专业。如结合高淳县机电加工业发达的特点,从2006年开始,逐渐拓宽机电一体化的办学思路,形成机械加工、维修、数控加工、汽修等专业群和专业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江苏省示范专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学校以课程建设为点,专业建设为线,教学改革为面,全方位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

(1)更新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能力。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与学生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2)依据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

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及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协同研究分析,明确培养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需求,再根据能力要求进行归类,构成由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共同形成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开拓发展学生的智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

(3)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加大核心课程建设。

在做好课程标准开发的同时,依据岗位需求,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按照项目导向、注重实践技能的原则,加大校本教材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发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项目课程。目前已编写、出版了10多本项目教材,例如《计算机辅助制图》《金属工艺学》《工厂供用电技术》《变配电值班电工》《高淳土菜》等。

(4)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因材施教,采用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专题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提倡理实一体教学法、模块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方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推行个性化实训模式,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实行实训教学个性化,做好分层教学,学生自由选择实习工种、实习内容、指导教师的自助餐型实训,并注重教学实习中的创新,鼓励学生创意、创新、创造。

培养“双师型”教师确保实训课程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和关键,师资队伍水平决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县级职教中心校远离城市,受城市的辐射较小,制约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近年来,学校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

1.以“四个一”工程为基础,强化“双师型”教师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

“四个一”是指,每一名专业教师联系一家(或以上)与自己业务背景有较强关联的企业;与一名以上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结对;每年带领一批专业学生在企业(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一个月;每年主持或参与一项教科研项目(课题)、创新作品的设计与开发等。

2.开展“名师工程”,提高师资素质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创建了适应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开展“名师工程”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知名教师,为教师成长搭建发展平台。首先在校内开展了“名师工程”活动,评选出校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然后逐级申报县、市、省级教学名师。对名师每学年经考核后享受特殊津贴,激励名师在教育教学上起示范作用。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形成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

3.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启动“青蓝工程”,青年教师“传帮带”,实行个人成长“五年发展规划”管理。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并制度化。对青年教师专门制定考核办法,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尽快成长。

重视产学研合作 形成专业特色

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学校生存的基点,也是我们加强专业建设根本目的所在。学校以“与企业接轨,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办学宗旨,建立了校企联合的办学机制,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培养特色。

1.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和用人单位与学校的有机结合,将产学研合作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学校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06—2010年产学研结合工作计划》,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人才需求网络,企业调研制度,产教技术开发与培训,实训与生产紧密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证制”的实施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2.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校企产学研合作

学校重视校企产学研合作,通过实训基地的建立,构筑起学校与社会相互交流的桥梁,并形成双向互惠的局面。

(1)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多年来,学校与6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实习场所、提供必要的教学素材,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校提供兼职。学校为企业开设特色班级或特色课程,输送一定数量、掌握相关技术或管理知识的毕业生,为企业的在岗职工的培训提供优质服务,选派教师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每年通过企业赞助,举办以企业冠名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学校师生技能的提升。

(2)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

学校要求专业教师每年暑假期间到企业顶岗培训一个月。通过专业实践,使教师感受企业文化,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目前生产、技术、工艺的设备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和新技术、新工艺;教师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为开发校本教材提供素材,增强校本教材的地方性和实用性。

(3)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应用研究。

学校一向重视产学研合作,将教科研作为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在积极寻求对社会开展技术服务项目取得成效。学校与南京彩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51单片机小系统实验板”和“旋风铣刀”。该项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4)举办企业职工培训。

学校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把实验实习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实习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近3年来,经学校培训的企业职工达10000多人次。

注重学生就业体现专业建设的市场价值

职教中心学习总结 篇4

xxxx年12月12日,我们5位教师在王校长和李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XXXX市职教中心学习的。一进校门,就被幽美的校园环境所吸引,校园面积虽不大但是很精致、很整洁。走进校园里迎面而来的是浓厚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手脑并用的雕塑下刻着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和学生的名字,每座教学楼的走廊里都是卓越老师展示窗,由此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所名校的风采;在宣传窗中的学校简介里,我们了解到了这所学校的悠久历史及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首位校长曾在北京受到过周总理的亲切接见。这里的老师和学生

