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共8篇)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1

第一单元为党唱支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养成自我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2.知道新中国的诞生及开国大典的伟大历史意义。3.懂得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

二、导学案 1.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将10月1日定位国庆节?想看看开国大典庄严热烈的场面吗?播放CD《开国大典》,学生感悟,谈感受。2.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

(1)知道新中国是怎样诞生的吗?你知道哪些史实?

(2)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吗?(3)国旗、国歌是谁设计创作的?国旗图案是怎样构成的?国旗的底色及五星排列的含义?讲一讲它们背后的故事。小组交流,分享互助

小组内集体交流自己搜集新中国成立的资料及图片、有关国旗、国歌的来历及创作的历史背景。课堂展示,质疑释疑 分组汇报,展示材料 课堂升华,深化感情

齐唱国歌,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朴实而真挚的感情

三、巩固检测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 中 国 的 诞 生 国旗 国徽 国歌

第2课 改革开放奔小康

一、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以改革开放的鲜活事例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标:树立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认知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知道我国在从小康生活走向全面小康社会。

教学重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知道我国在从小康生活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学具准备:歌曲《春天的故事》CD带;邓小平画像。

二、预习学案

1.调查了解和亲身感受自己家庭及周围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2.收集整理“小康生活”“全面小康社会”的相关资料。

三、导学案

(一)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预习情况。

(二)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课文内容,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1)什么是“改革开放”、“小康生活”?

(2)中国怎样奔小康?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的?

(3)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怎样引领我们的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的?

(4)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国人民正在走向富裕? 2.全班交流学习。3.回顾现状,设想未来。

谈谈收集到的过去生活资料,看看目前的生活,设想未来生活。3.歌曲欣赏《春天的故事》,歌颂“改革开放”政策好。

四、课堂检测

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记录和追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发明创造的大事记。

六、板书设计

2.改革开放奔小康

1978年年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 国家走向富强 科学技术

文化教育

国防事业 人民走向富裕

第3课 走进新时代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力目标 激励学生树立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志向。

认知目标深刻感受我国改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 录制歌曲《走进新时代》《祝福你,中国》;剪制《“神六”回家》实况录像片段;收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图及有关祖国快速发展的资料。

二、导学案

1.回眸“神六”回家,育情导入课题

⑴回眸“神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5年10月17日”这一天吗?那是一个怎样的日子?让我们再一次回眸那令每一个中国人、每个华人为之兴奋、骄傲的一幕。(播放《“神六”回家》录像片段)⑵看了这段录像,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⑶激情导入:是啊,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在太空历时155个小时后安全回家了。当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走出返回舱时,全中国人民沸腾了!“神六”安全回家,显示出我国强大的科技力量。它不仅解决了多人长时间在太空飞行、工作和生活的关键技术,而且完成了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中国人真了不起,中国真伟大!我国的航天技术走进了一个新时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伟大祖国改革巨变的自豪感,一起学习第三课《我们走进新时代》。

2.自主读书交流,整体感知教材

⑴过渡谈话:常言说,发展才是硬道理。驶入新世纪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全国奔小康的大道上迅猛前进,课文列举了而这方面的很多案例。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文,再说说我们的国家还有哪些方面入了快车道、走进了新时代。⑵读书后交流(小组活动: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航天事业等资料)。3.具体分析讨论,感悟发展之快

⑴举例说说我国怎样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⑵分小组讨论。⑶小组代表汇报发言。A青藏铁路

①谁能向大家介绍有关青藏铁路的情况? ②除教材介绍外,你还有哪些补充。

③小结: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修筑铁路,是我国铁路史上新的突破,也创造了世界铁路发展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的修建,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B西气东输

①“西气东输”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启动的最大工程。谁能详细介绍介绍有关这方面的情况? ②解释什么叫“西气东输”。

③小结:“西气东输”不仅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西部优质天然气的能源,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东部地区人民的生活。C南水北调

①什么叫“南水北调”?

②“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也是我们国家走进新时代的重要标志。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情况?(主要是三条主线)

③小结:“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将有效缓解我国北部及西北部降水量不足、旱情严重的状况,为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D航天技术

杨利伟叔叔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全的太空之旅,“神舟”六号会见,都说明了我国航天科技进入了国际领先水平。4.《统一大业在推进》。

(1)请你举例讲一讲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或内地支援香港、澳门的事例。

(2)从电视新闻中,你了解到了海峡两岸关于“三通”的新信息吗?说给大家听听。

(3)小结:我们相信,在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同胞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海峡两岸亲人团聚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⑷你还知道我国统一大业发展的哪些情况? 5.教材拓展延伸,深化发展认识

⑴承接过渡:同学们,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确实感到祖国在这些年以快速、稳步发展的步履,向世人展示了强大中国的综合国力。我想问大家:除了教材介绍的外,你们还知道我们的国家在哪些方面走进了新时代?(如外交、体育、农业等)⑵分组交流课外收集调查的资料,然后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⑶小结: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真多,从中看到祖国发展之快,各行各业都走进了新时代。

6.畅谈学习体会,激发爱国热情

⑴过渡谈话: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此时此刻,作为一个中国人,当你知道自己的祖国有如此成就时有怎样的感想?又想说些什么呢?

⑵你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会去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吗?

三、课堂检测

四、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坚持收看CCTV新闻频道CCTV4的“海峡两岸”节目。

五、板书设计

1.科学技术等领域迅速发展 2.统一大业在推进。3.发展进入快车道

第二单元 多姿多彩的世界 第四课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养成自我收集资料和整理 资 料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上网查询,书籍翻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和兴趣 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传承文明,热爱生活,体验快乐,热爱多彩多姿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世界民居,民族服饰

三、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收集民族衣食住行方面的情况,收集图片以便进行展览

四、教学过程

导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个民族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习俗。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地理条件,使得文化习俗各异,因而表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具特色。

1:世界民居览胜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形成这些有趣的现象?见过那些不同民族的住房。傣族的竹楼,蒙古的蒙古包····

沙特阿拉伯一些旅馆为什么把床铺安排在屋顶。

说说我们身边的房子,再说说我国少数民族与国外的房子,能不能发现不同房子的秘密。

马来西亚的吊脚楼、浮脚楼,爱斯基摩人的雪房子···· 学生讨论

为什么这些地方的房子不尽相同?说说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2:民族服饰万花筒

见过那些民族服饰,你觉得这些服饰有什么特点?还见过哪些有趣的民族服饰? 为什么漂亮的丝绸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蒙古服饰,日本和服,土著居民服饰,阿拉伯头巾,苏格兰男人的短裙、、、、、、、、第四课第二课时 不同地域的衣食住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养成自我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上网查询书籍翻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传承文明,热爱生活,体验快乐,热爱多彩多姿的