都很和气很有礼貌,对我们也都很客气,使得我们在这边并没有感到些许的不适应或是尴尬,这就是这所学校给我的印象。从此开始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学习生活。

我们一行五人先是在该校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以及机电和汽修实训室。在机电实训室里是先进的车床设备以及学生们在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在汽修实训室,我们看到了学生们正在对一辆故障车进行检修,让我们感到了他们的专业化水准。参观完校园和实训室后,我们分别认识了自己的指导老师。我的指导老师傅老师是外贸教研组的组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她的安排下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生活。以下我将从外贸专业课教学、高考与就业、实训与技能、教学质量检测和德育等五个方面对此次学习做以总结。

一、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

在学习期间,我有幸听了几节汽修

专业实训专业课。他们的老师确实很专业,也有的教师是在汽修厂作过的,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课堂上的内容也就相应的丰富多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很认真地、积极地思考,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并且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操作,每部都能做到位,操作规范、标准。工具使用正确。就算是在课后,学生也会到老师办公室或是问问题,或是给老师背书,总是很积极,这一点在我们学校学生来说就很欠缺。在教学上,老师也都认为表演课也只适用与公开课,而且学生们在闹哄哄的一堂课后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他们的实训课采用小班化教学,一部分学生到钳工室做钳工,另一部分学生到汽修实训室进行汽修专业实训操作,由两位教师带领,一位教师是汽修专业课教师,另一位是实训室指导教师。因为他们实训设备较多,学生可操作的设备足够,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练习,学生在实训课有事可做,教学秩序较好。

每次听好课后,我都会与上课教师交流一下教学心得,以此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吸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将来能在汽修教学业务方面有所提高。

二、实训与技能

XXXX职教中心的汽修专业实训室就是三个实训车间,设备比较全、先进,模拟设备较多,大部分设备只能增加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可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是放在第四学期集中到课堂实训期间。这样易造成本学期学生不能及时吸收、消化当时所学习的知识。至于技能大赛方面,他们是与省赛和国赛统一的,由于XXXX其他几所学校汽修技能实力很强,XXXX职教中心实力较弱,仅在今年参加XXXX市汽修选拔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他们准备在全国汽修客户服务大奖赛上拿奖。

而技能等级考方面,他们也是考取汽修维修中级工证,但是考试很严格,完全靠学生自己的能力,这一点非常好。因为汽修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的要求也

相对较高,必须具备真正的从业能力才可以,否则有了技能证书也只是废纸一张。希望我们学校也可以考虑这样做,而不是让老师帮助学生们通过来拿到这张证书,这样的证书才有一定的含金量。

三、德育工作

XXXX职教中心的学生也实行值周班制,但他们的值周班学生似乎更有礼貌和自觉性,无论你走到哪里,看见的都是他们在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站好自己的岗位,没有偷懒,没有闲聊的同学,一切都是那样自觉有序。课间时没有学生在走廊里大吵大闹,没有学生跑到小店里买东西吃,教室里无论哪节课去听课都不会看到垃圾满地,连垃圾桶里都没有垃圾。见此情景,不禁想到我们学校的学生,真是感叹差别之大。鉴于此,我们学校要在源头上杜绝垃圾满地现象,是否可以考虑从根源上入手,就是能否控制小店的开店时间,也就是只在中午和傍晚两个时间段营业?

四、教学质量检测

XXXX职教中心只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另外也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通过选修课和课外活动完成的,期中一项就是每学期可以通过阅读学校规定的必读书目后,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阅读心得得到的,这样不仅得到了学分,还让学生们增加了课外阅读量,也锻炼了写作能力。

栾城职教中心简介 篇5

栾城职教中心简介

栾城县职教中心成立于1994年12月,1998年晋升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2004年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08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在校生2557人。教职工246人,中高级教师153名,开设机械加工技术、制药技术、计算机应用、电气技术应用、中餐烹饪、园林绿化、畜牧兽医、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汽车维修等l6个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技术、制药技术专业为市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的我市唯一一所具有幼师教学资质的县级职教中心。发展至今,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学前教育、制药技术、机械加工为骨干专业,以培养服务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为特色的发展格局。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质量兴校、管理强校、稳定立校”作为发展理念,以“人人学习一门技术,人人学业合格,人人身心健康”为培养目标。根据升学、就业、短期培训培养目标的不同,分部管理,按需施教,分别组织教学与管理,实现了升学、就业与技能的双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石家庄市“文明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县“十佳群众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

职教中心学习总结 篇6

一、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

在学习期间,我有幸听了几节汽修专业实训专业课。他们的老师确实很专业,也有的教师是在汽修厂作过的,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课堂上的内容也就相应的丰富多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很认真地、积极地思考,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并且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操作,每部都能做到位,操作规范、标准。工具使用正确。就算是在课后,学生也会到老师办公室或是问问题,或是给老师背书,总是很积极,这一点在我们学校学生来说就很欠缺。在教学上,老师也都认为表演课也只适用与公开课,而且学生们在闹哄哄的一堂课后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他们的实训课采用小班化教学,一部分学生到钳工室做钳工,另一部分学生到汽修实训室进行汽修专业实训操作,由两位教师带领,一位教师是汽修专业课教师,另一位是实训室指导教师。因为他们实训设备较多,学生可操作的设备足够,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练习,学生在实训课有事可做,教学秩序较好。每次听好课后,我都会与上课教师交流一下教学心得,以此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吸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将来能在汽修教学业务方面有所提高。

二、实训与技能

XXXX职教中心的汽修专业实训室就是三个实训车间,设备比较全、先进,模拟设备较多,大部分设备只能增加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可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是放在第四学期集中到课堂实训期间。这样易造成本学期学生不能及时吸收、消化当时所学习的知识。至于技能大赛方面,他们是与省赛和国赛统一的,由于XXXX其他几所学校汽修技能实力很强,XXXX职教中心实力较弱,仅在今年参加XXXX市汽修选拔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他们准备在全国汽修客户服务大奖赛上拿奖。

而技能等级考方面,他们也是考取汽修维修中级工证,但是考试很严格,完全靠学生自己的能力,这一点非常好。因为汽修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必须具备真正的从业能力才可以,否则有了技能证书也只是废纸一张。希望我们学校也可以考虑这样做,而不是让老师帮助学生们通过来拿到这张证书,这样的证书才有一定的含金量。

三、德育工作

XXXX职教中心的学生也实行值周班制,但他们的值周班学生似乎更有礼貌和自觉性,无论你走到哪里,看见的都是他们在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站好自己的.岗位,没有偷懒,没有闲聊的同学,一切都是那样自觉有序。课间时没有学生在走廊里大吵大闹,没有学生跑到小店里买东西吃,教室里无论哪节课去听课都不会看到垃圾满地,连垃圾桶里都没有垃圾。见此情景,不禁想到我们学校的学生,真是感叹差别之大。鉴于此,我们学校要在源头上杜绝垃圾满地现象,是否可以考虑从根源上入手,就是能否控制小店的开店时间,也就是只在中午和傍晚两个时间段营业?

四、教学质量检测

XXXX职教中心只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另外也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通过选修课和课外活动完成的,期中一项就是每学期可以通过阅读学校规定的必读书目后,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阅读心得得到的,这样不仅得到了学分,还让学生们增加了课外阅读量,也锻炼了写作能力。

威县职教中心 篇7

办学机制:深化改革活水源

为了更加科学高效地实施管理和教育教学, 优化管理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 神木职教中心实行校部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将学校的所有班级划分为基础、工科、艺术和医化四个部, 由学校的一级职能部门进行宏观管理, 同时选配部主任具体负责各部的教育教学工作。改革三年来, 各学科和专业的教、学、研针对性更强, 时效性大大提高。