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饮食文化,出行方式

三、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收集民族衣食住行方面的情况,收集图片以便进行展览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民居,民族服饰,学到不少的知识。这一节课呢?我们学习饮食文化,出行方式。

除了以上的饮食文化,各地还有那些不同的饮食习惯呢? 我们一起学习了不同地区的衣食住行有什么收获呢? 1:饮食文化面面观

我这里也有一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创造的饮食文化,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2:出行掠影

说一说现在的交通工具,其特点有哪些

在一些环境特殊的地区至今还必须采用的传统的交通工具,能不能探究一下形成的原因?说一说

人们重视出行,不仅讲究交通工具,更讲究出行的吉利、安全。比如祝福的话、、、、、汽车 火车 游轮 飞机 骆驼 羊皮筏子 毛驴 雪橇

第五课 漫游世界话习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收集各国习俗的知识,与同学们欣赏并接纳异国文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国主要见面礼的方式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禁忌 情感态度 价值观:通过了解习俗,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重并欣赏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和风情

二、教学重难点:识记各国的见面礼·婚礼文化

三、课前准备:世界各国的图片内容及风俗礼仪图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的主要讲了什么是习俗,习俗怎么来的,习俗有哪些作用,透过习俗可以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异国文化。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1:了解不同方式的见面礼

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见面总要事先互相打招呼。我们常见那些打招呼的方式呢 2: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不同地域不同风情礼节也各不相同,欣赏世界各国人精彩纷呈的见面礼。从互相见面礼中你们的感受到什么? 3:欣赏色彩各异的婚礼文化

我们中国的婚礼常常采用哪些方式或色彩突出婚礼的喜庆? 我们国家为什么会突出红色?西方国家为什么选用白色? 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代表红红火火的日子 白色在西方人眼里代表着纯洁,美丽

再举例一些其他婚礼里如:环保婚礼·雪中婚礼·········

五、板书设计 1:不同方式的见面礼 2: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3:色彩各异的婚礼

第五课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对比体验感悟生命

过程与方法:交流见闻,展示不同习俗与禁忌 情感态度 价值观:尊重和接纳异国风俗

二、教学重难点

感悟生命,展示不同习俗与禁忌,尊重和接纳异国风俗

三、课前准备

准备世界各国的禁忌图片内容及风俗礼仪图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方式的见面礼,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色彩各异的婚礼文化。这一节呢?我们学习对比体验以及不同地区的禁忌 1:对比体验---感悟生命的价值。介绍西方国家的葬礼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西方和中式葬礼有很大的差异,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在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2;交流见闻——展示不同民俗和禁忌

你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禁忌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禁忌有哪些呢?不同禁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和风情,反映了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的思想观念。

3:我们要尊重和接纳异国的风俗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世界风俗礼仪图片,并谈一谈自己对所收集的图片内容的看法。学生交流,辩论

组织学生围绕正反观点进行辩论

五、教学设计

1:对比体验,感悟生命 2:不同民俗和禁忌 3:尊重和接纳异国风俗 第六课 丰富多彩的节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向往过节时的快乐体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交流等方式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健康,快乐度节日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我国传统节日 难点:览胜国外节日

三、课前准备

收集教材中涉及的节日图片照片,准备有关节日见闻的小故事或短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长这么大度过了无数个愉快的节日,说说你都度过了那些节日、最喜欢什么节日。1,七嘴八舌话节日

分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了解的节日最多。(最少分三组)2,异彩纷呈话习俗:

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现在我们走进一猜奉承的习俗之中去。清明节(哪一天,习俗)出课件

端午节(哪一天,习俗)出课件 春节(哪一天,习俗)出课件

学生交流春节习俗你还说出其他节日的传统习俗吗? 3:国外节日开眼界

了解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主要节日及其习俗 圣诞节

并说出自己的得到的启示

生讲述圣诞节的来历或圣诞树,圣诞老人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1;七嘴八舌话节日 2:异彩纷呈话习俗 3:国外节日开眼界

第六课 丰富多彩的节日(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向往过节时的快乐体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交流等方式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健康,快乐度节日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忆往昔节日情景大放送

三、课前准备

收集教材中涉及的节日图片照片,准备有关节日见闻的小故事或短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丰富多彩的国内外节日及习俗,现 在让我们翻开记忆中的最快乐的温馨的一天,把你过节时的欢乐体 验传递给大家。学生把过节时与亲人好友拍摄的照片或互相赠送的纪念品,节日贺卡以及收到的节日礼物拿出来展示交流同时讲述难忘的故事,得到的启示既幸福体验,,,节日情景大放送:

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节日习俗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 如:吟诵春联赛一赛·巧手包饺子· 吟唱节日歌曲·制作节日贺卡·扮圣诞老人„

五、板书设计

1:忆往昔快乐 2:节日情景大放送

第三单元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7.地球病了

一、学习目标

1.树立环境观念、全球观念、从一言一行做起,自觉的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知道人类为保护大气环境制定的一些措施,掌握简单的环保方法。

3.了解大气污染造成的臭氧层倍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形成的原因及危害,了解人类当前的生活环境恶化,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地球的病历卡,50亿吨“巨型”冰山脱离南极,黑雨、黑雪,太阳的虑光镜——臭氧层,臭氧层被破坏的备忘录,保护臭氧层大事记。2.实验:酸雨对绿豆种子生长的影响。

二、导学案

收集有关臭氧层、酸雨、温室效应等现象及世界各国为保护大气环境所做的努力的相关资料。

三、学案

(一)检查汇报课前预习情况。

(二)集体学习自主学习:

课本内容37——40页内容。小组交流:

按顺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全班交流学习:

1.交流有关臭氧层的知识。说一说臭氧层的作用及所在的位置;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什么原因使臭氧层遭到破坏;怎样才能保护臭氧层。

2.交流有关酸雨的知识。说一说酸雨的危害有哪些?出谋划策:如何预防和治理酸雨。

3.交流有关温室效应的知识。说一说什么是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有哪些?集思广益:控制温室效应。

(三)拓展延伸

1.播放课件:地球的病历卡,50亿吨“巨型”冰山脱离南极,黑雨、黑雪,太阳的虑光镜——臭氧层,臭氧层被破坏的备忘录,保护臭氧层大事记。2.小组交流:谈谈观后感。

四、课堂检测

谈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有哪些?学习了这节课你想说点什么?你还存在哪些疑问?