近几年, 神木县煤炭、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用工需求量大, 就业形势好。学校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坚持“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 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 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的办学理念, 实行一年打基础、二年有特色、三年有专长。学生在一年级以专业基础性实验为主, 二年级学习专业基础技能、三年级根据专业工种和个人兴趣进行模块化教学, 实施分流教育, 开办了10多个相关的分流专业班, 分流学生1500多人次, 毕业生有2/3被神东电力公司、北元化工厂、神府建筑公司等企业录用。

“职业教育就是面向就业的教育, 为此, 我们学校提出‘动手动口, 突出技能’的培养目标。”学校实训处主任一语道出了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性。神木职教中心为了强化实践技能, 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提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原则。为适应新的就业准入制度, 确立了“四证” (毕业证、专业技能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证) 、“一特长” (一项专业技能特长) 培养目标, 把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与考核纳入教学计划,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多数毕业生除毕业证书外, 还可获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 又具备转换岗位的能力, 为今后的发展拓宽了途径, 也为人才的复合化培养奠定了基础。

师资队伍:营造环境育新人

为了营造争先进、学先进、树先进的新风尚, 学校加大“四制”实施力度, 积极推行“末位淘汰制”。将教职工的职业道德表现与本人的岗位聘任、晋职晋级等切身利益挂钩, 设立了“评模奖”、“园丁奖”、“升学奖”和“教科研奖”四种奖励。与企业、大专院校、培训机构联系, 一些年轻的专业理论教师出去培训学习, 或到企业进行实践,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从而逐渐成为“双师型”教师。

制度化和民主化、人性化是和谐统一的, 在严格管理制度时, 当然需要人文关怀。学校给教师配置了教师阅览室, 配备了通勤车, 免费早餐;利用三年时间, 外派教师到南方的知名职业学校考察学习;多方想办法, 解决了教师住房问题, 教师的福利待遇逐年增加。学校用人性化管理做到事业用人, 感情留人, 待遇引人。目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49名, 其中中高级教师100名, 专业课教师163人, 形成了一支专业互补、结构合理、知识技能全面的教师队伍, 涌现出省、市级骨干教师12人, 教学能手15人, 学科带头人10人, 教坛新秀20人。

专业建设:紧贴市场不动摇

“市场就是职业教育的生命, 离开了市场, 职业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 在专业建设方面, 必须紧跟市场, 这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校长王文艺的一番话说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神木职教中心自建校以来, 积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新的市场经济形势, 对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不断按科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要求进行调整。煤炭的开采及高附加值的转化, 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设立煤炭化工专业, 继续扩大适应热电厂、电石厂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发配电专业;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 工业与民用建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学校扩大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规模, 培养从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预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随着生态游、红色游等的兴起, 既需要培养县境外游客的专业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也要培养省外游、境外游的导游, 适时扩大旅游服务类专业规模, 增设旅游与导游专业;随着小车走入寻常百姓家, 学校新开设汽车应用与维修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和服务性人才, 并开办汽车驾驶培训学校, 年均培训驾驶员5000多名。

办学条件:增加投入夯基础

走进神木职教中心校园, 功能齐全的教学楼、整洁美观的公寓楼、宽敞明亮的餐厅、绿树成荫的花园, 呈现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1992年建校时只有综合楼, 学校周围没有围墙, 十七年过去了, 今天学校设施齐全, 布局合理, 真是今非昔比啊!”已退休的王恩贵老师见证了神木职教中心的发展。学校特别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近年来, 陆续投资3000多万元, 积极实施硬化、绿化、美化的“三化”工程, 建成花坛四处、喷泉一处、公园一处, 校园环境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先后投资500万元, 新建了3#学生公寓楼、3#教学楼和综合服务楼, 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近三年, 累计投资1000万元全面扩充、更新25个实验实训设备, 新建汽车发动机实训室、变速器实训室、焊工实训室、网络实训室、化工分析实验室, 采购图书3万余册。累计投资160万元用于信息技术建设, 目前学校拥有完备的校园网络平台、电化教学系统和两个网络机房, 计算机达到600多台。为了全面实现教育技术网络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 学校从2008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普及笔记本电脑。此外, 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总价值300万的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已于2007年建成使用。6000多套木制桌凳得以更换。2007年投资200多万元, 实现由供热公司统一供暖。家属楼已交付使用, 解决了大部分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