五、课后作业

阅读有关科普书籍,增强环保常识。

8.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一、学习目标

1.懂得感谢、热爱地球,明确保护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地球需要从每件事做起,从我做起养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水的习惯。

3.了解我们人类面临着水、土地资源匮乏的严重危机,分析其原因及对人类的威胁。知道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和土地,我们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教师课前准备:

生命离不开水的事例;了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匮乏的现状,分析产生的原因;了解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二、预习学案

调查采访家乡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现状。

三、导学案

(一)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二)集体学习自主学习:

课本内容41——45页内容。小组交流:

按顺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全班交流学习: 1.学习水资源的知识

(1)目前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究竟有多少?(2)我国水资源情况到底如何?(3)在世界居于什么地位?

(4)当前水资源遭破坏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恶果?(5)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2.学习有关土地资源的知识

(1)为什么说有限的土地?“有限”体现在哪些方面?(2)“有限”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够用吗?(3)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地球上土地资源匮乏的危机?

(三)课堂小结,拓展话题。

四、课堂检测

谈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有哪些?学习了这节课你想说点什么?你还存在哪些疑问?

五、课后作业

与父母一道制定节约用水的计划,半年进行一次统计。

六、板书设计 8.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一)生命之水在枯竭:淡水危机 有限的淡水资源 :

匮乏原因:①人口增长 ②环境污染 采取措施:

(四)有限的土地:土地危机 土地使用状况:

土地匮乏原因: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壤污染 ③水土流失 采取措施:

9.我们到哪里去安家

一、学习目标

1.对人口急剧增长给地球所带来的资源紧张的压力感到忧虑。

2.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爱护资源,养成节粮、节点、节水等良好习惯,为保护地球资源而积极行动。

3.知道全球人口急剧增长是造成地球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了解地球上的额资源是有限的,懂得如何爱护地球资源。

二、教学重点:

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爱护资源,养成节粮、节点、节水等良好习惯,为保护地球资源而积极行动。

三、预习学案

1.到2005年止,全球人口总数估计总量达到多少,我国现有人口是多少,在世界人口中处于何位置。

2.人口的急剧增长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压力。

3.你所生活的地方主要有哪些资源,当地人口增长情况和土地资源发生的变化。

四、导学案

(一)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二)集体学习自主学习:

课本46——47页内容。小组交流:

按顺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全班交流学习: 1.急剧增长的人口压力

(1)全球每年净增人口数量有多少?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少?(2)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你还知道了什么?(3)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带来哪些压力? 2.面临枯竭的资源

(1)看了47页专家们对9种重要矿产资源自2001年起是由时间的预测,你有什么感想?

(2)你所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资源?(3)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三)课堂小结,拓展话题。

五、课堂检测

谈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有哪些?学习了这节课你想说点什么?你还存在哪些疑问?

六、课后作业

与父母商量,拿出节约用电的好办法。

七、板书设计 9.我们到哪里去安家 急剧增长的人口压力 面临枯竭的资源 所采取措施

10.让我们和谐相处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自觉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2.了解什么是生态平衡,知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3.懂得爱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生态平衡,知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化境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三、预习学案

收集生态平衡的事例,破坏环境遭大自然惩罚的事例;我国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环保纪念日;对环保做出贡献的人或事;学生准备以不同的形式宣传环保。

四、导学案

(一)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二)集体学习自主学习:

课本48——51页内容。小组交流:

按顺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全班交流学习:

1.保护人类的朋友

(1)从这一部分教材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基本要点:什么是生物圈?“我们”指的是谁?“和谐”是什么意思?(2)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和谐相处?不和谐相处会怎样呢? 2.共建地球村

(1)结合课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人们为保护环境作了哪些努力。(2)对比两次会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三)积极思考交流:我为环保做什么?

(四)课堂小结,拓展话题。

五、课堂检测

谈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有哪些?学习了这节课你想说点什么?你还存在哪些疑问?

六、课后作业 写环保日记

七、板书设计 10.让我们和谐相处

(一)保护人类的朋友 生态平衡

(二)共建地球村 环境保护

第四单元 世界是个大家庭 11.地球村的管理机构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地球村的管理机构——联合国,知道联合国的组成部分,了解联合国的宗旨。

2.认识国际红十字会所开展工作的性质,了解国际红十字会的七项基本原则。3.认识亚太经合组织,知道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时间及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有哪些。

教师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亚太经合组织的相关资料。

二、预习学案

查阅有关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亚太经合组织的相关资料。

三、导学案

(一)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二)集体学习自主学习:

课本52——56页内容。小组交流:

按顺序交流,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全班交流学习(提出问题):

1.联合国有多少个成员国,总部设在什么地方?联合国的组成部分有哪些?联合国的宗旨有哪些?

2.国际红十字会的性质是怎样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七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3.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年?我国于什么时候加入?

(三)分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四)课堂延伸 共同阅读搜集到的资料。

四、巩固检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11.地球村的管理机构 1.联合国

191个成员国 总部设在纽约 宗旨 2.国际红十字会

体现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七项基本原则 4.亚太经合组织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2

《天有不测风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中的第二课。根据课程标准对本主题的阐述: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的可贵, 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 形成相应的能力。这一课教材共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天灾之中有人祸”“天灾无情人有情”。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安排了“大自然的另一幅面孔”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视频资源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故事, 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自然灾害就发生在身边, 它的危害不容忽视;意识到自然灾难的无情, 初步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 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3.知识与技能: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4.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活动, 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 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对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通过电视、网络等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但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经济、生活、生命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尚不清楚。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难点:自然灾害的种类。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 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并能选取自然灾害中的一种, 进行较为深入的资料搜集。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1. (播放视频、图片) 欣赏美。

师: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春天, 百花争艳, 万紫千红;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 枫叶似火, 硕果累累;冬天, 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看着这些美景, 你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感受自然的美丽。]

2. 感受大自然的另一副面。

师:大自然并不总是风和日丽、和蔼可亲的。她常常会摆出另一副面孔, (课件播放部分自然灾害) 有时狂风大作, 巨浪滔天, 洪水泛滥;有时会吞噬人类的财产以及生命;有时疾病流行……看着这些, 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灾害很可怕的影像。]

二、教学活动一:感受地震

1. (播放地震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地震在顷刻间使得一幢幢矗立的高楼夷为平地,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地震的不可抗拒性。]

2. 师:这个统计表记载了汶川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自己读一读。 (出示统计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汶川大地震的危害深重, 感受到了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破坏性和毁灭性。]

[“感受地震”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 以地震这一自然灾害为核心, 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影像资料,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从而实现“以点带面” (“点”指地震, “面”指其余的自然灾害) 的课程设计思路, 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三、教学活动二:你知道吗?

1. 师:

伴随着人类的仅仅是地震这种破坏性大、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吗? (出示: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记录的相关文字资料。) 从这些红色的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自然灾害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这份资料认识到自然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 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它是不可抗拒的, 必须正确面对它, 了解它, 才能正确应对。]

2. 师:

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内, 依次派生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火灾五大类。 (课件出示自然灾害分类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脑海中初建自然灾害的分类概念。]

3. 师:

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自然灾害调查统计表, 分组交流。待会儿, 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在全班就你们印象深的自然灾害选择两三个在全班作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通过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的自主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这些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 还培养了学生看新闻、搜集信息的学习习惯。]

4. 师点评。

(洪水、干旱、地震、火灾, 灾难无法抗拒, 家园瞬间被毁, 生命被无情地夺走。不论是哪种自然灾害都是让我们认识到其危害无穷。)

[“你知道吗”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的学习方式认识到自然灾害的种类之多, 危害之大, 从而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自然过渡到教学活动三。]

三、教学活动三:减灾“我能行”

1.师:古往今来, 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此起彼伏, 连续不断。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是人类难以避免的。千百年来, 世界各国一直在寻求防治自然灾害的方法, 居安思危, 防患未然, 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设计意图:让学生齐读, 认识到防灾减灾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

2.师:看这份真实的报道: (指名读)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 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 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 全部冲到操场, 以班级为单位站好, 仅用时1分36秒。从11岁到15岁的学生, 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 老师们站在最外圈, 四周是教学楼。学生无一伤亡, 老师无一伤亡。桑枣中学的安全和叶校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2005年开始, 桑枣中学的叶校长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桑枣中学的学生是按照平时学校要求的和他们已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

3.师:听了这份真实的报道, 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从中获得的启示, 认识到只有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才能将灾害降低到最小化。认识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4.师:由此可见, 面对天灾, 掌握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是何等重要啊!因此, 了解一些地震自救方法是必需的, 快速浏览一下课本内容。 (学生读书上第48页的“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文字资料) 如果现在地震, 结合我们所处的环境, 我们该怎么做? (指名说)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进行实地防震减灾演练, 既强化了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自救能力。]

[“减灾我能行”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看汶川地震中一份真实的报道, 明白面对天灾掌握自救的知识和正确的自救方法是何等的重要, 并能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防震减灾演练, 让学生明确防灾减灾不是纸上谈兵, 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四、教学总结: (课件出示) “正确面对, 防灾减灾, 从我做起” (齐读)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3

一、说本册教材

1.教学知识的整合

我将本套教材从中年级到高年级按生活教育、思想教育、科普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进行了整合。生活教育有“安全地生活”“生活中的消费”“生活中的习俗”“生活中讲规则”“健康的生活”“交通连着你我他”等主题;思想教育有“在集体中成长”“心中有祖国”“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主题;科普教育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和“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地理环境教育有“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放眼世界”和“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

2.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下设的三个学习主题里面生成许多的小话题,那些内容在问题的设计、话题的选择、版式的设计等方面都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如小博士卡通形象贯通教材,反映实际生活的照片,精美生动的图画都是学生喜欢的。整套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设计了从国家、世界着眼,从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着手,利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体验或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对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1.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鉴于此我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充实教学内容:作为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专业性强,学生缺少一定的基础,这对于上课的老师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前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这个搜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习俗》这个单元时,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搜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通过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拓展教学空间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课堂和社会两大阵地,或是创造相关情境,或是安排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进行体验。在教学《生活中的消费》时,我会引导学生到不同的消费场所调查访问、实际购物、研究购物的技巧,充实购物知识,真正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3)要突出品德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教育学生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课程,但是有个别老师把品德与社会上成了历史、地理,抄吧,背吧,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建议课堂上老师尽量挖掘教材的情理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整个课堂充盈着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做到行动和思想是统一的,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例如,有一次我们班学生给一位同学过生日的同时我加入了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购物交流,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自觉地将教室打扫干净了。

2.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在教学中全方位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星级评价模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鼓励为主,分层评价;方式多样,综合评价;呵护学生,宽容评价;共同参与,多向评价;体验成功,多次评价。这是我县根据新《课标》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评价手册。实行星级评价:内容包括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方面。采取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老师评价,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评价记录作为依据,然后两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评出来星级学生荣登教室内的光荣榜。这也是我们评选年度全面发展学生的一个依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这方面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容忽视的教师和学生资源。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

(2)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我们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是早在四年前每个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并且教室和办公室都安装了教育网,每个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所以,我们的课堂有了这些资源将更加鲜活起来。如,在建党90周年时,播放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

(3)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引领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去亲身体验、感悟。

品德与社会就是要本着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培育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去进行教学。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4

泰山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这样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3、我这样学习

教材分析:

“我这样学习”这一主题设计了“自主学习”,“勤思善问”,“从做中学”三个活动内容。

“自主学习”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出示了一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是非,了解为什么要自主学习,进而学会自主地学习。

“勤思善问”采用了外国两位伟人的故事做铺垫,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问题也会有大发现的道理。主题内容出示了一群学生勤思善问的情景。如观察水杯中的筷子,观察鱼缸中好像不会睡觉的金鱼,引导学生明白这些就是勤思善问,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做中学”出示了学生调查、观察、做小实验、修理自行车等图片,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都是学习,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启发学生谈谈“从做中学”的收获和感受,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主题1: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懂得学习需要有专心、耐心和恒心;

2、教育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

一、你是如何写作业

学生填写调查表,调查学生在家是如何写作业的,是独立完成还是需要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指名汇报

大家评议谁的方法好

活动

二、评一评,讲一讲

出示课件或看书10-11页

说说在自主学习方面谁做得比较好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活动

三、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

1、老师让同学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

2、老师随意从其中抽出一张,被抽到的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喜欢它,以及自己是怎样学好它的。同学们可以向这位同学发问。