就业升学:比翼齐飞创佳绩

神木职教中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始终把学生的就业安置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毕业后, 我被学校推荐就业, 工作快两年了, 现在看来选择在职中读书是正确的。”05届机电班学生杨岐伟现在北元化工厂上班, 月薪1600多元。为了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主动与当地的龙华旅行社、亚华热电、北元化工厂、神华电力医院、高新医院及北京及成公司、青岛海尔、蒙牛集团等外地企业联系, 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和订单培养。近三年累计培养合格的中等技能人才3000多名, 就业率平均达到98%。

在立足本地就业的基础上, 学校每年派人深入外地企业考察, 疏通外地就业渠道, 先后向北京及成通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双星集团、蒙牛集团等20多家企业输送毕业生400多名, 同时与北京市黄庄职业学校等外地职校尝试联合举办计算机、旅游服务专业班, 很好地利用了对方的就业优势实现学生异地就业。目前这些外出就业的学生工作良好, 收入稳定。

学校在严把学生就业“出口”关的同时, 坚持对就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了解他们的就业巩固状况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有95%以上的用工企业对神木职教中心的毕业生评价良好, 认为他们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专业技能强, 整体素质好, 能服从工作安排, 吃苦耐劳。

近几年神木职教中心备受社会关注, 众多家长都愿意把子女送到这里读书。学校的招生状况越来越好, 规模也逐年扩大, 连续三年创下了全省招生数量的新高, 2008年一次招生3600人。2003年以来, 在保持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中有升的同时, 高职升学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 名列陕西省同类学校第一, 为地方后续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

学生德育:校园盛开文明花

“做人和安全是第一位, 学习是第二位, 我每次开家长会都是这样讲的, 做人不合格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生命安全出了问题会遗憾一辈子。我的这种育人理念和学校提倡的‘以人为本, 德育为首, 知能并重, 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刘浩老师道出了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神木职教中心为了德育建设采取许多措施。一是加强德育机制建设, 形成以学校为主体, 家庭、社会为两翼, 各方面广泛参与, 齐抓共管的立体德育网络, 力争实现德育合力的最大化;重视德育队伍建设, 形成以政教处领导为核心, 班主任为骨干, 广大教师为主体, 学生干部全程参与的强大阵容;树立全员育人意识, 优化全员育人作风,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广泛开展以“铸师魂, 修师德, 树师表, 练师能”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 全面实施师德工程, 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师风师德十不准》等制度和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将德育观点内化为学生意识, 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分年级确定德育内容, 年级以班确定德育目标, 班级以学生确定个人德育目标;坚持开展文明团体创建、“三好”学生、模范班团干部、学生标兵评选和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活动, 引领学生自强不息, 奋发有为。发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日的专题教育作用, 组织演讲、征文、歌咏比赛、签名、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募捐、青年志愿者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到目前为止, 学生没有一例违法案件发生。一所职业中学, 学生素质普遍较差, 管理得这么井然有序, 有点不可思议。主管政教工作的李校长说:“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 我们把神府革命纪念馆、县情展室、神木监狱确定为学校德育基地。每逢节日都要组织学生参观神府革命纪念馆, 扫墓、敬献花篮;邀请老干部、老红军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参观神木监狱, 让学生聆听管教干部对服刑人员犯罪心理的分析。学生与服刑人员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 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 对学生触动很大。总之一句话, 学校教育, 大胜在德。”