3、一个同学回答完后,教师再抽出另一张,以此类推。

活动

四、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1、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加以概括。

2、班内共同交流,由小组长将每组的经验在全班进行汇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学习的好方法

早预习,有计划;

多提问,善观察;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题 篇5

一、填空。(10分)

1、中医起源于()时代。

2、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代表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21世纪是以()为主题的世纪。

4、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柳公权。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

5、()是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权力机关。

二、选择。(12分)

1、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定为“世界健康日”。A、4月7日B、5月4日C、5月31日D、6月1日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 萨拉热窝事件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3、()发明了电灯,()发明了电话。

A.贝尔B.乔治·史蒂芬C.爱迪生D.伊万斯

4、《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都市生活状况,是真实的市井生活照。

A 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

5、“西安事变”发生于()

A 1931年9月18日B 1937年7月7日 C 1936年12月12日D 1937年12月3日

三、判断。(10分)

1、笫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战争持续了4年,共死亡2000多万人。()

2、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华佗采用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四诊法”为人治病。()

3、上海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4、适量饮酒可以增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抵御寒冷,所以我们未成年人可以适当的、喝点。()

5、《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

四、连线。(5分)

袁隆平制造地动仪

张衡“杂交水稻之父” 瓦 特虎门销烟

林则徐制造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

五、列举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4分)

六、简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5分)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6

谈话。一个文明的人总是能时时刻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规则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心中有规则的人有许许多多。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周总理补票》的故事。

讲述《周总理补票》的故事。

说说听了故事的感受。

揭示课题。我与规则交朋友

请学生讲讲课前收集或发生在身边遵守规则的故事。活动二:问题辨析

引导学生弄清“纪律”与“规则”的联系。

学生在学校为什么要遵守纪律?

组织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说说谁没有遵守规则。活动三:新闻采访

(分小组)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班上自觉遵守规则的人和事。

被采访的学生在班上交流介绍自己为什么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内容板块二:做一个守纪律的人 活动四:游戏体验

第一次集合站队。站队前,听清老师讲要求,然后听哨声在教室门口站队。(老师计时)

第二次集合站队,站队前,教师创设一个非常危险紧急的氛围,让学生迅速离开,在教室门口站队。(老师再次计时)

组织学生分析。前后两次集合站队的时间哪次快?哪次慢?原因在哪儿?

你从两次集合站队中,明白了什么? 活动五:自我评价

真实地填写“我的自评表”。

让学生找出自己在遵守规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写在小纸片上。活动六:告别仪式

让学生将自己找出的不足,连同小纸片投到老师准备的纸盒里。

举出一个告别仪式,向不守规则的行为告别。

下课后,老师将纸盒带走。

活动七:策划“名言”

分小组策划遵守规则的“名言”内容。

各小组代表交流、评价。

每人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写在小卡片上,放在自己认为最醒目,最能提醒自己的地方。

板 书设计 我与规则交朋友

心中有规则

做个守纪律的人

课 堂 练习

1、收集自觉遵守规则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2、看图片,说一说他们做得怎么样?请展开讨论。

3、在学校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纪律。你做得怎么样?自我评价一下吧。教学反思

3、我们一起订规则

教学

目 标

1、了解规则的来源和制订规则的方法。

2、尝试着制订学习、生活、游戏中的规则。

3、感受规则的公平、公正性。

教学

重 点 了解规则的来源和制订规则的方法。

教学 难 点 尝试着制订学习、生活、游戏中的规则。

课前准备 要让学生收集制订规则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比较典型的规则;收集完后,要适当地读一读,体会一下。

教学方 法座谈教 学过程 内容板块一:规则哪里来

活动一:演一演,规则哪里来

做游戏。请几名同学一起做一个大家喜欢的游戏。(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游戏内容)

提问:

这个游戏为什么这样做?

游戏的规则是谁制订的?

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规则。我们第个人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其实又是规则的制订者,人人都能参与规则的制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揭题:我们一起订规则

活动二:说一说,规则从生活中来

请举例说明哪些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举例说说哪些规则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商量。

制订规则的关键是体现什么?

为什么有的规则要不断完善?

说说四(1)班同学的“吹蜡烛”游戏规则是怎样制订的。

简要介绍我国法律的制订程序。内容板块二:学会订规则

活动三:试一试,大家一起订规则

说一说你知道的学习、游戏和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阅读《四(1)班图书角小讲读者借阅须知》,了解规则的写作格式。

你认为制订规则应该注意什么?

调查在学习、游戏和生活中还需要有哪些规则。

分小组制订规则。

交流、展示各组制订的规则。

评选最佳规则。

板书设计 我们一起订规则

规则哪里来

学会订规则 课 堂 练习

1、看看我们是怎样制订规则的?

2、调查一下在学习、游戏和生活中还需要有哪些规则,我们来试着制订一个吧。教学反思

4、给福利院送去笑声

教学

目 标

1、了解福利院是社会福利机构之一,是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2、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主动关心福利院的特殊人群。

3、感受为别人带去欢乐、奉献爱心的快乐。教学

重 点 了解福利院是社会福利机构之一,是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教学 难 点 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主动关心福利院的特殊人群。

课前准备 要组织学生认真收集自己的爷爷、奶奶年轻时为家庭、为国家作牺牲、作奉献的典型事例,和同学交流,从感情上对老人产生认同中。内容板块一:爱心之家

活动一:音乐中识标志,激发情感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营造爱意浓浓的氛围。

出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

提问:

你认识这个标志吗?你曾经在哪儿见过?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吗?

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你会想到社会上有哪些人最需要人们伸出支援的手,奉献爱心?

活动二;让我们走进福利院

弄清福利院的性质。

在你生活的地方,在福利院(或福利机构)吗?是老人福利院,还是儿童福利院?

汇报交流课前主调查、了解的情况。(福利院的性质)

福利院里的人为什么需要大家奉献爱心?

假如福利院里有你的亲人,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说说福利院里人们的生活情况。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内容板块二:把快乐送给他们

活动三:制订“送笑声,献爱心”计划方案

播放课件。(少选队员到福利院慰问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与福利院的小朋友谈心,为他们送去新书等内容)说说看了课件的感受,想说点什么?

讨论:想想我们能为福利院的老人、小朋友做些什么?

分小组制订“送笑声,献爱心”计划方案。

各组长汇报制订的计划具体内容。活动四:小志愿者在行动

利用班队会和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当地福利院去参观。

分小组讨论:今后你打算怎样帮助残疾人?

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打算。

写“爱心卡”。把自己此刻心情和最想对残疾人说什么,用一句话写在“爱心卡”上。交流“爱心卡”。把“爱心卡”贴在黑板上组成一个心形。

特别的关爱

课 堂 练习

1、请与同学们一起,模拟和体验残疾朋友的日常生活,说说自己的感受。

2、你还知道哪些设施和设备能为残疾人服务?把它推荐给身边的残疾朋友。教

学反

6、我是绿色小天使

教学

目 标

1、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的环境问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3、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 点 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 难 点

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的环境问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课前准备 课前,要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环境,发现问题,并通过采访、上网、借阅等方式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在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达到资源共享,为“身边的环境问题”的学习打下生活的基础。

教 学过程 内容板块一:身边的环境问题 活动一:走近生活,揭示环境污染的现状

观察动画,渗透教育。(播放课件)观看

一组环保公益广告宣传动画片,感知生活中存在的几种主要环境污染。

学生交流课前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

观看有关污染的录像资料。汇集典型环境公害事件、数据、图表,凸现水污染、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高度关注,主体参与该问题研究。

小结:在许多地方,人们原来拥有的是美丽的土地,但现在却不得不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挣扎。

活动二:讨论交流,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讨论各种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用自己身边的事例说说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播放课件)出示一组调查数据,揭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学生交流感受。请大家说说看了这些调查数据,此刻的心情怎样?你还想到了什么?

活动三:故事强化,感知环保人士的努力

教师讲述有关环保小故事。

讨论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体会环保人士的心愿。

实话实说。小组交流。

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得怎样?

保护环境与我们小学生有关吗? 内容板块二:绿色呼唤文明

活动四:创设情境,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学习有关资料,了解环保纪念日。

了解环保监督热线电话。

知道垃圾要分类存放以及分类存放的好处。

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

认识“可回收”标志。

设计环保宣传口号。

为自己所居住地区的环境保护提一条合理建议等。

活动五:合作实践,保护环境小队在行动

讨论:我们小学生能为保护绿色环境做些什么?可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小组合作,制订班级《绿色行动宣言》。

举行宣誓仪式,全班同学宣誓、签名。

以红领巾为单位,成立“环保小队”,开展“红领巾环保一条街”(回收废弃物)活动。

板 书设计 我是绿色小天使

身边的环境问题

绿色呼唤文明 课 堂 练习

1、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你注意到了吗?

2、你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可要注意对调查得到的材料加以整理。

3、让我们来设计几条环保标语吧!教学反思

7、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教学目 标

1、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

2、能自觉地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3、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并感激他们。

教学

重 点 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 难 点

能自觉地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以自己的活动为线索,观察自己在一天里所遇到的为自己服务的人。为了观察的更全面,除选取自己上学的一天外,还可以选取自己与家人出去游玩的一天,将这两天的活动情况认真记录下来。教 学过程 内容板块一:生活离不开他们 活动一:回忆阳光般的生活

谈话:大家今天早餐吃了些什么?上午有几节什么课?有几个老师为你们上了课?双休日、节假日同家人出去旅游过吗?

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过着充满阳光的生活,可大家知道,我们充满阳光的生活是需要有人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呀!那么,是谁在为我们提供服务呢?

说说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和方便。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从早到晚,有哪些人人为我们生活提供了方便。

你能把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方便的这些人的职业写下来吗?

分小组写一写(时间2分钟)。

各小组代表交流。

师:能写完吗?数得清吗? 活动二:感受劳动者的辛苦

播放课件。(内容为反映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的录像)

师:看了录像,你感受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说点什么?闭上眼睛,对这些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人们说说你心里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活动三:反向思考体验

师:假如有一天,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呢?

你觉得我们和这些劳动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内容板块二:谢谢你,祖国的建设者 活动四:辛苦了,尊敬的劳动者(1)劳动者的贡献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普通平凡的劳动者,才使我们的生活阳光灿烂,才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他们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举例说说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贡献。(分小组进行)

小组代表汇报。

读一读《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2)应如何对待劳动者

出示辨析题。(根据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拟定几个尊重和不尊重劳动者劳动的案例,让学生分析)

学生进行辨析,并说明理由。

讨论:当我们认识和不认识的劳动者在为我们服务时,我们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们?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应该怎么做?

活动五:走近身边的劳动者

制作一张节日贺卡。

采访一位普通劳动者,并送上自制的节日贺卡。

板 书设 计 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生活离不开我们

谢谢你,祖国的建设者

课 堂 练习

1、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假如没有各行各业的服务者,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3当他们为我们服务时,我们应当怎样做才是尊重他们呢? 教 学反 思

8、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教学

目 标

1、发掘灾难面前,同学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勇于担当的精神。

2、颂扬小英雄,危难时刻选择坚强、互助友爱,彰显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

教学

重 点 发掘灾难面前,同学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勇于担当的精神。

教学 难 点

颂扬小英雄,危难时刻选择坚强、互助友爱,彰显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一些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优秀少年的事迹材料;有条件的话,可剪辑相关的影视资料。

谈话导入: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诸多地震灾害中,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和32年前的唐山地震是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活动一:灾情回放

课件播放(剪辑过的材料)配以下面的画外音——[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重庆、甘肃、陕西等省、市,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四川汶川县地震已对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造成灾害,重灾区几乎被夷为平地,人员伤亡十分惨重。活动二:案例启示

属于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长河中,第个人都坐在自己的生命之舟上,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驾驭它。尤其是当我们的家庭遭遇了重大灾难之后,在我们的前途和人生遭遇无情的打击之后。我们该怎样面对?请看英雄少年的事迹;

分别呈现教材中的小英雄事例(可以是学生讲述,可以是故事录音等)

他们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你最佩服的小英雄是谁?说说为什么。活动三:学习小英雄,从身边做起

从战胜学习方面的困难说起,我们应该怎样向小英雄学习?

从克服生活上的困难说起,我们应该怎样向小英雄学习?

讨论: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有哪些好办法?

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以小英雄为榜样的学习计划。

小结:我们相信,面对困难,只要勇往直前,就能战胜困难;面对挫折,只要应对有方,就能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逆境,只要永不言败,就能砥砺坚毅品格!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山崩地裂,他们选择坚强 面对险情,他们机智勇敢 关爱同学,他们不离不弃 遭遇不幸,他们乐观向上 课 堂 练习

1、你最佩服的小英雄是谁?说说为什么?