当然德育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正如王文艺校长所说:“树立绿色校园和人文校园理念, 可以陶冶学生, 可以促进德育建设。”漫步校园, 整个校园错落有致、高雅气派、花树草坪相映成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标语激人上进;教室内外悬挂的古今中外名人画像, 楼道走廊、花园草坪散发着温馨浓郁的人文气息。此外, 学校充分利用“一网” (校园网) 、“一报” (《神木职教报》) 、一台 (校园电视台) 、“一廊” (文化长廊) 、“一社” (绿沙) 文学社、“一刊” (《新叶》) 、两个平台 (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站) 培养文学新苗、宣传职教文化。校园文化艺术节、文学大赛、学科竞赛、专业技能汇报表演、军训等一项项文体、学术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已成为育人资源。

威县职教中心 篇8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瓶颈的有效途径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者短缺。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都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我国现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只占全部工人总数的1/3,其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4%。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偏低。人才短缺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增强科技经竞争力和经济实力。把加快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速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员,发挥出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解决“十一五”期间人才瓶颈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推进整个教育体系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都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整体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急需解决的一个薄弱环节。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乃至于推进整个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发展是推进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首先,应将“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在基本权利的实现上。人的发展首先要具有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首先是知识和技能,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发展自己,才能实现就业这一基本权利,才能使人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必须重视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把为人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特别需要办好的事情。

二、坚持改革和发展并举的路子

(一)明确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为就业服务就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这是当前职教中心发展需要把握住的根本原则。县级职教中心必须坚持就业技能教育的办学方向,立足于培养中初级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由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由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书本知识与技能教育并重。

(二)深化体制改革

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已经明确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实施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办学资源整合,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的条块分割、布局分散、多头管理、重复办学、效益低下的现象。目前,市一级职业教育已取得了成功经验,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县一级职教中心的发展也必须坚持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原则,要体现综合性。即学校综合;专业综合;职前职后教育兼顾;功能综合。国家对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县级职教中心给予倾斜扶持。

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国务院也已经明确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实施这一办学体制,要在继续发挥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积极推进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上来。突出的是要鼓励和吸引企业、行业及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举办职业教育,并仍支持鼓励县级职教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

我们要创造一种政策环境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对民办职业教育给予和公办职业教育一视同仁的支持。

(三)转变运行机制

转变运行机制,需要抓住三条:第一,积极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坚决减少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自主制定和调整学校发展规划,自主调整和设立专业,自主选用和编写适用教材。努力实现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公平竞争,增强职业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推动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尽可能多地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主动与市场接轨。自主聘任教职工,自主确定学校经费使用方案。校长既应该是教育家,也应该是善经营的企业家。第三,要转变办学模式。有些地方已经创造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归纳和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办学模式,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目前,县级职教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感到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专业技能师资短缺,水平不高;二是短缺的师资因编制限制进不来,不合格师资出不去。我们要想办法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例如,有的地方提出可否在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统筹管理的编制中,调剂一部分机动编制用于解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这部分编制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还有的地方提出,可以建议当地政府增加一部分职业教育岗位津贴,对职业学校教师给予资助,以稳定师资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才。总之,我们要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出点实招,办点实事。

(五)加强职教中心建设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设内容需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校舍建设,二是要加强实训设备配置。国家今后一段时期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将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有所侧重,花出效益。

(六)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我们要积极想办法研究探讨一些可行的政策,如当地财政安排一定的职业教育助学津贴,对于贫困学生给予减免学费和生活资助。金融机构要提供助学贷款,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学校通过实习基地、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等方式,资助贫困学生就学。

三、履行发展改革部门职责,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一)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和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大局,认真研究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角度,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当前,“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制订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编制好职业教育规划,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积极增加投入,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2004年在全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工作中,作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之一,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我们调整投资结构,安排专项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并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制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的指导意见》,组织各地编制了专项建设计划,总体目标是在今后几年经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加强1000所左右市、县级骨干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形成一批设施、设备条件基本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基本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求的职教基地。国家将在今年已经安排5亿元的基础上,在今后3—4年持续安排大体相同的资金额度,推动实现上述发展任务。

(三)规范收费行为,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上一篇:快乐过新年的写事作文500字下一篇:鳄鱼的英文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