2、学习英雄少年坚强、勇敢的精神,可以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吗?联系实际讲讲我们应该怎么做?

3、请以英雄少年为榜样,为自己提出一个学习目标,一学期后总结一下,看看有哪些进步。教学反思

9.向人民解放军敬礼

教学

目 标

1、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了解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做的贡献和牺牲。

2、能以人民解放军为榜样,向人民解放军学习。

教学

目 标

1、了解交通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国交通发展的状况。

2、学会自觉地留心生活,发现身边的交通发生的巨大变化。

3、感受现代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们来的方便。

教学

重 点 了解交通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国交通发展的状况。教学 难 点

学会自觉地留心生活,发现身边的交通发生的巨大变化。

课 前准 备 学生收集现代交通的有关资料,重点收集现代交通工具,交通设施,选择一二种向大家重点介绍。

活动一:室内参观,感知日新月异的现代交通。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精彩的录像,你们想看吗?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谈一谈:同学们,你们从这组录像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乘坐过其中的哪些交通工具呢?当时的感受如何?

揭示课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组镜头反映的是飞速发展的现代交通,今天我产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活动二:讨论交流,了解现代交通的发展

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交通的最新信息?课前大家都做了细致的调查,把你的资料整理一下,向大家汇报,看谁讲的好。

学生整理资料。汇报交流。

要点一:什么是现代交通。

要点二:现代交通的发展。结合学生调查的材料,采用对比数据、比较事实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交通的迅猛发展。

活动三:联系生活,体验现代交通真方便

现代交通的发展是多么的迅速,它的发展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你有这种感受吗?你能不能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具体说一说?

联系自己的家庭,体验现代交通给自己家带来的方便。

说一说自己身边的事例,体验现代交通给周围的人带来的便利。

“要想富,先修路”,表达了现代交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请你也设计一条广告语,表现现代交通的作用。

活动四:拓展延伸,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

除了同学们刚才谈到的这些,其实我们社会生活中,现代交通的影响和作用无处不在,它正以它的特殊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你还知道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也离不开交通。

活动五:设置情境,模拟运用现代交通

制订一个外出旅游的方案,包括出发地、目的地、出行线路、出行方式以及选择这种方式和线路的理由,有条件的可进行一次网上旅游。

活动六:小结质疑,促进知识的内化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主要收获?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话题,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板 书设计 现代交通真方便

日新月异话交通

现代生活离不开交通 课堂 练习

1、现代交通每天都在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2、从你家出发到北京旅游,你会选择怎样的出行方式?大致要用多长时间?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交通?

教学反思

11.现代交通的烦恼

教学

目 标

1、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2、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

3、激发改变交通现状、畅想未来交通的志向。

教学

重 点 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教学 难 点 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

0

说说如今人们使用的比较多的通信方式是什么。

你经常选用哪种通信方式?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活动二:打电话

创设一种情境,打一个电话。(模拟打电话:生生打,师生打等)

说说打电话需要注意什么。(文明礼貌,语言简洁------

用座机拨打外地长途电话时,电话号码前面要加什么?

说说用手机发短信,怎样操作? 内容板块三:走上信息交流平台 活动一:学写信

设置情境:小丽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小丽很想爸爸。你认为小丽用什么方法与爸爸联系最合适?为什么?

写信封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丽给爸爸的信能收到吗?为什么?

请你帮小丽把信封上的错误改正过来。活动二:发电子邮件

你认为小丽与爸爸联系,能发电子邮件吗?

发邮件时,为什么要有对方的电子邮箱?发电子邮件怎么操作?

电子邮件的优点有哪些?

介绍你发电子邮件的经验和体会。活动三:课外实践

请你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亲朋好友联系。

体会现代通信与人们之间的关系。

板 书设计 方便快捷的现代通信

通信家族兄弟多

一根银线连万家

走上信息交流平台

课堂 练习

1、你知道哪些通信的方法?

2、请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通信工具,了解它的来历。

3、对身边的人进行一次调查,看他们采用了哪些常用的通信方式?

4、请你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亲朋好友联系。

教学反思

13.生活中的传媒

教学

目 标

1、学习利用媒体,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2、增强信息辨别能力。

3、体会现代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

重 点 学习利用媒体,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教学 难 点 体会现代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课 前准 备 课前可以让学生对周围的人从工作、生活、娱乐三个方面进行采访调查,看看人们在工作、生活、娱乐时用到了哪些要、传媒、为什么用这些传媒等,了解人们在不同的方面对传媒利用的情况。

内容板块一:多种多样的传媒 活动一:看录像,回忆多彩传媒

播放课件。(内容为:乘坐“神六”航天飞船的费俊龙、聂海胜返回时出舱门的镜头)

提问: 知道大屏幕上的人是谁吗?

你们知道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费俊龙、聂海胜叔叔的呢?

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杂志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小结:是啊,电视、报纸、网络、广播向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这些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叫传媒。

活动二:做游戏,了解古代传媒

可是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没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人们是用什么媒体来传递信息呢?大家知道吗?

做“传话游戏。

(游戏:教师写一张字条交给最前排的一个同学,请这位同学看后将纸条收起,然后将纸条的内容悄悄告诉另一位同学,依此类推,一直传下去,到最后一位学生为止)

请最后一位同学说说传到自己耳朵里的内容是什么?

请第一位同学公开写出字条内容。

将最后一位同学听到的内容和第一个同学听到的内容进行对照,是否相同?

说说做了这个游戏你明白了什么?说明了古代传媒有什么特点? 内容板块二:了解世界的窗口 活动三:举例证,感受现代传媒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准确度越来越高,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你还知道现代社会的传媒方式有哪些种类?

课件出示。(内容为: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广播等现代传媒图片)

学生举例说说这些传媒方式和手段,与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联系。

媒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

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比喻传媒与我们的关系。

小结、揭题。大家举的例子十分生动,比喻也非常恰当,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传媒。(板书:生活中的传媒)

活动四:多思辨,正确利用传媒

事物往往都有它的两面性。传媒的确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入,无处不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传媒,我们应该如何分辨、如何利用,让传媒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服务呢?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形成共识。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传媒

多种多样的传媒

了解世界的窗口

课 堂 练习

1、你平时主要是用什么方式获取信息的?

2、调查人们在工作、学习、娱乐中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的事例,说一说传媒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反思

14.懂礼守法传信息

教学

目 标

1、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2、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

重 点 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教学 难 点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课 前准 备 课前,先让学生调查一下,自己周围的人有无“闯禁区“的现象,引起了哪些不良的后果,上课进行交流。

教 学过程 内容板块一:信息传播中的“禁区”。

活动一:演小品,辨是非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一刻也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可是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却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小品表演。

小明收到了一封信,小刚见小明不在教室,就准备拆开信,一边拆一边说:“反正小明和我是好朋友,小明的信,我看看也无妨。”

李亮在给张大爷取信时,发现信封上的邮票很好看,就把邮票撕了下来而没有告诉张大爷。

田峰在公用电话亭用公用电话同班上的同学聊天。

王华在网上说同学的坏话,还说:“反正他不知道我是谁!”

辨是非

说说你看了这些小品以后,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举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不良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和行为。

你认为在利用现代通信方式与别人交流时,应该怎么做?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条规定。

谈谈你的感受,懂得了什么? 活动二:学条例,守规则

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有关内容。

组织讨论。学了条例知道了什么?

说说你听到的、看到的、收集到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乱闯“禁区“的人和事。

我们少年儿童应该怎么做?

内容板块二:火眼金睛辨信息 活动一:冷静辨别真伪信息

多媒体课件呈献案例:

案例一:昨天,周大伯刚送走去北京上大学的儿子,今天就接到一个电话周大伯的儿子在去学校的途中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要周大伯按照指定的银行帐号马上汇钱去,否则儿子的生命不危险。组织讨论:

周大伯能汇钱吗?为什么?

周大伯应该怎么做?

这个电话是谁打的?打电话的人怎么知道周大伯家的电话号码的? 从这个案例中,你知道了什么?

案例二:晓清阿姨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说她在前几天来在XX超市消费了6000多元钱,要她马上拨打电话联系。组织讨论:

晓清阿姨能打电话吗?为什么?她该怎么做?

你知道这是怎么加回事吗?

从这个案例中,你又懂得了什么?

举例说明你身边的虚假信息,并说说我们该怎么做?

活动二:自学遵守网络公约

你会上网吗?你上网都做些什么?

你会发电子邮件吗?收到陌生邮件怎么办?

你是怎样辨别各种信息的?把经验和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应该怎样上网?未成年人能进网吧吗?

你知道儿童和青少年迷恋上网,有什么危害?你能举例说明吗?

齐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板 书设计 懂礼守法传信息

信息传播中的“禁区”

火眼金睛辨信息

课 堂 练习

1、请你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如何辨别各种信息的?把经验和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7

教材简析:本篇课文是小说《红岩》的节选, 塑造了一个对革命事业无比坚贞、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学情分析:故事发生的年代离同学们较远, 老一辈革命家所表现的崇高的品质学生不一定理解。学习本课, 让学生了解一下解放战争, 树立共产党人的丰碑, 是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革命者的敬仰, 学习作者以饱满的激情, 用悲壮的色调, 突出主人公对革命无比坚贞的描写的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情, 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朗读课文, 学习描写人物心理、表情的句子, 从具体事件中体会革命者的精神, 感受江姐高贵的品质。 (2) 学习作者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影红岩片段。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同学们, 中央电视台曾热播过一部电视剧《江姐》, 你们看过吗? (大屏幕出示江姐视死如归的镜头) 剧中的哪一个镜头打动了你的心? (学生各抒己见)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地走进《江姐》,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最后的时刻》。

2. 初步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画概括出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 (2) 学生汇报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结合学生汇报大屏幕出示:处理文件, 整理着装, 深情告别。

过渡:对于每一个人, 最宝贵的就是生命, 因为生命对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一旦失去, 永远不可能重来。所以提起死亡,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总会充满了恐惧、悲伤, 也会有对生命的留恋和不舍。那么江姐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害怕了吗?是呀, 甚至没有让我们感到她有一点的悲伤。这与我们面对死亡是完全不一样的。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之中, 看看江姐的哪些表现与我们是不一样的?

3. 深入理解

(1)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1、2自然段, 学生边听边把江姐处理文件时感受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2) 学生交流:先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再说说感受深的理由。 (3) 引导学生交流江姐处理文件时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让学生感悟到江姐的从容镇定、机敏老练。 (4) 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重点句子, 一边读一边讨论怎样读才能读出江姐的从容镇定、机敏老练。 (5) 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 江姐认真地整理着自己的着装, 3、4、5自然段中的一些语句写得特别好,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大形象, 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 画出整理着装的句子。 (6) 讨论交流:你找出了哪些句子, 这是什么描写?学生汇报。 (7) 播放江姐最后一次受刑时的视频, 看到这个场面你想说点什么?这一部分应该怎样读? (带着感悟去读这段话, 用心去读这段话等) 指名读课文, 请学生评价, 一边讨论、一边品读, 直到读出味道为止。 (8)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6~16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 (9) 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交流学习。

4. 拓展升华

(1) 带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江姐大步向门口走去。走到门口, 她又停了下来, 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 一张小条桌, 墙上的破镜子……江姐面对着朝夕相处的战友, 她有多少话要说呀。她会对同志们说些什么呢? (2) 学生谈感受。 (3) 这一看, 不是意志的动摇, 这一次回眸, 寄托了江姐对生命的留恋, 对亲人的牵挂, 对战友的不舍。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同志们, 永别了!”牢门外等待江姐的是死亡,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江姐和其他难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悲壮情怀, 让我们带着赞颂和敬仰齐读最后一段吧! (4) 清明节就要到了, 你不想对江姐和像江姐一样的先烈们说点什么吗?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

5. 学习写法

过渡:同学们, 作者是用哪些方法使江姐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的呢?学生交流后大屏幕出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

6. 激情总结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8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积极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有效发展。本文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同为抛砖引玉。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因素更为明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都是沿用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完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无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应积极的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入手,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使之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除了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学方式以外,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会感兴趣,会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在教学时可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导入,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驗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儿童时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充分把握总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应善于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明确目标,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孩子,使之全面有效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社会》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搞好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引进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这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听得有趣,积极的思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在有效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积极引导学生生活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在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我们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这样,让学生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使之明白了学有所用的道理,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之,教学有法然则教无定法,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远不于此,不能只是守旧以往的老方法、老经验,而是要大胆地去思考、去探究。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交流探讨,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全面提升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期刊2001(2)

上一篇:人员考察报告格式范文下一篇:处级领导干部年终考核述职述廉报告